佛王之王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080冊《佛王之王:真佛佛中佛的大口訣》《佛王之王:真佛佛中佛的大口訣》是一本無與倫比的書,蓮生活佛將長期實踐、驗證佛法而開悟的內容:如開悟者的生死觀、名利觀、色欲觀、婚姻觀、子女觀、得失觀等等,幫助凡夫俗子的我們洗滌身心、消除煩惱。蓮生活佛將密教無上智慧的口訣,於此書中毫不保留地告訴世人;讀完此書您必定受用無窮。書中提到「無事」-就是煩惱解脫;「無心」-才能明心見性「空」─ 佛的真正體性;「無」─真空化無;因此修行就是心的轉變,只要讓心轉化,執著也會跟著消失不見。只要轉化心境,不要執著,您會發現「退一步,海闊天空」,心態一點一點慢慢的受影響,貪念、瞋念與執著跟著轉化,煩惱變少了,心情也更加的輕鬆、舒坦。本書智慧閃耀、深入人心,隨年齡的不同、智慧的不同,每看一遍必有不同感受,體悟也不同,本書值得你一看再看。~大燈文化供稿
道的不可思議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062冊《道的不可思議:神仙的奇妙救度》今之時代背景,功利處世,理念凋零,人人為物慾的漩渦淹埋而渾不自覺,日夜沉溺在聲光色影與感官的觸樂之中,靈光泯沉不能自己;這對已證悟真理,力行人間菩薩的本書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來說,實為無盡的悲憫! 因此,本書作者振筆急書,在本書中寫下許多「道的不可思議」的神妙事蹟,揭開救度的真實面目,讓世人能一窺這個目前科學無法證明的世界。 中國人一向有著祭拜、超度祖先或已逝親人的習俗,在〈從印尼來的故事〉、〈幼童之見〉、〈蓮花弟子的記載〉、〈「真佛密苑」的度亡〉這幾篇文章中,作者也寫下在超度法會中所出現的種種不可思議。 在超度法會的佛光中,有人真實地見到眾多的亡靈前來接受超度,甚至有日本的法師與埃及的法老王亡靈與人頭獅身者,也遠渡重洋來道法會現場接受超度。有人藉由法會的協助下,見到逝去的親人,一解相思之苦,了卻一樁心願。 在超度法會的協助下,不僅眾多亡靈得到佛菩薩慈悲的救度,尚在世間的親人,也能得到心靈上的慰藉,這一切都是「道的不可思議」的演化啊! 細讀本書,「道的不可思議」隨處可見,正是法力達十方,奇蹟永於世,放大光明照世間的閃亮奇蹟呀!~大燈文化供稿
諸天的階梯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191冊《諸天的階梯:天上界的變現》地獄在哪裡?天堂又是什麼樣子?詩人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以及明代吳承恩的奇書《西遊記》代表了東西方對於這個熱門話題的追尋與認知。本書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在寫下《地獄變現記》之後,應許多讀者的建議,再寫下了這一本可以流傳久遠的《諸天的階梯》,這本書或許可以解答,我們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人活著若非偶然,那麼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走訪二十八天的驚人發現 描述天界的書不少,但本書的特色是作者依禪定實修一一經歷,一一驗證,甚至找出人證,將佛經以及祖師們對諸天的描述,以實踐的方式,清晰的闡釋天界的特色以及如何相應,其中有修行的口訣,因何得證,皆在此書中揭露。例如:天主教修女聖陶麗莎在世時對待天下眾生,不論貧富貴賤,全當成上帝來服侍,因此與摩耶夫人同樣化生在具足柔和心的忉利天宮;莊子因無十二因緣,不昧因果,而生無何有的家鄉-「無所有處天」;大睡千年的陳希夷真人因心無所想,厭苦也厭樂,修得捨心之法,得生無想天。 天上界是玄奇的多重空間,愈是上層,愈是難以明白,即以最接近人間的四天王天來說,天壽五百歲,比人間的歲月長了甚多甚多,到了四禪四天的天壽八萬四千劫,更是難以想像的天文數目。 天界並非永恆,境界越高,歧路越多 作者亦提出讓人沉吟的省思,在無色界空無邊處天的靜止狀態中,蓮生活佛感嘆此境界沒有未來的方向,浪費了所有的修行功力,只是「靜止」在這裡,此處的「空、空、空、空、空」難道就是一個「證果」的境界?另外,境界越高、危險越深,佛陀時有一比丘修到了四禪天,即自認已到了最高境界,因此產生了傲心,貢高我慢,毀師謗佛,反墮入阿鼻地獄中。 其實,依守戒行善四禪八定才能登上諸天的階梯,我們更需要具恩上師的指引及佛菩薩護法空行諸天的呵護加持,才能不停滯在三界:慾界的大樂、色界的光明以及無色界的空性之中,也才能真正斷了一切煩惱、超越輪迴。 天界的大祕密 本書亦揭露了一個大祕密,除了兜率天的彌勒淨土之外,竟然在福生天也有大福金剛宮-玄微的菩薩境界,另外,奧明淨土、烏金淨土、持明淨土等密教三大淨土也在色界天中,世間人少知原來地藏菩薩的翠微淨土竟然在地獄裡!讓我們不禁重新省思,淨土不是在飄渺的十萬億世界之外,只有駕鶴西歸才能到達,甚至人間也有淨土,所以說何處不是淨土呢! 這是一本指引上天的奇書,也是一本可以帶著閉關精進的寶典,書內有許多法寶與啟示,修行者何不細讀,藉以印證自身的方向,一般人也可藉此勵志,若與作者的另一本奇書《地獄變現記》合看,將更對無形世界有更進一層的認知。若您對世道人心及社會亂象搖頭,對子女不知如何關愛教導,何不推薦他們細讀這一本書,或許對於他們人生觀的建立,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大燈文化供稿~
送你一盞明燈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88冊文集 《送你一盞明燈:重讀五燈會元之二》 【送你一盞明燈】是蓮生活盧勝彥為了讓有緣讀者能夠明明白白自己原原本本的自心,及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來面目;亦即清淨湛然的佛性,所精心寫下的最新力作!此書是接續【給你點上心燈】之後,專為眾生明心見性、點亮自心明燈的開悟之作。 蓮生活佛根據《五燈會元》中的《傳燈》、《廣燈》、《聯燈》、《續燈》、《普燈》,歷代組祖師與禪師禪機交鋒的參悟對答,引爆智慧火花的內容,加以深入剖析、闡明印證;透過作者獨到的見解與明述,字字句句就如同帝網明珠一般的縱橫相間,帶領讀者遨遊於佛法浩瀚無邊的智慧海中。 究竟什麼是「明心」、「見性」呢?又如何才能「明心」、「見性」呢?我們常聽人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道理,連三歲的孩兒也知道。但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只要我們夠深入,夠仔細的去思考的話,便會發現,所有惡的種子不生,所有善的種子遵行,這就是修行;唯有止惡行善,日積月累下,由內而外,才能讓清淨的自性顯現了出來,也就是說,自淨其意之後,每個人湛湛然本具的佛性,便得而證之! 然而,什麼又是「善」?什麼又是「惡」呢?六祖慧能曾道:「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這句話是否帶給您任何的啟示呢?您以為建寺廟、度眾生,就是學佛修行嗎?蓮生活佛答:「外相。」您以為建大學、建醫院,努力佈施濟貧就是學佛嗎?蓮生活佛答:「外相。」對於「出家人」汲汲與王公貴人結交,爭取諾貝爾獎,活佛認為是:「外相之外。」至於爭名奪利、擴充地盤,要做大活佛、大法王、大上師、大上人、……,活佛答:「外相之等而下之。」本書要問汝的是,您明心了否?煩惱斷了嗎?生死自主可?況且修行者以「地盤大」、「道場多」取勝,這豈不是完全違背了「內修」的主旨,視佛法為無物了? 作者蓮生活佛將禪師們傳承的佛法心要,透過大師與大師的對話,變化成淺顯易懂的文字,直指人心,演說無上大法,要讓讀者們參!參!參!細心體會,追尋佛理讀者,將對此書感到非常震撼而有力,可以說是「高手一出招,便知有沒有」! ~大燈文化供稿~
地獄變現記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187冊《地獄變現記:陰間的故事》你曾經注意過水中的倒影嗎?湖水像一面鏡子,反映著水面上的一景一物,任何岸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反映到水面上,彼此同時存在著,互相影響著。您相信嗎?「地獄」就像一面水鏡,依著每個人的善惡果報,即時反映出不同的倒影。蓮生活佛在最新著作【地獄變現記】中,給了讀者一個不可思議的觀念——我們每一個人,不是只有「現在」才活著,而是同時活在「過去」,「未來」之中,只不過現在的「身影」更鮮明些,讓人驚訝的是:並不是只有死後才下地獄,而是現世活生生的人,雙腳已踏入地獄,出現在地獄中受苦、受煎熬,在打破時空,三際一如的覺悟下,一個人是否時時守護著自己的起心動念,才是決定地獄變現的主要原因。人心與地獄是不可分割的,不要以為人心和地獄無關緊要,其實:心變就是獄變。獄變就是心變。根本就是互為因,互為果,互為緣,互為報。~蓮生活佛~ 雖然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許多人總是認為這些是「以後」的事,距離還遙遠,其實早已在地獄變現。本書作者在陰間,發現一個問題,近代之世,被轉世輪迴到螞蟻國的甚多,這些被轉劫到螞蟻國的人多半是犯了沉迷之罪。電腦網路的應用為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也因此讓很多人沉溺於虛擬的世界中,不可自拔,藉著「分身」找尋慰藉、彌補空虛,因此被轉劫至螞蟻國。另外,他也在陰間看到許多的帝王將相,都是人世間赫赫功名的大人物和歷史名人,卻在地獄中不斷承受苦果,即是經過千年仍求出無期,他們輕易的犯下重業,身後卻承受著「一世官九﹙久﹚世牛」的惡報。為什麼牛會流淚,似乎仍存有一點靈性?是否他們也清晰記得前世而感到後悔莫及呢?地獄的反面,就是淨土。只要你沒有地獄的緣份,你自然而然進入淨土的佛國,化為清淨的白蓮花。【地獄變現記】可以說是一本打破時空,透過超現實連結而成的創作,如此一本源自於真實靈應事跡的「天書」,原不屬於這個紅塵滾滾的人間,仔細的看書中一件又一件令人目瞪口呆的案例,如同在暗夜對鏡一般,這些因、這些果,永無止境的糾纏,有如一幕幕迴旋不停的走馬燈,炫人耳目又虛幻迷離,但其中是否有真諦?如燈片中投影人物依稀可辨,但,那是他?是你?還是舉手摸摸心口,那有可能是自己?~大燈文化供稿~
神行悠悠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185冊《神行悠悠:寶燈照十方》每個人都會作夢,有人的夢像連續劇,故事情節高潮迭起,有時甜美幸福、有時惶恐憂傷;然而絕大多數人都是夢中不知是夢,隨著夢境而流轉;唯有本書作者提出一個很吸引人的觀點─「神行」似夢,但能自主。什麼是「神行」呢?本書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寫道:當靈識脫離了身體的束縛,可以穿山越海,即使是天堂地獄,亦是一念可至。【神行悠悠】此書即是作者神行的見聞記錄,書中寫到,當他第一次神行穿牆而過時,如何以無形的靈識來通過這實體的牆壁,作者從神行中所聽聞不同世界的聲音,發覺愈上層的世界,聲音愈清愈寂。修行功力高的神行者還可以神見神,以靈會靈,例如:達摩祖師初見梁武帝時,一句「無功德」的千年公案,而今作者於神行面晤祖師後,謎底終於揭曉,原來這些善事是本來就應當做的,所以無功德。作者的「神行」並非脫離現實生活、漫無目的各處遊歷,反倒是以慈悲心來關懷世間的苦難,當他看到地震、海嘯、瘟疫等災劫為眾生帶來痛苦哀嚎時,他總是不忍,總想多盡一份心力,讓這麼多的生靈能夠脫離各種痛苦。神行者心中仍是苦口婆心的想要告訴世人,如何讓心光顯露?這才是真正消災保身之道。深入此書,或許您也能如大夢初醒,豁然開朗,或許您會好奇作者何以能「神行」,而我們卻「不行」?閱讀本書期望您能有所得,並進一步展開生死的探討與追尋……。~大燈文化供稿~
給你點上心燈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184冊《給你點上心燈:重讀五燈會元》本書中的一小段,可以略見作者欲藉由書名《給你點上心燈》所傳達的涵意: 如果還有這樣的一天,我站在大家的面前。 大家拿著燭火,一一互相點燈。燭燈照耀著大家的臉,蔚為奇觀。然後,我叫大家把燈火吹熄。 一時之中,一片黑暗。我說:「大家此時看見了什麼?」大家回答:「什麼也看不見!」我說:「給大家點燈,看到的是世燈。把火吹熄,我以真燈示眾,而你們竟然不知道了。」《給你點上心燈》即是本書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在重讀此書後,所寫下的手札,以《五燈會元》為基軸,點出開悟本心的心法。在本書中,作者將歷代祖師的對談、學法的因緣和傳承的法偈,轉化為淺白的文字,在蓮生活佛輕鬆幽默的筆調和化龍點睛的闡釋後,讀來格外親切、也格外發人深思。在〈放下箇什麼〉一篇中,梵志左右手擎「合歡」、「梧桐花」兩株,想要供養佛陀。佛陀說:「放下著。」梵志於是放下左手的花。佛陀又說:「放下著。」梵志接著放下右手的花。這時佛陀再說:「放下著。」梵志不解:「我已兩手皆空,放下箇什麼?」「我不是教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放下心中的六塵、六根及六識。」梵志於是當下開悟。~大燈文化供稿~
天地一比丘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072冊《天地一比丘-雲水生涯的恬淡清靜》新春再版上市!從每個人的「生命轉捩點」中,您看到了什麼?從小到大,我們一定看過許多成功人物的故事或傳記,然而您是否曾發現,在這些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故事中,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雖然不盡相同,但幾乎都有一共通之處,那就是他們都曾遇到「生命的轉捩點」,而我們在看這些故事時,其實也就是看「生命的轉捩點」,每個轉捩點各自給了他們什麼樣的變化,他們又是如何在這些人生的挑戰後,開啟新的人生。《天地一比丘》一位有情者 落髮出家後最真實的心情筆記《天地一比丘》是蓮生活佛於西元一九八六年圓頂出家一年後,所寫的心情回顧。這一年,他面臨人生身分的重大轉變,從在家到出家、從絢爛到平靜、從親情之愛到眾生之情,落髮出家固然是他毅然決然、永不後悔的決定,但在此生命的轉折一年中,亦有著一切有情者,內心難以言盡的失落與孤獨。幽林中的隱士,雲水生涯的恬淡與清淨在這段與世隔絕、閑靜恬淡的雲水生涯裡,作者心靈對話的對象,便是眼前身處的大自然,從觀雪、觀瀑、觀湖、觀小花小草中,找尋自然之道給予的力量與療癒。古人說:「靜觀萬物皆自得」,其中領受人人不同,作者觀落葉,便在靜觀中發現,曾經的痛哭與流淚,也如落葉,既是一種傷痛,但也是一種美麗。「天地一比丘」,在自然的環境中,不分你我,心願已相應,與天相應,與地相應,與湖相應,與山相應……。我與日月共迴轉,我聽聞天地的呼吸,我的心光進入湖中,我的足跡踏遍了山林,當一切相應時,只有安怡與清明。作者於書中自言:「這一年我發現,學佛,其實就是學習自然。」《天地一比丘》沒有深奧難懂的佛學道理,沒有文謅謅的長篇大論,它更溫柔,也更平凡,訴說的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內心與大自然的撫慰。它既是人生的故事,也是自然的對話,讀者諸君何妨靜下心來聆聽、聆聽,這首交錯人生旅程與自然樂章的生命之歌?~大燈文化供稿
命運的驚奇
蓮生活佛盧勝彥第033冊文集《命運的驚奇》—從宇宙天體運轉到人體血液循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有名的《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兵書,它不但對中國歷史有深遠的影響,同時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具有相當的地位,而《孫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更是眾人皆能琅琅上口的至理名言,它從過去戰事上的應用,演變到現今社會,不論是各種比賽、商業競爭,乃至於人際關係,都是一門十分有趣的學問。然而,您是否曾經想過,這句名言也可以用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命運」上,在了解命運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後,也能制勝出擊,扭轉人生,創造出命運的驚奇?看似錯綜複雜的故事 冥冥之中卻有有著相同的軌跡……《命運的驚奇》此書出版於民國67年,當時的蓮生活佛出版過多部靈書,本本暢銷,紅極一時,而其靈驗的問事,在經過眾人口耳相傳後,也使當時來訪者天天絡繹不絕。在這些暢銷書中,有的是活佛對於靈學的研究探討與親身經歷,有的則是當時問事者的案例,如《命運的驚奇》一書,便集結了近三十篇真人真事,篇篇精彩、不可思議。在書中一個個看似錯綜複雜的故事裡,冥冥中卻似乎藏著相同的密碼,不孕症的夫妻、找尋失蹤孩子的父母、逃不過死亡定數的婦女…,作者一揭前因後果,幫助每一位來訪者了解自己的命運、其中的「定數」與「不定數」,有的人因此度過了人生的困境,也有的人在明白命運之理後,心轉念轉,從此不再怨天尤人,走向新的未來。大部份的凡夫,走的命運幾乎全是天定的,也是命中注定的命運,很少有自己改變的現象。但若有人曉得立命之道,破除自己的命運,算命者之言,也就不準了。~蓮生活佛盧勝彥不管您相不相信「命運」的有無,但有人種樹,有人乘涼;有人播種,有人收成;有人抬轎,有人坐轎,這其中的差異不同,讓人很難完全地否定它的存在。然而誠如作者所言,我們不必去迷信命運,但至少要學習如何幫助自己。人生的際遇,每個人不盡相同,但在別人的故事裡,我們也經常或多或少發現自己人生的影子。透過這些真實人生故事的分享,或許我們也能因此在自己的人生現象中,找到對症下藥、扭轉命運的良方!~大燈文化供稿
明空之大智慧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115冊《明空之大智慧:瑤臺月下清虛殿》「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倘若把人生當作是一趟必經的旅程,那每一個時期,每一段不同的經歷,算不算是一種「流浪」呢?漂泊在茫茫人海與世間的浪人們,在這趟漫長甚至艱辛的路途上,想尋求的到底是什麼?我們活在這世界又是為何而來?抉擇決定命運然而,緊握著這一張人生旅途的單程票,該聽憑命運的安排,還是抵抗這乖舛多變的宿命?誠如書上所說,這世間裡,每一個人在命運的抉擇一剎那,就是一種「賭」,在學時選擇學校、選擇志願;出社會後選擇事業、選擇婚姻,但在下決定的那一刻起,就是「生」與「死」、「成功」與「失敗」、「輸」與「贏」的境界。置身於如此兩難的情形之下,你會做下何種的抉擇,這個抉擇就會帶給你什麼樣的命運。 流浪,就是「尋找解脫」《明空之大智慧》一書以超越的觀點來談人生,談人的生老病死,死也不過是土遁,生則是換妝,那輪迴就是流浪。雖說人生如戲,但其實戲中是有意義和味道的,心中有方向、有定見,那人生就不只是戲。而流浪就是「離開」,就是在「離戲」,不再茫然不知,而是尋求解脫。 書中描寫作者的心路歷程,包括他如何以真性情的誠心,來處理命運中的諸多抉擇,這是毅然決然而且無怨無悔,縱使一路走來,有風有雨,有淚水有歡笑,但是他以習畫為例,畫山水、進入山水、徜徉山水、夢在山水-「在亂世中,山水就是我的成就。」因為只要心中有主見,佛性自在心中,則可以在亂世中不懼亂世,在輿論中不畏毀謗,自自然然,這山水反倒印證他自在超越的成就。在書中,作者能以這樣超然的思維與態度,去面對世間現實問題,但卻不失去心中的溫度。《明空之大智慧》或許可以帶領你在茫然失措的日子裡,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大燈文化供稿
對話的玄機
蓮生活佛盧勝彥第二二四冊文集《對話的玄機--重讀五燈會元之十二》有一位僧人到了寺院,便把桐峰庵主抓住。桐峰庵主大叫:「殺人了!殺人了!」僧人手放開,說:「叫什麼叫?」桐峰庵主答:「誰在叫。」僧人便「喝」,桐峰庵主便「打」。僧人出寺院回首說:「且等一等,且等一等。」桐峰庵主則哈哈哈大笑。這是一則在《五燈會元》中的行動劇,您看得懂劇中的古德禪師們在演什麼嗎?輕鬆閱讀~從笑話的禪機中 看懂「五燈會元」行動劇「蓮生活佛重讀五燈會元」系列,自推出以來,便深受重視,有些讀者因為閱讀系列作品得到點撥而有所啟發。不過,相信大部分的人,對這些禪師們看似無厘頭的行動劇,還是一頭霧水,為什麼一喝一答間就能開悟?為什麼一聲拄杖頓地就是明心見性?因此在這次《對話的玄機》,活佛在每篇文章中,均用了一則小笑話來做對比,讀著讀著,非但對禪師的行動劇更能有所體悟,還會赫然發現原來笑話中,也能深富著禪機啊!激發您的思維!在「懂」與「不懂」之間~我寫「重讀五燈會元」,遊走於「懂」及「不懂」之間,盼望讀者有一個思維的空間,由這些思維,終至開悟,一悟永悟。 ~蓮生活佛盧勝彥《對話的玄機》已是蓮生活佛「重讀五燈會元」第十二冊的作品,在活佛精闢又不淪於窠臼的淺白解析下,每篇讀來總有淡淡餘味、發人省思。我們都知道先人的智慧,總藏於古籍中,然而要如何從過去千卷、萬卷的歷史長河中,淘出開悟人生的金,相信只要翻開《對話的玄機》,必定不會令您失望!~大燈文化供稿
盧勝彥談靈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三十八冊《盧勝彥談靈》您聽過通行靈界的科學家「史威登堡」嗎?他是位赫赫有名的瑞典科學家,曾獲諾貝爾獎,五十七時遭逢人生的奇遇後,赫然發現一個科學以外的天地。從此以後,史威登堡開始專注地研究靈的世界,並以過去的科學訓練為基礎,寫下了靈界親身體驗的記錄,史威登堡一生累積的著作十分豐富,甚至最後由大英帝國博物館所珍藏,視為珍貴的人類資產,同時也被西方社會視為研究靈學的重要文獻。東方的「史威登堡」─蓮生活佛盧勝彥在西方有史威登堡,而在東方同樣也有這樣一位暢行靈界無阻的傳奇人物「蓮生活佛盧勝彥」。二十六歲前的盧勝彥,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任查經班講師,對於新、舊約聖經均倒背如流,然而同科學家史威登堡般,一個偶然的機緣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當時二十六歲的盧勝彥,陪著母親至台中玉皇宮參拜,意外由道教高靈「瑤池金母」開「天眼」,此後便由無形靈師「三山九侯先生」每晚指導學佛修道,自此之後,盧勝彥的生命就穿梭在人間與靈界之間,並以此來幫助有緣眾生化解人生的困境。原來人類所處的物質世界之外,竟有如此豐沛而充實的無形層次由於真實的經歷與對靈的世界通盤地了解,作者發現,原來世上萬物的一切一切,全是經過靈魂界精心設計的結果。科學家的發明,是靈魂界諸靈在冥冥中給予的「點破」; 藝術家的結晶,是天人合一的靈感昇華;哲學家的思想,是上天賦與的創造。事實上,不論中西方,早已有無數的相關研究,投入無形世界的領域,愈來愈多人確信靈界的存在,並且知道祂們正等著人類的發掘。透過通靈者的親身經歷,也讓我們發現原來在通靈者的視野中,到處都是光、到處都有神,人類只要學會「精神統一」,將自己的精神定念於一,便能夠忘卻肉體的存在,靈體自靈竅中出遊,如同本書作者所描述的情形一般。人的根源是從靈界來的,靈界的大生命是心的層次。宇宙是一個大生命,而人的生命是大生命的一個小小生命,每一個人,甚至一個小小靈魂,彼此之間同性、同源、同本,彼此之間息息相關。~蓮生活佛盧勝彥《盧勝彥談靈》向世人一揭「靈」的真相與奧祕,大至宇宙星際,小至個人命運,均可看見無形世界的巧安排,原來在人類所處的物質世界之外,竟有如此豐沛而充實的無形層次,等待您我進一步的發掘!~大燈文化供稿
第三眼世界
蓮生活佛第四十一冊文集《第三眼世界》這摸不到、看不到的無形世界,對人類來說仍是一塊遼闊的黑暗大地,輔閉上眼睛就忍不住馬上張開,一旦離開了感官,人間似乎離天堂越來越遙遠。在台灣傳統宗教裡流行著由精靈借名上身的「神打」,滿足人類對無形世界的畏懼和好奇,在文的方面是你我熟知的「扶乩」,在武的方面就是「打神拳」。不會「功夫」的人,只要「師公」一上身,就可以馬上打出一套拳法,這附靈的現象很容易讓觀眾相信神,但也參雜了許多人在「表演」神,在靈的國度裡實是真假難辨!宗教若是海面,而「靈學」則是整片海水,它涵括了整個宗教,有著一美善奇幻的魅力。蓮生活佛憑親身體會的修行,進入靈覺的世界,在《第三眼世界》中與讀者分享自己接觸靈界的真實經歷。引領讀者回溯到孩童的純真年代,以真誠美善之心,運用內心升起的真實智慧,潛入這片廣大的靈學海洋。蓮生活佛說:「我撰寫靈書的意義就是藉傳播界及知識界的認同,由上天高靈的啟示,身體力行的修持,提供不偏不倚的分析,從而恢復淨化人間。」法王作家肩負著這份使命感,即使是屢經大大小小不斷的考驗,仍是一步一腳印的實踐自己寫作的願力。而《第三眼世界》不僅是一本靈書,更是一本探索「永恆真理」的經典,願你我能從有形體的軀殼中昇華,隨著法王作家來體驗一場全新靈魂的冒險!~ 大燈文化供稿 ~
法海勾玄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98冊《法海?玄:定中的細碎珠璣》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靜坐成道,看見東方?空的明星,領悟了人天宇宙的真實原相後,開啟佛法在人間的傳播;無獨有偶,中國道教的聖哲,講述天地的化育原理,無極生太極,教人清淨心性,悟徹?無的本源,回歸自然之道,同樣使後人心神嚮往……有志潛修者,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佛法的廣大精微、道海的玄奇無涯,各有引人入勝之妙!然而,現代有志潛修者,如何在眾多無上妙法中,覓得自己的方向?融合道教與佛教顯、密實修的當代大成就者──蓮生活佛盧勝彥,早在二十多年前的第九十八本著作《法海?玄》中,道出天地演化的真機,與佛道的意諦。禪定功深的作者,時常穿梭於人間靈界,與天地合一、大道相應,此書即是活佛為有心潛修者,?勒出法海的玄妙,指明宇宙的本源與佛道度世應用的方法。作者於禪定中遇高僧勸請 寫下本書《法海?玄》一書的寫作緣起,是作者蓮生活佛於一九九一年冬季,某天在禪定中來到一處「觀神勝地」,遇到一位名叫向聞的高僧勸請,分享其領悟的道理及感應的經歷,並藉由文字帶領讀者遊覽四聖境界,期盼世人能夠明白天機,洞澈精湛的妙法;也從而知曉,在有形的人間之外,還有多處的清淨境界。活佛上天下地,神行出入於各個奇異仙境,包括前往靈鷲山領受佛陀的開示、與諸位天主對話、聽聞修真仙士的講道等,如同神遊太?的札記,法義明析,盡在筆下彰顯,內容鮮活,條理呈現。我學佛不是憑空掉下來的,我是殫思竭慮的禪定,我有獨到的心得。我超乎於教派之上,我已融合天地,與天地同一品味。~蓮生活佛書中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收錄多封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來函,有美國的、台灣的、香港的、中國的……,各篇故事信而有徵,文辭懇切,言之鑿鑿!都是眾生解厄除難的感謝回函。這些不僅是作者以佛道度世、修行證量的真實呼應,更是活佛慈悲度眾、宗教情懷的具體展現。本書作者蓮生活佛,以其多年精進不懈的證量修為,綜覽法海的寬闊格局,為讀者指點迷津,點出佛法與道法的精要指歸。細細品味《法海?玄》一書,可說是法味重重,您將發現:道、顯、密均是同源;而精勤專一的修持,永遠是得證的不二法門。~大燈文化供稿
孤獨的傾訴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168冊《孤獨的傾訴:星星閃耀的啟示》此書為小品哲思的集結,可以說是十月份書上市推出的第一百六十七冊【靜聽心中的絮語】的續集;是蓮生活佛內心中欲與讀者、諸君無私分享的心底話,是真情流露令人低迴再三,乃至盪氣迴腸的又一力作;只要細細品味其中內涵,煩惱便會漸漸的遠離您、因為真如自在的智慧就在其中!在〈第一流的感情〉一文裏,有來人問「生西方否?」答:「問自己。」「自己如何問?」「你對阿彌陀佛有沒有第一流的感情?」而所講第一流的感情竟是──夜夜共眠,朝朝共起,返照自己,佛在心中,從未捨離。 在〈擁抱著眾生〉一文裏更寫到: 「為什麼我老是懷念 生時同處 死時同塚 只因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天天擁抱著一切…」 蓮生活佛想擁抱弟子,擁抱眾生的大慈大愛,讀來令人為之一震,而後則是會意的跟著落淚。 而什麼是〈最大的福報〉呢?一般人以為福報是很有錢,但是,錢、錢、錢,當我們面對生死之際,信仰錢能救得了我們嗎? 蓮生活佛說:「最大的福報是靈魂的出口歸宿,認知莊嚴。」 於〈諸神在左右〉一文裏,蓮生活佛道:「舉頭三尺不但有神明,諸神在左右。……念佛持咒是恩賜的釋放,雙手合掌吧!那是救度被折磨的希望。」~大燈文化供稿~
回首西城煙雨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70冊文集《回首西城煙雨:我在美國二十年的感懷》蓮生活佛盧勝彥在本書中,蓮生活佛以充滿感恩與細膩的筆觸,詳實地記錄了他在西雅圖的種種經歷,包含了:「巴拉」三年的閉關生活、「真佛密苑」的點滴記實、「西城雷藏寺」的緣起和興盛以及在「彩虹山莊」、「南山雅舍」的瑰麗回憶。活佛更娓娓道出二十年來的心情轉折和弘法決心,在十字架的異教國度中,活佛如何以智慧和悲心度眾,其中歷程更是值得我們體會再三。【回首西城煙雨】近五萬字的法語浸潤,我們將對蓮生活佛有更一層的了解與認識,同時也給在未法時代茫然徬徨的現代人,注入一劑重新思索生命意義與人生價值的強心針。~大燈文化供稿~
玻璃缸裡的金魚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71冊文集《玻璃缸裡的金魚》在「葉子湖」,有一日,我施食中,張眼一看,嚇了一大跳,來的是一「巨魅」,這巨魅形容之醜,無法可以形容,勉強形容如下:豬的鼻子。雞的嘴巴。魚的鱗身。牛羊的角。狼口的牙。巨魅的全身飄著屍骸的腥臭,中人欲嘔,從頭至足全是魘蠱細蟲,蛆蛆而動,蠕蠕而動。我持甘露瓶,均顫抖。口中忘了念佛持咒,怔怔的。喊了一聲:「我的媽呀!」說也奇怪,這「巨魅」一飲我的甘露,全身魂魄飄零,散去了。狼籍一地的雞屍、魚屍、牛屍、羊屍、豬屍……然後再一一屍骸,化為氣,化為無,化為空。我突然大悟: 是禽流感。是致癌魚。是狂牛症。是口蹄疫。人們自作孽,不可活!細菌全來了!~大燈文化供稿~
一夢一世界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73冊文集《一夢一世界:神行的證驗》當身邊的親朋好友遇上重大變故時,您的心中充滿了著急、徬徨與無助,這時候,您會怎麼做?當您殷殷期盼的孩子,一出生便有天生的殘疾,震驚又無奈的父母們,您會怎麼做?當您遇上前所未有的挫折,事業及生活皆遇上大麻煩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您會怎麼做?許多人在遇上這些狀況時,常會尋求醫學或信仰的力量,甚至各地不知名的偏方妙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是,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真的能解決您的疑惑跟困厄嗎?在這本《一夢一世界》中,作者藉由他所親身經歷的每一則例子,告訴大家平時念佛持咒,以及發自內心的善念與懺悔,在遇上重要時刻時,所產生的不可思議的無形力量,能讓您在困厄中,仍能循到一條生路,轉禍為福,順利的度過重重難關。書中每一則真實事例,都是一面明亮的鏡子,願您在生活遇上困難時,閱讀此書,從中獲得深刻的感動,吸取書中每一則故事所要傳達的智慧,藉以轉化應用,增加您的福慧,解除您的一切困厄。~大燈文化供稿~
天邊的孤星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80冊文集《天邊的孤星:靈感的閃耀》【天邊的孤星】一書為蓮生活佛盧勝彥第一百八十本的著作,書中,作者以許多申論的方式及故事的隱喻,藉此與讀者們互動討論佛法的精要,究竟在何處?如書中〈蟲‧人‧佛〉一文中,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寫下了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在活佛的眼中,三無差別-「外形相異,但實則相同」,人跟蟲有著什麼差別?人的生命,其實是由精蟲、卵蟲而來;而佛出世間,本來就是由人修行而變成佛的,人變佛是理直氣壯而直指,蟲變人不也是如此嗎?在〈不凡的尊重〉一文中,有許多人問蓮生活佛:「為何頂禮弟子及眾生俗人?」因為明白「人、蟲、佛,三無差別」相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一一頂禮眼前的未來佛,這樣的放下身段,背後含藏的其實是一番對佛法的真實證悟與領會,明白其中的一切來龍去脈與真實緣由後,表露出的是一種「平等觀」。此書寫的是「實踐」的道路,藉由一位先行者的觀點與步伐,使我們得以看見一線光明,依尋著字裡行間反覆深思;文字背後真正所要傳達的寓意,無非是希望讀者向內尋求,找到自己,一如您翻開本書,需要自行意會吧!~大燈文化供稿~
走出紅塵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83冊文集《走出紅塵:我已經不屬於紅塵》兩千多年前,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遇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是真人,留下《道德經》五千言;而後,達摩祖師仙逝,被後人遇見,背著一隻草鞋走出西域一事,現今仍被廣為流傳,兩位聖者皆是入紅塵救度眾生,然後再回歸自然。今日,蓮生活佛盧勝彥在築步踏實的修行過程中,從紅塵俗世的紛紛擾擾到天涯一角的閉關修練,如同聖者般地日日研讀、日日寫作、日日修持身口意的清淨,在他三十多年來所建構而成的文字世界裡,帶領讀者出世入世,共享佛法甚深奧妙,並教導大家重視出離心的觀念。例如,本書中〈我所欣賞的古人〉一文中,作者提出歷史的興衰是在「人心」,因為莊子曾說:「有道之士,只是全力以赴的修真養性,若有多餘的時間才去治國平天下。」這世間的人真是傻,他們都在追求會消失的,追求一種空、追求一種無,追求短暫、追求一時,盲目的像一隻蒼蠅或是一隻螞蟻,那種快樂是「夢幻」、「泡影」、「朝露」、「電光」。~蓮生活佛盧勝彥~古人如此,今人也是如此,修行人皆應清淨自身的習性,若是有緣入世行菩薩道,廣度眾生,才能有所成就佛國淨土的依歸。蓮生活佛盧勝彥為了引渡世人,於本書中,多以古代名人軼事與歷史經緯軌跡的對比下,他覺悟了人生的真諦與哲理,更加以闡釋了生命的意義,如此純淨的思想與優雅的文章,但願能喚醒大家重視所應學習佛法的心要及口訣,引領您走向如來的菩提大道。~大燈文化供稿~
大手印指歸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055冊《大手印指歸:密法偏差的修正》「大手印」可以說是密宗的大祕旨,原是一種成佛的大相應。修練此法的人,在生命之中能導引「氣」及「內火」,實行了「自我控制」,在人生的過程之中,身心非常的健康,而在形而上,是直接成佛的大祕要旨。由於蓮生活佛寫了《無上密與大手印》後,引起了國內外無數讀者的讚譽與興趣,「大手印」受到人們的「大重視」,認為是不可多得的無上密宗寶書,因此繼而寫下這本《大手印指歸》。這本書可以說是《無上密與大手印》真切的反覆示教,叫人「心莫向外」馳求,要「觀止兩用」,要「寂照任運」,要「真常自如」,得到「大手印指歸」的人,才算徹底知了一切修行的路子,依法實修,明白解脫的真像,得到真正密宗的要旨,真實的心法。《大手印指歸》這本書是繼《無上密與大手印》之後的又一巨擘,這本《大手印指歸》,可以說是《無上密與大手印》真切的反覆示教,因為有特點,有要素,有指正,有各種功法,完全是內密法的教示,叫人「心莫向外」馳求,要「觀止兩用」,要「寂照任運」,要「真常自如」,要「成佛得訣」,得到「大手印指歸」的人,才算徹底知了一切修行的路子,是實修者最切合實際的解答,是不可多得的無上密宗寶書!~大燈文化供稿
登山觀浮雲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78冊文集《登山觀浮雲:應該不是閒言閒語》登高望遠,是一種拓展身體感受與心靈視野的方式,在拾級而上的攀登過程裡,視野的轉換帶來了心境的超越,在一片天開地闊中,隨著所面對的時間與空間愈來愈遼闊,愈加使人們懂得謙遜與包容。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中庸裡的「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都點出了登臨山峰時所帶給人們的感受與啟示。【登山觀浮雲】是蓮生活佛盧勝彥第一百七十八冊文集。回首來時路,潮起潮落六十載,在天光雲影的映照中,作者寫下他歷經人間世事後的心境與感懷,以心寫景、以景寫情,一字一句都充分映現著一位走遍塵世路的行者,在幾番因緣變遷後,所沉澱昇華的人生智慧與自在從容。「看雲海,曾震撼我的內心,雲海的幻化,不正是象徵人生的虛幻不實嗎? 雲的變幻莫測,人生的變幻莫測,悠然見浮雲,人間事不過如此,唯有豁達處世,才能撥雲見日。」~蓮生活佛盧勝彥~在【登山觀浮雲】一書中,作者蓮生活佛與讀者分享隱居四年的生活、人生觀的轉變,以及對眾弟子的思念,樸拙平實卻深刻雋永,期望您在深入本書後,也能看到心中的遼闊。~大燈文化供稿~
寂寞的腳印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86冊文集《寂寞的腳印:文字的精華》西元二○○六年,閉關長達五年的蓮生活佛,又再度現身在大家的眼前,有如大日重現般,帶給了眾人溫暖、光明與希望,而《寂寞的腳印》一書即是蓮生活佛在此次返台後獻給眾人最新的作品。蓮生活佛的再次出現,所到之處無不引起了熱烈的轟動與迴響,而這位全球皈依弟子逾五百萬眾的活佛,其所邁開的一步一履,無疑是眾人緊緊追隨的腳步,但儘管外表看來如此光鮮亮麗,蓮生活佛卻在最新的著作中,將自己閉關五年的心情,形容為「寂寞的腳印」,究竟這樣一位盡其一生,都在努力圓滿眾生的修行人,有著什麼樣不足為外人道的孤寂?沒有拿鋤頭開墾、沒有插秧除草、沒有灑水施肥,也沒有收成,但閉關五年的生涯,蓮生活佛卻將自己形容成一名農夫,只因祂是默默地在天涯海角,茲茲不倦地為眾生的心田,一字一字地種植著。我住的是山畔田野,呼吸的是草是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知道我自己是一名農夫,勤奮的在紙上耕耘,我這位農夫--耕耘的是自己的心田,眾生的心田。~蓮生活佛~蓮生活佛曾言:「我愛人間,因為人間有愛,這是超勝的愛,心靈的愛。」閉關隱居的日子,因為這份超勝的愛,蓮生活佛特別著述精勤,期望將內心這份視如己出的愛,化作一篇篇對世人的呵護與關懷。五年閉關隱居,早應是離卻紅塵,但蓮生活佛卻因為對人間有愛,不吝惜地留下一篇篇文字的精華,在蓮生活佛的心中,總是希望文字佛法能繼續弘傳,然後佛燈明、法燈明、心燈明,然後人心就能美一點,世界就能亮一點。儘管在這條路上,先行者的心情總是寂寞,但蓮生活佛卻也堅信「寂寞是寂寞,但,腳印深深」。既然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相信總有一天,這一道道「寂寞的腳印」,都將成為蓮生活佛獻給世人最好的禮物,人生路上最珍貴的依尋。我只是一再的等待。這就是盧勝彥的毅力。~蓮生活佛~~大燈文化供稿~
無所謂的智慧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90冊文集《無所謂的智慧:一本畢生良伴的書》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魯迅曾寫過一本《阿Q正傳》,書中的主角人物阿Q總是習慣性地以鴕鳥鳥心態逃避事情,縱使遇到了挫折,也只是用「精神勝利法」來麻痺自己,成天一副吊兒郎噹、毫不在乎的模樣。在您看來,阿Q所具備的「精神勝利」,是不是一種「無所謂的智慧」? 如果是,那「無所謂的智慧」未免消極,成了虛擲光陰的人最好的擋箭牌;如果不是,那「無所謂的智慧」到底是什麼?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作者蓮生活佛在最新著作,第一百九十冊文集《無所謂的智慧》序言中,如此寫道: 原本人世間的智慧,無非是「知人」、「觀世」、「判斷」、「行動」,但,這「無所謂」卻是不在這等智慧之中,它不是表現,它不是熱忱,它不是技巧,不是悲觀,也不是積極的行動……~大燈文化供稿~「無所謂」是無窮無盡的力量,因為它使我斷除一切煩惱,無樂觀,也無悲觀,沒有憂鬱,也沒有躁鬱。~蓮生活佛~
密教大圓滿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056冊《密教大圓滿:蓮華生大士真傳‧紅教無上法的大公開》稍有涉略密宗佛門的人均悉,西藏密宗最高的第一法「大圓滿法」,不但是密中密,甚至是根本不傳!諸多密宗的金剛上師只知有「大圓滿法」之名,而未曾聽聞其「修法儀軌心要」者,大有人在;因此,本書《密教大圓滿》的出現,希有難得,由此可見一般!而本書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是今世實修密法的大成就者,他不只是有人間的圓滿傳承,身為一代宗師,創立「真佛宗」,全球有五百萬皈依弟子的他,又是如何能習得《密教大圓滿》?又以何因緣?才能將此《密教大圓滿》公諸於世呢!原來,蓮生活佛在美國西雅圖雷門的真佛密苑修法時,於進入甚深禪定之中,接受烏金第二佛蓮華生大士直傳密教第一大法-「大圓滿法」,所以才有此書的誕生。蓮華生大士囑咐作者:「是將大圓滿法公諸天下之時,不可再『密』,若再『密授』,眾生一失此機,即再墮落,永遠難以得度了…。」依此因緣,我們才有機會一睹《密教大圓滿》的真實面貌!密宗的殊勝在於有法遵循,看得到、摸得到,可入世、能出世,更可即身成就,大圓滿法則是傳達了世間找不到的祕寶。如今,作者應機著書立說,為度眾生,將此密法之修法儀軌及其精要,揭露於世人眼前,若有乘願欲成就者得之,須仔細研習,不明白的地方,依止真正的金剛上師求教,以求開悟這甚深祕密的寶庫之門。大圓滿法的修持,取決於人身體內地水火風空的相應,密法的潛心修持,則是在轉化您軀殼內的神識,而成佛之道,就蘊藏在「地」、「水」、「火」、「風」、「空」部的大圓滿法中。何謂地、水、火、風、空呢?地就是堅固,在己身下部,要得「堅固」,這是大圓滿法的地基。水就是清淨,即是人身體中的淚水、汗液、血液…等,這些都是污濁的渾沌之相,若得清淨,則可由此覺悟。火就是降伏,人的身體有溫度,溫度就是火,而一切的欲念因邪火而起,若把「欲火」化為「智慧火」,即是圓滿法的修證。風就是練氣,我們若能將鼻中的出入息(呼吸),精神集中的修鍊,白光入、黑氣出,發慧斷惑,自然可以得到無漏。空就是空性,要知道人身的本源是空的,既然人身是空的,法也是空的,若能知其究竟,則可由人空證得法空。~大燈文化供稿
道法傳奇錄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057冊《道法傳奇錄:引登覺路的玄門.道功神仙之術》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是一位遍歷三教的大成就者,本書是作者首度將道家種種珍貴法門公開的巨著。現今之世,佛教排斥道家,認為是「外道」,但「外道」指「旁門邪徑」而言,非正派,心外求法之謂。而真正的道家仙學,其知識並不是孤寡,其玄機也非頑空,真有其實相的境界。這宇宙共同的實相,本來是沒有分別的,祇因人種不同,地域不同,名稱不同,才有了今天佛教與道教的大差異。作者主張學道如同佛教的「顯教」,學仙如同佛教的「密教」;顯密圓融,佛道平等,而《道法傳奇錄》這本書正是學道之門的無上珍貴著作!~大燈文化供稿
夢見盧師尊:精彩的法句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253冊《夢見盧師尊》與您相約在五月不知您是否看過《全面啟動》(英文片名:Inception)這部由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主演的電影,在片中,李奧納多飾演一名「盜夢者」,與搭檔們透過一種特殊設備進入他人夢境,並在夢裡創造出一層、二層、甚至第三層的夢中夢,以竊取目標對象深藏在潛意識裡的商業機密。而劇中利用來訓練控制自己夢境,以及進入他人夢境的「自動夢素靜脈注射器」,可以說是《全面啟動》這部電影的關鍵。但您可知道,其實早在西元前的東方國度,就已經有控制夢境、進入他人夢境的方法,那就是藏傳佛教的「夢瑜伽」!藏傳佛教認為,死亡後的「中陰身境界」與「夢境」相同,想要自主生死,就必須要能夠操控夢境,所以特別重視修夢。高等的「夢瑜伽」成就者,就像《全面啟動》的劇情一樣,不僅可以操控自己的夢境,還可以進入其他人的夢境、操控他人的夢境,甚至透過改變他人的潛意識,影響現實世界。《夢見盧師尊》的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就是一位當代的「夢瑜伽」成就者。書中所敘述的數十篇故事,都是作者蓮生活佛本人親自、或無形的佛菩薩化作蓮生活佛的形象,進入故事主角的夢境,改變故事主角或家人的命運。為感謝活佛的救度,他們紛紛來信或出面以為見證,故而有此書的誕生。作者蓮生活佛亦期盼透過此書的誕生,讓世人體會夢境其實也是真實人生的寫照,人生百歲,悲歡離合,同樣的,一寢之夢,也經常是一生的縮影。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這如夢似幻的旅程中,找到最珍貴也最至要的寶藏,活得精彩有意義,不迷茫不辜負。「人生如夢」,夢裡的境界雖美,非真;夢裡的境界是醜,也非真。這僅僅是一念之間的百年大夢,要觀破這百年大夢,才能知修,才是菩提要道,這是修行的妙門,迷悟的根源。我要我的弟子,在學習真佛密法中,通一切佛理,行一切佛法,理事皆圓通;不但如此,而且從種種的效驗之中,生出歡喜,堅定信心,產生精進之心。~蓮生活佛盧勝彥你也想夢見盧師尊嗎?千萬別錯過這本精采好書──《夢見盧師尊》!~大燈文化供稿
隨心所悅:回到文字最初的感動
《隨心所悅》—回到文字最初的感動在時光中凝結詩光 蓮生活佛出家30年紀念 質感紀念 珍藏發行原想當個詩人卻意外發現佛性的貯藏我雖孤獨但面對全世界的眾生會一直不停的寫詩永恆的迴盪「我喜歡看流星,也喜歡看紅楓,這些生命中美麗的情節,都是一種啟示。流星的光、楓葉的紅,都是用一生的光陰堆積起來的。捉住光、捉住紅,那就是生命。」捉住光、捉住紅,轉瞬一過的,是半世紀的光影。在這半世紀的光影中,日日精勤的筆耕,便是蓮生活佛對「流星與紅楓」力行的回應。這位曾是台灣五、六十年代文壇,活躍的文藝青年,卻在一連串似巧聚又似命定的因緣中,落髮走入如來家,成了無數人緊緊跟隨的引路者。但即使出了家,蓮生活佛仍不改寫作職志,日日著述、未曾間斷,他曾自述道:「我問我自己,人生的過程中,想要的是什麼?而今,看世事如浮雲,我只想用我的寫作,保存我的一生,這便是我生命的價值。」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出家前的蓮生活佛曾有一夢,愛寫詩的他,真正想做的是個浪漫的詩人。如今這位寫作逾四十年的文字僧,累積詩作已達千餘首,唯多散落於所著文集中,難以一窺全貌。今適逢蓮生活佛出家三十週年,在時光中凝結詩光,便是本詩集出版發行之緣由。《隨心所悅》是予讀者的珍藏,亦是我們向詩人孤詣寫作生涯的禮敬。本書選錄的兩百餘首詩作中,有行腳風光、有世事感懷、有生命觀照,我們隨著開悟者筆下,一面走進他所舖陳開展的詩作裡,一面走進他的心、他的眼光中,這是浸潤佛法後的視角,我們從這裡遠望,看到了遼闊,也看到了寧靜,更看到了扼要文字裡厚實的深度,而不只是徒然的型式、空泛的吟詠。詩是文字的跳躍,在這不拘格式的自由中,也是思緒翻騰與沉澱的空間。這些語言的空隙與留白,將隨著人生階段、情境的不同,帶來不同層次的閱讀感受。詩意的景深,不在絮絮叨叨,《隨心所悅》希望帶給大家的,是回到文字的最初,回到作者與讀者間、詩與心之間單純地互應。流星與紅楓、時光與詩光,僅以本書作為蓮生活佛出家三十週年紀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坦白真誠的文字,訴說的是當年的浪漫詩人、現今的蓮生活佛,三十年來從未曾改變的情懷;同時也期望這份舉重若輕的禮物,能成為有緣讀者在撥尋生命意義的旅程中,一路的相隨。我是時時刻刻在寫文章,也時時刻刻在你們心中說法,時時刻刻要你們明白自心、認識佛性,你們能夠印證到這個的時候,就等於印證到永恆。~蓮生活佛盧勝彥
三摩地玄機:靜坐的祕密
蓮生活佛最新作品盧勝彥文集第252冊《三摩地玄機:靜坐的祕密》新春賀歲上市你有靜坐的習慣嗎?你對禪修有興趣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千萬不要錯過這本——讓初學者一窺靜坐的堂奧,讓禪修者更上幾十層樓的好書!靜坐,是現代人常用的紓壓方法,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根據統計,美國的靜坐愛好人口多達一千萬,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好萊塢影星李察吉爾等知名人士,都是靜坐的愛好者。但您可知道,靜坐除了是紓壓的好方法,也是修行成佛的關鍵,是每一位佛教徒的必修學分。《三摩地玄機》,是蓮生活佛盧勝彥繼《諸天的階梯》後,又一深入剖析禪定三摩地(samadhi,又稱三昧)境界的佛學修行巨作。與強調禪修相應欲界、色界、無色界,進入二十八天境界的《諸天的階梯》相比,《三摩地玄機》更著重於靜坐的實際操作和經驗分享。在本作裡,蓮生活佛以自身學佛修行四十餘年的經歷,將靜坐禪修中所會遇到的各種境界,以及可能碰到的偏差情況,像是:昏沉、亢奮、氣動、幻視、幻聽,盡可能的列舉分析,並提出對治的方法,同時並於書中一次披露實際有助禪修的口訣,例如:制心一處的口訣、毗盧七支坐的口訣、九次第定的口訣、法流灌頂的口訣、氣入中脈的口訣……,實在是一本靜坐禪修新手、老手都非常需要閱讀的珍貴教材。~大燈文化供稿
剪一襲夢的衣裳:散文與詩的美
蓮生活佛最新作品盧勝彥文集第251冊《剪一襲夢的衣裳::散文與詩的美》2016年元月上市常言道:人生如夢。如果可以,您希望為自己的人生,剪裁編織一場什麼樣的夢呢?《剪一襲夢的衣裳》,是法王作家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系列的第251冊作品。作者自2010年起,過著半年在台灣、半年在美國西雅圖的旅居生活,本書中的篇篇「散文與詩」,可以說是作者近期在美國西雅圖的生活感懷;蓮生法王認真的活在當下,以妙觀察用心體會生活,將每日所見聞的大小事物,以他年輕時即相當擅長的散文詩筆法,寫下一篇篇美妙的文章。 我在聽雨 妳也在聽雨嗎 那樣美麗的跫音 像夢 像仙 所有的人都說 天下沒有不散的席筵 但 不知重會是何年 我知道 這一切是緣 緣啊 小雨的緣這是作者在下雨的夜裡,回憶起年輕時在雨中道別的場景,寫在〈昨夜小雨〉這篇文章裡的美妙詩句。不知您是否發覺到,即便是這樣一首觸景生情的感懷詩,竟也蘊含了濃濃的法味!《剪一襲夢的衣裳》,不只是一本動人的抒情文藝作品,更是一本饒富禪理哲思的佛學創作,蓮生法王以幾乎不著痕跡的細膩筆觸,在這一篇篇的散文詩裡埋下伏筆,使讀者在閱後不禁地對人生百態感到無常,但也從中體會到人生還有比追求妻財子祿壽更有意義的目標,那就是修行成佛!而除了散文詩外,《剪一襲夢的衣裳》也收錄了「密集金剛念誦法」、「勝樂金剛念誦法」、「中陰身與文武百尊」的修法口訣心要,以及一篇讀者在閱讀盧勝彥文集的「重讀五燈會元」系列作品後,寫給蓮生法王的參禪心得,非常值得在人生路上有所突破的朋友們細細體味。~大燈文化供稿
彩虹山莊飄雪:生氣盎然的小品
盧勝彥文集第105冊 彩虹山莊飄雪:生氣盎然的小品 聖誕月再版上市 & 受夠了充滿腥、羶、色的八卦新聞口水嗎? 來看點不一樣,具有深度智慧的新聞短評小品吧! & 《彩虹山莊飄雪》,是蓮生活佛盧勝彥在1993年6月推出的作品,內容為活佛在《真佛報》以及《華雨報》,針對時事所撰寫「真佛論劍」和「華雨繽紛」兩個專欄的方塊文章集結。雖然書中內容已是二十年前的新聞短評,但作者藉由這些事件所傳達的佛法知見,就像《五燈會元》裡的禪宗公案歷久彌新,精采之處,依舊令人額手讚嘆、佩服不已! & 本書主旨,意在勸善規過,並以佛法的角度,公正的品評人物或事件,不僅讓讀者「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從中明白佛法是可以在生活中實踐的。原來我們平常在媒體所看到的各類新聞,只要用心妙觀察,無論是政治、社會、娛樂、體育、財經、科技、健康……,都能從中體悟印證「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般若智慧。 & 為什麼取名「彩虹山莊飄雪」? 因為彩虹山莊飄雪的季節,猶如萬彩繽紛的白華, 那一片片的雪,不正是一篇又一篇的短短著述嗎? & 我寫的文章,我所說的法,像華雨一樣地淅瀝淅瀝的下個不止, 這些絮語,談人生,談因果,談修養,談修行,也有感情經歷。 & 我當效法文殊師利菩薩,手執智慧之劍,論斷是非,旨在揚善。 我這「論劍」,是精進辦道,研討佛理為第一。 我勉勵自己,具足使命,奮力執筆,拿筆當劍,舞得「華雨繽紛」。 & 我的誓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粉身碎骨度眾生。」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真理的愛好者! & ~蓮生活佛盧勝彥 & 《彩虹山莊飄雪》所收錄的篇篇小品,皆是蘊涵作者蓮生活佛數十年佛法修為的智慧之作,細細品讀,回味無窮。 & ~大燈文化供稿 &
未卜先知:奇妙的巧合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250冊《未卜先知:奇妙的巧合》十一月為您解密世事難料,到底有沒有「未卜先知」這回事? 若真存在,這雙眼又究竟能看得多深、看得多遠?從古至今,史籍所載的祖師預言,多得不勝枚舉,例如:在六祖惠能大師出生前兩百多年,求那拔陀羅大師即在智旨寺(即後來的法性寺)立碑預言,「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一千二百年前,蓮華生大士預言:「鐵鳥騰空,密教大興」,果然在飛機滿天飛的現代,密教在全世界廣傳,達到前所未有的的興盛。在讚嘆祖師們的預言神準外,更讓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他們能夠精準預言千百年後尚未發生的事情?凡事都不是巧合,一切都在宿世的因緣果報之中……《未卜先知》收錄了四十多則發生在現代,看似「未卜先知」,或是「奇妙巧合」的真實事件;這些故事,無論是作者蓮生活佛自身的親身經歷,或是作者弟子提供的奇妙感應,在在都向讀者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凡事都不是巧合,在一個能看透三世因果的「明眼人」眼中,一切都在宿世的因緣果報之中,自然能夠未卜先知。本書中所有的真人真事,意不在吸睛,也不在炫奇!作者真正要引領讀者思考的仍是,那個從古至今的人生大哉問:「如果凡事都可以被未卜先知,那麼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人生本是一場大幻。只是真實就在大幻之中,認清大幻,才能修行。」「這些我不懂。」「不懂就要學。」我說。企業家說:「我沒時間!」我心想,沒有時間,那就「六道輪迴」去了!~蓮生活佛盧勝彥~大燈文化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