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野鳥圖鑑:水鳥篇
台灣最完整的《野鳥圖鑑》 收錄593種鳥類,1800幅生態照, 200種鳥音(水鳥+陸鳥鳥音皆一同收錄在9789861775630台灣野鳥圖鑑-陸鳥篇附贈CD) 堪稱史上種數最多、生態圖最齊備、辨識重點最詳盡,是賞鳥絕不能錯過的野鳥圖鑑。 台灣是候鳥南來北返必經的驛站,每年秋冬季節,可欣賞到許多鷸(行鳥)科、雁鴨科、鷺科等水鳥來台度冬的景象,由於水鳥的羽色會隨著季節變化,因此增加了辨識的困難度。 本書作者為了讓更多人快速學得辨識水鳥的祕訣,特地分享多年的觀察心得,希望藉由鉅細靡遺的敘述,引導讀者盡享深度賞鳥之旅。 ◎收錄台灣223種水鳥,搭配750幅清晰生態照 完整收錄台、澎、金、馬記錄過的223種生活於水邊、湖泊的常見鳥類,內容除了詳細描述各類鳥種的形態特徵、生態習性、生息狀況、出現紀錄等資料外,並收錄了各鳥種的雌、雄、成、幼、冬、夏等羽色,讓您清楚掌握各種鳥類的辨識重點。 ◎提供各鳥種之中文相異名 本圖鑑依循Clements世界鳥類名錄Version 6.5(2010)分類系統,並針對中文名不同之鳥種,特別採中文名前後分列方式,方便讀者對照使用。 ◎提供「辨識比較一覽表」,讓您清楚掌握辨識重點 針對辨識不易、容易混淆的相似鳥種,做了詳細的比較一覽表,讓讀者可以輕易辨別相似鳥種的特徵與差異。 本書特色 1.台灣最完整的《野鳥圖鑑》 2.以棲地區分【水鳥篇】與【陸鳥篇】 3.共收錄593種鳥類,1800幅生態照, 200種鳥音(水鳥+陸鳥鳥音皆收錄在9789861775630台灣野鳥圖鑑-陸鳥篇附贈CD) 堪稱史上種數最多、生態圖最齊備、辨識重點最詳盡,是賞鳥絕不能錯過的野鳥圖鑑。
觀螢.賞蝶.覓蟲
最具權威的昆蟲大師,帶我們去國家公園、旅遊景點,一覽美景,探索我們島上的小精靈,是親子共讀的「台灣地理頻道」。曾經到過墾丁國家公園的朋友,可曾仔細欣賞在花叢間翩翩飛舞的彩蝶?也許珍奇稀有的黃裳鳳蝶就在你眼前,而你根本不知道?又或是倘佯原野、小徑時,可曾聆賞周遭陣陣悠揚的蟲鳴?這些昆蟲,你叫得出牠們的名字嗎?又了解牠們的種類有多少嗎?牠們在生態系中的角色又是如何呢?其實,昆蟲棲息的狀況在自然生態中,可以顯示出多樣化的指標意義。從水棲昆蟲、蝴蝶、螢火蟲,楊平世教授藉由完整的資料蒐集、整理與研究,將這些珍貴的成果與讀者一同分享。本書不但帶領我們深入陽明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福山植物園、虎山、龜山島、神祕湖、東北角……等台灣著名景點,觀蟲賞蝶,更帶我們認識這些自然界的小精靈,分辨其特有的外觀特徵以及對自然生態的貢獻。我們也將逐一發現在這些景點的花叢中草地上,鳳蝶、斑蝶、甚至小巧的灰蝶、酷似蜜蜂的食牙蠅、形形色色的甲蟲、螳螂、蝗蟲……隨著季節轉變依時進場,不時穿梭其中,形成優雅的自然生態風貌,可說是全家人到戶外賞蟲的最佳參考書。本書特色全家到戶外賞蟲的最佳工具書,兼具自然生態與旅遊訊息。記錄昆蟲資源調查過程中的所見所感,對喜歡昆蟲及大自然的人而言,彌足珍貴。
甲蟲飼養與觀察(修訂版)
特別增加16頁甲蟲飼養遊戲學習單,讓您在遊戲中學會如何飼養甲蟲。 獨角仙、金龜子、鍬形蟲,你認得幾種甲蟲呢?又養過幾種甲蟲呢?這些甲蟲各有什麼特性,又該如何針對不同的物種飼育呢?你知道除了最熱門的獨角仙之外,還有什麼樣酷斃了的甲蟲,很適合飼養觀察嗎?本書絕對是甲蟲迷不容錯過的最佳飼育指南! ◎非翻譯書:第一本針對台灣常見物種所撰寫的書,完全符合本土飼育條件。 ◎甲蟲全記錄:不只是飼育步驟大公開,更將甲蟲所有相關知識全面傳授。 ◎最佳教戰手冊:依不同物種,提出不同的飼育小撇步,讓你飼育過程萬無一失。 ◎輕鬆實作:650張實景照片,讓你每個步驟都能清楚對照,毫無遺漏。 ◎幼蟲物種分類法:教你分辨不同物種的幼蟲,並收錄多種幼蟲的特徵讓你比對。 ◎跨年齡的科普書:大人小孩皆適宜研讀的科普書。本書特色:最詳盡的甲蟲飼養書,不僅教讀者怎麼養,更囊括所有甲蟲的相關知識。
吃素的獅子
感動全人類的靈性奇蹟轟動全美,震撼世界的和平聖獅顛覆世界動物學家的研究和預測,天生吃素的母獅,比一般獅子健康。天性慈愍,直覺敏銳的萬獸之王,於1940年代首先表率—「愛地球!愛生命!」非暴力善待生命。牠超越了獸性,甚至發揮了「愛與和平」的神性。在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中,牠顛覆了鬥爭傷害的法則,展現了接受關懷與付出慈愛的行為。美國人相信,「當獅子和羊能一起躺著時,世界和平就不是一個夢了。」某位戰地記者剛從前線回來時,看到牧場內的奇蹟,感動寫下這段文章:「他和妻子努力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天地,那裡沒有恐懼,而是一處充滿愛的小樂土,那裡的羊和獅子可以和平共處……唯一的紀律也是源於愛和自由。而且沒有任何可以去殺戮的理由。」相信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是可以率先做好榜樣的。在動物園出生的小泰克,園長為了避開母獅的殘殺子女的悲劇,於是送給密谷牧場的主人喬治飼養。原本是個難題,卻因為善良的動機而開創了九年的奇蹟……。按肉食性動物的常理餵養小泰克,卻發現牠一點也不願意吃血肉方面的東西,最多只吃奶蛋素。這解除了未來和牧場動物相處的危機,卻也讓喬治擔心牠營養不良。直到聖經告訴喬治答案,以及動物學家確定小泰克是比其他獅子更健康,喬治才放心心中大石。小泰克不曾傷害任何一隻動物,即使驢子用了「朝天踢」將牠踢成重傷,卻也不曾有報復之心。小泰克本身散發出動物療癒的力量,甚至聽懂主人的指令來演戲,幫助許多大大小小男孩女孩。後來更成為好萊塢史上不朽的動物明星。即使在小泰克過世後,世界各地尚湧進大量信函表示不捨。而牠留下來的照片和事蹟,依然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即使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人把牠當作「愛與和平」的楷模。尤其是那張小泰克與小羊貝琪的溫馨合照,更是為人津津樂道。本書特色哪裡沒有恐懼,哪裡就有平靜,信任與友誼從小泰克的一生,見證生命本具慈心。牠,鼓舞了無數的人們,敞開胸懷走出黑暗,擁抱光明。牠,讓嚴肅的醫院瞬間充滿了「笑聲」和「輕鬆」。牠,讓兒童骨科醫院的孩子有更「充裕」的醫療環境。牠,讓女童星和好萊塢的人學會「信任」。牠,療癒小男孩的自卑,協助他重建「自信」。牠,讓要自殺的人重拾活著的「勇氣」,牠,讓離婚的人重新認識「愛」,牠,讓一個小女孩實踐了「夢想」,即使這小女孩如今已逾耳順之年,卻深信流傳小泰克的故事可實踐他另一個夢想—「和平」。小泰克的故事,不僅僅是平靜,信任與友誼的代表,更是引領人類實踐「愛、勇氣、夢想、和平的Star。」當小泰克的生命已經到了尾聲。在她長眠之前,有很多人來探望她,其中包括兩位曾在非洲待了許多年的傳教士。當小泰克奮力的和他們在草地上玩耍時,他們驚訝於自己一點也不害怕。那一晚,他們倆在教會的講道中,援引了《聖經》的經句:「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來表達自己剛剛領悟的真理。除了這些美好的經句,我還要添上我們的哲學信念:「哪裡沒有恐懼,哪裡就沒有暴行。」小泰克身上所反映的是我們給予她的愛與關懷,如同當愛是無私的付出時,所有的人所體驗到的,也只是愛的反射而已。只要我們想起自己享有與這尊貴的動物的親密關係,以及源自她寬大的胸襟所對我們傾瀉的愛,這種少有的特權還是讓我們感到無比安慰。我們收到成千上萬措詞優美並支持我們的信件和卡片,使得我們倍感溫暖。甚至是在小泰克過世後幾個月,這樣的信件依然不曾停過,有些信裡附上報章雜誌的剪報,它們都是從全美各地和國外寄來的。在成千上萬的慰問信和卡片之中,我認為底下這封信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不久之前我翻閱書桌上的舊信。我發現這封是寫給小泰克的,但它不曾寄出。它表達出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很多人都有的普遍想法,在此我希望和您一起分享:『哪裡沒有恐懼,哪裡就有了平靜、信任與友誼。』即使是在動物王國裡也一樣。小泰克已經離我們而去,很多人對此深感惋惜,然而她所散發的溫暖和溫文有禮的態度,將繼續活在我們這些認為她不只是一隻獅子的人心中──就某種程度上說,她更不只是一個『人』──那是因為信任與愛使然。謝謝您能讓我親自看到她。我非常愛她,以後也是如此。」
蠶寶寶飼養與觀察
每次養蠶都看不到吐絲結繭、羽化成蛾的結果嗎?本書圖解飼養步驟,絕對讓您成為養蠶高手。還記得興高采烈爬上桑樹摘桑葉,一葉葉清洗,又仔細擦拭水滴,小心放在蠶寶寶四周,眼盯著牠們一口一口啃桑葉的情景嗎?蠶寶寶──這個我們小時候都飼養過的小動物,有誰親眼看到牠們吐絲、結繭、化成蠶蛾呢?有了本書,所有的遺憾不會再發生!◎ 最佳教戰手冊:照書養,必能完整經歷卵、蠶、繭、蛹、蛾所有歷程。◎ 步步不漏:500張實景照片,讓你每個步驟都能清楚對照,毫無疑漏。◎ 不再蒙混不懂:不只照書養,更讓你明白,為何要這樣養。◎ 跨年齡層的科普書:最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研讀的科普書。本書特色最詳盡的蠶寶寶飼養書,不僅教讀者怎麼養,更囊括所有蠶寶寶的相關知識。
獵豹為什麼要偷腥:46個驚世駭俗的動物秘辛
本系列書籍榮獲2010美國獨立出版人協會銀牌獎從天文學到動物學,【科學輕鬆讀】系列收集了最迷人的科學新發現。透過簡單的文字與豐富的圖片,讓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輕輕鬆鬆成為科學達人!書名其實已經破題。偷腥的獵豹是母的、動物之間不但有兩性戰爭,還有軍備競賽、灰狼會捕魚、床蝨的「上床」方式超暴力、海豚求偶時是送「草」?!不只人類會喝得醉醺醺?雖然有許多物種接二連三的消失,卻也還有新的物種出現在我們面前。比人類手指甲還小的青蛙、比蚯蚓還要迷你的蛇、有綠色血的蛙、超袖珍的海馬。這些,還只是一部分而已。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已經是無人不知的環境問題。但是這會對生物造成什麼樣的衝擊與影響?原來它使企鵝得多走上幾十哩的路、會讓動物熱死、讓鳥調整產卵的時間、還會改變動物分布與棲息的海拔高度。這些秘辛不只驚世駭俗,甚至聳人聽聞!有些令人瞠目結舌、更多是讓人無從想像。但是無論如何,它們都非常引人入勝。劉易斯.史密斯用生花妙筆搭配珍貴影像完成的這本書,不只會引爆你的想像力,也絕對會擄獲你的心!
吃恐龍的史前巨蛙:61場驚心動魄的生存競爭
在已經絕滅消失的物種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場驚心動魄的生存競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科學家對遠古生物所做的最新研究,不只讓我們逐漸認識那些物種存活當時的世界,也告訴我們牠們為了克服挑戰而演化出的特徵與行為,以及導致牠們消失的最終原因。史前有巨蛙能夠一口吞下小恐龍?劍齒虎原來是成群結伴,而不是獨來獨往?在史前海洋中有恐怖怪獸,能夠直接撂倒鯨魚?有牙齒的鵝媽媽是什麼樣的動物?達爾文的失落環節又在哪裡?這些都是當年曾經主宰地球的掠食者,但牠們具有的利器卻無法讓牠們生存到今天。現在是我們對這些地球生物興趣最濃厚的時候,卻也正是許多物種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因為人類的行為-不論是直接或是間接─都影響了生物的現在與未來。我們的旅遊會害死蝴蝶、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有許多物種消失。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成為生物絕滅的最大原因。那麼,我們也得負起責任、從事保育工作!本書特色本系列書籍榮獲2010美國獨立出版人協會銀牌獎從天文學到動物學,【科學輕鬆讀】系列收集了最迷人的科學新發現。透過簡單的文字與豐富的圖片,讓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輕輕鬆鬆成為科學達人!《吃恐龍的史前巨蛙》收錄61場驚心動魄的生存競爭,從入侵物種、已消失的古代生物、到面臨滅絕威脅的現生物種,以及人類為保育而努力的成果。劉易斯.史密斯用生花妙筆搭配珍貴影像完成的這本書,不只引爆想像力,也絕對會擄獲讀者的心!
花耳朵的故事:穿越古今的貓熊之眼
透過熊貓慶慶的眼神,穿越古今與熊貓慶慶的先祖花耳朵家族對話,經歷熊貓物種300萬年的演化以及從發現、獵殺到保護,整個過程的100多個故事,ㄧ步步揭開許多驚險的、熊貓與人類之間生死相關的內幕。
蝦類生物科技養殖技術
在魚、蝦、貝類的水產養殖技術上,台灣持續有突破性的發展,能夠在世界的水產養殖業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水產養殖業中,海產蝦類養殖是最受各國業者的喜愛,養殖面積也最為廣大,因此成為一項國際性產業。本書將作者多年來對於白蝦及淡水長臂大蝦(泰國蝦)養殖技術之 研發,編撰成冊。內容注重在養殖及管理技術,理論與實際併重,可供作國內大專院校水產養殖科系學生之參考書和從事蝦類養殖業者的工作書。
大遷徙
國家地理頻道收視冠軍之作、橫跨全球以前所未有的視野紀錄動物遷徙過程專業、權威的國家地理頻道耗時三年,呈現年度重量級系列節目《大遷徙》,企圖以前所未有的視野,記錄下動物遷徙的磅礡盛況,自播出以來收視率屢創新高。緊接電視節目推出的國家地理《大遷徙》專書,將精采影像結合文字,為讀者帶來更深刻的感動。動物與昆蟲的大遷徙是維繫物種存續的唯一方式,也是由生命所譜出的動人故事。隨著科學知識的發展,人類對於動物遷徙有越來越深入的了解,即便如此,其中仍有許多不解之謎。除了動物如何協調、如何導航,大遷徙更是地球上休戚相關的生命中的一個關鍵環節,而我們才剛開始了解動物遷徙所創造出的網絡有多麼複雜與脆弱。但是遷徙本身作為一種大規模的全球現象,卻正遭受眾多新的變動威脅。除了氣候變遷帶來挑戰,形成遷徙走廊的棲地正變得更加破碎與惡化,這肇因於人類的活動──擴張的聚落、道路、農地、牲畜、近郊及郊區外圍,使得長距離遷徙的動物感受到壓力。本書特色● 特色一 耗時三年,國家地理最驚人的拍攝計畫本書內容也拍攝成國家地理頻道《大遷徙》系列節目,在驚嘆於節目中動態影音的感官震撼之餘,本書中的靜態照片與文字則帶來不同的經驗,讓讀者細細體會節目中意味深長的關鍵鏡頭與畫面背後更發人深省的知識,為動物大遷徙,留下最珍貴的典藏記錄。● 特色二 全書共200禎珍貴圖片,見證動物遷徙之磅礡態況專業、權威的國家地理學會出品的節目、書籍總是富含收藏價值。而本書由國家地理攝影師在動物遷徙的危險鏡頭中,留下許多雋永的珍貴畫面。讓讀者在觀影過後,依然得以保留這些視覺的震撼。● 特色三 全書揭露30種以上的動物遷徙精彩過程從斑馬到企鵝、從蝴蝶到浮游動物,本書皆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敘述每個遷徙活動背後的故事,且將節目中來不及說完的故事,續以文字呈現。看看這些動物們如何為了求生存,與時間對抗,朝著牠們的伊甸園勇敢前進。
動物也有話說(增訂版)
天上的雀鳥、海中的鯨魚、夜晚閃亮亮的螢火蟲、外貌奇特的鴨嘴獸、在泥土裡不停翻滾的蚯蚓、身穿薄紗綵衣的蜻蜓……如果他們能夠說話,會如何描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專長呢?擁有深厚科學根底的吉特博士與萬海頓博士,為動物們代言,用詼諧活潑的語調,解讀這些動物獨特、超凡的身體結構,及行為模式,令人驚嘆連連!驚嘆之餘,更引發人思想其背後的設計大師,稱頌祂奇妙的造物之工!
開門撞見大自然
誰說城市裡頭只有污染,沒有自然? 本書就透過微距鏡頭,帶你一窺灰撲撲都會叢林裡的新鮮綠意,教你開門就能撞見大自然! 懷念小時國語課文:「夜闌人靜月光明,天空無片雲。聲聲蛙鼓伴蟲鳴,乘涼到夜深。」描寫的世界嗎?曾幾何時,帷幕大樓遮蔽了廣闊穹蒼,縱橫高架取代了綠野香坡,耳邊響起的不再是蛙鼓蟲鳴,取而代之的是喇叭噪音、喧鬧人語以及冰冷急促的電腦鍵盤聲。小時總覺得大自然就在窗外、門外、教室外,而現在「大自然」則好像非得到鄉下、山裡、主題農莊才能找到。自詡設計 × 攝影宅男的銘滄老師,曾經也這樣以為……直到有一天,在車水馬龍的南京東路旁,意外地發現了蟲蟲的蹤跡後,從此就像突然領悟了魔法真諦般,起初是瞥見灰撲撲都會叢林裡的一抹新鮮綠意,漸漸地視野愈來愈廣……忽地,隱身在都會裡的大自然就這麼跳了出來。 聽!分隔島上的蟬兒,正高聲鳴唱,宣告著盛暑的來到; 瞧!富陽街一戶民宅圍牆上,攀木蜥蜴正悠哉、舒服的享受小螞蟻為他準備的頂級SPA服務; 驚!聽到嗡嗡聲以為是有蜂來襲趕緊閃避,原來是隻山寨版蜜蜂--食蚜蠅在「擬態」躲避天敵的獵殺; 哇!沒想到自家路旁的雜草叢裡,居然有隻螳螂正殷勤地揮舞著雙鐮練功中……原來「大自然」從未離開我們。 現在就放下滑鼠與搖桿,離開螢幕和沙發,豎起耳朵彎下腰,睜大眼睛靜下心,跟著銘滄老師的腳步,一起走出戶外,來趟驚奇刺激的都市生態發現之旅吧! 【撞見自然祕訣大公開】 ■獨門尋蟲、誘蟲絕技:可愛樹蛙哪兒有?雨後或傍夜到公園溼地附近走走,遇見的機會將大大增加。想要蝴蝶乖乖地停在身旁當模特兒?不妨帶壺尿液與蜂蜜的特調灑在花上試試。各種獨門尋蟲、誘蟲祕訣,決不藏私全面公開! ■台北尋綠蹤十一景點大公開:精選十一個私房尋綠景點並附地圖,其中還有當地人也不清楚的密境,就是要帶你一起撞見大自然! ■蟲蟲專門教室開課囉:本書不只要帶你看見城市裡頭的大自然,和蛙、蟲們做朋友,還開了專業的蟲蟲專門教室,教你好好地認識牠們唷! 【行家推薦】 ■這本書鮮活地告訴我們一件事:只要有親近造物之奇的心,就算在都會忙碌工作,無處不在的生物世界,仍豐富得足以讓你體會玩味,歡喜贊歎!--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徐堉峰
水產養殖學 (上冊)
此系列分為上、中、下三冊,上冊係介紹總論及淡水池塘之養殖技術,中冊為研討鹹水魚塭之養殖及魚介類人工繁殖技術,而下冊則敘述餌料生物、淺海、藻類、箱網、水族館及農漁牧綜合經營等之養殖技術。
從零開始的水草生機—徐志雄把惡田變黃金的經營學
從不可能中找可能!即使沒有金湯匙,也可以建構自己的田園樂! 他,沒有顯赫的學歷,甚至不愛讀書!他,非本科系出身,但教授、博士還要來請教他!他,讓台灣的水草開創出不一樣的路,也為自己走出更開闊的未來!從一無所適、誤打誤撞,到設定目標、身負使命,徐志雄一路走來的水草王國雖看似幸運卻也充滿顛簸。為了水草,他去當鐵工、開娃娃車;為了水草,他還欠妻子一個浪漫的蜜月行;為了水草,全家人一起動員實現他的夢想……現在,他希望能把自己的經驗,跟所有正在為理想打拚的人分享!
鳥羽
本書榮獲2007年 金鼎獎 一般圖書最佳工具書獎2007年 金鼎獎 一般圖書最佳美術編輯羽毛是鳥類身上最特殊的部分,它微妙的構造、色彩與斑紋,關乎著鳥的各種行為與生存方式,從羽毛的特色,也能窺探鳥類特殊的行為與生活模式。 此外,羽毛幾乎完整地包裹住一隻鳥,也形成了鳥的外型,我們分辨一隻鳥時,往往就是在判斷鳥類身上各種羽毛重疊組合後的外觀。然而,羽毛精巧微妙的外型與構造,細緻而夢幻的色澤與質感,使得羽毛即使脫離鳥體後,往往又能獨立呈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美感,甚至我們還可以從一枚枚的羽毛去重組、聯想其組合而成的特殊斑紋,有時即便不知羽毛主人,也十足具有欣賞價值。 的確,羽毛一旦離開鳥的身體,在辨識上就變得困難;然而也正因如此,若能經由本書,對羽毛結構,以及對各個鳥類家族的羽毛特徵、特殊鳥種的羽毛樣貌有更深入的瞭解,就能享受在野外撿拾鳥羽並且可能判斷出鳥種的樂趣了。 本書的出版實屬難得,這是曾經擔任台北鳥會野鳥救傷工作的祁偉廉醫師,長期為鳥療傷治病,從不幸死亡的鳥類身上蒐集而來,因此,祁醫師特別強調——沒有任何一隻鳥因為本書而犧牲;但編輯卻衷心希望,曾經死去的這108隻鳥種,因為祁醫師,因為這本書,再次活在讀者的眼前。
鴿的飼養與訓練
鴿子飼養與訓練 本書不但是初次接觸賽鴿的人,容易了解,而不流於專門化。同時對於已有初步認識的人,也頗有幫助的一本極為大眾化的書。 在國內養鴿的風氣很盛,而種類卻不多,但是,在世界各地則有許多種類的鴿被人飼養著。尤其在歐洲各國、美國、蘇聯等,都有不少熱心的鴿愛好家。 往昔是只有信鴿(競賽用)在國內被少數人飼養著,不過,目前因交通工具發達,而國際的來往頻繁,所以國內也輸入了不少各種各樣的品種,奇形怪狀的鴿,還加上五顏六色的羽毛,實在美麗極了。本書就是為了使養鴿的愛好家對於鴿鳥有進一步的認識起見,不惜巨資而拍攝了各種真實照片與各種珍貴資料,以供讀者飼養、訓練、觀賞等參考資料。
看,冬日的黑色大軍!金門鸕鶿之旅(附CD)
.台大森林環資系助理教授丁宗蘇 審定、導讀.附錄金門賞鳥路線、沿線景點介紹、賞鳥注意事項.隨書附贈「鸕鶿日記」故事CD以擬人化的故事,敘述鸕鶿從北方到金門過冬的過程,配合精采的照片、繪圖及有聲CD,介紹鸕鶿的特徵、習性和棲地,兼具知識性、文學性,以及導覽性,希望藉此吸引年輕族群,由感動和欣賞出發,對鸕鶿產生興趣和好奇,進而展開金門之旅。作者簡介文、圖劉伯樂一九五二年生於南投縣埔里鎮,學齡前住在偏遠山區,曾經看見溪魚逆水而上,也砍倒過一棵山櫻花,母親為了我的學業教育「三遷」到平地,成長過程和偉人一樣平凡又自然。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畫作獲「全國油畫大展」特優獎。隨後進入教育廳兒童讀物出版部擔任美術編輯,並從事插畫工作,插畫作品入選歐洲插畫大展。得獎紀錄:時報開卷好書、讀書人年度好書、中華兒童文學獎、楊喚兒童文學獎。攝影周民雄屏東農專農化科畢業,1984 ~ 1995年任職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課,1996年迄今為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課技士;除解說及自然觀察經驗豐富外,並曾獲多次自然攝影大獎,目前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會長。審定丁宗蘇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資系助理教授。為了研究金門鸕鶿,一度和研究團隊走訪青海、中國東北、日本等地。CD腳本.聲音李可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畢業,隨即考入警廣高雄台任節目主持人開始廣播工作至今。透過製作主持生態節目,陸續以野外收音、文字、繪圖等方式自行記錄台灣環境,多次入圍、獲得廣播金鐘獎。著有書籍:《恆春半島深度旅遊》(遠流)、《若是到恆春》(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有聲書:《聽,是誰在歌唱-金門的候鳥、留鳥》(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四季之美》(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海產蝦類人工養殖學(應用篇)
本書為作者多年來從事養蝦、顧問及教學之講義與工作筆記經整理成冊,計分為二部分:第一部份為總論,包括有前言、歷史介紹、蝦繁殖場與養殖場之建造與設備、蝦的生物學、種蝦之選擇與人工培養、生物飼料之培養、人工繁殖蝦苗、蝦苗之飼養與訓化、成蝦與蝦苗之運輸、及約是人工養蝦、蝦的疾病與管理。經營與管理是養蝦業中最重要之一課題,也是成功與失敗之關鍵。第二部分為各論,介紹各種蝦之個別繁殖及養殖,以供學生、業者、投資者及專家學者等之參考。適用指標:◎從事蝦類養殖相關人員。◎學習水產相關科系之學子。
我愛團團圓圓
隨書附贈【團團圓圓 可愛Q版貼紙】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都一定會被牠們逗趣可愛的模樣征服。透過本書一起分享關於貓熊的各種小常識,讓你在最短時間升級為「貓熊小專家」!兩個大傢伙,到底誰是團團、誰是圓圓,該如何分辨?台灣叫「貓熊」、大陸喚「熊貓」,哪個才是正確的叫法?大貓熊可以長到多高、長得多胖、平均壽命多少年?貓熊為什麼只吃竹子?其他食物行不行?牠們長相黑白分明,但你確定哪個部位是黑的、哪個部位又是白的嗎?關於團團圓圓好多好多的問題,書裡面一一都有解答喔!本書將針對小學三年以下的小朋友為閱讀的對象,以圖片為主,輔以知識性的文字,文字部分有注音,讓小朋友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至於產生困擾。如「如何分辦團團與圓圓」「剛出生的貓熊體重與身長約莫多少」「貓熊是屬於貓科,或是熊科」「貓熊的主食為何」等等,讓小朋友透過本書,除了看到大量團團與圓圓非常珍貴的獨家照片外,更能了解貓熊的生活習性,以及如何辨識團團圓圓,讓你一舉成為貓熊專家,並在進到動物園後,在與團團圓圓的第一次接觸後,就可輕鬆的辨識出誰是團團、誰是圓圓。
木柵動物園
本書介紹了:台灣鄉土動物區的梅花鹿、台灣黑熊、長鬃山羊、台灣獼猴、雲豹、山羌;兒童動物園區的松鼠猴、水牛、驢子、駱馬、綠頭鴨;昆蟲館的蜜蜂、蝴蝶、螳螂、糞金龜、蜻蜓;無尾熊館的無尾熊;亞洲熱帶雨林區的孟加拉虎、亞洲象、馬來貘、長臂猿、花豹、大犀鳥;沙漠動物區的單峰駱駝、雙峰駱駝、弓角羚羊;澳洲動物區的袋鼠、食火雞、鴯;非洲動物區的犀牛、長頸鹿、河馬、獅子、黑猩猩、金剛猩猩、斑馬;兩棲爬蟲動物館的亞達伯拉象龜、白蛇;溫帶動物區的美洲野牛、水獺、小貓熊、棕熊、灰狐企鵝館的企鵝。特別是備受矚目,即將於春節開放參觀的貓熊團團和圓圓,本書花了相當篇幅加以介紹。書前還附有一張動物園導覽圖,以便讀者找尋各展示區、館。本書特色:本書不只是單純地介紹木柵動物園的動物,重點在於知識的層面,所以書中還補充了相關的生態資訊和人文知識,並且各章章末還附有學習單,供小朋友做練習,適合老師帶學生、家長帶小孩參觀木柵動物園時加以參照。本書介紹的動物都是小朋友比較有興趣,又比較容易看到的,特別是考量貓熊團團及圓圓即將來台,並於春節期間開始展示,所以在書中也特別介紹貓熊,相信能引起讀者注目。
守護大貓熊
1、書鉅細靡遺地展現了野生大貓熊與四川臥龍保護區內貓熊之生活型態及習性,堪稱現今介紹貓熊的籍中之一塊瑰寶。2、呈現全世界珍貴的照片,由中國大陸專業攝影師近身拍攝,尤其野生大貓熊的稀世照片更屬難能可貴,具有研究性、珍藏性。3、大貓熊之全方位介紹及解析。本書特色:1、中國大路四川臥龍大貓熊保護區專業人士撰寫的大貓熊成長生活紀錄,具有權威性、專業性。2、全書呈現全世界珍貴的圖片,由中國大陸專業攝影師近身拍攝,尤其野生大貓熊的稀世圖片更是難能可貴,具有研究性、珍藏性。3、在坊間大貓熊書籍內,此書最具有特色之處在於呈現野生大貓熊的生活面,有別於一般飼養的大貓熊。4、此書為國家級的單位以高品質、高要求的水準出版,每銷售一本都要捐出部分版稅給臥龍大貓熊保護區。
團團圓圓我的寶貝貓熊
◎台灣貓熊之父洪文棟、大陸貓熊之父張和民聯手打造◎台北市長郝龍斌、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葉傑生 寵愛推薦千呼萬喚,憨態可掬的大貓熊團團、圓圓,終於現身寶島台灣,並掀起全台熾熱的貓熊狂潮! 這一對「重量級」的超級巨星四歲多了,換算成人類的歲數,大約十七歲左右,正是活力旺盛的青春時期。牠們體格健壯、活潑可愛、適應能力強,是貓熊界的俊男美女。 來自四川臥龍、由人工圈養的團團和圓圓,從小就玩在一起,是感情融洽的青梅竹馬。打從一歲多獲選為大陸贈送台灣的大貓熊後,便在各方的關愛中快樂成長,成為萬眾矚目的大明星。二○○八年五月十二日芮氏八級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雖然重創了牠們的家園,但牠們卻毫髮無傷的躲過生死劫難,是一對既幸運又吉祥的大貓熊。憨憨胖胖的大貓熊,每一隻的顏色,基本上都是黑與白,而且黑白分布相當,長相差不多。因此,誰是團團?誰是圓圓?一般人難以分辨。其實認識團團、圓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牠們的黑眼圈。小胖妞圓圓的黑眼圈很大,而且呈長方形;相較於圓圓,團團的黑眼圈就小了些。 團團與圓圓是恩愛的「姐弟戀」,無論何時何地,團團就像跟屁蟲一樣緊跟著圓圓,尤其在震災中失散幾天後,更像護花使者般守在圓圓左右,從四川臥龍、四川雅安的碧峰峽基地,再到台北的木柵動物園,總是形影不離的……本書是由兩岸「貓熊之父」:洪文棟與張和民聯手催生而成,搜羅了團團圓圓從出生到即將抵台近200張精采珍貴的豐富照片,更有許多團團圓圓不為人知的小故事,不只讓你近距離了解貓熊的生活習性,更教你如何辨識團團圓圓,讓所有的讀者可以透過影像,參與團團圓圓每一階段的人生大事,更了解、更親近這一對即將來訪台灣的可愛大寶貝! ★台北市動物園之友協會策劃 到動物園看團團圓圓的最佳導覽書!★收錄團團圓圓近200張精采圖片,搶先一睹0-4歲的可愛模樣★書內特別加附精美拉頁海報、團團圓圓紀念章扉頁、DIY可愛書籤
台灣哺乳動物
長久以來,台灣哺乳動物面臨了遠較其他動物更為嚴苛的生存考驗,一個個物種在我們渾然不覺的情況下消失了,大家大多非常安於現狀,反而會懷疑:台灣真的有哺乳動物嗎?不是只有非洲,澳洲才有野生動物嗎?我們不禁為台灣的哺乳動物叫屈,也為那些消失的生命悲傷。「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我們也期待為這塊土地上的生命留下精采的紀錄,於是兩年餘來,兩位作者不斷地與少得可憐的資料奮鬥,在蛛絲馬跡中尋覓哺乳動物的原始生活面貌,而且還要持續不斷地與得來不易的珍貴動物屍首奮戰,以獲取最寶貴而且正確的第一手資料。本書介紹台灣目前已分類的78種陸生哺乳動物,完整蒐羅各種動物的腳印、頭骨等珍貴資料,並繪製生態圖,以還原哺乳動物的生活真貌,是台灣首見最完整的哺乳動物圖鑑。
動物大百科
◎全球五大洲最重要的千種動物,盡收眼底!人類在海拔六千公尺的高山上會缺氧或引起高山症,還可能會因低溫而凍死,但是身材魁武的岩山羊卻若無其事,甚至健步如飛;深海的水壓能把人類的身體瞬間壓扁,但同是哺乳動物的鯨和構造精巧的鸚鵡螺,卻能在海中輕鬆自在的優游浮沉。這些動物的偉大天賦和能力從何而來呢?動物與生存環境間的息息相關遠超出人類的想像,歷經了千萬年的漫長演化,動物們各個身懷絕技,常常讓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自嘆不如。本書打破一般百科書籍的知識性灌輸,以世界五大洲為單位,介紹各地千奇百怪的動物生態,為讀者開啟一道更深入的探索之門。本書特色:※看完本書,就像環遊了世界五大洲﹗※詳細介紹動物與環境間的親密檔案!※插畫生動精緻,彷彿隨時會從紙上躍出﹗※文字精簡扼要,讀完後你就是動物專家﹗編輯精神:◎說明動物生存環境的特徵,了解動物特徵的由來與演變。◎不論孩子身處何處、到過何處,書中都有熟悉的動物引起共鳴。◎精簡有趣的文字介紹,讓大小朋友都能輕鬆閱讀。◎專業的學術分類與學名,深入研究時也有跡可循。◎細緻插畫凝聚了動物的生命力,直接震撼讀者的視神經﹗
野鳥放大鏡-住行篇
鳥類的世界是多采多姿且引人入勝的,目前坊間關於鳥類的攝影書籍也有不少,不過大多偏向種類辨認圖鑑式的書籍,同質性偏高,對各種鳥類的有趣行為或有提及,但著墨較少。這本書以本土出現的鳥類為主,以牠們不同的身體構造,淺談其功能及特性,或是哪一種鳥對哪些食物有所偏好等等,以及將牠們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行為,做有系統的整理介紹,有鳥類教科書的功能,但絕對是一本有趣且引人入勝的鳥類教科書。透過晉榮入微的觀察,以及精湛的攝影技巧,佐以淺顯的文字,圖文並貌,相信本書能讓讀者對鳥類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瞭解。——梁皆得(知名生態攝影家及生態紀錄片拍攝者)台灣野鳥資源豐富,一年四季皆有鳥可賞。賞鳥除了鳥種的鑑別之外,其實還可深入瞭解鳥類的生活真貌,如鳥的住、行各方面。作者默默觀察累積了十餘年的精采鳥類生態攝影,將首度揭露台灣野鳥的私密生活。
野鳥放大鏡-食衣篇
鳥類的世界是多采多姿且引人入勝的,目前坊間關於鳥類的攝影書籍也有不少,不過大多偏向種類辨認圖鑑式的書籍,同質性偏高,對各種鳥類的有趣行為或有提及,但著墨較少。這本書以本土出現的鳥類為主,以牠們不同的身體構造,淺談其功能及特性,或是哪一種鳥對哪些食物有所偏好等等,以及將牠們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行為,做有系統的整理介紹,有鳥類教科書的功能,但絕對是一本有趣且引人入勝的鳥類教科書。透過晉榮入微的觀察,以及精湛的攝影技巧,佐以淺顯的文字,圖文並貌,相信本書能讓讀者對鳥類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瞭解。——梁皆得(知名生態攝影家及生態紀錄片拍攝者)台灣野鳥資源豐富,一年四季皆有鳥可賞。賞鳥除了鳥種的鑑別之外,其實還可深入瞭解鳥類的生活真貌,如鳥的食、衣各方面。作者默默觀察累積了十餘年的精采鳥類生態攝影,將首度揭露台灣野鳥的私密生活。
水產養殖學 (下冊)
此系列分為上、中、下三冊,上冊係介紹總論及淡水池塘之養殖技術,中冊為研討鹹水魚塭之養殖及魚介類人工繁殖技術,而下冊則敘述餌料生物、淺海、藻類、箱網、水族館及農漁牧綜合經營等之養殖技術。 & 適用指標: &◎ 水產養殖科系教學。 &◎ 養殖業者相關參考之用。 &◎ 專業考試之參考書。
賞鳥Easy Go:陸鳥篇
賞鳥原來這麼簡單! 台灣第一本以鳥類體色、體型檢索的口袋型賞鳥圖鑑。介紹台灣從平地都市到森林遊樂區常見100種陸生鳥類的觀察方法與辨識重點,由鳥界資深「水陸雙棲鳥博士」沙謙中親自導覽,是兼具實用與欣賞價值的野外賞鳥最佳工具書。.特色1.多樣查詢功能:除了傳統「科別分類查詢法」,並有為入門者量身設計的「體色體型查詢法」與「重點特徵查詢法」,即使不用望遠鏡也能輕鬆賞鳥。.特色2.獨到辨識祕笈:作者二十多年賞鳥識鳥功力一次傳授,透過精心規劃的編排設計,完整呈現100種陸鳥與近50種近似種的辨識與生態觀察祕訣。.特色3.精采鳥類圖像:近400張珍貴生態攝影圖片,展現鳥類豐富多樣的祕密生活。.特色4.輕巧防水摺頁:隨書加贈台灣首見「體色特徵快速查詢摺頁」,方便野外觀察比對。 台灣目前有超過500種的鳥類記錄,本書介紹從平地都市到森林遊樂區常見的100種陸生鳥類。 每一鳥種以一個跨頁的篇幅來介紹,內容分為分為「辨識」與「生態」兩大部分:在辨識上,以精選的生態攝影圖片,搭配簡潔扼要的鑑別特徵敘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辨識重點,並列出外觀易混淆的近似種,提示分辨要點;而生態部分則包括詳實完整的棲地、生態行為等描述。 為了方便讀者查詢,本書除有依科別分類排列的「目次查詢法」外,書後特別附有「體色特徵快速查詢圖錄」摺頁,為入門者量身設計了「體色體型查詢法」與「重點特徵查詢法」,以野外賞鳥時較容易觀察的體色、體型大小,及重點局部特徵,作為讀者快速查詢、比對的主要依據。
台灣賞蟹情報
台灣,這個寶島,孕育了500多種螃蟹,佔全世界種類的10分之1以上。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子民,儘管愛吃螃蟹,對螃蟹的認識,也多半只是停留在招潮蟹或者餐桌上的螃蟹;甚至以「蟳仔」通稱所有的食用蟹。 『台灣賞蟹情報』將有系統地介紹完整的螃蟹生態,從牠們生長的環境、成長的秘密、有趣的生活面貌到種類的辨識,以一般人皆可閱讀、觀察的方式,帶領讀者進入台灣獨特的螃蟹世界。 全書搭配500多張精彩的圖片,由帶隊賞蟹經驗豐富的螃蟹王子—李榮祥撰文解說。提供賞蟹最實用、最有趣的發現訣竅,並推薦親子賞蟹地點。本書讓我們對台灣的溪流、海岸、礁岩的螃蟹族群,有更深的認識與情感。主要內容與特色 ◆ 認識螃蟹,瞭解特殊的型態與棲息環境 熱帶至亞熱帶是螃蟹種類最豐富的區域,而台灣正位於蟹類最多的海區。從遠洋、大陸棚、潮間帶到山林溪流,螃蟹棲息的環境十分多樣, 型態也因環境的不同而有差異。認識螃蟹生長的環境與特殊的外型演化,是進入螃蟹世界的第一章。 ◆ 閱讀螃蟹的私生活、充滿知性的驚喜 螃蟹小時候長什麼樣子?牠們如何交配、抱卵? 毛蟹的生殖洄游就像一部探險之旅;間歇性的蛻殼是牠們一輩子必經的成長;有些螃蟹橫著走,有些直著走;從大螯的型態可以看出牠們不同的覓食方式;自割、偽裝、隱蔽、保護色等求生技能令人傻眼;離開水後的呼吸機制更是活生生的演化教材……。閱讀螃蟹的私生活,充滿知性的驚喜。 ◆ 賞蟹最實用、有趣的發現訣竅 如何在寬廣的沙灘、泥地、海岸、溪流,快速地發現螃蟹蹤跡?牠們藏身何處?建造什麼樣的洞穴?表現什麼生態行為?本章掌握了最實用、有效的發現訣竅,讓你的賞蟹之旅時時充滿發現的樂趣。 ◆ 台灣常見蟹類圖鑑1、介紹近140種常見或特殊的蟹類:在編輯上,以四種棲地環境(泥沙岸、岩岸珊瑚礁、熱帶海岸林、溪流)為編排主軸,介紹棲息期間的螃蟹。至於餐桌或市場上常見的蟹類,由於多數棲息於淺海或深海環境,對一般人來說,反而在漁港較容易發現,所以最後增加一節〈漁港常見的蟹類〉。 2、掌握清晰的觀察重點:在種類的辨識上,作者著重於從肉眼就可輕易辨別的外觀、顏色與棲地的描述,便於初學者野外觀察比對。此外,每一種蟹類均增列觀察重點,這是針對相近種類的差異或該種的特殊行為與特徵,建議讀者在觀察辨認時特別留意的地方。 3、九大類螃蟹家族辨識法:除了單一種螃蟹的辨識之外,本章更整理了九大類螃蟹家族的辨識法,包括招潮蟹、泥蟹、沙蟹、大眼蟹、股窗蟹、方蟹、厚蟹、梭仔蟹、扇蟹等;面對龐大的螃蟹族群,即使無法一一辨識,也絕對能初步判定牠屬於哪一個類群,對賞蟹入門有極大的幫助。 ◆ 親子賞蟹點推薦 介紹全台灣最適合親子賞蟹的海岸、濕地。包括淡水河流域(關渡自然公園、挖子尾、沙崙)、香山、高美濕地、七股、墾丁、東部地區(小野柳、衫原海水浴場、太原幽谷、成功、三仙台、樟原、秀姑巒溪口)、東北角等。針對每個地點的環境、蟹況、交通、特殊賞蟹須知等,做深入淺出的詳盡說明,是賞蟹之旅行前必讀的資料。
法布爾昆蟲記1:高明的殺手(新版)
◎究竟昆蟲用怎樣高明的手法,讓牠的獵物保有生命力,甚至連蝶翅上精細的彩色鱗片都絲毫不損?是靠後天的苦練或是本能無意識的啟發?且看法布爾如何用實驗與推理解開謎團!本書主要以各種蜂類為觀察對象,生動細膩的描繪蜂的狩獵方法、方向感、築巢方法等,探討昆蟲的本能問題,法布爾對昆蟲本能的主要觀點,在本書中有精彩的闡述。◎昆蟲觀察經典鉅著--法布爾《昆蟲記》法文原著,首次在台灣完整翻譯出版,不加任何改寫,讓您直接感受昆蟲大師的言思哲學。◎被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昆蟲界的荷馬」的法布爾,耗費四十多年的心血完成的名著,融合細膩的自然觀察與法國式幽默的文筆,娓娓道來十九世紀南法的自然與人文風情,是至今最巨細靡遺、富含哲學的昆蟲觀察文學作品。◎附百餘年前第一次在法國出版時的珍貴昆蟲手繪線圖,全書共300餘幅。◎作者、譯者、編者三重注解說明,幫助讀者更深入理解相關的昆蟲研究,與當時的文化、哲學背景。◎附昆蟲、人物、地名的中文譯名對照索引表,直接了解與法布爾相關的人、地與其研究的昆蟲。
激戰!兜風VS鍬形蟲PK大賽
請注意!請注意!森林裡即將舉行一場兜蟲VS鍬形蟲PK大賽,八方戰鬥菁英齊聚一堂,各自施展拿手絕活,到底誰能贏得「甲蟲王者」的封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44種人氣兜蟲與鍬形蟲戰鬥力檔案大公開!各有特色,誰與爭鋒?超絕級?無敵級?最強級?怪力級?強力級,即將捉對廝殺!本書特色:(一)公開人氣甲蟲們的戰鬥力檔案1.兜蟲或鍬形蟲的名字。2.兜蟲或鍬形蟲的出身國。3.依個別強度,區分為超絕級∕無敵級∕最強級∕怪力級∕強力級5個等級。4.兜蟲或鍬形蟲的大小,包含角的長度。5.依持久力區分為『足夠』『普通』『不夠』3等級。6.依敏捷度動作區分為『快』『普通』『慢』7.依性格區分為『蠻橫』『粗暴』『普通』『冷靜』『溫和』等。8.依價格、購買容易度來決定『珍奇度』 (二)實況轉播甲蟲們的精采對戰第1回合 海格拉斯大兜蟲×毛大象兜蟲第2回合 塔蘭多斯豔鍬形蟲×半人馬大兜蟲第3回合 高加索大兜蟲×紅背雙叉角鍬形蟲第4回合 費莫拉利斯豔鍬形蟲×大扁鍬形蟲(三)獨家世界甲蟲排行榜TOP10世界最強的鍬形蟲 前10強世界最強的兜蟲 前10強
再見度度鳥
在探尋智人的馴化過程時,葛拉帝追溯人類的歷史和史前史,解釋人類對自然為何又愛又怕。他以基因改造生物為例,討論人類藉科學操縱自然的後果,並探討是否應該複製早已逝去的物種。葛拉帝檢視演化和滅絕對生物的衝擊,並探索人類、科技和自然之間的關係。他引導我們從嶄新的觀點,省思人類的天性,以及人類在自然裡的定位。許多環保人士提出一個比「我們是否能複製絕種生物」更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是否應該嘗試讓消失已久或瀕臨絕種的生物重回人間?雖然親眼目睹度度鳥和大海雀真實模樣的可能性令人神往,而再也不需擔心穴鴞即將絕種的安全感也讓人放心,但複製絕種生物的做法也非毫無爭議。環保先驅布勞爾即反對將僅存的幾隻野生加州兀鷲關進動物園裡,並以人工繁殖延續其命脈。他不忍見到一度繁盛的瀕臨絕種動物,在動物園中藉由布偶學習覓食,而肛門裡也被植入無線電發射器。他認為我們應讓逐漸凋零的物種「帶著尊嚴死去」。最後,加州兀鷲仍被關進動物園裡,人工繁殖的成鳥也被野放,整個物種雖因而得救,但其天然棲地卻已被人破壞殆盡。儘管加州兀鷲因此再度翱翔於天地之間,但徒步旅行者卻較有可能在亞歷桑納州的帕利亞峽谷-佛密良懸崖荒野保留區看到牠們,而非在其原生地加州看到牠們。從生態學的觀點來說,讓絕種生物起死回生的嘗試也非好主意。我們都知道自然處理生態真空的方式:當某個物種絕種後,其他物種馬上會填補其生態位。所以當大海雀自世上消失後,其繁殖和覓食地點即被海鴉、刀嘴海雀、海雀和海鳩等海鳥所佔據。在這種情況下讓大海雀重回人間,無異於引進與上述海鳥競爭有限生存空間的新物種,使大海雀成為海上的歐洲掠鳥。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再次冒險干預我們所知不多的生態系統。
蝴蝶食草圖鑑
這是一本從植物世界觀看蝶類生態的書籍,藉由植物來了解台灣蝶類與野生植物之親密關係。書中介紹之彩蝶多達180種,是目前市面上最完整的一本蝶類生態書籍。★180種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圖鑑,180種蝴蝶生態史圖鑑★第一本蝴蝶食草圖鑑,教你種植食草及蜜源植物,打造蝴蝶生態園◎第一本蝴蝶食草圖鑑:精選180種蝴蝶寄主植物,翔實介紹地理分布、辨識要點、各部位特徵及開花月份。◎更是一本蝴蝶圖鑑:收錄全島常見180種蝴蝶,搭配1000張生活史生態圖,讓你了解蝴蝶各階段寄主、攝食植物、生態習性。◎在家打造蝴蝶生態園:介紹蝴蝶飼養及棲地營造實務要點,讓你在家就可輕鬆營造一個開放的蝴蝶園。◎隨身防水摺頁:隨書附贈可隨身攜帶的蝴蝶辨識摺頁,讓你走出戶外,賞蝶無礙。
自然課沒教的事3:植物大觀園
植物到底有沒有感覺?植物都是怎麼繁衍後代的? 本書為「自然課沒教的事」系列3,妙問妙答為小朋有解答上自天文氣象下自植物界等大大小小的問題,深入淺出,大人也愛讀。 本書特色 ★昆蟲學權威楊平世教授推廣科普教育的傑作,金鼎獎的保證! ★在一問一答的方式中輕鬆閱讀自然科學的小知識。 ★活潑逗趣的彩色插畫,讓讀者更容易認識大自然。 ★本書為「自然課沒教的事」系列1、2,延續《動物總動員》的脈絡繼續為小朋友解答關於植物界及自然界的大小問題。
後山鯨書
每一隻鯨豚都是海這個夢的一部分…… 當世人急於解讀鯨豚的神祕行動語言時,廖鴻基卻以詩化溫暖的文字,如此猜測著: 鯨豚不顧一切從海神窩底朝天神射去,是初生才有勁道,足以驚動海天父母;而他們的恩愛,是沒了呼吸,也願是相隨的影子;鯨隊的遊行隊伍,使海神可以夢遊,世界得以運轉;花紋海豚身上的神祕紋路,是眾神向世人傳達訊息的密碼;而沉潛前的跳躍,常伴隨「去吧,去祝麗的淺水灘奔波跳躍吧;當你懂得深潛,再回來我的身邊。」如此旋律;而鯨豚每趟來去,如花開、花謝,根本不需要理由。 如同「海王子」般,廖鴻基以神(海)、人(老船長與我)、使者(鯨豚)三者的對話,演繹一段段海上故事,自然的對話,正是生滅之道,讓我們一起學習尊敬、愛護天地派來的使者──鯨豚,乃至萬物。 本書特色: .聯合文學二月份重點文學推薦書。.本書全彩印刷,附有多張海豚精采攝影,是喜愛海洋、鯨豚迷必定收藏的經典。.本書將製作6款鯨豚明信片,供通路書店櫃檯索取.網路書店讀者購買有限量明信片組。.將在年後於誠品信義店舉辦新書講座暨影音展。
自然課沒教的事2:昆蟲趴趴走
蜜蜂為什麼嗡嗡叫?蜘蛛不會被網黏住?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及數量最豐富的生物,地球上已知的動物種類有85%以上是昆蟲,目前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種類約有一百多萬種,昆蟲學家估計地球上的昆蟲種類更是多達3000萬種以上!本書以昆蟲篇為主,從勤奮作工的昆蟲類動物、比昆蟲還多腳的節肢動物,到沒有腳的無脊椎動物,涵蓋的動物種類數量龐大,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求知欲,解決連串的為什麼。
動物命名的故事
當生物學家發現一個新物種,無不絞盡腦汁,發揮想像力為牠命名,學名是動植物在國際上通用的名字,以拉丁文字寫成,這個我們陌生的物種名稱,生物系學生只能苦苦背記它,一般讀者總是跳過它, 其實,學名背後暗藏玄機,充滿知識與趣味,它可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也可能透露物種的生態習性,更經常與天文、歷史、希臘神話、原產地文化、命名者有關。國內博物學者朱耀沂教授, 整理六十幾年來與學名相處的心得,寫下了這本讓人可以親近學名,與它化敵為友的教戰手冊,本書不僅帶你挖掘動物學名中豐富多彩的故事,更有系統地一一破解學名的密碼,讓你不斷發掘並豁然開朗學名與所代表的物種之間,無限奧妙與趣味的關聯。【豐富有趣的內容】 1.生物學相關科系必讀的入門與尋根:第一至三篇說明「學名」的來龍去脈,介紹分類學之父林奈的生平。解說學名構成的原則及元素,輔以各種實例分析,讓讀者見識到學名的真面目及鮮為人知的趣味性,是幫助了解與記憶最實用的章節,也是學名的溯古尋根。 2.從學名破解生態密碼:有時學名在枯燥的字母下暗藏玄機,藉由巧妙的排列組合,透露出該物種的身世及命名者的用意,甚至開啟一段少為人知的陳年舊事,回溯一個早被遺忘的可敬之名。在第四篇〈動物學名大蒐奇〉裡的舉例,有根據外形取的學名,如亞洲胡狼(Canis aureus),表示「金黃色(aureus)的狗(canis)」;有取自希臘神話的,如阿波羅蝶(Parnassius apollo);還可以看見反映動物生態的例子──如美國國鳥白頭鷲(Haliaeetus leucocephalus)的學名,表示「有白色(leukos)頭(kephalos)的海(hals)鷲(aietos)」;畫眉(Garrulax canorus)指的是「聲音悅耳的饒舌者」;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us),指的是「有五支趾的死靈」,同時也揭露出牠的夜行性。 3.讀出故事和知識:在第五篇〈怪怪的學名世界〉裡,博學的朱教授蒐羅了學名的相關軼事,有受人讚美的學名,也有惹人嫌惡的學名;有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學名,也有暗藏謎語的學名;有大玩文字遊戲的學名,也有令人想入非非的限制級學名;有標新立異的學名,也有拼錯字而將錯就錯的學名;有只由兩個字母組成的屬名(如盲椿象科中的Ix),也有由以39個字母組成的冗長學名。此章節中,讀者還會看到為了養家活口,不斷重複命名的分類學者;以「親我」(kiss me)取屬名的浪漫命名者;一再以愛妻之名命名的多情昆蟲學家;甚至還有個專愛取超長學名的動物學者,幸好他取的那些又臭又長的學名都不被承認!在一堆陌生的拉丁文字背後,讀者或許難以想像竟含藏了如此豐富多采的故事。 4.台灣的物種學名故事探索:第六篇〈台灣物種學名探源〉詳細蒐集了台灣產蝴蝶學名、台灣產蜘蛛學名、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學名探源,透過這些學名的分析,讀者可以勾勒出台灣動物的發現史,並且重新紀念一些被遺忘的人物及地名。 近年來生物科學進展快速,物種數目的變化加快,分類學不斷遭遇重整的挑戰,一些學名在驗明正身後慘遭改名,讓使用者又得重新記學名。 但萬變不離其宗,透過朱教授精鍊的原則性歸納及介紹,讀者便可掌握學名的構成要素,不僅能充分理解學名,甚至可大膽分析學名和它所代表的物種有何關聯性,讓記憶學名、探索學名也成為一門輕鬆有趣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