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相關主題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西洋政治思想與法思想史(第三篇【上】)—近現代政治思想

張正修  著
新學林 出版
2016/03/14 出版

本書主要處理民主主義思想與自由主義思想的發展。在民主主義方面,本書介紹市民民主主義的特色與大眾民主主義產生的背景及各種問題,並探討德國納粹主義的形成,進而探討大眾社會的特色與大眾社會有關的各種理論。在大眾民主主義的發展中,產生了莫斯卡與柏瑞圖的菁英理論與米赫斯的寡頭制理論、韋伯的領導人民主主義、施密特的獨裁理論以及熊彼德的競爭理論暨美國的達爾的多元統治理論。二戰後,議會同質性建立,政治過程淪為利益分配的競爭過程,於是產生審議式民主主義。 在自由主義的發展過程中,最早出現的是古典自由主義。但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問題嚴重,於是葛林、霍布遜、霍布豪斯等乃發展出以人格之發展為基礎的新自由主義(New Liberalism)。新自由主義在美國新政之後,產生了接受社會福利的liberals,這個liberals因為羅爾斯的正義論而被加以復興,激起英美政治哲學的討論,更產生了共同體主義、女性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自由至上主義之主張與對羅爾斯的批判。另一方面,社會福利的實施,造成英國病等的產生,於是產生了海耶克、傅立曼的新自由(保守)主義(Neo-Liberalism)。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習馬會內幕

朱可新  著
哈耶出版社 出版
2015/12/19 出版

習近平的冒險如此出人意料,如此令台灣馬英九當局喜出望外:習馬會歷史性的一刻,2015年11 月7 日在新加坡高調啟幕,國際媒體紛紛以大篇幅報導。舉凡兩位“先生”在鏡頭前握手長達80 秒、閉門會議談了什麼,乃至會後記者會風格截然不同,都是外界觀察重點。兩岸分治66 年以來,台海氣氛從高度敵對緩和至尋求合作,那麼這一場1949 年之後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將帶來多少推進作用,抑或是象徵重於實質? 一派認為:鑒於大陸對台灣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各方面的壓倒優勢,在中共看來,台海越來越像中國內湖,統一的衝動也越易難以抑制。毛澤東共產,地主在劫難逃;習近平強國,台灣在劫難逃。對習來說,統一台灣,既是青史留名的天賜良機,也是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現在時機、條件都成熟了。台灣藍綠勢力失衡,國民黨不再矜持,頻頻向宿敵中共示好。連戰北京閱兵謀和,馬英九新加坡會見習近平,皆反映了深藍的危機感。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走到盡頭,援引中共力量以圖存。 一派認為:無論是馬英九的講話,還是習近平的講話,都是很謹慎很小心的。因為他們找不到突破點,他們甚至害怕有突破。習近平沒有著急到要靠解決統一問題來建立自己的歷史定位,沒有必要用武力攻打、用和平談判急促地解決台灣問題。他個人權力的穩定、中共政權的穩定,才是他第一位的問題。國民黨也沒有雄心回到大陸去——能夠潛心八年培養新生代,再和民進黨一爭長短,那是台灣民主政治的福氣。對於民進黨來講,沒有必要大喊大叫“台獨”口號,只會不斷地放低身段,建立比較和緩的兩岸關係。 習馬會談的內幕、習馬兩人的真實想法又是怎樣的呢?且看本書。 本書特色 習近平對台政策大冒險 馬英九喜出望外 握手之後:兩岸一切照舊?台灣在劫難逃? 習近平對台的魅力攻勢 險棋或妙棋都能改善外交 習馬的格局大小懸殊 習想做事,馬能力有限 習近平憑什麼大冒險 對台灣,習近平志在必得• 把酒話抗日,兩人交集多 習馬會是民進黨的緊箍咒? 台獨無望,統一無期 關係正常,各自為政 解決台海問題的上中下策 和平統一無望,台灣續寫民主

9 特價39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微權力:從會議室、軍事衝突、宗教到國家,權力為何衰退與轉移,世界將屬於誰?

商周出版 出版
2015/10/31 出版

掌權者為什麼失勢?失去的權力到誰手上? 國家未來領導人必讀,關心社會的公民必看 & 祖克柏強力號召,全美緊急再版! 每周銷售破萬本,強勢擠進亞馬遜暢銷TOP10! & 權力的演變正在改變世界 人人都可以更有權力 & 本書做了幾項大膽預言: 1. 壟斷社會的「大巨頭」與新興的「微權力」之間將出現角力,「微權力」將逐漸取代傳統的社會結構。 2. 權力不單被分散,甚至被蠶食。當權者行使權力要更加克制,否則失勢的機會將會大大提高。 3. 權力不再只掌控在菁英手上;發明家、社運分子甚至恐怖分子的影響力將大大提升。 4. 「微權力」可以推翻政權、打倒壟斷事業、開發新市場。但也可能帶來混亂,令社會癱瘓。 & 以下事實數據顯示「權力正在衰退」: ◎ 在1977年,全球共有89個獨裁統治國家,到了2011年,數字已銳減至22個。 ◎ 今天的少數黨派代表席位比1980年代大幅增加三倍;政治領袖已經無法再像前人般理所當然地控制選舉及發號施令。 ◎ 貧富差距正在惡化,富裕人士的經濟實力也在明顯下跌。2007年至2009年期間,收入達一百萬美元或以上的美國人數目急跌四成,整體收入也銳挫近五成;跌幅遠高於總收入為五萬美元或以下的美國人,後者同期跌幅不足2%。 ◎ 同一職位的企業領袖、教宗、財政部長等,能行使的權力都不及上一任,任期也比前任短。 ◎ 銀行的權力和影響力正在被新興靈活的避險基金取代。2010年下半年,排名前十位的避險基金賺得的利潤比全球六大銀行的總盈利還高。 ◎ 全球知名品牌在五年內經歷品牌災難的風險由20%急升至82%。英國石油公司、老虎伍茲及梅鐸的新聞集團都曾因不利傳聞在一夜之間市值大幅蒸發。 ◎ 索馬利亞海盜駕駛簡陋小艇,用廉價、設計簡單的武器成功夾持大型船隻。從1950年到1998年間,弱小的戰鬥組織打贏了55%的戰爭,它們擁有較少的武器,卻擁有造成更多傷亡的力量。 ◎ 1992年,美國財富五百強企業的董事長在下一個五年中連任的機會是36%,1998年下降至25%。2011年,全球最大2500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離職率是14.4%。在企業管理階層最穩定的日本,大企業董事長非自願離職的人數在2008年增加了三倍。 & 我們是否正在回到大政府時代?金融企業是否真的大到不能倒?奈姆熟練地書寫各領域正在經歷的結構大地震,包括政治、軍事、商業、宗教、教育、家庭,案例豐富涵蓋生命各個層面。他給你的答案能讓你大開眼界,以創新方式來看待權力的末日,並說明這將如何改變你的世界。 & 紐約時報暢銷書 華盛頓郵報暢銷書 臉書年度選書 金融時報年度好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推薦好書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舊制度與大革命

時報文化 出版
2015/10/28 出版

在《舊制度與大革命》的前言,托克維爾開宗明義提到,自己寫作的並非一部大革命史,而是針對大革命所進行的研究。他所欲探討的是,「這些法國人由於哪些事件、哪些錯誤、哪些誤判,最終放棄了原先的目標、忘卻了自由,只想成為世界霸主身邊平等的僕役;為何一個比大革命推翻的政府更強大專制的政府,會重新奪得並集中所有權力,取消以如此昂貴的代價換來的所有自由,以虛幻的表象取而代之?」 & 他從而討論了舊制度中,貴族的權力如何逐漸被君主專制取代;貴族階級沒落,卻仍保有其特權,使得法國人民對不平等的恨意越發強烈;有產階級為了證明自己有別於一般平民,如何在舊制度中藉由爭取特權來謀得地位;人民如何因為對不平等的憤怒、對特權的喜愛,最終成為一個個分散的小集團,彼此疏離且不再關心公共事務;當法國人原有的溫和風俗,擺脫了宗教、舊習慣,以及法律對人加諸的限制後,如何不受控制,使他們在大革命時成為了最粗暴的民族;沒有政治實務經驗的文人,如何透過他們的理想引導人民完成這場暴烈的革命,又產生何種弊病;社會主義如何從專制中誕生;而重視平等卻不重視自由,使得法國一次又一次在大革命後迎向專制政府。 & 然而,這些犀利的批判並不代表托克維爾不認同大革命,他讚揚人們「不只是要建立民主的制度,還要真的自由;不但要消滅特權,還要彰顯並保障人民的各種權利。這是青春、熱情、自豪的時代,充滿慷慨和真誠的感情。儘管它有各種謬誤,但會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並且很長一段時間都將讓那些想腐蝕或奴役人類的人不得安寧。」 & 而從附錄裡托克維爾對三級會議省朗格多克省的討論中,我們能見到托克維爾理想中一個較為健全的制度。 & 本書出版於一八五六年,距今已近一百六十個年頭,我們依舊沒有脫離公共精神喪失、貧富差距加深、對階級不平等與特權的憎恨、對強勢領導人的期盼等問題,托克維爾對歐洲古老政體種種弊病的分析,以及對平等社會提出的警訊,在如今看來,仍舊值得我們深思熟慮,亦是歷經兩百年,托克維爾之聲望仍然高居不下的原因。

69 特價2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思想 28)

聯經 出版
2015/05/27 出版

《思想》第28期的主題是「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 與其他各國的海外華人社群一樣,在很大的程度上,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形成與近代中國的危機息息相關,它可說與兩岸三地分享著相同的「現代」命運。然而,與其他海外華人社群相比,馬來西亞華人卻有其獨特性,這和它的人口比率有極大的關連。馬來西亞華人人口逼近七百萬,曾占全國人口比率三分之一強,至今也還有四分之一,這使得它與屬於絕對少數人口的歐美各國華人社群不一樣,更與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新加坡不同。但也正由於此,馬來西亞華人形成了獨特的問題和命運。它雖是少數族群,卻又被認為是對「土著」構成威脅的少數,因而在二戰之後的解殖民化過程中,在新興的民族國家建構中遭受不平等待遇,然而也由於同樣的原因,它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具有自成體系的能力,堅韌地存在著。 簡單的說,在文化上,馬來西亞華人的獨特性體現在其社會自成體系下形成的文化(語言)再生產能力,華文教育體系得到基本完整的保存,「馬華文學」就是其文化再生產的顯例。在政治上,它老早就是馬來西亞獨立建國中的重要主體力量,脫離了北美洲華裔僅能偶而參政而當選議員或市長的模式。同時,在長期深受種族主義政治霸權斫害下,華人在追求自身平等地位的過程中,在當代思潮或意識上逼迫出了一種民主化、泛人權的政治現代性,並且形成為一股促進馬來西亞民主化的關鍵力量。可以這麼說,馬來西亞華人的「現代」遭遇與當代命運,在學理上頗值得追問與發掘,它與當代兩岸三地有所聯繫但又不同,這之間其實有許多可以對話與對比之處。本期「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專輯,各篇文章主要即圍繞上述馬來西亞華人群體的特殊語境,嘗試從政治、觀念、語言及人文各個角度,回顧及探問華人的基本問題與處境,以期提供華文知識界一初步的理解。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習式政治

劉偉雄  著
哈耶出版社 出版
2015/05/16 出版

“中國陝西梁家河――窯洞裡昏暗狹窄,散發著霉氣。門旁邊有一張鋪著蘆席的平板床。牆上遺留著綠色布袋和提燈――這可能是40年前被送到這裡插隊勞動、身形瘦長的北京男孩所留下的東西。”這是2011年2月17日《紐約時報》記者黃安偉發表的一篇有關習近平青春歲月文章的開頭,當時的習近平正加緊閱讀各種資料和文件,準備在2012年接替胡錦濤成為這個黨、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 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在毛澤東時代曾遭清洗、投獄,習近平自己則在1969年被下放到陝西梁家河勞動,當時他還只是個15歲多的小伙子。根據官方紀錄,他在這裡歷經屈辱、飢餓和無家可歸,睡在一個窯洞裡,工作包括築路、挑大糞。他被下放至農村時,曾感到困惑,但這段艱苦磨難的歲月,似乎也重塑了他的人格。 && 2015年的農曆春節,習近平回到了梁家河,《華盛頓郵報》記者西蒙•丹耶爾(Simon Denyer)以此“還鄉之旅”為起始,撰文分析了歷史記憶的創傷,究竟如何塑造了當前的習近平。 &&& 中國傳統常說“衣錦還鄉”,習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今非昔比,已不是當年那個蜷縮在窯洞裡的小夥,今日他已貴為中國最高領袖,重返梁家河等於功成名就後榮歸故里。然而,梁家河七年的歲月究竟讓習近平學到了什麼?丹耶爾認為,這段下鄉的經歷讓習近平足以自稱是“人民的一員”,但歷經的教訓卻也讓他打從心底不信任這些人。 &&& 兩個歷史創傷讓習近平選擇走與毛澤東和戈爾巴喬夫不同的道路:他抓緊所有改革進程的權力,他致力於打貪反腐,但他排除人民參與,因為他深怕若人民力量被釋放,最後會演變到黨無法掌握的失控境地。 &&& 習近平從不掩飾自己是個威權主義者,中國夢的政治理念就是重新煥發活力的威權主義。他盡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滿懷信心的國父形象。比起他的前輩們,他顯得不那麼拘謹,不那麼技術官僚。他也被外界普遍認為是鄧小平以來最強的一位中國領導人。 & 本書特色 & 選擇走與毛澤東和戈爾巴喬夫不同的道路 中國夢是威權主義 深怕人民力量被釋放 & “習式政治”法家治國 習近平選擇性反西方價值觀? 兩個歷史創傷塑造了當今習近平 中國處於改革興衰十字路口 習近平擁抱新加坡治理模式 中國思想界停留在野蠻的中世紀 區伯褲襠事件是官府對公民的戰爭 畢福劍事件是中國人對中國人的戰爭 與周永康之爭是小圈子從未停歇的肉搏 走在光榮的荊棘路上的高瑜 北京以國家暴力對付街頭女權運動 太子黨重手,共青團派潰敗 顛倒乾坤的中華大五毛

9 特價35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歷史記憶與國家認同各國歷史教育

施正鋒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14/07/31 出版

教育是社會控制的一種機制,國家透過教科書對國民進行社會化,特別是歷史教育這一環,能夠主導百姓的國家認同以及歷史認識,其影響十分深遠。其中,歷史教科書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載體,文字內涵、觀點陳述,都能影響國民的歷史記憶和民族認同,進而建構了社會呈現、歷史情感,其影像層面、改變力量,更是不能小覷。台灣在教育課綱上迭有改變,其中的歷史課綱,無論時數分配、內容比重、陳述內涵,甚至是部分名詞所隱涵的歷史觀念或者國家定位,都可能影響新一代國民對於史實的認識,執政者企圖透過教育手段進行社會控制的別有居心,已然不言可明。究竟各國在歷史教育方面有何做法?本書有非常寬廣的探究。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New Trend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Hong Kong

城市大學 出版
2014/07/01 出版

INTRODUCTION & At a time when there is a developing ideological gap among generations and a degradation of trust between people and the institution of government, there are concerns whether young peopl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will continue to radicalize. & This volume in 15 chapters serves as a useful overview of various significant aspects of the new trend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Hong Kong. Written by a team of experts who have been astute observers of Hong Kong Politics, the book covers a wide spectrum of topics ranging from a conventional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g., the activities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terest groups) to a more specialized form of participation (e.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legislators in policy-making). The study of the rise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by the Post-80s generation would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ose who are keen to comprehend the sharpening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 There will be a readership among academic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can also b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media, policy-makers, or anyone interested in Hong Kong politics.

9 特價88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德國安全政策

葉陽明  著
五南 出版
2014/01/23 出版

本專書主題研究的主旨在於:運用政治學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或聯邦共和國)國家政治發展過程中,尤其自「柏林共和」以來,的安全政策。 & 國家發展與鞏固的先決條件無疑是其內、外在安全獲得確實保障。基此,作為確保德國及歐洲安全方略的德國安全政策,位居聯邦政府治理國家所有政策的優先地位。 & 大體而觀,聯邦共和國建立後至德國統一前,國際體系處於冷戰時期,西德的安全政策係以確保國家免於蘇聯的軍事威脅或進犯、並與美國及西方盟國合作、俾共同捍衛歐洲和全球的安全為導向。 & 統一後,德國安全政策的目標一方面致力於國內聯邦防衛軍的改革;另方面則鎖定於與崇尚自由民主及安定和平的國際社會,合力對抗國際恐怖組織的恐怖暴力攻擊,並在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歐洲聯盟區域與全球安全政策的架構下,協力化解動盪地區的衝突和危機,並積極投入國際裁軍、人道救援及維持地區秩序,進而再造區域的安定及和平。 & 由此觀之,當今德國安全問題不僅在安全概念及問題結構上,而且也在政策制定及貫徹上,皆發生重大變遷。本書全文論述置重心於21世紀開創的德國「柏林共和」之安全政策。 & 作者首先釐清安全政策概念,並回顧冷戰時期西德的安全政策;其次,闡明德國安全政策制度性與非制度性的決定因素;再者,解析德國統一後邁入柏林共和以來的安全政策;最後,探究德國安全政策與歐盟、北約及聯合國區域與全球安全間的互聯性。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鑰匙?:瑞典社會民主主義模式評介

高鋒  著 、時紅  著
要有光 出版
2013/10/23 出版

社會民主主義主張把工人與財產重新結合在一起。它將通過不同的道路、時時刻刻、目標明確地使勞動者參與其生活所依賴的生產資料的所有權。――1944年社民黨黨綱 & 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歷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僅僅改變經濟制度而不隨之進行民主控制,只會帶來新形式的專制。――1960年社民黨黨綱 & 是社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對社民黨人來說這是個方法問題。這兩個方法並非互不相容。――1990年社民黨黨綱 & 在資本與勞動的衝突中,社民黨始終代表勞方的利益。社民黨現在是、而且永遠是反對資本主義的政黨,始終是資方統治經濟和社會要求的對手。――2001年社民黨黨綱 & 本書集作者35年研究經驗之大成,剖析社民黨如何帶領瑞典建立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社民黨對瑞典經濟和社會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使瑞典今年來的國際競爭力始終名列前矛。 & 本書收錄了前瑞典首相和社民黨主席卡爾松的《什麼是社會民主主義》一文、社民黨1897年到2013年間的十份黨綱、2005年黨章和國際問題綱領和相關評述。這些社民黨重要文件和有關評論是對社會上關於社民黨種種偏見的有力批駁,同時也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提供了方向和借鑒。 &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一個世紀過去,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卻仍未實現…… & 透過對瑞典社會民主主義模式的研究,參考借鑒瑞典的經驗和教訓,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現變為可能。 & 本書特色 & 完整收錄了前瑞典首相和社民黨主席卡爾松的《什麼是社會民主主義》一文、社民黨1897年到2013年間的十份黨綱、2005年黨章和國際問題綱領及相關評述等重要黨內文件 & 透過對瑞典社會民主主義模式的研究,參考借鑒瑞典的經驗和教訓,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現變為可能。

9 特價62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代新加坡民主政治

施正鋒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13/05/01 出版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正式獨立建國。昔日是港口漁村的新加坡,拜蒸氣船的發明和蘇伊士運河的開通,逐漸發展成西方貿易通往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重要據點。貿易帶來了財富,也帶來了現代政治的民主和法治觀念。 新加坡位處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周邊,生存條件面臨許多威脅,諸如軍事、經濟甚至用水,都受制於臨邊國家,因此新加坡必須運用更靈活的外交手腕爭取更大的國際空間。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新加坡的民主、自由與人權則受到許多的討論。 新加坡和台灣有很頻繁的往來,關係十分密切,對於這個面積是台北2.6倍大的國家,其政治、經濟、貿易和憲政的發展過程,我們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本書從各種面向,討論當代新加坡的民主政治,有非常深入的論述。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留給梁振英的棋局:通析曾蔭權時代

羅金義  著 、鄭宇碩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3/05/01 出版

挾著曾蔭權政府的不濟,加上唐英年「僭建」醜聞,梁振英競選時利用市民求變的心態,成功勝選特首。可惜未上任,自家的僭建問題便引發誠信危機,上任不足三個月,「成熟一項推一項」的施政更被評為急亂就章,梁振英民望節節下滑,回應民望低時終直言,新政府接手的並非「新棋」,沒明言是爛局,卻有開始得不好責任不在新政府的暗示。那梁振英口中所謂的不是一盤「新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棋局」?治港多年,曾蔭權有甚麼「政績」?本書編者以此為主題,邀請了專研香港不同領域的學者,從政商關係、經濟金融化、教育紛擾、公共醫療改革、勞工及福利體制、新聞自由,以至貧富懸殊、文化保育、網絡空間及本土意識冒起等多個熱門政策及話題,為曾蔭權政府主政七年的表現來一次總評,分析其為新政府留下了一個怎樣的棋局。本書內容範疇廣闊,是研究香港問題一本不可多得的學術著作,適合任何對香港政治、社會各個範疇有興趣的人士閱讀,亦適合研究生、大專生及高中學生參考。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持續與變遷

顧長永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3/01/01 出版

二次大戰結束後,東南亞多數國家為了要從殖民帝國主義爭取獨立,大都經歷政府與政治的重大變遷。有些國家的獨立過程相當和平順利,有些則透過武力方式爭取獨立自主。1980年代之後,雖然多數的東南亞國家大致趨於穩定,但是仍然出現相當大的變遷,只是各國情況不盡相同。因此,持續與變遷是研究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的兩個重要議題。 就政治發展理論而言,具有持續性的政府與政治,大致有助於政治及社會的穩定,包括政策的持續、政黨穩定、較少的社會分歧及紛爭、外來投資的增加等。反之,政治府與政治若經歷重大或過多的變遷,該國的政治及社會就會呈現不穩定。不過,政府的持續與政治的穩定,未必會形成民主政治,因為極權(或威權)政府與政治也會具有持續性,有些東南亞國家就是如此。這些都是本書探究的議題。本書特色本書包括東南亞的十個國家,論及各國政府及政治的持續與變遷。本書的每一個國家都有一主題,顯示各國政治發展過程的特色,使讀者能容易瞭解各國的政治變遷。本書的參考資料不僅含蓋過去及現今的文獻,同時也包含中文及英文的專書及期刊文章。本書所引用的著作,大都是研究東南亞的知名及權威學者。期盼本書的出版能為東南亞的學術研究注入新思維,亦能對比較政治學研究領域貢獻一份心力。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代以色列民主政治

施正鋒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12/05/01 出版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的猶太人移民國家,早期主要來自東歐與中歐,迄今人口770萬人。這個國家天然資源很少,雖然外有阿拉伯國家環伺,但以色列仍無所懼,是中東地區工業化與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高科技研發能力一流,人均生產總值3萬多美元。1945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獨立建國,11分鐘後獲得美國的「事實承認」,雖然他們最後仍靠戰爭決定生存。這個國家走向獨立建國,過程實屬艱辛,在其過去的歷史,曾歷經納粹德國隔離與大屠殺的悲慘命運,但這個民族,終於站起來了。以色列為國際間很活躍的成員,和主要國家有良好的關係,對外經貿持續成長。究竟他們怎麼辦到的?為什麼在很獨特的環境裡能爭取到外交支持和爭取到利益?相關內容很值得探討。本書在不同的層面有非常深入的探討。

特價4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和平國家」邁向「正常國家」-日本政治轉型之研究

楊鈞池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12/02/22 出版

後冷戰時期,日本政治如何轉型呢?作者指出,日本出現最激烈的爭論議題是,是否揚棄以「吉田主義」為基礎的和平國家,而逐漸轉型為正常國家。惟,做為「正常國家」的日本,將呈現種面貌呢?該議題的討論相當複雜,學術界與實務界各有不同的爭論,其相對的結果往往產生更多的質疑與辯論。因此作者試圖將這些議題的討論脈絡,進行最有系統的整理與分析,希望從鄰國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研究心得。作者指出,日本未來的發展確實將會產生相當的質變與不同面貌,受限於許多不確定因素,其發展途徑將出現許多不同的可能性。而每一種可能性,將影響東亞政治的現況。本議題的熱門性與重要性,絕對值得國人重視。作者在研究日本政治方面很有見地,是中生代非常傑出的作者,這是繼作者《從派閥均衡到官邸主導:1990年代日本政治體制改革之分析》,另一本重量級好書。

特價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加拿大原住民族自治協定

施正鋒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12/02/01 出版

加拿大原住民族自治制度,包括相關法規、協定與判例,都非一夕而成,而是經過許多爭辯,甚至衝突而得來。其形成,轉折點在1969年提出的「白皮書」,試圖把施行已久的同化政策方向,把一個一個的原住民透過政策手段融入主流社會,改善其生活條件,藉以解決印地安問題。惟,這項白皮書卻激起原住民族社群強烈反彈,原住民族領袖趁勢要求重新確認族群政治權利,終於催生「1982年取回憲法」中的35(1)節,原住民族既有的原住民族權與條約權終於獲得確認,包括自治在內用來保存文化或社群獨特性的權利項目獲得憲法肯定。本書由多位學者撰寫論文,把本書名所揭櫫的主題分析得非常詳盡。

特價2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瞭解當代韓國民主政治

施正鋒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11/08/18 出版

台灣與韓國在戰後的民主政治發展歷程,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樣貌。兩者最明顯的差異可以表現在對外的態度上。以台灣而言,是採取積極的吸取他國經驗與文化,並與本土政治、文化交融而產生多元化的政治、文化形態。反觀韓國在吸取他國經驗之餘,又因其排外的民族性使然,對於外來文化的排斥,以維繫其民族自尊。本書收錄了十一篇論文,從政治、社會、文化乃至於體育活動等層面,探究韓國現民主政治發展的歷程。透過這十一篇論文,可以使讀者更深入瞭解到韓國在現代民主政治進程中,於各個層面的發展脈絡,以及其國民在民主政治的體制中,對於民族與國家的強烈認同感。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在日本國會

李芝慧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1/08/05 出版

日本國會生態大公開我的國會秘書生活充滿著:初次見面的政界大老,活生生的「首相本人」,到各委員會、國會旁聽,或是黨內各式各樣會議的代理出席……忙到眼睛都花了,但又很盡興。日本國會生活圈,可以說是一個以國會議員為圓心旋轉的大舞台,舞台的幕後有一大群議員秘書,以及供給生活上需要的各種職員、公務員,浩浩蕩蕩。大舞台上的舞檯燈,照在身為閃亮主角的國會議員身上。生活圈的裡與外,就像是灰姑娘身上的美麗晚禮服、馬車、車伕,在十二點魔力失效後突然回歸到莫名的現實,界線很清楚。作者在日本就讀研究所時,偶然的獲得日本國會議員秘書的實習機會,之後成為正職秘書,展開一段大約兩年的日本國會生活,看到日本國會特有的生態,那裡有可以讓我們反思的地方,也有值得我們取法的所在,因此她以輕鬆的方式,寫出這段經歷,希望以看故事的角度,帶領讀者進入這個普遍被認為嚴肅的議題。本書特色1. 日本國會議員助理的親身經歷,日本國會生態的第一手紀錄。2. 輕鬆、幽默、有趣,有別於一般描寫政治生態書籍的嚴肅,讓讀者在愉快的閱讀氣氛中,瞭解日本國會的運作與日本社會現象。

9 特價26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第二版)

朱振明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1/06/01 出版

香港雖然是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及國際城市,但一般香港人對周邊亞洲國家的認識卻相當片面。由於殖民地歷史和西方媒體的影響,香港人對英美的了解遠較對日本、南韓和東南亞諸國為佳。事實上,大專院校本科學生要在港找一本認識亞洲鄰國的入門書籍也不容易。2004年開始陸續出版的「認識東亞及東南亞系列」,就是從這個目的出發,鼓勵市民,特別是大專學生,多了解本港周邊的亞洲國家,其中包括日本和東盟的十個成員國。鑒於反應不錯,第二階段擴展為「認識亞洲系列」,計劃再出版10本,包括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西亞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以及南北韓、蒙古等,期望能逐步包括亞洲每一個國家。而由於東南亞各國近年發展迅速,早年出版的「認識東亞及東南亞系列」叢書亦決定逐步更新,新版中除補充各國近年政經各方面的發展外,亦會併入「認識亞洲系列」。叢書以淺白的文字,輔以大量有趣的資料及圖片,每一本書針對一個國家作一概括性的介紹,讓大專學生、工商界人士、遊客、以至有興趣的市民,對該國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有一初步的認識。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德國政治新論

葉陽明  著
五南 出版
2011/03/23 出版

德國政治新論一書係作者應用政治學理論與方法,藉助德文原始文獻,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最新政府領導、國家治理以及政治勢力發展動向所完成的研究成果。全書內容涵蓋兩大領域:其一,德國聯邦與各邦政府與政治;其二,德國政治激進主義、激進勢力及其發展。前者由兩篇文章來掌握,即為:「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之領導與治理:以大聯合政府執政時期為實例(2005-2009)」、「由德國各邦憲法透視各邦憲政秩序與政治組織」;後者則藉助兩篇文章來闡明,便是:「德國左傾恐怖主義、恐怖組織及其動向」、「德國之右激進主義、政黨及其對基本法憲政民主之挑戰」。為了方便讀者汲取本書內容精華,每篇文章開端皆刊出摘要。正值德國邁入「柏林共和」(die Berliner Republik)已屆滿11年的當今,作者深切期待,本書能協助讀者對德國新政治,尤其是對被國際社會多次讚譽為「全球最具權勢之女性政府領導人」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總理之個人特質,產生更深入的瞭解;另方面,作者希望,本書所展現出的研究成果能對國內學術界在德國政府與政治領域的最新研究,作出貢獻。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德國聯邦制度與歐洲整合

吳振逢  著
五南 出版
2011/01/01 出版

  歐洲聯盟經過五十餘年的發展,歐盟機構已經建立穩固的運作機制,究竟歐盟整合趨勢能否順利從邦聯逐漸發展到聯邦,有待進一步觀察與研究。同時,就目前歐盟朝聯邦主義發展,似乎與德國聯邦主義較相似,德國聯邦制度是否影響歐洲整合,值得加以研究。  本書從制度及政策面探討歐洲聯盟的聯邦主義趨勢,並藉由德國聯邦主義特色,來比較歐盟的運作,以檢證歐盟整合發展趨勢,是否可能為德式方向。

特價4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新各國政府與政治

Roski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0/09/01 出版

書以較長篇幅論述英、美、德、日、俄等五個國家,並以較簡潔的方式分析中國、巴西、南非、伊朗等四個第三世界國家。本書以各國為單位進行討論,由「過去歷史」、「重要機構」、「政治態度」到「互動模式」,最後到「爭辯議題」,試圖將「比較政治」視為公民教育的一環,使讀者能瞭解各國民主政治在歷史、政治、經濟、地理與道德各層面的發展。

95 特價47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代芬蘭民主政治

施正鋒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10/05/01 出版

芬蘭有千湖國之稱,大部分為針葉林覆蓋,十九世紀時曾鬧過大飢荒,為近代歐洲最後的大飢荒之一。這個國家位於歐陸北歐四國的東北角與俄羅斯西北方,人口約520萬人,但面積廣大,因其先天條件,有能力成為獨立的經濟體。從中世紀至1809年,芬蘭是瑞典的一部分,瑞典戰敗後,曾為俄羅斯帝國下的自治大公國,當時俄羅斯的控制時緊時鬆,芬蘭當時有自己的政府,並於1906年油包刮女性在內的選民選出近代式的議會,且趁著俄羅斯10月革命之際,1917年12月宣布獨立,此後在政治上雖受蘇聯或俄羅斯的影響,但芬蘭則一直維持法理上的獨立。本書即從體制、經濟、族群、語言與鄰國相處方式,探討芬蘭的民主政治發展。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英國政府與政治

雷飛龍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0/03/01 出版

所謂政府,一般係指該國公權力的正式運作機關。在英國,即指名義上包攬一切權力並代表國家的國王,操立法權的國會兩院,決定政策和執行法令的內閣及所屬行政部門,職司裁判爭訟和處罰犯罪的法院,及其在中央及地方的所屬機構。依現代政治功能理論,上述國王、國會、內閣及行政部門、法院等所承擔的代表國家、法規制定、執行、裁判等功能,乃屬政治程序中的產出部分,其所以有此產出,乃因有其前一階段的投入,這包括政治意見或利益的形成、政治意見或利益的表達,和政治意見或利益的集結;及其更前一階段影響政治投入及產出的環境,包括人種、地理、歷史、經濟、文化等因素,也都是研究政治程序所應注意的。由於意見或利益的形成、表達,與集結,係由政治社會化或公民教育、利益或壓力團體、政黨與機構所承擔,因此本書以下章節,大致即依上述架構進行敘議。本書特色鑒於英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均屬先進國家,而我國則相對地落後;一個半世紀以來,受盡先進國家的欺凌,現正奮發上進之時,於研究英國政府與政治,對其現制的由來,運作的狀況,已知的缺失和改進的建議,自宜特加注意,以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對自己國家的發展,能有借鑑之益。

9 特價54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英國國會

Robert Roger  著 、Rhodri Walte  著
五南 出版
2009/10/26 出版

由國會內部專業人士所寫成的英國國會一書,已經成為在這個主題上的經典之作,對於發生於西敏宮中的生活百態,為議者提供了獨特的洞見。本書論述清楚、文筆洗鍊,不論對何種層級的政治學學生及教師來說,都是珍貴無比的入門書籍。本次改版將最近於上下兩院發生的轉變、2005年普選的影響,以及對於新國會的前瞻看法全面予以納入,並且將在立法程序、特別委員會工作、國會質詢問題,以及上議院改革等方面的最新發展包括進來。本書特色「這樣一本範圍詳盡又具有權威性的導讀,能以如此優雅的文字,讓人讀來充滿樂趣,著實是難得一見的精神饗宴。」—安東尼.傑爵士,《Yes Minister》之作者「本書對國會中各種力量的衝突張力和潛在勢態,做出了切中要害的評論與分析。對任何一位有興趣於民主政體之演進的人來說,都有一讀的必要。」—譚姆.達里耶,下議員「對於每一位需要了解國會的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本書。本書名為英國國會,而其無所不包,又深具權威價值的特色,正也就是英國國會實際上運作的特徵。」—貝蒂.布斯洛依德,下議院議長(1992至2000年)「這遠遠不只是一本精要而分明的國會導讀,即使從事政治學研究多年,我依然從書中獲得非常多過去不曾讀到的洞見。」—蓋瑞.史托克教授.曼徹斯特大學

95 特價47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德國政治文化之發展

葉陽明  著
五南 出版
2009/09/01 出版

從德國政治文化的探討中,可瞭解德國政治發展的精神基礎。中古的德國型塑了「臣服型政治文化」。此型政治文化使「威瑪共和國」遲至一次大戰後始誕生。第二次大戰後,基於「基本法」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立。主客觀有利因素使西德生成「參與型政治文化」。1990年秋德國完成再統一。然而,統一並未促成德東與德西間政治文化的融合,反而呈現出東、西區兩種疏離的政治文化。德東人多有「次等國民」的感受。 此外,極右政黨在德東的得勢與社會高失業率及勞動報酬不等多項事實存有因果關聯。是故,統一後的十年間,東、西分歧性政治文化差距的縮小及德東公民對國家認同感的強化,實為政治文化導正上的當務之急。 20世紀終,德國人還都柏林,為國家發展開創柏林共和的新紀元。本質上,柏林共和並未孕育出一個全新的共和國。因為柏林共和仍續行並鞏固基本法憲政民主秩序,致使國家發展得以承先啟後。儘管如是,柏林共和猶以「國族」的育成及「常態性」新理念的啟動,賦予21世紀的德國新生命力。在參與型政治文化推波助瀾下,「主流文化」問題的議論及德國人民內生的新愛國主義方興未艾。 參與型政治文化的社會面反映於公民自願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德國公民社會藉由積極的公民自願參與而得以再活化,對柏林共和民主政治文化的成長和鞏固,提供了源自於社會的珍貴資源。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韓國憲政與總統選舉

林秋山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06/01 出版

本書《韓國憲政與總統選舉》,除分析韓國建國至今憲法的更迭與歷任總統的關係、說明其政治的變動和邁向民主的路程之外,另有韓國選舉相關辦法;希望能讓國人對韓國憲政演變有更詳盡的認識,也期許國內選舉狀況能夠見賢思齊,更臻美好。書中內容共分韓國憲政、韓國總統選舉與「韓國公職選舉暨舞弊防止法」三大部分,同時收錄韓國憲法全文。說明自一九四八年大韓民國政府成立後,歷任總統修憲的原因、經過及影響;歷屆的總統選舉,其方法與總統權限、當選原因及卸任後的情形;同時也介紹韓國的公職選舉暨舞弊防止法,可和目前國內視每場選舉為戰爭、甚至頻有選舉奧步出現的情況作一參考比較。望能藉由此書,讓國人對於韓國憲政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79 特價1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愛爾蘭民主政治

施正鋒  著 、謝若蘭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09/05/01 出版

愛爾蘭,是充滿文化上的想像,詩人葉慈「茵湖島」更流露出他身在英國倫敦,但內心思念的卻是愛爾蘭故鄉。那是一種祖國的呼喚。在歐洲,愛爾蘭是僅次於波蘭的多災多難民族,但是愛爾蘭人的內心呈現的藝文表現,卻是無時無刻在追尋獨立,並以此為民族精神的的基底建構,對於台灣而言,其實也有情感上投射,因為愛爾蘭建國的歷程,曾「遭遇」來自英國統治者的高壓,以及漠視甚至殘暴和血腥的對待。這種被殖民的悲哀,和台灣的處境很類似,因此本書也有象徵和啟發上的意義。另則,本書同時寓意紀念吳潛誠教授,1994年吳教授出版的《航向愛爾蘭》,引起相當重視,可教授七個月後辭世,令人惋惜。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南太平洋民主政治

施正鋒  著 、闕河嘉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08/12/01 出版

南太地區,幅員遼闊,島嶼多人口少,是標準的袖珍小國。過去這些島嶼,常被視為安全威脅的來源,或是防止外來安全威脅的緩衝地區。因此南太地區牽動的和平與穩定,是有其重要性地位。我國對於南太地區亦極重視,國家元首曾有多次出訪,至於美國和中共,對於南太平洋也很重視,曾有各項政治性的外交行動,所牽動的國際關係也有相當的影響性,本書針對南太地區的政治和國際外交角力,有相當深入的分析。

特價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新民主與民主化

Sorense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11/01 出版

本書探討今日世界的民主前景,以及民主化過程中各國所面臨的難題。作者在本書中澄清了民主的概念及其適用的環境,並質疑民主進展是否繼續下去。最後,本書也探討民主對經濟發展、人權與國際關係的影響。

95 特價1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歐洲聯盟的組織與運作(增訂二版)

五南 出版
2008/02/05 出版

歐洲聯盟為目前學界熱門研究的課題之一,但其性質卻難捉摸,無論是由地理界線、憲政秩序、功能範圍、制度平衡或決策規劃等面向觀察,歐洲聯盟都是一個仍在演進而尚未定型的政治實體。 有鑑於國內介紹歐盟書籍之內容包羅萬象,卻缺乏專業主題的規劃和論述,本書針對歐盟組織與運作作深入的探討,定位於歐盟入門專書之進階參考書。 全書結合中研院內外同仁所長,分別論述歐盟的演進、區域整合、高峰會、理事會、執委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歐洲央行、經濟暨社會委員會、歐盟監察使,並將歐盟的決策過程統合於全書之後,堪稱為國內首冊完整介紹歐盟的專書。

95 特價64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國政府與政治(增訂三版)

張台麟著  著
五南 出版
2007/10/01 出版

法國這一先進民主國家,除了是推動歐洲整合的火車頭之外,其隻首長的憲政體制架構、政黨政治的發展與國防外交的取向,都有相當的特色,值得認識與研究。本書以政府、選舉、政黨及國防外交等四篇,依序將第五共和的政治制度加以分析,書中並附有最新的憲法中譯文、最新的總統與國會大選的投票結果及分析,是研讀比較政府的朋友們必備的工具書。

特價5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新美國政治

Vile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7/09/01 出版

美國政治 本書以簡潔的文字,分析當今骨力最強的國家:美國的政治與政府運作。作者先從憲政的脈絡探討美國的立國依據,並分析美國在政治、地域、文化和社會等面向的本質,進而剖析美國的政黨政治、選舉制度和行為、壓力團體、國會、總統、文官部門、司法體系、以及政策制定過程,本書可說掌握了美國政治的全貌,可作為研究美國政治的不錯書籍。

9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代印度民主政治

施正鋒  著 、謝若蘭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07/02/01 出版

1947年,印度從英國手中獨立成功,但是以後卻有不斷的紛亂,例如國民大會黨和伊斯蘭教聯盟在對印度未來憲法、議會選舉、政府組織等問題上的紛歧,以致分成印度、巴基斯坦;1965年間,印、巴因克什米爾問題發生戰爭,1971年為東巴基斯坦再度交戰。這個僅次於中國人口的國家,其政治上的發展值得關注。印度給世界的印象,不外乎人口眾多,紛爭不斷,但是近年的印度,給世人的印象有了轉變,「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被預估2040年將可能成為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且和台灣的商業網來越來越密切,面對這個新近崛起的古老國家,其民主政治和內部的發展,更值得國人注意。本書的重要性因此而生。

特價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新比較政治的議題與途徑

Landma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7/01/01 出版

本書引介與析論比較政治學之各種研究方法與策略,並從方法論的角度,援引實際的研究範例,以分析此一學科中重要的研究主題,進而回顧與展望比較政治及其研究方法之沿革與發展。本書之特點在於立論深入淺出,各章內文佐以豐富之圖表,並穿插若干闡明基本概念、理論與重要研究的簡要圖框。各章結尾列舉可供進階研讀之書目,書末亦附有與政治學方法論相關之專門用語彙編。本書實為修習政治學、比較政治、區域研究之大學生與碩士生必備之入門書籍。

9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墨西哥的社會運動與民主化

蘇彥斌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06/08/01 出版

墨西哥在1982年發生外債危機,革命建制黨(PRI)的統治能力和正當性不斷下降,墨國社運發展蓬勃,該國選舉運動遂進入「社會動員-政府鎮壓-談判協商」的循環,透過選舉確實喚起了公民社會對民主化的重視。作者探討墨國民主化的動力,歸納為是來自社會運動對黨國體制的反抗與施壓,因此從「社會中心論」的角度出發,引用Charles Tilly民主化理論和社會運動理論的概念,提出綜合分析的架構,探討該國選舉民主運動(1986-1991)、民主促進運動(1991-1996)和薩巴達運動(1994-1997)。本書立論深入,對於墨西哥社會運動如何推動民主化、社會運動造成什麼樣的民主化,均有很深入的回答。

特價2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紐西蘭民主政治

施正鋒  著 、謝若蘭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06/07/01 出版

紐西蘭社會以歐洲外來殖民為主要人口,不僅透過多黨政治體系與混合型經濟體系營造依個多元社會,而且與當地毛利人之間的協議關係,更值得做為台灣民主政治以及經濟建設發展道路上的範例。本書內容,包含該國的憲政體制、政黨政治、選舉制度、公民投票、外交政策、國防政策、人權政策、原住民政策、公共政策、語言政策、環保政策等等,內容非常豐富,是了解紐西蘭民住政治最好的入門和深入書籍。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派閥均衡』到『官邸主導』:1990年代日本政治體制改革之分析

楊鈞池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06/02/28 出版

1990年,對日本的政治有什麼時代意義?作者分析:這個分水嶺之前,日本強調自民黨內部「派閥均衡」的共識決與政策利益分配模式;在這之後,則轉型為首相發揮政策領導權的「官邸主導型」,並透過中央與地方關係的調整、憲法修改等議題的討論,日本政治體制開始走向「小政府,強國家」的趨勢。作者透過這種轉變過程、前因後果及其未來發展的分析,在整個日本研究的學術範疇裡,令人耳目一新,這是了解當代日本政治運作極精采的好書。

特價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日本政府與政治

松村岐夫  著
五南 出版
2005/06/27 出版

戰後日本的憲政架構與民主政治制度是由美國所移植的,但是日本的政治風土卻不同於美國,以致於美國的日本研究學者與專家對日本的政治運作產生困惑,甚至對其出規褒貶兩極化的評價 而本書主要以精英主義模型、階級鬥爭模型、多元主義模型、統合主義模型等四個理論的分析架構,來分析日本政治運作的實態,並說明了日本的政治權力中樞 (WhoGoverns?)在哪裡. 本書不僅解開了歐美學者專家的困惑,本書的研究手法也有助於瞭解我國的政治實際運作

95 特價3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比較政治研究的新方向

Wiarda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5/03/01 出版

本書是一九九○年代廣受歐美各國政治相關系指定必讀書籍,它介紹了比較政治新舊研究途徑,綜合了各家的理論觀點,探討了國家角色以及國家與社會的關係、統合主義、政治經濟學、依賴理論、非西方式的發展理論觀點、馬克思主義典範、乃至於公共政策的比較分析,本書尚被翻成日文和韓文等多國語文,可見其被重視的程度。

9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韓國現代政治

森山茂德  著
五南 出版
2005/03/01 出版

隨著國際相互依存時代的來臨,加上冷戰結束的重大變化,研究者在研究一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時,容易將焦點置於新的發展趨勢,強調新的變化及其重要性,而忽略了歷史的連續性。  本書採用歷史性的與內視性的觀點分析韓國現代政治,清楚說明了戰前的歷史、戰後的「分裂體制」,以及冷戰後政治發展等三者之間的歷史連續關係。此外,本書對於朝鮮半島「分裂體制」的形成與「分裂體制」架構下南北韓外關係的分析,有助於瞭解戰後的臺海兩岸事務。

95 特價37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加拿大民主政治

施正鋒  著
翰蘆圖書 出版
2004/12/31 出版

為什麼要研究楓葉國度加拿大?其實,加國和台灣在某些特質上頗像!族群的組成,加國有英裔、法裔、原住民及新移民,台灣除了有原住民和外裔外,也有閩南、客家和大陸籍;此外,加國有巨鄰美國,台灣則有海峽對岸的中共,其差異則是我國巨鄰對我存有併吞的敵意。另則,加國對於國際和平有其貢獻,台灣在追求和平道路上,亦可引為效法對象。近年,臺灣人前往加國觀光旅遊甚至移民,則有明顯增加現象,加國是台灣在海外的一個重要「去處據點」,惟國人雖與加國產生相當的聯結,但未必對加拿大的國情有深入了解,本書從加拿大民主政治談起,收論文章論及加拿大的憲政、選舉、外交、原住民教育以及多元文化,內容豐富而廣泛,實為瞭解加拿大國家最好的入門書。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拉丁美洲軍人政權之回顧與前瞻

向駿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4/09/01 出版

二十世紀的前九十年,拉丁美洲主要國家中的六百二十六位總統中有一百八十八位係軍人出身。本書旨在回顧與展望拉丁美洲的軍人政權,時間上以二十世紀為主,但也回溯到十九世紀並延伸到二十一世紀,空間上則涵蓋中美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本書所挑選具代表性軍政權的歷史人物不僅可供讀者「回顧」而已,更能藉以「前瞻」未來。

95 特價20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自在大陸行

阿舍  著
大地出版社 出版
2004/05/03 出版

作者長期與許多大陸人工作及生活在一起, 走南闖北, 接觸層面廣泛深入. 讓他用淺顯的角度告訴你 形形色色的大陸真相及點點滴滴的中國特色. 它會讓你的大陸行 避開不必要的麻煩, 自由自在, 輕鬆快樂行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國總統論叢

胡述兆  著 、王壽南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04/20 出版

本書共含論文八篇,其中四篇討論一九八○年美國的總統選舉,包括:選舉過程之介紹,選舉情勢之研究,選舉情勢之研究,選舉結果之分析,及獨立派候選人安德森對卡特與雷根的影響,其餘四篇分別討論美國總統的任期,美國總統的逸事,美國的「前任總統法」,及因雷根遇刺而連帶引起的總統權力之行使,及其繼任的問題。各篇所論,皆有創意,而為國內同類著作中所無,誠為有關美國總統的最佳讀物。

8 特價3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國政治論叢

胡述兆  著 、王壽南主編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04/20 出版

本書共含論文十篇:第一、二兩篇論析美國憲兵修正案第廿五條與第廿六條的立法意旨及其影響,第三至五篇分述美國總統的選舉制度及總統的待遇,第六至九篇討論美國參議院的條約同意權、美國的條約與行政協定的區分及對條約與行政協定具有深切影響的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最後一篇係漫談美國的黑人問題。各篇所論皆針對美國政制的一個主題,內容客觀,言之有物,為關心美國政制者不可或缺的讀物。

79 特價5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戰後日本三大政治弊案

魚住昭著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03/01 出版

日本的司法界,有著所謂「因為有特搜部,所以會揭發巨惡」的信念,大家相信因為有特搜部,檢察會檢舉萬惡。特搜檢察官對政財界背後的貪污腐敗進行挑戰和開刀的工作,「根本動搖了日本閉鎖性的政治經濟制度。」作者在書中訪談成立初期的特搜部有關人士和現任的檢察官,及查閱相關的英文文獻,藉由他們活生生的證言和未公開的紀錄,將戰後日本三大政治醜聞的巨案:田中角榮的洛克希德事件、昭和電工事件、和竹下登因而下台的瑞克魯特事件加以分析和敘述。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日本轉型-九0年之後政治經濟體制的轉變

蔡增家  著
五南 出版
2004/02/01 出版
95 特價3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3/5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