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學科與理論論
後現代 本書所界定的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傳統的批判,強調多元論、不確定性、變化、邊際化、差異、語言遊戲等特徵。而後現代主義涉及各種領域,從文學到藝術,從音樂、舞蹈到電腦,從政治到經濟,從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以至於大學的高等教育等等,無不滲透著後現代的革命精神。 本書所探討的領域包括文學、美學、電影、戲劇、音樂、舞蹈、繪畫、政治、經濟、國際關係、科學及高等教育(大學),每一章的作者對該領域的後現代理論及其發展情形均有扼要的介紹,試圖藉由短短的文字描述能引發讀者對「後現代」的興趣,加深對後現代思潮的理解。 編者簡介 陳俊榮(孟樊) 陳俊榮,以筆名孟樊行世。台灣嘉義人。政大政治研究所碩士。台大法學博士候選人。曾任職於中國時報及聯合報,擔任過報社編輯、主筆及報紙專欄作家。長期任職於出版界,曾任時報出版公司主編、桂冠圖書公司副總編輯及聯經出版公司企劃主任,並曾任教於輔大、文大等校。 現為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司總編輯,掛名主編「文化手邊冊」系列叢書,同時任教於南華管理學院出版學研究所,並為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委員。 著作/《大法官》 《當代台灣新詩理論》 《後現代併發症》 《當代台灣新詩理論》 《台灣世紀末觀察》 《台灣出版文化讀本》 《台灣文學輕批評》 主編/《後現代學科與理論》 鄭祥福 鄭祥福,一九五五年生於浙江常山。一大八二年畢業於原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西溪校區)哲學系,一九九四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現為浙江師範大學政法系教授,系副主任。專事現代西方哲學的教學與研究。曾發表〈走出真理問題的迷宮--論當代西方科學哲學的真理觀〉(《中國社會科學》一九九六年第五期)、〈後現代科學哲學的出路何在〉(《哲學研究》一九九三年第十一期)、〈范‧弗拉森與後現代科學哲學〉(《哲學研究》一九九五年第三期)、〈實在、指稱與認識的自組織性〉(《哲學研究》一九九六年第十二期)等論文六十餘篇。 出版個人著作《後現代主義》(揚智一九九九)、《范‧弗拉森與後現代科學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八)、《李歐塔》(生智一九九五)、《後現代政治意識》(揚智一九九六);與孟樊共同主編《後現代學科與理論》(生智一九九七)一書。
輕輕鬆鬆學邏輯
邏輯思維 邏輯學是一門思維科學,學習形式邏輯可以培養和提高人們的思維能力,有助於人們嚴密的思考問題,準確的表達思想。一般人除了需要學習和掌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以外,還需要學習和掌握思維科學的基礎知識,提高閱讀、寫作和思考能力。 本書除了系統地講一點邏輯知識以外,並以具體故事進行邏輯分析,寓抽象的道理於形象的故事當中,能夠說明邏輯知識並不像有的人所說的那樣枯燥乏味、空疏無用。 本書是作者在大中學邏輯教學中收集的材料的基礎上加工整理而成的,貢獻給廣大的初學邏輯的同志,作為學習形式邏輯的入門讀物,本書的指導思想有兩條:一是理論和實際聯繫,二是抽象和具體結合。 關於作者 湯翠芳 福建省龍岩市人,一九三三年十月出生,幼年隨父母僑居印尼和新加坡,一九四七年回龍岩市上中學,一九五四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學習,一九五八年畢業後分配到寧夏回族的自治區工作,先在工業學院、新城中學、寧大附中任語文教師,一九八二年調寧夏大學任教,講授形式邏輯、寫作、法律基礎和婚姻法等課程,一九八七年被評為副教授,一九九四年升為教授。主要著作有:「說理文概論」、「趣談邏輯」、「普通寫作學教程」、「法律邏輯學」。
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
詹明信是現今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領域的風雲人物,他的咄咄逼人的理論姿態,他對問題關注的敏銳性和現實性,都使他的思想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 & 本書輯選詹氏的九篇重要論文及三篇附錄,反映了詹氏理論的框架和中心思想。在後結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這兩個似乎相排斥的領域,詹氏進行了結合的嘗試,並據此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在他看來,理論的深刻含義不在于其自成體系,而在于理論所揭示、所傳述的問題。他對資本主義的文化設置和邏輯進行了解構性的分析,並運用“辯證法”的敘事原則,重新審視人與環境及歷史變化的無窮盡的博斗。&
後結構主義
後結構主義 後結構主義曾經是西方學術舞台上最為活躍的一種思潮,它的一些觀念已深入人心,尤其在非西方國家大有方興未艾之勢。 因此,有必要介紹和總結後結構主義,讓人們明白它究竟是怎麼回事。二十世紀後期的哲學已偏離了尋求真理的道路,走向語言遊戲,但它的確也反映了二十世紀末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現狀,一種「後現代主義的心態」。 混亂的哲學是混亂的精神生活之反映,我們渴望走出混亂,但總不能完全從傳統中搬救兵;最好的出路是,對後結構主義和其他「後」思潮進行批判性的分析總結,從中找到哲學新生的契機。 作者簡介 楊大春 四川省蓬安縣人,西元一九六五年生。先後就讀於西川大學哲學系、南京大學哲學系、杭州大學哲學系、一九九二年六月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杭大哲學系講師。與人合著《現代西方哲學本體論》一書,並發表論文多篇。
細胞,信息與科學-生物學的啟示
本書是作者從生物學的角度,就電腦、微生物、語言、音樂、死亡、昆蟲等題目抒發所思所感的29篇隨筆小品,通過這些文章,作者透露出一個極富啟發性的主題:萬物都是複雜地相互依存的,我們過去做夢也沒有想到我們今天和自然的瓜葛竟然如此變本加厲地糾纏不清。
解構理論
對解構理論的認知 「解構」一詞是台灣世紀末思想文化界最流行的一個新詞,但什麼是「解構」,卻很少人能把它說清楚。 本書對於「解構」一詞的解說及對此一埋論的闡釋,言簡意賅,並對此一埋論的代表人物有詳細的論,且以解構式閱讀具體實踐操作,是迄今為止國內所見對「解構」一詞解說最清楚、詳細的一本入門書。 本書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研究:解構理論的基本特徵,解構理論的理論背景和代表人物,解構理論的閱讀方式,哲學、文學與人。 本書的特色是著眼於閱讀,從讀者的立場,而不是作者立場看待解構理論。 作者簡介 楊大春 四川省蓬安縣人,西元一九六五年生。先後就讀於四川大學哲學系、南京大學哲學系、杭州大學哲學系、一九九二年六月獲哲學博士位。現任杭大哲學系講師。 與人合著《現代西方哲學本體論》一書,並發表論文多篇。
改變近代世界的三位思
本書對馬克斯、尼采與佛洛伊德這三位近代思想家的生平及其思想,都作了一個扼要而詳實的介紹。最後對他們的思想,心作了一個客觀而強力的評判,評判的最大特色,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相信起三位思想家於九泉而問之,彼等也必口服心服也。讀其書,知其人,更知思想之建設與破壞力量的強大,則吾人對於思想之培養,會知所更張矣。
思考探奇心智的歷程
思考探奇 《潛能開發系列》是《水平思考法》創始人波諾博士,對人類思維程序最簡明、深入完整而精確的剖析。他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將人類潛能的「原創性思考法」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予人深思,啟人創見。 波諾博士強調:重創意、用腦靈活、隨機構想的「原創性思考法」,可以衍生出無數單純、圓滿、有效而出人意表的思維答案。他不像傳統的思考法,放棄想像而只重因果邏輯,將多元的思索過程,囿限於單一的、刻版的答案。波諾博士的《潛能開發系列》,史無前例,飽孕靈思,是教導人類開發人類潛能工程的最佳指南。 這世界使人不快樂的名堂太多,包括許多宗教和學問,都是禍首。本書試用科學的新方法,為你我他突破困境,衝決網羅,建立快樂的人生觀。 這是教大腦不是漿糊的人如何動腦筋的一本書,文中告訴你怎樣的思考才是對的,怎樣的思考卻是錯的。看了本書,你會大吃一驚,赫然發現自己有那麼多的錯誤思考方式;欲即時矯正,先睹為快。 作者簡介 愛德華.波諾,1933年生於英國Malta郡,牛津大學醫學博士,劍橋大學哲學博士,曾執教牛津、倫敦、劍橋及哈佛大學,現任劍橋大學思考研究基金會主席。 波諾精研醫學,後旁及心理學及生理學,功力深湛,論著甚多,在學術界特受尊崇與推重。
水平思考法
思考法 《潛能開發系列》是《水平思考法》創始人波諾博士,對人類思維程序最簡明、深入完整而精確的剖析。他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將人類潛能的「原創性思考法」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予人深思,啟人創見。 波諾博士強調:重創意、用腦靈活、隨機構想的「原創性思考法」,可以衍生出無數單純、圓滿、有效而出人意表的思維答案。他不像傳統的思考法,放棄想像而只重因果邏輯,將多元的思索過程,囿限於單一的、刻版的答案。波諾博士的《潛能開發系列》,史無前例,飽孕靈思,是教導人類開發人類潛能工程的最佳指南。 這世界使人不快樂的名堂太多,包括許多宗教和學問,都是禍首。本書試用科學的新方法,為你我他突破困境,衝決網羅,建立快樂的人生觀。 為什麼有人想事情,想得周到,想得突出,想得與眾不同,想得點子又好又多?因為這種人會「水平思考」,只會「垂直思考」的人,快看此書。 作者簡介 愛德華.波諾,1933年生於英國Malta郡,牛津大學醫學博士,劍橋大學哲學博士,曾執教牛津、倫敦、劍橋及哈佛大學,現任劍橋大學思考研究基金會主席。 波諾精研醫學,後旁及心理學及生理學,功力深湛,論著甚多,在學術界特受尊崇與推重。
在對錯之外思考
思考法 《潛能開發系列》是《水平思考法》創始人波諾博士,對人類思維程序最簡明、深入完整而精確的剖析。他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將人類潛能的「原創性思考法」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予人深思,啟人創見。 波諾博士強調:重創意、用腦靈活、隨機構想的「原創性思考法」,可以衍生出無數單純、圓滿、有效而出人意表的思維答案。他不像傳統的思考法,放棄想像而只重因果邏輯,將多元的思索過程,囿限於單一的、刻版的答案。波諾博士的《潛能開發系列》,史無前例,飽孕靈思,是教導人類開發人類潛能工程的最佳指南。 這世界使人不快樂的名堂太多,包括許多宗教和學問,都是禍首。本書試用科學的新方法,為你我他突破困境,衝決網羅,建立快樂的人生觀。 有人自以為地「擇善固執」,其實他擇了半天,卻像一頭老驢,誤入歧途,如何使你能夠明辨是非,不鑽牛角尖,在對錯之外思考,才能見效。 作者簡介 愛德華.波諾,1933年生於英國Malta郡,牛津大學醫學博士,劍橋大學哲學博士,曾執教牛津、倫敦、劍橋及哈佛大學,現任劍橋大學思考研究基金會主席。 波諾精研醫學,後旁及心理學及生理學,功力深湛,論著甚多,在學術界特受尊崇與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