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攻略-司馬懿
三國後期,在用兵上唯一能跟諸葛亮較量的就是司馬懿了。身處曹氏宗親集團中,在對付內部的矛盾時,司馬懿表現出極高的政治謀略。在同諸葛亮鬥智時,他雖然常處於下風,但整個魏國的文臣武將中,卻只有司馬懿能同諸葛亮抗衡,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可以說主要是司馬懿的功勞。
最聰明的總統-柯林頓的少年時光
柯林頓這一位當代極為傑出的政治家,是美國的政治史上的「紀錄締造者」,他不但曾是美國「最年輕的州長」,也是「任期最長的州長」,更是「效率最高的州長」,當選為美國總統後,在總統任期內讓美國的失業率、貧窮率與犯罪率都達到最低,民眾擁有自己住宅的比率則是美國史上的最高紀錄;在外交上,柯林頓更致力奠定全世界的和平。這些紀錄證明了柯林頓的能力,連續當選兩任總統也說明了他是如何的受到全美國人民的愛戴。不過,柯林頓的童年與少年時期並不快樂;還沒出生,生父就因車禍過世,母親再嫁後,原本以為可以給柯林頓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沒想到,繼父酗酒的劣習使他和媽媽、弟弟長期生活在暴力陰影之下。生活上的困窘並沒有擊倒他,反而讓柯林頓比任何人都更能體會別人的痛苦,也使得他變得堅強、自立。他對誰都面帶微笑,謙虛誠懇。就算到了總統競選期間,被政敵猛烈攻擊、受到緋聞困擾時,儘管內心沮喪,從外表上看,他依然笑容可掬。柯林頓的一生佈滿許多荊棘與險灘,所以,他的成功格外的引人注目。這樣一位世界知名、風趣幽默的美國總統,所有人都應該好好認識他。
成功者的故事8:張忠謀
張忠謀不僅被台灣資訊業喻為「半導體之父」,在全世界半導體業界幾乎沒人不知道「莫墨里斯.張」,可見他對半導體業發展的貢獻。張忠謀出生在中國近代的動亂時期,幼年到少年曾經經歷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相繼在香港、上海、重慶停留,在中國大陸淪陷前轉至美國求學,最後也在那兒開啟他的事業。在他的人生路上,曾經經歷幾場轉折性的挫折,這些挫折卻也奇蹟似的激發他的本能,化危機為轉機,使他一步步向半導體事業發展。我們閱讀張忠謀的成展,學習他沉穩的思考,並摸索自己的方向,向未來的人生邁進。
築夢大地
亞哥花園、龍谷樂園、達樂雕塑公園、小琉球海洋公園、茂林國家自然公園、高雄二二八公園……這些膾炙人口的人間樂土,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人類因夢想而偉大。 設計並監造這些景觀的人,就是獨創將雕塑藝術與景觀設計融於一體,國內景觀設計的鼻祖----朱魯青博士。他沒有顯赫的家世,從小在貧窮的環境中不斷地築夢,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美夢成真後,他又毫不猶豫地毅然歸零,去尋求他的下一個夢。 自從他的童年故事【打不倒的孩子--設計大師朱魯青】(文經社)出版後,就受到許多讀者與老師家長的一致推崇,在眾人的殷殷期盼下,親筆寫下這本真情道白,請你一起來與大師築夢歸零。
成功者的故事(6):林昭亮
揚名國際的小提琴家林昭亮,曾被喻為世界小提琴樂壇的莫札特。他兩歲即愛上音樂電影,會隨著節拍打拍子,他的父親特地為他作了一個小提琴玩具,他玩的愛不釋手。五歲正式學琴三個月即能上台表演。他的父母為了栽培他,費盡心力找名師、陪他欣賞音樂。林昭亮11歲時,父親因淋巴腺癌病逝,昭亮度過悲情更加努力向前邁進。這位被國人選為天才兒童的小提琴手,自12歲出國,一直以身為中國人為榮,遇到國人一定說國語,他的愛國情操令人感佩。我們閱讀他的成長,了解與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努力、忍耐和永不退縮的毅力。
成功者的故事(5):馬友友
馬友友的成長故事 享譽國際的大提琴家馬友友,五歲就被譽為音樂神童二十三歲開始全世界巡迴演出。三歲的時候,馬友友為了和學小提琴的姊姊有所區隔,選擇了大提琴做為一生的伙伴在父親的用心栽培下,很快展現出音樂的才華。 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除了在音樂上下功夫,對文學、歷史、人類學等科目,也有很大的興趣,大學時期還曾沈溺在「紅樓夢」等古典文學的世界裡,九度獲得葛萊美獎的馬友友,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樂曲,跳躍的音符猶如生命的波動,當你閱讀他的故事的同時,也等於走入音樂家生命的樂章,分享他的成長。 西元1991年,馬友友在錄音間,進行一項創新的「音樂實驗」。 「對,聲音再提高一些,宏亮一些。」 錄音室裡,是馬友友,和黑人爵士樂歌手:麥可。只見馬友友拉著大提琴,而麥可張著嘴,發初各種高低音,有時快,有時慢,有時柔美,有時高亢。 原來,馬友友正打算出一張新的專輯,名為「天籟」。是用大提琴和人的聲音來聯合演奏。 有有因為自己很喜歡爵士樂,所以和爵士樂手麥可很談的來,有一次,他們聊著聊著,友友忽然說:「用你的聲音和大提琴合奏,不知道效果如何?」 就這樣,他們兩人合作完成了「天籟」專輯,這張專輯在美國創下了連續100週都上榜的紀錄。 作者簡介 王淑芬,1961年生,台灣台南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最喜歡的人是小朋友,最喜歡的物是書。現任小學美勞老師。 曾獲:信誼幼兒文學獎、洪健全兒童文學獎、教育廳文學獎等。
成功者的故事(4):貝聿銘
貝聿銘 貝聿銘,被國際間譽為「現代主義泰斗」的知名建築師,出生於1917年的廣州。青少年時期在上海讀書,目睹上海新建的高聳現代建築受到相當大的震撼,十七歲時赴美留學,開啟了自己對「建築」的新概念。其後他的人生,因戰爭被迫滯留美國而產生相當大的變化,他吸收了新大陸自由的風格,追求現代主義精神,並兼具傳統人文思想,終於走出一條最具有個人風格的道路。 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師」最為人熟知的作品當推巴黎羅浮宮前,華美的透明玻璃金字塔。當年貝聿銘在策劃興建這座金字塔時,曾經遭受巴黎市民的嚴重反對,甚至有人對著他的腳吐痰以表達心中不滿﹔更多的市民則是縫上「為什麼要金字塔」的徽章,以示抗議。但在完工之後,媒體及大眾終於了解到他所設計的並不是死板的建築,而是一座真正會發光的金字塔,有如巴黎的夜空一般透明亮麗,是活生生的。最後終於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羅浮宮前的金字塔甚至一度成為巴黎的新地標。 本書以小說的形式介紹建築師貝聿銘的一生經歷,相信讀者一定會對其落腳異鄉的思鄉情懷感動,也會因為他對藝術、建築的執著而有一番新啟發。 作者簡介 管家琪 1960年生,輔大歷史系畢業。曾任民生報記者,現專職寫作。已出版童話、小說三十餘冊,翻譯及改寫作品超過五十冊。曾獲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兒童文學創作首獎等十餘項獎項。
成功者的故事(3):證嚴法師
作者簡介 吳燈山,1954年生,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畢業,現任國小教師。他熱愛教育,喜讀好書,空餘寫書。曾獲省新聞處小說獎,省教育廳兒童文學創作獎,教育部論文競賽首獎......等二十多種獎項,著有「大冒險家」等十八本書。 證嚴法師-躲警報的童年 噹噹噹...... 下課鐘聲劃破了寧靜的校園,響徹雲霄,上午的最後一堂課結束了!低年級只上半天課,一、二年級的小朋友紛紛走出教室在走廊上嘻嘻哈哈的朝校門口走去。 錦雲隨著隊伍,慢慢的挪動腳步。走道校門口,聽到老師說:「放學後,立刻回家,不可以在馬路上嬉戲、玩耍,知道嗎?」「知道!」小朋友齊聲回答著,聲音清脆響亮。老師滿意的笑了笑,揮揮手說:「小朋友再見!」「老師再見!」 走出校門,隊伍一哄而散。錦雲聽到一位小男孩說:「我的肚子好餓喔!」可不是?肚子咕嚕咕嚕唱起空城計了,錦雲邁開腳步,匆匆走向歸途。 碧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風,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倒是太陽很熱情,將金光不停的灑像大地。 走著走著,汗水已從錦雲的額頭沁出。就在這時,一陣淒厲的空襲警報聲,鬼哭神號的搖天撼地而來,把人的耳膜都快震破了。轟炸機來襲,每投下一顆炸彈,炸彈的威力震的天搖地動,不知是誰先念了一聲「觀世音菩薩」,婦女們紛紛跟著念......。這就是錦雲的童年,證嚴法師小時候的環境。
成功者的故事(2):施振榮
白手起家的宏碁電腦例如人施振榮,對國內電腦、科技工業有極大影響。他三歲喪父,母親靠一間小店鋪含辛茹苦撫養他長大。小學時期,他在家裡擺起「抽糖」做小生意,偶爾也幫母親賣鴨蛋;曾經沈溺賭博的遊戲,差點誤入歧途;在學校和同學吵架,被同學打了一頓,回家還要挨母親的鞭子;國、英文成績一直不理想;大學選讀自認最強的數學系,結果數學竟然考十分,讓他重新面對人生的抉擇……。施振榮成功的背後,是經過一步步踏實的腳步走過來的,我們閱讀他的故事,學習他的深謀遠慮與樂觀積極的態度,並為自己勾劃一個新的人生藍圖。
成功者的故事(1):李遠哲
衣錦榮歸的回憶 「即將接任中央研究院的李遠哲,今晚七點五十分,搭飛機返抵國門,他在接受訪問時,特別引用新加坡內閣李光耀的話『一個人要效忠自己生長的土地上』,強調他返國推動學術及科技研究的決心。」 李蔡配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螢幕,新聞主播正字正腔圓的報導,李遠哲回國接掌中央研究院的消息。螢幕上出現了李遠哲夫婦在機場,被記者包圍的畫面,經過長程的飛行,李遠哲仍精神奕奕的接受訪問。 「三十一年了,」面對著螢幕,李蔡配忍不住喃喃自語:「這個孩子終於回來了.....。」 電視影像快速的變換著,久違的記憶也像螢幕畫面,一一閃過李蔡配的腦海,為了更具體的捕捉那些流逝的畫面,李蔡配關了電視,走回臥房,拿出整理過的相簿一頁頁的翻著。 微微泛黃的照片,引領著她的目光一張張的留戀;個頭比抽水汲筒還矮的李遠哲,那時已會壓著把手打水了;一手支頭,一手書寫,是遠哲用功時的模樣;年輕削瘦得遠哲,已經訂完婚,準備到美國讀博士了......。 這個不服常規,喜歡挑戰的兒子,藉著照片又活生生的站在母親的眼前,再次逗得她又急又氣又笑又擔心。
莫札特
關於莫札特 當您在哼「小寶貝快快睡覺,小鳥兒都以歸巢......」這首歌時,是不是感到親切溫暖呢?雖然莫札特一生的境遇困苦,但是在作曲家中,卻沒有一位像他這樣自然的流露著愛,使人感覺到生命中充滿了喜悅和歡樂。 近百年來,莫札特被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天才、最重要的歌劇作曲家之一,也是古典樂派的中心人物。他能隨時隨地的把感情化作音符表現出來,因此,有人認為他的作品雖然優雅嫻習,卻不能深深的感動人。然而,像後期的交響曲、四重奏、歌劇、協奏曲等,倒能讓人從歡愉的氣氛中感覺到他所獨具的深邃氣質。 莫札特於一七五六年一月二十七日誕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五歲時就創作了大鍵琴曲。一七六四年完成第一首交響曲;一七九一年,完成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在布拉格上演「提特大帝的仁慈」。歌劇「魔笛」在維也納首演。寫作「安魂曲」,未完。同年十二月五日去世。雖然他的一生短暫而匆促,但他的音樂永遠與我們存在,永垂不朽!
舒伯特
磨坊少女 在三年前,也就是一八○五年,像怒濤一般的法國大軍橫掃過奧地利,蹂躪了維也納。奧斯特利支會戰中,法國擊潰了奧地利和俄國的聯軍。 奧地利與俄國的軍隊損失摻重。光在奧斯特利支一役中,聯軍死傷兩萬人,被俘虜的也兩萬人,並損毀兩百門大砲;而法國軍隊總計才死傷八千人左右。 結果奧軍,向拿破崙的軍隊投降,雙方締結普雷斯堡條約。在這條約中奧地利放在威尼斯和德國南部的勢力。 剛剛在聖母像前禱告的婦人,她的丈夫就是在與拿破崙的軍隊交戰中陣亡的。 老公公和他妻子,把從維也納郊外買來的鈴蘭花,輕輕的放聖母像前,然後跪下來禱告,站在他身後的兩個年輕人也跪了下來。 禱告完畢,法蘭茲、赫曼再度想向那對老夫婦道別時,看到一個少女從磨坊裡走出來,胸前捧著一束紫丁香。 少女的臉被太陽曬成了黃褐色,秀髮烏黑垂肩,大而清澈的眼睛,高高的個子,看起來很美。 她身上穿了一件滾荷葉邊的白襯衫和一件黑色的長裙子、頭髮繫著一朵白色的緞帶花,而且還淡淡的化過粧,這種打扮,令人看不出她是個在磨坊裡幫忙的人!
蕭邦
天才少年蕭邦 「蕭邦生於一八一○年三月一日,也就是一百七十年以前。你在學校讀過歷史嗎?」 「嗯,一點點,在社會科裡學過。我很喜歡歷史。我看了『凡爾賽的玫瑰』這本書,才知道一點法國革命的事。雖然那只是漫畫書,但我很喜歡。」 「那本書我也看了。我是向孫兒借來的,故事很吸引人。」 奶奶笑著站起來,從書桌上拿出地圖。 「你所知道的法國革命是一七八九年的事,也就是蕭邦誕生的前二十年,相當於我國清朝乾隆年間。那時候,歐洲非常混亂。美國在法國革命前六年,脫離英國而獨立,英國則發生產業革命。蕭邦的國波蘭並沒有獨立,而是由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統治。你看地圖,就能了解一個國家被三個國家瓜分的悲慘了。蕭邦誕生在華沙附近的小村莊,卻不是純粹的波蘭人。他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他們是喜愛音樂而又慈祥的雙親。尤其是母親尤絲蒂娜有嘹亮優美的聲音,對蕭邦來說,她是全世界最好的女性。」 奶奶又拿出一本書,翻開書的內頁。 「你看,這就是蕭邦的父母。」 她指著畫像,那是咬著下脣,睜著一隻大眼的尼古拉.蕭邦,和戴著頭巾的尤絲蒂娜。
史特勞斯
史特勞斯 史特勞司父子是十九世紀維也納最重要的華爾滋和輕歌劇的作曲家。老約翰特別注重表現華爾滋韻律的優美,把維也納的舞蹈音樂擴展到了極致。從一八三○年,他就被音樂界稱為「奧地利的拿破崙」。 小約翰史特勞斯是老約翰的長子,被人稱為「華爾滋王」,他所作的五百首舞曲中有一百五十首是華爾滋。他的輕歌劇到現在多半也只留下華爾滋曲。小約翰的輕歌劇所呈現的機智、風趣、音樂創作在當時只有奧伯和奧芬巴哈的喜歌劇能與之抗衡。 小約翰晚年埋首於輕鬆歌劇的作曲,一八八八年他又發表已經很久不曾寫作的新華爾滋舞曲,再度轟動一時。這首華爾滋舞曲就是「皇帝圓舞曲」。他在輕鬆歌劇的作曲方面,也一直尋求表現出德國風格的主題。 小約翰史特勞斯於一八九九年六月三日下午四時十五分逝世,享年七十三歲。他雖然離開了人世,但他所創作的音樂,像美麗的藍色多瑙河般的,永遠暢流在維也納人們的心裡,也留給人們無限的懷念。
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基˙柴可夫斯基聲於俄羅斯,是一位廣受喜愛的作曲家。本書敘述的就是他一生的故事。最後,仁慈、善良的天使帶著他的靈魂飛向天堂,使他無法再返回人間。 在世界各國有名的作曲家中,似乎很難找到像柴可夫斯基這麼悲觀的。他自幼就很嬌弱,心靈也非常脆弱。長大後,多愁善感的個性仍然沒有改變。 然而,柔弱的彼得,卻創造出不朽的芭蕾舞劇和許多著名的交響樂曲。他不但成為俄國的作曲家代表,在世界樂壇上也受盡讚譽。這是什麼魔力附在他的身上,使他筆下的音符,成為眾人喜愛的樂曲呢? 細究之下可以發覺,使聽眾如癡如醉的,正是他的作品中抹不去的童話色彩,而這種童話色彩和柴可夫斯基本人的氣質相配合。 他把俄國各階層的人的心靈,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歌劇和芭蕾舞曲的形式表現出來,為芭蕾舞劇帶來永恆的光輝。
巴哈
瞌睡叔叔 我的家在郊外,屋子後面長滿了雜草。瞌睡叔叔的家,就是被這一片茂密的雜草包圍著。 聽說瞌睡叔叔是個漫晝家,可是卻沒有人知道他畫過什麼。我想叔叔一定是個不受歡迎的漫畫家!然而,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很喜歡叔叔,而且常常去找他玩。 這一天和往常一樣,我來到叔叔家,推開門走了進去。 瞌睡叔叔的家從來不鎖門的,所以我都是自己開門進去。 不出我所料,叔叔又坐搖椅上打瞌睡了。 但是,我覺得叔叔的姿勢和平常有點不同,不像在打瞌睡的樣子。我喊一聲:「叔叔,我來看您囉。」 叔叔好像沒聽到我的話,他並沒有回答。真奇怪!我跑過去一看才知道,原來叔叔戴著耳機,正在聽錄音帶呢。 一會兒,叔叔抬頭看見了我,笑著說:「哦,你來了。」 叔叔一面說,一面拿下他的耳機套在我的頭上。 這時候,透過耳機傳到我的耳朵裡的聲音,不,應該說是流進我身體裡面的音樂,我不知道應該怎樣說出自己的感覺才是。我出神的聽著。隨著音樂口中不斷喃喃的打節拍:「啊,啊,啊,啊--」。 我的心跳加快,手指微微顫抖,整個背部發燙。這音樂是誰作的呢?十歲的我感覺到自己的心和身體受到強烈的震撼。 我聽過有人看見了美麗的夕陽,感動得流眼淚;現在我才了解那種心情。
福斯特
福斯特 福斯特出生於美國賓州匹茲堡附近的一個小鎮上,是他們家的第九個兒子。他的哥哥是位商人,很有名氣,希望福斯特長大後能做個好的會計員。但是福斯特從小就對音樂有興趣,這一點使他的哥哥很生氣,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史蒂芬是個好孩子,但是我沒辦法把他留在學校裡。」 雖然他喜歡音樂,卻沒有機會受到正式的音樂教育,他的音樂知識大半靠自修得來的。他的哥哥在回憶錄裡說他「不眠不休的研究那些名家作品,特別是莫札特、貝多芬和韋伯的作品。經過多年的鑽研,使他自然能夠登堂入室。」 福斯特在十四歲那年,曾寫了一首四支長笛演奏的圓舞曲。兩年以後,他的第一首歌曲「愛人請開窗」出版,他又繼續寫了不少動人的民謠歌曲。福斯特的歌多半是自己寫詞、自己譜曲的,旋律簡潔流利,和聲容易,歌詞使任何一個人都有親切感。他最常寫的題材,一種是遠方游子的思鄉情懷,一種是黑人的生活,加進黑人的方言,一種是反映內戰前農人的生活,另外還有一些沉慟悲哀的離別歌、悼歌。當然,他也表現一些歡愉的歌曲。
舒曼
夢幻曲 菲利克斯一家人把這個別墅稱為『小狗窩』。母親克拉拉在中間,七個孩子依偎在母親身旁。 他們要在此地度過這個夏季。別墅的名稱,對它的外觀和內部多少帶有一些戲謔的味道。 一般人叫做巴登,巴登的附近地帶,是歐洲少數有名的別墅勝地之一。來自各國的許多富豪和藝術家,都在這裡度過酷熱的夏季。 『小狗窩』和那些人的別墅比起來,顯得格外樸素小巧。 但是,在這狹窄的空間裡,卻擺設了三台漂亮的大鋼琴;庭院裡,古木蒼鬱,涼風習習,使心曠神怡!即使是有錢人家的豪華客廳,也無法體會到這種舒適與快感,何況,還能常常見到布拉姆斯叔叔,怎不令菲利克斯感到高興呢! 庭院的樹梢被風吹得「颯颯」作響。菲利克斯坐在樹蔭下的板凳上,等待住在附近的布拉姆斯叔叔出現。 從庭院望去,稱別墅為『小狗窩』並不為過。數年前,這個家的父親便過世了,可是在生活上,依靠母親的雙手,孩子們仍過得很好。菲利克斯一直想向布拉姆斯叔叔詢問有關父親的事情。
布拉姆斯
法蘭克福的離別 理英: 我沒寫信給你的這段時間,春天已悄悄的遠離,天的腳步漸漸近了。 維也納的夏天,氣候很好,住在這裡實在很舒服。只是,暑假一開始,我就前往德國的法蘭克福,根本無法享受維也納的夏日。 法蘭克福正是史萊亞老師的故鄉。此刻,我就是在他家二樓的南邊,一間暫時充當我的臥房的書桌上寫這封信。 我預定整個暑假都要停留在這裡。 現在是上午十點,從窗口可以清楚眺望法蘭克福。這座城市是世名的金融中心,也是眾商雲集的大都會。這裡曾經產生一位著名的富豪-洛勒斯。查爾。有許多銀行與公司,都在這裡設立分支機構。所以,這裡也有不少本國來的人。 每次在路上或者餐廳裡,遇到中國人,總我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今天,我寫這封信給你,是因為最近心境有點變化,我想把這件事告訴你。 從春天到夏天,我在維也納,幾乎整天都在練琴。不管是音樂學院的教室,或在史萊亞老師的家裡,都像樂魔附在我身上一樣,忘我的拼命學習。我想大概是因為對鋼琴的執著,才使我有這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吧! 學校一放暑假,我就離開維也納,來到法蘭克福。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我又再度成為一個孤獨的異鄉人。我所心境上的變化,就是指這個。
德布西
看海 那一天,我坐在海邊看海,白色的浪濤不斷湧上岸來。 通常,冬天的海邊都很寧靜,尤其是那天。這情況,跟夏天人潮洶湧的海邊相,真讓人不敢相信。 我看到遠處有一個人,牽著兩條狗在跑步;另一邊有一位老和一個小孩,邊走邊彎下身子。我猜他們一定是在拾貝殼。 當時,我是坐在沿岸路旁的石階上。雖然我很想走近些去欣賞海景,但是,再走過去,沙灘便是濕的,坐在上面一定不太好受。所以,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海邊似乎比往日更為寧靜,只有浪反覆拍打岸壁的聲音。海面上雖然不是平靜無波,浪濤也不高。我凝視著海浪,發覺浪頭到了一定的位置,就像野獸般站起來,向我衝來!但是到了最高點,卻又無力的倒下,變成一灘白色泡沫散開了。 海浪湧上岸時,好像在沙灘上鋪了一張鑲著美麗花邊的桌巾,那複雜而細緻的線條,格外耀眼。 因為天氣晴朗,地平線看得很清楚。遠處的海面,連一艘遊艇或釣魚的小船都沒有。 在一片蔚藍的海連天的懷抱中,不知不覺間,我已昏昏欲睡。 眼前是一片藍色的世界,只有浪濤聲在耳邊迴響著。 不知道經過了多久,我突然覺有點奇怪,因為,反覆湧過來的濤聲似乎有些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