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機械設計:制定工程規格→零件組裝→查核→導入量產,以設計創意突破瓶頸的最高製造法
工學×材料×加工×標準化×設計審查從制高點整合品質、成本、交期,依據需求達成完美CP值 「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000小時、MTTR(平均修復時間)10小時的機械」與「MTBF10小時、MTTR10分鐘的機械」,哪一種符合實際生產效益?設計出沒有調整空間的機械設備最為理想,不僅可減輕作業員的操作負擔,即使被對手廠商拆解零件也難以複製模仿。實務上的機械設計步驟包含:決定規格、製作設計圖、製圖(零件圖及組裝圖)。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動員設計者全部的機械設計知識及經驗,除了仰賴機械構造和機能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考量每個零件的形狀、材質、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加工法和組裝調整的難易度、維護方式。也就是說,機械設計在創意構思發想階段就必須思考生產製造的可行性與效益,綜合評估符合品質、成本、交期三面向需求的完整解決方案。而要能夠製造出兼顧美學與機能的世界級商品,不僅得根基於上述各項眉角面面俱到,還需進一步發揮獨特的創意和設計力。作者西村仁於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任職長達21年,將所累積深厚豐富的自動組裝機、測量儀等機械設計的實務開發經驗凝縮於本書中,提供機械設計所需最扎實的機械工學知識,以及工作現場最有用的降低成本設計訣竅和提升效率的標準化案例。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必備的機械知識:結構零件(螺絲、彈簧等)、傳動(機械機構及連桿機構)、控制機構(感測器)、動力源(馬達、汽缸等).掌握材料特性與加工訣竅:包括材料的機械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三大特性;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熱處理及表面處理等五大訣竅.製作品質數值化:以良品率、標準差、可靠性、整備性、製程、維護性、耐久性等方法檢核.提升機械設計效率的標準化:以材料、表面處理、採購商品(廠商、系列、規格)、設計步驟(如流用圖面)4大面向範例解說 日本讀者這樣說:「不僅適合自學,也能拿來傳授教學的好書。」「無論入門者或是技術純熟的設計人員都適用。」
企業主管必修的設計課:從賣產品到創造粉絲,設計如何協助企業打造受歡迎的品牌?
設計是經營者的好夥伴!有15年日本最大廣告公司電通經歷的設計師分享如何運用設計的力量讓品牌價值極大化!誠意推薦Lynn|三分鐘行銷在學中創辦人孔翊緹 Audrey|社群玩家、電商人妻楊士慶|平面設計師 過去在選擇較少、資訊不流通的時代,只要商品能夠在店裡上架銷售,就可預期會有一定的銷量,但在現今這個物質生活豐富、透過網路也很容易買到國外產品的時代,替代性高的商品和服務會越來越難以存活。如果無法成為能精準定義品牌特性、讓人強烈地感到「喜愛」的獨特存在,就很難擺脫功能與價格的競爭。 而要創造出受人喜愛,並因「這正是我想要的」而選擇的商品,導入「品牌設計」,讓設計師在專案初期就參與其中是非常有效的手法。因為設計師就是將企業「想要傳達的內容」轉換為色彩和形狀的專家,只要品牌領導者對其提供的服務或商品有明確的想法,設計師就能將品牌的識別特性視覺化。 作者在日本最大廣告公司電通任職15年之久,參與過許多企業的廣告製作和品牌建立,深感隨著時代變化,企業和品牌面臨的課題與挑戰不斷改變,而設計對品牌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然而許多企業方還不了解該如何運用設計的力量增加品牌的吸引力,或不知道如何與設計師溝通,因此在本書中詳細分享品牌設計的過程與案例,希望能擔任商業活動與設計的橋梁,讓企業了解設計不僅是單純的裝飾,而是一種有意義的投資。如果能巧妙地將設計融入商業活動中,便能將企業文化、產品魅力以及管理者的心意等看不見的價值傳達給客戶,有助於建立品牌形象及情感連結,成為消費者心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彩盒製作全攻略.包裝業務必看心法秘笈
★本書為雙面翻閱設計,內容涵蓋【彩盒製作全攻略】及【包裝業務必看心法秘笈】兩大主題,不藏私的業界分享難能可貴!★作者將其長年實務經驗和專業見解,轉化為簡潔明瞭的圖文解說,內容概括彩盒製作從設計到生產的各個層面,並依行業別分析適用盒型及全方位溝通接單技巧,是一本設計師/業務必備的實用秘笈!【彩盒製作全攻略】完整說明彩盒製作流程學術與實務完美結合讓你避開常見錯誤包裝量產不踩雷【包裝業務必看心法秘笈】全產業盒型應用與溝通技巧
產品製造設計生產套書(共三冊):產品設計+加工材料+工業製圖
單書介紹第一冊:圖解產品設計:實現數位化的設計和製造,3D設計即戰力養成實務,科技面‧商業面‧加工面‧製圖面一應具備!因應大數據之導入,結合企業實務×機械設計×工學×規格教你全方位整備3D產品設計實力,無縫銜接產業數位化的量產模式 所謂的產品設計,不僅是製圖,最終還必須做出實際能夠上機製造的產品規格、設計圖和設計書。從技術面來說,必須透過3D設計技術與數位資訊管理,提升效率和品質;從功能面來說,必須按照產品、單元、零件的規格,考量相關領域(電子、光學、化學品、軟體程式)的技術規格;從產製面來說,必須考量能符合市場需求,並解決產品化過程的企劃、設計、生產、出貨(開發、生產、販售部門間的協調)的種種難題。本書作者任職佳能(Canon)股份有限公司40餘年,歷經光學、半導體機器設計、技術標準、資訊通訊系統等各專門領域,同時是日本設計工學會(JSDE)舉辦之設計大賽的培訓委員,產學知識及實務經驗豐富;長期致力於推廣統一製圖參照標準。本書因應產官學界面對數位化轉型的共同需求,委託作者整合時下產業界實際的作業程序、訣竅和專門技術知識,讓職場設計新手建立即戰力,在工作上發揮並應用所學。時值全球智慧製造轉型階段,不僅是將入行的新手、對在職工作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工作指南。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繪製3D圖面:理解幾何公差、公差分析、圖面指示/符合國際通用標準ISO、IEC、JIS等/善用數位科技從2D進化至3D,讓產製鏈作業更有效率‧落實設計流程:構想設計(如何具體實現產品所需規格)→基本設計(與相關部門間確認各自領域最終設計)→詳細設計(針對個別單元、零件建立最終製作規格和最終圖面)‧加工技術知識應用:了解加工法:射出成型鑄模模具為例/材料種類、特性/鑄模製零件設計(形狀、外殼零件功能)/成型後的收縮及變形、倒R角、拔模角度等考慮事項‧必備開發實務know-how:定價差異化、製造成本、產品功能、市場調查、專利、法規、生產技術等 第二冊:圖解加工材料:兼顧品質╳成本╳交期之外觀與實用性從「想這樣設計就用這種材料」的視點出發,不談理論和艱澀知識,文科生也能輕易了解用在實務工作上!「該選什麼材質?為什麼做出來的東西不堪使用?」「同樣的效果,該選擇便宜材料另做加工?還是選用較貴材料減少加工?」每一個產品創意都需要仰賴材料和製造技術才能實現。材料的選擇決定著最終產品外觀的吸睛程度、以及切合功能性與否;更與後續的加工方式息息相關。 要成為產品製造的「材料達人」,並非要懂得材料成分、或結晶結構如何隨溫度改變之類的艱深知識,更重要的是懂得實務上材料的加工特性和應用缺陷,如延展性、導熱速度、生鏽與否等,便能依據設計的功能性和美學需求,參酌加工方式、成本、交期,進而篩選擇定材料。本書從材料應用著手,綜合評估品質、成本、交期三面向的材料特性;在兼顧外觀、實用性的同時,納入營業觀點,將資源做最大整合與最有效的利用。打開本書你將學會:‧機械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三大材料特性一手掌握‧涵蓋 鋼鐵/鋁/銅/塑膠/陶瓷等金屬非金屬常用材料,參考最實用‧統整熱處理加工如何改變材料特性:淬火、回火、高週波淬火、滲碳...‧從材料用途反推,建立選材的標準化程序;節省時間、金錢成本最具效率§設計人專業推薦§王千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教授)陳德勝 (Xcellent卓嶽設計創意總監) 潘炯丞 (BenQ數位家居產品事業部處長)§日本讀者實證推薦§「文科出身的製造業相關從業人員必讀!將艱深的材料知識以相當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恐怕沒有其他書比這本更讓人容易理解了。」「以金屬材料為中心一直到非金屬材料都有廣泛的介紹,深入淺出的說明足見作者在實務經驗、學識、論述能力上都有過人的表現。」「本書介紹業界常用金屬材料的主要特徵,易讀易懂;推薦用來擴大自己的視野跟知識範疇。」 第三冊:圖解工業製圖:「具體呈現+確實傳達+容易管理」的圖面轉化法,無縫接軌每一個分工環節日本上市公司生產技術專家的最高製圖實務教你從制高點重新定義「正確‧明瞭‧高效率」,校準製圖腦! 「在一張圖面繪製多個零件,沒想到日後產品改良,圖面無法流用,造成時間和成本浪費……」「訂定公差時,究竟要以外觀品質為重?還是成本考量?」 圖面依據設計構想而來,是所有相關分工的基準。無論是早期的手繪、或是現代2D、3D CAD繪製的圖面,追求的都是只要遵循圖面上的標準化規格、尺寸符號、標註原則,任何閱圖者包括採購、零件加工、組裝調整、品管、業務等,都有一致的解讀、製造出一樣的成品。而且不僅要能充分展現設計端的創意,兼顧外觀和機能,還必須滿足生產端品質、成本和交期的考量,順利加工組裝上市。本書作者綜整21年於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實務經驗,從企業營運的實際生產製造活動出發,說明繪製圖面作業中標準規格知識及製圖技能的實務要點,涵蓋設計面、繪製面、加工面、營業面等各面向需求,凝縮為精闢簡要、深具啟發的專業參考書。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圖面種類‧結構‧要點一次掌握:計畫圖、零件圖、組裝圖‧2D、3D圖面自由轉換物件形狀:立體圖面繪製法/第三角法,輪廓線、隱藏線、中心線的方法;輔助視圖/剖面圖、投影圖、展開圖‧尺寸、公差標註的眉眉角角:大小尺寸重要資訊標註在哪一張圖面、如何標註、基準的考量方法……;三種公差/尺寸、配合(嵌合)、幾何公差‧攸關完成度的關鍵資訊:表面處理、材料種類、接合方式的標註法,主要機械部位/螺絲、彈簧、齒輪的繪製法§專業人士推薦§徐義權 「be*U」品牌創始人/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陳禧冠 仁寶電腦集團創意中心首席創意長/資深副總經理許宏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工學院副院長§日本讀者實證推薦§「沒有實際製圖經驗,為了作業買了這本書參考學習,成品被老師誇獎了。即使初學者也能馬上應用的一本書。」「因為工作上需要和加工廠溝通,以往在工作中頻繁出現但不理解的用語,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說明和例子,很受用。」「設計相關圖面實務上有許多小眉角要留意,譬如JIS規格和實務上應用若有疑問,這本書做了很多提點和解惑。」
編輯設計學【暢銷紀念版】Print, Web & App!數位與印刷刊物的全方位編輯設計指南
先有準則,再談創意。掌握實用、易讀以及視覺美感的「Editorial Design編輯設計學」全方位指南。 & 「Editorial」原指「社論」,亦即在特定時間,對特定議題所發表的意見。編輯設計的最初任務,是要為值得訴說的故事進行全面策劃,並藉由出版刊物分享觀念、興趣或甚至品牌情報。編輯設計如今已不再局限於紙本頁面,而更常跨足到行動載具上。然而,無論是哪個時代的設計師,都肯定同意這門學問最重要的能力在於卓越的溝通技巧,與說故事的熱情。 & 確實傳達訊息是平面設計師永恆的課題,各式刊物如報紙、雜誌中的資訊分類更是一門精緻學問。本書由英國設計類教科書權威Laurence King出版社策劃、倫敦聖馬丁學院教授與藝術設計類書籍專職作家共同撰編課程內容,以當今主流的閱讀形式如電子雜誌、電子書、各式印刷出版品及刊物為基礎,為讀者規格化「新聞報刊類」平面設計的共通原則,並以大量優秀範例輔助說明,一本讀通這門複雜學程。 & 除了必須熟悉字型、視覺效果等平面設計的範疇之外,「新聞報刊類」的平面設計師(也就是所謂的編輯設計師)還需要具備能分析資料與讀者行為,並綜合廣告主以及讀者需求之後將資訊視覺化、甚至延伸到行動媒體上互動功能的能力。「編輯設計」的工作,其所需具備的準確度與複雜度與其他平面設計大有不同,關注的設計價值也有所出入。本書以七大章節為讀者建立編輯設計工作的基本觀念與技巧,任何對雜誌、報刊或其他類型出版品設計,無論數位或印刷有興趣的讀者,都能藉由本書獲得技術和觀念上的長足進步。 & Chapter 1:編輯設計 什麼是編輯設計?編輯設計師的工作與一般的平面設計有什麼不同?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適合成為一名編輯設計師?本章將定義、定位編輯設計工作在媒體界與設計界所扮演的角色與肩負的社會責任。也透過與知名刊物如《Wallpaper*》和《衛報》的直接訪談,加深讀者對編輯設計的初步認識。 & Chapter 2:編輯設計格式 編輯設計最常應用在報紙、雜誌之中,其中不同性質的刊物,又會衍生出全然不同的設計原則。本章將快速帶領讀者了解編輯設計所涵蓋的範疇,與其各種面向和形式。從新聞、雜誌平面媒體發展至今的軌跡,來概覽這項設計工作曾經以及將會面臨的變化與考驗。 & Chapter 3:封面設計 封面不僅是一份刊物的門面,更是在編輯設計工作中,最接近一般所認知的(海報式)平面設計,以及最能發揮創意、挑戰也最大的項目。本章除介紹紙本、數位刊物的封面設計法則之外,也提供自1940年代迄今的封面發展,藉此一窺編輯設計風格與手法,和時代演變的密切關係。 & Chapter 4:刊物內容 文字內容是刊物的血肉,而提供其展示骨幹以及邏輯架構,則是編輯設計師的重要工作。本章詳盡介紹常見的印刷以及數物刊物版面上出現的所有內容以及設計元素如字型、圖片與各種類型文稿,並一一說明其用途以及對讀者、廣告主或銷售的影響。 & Chapter 5:製作版型 規劃完善的刊物版型,除了能使設計工作變得有效率、降低工作過程中的錯誤,當然還具有易讀性、美觀以及訊息傳達、反映時代潮流等功能。版型設計是一份平面媒體的品牌策略中最重要的一環,本章藉由大量且多元的範例,向讀者展示設計師如何利用慎審考量過的版型及格線系統,來製作出語彙正確的版面,也更進一步延伸到數位版本之中。 & Chapter 6:設計者的必備技能 編輯設計師需要具備除了一般平面設計師的基本技能,還要有閱讀並深入理解各式文稿,並將之視覺化的能力,如今更需要涉獵各式各樣的數位技術。本章將以一位編輯設計師可能面臨的各種工作項目與挑戰,逐一說明其解決問題時的種種考量與先備知識,也完整介紹這些學門如字型設計、圖片後製、印刷、色彩、紙張、多媒體互動設計與策略等的要領。 & Chapter 7: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一份好的刊物能夠反映時代,更可能帶動潮流與思想運動。透過研究報刊雜誌的歷史與演進,設計師更能理解所謂真正的編輯設計的潛能與責任,進而將研究結果帶入自己的工作之中。本章透過近二十位樹立時代標竿的設計師以及刊物,來向讀者展示這份工作最有價值的各個面向。 & 【誰需要這本書】 本書中介紹了── Adbuster、Anorak、Blitz、Carlos、Charm、國家報、明鏡週刊、fused、Esquire、Eye、Flaunt、fishwrap、衛報、Harper’s Bazaar、、i-D、Illustrated Ape、Interview、Inside、Idea、、Metropolis、新聞週刊、Net-a-Porter數位雜誌、Nova、紐約時報、Oz、觀察家報、Port、Pariscope、Real Simple、Rolling Stone、soDA、Speak、經濟學人、The Face、The New Yorker、Twen、Time Out、泰晤士報、Vanity Fair、WIRED、Wallpaper*、Zembla……,完整呈現近一百年報刊設計理念與其時代精神。平面設計師、字型設計師、網站設計師、數位出版開發者、編輯、出版媒體工作者不可錯過的必備工具書。 & 【業界同聲力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王明嘉 王明嘉視覺事務所負責人 李取中 The Big Issue Taiwan總編輯 何曼瑄 OKAPI閱讀生活誌總編輯 溫為翔 BIOS Monthly總編輯 廖秀哖 Wazaiii網站總編輯 謝政蒼 sense好感誌副總編輯 & 「印刷刊物的簡明扼要「文字編排」法則,到數位雜誌的多樣創意「圖文編輯」手法,是快速了解和全面認識「編輯設計」的必備手冊。」──王明嘉視覺事務所負責人 王明嘉 & 「無論載具是紙本或電子產品,文本只有在符合讀者需求的情況下才會被閱讀。當載具的多元發展勢不可擋,出版的面相愈來愈寬廣,身為內容編輯也必須不斷進化,在各種載體中,找到同時兼具畫面美感、並能正確與讀者溝通的編排方式。」──OKAPI閱讀生活誌總編輯 何曼瑄 & 「編輯設計對於當代內容生產的意義在於,藉由整合不同媒材的使用者經驗找尋敘事的一致性,破除瑣碎資訊與傳統長篇的對立迷思,讓數位與紙媒和解,共同建構閱讀的未來想像。」──BIOS Monthly總編輯 溫為翔 & 「如何編出圖文並茂、賞心悅目,且為人所留藏或記憶的作品是件難度甚高的工程。本書透過筆者的專業論述,不僅將媒體紙本的編輯概念作清晰傳遞;更在因應數位化時代,媒體們如何轉化平面思維於數位版面編輯上,具有深入淺出的見解。值得收藏。」──Wazaiii網站總編輯 廖秀哖 &
創意包裝設計大全:紙盒基本結構&精選設計師作品,剖析135個作品+70個模板(附DVD向量模板檔案下載)
禮品、美食、日用、運動、家居… 環保、童趣、便利性… & 集結各種領域的特殊創意包裝,給你滿滿的靈感啟發! 隨書附贈結構圖DVD,可供下載製作 & ◆創意包裝百科全書,集結創意發想的設計大全 ◆獨具匠心的包裝設計:紙盒基本結構 精選設計師作品 ◆禮品、美食、家居…剖析135個作品+70個模板 ◆全彩內頁:包裝效果圖及包裝結構圖展示 ◆附全書結構圖,收錄DVD向量模板檔案下載 (PC、MAC) & -主要紙盒結構類型 盤式摺疊/黏貼、管式摺疊/黏貼、管盤式摺疊/黏貼、特殊折疊 & -多樣化的產品包裝結構設計 手提式、間隔式、鎖扣式、開窗式、懸掛式 & -各式領域的包裝結構應用 禮品、美食、護膚、日用、運動、家居… &
圖解產品設計:實現數位化的設計和製造,3D設計即戰力養成實務,科技面‧商業面‧加工面‧製圖面一應
產品設計師要能設計出最能符合顧客群需求的產品,並使產品標準化,進而量產。也就是說,從開發規劃階段就必須做出實際能夠製造出產品的規格、設計圖和設計書等,以期該產品能開發出市場所需的功能,並且能夠在符合成本下被量產出來。 & 然而一名進入職場的產品設計師真正需要何種技能與相關知識,學校並不會教。本書則以大學裡學不到的企業工作內容(如產品開發手法)為中心,讓讀者能夠確實理解如今產業界所要求的製造業設計人才需要具備哪些能力,也就是內容融合了時下產業界所需的實務、訣竅和專門知識,讓即使是職場新手,也能培養即戰力在工作上發揮並應用所學,是不可多得的工作參考指南。 本書特色: ‧製圖面:幾何公差繪圖的基礎知識、使用3D CAD繪圖的設計方法 ‧設計程序面:規劃構想→要素審視→功能審視→產品功能審視→產品審視→量產審視→量產 ‧加工技術面:了解產品的製造過程之前,必須先掌握加工技術知識。提供了鑄模製零件設計技術和加工技術的基礎知識,包含了使用的專門術語與材料種類特性等 ‧實際範例:從日本設計工程協會等眾專門協會團體的競賽中,挑選優秀且實際可以生產的設計作品(如「手持式吸塵器之鑄模製外殼零件設計」),說明相關技術和應用 &
看了就想買!藏在設計裡的暢銷關鍵:一頁一法則,讓人秒下單的心理效應
巧妙運用心理法則,創造更有效、更有說服力的設計, 讓消費者看了就想買、讓讀者掃過就想點進去看, 帶動銷售與點閱率,成為叫好叫座的一流設計。 & ★統整【銷售心理學+視覺效應+色彩心理學+構圖法則】,一本到位! ★以108個設計實例,逐一說明,一眼就懂! ★平面、海報、網頁web、banner或APP等視覺設計都適用! & 【內容簡介】 一頁一法則,歸納呈現暢銷設計所需的所有元素! 具衝擊力‧印象深刻‧有效且具說服力‧改變形象‧促使行動的……各種心理設計法則 & 我們每天都會無意識地受到各種網頁、電視、街頭看板等影響,不知不覺就被誘導做出各種選擇,其實這些商業設計都是刻意利用了心理學,讓你「不知不覺就快手按下購物車結帳」「覺得贈品太吸睛太欠買」「因為這個APP太順手而付費使用」…… & ★想要商品熱賣,務必要看這本! 本書將以常見的網頁、海報、banner等為範本,剖析當中所隱藏的心理法則,接著以一頁一法則、搭配圖例的方式說明各種心理學效果、視覺錯視原理、色彩效應、構圖原則等,是設計師、行銷宣傳和商品企畫人員必備的暢銷寶典! & ★嚴禁惡用!為消費者的荷包把關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當你了解刺激消費的機制,就能夠讓自己保持冷靜、捏緊荷包,區分是真有需要還是受到誘導而失心瘋,進而聰明消費或撙節開支。 &
日本包裝設計的商機&賣點:版面、配色、圖案、材料,4大主軸找亮點,從提袋到周邊都是手滑好設計
全面學習日本商品的包裝創意 用風格一腳踩穩品牌定位 ●特別收錄──31款包裝盒結構圖設計● 給設計師最實用的禮物 ▌品牌定位|LOGO識別|產品包裝|周邊商品|版面設計|日系用色 ▌ 的參考大全 配色、圖案、版面、材料,4大主軸打開產品設計腦 日本茶、煎茶、納豆、清酒、醬菜、醬油、糕點、糖果、蘋果氣泡水、薑汁啤酒、牛奶、 餐具、文創商品、烏龍麵、巧克力、味噌、豆沙醬、積木、壽司、香薰…… 日本茶「日の茜」、「京都甘納豆」、新瀉清酒「King of Modern Light」 便利商店Lawson識別及全商品、包裝大賞金獎「郡上八幡蘋果氣泡水」 ●精彩範例: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評審|無印良品藝術總監:新村則人 &知名品牌總監:窪田新、小玉文、關本明子、粟辻麻喜、粟辻美早…… ▌點出三大趨勢,不一樣的包裝創意設計書 Lawson便利商店,如何將旗下700種自有商品,改頭換面?圓形盒、方盒、提盒、提袋,常用包裝的結構圖要如何畫?「日の茜」是一種紅色茶湯的綠茶,設計師如何運用綠紅漸層,把商品特色視覺化?福岡咖哩如何用實物攝影,翻轉「圖片僅供參考」的印象?如何運用圖案設計,暗示不同階段的五款清酒?書中精選獨具特色的日本商品及包裝創意,從品牌定位、識別圖案、產品包裝、版面設計、色彩搭配,提供完整參考資訊。更針對當前三大趨勢,提供案例。 ●喚起情感共鳴:將感性、情感注入包裝設計,與消費者共感。例如日本百年醬油「楠成屋」推出一款香菜風味的醬油,包裝上用醒目文字寫著吃飯時發出的「啪嗒啪嗒」聲響,簡單幾個字喚起人們對美味菜餚的欲望。 ●創造氛圍感:為消費者帶來身歷其境的感受,知名設計公司nendo(佐藤大開創的設計工作室)2020年為Lawson便利商店旗下近700種自有品牌商品重新設計識別和外包裝。設計時除了考慮到不同商品之間的視覺統一,將商品置於消費場景中,力圖在商品與貨架、店內環境及消費者關係上達到和諧一致。 ●圖片非僅供參考:長久以來「圖片僅供參考」這句提示語會出現在產品包裝上,明確告知此乃美化後效果,並達到規避責任目的。日本店家反其道設計,強量「看到的就是買到的」。福岡咖哩包裝外盒主圖,即採用產品攝影的方式,用真實照片呈現。 ▌從產品獨特性找亮點,那些令人矚目的好設計 當前日本已經發展為「低欲望社會」,消費者自八零年代經濟泡沫後便不斷降低,品牌的激烈競爭發展到包裝設計層面。 ●結合文化特色:來自岐阜縣的郡上八幡蘋果氣泡水,利用八幡地區流行的「郡上踊」傳統舞蹈,作為產品特色,並弘揚該地傳統特色。該設計獲得2021JPDA日本包裝設計大賞金獎。 ●連結產品關聯性:「日の茜」茶是一種沖泡後成茜紅色的綠茶品種,設計師採用從綠到紅的漸層,體現這款茶的特色。德島的米冰淇淋在市場上很罕見,設計師在包裝上強調米粒的視覺性。「雪之花」味噌,令人印象深刻的雪花圖案,來自味噌湯漂浮的麥芽形狀,設計師利用產品特性,以視覺圖案加強印象,讓產品獨一無二。 &
品牌設計必修課:從商標到經營,全方位的品牌塑造書
Apple、Google、Uniqlo等全球知名品牌,如何掌握品牌塑造的成功關鍵? 從商標設計、視覺風格、市場分析到策略行銷,一覽品牌塑造的運作架構, 建立鮮明品牌形象,讓你的品牌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 & 作者透過圖片闡釋文字,搭配專業設計概念實例、品牌個案研究與圖表, 以及業界專業人士為創立品牌而應用的流程圖、創意練習來提供指引, 豐富的內容,適合給每一位對設計領域有所嚮往,或正在從事相關工作的你。 & 這一本書,能夠幫助你 ●認識品牌塑造的運作架構,解析設計師創造成功品牌的策略。 ●培養鑑賞品味與商業敏銳度,快速掌握品牌的獨特賣點。 ●提供創意工具、品牌實例、專業經驗,使你在塑造品牌過程中迎刃而解。 & 本書是少數是透過設計師的觀點寫成,綜合設計流程、品牌定位與市場分析的know-how。書中更將品牌創建的複雜過程,拆解為step by step的不同階段解析。 & 本書詳細介紹品牌塑造所需要涵蓋平面設計的實用技術與技巧,以及社會與文化理論的各個層面,循序漸進地提供理論與實踐上的創意工具。使大家在設計自己的品牌時遇到為品牌命名、形象塑造、市場定位、研究目標消費者等問題知道怎麼解決,以及如何使最終定案的品牌識別發揮作用。 & 本書特色 1.作者經歷跨足教育家、設計師、作家,本書兼具社會文化理論及平面設計的實用技巧。 2.搭配豐富圖片與品牌個案實例、圖表研究,給予實際的參考方向。 3.集結新手設計師、創意總監、客戶經理等業界人士提供實務資訊,適合所有想踏入相關領域的你。 &
「 Super kawaii 萌設計 + 創意包裝」:全球設計高手的提案
★商品企劃的第一套設計提案入門,內容涵蓋基礎邏輯思考到全球案例活用。 ★釐清客戶期待、延伸IP設定、打造包裝、精準提案。 ★設計職場必備技能,切實體會抓出趨勢、商品氣氛和客戶終極目標的法門。 《 萌設計& 超可愛的IP之路》 掌握熱門吉祥物五大創作重點 解析實例如何結合文化與委託方的期待, 成功站上舞台! &&&&&&&&&&&&&&&& & 01 解開優秀的吉祥物身上的重要共同點 —— 有靈魂、有獨特的「世界觀」。探知一切設計的原點,如何建構出有「內涵」的萌設計。 02. 成功的吉祥物創作的5大重點 —— 設計定位 × 原型選定 × 造型設計×色彩應用 × 衍生品設計,決定壽命與品牌文化的廣度。 03. 高手出招 —— 靈感來源、草圖繪製、角色設定、配色方案、周邊延伸、商業應用,從人物創造到品牌IP的6大設計過程。 04.企業商品式IP —— LINE FRIEND、Mify、史奴比、BT21、趴趴熊和拉拉熊、角落小夥伴等,由虛擬人物化身成商品,進一步IP化,這些經典案例是如何「戳」中人心﹖又該透過哪些適合的故事內容與營運計畫,讓它們歷久不衰﹖本書收錄這些著名品牌的設計歷程。 05.官方吉祥物 —— 現代品牌需要官方吉祥物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即使全球共同的奧運活動也不例外,從東京奧運、美敦力雙城馬拉松、著名兒童坐墊Nyanto-kun、大阪電視台、澳洲電信公司Optus、亞洲動物基金會,都靠著官方吉祥而聲名大噪,設計師是如何清楚探知業主的需求,和大眾的喜好連結,都是企劃人員需要的靈感來源。 06. 城市吉祥物—— 著名的城市吉祥物、甚至能成為城市的營收來源之一,WANKU(西日本城市銀行)、Hiyawan (名張市)Okazaemon(岡崎市)等,成功打造出城市吉祥物的關鍵重點。 《創意包裝這樣來》 好設計的奧義 —— 從市場出發需求,GET商業設計的關鍵要點 01& 掌握新世代包裝設計觀點 ★功能性與設計感的平衡、顧客與產品的互動性、最後會留下包裝嗎?! ★細節尺寸的誤差、選材與工法之間的協調性、品牌特色與包裝密切關聯、運輸與保護都是成本、陳列銷售的視角、客戶真正要的不只是「美觀」。 ★選擇可回收的材料,是新一代設計師要注意的方針。 02 完整公開包裝結構 ╳ 平面.立面.展開 & ★由團隊與設計師跨界合作,更清晰表達每一款包裝的設計特點。 ★從真實案例解構包裝概念、平面轉換到立面的技術、材質應用與工業製程的結合。 ★在乎品牌、產品、顧客,是包裝設計的核心使命。 03 多元產品 ∣從生活用品到頂級商品 ★食品類—巧克力、餅乾、蛋糕、月餅、蛋類、罐頭、即時包、茶葉 ★生活類—保養品、香水、沐浴用品、衛生紙 ★文具類—印章、筆記本、年曆 ★奢侈品類—珠寶、手錶、vvip紀念品 04 收錄全球設計師的作品 Backbone Branding、David Trubridge、Wild Nut Studio、WWAVE Design、Leaping Creative、7654321 Studio、匈牙利埃格爾視覺藝術學院媒體與設計系、BKID工作室、Ausra Lisauskiene、Explicit Design Studio、Noreste Studio、kennethkuh.info、K9 Design。AAOO Studio、LOCO STODIO、Homework Creative Studio、HEAZ、Count to Studio、Mindprizm Creative Studio、PATA Sttudio、Hillz Design、烏克蘭國立美術學院、果多設計有限公司、canaria inc.、Pratt Institute 。Neenah Paper、cheeers STUDIO、PONYO PORCO DESIGN STUDIO。Signe Stijarnqvist、Kakaopay corporation、Tsubaki Studio、Base Design。Garbett design、姜龍豪、Papika、Universal Favourite、SIWEI DESIGN、Boris Alexandrov。Anna Alexandrova、Vallivana Gallart、Gao Han、田潤澤、iBaranco、lalalajisun.com、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Kim Young Eon、澄宇實業有限公司 本書特色 123個IP設計提案+包裝設計的8大必懂知識 一看就懂,命中紅心 ‧本書涵蓋生活中會遇到的大部分產品,每一件都是來自國際知名的設計團隊打造,堪稱最齊全的靈感來源書,也是新手上班族的最佳靈感書。 ‧系統的步驟 ﹕從分析需求、設計方向、創意概念、解構包裝、設計解析、時效與挑戰、材料配色、印刷工藝,一步一步拯救你的痛點。 &
珠寶設計:鑽石、有色寶石、珍珠等手繪技法全圖解
超詳細珠寶設計繪製技法解析,新手學習零負擔!鉛筆構圖X顏料水分比例標示X示範影片QRcode;從單顆鑽石、有色寶石、珍珠到戒指、項鍊等飾品,步驟圖解X動態影片,帶你繪製出精美珠寶設計圖!{什麼是珠寶設計手繪?}珠寶設計手繪就是在透明描圖紙上繪製精準的珠寶或飾品鉛筆線稿及水彩上色呈現,這是所有珠寶設計師的必備技能,因為即使現在已有3D珠寶繪圖的技術,但從設計發想開始,還是需要靠珠寶設計師先用紙筆進行設計及繪製。本書特色★刻面線稿X光影解析,基本寶石繪製零失敗詳細步驟圖解各種切割造型繪製過程,搭配寶石的桌面及刻面光影的亮部、暗部位置解析,讓新手也能繪製基本鑽石、寶石零失敗,並為下一步的水彩上色學習奠定必知基礎概念。★步驟圖解X標示調色比例X示範影片,快速學會珠寶上色本書內含刻面鑽石、切面有色寶石、透明及不透明蛋面寶石、各色珍珠等各式珠寶的繪製圖解步驟,搭配詳細列出的水彩顏色及水分比例標示及動態示範影片QRcode,讓初學者也能快速掌握訣竅、輕鬆上手!★三視圖X繪製須知,帶你設計出自己的珠寶飾品在學會各式單顆珠寶繪製後,再進階學習珠寶三視圖繪製,以及設計戒指、手鍊、耳環等飾品的須知細節,即可開始嘗試繪製自己的珠寶設計圖!
UNITED ARROWS選品店天王:紅遍全球的秘密 Fashion=Culture × Business
∣UNITED ARROWS日本選品店唯一上市公司∣ ∣UA共同創辦人栗野宏文的經營心法大公開∣ & UA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服裝產業中殺出重圍? & 商業成功的背後, 重點在掌握「流行文化」趨勢。 & 企業經營、市場行銷、產品開發、設計職人、精品銷售、產品採購 必讀!!! & ★★★★ 日本AMAZON 4顆星評鑑 從社會潮流、UA的工作內容、穿著的考察研究、揚名世界的日本品牌到下一個未來趨勢 ,選品專家栗野宏文不藏私的實戰經驗分享。 & ■第一本闡述流行時尚「選品店」的書。 ■從創業→上市公司的親身經歷。 ■學習選品店天王的商業模式。 ■解析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三宅一生…等揚名西方世界的日本品牌。 ■在全球經濟充滿變數的未來,當下最需要讀的一本書。 & 天王觀點1 /「流行時尚是一門生意。」— 栗野宏文 流行時尚跟藝術一樣,都具有影響人心的特質, 當人們沒有太多創意時,流行時尚就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只是流行時尚的產品大多應用於日常如:服裝、鞋、包、配件...等, 所以即使品牌推出了超美的商品,但最終還是要經過市場的考驗。 & 天王觀點2 /「打扮是生活方式的問題,重點在於—『活得像自己』。」— 栗野宏文 服裝可以讓人成長,而人的成長從品味就能看出來。& 懂流行才能經營事業,那麼流行的真諦是甚麼?& Fashion═Culture×Business & 商業人士一定要知道的事 ﹗﹗﹗ ■西方價值觀不再是指標。 ■快時尚不是解藥 ■創造性的破壞是商業運營的關鍵。 ■新型態消費模式來臨。 ■任何商品都是源自於人們的需求。& ■「設計脈動」→非洲美學崛起。 & 天王觀點3 / 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是「銷售員」— 栗野宏文 ■當一個稱職的品牌「傳遞者」。 ■經營管理不是靠「感覺」,而是不斷觀察與調整。 ■常貼近人群就能發掘不同的新事物,包括商機。 ■透過銷售來促使「更多人感到幸福」,讓社會增加正能量。 ■UA不管企業體變得多大,也不會偏離零售業的主軸。& & 本書特色 & 1. 從流行時尚觀點切入商業的成功案例。 2. 從銷售員、採購到上市公司管理高層的不敗心法。 3. 揭開商業成功—「看見社會趨勢」的核心秘密。 4. 「訓練選擇」也是一種提升自我的方式。 5. 活得像自己的人生觀,並不是快時尚可以取代的。
創意包裝+新品牌世代 設計包裝套書:從吸引力到品牌力的入門之道
勾引消費者、創造吸引力 最直接的第一步就是從「視覺」入手。 流行、符號、材料、包裝、預算、門店、LOGO、名片, 所有需要企畫設計的項目, 讓「創意包裝+新品牌世代」設計包裝套書為你解答。 【誰需要這套書 】 ★自創品牌的新鮮人: 不管是咖啡飲食還是服飾生活,都可以為自家商品設計美麗外衣。 ★公司內屬的商品企劃人: 套書公開多達125種範例與設計秘密,讓你提案快又好。 ★需要上述兩種人進行設計執行的人: 容易理解品牌定位模糊不清的業主需求。 【從吸引力→品牌力】 1.&& &入門第一書:《 創意包裝這樣來:好設計的奧義 》 ▎給首創品牌的人士,包裝設計的8大必懂知識 完整公開包裝結構 ╳ 平面、立面、展開 ,為了能更清晰表達每一款包裝的設計特點,從真實案例解構包裝概念、平面轉換到立面的技術、材質應用與工業製程的結合。 ▎商務需求的職場要件,幫企業抓到消費者的心 在乎品牌、產品、顧客,是包裝設計的核心使命,在功能性與設計感的平衡、顧客與產品的互動性之後,他們最後會留下包裝嗎? 細節尺寸的誤差、選材與工法之間的協調性、品牌特色與包裝密切關聯、運輸與保護都是成本、陳列銷售的視角、客戶真正要的不只是「美觀」、選擇可回收的材料,都是新一代設計要注意的方針。 ▎參考範例多元,學習全球設計師的精彩作品 & 食品類—巧克力、餅乾、蛋糕、月餅、蛋類、罐頭、即時包、茶葉 生活類—保養品、香水、沐浴用品、衛生紙 文具類—印章、筆記本、年曆 奢侈品類—珠寶、手錶、vvip紀念品 本書涵蓋生活中會遇到的大部分產品,每一件都是來自國際知名的設計團隊打造,堪稱最齊全的靈感來源書,也是新手上班族的最佳靈感書。 2.入門第二書:《 新品牌世代:設計入魂的秘密》 ▎品牌影響力是聽得懂消費者的話 品牌文化厲害的地方在細節。連你都覺得不重要的衣架、郵戳,種種小物件的設計與安排,已經明的暗的催眠你,讓你對品牌戀戀不捨。 ▎品牌的視覺溝通策略 不再侷限於色彩與平面規劃,從形狀、質地紋理、店內空間、線下/線上的用戶體驗,甚至連香味,也在算計內,獨樹一格的「共鳴」法則,替品牌締造高含金量。 ▎精彩收錄76家全球超HOT時尚品牌形象設計秘密 連線巴黎、米蘭、紐約、倫敦、東京、首爾、北京、上海、台北,全球時尚城市流行脈絡。集結世界各地當代獨立設計師品牌、選品店等,從形象規劃師角度,用視覺設計,觀察品牌迷人所在。 光說好故事沒有用, 要能聽得懂TA,揪住他們想要的, 才能創造有品牌感、高性價比的影響力。 本書特色 塑造品牌印象最快的學習套書! 首創品牌、企劃、設計人士必備 125個來自全球知名設計師的經典案例、精美圖片,讓你一次就懂。
創意包裝這樣來:好設計的奧義 GOOD IDEAS
包裝設計的8大必懂知識 分析需求、設計方向、創意概念、解構包裝、 設計解析、時效與挑戰、材料配色、印刷工藝 完整公開包裝結構 ╳ 平面.立面.展開 & 本書由出版團隊與設計師跨界合作, 為了能更清晰表達每一款包裝的設計特點, 從真實案例解構包裝概念、平面轉換到立面的技術、 材質應用與工業製程的結合。 ★設計師必須仔細研究每一種材料,確保它不包含有害成分,一個負責任的設計師要對此作好準備。~David Trubridge ★包裝不僅要發揮它保護產品的基礎功能,同時也應該代表設計者想要傳達的理念。~LOCO STUDIO ★以「瞬間的形式」向受眾傳達品牌和產品的精神。~canaria inc. ★我們覺得包裝設計最重要原則有:差異化、易於辨識及能記住、能秩序井然的陳列、易於倉儲、能重複使用。~Count to Studio ★21世紀包裝設計的挑戰是它的再利用率。~Veronika Syniavska 市場中存在著大量的包裝需求,能被稱為「完整的包裝設計」要包含詳細研究客戶的需求,產品與品牌市場定位,創意發想、視覺設計、平面設計、材質應用、製程工藝…等應用。 本書「完整公開 know how」,以全球、當代最引人注目的包裝作品為案例,透過步驟拆解,圖文並茂地向讀者展示每一款包裝的設計方案、創意概念、結構分解、平面設計解析、材料與印刷工藝、成本與挑戰等各種環節,分享包裝設計的手法與做法。 你最想要知道的包裝創意、結構知識、設計製作流程,本書以最快速、最直覺的方式呈現,即使是首次要進行包裝任務的新手,都能很快了解從平面到立體的關係中找到答案。 Get到~商務需求∣包裝設計大原則 在乎品牌、產品、顧客,是包裝設計的核心使命。 從設計師的觀點中,我們發現: 功能性與設計感的平衡、顧客與產品的互動性、最後會留下包裝嗎?!細節尺寸的誤差、選材與工法之間的協調性、品牌特色與包裝密切關聯、運輸與保護都是成本、陳列銷售的視角、客戶真正要的不只是「美觀」、選擇可回收的材料,都是新一代設計要注意的方針。 參考多元 ∣ 收錄全球的設計師的作品 & 我們生活中與包裝已綁在一起,例如: 食品類—巧克力、餅乾、蛋糕、月餅、蛋類、罐頭、即時包、茶葉 生活類—保養品、香水、沐浴用品、衛生紙 文具類—印章、筆記本、年曆 奢侈品類—珠寶、手錶、vvip紀念品 本書涵蓋生活中會遇到的大部分產品,每一件都是來自國際知名的設計團隊打造,堪稱最齊全的靈感來源書,也是新手上班族的最佳靈感書。 Easy學~簡單好用 ∣ 印刷工藝重組無極限 傳統的物件搭配高流行色彩、東方物件配西式用色,只需要亮p、霧p、打凸、打凹、鏤空…等工藝,基礎的印刷加工手法,就能玩出豐富的色感層次與驚喜的氣氛。 一目了然∣ 1個平面到立面的結構展開 從一張紙到開出一朵花,從基礎三角形、正方體、長方體到不規則綜合材料,抽屜式或是側面開啟,不管要裝的是餅乾還是盤子,51個裝形體的結構、尺寸、承載通通有最清楚的平面展開圖稿,一看就懂。 專訪國際知名包裝設計團隊的工作日常∣溝通╳挑戰╳突破 Backbone Branding 和David Trubridge,結合他們屢獲大獎的包裝設計作品進行詳細的分析講解以及設計理念分享,尤其是來自「與消費者互動」、「從自然中學習」,相信每一位讀者都會從這些詳細分解的包裝作品中看到智慧、受到啟發、從而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本書特色 國際頂尖設計團隊 ╳ 51個當代商業案例 Backbone Branding、David Trubridge、Wild Nut Studio、WWAVE Design、Leaping Creative、7654321 Studio、匈牙利埃格爾視覺藝術學院媒體與設計系、BKID工作室、Ausra Lisauskiene、Explicit Design Studio、Noreste Studio、kennethkuh.info、K9 Design。AAOO Studio、LOCO STODIO、Homework Creative Studio、HEAZ、Count to Studio、Mindprizm Creative Studio、PATA Sttudio、Hillz Design、烏克蘭國立美術學院、果多設計有限公司、canaria inc.、Pratt Institute 。Neenah Paper、cheeers STUDIO、PONYO PORCO DESIGN STUDIO。Signe Stijarnqvist、Kakaopay corporation、Tsubaki Studio、Base Design。Garbett design、姜龍豪、Papika、Universal Favourite、SIWEI DESIGN、Boris Alexandrov。Anna Alexandrova、Vallivana Gallart、Gao Han、田潤澤、iBaranco、lalalajisun.com、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Kim Young Eon、澄宇實業有限公司 掌握新世代包裝設計觀點 資本技術不再是成功的唯一關鍵,運用創意的時代已經來臨, 不論你是公司老闆、專業行銷、業務菁英、產品開發、設計職人...等, 市場需求變化太快,你有創意上的困擾嗎? 只要跟著書中案例學習,你也可以一次PASS,打造出好業績!!!
品牌,極上體驗: Tim Kobe與賈伯斯一起改變世界的設計創價心法
數位科技逐漸改變人類生活,在虛實紛陳的世界裡,不斷創造完整而令人回味的體驗,是掌握商業先機、突圍永續的經營顯學! 品牌經營者、商業領袖、政府領導人、教育工作者、行銷企劃、設計師, 案頭必備「體驗設計聖經」! & 做與不做都涉及風險,企業品牌不僅是統計數字,卓越的設計真正讓人一再回味。 享譽國際的頂尖設計師、空間美學大師廷畝‧寇比(Tim Kobe), 1989年創建了全球知名的策略設計公司「Eight Inc.」, 曾為Apple Store、特斯拉、Nike、花旗銀行、Coach、Swatch、福特汽車、可口可樂等國際知名品牌提供設計服務。 作品包攬美國建築獎、德國紅點獎、國際室內設計各大獎等, 設計領域橫跨策略、品牌、產品、建築、展覽、室內設計等, 本書集結他30年來跨領域協作的設計思考、溝通經驗與精彩作品, 探討設計、創新和品牌管理的奧義與實踐之道, 為了解商業運作及體驗設計內涵與如何創價的精闢之作。 精彩問答節錄 Q:體驗設計是如何運作的? 掌握住一個關鍵─瞭解公司所有的接觸點都是一段關係的組成部件,無論群眾、公司、個人、體驗的本質都是從一段關係開始,不但是普遍的理解,也會是哲學式指引中心。為了讓關係更為堅實和引人矚目,我們必須嚴實地看待所有體驗接觸點如何溝通這些共同利益,共同利益的核心才能對應你期望連結的人們,接下來即是企業和品牌如何找出引來群眾最想參與方式的決策過程,應該將重心放在群眾購買以及回應企業時「重要的事情」上。 Q:你提到設計必須具備整體性,可否說明這是什麼意思? 如果要專注在體驗這件事上,瞭解人們才是關鍵所在,人們以整體方式去經歷事物是再自然不過的情境,因此只聚焦於某個組成中的一部分來設計體驗絕對違反自然,這也不像我們一般的感受或情緒回應,透過整體眼光著眼於解決方案,很近似於逆向工程(以成果還原得出結論)的方式。 體驗是全面化、整體性的,我們通常會在某個情境裡看待事物,並加入各項具有影響力的變因,典型的體驗可能是人們使用的某種產品、所參與的活動以及參與該活動的意義。而整體性的體驗則是四個主要區塊的大集合:群眾活動的環境、溝通、產品及服務、態度及行為,這四個區塊組成了理解體驗的主要方式,四個區塊彼此之間也息息相關,只要能夠合作無間便能成就預期達到的結果,所有設計最後都是由結果以及創作目的來取得共識。 Q: 蘋果是美國《財星》雜誌選出的500大企業中,少數設有設計資深副總裁職位的公司,你認為原因何在? 設計是蘋果公司擁有的基本配備之一,對大多數其他公司來說,設計可能是很少被深入理解的功能、也難以管理和統整的一塊。但成功的企業卻非常了解設計對企業順風而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蘋果,還有維珍航空、日產汽車和林肯汽車,分處於不同商業領域,但同樣關注於和客戶維持和諧健全的關係。他們怎麼做到的?如何打造一個全新、具有意義的約定而且能充份傳達競爭優勢?如今,人們會談到蘋果的一個專案:「回想起來其實很明白(Obvious in retrospect)」,首先想到的是引起共鳴、感同身受,讓客人感受到被瞭解,這幾乎是一個專屬的經驗,完全基於個人經歷了什麼樣的互動,若能聚焦於整體的個人體驗,便可以做為群眾共同體驗的部分參考,因為如此和客戶連結,就能夠打造出「感受到被瞭解」的體驗,情誼關係也會從「業務與客戶」轉換得更接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產品包裝一定要知道的事:撿到設計老師的BG本
硬核內容、乾貨滿滿 每一個細節都用實例說明,精準到位、招招好用! 超過40年的實戰功力,教你不再走設計的冤枉路! 產品的包裝設計師最常碰到哪些問題? 「業主想法反覆、一改再改」 「品牌定位不清,無從著手」 「消費者到底要什麼?」 產品上市場,就是一翻兩瞪眼! 沒有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消費市場裡玩「日久見人心」的遊戲, 賦予產品適當且具競爭力的包裝,讓產品變成名符其實的「商品」, 是每一位包裝設計師的責任。 誰能想得到,家喻戶曉的滿漢香腸LOGO, 原來靈感是來自於咬一口之後的橫切面! 最完整、最豐富的產品包裝設計書 易學易懂、觀念重塑! 43個你在貨架上都看得到的產品包裝設計實例, 每一個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設計概念, 聽具有40年經驗的老手娓娓道來! ▎避免好看不好做的設計 設計師的首要任務是滿足業主需求、用設計呈現出企業的品牌理念,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須能夠量產。創意很好但無法用生產的設計,請斷然放手。 ▎包材選擇也很重要 一般常見的包材有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等,如何用合理的成本打造最合適的包裝,關鍵在於包材的選擇。 ▎貼心設計能讓人記住你 一個好開封的貼心小設計,可以讓人對商品的好感度大大提升,這是經過市場驗證的真理。為消費者著想,消費者就會給予最實際的支持。 ▎活用產品本身的特質 包裝設計要做的是將產品好好妥善地包起來,但有些時候也可以反過來利用產品既有的元素,像是美吾髮的新瓶設計,就運用了內容物的清透質感。 學校裡學不到的實用設計技巧 全方位包羅萬象一次滿足 多數時候學設計的人都會有類似「市場變化太快了」之類的感嘆,事實也的確如此,消費者的口味更動得很快,流行的浪潮也是一拍來一拍去沒個準,所以暫在風口浪間的包裝設計師們永遠都要保持靈敏應變的心,同時也要培養起勇於嘗試的性格。 本書所提到的所有實戰案例,並非全都是一擊就中的類型,試水溫、找方向、刺激發想,都是設計工作的一部分。設計工作者、行銷企劃,或是正在奮鬥的實業家,都可以將本書當作參考書隨時放身上,需要時就翻一翻,刺激一下靈感。 BG ( Boundless Galler y 天馬行空、自由自在、毫無拘束 ) 本書特色 ★【營銷美學】:商業設計與藝術創作有所不同,本書用最落地的實例直接教會你! ★【好看也要好用】:在「方便使用」的基礎上發揮設計功力,才是包裝設計的王道! ★【尋求突破】:如何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中突破重圍?本書將徹底扭轉你的思維。 ★【最實用的設計參考書沒有之一】:實用技巧不藏私全都露,隨身攜帶、隨時參考! 職人有型推推 1111 人力銀行發言人 黃若薇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副教授 黃莉婷 「混種時代」主理人 / 作家 田定豐 Twenty Four貿易負責人 李 茶
設計之本:從概念到產品成形
《設計之本》涵蓋的主題十分廣泛,從設計史的根源到近期未來的展望;從全面的產品功能到複雜的設計過程;從理論基礎到圖例描述的個案研究。本書著重於兩大領域,首先是從實用到象徵性的產品功能,以及構成實際設計主題的必要前提,進而導向成功的設計過程。主題為產品設計,但同時考量了消費者、生產者和設計師之間的利益衝突。本書訴求吸引各個不同領域對設計感興趣的使用者、致力追求產品品質的企業家、渴於求知的技術人員和設計師。設計如何運作?設計和造型的差異為何?「形隨功能」的理論是否仍適用?實際的設計過程為何?藉由FH JOANNEUM工業設計系七個完全迥異、從未發表過的設計研究結合這兩個主題生動地呈現,包括新生兒的監控設備,到已在倫敦和哥本哈根進行過原型測試的「微型車」。關於非常熱門的設計主題存在許多疑問,本書針對其中許多問題提供解答。
好設計!打動人心征服世界:全方位了解產品設計的入門聖經(三版)
好設計是有力的工具,可以形塑這個世界,定義我們的生活方式。 小至衣架垃圾桶等日常用品,大至家具住宅汽車飛機等建築運輸工具, 再到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等3C電子產品, 從一件產品到一個系統,再到一份服務, 好設計,體現設計者創意巧思,滿足消費者使用需求, 增進品牌價值,促進商業活動,改善生活品質,讓世界更美好! ◆從研究到簡報,從概念形成到製作原型,從設計製造到行銷銷售,完整而全面解釋產品設計的各個階段和流程! ◆產品設計最簡明精采的導讀,從歷史脈絡到實務訓練,從當代趨勢議題到職業生涯指引,深入淺出,一應俱全! ◆專訪業界具影響力的領導人物,如IDEO執行長提姆‧布朗(Tim Brown)、德國工業設計師茱莉亞‧洛曼(Julia Lohmann)、日本設計公司Nendo等,挖掘專業智慧經驗分享;探討具象徵意義的代表案例,如百元電腦、蘋果視覺語言、OXO「好握」廚房用具等,深入產品設計現場和第一手內幕! ◆設計大師設計公司分享設計心法: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之父莫里斯(William Morris)、史上第一位工業設計師貝倫斯(Peter Behrens)、現代運動旗手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美國工業設計之父洛伊(Raymond Loewy)、美國夫妻檔設計師查爾斯&蕾‧伊姆斯(Charles Ray Eames)、百靈設計總監拉姆斯(Dieter Rams)、義大利前衛設計先鋒索薩斯(Ettore Sottsass)、法國設計鬼才史塔克(Philippe Starck)、荷蘭設計師汪德斯(Marcel Wanders)、蘋果設計資深副總裁艾夫(Jonathan Ive)、Droog Design、frog design…… ◆全球知名品牌展演經典設計:Apple、Airbus、Alessi、Bang Olufsen、Braun、Dyson、Herman Miller、IKEA、Kartell、Muji、OXO、Porsche、Samsung、Sony、Toyota Prius、Wedgwood…… && & 我們可以說完全生活在設計的世界。生活中充滿眾多設計過的產品、空間、系統、服務和經驗,一切種種都是創造來回應某種身體、情感、社會、文化或經濟上的需要。產品設計最簡單的定義,就是設計產品,但還有一層更廣的含義,包括創意的成形、概念的發展、產品測試與製造,或是完成一件實品、一個系統或一份服務。產品設計師的角色涵蓋多種專業學科,例如行銷、管理、設計和工程,同時也結合藝術、科學和商業,藉此創造出有形產物。 本書為產品設計這個領域,以及產品設計師的關鍵角色,提供廣泛深入的介紹。帶領讀者有系統地認識創造一項新產品時,所牽涉其中的各種活動──從概念設計到生產,從原型製作到行銷。同時也探索產品設計的各種本質和面向,以及目前最新的設計手法、製造技術和趨勢潮流。對設計運動和人物也有著豐富的評薦,並提供知名產品設計師的案例,鼓勵讀者挑戰傳統,以嶄新有趣的方式來思考設計,是了解產品設計和進入這個產業的最佳指南!
新品牌世代:設計入魂的秘密
GUCCI之所以是GUCCI ; CHANEL之所以是CHANEL 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絕對是被『刻意』『設計』! & 時尚引人成迷,來自品牌魅力& &→& 品牌魅力引人成癮,來自形象設計 & ▎A to Z品牌取名有學問,故事要說得動聽 記憶有亮點,才能創造人氣最高點;品牌取名有其姓名學,背後都要藏心機。 形象設計師親自解惑,字母A到Z怎麼寫出來,全都有故事,公關就從名字開始做文章。 & ▎名品之可以是名品,背後有形象造型師在撐腰 ◆& CHANEL經典No.5香水、山茶花珠寶,一看就知誰是誰,不是因為香水,不是因為珠寶。而是裝著香水的瓶身包裝,是山茶花的形象意識,已經深深埋在你心底。 & ◆& 新品牌世代,誰都需要形象包裝,新銳、百年老牌想重生跟得上新潮流,仰賴品牌形象設計師量身打造。 & ◆& 識別LOGO、包裝袋、禮品卡、標籤、型錄、網頁、專門店空間規劃,形象設計的一條龍產業,時尚品牌成功秘訣就在這,透過平面設計來進化黏著力。 & ▎影響力不是要高高在上,而是要聽得懂人話 消費者要的不是仙女級的品牌,而是一個真正懂他們的品牌。 好的形象設計師會說好故事沒有用,要能聽得懂TA,揪住他們想要的,才能創造高性價比的影響力。 & 他們厲害的地方在…… → 魔鬼藏在細節裡,連你都覺得不重要的衣架、郵戳,這些東西的設計與安排,已經明示暗示催眠你,讓你對品牌戀戀不捨。 & → 品牌的視覺溝通策略,不再侷限於色彩與平面規劃,從形狀、質地紋理、店內空間、線下/線上的用戶體驗,甚至連香味,也在算計內,獨樹一格的「共鳴」法則,替品牌締造高含金量。 & 本書特色 & ※ 連線巴黎、米蘭、紐約、倫敦、東京、首爾、北京、上海、台北,全球時尚城市流行脈絡。 ※ 精彩收錄76家全球超HOT時尚品牌形象設計秘密。 ※ 全球頂尖創意人,聯手精準定位品牌設計語彙。 ※ 集結世界各地當代獨立設計師品牌、選品店等,從形象規劃師角度,用視覺設計,觀察品牌迷人所在。 & 聯手推薦 & 跨界王 黃子佼、 APUJAN創意總監 詹朴 、職場人際暢銷作家 威廉& & 時尚教父 洪偉明 --- "簡單,從來就沒簡單過,能得你心的才是好設計。" & podcast時尚腦內飛主持人+資深時尚媒體人 盧淑芬/乖總編 --- "這是已經在經營品牌,或是想要創立品牌,甚至是搞不懂品牌的人,都應該看的設計書!因為我們已經活在被品牌控制潛意識慾望的消費世界。" & 台達電子品牌長/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 郭珊珊& ---"科技與時尚相通,透過設計,才能讓真實而獨特的品牌充滿魅力和溫度。" &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官政能 ---"好品牌,不能沒有好設計,更要創造新設計,持續探索物件存在的人性嚮往!" &
為社會而設計(二版)
時尚的外觀=剛上市就過時? 設計產品不再是「必需品」,而是突顯品味的「裝飾品」 設計成為一種用來獨佔、區隔社會地位的武器,是有錢人的雅痞樂趣 & 當「設計」與消費文化及生活品味結合,刺激消費成了最高指導原則, 時髦卻短壽的商品正左右著社會的價值體系。 設計究竟為誰服務? 是我們的消費欲望,還是真正的社會需求? & 1979年,索尼(SONY)公司推出了隨身聽、隨身看、手提CD播放器,商業設計開始以創造美好生活型式為訴求吸引消費者。SWATCH手錶不再將報時精確當作手錶的賣點,而是以五顏六色的時尚配件自居,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海尼根的WOBO計畫曾試圖將啤酒瓶做成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築磚塊,卻因為利潤太低及外形無法刺激消費者購買而宣告失敗…… & 「設計」原應是為消費者服務,滿足其需求並解決問題,但在消費主義的發展下,「品質」和「附加價值」的吸引力是呈現產品身分和地位的關鍵。設計師不斷替換更新各種造型樣式的產品,為企業刺激銷量,逐漸遺忘設計師的社會責任——為第三世界、環境保護、身心障礙者、醫療設備、實驗研究,及突破性的概念而設計。 & 《為社會而設計》並非一本反設計的書,更貼切地說,它反對的是消費主義設計。本書透過對資本主義下「消費者導向設計」發展的分析,以及因相關問題衍生而來的「綠色設計」、「責任設計與倫理消費」,以及「性別觀點」等議題的探討,檢視設計對社會的意義,以及對社會意識與價值觀的影響,藉此重新檢視設計的作用與定位。如在「綠色設計」一章中,作者提出「美體小舖」的綠色經驗,討論企業在營利與社會責任間獲取平衡的可能性,以及一項商品從生產、運輸到報廢所必須面對的「綠色」抉擇,和這些決定對消費者的影響,充分顯現了設計與消費主義間相互糾葛的複雜關係。 & 近年來在台灣,由於產官學的重視,設計相關產業已然成為熱潮。然而,檢視設計師的角色,多半還停留在過去的觀念:創造吸引人的商品以鼓勵消費,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為企業增加利潤。然而,在此「拼經濟」的同時,也是我們省思設計與設計師在社會所扮演角色的最佳時機。正如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所言:「任何設計方案的『對錯』將取決於我們賦予此項安排的意義。」設計師視野的盡頭不應該只有產品及銷量,而應是社會與人。 &
特殊印刷.加工事典
不曉得該怎麼跟印刷廠講要怎麼印… 不曉得該用哪種印刷方式… 看了這本就能解決這些煩惱! & ○未來要學習各種特殊印刷、加工的人 ○想從新型印刷方式尋找靈感的人 ○想知道怎麼應用特殊印刷、加工的職業設計師 ○想將特殊印刷應用在個人商品製作的人 ○喜歡印刷,想充實相關知識的人 絕對不可錯過的特殊印刷加工寶典! & 喜歡印刷的你一定要知道這些內容 從基本到應用,囊括各式各樣的印刷知識! 讓人為之驚豔又興奮不已的「特殊印刷、加工」導覽書決定版! & 我們的周圍有各種印刷製品。 雜誌、書籍、名片、明信片、卡片、傳單、手冊……。 本書要介紹的是職人們下了功夫使用特殊的印刷方法 讓它看起來閃閃發光,或者摸起來柔軟舒服的製品。 & 對於那些剛開始接觸特殊印刷的人, 本書也提到了各種必要的印刷基礎。 只要這一本,就能讓你學到各種與「印刷」有關的知識。 & 如何製作出能打動人心的印刷品呢? 特殊印刷、加工能夠製作出一般印刷做不到的, 有「獨特設計風格」的印刷品。 目前所有「特殊印刷、加工」方法,都一個不漏地收錄於本書中。 & & ●印刷基本知識● 平版印刷 利用水與油互斥的特性進行印刷,是目前的主流印刷方式。 因為使用的是沒有凹凸起伏的印版,故稱做平版印刷 & 凸版印刷 一種過去的印刷方式,會使用有凹凸起伏的印版來印刷。 目前仍用於貼紙、瓦楞紙等多種材質的印刷。 & 凹版印刷 在柔軟的包裝材料上印製高品質圖樣時使用的印刷方式。 可以印在鈔票之類用途特殊的產品,或者是有凹凸起伏的材質上。 & 孔版印刷 製作油墨層厚、耐久性高的戶外看板、貼紙時使用的印刷方式。 可以印在塑膠、金屬等材質上。 & 數位印刷(電子攝影式) 將印刷圖樣轉印到感光鼓上,再讓感光鼓依圖樣吸附碳粉, 然後將碳粉轉印到紙張上,與雷射印表機的原理相同。 & 數位印刷(噴墨、UV) 有交期短、可印刷變動資料、可少量印刷等優點,附加價值高。 可以表現出漸層、細緻色階的數位印刷。
MAKING IT : 設計師一定要懂的產品製造知識 第 3 版
21 世紀的我們身處一個顛覆既往工業技術的時代,如何去利用新技術來創造翻新舊有的設計或概念?設計不是隨興亂搞就是有創意,而是要兼備豐厚的《產品製造知識》。 本書的特色在於解析不同種類的產品,並且從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看各種產品所使用的製造技術。當然,本書最核心的地方是那些能夠讓產品順利量產的製造技術。本書還有選擇特殊的新技術加入。有些是非常專業的新技術,例如電磁成型;有些則是既有生產技術的革新,例如改變傳統產品組裝及拆件方式的 Industrial Origami;另外有些則是整合了兩種不同製造方法而成的新製程,例如 Exjection 就成功結合了擠出成型和射出成型兩種傳統製造方式,進而大大提高了產能。 [比前一版增加 25 種技術] 本書自第 2 版推出已經 7 年,產品製造方法也推陳出新,在第 3 版中的『更先進的加工技術』增加了 6 種技術,包括 3D 針織、數位光學合成技術、熔融沈積成型、多射流熔融、多射流列印、快速液態列印。以及增加全新的一章『接合處理』,介紹 19 種用來接合部件、異材質等最通用與創新的解決方式。包含各種應用在不同機械零件上廣泛的接合技術,如高壓熔接異質金屬、隱形玻璃接合(紫外線膠合)、聲波熔接材料(超音波焊接)等等。 [製程特性比較表] 作者製作的這個比較表非常有用,能夠幫助讀者一目瞭然每一種製作技術之重要資訊,並且在查找適合的生產方式時,能夠更有效率的去做決策。 [環保議題] 作者認為永續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共識,因此本書特別強調各個生產技術的能源消耗,原物料的使用及回收,甚至其生產過程是否符合環保,和對待勞工是否符合社會道德等等均有著墨,希望能藉由這些細節內容,讓讀者把思考的觸角伸得更廣,更了解工業設計必須考慮這些地方。 [鼓勵設計師在產品設計階段就決定好未來的生產方法] 本書出版的目的是在探討一件成品背後隱含的製造方法。更進一步的說,是要去探究這些成品使用的製造加工方式,如何整合不同製程,包含熔融狀態和固態的金屬或非金屬、板材、粉末、或是大型固態金屬加工成型的方式等等。 作者完成這本無價的工具書,是希望幫助工業設計師能夠有效的蒐尋出合用的製造方法,讓他們在設計階段即可就大量或批量生產之間,針對產品的本質和定位,做出正確的抉擇。 也就是說,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決定它的生產方式,並主導且改變消費者使用習慣(甚至是將來產品廢棄時回收再利用的流程和分類),將生產製造包含在設計之中會是未來整個業界共通的趨勢。 本書的結構和次序是用非常直觀的方式,讓讀者博覽世界上的製造技術以及它所能生產的產品,希望能傳遞並引發讀者們的興趣,進而鑽研這些能刺激消費、帶動風潮的產品,和它們背後的設計及生產方式。 本書特色 ◎ 一本由設計師寫給設計師的超級寶貝。 ◎ 本書使用特別設計的圖表、鮮活實用的案例、生產線的照片,來向讀者說明各項艱深複雜的生產製造技術,將高深的製造技術由繁化簡的傳達給讀者。 ◎ 作者特別編製《製程特性比較表》比較項目有:機具設備投資成本、單位產出時間、成品表面粗糙度、成品形狀複雜度、成品尺寸、成品尺寸精度、可加工材質 ◎ 收錄上百種製造技術,其中『更先進的加工技術』介紹的製造方法很可能在未來能衍生成大型的量產方式,甚至掀起下一波的工業革命。 ◎ 比前一版增加一章接合處理。介紹 19 種用來接合平面與 3D 部件最普遍的方法與創新的解決方式。 ◎ 本書更羅列出各項技術的優點 (+)、缺點 (-),適用生產規模、成本、生產速率、可加工材料、和其主要產品等,更進一步的探討了每種製造技術的耗能和環保等議題。
設計師一定要懂的文具雜貨產品設計知識(暢銷增訂版)
你喜歡文具嗎?你喜歡逛日本市集嗎?日本設計的商品經常讓你愛不釋手嗎? 本書以最熱門的日本文具雜貨品牌為出發點, 深入採訪、解析各大品牌在設計與行銷上的堅持。 & 這本書是 2016 年《設計師一定要懂的文具雜貨產品設計知識》的暢銷增訂版。 新版特別加入近年來的熱門新品牌,並大幅擴充商品開發案例及國際設計比賽等資訊, 特別適合產品開發者,透過本書找到提升設計力、行銷全球的秘訣。 【日本文具和雜貨行銷全球,祕訣是什麼?】 1 年狂賣 100 萬枝鋼筆、4 年賣掉 1000 萬把剪刀......這些熱門產品為什麼好用?為什麼能暢銷? 深入採訪日本各大知名品牌,為您揭露各種文具與雜貨的設計秘辛。 ○ LIHIT LAB / 體貼的設計讓筆記本更好用 ○ PAPIER TIGRE (紙老虎) / 來自法國的美麗視覺設計,每半年就出新款,賣完就斷貨 ○ TOMBOW 鉛筆「MONO」系列 / 經典產品還是能持續進化 ○ PILOT 微笑鋼筆 / 便宜鋼筆也有絕佳書寫感 ○ Zebra「DelGuard」‧Platnium「OLEeNU SHIELD」‧PENTEL「Orenz」 / 筆芯不會折斷的自動鉛筆 ○ CARL 事務器「XSCISSORS」剪刀 / 追求極致的鋒利 ○ PLUS 「Fit Cut Curve」系列 / 狂賣 1000 萬支的剪刀 ○ KOKUYO「無針釘書機 Harinacs 系列」 / 讓「100 年前的技術」復活 ○ Pentel「AnkiSnap」暗記螢光筆 / 4 年累積銷售達 65 萬枝 ○ 廣田硝子 / 讓傳統玻璃工藝成為精美藝品 ○ 黃銅鑄造工房「二上」 / 發揮「材質的魅力」就是成功的要素 ○ Marumo 印刷 / 創造 3D 印刷便條紙一炮而紅 ○ HARIO / 經典「V60 濾杯」是全世界咖啡師的最愛 【文具名人專訪】日本文具為什麼厲害?文具公司社長、文具達人這麼說... ○ 「NOSIGNER」代表設計師‧太刀川英輔 「...我在設計文具時,最重視的是設法透過廣闊的視野去捕捉使用者的生活場景。」 ○ 小川晃弘 / TOMBOW 鉛筆社長 「...好文具必需具備的條件就是用起來順手。文具雖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品,但它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是幫助我們思考的用品。」 ○ 宮本 彰 / King Jim 社長 「... 文具是身邊常用的物品,大家都是以『如果是我的話會不會想要』的觀點來判斷。但是,這麼想就錯了。應該要放下自己的想法,若無法計算出會有多少人「想要這項商品」,那是無法成功的。」 ○ 會田一郎 / Designphil (知名文具品牌 midori、TN 所屬集團) 社長 「... 我們的任務就是提供使用者可以表現自我風格的文具, 例如『Traveler's notebook』這項商品,這是把日常生活當做旅行的人所使用的筆記本。為了呈現這款商品的理念,我們設立了『Traveler's Factory』這間店。」 ○ 高畑正幸 / 文具王 (電視冠軍三連霸)、文具研究家 「... 日本文具的特徵是,有一個能對商品好壞做出正確評價的市場,以及製造商願意透過改良與改善產品來回應市場的態度,而且兩者配合的很好。」 ○ 土橋正 / 文具商品企劃與公關顧問 「... 最近愈來愈多人不僅在工作上使用文具,也用文具來表現自我風格,甚至有人會在談生意時特意準備自己專用的『致勝筆』。若是說到能把自我風格展現出來的終極文具,就是能夠依自己所需而客製化的文具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本書 本書特色 【基本文具篇】基本款的文具如何進化? 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了無新意的一般文具,如何做出新氣象?專訪 TOMBOW 鉛筆、PLUS、KOKUYO 等文具大廠,了解經典產品如何創新。 【創意文具篇】知名文具公司的創意發想術‧未來文具的新樣貌 ○ KINGJIM /「pomera 文字處理機」、「生活記錄便利貼」、等創意商品的開發秘辛 ○ KOKUYO / 透過設計比賽發掘「幸運籤原子筆」、「水引橡皮筋」、「透明剪刀」等超熱門創意文具 ○ palette / 發明可夾 30 張紙又可愛的「通心粉夾子」 ○ POSTALGO / 創意書衣「Folio Calendar Cover for『超』整理手帳」讓手帳不被時間束縛 ○ Designphil /「動物索引夾」讓動物們從書中探出頭來 【雜貨開發篇】採訪雜貨生產者,了解暢銷商品的秘密 ○ 雜貨開發決勝於商品企劃力 採訪「西島木工所」、「廣田硝子」、「桂樹舍」等歷史悠久的工房,看設計師們透過創意和縝密思考的企劃力,協助老品牌走出新面貌,打造具現代感的超人氣雜貨。 ○ 向人氣品牌學習如何與設計師合作 生產榻榻米的老舖、歷史悠久的印刷廠...他們都靠著和設計師合作,成功打造出吸引人的創意新雜貨,深入訪談帶你一探究竟。 【行銷企劃篇】文具與雜貨的「行銷方式」是銷售關鍵 ○ 紙膠帶龍頭廠商「mt」用紙膠帶佈置出繽紛空間 ○「Kakimori台北快閃店」單日營業額達 20 萬日圓 介紹各家文具精品店使出渾身解數的創意行銷手法。
展示陳列設計聖經【暢銷新封面版】
展示陳列設計聖經【暢銷改版】 做好商品陳列設計, 打造隨時充滿人潮的特色商店秘笈 & 同樣都是販售服飾配件,有些店舖總是充滿人潮, 有些店舖卻是小貓二三隻,問題就在於陳列不夠吸睛! 讓人流連忘返的商空展示設計該怎麼規劃, 所有室內設計師、想要開店的你都得看! 【60個拆解展示陳列的關鍵know how】 購物動線的思考! ※迂迴動線留住消費者腳步 ※結合人類「右旋」特性優化移動效率 ※依「人流」與「物流」規劃動線種類 尺寸計畫的拿捏! ※收銀台需距牆面約75~120公分,75公分可讓兩人側身而過 ※主要通道最好拉到120公分寬,而次要通道則最短至少需有90公分寬 ※大門到主要陳列區之間需留出150~200公分左右 照明運用的規劃! ※根據室內空間一般的天花高度、成人身高與展示品(被照物)的最佳的投射角度30度 ※櫥窗上方交錯運用兩排軌道燈,透過背光、逆光與正面投射的燈光可創造出層次更豐富的光影 ※嵌燈往下投射可打亮桌面、地板,建構出低亮度且局部打亮的環境光,若裝設在牆壁邊緣,還可以做出洗牆光的效果 風格氛圍的營造! ※主題體現動人情境或故事性,將商品起源、原料、製造或使用經驗等轉化成動人的故事來敘述,必定能讓商品更吸引人 ※緊扣主題商品的空間風格,加盟店則要考量品牌企業形象,但同時也需注意空間硬體色調的可久性 ※實境展示鏈結人與產品共鳴,場景佈置時既要能啟發顧客共鳴和審美享受,同時,也要能生動地說明商品的用途、特點 【22間國內外獨特零售店舖的展示設計】 隨時擠滿人潮、結帳動線排到門口的Shop V 吸睛陳列秘訣→可彈性調整的洞洞板層架、漸層湖水色彩讓人沉浸購物的世界 大稻埕上飄散米香、烘焙氣味的葉晉發 吸睛陳列秘訣→模組化合板箱子成稻米策展區,平凡醬料也能精緻化 讓人走過絕不遺忘的東區潮牌鞋店 吸睛陳列秘訣→彷彿通往博物館般的神秘氛圍,30度斜角展示架挑鞋更舒適
美味,看得見:挑動味蕾的食品包裝設計
收錄全球頂尖食物品牌運用字形、顏色、圖案,勾引你的食慾,傳達品牌魅力除了食物本身 招牌、包裝均是構成 挑動味蕾和消費慾望的誘因本書特色:針對「食品包裝」此一主題,提供相關的優良設計案例,可以讓設計師、想要成立自己食品品牌、台灣小農作為設計包裝、LOGO及延伸品參考之用。
設計力創新(新版)
一本完整詮釋設計力創新理論與實務的專書 榮獲義大利設計界最高榮譽「金圓規獎」 美國《商業周刊》年度十大好書 激進式創新х進化策略管理х創造品牌價值與文化優勢 = 競爭力 設計的創新已經邁入另一個時代:從技術的變革,進入使用者的生活脈絡,向他們的生活提案,提供一種意義和願景。 書中提到的企業是商業設計經典的最佳範例:Alessi、Artemide、Ferrari、FIAT、KARTELL、Bang Olufsen,這些公司大多是中小企業,多半連設計部門都沒有,卻是產業的創新領導者。 為什麼他們能帶領潮流?創造意義是他們的核心能力。培養設計式創新的能力是一項挑戰,一旦個人與企業創造了意義的激進創新能力,將獲得別人無法模仿的的競爭優勢,也將創造源源不絕的獲利,超乎你原本的想像。 本書所提的設計力創新,是種激進式創新,這個概念開創了創新管理領域一個全新的視野,它正在改變設計與企管專業。書中採個案研究,並深入分析技術推力與市場拉力的創新;藉由激進式創新,進化策略管理、創造品牌價值與文化優勢,而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無往不利。 最早聽聞「設計力創新」(Design-driven Innovation)的概念,是2006年於《哈佛商業評論》上一篇名為〈用設計創新〉(Innovating through Design)的管理評論,就在短短的幾年內,這概念由一篇以義大利設計力創新研究為主題的管理評論,進而發展成為一本完整詮釋全球設計力創新理論與實務的專書,讓這個概念成為設計、創新與管理領域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在許多重要的管理評論與期刊都可以發現這個概念,從東岸商管名校哈佛商學院到西岸設計學府藝術中心(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都可以看見這個創新的觀念,正在改變設計與企管專業。 到底「設計力創新」有何創新之處?讓以創新管理為專長的商學院教授維甘提(Roberto Verganti),可以用這個議題的研究,得到義大利設計界最高榮譽的金圓規獎(Compasso d’Oro)肯定,而評審與得獎者不乏各世代的設計大師人物。 個人認為,本書最創新之處,在於「設計力創新」的觀念,開創了設計創新管理領域一個全新的視野,也讓設計回歸到該字原本賦予事物意義的角色。 趨動創新的來源,可以概括分為二類,分別為科技進步與市場需求的推波助瀾。然而,「設計力創新」打破這個概念,訴求在科技與市場之外,「設計」亦是趨動創新的來源。所謂「設計力創新」的概念,即在創造「意義」的激進式創新,設計不再只是功能與形式上的突破,還有對於消費者的意義。對比於市場與科技的創新論述,意義的創新觀點,何嘗不是更能回應我們所處的美學經濟時代。 這些用企管專業用語堆疊起來的詮釋,反倒讓人覺得深奧難懂而無法一窺其中的奧妙。但是,事實上「設計力創新」概念的產品,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從口袋裡的Apple產品到手上的Swatch手錶,從廚房裡的Alessi水壺到書房裡的Herman Miller椅子,再到客聽裡的Bang Olufsen視聽與Nintendo Wii的娛樂,都是設計力創新的代表,都能給予物件一個新的時代意義。原來,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設計力創新的社會當中。 在簡單了解設計力創新在現代生活裡的形貌之後,我們則可以更進一步討論其背後的流程與方法,也是這概念最富有革命及顛覆性的觀點,《設計力創新》引經據典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地,提出一套不同於主流「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設計創新流程方法。以歐洲創新企業研究為出發,進而廣納美日等創新企業的「設計力創新」,不同於美式IDEO與Stanford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方法,提供了一個看待設計力創新的全新視野,讓設計力創新的光譜更為完整且多元。 不同於「設計思考」強調貼近消費者需求的創新方法,「設計力創新」則希望創新能夠與消費者保持距離美,才能夠打造出消費者渴望的新產品與其背後的意義突破。有異於「設計思考」以動腦會議廣泛徵求點子為開始,「設計力創新」則是訴求學者專家等關鍵詮釋者的專業與智慧。「設計思考」方法講求以快速「產品原型」進行產品創新,但「設計力創新」則是藉由文化藝術與博物館專業,藉由「文化原型」來創造意義的創新。 由於「設計思考」與「設計力創新」在方法上的對立與差異,讓企業有種無所適從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走,如同站在一個不知該往哪走的十字路口上。 然而,「設計思考」與「設計力創新」兩者缺一不可,構成一個完整的設計創新光譜與研發策略。深信「設計思考」的設計心理學大師Don Norman的觀點,可以作為最具有說服力的見解,「愈是對於人本設計愈堅信不移,愈需要閱讀這一本書」。因為,「設計思考」多半只能提供漸進式(incremental)創新,無法如「設計力創新」般,可以達成激進式(radical)創新,為企業尋找未來具前瞻性的產品與服務,即便其風險比漸進式創新來得高,但卻可能享有更高的報酬率及提供市場的先進者優勢。 雖然「設計力創新」與「設計思考」的方法與流程看似迥異,但其實也在異中求同。相同的是,兩者都認為設計已經不再是傳統認知的裝飾與物件,而是商業流程甚至是組織創新。設計與創新的任務,已經不只是設計師的工作,經理人、人類學家、工程師、藝術家甚至是作家等,都可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組織方面,也都希望最高階主管都能親自投身於設計力創新的事務當中,如此才能提高設計力創新的組織位階,建立經營團隊與外部專家的信任與關係資產。 最重要的是,不論這兩個設計論述如何交鋒對話,兩者都共同認可設計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正在改變我們的商業地景、社會面貌與──文化。 「文化」隱於這本以設計及創新為名的管理書籍背後,雖然作者開宗明義即認為這是一本管理書籍,但是書中核心議題其實是「文化」。不同於傳統管理著作對於文化議題的忽視,作者用其最擅長的設計力創新管理專業,重新詮釋文化在設計力創新領域的重要性。 就專業而言,文化藝術專業,如創作、出版、策展與博物館專業等,反而是文創產業設計力創新的重要核心技術。而成就設計力創新企業更重要的關鍵,則是經營企業的文化態度,企業高層必需要把設計力創新當成執行長議題來貫徹執行,並親自投身於文化藝術社群當中與專業界對話,而領導人個人的文化價值最終也會影響到文創企業的表現,眾多義大利成功的設計企業家,不見得都有企業經營管理專業的MBA背景,但他們卻都擁有支持文化藝術的管理風格,以及投入與藝文社群對話的無比熱情。原來,成就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其實是文化!如果說設計思考始終來自於人性,那麼設計力創新呢?來自於文化。 相較於國際上以設計為主題的管理著作,這本書則是更能夠與台灣對話。在文化創意產業陷入文化與產業間辯證之際,作者維甘提教授用管理專業來論述文化不只是浪漫的理想,而是產業的核心方法與態度。在我們急欲擁抱客戶導向設計思維,過傾於漸進式創新之際,這本書正好提醒我們革命性創新的重要,而且,設計力創新的流程更接近我們所擅長的科技研發,相較我們對於使用者導向創新研發的相對陌生。在文化方面,我們更懂得經營管理設計力創新所需要的關係資產。雖然是國際上新興的管理觀點,但台灣讀者會覺得心有戚戚焉。 這本書雖然以設計及創新為名,但卻十分值得各領域專業人士參考,由傳統食品產業談到最新的科技產業案例,確立設計力創新可以適用每一個產業。不論公司大小資源多寡,從中小企業到財星百大企業都可以採用「設計力創新」。 對於企業界而言,這本書有助於了解設計力創新的流程與管理實務,以及最重要的文化專業與價值。對於設計界而言,可以彌補主流「設計思考」概念的不足,並確立設計作為另一種重要的創新動力來源。對於藝文界而言,確立文化藝術專業在文創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有助於以文化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模式,原來文化行政就是給設計力創新的商業行政。 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雖然身為一名推動設計力創新領域的管理學者,但卻能夠對自身管理專業提出反省。當創新績效評估衡量喧囂之際,卻能夠提出設計創新績效管考流程可能會扼殺創新與創意,當世俗在鼓勵設計師開始學習企業管理專業時,卻提出我們應該反過來教育企業家什麼是設計,而不是讓創意人學習商業。因為,當設計師越來越靠近市場的同時,他們就離設計力創新越遙遠。因此,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不見得要把設計與創作人員推向市場,因為他們被賦予開創時代設計風格與文化意義的重要任務。 很榮幸能夠為這本書撰寫中文版導讀,《設計力創新》與維甘提教授系列發表,對於個人在企業管理與設計思維的工作與寫作上有很深的啟發,相信您也會對於作者以文化改變企業與社會的信念深有同感。
解構包裝設計:決定第一印象的設計力
*附60通用公版+102實例刀模CD 三面向決定包裝設計 防護性 除了對商品本身,更是對消費者的保護, 以免使用者不慎受到某些特殊產品的傷害。 便攜性 尤其受自身產品形體限制而不便攜帶的商品, 包裝結構的便攜性顯得更為重要。 創新性 造型獨特的包裝結構無疑更能吸引目光, 在發揮包裝基本作用的同時,也能擁有商品宣傳推廣價值。
AKIBO ROBOTS, with LOVE:機器人把拔AKIBO與孩子們的故事
台灣藝術界的大師級人物AKIBO,分享他以一個父親的心情持續創作機器人作品的故事。 機器人把拔親述他每一個機器人孩子的誕生與成長歷程。以機器人孩子療癒人心,將溫暖與勇氣傳遞給世上所有童心未泯的大人與小孩。 特別收錄日籍攝影創作者近藤悟的Akibo Robot攝影作品。 機器人是溫暖的。一切源自思念與愛,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在不安的時代,陪伴大家勇敢往前走。 一個單純的念頭與渴望,讓Akibo生出了這麼多機器人孩子,在他們身上發生了這麼多故事,創造了這麼多可能性。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爸爸要處罰自己沒有好好跟兒子講故事而開始。 十多年前,由於和兩個兒子長期分處加拿大和台灣兩地,每次離別總是揪著心踏上飛機,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台灣。更後悔的是,自己沒有好好跟孩子講故事,沒有好好回答子孩子的問題:「水裡面有什麼?」於是在極為顛簸的飛行途中,他抓起飛機上的餐巾紙,開始構思AkiAkis島的故事。這股強大的創作動力,就像肚子餓一樣,一定要去填飽才行!於是便開啟了他之後一段「刻意」不為人知又有點瘋狂的機器人創作旅程。 十多年後,Akibo成為眾人口中的機器人爸爸,機器人孩子也逐漸長大,從虛擬世界走進現實世界,進駐學校、公園、機場、捷運站、文化園區⋯⋯等地方成為公共藝術,施展了各自的本領。觀眾也由當初的兩位,演變成台灣各地數不盡的民眾,甚至還走進世界、見過了世面。 從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思念出發而開始的一連串機器人創作,他們真實地反映了Akibo的生命與情感。直到現在,他仍以一個父親的心情持續創作著機器人作品,希望孩子們能代替他,用愛去安慰、溫暖更多人的心,陪伴人們在這不安的時代,勇敢地往前走。收錄在本書裡的機器人孩子們的故事,其實都還沒結束,Akibo永遠都期待著他們能跟所有接觸到他們的人,碰撞出更多精采有趣的故事。
暢銷紀念版:實用包裝設計與展示架精選 POP Packaging Design
多樣的包裝+實用的設計=商品成功之關鍵 本書收集了在市面上最實用、最富創意的包裝設計。書中涵蓋了適合各種商品形狀的展示架與可自由縮放尺寸大小的展開圖外,更貼心地為您分類出五大包裝與商品類型,包括了: 陳列架 百貨商品陳列架、報章雜誌放置架、瓶罐包裝、食品飲料包裝等。 面板式包裝盒 禮盒贈品包裝、文具用品盒、小型電器包裝盒、超商架上擺放零食的包裝盒、直立式商品包裝盒等。 間隔式包裝盒 網購商品包裝盒、超市販售生鮮食品包裝盒、模型或較小零件之包裝盒等。 陳列台 電視購物商品展示台、擺設藥妝品的開放式陳列台等。 容器式包裝盒 精緻禮餅包裝盒、流行配件包裝盒、展示橫式文物的支撐架等。 本書收錄作品實景圖、包裝設計完成圖與展開圖。
暢銷記念版:專業包裝設計應用精選
現今的商業型態,「包裝」以逐漸成為銷售時的重要關鍵,適度的包裝不但可以提高商品價值,更可藉由包裝重新塑造該商品的風格與鎖定想要訴求的消費族群。 本書蒐集了共12類、約460款新穎、實用、多樣化等不同面向與風格的包裝設計範例,包括了: 懸掛式包裝 陳列式包裝 盤式包裝 展示盒 窗式包裝 展示架包裝 常規包裝 間隔式包裝 特殊包裝 手提式包裝 禮品包裝 展示台 本書收錄詳盡結構設計重要觀念、作品實體圖與包裝設計展開圖。
裝模做樣_真‧文青的階梯:書籍裝幀美學
著名的文學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精美的封面設計、具有美感的字體設計與排列、紙質的手感,都會讓讀者在精神上獲得除了書籍內容以外的藝術享受,而這些都是以版式設計為基礎的。版式設計在書籍設計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合適的版式設計與書籍內容會產生強烈的映襯作用,甚至可以詮釋書籍所表達的內涵。 本書主要從書籍版式設計的歷史、書籍尺寸、書籍版式設計工藝,以及版式設計給讀者的感受等角度,介紹版式設計在書籍中的作用。如果你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忽略了書籍的版式設計,希望透過本書內容與豐富實例,你可以重新發現身邊書籍潛在的、寓意深刻的版式設計,從而練就一雙能發現版式設計之美的眼睛。
展示陳列設計聖經
做好商品陳列設計, 打造隨時充滿人潮的特色商店秘笈 同樣都是販售服飾配件,有些店舖總是充滿人潮, 有些店舖卻是小貓二三隻,問題就在於陳列不夠吸睛! 讓人流連忘返的商空展示設計該怎麼規劃, 所有室內設計師、想要開店的你都得看! 【60個拆解展示陳列的關鍵know how】 購物動線的思考! ※迂迴動線留住消費者腳步 ※結合人類「右旋」特性優化移動效率 ※依「人流」與「物流」規劃動線種類 尺寸計畫的拿捏! ※收銀台需距牆面約75~120公分,75公分可讓兩人側身而過 ※主要通道最好拉到120公分寬,而次要通道則最短至少需有90公分寬 ※大門到主要陳列區之間需留出150~200公分左右 照明運用的規劃! ※根據室內空間一般的天花高度、成人身高與展示品(被照物)的最佳的投射角度30度 ※櫥窗上方交錯運用兩排軌道燈,透過背光、逆光與正面投射的燈光可創造出層次更豐富的光影 ※嵌燈往下投射可打亮桌面、地板,建構出低亮度且局部打亮的環境光,若裝設在牆壁邊緣,還可以做出洗牆光的效果 風格氛圍的營造! ※主題體現動人情境或故事性,將商品起源、原料、製造或使用經驗等轉化成動人的故事來敘述,必定能讓商品更吸引人 ※緊扣主題商品的空間風格,加盟店則要考量品牌企業形象,但同時也需注意空間硬體色調的可久性 ※實境展示鏈結人與產品共鳴,場景佈置時既要能啟發顧客共鳴和審美享受,同時,也要能生動地說明商品的用途、特點 【22間國內外獨特零售店舖的展示設計】 隨時擠滿人潮、結帳動線排到門口的Shop V 吸睛陳列秘訣→可彈性調整的洞洞板層架、漸層湖水色彩讓人沉浸購物的世界 大稻埕上飄散米香、烘焙氣味的葉晉發 吸睛陳列秘訣→模組化合板箱子成稻米策展區,平凡醬料也能精緻化 讓人走過絕不遺忘的東區潮牌鞋店 吸睛陳列秘訣→彷彿通往博物館般的神秘氛圍,30度斜角展示架挑鞋更舒適
輕簡優雅北歐日用品賞析:從餐具、傢俱、文具到織品~設計美學素養書。跟著優秀設計師過生活,讓每一
簡約X實用X溫暖 設計融入生活 貫徹美學意識 由曾在丹麥留學,並深愛且熟知北歐一切的作者,精選出100件「一輩子愛用的北歐日用品」,從每樣產品的故事到製造背景等內容逐一詳細介紹。 無論是早晨醒來時用來飲用清水的玻璃杯,還是沖泡咖啡的咖啡杯。 無論是白天工作或讀書時使用的文具,還是孩子的玩具。 無論是夜裡和家人一起共度美好時光的傢俱,還是柔和地照亮每個人的溫暖燈光…… 北歐設計之所以能風靡全世界,一定是因為這些每天重複使用的日用品件件雅致精美,融入普通生活的一部分。 北歐有許多出自優秀設計師與製造者之手的產品。這些產品有些被譽為名作,但其實原本都只是出自有其需求,而且本著想讓生活更方便美好、同時又能長久使用的想法而製造。 希望透過本書讓讀者更加了解北歐,進而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編輯精選】 ★史蒂格‧林多貝利(Stig Lindberg)的B e r s å 系列 「Berså」在瑞典語的意思是「葉子」。第一次看到這個系列的餐具時,感覺就好像窺見設計的多樣性一樣。我不禁想著:雖然是有規律的圖騰,卻也是那麼大膽且鮮嫩嬌綠的花樣。除此之外,不只是繪畫圖樣,就連造型設計都出自林多貝利之手。而且他很早就發掘麗莎‧拉索等設計師,身為藝術總監的能力也十分出類拔萃。我認為他是2 0世紀北歐最值得驕傲的跨領域創作者之一。 ★凱‧佛蘭克(Kaj Franck)的K i l t a 系列 我採訪曾經留學芬蘭的日本建築師時,他說:「我想建造一個像凱‧佛蘭克的家。」。 凱‧佛蘭克雖然不是建築師,但我卻能理解那位日本建築師想要什麼樣的家。凱‧佛蘭克的設計很普通。不需要添加什麼,也不需要刪減。一般而言,被說「普通」不少人都會反感,但在設計現場依然能恪守規格基準的凱‧佛蘭克,著實令人敬佩。 「Kilta」是於1953年以「重新從功能面審視過度裝飾的餐具」的概念為基礎開發出的陶製餐具。1981年時轉變為對應微波爐與洗碗機的瓷器「TEEMA」,至今仍持續生產。終生都為庶民而設計的凱‧佛蘭克,被譽為「芬蘭設計的良心」。 ★漢斯‧布拉托爾(Hans Brattrud)的S c a n d i a J u n i o r 座椅 挪威首都奧斯陸當中, 我最喜愛的地點之一就是「挪威建築設計中心(D O G A)」 的咖啡館。在街頭一路閒晃至此,看場展覽之後再到咖啡館喝杯啤酒,這樣的行程總會出現在奧斯陸的某一天。我之所以會喜歡這裡,其中一個原因是這裡選用漢斯‧布拉托爾的「S c a n d i a J u n i o r」座椅。就像丹麥路易斯安納現代美術館的咖啡廳採用「 S e v e n C h a i r 」一樣,雖然只是一把椅子,但也可能因為一把椅子而提升空間的價值。 S c a n d i a 系列是布拉托爾在1957年就讀大學時,預設在學校中使用而提案的設計,因此重量輕、不容易堆積灰塵成為設計重點。由此孕育出保留間隙的技術,同時也成為造型設計的一部分。系列當中算是高椅背的「Sc a n d i a P r i n c e」,材質選用紅木,是有標註生產序號的稀有產品。這把椅子擁有隨意擺放,就能改變空間氣氛的力量。 本書特色 北歐風格獨具特色、輕簡優雅, 溫暖氛圍,貼近生活,令人愛不釋手, 為幸福生活加分- ●從餐具、傢俱、文具到織品,精選一百件北歐日用品,有仍在販售的長銷商品,也有已經絕版的經典收藏。 ●不只是漂亮的照片,也收錄設計師介紹及設計背景與商品故事,讓您更了解北歐的一切。
設計師一定要懂的材質運用知識2016增訂版
【產品設計師、工業設計師必讀、必備的工具書!】 ★ 為了把設計圖變成產品,你白花成本、走冤枉路...都是因為還沒看過這本書! ★ 該選什麼材質?該用哪種製程?為什麼做出來的東西不能用? 七大類材質解說 × 業界知名品牌應用實例 = 奠定材質運用基礎 塑膠 / 金屬 / 紙 / 木材 / 布‧皮革 / 陶瓷 / 先進材料‧環保材料 從材質基礎知識、相關製程到實際案例詳盡解說,讓你少花成本、少走冤枉路。 ●製作暢銷商品的秘訣,就是有效活用材料 ○一舉公開低成本又具設計感的產品開發訣竅 ○詳細解說包含塑膠、金屬、紙、木材、布與皮革、陶瓷、先進材料與環保材料等各種材料的活用法 ○揭露蘋果高品質的設計使用了哪些加工技術 ●深入知名廠商的設計開發現場 ○徹底解析蘋果對材料的驚人執著 ○公開 Canon 長年以來不斷改進的表面處理技術秘密 ○Panasonic 的暢銷商品使用令人意外的材料是什麼? ○Sony 為什麼愛用「鈦金屬」? ●向知名設計師學習使用材料的心得 ○如何做出「發揮材料本身特性的設計」?聽聽知名設計師柴田文江、山中俊治、名兒耶秀美等人怎麼說。 本書特色: 各大書店藝術設計類排行榜長銷書最新增訂版! 產品設計師們爭相搶購的原因是~~ ● 業界最新的設計潮流、知名品牌都在用的材質和工法,你一定要知道 ◎用塑膠模擬漆器:以模具射出搭配精緻的表面加工,讓商品質感翻倍! ◎矽膠製玻璃杯:摔不破的玻璃杯終於誕生! ◎寶特瓶裝啤酒:特殊塗層寶特瓶,讓運送啤酒更方便! ◎塑膠汽車外板:想更換車子外觀和顏色,變得好容易! ◎發光纖維材質:讓設計師做出灰姑娘的夢幻夜光禮服! ◎完全不會濕的傘:高撥水性布料,是梅雨季的好朋友! ◎新潮 3D 應用:你以為 3D 列印只能建模嗎?別人已經直接印出高質感的產品! ...想知道更多更新的材質應用技巧嗎?趕快打開本書吧!
台灣之光:60盞特色路燈大放閃
☆台灣第一本以「路燈」為主題的圖文書,題材新鮮又切身 路燈不僅是照明設施,更是文化地標、公共藝術,也是城市美學具體而微的展現! ☆2016新一代設計展─金點新秀設計獎【視覺傳達設計類】 金點新秀設計獎評審團:「台灣之光」最動人的就是它呈現了小而美的生活,創作者整理了全台灣的路燈,從身邊美好的事物著手,表現細緻,也相當有趣。貼近土地的情懷,讓觀者感覺溫暖、愉快。 & 曲家瑞(麻辣教師)、周育如(水越設計創辦人)、鄭司維(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專技助理教授)、謝榮雅(奇想創造董事長)、蕭青陽(旅行藝術家)共同推薦 & ◎認識地方文化的新途徑:透過書中輕鬆活潑的分區導引,會發現許多特色路燈往往跟在地生活與文化意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有趣的路燈「路上觀察學」,開眼界也長知識。 ◎圖世代的視覺藝術表現:以版畫風格呈現路燈設計特色及當地地景,構圖出色、意象鮮明、別具風格──原來,路燈可以這麼美! & ◆超值贈禮 1.「台灣特色路燈地圖」:邀您立即起身,來趟點亮「台灣之光」的踏查之旅! 2.隱藏版「穿梭時空之鈴蘭路燈」明信片:以現代版的鈴蘭路燈構成外框,向內延伸為日治時期街景及1920年代末誕生的鈴蘭路燈,讓人有穿梭時空之感。厚磅進口美術紙精印。 & 什麼?天上飛的、地上爬的、田裡長的,全都變身成路燈! 你知道除了一般的倒L形路燈,台灣各地還有以螢火蟲、白鷺鷥、長頸鹿、太陽花、青蔥、自行車、飛機……這些蟲魚鳥獸花草、交通工具等為主題的造型路燈嗎? 兩個年輕女孩實地環走台灣,還跳島至小琉球、蘭嶼,進行田野調查,精選60盞特色路燈,挖掘設計背後的文化風土小故事,並以巧手繪製成版畫風格的路燈圖像,不但讓人眼界大開、嘖嘖稱奇,還會讚嘆:原來,台灣的路燈這麼美! 同時收錄「點亮路燈看歷史」和「路燈問答題」,可快速掌握路上公共照明發展的脈絡,並進一步探索路燈的大小知識。
瘋設計
「設計」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設計」與「創意」更是相輔相成。近年來,設計風潮有增無減,每年舉辦的設計相關展覽不計其數,爭相前往參展的設計人才更是不勝枚舉,可以看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設計夢。 聯成電腦於2008年首次發行由學員與講師創作的專書《瘋設計.尬創意》,在市場上大受好評,而距離上一本《瘋設計.尬創意3》已有5年,因應聯成電腦25週年,與學員們再次合作,總共徵集了290位學員的作品,從中嚴選出80位優秀學員的作品,此次的《瘋設計.尬創意4》規格水準絕對更勝於往年,並且可在書裡看到每一位學員大放藝彩,展現他們滿腔熱血的設計魂!
頂尖標識與導視設計作品機精選集
則收錄全球近50家知名工作室/設計公司的精選標識及導視設計作品,本書將指引您走上頂尖的設計之路! 本書向讀者分享了全球近50家著名工作室/設計公司的精選標識及導視設計作品,並對每個案例的設計理念進行了詳細解讀。作品範圍涵蓋博物館、體育場館、機場、學校、醫院、診所、城市交通、停車場、公園、企業辦公樓等各種公共環境的室內、室外空間。 書中除了對每個案例的設計理念進行了精彩、詳細的介紹,更對每個作品中應用到的材料逐一列舉,使讀者在視覺欣賞、汲取靈感的同時,更能深入瞭解每套作品的製作環節。更能深入瞭解每套作品的製作環節。 本書適合設計專業的學生,同時也可作為標識與導視設計行業的設計師的參考資料和該行業愛好者的學習用書。
這樣準備作品集(數位時代全新修訂版):設計經紀人專業指點 × 業界精英不藏私分享
藝術設計排行榜長銷書最新修訂版,所有設計人都該有的一本工具書。 市面上唯一教授製作作品集的專書 倫敦藝術大學及紐約帕森設計學院教授群好評推薦 關於如何準備作品集的一切技巧, 盡在《這樣準備作品集!》 ★ 全新增修內容:最新的作品集案例,更多數位作品集內容、業界專家語錄及數位媒體個案研究 ★ ★ 學會正確解讀客戶需求,製作正中需求的作品集,自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 ◆ 超過200幅案例彩圖 ◆ 36位業界精英建言 ◆ 8種設計相關產業類別需求解析 ◆ 最新數位媒體個案研究 受完四年大學設計教育,想要找到一個理想的設計工作,你還有「最後一哩」的路要走,而作品集正是你離學前「最後一哩」的作業,也是設計新鮮人進入職場「第一步」的工具,甚至是所有專業設計人必須持續更新和不斷維修的生涯工作。 本書作者來自英國深厚設計文化和高階設計水平的背景,不只提供歐洲正規作品集製作的實務觀念,也是台灣設計界對作品集的概念、本質、功能、類型等難得的全面性探索機會;書中許多歐、美、澳專業設計人士對作品集的肯切看法,也提供國內設計新鮮人製作作品集時,一個多面相的實務參考資料。 本書除了教你該收入什麼作品的同時,也告訴你斷捨離的重要。在吸收作者毫無保留傳授的知識後,還可從寶貴的訪談片段中,直擊業界核心人士的看法。 全書包含: ◆ 8種設計相關產業類別需求解析 設計團體|廣告公司|報刊業|書籍出版|漫畫與圖像小說|電視與電影|電玩開發|卡片設計 ◆ 36位業界精英建言: 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插畫系系主任Jonathan Gibbs|Conran Octopus藝術總監Jonathan Christie|Plus et Plus創意總監Judy Wellfare|藍燈書屋藝術總監Richard Ogle|《New Scientist》藝術總監Alison Lawn|Airside公關與新事業部門Anne Brassier|Schwartz Powell Design創意總監Doug Powell|The Chamber零售顧問Susan Williamson|Brooklyn Brothers藝術總監Steve Rutterford|Schwadesign總裁/創辦人/展望主管Josh Silverman|Fallon藝術總監Dave Day|Philips, DDB全球創意總監Neil Dawson|《TimeOut》集團藝術總監 John Oakey|《 Radio Times》美術副主編Hazel Brown|The New York Time Style Magazineg攝影副主編Jennifer Pastore|書封接案設計師Lucy Bennett|Scholastic藝術總監Steve Scott|The Folio Society藝術總監Eleanor Crowe|漫畫作者/漫畫家/發行人Steven Preston|漫畫家Boo Cook|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遊戲設計學士與碩士班課程統籌Jim Thompson|Ewan Searle Studio 創辦合夥人Andy Ewan|Scholastic 特約設計Joy Monkhouse|Bartle Bogle Hegarty 藝術主管Mark Reddy|接案插畫家Ian Bilbey|接案設計師Josh Keay|Centaur Media集團藝術總監Colin McHenry|Design (Public Television) USA副總裁Christopher Pullman|Purpose Design 創意總監Robert Howsam|《讀者文摘》藝術總監Martin Colyer|《Print》藝術總監Kristine DiMatteo|Art Plus Technology資深設計副總裁Robert Linsky|《TimeOut》藝術總監Anamaria Stanley|接案設計師Lance Hidy|Why Not Associates合夥人/創意總監Andy Altman|接案品牌顧問Martin Vintner-Jackson
設計這件事!窺見創意設計輪廓
要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除了基本的設計功力之外,還需要有各式各樣的應對、反應、規劃、組織等等的能力。 說不容易,卻也沒有過於困難,我們在本書中納入前端的發想、企劃與手稿繪製,並用一個案例說明完整的製作過程與注意事項,將「設計」這個主題的廣度加大,並嘗試將設計師該有的思維放進書中,一步一步地讓讀者窺見完整的「設計」輪廓。
印象手繪:工業產品設計表現技法
本書主要介紹了工業產品設計的基本概念、相關的手繪工具、手繪基礎知識、材質表現技巧以及各種工業產品手繪圖表現,並結合大量工業產品手繪表現實例進行分步圖解,並對每個步驟做了細節分析,旨在使 讀者能夠快速領會和掌握工業產品手繪表現的技法。本書知識結構清晰、講解循序漸進、案例豐富,是學習 工業產品設計手繪的絕佳資料。本書適合工業產品設計專業的在校學生和對手繪感興趣的讀者閱讀使用,同時也可以作為從事產品設計 工作的人員參考用書。
圖解經典名椅
從軟體工程師轉換跑道到遊戲腳本作者,以製作遊戲必要的各種知識為基礎,出版了許多著作。主要著作有《遊本書詳細介紹古今被稱作「名作」的椅子,以及在各個時代擔任重要角色的椅子 & 椅子的相關書籍非常多,但大多是純目錄形式,鮮少仔細介紹椅子成名的由來,或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下所誕生。因此,本書將配合插圖解說,從多樣化的角度帶領您探尋世界各地椅子的歴史,說明這些椅子到目前為止仍舊名垂不朽的的理由。另附系統圖,可一目了然造型各異又有趣的椅子從古至今的傳承過程,愉快地學習椅子的歷史。 & 本書特色 & ★只要讀過本書,馬上知道椅子的歷史!從過去的椅子獲得靈感而創作出新椅子的過程、逸聞,對後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等,本書皆有詳盡記載,而且冷知識滿載!椅子的造型、製作技術、素材、使用方法、椅子和設計師出名的緣由,使用約350張插圖介紹代表各時代的椅子。戲腳本的奇幻事典》、《惡魔事典》、《電腦遊戲的數學》、《忍者、忍術概說》、《漫畫、插畫可使用的西洋魔法事典》等等。
為什麼你的設計沒有價值
自從有了人類文明的歷史,設計一直伴隨著社會的腳步前行! & 人們在體驗設計的同時也受到設計趣味和價值潛移默化的影響!設計不僅可以體現出商業價值更可以體現社會價值。 & 本書將從意、360°視野的角度,從產品設計、平面設計、設計力量、設計產業、對話設計大師等方面帶領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做出有價值的設計?如何實現設計的商業價值同時實現社會價值,讓設計不再是功能的奴隸。為設計師開拓眼界,拓展視野!
設計商品,這樣賣就對了!聰明運用集資平台、電子商務與品牌行銷,創造設計商品大商機!
26位設計師成功祕訣 60優質商品案例故事 & 資金哪裡來?商品怎麼賣?和誰合作最可靠?消費者在想什麼? 從事商品設計創業一定會遇到的問題,答案全都在這本書裡! & 商品設計師、產品開發者、行銷企劃、品牌經理人 必讀! 有志投身文創商品設計、開創自有品牌者 必讀! 有意大量吸收設計發想秘訣、累積實務經驗者 必讀! 從事商品、工業、工藝設計,想要跨界整合、拓展事業廣度者 必讀! & 透過本書,你可以了解: 集資平台的運作方式、電子商務的虛實整合、經銷與商業展覽的脈絡、商品設計的趨勢…etc. & 強調精緻美感與生活風格的日用品、器皿、燈飾、傢俱、創意文具,乃至於消費型電子商品、交通工具等,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然而,這些絕妙、好用又暢銷的商品,是如何一步步邁向成功的呢?催生這些成功商品的創作者們,在設計發想、創業與經營管理上,又有著那些獨到的觀點呢? & 本書從資金、銷售、生產、趨勢四大方向,列舉20個商品設計創業最常見的問題,並專訪26位台灣知名設計師,領域橫跨商品設計、工業設計、工藝設計等,提供最直接、最具體、最精采、最有效率的資訊與方針,給有志投入商品設計創業的你。
品牌設計玩轉指南
本書所闡述的設計方法其實就是近年來頗受矚目的「動態識別系統設計」,(舉例來說:倫敦奧運的識別系統設計就是一例。)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logo 的形態應當是永恆不變的,所有的應用物都應按照這個固有的樣子來設計,「動態識別系統」則不然,它認為logo 的形態可以在某個範圍內呈現變化多端的多樣性,它顛覆了一成不變的商標設計觀念,也是近年來識別系統設計的趨勢之一。 & 被畢卡索譽為「現代達文西」的設計大師Bruni Munari 認為,為了改善固有的規則,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破它並進而超越他,在本書中,作者以Munari 的設計理念出發,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與練習,帶領讀者進入動態識別商標設計的領域。「世上唯一不變的,即是變化本身。」-古希臘哲學家Hiraclitus。 & 多年來,人們認為,品牌設計的主視覺形態應當是固有不變的。本書重新思考品牌設計的定義,以更自然、輕鬆與友善的角度來詮釋設計過程,作者親切的解釋動態品牌識別系統的概念,用淺顯易懂的練習方式,讓專業平面設計師、藝術家、插畫家甚至是上班族、家庭主婦和孩童,都能在書裡的簡單演練中,領悟變化的真諦。(附贈空白設計練習筆記本)
為社會而設計
時尚的外觀=剛上市就過時? 設計產品不再是「必需品」,而是突顯品味的「裝飾品」 設計成為一種用來獨佔、區隔社會地位的武器,是有錢人的雅痞樂趣 當「設計」與消費文化及生活品味結合,刺激消費成了最高指導原則, 時髦卻短壽的商品正左右著社會的價值體系。 設計究竟為誰服務? 是我們的消費欲望,還是真正的社會需求? 1979年,索尼(SONY)公司推出了隨身聽、隨身看、手提CD播放器,商業設計開始以創造美好生活型式為訴求吸引消費者。SWATCH手錶不再將報時精確當作手錶的賣點,而是以五顏六色的時尚配件自居,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海尼根的WOBO計畫曾試圖將啤酒瓶做成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築磚塊,卻因為利潤太低及外形無法刺激消費者購買而宣告失敗…… 「設計」原應是為消費者服務,滿足其需求並解決問題,但在消費主義的發展下,「品質」和「附加價值」的吸引力是呈現產品身分和地位的關鍵。設計師不斷替換更新各種造型樣式的產品,為企業刺激銷量,逐漸遺忘設計師的社會責任——為第三世界、環境保護、身心障礙者、醫療設備、實驗研究,及突破性的概念而設計。 《為社會而設計》並非一本反設計的書,更貼切地說,它反對的是消費主義設計。本書透過對資本主義下「消費者導向設計」發展的分析,以及因相關問題衍生而來的「綠色設計」、「責任設計與倫理消費」,以及「性別觀點」等議題的探討,檢視設計對社會的意義,以及對社會意識與價值觀的影響,藉此重新檢視設計的作用與定位。如在「綠色設計」一章中,作者提出「美體小舖」的綠色經驗,討論企業在營利與社會責任間獲取平衡的可能性,以及一項商品從生產、運輸到報廢所必須面對的「綠色」抉擇,和這些決定對消費者的影響,充分顯現了設計與消費主義間相互糾葛的複雜關係。 近年來在台灣,由於產官學的重視,設計相關產業已然成為熱潮。然而,檢視設計師的角色,多半還停留在過去的觀念:創造吸引人的商品以鼓勵消費,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為企業增加利潤。然而,在此「拼經濟」的同時,也是我們省思設計與設計師在社會所扮演角色的最佳時機。正如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所言:「任何設計方案的『對錯』將取決於我們賦予此項安排的意義。」設計師視野的盡頭不應該只有產品及銷量,而應是社會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