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非洲沈默

馬可孛羅 出版
2001/01/05 出版

知名自然學家暨作家彼得.馬修森,在一九七八年及一九八六年兩度前往塞內加爾、甘比亞、象牙海岸和中非共和國旅行,專事西非洲野生動物生態的調查與觀察。《非洲沉默》便是這兩次深入曠野密林調查旅行的寫實紀錄。 & 旅程中,馬修森冒險搭輕航機飛越森林與大草原,惡劣的天候與濃密的原始蒼天古木,使得航程險象環生;或在崎嶇不平的紅土路上,搭乘高速汽車橫衝直撞,致使一頭大公牛成為輪下冤魂;或在河上搭船、或在叢林小徑緩緩行進以追蹤大象的糞便。 & 透過馬修森的雙眼,我們身歷其境般,目睹了森林象群、白犀牛、大猩猩、剛果孔雀,和其他瀕臨絕種的珍貴野生動物,也打破持續近百年「侏儒象」的不實傳說;更分享了他在探險旅程中戲劇性十足的種種遭遇。書中不僅詳實記錄他如何觀察動植物生態,如何與原住民、教士互動,而對官僚體制所造成的窒礙,也有批判性的描述。他並且大膽提出,非洲大陸因政權與經濟的更迭及崩潰,以致人民備受壓迫,生態也蒙受極大的威脅。 & 《非洲沉默》是一趟引人入勝且主題嚴肅的旅行,它帶領我們穿越非洲飽受蹂躪的荒野;它也是為遭受嚴重破壞的非洲景觀與野生動物所作的強烈而無畏的控訴。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非洲的智慧

林鬱文化 出版
2000/08/02 出版
9 特價21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金色船隊:史上最後運穀大賽

馬可孛羅 出版
2000/06/19 出版

史上最後運穀大賽  一九三八年,一個十八歲的男孩簽了合約,加入了從歐洲到澳洲來回的最後一次商務帆船船隊,參與了一段艱難的航程。這艘四桅帆船「無懼號」後來成為費城岸邊的一家船塢餐廳,而那個年輕的學徒則成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旅遊作家之一。《金色船隊》是艾瑞克.紐比令人心醉神迷的作品,描述他在無懼號參與最後一次澳洲穀物交易航程上度過的日子。一如往昔,紐比鉅細靡遺的犀利眼光捕捉了船上生活的辛苦、危險、爭論、友誼和單純的快樂──臭蟲、兇猛的暴風雨、怪異的芬蘭水手及一切。艾瑞克意外地見證了帆船世紀的消逝,更因為是此類型中的絕唱, 作者簡介 艾瑞克.紐比  一九一九年出生於倫敦,聖保羅學院畢業。一九三八年加入芬蘭四桅帆船「無懼號」(Moshulu)擔任學徒,並於最後一次運榖競賽(Grain Race)中由澳洲經由合恩角(Cape Horn)航往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服役於黑衣高地聯隊(Black Watch)與英國海軍陸戰隊特艇班(Special Boat Section)。一九四二年被捕成為戰俘,一九四五年才被釋。戰後他的世界更為開展──走入時尚業與書籍出版業;不論從事哪個工作,他總是不忘旅行,不論是獨力進行,或是以《觀察家報》旅遊版主筆的身分四處遊走。一九九四年,他受封為英帝國高級勛爵士。 紐比的著作有:《走過興都庫什山》(A Short Walk in the Hindu Kush)、《緩緩流恆河》(Slowly Down the Ganges)、《亞平寧的愛情與戰爭》(Love and War in the Apennines)、《在地中海岸邊》(On the Shores of the Mediterranean)、《低檔環遊愛爾蘭》(Round Ireland in Low Gear)、《義大利的小地方》(A Small Place in Italy)等多種。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萬物之名:刻鏤在埃及沙塵中的生命、語言與開端

馬可孛羅 出版
2000/03/07 出版

孤獨之旅  《萬物之名》是一則動人心弦的埃及回憶,也是一位大膽女子追尋語言起源的故事。作者以人口稠密且騷亂的開羅為基地,每次在遙遠的紅海山丘與遊牧民族一起生活幾個月。睡在地上,分享他們的食物,他們的帳棚,他們的語言,以及他們與自然界的關係。  偶然的,他成為獨自在阿拉伯國家旅行的女生﹔他和蘇丹邊境的警察有過幾次危險的接觸:他的老蘇聯吉普車在空蕩蕩的沙漠中不時拋錨:他旅行的動力是要從他弟弟與姊姊的死亡傷痛中復原。作者將旅行書寫的傳統拋在腦後,引領我們進入另一種體驗世界的方式。  從紐約州鄉間生活的清新自在,到嚴苛但單純的埃及沙漠,當蘇山在嚴酷的沙漠生活中堅持不懈時,他透過語言和時間,循著理念以及影像前行,讓我們感受到文字鮮活的內在生命。 作者簡介  蘇珊.布琳德.莫若,美國人,曾將當代阿拉伯詩以及古代埃及民間故事翻譯為英文。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綠色安息日:人類學家海爾達玻里尼西亞虫活

馬可孛羅 出版
1999/11/22 出版

綠色  索爾‧海爾達是本世紀傑出的人類學家、探險家,一九四七年,為了證明他自己的理論,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並非來自東南亞,而是來自南美洲,海爾達依南美印第安人傳統建造駕駛輕木筏康提基號,從秘魯航行到玻里尼西亞,證明了玻里尼西亞人在一千多年前就以類似的裝備進行各種活動,這一次的探險旅行著作被譯為六十七種語言,使得他名聲國際,其後他所組織的幾個科學考察活動,幾手改寫了人類古文明史。  本書即是描述海爾達一生從事海洋探險的理念緣起,一九三七年,新婚的索爾‧海爾達和妥子李芙遷徙到遠方一個未曾遭受破壞的海島,如天堂般的南太平洋小環礁法圖希瓦島,在人類遙遠的祖先居住過的土地上定居,展開一段天堂之旅。  這是一部溫馨且深具性靈的回憶錄,海爾達回述自己和李芙的探險故事:初遇原住民島民、學習架設竹屋、找尋可食的水、每天清晨在宛如夢幻世界的景象、氣息和聲音中甦醒…,海達爾經由這些體驗,進而思考人與自然的對應關係,點燃了保護地球免於環境迫害的真正熱情,迄今高齡八十五仍致力於環境保育工作,並多次獲國際獎項。 作者  索爾‧海爾達,一九一四年生於挪威,一九三七至三八年首度造訪玻里尼西亞,當他是奧斯陸大學的生物學者,主修孤島越洋移民路線。他於一九四七年駕駛康提基號蘆葦般,從秘魯航行到玻里尼西亞,並完成一本相關著作,後來翻譯成六十七種語言,蜚聲國際。海爾達曾獲頒十二國大學和學院的獎章與榮譽學位,並擔任紐約科學院及蘇維埃科學院的會員長達二十年。聯合國曾頒發巴勤維環境獎給他,戈巴契夫也選定他為個人環保事務顧問,目前他居住在隸屬西班牙文的北非加納利群島。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夢憶非洲

馬可孛羅 出版
1999/10/28 出版

夢憶非洲  非洲,彷彿一首響自悠悠千古、幽藐深遠的詩歌,清晰而有力地呼喚長久以來鎖藏在書中主角庫琪心海深處的夢土。那處夢土綿延無盡的地平線上,廣袤平原古木蒼蒼,或野生動物奔馳其間、或花草迎風搖曳、或落日暈染滿天彩霞……,是如此粗曠壯麗,又處處散發未知的神秘之美。  然而,它,像遭受惡魔詛咒般,引領庫琪追逐心目中那片荒野夢土,卻也為她帶來一連串悲慘的命運!對於琪而言,她的生命,無異從非洲這片蠻荒大地的萊奇匹亞開啟序幕。  雖然命運之神多次作弄,但庫琪選擇堅強面對,為守護家園、守護肯亞奉獻畢生心力。因為庫琪明白:生命之河將會繼續向前流、帶走一切美夢與遺憾! 作者簡介  庫琪‧高曼  生於威尼斯附近,帕杜瓦大學政治系肄業,自幼對非洲著迷,一九七○年初訪肯亞,一九七二年偕丈夫、兒子重返肯亞定居。為了紀念這段時光,庫琪成立高曼紀念基金會,並於萊奇匹亞的歐萊瑞尼洛牧場以結合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的新途徑,來促進人類與環境和諧共存,而且成為此項作法的典範,高曼基金會也鼓勵和贊助肯亞的教育事業。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意志極境:徒步橫越南極大陸

馬可孛羅 出版
1999/09/23 出版

徒步橫越南極大陸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九日,雷諾夫.費恩斯爵士和麥克.史卓醫生從菲爾希納陸緣冰礁,開始了第一次無協助橫跨南極之旅。旅程艱難至極,擴張了全世界人類想像的極限。  在九十七天的旅程中,兩人歷經痛苦、饑餓及雪盲,拖著近五百磅重的雪車,穿越地球的凍脊。他們遭遇到冰河斷層,在嚴酷的雪暴中掙扎,冒著刺骨的寒冷,勇往直前。  不僅器材失靈,身體頻頻受傷,在過程中,他們的肢體生出壞疽,全身因拉車而痠痛,最後因為失溫差點喪命。此外,兩人的友誼在極地中,從緊張變成挫折,最後轉為相互仇恨。  然而,歷經這一切磨鍊,在成功的意志驅使下,他們繼續了下去。當救援飛機到來,將他們載離南極洲時,雖然身體「死的部分比活著的多」,他們卻寫下了人類在無支援下在極地的最長旅程紀錄。  這是一次世界最不平凡之旅。 作者簡介 作者:雷諾夫.費恩斯,1944年生,1963年加入皇家蘇格蘭灰衣軍,1966年編入英國特別航空隊二十二軍團。從1969年起,他曾帶領探險隊遠征,包括長達三年的環繞地球一周探險之旅。1983年,魯柏羅大學授予費恩斯榮譽博士,第二年他更獲得皇家地理學會頒贈劊始者獎章,和女王頒予的極地獎章。

9 特價30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2/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