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病害蟲防治
花病害蟲防治 本書最早出版於一九六七年,原名是「原色˙花病害蟲防治」,距今已十多個寒暑,不但花的種類更多了,而且不明白的害蟲病也增加了許多,所以我們再增加內容,使本書比原著厚達兩倍。 病害蟲若是只用一張圖片,往往很難說明清楚,要明白必須用到四~五張的圖片,但是因為頁數的關係又不允許這麼做,故只好盡量收集最多的種類。切花以菊花、康乃馨、薔薇這三大花卉為主,接下來是多年生草本,一、二年生草本、球根類、蘭類、多肉植物、觀葉植物。 現在,環境污染的問題已廣受重視,農藥問題是其中之一。或許有認為花不是食用植物,所以不太要緊,但是,我們應該明瞭農藥會積存在土中,需遵守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已早期發現早期除治為適當的防治宗旨。本書即為此指導入門。
小鳥飼養法百科
小鳥飼養法 小鳥,把這嬌小且可愛的寵物放入鉛絲籠內來觀賞、傾聽鳥兒的鳴叫聲,給我們帶來不少生活情趣,但這對於鳥兒們來說,卻不是件快樂的事。 所以,既然要飼養牠們,則至少也要提供最好的環境,這才是愛鳥者應有的態度。具體地說來,經常保持鳥籠的清潔,給予日光浴和水浴的場所,供給新鮮的飼料和清水,還有注意禦寒防暑、外敵、避噪音、防治疾病等,也都十分重要。 如果條件許可者,盡量選用較大的鳥籠者,甚至建設鳥舍,以增加活動空間最為理想。又飼養一隻不如飼養一對,若是可以築巢生蛋者,不妨給予孵雛,如此愛護小鳥,當然要從理解牠們的自然生態開始。這跟我們人一樣,小鳥也是具有喜怒哀樂的一種生命體之故。 本書的問世,希望能幫助你與小鳥地相處十分快樂。、
台灣常見魚類圖鑑深海
本書歷經十二年的時間,由大龍峒釣魚世家李嘉聲、李嘉亮兄弟蒐集照片,並以紮實的魚類生態學術功力,加上其三代以來獨有的民間魚學經驗,突破了學院式的窠臼,輯選常見的七、八百種魚類編撰而成,適合社會大眾及釣魚愛好者參考。 & 近年來,由於地球上魚類的新種、新記錄種已經日漸稀少,傳統的魚類分類也日益式微,代之的,不是朝向化石魚類分類,就是往蛋白質電泳分析的方向走,在此同時,科學家對於魚類的生態,比起往日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於是由魚類生態―― 即魚類棲息的環境,做為魚類圖鑑的編輯依據――以前不能做,現在做正是時候。 這也就是《台灣常見魚類圖鑑》膽敢嘗試以生態為編輯依據的時代背景和原因了。 不過,以生態為劃分依據的圖鑑,將無法避免同一科的魚分配到不同的棲息環境裡,特別是像黑鯛的圖鑑,可能出現在河口,也可能出現在沙灘或岩石海岸,為了避 免重複,只能置於較接近其生態的一冊中。同樣的例子還不少,但只要把握魚類的棲息環境,就能勝認查閱之便了。 除了著眼於魚類分類學理的衍進史之外,我們還有下列更重要的理由:這些魚都存在你我生活環境的周遭,以棲息環境的角度來認識牠們,可提醒我們正視「環境保護」的迫切性。這毋寧是我們最嚴肅的企盼!
台灣常見魚類圖鑑溪流
本書歷經十二年的時間,由大龍峒釣魚世家李嘉聲、李嘉亮兄弟蒐集照片,並以紮實的魚類生態學術功力,加上其三代以來獨有的民間魚學經驗,突破了學院式的窠臼,輯選常見的七、八百種魚類編撰而成,適合社會大眾及釣魚愛好者參考。 & 近年來,由於地球上魚類的新種、新記錄種已經日漸稀少,傳統的魚類分類也日益式微,代之的,不是朝向化石魚類分類,就是往蛋白質電泳分析的方向走,在此同時,科學家對於魚類的生態,比起往日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於是由魚類生態―― 即魚類棲息的環境,做為魚類圖鑑的編輯依據――以前不能做,現在做正是時候。 這也就是《台灣常見魚類圖鑑》膽敢嘗試以生態為編輯依據的時代背景和原因了。 不過,以生態為劃分依據的圖鑑,將無法避免同一科的魚分配到不同的棲息環境裡,特別是像黑鯛的圖鑑,可能出現在河口,也可能出現在沙灘或岩石海岸,為了避 免重複,只能置於較接近其生態的一冊中。同樣的例子還不少,但只要把握魚類的棲息環境,就能勝認查閱之便了。 除了著眼於魚類分類學理的衍進史之外,我們還有下列更重要的理由:這些魚都存在你我生活環境的周遭,以棲息環境的角度來認識牠們,可提醒我們正視「環境保護」的迫切性。這毋寧是我們最嚴肅的企盼!
臺灣脊椎動物誌 (中)
本書再版之之刊行,已達十五年。在此期間,臺灣產脊椎動物的調查研究,也由於風氣漸盛,新記錄種和新種大量增加。粗略估計,魚類增加近九百種,兩生類增加 三新種,爬蟲類增加一新種,鳥類增加約六十種,陸生哺乳類亦增加二新記錄種和一新亞種。尤其是一種文昌魚的新記錄種的發現,填補了臺灣頭索動物的空白,更 是難能可貴。 為配合歷年來各大學相關科系採用為教本,關於各類脊椎動物的形態特徵,演化過程,和分類系統的新觀念的介紹,都已根據最新研究報告予以充實或改寫,而所有在臺灣區域發現的新記錄種和新種,亦均納入重編的檢索表中,以便查對和鑑別。 因本書篇幅巨大,撰寫中前後文難以兼顧,名稱,術語及用句與措辭,難免失之統一,疏漏錯誤之處一定很多,尚祈專家先進不吝匡正,實所至盼。
臺灣脊椎動物誌 (上)
本書再版之之刊行,已達十五年。在此期間,臺灣產脊椎動物的調查研究,也由於風氣漸盛,新記錄種和新種大量增加。粗略估計,魚類增加近九百種,兩生類增加 三新種,爬蟲類增加一新種,鳥類增加約六十種,陸生哺乳類亦增加二新記錄種和一新亞種。尤其是一種文昌魚的新記錄種的發現,填補了臺灣頭索動物的空白,更 是難能可貴。 為配合歷年來各大學相關科系採用為教本,關於各類脊椎動物的形態特徵,演化過程,和分類系統的新觀念的介紹,都已根據最新研究報告予以充實或改寫,而所有在臺灣區域發現的新記錄種和新種,亦均納入重編的檢索表中,以便查對和鑑別。 &
魚類學
查中國海案線延長二千三百餘海里;淡水的大湖江川,蔓延全國,故水界的面積廣闊,魚類的產量豐富。在純粹學術上而言,魚類的研究,有不可勝數的問題在產業上而論,魚類的調查,可以助漁撈養殖諸業。 自前世紀李查特遜﹝Richardson﹞、勃李乾﹝Bleeker﹞、拉雪比第﹝Lacepede﹞等對於中國魚類有較詳盡的研究以後,至近代而歐西研究 中國魚類的學者更多,十年以來,中國學者,亦漸著手於我國魚類的調查,先後已出書不少,但欲搜集全中國的魚類,和其種類及其分佈情形尚非旦夕所能竣事。 且從來魚類學者,多偏於分類,而未注意於生理及習性,今後能就分類形態生理同時進行,則所獲結果,必可在產業上亦生相當效果。所以近代的魚類學,漸由分類學 而移於生理學,漸由純理的研究,而傾向於實用的研究,這是魚類學最近的新傾向,為初學者所不可不知的。 & 本書為魚類學概論性質,故首述魚類的形態生理,再及 於記載較為實用的若干魚類的類例,並示魚類學所研究的結果,與產業上發生如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