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圖解!機械解構事典:從零件到機構,完整解說機械裝置的運作原理
精選208種符合當代需求的機構設計從2D到3D,徹底解析機構的原理與特性近年,愈來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無需依賴電力的「純機械」機構;另一方面,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許多工學系學生皆缺乏實際接觸機械的經驗,因此經常聽到「難以從2D圖想像3D實物」(反之亦然)的聲音。然而,日常生活中的機械都是藉由各種機構的「運作原理」及其組合(即機械系統)來運作的。在從事機械設計工作時,充分理解這些機構的原理與特性至關重要。本書從原典《機械機構事典》收錄的各種機構汲取靈感,製作了3D影像,並將機械設計所需的各類機械元件與機構畫成了「3D建模圖」與「2D圖」,放在同一頁面上呈現,以更直觀的方式一目了然其「運作原理」。
螺絲&精密機械加工(共三冊):螺絲全書+機械加工+精密切削加工
第一冊:圖解螺絲全書:統括功能面、規格面、工具面、加工面,全方位實現從選用活用規格品到自行製造的實務能力當想要鎖緊時,螺絲必須能牢固不鬆動;而想要鬆開時,螺絲又必須能被輕易鬆開。螺絲,就是這樣必須具備兩種相反性質、小卻關鍵的機械零件。「螺絲」是製造有形物件時不可或缺的機械零件之一。動手實踐的自造者,在進行機械設計時,需要決定螺絲所需的形狀、尺寸與材質。尤其是強度設計,需要根據抗拉強度的計算結果等參數,選擇強度等級相符的螺栓及螺帽。更應該事先考量螺絲的鎖固工具、預孔的加工與尺寸(公稱直徑)、螺絲的位置、螺絲長度等。無論是選擇現有的規格品或是自行製造專屬的螺絲,前者需要具備能夠選用適當的螺絲並加以應用的能力,後者透過學習如何使用切削加工、鐓製及滾製加工、3D列印等來製作螺絲,同時可加深對螺絲工法的理解。本書專為愈來愈多的自造者讀者量身打造,透過本書能夠學習到螺絲全方位的完備知識,並且透過動手實踐,將創意具體實現。本書特色:‧鎖固與鬆動防範措施須知:螺絲力學、鎖固管控與鎖固工具;旋轉鬆動與非旋轉鬆動‧規格國際標準化:JIS、ISO、公制、英制、識別記號、尺寸公差、螺絲用語、共通規格等‧螺紋螺絲種類知識一應俱全:各部位名稱(螺紋角度、螺距、有效直徑)、形狀(公制螺紋、統一標準螺紋、管螺紋)、種類(小螺絲、自攻螺絲、止迴螺絲、螺栓、螺帽、墊圈)‧螺絲材料與強度全面掌握:理解各種材料(鋼、銅、金屬、塑膠等)、表面處理(電鍍、無電鍍、熱浸鍍等)、機械性質(拉抗強度、韌性、耐蝕性、耐熱性等)與強度(彈性與塑性、應力、彈性模量、應變等)‧螺絲如何製造而成的各種加工法:切削加工(會產生切削屑,產品尺寸會小於原本材料)、塑性加工(不會切斷金屬材料內部的纖維狀組織,可提高其耐磨損性等)、3D列印第二冊:圖解機械加工:統括「事前準備→加工→量測→清理」四階段實務知識,實現加工就是依據創意化為成果的最高產品開發法世界上不存在同時滿足高品質+低成本+交期短的萬能加工法。「Made In Japan」獨步全球,日本上市公司製造專家教你如何成為Pro!「機械加工後工件為什麼會變形?要如何事前防止或是事後補救?」「增加加工速度,效率提升;但是刀具劇烈磨損,會導致壽命縮短。是要選擇生產效率,還是考量經濟成本?」所有的物品都是由數量不等的零件組成,各個零件的加工技術和工序決定了物品的構成方式、及完成時的品貌樣態。產品設計者若對加工知識不足,從一開始的構思就可能不切實際,而無法在成本和交期目標下達成產品的質量要求。本書作者融會整合21年日本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經驗,介紹實務上最廣泛使用的五大加工法和加工共通的「材料切割」和「去毛邊」基礎知識、以及確保加工品質的量具,說明個別特徵、如何選擇加工法、以及圖面資訊,讓產品設計者有效建構全盤式理解、進而應用於工作。也是依據圖面決定加工廠的採購部、統整製造流程的生管部、把關品質的品管部、面對客戶的業務部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識。打開本書你將學會:‧五大加工法全面掌握: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改變材料特性的加工‧145張圖例解說,理解更輕鬆:機械構造解析、加工事例、圖面解讀‧統整測量量具,確保製造品質:直接測量(如游標卡尺、高度規)、間接測量(如量錶、厚薄規)‧結合傳統與電腦化實務經驗,實用性高:實際範例攻略及技巧提點,避免試行錯誤第三冊:圖解精密切削加工:先備知識✕量測技術✕工程設計✕實作演練,鍛鍊技法、成本、品質兼具全方位即戰力切削加工技術發展驚人!不掉隊,唯有重新整備、精益求精日本航太精密切削實務專家教你突破微米製程,完美升級「需要量產數十萬個零件,想要縮短加工時間並兼具品質,如何判斷只用一台加工機或是分成數台加工?」「選擇接近零件形狀的素材來加工雖是常識,然而管狀材可能強度不足需要填充材料後再加工。材料成本和加工效率要如何抉擇?」 精密切削加工並非只是工具機升級、加工技術進化和追求頂級精度。從預定出貨的產品樣貌、製造數量,需要事先評估工程設計、加工條件、步驟和方法,並兼顧生產效能、成本和品質提升。涉及的加工事項包含工件(材質、形狀)、材料延展性、刀具狀態等,甚至刀具的磨耗、環境溫度(甚至手溫)改變導致的尺寸變化等各種變因,都需納入考量。 本書作者是擁有20多年領先業界、立於創新先鋒的專家,也是日本由紀精密第三代,東京大學理工研究所產業機械工程學科出身,並獲得第一屆日本製造獎的經濟產業大臣獎。針對發展驚人的精密切削加工實務與經營,以宏觀視野綜整傳授圖面解讀、工業標準、工具機構造等基本知識,以及落實各項加工法和步驟、量測技術、確保品質等寶貴經驗與訣竅。不僅是現場操作工程師必備的專業實務聖經,也是串連設計、製圖、加工、生管及品管部門,建立共同認知、以共同語言有效溝通的專著。本書內容特色:.囊括基礎到專業必備知識:圖面、工業標準、材料規格特性、量測法、切削加工運作方式和條件‧融會貫通解析實作案例:外徑加工、內徑加工、螺紋加工;高精度孔加工、攻牙加工;高難度內徑加工;高難度材料且巨量加工,解說使用機械、加工工程和材料、工程檢測等.超過200張圖表輕鬆理解:各種標示法、示意圖、樹狀圖、數據圖表、範例圖表、步驟流程、尺寸公差表、工具機解構圖.從個人到組織的品質提升法:認識國際認證、作業工程、產品規格書、製造命令單、品質保證體系
圖解1138種動力裝置:彙整截至20世紀機械動力技術精華,今日創新與發明之必備智慧大成
百年前最聰明的人類大腦,為工業革命和近代科技鋪陳的智慧結晶!&從萬用型螺絲起子、太陽能引擎、考利斯汽門、蒸氣鍋爐、螺旋槳、電動擺錘,到棉花籽脫殼機、馬鈴薯清洗機、幾何繪圖器等各式各樣的機械機構裝置,本書收錄過去人們因應文明需求所發明的各項智慧裝置,經過工藝創新與科技進步,許多發明至今仍有效地應用於百工百業中,有些雖如靈光乍現卻令人頻顧稱奇。本書並以專章記錄百年來針對永動機的探索,一窺這些最聰明的人類挑戰永恆運作的命題,所迸發出最精采嶔崎的創造力。&本書涵蓋24個重要領域,透過1,138張插圖,深入淺出闡明機械裝置動力的基本型態和原理,探討實務應用與創新構造的可能性,收錄作者當時可見的最新機械技術與重要的創新發明。本書經過系統化編纂,是不可或缺的當代機械動力裝置文獻,表彰截至20世紀初機械技術的最高智慧,對後來的機械設計、機械工程教育和發明創新產生難以計量的深遠影響。&&本書特色‧集結機械動力的人類智慧涵蓋動力傳輸、彈簧、蒸汽動力裝置、液壓動力裝置、氣動馬達裝置、電力裝置、船舶裝置、道路設備和裝置、齒輪傳動、運動和控制裝置、鐘錶時間裝置、採礦設備裝置、工程建築、無線電報等,完整輯錄工業革命以來的經典設計與創新發明專利。&‧系統化分類,專業應用靈活涵蓋24種領域1,138張精心繪製的機械裝置設計圖,展示結構原理、運動方式、及零件配置,包含了機械裝置的設計、應用和創新技術,為今日科技帶來啟發。&&&本書收錄20種以上的專利發明改良式動力曲柄(5C)、船舶用水管鍋爐(89)、三段膨脹引擎(144)、離心調速器(216)、摩擦力控制器(224)、平衡伸縮接頭(244)、轉子引擎(260)、離心泵(290)、水力馬達(298)、撓性球形接頭(306)、多翼式風扇鼓風機(340)、折疊臂式(918)、磁力和重力(921)、水輪問題(936)、搖動後樑(932)、傾斜托盤和滾球(933)、差速水輪(937)、永動機(945)、磁擺(963)、永動機交替磁鐵式(968)等。
治具設計.貴金屬技術套書(共二冊):治具設計+貴金屬技術
單書介紹 第一冊:圖解治具設計:機械原理×優化製程×設計標準化,實現工作現場品質、成本、交期最高使命 & 活用治具迅速、確實、簡單的操作性,重新定義完美CP值 世界第一日本上市公司生產技術專家的治具設計實務 選擇5,000日圓的測微頭,比選擇200日圓細牙螺絲的CP值更高? 作業環境太亮、太吵,一秒鐘而已的瞇眼和分心,無所謂嗎? 治具是輔助生產製造時定位及固定物件不可或缺的工具。治具設計小至活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大至因應精密機械所需開發特製,&透過優化治具構造和作業流程標準化,以強化工作現場作業效能,提高良率、滿足經濟效益。& 作者西村仁擁有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21年的生產技術部門經驗,除了開發、導入新設備等工程設計和改善的豐富實務經驗;亦曾擔任日本經濟產業省專案小組成員和中小企業廳委員,熟稔產業前緣;本身擁有多項專利。本書以其融合多年產、官、學經驗和優勢,將教科書上不會觸及的治具設計實務、疑難和解決方法,凝縮成本書精闢實用的內容。不僅是現場操作工程師必備的實務指南,也是加工、組裝、調整、檢查等作業環節建立共同認知的實用參考書。 本書內容特色: .超過200張圖表輕鬆理解:各種定位示意圖、數據範例圖表、分類圖、尺寸公差表、機械構造解構圖 .「先定位再固定」實務案例解析:矩形(端面基準、孔基準、底面基準)、圓形(側面基準、孔基準)共12種定位方式。機械式固定法(活用市售品如夾鉗,或逃溝加工等加工法)和真空吸引固定法。 .統整測量儀器,確保製造品質:8種類5構造的運動導引零件(平面運動、往復直線運動、旋轉運動)、10種直接與間接測量儀器 .囊括機械設計和作業設計兩大必備知識:工業標準、材料規格特性、螺絲活用、作業流程標準化、改善製程、設計堅固治具的訣竅 & ★日本讀者這樣說 「書中舉了很多真實案例,在實際設計時提供非常大的提示和幫助。」 「很多現場工作知識是學校學不到的,很珍貴。用圖表描繪機械結構和零件使用方式,一目了然。」 「清楚介紹不同形狀的具體定位案例和設計技巧,尤其螺絲的章節,解決很多實際工作上的疑惑。」 & 第二冊:《圖解貴金屬技術:化學特性×稀貴材料×高階製程×回收精煉,全面了解貴金屬最尖端技術及高科技製品再升級應用》 & 全球僅五、亞洲唯一具LBMA及LPPM世界級標準認證 日本田中貴金屬工業教你突破奈米科技應用,發展關鍵技術 & 自然界的金屬元素中能被稱為貴金屬的只有金(Au)、銀(Ag)及6種鉑系元素,包含鉑(Pt)、鈀(Pd)、銠(Rh)、釕(Ru)、銥(Ir)、鋨(Os)等共8種金屬。最被熟知的金和銀,自古以來以高級珠寶尊榮感彰顯財富地位,或做為藝術收藏和資產保值之用。實際上貴金屬因為擁有出眾的化學物理穩定性,貴金屬製品被廣泛應用於電機電子、光電與顯示器、醫療、半導體、生物醫學、航太等產業,並推動尖端科技領域新技術的發展。例如鉑提升硬碟磁層中的磁場強度而讓儲存容量千倍倍增;金奈米用於基因診斷以及病原偵測;金、金合金鍵合線的高性能持續支撐著半導體產業的進化。 因為貴金屬蘊藏量有限的稀缺性和元素材料的不可取代性,還有不汙染破壞環境、避免消耗自然資源的永續環保理念,促進了貴金屬的精煉提純、提高性能效能的加工技術和製程進化,同時能降低成本和落實回收再生利用的循環經濟。 本書兩位作者任職於日本田中貴金屬工業株式會社40餘年,該公司經全世界最具權威的LBMA(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及LPPM(倫敦鉑鈀市場協會)認定為公認審查公司(合格交割裁定者),即認證熔煉技術與分析能力,全世界僅有五家獲得認定,也是亞洲唯一。本書凝縮了田中貴金屬工業的技術精華,和融入前述回收再生並降低成本的需求,提供貴金屬材料分析應用和加工製程實務上的寶貴知識。 & 本書特色: ‧囊括基礎到專業必備知識:提煉法、供給用途;機械性質、電導率與熱導率、熔點、膨脹係數、密度、晶體結構 ‧跨領域製品及應用實例:電接點、電子材料、溫控材料、催化劑、玻璃熔解裝置用材料、焊接材料、醫療用材料 ‧貴金屬特殊加工法及製程:熔解、鑄造、鍛造、擠型、抽線、壓延、衝床、打頭、焊接、接合、複合、粉末治金、表面覆膜、回收精煉、分析 ‧超過200張圖表輔助理解:各種統計表、數據圖表、範例圖表、種類特徵表、流程圖、成分表 &
機械裝置設計套書(共四冊):機械設計+治具設計+2603種機械裝置+507種機械傳動
單書介紹 第一冊:圖解機械設計:制定工程規格→零件組裝→查核→導入量產,以設計創意突破瓶頸的最高製造法 工學×材料×加工×標準化×設計審查 從制高點整合品質、成本、交期,依據需求達成完美CP值 「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000小時、MTTR(平均修復時間)10小時的機械」與「MTBF10小時、MTTR10分鐘的機械」,哪一種符合實際生產效益? 設計出沒有調整空間的機械設備最為理想,不僅可減輕作業員的操作負擔,即使被對手廠商拆解零件也難以複製模仿。 實務上的機械設計步驟包含:決定規格、製作設計圖、製圖(零件圖及組裝圖)。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動員設計者全部的機械設計知識及經驗,除了仰賴機械構造和機能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考量每個零件的形狀、材質、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加工法和組裝調整的難易度、維護方式。也就是說,機械設計在創意構思發想階段就必須思考生產製造的可行性與效益,綜合評估符合品質、成本、交期三面向需求的完整解決方案。而要能夠製造出兼顧美學與機能的世界級商品,不僅得根基於上述各項眉角面面俱到,還需進一步發揮獨特的創意和設計力。 作者西村仁於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任職長達21年,將所累積深厚豐富的自動組裝機、測量儀等機械設計的實務開發經驗凝縮於本書中,提供機械設計所需最扎實的機械工學知識,以及工作現場最有用的降低成本設計訣竅和提升效率的標準化案例。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必備的機械知識:結構零件(螺絲、彈簧等)、傳動(機械機構及連桿機構)、控制機構(感測器)、動力源(馬達、汽缸等) .掌握材料特性與加工訣竅:包括材料的機械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三大特性;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熱處理及表面處理等五大訣竅 .製作品質數值化:以良品率、標準差、可靠性、整備性、製程、維護性、耐久性等方法檢核 .提升機械設計效率的標準化:以材料、表面處理、採購商品(廠商、系列、規格)、設計步驟(如流用圖面)4大面向範例解說 日本讀者這樣說: 「不僅適合自學,也能拿來傳授教學的好書。」 「無論入門者或是技術純熟的設計人員都適用。」 第二冊:圖解2603種機械裝置 造就今日科技、歷久彌新的專利經典機構設計集成 20世紀初期機械設計智慧結晶:完整輯錄工業革命以來的創新發明專利與經典設計,例如二戰自由輪的三段膨脹引擎、自行車傳動鏈條齒輪,以及提升當代發動機燃油效率的阿特金森連桿結構。 專業分類‧系統編纂‧全面涵蓋:25年業界工程師蒐集史上經典專利圖稿、細節圖、備忘錄等資料,去蕪存菁,編纂分類成108個主題,全方位滿足不同條件需求的機械設計解決方案。 珍貴機構示意圖開放式激發創意:數千張機械裝置圖,精簡展示及解說機構關鍵、零件配置、運動方式,開放式啟發/優化創意靈感,簡單好用不受限。 卓越的經典機械裝置,既打造今日文明,更昂首續航於智慧化的未來 機械科技發展史上的重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方式,形塑今日文明的樣貌。工業革命至20世紀初期,工程師們馳騁想像、積極創新,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改良、修正,以追求速度更快、產量更大、效率更高的卓越設計。機械的性能突飛猛進,徹底將世界推向工業量產的時代,留下許多今日仍普遍使用的經典設計,更為後續的電氣化、自動化及智慧化生產鑄造了堅實的基礎。 本書是由英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成員、具25年從業經驗的工程師湯瑪斯.沃特.巴柏,為機械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收集20世紀初大量珍貴的發明專利及設計圖並分類編輯而成。包括動力傳輸與控制、速度與方向調節、溫度控制等方案;應用在起降、輸送、壓製、鑽孔、潤滑、切削等各種需求。書中收錄經過實證與改良的經典專利;也不乏一些奇特、別具創意的特殊類型,皆蘊含前人的智慧與巧思。大量的設計圖稿,對照作者精要的說解,是現代工程師、技師、發明家……等跨時空應用與創新優化的寶庫。 收錄英美超過40種專利發明 艾倫的調節器(43)、伊渥特傳動鏈(208)、格拉夫頓側面傾卸貨車(244)、哈德遜傾卸車(248)、盧克的離心磨碎機(253)、卡爾的碎解機(254)、阿迪曼的摩擦離合器(287)、貝利的可變式補整天平(373)、特威德的平衡鉚接機(376)、伯內的曲柄裝置(395)、勒孔特的膨脹心軸(507)、摩爾和皮克林的差速齒輪(550)、伯內的T形連桿雙汽缸引擎(574)、史蒂文森與梅杰的液壓增速齒輪(752)、格羅威的傾斜複合式引擎(582)、羅伊爾斜面萬向接頭(1078)、甘迺迪的活塞水表(1092)、斯坦納的填料函(1102)、達維的直立複樑式礦用泵(1130)、凱澤的間歇式環形裝置(1148)、里奇蒙的差速器伸縮液壓升降機(1217)、契里的自持齒輪(1218)、埃奇的穿孔軌條和鋸齒輪(1284)、梅勒的泵浦(1333)、尼柯森的反向齒輪(1437)、H.傑克的可變式膨脹齒輪(1455)、摩爾的差速外擺線齒輪(1545)、哈斯第、諾維敦和愛德華的可變衝程曲柄銷(1584)、歐姆斯特的可變錐形摩擦齒輪(1588)、達克姆液壓秤重機(1728)、喬伊的蒸氣引擎反向裝置用液壓偏心輪(1979)、查普曼的曲柄運動(2023)、巴柏分裂式刀架(2107)、鮑爾的管扳鉗(2113)、湯瑪斯楔形襯套(2163)、F.H.理查斯的可調整活塞閥(2357)、里奇蒙、維谷的液壓平衡升降機(2396、2397)、迪爾登的繩索拉緊滑輪(2415)、寇德的螺旋塞式瓶塞(2544)等。 第三冊:圖解507種機械傳動:科技史上最經典、劃時代的機構與裝置發明 由機械傳動新技術領頭, 揭開第一次工業革命序幕, 造就生產效率高速起飛的機器時代 揭密科技史上最經典、劃時代的機構與裝置發明 & 傳動就是傳遞動能,讓物件動起來。工業場域廣泛應用機械傳動機構來連結原動力和工作機,為機械運動的核心環節,其設計優劣與機器性能表現密切相關。 這本1868年編著完成的機械圖集,由紐約專利事務律師暨《美國藝匠》期刊主編亨利‧布朗集結18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以來影響人類生產活動最鉅的革命性發明。優異的新機械技術,大大提升當時的生產質量,不僅帶領紡織、交通運輸、鋼鐵等產業往新的境界發展,城鄉發展和社會結構更因此改頭換面。 全書收錄 507 種從基礎、簡單到複雜精巧的機械傳動方式,概要呈現經典機構的原理和具體運作過程、個別零件的功用及整體目的。正是這些偉大先行者的巧思,現代工業得以突飛猛進、生生不息。 ●19世紀流傳至今的機械設計寶典、涵蓋逾35&項重大專利成就 蒐羅工業革命百年間推進量產、省力、精密度,改變社會形貌的創新技術,例如柯特左輪手槍、奧提斯升降機止動機構 ●多種動力類型,範例兼具技術與歷史層面代表性 包括動力、水力、流體靜力、氣動式、蒸汽引擎、輾軋與齒輪、 衝壓、鐘錶及各式當時最新且未曾發表的機械設計 ●專利人員精心手繪細部構造圖,窺探機械奧妙 簡要呈現機構全貌、零件配置與作用方向,複雜機制也豁然理解 打開本書,你將認識下列機構類型: 滑輪機構、凸輪機構、棘輪機構 曲柄機構、小齒輪與齒條機構、差速機構 擒縱機構、調速器、鐘擺機構 蒸汽引擎、升水裝置、周轉輪系等 特別收錄18~19世紀超過35種專利發明 柯特的左輪手槍機構(277) 奧提斯的升降機止動機構(278)亞諾的計時器(291) 穆奇與布羅薩的重力式擒縱機構(309 312) 哈里森的轉式發條盒(321)等等 & 第四冊:圖解治具設計:機械原理×優化製程×設計標準化,實現工作現場品質、成本、交期最高使命 活用治具迅速、確實、簡單的操作性,重新定義完美CP值 世界第一日本上市公司生產技術專家的治具設計實務 選擇5,000日圓的測微頭,比選擇200日圓細牙螺絲的CP值更高? 作業環境太亮、太吵,一秒鐘而已的瞇眼和分心,無所謂嗎? 治具是輔助生產製造時定位及固定物件不可或缺的工具。治具設計小至活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大至因應精密機械所需開發特製,&透過優化治具構造和作業流程標準化,以強化工作現場作業效能,提高良率、滿足經濟效益。& 作者西村仁擁有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21年的生產技術部門經驗,除了開發、導入新設備等工程設計和改善的豐富實務經驗;亦曾擔任日本經濟產業省專案小組成員和中小企業廳委員,熟稔產業前緣;本身擁有多項專利。本書以其融合多年產、官、學經驗和優勢,將教科書上不會觸及的治具設計實務、疑難和解決方法,凝縮成本書精闢實用的內容。不僅是現場操作工程師必備的實務指南,也是加工、組裝、調整、檢查等作業環節建立共同認知的實用參考書。 本書內容特色: .超過200張圖表輕鬆理解:各種定位示意圖、數據範例圖表、分類圖、尺寸公差表、機械構造解構圖 .「先定位再固定」實務案例解析:矩形(端面基準、孔基準、底面基準)、圓形(側面基準、孔基準)共12種定位方式。機械式固定法(活用市售品如夾鉗,或逃溝加工等加工法)和真空吸引固定法。 .統整測量儀器,確保製造品質:8種類5構造的運動導引零件(平面運動、往復直線運動、旋轉運動)、10種直接與間接測量儀器 .囊括機械設計和作業設計兩大必備知識:工業標準、材料規格特性、螺絲活用、作業流程標準化、改善製程、設計堅固治具的訣竅 & ★日本讀者這樣說 「書中舉了很多真實案例,在實際設計時提供非常大的提示和幫助。」 「很多現場工作知識是學校學不到的,很珍貴。用圖表描繪機械結構和零件使用方式,一目了然。」 「清楚介紹不同形狀的具體定位案例和設計技巧,尤其螺絲的章節,解決很多實際工作上的疑惑。」
貴金屬技術+機械加工套書(共二冊):貴金屬技術+圖解機械加工
第1冊:《圖解貴金屬技術:化學特性×稀貴材料×高階製程×回收精煉,全面了解貴金屬最尖端技術及高科技製品再升級應用》 & 全球僅五、亞洲唯一具LBMA及LPPM世界級標準認證 日本田中貴金屬工業教你突破奈米科技應用,發展關鍵技術 & 自然界的金屬元素中能被稱為貴金屬的只有金(Au)、銀(Ag)及6種鉑系元素,包含鉑(Pt)、鈀(Pd)、銠(Rh)、釕(Ru)、銥(Ir)、鋨(Os)等共8種金屬。最被熟知的金和銀,自古以來以高級珠寶尊榮感彰顯財富地位,或做為藝術收藏和資產保值之用。實際上貴金屬因為擁有出眾的化學物理穩定性,貴金屬製品被廣泛應用於電機電子、光電與顯示器、醫療、半導體、生物醫學、航太等產業,並推動尖端科技領域新技術的發展。例如鉑提升硬碟磁層中的磁場強度而讓儲存容量千倍倍增;金奈米用於基因診斷以及病原偵測;金、金合金鍵合線的高性能持續支撐著半導體產業的進化。 因為貴金屬蘊藏量有限的稀缺性和元素材料的不可取代性,還有不汙染破壞環境、避免消耗自然資源的永續環保理念,促進了貴金屬的精煉提純、提高性能效能的加工技術和製程進化,同時能降低成本和落實回收再生利用的循環經濟。 本書兩位作者任職於日本田中貴金屬工業株式會社40餘年,該公司經全世界最具權威的LBMA(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及LPPM(倫敦鉑鈀市場協會)認定為公認審查公司(合格交割裁定者),即認證熔煉技術與分析能力,全世界僅有五家獲得認定,也是亞洲唯一。本書凝縮了田中貴金屬工業的技術精華,和融入前述回收再生並降低成本的需求,提供貴金屬材料分析應用和加工製程實務上的寶貴知識。 & 本書特色: ‧囊括基礎到專業必備知識:提煉法、供給用途;機械性質、電導率與熱導率、熔點、膨脹係數、密度、晶體結構 ‧跨領域製品及應用實例:電接點、電子材料、溫控材料、催化劑、玻璃熔解裝置用材料、焊接材料、醫療用材料 ‧貴金屬特殊加工法及製程:熔解、鑄造、鍛造、擠型、抽線、壓延、衝床、打頭、焊接、接合、複合、粉末治金、表面覆膜、回收精煉、分析 ‧超過200張圖表輔助理解:各種統計表、數據圖表、範例圖表、種類特徵表、流程圖、成分表 & 第2冊:《圖解機械加工:統括「事前準備→加工→量測→清理」四階段實務知識,實現加工就是依據創意化為成果的最高產品開發法》 & 世界上不存在同時滿足高品質+低成本+交期短的萬能加工法。 「Made In Japan」獨步全球,日本上市公司製造專家教你如何成為Pro! & 「機械加工後工件為什麼會變形?要如何事前防止或是事後補救?」 「增加加工速度,效率提升;但是刀具劇烈磨損,會導致壽命縮短。是要選擇生產效率,還是考量經濟成本?」 所有的物品都是由數量不等的零件組成,各個零件的加工技術和工序決定了物品的構成方式、及完成時的品貌樣態。產品設計者若對加工知識不足,從一開始的構思就可能不切實際,而無法在成本和交期目標下達成產品的質量要求。 本書作者融會整合21年日本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經驗,介紹實務上最廣泛使用的五大加工法和加工共通的「材料切割」和「去毛邊」基礎知識、以及確保加工品質的量具,說明個別特徵、如何選擇加工法、以及圖面資訊,讓產品設計者有效建構全盤式理解、進而應用於工作。也是依據圖面決定加工廠的採購部、統整製造流程的生管部、把關品質的品管部、面對客戶的業務部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識。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五大加工法全面掌握: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改變材料特性的加工 ‧145張圖例解說,理解更輕鬆:機械構造解析、加工事例、圖面解讀 ‧統整測量量具,確保製造品質:直接測量(如游標卡尺、高度規)、間接測量(如量錶、厚薄規) ‧結合傳統與電腦化實務經驗,實用性高:實際範例攻略及技巧提點,避免試行錯誤 §專業人士推薦§ 汪師弘 新北高工鑄造科教師 洪堯泰 Fablab Taipei 創辦人 蔡文傑 NOVA DESIDN 浩漢產品設計公司 總經理 §日本讀者實證推薦§& 「對於想要知道這個設計要用什麼加工法的人,裡面結合作者實務工作經驗,提供很多有用的經驗分享和技巧,這是最推薦的一本書。」 「我曾經上過公共職業訓練,接觸過車床、銑床、NC車床等,讀了這本書後,突然腦中都融會貫通了。廣泛全面地介紹了機械加工知識,對於完全沒有概念的人來說,也非常容易入門。」 &
圖解機械設計:制定工程規格→零件組裝→查核→導入量產,以設計創意突破瓶頸的最高製造法
機械設計沒有標準答案,端視設計者的創造力和達成的質量效益。正因如此,機械設計才充滿驚喜和創意。在設計者能盡情發揮專業知識、個性和創造力的前提下,本書即提供了機械設計所需最扎實的機械工學知識,以及實務現場最有用的降低成本設計的訣竅、提升效率的實際案例。
西村仁機械加工製造套書(共五冊):看懂工業圖面+加工材料+機械加工+工業製圖+治具設計
第1冊:《圖解看懂工業圖面:創意設計力×製造優勢,打造高附加價值商品的第一步》 為非理工科出身的人而寫 輕鬆掌握圖面語言,跨業跨部門溝通零失誤 「做出來的商品總是達不到設計時的理想模樣…」 「跟廠商、客戶洽談時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溝通方式…」 生活中的所有製品如家具、3C、工具、文具、汽車等終端消費商品、或是製造過程中的零組件、半成品,全都是依照圖面製造而成。 打造足以在全球市場一較高下,機能美學均衡、高完成度的世界級商品,從創意發想階段就必須思考如何與生產製造結合,以深化創意發揮設計效益,使一流的創意設計力立足於優異製造力之上,如虎添翼,形成跨業優勢。 第一步便是看懂製造加工所依據的「圖面」,充分了解跨業(設計端vs.製造端)、跨部門(如業主、商品設計、採購、品管、行銷業務等)溝通的共同語言。 作者於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任職長達21年,負責開發及導入組裝、測量等新設備。2007年開始從事製造業與服務業現場改善及技術教育支援工作。本書以非理工科出身為對象,從「圖面為什麼必須這樣畫」出發,帶領讀者理解圖面表達的邏輯,輕鬆越過工業門檻,建立跨界整合的溝通力。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2D、3D雙向順暢轉譯 立體物件→平面圖:學習第三角法製圖邏輯,以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表現 平面圖→立體物件:等角投影圖+木雕思維方式=順利想像物件形貌 ●善用輔助視圖,平面也能360°呈現:剖面圖、局部放大圖、斜面投影 ●解讀圖面記號,訊息傳達不漏接:版面配置、尺度標註、公差標註、表面加工方式…… 第2冊:《圖解加工材料:兼顧品質×成本×交期之外觀與實用性》 從「想這樣設計就用這種材料」的視點出發, 不談理論和艱澀知識,文科生也能輕易了解用在實務工作上! 「該選什麼材質?為什麼做出來的東西不堪使用?」 「同樣的效果,該選擇便宜材料另做加工?還是選用較貴材料減少加工?」 每一個產品創意都需要仰賴材料和製造技術才能實現。材料的選擇決定著最終產品外觀的吸睛程度、以及切合功能性與否;更與後續的加工方式息息相關。 要成為產品製造的「材料達人」,並非要懂得材料成分、或結晶結構如何隨溫度改變之類的艱深知識,更重要的是懂得實務上材料的加工特性和應用缺陷,如延展性、導熱速度、生鏽與否等,便能依據設計的功能性和美學需求,參酌加工方式、成本、交期,進而篩選擇定材料。 本書從材料應用著手,綜合評估品質、成本、交期三面向的材料特性;在兼顧外觀、實用性的同時,納入營業觀點,將資源做最大整合與最有效的利用。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機械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三大材料特性一手掌握 .涵蓋 鋼鐵/鋁/銅/塑膠/陶瓷等金屬非金屬常用材料,參考最實用 .統整熱處理加工如何改變材料特性:淬火、回火、高週波淬火、滲碳... .從材料用途反推,建立選材的標準化程序;節省時間、金錢成本最具效率 & 第3冊:《圖解機械加工:統括「事前準備→加工→量測→清理」四階段實務知識,實現加工就是依據創意化為成果的最高產品開發法》 世界上不存在同時滿足高品質+低成本+交期短的萬能加工法。 「Made In Japan」獨步全球,日本上市公司製造專家教你如何成為Pro! 「機械加工後工件為什麼會變形?要如何事前防止或是事後補救?」 「增加加工速度,效率提升;但是刀具劇烈磨損,會導致壽命縮短。是要選擇生產效率,還是考量經濟成本?」 所有的物品都是由數量不等的零件組成,各個零件的加工技術和工序決定了物品的構成方式、及完成時的品貌樣態。產品設計者若對加工知識不足,從一開始的構思就可能不切實際,而無法在成本和交期目標下達成產品的質量要求。 本書作者融會整合21年日本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經驗,介紹實務上最廣泛使用的五大加工法和加工共通的「材料切割」和「去毛邊」基礎知識、以及確保加工品質的量具,說明個別特徵、如何選擇加工法、以及圖面資訊,讓產品設計者有效建構全盤式理解、進而應用於工作。也是依據圖面決定加工廠的採購部、統整製造流程的生管部、把關品質的品管部、面對客戶的業務部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識。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五大加工法全面掌握: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改變材料特性的加工 ‧145張圖例解說,理解更輕鬆:機械構造解析、加工事例、圖面解讀 ‧統整測量量具,確保製造品質:直接測量(如游標卡尺、高度規)、間接測量(如量錶、厚薄規) ‧結合傳統與電腦化實務經驗,實用性高:實際範例攻略及技巧提點,避免試行錯誤 & & 第4冊:《圖解工業製圖:「具體呈現+確實傳達+容易管理」的圖面轉化法,無縫接軌每一個分工環節》 日本上市公司生產技術專家的最高製圖實務 教你從制高點重新定義「正確‧明瞭‧高效率」,校準製圖腦! 「在一張圖面繪製多個零件,沒想到日後產品改良,圖面無法流用,造成時間和成本浪費……」 「訂定公差時,究竟要以外觀品質為重?還是成本考量?」 圖面依據設計構想而來,是所有相關分工的基準。無論是早期的手繪、或是現代2D、3D CAD繪製的圖面,追求的都是只要遵循圖面上的標準化規格、尺寸符號、標註原則,任何閱圖者包括採購、零件加工、組裝調整、品管、業務等,都有一致的解讀、製造出一樣的成品。而且不僅要能充分展現設計端的創意,兼顧外觀和機能,還必須滿足生產端品質、成本和交期的考量,順利加工組裝上市。 本書作者綜整21年於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實務經驗,從企業營運的實際生產製造活動出發,說明繪製圖面作業中標準規格知識及製圖技能的實務要點,涵蓋設計面、繪製面、加工面、營業面等各面向需求,凝縮為精闢簡要、深具啟發的專業參考書。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圖面種類‧結構‧要點一次掌握:計畫圖、零件圖、組裝圖 ‧2D、3D圖面自由轉換物件形狀:立體圖面繪製法/第三角法,輪廓線、隱藏線、中心線的方法;輔助視圖/剖面圖、投影圖、展開圖 ‧尺寸、公差標註的眉眉角角:大小尺寸重要資訊標註在哪一張圖面、如何標註、基準的考量方法……;三種公差/尺寸、配合(嵌合)、幾何公差 ‧攸關完成度的關鍵資訊:表面處理、材料種類、接合方式的標註法,主要機械部位/螺絲、彈簧、齒輪的繪製法 第5冊:《圖解治具設計:機械原理×優化製程×設計標準化,實現工作現場品質、成本、交期最高使命》 活用治具迅速、確實、簡單的操作性,重新定義完美CP值 世界第一日本上市公司生產技術專家的治具設計實務 選擇5,000日圓的測微頭,比選擇200日圓細牙螺絲的CP值更高? 作業環境太亮、太吵,一秒鐘而已的瞇眼和分心,無所謂嗎? 治具是輔助生產製造時定位及固定物件不可或缺的工具。治具設計小至活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大至因應精密機械所需開發特製,&透過優化治具構造和作業流程標準化,以強化工作現場作業效能,提高良率、滿足經濟效益。& 作者西村仁擁有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21年的生產技術部門經驗,除了開發、導入新設備等工程設計和改善的豐富實務經驗;亦曾擔任日本經濟產業省專案小組成員和中小企業廳委員,熟稔產業前緣;本身擁有多項專利。本書以其融合多年產、官、學經驗和優勢,將教科書上不會觸及的治具設計實務、疑難和解決方法,凝縮成本書精闢實用的內容。不僅是現場操作工程師必備的實務指南,也是加工、組裝、調整、檢查等作業環節建立共同認知的實用參考書。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超過200張圖表輕鬆理解:各種定位示意圖、數據範例圖表、分類圖、尺寸公差表、機械構造解構圖 ‧「先定位再固定」實務案例解析:矩形(端面基準、孔基準、底面基準)、圓形(側面基準、孔基準)共12種定位方式。機械式固定法(活用市售品如夾鉗,或逃溝加工等加工法)和真空吸引固定法。 ‧統整測量儀器,確保製造品質:8種類5構造的運動導引零件(平面運動、往復直線運動、旋轉運動)、10種直接與間接測量儀器。 ‧囊括機械設計和作業設計兩大必備知識:工業
機械裝置劃時代經典發明套書(共二冊):507種機械傳動+2603種機械裝置
造就今日科技、歷久彌新的專利經典機構設計集成 & 20世紀初期機械設計智慧結晶:完整輯錄工業革命以來的創新發明專利與經典設計,例如二戰自由輪的三段膨脹引擎、自行車傳動鏈條齒輪,以及提升當代發動機燃油效率的阿特金森連桿結構。 專業分類‧系統編纂‧全面涵蓋:25年業界工程師蒐集史上經典專利圖稿、細節圖、備忘錄等資料,去蕪存菁,編纂分類成108個主題,全方位滿足不同條件需求的機械設計解決方案。 珍貴機構示意圖開放式激發創意:數千張機械裝置圖,精簡展示及解說機構關鍵、零件配置、運動方式,開放式啟發/優化創意靈感,簡單好用不受限。 卓越的經典機械裝置,既打造今日文明,更昂首續航於智慧化的未來 機械科技發展史上的重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方式,形塑今日文明的樣貌。工業革命至20世紀初期,工程師們馳騁想像、積極創新,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改良、修正,以追求速度更快、產量更大、效率更高的卓越設計。機械的性能突飛猛進,徹底將世界推向工業量產的時代,留下許多今日仍普遍使用的經典設計,更為後續的電氣化、自動化及智慧化生產鑄造了堅實的基礎。 本書是由英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成員、具25年從業經驗的工程師湯瑪斯.沃特.巴柏,為機械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收集20世紀初大量珍貴的發明專利及設計圖並分類編輯而成。包括動力傳輸與控制、速度與方向調節、溫度控制等方案;應用在起降、輸送、壓製、鑽孔、潤滑、切削等各種需求。書中收錄經過實證與改良的經典專利;也不乏一些奇特、別具創意的特殊類型,皆蘊含前人的智慧與巧思。大量的設計圖稿,對照作者精要的說解,是現代工程師、技師、發明家……等跨時空應用與創新優化的寶庫。 & 收錄英美超過40種專利發明 & 艾倫的調節器(43)、伊渥特傳動鏈(208)、格拉夫頓側面傾卸貨車(244)、哈德遜傾卸車(248)、盧克的離心磨碎機(253)、卡爾的碎解機(254)、阿迪曼的摩擦離合器(287)、貝利的可變式補整天平(373)、特威德的平衡鉚接機(376)、伯內的曲柄裝置(395)、勒孔特的膨脹心軸(507)、摩爾和皮克林的差速齒輪(550)、伯內的T形連桿雙汽缸引擎(574)、史蒂文森與梅杰的液壓增速齒輪(752)、格羅威的傾斜複合式引擎(582)、羅伊爾斜面萬向接頭(1078)、甘迺迪的活塞水表(1092)、斯坦納的填料函(1102)、達維的直立複樑式礦用泵(1130)、凱澤的間歇式環形裝置(1148)、里奇蒙的差速器伸縮液壓升降機(1217)、契里的自持齒輪(1218)、埃奇的穿孔軌條和鋸齒輪(1284)、梅勒的泵浦(1333)、尼柯森的反向齒輪(1437)、H.傑克的可變式膨脹齒輪(1455)、摩爾的差速外擺線齒輪(1545)、哈斯第、諾維敦和愛德華的可變衝程曲柄銷(1584)、歐姆斯特的可變錐形摩擦齒輪(1588)、達克姆液壓秤重機(1728)、喬伊的蒸氣引擎反向裝置用液壓偏心輪(1979)、查普曼的曲柄運動(2023)、巴柏分裂式刀架(2107)、鮑爾的管扳鉗(2113)、湯瑪斯楔形襯套(2163)、F.H.理查斯的可調整活塞閥(2357)、里奇蒙、維谷的液壓平衡升降機(2396、2397)、迪爾登的繩索拉緊滑輪(2415)、寇德的螺旋塞式瓶塞(2544)等。 & 由機械傳動新技術領頭, 揭開第一次工業革命序幕, 造就生產效率高速起飛的機器時代 揭密科技史上最經典、劃時代的機構與裝置發明 & 傳動就是傳遞動能,讓物件動起來。工業場域廣泛應用機械傳動機構來連結原動力和工作機, 為機械運動的核心環節,其設計優劣與機器性能表現密切相關。 這本1868年編著完成的機械圖集,由紐約專利事務律師暨《美國藝匠》期刊主編亨利‧布朗 集結18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以來影響人類生產活動最鉅的革命性發明。優異的新機械技術, 大大提升當時的生產質量,不僅帶領紡織、交通運輸、鋼鐵等產業往新的境界發展,城鄉發 展和社會結構更因此改頭換面。 全書收錄507種從基礎、簡單到複雜精巧的機械傳動方式,概要呈現經典機構的原理和具體 運作過程、個別零件的功用及整體目的。正是這些偉大先行者的巧思,現代工業得以突飛猛 進、生生不息。 & ●19世紀流傳至今的機械設計寶典、涵蓋逾35項重大專利成就 蒐羅工業革命百年間推進量產、省力、精密度,改變社會形貌的創新技術, 例如柯特左輪手槍、奧提斯升降機止動機構 ●多種動力類型,範例兼具技術與歷史層面代表性 包括動力、水力、流體靜力、氣動式、蒸汽引擎、輾軋與齒輪、 衝壓、鐘錶及各式當時最新且未曾發表的機械設計 ●專利人員精心手繪細部構造圖,窺探機械奧妙 簡要呈現機構全貌、零件配置與作用方向,複雜機制也豁然理解 打開本書,你將認識下列機構類型: 滑輪機構、凸輪機構、棘輪機構 曲柄機構、小齒輪與齒條機構、差速機構 擒縱機構、調速器、鐘擺機構 蒸汽引擎、升水裝置、周轉輪系等 特別收錄18~19世紀超過35種專利發明 柯特的左輪手槍機構(277) 奧提斯的升降機止動機構(278) 皮克靈的調速器(287) 亞諾的計時器(291) 穆奇與布羅薩的重力式擒縱機構(309312) 哈里森的轉式發條盒(321) 卡特萊的平行運動機構(328) 波倫伯格的陀螺儀(356) 懷特的測力計(372) 伍德沃斯的刨床進給裝置(388) 帕森的曲柄替代裝置(394) 威爾森的四動進給機構(400) 李德與根西的擒縱機構(396402) 豪勒的可調式摩擦齒輪(413) 布坎南與萊特的滑動閥(418) 何利的雙橢圓旋缸引擎(429) 福爾內隆的渦輪水輪(434) 張維爾渦輪(436) 巴克式輾磨機(438) 孟格菲兄弟的衝擊起水機(444) 卡瑞的旋轉泵(456) 費爾貝恩的撈勺(460) 羅伯森千斤頂(467) 霍奇科斯的氣壓槌(471) 葛倫索的壓縮空氣槌(472) 貝瑞爾舶水抽射器(475) 蘭斯德爾的蒸汽虹吸泵(475) 霍德與威金的蒸汽疏水閥(477) 帕厄斯的氣體調節器(482) 波頓壓力計(499) 馬德堡壓力計(500) 弗格森機械悖論(504)等等 &
圖解治具設計:機械原理×優化製程×設計標準化,實現工作現場品質、成本、交期最高使命
從生活中可得的尺做為治具,到精密機械需要的治具開發如航太用異形薄集油器自動化治具,其存在或為改善品質、或提高生產效率或降低成本,無形提升生活便利性,或為產業帶來高功能、價值和製造規模。 & 本書作者融會整合村田製作所21年的生產技術部門經驗,從治具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法、螺絲與引導元件與測定器的功能和操作、作業流程和設計訣竅,提供了工作實務上必備的機械設計與作業設計知識。不僅是現場操作工程師必備的專業實務聖經,也是加工、組裝、調整、檢查各流程建立共同需求不可或缺的教科書。 &
工業製造加工+圖面+材料+傳動裝置套書(共七冊):看懂工業圖面+加工材料+機械加工+工業製圖+507種機械傳動+精密切削加工+2603種機械裝置
第1冊:《圖解看懂工業圖面:創意設計力×製造優勢,打造高附加價值商品的第一步》 為非理工科出身的人而寫 輕鬆掌握圖面語言,跨業跨部門溝通零失誤 「做出來的商品總是達不到設計時的理想模樣…」 「跟廠商、客戶洽談時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溝通方式…」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2D、3D雙向順暢轉譯 立體物件→平面圖:學習第三角法製圖邏輯,以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表現 平面圖→立體物件:等角投影圖+木雕思維方式=順利想像物件形貌 ●善用輔助視圖,平面也能360°呈現:剖面圖、局部放大圖、斜面投影 ●解讀圖面記號,訊息傳達不漏接:版面配置、尺度標註、公差標註、表面加工方式…… 第2冊:《圖解加工材料:兼顧品質×成本×交期之外觀與實用性》 從「想這樣設計就用這種材料」的視點出發, 不談理論和艱澀知識,文科生也能輕易了解用在實務工作上! 「該選什麼材質?為什麼做出來的東西不堪使用?」 「同樣的效果,該選擇便宜材料另做加工?還是選用較貴材料減少加工?」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機械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三大材料特性一手掌握 .涵蓋 鋼鐵/鋁/銅/塑膠/陶瓷等金屬非金屬常用材料,參考最實用 .統整熱處理加工如何改變材料特性:淬火、回火、高週波淬火、滲碳... .從材料用途反推,建立選材的標準化程序;節省時間、金錢成本最具效率 第3冊:《圖解機械加工:統括「事前準備→加工→量測→清理」四階段實務知識,實現加工就是依據創意化為成果的最高產品開發法》 世界上不存在同時滿足高品質+低成本+交期短的萬能加工法。 「Made In Japan」獨步全球,日本上市公司製造專家教你如何成為Pro! 「機械加工後工件為什麼會變形?要如何事前防止或是事後補救?」 「增加加工速度,效率提升;但是刀具劇烈磨損,會導致壽命縮短。是要選擇生產效率,還是考量經濟成本?」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五大加工法全面掌握: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改變材料特性的加工 ‧145張圖例解說,理解更輕鬆:機械構造解析、加工事例、圖面解讀 ‧統整測量量具,確保製造品質:直接測量(如游標卡尺、高度規)、間接測量(如量錶、厚薄規) ‧結合傳統與電腦化實務經驗,實用性高:實際範例攻略及技巧提點,避免試行錯誤 第4冊:《圖解工業製圖:「具體呈現+確實傳達+容易管理」的圖面轉化法,無縫接軌每一個分工環節》 日本上市公司生產技術專家的最高製圖實務 教你從制高點重新定義「正確‧明瞭‧高效率」,校準製圖腦! 「在一張圖面繪製多個零件,沒想到日後產品改良,圖面無法流用,造成時間和成本浪費……」 「訂定公差時,究竟要以外觀品質為重?還是成本考量?」 & 圖面依據設計構想而來,是所有相關分工的基準。無論是早期的手繪、或是現代2D、3D CAD繪製的圖面,追求的都是只要遵循圖面上的標準化規格、尺寸符號、標註原則,任何閱圖者包括採購、零件加工、組裝調整、品管、業務等,都有一致的解讀、製造出一樣的成品。而且不僅要能充分展現設計端的創意,兼顧外觀和機能,還必須滿足生產端品質、成本和交期的考量,順利加工組裝上市。 本書作者綜整21年於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實務經驗,從企業營運的實際生產製造活動出發,說明繪製圖面作業中標準規格知識及製圖技能的實務要點,涵蓋設計面、繪製面、加工面、營業面等各面向需求,凝縮為精闢簡要、深具啟發的專業參考書。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圖面種類‧結構‧要點一次掌握:計畫圖、零件圖、組裝圖 ‧2D、3D圖面自由轉換物件形狀:立體圖面繪製法/第三角法,輪廓線、隱藏線、中心線的方法;輔助視圖/剖面圖、投影圖、展開圖 ‧尺寸、公差標註的眉眉角角:大小尺寸重要資訊標註在哪一張圖面、如何標註、基準的考量方法……;三種公差/尺寸、配合(嵌合)、幾何公差 ‧攸關完成度的關鍵資訊:表面處理、材料種類、接合方式的標註法,主要機械部位/螺絲、彈簧、齒輪的繪製法 第5冊:《圖解507種機械傳動:科技史上最經典、劃時代的機構與裝置發明》 由機械傳動新技術領頭,揭開第一次工業革命序幕, 造就生產效率高速起飛的機器時代 揭密科技史上最經典、劃時代的機構與裝置發明 ● 19 世紀流傳至今的機械設計寶典、涵蓋逾35 項重大專利成就 蒐羅工業革命百年間推進量產、省力、精密度,改變社會形貌的創新技術, 例如柯特左輪手槍、奧提斯升降機止動機構 ● 多種動力類型,範例兼具技術與歷史層面代表性 包括動力、水力、流體靜力、氣動式、蒸汽引擎、輾軋與齒輪、 衝壓、鐘錶及各式當時最新且未曾發表的機械設計 ● 專利人員精心手繪細部構造圖,窺探機械奧妙 簡要呈現機構全貌、零件配置與作用方向,複雜機制也豁然理解 打開本書,你將認識下列機構類型: 滑輪機構、凸輪機構、棘輪機構 曲柄機構、小齒輪與齒條機構、差速機構 擒縱機構、調速器、鐘擺機構 蒸汽引擎、升水裝置、周轉輪系等 第6冊:《圖解精密切削加工:先備知識✕量測技術✕工程設計✕實作演練,鍛鍊技法、成本、品質兼具全方位即戰力》 「需要量產數十萬個零件,想要縮短加工時間並兼具品質,如何判斷只用一台加工機或是分成數台加工?」 「選擇接近零件形狀的素材來加工雖是常識,然而管狀材可能強度不足需要填充材料後再加工。材料成本和加工效率要如何抉擇?」 本書作者是擁有20多年領先業界、立於創新先鋒的專家,也是日本由紀精密第三代,東京大學理工研究所產業機械工程學科出身,並獲得第一屆日本製造獎的經濟產業大臣獎。針對發展驚人的精密切削加工實務與經營,以宏觀視野綜整傳授圖面解讀、工業標準、工具機構造等基本知識,以及落實各項加工法和步驟、量測技術、確保品質等寶貴經驗與訣竅。不僅是現場操作工程師必備的專業實務聖經,也是串連設計、製圖、加工、生管及品管部門,建立共同認知、以共同語言有效溝通的專著。 & 本書內容特色: .囊括基礎到專業必備知識:圖面、工業標準、材料規格特性、量測法、切削加工運作方式和條件 .融會貫通解析實作案例:外徑加工、內徑加工、螺紋加工;高精度孔加工、攻牙加工;高難度內徑加工;高難度材料且巨量加工,解說使用機械、加工工程和材料、工程檢測等 .超過200張圖表輕鬆理解:各種標示法、示意圖、樹狀圖、數據圖表、範例圖表、步驟流程、尺寸公差表、工具機解構圖 .從個人到組織的品質提升法:認識國際認證、作業工程、產品規格書、製造命令單、品質保證體系 第7冊:《圖解2603種機械裝置》 造就今日科技、歷久彌新的專利經典機構設計集成 20世紀初期機械設計智慧結晶:完整輯錄工業革命以來的創新發明專利與經典設計,例如二戰自由輪的三段膨脹引擎、自行車傳動鏈條齒輪,以及提升當代發動機燃油效率的阿特金森連桿結構。 專業分類‧系統編纂‧全面涵蓋:25年業界工程師蒐集史上經典專利圖稿、細節圖、備忘錄等資料,去蕪存菁,編纂分類成108個主題,全方位滿足不同條件需求的機械設計解決方案。 珍貴機構示意圖開放式激發創意:數千張機械裝置圖,精簡展示及解說機構關鍵、零件配置、運動方式,開放式啟發/優化創意靈感,簡單好用不受限。 & 卓越的經典機械裝置,既打造今日文明,更昂首續航於智慧化的未來 & 機械科技發展史上的重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方式,形塑今日文明的樣貌。工業革命至20世紀初期,工程師們馳騁想像、積極創新,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改良、修正,以追求速度更快、產量更大、效率更高的卓越設計。機械的性能突飛猛進,徹底將世界推向工業量產的時代,留下許多今日仍普遍使用的經典設計,更為後續的電氣化、自動化及智慧化生產鑄造了堅實的基礎。 (節錄)
3小時讀通基礎機械製圖【新裝版】
榮獲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選定圖書! & 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 蘇偉儁& 審訂 & 想依照設計圖製作物件,關鍵就在正確製圖! 從基礎開始學3D CAD,機械製圖的關鍵! & 機械製圖是在機械工程領域使用的製圖, 要實現構想中的機械,就必須要以機械設計→機械製圖→機械製造的順序進行作業。 所以,不論是機械系、機械工程系還是電機系,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就要先搞懂機械製圖! & 了解基礎的紋裡方向符號,是畫圖、看懂製圖的第一步! =→加工的刀痕方向與標記符號圖的投影面平行。例:牛頭刨削面 ⊥→加工的刀痕方向與標記符號圖的投影面垂直。例:牛頭刨削面(側面觀看) X→加工的刀痕方向與標記符號圖的投影面傾斜成兩個方向交叉。例:搪磨加工面。 Μ→加工的刀痕方向或者無固定方向交叉。例:研光加工面、超級精磨加工面、橫送正面銑削面或者端銑削面。 R→加工的刀痕方向與標記符號圖的中心大致成放射狀。 & 機械製圖並非單純地繪製圖形,而是須要結合機械設計、機械製造等廣泛知識與技術的高階作業。 今後,利用3D CAD做為製圖工具,將會愈漸普及,本書目的之一就是幫助讀者熟悉這個工具,以能夠做出原創作品。 因此,本書不僅將著墨於3D列印,也會詳盡說明有助實際製圖的基礎知識, 並實際演練如何繪製螺絲、齒輪、彈簧與軸承,幫助讀者瞭解實際的繪製方法。 本書以全彩、豐富的插圖進行解說,不用死記硬背各種知識,內容簡單易懂,讀完馬上就能上手活用! 設計圖畫得好,後續作業才能事半功倍! & &
機械加工套書(共四冊):機械加工+加工材料 +精密切削加工 +2603種機械裝置
圖解機械加工 世界上不存在同時滿足高品質+低成本+交期短的萬能加工法。 「Made In Japan」獨步全球,日本上市公司製造專家教你如何成為Pro! & 「機械加工後工件為什麼會變形?要如何事前防止或是事後補救?」 「增加加工速度,效率提升;但是刀具劇烈磨損,會導致壽命縮短。是要選擇生產效率,還是考量經濟成本?」 & 所有的物品都是由數量不等的零件組成,各個零件的加工技術和工序決定了物品的構成方式、及完成時的品貌樣態。產品設計者若對加工知識不足,從一開始的構思就可能不切實際,而無法在成本和交期目標下達成產品的質量要求。 本書作者融會整合21年日本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經驗,介紹實務上最廣泛使用的五大加工法和加工共通的「材料切割」和「去毛邊」基礎知識、以及確保加工品質的量具,說明個別特徵、如何選擇加工法、以及圖面資訊,讓產品設計者有效建構全盤式理解、進而應用於工作。也是依據圖面決定加工廠的採購部、統整製造流程的生管部、把關品質的品管部、面對客戶的業務部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識。 &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五大加工法全面掌握: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改變材料特性的加工 ‧145張圖例解說,理解更輕鬆:機械構造解析、加工事例、圖面解讀 ‧統整測量量具,確保製造品質:直接測量(如游標卡尺、高度規)、間接測量(如量錶、厚薄規) ‧結合傳統與電腦化實務經驗,實用性高:實際範例攻略及技巧提點,避免試行錯誤 & & 圖解加工材料 & 從「想這樣設計就用這種材料」的視點出發, 不談理論和艱澀知識,文科生也能輕易了解用在實務工作上! 「該選什麼材質?為什麼做出來的東西不堪使用?」 「同樣的效果,該選擇便宜材料另做加工?還是選用較貴材料減少加工?」 每一個產品創意都需要仰賴材料和製造技術才能實現。材料的選擇決定著最終產品外觀的吸睛程度、以及切合功能性與否;更與後續的加工方式息息相關。 要成為產品製造的「材料達人」,並非要懂得材料成分、或結晶結構如何隨溫度改變之類的艱深知識,更重要的是懂得實務上材料的加工特性和應用缺陷,如延展性、導熱速度、生鏽與否等,便能依據設計的功能性和美學需求,參酌加工方式、成本、交期,進而篩選擇定材料。 本書從材料應用著手,綜合評估品質、成本、交期三面向的材料特性;在兼顧外觀、實用性的同時,納入營業觀點,將資源做最大整合與最有效的利用。 &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機械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三大材料特性一手掌握 ‧涵蓋 鋼鐵/鋁/銅/塑膠/陶瓷等金屬非金屬常用材料,參考最實用 ‧統整熱處理加工如何改變材料特性:淬火、回火、高週波淬火、滲碳... ‧從材料用途反推,建立選材的標準化程序;節省時間、金錢成本最具效率 & & 圖解2603種機械裝置 & 造就今日科技、歷久彌新的專利經典機構設計集成 •20世紀初期機械設計智慧結晶:完整輯錄工業革命以來的創新發明專利與經典設計,例如二戰自由輪的三段膨脹引擎、自行車傳動鏈條齒輪,以及提升當代發動機燃油效率的阿特金森連桿結構。 •專業分類‧系統編纂‧全面涵蓋:25年業界工程師蒐集史上經典專利圖稿、細節圖、備忘錄等資料,去蕪存菁,編纂分類成108個主題,全方位滿足不同條件需求的機械設計解決方案。 •珍貴機構示意圖開放式激發創意:數千張機械裝置圖,精簡展示及解說機構關鍵、零件配置、運動方式,開放式啟發/優化創意靈感,簡單好用不受限。 &&&& 卓越的經典機械裝置,既打造今日文明,更昂首續航於智慧化的未來 機械科技發展史上的重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方式,形塑今日文明的樣貌。工業革命至20世紀初期,工程師們馳騁想像、積極創新,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改良、修正,以追求速度更快、產量更大、效率更高的卓越設計。機械的性能突飛猛進,徹底將世界推向工業量產的時代,留下許多今日仍普遍使用的經典設計,更為後續的電氣化、自動化及智慧化生產鑄造了堅實的基礎。 本書是由英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成員、具25年從業經驗的工程師湯瑪斯.沃特.巴柏,為機械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收集20世紀初大量珍貴的發明專利及設計圖並分類編輯而成。包括動力傳輸與控制、速度與方向調節、溫度控制等方案;應用在起降、輸送、壓製、鑽孔、潤滑、切削等各種需求。書中收錄經過實證與改良的經典專利;也不乏一些奇特、別具創意的特殊類型,皆蘊含前人的智慧與巧思。大量的設計圖稿,對照作者精要的說解,是現代工程師、技師、發明家……等跨時空應用與創新優化的寶庫。 & 收錄英美超過40種專利發明 & 艾倫的調節器(43)、伊渥特傳動鏈(208)、格拉夫頓側面傾卸貨車(244)、哈德遜傾卸車(248)、盧克的離心磨碎機(253)、卡爾的碎解機(254)、阿迪曼的摩擦離合器(287)、貝利的可變式補整天平(373)、特威德的平衡鉚接機(376)、伯內的曲柄裝置(395)、勒孔特的膨脹心軸(507)、摩爾和皮克林的差速齒輪(550)、伯內的T形連桿雙汽缸引擎(574)、史蒂文森與梅杰的液壓增速齒輪(752)、格羅威的傾斜複合式引擎(582)、羅伊爾斜面萬向接頭(1078)、甘迺迪的活塞水表(1092)、斯坦納的填料函(1102)、達維的直立複樑式礦用泵(1130)、凱澤的間歇式環形裝置(1148)、里奇蒙的差速器伸縮液壓升降機(1217)、契里的自持齒輪(1218)、埃奇的穿孔軌條和鋸齒輪(1284)、梅勒的泵浦(1333)、尼柯森的反向齒輪(1437)、H.傑克的可變式膨脹齒輪(1455)、摩爾的差速外擺線齒輪(1545)、哈斯第、諾維敦和愛德華的可變衝程曲柄銷(1584)、歐姆斯特的可變錐形摩擦齒輪(1588)、達克姆液壓秤重機(1728)、喬伊的蒸氣引擎反向裝置用液壓偏心輪(1979)、查普曼的曲柄運動(2023)、巴柏分裂式刀架(2107)、鮑爾的管扳鉗(2113)、湯瑪斯楔形襯套(2163)、F.H.理查斯的可調整活塞閥(2357)、里奇蒙、維谷的液壓平衡升降機(2396、2397)、迪爾登的繩索拉緊滑輪(2415)、寇德的螺旋塞式瓶塞(2544)等。 & & 圖解精密切削加工 & 切削加工技術發展驚人!不掉隊,唯有重新整備、精益求精 日本航太精密切削實務專家教你突破微米製程,完美升級 「需要量產數十萬個零件,想要縮短加工時間並兼具品質,如何判斷只用一台加工機或是分成數台加工?」 「選擇接近零件形狀的素材來加工雖是常識,然而管狀材可能強度不足需要填充材料後再加工。材料成本和加工效率要如何抉擇?」 & 精密切削加工並非只是工具機升級、加工技術進化和追求頂級精度。從預定出貨的產品樣貌、製造數量,需要事先評估工程設計、加工條件、步驟和方法,並兼顧生產效能、成本和品質提升。涉及的加工事項包含工件(材質、形狀)、材料延展性、刀具狀態等,甚至刀具的磨耗、環境溫度(甚至手溫)改變導致的尺寸變化等各種變因,都需納入考量。 & 本書作者是擁有20多年領先業界、立於創新先鋒的專家,也是日本由紀精密第三代,東京大學理工研究所產業機械工程學科出身,並獲得第一屆日本製造獎的經濟產業大臣獎。針對發展驚人的精密切削加工實務與經營,以宏觀視野綜整傳授圖面解讀、工業標準、工具機構造等基本知識,以及落實各項加工法和步驟、量測技術、確保品質等寶貴經驗與訣竅。不僅是現場操作工程師必備的專業實務聖經,也是串連設計、製圖、加工、生管及品管部門,建立共同認知、以共同語言有效溝通的專著。 & 本書內容特色: .囊括基礎到專業必備知識:圖面、工業標準、材料規格特性、量測法、切削加工運作方式和條件 ‧融會貫通解析實作案例:外徑加工、內徑加工、螺紋加工;高精度孔加工、攻牙加工;高難度內徑加工;高難度材料且巨量加工,解說使用機械、加工工程和材料、工程檢測等 .超過200張圖表輕鬆理解:各種標示法、示意圖、樹狀圖、數據圖表、範例圖表、步驟流程、尺寸公差表、工具機解構圖 .從個人到組
圖解2603種機械裝置
機械設計者在開始一個新案件時,很容易浪費時間在設計新的部件款式,比如很多人都會遇到像是門閂這種要在轉角處傳遞旋轉運動、或是將旋轉運動轉換為線性運動的問題。但光是研究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比如這是哪一類型的傳動方式、可能需要哪樣的部件、哪一種最適合、哪一種更牢靠、更好施作等等一系列問題),就跟實際去排除這個問題一樣耗時。 1800年代晚期,作者提出這個想法:如果有人能收集整理一套圖錄,方便設計者瀏覽查閱的話,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於是他在工作中大量收集案例、集結成冊,來說明各種歷久彌新的工程概念。 此書是一本工程解決方案的集合,發明家、維修員、工程師、製圖員、經營者、機械操作員、專利代理人的工作良伴。本書的版面安排是一頁簡單的機械圖示、對頁則是精準扼要的說明。書中涵蓋的機械用途廣泛,從蓄能器、風車、齒輪、鎖、彈簧到氣門等共106個主題、共計2603張圖。這次中譯版本將透過精準比對流傳的各個版本,確保印刷成書每張圖片線條都清晰,並且採用PUR膠裝,方便讀者使用時攤平閱讀、參考圖例。 本書特色 豐富的樣式:設計者可以因應實際的設計需要和應用場景,自行判斷、挑選適當的部件元素去進行創新和改作;而非提供一張張完整的設計圖面。 整齊的編排:將大量的圖紙及說明資料分類整理,便於快速檢索。各小節整理出針對某一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讓使用者快速找到靈感,將圖例的概念組合或拆分進自己的設計中。 手繪細部構造圖:簡要呈現機構、零件配置、運動方式及方向,便於理解複雜的裝置。
工業生產製造與機構裝置套書(共五冊):圖解看懂工業圖面+圖解加工材料+圖解機械加工+圖解工業製圖+圖解507種機械傳動
看懂圖面‧製圖‧加工材料‧機械加工.機構裝置構造原理 理解整個工業機械裝置原理、機械加工和製圖完整流程 讓你從任何面向或環節入門都能得心應手 & 第1冊:圖解看懂工業圖面:創意設計力×製造優勢,打造高附加價值商品的第一步 為非理工科出身的人而寫 輕鬆掌握圖面語言,跨業跨部門溝通零失誤 「做出來的商品總是達不到設計時的理想模樣……」 「跟廠商、客戶洽談時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溝通方式……」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 2D、3D雙向順暢轉譯 && 立體物件→平面圖:學習第三角法製圖邏輯,以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表現 && 平面圖→立體物件:等角投影圖+木雕思維方式=順利想像物件形貌 ● 善用輔助視圖,平面也能360°呈現:剖面圖、局部放大圖、斜面投影 ● 解讀圖面記號,訊息傳達不漏接:版面配置、尺度標註、公差標註、表面加工方式…… & 第2冊:圖解工業製圖:「具體呈現+確實傳達+容易管理」的圖面轉化法,無縫接軌每一個分工環節 日本上市公司生產技術專家的最高製圖實務 教你從制高點重新定義「正確‧明瞭‧高效率」,校準製圖腦! 「在一張圖面繪製多個零件,沒想到日後產品改良,圖面無法流用,造成時間和成本浪費……」 「訂定公差時,究竟要以外觀品質為重?還是成本考量?」&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 圖面種類‧結構‧要點一次掌握:計畫圖、零件圖、組裝圖 ● 2D、3D圖面自由轉換物件形狀:立體圖面繪製法/第三角法,輪廓線、隱藏線、中心線的方法;輔助視圖/剖面圖、投影圖、展開圖 ● 尺寸、公差標註的眉眉角角:大小尺寸重要資訊標註在哪一張圖面、如何標註、基準的考量方法……;三種公差/尺寸、配合(嵌合)、幾何公差 ● 攸關完成度的關鍵資訊:表面處理、材料種類、接合方式的標註法,主要機械部位/螺絲、彈簧、齒輪的繪製法 第3冊:圖解加工材料:兼顧品質×成本×交期之外觀與實用性 從「想這樣設計就用這種材料」的視點出發, 不談理論和艱澀知識,文科生也能輕易了解用在實務工作上! 「該選什麼材質?為什麼做出來的東西不堪使用?」 「同樣的效果,該選擇便宜材料另做加工?還是選用較貴材料減少加工?」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 機械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三大材料特性一手掌握 ● 涵蓋 鋼鐵/鋁/銅/塑膠/陶瓷等金屬非金屬常用材料,參考最實用 ● 統整熱處理加工如何改變材料特性:淬火、回火、高週波淬火、滲碳…… ● 從材料用途反推,建立選材的標準化程序;節省時間、金錢成本最具效率 第4冊:圖解機械加工:統括「事前準備→加工→量測→清理」四階段實務知識,實現加工就是依據創意化為成果的最高產品開發法 世界上不存在同時滿足高品質+低成本+交期短的萬能加工法。 「Made In Japan」獨步全球,日本上市公司製造專家教你如何成為Pro! 「機械加工後工件為什麼會變形?要如何事前防止或是事後補救?」 「增加加工速度,效率提升;但是刀具劇烈磨損,會導致壽命縮短。是要選擇生產效率,還是考量經濟成本?」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 五大加工法全面掌握: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改變材料特性的加工 ● 145張圖例解說,理解更輕鬆:機械構造解析、加工事例、圖面解讀 ● 統整測量量具,確保製造品質:直接測量(如游標卡尺、高度規)、間接測量(如量錶、厚薄規) ● 結合傳統與電腦化實務經驗,實用性高:實際範例攻略及技巧提點,避免試行錯誤 第5冊:圖解507種機械傳動:科技史上最經典、劃時代的機構與裝置發明 由機械傳動新技術領頭,揭開第一次工業革命序幕, 造就生產效率高速起飛的機器時代 揭密科技史上最經典、劃時代的機構與裝置發明& ●&19&世紀流傳至今的機械設計寶典、涵蓋逾35&項重大專利成就 &&& 蒐羅工業革命百年間推進量產、省力、精密度,改變社會形貌的創新技術,&例如柯特左輪手槍、奧提斯升降機止動機構 ●&多種動力類型,範例兼具技術與歷史層面代表性 &&& 包括動力、水力、流體靜力、氣動式、蒸汽引擎、輾軋與齒輪、 &&& 衝壓、鐘錶及各式當時最新且未曾發表的機械設計 ●&專利人員精心手繪細部構造圖,窺探機械奧妙 &&& 簡要呈現機構全貌、零件配置與作用方向,複雜機制也豁然理解 打開本書,你將認識下列機構類型: 滑輪機構、凸輪機構、棘輪機構 曲柄機構、小齒輪與齒條機構、差速機構 擒縱機構、調速器、鐘擺機構 蒸汽引擎、升水裝置、周轉輪系等
工業生產製造實務必備套書(共四冊):機械加工+看懂工業圖面+工業製圖+加工材料
為非理工科出身的人寫的最簡單生產製造套書 & 機械加工 × 看懂圖面 × 製圖 × 加工材料 充分理解跨業(設計、繪製、加工、營業等) 跨部門(業主、商品設計、採購、生管、品管、行銷業務等)溝通的共通語言 & 本書作者綜整21年於日本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實務經驗,涵蓋設計面、繪製面、加工面、營業面各面向需求,針對無論是需要製圖的設計部、依據圖面決定加工廠的採購部、統整製造流程的生管部、把關品質的品管部、面對客戶的業務部等各產業鏈環節的工作者,將其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識,凝縮成四冊精闢簡要、深具啟發的實務參考書。 & 第一冊:《圖解機械加工:統括「事前準備→加工→量測→清理」四階段實務知識,實現加工就是依據創意化為成果的最高產品開發法》& 世界上不存在同時滿足高品質+低成本+交期短的萬能加工法。 「Made In Japan」獨步全球,日本上市公司製造專家教你如何成為Pro! 「機械加工後工件為什麼會變形?要如何事前防止或是事後補救?」 「增加加工速度,效率提升;但是刀具劇烈磨損,會導致壽命縮短。是要選擇生產效率,還是考量經濟成本?」 所有的物品都是由數量不等的零件組成,各個零件的加工技術和工序決定了物品的構成方式、及完成時的品貌樣態。產品設計者若對加工知識不足,從一開始的構思就可能不切實際,而無法在成本和交期目標下達成產品的質量要求。 本書介紹實務上最廣泛使用的五大加工法和加工共通的「材料切割」和「去毛邊」基礎知識、以及確保加工品質的量具,說明個別特徵、如何選擇加工法、以及圖面資訊,讓產品設計者有效建構全盤式理解、進而應用於工作。也是依據圖面決定加工廠的採購部、統整製造流程的生管部、把關品質的品管部、面對客戶的業務部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識。 &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五大加工法全面掌握: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改變材料特性的加工 ‧145張圖例解說,理解更輕鬆:機械構造解析、加工事例、圖面解讀 ‧統整測量量具,確保製造品質:直接測量(如游標卡尺、高度規)、間接測量(如量錶、厚薄規) ‧結合傳統與電腦化實務經驗,實用性高:實際範例攻略及技巧提點,避免試行錯誤 & 第二冊:《圖解看懂工業圖面:創意設計力×製造優勢,打造高附加價值商品的第一步》& 為非理工科出身的人而寫 輕鬆掌握圖面語言,跨業跨部門溝通零失誤 「做出來的商品總是達不到設計時的理想模樣…」 「跟廠商、客戶洽談時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溝通方式…」 生活中的所有製品如家具、3C、工具、文具、汽車等終端消費商品、或是製造過程中的零組件、半成品,全都是依照圖面製造而成。 打造足以在全球市場一較高下,機能美學均衡、高完成度的世界級商品,從創意發想階段就必須思考如何與生產製造結合,以深化創意發揮設計效益,使一流的創意設計力立足於優異製造力之上,如虎添翼,形成跨業優勢。 第一步便是看懂製造加工所依據的「圖面」,充分了解跨業(設計端vs.製造端)、跨部門溝通的共同語言。作者於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任職長達21年,負責開發及導入組裝、測量等新設備。2007年開始從事製造業與服務業現場改善及技術教育支援工作。本書以非理工科出身為對象,從「圖面為什麼必須這樣畫」出發,帶領讀者理解圖面表達的邏輯,輕鬆越過工業門檻,建立跨界整合的溝通力。 &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2D、3D雙向順暢轉譯 立體物件→平面圖:學習第三角法製圖邏輯,以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表現 平面圖→立體物件:等角投影圖+木雕思維方式=順利想像物件形貌 ●善用輔助視圖,平面也能360°呈現:剖面圖、局部放大圖、斜面投影 ●解讀圖面記號,訊息傳達不漏接:版面配置、尺度標註、公差標註、表面加工方式… && 第三冊:《圖解工業製圖:「具體呈現+確實傳達+容易管理」的圖面轉化法,無縫接軌每一個分工環節》& 日本上市公司生產技術專家的最高製圖實務 教你從制高點重新定義「正確‧明瞭‧高效率」,校準製圖腦! &「在一張圖面繪製多個零件,沒想到日後產品改良,圖面無法流用,造成時間和成本浪費……」 「訂定公差時,究竟要以外觀品質為重?還是成本考量?」 圖面依據設計構想而來,是所有相關分工的基準。無論是早期的手繪、或是現代2D、3D CAD繪製的圖面,追求的都是只要遵循圖面上的標準化規格、尺寸符號、標註原則,任何閱圖者包括採購、零件加工、組裝調整、品管、業務等,都有一致的解讀、製造出一樣的成品。而且不僅要能充分展現設計端的創意,兼顧外觀和機能,還必須滿足生產端品質、成本和交期的考量,順利加工組裝上市。 本書從企業營運的實際生產製造活動出發,說明繪製圖面作業中標準規格知識及製圖技能的實務要點,涵蓋設計面、繪製面、加工面、營業面等各面向需求,凝縮為精闢簡要、深具啟發的專業參考書。 &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圖面種類‧結構‧要點一次掌握:計畫圖、零件圖、組裝圖 ‧2D、3D圖面自由轉換物件形狀:立體圖面繪製法/第三角法,輪廓線、隱藏線、中心線的方法;輔助視圖/剖面圖、投影圖、展開圖 ‧尺寸、公差標註的眉眉角角:大小尺寸重要資訊標註在哪一張圖面、如何標註、基準的考量方法……;三種公差/尺寸、配合(嵌合)、幾何公差 ‧攸關完成度的關鍵資訊:表面處理、材料種類、接合方式的標註法,主要機械部位/螺絲、彈簧、齒輪的繪製法 & 第四冊:《圖解加工材料:兼顧品質×成本×交期之外觀與實用性》& 從「想這樣設計就用這種材料」的視點出發, 不談理論和艱澀知識,文科生也能輕易了解用在實務工作上! 「該選什麼材質?為什麼做出來的東西不堪使用?」 「同樣的效果,該選擇便宜材料另做加工?還是選用較貴材料減少加工?」 每一個產品創意都需要仰賴材料和製造技術才能實現。材料的選擇決定著最終產品外觀的吸睛程度、以及切合功能性與否;更與後續的加工方式息息相關。 要成為產品製造的「材料達人」,並非要懂得材料成分、或結晶結構如何隨溫度改變之類的艱深知識,更重要的是懂得實務上材料的加工特性和應用缺陷,如延展性、導熱速度、生鏽與否等,便能依據設計的功能性和美學需求,參酌加工方式、成本、交期,進而篩選擇定材料。 本書從材料應用著手,綜合評估品質、成本、交期三面向的材料特性;在兼顧外觀、實用性的同時,納入營業觀點,將資源做最大整合與最有效的利用。 &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機械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三大材料特性一手掌握 ‧涵蓋 鋼鐵/鋁/銅/塑膠/陶瓷等金屬非金屬常用材料,參考最實用 ‧統整熱處理加工如何改變材料特性:淬火、回火、高週波淬火、滲碳…… ‧從材料用途反推,建立選材的標準化程序;節省時間、金錢成本最具效率
最新圖解馬達入門
重新改版! & 日本微型精密馬達全球市占率第一! 這本書的作者,是居於領導世界地位的公司——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它的母公司——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2019年日本電產買下台灣上市櫃公司超眾科技,便是看中超重的散熱技術,有助於馬達運轉過程發熱等損耗問題。 & 日本電産市值270億美元,在2018年美國福比士富豪榜上,公司創辦人永守重信以51億美元身價,居日本富豪榜第四。(第一Uniqlo柳井正身價249億美元,第二軟銀孫正義。) & 舉凡我們生活中所用的家電用品,如果要求品質,都是指明要求日本產品,以耐用度、損耗率、精細度、品質等,都是最好的選擇。在家電用品中,凡是有「動作」的機器,其中都有馬達的存在,即使是再小的筆記型電腦、相機、手機等,裡面都裝有許多顆馬達,而一台汽車裡面的馬達數量更是高達三百多顆馬達。最熱門的無人機、機器人等AI的未來,就在馬達! & 因此不僅就生活面、市場面、投資面,馬達都是你不能不注意、不認識的機器。& & 生活中,手機的震動是來自震動馬達,電動汽車裝置有數百個馬達,維持便利生活最不可缺乏的馬達,隱藏於各種大小型的電力設備中。 & 本書以圖解與解說,快速認識:馬達的運轉原理、基本構造,以及馬達的種類與未來的發展遠景。喜愛機械構造的讀者絕不可錯過! & 從高鐵到精巧的手機,幾乎所有的機械設備內部都裝有各式馬達。少了馬達,人類將無法享受高科技的生活。 & 讓我們用全新眼光,透過本書一起來看認識人們容易忽略的馬達,我們將從電磁感應定律開始,認識馬達轉動的原理,整流子和電刷如何運作?額定和轉矩是什麼?直流馬達交流馬達的分類和特性?如何選擇馬達? & 想要開始學習馬達的讀者,透過本書,馬上就能清楚掌握馬達的全貌!
圖解507種機械傳動:科技史上最經典、劃時代的機構與裝置發明
蒐羅第一次工業革命年代以前 507 種影響社會發展最鉅的機構手繪圖 清楚解構傳動路徑 一眼就看懂偉大機械的奧妙 & 本書收錄 507 種古典機構的結構圖像,主要取材自18 至19 世紀中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問世的新科技發明,1868年由紐約工業專利事務所暨出版商Henry T. Brown 集結散見於當時 American Artisan 雜誌中廣受讀者歡迎的內容、英國著名發明家 Johnson、Willcock、Wylson、Dension 等人的作品,其中約有125 種原創於美國。以書中機構原理為基礎所發展出、或者沿用至今的機構不勝枚舉,不斷啟發機械、機構設計者愛好者的靈感。出版以來經過無數重印及多國翻譯,參考價值歷久彌新。 & 傳動,顧名思義是將動力傳出去,讓物件動起來。本書以一頁圖、一頁文的跨頁版面逐一解說機構內部的運作方式,包括每一個零件(行星齒輪,傾斜滾輪,絆錘、懶人鉗、曲柄、滑輪,鑽頭、螺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以及整體裝置的應用情境和設計意圖。這些機構的取材來源有大有小,例如利用蒸汽機動力推進的紡織機、火車、磨麵粉機、液壓機、氣動機、鐘錶和其他機器。 & 每一張構造圖均具有工程師手工繪圖獨有的精準度和細膩度,讓人不僅驚嘆整本圖錄的精確完整,更因其提供的迷人視角而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久久盤旋腦中。 & 由於傳動系統和齒輪廣泛應用於各種產品中,是機械的主要元件,用於構成機械的重要環節,齒輪與齒輪傳動系統設計正確與否,將嚴重影響該機械的性能。當代發明家、設計師、自造者、工匠,和任何傾心於技術發展、機械之美的人都會認同這本書作為靈感寶庫的價值。在自造運動和智慧機器人未來大趨勢中,設計人員更可從中了解傳動系統的原理以奠定深厚基礎、啟發更大的創意。
基於RecurDyn V9之多體動力學
本書特色以RecurDyn V9的基本模組-Solid(前後處理器)、Linear(振動分析模組)、Solver(求解器)、STEP(STEP 轉換介面)與進階模組-Gear(齒輪元件模組)、Chain(鏈條分析模組)、Belt(皮帶分析模組)、HM-Track(高速履帶模組)、Flexible(彈性分析模組)、Control (控制分析模組)、MTT3D(送紙機構模組)等為主要撰寫內容,依照多體系統模型在建構時的工作順序加以編排,期使常用的指令格式能夠一目瞭然,以便於本書之初學者或進階使用者的參考與研習。本書以實際的範例檔案來編寫,可以提供使用者之進階應用與相關運用引申。
Creo Parametric 4.0 電腦輔助設計-基礎應用篇
Creo是PTC公司設計軟體中的一套新產品系列,PTC將現有的 Pro/ENGINEER、CoCreate與ProductView產品納入到Creo旗下,並以Creo元素為其重新命名。Creo是一款涵蓋產品開發的整合性設計應用程式,透過解決設計軟體業中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幫助企業發掘自身的創造力、提高團隊合作從而釋放出內在的潛力,最終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企業的價值目標。Creo Parametric是Creo系列成員之一,其來源便是當初的Pro/ENGINEER軟體。Creo Parametric是3D產品設計領域的標準,它包含了最新的生產效率工具,讓使用者採用最佳設計做法,同時確保遵守業界和公司的標準。Creo Parametric提供範圍最廣的強大而又靈活的3D設計功能,可幫助客戶解決最緊迫的設計挑戰,包括適應後期變更、使用多CAD資料以及機電設計方案。這個整合參數化3D CAD、CAID、CAM與CAE的解決方案可靈活伸縮,能讓您的設計速度比以前都要快,同時最大限度地增強創新力度並提高品質,最終創造出不同凡響的產品。本書共分為十二章,透過範例引導分別講述最新版本Creo Parametric 4.0的3D建模概念、草繪技巧、基礎特徵建構與應用、工程圖、零件裝配、鈑金等功能。對每個範例的講解,本書力求做到逐步詳述,並附圖說明,一目了然,使讀者能輕鬆學會Creo Parametric的強大功能。書籍的特色1.全書精選Creo Parametric重要的操作技巧,透過Step by Step引導教學,讓您學習無障礙。2.循序漸進的課程安排,由簡單範例到複雜實體的製作,讓您學習充滿成就感!3.內容詳實完整,針對業界實務應用方向彙整編排,提供完整的教學方案。4.本書適合機械設計相關科系之大專院校、高工職校及業界教育訓練學習使用。
Siemens NX CAM 三軸高速切削技術實務
全球知名企業如蘋果、三星與台灣手持裝置概念股等大企業都使用Siemens NX(UG)來做設計與製造。乃至於汽車產業等大廠也都導入了西門子工業4.0的整體解決方案。台灣CAD電腦繪圖人才的培訓一直是被企業所重視,Siemens NX (UG)是一款性能優良、集成度高的CAD/CAM/CAE/PLM綜合應用軟件,其功能涵蓋了從外觀造型設計到建模、裝配、模擬分析、工程制圖、制造加工等整個產品研發和制造過程。本書精選NX (UG) CAM重要基礎操作指令,透過實例引導分別講述NX(UG)的三軸加工觀念、加工界面操作、粗加工工法、等線高加工工法、投影式加工工法、平面加工工法、鑽孔加工工法等功能。將重要的加工應用技巧結合到模型教學中,實例典型、易學易用,注重實用性和技巧性,使讀者可以循序漸進、隨學隨用可作為從事工程設計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自學參考書,以及NX UG開發應用人員的參考資料。桂源科技是一家擁有十多年CAD/CAM製造業資訊化經驗的專業團隊所組成,於2014年在上海成立是一家全新的外商獨資公司,2016年成立台北總公司,2017年成立台中分公司。為台灣製造業提供了CAD/CAE/CAM/PDM/PLM/RE/3DP一系列以工業 4.0為方向的顧問方案。我們也提供NX的相關系列產品的銷售、培訓、實施與顧問輔導,協助台灣產業提升競爭力。
SolidWorks Simulation電腦輔助工程分析進階範例
本書以SolidWorks 2013版寫成,其CAE模組SolidWorks Simulation是市場高度受歡迎的通用性CAE軟體,介面全面中文化讓多數工程師得以快速累積經驗。本書廣泛涵蓋工程分析大部分的範圍,循序引導讀者深入了解CAE各主題。在完整的多媒體引導下,讀者能快速習得SolidWorks Simulation的課程內容,提升工作效能與國際競爭力。本書共分為九章: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結構分析第三章 自然振動與挫曲分析第四章 熱分析第五章 參數分析與最佳化第六章 非線性與疲勞分析第七章 動態分析第八章 機構分析第九章 流力分析本書特色本書內容循序漸進引導讀者深入了解電腦輔助工程分析各種題型,協助讀者廣泛探索CAE研究領域。全面使用圖形化說明,配合實際軟體操作,加上網路數位平台動畫教學,讓讀者輕鬆愉快地學習。本書適合機械相關科系大學部及研究所學生使用,並提供研發設計人員快速入門的參考教材。
圖解工業製圖:「具體呈現+確實傳達+容易管理」的圖面轉化法,無縫接軌每一個分工環節
日本上市公司生產技術專家的最高製圖實務 教你從制高點重新定義「正確‧明瞭‧高效率」,校準製圖腦! & 「在一張圖面繪製多個零件,沒想到日後產品改良,圖面無法流用,造成時間和成本浪費……」 「訂定公差時,究竟要以外觀品質為重?還是成本考量?」 & 圖面依據設計構想而來,是所有相關分工的基準。無論是早期的手繪、或是現代2D、3D CAD繪製的圖面,追求的都是只要遵循圖面上的標準化規格、尺寸符號、標註原則,任何閱圖者包括採購、零件加工、組裝調整、品管、業務等,都有一致的解讀、製造出一樣的成品。而且不僅要能充分展現設計端的創意,兼顧外觀和機能,還必須滿足生產端品質、成本和交期的考量,順利加工組裝上市。 & 本書作者綜整21年於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實務經驗,從企業營運的實際生產製造活動出發,說明繪製圖面作業中標準規格知識及製圖技能的實務要點,涵蓋設計面、繪製面、加工面、營業面等各面向需求,凝縮為精闢簡要、深具啟發的專業參考書。 &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圖面種類‧結構‧要點一次掌握:計畫圖、零件圖、組裝圖 ‧2D、3D圖面自由轉換物件形狀:立體圖面繪製法/第三角法,輪廓線、隱藏線、中心線的方法;輔助視圖/剖面圖、投影圖、展開圖 ‧尺寸、公差標註的眉眉角角:大小尺寸重要資訊標註在哪一張圖面、如何標註、基準的考量方法……;三種公差/尺寸、配合(嵌合)、幾何公差 ‧攸關完成度的關鍵資訊:表面處理、材料種類、接合方式的標註法,主要機械部位/螺絲、彈簧、齒輪的繪製法 §專業人士推薦§ & 徐義權 &「be*U」品牌創始人/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 陳禧冠 &仁寶電腦集團創意中心首席創意長/資深副總經理 許宏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日本讀者實證推薦§ & 「沒有實際製圖經驗,為了作業買了這本書參考學習,成品被老師誇獎了。即使初學者也能馬上應用的一本書。」 「因為工作上需要和加工廠溝通,以往在工作中頻繁出現但不理解的用語,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說明和例子,很受用。」 「設計相關圖面實務上有許多小眉角要留意,譬如JIS規格和實務上應用若有疑問,這本書做了很多提點和解惑。」
SOLIDWORKS 2016基礎範例應用(第二版)(附多媒體光碟)
本書以SolidWorks 2016為主要操作介面編寫而成,強調由範例中學習指令操作,並在過程中說明各種指令,書中分為SolidWorks簡介、草圖與基材伸長特徵、旋轉與複製、參考幾何、零件顯示與視角方位、模型組態、掃出與曲線、疊層拉伸與鈑金、組合件、工程視圖與註記、eDrawing等11個章節,跳過一般書籍的繪製草圖章節,直接在建模過程中說明草圖繪製技巧,依使用過程循序漸進的導入新功能與技巧。 本書特色1.本書是以SolidWorks 2016為主要的操作介面編寫而成。2.本書強調從範例中學習指令操作,並在每個步驟中說明指令用法,讓讀者能從遵循建構模型的程序中,學會指令操作及建模概念。3.介紹2016版 e-Drawing 應用程式的功能(適用於win7及win8.1以上64位元之作業系統)。4.極豐富的範例光碟:操作演練檔、步驟教學範例檔案(教學範例檔約380個,教學影片約115部)、e-Drawing安裝檔、作業題練習檔及丙級電腦輔助立體製圖操作步驟動畫。5.題目簡單,適合初學者上手。
圖解機械加工:事前準備→加工→量測→清理 四階段實務知識,實現加工依據創意化為成果的最高產品開
高效率加工×節省時間×提高產值 創造高利潤最優化加工應用書 產品製造產業鏈上下游的設計者、採購人員、品保人員、行銷業務等,不可或缺的整體機械加工知識,非理工科出身的初學者也能讀懂。 「車床?銑床?鏟花?雖然常聽到這些名詞,但卻一知半解。」 「對產品來說,什麼才是最佳加工法?」 「有所謂兼顧品質又快速便宜的加工方式嗎?」 製造現場重視「品質、成本、交期」三原則,以加工角度來考量,即為「製造品質」、「製造成本」和「加工時間」。並沒有可以同時滿足以上三要素的加工法,因此各種加工法應運而生。必須從中挑選出當下最合適的方式,挑選時可依據加工形狀、加工精度、加工時間、工具機來做選擇。 本書從加工類別著手,搭配簡單易懂的圖解說明,可讓讀者扎實理解機械加工入門知識。同時,因設計人員會考量加工法來繪製圖面,所以也會介紹有關圖面設計者的想法。 本書內容特色: ‧一本讀懂五大加工法 &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改變材料特性的加工 ‧搭配145張圖面解說,更容易理解加工程序 ‧各種量具檢測,確保製造品質 直接測量(游標卡尺、分厘卡、高度規……)、間接測量(量錶、厚薄規……) §日本讀者實證推薦§ 「本書介紹了各式各樣的加工法,對於想要廣泛但簡單了解機械加工知識的人,這是最推薦的一本書。」 「文科出身的製造業相關從業人員必讀!將複雜的加工知識,以相當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 「對於機械加工已有某些程度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稍嫌簡單;但是它的內容很全面,而且對於我這種完全沒有概念的人來說,非常容易入門。」
圖解看懂工業圖面:創意設計力╳製造優勢,打造高附加價值商品的第一步
「總是無法明確讓其他人理解心目中理想的產品模樣…」 「跟客戶洽談時總是雞同鴨講,找不到合適的溝通方式…」 機械圖面為連結設計與製造的關鍵; 掌握一套系統性的圖面語言,精準溝通,跨業合作零失誤 圖面為架接設計端與製造端的橋樑,好的創意需要圖面轉譯被準確實現;當從手工DIY跨進量產,整條工業生產鏈上的業主、採購、品管、營業人員、行銷業務等也必須透過共通的圖面語言來完成跨界思考、協同合作的分工。 作者在日本生產技術部門從業長達21年,並擔任製造業、服務業企業培訓講師,兼具豐富實務與教學經驗;以「為什麼必須這樣畫」的命題出發,帶領讀者理解設計師的製圖邏輯,以及尺度、公差、表面處理等解讀關鍵。即使非工科出身,也能輕鬆跨越門檻,打造商品深度! 打開本書你將學會‧‧‧ ‧2D、3D雙向轉譯不打結! 立體物件→圖面:學習第三角法製圖邏輯,以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表現 圖面→立體物件:等角投影圖+木雕思維方式=順利想像物件形貌 ‧善用輔助視圖,平面呈現也能零死角:剖面圖、局部放大圖、斜面投影 ‧解讀圖面記號,訊息傳達不漏接:版面配置、尺度標註、公差標註、表面加工方式…
塑膠射出成形模具設計與分析
台灣以量產製程技術在全球供應鏈體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塑膠射出成形又是量產技術中最常見又極重要製程,除了各式民生用品外,舉凡資通訊產品外殼、連接器、光學元件和生醫產品等都需要塑膠射出成形的存在。 本書內容主要以塑膠材料、射出成形機、模具設計及射出成形參數四大主軸來介紹相關製程原理和模具設計準則,再導入電腦輔助模擬分析來說明相關模具設計,並加入澆流道系統設計的應用和說明,最後以不同案例來闡述不同產品模具設計考量和可能的缺陷如何避免等。
3小時讀通基礎機械製造
你也可以是「創客Maker」! & 工程師、機械系、理科生必讀! 超商的小物、路邊賣的鑰匙圈原來可以自己動手做! 本書涵蓋了人氣話題的3D印表機,圖解介紹各種加工技術。 受夠了死板的考試用書?全彩設計讓你輕鬆上手,一次搞懂! 快來學習製作自己專屬的產品、小額創業! & 相較於市面上充斥的死板國家考試用書, 本書有詳細的講解及全彩圖片,簡單易懂。 最適合想學習製造的初學者!
進階三軸銑削數控加工及實習(附光碟)
本書透過編程實例來直接導引三軸高速加工的應用概念,操作案例以Autodesk公司推出的PowerMILL®軟體做編寫,它是目前全世界廣泛應用於2~5軸數控銑削加工自動編程系統。該軟體具有易學易用、人員培訓快、程式製作時間縮短、機台加工時間縮短、加工表面品質提升、機台/刀具壽命延長與二次開發容易、方便經驗傳承等優勢特點。不僅可成為臺灣推動生產力4.0在數位製造上的利器,也讓學子們能夠更深一層的了解實務上的加工應用。
機械手臂原理與應用使用Scratch (mBlock)語言MeArm.Joystick 工業4.0版教材
全國唯一使用mBlock軟體,搭配筆者自行開發mBlock延伸套件,驅動機械手臂更接軌工業4.0,全書從0開始,帶領學生進入有趣的機械電控世界,充份運用眼耳心口手,主要特色如下: 【眼耳心口手…面面具到】 眼到:透過美美的流程圖和各式全彩圖片影片,開啟「學習力」。 耳到:透過遍佈全書的實際範例,解決耳中傳來的各種疑問,印證所學並培養「思考力」。 心到:透過直覺「mBlock拼圖積木程式」,快速獲得程式設計心法,累積「知識力」。 口到:眾人一起學習走得遠,'透過組隊參與競賽練習,經由話語溝通協調過程,培養「協作力」。 手到:從「機械手臂」套件組裝出發,透過修改、加值、認證、參賽,充實所學並獲得「創客力」。
透過雷射加工進化的工法轉換
雷射加工從正式普及起已經過約30 年,然而充分瞭解其特徵,並希望積極應用者,只有使用雷射加工機的加工車間、以及生產線上裝配雷射加工機的企業中雷射加工部門的相關人員。但是,這些人擁有的豐富技術及經驗並沒有充分反饋到設計人員。因此,撰寫一份針對能將構想反映到機械設計上的設計人員專用雷射加工技術資料。 本書依據著者的經驗與各公司提出的內容,在第1部中分項記載有助於設計人員在實踐上的雷射加工技術內容。另外在第2部記載深入瞭解雷射加工的基礎內容。希望本書能對產品設計人員及機械設計人員解決現存問題有所助益。 本書特色 1.本書依據著者的經驗與各公司提出的內容,有助於設計人員在實踐上的雷射加工技術內容及瞭解雷射加工的基礎內容。 2.本書針對能在機械設計上的設計人員專用雷射加工技術資料,並蒐集各公司在實際運用雷射加工上提供的建言撰寫而成。
工具機切削技術研究
工具機,經過設計、製造與銷售,最終目的是切削,這個階段的切削品質與效率,是機器與操作者綜合的表現。 本書將切削技術分為三章,書中所使用的應用程式隨書附在光碟,方便讀者的應用與研究。 第一章,模具精切削技術研究:綜合了CAM路徑、機構動剛性、伺服控制等關鍵因素,做了很深入的分析。常見的切削問題,可分為:規律紋路與突發紋路。紋路方向,可分為:垂直路徑與平行路徑。紋路位置,可分為:固定位置與隨機位置。固定位置,可分為:軸加減速、反向與等速區段。本章試圖用理論來分析切削問題,並提出根本解決之道。 第二章,銑削刀具學:模具精切削所使用的刀具大都是球刀,在加工業所使用的刀具種類有很多,而刀具幾何則與加工效率、刀具壽命大有關係。本章主要重點在於整理有關銑削實用技術,包括定性觀念與計算公式,其中所包含的細部知識,可以用於應用技巧的發揮,甚至成為進階上的必要基礎。例如刀具幾何與切削顫振關係密切,是研讀第三章的基本知識。 第三章:切削顫振理論應用:切削顫振理論,早在1990年已有許多學者投入研究,最早的顫振模型是車削,因為車削的切削力是固定,顫振方程式比較單純。後來則發展到銑削、五軸銑削。切削顫振理論,主要應用於航太難切削材與汽車業大量生產的工件,因為切削顫振是提高切削效率的關鍵。關於顫振的方法,有改變主軸轉數、刀具幾何、切削路徑工法等等,本章皆有詳細解說。
動手打造專屬四旋翼
1、了解控制四旋翼飛行背後的原理 2、探索您的Parallax ® Elev-8套件中的組件 3、透過插圖的基礎教學指引完成您的飛行器 4、連接Parallax到您的電腦並撰寫Spin與C語言 5、建立擁有極小干擾的遙控系統 6、添加GPS系統來透過Google Earth追蹤您的飛行器 7、透過WiFi與XBee模組來傳送您的飛行器資訊到手機 8、裝置鏡頭並即時傳送影像到地面工作站 9、透過飛行模擬軟體的模擬訓練您安全的操控四旋翼 & 打造一臺自製的多軸飛行器! & 製作一臺能夠起飛、著地、盤旋並翱翔天際的自製遙控飛行器。《動手打造專屬四旋翼》,並使用Parallax ® Elev-8套件提升您的設計;透過一步一步的組裝流程與實驗,讓您立刻了解四旋翼可以執行的事情、知道如何連接Elev-8的零件、編寫微控制器的程式、使用GPS在四旋翼上且安全地操作。透過自行設定四旋翼返家功能、列隊飛行甚至人工智慧等有趣的教學,提升您的設計基礎並刺激您充滿創意的想法。
Siemens PLM Software輕鬆學會SOLID EDGE(附動態影像教學範例光碟)
本書共有十七大章節,此內容可學習到SolidEdge最重要且關鍵的「同步建模技術」這項技術對於整合非常有幫助且高效! 本書特色 西門子的「同步建模技術」結合了靈活的直接建模與參數化設計的控制技術,加速3DCAD的創建和編輯快速得到實踐。(附教學範例光碟方便學習者練習)
可程式控制器PLC與機電整合實務(第三版)(附範例程式光碟)
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指引讀者進入可程式控制器程式之撰寫,包含步進階梯圖與狀態流程圖(SFC)的熟悉與應用。本書第一篇介紹PLC編輯軟體的使用說明、第二篇提供30個PLC控制指令程式設計之範例、第三篇提供12個機電整合實務之範例,使理論與實務作最好的結合。讀者可按照實習單元依序練習,並自我嘗試進行其他延伸電路之設計。 本書特色 1.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指引讀者進入可程式控制器程式之撰寫,包含步進階梯圖與狀態流程圖(SFC)的熟悉與應用。 2.本書結合可程式控制器與機電整合應具備之專業技能,讀者可按照實習單元依序練習,並自我嘗試進行其他延伸電路之設計。 3.本書共有三篇: (1)第一篇介紹PLC編輯軟體的使用說明。 (2)第二篇提供30個PLC控制指令程式設計之範例。 (3)第三篇提供12個機電整合實務之範例,使理論與實務作最好的結合。讀者可按照實習單元依序練習,並自我嘗試進行其他延伸電路之設計。
機械設計(第二版)
機械設計由物理、微積分、工程數學、材料科學、機械製造學、機構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熱傳學…等等許多基礎學科組合而成,是機械工程領域中的一門核心課程。藉由學習機械設計,讀者可以更深刻的體會以往所學的各門基礎學科的真正意義與應用,更能進一步結合理論與實務工程問題。 機械設計之相關書籍相當多,然而大部分皆過於講究理論,容易讓數理程度較弱的讀者學習起來十分吃力,產生缺乏學習興趣的現象,進而失去機械設計之實務性與變化性所衍生之樂趣。 本書為作者群及編修者依多年教學經驗編寫、修訂,避免艱澀、繁雜的論述,增加工程實例,對於技職體系大專院校【機械設計】課程是一本好教易學的教科書。 本書各章習題均可在熟練例題後自行演練,不提供解答。自學讀者選購前請留意,出版社與銷售單位均無法提供習題解答。
最新CNS基本圖學(第四版)
基本圖學是「設計」相關領域的基本功,而「設計」是一種複雜的綜合性工作,尤其設計工作有越來越走向整體性的趨勢,每一個領域的設計者常常必須跨越界限工作,所以不能不擴大其表現的技術範圍,此處所指之「綜合性」,意味著設計者要有「綜合性的涵養」,並能做「綜合性的應用」。 本書對於綜合性設計(如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美術公藝設計…等等)之圖學課程,做較合理與適切的安排,且內容淺顯順暢、習題由淺至深循序漸進的安排,使學習者能快速累積實力,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以期從事設計工作者在學習之初,不會因為課程偏於制式化難讀難懂之情況下,而放棄其設計生涯,並能具備成為一位設計師所應有之基本理念與涵養。 本書各章習題不提供解答,自學讀者選購時請留意,出版社和銷售單位均無法提供解答。 第四版將在書末收錄了最新的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丙級機械製圖題庫,並提供解答,以增加學習者之圖學常識,並將書中範例題目汰舊更新。
3D列印機 X 3D掃描器 新時代:任何人都能成為「Maker(製造商)」的時代!
任何人都能成為「Maker(製造商)」的時代 「製造者」與「使用者」、「販售者」與「消費者」這兩種立場的關係與界線正在產生變化。 & 這幾年來,人們對於3D列印機的關注程度高到令人瞠目結舌。再加上,最近市面上已經出現既便宜又好用的3D掃描器,能將實物化為3D資料的條件也齊全了。 & 於是,過去只侷限於以製造業為首的部分人士的「創作」,變得能讓更廣泛的人群接觸到。人們也常用「自造者(Makers)」這個詞來談論這種現象,這不單顯示出,任何人都能成為「Maker(製造商)」,同時說明「製造者」與「使用者」、「販售者」與「消費者」這兩種立場的關係與界線正在產生變化。 藉由運用3D列印機與3D掃描器這類數位設備,人們變得能夠實現「過去因為時間與成本而無法實現的事」。透過從前那種以大量生產為前提的製造方式,無法因應某些需求,像是針對行動不便者、高齡者等的個人需求來提供客製化服務。不過,到了現在,這些都辦得到。 今後,由於3D列印機與3D掃描器等設備的普及,以及3D資料的流通,所以其他行業應該會一邊打破製造業、服務業這種行業的藩籬,一邊創造出新的市場吧。根據情況,其他行業也許會進入現有行業的市場中,並取而代之。有的人認為這是危機,有的人則覺得應該抓住機會。我認為,當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現象發生的瞬間就是機會,能碰上這個時期反而是幸運的,應該積極地接受這種情況。 這種環境的變化使3D資料逐漸重要,3D資料交流網站等相關商業活動也開始蓬勃發展。藉由確實掌握其進步,並看清未來的趨勢,應該就能開拓出一個未知的世界。要如何運用新技術、要如何改變世界,全都取決於大家的點子。 & 化不可能為可能,成就出任何人都是製造者的新時代。 本書特色 隨著製造場所的擴大,活躍於各處的參與者也變得多樣化。 & 毛利宣裕(TOKYO MAKER) 該公司是個專業的集團,以低價的個人3D列印機為中心,徹底弄清楚其運用方式,試著研究自造者們的未來。其中心人物就是毛利宣裕。TOKYO MAKER發表過各種作品,並實際成為市售商品,舉例來說像是iPhone的「東京Chain Case」系列與燈罩等各種作品。毛利先生每天的工作內容的主題就是,推廣個人用3D列印機,以及探聽愛好者與一般人想要的東西。毛利先生似乎在進行一項實驗,實驗內容為,如果真的去追求「為了讓客人開心地綻放笑容而展開行動」這一點的話,會變得如何呢?建議大家務必要試著光顧「啊!這就是3D列印店!!」這家店。 & 米谷芳彥(id.arts) id.arts在面對每個專案時,都會找來各種專家組成團隊。這種團隊給人的感覺就像是「3D業界的瞞天過海*」。團隊的中心人物就是米谷芳彥。id.arts的網站(idarts.co.jp/3dp/)上公開了一部分在專案中研發的產品,看過網站後,覺得這些人真是厲害啊!如果能夠集結優秀人才的話,開公司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不過,在現實中事情並不會那麼順利。「即使酬勞多少有點高,不過要寫程式的話,最好還是交給那個人寫。」只要能招募到這種專業中的專業人才,就絕對能做好工作。id.arts採取的就是這種經營方針。每次在處理專案時,各種人才就會聚集在一起,共同為某件事努力。在3D業界中,這種作法也許是相當特殊的。 & 名和晃平(雕刻家) 大約從10年前開始就對3D數位技術有興趣,也就是說,他從學生時期就進行過各種調查。名和先生最初來到3DDS時,想要製作au的「iida Art Editions」手機的概念模型。據說,他帶著「難道不能以3D資料為核心,將3D掃描器和3D列印機運用在創作活動上嗎?」這種想法,在網路上搜尋情報的過程中,找到了3DDS。重點在於,要看清數位技術與手工技術的優點,並視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方法。畢竟,只要最後能做出好產品就行了。 & 小林茂(資訊科學藝術研究所大學:IAMAS) 資訊科學藝術研究所大學(IAMAS)的IAMAS創新工房(f.Labo),是一個新社群,其據點是一個設置了3D列印機、雷射切割機等所謂的數位工具機的設施。不僅IAMAS的教職員與學生,包含校外人士在內的各行各業人士也會聚集在此,運用各自的技能來研究教育、通訊、環境等各種課題。該工房會舉辦研討會(workshop)、腦力激盪活動、特殊活動、展覽會、公開講座等。其中心人物就是小林先生。小林先生隸屬的單位是IAMAS的產業文化研究中心。由於從事「產學合作、社群交流活動」等工作的成員被分派到此處,所以f.Labo也是學校活動的一環。小林先生希望現今的日本產業能夠變得更加有趣,因此他在進行研究時,主要做的不是在桌上分析「該怎麼做才好」,而是採取「試著親自實踐吧!」這種態度。或許我們將來會進入「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時,會同時接受身體掃描」的時代。「某個機構會負責管理那些資料,需要某些資料時,就付費索取資料,任何物品都能客製化」這種時代是可能會實現的。 & 井上加代子(Little Lab) 井上女士目前在高知市經營一家提供3D相關服務的店家「Little Lab」。從工業高中的資訊技術科畢業後,她投入製造業(加工公司),有過操作3D-CAD的經驗。雖然擁有這樣的經歷,但身為主婦的她,現在是以個人身分在進行活動。在男性佔絕大多數的製造業中,如果只待在那種社群中的話,思考模式會僵化。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時,討論一下子就結束了。如果只是這樣做的話,不僅是3D列印機,也很難推廣好不容易才發展起來的自造者運動。以主婦為首的女性,應該會擁有與男性不同的社群交流管道吧!
自動變速箱與故障排除:最新版(附贈OTAS題測系統)
1.本書旨在協助學生認識自動變速箱功能與用途,熟悉自動變速箱之工作原理、檢查及測試。 2.全書以專業的理論、實務為導向設計單元,理論與實務並重。 3.以套色+局彩編排,輔以精采圖表,圖像學習效果加倍。 4.書中Ch6 液壓油路分析以彩色呈現,幫助讀者清楚辨別作動情形。Ch8 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步驟條列 + 流程圖,一目了然。 5.每章課後習題,可供學生學後測驗自我評量。 6.附贈OTAS題測網,供線上測驗(web版)及單機版使用,可重複測驗練習。
壓克力機器人製作指南
「壓克力機器人」穿越時空的回歸!! 「壓克力機器人」約於40年前誕生,以透明壓克力板加工製作,並具備簡單的動作構造,本書為其製作指南。 內容包含許多模仿動物或昆蟲等獨特動作的機器人;不論是孩提時代曾熱衷於「壓克力機器人」的讀者還是第一次接觸的讀者,都能藉由本書踏入進化後「壓克力機器人」世界。 本書特色 ◎《Robocon》「機器人雜誌」大人氣專欄「壓克力機器人研究所」集結成冊,讓喜愛手作壓克力機器人的讀者一次看個夠! ◎新手也容易上手!從壓克力板入門的手作機器人必讀指南!
經典刀具事典:突擊刀、軍用刀、瑞士刀……50把名刀全收錄!
少了瑞士刀,馬蓋先都不帥啦! 任何場合都能派上用場,開天闢地以來,人類最棒的工具──刀子! 擁有百年歷史老牌,因應戰爭而生的新銳製造廠商,熱愛戶外活動的你所嚮往的名作,促進高科技技術發展的高機能刀具,持續受到全世界喜愛的經典,引發業界革命的背鎖式起源,美軍與特種部隊所採用的夢幻逸品…… 讓你大開眼界,看見未知的世界。不只介紹刀具的基本知識和使用方法,還提供刀具的保養方法。 收錄ONTARIO、SMITH&WESSON、BENCHMADE、BUCK、SPYDERCO、OPINEL等11家刀具製造廠商的產品,共50把經典名刀!
機械構造完全解體圖鑑 修訂版
滿足機械迷的拆解慾望 工業機械、生活中的機械、異想機械、戰艦、汽車…… 構造、原理、激發創意 工科人三種願望一次達成 & 150種推動歷史與文明的機械 從打火機到核子武器 全面圖解,詳實易懂 & 古董蒸汽火車的構造長怎樣? 滾動軸承是什麼,為何是工業必需品? 日本新幹線如何發動? 阿波羅號為什麼能登上月球? & 機械的精密構造, 蘊藏人類的最高智慧, 結合自然界的各種原理, 才得以造就輝煌的工業史與科技文明。 & 本書介紹具有歷史意義的機械、各領域的機械,以及充滿想像力的奇特機械,全面介紹150種機械的內外構造、運作原理、過去與未來。讀完本書,你將發現機械不是冷冰冰的物體,它與人類是如此親密,有待我們持續探索。
精密機械設計
《精密機械設計》一書是將機械設計中與精度有關之內容完整整理而成,全書共分成七章,各章內容簡單說明如下: & 第一章、精度基本概念:解釋精度、誤差的基本概念,以及造成誤差的原因與因應的對策。 第二章、機械精度與公差:以完整有系統方式來介紹機械設計中的尺度、幾何公差,以及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第三章、組裝公差分析與設計:傳統累積公差的計算方法,僅能確保設計正確性,但卻無法滿足現代製造工程之經濟加工性的要求,因此本章從統計觀點介紹具成本效益的尺寸公差配置方法。 第四章、精密傳動元件:介紹機械設備中幾種常見且重要的傳動元件:滾動軸承、線性軸承、滾珠螺桿、螺旋齒輪以及傳動軸。內容集中在各元件之精度等級規範方式與在設計上必須注意事項及可行之設計對策。 第五章、精密致動器:先介紹致動器在控制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各種不同的致動器,最後則以手機照相模組用的自動對焦致動器為實例來說明致動器設計流程、相關機構、電路設計,以及驗證。 第六章、機械傳動精度控制:以簡單清楚的方式,介紹現代機器所使用自動控制系統之原理與架構,包括常應用的微控制器軟硬體架構,以及感測器、伺服馬達驅動器相關硬體與電路等。 第七章、精密光學機構設計原理:本章先介紹光機設計使用材料之特性,再介紹透鏡之固緊問題、原理與方法,以及其他安裝會遭遇之問題與對應的設計法則,如接觸應力、彈性膠、撓性安裝等。 & 本書內容力求淺顯易懂,亦多貼近設計實務,除可做為一般大學或科技大學之相關機械設計課程之教科書,亦可做為從事設計實務工作工程師的參考用書。
機械構造解剖圖鑑【修訂版】
兩千年前,希臘出現自動販賣機,機械的起源就此開啟。希臘科學家赫龍(Heron of Alexandria),將他所發明的自動門、販賣機、里程計數器等匯集成著作《Mechanica》,開啟人類發明機械的時代。 & 《機械構造解剖圖鑑【修訂版】》詳細介紹149種機械,範圍涵蓋家庭機械、辦公與醫療機械、戶外常見的機械、休閒娛樂機械、運輸機械、產業機械,並提供未來可能的機械前景,由致力於推動「發明造物」的大同大學機械系教授賴光哲審訂,是了解現代機械的最佳指南,也是機械工程入門最適當的好書。 & 第1章 機械的起源 第2章 家庭機械 第3章 辦公與醫療機械 第4章 戶外機械 第5章 休閒娛樂機械 第6章 運輸機械 第7章 產業機械 第8章 夢想與未來機械 & 本書重點 & 從機械的起源開始,介紹149種生活與產業機械,詳細的構造與解剖圖,是提供理工科學生了解現代機械的最佳指南,也是機械工程入門最適當的好書。 &
模具材料與熱處理
模具為製造業的基礎,各種工業的零件及組件都須使用模具經由沖壓、鍛造、壓鑄、粉末冶金或射出成型等製程製造成成品。模具在生產製造領域扮演最關鍵的角色。隨著加工材料的多樣化、加工速度之高速化及自動化程度不斷的提高,對模具的性質要求也愈來愈嚴苛。因此對模具耐用度的需求不斷的增加,而關係到模具耐用度(使用壽命)的因素相當多,例如模具材料、設計、表面處理、加工及熱處理等因素都會影響模具壽命。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詳細介紹模具材料、熱處理及表面處理的特性與相關實例,並以其觀點提出參考資料,可作為在學學生之教科書,也可以做為模具技術相關人員在製造及使用時之依循。期望本書之出版能對模具工業技術之提升及模具技術人才之培育有所助益。
圖解模具製造
模具是產品成形的工具,適用於大量製造,屬於高精密機械的工業產品,更是能決定產品品質的關鍵因素。為了使模具能充分的發揮功能,對於模具材質、精密度、壽命、量測以及生產的難易度等相關要因,都必須更詳細的設計規畫。 & 由於自動化機械及特殊加工方法的快速發展,光學級精密模具的要求,模具的加工方法也跟著多樣化,精密度也相對的提高。因此,除了傳統的加工方法外,有更多的加工方式可供選擇,縮短了製作模具的時間,也降低了成本。一組模具生產的過程,有一定的標準作業程序。所以,從事模具行業的所有相關人員,尤其是製作模具的技術人員,都應該熟悉各種模具的加工方式,才能製作品質優良的模具。 1.能夠輕易理解著作權法的相關理論 2.用簡潔的說明方式能快速的記憶重點 3.以圖表方式來加深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