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頗具傳奇與神祕色彩。相傳他受命於天、得書於仙,是為《無字天書》。歷史上也確有其人,根據司馬遷《史記》的相關記載,他乃戰國時代楚國人,姓名里族不詳,因其隱居鬼谷,講學授徒,故世稱鬼谷子。蘇秦、張儀師之,為縱橫家之鼻祖。關於他的傳說,在野史中以及民間語之甚多,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所編著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這樣說道:「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人不能及。哪幾家學問?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導引,卻病延年,沖舉可俟。」所以,不僅縱橫家奉之為鼻祖,兵家崇尚其謀略,甚至連民間占卜相面之流、修鞋配眼鏡之輩,也都推其為自己的祖師爺,其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而集其思想之大成的《鬼谷子》一書,更是價值獨特、色彩神奇,歷來享有「智慧之禁果,曠世之奇書」的美譽,是一部專門探討古代政治鬥爭權謀的智慧寶典,集中代表了戰國時期縱橫家的理論精華,是此派流傳下來的唯一一部子書,澤被古今,享譽中外。其內容博大精深,處處充溢著權謀策略的智慧,時時流淌著言談辯論的技巧,廣泛涉及政治、軍事、外交、為人處世等眾多領域,曾對社會尤其是戰國時期縱橫家的理論和實踐起到過重要的指導作用。在當代,它稱得上是一部在軍事、外交、商貿、公關等領域裏影響深遠的雄辯大全、智慧寶典,對我們的影響可謂是全方位的。 今本《鬼谷子》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闔》、《反應》、《內揵》、《抵巇》四篇。中卷含《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八篇,另有《轉丸》、《胠亂》二篇,亡佚已久。下卷含《本經陰符七篇》、《持樞》、《中經》三篇,說的是如何修煉自身、養神蓄銳,是前面權謀策略、言辯遊說之術的基礎,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由於縱橫家崇尚權謀策略以及遊說言辯技巧,而作為其指導思想的《鬼谷子》一書又立論高深玄遠、行文奇古精妙,與中國一貫遵循的儒家傳統相比,頗具異類色彩。因此,自從此書被傳播開後,歷代對其褒貶懸殊,爭議不斷。褒之者揚之於天,認為此乃傳世之作:「其智謀,其變譎,其辭談,蓋出於戰國諸人之表。夫一閉一闔,易之神也。一翕一張,老氏之幾也。」而貶之者則抑之於淵,覺得此書過於功利:「捭闔、鉤箝、揣摩等術,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則家亡,國用之則國敗,天下用之則失天下。」 綜合古今之論,我們應該更加客觀精當地評價其價值與歷史地位:首先,它全面總結了縱橫遊說之術,並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且體現了縱橫家的總體風貌,是戰國縱橫家唯一保存至今的理論專著;其次,它提出了不同於儒家、道家、法家等其他學派的政治哲學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獨樹一幟;再次,它開創了中國的遊說修辭術;最後,它曾被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與層次去理解或運用,對政治家、宗教家、軍事家、術數家等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重要影響。大家見仁見智,各有所得,收穫頗豐。這也可以啟示今天的人們如何去認識本書的價值。 美國人早在1955年便把臺灣學者陳英略所撰的《鬼谷子的心理作戰方法與理論》翻譯介紹過去,使縱橫學說受到軍、政、商界的廣泛關注,被稱作「國際謀略原典」。德國歷史學家、社會政治學家史賓格勒高度評價了鬼谷子的思想:「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對歷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對當時外交技巧的掌握,必然使他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並強調了它在當今國際鬥爭中的借鑒意義。有人將史賓格勒稱為現代的「鬼谷子」,而當代「縱橫家」美國原國務卿季辛吉則說自己是「鬼谷子的學生」。在日本,不僅早就有了「縱橫研究院」,且自稱「鬼谷信徒」者甚眾。著名學者大橋武夫曾把一本《捭闔術》的複印本稱為「祕書」而逐字翻讀,並用現代日語將之寫成「大橋派鬼谷子」;此外,他在《鬼谷子與經營謀略》一書中還挖掘了《鬼谷子》在經濟活動、商業談判方面的諸多謀略,頗能中為日用、古為今用,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廣泛的影響。而在東南亞諸國,近年來也紛紛設立了相關的研究機構,興起了「鬼谷學」,菲律賓還辦有相關月刊,設有「鬼谷子學術獎金」。 鬼谷學說近些年之所以越來越受到國際關注,絕非偶然。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深入發展,各國在謀求發展與合作的同時,相互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彼此分分合合,都在尋求制勝自強之道。被稱作「統馭人的兵法」的《鬼谷子》,其高深精妙的權謀策略與處世智慧,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廣泛應用價值,值得我們深入挖掘、研討。《鬼谷子》這部智慧寶典,已被堂而皇之地擺在了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殿堂,供全世界的人們借鑒和發揚光大。由此,我們精心編撰了這部《鬼谷子大全集》。本書依據《鬼谷子》的權威原著,甄別、博採眾家之長,力求對原文做出精當而曉暢的注釋與翻譯,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導讀。並借鑒國外工商管理碩士的培養方法,精選古今中外頗具代表性的,涵蓋商場、職場、處世等各個領域的經典案例,對鬼谷思想逐篇闡釋、透析、解讀,可使不同行業、不同背景、不同層次的讀者,皆能從中有所獲益。同時,本書設計精美獨到,圖文並茂,大量古樸生動的圖片,與文本和諧統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強了閱讀的趣味與興致。經典深刻的思想,精審獨到的案例及評析,恰到好處的圖文相生,使本書融哲理性、故事性、實用性、全集性於一體,可謂是各階層的讀者研讀、參悟、運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選讀本! &
墨子的方舟:直白到打醒你的軟爛!鋼鐵超直男墨子,與他機智的理性生活
✓賈伯斯大概看過 ✓普丁應該看一看 ✓公司治理的起點 ✓從仗該不該打到公司怎麼管、衣服怎麼穿 & ◎他生活在兩千多年前,思考方式卻和兩千年後的人一樣先進? & 墨子這個人,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很多人只是從課本上知道,他主張看起來超級浪漫、卻超級不浪漫的兼愛與非攻。但仔細看一看,墨子的思想不但現代到不行,而且,與許多企業創辦人、國家領導者相仿? & 總是穿同一套衣服出現的賈伯斯──剛好,墨子也覺得,衣櫥啊,極簡就好。穿衣服的意義到底是為什麼呢?不就為了保暖嗎?墨子連穿衣服這件事,都要回到起始的目的;這樣的想法,賈伯斯不但用在自己的衣著上,也用在蘋果產品的設計上。剔除那些無意義的繁瑣,只留下真正需要的、趨近本質的。 & 他們在時代上差異兩千年,卻有太相近的堅持。而且不只賈伯斯,墨子如果碰到想要開戰的普丁,他會提出什麼樣的建議? & ◎兩千年前,墨子提出這樣的建議;兩千年後,普丁或許還是該聽一聽…… & 開戰,有意義嗎? & 兩千年前的墨子,可不只是提出這一句話後,就認為這些好戰的君主們應該聽他的。他詳詳細細地開了一張單子,希望這些君主想想,打這個仗,值得嗎? & □造武器需要花多少錢,想過了嗎? □補充武器需要花多少錢,付得起嗎? □戰爭會損害基礎建設,有沒有錢重建? □百姓都去打仗了,田沒人種,國家也沒稅收,這樣不會餓死人嗎? & ──等等,這些問題我們是不是有點眼熟?烏俄戰爭後,我們是不是每天都看著各國算這樣的帳,被這些問題困擾?需知:說這些話的,可不是現代的大人物,而是兩千年前的墨子啊! & ◎商業顧問看過來──最實用的商業理論,居然出現在春秋戰國時代? & 此外,墨子崇尚實用,他提出來的論述,都非常簡明易懂,且能夠發揮實際效益。大家都知道不應該在治理國家、治理公司時濫用私人,但做得到的老闆、做得到這些事的國家領導者,比想像中要少。墨子並不說什麼大道理,他只是提醒這些領導者:你不會把皮草大衣交給毫無經驗的親信保養、甚至一塊和牛都可能考慮找專業廚師來料理。但為什麼關係國家、企業未來的要職,你要交給一個除了血緣相近外,在治理國家、管理公司上缺乏專業素養的親戚呢? & 要知道,說到底,不論是牛肉、皮草或是國家、企業,都需要錢啊! & 沒有王道霸道之爭,只是務實地告訴你:治理國家也好、治理企業也好,為什麼不要去犯那些錯,不是因為什麼理論,而是別拿錢開玩笑。把名字遮起來,這聽起來怎麼會像是兩千年前的人說的話?說是顧問公司提出的專業建議,聽起來也十分有說服力吧! & ◎這一次,讓方舟上的墨子,分給你一點力量吧! &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墨子,是幾乎沒有接觸過的思想。但對於已經準備好一艘方舟,準備要到新世界的墨子來說,幾乎是任何人他都歡迎的,不過,為什麼啊? & 說出來的道理很好懂,墨子本人,卻好像沒有這麼好懂?(為什麼有人敢說自己可以無差別地愛所有的人呢?)不用擔心!這一次,我們還是要跟著師大國文學系的副教授曾暐傑老師、與可愛的動物一起吸幾口墨子,多吸幾口,自然就懂了。 & 講得出打仗要計算,穿衣服不要複雜,實際上的墨子,其實有更多我們現代人想都不敢想,他卻直接拔腿去做、去衝的理想與夢想。他從哪裡得到力量?他如何讓自己有勇氣去做、去衝?兩千年前的他,現在就在這艘方舟上。他會等著你上船來,毫不保留地與你分享,那些讓他有勇氣繼續往前走的力量。 &
墨子之窗:義與不義的真理墨子精神到中山思想的思辨
●前所未見的「墨子」思維分析,從嶄新的立場去理解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業。 ●本書帶給你的不僅是全新史學的觀點,更是從歷史對照人生的「義」之哲思。 & 唯義,乃天下萬民共有之人類至寶。 & 墨子學說的「兼愛」當中所包含的「義」之思想脈絡,與之後孫中山的「博愛主義」有所連結,進而推進了辛亥革命。 & 墨子時常向世人闡述「貴義思想(義重於所有事物)」,說的是就算只有一個人,也不能捨棄義的價值。而這樣的「義理」精神,在現代社會也以「俠氣(日語是任俠)」精神傳承。 & 不顧及自身性命、利益或名聲,如同呼吸般不須思考,自然而然幫助社會上的弱者,打倒欺凌弱者的人,這樣的行動就是「義」。也就是說,開創出天下萬民皆平等,和平且彼此互助的人類社會,這樣的思想就是「義的思想」。 & 墨子向「天下萬民」發揚「義」的思想而奔走,孫中山將其思想具體掌握為亞洲民族團結的精神支柱,昇華為革命的推進力。 & 因此,本書作者從墨子到孫中山,帶我們認識這些走過歷史洪流的「義」與「不義」間的種種事件與真理,不僅造就了當代人文哲學重要的觀察論述,也對我們立足社會、倫理教育帶來莫大的啟發。 & 本書特色 & 1. 前所未見的「墨子」思維分析,從嶄新的立場去理解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業。 & 2. 全新史學觀點,從歷史對照人生的現象觀察,開啟全新視野。 & 3. 作者常年於媒體發表文化觀察隨筆,終身致力於墨子文化與孫中山精神、以及台灣與中國等歷史文化研究,為現代重要的歷史文化評論家之一。 &
墨子(上)
墨子用心篤厚,勇於振世救蔽,兼愛貴義興利天下。《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一般認為該書為墨子、墨子弟子及墨家後學門人的共同記錄,是研究墨家思想最重要的著作,包含了墨子學說理論以及其與弟子、時人的言行對話。韓非子曾說「世之顯學,儒、墨也」,而孟子也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顯現戰國時期墨家之興盛。墨家影響在漢代逐漸沒落,到清代又再度被重視,除了政治、社會、經濟、教育等思想外,其邏輯思辯與科學理論也是新的研究領域。時至今日,我們仍可從《墨子》一書窺見不遜於西方古代科學的邏輯、光學、力學、數學等概念,驚訝其思想的豐富與先進,而墨子兼愛、非攻,「摩頂放踵,興利天下」的救世精神,更可為我們面對人類整體存亡問題、解決現代社會亂象提供思路。
墨子(下)
墨子用心篤厚,勇於振世救蔽,兼愛貴義興利天下。《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一般認為該書為墨子、墨子弟子及墨家後學門人的共同記錄,是研究墨家思想最重要的著作,包含了墨子學說理論以及其與弟子、時人的言行對話。韓非子曾說「世之顯學,儒、墨也」,而孟子也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顯現戰國時期墨家之興盛。墨家影響在漢代逐漸沒落,到清代又再度被重視,除了政治、社會、經濟、教育等思想外,其邏輯思辯與科學理論也是新的研究領域。時至今日,我們仍可從《墨子》一書窺見不遜於西方古代科學的邏輯、光學、力學、數學等概念,驚訝其思想的豐富與先進,而墨子兼愛、非攻,「摩頂放踵,興利天下」的救世精神,更可為我們面對人類整體存亡問題、解決現代社會亂象提供思路。
墨子:讓庶民再次偉大,不公義的時代,正是時候讀墨子。
《墨子》一書是記載墨翟言論和墨家學派思想的總集,主要宣導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等主張,基本反映了廣大勞動階層的呼聲。全書思想內容非常豐富,有政治思想、倫理思想、哲學思想、邏輯思想和軍事思想等,其中邏輯思想尤為突出,堪稱先秦邏輯思想史的奠基作。《墨子》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學術地位。
墨子全書
國學經典原味呈現 墨家學說的10個觀點: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命■天志■明鬼■節用■節葬■非樂 《墨經》的範圍,涉及到哲學、邏輯學都有研究。墨子在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上都有相當的貢獻,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 墨子聽見有某國要攻人的國,就去勸止他。若勸他不聽,他便帶起一群門生去替那被攻的國家防禦。有這一著,非攻主義才能貫徹。 《墨子》是先秦時期墨家學派的典籍,現存五十三篇,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後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 墨子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兼以易別」。他替當時的君主起一個綽號,叫做「別君」,替當時士大夫起一個綽號,叫做「別士」。他們的「墨者」,自己就號做「兼士」。兼和別的不同在:承認私有權的叫做「別」,不承認私有權的叫做「兼」。向來普通的教義,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一層一層的推出去。 所以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講的社會倫理,都以此為立腳點。所以最要緊是一個「恕」字,專以己度人。既已愛自己,便連自己同類的人也要愛他;愛自己的家,也愛別人的家;愛自己的國,也愛別人的國。孔子講的泛愛,就是從這種論式演繹出來的。 本書特色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思想家、實踐家的「聖人」 本書全選了《墨子》中的重要篇章,並對它們做了注釋和翻譯。
墨子答問
墨子是春秋戰國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及墨家學派創始人,提出「兼相愛,交相利」的政治外交思想,主張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等理念;其所創立的墨家更曾與儒家並稱顯學,對社會產生極大影響。而墨家著作《墨子》,除了記錄墨子言行與政治思想外,亦富含邏輯學、幾何學、光學等重要理論。本書蒐羅相關史料和各家考證,前半部先分析重建墨子的背景與生平,讓人對這位一度受歷史冷落的先秦奇才有更全面的認識。後半部則以清楚簡明的問答形式,從墨子的學說、與各學派之關係、《墨經》理論、其地位及影響、學界研究狀況等五大面向進行探討,期能完整地呈現墨家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
墨翟與墨子
海峽兩岸最具權威性的墨學專家,以現代的思考角度,將墨學價值及主要意涵做全面性的探討。墨子是孔孟之間的一個偉人,墨子的活動年代在西元前五世紀。而墨家的思想在先秦諸子百家中,可謂最富科學與人文精神,其知識論和倫理學更具有獨特建樹,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財富。本書擷取《墨子》精華內容,就其哲學、邏輯、科學與人文義蘊,用現代方法、創造性詮釋,展現墨學的生命活力。探索墨學的普世價值,作為現代人類價值觀的借鑑。結合當代人的情境面向與問題癥結,經由與西方哲學的對比,發掘墨家哲學的現代意義。結論從「古今轉型謀發展,中西合璧探真意,普世價值創福祉,現代意義展新機」的宏闊視野,探尋墨學研究未來發展的新契機。本書特色「經典哲學名著導讀」系列提供理解哲學的一條便利途徑,這套叢書所介紹和討論的著作都是哲學史上最重要、最具有影響力的哲學論著,例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洛克、康德、黑格爾、羅爾斯和海德格等;其次,作者針對這些哲學家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觀點和論證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和分析,使我們可以在閱讀的基礎上深入地理解原著。而經典哲學名著導讀不再局限於西洋哲學領域,將觸角延伸到中國哲學,從墨翟開始,透過兩岸三位漢學研究大師,分別從邏輯學、科學、人文關懷與普世精神等角度切入,以主題式分析,帶領初入門者進入墨子的世界中。期望不僅開啟大眾閱讀西洋哲學和中國哲學的興趣,更拉近我們與哲學之間的距離。
智慧不老:韋政通教授八十演講錄
年逾八旬的韋政通教授,畢生遍覽諸子百家,博涉古今中外,是海內外知名的文化和思想史學者。韋教授從未受過任何學院的正規教育,但早年艱苦的生活,磨鍊了他的意志;而不懈的努力和對文化的強烈關懷,使他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成為學術巨擘。他的求學歷程,對於時下缺少耐性與沉潛的青年學子,極富啟發性。本書為韋教授近年來,在台灣東吳大學和大陸北京大學、湖北武漢大學、廣州中山大學……等地,為青年學子開設的專題演講的集粹,內容包括:對儒家傳統倫理的反省與批評、對墨家「義」的精神之梳理,以及治學經驗、職業與志業、文明與品格、如何撰寫學術論文等。字裡行間,流露出韋教授提後學、關心教育的用心與期許。知識易求,智慧難得,如同韋教授在演講中說到:「人可以老,但是智慧不會老,而是愈『老』愈『香』。」閱讀本書,你的生命智慧將會愈老愈香。
墨子的人生哲學:兼愛人生
兼愛人生 人世間景象萬千,社會上人事盤根錯節,歷史上也常是你方唱罷我登台的大戲,墨子一眼看穿。無論是循規蹈矩的儒生還是落脫超然的道者,或求兼濟天下,或求獨善其身,唯有墨子不受名利糾纏引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