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死局
「他有辦法看穿罪犯,讓他們受盡犯罪後應得的恐懼與煎熬,然後再鐵面無私地伸張正義。」英格蘭的人民與執法人員對艾頓法官下了這段再適切不過的評語。當艾頓法官結束漫長的審訊時光,來到海濱小屋與好友基甸.菲爾博士共享午後時光之餘,獨生女康絲坦思帶著未婚夫前來宣布訂婚喜訊。但在法官的眼中,女兒的未婚夫安東尼.莫瑞爾是個另有所圖的邪惡男子,最終目的一定是為了錢,於是兩人約在隔日傍晚見面,準備將此事做個了斷。當晚,電話交換所接線生接到一通電話,只聽見男子急迫地低語:「沙丘之屋,艾頓的小屋,救命!」接著傳來震耳欲聾的槍響。警方據報趕到現場時,只見一具僵硬的男屍倒臥房間,搖椅上坐著的是手持左輪手槍的艾頓法官,凶嫌已不言自明。基甸.菲爾博士這次有辦法為朋友查出真相、逆轉這退無可退的劣勢嗎?
數位密碼
《達文西密碼》作者首部小說創作。在這個電腦數位時代,隱私權已經成為過去式。全球No.1暢銷書《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的處女作。說是處女作,作者的野心卻很驚人,小說從一個有著獨家祕密卻瀕死的人開場,描寫在數位資訊時代,美國安全局(NSA)為了打擊恐怖份子,斥巨資研發一部解碼機器,號稱它能解開世上所有加密文件,當然也包括侵犯一般百姓的隱私。就在這時無所不能的解碼機遇上了不可破解的加密軟體,一場密碼高手戰就此展開。小說對電子數位時代,個人隱私是否成了過去式,提出驚悚的看法。一個為人民安全把關的機構、一個擁有監視所有祕密以保國家安危的機構,背後該由誰來監督它呢? 得獎紀錄‧金石堂2005年 TOP 300(文學類)‧誠品2005年 TOP100(翻譯類)★ 2005 年 5 月聯合報讀書人一週好書榜
連續自殺事件
歷史教授亞倫.坎貝爾某日接獲來自蘇格蘭的消息,因親戚安格斯.坎貝爾自席拉城堡塔頂墜落身亡,於是受邀前往參加家族會議。安格斯墜樓前三天才簽下一份金額高達三千鎊的保險契約,並附上自殺條款:「如果保險人自殺死亡,受益人將得不到任何保險金。」安格斯的死是自殺還是他殺?死者前一晚使用的臥房經調查後顯示門鎖並未遭到破壞,唯一的出入口是那扇離地六十呎、無法攀爬出入的高窗。這是一個幾近密室的封閉空間,安格斯的死難道是傳言在古堡出沒的幽靈再起騷動所致?基甸.菲爾博士受好友柯林.坎貝爾,也就是安格斯的大弟,邀請至席拉城堡作客,並協助調查墜樓事件的真相。不信邪的柯林執意要重回塔樓現場過夜,以證明幽靈騷動純屬鄉野傳說。當菲爾博士推理出安格斯的死因時,塔樓下方地面正躺著另一具軀體……
偵探蒐藏誌-偵探的臉譜.臉譜的偵探
1841年,美國小說家愛倫坡發表<莫爾格街凶殺案>,開啟了新的小說書寫類型,至今已成為世界各國大眾文學的閱讀主流之一.然而推理小說中擔任靈魂人物的偵探角色,絕對是吸引讀者一本又一本閱讀下去的動力來源.從十九世紀英國的福爾摩斯,美國的艾勒里昆恩,到二十一世紀行走在紐約大城的馬修史卡德,擔任法醫工作的史卡佩塔,個個值得讀者們認識品嚐,體驗名偵探無窮的魅力。 全書共分古典神探篇,冷硬私探篇,當代名探篇,奇職怪業篇及不固定偵探篇五個單元,邀請近二十位推理迷,其中有推理小說作家,評論家,文字工作者,學術研究者等,一同執筆介紹二十位名偵探及推理小說中有趣的話題.近十萬字的文字與圖像搭配,將百餘年的推理史做了深入淺出的概要介紹,是台灣出版界前所未見的嘗試。
睡不著的密探
左擁金髮美女,右抱黃金寶藏,誰還需要睡個好覺呢? 鬧鐘……是伊凡‧塔納最用不著的玩意。他擁護無望的主張和美女,自從腦子裡的睡眠中樞被破壞之後,就沒睡過覺。而既然聯調局對他緊追不捨,中情局竊聽他的電話,還有個超機密的情報單位想收編他,保持清醒絕對是聰明的做法。 驚人的主張……是塔納最不需要的東西。但當傾國傾城的金髮美女前來求他幫忙,而且還可獲得大批財富的時候,塔納發現自己無法拒絕。然而要將她偷渡入祖國卻是件困難的差事,特別是在同時還得擔心寶藏的時候。更別提還有緊跟在後的執法單位,一步步地趕上他了 溫馨歸國……才是伊凡‧塔納最需要的。這是他最初的冒險,由榮獲愛倫坡獎的作家勞倫斯‧卜洛克執筆,不可錯過。
伺機下手的賊
歡迎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勞倫斯‧卜洛克再度推出他最鼓舞人心且最受歡迎的角色之一:與眾不同的柏尼‧羅登拔。白天是珍本書商,晚上是小偷,柏尼有種天賦異稟,可以進入種種設計來要把小偷擋在外面的地方。 世故卻又腳踏實地,睿智卻務實,柏尼是個紳士,熟知且熱愛曼哈頓五花八門又充滿刺激的街道;他也是個鑑賞家,生活中環繞著美好事物,包括他那隻無尾的曼島貓雷佛,還有好友如鄰居卡洛琳。事實上,讓他陷入這次新窘境的就是一個朋友。柏尼被要求利用他的妙手神偷去幫個忙──一個意在復仇的竊盜計畫,完美且毫不複雜,從中還可以撈到一筆豐厚的利潤──豐厚得讓這名勇敢的小偷無法拒絕。 但在進行這個犯罪計畫之前幾天,柏尼卻靜不下心。所以一個小偷該如何改變心情?當然是即興行竊,隨時伺機下手。雖然他深知,這不是偷東西的最佳方式。這回的即興行竊害柏尼惹上一大堆麻煩,包括四件謀殺和他自家遭竊。身處謎團的核心的他必須運用機智和詭計,連接起每個點,並將每個巧合串連。因為如果柏尼若不能抓到兇手,他不但會失去自由,還會送命。 全書處處洋溢著豐富的紐約市情調,以典型柏尼為首的角色群傑出而充滿魅力,《伺機下手的賊》是一本迷人而歡樂的懸疑故事,絕對能讓卜洛克的新舊書迷都樂在其中。
歪曲的樞紐
去國二十五載的約翰.芳雷,在胞兄杜德利過世之後,成了芳雷家族唯一的爵位和財產繼承人。當時年少輕狂的十五歲少年,如今回國已蛻變為行止嚴謹的四十歲紳士,並娶得青梅竹馬的美嬌娘。 約翰坐擁芳雷宅園數年,儘管寡言不善社交,儘管村民對他不甚熟悉,但從未有人質疑他的身分。然而,一名來自美國的派翠克.高爾先生在律師陪同下登門拜訪,宣稱他才是如假包換的約翰.芳雷。他滔滔述說二十五年前搭乘鐵達尼號前往美國的往事,在船隻沈沒他獲救之後的局面演變;最令人訝異的是,他對十五歲之前的小約翰一清二楚,連只有當事人才知情的秘密…… 約翰.芳雷?派翠克.高爾?誰是真材實料?誰是冒名頂替?就在檢驗指紋真假立判的前一刻鐘,約翰.芳雷俯溺在花園水塘中,難道他心虛羞愧自我了斷嗎?
綠膠囊之謎
憤怒的村人紛紛指控貝勒加宅第的瑪喬莉.威爾斯小姐是兇手,然而卻苦無證據;警方雖然有所懷疑,也只能按兵不動。案情膠著了四個月之久,心疼外甥女清白受侮的富商馬庫斯.切斯尼決定自力救濟。他策劃了一齣只有兩名演員的短劇——他自己,還有一名全身包裹密實的神秘客——企圖在戲中呈現下毒真兇如何在特里太太店裡掩人耳目調換巧克力盒的手法。當戲落幕,神秘客後腦勺遭受重擊不醒人事;幾分鐘後,在戲中吞下一顆綠膠囊的富商也中毒身亡。第二名受害者出現了,案發時身為觀眾的瑪喬莉.威爾斯小姐再度難逃眾人質疑。這是一宗連續殺人案件嗎?這是一宗處心積慮爭奪大批遺產的家族內訌嗎?聰明美麗的少女真是蛇蠍美人嗎?誰能撥開這瀰漫四個月不久的團團謎霧?
阿拉伯之夜謀殺案
闃靜無人的倫敦午夜街頭,展示神秘東方文物的博物館外,先後出現了兩名不速之客。一名白鬚飄逸的老頭盤踞在圍牆上襲擊巡邏員警,在遭到員警反擊後昏倒地面,然而他卻在員警離開求援的轉瞬間消失無蹤;五分鐘後另一名年輕紳士大力拍擊博物館的青銅大門,當另一名到此巡視的員警出面勸阻時他卻高舉手杖朝員警砍擊…… 蘇格蘭警場的卡魯瑟巡官接獲報告決定前來一探究竟。巡官悄悄來到博物館,不動聲色的進到大廳,不意出現在眼前的卻是管理員繞著一方棺槨跳舞的鬼魅景況,隨即又驚悚地發現一具東方男屍蜷伏在古代馬車裡。這是神秘的東方信仰?還是殘酷的獻祭儀式? 卡魯瑟巡官拖著疲憊身軀展開大半夜的偵訊活動。誰殺了這名東方人?暴躁易怒的館長老韋德、冷靜盡責的助理何姆斯、魅力四射的韋德小姐、外貌蒼老的小韋德,還是行為詭譎的管理員普恩……而卡魯瑟巡官能獨力解決這件奇案嗎?
偵探作家語錄【1-5冊】
語言的學習,可以不只是基礎而破碎的單字,也能夠不是沉悶而令人昏昏欲睡的文法,而是完整且精采生動且充滿智慧的大師之作。 偵探作家語錄,選出五位偵探大師作品中精采語句,以中英對照的掌中書方式,讓慧詰的英語大師傑作,搭配精妙清析的翻譯,引領讀者進入英語學習的另一個殿堂。 曾榮獲愛倫坡最佳小說獎的雷蒙•錢德勒、愛倫坡終身大師獎的愛勒理昆恩,改變推理小說界書寫風格的達許•漢密特、推理大憲章起草人范達因、在這幾位大師作品中,其生動的人物、犀利的對白和如韻律般的節奏感,是偵探小說引人入迷之處;偵探小說本就揭露對於人性的絕佳洞見、觀察能力,其中因必須引領讀者進入各種緊張懸疑氣氛以及故佈疑陣以造成迷惑之故,所運用的文字精鍊、巧妙,更非一般單純語言學習書籍可及。 因此,對於已經稍有英語程度的讀者來說,本套叢書是相當好的選擇。對於早已熟悉偵探小說故事的讀者而言,本套叢書不但讓人重溫這五位偵探大師傑作的風采,也讓對於這方面書籍不熟悉的人,一窺偵探小說堂奧之外,更懾服於其文字運用的細密與精巧。 此外,「一手可掌握」的書籍大小,讓你不論是在搭捷運、公車,或是短暫的片刻,都能隨時進入160年推理世界的奧妙,配合如小書架般的書盒,立成典藏品,無論語言學習、收藏、或是重溫推理小說智慧而引人入勝的情境,都是最佳選擇。 (文 芳子/文字工作者)
豔陽下的謀殺案
悲劇終於發生了,在一個豔陽高照的正午,於匹克斯洞前的海岸邊,有人發現了阿倫娜橫陳的屍體,此事震驚了整座小島。適逢在飯店中度假的白羅立刻加入了追兇的行列。警方一一盤查過相關人等後,研判阿倫娜可能是遭受某個嫉妒的情人所殺;但亦有人透露在案發前晚聽到阿倫娜被人勒索;緊接著,死亡現場又搜查到暗藏的毒品海洛因,種種證據浮出檯面,使得案情更加複雜難辨。經白羅深入調查,熟識阿倫娜的同行旅客,人人都有殺人動機,卻又個個都有不在場證明--這是否表示,阿倫娜是死於外來客之手?抑或因目擊毒品交易而遭人滅口?甚或是命運頒佈的譴責令?陷入膠著的白羅,隱隱感覺到,在這燦漫亮麗的豔陽俯身照下,有一股邪惡的慾望暗潮正在鼓動洶湧……
把泰德威廉斯交易掉的賊
銷聲匿跡了好一陣子,噢不,應該說是改過向善的羅登拔經過一番努力後,終於讓二手書店勉強達到收支平衡的地步。本以為日子會這麼愜意的過下去,然而他也遇到了絕大多數善良公民都很頭大的問題--物價飛漲。 新房東發出通知房租要漲價了,而且是原來的十多倍。心情直落谷底的羅登拔又忍不住內心衝動開始手癢起來。相較於前途黯淡的白天事業,他的暗夜勾當運氣卻奇佳……呃,只除了又撞見不該看到的--反鎖浴室的赤裸男屍。凶案曝光後,跟他相知甚深的柯希曼警官找上門來,一口咬定他知道內情……
螺絲起子
螺絲起子 本書是漢密特的短篇小說集,漢密特死後才編輯出版。共收錄了九篇故事,其中〈鬱金香〉一篇漢密特並未寫完,而是由他的密友兼此書編輯莉莉安‧赫爾曼續寫而成。莉莉安‧赫爾曼是此書能出版的最大功臣,她與漢密特是多年朋友,有一陣子曾與他同住,對漢密特知之甚深。依漢密特原意,他原不想出版這些故事,赫爾曼推測或許是他有意開展文學新生命,不願舊作帶來妨礙,或者是提出出版建議當時,他身在病中無心也無力處理出版瑣事。 《螺絲起子》在漢密特死後五年終於出版,書前附有莉莉安‧赫爾曼所寫出版前言,情真意切十分動人。藉此前言,不僅得知此書出版緣由,更見到了相識三十餘年朋友間相知相惜的動人情感。此書九篇短篇小說故事裡的私探,一如《大陸偵探社》的無名探員--沒有名字,只有一身硬皮,只剩一腔高貴的靈魂…… 作者簡介 達許‧漢密特(1894~1961) 美國文學界的奇特之士,受的正統教育不多,從事過的行業無可計數,他曾在美國早期的私家偵探社(平克頓偵探社)工作過,之後便以此為依據,寫作出一部部充滿社會真實色彩的作品。 他是「冷硬派偵探小說」的開創者,與錢德勒共同打造了美國偵探小說的新世代。一生著作頗豐,約有80篇短篇小說、劇本,其中長篇小說《馬爾他之鷹》、《瘦子》、《玻璃鑰匙》皆被拍成電影,在影史上皆有一定的評價及地位。漢密特的作品被譽為美國文壇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他精練明快的文字風格,對罪惡世界的深徹洞察力,讓他成為文學史上姿態最強悍的經典作家,和海明威福克納及錢德勒共同代表美國小說最高峰的史詩時代(1920~1950)。
衣櫃裡的賊
偷前妻的珠寶 本書的主角柏納德是個入獄過兩次的賊,他的牙醫慫恿他去偷前妻的珠寶。在偷東西的過程中這名女子提前返家,柏納德來不及逃跑並且陰錯陽差被屋子的女主人鎖在衣櫃內。他親耳聽見命案的發生……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得去尋找真凶。 作者簡介 勞倫斯‧卜洛克 , Lawrence Block(1938-) ●1994年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The Grand Master Award)得主 ●三屆愛倫坡獎(Edgar Allen Poe Award)得主 ●二屆馬爾他之鷹獎(Maltese Falcon Award)得主 ●四屆夏姆斯獎(Shamus Award)得主 ●一屆尼羅‧吳爾夫獎(Nero Wolfle Award)得主 卜洛克是美國當代偵探小說大師,他的小說不僅在美國備受推崇,還跨越大西洋,完全征服了自詡為偵探小說原鄉的歐洲。 卜洛克生於紐約的水牛城,作品主要包括四個系列: ◎馬修‧史卡德(Matthew Scudder)系列:以一名戒酒無牌私家偵探馬修‧史卡德為主角。 ◎雅賊(Burglar)系列:以一名中年小偷兼二手書店老闆柏尼‧羅登拔為主角。 ◎伊凡‧塔納(Even Tanner)系列:以一名韓戰期間遭砲擊從此睡不著覺的塔納為主。 ◎奇波‧哈里森(Chip Harrion)系列:以一名肥胖,不離開辦公室的自我陶醉私探奇波‧哈里森為主。 卜洛克現居紐約,已婚,育有二女。
難逃髮網
難逃法網 《難逃法網——每根毛髮都有一張臉》是著名法醫須藤武雄博士的辦案實錄,翻開第一頁開始,讀者便進入奇案中一樁一樁迷離懸疑的世界裡。情節比推理小說更詭異、更曲折!這些看似天衣無縫,毫無破綻可循的命案,卻真實的發生在飲食男生的慾望城國裡。 須藤博士憑藉鍥而不捨的科學辦案精神,從細如「毛髮」的證物中比對、研判,最後讓兇嫌乖乖俯首認罪。這本現身說法的告白,似乎在警告任何狡黠、智慧型的罪犯,不要輕蹈法網。此書出版後很快進入暢銷書排行榜,法學界評定為不可多得的好書。 作者簡介 須藤武雄 1917年出生於日本群馬縣。畢業於立蠶絲學校,初進內政部服務。二次大戰後任職於科學研究所。曾師事法醫名家古種基、淺田一,得其指導栽培。先後擔任主任研究官,法醫第一研究所所長等要職。在長達48年公職期間,累積許多寶貴的辦案經驗,偵破無數高難度的奇案,獲頒理學博士。他在毛髮方面獨到的心得與研究,更使他成為此一領域的權威。著作多種,紀錄破案經委,獲極高評價,作品身受讀者歡迎。
三十九步
陰謀家與愛國者的角力遊戲 「三十九步」確立了間諜小說的男主角必須作為一個行動英雄的基調,「三十九步」的男主角理查.韓內是個品味高尚、不折不扣的專職仕紳,也是一個業餘的英雄。 作者約翰.布肯自通俗小說汲取養分,仿傚當時流行的驚悚小說(shocker)的手法寫成了這本間諜小說廣受各閱讀階層的歡迎。他在書中創造出一種景觀,一個在我們的現實社會底下建構出來的次社會,讓「間碟」得以在其中活動,且自成一個「江湖」世界。這是寫實筆觸無法企及的空間基調,更是陰謀者與愛國者角力的隱形世界,而理查.韓內便是為了自己的國家挺身投入其中。他既稟持了間諜小說主角一貫的英雄血統,並且毫無疑問的,他更是自的英雄! 「三十九步」這本書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作者約翰.布肯會寫出這部小說實是個意外。從他寫信給朋友提到的原裡,我們得知:他是因為生病住院,無聊的時候讀了一大堆當時的廉價小說-那個時化最盛行的所謂的shocker,他看這些小說實在寫得太爛了,所以便想也寫一本如此的小說來自娛。想不到寫出了間諜小說的新歷史。 作者簡介 翰約.肯布,一八七五年生,英國人。他旺盛的衝勁使他的一生冒險不斷,除文學外,亦熱中於政治,從事過政治、法律、外交和軍事各方的工作,曾兩度受封爵位。一九三五年以後便擔任英國殖民時代的加拿大總督直到一九四零年過世為止。
知道太多的人
間諜小說的奠基者 洪亨.漁仁-從外表看來很難想像他是一個獨特的人:瘦長的身軀、蒼白的皮膚,再加上禿光的頭頂和深陷的雙眼,感覺就像是用腦過度的人。但其實他是英國政治家族裡的一員,更是無所不知的神探! 有一回,漁仁利用化學的磷光作用,喚出鎗靶上的鬼臉,那是一張被謀殺的人的臉孔...在另一回緝捕愛爾蘭傳奇人物-麥可王子的行動中,漁仁卻事後暗地裡協助麥可逃亡....而小教堂裡收藏的聖品-聖保羅銀幣不翼而飛!漁仁卻不擔心,因為他知道一真被珍藏的銀幣原來是贗品... 漁仁,在外表光輝毫麗的政治世界裡,總是顯得格格不入,因為他是一個「知道太多的人」! 我們把「知道太多的人」擺在間諜小說奠基者的位置,是因為它很像生物演進時,我們常常在尋找的一個所謂「失落的環節」。「知道太多的人」就是在扮演古典探小說各間諜小說這兩個類型之間的MISSING LINK,它讓我們其中的血緣關係-當所描寫的是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時,它是偵探小說;但當它涉及到國家機密時,它就接近是間諜小說或政治小說。 作者簡介 吉爾勃.卻斯特頓.一八七四年出生於英國倫敦。求學過程斷斷續續,曾學習藝術,之後又在倫敦大學旁聽英國文學。求學期間,他開始替「書與人」等雜誌撰寫書評,二十一歲時己經是一名出色的書評家及編輯。
沙岸之謎
史上第一部間諜小說 儘管距離柴德斯這本小說第一次出版已有九十餘年,但「沙岸之謎」身為「第一部現代間諜小說」的地位仍不曾動謠,它為間諜小說所奠定的公式元素及橋段,也深深影響了後世的間諜小說,我們不難從「獵殺紅色十月」、「迫切的危機」等當暢銷作品發現它的蛛絲馬跡。 然而,本書出版當年,人們卻是以一本「時局預言小說」的身分來看待它,它不但成功的把整個國家的假想敵由法國轉為德國,解除了國家可能面臨的危機,更有趣的是,柴德斯本人後來真的成為了一名間諜。 「沙岸之謎」是一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小說。它塑造的人物生動有趣,它描寫的海上場景壯觀有力,它的情節佈局縝密懸奇,讀來引人入勝、絲絲入扣,讀者在「間諜」之外,當能隨著這本帆船小說與柴德斯一起徜徉大海,一窺波潮暗湧綺麗的海洋風光。 此外,柴德斯豐富的航海探險經驗,充分反映在「沙岸之謎」一書中。透過他筆下生動有趣的人物、波瀾壯闊的海上場景,再重溫一次大戰前暗潮洶湧的國際情勢。 作者簡介 厄斯金.柴德斯,一八七零年出生於英國倫敦,卻一直居住在愛爾蘭。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奉獻給愛爾蘭獨立運動,四十三歲時被英國政府以叛國罪定讞,槍斃處死。「沙岸之謎」為文學史開展了一脈全新的作品類型。
鬥犬杜蒙
揭開英雄式間諜的時代 休.杜蒙上尉,他是運動家與紳士的完美結合體,擁有一雙沈著深邃、連女人也羨慕的瞳眸。這位百無聊賴的退休軍官刊登了一則廣告:「想要找些樂子。可能的話儘量合法,但如果是有趣的違法行動,也無不可...」 此時,出現一位可人兒菲麗絲委託任務-案件看似簡單,又有談情說愛的可能,有何不可呢?然而接受了委託後,杜蒙卻發這樁案子可不太有趣! 杜蒙冒險從菲麗絲未婚夫萊金頓家中,救出了神智不清的美國百萬富豪帕慈,卻遭到神秘的彼得森出面槍奪,與杜蒙展開一場爾虞我詐的鬥智周旋。整個事件不斷的擴大,更似乎牽扯到一項國際性陰謀... 專業化的角色、通俗化的寫作,沙波是預言「007情報員」誕生的先知、是間諜小說誤樂情閱讀的先驅,他筆下的蒙在間諜小說史上,更是英雄式間諜的先鋒人物! 作者簡介 沙波,一八八八年出生於英國,本名麥克尼爾。他從十九歲即加入軍旅,直到二十七歲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才開始寫作生涯,以沙波為筆名發作品。沙波的作品並非都與「間碟」相關,例如「擊昏」、「挑戰」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