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寫作教室:「為自己寫」的書寫新體驗
★一本讓人愛上寫作的最佳引導書隨著部落格、社群網站日漸風行,個人書寫時代正式來臨。善用文字自我表述,將是生活在e世紀的你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閱讀與寫作專家林美琴老師以優美的文筆,從經典作品與生活經驗引領你深刻審視生命旅程中的吉光片羽,深入淺出地傳授捕捉靈感、細膩描述到組織篇章等寫作技巧。讓你從「想寫」到「會寫」,自在無礙地寫出你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與精采人生。
滿分寫作按個讚!
滿分寫作按個讚─聯合盃寫作狀元優秀作品完整收錄 國內寫作名師教你寫出滿分作品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寫作滿分必讀參考書四大滿分理由要你非讀不可:1. 精選學生奪標作品 觀摩競技提升寫作力2. 多元命題佳作蒐羅 旁徵博引開啟想像力3. 寫作名師循循善誘 步步拆解磨練觀察力4. 奪標高手現身說法 公開祕訣激發創造力閱讀跟寫作,奪標高手怎麼說?我最喜歡看有劇情的書,例如《小王子》書中的對話、插圖都很有趣,用很簡單的敘述講大道理,同時也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埔墘國小莊懿暄(國小中年級組冠軍)我最喜歡看的就是科幻、推理小說,因為這類型小說結構完整、條理分明,對於寫作上有很大的幫助。──康寧國小陳姿瑜(國小高年級組冠軍)寫作首重「情」的澆灌,文中的情是敘述重點,文字描述是輔助工具,不能喧賓奪主。平時的閱讀是累積寫作靈感和技巧的秘方。如果是耕耘一畝田地,閱讀便是肥料,能讓寫作田地欣欣向榮。──建國國中蘇映甄(國中七年級組冠軍)寫作技巧的培養,平常除了多閱讀,面對任何事情,不要只看表面,要有深入的思維,多接觸生活中感動的事物,豐富心靈,寫出來的東西才有深度和智慧。──林口國中侯乃中(國中八年級組冠軍)我最愛的古典小說首推《紅樓夢》,這本書寫人、寫事、寫青春,很像一面鏡子,反射不同的人心、情境。──青溪國中謝巧薇(國中九年級組冠軍)大量閱讀,隨手記下喜愛的詞句和段落,國中開始每天寫日記,但不寫生活紀錄,是寫細膩觀察生活周邊的人事物。一件小事也可產很大的感動,寫出內心想法,可累積寫作功力。──私立辭修高中蔡承甫(高中職組冠軍)
比較章法學
「比較章法」有「內部比較」與「外部比較」的兩大分野。因其範圍極廣,故本書僅就「辭章」領域所涉為重心。就「內部比較」而言,只列一章「章法與章法異同」;就「外部比較」而言,共有七章:依次是「章法與螺旋結構」、「章法與完形理論」、「章法與思考訓練」、「章法與意象系統」、「章法與內容結構」、「章法與篇章風格」、「章法與修辭藝術」。分別關涉到「章法學」、「層次邏輯學」,「哲學」、「美學」、「心理學」、「思維學」、「意象學」、「主題學」、「風格學」、「定量分析學」與「修辭學」。由於要作研究的實在太多了,尚有許多領域未納入,即以「辭章內涵」而言,「章法」和「詞彙」、「文(語)法」,本書就未作比較。所以希望能持續努力,先彌補這個缺憾,再擴充到其他領域,使「比較章法學」的研究,能更趨周全圓滿。大致說來,比較章法有兩大分野:一是內部比較,一是外部比較。本書僅就上述「辭章」領域所涉為焦點,擇要抽出,並予組織,總為八章,作為科學化跨領域研究的起點。
章法論叢〈第六輯〉
本書收錄二○一一年十月八日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所舉辦之「第六屆辭章章法學學術研討會」中所發表後經審查彙整,共收錄論文二十五篇,其中有來自廣東肇慶、香港、韓國及國內各大專校院專兼任教師、中學教師及研究生的論文。而論文性質約可分為五類型:一是有關辭章學理論的探討,如蔡宗陽教授的〈劉勰《文心雕龍》與篇章結構〉等七篇;二為作家及文學作品的研究,如邱燮友教授的〈宏揚中華文化的十二首唐詩〉共十二篇;三為跨領域的比較研究,有黃連忠教授的〈圭峰宗密立體思維與論證章法的特質與意義〉等三篇;四為國語文教學的研究,包括:蕭千金老師的〈PISA閱讀歷程結合Bloom認知能力的國文教學──以篇章縱橫向結構為文本分析方法〉等兩篇;五為華語文教學研究,有竺靜華教授的〈論華語教學中句型之邏輯性的引導──由「哪壺不開提哪壺」說起〉一篇,討論廣泛、內容深刻,是為辭章章法學研究的新里程新作。
用耳朵聆聽成語的藝術(附1MP3)
「小心!錯別字就在你嘴邊。」是風聲鶴「立」,還是風聲鶴「唳」?是光風「齋」月,還是光風「霽」月?是「賓」至如歸,還是「彬」至如歸?這些似懂非懂的「字」和「成語」,你真的有把握寫對和用對嗎?說錯話,用錯字是件多麼冏的事啊!你還再用錯成語、唸錯字、寫錯字嗎?想要出口成章、信手拈來,就從不念錯、不寫錯字開始!《用耳朵聆聽成語的藝術》從6到66歲都說得通、聽得懂。■用「看」的學成語《用耳朵聆聽成語的藝術》內容含含「成語出處」、「成語解釋」、「成語用法」、「同反義成語」、「成語典故」,只要詳細閱讀,從此再也不怕用錯成語、寫錯字。■用「聽」的學成語打破舊有的思維,誰說瞭解成語的用法一定要盯著書本看。這次,就讓「天線寶寶」、「美樂蒂」專業錄音員,為您訴說150個最動人的成語故事,讓大朋友、小朋友同時沉醉在中國成語的藝術中!■6到66歲都適用6到66歲都會說怕念錯成語,而不敢開口說?還是你常有念錯成語的窘境呢?《用耳朵聆聽成語的藝術》將每則成語標示「注音符號」,讓大朋友和小朋友都能大聲開口念出正確的成語讀音,不再念錯成語。6到66歲都愛看擔心書中的敘述文字密密麻麻而眼花撩亂嗎?《用耳朵聆聽成語的藝術》 特別將「成語出處」及「成語解釋」兩大段落字體放大,就算66歲的大朋友也可以輕鬆閱讀。本書並將成語出處的「古文引句」標示「注音符號」,不僅讓小朋友可以讀出正確發音,而大朋友也能認識經常念錯的破音字,適合全家大小一起閱讀。6到66歲都聽得懂特別邀請為「天線寶寶」及「美樂蒂」配音的專業錄音員錄製成語小故事,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聽,兼具學習、娛樂雙重效果,寓教於樂的全家大小一起聆聽成語中的藝術與奧妙。◆相同讀音,字形大不同中文博大精深,相同的讀音,字形卻大不相同。是「彪」形大漢還是「鑣」形大漢?是好高「騖」遠還是好高「鶩」遠?本書挑出最容易混淆及最常寫錯的字,條列式舉出,讓讀者能一目瞭然,不再犯相同的錯誤。◆最完整的成語學習,運用能力大提升每則成語皆列舉出近義成語及反義成語。讓讀者不僅能學習相關成語,更訓練舉一反三的能力,讓你成語運用自如,出口成章。從今以後,無論寫作或演講,善用成語讓你運筆如飛、出口成章。
重溫老祖先的智慧:憲哥講台灣諺語
你知道,『耳仔生兩葉,家己看袂著』是在說人總有著『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通病嗎?你知道,『錢銀纏半腰,免驚銀紙無人燒』是在反諷現代那些眼中只有金錢,而不管父母死活的人嗎?台語有著優美的音韻組合和傳神的語句傳達,而表現的最淋漓盡致的便是在『台灣諺語』之中。先祖們用他們的人生智慧和體驗,淬鍊出一句又一句言簡意賅、雅俗共賞的諺語,無論是在做人處事還是投資理財,都可以作為傍身的座右銘。經歷過人生大風大浪的投資專家「憲哥」,同時也是一位「台灣諺語專家」,他將人生經歷和獨到見解,融合詮釋六百多句的台灣諺語,讓讀者不只了解個中意涵,更能藉著書中所附的台羅拼音來感受台語音韻之美。身為台灣人的你,怎麼能錯過這一本融合了人生經歷和台灣諺語的書籍?讓我們在憲哥幽默詼諧的言語引領之下,進入台灣諺語趣味又意義深遠的世界中吧!
讓你一生受用的成語智慧
中國數千年來,累積的智慧結晶不可勝數,而成語正是其中的瑰寶。無論是說話或寫作,一個人只要能在用字遣詞時,懂得精準地運用成語,形象便能大大加分。本書精選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成語,搭配詳實精確的解析,堪稱為內容最完備的成語入門書。嫻熟運用本書所收錄的成語及相關解析,相信無論在人際關係和寫作方面,都能更上一層樓。成語是中國俗文學的縮影,無論是博學鴻儒,或是販夫走卒,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可以出口成章,隨口說出幾句成語,可以算得上是最雅俗共賞,又兼具實用性的文字工具了。每一則成語都有一個典故,也都蘊含著智慧。成語的偉大之處在於,它能以短短數字的規模,傳達出深奧的人生智慧,不過對現代人來說,可惜的是,在成語被廣泛運用的同時,它的基本意涵已日漸被遺忘,也常發生被誤用的情況。有鑑於此,本書以「人生智慧」為主題,精選出168則成語,將每一則成語的出處、意義、典故由來,以及所引申出的人生智慧透徹地分析解讀出來。希望寶貴的成語知識能被精確地運用,也能傳達出最美好的人生智慧概念。本書特色 1.精選168則最實用的成語,剖析最受用的人生哲理。2.本書精選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成語,搭配詳實精確的解析,堪稱為內容最完備的成語入門書。3.以「人生智慧」為主題,精選出168則成語,將每一則成語的出處、意義、典故由來,以及所引申出的人生智慧透徹地分析解讀出來。希望寶貴的成語知識能被精確地運用,也能傳達出最美好的人生智慧概念。
每日二字:這樣寫就對了!(附光碟)
常民小吃是「魯肉飯」還是「滷肉飯」?究竟是「貿然」抑或「冒然」?為什麼「名列前茅」要用「茅」?「心無旁ㄨˋ」怎麼寫?你還在為這些字傷腦筋嗎?請看《每日二字--這樣寫就對了!》◎一百組容易混淆的字詞,列出正確念法、拼音、部首和用法。◎收錄各字的簡體字、草書、行書、隸書、小篆、金文及甲骨文字形。◎最生活化的小故事和完整典故說明,讓您好懂、好記、不易用錯。◎清楚的注音分類和拼音檢索,快速找到想找的字詞。◎附《每日二字》系列收錄字組的注音檢索,三冊字詞輕鬆查索不錯過。◎隨書附贈e筆書法光碟,帶您一筆一畫了解各種字體的寫法。
神龍大師之作文趣味寶典
龍,在中國被視為祥瑞的象徵,清人趙執信《談龍錄》:「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露一爪一鱗而已。」這就把詩文寫作跟龍的神祕性結合起來!然而作文是否真如龍飛九霄,無跡可尋?其實不然!我們特別收集了笑話、軼事,期盼在輕鬆趣味的笑話故事中,讓青年學子無痛學好作文!」
速習漢字訣
前 言給子女一副筷子,為學生穿一雙鞋子,簡繁雙修,執簡禦繁,精通中西,學貫古今。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而又人眾的國家,是東方開化最早,具有優良傳統悠久歷史,擁有高度文明,富有精緻文化,最先創造文字的民族。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見載於甲骨,三皇五帝的聖蹟,佐證於鐘鼎,透過文字的記載:先聖用以啟後,後人據以承先,對先聖先賢的教誨遺訓,可以完全心領,全部神會,感應歸因於祖上,竭智盡慮創造了優美的文字。漢字,是世界上創造年代最早,使用人口最多,分布面積最廣,通用時間最長,是當代唯一僅有,為現今獨一無二,目前碩果僅存,仍在流行通用最古老的文字,暢通流行於五十六個不同語言風俗的民族之間,並且早已超越國界,遍及東北亞的近邦鄰國的朝鮮和日本,以及東南亞的越南,實際上早已成為國際性的文字,被日本借用為日文的構成主體,謂之「片假名,平假名」,韓國則採用了漢字的近音原義,並規定漢字為政府官員必修的「吏讀文」,凡此均為現存無可質疑的事實。由於漢字在組織結構上,兼具了象形表義與記音示意的雙重功能,有了「字以類聚,觸類旁通」的特點,從而引發望文生義,見形知意的方便,既能「耳濡」亦可「目染」不但使運用者更能得心應手,亦且為學習漢字提供了一條捷徑,漢字有百分之九十三以上是屬於形聲字,其部首偏旁,便標明了屬性,讀音和含義,從而造成了「有邊唸邊,無邊唸中間」的推論聯想,當然這種方式的推論,並不週延,有失精準,還有百分之七的例外與或然的誤差。但從形聲字的結構原理,來從事於漢字的傳授與學習,則看來不失為一條可循的捷徑,似乎值得一試。近年來,海外的華語文教學,掀起了一陣前所未有的熱風,北美地區尤其火紅,盛行於華裔僑胞移民大部份家庭,都是以華語與家中成員相互溝通,以致子女處於有利的環境,能有雙語的優勢,因而在既有華語的基礎上,跨入漢字領域,是循序漸進,也是順理成章因勢利導,在好的於起跑點上,就開始已經成功了一半的條件下,大多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殷期之中,將子女送進了中文學校,這是讓子女步向成功,邁出的第一大步,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國外如此,國內亦然。因鑑於廣大有意於讓子女學習華文的家長,以及從事於華語文教學的老師,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情緒,增進教學的功能成果,無不傾其所有竭盡所能,想盡辦法掏空心思總是全心全意地希望學生學習快速,學有所成而抱著殷切的期侍與希望,筆者除表示欽佩之外,僅就個人多年在漢字組織結構方面研究的一點心得,試將華文形聲字的搭配,據形循聲而顯其義,以韻文形式,編輯成童謠兒歌形式的歌詞,使其能便於誦讀之間增強記憶,藉以加速漢字的學習,以供家長作為輔導子女學習的輔助資料,用為華文教師的參考教材,在學學生視為自修的課外讀物,對教育與學習,將有所助益。長時以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之類的文學創作,在維繫中國文學的傳承與衍流中,分別在不同的時期,各自呈現出獨特的風貌,也各領風騷曾經扮演過主導的角色。均能獨樹一幟,另富華瞻,各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然而這些五光十色的奇珍,璀燦奪目的異寶,美不勝收的文學精華,是出自不同名家的手筆,各有各的寫作風格,表現出多樣的內容。可是千山同出一脈,萬水歸於大海,以上顯著於時的這些文學名著,無不是以韻文為主軸,引聲,沿音再經過縝密選擇精巧搭配,據聲襲音串聯而成的珠聯璧合,並以嵌金鑲玉匠心獨具別出心裁地,布建文字,創造出具備多樣功能,極富存真,勉善,求美的精緻文類。韻文,是頗饒磁性,具有高度吸引力的藝術文學,受到社會各階層普遍的喜好,上層運思動筆創作詩詞,中層承傳流行轉述,廣大的下層,則誦為口頭的農調鄉歌,久而久之便聚匯成亦莊亦諧,雅俗共賞的流行唱詞,詩歌和戲曲,分別留存在不同的文獻之中,繼之輯結成集,編成專著,因而得保存在書中,流傳於口頭,衍用為個人情緒發洩的一種方式,兼具有心境計量陰睛的測儀量器,所以有謂:「陰柔則氣和,聲亢則氣壯」的諺語。啟蒙韻文的起始與先驅加之韻文,在文學藝術創作上,集大成於詩歌詞曲。韻文也用於初步的識字教育:在幼兒學前啟蒙教育的從業界,與中文漢字華語學術圈,共同通用流行著一句廣為大眾所知,遍為眾口所傳,凝聚了高度共識,具有普遍認知的一句俗話或者說是術語比較切貼,就是常說的「三、百、千」,這三個數字。可是在教育界所常用的「三、百、千」原意是指我國古代為教導已屆學齡,開始接受教育,初步學習識字的學童而編寫的啟蒙教材的縮寫合稱,是由<三字經><百家姓>與<千字文>三本古書的簡稱總名。這三本書在不同的時代,由當時的名家執筆編寫,分別刊行於不同的時期,但遍及於全國各地,官學私塾皆通用採行,甚至隣接我國疆域受到漢文化影響的異國他邦,如東北亞的韓國和日本,以及東南亞的越南緬甸等國家,也都一致採用大為風行,並且跨世越紀,長時通用盛行。這三本書,由於是專為新入學,初習字的學童所編寫的啟蒙專用教本,所以前後三書,都是以童謠兒歌可讀可誦的形式用韻文編寫而成,刻意著重在充分利用學童在入學之前,已經具有表達內心意見,接受外來訊息的語言能力,再配合智慧的發展進入識字的階段,使其由先天利用聲音的述求,然後再學習兼具識字解文顯義的符號運用,從語言而文,由本能的發音言語,透過學習去認識瞭解「字裡的乾坤」與「文學天地」。先後的三本啟蒙教材,都是由語言到識字階段的接軌用書,相同地都採用了富有娛樂效應的歌謠方式的韻文,透過吟哦誦讀,從事識文認字的學習,瞭解到文義字意。這種據韻誦文的學習方式,不但提高了學童的學習情緒,同時也加強了他們的記憶,深化了心中的理解以及聯想演繹的能力,無形之中加速了識文解字的進度學程,更加深了字句結構的印象。綜合概觀以上所列這幾部通用於時,普遍流傳於社會各階層的啟蒙讀物,無論是三字一句,或者是四字一句的組合,都有明確的節奏感。再加之以韻文原本就富有幽雅的韻調,明朗的聲律,再配合作節拍大都可歌可唱,可誦可讀,如果許其為是「寓教於樂」則絕非言過其實的誇大,因為這些教材都涵蘊有高度的音樂成份,富有聽覺上的相對效應,誦其字,唱其句,自然有所感應,聞其聲聽其調,當然也會有所反應。因此古代以韻文編製成的這三本啟蒙教材,既是「寓教於快樂」,同樣的也是「寓教於音樂」,極具效益,卓著效果的著作。文字啟蒙教育的先聖前賢,竭智盡慮遺留下這些著作,為啟蒙學童識字教育,創造出了相當有利的條件,相對地,也為學童由語言發展向初步學文字的啟蒙教育,開拓出了一條既可由而又可行,並且是必經的道路,更是相當便捷而且極為有效的教學途徑,過去如此,現在亦然,在可預見的將來,亦將仍舊:透過兒歌的教唱,經由童謠的朗誦,循音習文,從語言的基礎上學習,過渡到「望文識字」「見形知義」文字學習的領域,循序漸進的教學法,是啟蒙教育發展到識字階段的一個銜接點,也是前期基礎教育的關鍵所在。採取歌之誦之,用且讀且唱的形式,用韻文編寫啟蒙教學教材<三、百、千>,首倡其議預著先鞭的前驅者:就時間的先後而言,根據相關文獻記載:應該是在南北朝梁武帝蕭衍時始見:據<尚書故實>所載:「武帝於鍾王(繇)書中拓千字召興韻之,一日綴」。奉武帝編千字成韻文的周興嗣,為南朝梁項城人,字思纂,天監中官給事中。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文。撰有<皇帝實錄、皇德記、職儀>等書。但是在<梁書南史>之中,則以為王羲之所書,據<鬱岡齋帖>的解題稱:「魏太守鍾繇千字文,右軍將軍奉敕書,起四句云:『二儀日月,云露嚴霜,夫貞婦節,君聖臣良』。另結尾二句與周氏同」。由此可見這本書原來就有兩種版本。又據<梁書蕭子範傳>:「蕭子範為南平王戶曹,中郎王使治千字文,其辭甚美,王因命記室蔡蓮註釋之」。對照上列各項文獻來看,顯然可見<千字文>這本啟蒙韻文,是周興嗣奉梁武帝之詔諭,摘錄鍾繇書中千個不同的字編成韻文,用為識字幼童啟蒙教材,而由書法家王羲之執筆書寫似名筆所留遺世的名著,取證於文獻,似可採信。梁周興嗣奉詔編撰的<千字文>一書,首開先河創舉,等到時過四百五十年之後,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基稱帝治國,趙氏被尊為國姓。其時有兩浙錢王享國主政時的錢姓前朝遺民,或皇室後裔,彷照<千字文>的格式,仍用四字成句編輯而成<百家姓>韻文,也是用為啟蒙教學的教材。按照<玉照新志>所載:「<百家姓>為兩浙錢氏有國時,庶民所著,但在趙宋時面市,趙乃國姓,錢氏奉正朔,故以趙姓居首錢氏次之」。另據<直齋書錄解題>也有記載。作者之所以隱姓匿名,不願出頭露面,其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高官顯爵和位高權重的公侯將相,因爭排名次尋釁找岔,以免予人口實授人話柄,而種禍罪及家人,患延宗族,招來橫禍。因此作者明列其姓於國姓之次,卻隱其名於書後,不在書後署名,其用意自不難想見。<百家姓>繼<千字文>之後,踵隨跟進,步其後塵,另外又為啟蒙的學童提供了選擇的機會,別出「心」裁地多製造出一個內容不同的教材,相對地也充實了啟蒙教材的內容,擴大了識字教育的範圍。以後著沿襲前書,這兩本啟蒙讀物,在當時同受重視,兩者相輔相成兼用併行。亘趙家南北兩宋三百年天下,遍布於全國四面八方,通用於官學私塾。有宋一代,因鑑於唐朝藩鎮武將擁兵自重,不受朝節制,難以駕御,甚至稱兵反叛朝廷,為害殊深,動搖國本。因此,斷然一改唐時重武輕文的國策,作反向全面的改變,採取重文輕武的路線。但是矯枉過正,以致內政未實邊防已虛,關防重地無一武將鎮守,隘口要塞無重兵駐紮,以致邊防盡失,國門洞開,金兵扣關,宋將不戰而退,從而長驅直入兵臨城下,
中古漢語詞彙特色管窺
本書指出中古漢語有雙音組合樣式豐富與南北大同小異兩大特色。全書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對象與方法目標,並針對中古雙音化與南北異同比較兩大議題簡述前人研究。第二章以「救」為例說明中古同義聚合中雙音組合樣式豐富與南北大同小異的兩大特色。第三章從單音詞「奔」、「止」出發,探討豐富的同義雙音組合能夠不斷延伸出新的詞彙網絡,並說明其中南北異同的現象。第四章以反義並列組合為基礎,探討中古雙音組合的聚合現象,其中「人民」義的聚合可以反映出南北社會文化的異同。第五章則結合歷時更替研究提出研究中古詞彙南北差異的新方法。第六章為結論,除了總結中古詞彙特色之外,也提出未來可能延展新的研究方向。
從漢藏比較論上古漢語內部構擬
本書由「方法論」出發,討論上古漢語的形態音韻變化,乃至於原始漢藏語(PST)構擬的若干個關鍵問題,焦點廣及「諧聲」、「同源」、「形態音韻」、「詞綴」等。作者精熟歷史語言學的兩項重要的方法-「語言比較」與「內部構擬」,是有心於上古漢語或漢藏比較語言學,及關心族群或方言起源與變化的一本重要憑藉。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rimary Learning Materials《歷代啟蒙教材初探》
This book introduces pre-modern Chinese primary learning materials from the Han 漢Dynasty to the Qing清Dynasty, a span of some two thousand years. Historical Chinese children’s primers include the Thousand Character Classic《千字文》, Kaimeng Yaoxun《開蒙要訓》, Mengqiu《蒙求》, Taigong Jiajiao《太公家教》, Tuyuan Ce《兔園冊》,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三字經》, Hundred Family Surnames 《百家姓》, Poems by a Thousand Poets 《千家詩》, Twenty-Four Filial Exemplars 《二十四孝》, Youxue Qionglin《幼學瓊林》, Longwen Bianying 《龍文鞭影》, Wise Sayings from the Past 《昔時賢文》, and Dizi Gui 《弟子規》. These writings offer a valuable window into the cultural values transmitted to children in pre-modern times, and even now influence ordinary people throughout the Chinese cultural world. This book is addressed to scholars of Chinese children’s primer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cy education.
圍攻錯別字(二版)
學生「錯字連篇」的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老師和家長,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們莫不極力呼籲要加強培養「國語文能力」,其中以改善錯別字是最刻不容緩的目標。本書針對此現象精心策畫一本輔助學子了解語詞正確用字的工具書!本書結合十位國中,高中職國文老師的專長,收錄二千餘則學生容易寫錯的語詞,每則語詞補充不同的延伸知識,全書的專欄包括:笑話超商、五花八門、故事達人、挑錯冠軍、詩詞(文)欣賞、小謎語、急轉彎、名言佳句等。另外,亦配合每則詞彙補充國語文知識,包括:近義詞(包括成語、俏皮話、諺語)、反義詞(包括成語、俏皮話、諺語)、同音詞、搭配詞(例如:中原→中原板盪、中原逐鹿)、慣用語(例如:徐娘半老是特指年紀較大,略有姿色的婦女,含輕浮意味,不用做讚美詞)是一本能活用好用實用的中文工具書!本書特色收錄約2000個以上容易混淆的詞彙,以扼要的解析來說明其間的差別,包括:相似字形的混淆;同音詞、近音詞的混淆;正體和異體字的混淆等。此外,為了豐富其知識面,亦針對收錄的詞彙補充相關資料,編製成方塊專欄,達到活學活用的宗旨。全書的專欄包括:笑話超商、五花八門、故事達人、挑錯冠軍、詩詞(文)欣賞、小謎語、急轉彎、名言佳句等。另外,亦配合每則詞彙補充國語文知識,包括:近義詞(包括成語、俏皮話、諺語)、反義詞(包括成語、俏皮話、諺語)、同音詞、搭配詞(例如:中原→中原板盪、中原逐鹿)、慣用語(例如:徐娘半老是特指年紀較大,略有姿色的婦女,含輕浮意味,不用做讚美詞)是一本能活用好用實用的中文工具書!其專欄內容概略介紹如下:一.笑話超商:有關錯別字的詼諧笑話,例如:人們常因同音字而會錯意,「搬花」和「班花」二詞,即會因同音而發生誤會。二.五花八門:以富趣味、符合時代潮流的知識為主,例如:有趣的典故、相關的時事新聞、各地民俗文化的介紹、兩岸對話的差異等等。三.故事達人:收集古今中外史上相關的名人小故事或軼聞,例如:烹飪的「飪」,容易被誤寫成「認」,其補充資料即可介紹蘇東坡擅長烹飪的小故事。四.挑錯冠軍:設計談天室、書信、公布欄、紙條、海報等型式,測驗同學的挑錯字能力。五.詩詞(文)欣賞:補充相關的詩詞,藉以提升國學能力。六.小謎語:藉由猜謎遊戲,讓學子在遊戲中加深對正確國字的認識。七.急轉彎:將相關的語文延伸知識以詼諧受歡迎的機智問答來呈現,提升學習的興趣。八.名言佳句:藉由補充的名言佳句,學生可以擴展知識面,有助於提升國語文程度。
韶關市區粵語語音變異研究
本書主要通過韶關的歷代經濟發展探討粵語的遷入時期,論述韶關粵語、客家話、粵北土話的特點,而總論則從語言接觸和威望語言(廣州話)的干擾去探討廣東粵北韶關市區粵方言的變異緣由。
這句超好用3:不用學、馬上用的風趣諺語2500句
硬道理OUT!深刻道理輕鬆說,才是最高竿!說話、寫作、演講、WhatsApp必備!2500句諺語題庫,即翻即用!本書除分門別類整理歸納各類型的民間流傳常語,同時特別收錄諺語解說,讓讀者能體會其涵義,了解其意便能靈活運用在生活之中。諺語即是具有知識、經驗、思想、教育意義的俗語,是先民的生活經驗與智慧結晶。這些諺語流傳久遠,雖然都以口語方式表現,對人們的影響卻不下於四書五經,熟悉諺語既能增長知識,又能陶冶情趣,而且能為表達添彩,一舉數得。常用諺語─老虎頭上撲蒼蠅:比喻自己找死。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在旁協助。鳥獸散:形容成群的人像鳥獸逃散一樣紛亂地散去(多形容敵人潰逃)。台灣俗語─山頂無好叫,山腳無好應:在講人與人相處之道,你怎麼對待人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好天,著存雨來糧:比喻平時就要懂得儲蓄,以備不時之需。與成語未雨綢繆意思相同。食對藥,青草一葉;食無對藥,人參一石:比喻做任何事都要把握重點,才不會徒勞無功。諺語在形式上為「半截話」,不把本意直接說出來,而是讓人從話語中自行推測解讀。而諺語文句一般趣味生動,所以能輕鬆打動人心,讓人時有感觸,若能引用得當,可使言語、文章顯得活潑風趣又不失其寓意。本書收錄2500句最發人省思的經典諺語,讓你臨時需要就能信手拈來、輕鬆查找,不必再到處問人了!
最新俗諺語智慧精華(南版)
前言隨著真正民主意識的抬頭,近年以來臺灣是加快了追尋本土文化的腳步。雖然有關本土文化的文學作品大量的出現在坊間的書架上,但在基本的文化教育上,還未將本土文化的語言教育作出適切的彌補與加強。年齡層面屬於四十歲以下的國民,雖然差不多都會講出流利的國臺語,或更多種的語言,但對基本的台灣母語卻未能淋漓盡致的十分了解,尤其對老祖宗所遺留下來的在生活周遭中不可或缺的俗、諺語和歇後語。俗、諺語是日常生活語言中很重要的部份,它文辭固定,含義豐富深刻,流傳廣遠,長期以來成為人們認識社會生活的指針,對時代社會的思想、精神、文化、風尚的形成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俗、諺語不僅在人們的口頭上廣泛流行,而且在各種形式的作品中普遍被引用,這在在說明它是一種大家喜聞樂見的表情達意方式。為了滿足廣大民眾的需求,我們編輯了這套「臺灣俗諺大全」,供以鑽研民俗文學或對俗諺語有興趣的讀者使用。教育部雖然已經公佈了「臺灣閩南語音標系統」,但對臺灣母語的專用字體與字形卻始終未加著墨。同時,教育部也根本就沒有大力推廣,一般民眾即使看著其公佈的詳細內容,其獨特的解說方式卻讓人難以了解。如此,讓我們在編輯此書的當時倍感困難,當碰到應以母語發音的字形時,我們卻無法編輯,惟有以同音或近音之字形予以取代,甚至實在找不出近音的字體,我們只有以英語語係的羅馬拼音來取代了。關於這一些,希望讀者能夠見諒。願本書的出版,能提供您在生活、工作和休閒時帶來一些方便,在語言表達上能作出更好的溝通,增添您生活上更多的情趣。
兩岸每日一詞
2012兩岸最「給力」的潮語辭典!在台灣,同樣的語言在南北即有腔調與語法上的差異;在大陸,語言間的豐富變化更是精彩多元。兩岸使用語詞的差異所引發的趣事,也因為往來頻仍而時有所聞,譬如在路邊招攬計程車,大陸上習慣稱為「打的(音:ㄉㄧ)」,此「的」為廣東方言「的士」的簡化,而「的士」又是從英文「Taxi」音譯而來。又如台灣形容一個人的打扮或氣質為「風格」,北京則將此個人特性稱為「范兒」。不同的詞語形容的卻是同一件事,若是溝通出現問題,往往會鬧出笑話來。詞語的差異造成溝通不良,說清楚了就是一笑置之,偏偏也有詞語一樣,涵義卻大不相同的時候。例如在台灣,會因為人們的幫忙與協助而感到溫暖,便說這種情況很「窩心」,而在大陸上對「窩心」的解釋正好相反。如果在不適當的時機誤用了語詞,便容易造成不知所措的誤會。也因此,部分專家學者以兩岸語詞的差異作為研究主題。現在台灣已經開放大陸的遊客來台自由行,彼此的語言溝通上並沒有太大的困擾,但是有些情況下脫口而出自己習以為常的語彙,從人名、飲食、消費、衣著、電腦資訊、生活保健……幾乎每一個領域的語詞都有差別存在,雖然有些詞兩岸不同,還是能夠猜出約略的意思,但有些卻是風馬牛不相及,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而隨著時代演進,新詞的出現,外來語的引用,方言的衍生,都是語詞產生差別的因素,儘管如此,兩岸語詞仍相互影響並有逐漸融合之勢。
章法結構論
本書是「演繹」(主)中有「歸納」(輔)的著作。其第一至第四章,純粹鎖定「章法結構」本身,採「先因(凡:總提)後果(目:分應)」的結構,先總提「方法論系統」,在「陰陽二元」之基礎下,分「移位」、「轉位」、「包孕」、「多 ←→ 二 ←→ 一(0)螺旋結構」加以論述,再依次以第二章分論「移位」與「轉位」,以第三章分論「包孕」,以第四章分論「多 ←→ 二 ←→ 一(0)」螺旋結構;這是本書的核心部分。而第五、六兩章,則凸顯在形成「多 ←→ 二 ←→ 一(0)」螺旋結構時所不可少的「一(0)」,即「篇章義旨」(「一」)與「篇章風格」(「0」)來討論與「章法結構」的關係。藉此所呈現的「章法結構」,懇切地盼望能受到普遍的肯定與重視。
這些常用語,原來不是這個意思!
你以為你知道的老學問其實冤枉大了!「裘衣」其實是用腋毛做的「吃豆腐」其實是古代的來店禮區區一碗「羊」羹,其實可以滅了一個國家「門檻」其實就不讓你好過「到此一遊」的塗鴉,其實是蓋高尚的行為「太歲」其實是一團會動的肉還有還有……你知道嗎?「午門」變刑場其實是天殺的誤會啊!100個食衣住行趣味問題、200張珍稀圖片300句酸人不用檸檬的歇後語帶你見識怎麼把博大精深的中文玩得很「藝術」!語言真的有生命!「門庭若市」不是跳樓大拍賣,原來是壞話連篇!「紅蓋頭」遮的不是新娘羞怯,原來是兄妹亂倫!「戒指」不是愛情的象徵,原來是大姨媽來的暗示……「混帳」不是失禮,原來是調情走錯了帳篷!「衣冠禽獸」不是下流,原來是我愛「上流」!一樣的話,昨日也許是說好事,今日卻成了壞事,明日又會是什麼事?本書以100個生活慣常用語,深入介紹中華文化上衣食住行的趣聞逸事並且提供更深入的延伸閱讀「知道吧」無論你是因為喜愛中華文化、想要學習成語,還是為準備課業、為文寫作翻閱本書,猶如觀賞一趟「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悠遊其中,不但得了趣味更長了見識!原書主編李山說:「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其實也可以說,知識就是趣味。得了知識,把自己變得強壯固然好,可是人活著若無趣味,恐怕要更糟糕一點。」沒錯!這本文化史常識,就是增加閱讀趣味的玩意兒!你以為「吃豆腐」是占女生便宜,其實那是豆腐店招攬生意的「來店禮」;你以為「冷宮」破爛不堪、蕭瑟寂寞,其實那是古代豪宅,一點不冷清;你以為「衣冠禽獸」是在罵人,其實那是當官才能穿的朝服,聽到應該說聲謝謝才是……你說,好玩不好玩!本書以生活中慣常用語,深入介紹有關衣食住行的相關趣聞逸事,以及延伸閱讀的「知道吧」。無論你是喜愛中華文化、學習成語,還是為準備課業、為文寫作,或作為深度旅遊的手邊書,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寶貴的資訊。書中,並提供多幅珍稀圖片,以及與主題呼應的歇後語,閱讀非常多元化!引領更多大小讀者,感受知識帶來的樂趣。本書特色■食衣住行每篇各25個子題,全書共100則與衣食住行相關的趣味典故,跳脫一般成語典上枯燥的制式出處說明,大量採擷活潑有趣的鄉野傳奇、稗官野史。好故事看不完。■每篇都附上珍貴史料圖片,是連到故宮都看不到的。例如難得一見的西漢四神「瓦當」、傳說中的紅樓夢大觀園「恭王府」,大大滿足讀者超越文字的想像與好奇。■除大陸版的原始內容,編輯群特別為讀者針對不同議題,整理了酸人不用檸檬的「歇後語」,形成古今對話的妙趣對照,還可讓讀者把中文玩得很「藝術」。
中國人一生一定要懂的成語故事
專屬中國人的故事不只是好看而已還蘊含文字之美與智慧之光每一句成語的背後,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閱讀這本書,不但可以使自己的知識變得更加豐富、智慧更昇華、進一步加深對語文運用的能力。中國的成語內容涵蓋廣,道理深刻。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漢語言高品質的提煉,以其形象生動、言近旨遠的獨有特點,傳承了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一個好的成語背後一定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典故,就如同一個成功男人背後必有一個優秀的女人一樣。好的男人讓人覺得賞心悅目,好的成語則能達到發人深省的目的。想要瞭解中國的文化,就必須要瞭解中國的成語,它在人們日常人際交往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基於此,本書精選了86個成語故事,共分為七章,從生活的各個方面,為您展示中國語言藝術的妙不可言。
悅讀台灣俗諺
「做牛著拖,做人著磨」鼓勵人們努力不懈「鼓響,吃到鼓歇」諷刺貪得無厭的人「做代誌,那親像桃花過渡;吃著飯,干那武松咧打虎」標準「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小時候,聽阿□常掛在嘴中的:「囝仔人有耳無嘴」,進入社會工作,前輩說:「江湖一點訣,講破不值錢」,追女孩時,也如此自我勉勵過:「戲棚仔腳,站久人的」……嗨!多啦!許多的俚諺俗語是如此親密的伴著我們長大。一百多句精彩且熟悉的「古早人講……」,在作者活潑俏皮的筆下,寫活了這些源自於民間及各族姓間互動,那股生生不息、活蹦亂跳的生命力。背後的古早味地方小故事概括了先民的風俗習慣及人文思維、幽默有趣的插圖讓人看了會心一笑,這一則則的俗諺不禁讓人認同與珍惜這片豐饒土地之可親、斯民之可愛。本書特色精采插圖 + 有趣的地方故事 =「摸蛤仔兼洗褲」輕鬆悅讀早期台灣生活歷史
輕輕鬆鬆出手成章
本書特色:華語文能力測驗中高級讀本TOCFL (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dvanced-level textbookACTFL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advanced mid-level textbook成語是各語言中的精髓,中文的成語更是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與人文精神。然而,目前成語教學課程大多採取教師介紹成語典故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仍停留在生詞講解,以及文意理解的狀態,對於學生學習及運用成語的幫助非常有限。因此,具有多年教授外籍學生出手成章成功經驗的作者,透過科學化的手段篩選出高使用頻率的成語,有系統地設計本書內容,並且將「運用成語」作為本書設計的重點,以助有心出口成章與出手成章的讀者都能心想事成。This book was carefully designed and arranged. It contains adapted versions of everybody’s favorite jokes, lighthearted tales, and well-known historical stories. Many diverse questions and sentence patterns are discussed, and the used idioms recur frequently to aid in memorizing them. The users of this book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ike) will enjoy it.
提昇閱讀力的教與學:趙鏡中先生語文教學論集
每位老師都能帶著成就感跟一天說再見,你相信嗎?作者趙鏡中透過《提昇閱讀力的教與學》指引大家實現的方法。這些方法不是在研究室裡用文獻、用腦袋空想出來的,作者觀察教學、訪談老師、設計教案甚至實際入班教學,以此提出貼近真實課堂,有助於增進學生閱讀力的思考與建議。除此之外,只要打開這本書,讀者還能獲得教材與教學的關係、兒童文學進入課堂的方法、文學要素教學、討論對話式教學、統整教學、自主學習在閱讀教學的運用等協助老師專業成長的思考與建議。這是一本所有老師都必備的教學案頭書。名家推薦:兒童閱讀能力的習得與提昇,關鍵在於有協助能力的大人,這本書將幫助所有老師成為有能力的大人。──林文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這是一本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用書,是學校教師改進或是提升閱讀教學最好的參考資源。──林文韵,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助理教授
詞在有意思2:項羽,分杯羹給我吧!
這本充滿「驚訝」、「趣味」、「原來如此」的課外讀物,除了收錄100則有意思、有趣味、有生命的詞彙外,還針對詞彙編寫淺顯易懂的故事,並設計「你知道嗎?」單元,視故事增補五八花門的注解;每個詞彙亦有生難字詞解釋、如何活用的例句,以及配合每則詞彙擴充出處、近義、反義單元,是一本結合知識與趣味的好書。當你閱讀後,相信會大大的驚呼:「詞在有意思」!本書特色一.收常見詞語典故:100則典故用語在教科書、課外讀物、日常生活中都可常見,很實用二.故事爆笑很輕鬆:每則詞語由來的故事都具趣味性,不會增加閱讀壓力三.寓知識於詼諧中:符合學生和一般社會人士使用,提升自己的中文能力和競爭力
文字的力與美
《文字的力與美》是日本平面設計大師杉浦康平的最新著作。長久以來他深入研究、剖析了亞洲各國的文字,其中又以漢字為研究的中心。他認為文字的產生正是代表文明的結晶,而本身就會訴說動人故事的文字也不斷刺激他創作的動能。在本書中,他列舉出饒富趣味的代表性文字,以簡練易懂的說明搭配精心挑選且入手不易的豐富圖片,嘗試將他多年來深刻感受到的文字的力與美,傳遞給所有讀者朋友。他多年來不斷強調,一個行走之人的前腳與後腳同等重要。前腳要踏得遠後腳則必須有力。若說天馬行空的創意發想是我們的前腳,傳統文化的養分便是支持我們往前的後腳。在新潮文創思考沸沸揚揚的時代裡,我們反而更應該回頭反思某些傳統文化之所以屹立不搖的原因。而文字,應該就是傳統文化的中心與結晶。本書共分成〈甘露文字〉、〈穿著文字〉、〈頭戴文字〉、〈運送文字〉、〈文字與生活〉等主要章節;杉浦康平簡練但發人深省的文字,搭配上國內知名的民俗學者莊伯和的譯筆與考證,相信藉由《文字的力與美》在台灣的出版與推廣,我們將更能深刻體會到文字(尤其是正體漢字)的力與美,也能從中擷取創新的元素,取得傳統與創新的平衡,以開創國人的視野。
重溫老祖先的智慧:台灣諺語看人生(2CD)
一:人生的定義二:一枝草一點露三:吃果子拜樹頭四:一樣米飼百樣人五:一勤天下無難事六:家和萬事成本書特色人生的意義何在?這是亙古以來,複雜無解的習題。人生的目的又是什麼?也是古聖先賢,歷經千秋萬世,不斷尋尋覓覓,領悟不到的玄機,參不透的奧妙。張忠謀先生說: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的缺口,彷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老祖先體認人生無常,留下許多智慧箴言,讓我們不會迷失在紅塵浪裡,慢慢了解,現實與理想的兩端,如何拿捏平衡點,需要智慧與勇氣,在得失之間,進退為難。一定要學會灑脫,學會寬心和放手,學會包容和承受。不斷的自我期許,才能找到有意義的人生。
重溫老祖先的智慧:台灣諺語論世事(2CD)
一、世事如棋局局新。二、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三、有理走遍天下。四、在家千日好,出外朝朝難。五、澎風水雞殺無肉。六、濫濫馬,也有一步踢。七、未生牽拖厝邊。八、看事辦事,見機行事。本書特色「狀元文章,不如人間良諺」,四百年來老祖先,篳路藍縷,開疆闢土,有了立命之地,為了讓子子孫孫,能夠世世代代,繁衍下去。老祖先把待人處世哲學,利用簡單好記的俗話、諺語,教示子孫,雖歷經四百年時空的轉變,至今仍是,句句箴言、字字珠磯,毫無褪色,真可謂歷久而彌新。很多東西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老祖先的智慧結晶,讓後生晚輩有了依循方向。緬懷過去,策勵未來,老祖先留給我們,很多寶貴的文化資產,期盼在我們這一代呵護下,能夠永遠傳承給後代子孫,繼續發揚光大。
重溫老祖先的智慧:台灣諺語談理財(2CD)
一、目金錢在做人。二、半暝報贏筊,天光輸了了。三、小富由勤儉,大富靠理財。四、千算萬算,唔值天一劃。五 、一時風,駛一時帆。六、好額未過三代。本書特色古人說:「落土時八字命,好命歹命天注定」,「大富由天,小富由儉」。如何擺脫貧窮,避免貧窮世襲,您必須有積極正面的理財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愛拼才會贏」,一個轉念,就可以反敗為勝,一個轉變,也可以脫貧致富。「人不理財,財不理人」,「貧在路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現實的社會,有錢夫妻:人稱『金夫銀婦』,沒錢夫妻:只好『離婚跑路』;賴老師一直有個夢想,希望台灣沒有窮人,大家都有錢。賴老師年少貧苦,靠自己努力,在股海中翻滾33年,白手起家。「向贏家學經驗,向輸家借教訓」,賴老師以嶄新思維,擷取老祖宗的智慧,開創新的理財觀念,全程以台灣諺語,配合溫馨成功的小故事,深入淺出;把艱澀、複雜的理財硬道理,簡單化、趣味化,連不識字的老阿媽,都一聽就懂、一點就通,『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重溫老祖先的智慧:台灣諺語講好話(2CD)
1.一句話三角六尖。2.心歹無人知,嘴歹尚厲害。3.學好三年,學歹三對時。4.一嘴水,二風水。5.生言造語,借刀殺人。6.說好話,做好事。本書特色社會病了,而且已經病入膏肓,每天聽到的是粗暴言語,看到的是火爆衝突,連校園也不遑多讓,年輕人出口成「髒」,民眾生活在,情緒失控的狀態下,很容易衝動而失去理性,說出無法挽回的話。一句好話讓人如沐春風,讓人生命奮起飛揚,一句關懷的話,也能鼓舞人心,讓沮喪的人,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勇氣。老祖先把說話的哲學,利用簡單的俗話、諺語,教導子孫,雖然經歷四百年時空的轉變,至今仍是句句箴言,字字珠磯,毫無褪色,真可謂歷久而彌新。一句箴言,可以帶人穿過時空的限制,老祖先的智慧結晶,期盼在我們這一代呵護下,能夠永遠傳承給後代子孫,繼續發揚光大。
漢語語法(文言篇)(附CD)
因應全球的華語熱,外國人學中文,除了要學字形字義外,「文法」也是很重要的。本書即就外國人學中文時無法忽視的「文言文」為主題--做句法分析的演釋。若是懂得這些基本原則,認識中文的句型構句就是極容易的事。本書內容大致分三個部分:1.「詞」和「短語」。分別說明其意義和語法功能。2.「句子」。說明句子的定義、分類和句子成分, 單句的結構和分類,複句的結構和分類,並介紹兩種特殊的句式。3.「語句分析」。舉例說明如何運用「成分層次分析法」來分析語句,並介紹一套實用的語句分析符號。附錄為高中國文四十七篇文言文之綱目,欲透過「成分層次分析法」來做全文語句分析。隨書附贈「高中國文四十七篇文言文綱目之句法分析」光碟一片。因此,本書不僅可成為大專院校華語文系的教材,也可成為高中職等學校老師、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最佳幫手。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第二輯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第一輯甫推出就緊急再刷多次,暢銷破萬!連續二十週高踞書店暢銷排行榜。──現在,萬眾期盼之 第二輯來了!什麼?我們每天都在用的這些詞,原來是這個意思!「招搖」原來是一顆星星「招搖」是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又叫搖光、瑤光或招遙。《禮記》規定,軍隊出征時的儀仗,要有象徵東、西、南、北的四面旗幟按照前、後、左、右的次序豎立起來,居中的則為最重要的「招搖」旗,因此「招搖」被附會為破軍星,又引申出張揚的意思。「天作孽」原來是月食傳說月亮上有隻蟾蜍(蝦蟆),喜歡吃吳剛砍伐的那棵桂樹,因此古人用「蝦蟆抱桂」稱月食。唐代詩人盧仝有一首名為〈月蝕詩〉的奇詩,其中寫道:「傳聞古老說,蝕月蝦蟆精。」又寫道:「嗚呼,人養虎,被虎齧。天媚蟆,被蟆瞎。乃知恩非類,一一自作孽。」就像人養虎一樣,上天諂媚的是蝦蟆;又如同人養虎被虎吃掉一樣,上天諂媚蝦蟆,最終也被蝦蟆吃瞎了眼。「鴛鴦」原來是指兄弟古人很早就發現了鴛鴦的特性,也就是鴛鴦不能落單,否則就會相思而死。《昭明文選》收錄的蘇武與李陵詩中吟詠道:「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商。」蘇武形容自己和李陵以前是像鴛鴦一樣的好兄弟,如今卻如同參星和商星,一顆在西,一顆在東,此出彼沒,永遠不能再相見了。到了唐朝,詩人們才開始用鴛鴦比喻恩愛夫妻。「牢騷」原來是刷馬時的哀歎「牢騷」和「發牢騷」,毫無疑問最早都和畜圈裡的馬有關。馬和馬車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趕馬車的人被稱為御者,因為幹的是體力活兒,所以地位低下。一天勞累下來,晚上還要在馬圈裡刷馬。伴隨著馬的擾動,御者不免哀歎自己的身世,有抱負的人更有懷才不遇之感。「得過且過」原來是鳥叫聲「得過且過」原來是來自一種鳥的寓言故事,這種鳥叫寒號鳥。寒號鳥夏天羽毛豐盛,冬天毛都褪盡了,晝夜鳴叫,像一個苦孩子,因此稱為「寒號」。盛夏的時候,寒號鳥羽毛豐盛,文采絢爛,因此常常自鳴得意地叫道:「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到了深冬嚴寒之際,寒號鳥的羽毛全部脫落了,就像初生的小鳥兒一樣,悲鳴道:「得過且過!得過且過!」「三長兩短」原來是捆棺材的方法在日常口語中,人們忌諱直接說死亡,於是會委婉地用「三長兩短」來代替。「三長兩短」同時還用來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原來,在古代「三長兩短」竟然是指棺材的捆縛方法!古時候的棺木沒有釘子用,於是就用皮革將棺材和棺蓋捆束在一起,縱的方向木板短,因此只需捆兩道即可。橫的方向木板長,因此必須捆三道。這就是「三長兩短」最初的出處。「怪哉」原來是一種訴冤的蟲子漢武帝到甘泉宮去遊玩,在馳道發現了一種蟲子,全身都是紅色,像人一樣有頭有牙有齒有耳有鼻子,可是誰都沒見過這種蟲子,也沒人認識。漢武帝於是派東方朔前去察看。東方朔回稟:「此蟲名叫『怪哉』,是被關押到監獄裡的無辜之人憂愁抱怨、仰首歎息的時候發出的聲音。這種哀怨的聲音就是『怪哉怪哉』,因此感動上天,誕生了這種蟲子。此地一定是當年秦朝的監獄。」……就讓國學行家帶你重回語文的歷史現場,一次看完近兩百則詞條當初如何誕生,又如何演變成今日的用法,既長見識又長知識。原來,語言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看完本書,你再也不會誤用、錯用跟濫用中文了!不說不知道,說出來嚇你一大跳!以下這些詞,你知道它們的由來與用法的演變嗎?「連理」原來是兩棵樹「心腹」和「爪牙」原來都是讚美的詞「杜撰」原來是姓杜的在撰寫嗎?「千金」原來是指男孩兒「小鳥依人」原來是形容男人「怪哉」是一種訴冤的蟲子「教授」原來是一種官銜「笨蛋」原來並不笨「上當」原來是上當鋪典當「魂飛魄散」的「魂」為什麼會「飛」?「魄」為什麼會「散」?「打交道」為什麼要使勁地「打」?「青樓」為什麼會變成妓院?還有更多更多……
100文言文經典名句+15修辭技巧(精華版)
本書共收錄50篇膾炙人口的經典文言文。中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文言文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寫作時若能適當的引用,可以增加文章深度,遣詞用字也不至於太貧乏。本書可協助學子習得古經典文章的風采,進而習得古人仁義忠孝、豁達大度,不畏險難的精神。國內的各項考試,包括基測、學測、指考、公職考試,都會考文言文和作文,平日多熟悉文言文語彙,才能應付自如。 本書特色善用「精華版」的優點,每天背一句經典文言文,在沒有壓力下,效法歐陽脩「三上」的精神:枕上、廁上、馬上,把握等公車、搭捷運、睡覺前……的零碎時間學習,在不知不覺中,豐富寫作的詞藻,增強作文能力。
絕妙好辭!成語帶著讀
善用成語,作文就能拿高分!精選超過400句最常用、表現力最強的成語覺得國文程度很難提升嗎?就從讀成語開始。意義解釋搭配例句示範,簡明又好懂!本書針對每句成語皆有注釋講解,加上例句示範,讓你更了解每句成語的運用方式。把400句成語收進你的口袋中!本書是方便的口袋書,小本設計輕巧攜帶,隨時隨地培養中文實力本書特色你一定要懂的400句常用成語●依筆畫分類,查找快速方便●釋義解析,語意明確●例句示範,靈活運用
150詩詞曲+15修辭技巧
本書共收錄60則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曲,中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寫作時若能適當的引用詩詞曲,可以增加文章深度,遣詞用字也不至於太貧乏。本書可協助學子一探唐詩宋詞元曲的知識,進而領略詩情畫意的美感,以及習得詩詞曲的文采,將溫柔敦厚而不愚的詩教精神化為心靈向上的動力。本書特色善用「精華版」的優點,每天背一句詩詞曲,在沒有壓力下,效法歐陽脩「三上」的精神:枕上、廁上、馬上,把握等公車、搭捷運、睡覺前……的零碎時間學習,在不知不覺中,豐富寫作的詞藻,增強作文能力。
全方位生活華語(上)日本版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台灣義守大學=突破性華語教材This is a breakthrough in Mandarin Chinese learning material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and I-Shou University.第一套結合語言與文化的綜合性華語教材這是一套特別為外籍人士設計的全方位學習教材,內容包括聽、說、讀、寫、食、衣、住、行、文化知識與多樣化的習題演練。可以滿足學習者對華語文能力的各方面需求。This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Chinese material to combine with language and culture.This material is designed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to enhance their learning skills, such a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more diversities of training exercises related to food, clothing, housing, transportation and knowledge of culture. This material will meet the demands in all aspects of language learners.適用 CEFR B2中級 Intermediate
220成語+15修辭技巧
本書共收錄125則常見成語,作文想亮眼,唯有多讀、多背、多寫。耳熟能詳、簡潔精練的成語是寫作時增加詞藻的好素材,若能適當的運用,文章自然吸睛!文采自然優美!本書的每篇作文範例,以每則成語的義涵來命題並加以發揮,學子既可學習成語,也能提升寫作能力。縱觀全國的國語文競賽,成語的的字音和字形是必考項目,書中每則成語的生難字詞、容易讀錯的注音都詳加說明,學子自己研讀也能輕鬆上手。本書特色善用「精華版」的優點,每天背一句成語,在沒有壓力下,效法歐陽脩「三上」的精神:枕上、廁上、馬上,把握等公車、搭捷運、睡覺前……的零碎時間學習,在不知不覺中,豐富寫作的詞藻,增強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