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場贏家祕笈
美國商場贏家秘笈 「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已是老生常談。可是,商場的勾心鬥角、無所不用共其極,如何知己、如何戰、如何勝,卻少有人說得清講得明。 「經驗是最好的老師」,所謂「他山之石可攻玉」、「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惜他人成功的經驗為自己所用,無疑可以走許多冤枉路。而且,舉一隅以反三隅,吸取他人的經驗,啟發自己的創意,更是寶貴的資產。 本書就是美國商人的成功經驗之談,每一篇短文都告訴你一個實用的方法,真槍實彈,不談理論,沒有經典兵法的框框,而是實例的印證,可以現學現用。 作者簡介 吳言生 1965年生,中國文學博士,副教授。 梅地亞公司市場諮詢顧問
頭家娘: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
台灣經驗的另一章 研究工作基本上是一種熱情,一份好奇,只是當我們把這份好奇心地去凝視的時候,會意識到這個中的不易,會對許多曾經認真工作的個體與集體有份敬意。 把頭家娘當作一個研究課題是偶然,也很自然,與東亞社會研究中心的工作伙伴一訪談了上百個中小企業的頭家之後,突然意識到,幾乎每一家企業的背後,或隱或顯,都有一隻溫暖有力的手,在日常生活裡,頭家娘是極為熟悉的稱呼,正是因為熟悉,我們覺得自然,我們往往就忘記了她的重要,在台北高雄的辦公大樓,桃園和美的紡織機旁,甚至科隆的國際自行車展,我認為,這種評論是部份人用遠鏡看事情的自大,在每一韌的生命耐力,競爭是激烈的,生活更是辛勞,這裡沒有特權,更沒有政商關係,當大環境沒有太好的條件,個人的資源又極為有限,想 生活是複雜而多樣的,理論性的論述只是想勾畫出一個基本輪廓與軌跡,輪廓也許幫助我們對現象的了解,但永遠不等於真實的生活,在過去幾十年的歲月裡,頭家娘與台灣經驗一起成長,有汗水,有淚水,也有歡呼,而未來正面對著空前的挑戰與考驗,我們也許無法預見所有的變化,但這一段豐富的歷程已然留下。 作者簡介 高承恕,東海大學社會系畢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社會科學院院長,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客座教授,一九九八到一九九九年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貿易融資技法詳解
貿易融資指南 在國際貿易中,由於買賣雙方分別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從簽約、發運貨物到結算債權債務,須經迥一段時間,因此基本上都是賒銷或預付形式的信用交易,這就必然產生出由交易中的一方向另一方,從銀行向交易中的某一方提供資金融通的情況。 從交易旳全過程看,進出口商在商品的採購、打包、倉儲、運輸等各個階段,都可以從不同的渠道得到資金融通的便利。這可加速商品流通,彌補交易雙方資金的短缺或減少資金積壓,促進國際貿易的完成,是國際經濟聯繫的一個重要方面。 其中,貿易融資卻是業內人士必遇難題,其特色及不同運作方式都有一定的技法規範,本書將為您作詳盡的介紹和解說。
台灣的微電子世界
高科技天堂 台灣的微電子有一個特殊的背景。台灣地理位置在太平洋邊緣的一個中心點。面積大約是美國馬里蘭州的大小,人口大約有美國加州的三分之二。 歷史上,我們與日本和美國有極為深厚的關係。經濟方面,台灣的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s, GNP),約是加拿大的80%。國民所得是亞洲最高的國家之一。1996年外銷總值達一千一百億美元,居世界前幾位。由於有這麼大的經濟實力,微電子發展所需的資本已不匱乏。台灣的微電子工業由1980年左右才開始發展。 本書共有二十項題材,是為對科學園區微電子工業有興趣的人而寫。特別對於在學的學生,對於選擇微電子作為未來發展方向時所需注意的事項,提出相當多的建議。 作者 郭正邦 著
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
此書原以《茶、糖、樟腦業與晚清臺灣》為名,於一九七八年出版,獲教育部青年學術著作獎,廣受臺灣史研究者重視;並在一九八六年六月《史聯雜誌》發表的臺灣史著作被徵引次數統計中,名列第二;美日學者亦表推崇,認為相對其他中文著作,較能平衡論述中外經濟關係。此次增訂出版,作者更參酌近人研究成果,加以補充修正。全書對於了解臺灣的歷史淵源、亞洲內部的經濟關係、臺灣與世界經濟體系之關聯等議題,均有所助益。
誰來作主:當代中國的企業決策
工人參與企業管理,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 本書以中國企業為研究個案,探討企業管理中的實踐與理論問題:工人參與管理的動機是甚麼;這種動機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有甚麼區別;工人參與企業管理後,對生產效率、經濟效益有甚麼影響;經濟改革與企業民主有甚麼關係;國家、企業和工人三者關係因此有些甚麼變化?
中國邊遠地區開發研究
本書為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邊區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研究」的成果精選, 內容包括黑龍江人口遷移、內蒙古半農半牧區的社會和經濟、甘肅臨夏民族商業、 新疆維漢民族交融因素、四川羌村的經濟和社會、西藏居民生活差異等等比較研究。本研究課題的主持人費孝通教授說, 這些研究成果實現了我們培養年輕一代教學研究人員立足本國,聯繫實際,深入基層調查的願望。
中國農村金融變革與發展1978-1990
本書研究內容包括中國金融與農村金融全面性的概論、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內部融資組織、農村的民間信貸、糧食企業、農村供銷社、鄉鎮企業、集體農業、農 戶、金融深化與經濟、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農村金融的宏觀分析、農村金融體系中的行為關係、農村金融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此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 所最新的研究成果。&
中國鄉鎮企業的歷史性崛起
本書為世界銀行研究人員與中國學者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展現了中國鄉鎮企業的歷史性崛起的原因,以及鄉鎮企業的實際運作情況,同時探討了鄉鎮企業與國營企業的關係、非國營企業對鄉土建設的貢獻,地方財政、僱傭關係等等,為鄉土中國研究不可多得的一部重要文獻。&
難以捉摸的中國人:中國人心理剖析
本書作者以一個西方心理學家的角度、二 十多年心理學專業研究的識見和經驗,揭開面紗,剖析中國人的心理活動和社會行為。中國人真的難以捉摸嗎?中國人是怎 樣思想的?跨文化不同種族的比較可行嗎?中國人真的比其他民族更講究面子和人際 關係嗎?在怎麼樣的文化標準下,不同文化間令人費思的行為和習俗,才能彼此互相理解和溝通?本書行文簡潔、內容廣泛,在梳理和引證中國人心理研究的學術成果的同時,銳見紛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許,從西方人的眼中,可更清楚地了解我們自己。
大陸經貿實戰錄
大陸發財夢 工商時報在跨入第十五個年頭之際,深感身為台灣工商業界的專業媒體,忠實紀錄這個變動的年代,並試著尋找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不可推卸的時代使命。特將工商時報的主筆群以及編輯部同仁這幾年來見諸報端的精心力作,彙集成冊,出版「我們看台灣經濟」、「世界經濟新版圖」、「大陸經貿實戰錄」、「九○年代行銷新挑戰」四本書,集為財經四書,做為回饋社會的獻禮。 兩岸經貿往來急速發展,大、小企業西渡尋找商機,大陸發財夢在一片不景氣中燃起光明。在遍地黃金、眾人擠破頭的情形下,想立足神州,不能不具備一套全方位的經貿實戰能力。 兩岸交流,一日千里,彼此經濟動向已深深影響台灣,台商的登陸大行動,媲美美國的西部開拓史,在處處充滿大商機,人人都想發大財情形下,全盤了解大陸經濟現況,就變得十分迫切。本書從宏觀到微觀,縱橫剖析大陸經濟情勢、財金政策方向、地方經濟、房地產、行銷、明星產業等等兩岸中國人關心的經濟焦點,篇篇精彩,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