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創作的基因:書籍、電影、音樂,賦予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無限創意的文化記憶

小島秀夫  著
大家 出版
2022/12/28 出版

書籍、音樂、電影,文化資訊的積累與傳承, 聯繫起「小島秀夫」與世界 更構築了「小島秀夫的世界」 & 在聲光效果刺激的遊戲界中,小島秀夫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 他的開創能力強大,經典代表作《潛龍諜影》系列最初受硬體限制,畫面中無法有太多的人物和物件,他卻反過來利用這點,將遊戲設定為一名特種兵隻身潛行躲避敵軍完成任務,進而開創出匿蹤類遊戲。 & 他的影像美學特殊,擅長用電影式的運鏡來強化遊戲表現,以及如《死亡擱淺》一般,賦予遊戲令人印象深刻的開場與劇情推進。 & 小島秀夫也善於營造遊戲體驗最重要的沉浸感,藉此掌握與引導玩家的感受,進而在準確的時間點激發出他想傳達的情緒。 & 這一切能力,都是他熱愛的文學、電影、音樂密不可分。他把從中獲得的文化記憶(MEME)轉化成養分,從而學會如何將劇情編排完整、訂立特殊的故事結構,以及懂得用鋪陳層層堆疊出細膩的遊戲體驗。 & 在本書中小島秀夫回歸原點,整理出過去對他影響深刻的許多作品。《潛龍諜影》的自由與服從、《死亡擱淺》的連結與孤獨——從遊戲作品的主旨發想,到小島秀夫人生的處事思維,都與MEME緊緊相連。 & 【小島秀夫的作品面貌】 §《珍妮》 《珍妮》不但影響了我的女性觀, 其實也影響了我的創作活動。《潛龍諜影3》中,名為THE BOSS 的角色,將主角裸蛇(野狗)培育成戰士,隨後因「未來的生涯選擇當狗還是貓」,他們相互對峙,其實這份靈感來源應該是下意識取自《珍妮》。《MGS》系列,是一直豢養在組織中的一群公狗(軍犬)進行「弒親」的「父性」故事。THE BOSS(母貓)則是為了帶入「母性」與「野貓」視角而創造出來的角色。 & § 《孤獨》 因為孤獨,所以我們追求某些事物,也有些事物是衍生自孤獨。當孤獨的人集合起來,孤獨一詞就會消失。 & 【小島秀夫持續創作遊戲的理由】 § 《黑暗,帶我走》 過去,我每次都對著媒體宣示「這是我創作的最後一款《潛龍諜影》」。這句話跟一開始勒翰的發言幾乎同義。故事有結束的時候,作家亦然。作家會希望自己迎向終結前,先為故事劃下句點。那又為何繼續創作同一系列呢?答案就在「派崔克/安琪系列」裡。只要支持者熱烈企盼,故事就不能結束。 & § 《眾神的山嶺》 我的「它」就是遊戲創作。就像迷上山嶺無可自拔的他們一樣,一直以來, 都是「它」,那個讓我偏離原本路線的契機,拯救了我。話雖如此,時代已然不同,我一路攀登的「遊戲創作」發生了地殼變動,不斷改變樣貌。即使如此,我依舊會繼續攀爬吧,但並不是「因為它就在那裡」, 說得更貼切,今後應該是「因為它不在那裡」,所以我會繼續攀爬。 & 【小島秀夫的人生思考】 § 《不存在的城市》 所謂的城市,是MEME 的堆疊,不過,我的工作室將會存在於東京與洛杉磯之間的第三個「世界」,成為真正全球化的工作室。從那裡,我想要凸顯的,不是既往美國那種把當地打上一層馬賽克的MEME,而是真心以全世界為對象,能夠跨界至全球的MEME。 & § 《宿星之聲》 那個夏日,我以為在家父欽吾的骸骨消逝時,我也就失去了父親。但我錯了,父親至今依舊存在我身上。寄宿在我體內的聲音,正是當時家父欽吾試圖告訴我的事。如今過了三十五年,我在《宿星之聲》中,聽見一直以來應該都住在我體內的家父「聲音」:「好好照顧大家。」 & 【小島秀夫的MEME哲學】 § 《火車》 這部作品就是跟隨一位平凡女性,為追求幸福,在煎熬折磨中犯下罪行一路留下的「痕跡(MEME)」。同時,本書也是個勇敢的故事,這位女性在此過程中面對過去自己拋下的「社會(MEME)」。所謂MEME 就是流傳下來的東西,不過,就像GENE(基因)是DNA的交集結果,MEME 也是藉由褪去古老外皮來創造新未來。 & § 《潛龍諜影:愛國者之槍》 伊藤計劃透過Otacon(宅代)的發言,對讀者熱切傾訴。即使離開這個世界,伊藤的MEME 將清晰刻畫在讀者心中。就連傳承他人的MEME 這件事本身,也無疑是一種「生存」。 & 本書不僅僅是傳奇製作人小島秀夫回顧生涯的結晶,也是小島秀夫對於構築了自己的書本電影的情書。 & 本書特色 & ● 小島秀夫:「我做出的遊戲能被世人評價為有創意、有獨特觀點,都是因為我從逛書店挑書看的行為裡學會了判斷的眼光。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性去判斷『合我胃口』,正是這種訓練,讓專屬於我自己的價值觀成形,讓我自己原創的作品開花結果。」 & ● 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全世界最多人追蹤的遊戲製作人,一舉一動都引起全球注目。橫掃遊戲界的理由,本書可看出端倪。 & ● 在台第一本個人專書,探知傳奇製作人思維的必需之作。 & ● 為什麼玩電腦遊戲?為什麼做電腦遊戲?為什麼要創作?為什麼繼續從事手上的事業?要如何培養眼光?要如何與世界應對?不論是遊戲製作圈內人,或是一般遊戲玩家,都可從本書作者詳細闡述的思考與引介的作品,承接下他想傳遞延續的生存與創作的動力。 & ● 特別收錄與星野源的對談 &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花森安治的設計書:首次國際授權!《生活手帖》初代編集長,長達30年的工藝美學

花森安治  著
悅知文化 出版
2020/06/24 出版

《生活手帖》初代編集長花森安治 作品首次國際授權 「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美麗的事物總與金錢或時間無關。唯有敏銳的感知、專注於日常生活的真誠眼光,以及不斷努力的勤奮雙手,才能時時創造出最美的事物。」────《美麗的生活手帖》1世紀第1期 為紀念其一百年冥誕,堪稱經典作品全集。超過300幅《生活手帖》雜誌封面原畫、書籍裝訂原畫;以及插圖、手寫字、廣告原稿,重現即使身陷艱難的匱乏環境,仍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奮力追求。 [特別收錄]《生活手帖》創辦社長大橋鎮子的一封信 ──書籍裝幀── 以精緻線裝裝幀,進口美術紙裱褙、溫潤白色映畫紙內頁,期望能保留大師手作工藝的溫度。 本書特色 ▍給編輯人 從本書就能知道身為「編輯人」的花森安治,是如何包辦《生活手帖》的大小事,採訪、拍照、排版、插圖等;且富有「編輯魂」的使命,任由那枝校正的紅筆染紅自己的手指,也無愧編輯一職。 ▍給設計人 透過《生活手帖》的全部書封、插圖手稿、廣告文案配置,是個發揮創意的靈感來源。所謂的創新,就是從舊有的巧思找到亮眼的新意啊! ▍給手作人 花森安治曾說:「人們雙手製造的東西所展現的美。」藉由手工製作所展現的審美觀很重要,不論是手作,或是手寫文字,這些都能反映到對生活的盼望。 ▍給生活家 貫穿《生活手帖》的宣言信念:「不管是誰,只要認真看待自己的生活,就一定想要過得稍微再快樂一些,再精采一些。」沒有錯,生活的追尋就該如此。

9 特價52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設計與革新:給年輕設計師的50個備忘錄

行人文化 出版
2019/08/14 出版

●囊括日本國內外50多項重要設計大獎,以《東京防災》等防災系列聞名的太刀川英輔首次在台出版。 ●讓設計不再只是單純的設計,而是結合不同領域及可能性,以「創新」來解決問題。 ●收錄大量太刀川英輔設計產品的圖片與介紹,以實際例子做為輔佐,更能詳細了解設計的思考脈絡。 ●不只是設計師,對任何製造者、藝術家,甚至是商人都能有所啟發的50種思考術。 & 「我想寫一本自己在15年前非常想讀的、 可以在人生道路上指引我不必走彎路的書。」 & 好的革新,能夠衍生出通往美好未來的關聯性;好的設計,則是能將這種關聯性如實展現為美好的形體。而該如何追求並達到這二者,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想要的未來呢?從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在不斷變化的設計世界中,想要創造出真正優秀的設計該怎麼做呢? & 作者太刀川英輔從學生時代就自行創業,在短短十年內躍升為日本第一線的設計師,以一系列的防災作品揚名海外,本書則集結了他所歸納出的50種思考術。作者認為,首先得認清自身的能力,並在最開始就將最高水準的作品設為要超越的目標。接著思考何為「好」的設計、思考自己想做的到底是什麼,並向不同領域積極學習,進而嘗試結合、活用兩方的特色引發創新,在設計產品的同時也解決背後的問題。而他最後也提到,為了汲取更多優秀的想法與領域,設計應該要朝著集體智慧的方向發展,共同創造出未來的價值。從實際方法到心態調整,本書詳盡但精簡地涵蓋了太刀川先生迄今為止所習得的設計、創新及人生哲學。 & 而這50種思考方式,也不只適用於設計界,而是能應用於所有領域。不管是製造者、藝術家、創業者,對那些想要變革的改革者,或是想要做出美好設計的人,本書都能帶去些許靈感與啟發。希望能有更多人一起引領社會變革,往所期望的未來更近一步。 ◎太刀川英輔親自設計封面,獨家收錄台灣版序言

79 特價3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天才手藝人的編輯現場:花森安治與《生活手帖》的生活革命

唐澤平吉  著
新經典文化 出版
2025/09/24 出版

讓《生活手帖》的發行量突破百萬冊,直到人生最後一刻都在編雜誌! 有人叫他「哥吉拉」,業界公認的「天才手藝人」, 他與《生活手帖》徹底改變了戰後日本人的生活! 唐澤平吉親歷六年學徒時光, 跟著鐵腕毒舌卻全才全能的傳奇總編輯, 體會到──守護日常的偏執與講究,正是改變生活的溫柔力量。 在戰後日本的文化版圖上,若要找一位最具傳奇色彩的編輯,非花森安治莫屬。他不是作家,不是藝術家,卻以一本文學與生活美學交織的雜誌──《生活手帖》,改寫了日本人的日常。發行量突破百萬冊,《生活手帖》在花森安治手中,成為戰後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家庭雜誌,也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的象徵。 然而,創刊總編輯花森安治的怪實在非比尋常。人稱「銀座哥吉拉」的他,不給新來的編輯部成員桌子用,還說入職一年內都別問「為什麼」,讓編輯安分地當他的「手腳」,供他差遣。採訪用的照相機和錄音機還必須自掏腰包購買…… 他全才全能,寫稿、拍照、繪製插圖、設計版面……統率雜誌編輯的每個細節,甚至雜誌社的每日餐食,他都親自把關,拒絕任何妥協。他不只關心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也是推理小說和落語的專家,還被同行譽為被編輯耽誤的漫才大師。只要他拿起紅筆,整間編輯室就陷入愁雲慘霧,深怕辛苦寫的稿子被改得只剩標點符號。但他改過的稿子淺顯而生動,連大文豪森茉莉都大呼佩服。 本書作者唐澤平吉正是花森安治的「徒弟」。他在花森安治生命最後六年與其共事,親眼目睹這位被譽為「天才」的編輯人如何把對美感的講究,落實在生活的一針一線、一字一句之中。他的完美主義讓徒弟們吃不消,但也確保了《生活手帖》內容的高品質與呈現的美感。在他手中,《生活手帖》不只傳遞生活的美好,更成為一場現在進行式的社會實驗。 對讀者而言,對《生活手帖》或許不如《Casa BRUTUS》或《POPEYE》般熟悉,但我們生活中許多對美感、實用設計與日常細節的敏感,其實都能追溯到花森安治的影響。他讓「過日子」不只是忍耐和妥協,而是一場可以由自己設計的革命。 這本書如同《生活手帖》製作幕後紀錄片,也是一個徒弟寫給師父的編輯現場筆記,是對雜誌黃金時代的回望。無論是媒體從業者、生活愛好者,還是追求品質的現代人,花森安治與《生活手帖》的故事將讓你重新思考:一本雜誌能做什麼?編輯的價值是什麼?而我們又該如何編輯自己的生活? 共感推薦──── Hally Chen/《我熱愛的東京喫茶店》作者 方序中/究方社創意總監 米力/插畫家 李取中/《The Affairs 編集者新聞》總編輯 胡士恩/《500輯》主編 許俐葳/小說家 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黃威融/跨界編輯人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蔡南昇/書籍設計師 花森安治編輯語錄──── 「把簡單的東西講得很複雜,那是笨蛋學者才會做的事。將複雜的內容淺顯易懂地準確傳達出來,才是編輯的工作。」 「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往往隱藏深奧的玄機。」 「要改變一戶人家味噌湯的作法,比推翻一個內閣還困難。」 「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麼能讓我們感受到創作的喜悅,那就是料理。製作料理的心,蘊含著詩意。」 「越喜歡夸夸而談崇高理想的人,往往越缺乏執行力。所謂的知識分子、學者、評論家,大多數都是這樣。他們從不弄髒自己的手,淨說些漂亮話,而且都是事後諸葛。」 「對編輯而言,文字就是生命。」 「在成為編輯之前,先當一個能體會他人痛苦的人。」 「我所說的話、做的事,往往比這世界早了十年。不,也許二十年。因為太早了,反而讓人難以理解。」 「這一百本雜誌中的每一期、每一頁,都不曾出現違心之論。」 「我期望自己直到臨終的瞬間都是『編輯』。在那一刻到來之前,我會一直採訪拍攝、撰寫稿件,手指沾滿校對時留下的紅墨水,始終站在第一線。」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橫尾忠則的創作祕寶日記(世界級藝術大師的創作思索,二○一六五月九日─二○二○六月十四日)

橫尾忠則  著
二十張出版 出版
2025/03/05 出版

藝術就是肉體!八十八歲高齡,仍保有旺盛創作量的「全身藝術家」高密度日常★世界級藝術家——橫尾忠則的晚年思索(亦是疾病書寫與貓奴日記!),一邊往返於夢與現實之間,一邊不眠不休地書寫1498天的記錄★記錄2016年5月9日--2020年6月14日之間的人生省悟,日常裡的奇想靈思,夢與現實交界的試探不輸給大病,不輸給自我限制,時時擔心家裡的貓,一邊往返於夢與現實之間,一邊不眠不休地記錄1498日。或許,夢是創作精神的原鄉未完待續的創作永恆夢中嘉賓──期望合作出書的王貞治、災難中倖存的安藤忠雄、一起拍攝電影的武田鐵矢、孩童時期的黑澤明、借住畫室的大衛‧鮑伊、穿卡其色大衣與毛線帽的田村正和、經營夜間學堂的大島渚、想配眼鏡的小野洋子、腋下汗臭的瑪莉蓮‧夢露、相約緬甸的荒木經惟與森山大道、本該組成YMO的細野晴臣與坂本龍一、成為詐騙命理師的瀨戶內寂聽、一起聽約翰‧藍濃演唱會的愛貓小玉與黑輪、在紐約辦演唱會沒有任何觀眾的香取慎吾、與貓們,以及穿全套西裝跳入翡翠色深河流游泳的自己。創作祕寶日記∣日記體裁是橫尾宗則的一種創作,藉由每天的記載與反省(或隔日的反省再反省甚而幾日後全盤推翻),完成對自己的評量。無論創作與日常,八十餘歲的世界級藝術家,仍然在尋求碰觸藝術的「真」之境地。日復一日的記事裡,見其心境仍如孩子般清朗、自在,即便日常路徑上,亦嘗試獲得新體悟。視茫茫的他,最常前往會議與就診,兩個極端一樣所獲豐滿,歡痛並在。視茫茫的橫尾,透過自身肉體觀看世界,選擇徹底描繪自己以讓自己消失,或許那已不再是記錄,而是對自我的創作。他寫了五十年的日記,日記內容等同他的自傳。至今他可能還在追尋「自己是誰」,同時也得到了「自己誰也不是」的答案。本書是二○一六年五月至二○二○年六月,四年左右幾乎沒有中斷的日記(持續至今),某種意義上,共時性(synchronicity)是他生活與創造的核心,白天經驗與夜晚夢境結合,以直通藝術創作。每日從夢境簡述起,許多大師級友人紛紛在各式荒誕處境裡出場(已故與在世),進而不再區別日常或夢,使之並列,紀實與虛構合一而每日作息成為故事,橫尾認為,偶然將因此成為必然,藝術就此產生。這是一部尋求個人內外一體化的日記,夢的無意識被稀釋而日常生活逐漸夢化,助益了橫尾的創作思索,而以旁觀者身分閱讀者的讀者,必須小心謹慎踏入橫尾夢的危險之中,它色澤瀲豔,易神暈目眩,一不注意你就取代了橫尾,留在他的日子裡。

79 特價6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解讀日本設計大師:直擊專訪+代表作品+踩點資訊,定義日本設計15人

SendPoints  著
原點 出版
2024/06/17 出版

讀專訪看懂日本設計神髓,用踩點見證大師精彩高度 破解定義日本設計 15 人,看懂日式美學の漫遊課 讀專訪+看作品+旅遊踩點資訊=最有趣的大師讀本 平面設計∣產品包裝∣品牌識別∣形象廣告∣服裝設計∣字體設計∣書籍裝幀∣ 舞台設計∣吉祥物∣雜誌設計∣導視系統 橫尾忠則、原研哉、佐藤卓、佐藤可士和、佐藤大、白井敬尚…… 這些引領世界的日本設計大師,你都認識了嗎? 日本設計,為何是永不退潮的「持久時尚」 除了「關注細節」與「兼容本土與國際性」的通用公式 各領域日本設計大師還有哪些獨門奧義驚人之語? 哆啦A夢車站|銀座ggg美術館|薰玉堂|豐島橫尾館|中川政七商店 日東堂|草間彌生美術館|資生堂東京旗艦店|UNIQLO銀座店…… 去哪裡踩點打卡,可以見證大師精華代表作? ▌成為專業迷弟迷妹,教你踩點輕旅行遍覽大師名作 到東京國立美術館看永井一正「LIFE 系列海報」;去橫尾忠則美術館見識他更多聞所未聞的多媒材創作;去草間彌生美術館享受色部義昭的展館動線與標誌設計;看佐藤卓設計的松屋百貨磚瓦地下通道;去銀座 MUJI 感受最完整的原研哉;進到全玻璃牆的銀座 Uniqlo 完全透視佐藤可士和的品牌設計理念;到資生堂東京旗艦店看佐藤大太空漫遊般的建築奇想;到小田急線看木住野彰悟的標示設計,如何讓匆忙旅人駐足流連;到蔦屋書店、矢口書店、東京堂書店、紀伊國屋書店親手翻閱字體大師們設計的書籍。 ▌日系設計一直夯,定義當下的關鍵15人 與其買一本千元大部頭,本書用最親和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定義當下日本設計的關鍵15人。從專訪、代表作到踩點資訊,用最有趣的方式親近大師。書中不只有你耳熟能詳的橫尾忠則、佐藤可士和、原研哉……更有從平面、產品、品牌識別到字體、服裝等,引領當下各領域的大師,例如:國民設計師佐藤卓、熊本熊之父水野學,羅列他們的發展軌跡、作品歷程、關鍵詞,並以專訪問出不為人知的關鍵心法&獨門奧義。 【感官平面大師──永井一正】 他的「LIFE 系列海報」你一定曾在哪不經意瞥過,海報裡的動物剪影,牠們的「人眼」注視帶給觀者無限靜謐──「設計就是貼近萬物,與生命共舞。」 【日本安迪‧沃荷──橫尾忠則】 平平都是拼貼,橫尾忠則的朝陽、櫻花、海浪、咧著血盆大口的女人為何總能創造出乎意料的效果?奇異純粹的藝術風格引得各界大師爭相與他合作,包括電影導演大島渚、舞踏家土方巽、劇作家寺山修司、《小海女》編劇宮藤官九郎! 【他才夠格設計「草間彌生美術館」──色部義昭】 以「品牌識別+標示設計」,打造草間彌生美術館的最佳引路體驗。2019 年以大阪地下鐵的企業識別設計獲得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亀倉雄策賞」──「我的設計沒有強烈風格,我總是嘗試最大限度挖掘品牌的本質特徵。」 【日本國民設計師──佐藤卓】 每間超市都有他設計的產品包裝:樂天口香糖、明治美味牛乳、可爾必思……他的設計,就是探索「材料特性」。 【MUJI 設計總監──原研哉】 原研哉如何想到「讓消費者自由體驗、自由定義 MUJI」的品牌點子?為何他如此鍾愛「不被發現的設計」?什麼是「不奢華,不廉價」?原研哉為何強調綜合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的「五感設計」? 【能賣的設計,為 Uniqlo 揭開全球序幕──佐藤可士和】 被譽為「能夠帶動銷售的設計魔術師」,是日本設計界與廣告界的風雲人物,操刀過麒麟發泡酒廣告、SMAP 專輯封面、《電視冠軍 2》標識設計、Uniqlo 品牌標誌。「只靠靈感的設計是遠遠不夠的,設計師必須考慮產品背後的邏輯。」 【長久流行的祕訣,熊本熊之父──水野學】 為何世上許多熱潮商品能讓人買第一次,卻無法讓人買第二次?操刀吉祥物熊本熊、中川政七商店、相模鐵道等品牌設計的水野學,從一開始就以「成為經典」設想自己的設計,讓它極其好用,成為新的「必需品」。經典,才能「長久流行」。 【以「手繪字」,打造了六千餘本書籍裝幀──平野甲賀】 他以手繪的「甲賀怪怪體」,馴服了大江健三郎、澤木耕太郎、中平卓馬等名家的書籍裝幀。「字體必須像空氣一樣,可以放心地呼吸。」他的書籍裝幀設計也引領了七○、八○年代的日本次文化。 【最強《idea》幕後創意推手──白井敬尚】 設計人爭相蒐藏、創刊至今依舊廣受歡迎的設計類雜誌《idea》,每期都是夢幻逸品,從封面設計、不同方式的拉頁、不同特性的紙張、特殊印刷、到裝幀上的各種創意,讓《idea》成為最實至名歸的設計類雜誌。 【跨界設計金童──佐藤大】 「看似普通,卻具有極高的靈魂可塑性。」佐藤大的星巴克馬克杯、LV Surface 燈、可口可樂 Bottleware 出人意表的關鍵何在?為何他被《Newsweek》評為「最受世界尊敬的 100 位日本人」之一?他所說的「!」設計術,又是如何讓人忍不住發出驚嘆? 【哆啦 A 夢車站導視系統──木住野彰悟】 操刀過麒麟啤酒、出雲大社、日本航空等品牌設計,木住野彰悟的哆啦 A 夢車站標示設計集合了他的心法大成:如何讓標示系統有效指引旅人?又能突顯主題特色?還能讓行色匆匆的旅人忍不住駐足多看? 【幸福洋溢的服裝設計──皆川明】 「持久的時尚」是皆川明的服裝設計理念。他的服飾品牌「minä perhonen」強調「特別的日常服」概念,連日本前第一夫人安倍昭惠也愛穿。 ▌第一手訪談,聽聽大師的設計之道 VS 經典語錄 「哪怕死了,也還活著。人終歸是在死的行列裡,以靈魂的方式存在。我的作品,都是圍繞著這個問題而創作的。」──橫尾忠則 「若有似無的、細雨潤無聲般的設計,才是高手的設計。」──原研哉 「材料確定之後,我會仔細研究如何提煉昇華設計中的『材料特性』,這是一位設計師能對材料致上的最大敬意。」──佐藤卓 「無法複製的東西才真正具有高價值。你想看到它,得去它所在的地方;想體驗它,也要到它所在之處。我想創造讓人過目不忘的東西。」──佐藤可士和 「當你將設計運用在產品上,銷售額也必須相對提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定設計確實解決了問題。」──水野學 「那些小小的『!』時刻,就隱藏在日常生活中。」──佐藤大 「時尚本身並不是浪費。只有當沒有創作激情的人隨意捕捉時尚並進行創作,當使用者無法從這個沒有激情的物品當感受到它的魅力,自然很快就會拋棄它,那才是最大的浪費。」──皆川明 「我想做的是盡可能沒有偏好的設計。當心血來潮嘗試某款字體,就試著在出其不意的位置放上文字,再減弱設計的痕跡,讓作品看起來像是『意外之作』。」──服部一成 「訊息的乘法更有趣,我會提煉所有的元素和故事,探索這些魅力形式的乘法。」──色部義昭 (原書名:《日本設計大師研究室:定義當下の15人,讀專訪+看作品+去旅行,看懂日式美學的漫遊課》) &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ANNA:時尚教母安娜.溫圖的華麗人生

黑體文化 出版
2024/05/08 出版

揭開時尚教母安娜.溫圖墨鏡下的祕密 《紐約時報》暢銷書 《彭博社新聞》2022年十大好書 她中學輟學,到服飾店工作,只為了追求對時尚的熱愛。 她不斷的積累與努力,一磚一瓦建起自己的時尚王國。 她的影響力超越時尚圈,總統候選人、好萊塢名導、網球名將都向她求助。 她長年頂著捲曲弧度完美的鮑伯頭,用一副墨鏡掩藏所有喜怒哀樂。 她的體態從少女時就恆久不變,她還敦促歐普拉為封面拍攝成功減重。 她是時尚教母安娜.溫圖(Anna Wintour)。 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飾演魔鬼上司米蘭達。米蘭達位高權重,是時尚界的大咖。她專注完美、近乎刁難,讓主角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疲於奔命。這個角色專橫跋扈的形象深入人心,引起觀眾共鳴,也讓梅莉.史翠普一舉奪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這個惡魔上司的原型,就是安娜.溫圖。 電影所塑造的形象廣為人知,但那僅是安娜的一部分。本書作者艾美.奧德爾訪談眾多安娜親友、鉅細靡遺地蒐羅資料,從側面勾勒出有血有肉的安娜.溫圖。她不再只是冷酷無情的惡魔上司,也是內向畏縮的少女、青澀的菜鳥編輯、再忙也要陪伴兒女的職業婦女。 艾美.奧德爾先追溯安娜.溫圖的家庭與童年,如何促使她日後走上窮其一生追求時尚的道路。安娜1949年出生於倫敦,學生時便深受時尚吸引。她中學輟學投入職場,在服飾百貨打工;又因機緣巧合客串模特兒,第一次登上時尚的舞台。此後,她跨海隻身到時尚聖地紐約闖蕩。在《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萬歲》(Viva)、《精明女人》(Savvy)、《紐約》等雜誌歷練後,她如願登上夢寐以求的《時尚》(Vogue)殿堂,建立了自己的王國。 除了描述安娜在時尚圈中呼風喚雨外,本書也提到她的影響力如何擴及藝術、影視娛樂、政治、體育等領域。歐巴馬曾打算提名她擔任駐英大使;布萊德利.庫柏向他諮詢電影選角;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委託她籌辦慈善募款;小威廉絲與她討論網球……她也不吝透過雜誌,表達自己對性別平權、族群平等等進步議題的支持。 安娜工作之外的其他面向也穿插在書中各處。與醫生大衛.薛佛(David Shaffer)共築愛巢後誕下一子一女,即使忙碌而工作步調緊湊,安娜也堅持要抽出時間陪伴子女。雖然在職場中安娜講求效率、不苟言笑,有部屬以「核子溫圖」(Nuclear Wintour)來形容她,但她也非絲毫不近人情。不少同事受作者訪問,憶起安娜對自己的照顧,以及她對新秀設計師的大力拔擢。安娜也善用自己的影響力投身慈善。她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籌募資金,更舉辦各種募款活動,為愛滋病照護機構籌獲上千萬美元。 現年74歲的安娜,自1970年代開啟時尚編輯的職涯。她在時尚圈縱橫半世紀,直面時代更迭與各種挑戰,至今仍然活躍在檯面上。她2020年接掌《時尚》雜誌的全球編輯總監,也曾在2023年來台參加GQ年度風格大賞。本書引人入勝地呈現安娜跌宕的職涯,也揭露許多時尚圈的內幕。透過艾美.奧德爾的文字,看時尚教母如何常盛不衰,並窺見其墨鏡之下不為人知的一面。 本書特色 ★安娜.溫圖在時尚界手握權力近半世紀,本書從她的成長與職涯,探究她崛起的過程。 ★安娜提供作者可訪問的名單,最終作者在書中引用了250多位親友、同事的說法。 ★有別於傑瑞.奧本海默(Jerry Oppenheimer)的《貴賓席》(Front Row)以八卦的方式書寫,本書忠於事實、不誇大且意趣橫生。 名人推薦 Alizabeth娘娘(泰國娘娘)|影音創作者、作家、主持人 Emily Liu |流行趨勢預測師、《越工作越自由》、《「最美五套」質感人生穿搭》作者 JAMIE WEI HUANG 黃薇|JAMIE WEI HUANG 品牌藝術總監/主理人 Kellykiwi 許愷玲|時尚插畫家 Mr. 布雷蕭|時尚觀察家 Ray Chu|RAY CHU主理人 Yutopia 李瑜|時尚生活自媒體人 何兆華|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教授兼院長 何桂育︱「巴黎不打烊」版主 吳世家(Chia Wu)|香港中文大學企業傳播教授、《向時尚品牌學風格行銷》作者 李維錚(Jenn Lee)|時裝設計師 乖總編/盧淑芬|podcast時尚腦內飛主持人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自媒體人 許鳳玉|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學系教授兼院長 陳華珠|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蔡康永|作家 (依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好評 「常常被問如果能夠回去見到剛出社會時的自己,會想跟自己說什麼?這本書就是具備此種功能,透過各個面向的故事,以旁觀者的視角讓讀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應對現實生活的操作模式。」──Alizabeth娘娘(泰國娘娘)(影音創作者、作家、主持人) 「身為服裝產業專業人士之一,常常希望學生能記得:『It is not an example, It is exceptional.』仰望每個產業萬分之一佼佼者的成功範例之外,要記著他們是千分之一的特例。他們是啟發、是靈感,但能帶領你走上卓越的,絕不只是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與他們一樣,而是用清楚的腦袋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去閱讀、研究、分析『為什麼他成功了,她為什麼能與眾不同』。無論是對於時裝、雜誌、媒體、攝影相關行業抱有好奇的你;或甚至只想了解這個你聽過名字的21世紀卓越成功案例,我都非常推薦《ANNA》,讓我們一起藉由這本書,進入Anna Wintour的故事,了解她為什麼會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無法取代的她,並將其轉換為自己人生的養分。」──JAMIE WEI HUANG 黃薇(JAMIE WEI HUANG品牌藝術總監/主理人) 「Anna Wintour,一個是否身處時尚界應該都如雷貫耳的名字。無論你是從美國版Vogue看到她的作品、在時裝週各場大秀中看到她戴著墨鏡,頂著鮑伯頭看秀的身影、在有時尚奧斯卡之稱的Met Gala看到她與團隊的磅礡典禮,或是在《穿著Prada的惡魔》猜測過她的工作態度,這些都是她,或許也都不是她。看完這本書,可能我們都對Anna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知道她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到現在時尚守門人的地位的。」──Mr.布雷蕭(時尚觀察家) 「本傳記深入但不刻意,以清晰且生動的筆觸呈現安娜.溫圖的多層面形象。作者以細膩的筆法透過採訪記錄了許多⼈與安娜共事的經驗,從中展現了她的領導風格與⼯作模式。同時,透過深入探討安娜的背景和對時尚界的影響,這本書也打破了⼈們對於時尚編輯的刻板印象。讀者將會在書中找到易於理解的觀點,並進一步了解這位傳奇⼈物的真實且具爭議性的故事。」──Ray Chu(RAY CHU主理人) 「在巴黎香奈兒時裝秀上我見過ANNA(安娜)數次。一如書中所述,安娜戴著墨鏡與精緻的裝扮,靜靜地以沉默的形式展現她的權威與形象。本書作者採訪了250多位人士,撰寫成被形容是「穿著Prada的惡魔」安娜的傳記。書中描繪了時尚雜誌與產業中複雜的人與事,建議讀者可聚焦於安娜的職場生存與知識、技術及能力的發展,你將會看到一個為了夢想的人,如何在自我要求與鬥爭謠言中,一路過關斬將地擴展職權,最終成為時尚界呼風喚雨的共主。」──吳世家(Chia Wu,香港中文大學企業傳播教授、《向時尚品牌學風格行銷》作者) 「Anna有著野心也有脆弱,也許殘酷,但內心也充滿好奇心喜歡動手做。安娜是時尚界最有權勢的女性,同樣的,她也是女兒、媽媽、奶奶,讀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Anna那鮑伯頭戴著墨鏡的冷酷造型,不再只是一個時尚形象,而是一個踏實又精彩的生命。這本書像是一場靈感的狂歡,如果你對時尚和文化著迷,相信時尚能讓女性感悟自我,尋找自己在世間的位置,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李維錚(Jenn Lee,時裝設計師) 「時尚圈有個不成文的陋習,地位的高低,有時會以遲到的誇張程度來一較高下,因為越重要的人,就非等不可。但多年前,在米蘭時裝週Armani秀場,我正好坐在安娜.溫圖背後,當年時裝秀幾乎場場延遲4、50分鐘才開始,可能是設計師在後台還在神經質地調整模特兒身上的細節,多數時候是因為『遲到大賽』,我驚訝地看著安娜.溫圖準時又安靜地坐在她的位子上,毫不浪費時間握著手機辦公,這種紀律……。而當已經清楚知道自己是誰,其實,就不需要再去證明,安娜.溫圖就是!看完這本書,就會了解真正的她是誰。」──乖總編/盧淑芬(podcast時尚腦內飛主持人) 「《ANNA》一書,作者生動地描述了安娜.溫圖在時尚界的影響力和地位,展現了她在時尚產業的獨特地位和不斷創新的眼光以及對於時尚產業發展的貢獻。《ANNA》不僅是一次時尚探索,更是對於追求夢想和勇於突破的啟發。無論您是時尚愛好者還是追求創新的靈魂,都值得一讀,讓您深入認識時尚界的傳奇女王,啟發您探索時尚產業的無限想像和激情!」──許鳳玉(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學系教授兼院長) 「在浩瀚的時尚銀河系中,每一位旅人都進入獨特的思維「飛航模式」,其中,從1988年啟動的「安娜模式」,堪稱為經典時尚生態系的GPS,她的紀律美感,定位時尚、導航風潮!」──陳華珠(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此作精彩描繪神祕的時尚界女王,惡魔就藏在細節裡。」──安德魯.莫頓(Andrew Morton),《紐約時報》暢銷書《黛安娜傳》(Diana: Her True Story)作者 「安娜.溫圖的人生大小事一直不為人知,吊盡大家的胃口,就像是她的雙眸藏在招牌墨鏡後面一樣。此作訴說她的精彩故事,極其徹底、犀利又難以抗拒。」──希拉.維勒(Sheila Weller),《紐約時報》暢銷書《嘉莉.費雪傳》(Carrie Fisher: A Life on the Edge and Girls Like Us)作者 「《安娜》一書奠基於出色的寫作手法和詳盡的研究資料,充滿你一直以來渴望知道的細節:溫圖的早年人生,還有她如何以過人的天賦,積累驚人又歷久不衰的權勢和影響力。」──蘿莉.伍勒沃(Laurie Woolever),《波登傳》(Bourdain, The Definitive Oral Biography)作者 「《安娜》從頭到腳刻劃溫圖,其中的細節讓人愛不釋手。此書精彩又全面地剖析光鮮亮麗但是殘忍的時尚媒體界和他們最具標誌性的女王。」──麗莎.拿坡里(Lisa Napoli),《NPR之母傳奇傳》(Susan, Linda, Nina, Cokie: The Extraordinary Story of the Founding Mothers of NPR)作者 「奧德爾以此本深入研究之作,帶領讀者一探究竟招牌鮑伯頭和墨鏡之後的溫圖,詳加檢視這位時尚界女王。」──莎拉.蓋伊.福登(Sara Gay Forden),《Gucci:精品帝國真實的慾望、愛恨與興衰》(House of Gucci: A True Story of Murder, Madness, Glamor and Greed)作者 「精彩得就像是現實版《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伊莉莎白.戴伊(Elizabeth Day),小說家、《觀察家報》(Observer)特約撰稿人 「充滿有趣的細節……對於時尚雜誌當下(或是過去)的運作模式,奧德爾的洞悉引人入勝……眾人皆知溫圖登上雜誌王國的高位,閱讀此作更能窺探其各種絕佳妙計和行差踏錯。」──《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艾美.奧德爾的新作是暢遊溫圖世界的絕佳機會,書中道盡高級時尚圈的勁爆軼事,不僅如此,此作更引人深入瞭解時尚女王是如何築起和治理她的魔法王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奧德爾此作資料來源豐富,充滿趣聞軼事。雖然她顯然贊同她的描寫對象,但也率直地道出溫圖的過失。」──《泰唔士報》(The Times) 「艾美.奧德爾的安娜.溫圖最完整的傳記,剖析時尚界的一大爭議人物,揭開光鮮亮麗的《時尚》版面,同時在批評、理解和虐待狂事蹟之間取得平衡:她可是讓歐普拉為了雜誌封面減掉二十磅耶。」──《滾石》(Rolling Stone) 「安娜長久居於高位的秘密,就是奧德爾這本傳記的主題,書中資訊來自採訪溫圖緊密的核心集團。她以重視隱私出名,不易親近也是眾所周知,因此她的密友親信參與此書的報導過程,象徵溫圖本人給予同意。然而,奧德爾並非道盡好話,而是詳述溫圖野心勃勃的發跡過程,及殘忍無情地爭權奪利,同時以恰到好處的八卦和軼事點綴其中。」──《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 「奧德爾採訪逾250位人士(許多人本身就是形象鮮明、談吐有料的人物)……奧德爾帶著讀者領略溫圖對於時尚的終身熱愛、她的個人生活和戀愛史,主要還有她橫跨數十年的職涯……奧德爾的寫作手法靈活流暢,書中的資訊規模和細節,使得本書對於時尚和出版業軼事的愛好者再適合不過了,因為安娜的職涯和雜誌新聞業的變革是齊頭並進的。」──《書單》(Booklist)「星級評論」(Starred Review) 「此書的亮眼之處……在於以私密細節刻劃一位以神祕出名的人物……同時直白道出溫圖相對有疑慮的面向……一位謎樣人物的精采描繪。」──《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媒體界標誌性人物的最全面傳記……本書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奧德爾以詳盡的資料勾勒出溫圖的廣大影響力。」──《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本書是難得的佳作。此書全面、客觀地探討溫圖長久、為人津津樂道但是往往充滿爭議的職涯,同時讀起來充滿趣味。」──《德州月刊》(Texas Monthly) 「此書以無比全面、客觀又人性化的方式,描繪時尚界權勢第一的女性,她同時也是美國權威企業領袖……奧德爾採訪超過兩百五十位人士、翻遍信件和雜誌,端出無數勁爆、揭露性的細節。」──《式樣》(The Cut) 「此作以大量細節揭開一位神祕人物的面貌。本書展現了時尚界權威不為人知的一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com) 「過去三十年,安娜.溫圖始終是許多八卦專欄談論的對象,自身也成為流行文化的標誌性人物。然而,對於這位墨鏡下的女人,眾人所知甚少,此書出版後就不一樣了。」──FASHIONISTA網站 &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Dieter Rams(迪特.拉姆斯):作品全集

臉譜文化 出版
2023/11/09 出版

德國工業設計之父,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 本書為台灣第一本Dieter Rams專書,277個經典設計,302幅彩色照片 長達73年的永恒設計 「Dieter Rams:對Apple深具影響的傳奇設計師。」——CNN 「Rams的作品及帶給我們的啟發,稱得上是設計之本。」——Jony Ive,前蘋果首席設計長 此作品全集與Rams本人密切合作,是了解Rams,這位史上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產品設計師之終極參考書。 六十多年來,Rams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消費品定義了外觀、感覺和功能。他將「好設計十原則」做為一種理念和實踐,以更全面、更負責任的方式讓這個領域變得更好,也讓他建立了享譽全球的聲名。 這本書是Rams一生中所有設計產品的詳細目錄,是對他在工業和產品設計領域開創性貢獻的真正紀念。書中包括302幅彩色照片,按時間順序編排,且每件產品都附有說明和規格明細。 Dieter Rams是德國著名的工業設計大師,1932年出生於德國威斯巴登,1947年,進入威斯巴登藝術學院(Werkkunstschule Wiesbaden)攻讀建築和室內設計。1955年,投身德國家電企業Braun,隔年開啟與家具品牌Vitsoe合作的契機,1961年成為Braun首席設計師,1981年受聘為漢堡設計學院教授。他領導百靈設計部門超過三十年,產品橫跨咖啡機、電腦、收音機、視聽設備、家電產品與辦公室用品,經典作品如留聲機SK-4、D系列幻燈片投影機、RZ57模組化家具系統、606通用貨架等,為世界各地博物館收藏。 “Less, but better” (少,卻更好)是Rams一生追求的設計理念,可謂當代極簡主義和新功能主義的設計大家,與日本最重要的工業設計師、GK 設計集團創辦人榮久庵憲司志同道合。拉姆斯認為好設計是創新的、實用的、具美學價值的、簡單明瞭的、不突兀炫耀的、克制的、經久耐用的、周密的、環保的、愈簡單愈好的;他提出的好設計十原則,被奉為設計最高準則和美學典範,強調功能、以實用為核心,乾淨俐落、簡約優雅的設計,對前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深澤直人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德國20世紀中後期的工業設計,給予21世紀成功電子產品一個無可取代的靈感來源,而Rams顯然是最重要的靈魂人物。 本書堪稱Rams的設計生涯全紀錄,以五大時序呈現,從1947年的手繪草圖拉開序幕,到2020年最新一版的606通用貨架,277個作品、300餘張高清全彩照片,彙集了他長達七十三年的永恆設計。透過珍貴的收藏與研究資料,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國際設計大師的創作歷程、設計哲學與標準典範,也盡窺前半世紀世界工業設計領域的潮流變遷。 &

79 特價14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那些美麗的事物【經典長銷版】:花森安治言葉集。首次國際授權!

花森安治  著
悅知文化 出版
2023/10/12 出版

《生活手帖》初代編集長花森安治作品首次國際授權「融入日常生活的美,才是名副其實的美。」花森安治透過充滿慈愛的觀察之眼,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凡的「美」,並以小巧細膩的隨筆插圖及發人深省的簡短文字,捕捉這些動人的美麗時刻。收錄500幅手繪插圖,搭配如詩的珠玉短句,打造及守護「理所當然的生活」。──本書特色──▍關於美無論男女,只要活著,就會對美有所期盼,這是人的本能。而所謂的美,不管是對於內在還是外在,都是一種幸福。既然如此,就不要羞於渴望幸福。▍關於設計只要一點點的小小巧思,就能創造出無限喜悅與滿心愉悅。▍關於時尚全身裝扮得宜的首要條件,就是切勿過度打扮。搭配得體,並不需要散盡家財。▍關於編輯認為編輯這份工作,其實是講求「工匠」般的才能的。因此,我希望能夠忠於編輯一職,至死方休。在那一刻到來之前,我會不斷地採訪拍照、撰稿寫作,讓那枝校正的筆染紅我的手指,讓我無愧於編輯這一現職。──書籍裝幀──圓背精裝典藏本、進口美術紙裱褙、溫潤米色映畫紙內頁,具象呈現大師心目中的日常之美。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平面設計大師力【暢銷經典版】:職人學、座右銘與生涯規劃

原點 出版
2023/10/02 出版

※線上課程「彭星凱論設計|改變觀看視野的思考與實作」※ 指定參考書籍 提出設計師宣言∣創辦TED∣提倡休假力量 Pink Floyd專輯、I❤NY、IBM LOGO、英國交通識別、網格系統 【1915-2017˙跨百年精選】 平面設計大師的勵志人生學 巔峰之作+座右銘+彼此點評=讀了精華版的平面設計史 在圖文資訊傳播爆炸的今天,我們必須要問,平面設計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聶永真、何佳興、彭星凱等台灣平面設計11人┼專業4人──讚賞推薦 保羅•蘭德、Saul Bass、Otl Aicher、田中一光、 橫尾忠則、五芒星、施德明、MM/Paris、嬉皮諾斯底…… 看見他們的追求與路徑!收錄77位平面大師的生平,理念及生涯 ※入選5分鐘讀設計「這20本書,大大升級你的風格」選書※ ∎令人好奇的平面設計師故事 ●發揮平面設計的專業,二戰時期為猶太人假造證件的人道設計師──威廉•桑德伯格 ●用詩人與商人的語言,賈伯斯與無數平面設計師尊敬的識別設計教父──保羅•蘭德 ●60年代的設計偶像,抹除平面設計與觀念藝術分野,為滾石樂團設計出最吸睛專輯──羅伯•布朗瓊 ●當仁不讓提出設計師宣言「優先事物優先」,用設計改變世界,始終信仰自身理念的革命設計師──肯•加蘭 ●斜槓設計師第一把交椅,創辦TED演講致力於資訊傳達設計的建築師──理查•索爾•伍爾曼 ●日本安迪•沃荷,融合神祕學與迷幻風意象,與現代主義背道而馳──横尾忠則 ●不被金錢支配、活出自我理想,《Joy Division》第一張專輯的偉大設計師──彼得•薩維爾 ●玩弄設計的第四道牆,包辦Pink Floyd及大咖樂團的專輯設計,不惜做出一隻9尺巨大豬汽球,只為拍一張專輯封面照──嬉皮諾斯底 ●站上TED Talk,暢談「休假的力量」、創造幸福的7條定律,不惜關閉工作室一年,保持創作能量的葛萊美獎專輯設計師──施德明 ●他們之中,有人擅長業務,有人專長得獎,有人讓客戶買帳,拿相同薪水,獲利能力差距三倍,但人人都扮演重要角色的成功設計事務所經營之道──五芒星 ∎為理念行動,他們的人生是一則則難忘的動人故事 平面設計門檻不高,在圖文資訊傳播爆炸的今天,我們必須要問,平面設計的價值究竟是什麼?平面設計的演變與設計史的脈動息息相關,於生活中無所不見,但我們對於成為一位平面設計師的概念卻是過於簡單,甚至是匱乏的。平面設計師自然對自己的工作有十足的駕馭力,但光靠描繪生平,也許連他們自己都很難說清楚自己的偉大和優秀之處(許多設計師都已寫入書本裡,但還是有一些遺珠之憾)。本書述說了1915-2017,近百年來77位平面設計大師的生涯之路。他們追求不只是好看的設計,積極參與藝術活動,主動介入社會,辦展覽,企劃活動,為自己的理念發聲,企圖改變這世界。 ∎不單看經典之作,學用大師之眼,評價自己,也點評他人之作 書中不僅說出每位大師的獨門絕活、他們愛用的字體、設計手法,更道出他們的座右銘,像是「字體越是乏味無趣,它對於排版者就越有用」、「當客戶明瞭修改設計,不是吃到飽的自助餐時,他們突然間就不餓了」、「把美的東西拿來看,醜的東西拿來用,這種事根本不該發生」、「最大的意義,最少的手段」、「網格系統只是協助,不是保證」、「一個LOGO,若是沒設計到極簡、極節制,就不可能存活下來」。 除此之外,他們更互相點評,特別是美國設計教父保羅•蘭德。他曾引用蕭伯納的名言:「有能力的,都在做事;沒能力的,都在教別人。」在他心目中,誰是那位有能力又會教書的設計師?誰又是他口中沒人比得上的厲害大師?他最欣賞的日本設計師是誰?誰結合創意與商業的方式,就像一位魔術師?惺惺相惜的金句,處處機鋒。 ∎用詩人與商人的語言,改變昨日世界,開啟未來視覺 從中將明白被稱為偉大設計的海報、專輯封面或一張傳單的背後,不僅是革命性的視覺開創,更有著支撐其創作的生命紋理,他們透過設計與當代社會互動,使平面設計不再只是美工設計,更是凝聚思潮的時代語言,他們用著詩人與商人的語言,讓平面設計成為一門成熟的專業,帶來更深度的價值與設計上的美感。 平面設計師11人+ 專業4人── 讚譽推薦 三人制創∣何佳興∣施博瀚∣許晉維∣彭星凱∣馮宇∣廖韡 ∣蔡南昇∣賴佳韋∣聶永真 ∣霧室 & 陳俊良∣設計師/策展人&& 陳德政∣作家&& 鄒駿昇∣插畫家&& 鄭司維 ∣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教師 ∎平面設計師的推薦真心話 聶永真 我最喜歡的M/M Paris竟然靜靜的放在最後一個,沒有被作者做任何下註(sad) 鄒駿昇 我欣賞Otl Aicher、Wim Crouwel、橫尾忠則、Saul Bass等……(工作室不掛自己作品,都掛著他們的作品)。 我對Saul Bass的作品一見鍾情。Hipgnosis的作品太傑出,所圍塑的畫面可以被歸類在藝術範疇。直到現在,我還在懊悔當初在紐約MoMA pS1的藝術書展,沒買下橫尾忠則的原版版畫(因為窮學生負擔不起那樣的價格)。 何佳興 我喜歡西方的埃米爾•魯德和東方的橫尾忠則,一經典嚴謹,一感性活潑,兩者互補,彼此相融,讓平面設計更兼容並蓄。 馮宇 横尾忠則是我的偶像!而且如果沒記錯,我們當年應該是台灣第一本採訪他作為當期特集人物的雜誌呦~~! 三人制創 每次只會提一個最完美的設計案,且不容許客戶修改他的設計(真的很難呀!)。 能夠把一個企業LOGO做到極簡極節制但又能夠深植人心成為經典,Paul Rand是我們在做設計的路上最景仰的精神導師。 廖韡 學生時代很喜歡看福田繁雄、Sagmeister的作品;專職平面設計,嚮往田中一光的現代與文化感;從事書籍與排版工作,Brockmann是心中圭臬;身為體育愛好者,Otl Aicher與龜倉雄策設計的奧運標誌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賴佳韋 我相當推崇Saul Bass,他的作品在我學生時期給我極大的震撼,看似簡單粗糙的圖形卻擁有巨大的力道,將想傳達的訊息乾淨俐落地一記直拳重擊你的心裡。 蔡南昇 横尾忠則的設計散發著神祕、讓人無法忽視的特異能量,宛如藝術般有著極強烈的自我主張。看這個時代的天才在平面設計裡追求自我表達極限、演繹熱情的能力,常引我反覆觀看與思考。 霧室 Irma Boom 與 M/M Paris的作品,對我們來說就像是可觸摸的夢境。 原書名:《改變這世界,平面設計大師力:職人學、座右銘與養分》 &

79 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血淚無比的遊戲產業:世界十大傳奇電玩的製作祕辛

好人出版 出版
2023/08/16 出版

美國國家暢銷書榜之唯一的遊戲開發紀實書籍 亞馬遜近五千個高評分,遊戲愛好者一致推薦 史上最神秘的數位產業,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 那些你我都玩過的遊戲又是怎麼做出來的? 魂系遊戲、ARPG、FPS等現今耳熟能詳,玩家們早已玩爛的這些遊戲背後,到底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 每位玩家的童年,都有一顆打到「喬丹之石」的夢,但是這種裝備又該如何設計出來?又為何需要設計極度稀有的機制或道具?這是一本從遊戲設計師角度,再經由新聞編輯採訪整理而成,而從玩家角度的來看,這些設計雖帶來了正面效益,通常也都有其負面效應,而遊戲設計師耗費他們的心神、汗水,將人生注入於設計遊戲中,為的就是將最好的遊戲內容呈現給玩家。 然而,我們從未知道這些遊戲背後的製作歷程,所幸,有了傑森.史奈爾。他以平穩的口述、紀實語調,將這十款遊戲的製作故事記錄下來── 永恆之柱(Pillars of Eternity) 經典的柏德之門式回合制遊戲 秘境探險4(Uncharted 4) 湯姆霍蘭德主演改編電影,知名的探險動作遊戲 星露谷物語(Stardew Valley) 模擬在牧場生活的治癒遊戲,全球已突破兩千萬套,史上最暢銷遊戲之一 暗黑破壞神III(Diablo III) 填滿台灣人童年的世界最知名遊戲IP,網咖曾盛行一時 最後一戰:星環戰役(Halo Wars) 微軟公司最知名的原創遊戲IP,你我小時候在大賣場絕對試玩過的現象級射擊作品 闇龍紀元:異端審判(Dragon Age: Inquisition) 奇幻類角色扮演遊戲代表作品 鏟子騎士(Shovel Knight) 募資遊戲的傳奇 天命(Destiny) 除了鬥陣特攻外,動視暴雪旗下最知名的射擊遊戲IP 巫師3(The Witcher 3) 《獵魔士》改編遊戲,重現世界最知名奇幻作品場景,浩大的史詩級製作 星際大戰1313(Star Wars 1313) 被盧卡斯取消的星際大戰系列遺珠 以上的遊戲幾乎在遊戲玩家的耳中都是再熟悉不過的名字,但是你知道嗎?暗黑破壞神III上市之時,製作團隊竟然把掛點的伺服器擺在一旁,然後在公司內開派對!?《獵魔士》小說系列又如何被遊戲公司看上並取得改編授權,然後經由美術創作,重現小說內知名橋段與場景?以《最後生還者》系列聞名全球的頑皮狗工作室,又如何統整內部矛盾,將日後這些知名遊戲開發出來? 傑森.史奈爾的這本書,除了深入遊戲公司內部,還取得許多不具名人士透露的業界秘辛,以毫不保留的紀實語調,將遊戲業界令人心酸、無法明說的過往寫入書中,得以讓不見光的部分終於被攤在陽光下── 本書特色 1.《暗黑破壞神III》當年轟動全球的Error37事件內幕 2.《星際大戰1313》被盧卡斯影業廢案的背後故事 3.《巫師》系列如何從世界知名奇幻小說《獵魔士》改編而成 4. 以《最後生還者》系列聞名全球的頑皮狗工作室如何在這十年統整內部矛盾 &

7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時裝存在主義 A DECADE OF JAMIE WEI HUANG

黃薇國際 出版
2023/07/20 出版

/關於這本書/ 由第一人稱敘述的Jamie Wei Huang 品牌十年的過程、經歷、與經驗。也是我腦海裡反反覆覆的一些念頭;甚至我的murmur、我的邏輯,進而沉澱成屬於我的哲學的一些過程。 你會因為不同的生活經驗,不同年紀與人生階段產生某些連結與感受。也許你是充滿期許的新生代,正在為夢想找到一絲可行的方式,有著無法忽視的熱誠,抑或只是對產業有著些許的好奇。 任何論點與作品都應該產生某些的影響、想法,甚至一定程度的不認同。如果你闔上並帶著情緒與想法離開,你的思考與觀點,也都將成為本書的一部分。 A DECADE OF JAMIE WEI HUANG分享從求學到產業的經歷,從自身觀點切入評論產業變化。作品是我當下的紀錄,這本書也是品牌與個人之間的關係,這十年中的創建、拓展、檢視與重組。 這本書並不是說著我個人的成就,所有的一切都不可能由我一個人達成,畢竟我抗拒社交,更不會行銷。藉此感謝生命中出現,提名與未提名的所有幫助協助過我與這個品牌的人類們。 本書特色 /關於工藝精神的當代女裝品牌 - Jamie Wei Huang / 品牌十年品牌書 Jamie Wei Huang 認為服裝與藝術創作皆只是傳達在不同材料上的立體空間展演。 在服裝創作上不為潮流與時尚流行所左右,堅持以職人精神的對待服裝與過程。 研究創作過程之勞動美感,將精工工藝技術與態度創作服裝。 重新論述傳統時裝產業對服裝的刻板消費態度與快速時尚, 將服裝作為個體自我意識表達的一個窗口與語言, 作為述說個體故事的管道而非只是時尚商品。 Jamie Wei Huang 以藝術概念角度出發, 以研究媒材細節和中性輪廓為創作主軸的品牌精神。 強調創作過程中之工藝性,以精工與人文為主軸, 使用BY-PRODUCT(皮革副產品),堅持不用稀有皮草,探索材料的研究與結合。 透過材料的語言與組合,詮釋觀者的自我意識表達與探索。 品牌歷屆受邀發表於倫敦時裝週「British Fashion Council」英國服裝協會官方展場, 銷售於巴黎時裝週訂貨會,目前由代理商代為銷售。 作品銷售於英國Dover Street Market、Urban Outf itters、日本ISETAN、 BEAMS 百貨、澳洲DAVID JONES 百貨、香港IT、D-Mop、FARFETCH、 柏林TEMPORARY SHOWROOM、北京YOHO、英國HARVEY NICHOLS 等30 餘國際賣點全球同步上市。 得獎紀錄 2014 -Current Creative Director / Jamie Wei Huang LTD 2018 Judge of Graduate Fashion Week / SUPER DRY AWARD - London 2019/2017 Top Young Asian Leaders / Taiwan Tatler Generation T 2016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Uniform Design 2014 Finalist / VOGUE ITALY INTERNATIONAL TALENT AWARD 2014 Winner / ELLE TAIWAN NEW TALENT AWARD 2013 TOP 5 / DESIGNER FOR TOMORROW 2013 GRAZIA Berlin Fashion Week Opening Show - 2014SS 2012 Nationale Des Beaux - Arts, LOUVRE 2011 Médaille de bronze / Le Salon 2011 Société des artistes français 2010 Taiwan National Large-sized oil Paintings Exhibition &

9 特價7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圈外編輯

都築響一  著
臉譜文化 出版
2023/07/01 出版

這本書不只是談出版、編輯、文字工作、自由工作者 更記錄了一場不向社會、體制妥協,不斷「追求自己的真實」的痛快人生 日本當代最具獨立精神的自由編輯 指標性生活文化誌《POPEYE》、《BRUTUS》前編輯 木村伊兵衛獎得主 都築響一 40年體制外生涯總回顧 直探在現代社會「生存」的本質,重擊每一顆冀求新事物的心 「定義這個時代的是什麼呢?應該就是我們已進入『無潮流時代』的事實吧。」 都築響一,可說是日本此世代中最具真正獨立精神的自由編輯與文字工作者。 他於七〇年代擔任當時草創的文化雜誌《POPEYE》、《BRUTUS》特約採訪編輯,獨立前往美國等地採訪, 引進介紹許多當時主流媒體未關注的當代藝術,也間接替這兩份雜誌打下後來能引領流行文化至今的基礎。 但面對轉為高薪穩定的正職編輯機會時,他毅然拒絕,移居京都,繼續他的體制外文字工作人生至今,四十年來從未領過月薪,過著背離主流的生活。 「我永遠是個圈外人。對室內設計圈、藝術圈、音樂圈、文學圈而言,我都是外人。 我為什麼能夠在圈內採訪、做書呢?簡單說就是因為『專家的怠慢』,不過如此。 專家要是動起來,我只要當個讀者就了事了。他們不動,所以我才動。 而我勉強能將行動和工作勾搭在一起,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還活得下去。 我就像是不斷走在危橋或鋼索上,不論多久都抵達不了對岸閃著霓虹光的『版稅生活』。」 書名中的「圈外」一詞,在日文裡也有「手機沒有收訊」的意思。 作者這四十年來選擇背離體制,就彷彿「失去了主流社會的訊號」一般。 但在沒有收訊的人生裡,他卻看見了許多我們從未留意的事物。 在《圈外編輯》這本書中,他完整回顧了他這四十年的獨立職涯: 在《POPEYE》、《BRUTUS》工作時,他們從不開會、不做企劃、各編輯獨立運作,卻創造了一個個具有個性的專題報導; 離開東京後,透過一個個不同的編輯案及採訪,他逐漸建立起有別於主流文化的編輯觀點; 他刻意追求「普通」、「隨處可見」、「低俗」的事物,反而捕捉到了主流媒體漏失的文化觀察; 面對學院體制,他不屑一顧,認為體制外的藝術才有生命力,而最需要藝術的人,反而是社會中的弱勢者; 雖然他不斷出版文字、攝影作品,舉辦了大型個展,甚至獲得了有攝影界芥川賞之稱的「木村伊兵衛賞」,但他卻一直認為自己只是在「紀錄」而非創作; 而被問到認為不斷衰退的出版界會有怎樣的未來,他認為「走上末路的不是出版這個媒體,而是出版業界」, 透過自費出版、電子書、網路平台的興盛,內容將主宰一切,紙本書則將成收藏品; 在2012年,年近六十的他更開發了自己的網路平台,創辦付費制數位電郵雜誌,不斷追求新媒體的可能性, 更認為「科技是一無所有者的武器」,最後預估整個世界將進入一個「無潮流時代」,所謂的「流行」將消失…… 「我是報導者,不是藝術家。報導者的工作是持續待在最前線。 戰爭的最前線不是總統辦公室,而是遍布泥濘的大地, 同樣地,藝術的最前線不是美術館或藝術大學,而是天才與廢渣、真實與虛張混雜的街頭。」 在科技為大眾消弭技術門檻,讓自媒體得以興盛的這個時代,獨立的文化創作精神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但在批判、背離主流文化之餘,我們該如何真正實現獨立精神?都築響一在這四十年生涯中身體力行所獲得的生命經驗, 以及他面對文化、媒體的觀點,或許正是我們可以參照借鏡的,也將成為這個追求獨立精神時代的一劑強心針。 &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COCO Rules:香奈兒時尚箴言

大是 出版
2023/06/29 出版

◎「生活中最棒的東西不須花錢,次好的東西則非常非常昂貴。」 ◎「無法穿上街的時尚,就不算時尚。」 ◎「只有在妳穿高跟鞋能走路時,穿它們才是好點子。」 ◎「別浪費時間捶牆,還奢望把它變成一道門。」 ◎無須天天盛裝打扮,但「要穿得像今天妳會遇到妳的死對頭一樣」。 ◎香氣決定妳如何被「看見」,請謹慎使用。 100年前,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重新定義了女性的穿著。 她捨棄束腰馬甲、裙撐、拖尾裙擺與厚重首飾等元素, 只用最簡單的線條和黑白色,讓女性露出腳踝、剪短頭髮,甚至穿上西裝褲。 她設計的黑色小洋裝、2.55菱格紋包款與雙色鞋,至今仍是時尚的象徵。 誰是可可.香奈兒?她原名嘉柏麗.香奈兒, 11歲時母親過世,她和妹妹被送進孤兒院; 18歲時,她離開孤兒院,開始擔任裁縫師,為騎兵軍官縫補褲子。 她在軍官的派對上總唱〈誰見過可可?〉(Who Has Seen Coco?), 每當她登臺,觀眾都高呼「Coco!」於是,她便將名字改為「Coco」。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男人得去前線打仗,女人只好外出工作, Coco設計的簡約服裝就成為實用主義的代表,一舉躍上國際舞臺。 1921年,Coco創造出她的第一款香水──香奈兒N°5, 幾年後當記者訪問大明星瑪麗蓮.夢露:「妳晚上穿什麼睡覺?」 她竟回答:「我只『穿』(wear)幾滴香奈兒N°5。」 & & 作者凱瑟琳.奧莫羅德,曾為《金融時報》、《哈潑時尚》等媒體撰稿, 這一回她和曾執導Fendi、Prada等精品廣告的插畫家卡洛琳娜.梅利斯聯手, 以現代觀點,重新詮釋Coco的時尚箴言, 讓Coco的智慧與自信,引領妳找到自己的生活態度。 & ◎基本款才不無聊 一條剪裁良好的黑長褲配上白色針織衣,永遠不退流行。 至於薄紗百摺和荷葉邊,總在流行中來來去去。 因為Coco風格就是:簡單,是真正的優雅。 ◎找到你的命定脣色 Coco從來不在沒擦上脣膏的狀況下就走出家門, 如果妳覺得自己老是無精打采,該拿她當榜樣: 「傷心難過時,就補擦口紅,主動出擊。」 ◎穿高跟鞋的祕訣 只要一點高度,就能讓自己更好看。 鞋子的確要高,但不能細高到讓妳看起來像不能走路的小鹿班比。 最能讓妳舒服逛街的高度,就是一吋跟鞋(約2.5公分)。 ◎在你決定剪掉新品上的價格標籤前…… .坐在椅子上,確認長褲的褲頭沒有太短,腰圍沒有緊到讓妳不適。 .若是低領口的衣物,就穿它四處走走並坐下,確保領口不會往下垂。 .注意內襯──絲質、緞子和棉料都很好,其他的合成材質對妳絕對沒有幫助。 .奢華必須舒適,否則就不是奢華了。 在能力範圍內,妳值得一件昂貴的精品, 但如果妳得為此調整腰帶或緊縮小腹、走得蹣跚不穩,那絕對不值得, 唯有穿得舒適,才是奢華。 30個名句,超譯Coco的自信生活, 無論穿什麼都很時尚。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素直設計Book Design:楊啟巽作品集1996-2022:Yang Chi-Shun Collection

楊啟巽  著
大辣 出版
2023/02/09 出版

★「這本書豐美雅緻,推薦是我的榮幸!」──林懷民★「喜歡他設計的外衣在風中佇立飄飛的身影。」──初安民★「一直沒有忘記當年收到《弱滋味》封面時的感動。」──林裕森★「彷彿蘇東坡筆下的〈花影〉詩,重重疊疊,無一不美。」──蔡璧名★「當下驚豔,就此傾心。」──葉怡蘭金牌美術設計師楊啟巽的創作之路累積三十年創作,從上千作品中精選兩百本剖析設計概念,從封面、內文排版、裝訂到用紙,一一解密一本書出版的重要過程「他設計的外衣,安靜溫煦如春日陽光。」──初安民本書約有兩百本書的介紹,分為四大部分:文學創作、攝影紀實╱電影、生活風格、圖像小說╱漫畫與其他Part 1文學創作Literary Creation設計其實是一種理解和轉譯文本後的創作,重新導回了書的題旨內涵,這牽涉到詮釋的問題,一本書的封面它面對的是作者、設計者、編輯、通路、讀者。楊啟巽在平面設計的世界中注入自己的態度和意念,隨著視覺符號的指引和暗示,也同時抵達一個意象的世界,讓讀者在進行文字閱讀時,可以同時咀嚼視覺開啟的興味。在諸多封面之中,不只是視覺的饗宴,其實更深地觸動某種時間的印記或封印。Part 2攝影紀實╱電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 Movie圖文如何在紙本呈現,或是以文為主、圖為輔,或以圖為主、文為輔,在文圖方面勢均力敵、各有所表,如何做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很不容易。楊啟巽在了解書籍內容後,即能掌握到全書精神,設計出相得益彰的封面、扉頁、內頁版型,讓這書猶如心靈之旅般的、帶領讀者循序漸進,踏入一個由紙本構建、包括有宗教、建築、美術、攝影甚至文學的綺麗世界。Part 3生活風格Life Style圖文書的呈現難度頗高,楊啟巽能將龐雜圖文內容格式在有限頁數裡,卻一點不曾因此走向繁複,反是更簡致、更精煉,在有限頁數裡,透過簡約洗練的塊面分割、圖文對映、有致留白,使全書流露悠悠迷人的雅逸寧謐之風,且在舒坦鋪排鋪陳成宛若生活散文書般的從容寫意。這是,見山又是山之境。好設計,靠的當不是一味強烈的線條、色彩、圖案的勾勒堆砌,而是尺度、量體的微妙位置、比例的對應與交映,方見耐人尋味餘韻無窮。Part 4圖像小說╱漫畫Graphic Novel, Comic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是近十年,台灣漫畫與世界漫畫無接軌的途徑。而大辣二十年的出版之旅,近二百本書(一半是圖像小說╱漫畫),超過八成均由楊啟巽主掌視覺與設計。簡單來說,大辣的風格樣貌,就這麼在路上,彼此互動激盪一點一滴的成形。知道他對漫畫的熱愛與癡迷,遂開展了歐洲漫畫迷人的風景,以及台灣漫畫家獨樹一格的創作風采,有麥人杰、鄭問、小莊、常勝、曾正忠……一起走向國際舞台。★「這本書豐美雅緻,推薦是我的榮幸!」──林懷民楊啟巽從事書籍設計三十多年,已經累計作品超過千本以上,且獲獎無數,獲得多方肯定,與很多知名作家、攝影師、漫畫家合作,郝明義、初安民、鄭問、范毅舜、葉怡蘭、林裕森、吳繼文、杜可風、李劼、廖亦武、劉大任、阮義忠、楊凡、王文興、謝三泰、國光劇團、聖嚴法師、陳雪、蔡璧名、廖為民、王鼎鈞、林懷民、王拓、朱敬一、白先勇、余杰、廖志峰、賴香吟、李桐豪、麥人杰、常勝、小莊……合作過的出版社有大塊文化、大辣出版、允晨文化、天下雜誌出版、麥田、時報文化、愛米粒、東美、積木、印刻、木馬、馬可孛羅……作品類型涵蓋廣泛,有詩、有小說、有文學、有傳記、有漫畫、有攝影、有酒、有美食、有生活、有戲劇、有電影、有音樂……楊啟巽都能一一解構,設計出最合宜的「外衣」。書籍設計牽涉元素甚廣,除了作者原創的圖文以及與編輯的概念之外,而將這些元素的組成便是設計,除了要配合內容外,全書呈現還牽涉到印刷、裝幀、用紙、還有特殊加工……以及與印務、印刷廠的合作,才能成就一本書。本書收錄了1996年到2022年間所完成的作品,所選的每件作品都是他喜歡的模樣。從早期的色彩繽紛、圖素滿滿,到後期的一切素簡、白底至上。

79 特價15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解剖設計配色:提供色彩靈感X激發創意,350+日本當代人氣設計師海報傳單作品集

麥浩斯 出版
2022/11/03 出版

日本最熱賣的配色系列書作者監修,收錄大量當代業界作品 你知道嗎?人對於設計作品的第一印象,有六成是由顏色左右! & 色彩的運用與搭配,是商業設計中極為重要的元素。即使是對色彩具備高度敏感性的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若要追求能夠讓許多人理解、禁得起時間考驗的設計,除了訴求自身感性外,也需不斷思考「有理可循的配色」以及「色彩將帶來什麼樣的效果與價值,是否必要?」,並能以語言表達「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 本書由日本色彩專家暨暢銷書作者櫻井輝子監修,介紹關於色彩與配色的基本知識,並收錄從日本全國知名藝術總監和設計師近幾年作品中精選350件以上品味高超的海報、傳單等平面設計作品,由設計師解說配色方案、動機和技巧。充滿如何運用色彩及拓展發想力的巧思。 & 【本書特色】 *收錄大量當代日本人氣設計師的商業作品,激發各種設計靈感 *設計師精簡介紹版面與配色概念,可迅速掌握設計原則 *案例品項及風格多元,無論類別都可參考 *依照13個主要色系分類,並提供CMYK色號,方便查找應用 &

9 特價71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瑪莉官:時尚革命者

堡壘文化 出版
2022/06/15 出版

2022年5月28日—8月28日 VA博物館+北美館 「瑪莉官:時尚革命者 Mary Quant: Fashion Revolutionary 」 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世界巡迴展 指定刊物 & 迷你裙、緊身褲、娃娃裝、PVC雨衣 第一代時尚KOL 革新女性穿衣方式的風格先驅——瑪莉官Mary Quant 唯一繁體中文專書 & 偉大的時尚設計師,會給予人們事物, 而人們從未想過自己需要這些東西,直到他們親眼見證事實。 & 六〇年代的時尚,大多數人印象最深刻的,必定是當時的超模Twiggy其洋娃娃般的靈性,以及她身穿的迷你裙!當時的名模Pattie Boyd與披頭四George Harrison的婚禮,也穿著瑪莉官設計的皮草外套。除此之外,舉凡現在已司空見慣的熱褲、緊身褲與PVC雨衣,全都是因她而生。 & 她徹底解放了當時女性的穿著,叛經離道不足以說明當時人們對她設計出來的衣服產生的感受,她也擺脫了高級訂製服的追求完全匹配,精準製作的風氣,利用自由的設計,與成本相對低廉的材質,推行大量生產,讓流行變成普羅大眾生活的一部分。 & 「香奈兒痛恨我,」官說。 「我能理解原因何在。那時(六〇年代),所有人總會不停問她:『妳怎麼看瑪莉官?』」 & 本書是史上第一本集中研究瑪莉官職業生涯的專書,展現出她如何徹底改變了時尚,且如何以年輕人為對象、大舉採用街頭風格和量產化,來替一整個世代的人創造了新的外觀。書中詳細說明了瑪莉官在戰後英國、歐洲與美國時尚背景下,是如何開展業務的,並探討了她是如何靠著創新的行銷方式,打造出一個無比強大的全球知名品牌。此外,書中還收錄了瑪莉官最新的設計作品,以及過去從未發表過的時尚照與設計,活靈活現地講述出其設計與種種偉大事蹟。 & 好評推薦 & 「要能活在對的時代、對的地點,身懷絕佳天份的人不但為之少數, 更享有極大榮幸。在近代時尚界,這三個人便是香奈兒、迪奧, 以及瑪莉官。」——前大英博物館館長暨《星期日泰晤士報》副編輯恩尼斯汀.卡特(Ernestine Carter) &

79 特價10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人生:玩得認真,認真地玩—網格系統之父約瑟夫.穆勒-布羅克曼

臉譜文化 出版
2022/05/14 出版

「做為一名設計師,該如何生存?」 親筆自傳+經典作品精選集+深度設計美學理論與技法剖析 從他的人生、思想,到設計的概念與方法論 一本深度理解發揚網格系統、打造起當代平面設計基礎的設計大師 ──約瑟夫.穆勒-布洛克曼(Josef Müller-Brockmann)── 【另收錄日文版長篇解說論文〈做為美學的網格系統〉,從藝術史角度綜觀穆勒-布洛克曼與社會的關係,並從網格系統的概要與技術解說出發,拆解剖析穆勒-布洛克曼的美學理論】 & ▍臉譜藝術設計書系「Zeitgeist」──卵形|葉忠宜──選書/設計 ▍& 約瑟夫.穆勒-布洛克曼(Josef Müller-Brockmann,1914-1996),身為瑞士字體排印風格學派的領銜者之一,與美國的保羅・蘭德(Paul Rand)、義大利的布魯諾・莫那利(Bruno Munari)等人並稱,是二十世紀戰後最具代表性的平面設計大師之一,曾擔任IBM歐洲總部的設計顧問,以簡潔有力的設計風格聞名。 在平面設計的各個領域,他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海報作品、識別設計等重要實作;他也出版了包括在平面設計領域被譽為經典、長銷至今不墜的排版設計教本《網格系統》(Grid System in Graphic Design)等多本著作,並主導創辦《新平面》(Neue Grafik)雜誌,將瑞士設計學派推上國際舞台,大大影響現代設計;此外,他也曾於蘇黎世應用美術學校、烏爾姆設計學院、大阪藝術大學等地執教,並至世界各國進行講學、巡迴課程等教育活動,日本設計大師龜倉雄策、田中一光、永井一正等人都曾是他的學生。 透過上述「實作」、「著作」、「教育」三方面的投入,他從二戰後至今引領了國際平面設計界的走向,對當代設計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書第一部〈自傳〉,收錄的是1994年他於瑞士Lars Muller所出版的自傳《我的人生》全文內容。在寫作於晚年的這部自傳中,他回顧了他一生的設計之路,在動盪的二十世紀間,他是如何養成,如何進入「設計」這門才剛興起的行業,又曾遇過哪些帶給他啟發、影響的人事物。從中,我們也能看到他做為一名設計師自認該有怎樣的責任,又該追求怎樣的自由。 // 平面設計師必須站在設計接收者的立場來思考,而且必須盡量將印刷品形象做得更加客觀。為此,設計想表達的訊息必須透過文字與相片,盡力貼近事實。這也是為了搞清楚自己的工作對社會將造成多少影響,又該負多少責任。 // 我的教育方法,源自於蘇格拉底的知名「對話法」,這個教育法的本質,在於教學生不斷質疑自己的作品。以老師與學生的問答過程為基礎,讓學生在對話中製作作品。一段根據問答所執行的作業,會衍生出另一段問答,而新的問答又會孕育出下一段作業。……當時我並不對學生的作品打分數,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學生一點一滴在進步。我的作法出自我的信念,就是千萬不能用我的思維去約束他們,每個學生應該順著自己的天賦去成長。 // 我的思考具備客觀性質,如果我支持建築師或產品設計師,就不會是個人的、主觀的拍馬屁。我無論何時都相信自己的論點具備正當性,所以完全不對客戶意見妥協,也不會逢迎拍馬。 接著,在本書第二部〈作品〉中收錄了他於1951年至1994間所設計的四十九幅重要海報作品,風格既明快而大膽、直率,又仍具備靈性與高雅的氣質,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穆勒-布洛克曼在幾何學型態、文字排印、色彩運用上是怎麼完成他的風格,又如何向外推展。 最後在第三部分,收錄的是由多摩美術大學平面設計系準教授、設計史學家、平面設計師佐賀一郎所撰之穆勒-布洛克曼解析論文《做為美學的網格系統》,就自傳提及的內容及其作品進行詳細解說,也從設計史整體俯瞰穆勒-布洛克曼做為一名設計者與現代社會所建立起的關係,並以他的經典著作《網格系統》出發,不只解說其內容概要及技術,亦以此為基礎將穆勒-布洛克曼的美學系統進行深度解剖。 「當時我對自己的將來完全沒有想法,只知道自己的職業生涯會受到自己的精力、自我批判、規律、學習意志所影響。所以我下定決心,要找到往後人生方向的指標。我的決定就是,三十歲之前要尋找自己的造型方面天賦,所以從實際的素描到超現實的繪畫,盡量去廣泛接觸各種表現手法。三十歲到三十五歲之間,要盡全力找出自己該走的路。四十歲之前,要盡全力去開拓、挖掘自己所選的路。我研究眾多設計師、建築師、畫家、雕刻家、攝影師、作曲家等前輩的例子,深信人在四十歲之後,創作能力就不會再成長了。 這時候,我決定了往後人生的一貫基礎方針: 1. 保持孤獨。一切都攸關於自己的精力、思考力與自我批判。 2. 充實學養。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社會與建築,會不斷創造出各種新穎的藝術、戲劇、音樂、科學、研究,要對它們抱持興趣。原則上,要對自己未知的一切抱持興趣。 3. 要用心去批判周遭的環境,嘗試將自己不喜歡的一切,替換為更好的發展。 4. 關注二十世紀。關注這個世紀在藝術、社會、科學等領域所創造出的東西,並且認知模範先人所創造的有價值事物,加以尊重。 5. 接受職業與人際關係上的失望,探索其中原因。保持客觀的自我批判態度,自我批判在好事與壞事上都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6. 自己作品所獲得的讚美與成果,都要經過客觀審視,冷靜驗證是否正當。將自己的成果與模範名人的成就比較,即可衡量。 7. 正面接受他人所有的批判,這樣才能發現以前不懂的錯誤。無憑無據的批判也有好處,就是能夠學到他人的思考模式。 這些決心是我的人生指南,我至今依然堅守不移。」 &

9 特價7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時尚的誕生(暢銷閃亮版)

姜旻枝  著
大田 出版
2021/09/12 出版

\台灣出版10年 暢銷10年!/ ★最具代表性的經典故事★ 對想要瞭解時尚的人而言,無疑是絕佳的入門教科書! ★★暢銷 閃亮特別版:封面採雷射膜加工印製、閃亮燙金,打造最耀眼的時尚大道,與26位傳奇大師一起璀璨登場,風華永存 他們,讓時尚誕生了! 香奈兒,菲拉格慕,愛馬仕,路易.威登,勞夫.羅倫…… 26位發明不朽品牌的大師, 他們的傳奇故事, 他們的熱情、創意、成功, 全在《時尚的誕生》中! 這是一本時尚與漫畫驚人的結合! 至今尚未有其他書籍能將時尚如此龐大的知識, 以這麼有趣的方式呈現 比電影還電影的人生故事,透過一格格漫畫在你眼前上演。 他們打破限制勇敢追夢,他們在創作中苦吞失敗與被嘲笑, 他們「設計眾人的生活」,並不是為了讓品牌貴不可攀, 而是為了讓自己腦中的創意和大眾一起呼吸, 讓衣服飾品等生活物件,更美觀、更實用、更獨特! 時尚設計師的歷史,就等於時尚設計的歷史! 這些人生歷程, 就是時尚設計界的歷史與精神。 透過漫畫中美麗的圖像與智慧四射的幽默感, 我們可以, 看見他們探索「真實之美」的熱情, 看見濃縮成糖果般可口的創作精華, 讓你輕鬆一口吞下,且餘韻無窮。 《時尚的誕生》結合了圖像、故事、藝術、勵志、史實, 是前所未有的新概念時尚教科書! 本書特色 *特色1 用「漫畫」說26位時尚大師的故事, 如電影分格鏡頭般將每位大師的人生起伏與創立品牌過程, 以豐富視覺與創意趣味精彩展現。 *特色2 愛馬仕的絲巾、LV的行李箱、GUCCI的竹節包、Ferragamo的軟木楔形鞋, 香奈兒的2.55包、PRADA的尼龍後背包、聖羅蘭的女性褲裝…… 每位大師的經典服飾,紙上SHOW給你看! *特色3 Marc Jacobs:顏色比任何東西都還要龐大。 Jean Paul Gaultier:優雅無關乎那個人所穿的衣服,而是品性問題。 Calvin Klein:看到我的名字出現在別人的臀部,是件有趣的事。 CoCo Chanel:我無法理解,一個女人怎麼能不打扮一下就出門,說不定那天是遇到命中注定的緣份的日子…… 每位設計大師的經典語錄,完全收錄! 好評推薦 ★★知名國際造型師 李祐群 長文推薦★★ ★★rocker99讀者五顆星好評★★ 相信本書能讓原本不關心時尚的人,感受到時尚世界的魅力。______作者 姜旻枝 華服珠寶最珍貴的不是來自於標籤上的價格, 而是它們身後品牌的歷史、堅持的工藝、無懈可擊的創意與對美的品味, 這些原料一起創造出的時尚記憶。______知名國際造型師 李佑群 比起單純的文字敘述,採用漫畫的方式更能引人入勝。______讀者 abc123por 用漫畫的方式表達品牌時尚的歷史,不枯燥之外, 還可以看到用精美色彩的插圖,表現出那些經典的服飾、包包、鞋子。______讀者 阿兔 他們並不完美,個個都有弱點與性格缺陷,但也因此能感受人們的真正需要, 並將自身限制轉換成創作能量,設計出一件又一件能征服時代考驗的作品。______編輯推薦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火車上的捉迷藏

大寬 出版
2020/12/25 出版

由台灣立體書設計師鄭星慧 Star Cheng 睽違三年大製作! 挑戰古典諜報推理的原創故事,坐上火車就必須參加的間諜遊戲。立體書展開長達180公分的火車結構,讀者可實際探索車廂場景與搜尋線索,並與主角們展開一場場驚險刺激的冒險。 |從一個逃亡中的小男孩說起 「現在這裡的情況是,大家都是鬼,被矇住了眼睛;大家也都是人,躲起來隱藏自己。」 在東鷹國暗無天日的煤礦場受到剝削的童工 - 芬恩,決定在中央火車站出發的當天,偷渡上這輛需搭七天、唯一連結到鄰國 - 西鹿國的火車。就在他快被警察識破的時候,被一位陌生人 - 羅伯搭救,順利搭上火車。 |暗潮洶湧的捉迷藏遊戲 然而羅伯其實是一位間諜,他竊取了機密準備回到西鹿國,但他的行蹤已經被東鷹國政府的秘密警察發現,派了人跟羅伯一起搭上火車,想辦法攔截機密;在此同時,西鹿國政府也派了秘密警察保護羅伯。 |每個人都有可能是鬼 芬恩本以為可以寧靜的在火車上度過七天,沒想到卻被捲入了這場暗潮洶湧的冒險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是鬼,也可能是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玩著捉迷藏的遊戲,目的是什麼?想在他或羅伯身上得到什麼?是否他可以安然度過這七天,去到新的世界生活? 【立體書特色】 |原創火車車廂結構,結合經典立體書手風琴式與娃娃屋式結構 利用手風琴結構的延展特色,讓立體書展開可長達 180 公分,再結合娃娃屋式的結構,把火車上的每一節車廂都實際建構出來。 |實際扮演主角找尋線索 巧妙將故事情節結合立體結構,讀者可以跟著主角找尋車廂內的線索,讓閱讀更有趣! |原創故事內容 挑戰古典諜報推理,在架空世界下,講述爾虞我詐的間諜遊戲。 |隨書附英文譯本 和世界一起交朋友,當禮物也很ok喔! |台灣手工製成 整本立體書的印製與手工製成,百分之百由台灣印刷廠製作完成。

9 特價16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百人視覺設計

楊宗魁  著
大計文化 出版
2020/07/17 出版

台灣百人視覺設計╱單冊752頁,蒐錄有台灣自日本統治時期至今44位歷代資深知名美術設計家,以及138位台灣當代卓越視覺設計家共兩大單元介紹。● 第一單元刊錄對象包括有台灣日治時期7位日本籍知名美術設計家、日治時期7位台灣本土知名美術設計家、光復初期9位知名美術設計家、近代7位資深知名美術設計家和當代14位資深知名美術設計家,合計共44位台灣五個年代之資深設計前輩每人1∼2頁版幅介紹。● 第二單元刊錄有138位35歲至70歲之台灣當代卓越設計家,包括大台北區80位、台中地區19位、嘉義台南地區13位、高雄屏東地區22位、中國大陸4位等每人4頁版幅介紹。刊錄內容含括其個人現職、主要學經歷、專業年資、專長領域、編著出版、獲獎榮譽事蹟和歷年優異代表創作等詳實資料,全冊共蒐錄有3,372件作品,作者介紹逾8萬字。精湛內容 深具典藏應用價值這些歷經八年彙整,投入近680萬編印和支付逾86萬元圖像使用版權費蒐錄的珍貴作品史料,除了紀實台灣一百多年來的設計發展軌跡,也呈現了台灣歷經日治時期、光復初期到現階段不同時空的多元創作面貌和當代卓越設計,是一部穿越一世紀的設計典籍,深具文史研究或創意工作者典藏與參考應用價值。擁有它,可讓您鑑古知今掌握無限創意點子,無論就認知台灣設計發展歷史、文史圖像蒐集、創作參考或傳承設計教學應用,肯定您絕對需要。

9 特價18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百年視覺設計

楊宗魁  著
大計文化 出版
2020/07/17 出版

台灣百年視覺設計╱單冊648頁,蒐錄有台灣從日治時期1912年至2018年,共107個年度之每年重要紀事、設計作品及相關史料專文、大事年表等,主要刊錄內容概介如下。● (1)蒐錄有2,430則百年重要紀事,包括412則國際大事、682則國內政經紀事和1,336則台灣在地設計本事等歷史珍貴資料。● (2)概述162則台灣設計故事,包括115項歷年台灣發生的第一設計事件和47項重要設計典故。● (3)刊介有3,008件(套)設計作品,包括534位歷代知名設計家的1,681件年度傑出創作,以及81項不同類別之1,327件各年代群族設計作品。● (4)附錄4篇台灣設計史料專文,包括中華民國百年設計發展、一百年前的台灣設計歷史、台灣視覺設計社團的發展、台灣歷代資深知名美術設計家等文獻論述。● (5)另有8項設計相關事件年表,內含國內外設計社團成立、設計競賽創辦,以及台灣設計相關期刊創辦、設計科系和設計公司成立等,共計1,168項大事年表內容。精湛內容 深具典藏應用價值這些歷經八年彙整,投入近680萬編印和支付逾86萬元圖像使用版權費蒐錄的珍貴作品史料,除了紀實台灣一百多年來的設計發展軌跡,也呈現了台灣歷經日治時期、光復初期到現階段不同時空的多元創作面貌和當代卓越設計,是一部穿越一世紀的設計典籍,深具文史研究或創意工作者典藏與參考應用價值。擁有它,可讓您鑑古知今掌握無限創意點子,無論就認知台灣設計發展歷史、文史圖像蒐集、創作參考或傳承設計教學應用,肯定您絕對需要。

9 特價18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百年暨百人視覺設計套書

楊宗魁  著
大計文化 出版
2020/07/17 出版

台灣設計史上第一部,歷經八年彙編完成的《台灣百年暨百人視覺設計》套書,是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於2011年欣逢「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台灣設計年」盛會同時,發起結合全國16個設計社團共同籌劃彙編,主要目的是為建構一部台灣視覺設計發展史籍蒐錄台灣百年來設計創作和重要紀事,以及歷代知名美術設計家和當代卓越設計家介紹,做為設計界與文史研究工作者典藏參閱應用。經典巨作 紀實台灣百年設計這部由籌編發起人林采霖、策編人楊宗魁、編審召集人林磐聳和總顧問楊夏蕙主導執編的經典套書,區分為《台灣百年視覺設計》與《台灣百人視覺設計》壹套兩本,採菊版八開(A4)版本編印,全書共計1,400頁,總蒐錄設計作品6,380件、相關紀事與文獻內容逾42萬字。第一本台灣百年視覺設計╱單冊648頁,蒐錄有台灣從日治時期1912年至2018年,共107個年度之每年重要紀事、設計作品及相關史料專文、大事年表等,主要刊錄內容概介如下。● (1)蒐錄有2,430則百年重要紀事,包括412則國際大事、682則國內政經紀事和1,336則台灣在地設計本事等歷史珍貴資料。● (2)概述162則台灣設計故事,包括115項歷年台灣發生的第一設計事件和47項重要設計典故。● (3)刊介有3,008件(套)設計作品,包括534位歷代知名設計家的1,681件年度傑出創作,以及81項不同類別之1,327件各年代群族設計作品。● (4)附錄4篇台灣設計史料專文,包括中華民國百年設計發展、一百年前的台灣設計歷史、台灣視覺設計社團的發展、台灣歷代資深知名美術設計家等文獻論述。● (5)另有8項設計相關事件年表,內含國內外設計社團成立、設計競賽創辦,以及台灣設計相關期刊創辦、設計科系和設計公司成立等,共計1,168項大事年表內容。第二本台灣百人視覺設計╱單冊752頁,蒐錄有台灣自日本統治時期至今44位歷代資深知名美術設計家,以及138位台灣當代卓越視覺設計家共兩大單元介紹。● 第一單元刊錄對象包括有台灣日治時期7位日本籍知名美術設計家、日治時期7位台灣本土知名美術設計家、光復初期9位知名美術設計家、近代7位資深知名美術設計家和當代14位資深知名美術設計家,合計共44位台灣五個年代之資深設計前輩每人1∼2頁版幅介紹。● 第二單元刊錄有138位35歲至70歲之台灣當代卓越設計家,包括大台北區80位、台中地區19位、嘉義台南地區13位、高雄屏東地區22位、中國大陸4位等每人4頁版幅介紹。刊錄內容含括其個人現職、主要學經歷、專業年資、專長領域、編著出版、獲獎榮譽事蹟和歷年優異代表創作等詳實資料,全冊共蒐錄有3,372件作品,作者介紹逾8萬字。精湛內容 深具典藏應用價值這些歷經八年彙整,投入近680萬編印和支付逾86萬元圖像使用版權費蒐錄的珍貴作品史料,除了紀實台灣一百多年來的設計發展軌跡,也呈現了台灣歷經日治時期、光復初期到現階段不同時空的多元創作面貌和當代卓越設計,是一部穿越一世紀的設計典籍,深具文史研究或創意工作者典藏與參考應用價值。擁有它,可讓您鑑古知今掌握無限創意點子,無論就認知台灣設計發展歷史、文史圖像蒐集、創作參考或傳承設計教學應用,肯定您絕對需要。

9 特價37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佐藤大提問中!日本設計鬼才與17組大師的非官方對談集

佐藤大  著
行人文化 出版
2020/05/29 出版

●作品收藏於「美國紐約近代美術館」的日本知名設計師-佐藤大,帶給你不同的設計視角! ●收錄17組國際頂尖設計大師的深度訪問與貼身觀察筆記,滿足你對設計師的偷窺欲! ●奧運聖火、Alessi外星人榨汁機、Tip Ton椅等...經典設計的幕後故事大公開! 和設計師們坦誠相見吧! 本書讓你一窺創意大師的工作哲學與不為人知的生活日常! 以往我們總是認為設計師是高高在上,有點神祕的一群人,然而這本書會讓你發現,設計師很幽默、很真性情,甚至有點可愛的那一面。 本書收錄佐藤大四年間在日文版「ELLE DECO」撰寫的專欄「訪談-佐藤大」而成,在不帶任何錄音工作也不做筆記的情況下,佐藤大以驚人的記憶力與觀察力紀錄下與國際知名頂尖設計師之間的對談,讓我們窺見設計大師們的人生哲學、團隊合作模式、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nendo設計事務所創辦人佐藤大是目前日本炙手可熱、得獎不斷的設計師,各國媒體為他冠上「設計金童」「鬼才」等稱號。其創辦的設計事務所「nendo」,則是日語中「黏土」的意思,意味著可塑性高、自由、可以隨意調整,而且平易近人。秉持這樣設計理念的nendo,每年都引起全球設計界的期待與驚呼。 讓我們跟著佐藤大的提問,走進設計師不為人知的日常以及幕後故事! =17組國際大師深入訪問全都錄!= Barber Osgerby, Luca Nichetto, Michele De Lucchi, Ronan and Erwan Bouroullec, Tom Dixon, Patricia Urquiola, Philippe Starck, Jean-Marie Massaud, 隈研吾, Alfredo Häberli, Konstantin Grcic, Marcel Wanders, Jasper Morrison, Thomas Heatherwick, Ron Arad, Claesson Koivisto Rune, Alessandro Mendini

79 特價3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設計.洪新富

洪新富  著
扶風文化 出版
2020/03/23 出版

這是一個文創人養成的紀錄。從如何學習、如何切入、如何設計,到如何創造價值與產業文化的發展過程。從封面開始就在玩設計。每一個章節、每一個頁面都充滿了精心設計的點子。想要學設計業的人必須看,已經在做設計的人更要看。本書講的不只是設計人的故事,更是一個跨時代的設計對話。是一本不僅「傳技」,更是一本「傳心」的設計秘笈。《設計・洪新富》從發想、執行到完成,前後耗時了五、六年,這是洪新富送給自己50歲生日的里程碑,也是紀念其父母親的作品,更是一個成長在臺灣的五年六班生送給這個世界的禮物。書中所載的不單是個人的成長、學習、奮鬥、失敗、追夢、圓夢的過程,更是許多人共同的時代記憶。紙張是阿富與世界交流的介質。透過紙藝的創作、教學、出版、產業化,來分享所搜集到的感動與祝福。用極簡的文字與圖片傳遞身為台灣文創人的感受與溫度,再藉由深入淺出的教學及動態影片的連結,希望帶給每位讀者能夠全方位的參與。這書雖然像是自傳,卻也是一本道道地地的教學用書,內容載錄了洪新富多年來的教學、創作記錄與方法,尤其是詳載了許多原創發想的過程,這是一般創作者最難表述的,可是這書中郤能用故事、簡圖與實例,讓讀者一起身歷其境,共同參與原創的過程,讓書中的養份成為自身的功力,這正是用心撰寫本書的目的。在編輯本書的同時,還不斷的加入各種創意設計在其中,從雙封面的設計、首頁、篇頭、書角的動畫⋯⋯到利用內頁摺出最終的作品,無時無刻,不與讀者互動,光是校稿,就花了十三次累垮了好多人,為的是:呈獻給你的是一本「活書」,而非死書。這是一場華麗的冒險,沒有透過一般的行銷管道,只是真心真意的做一本自己期待的書,不計成本,只在乎是否能對得起這一路來共同走過的伙伴,及讀者閲讀所花費的時間,希望書中的點滴能給不同年齡、背景、性別、需求等等的讀者一點想法、概念、工具,或是拿來墊桌腳。每出一本書,便是掏空自己一次,而這次所花的時間最長、工程最大、當然也是掏得最空,人不怕歸零,只怕迷失,也將此書獻給正在尋夢、逐夢、圓夢的人們。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玩心設計:改變千萬人的美好體驗,工作和生活的設計都該如此有趣!

陳威帆  著
先覺 出版
2020/03/01 出版

「工作要先好玩,我們才能替別人創造出有趣的設計;生活要充滿樂趣,我們才能一直保持孩童的創造力與好奇心,去探索這個世界上還沒被發現的人、事、物。」──陳威帆 風靡全球的設計魔法首次公開! 還記得上一個讓你回味再三的難忘經驗嗎? 是一場驚險又刺激的遊樂園之旅?一部扣人心弦的感人電影? 還是一款令你和朋友通宵達旦的電子遊戲? 這些體驗為何如此吸引人? 本書探討並剖析各種經典案例, 是迎向體驗經濟時代不可或缺的一本設計界聖經。 掌握玩心,體驗設計,你也可以成為最優秀的設計師! 以《記帳城市》《Walkr》與《植物保姆》締造下載量超過2,500萬人次紀錄,Fourdesire創辦人陳威帆的玩心設計早已遍布全球,你很有可能已經使用過、喜愛甚至是依賴上他設計的產品。 他相信「樂趣」可以讓生活與工作更美好,每一件小事也都有可能成為人生的轉捩點,因此他所做的一切設計,都是為了將無聊轉為有趣,替單調添加層次。從健康、運動、財務到生活,都是他關注的項目。 在本書中,陳威帆深入剖析「玩」這件事,不僅拆解迷人產品背後的祕密,訴說神奇設計師的創意思維,更跳脫狹義的遊戲概念,直指「玩心」本身,以11種涵蓋所有設計理念的「玩心空間」,重新詮釋「何謂有趣?」這個經典的設計問題,建構出嶄新的完整理論。 「玩心」,就是各式設計讓人著迷的鑰匙,只有出於「玩心」所產生的行為、製造的產品、付出的服務,才會令人愛不釋手,不因時間而減損其價值;而我們藉由與能夠激發玩心的設計互動,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發揮創造力與想像力,並從中塑造出獨一無二的個性與興趣。 他要告訴你:有趣的設計不僅讓人覺得好玩,還可以改善生活體驗。 他要讓你活得更有樂趣,讓世界變得更好玩,更加迷人。

9 特價39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建構視覺文化的13人

臉譜文化 出版
2019/11/30 出版

日本平面設計界最具代表性的十三人 從童年、在學、沒沒無名到獲獎無數,他們的初衷和想法 身處設計界巨大變動的時代,他們又是如何因應,如何集其大成 本書收錄了過去刊載於設計雜誌《idea》的設計師訪談特輯,因此訪談人選深受雜誌的編輯方針及同時期設計業界狀況之影響。這些人選的共通之處,在於儘管他們身處始於二十世紀末的平面設計巨變浪潮當中,依然能發揮超越市場邏輯的文化影響力。 所謂平面設計的巨變,簡單地說,也就是戰後所建構起的平面設計這種職能的產業結構、價值體系之解體和重整。在資訊技術的革新和全球經濟的加速之下,過去制度化的領域逐漸成為網路化的資訊架構及其市場原理的一部分。而設計這種行為也隨之擺脫魔術般的光環,逐漸普及,設計師的職能開始分化為兩極立場,一是構思整體的指導者、諮商者,一是實際執行作業的操作者。 而在這波浪潮裡依然能堅守主導權的設計師,是以何種方法或態度開展其具主體性且自律的活動?《idea》此特輯的主題之一,便在於介紹可供參考的實踐案例。 在此之前並非未曾出現平面設計師的自律活動,可是許多例子都只是享有業界制度中特權立場的設計師,在其專業領域之外仿效「藝術家」所成立的。 本書所介紹的人選,不但全面承擔身為「設計師」的主體性,亦於同時代的脈絡和與他者的合作當中承諾其存在角色,體現出另一種超越了純粹作家主義的典範。 訪談過程主要關注點並非各人的「感性」或「靈感」,而是他們如何將自己置於社會、文化、技術的脈絡當中,創建出屬於自己的世界。讀者或可從他們的言論中有所收穫、有所觸發。期待本書可以成為形塑二十一世紀設計史的一股助力。 & 葛西薰 一九四九年生於北海道。一九七三年進入SUN-AD廣告公司。以藝術總監之職長期負責三得利烏龍茶(一九八三年~)、United Arrows(一九九七7年~)等品牌的廣告製作,並負責虎屋的企業識別、空間計畫、包裝設計(二〇〇四年~),三得利、三得利美術館、TORANOMON TOWERS等的企業識別、標誌計畫,以及電影戲劇宣傳製作,攝影集和小說的裝幀等。曾榮獲朝日廣告獎、東京ADC大獎、每日設計獎、講談社出版文化獎書籍設計獎、原弘獎、龜倉雄策獎等。 服部一成 一九六四年生於東京都。二〇〇一年起轉為自由接案的藝術總監、平面設計師。主要作品有丘比、JR東日本等廣告之藝術總監,雜誌《真夜中》、《流行通信》、《here and there》的編輯設計,「三菱一號館美術館」、「Utrecht」等商標字型,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橫濱美術館等等展覽之平面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等。曾榮獲東京ADC獎、第六屆龜倉雄策獎、原弘獎、東京TDC大獎、JAGDA獎、每日設計獎等。 有山達也 一九六六年生於埼玉縣。一九九三年設立有山設計商店。參與雜誌《馬可孛羅》(文藝春秋)的設計後,陸續擔任《ERiO》(NHK出版)、《store》(光琳社出版)、《夢未來》(倍樂生企業)等雜誌藝術總監。目前以《ku:nel》(MAGAZINE HOUSE)、《雲之上》(北九州市)、《座・高圓寺》(座・高圓寺)等編輯為主軸,從事各種平面設計的藝術總監、設計。 山口信博 一九四八年生於千葉縣。一九七八年獨立,設立山口設計事務所,以書籍設計為活動主軸。二〇〇一年起創辦折形設計研究所,進行日本自古以來的「折形」研究及開發。折形與神道相關,因此也獲得了神職「權禰宜」的資格。俳句社團「澤」的同人之一,俳號為方眼子。 松本弦人 一九六一年生於東京都。一九九〇年設立Sarubrunei。在以電腦從事平面設計的黎明期即率先採用尖端技術,運用在各種創意設計上。在數位作品《Pop up Computer》、《Jungle Park》、《動物番長》中擔任企畫、導演、設計。二〇〇七年創立可製作電子書籍的網站「BCCKS」,兼任BCCKS首席創意長/概念設計、企畫、設計負責人。 平野甲賀 一九三八年生於京城(現稱首爾)。曾任職於高島屋宣傳部、京王百貨宣傳部,後成為自由接案平面設計師。此時期起開始與津野海太郎合作,負責過「黑色帳篷」等戲劇舞台、宣傳美術。一九六四年起負責幾乎所有晶文社的書本裝幀,確立了該社的形象。一九七三年創立雜誌《Wonderland/寶島》。一九七八年創立《水牛通信》。此時期起參加高橋悠治等人「水牛樂團」的活動。一九八四年以木下順二《本鄉》(講談社)一書之裝幀榮獲講談社出版文化獎書籍設計獎。 羽良多平吉 一九四七年生於東京都。一九七九年三月設立了編輯、設計事務所「WXY」,一九八九年六月起擔任「EDiX」代表。以「愉快編輯、有趣設計」為關鍵字,兼具可自在操控補色特色的纖細色彩感,以及橫斷活字到斑駁字型的獨特字型設計感,發展出獨一無二的設計。一九八七年以「第二十二回竹尾紙展覽」(Paper Show海報榮獲通產大臣獎、生產局長獎,一九九一年以稻垣足穗《一千一秒物語》(透土社)獲講談社出版文化獎書籍設計獎,二〇〇二年以《機動戰士鋼彈公式百科事典》(講談社)獲第三十六屆裝幀競賽日本印刷產業聯合會會長獎。 松田行正 一九四八年生於靜岡縣。以其簡單強力的設計,負責過許多以書籍為主的設計工作,同時對包含文字和記號等各種「形狀」的起源和生成現場、發想「形狀」的瞬間也帶有無盡的好奇,自行持續研究。創立迷你出版社,牛若丸出版。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創作具挑戰性的內容和書籍裝幀。也曾負責過仙台媒體中心、大社文化堀兼、港都未來21的元町中華街車站月台、松本市民藝術館、富弘美術館等建築之識別系統設計。 仲條正義 一九三三年生於東京。曾負責資生堂企業文化誌《花椿》、The Ginza/Tactics Design的藝術總監及設計。松屋銀座、華歌爾Spiral、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細見美術館CI計畫。資生堂沙龍(Shiseido Parlour)的商標字體及包裝設計。主要以東京銀座資生堂大樓的商標及標識計畫等平面設計為活動主軸。東京ADC會員、JAGDA會員、TDC會員、TIS會員。女子美術大學客座教授。曾獲ADC會員最高獎、TDC會員金獎、JAGDA龜倉雄策獎、每日設計獎、日本宣傳獎山名獎、紫綬褒章,旭日小綬章等眾多獎項。 北川一成 一九六五年出生於兵庫縣。一九八九年進入GRAPH(前北川紙器印刷株式會社)。目前擔任GRAPH董事長/首席設計師。二〇〇一年獲選為國際平面設計聯盟(由世界約兩百五十名頂尖設計師組成之世界最高設計組織)會員。二〇〇四年法國國立圖書館以「近年來印刷和設計均優異的書籍」為由,永久保存其多數作品。二〇一一年秋在巴黎龐畢度中心舉辦的現代日本平面設計展中,獲選為十五位作家之一。 宮田識 一九四八年生於千葉縣。一九七一年設立宮田識設計事務所,一九八九年公司更名為Draft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五年創立自家品牌「D-BROS」,開始產品設計之開發、銷售。主要作品有麒麟啤酒「一番搾」、「麒麟淡麗〈生〉」、麒麟飲料「來自世界的Kitchen」、新日礦控股公司、Panasonic、「PRGR」、「摩斯漢堡」、「LACOSTE」、「BREITRING」、華歌爾「un nana cool」、「salute」等品牌。東京ADC會員。曾獲日宣美獎勵獎、朝日廣告獎、ADC大獎、ADC會員獎、日本宣傳獎山名獎等眾多獎項。 淺葉克己 一九四〇年生於神奈川縣。一九七五年創設淺葉克己設計室。以藝術總監身分製作許多在日本廣告史上留名的知名海報、廣告。一九八七年設立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東京TDC)。主要作品有西武百貨店「美味生活」、三得利「夢街道」、武田藥品「合利他命A」等廣告、長野奧運官方海報、三澤房產「三澤・設計・包浩斯」海報、民主黨商標等。東京TDC理事長、東京ADC委員、JAGDA會長、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日本代表,設計協會會長。日本桌球協會評議員、桌球六段。曾獲東京TDC獎、每日設計獎、日本電影學院獎最優秀美術獎等眾多獎項,二〇〇二年獲頒紫綬褒章。 寄藤文平 一九七三年生於長野縣。藝術總監。武藏野美術大學中輟後參與博報堂廣告製作。一九九八年成立寄藤設計事務所,二〇〇〇年設立文平銀座。近年來主要活躍於廣告藝術指導和書籍設計領域。主要作品有JT「成人吸菸禮儀講座」、「禮儀中的新發現」、東京地鐵禮儀海報、雜誌《Brain》、《孫之力》等之藝術指導,《海馬》(池谷裕二/與糸井重里共著、朝日出版社),《SWISS》(長島有里枝著、赤赤舎)等書籍設計。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作品集的設計學:日本30年資深創意總監,教你從概念、編輯、設計到面試技巧的實務教戰手冊(收錄台

飯田佳樹  著
臉譜文化 出版
2019/05/09 出版

一本作品集 是發想力、編輯力與執行力的紙上展演 更是決定職業生涯的關鍵 前日本奧美創意總監飯田佳樹 集結30年業界經歷 從製作者與錄用者角度同步剖析 38個要點一次掌握概念、編輯、閱讀節奏到面試技巧的設計訣竅 ﹝購買實體書附送飯田總監監製,PORTFOLIO IDEA NOTE創意筆記本﹞ 想要獲得一份在創意產業的工作,可能不用專業證照背書、不用口條流利、也不見得要說一口好英文,但一本好的作品集,絕對是左右職業生涯的關鍵。 本書作者飯田佳樹自擔任奧美創意總監以來,30年間閱覽無數業界設計師作品集,發覺即便設計能力再優異,若沒有意識到作品集的重要性,不僅無法好好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更可能錯失一個適合自己的職位。 ─本書特色─ 1 台灣第一本從製作方與錄用方出發的實務教戰手冊 2 從作品篩選、刊載方式、版面編排到閱讀節奏,5個主題38個要點一次掌握 3 各單元輔以清晰易懂的插圖及範例 4 除了紙本作品集的製作與設計,更整理使用數位裝置、面試場合與應試外資企業的注意事項 5 特別收錄 飯田佳樹 X 9位台日設計師製作甘苦談 如何界定一本作品集的好壞?作品集如何適當展現自己個性與能力?又是怎樣的主題與編排,能讓面試官興致盎然地將一本作品集從頭到尾閱畢,並決定錄用你做為公司的一員? 設計出好作品,更需要懂得如何設計一本好作品集的編輯學。從封面、分類、作品呈現方式到版面編排,作品集就是一場關於你自己的提案,無一不是在向面試官展現發想力、執行力、技能與喜好的展演。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靠北真心話:室內設計師的暗黑小學堂

陳岳夫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9/05/07 出版

人啊,總覺得自己很了解自己。 可是像我從事室內設計工作這麼多年,常常遇到想要這個、想要那個的業主,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陳岳夫 擁有一個夢想中的家,是每個人的願望。但是如何將自己對空間的想像、期待及需求,讓室內設計師了解? 房子是「設計師」設計的,但是「業主」才是真正住在那個空間裡面的人。如果可以在與設計師做初步溝通前,先做好功課,也有助於設計師規劃時拿捏得更精準。 澔岳國際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暨負責人陳岳夫,特地開闢「室內設計師的暗黑小學堂」,教你條列居家夢想清單,早日完成實用好宅! 本書特色 ‧精心設計的9堂課 從心理學、數學、經濟學到醫學,針對男女主人房、小孩房、三代同堂等不同科系,一一因材施教! ‧專業角度的真心話 從自身的經驗出發,站在業主的立場思考,雙方達到最完美的共識,才能打造出一個令雙方滿意的空間。 ‧隨堂測驗的10個問題 該如何檢視家中物品?你了解自身生活習慣及機能需求嗎?在跟設計師溝通之前,先確認自己的觀念夠不夠。 【同場加映】台日奧客設計師,黑歷史大公開! 室內設計師界的爆料公社,設計師百百種,你一定不會想要遇到書裡提到的那兩種。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包浩斯ABC:一本讀透影響力逾百年的設計界傳奇(包浩斯100週年紀念版)

時報文化 出版
2019/02/12 出版

一場書頁上的展覽盛大揭幕, 繁體中文版搶先全球上市。 & 設計界雙權威巧手編排, 環環相扣的圖文解說, 深掘包浩斯理論傳承百年的始末。 & ★&包浩斯成立 100 週年紀念版,搶先全球上市。 ★&長銷 28 年經典再現,洞悉包浩斯核心理論的第一本書。 ★&榮獲美國平面設計終身成就獎的雙權威聯手,打造有如看展的閱讀體驗。 ★&內含多張拉頁、特色印刷設計。 & 走過百年風華,包浩斯何以能屹立不搖,成為眾多現代設計的啟蒙原點? 本書探討的不是包浩斯成形的動盪沿革,而是回歸其最精純的設計原理, 揭露其之所以能歷久彌新的真貌。 & 策展老手如實呈現理論原貌,閱讀本書有如欣賞一場展覽。 路普頓與米勒皆是榮獲平面設計終身成就獎的高手,同時也是資深策展人。他們精選出包浩斯最具代表性的理論,透過環環相扣的圖文編排,詳述理論成形的來龍去脈以及對於後世的影響。 & 重量級學者化繁為簡,梳理出傳承百年的經典理論。 包浩斯的教授們殊途同歸,皆是在龐雜的設計語言中戮力找出通用語法。 & 瓦西里.康丁斯基首度提出三個基本形狀與三原色之間的對應關係:三角形是黃色,方形是紅色,圓形是藍色。三原色對應圖形自此成了視覺語言的通用句型,也是包浩斯最具代表性的圖像。 & 「線」是在頁面上拖曳而過的「點」,「面」是線條移動留下的記錄。如今成為許多藝術設計靈感泉源的「點線面」,是康丁斯基在拆解各式圖像結構後,歸納而來的構圖基礎要件。 & 福萊德瑞克.福祿貝爾喚起大眾對於學前教育的重視,他發起的幼稚園運動促成了幼稚園的誕生與普及。他為基礎繪畫課程設計的網格練習,把複雜的視覺世界變成簡化的組件,最後成了表現二維設計的基本框架。 & 赫伯特.貝爾在一次大戰德國戰敗的時空背景下,捨棄了個人風格與特色的追求,回歸幾何圖形的純粹與功能上的考量,設計出一組「通用字體」,往後衍生的諸多字型樣貌皆是以此為藍本。 & &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Best of year 觀眾最愛設計師 Vol.3

幸福空間 出版
2017/08/25 出版

實現,夢想的居心地 璀璨的未來,從此啟航 今年度,幸福空間編輯群在數百位設計師中,精心遴選出了32位超高人氣的觀眾最愛設計師,以及他們最具代表性的精彩作品。如果您正有翻新居家環境的計劃,或是剛購屋預備裝修,在書中都可以圖像方式找到最佳的提案。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要的不只是設計,更是銷售:佐藤可士和的超設計術

原點 出版
2017/05/10 出版

一手打造UNIQLO全球品牌之路 柳井正、SMAP、三宅一生⋯眼中,最能將設計與行銷結合的高手 & 用設計,解決「品牌」、「行銷」、「經營」上的困境與難題 KIRIN啤酒+樂天集團+ HONDA+TSUTAYA TOKYO旗鑑店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明治學院大學……一致好評 & 本書特色 & ◆ 10年追蹤報導,深入破解佐藤可士和,憑什麼被譽為「日本首席藝術指導」? ◆ 從廣告創意、品牌策略到產品設計,看日本創意大腦的“超”設計思維 ◆ 能與世界溝通的品牌生命,同步解決行銷、經營上的困境與問題 ◆ 從招牌、包裝、看板到旗艦店,學習UNIQLO進軍全球市場的成功法則 ◆ 從SMAP、麒麟、HONDA到樂天,傳授打破設計舊思維的心法與手法 ◆ 特別收錄:與柳井正、村上隆對談+超整理術+語錄+最愛藝術家、音樂、電影名單 ◆ 李仁芳(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導讀 & 如何與眾不同的設計思路,讓柳井正、村上隆一致說讚?連洗手間也不放過的品牌包裝手法,成功將UNIQLO推上全球之路?日本知名《pen》設計藝文雜誌的編輯團隊,耗費10年時間,以360度全視角,帶我們全方位認識日本首席藝術指導───佐藤可士和。將他事業最巔峰時期 [2000-2010]的創意總集結,從廣告創意、品牌策略、視覺形象、產品設計、網站規劃,平面、立體、數位,ALL-IN-ONE……經典案例一次解析,看日本創意大腦,如何打破設計舊思維,用設計同步解決品牌、行銷、經營上的困境與問題。 & 書中以專文剖析,對照精采圖片,分析經典案例。從轟動每個時代的大型設計案件:UNIQLO、富士幼稚園、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今治毛巾、明治學院大學,到烙印在日本人內心的共同記憶:SMAP、麒麟啤酒、HONDA汽車、NTT DOCOMO手機、樂天集團、三宅一生……等人氣商品和廣告。 & 本書特別針對UNIQLO成功案例,看佐藤可士和如何以「美學の超合理性」思考,從品牌形象、視覺識別、商品包裝、店頭空間、廣告策略,賦予能與世界溝通的品牌生命。至於當年UNIQLO創辦人柳井正是如何找上佐藤可士和?書中收錄了兩人的對話,你會發現這個顛覆市場的革命性作為,就在兩人相濡以沫的談話中不言而喻。 & 本書更獨家收錄佐藤可士和的成長年表、教育養成、影響他的10大重要人士,以及音樂、電影的靈感來源。從啟發他追尋設計夢想的根源,一路談他的創意思考、工作方法,以及轟動一時,影響許許多多日本設計工作者和上班族的「超整理術」! & 看日本首席藝術指導,如何做出會賣的設計 01 創造銷售──UNIQLO優衣庫 從品牌形象建構下手,將設計與行銷結合。 從建築裝潢、廣告網路、商品包裝,徹底改變UNIQLO企業形象,連洗手間都不放過。 & 02 品牌復活──GLOBERIDE釣具 重建老企業理念,根本解決經營困境。 大膽改變全球第一釣具品牌GLOBERIDE名稱,主動設計企業標語,為50年老店換上新裝。 & 03 品牌創新──LISSAGE化妝品 用顛覆創造話題,傳遞產品特質和引領性。 無畏反對聲浪打破業界既定成見,將LISSAGE化妝水外瓶改成噴槍狀的前衛設計,引領風潮。 & 04 改變經營──KONAKA西服 掃除消費者刻板印象,找回被低估的品牌實力。 推出客制化的量身訂做服務,將KONAKA西服量販店的服務品質全面提升,締造銷售佳績。 & 05 打造識別──明治大學 創造印象深刻新視覺,清楚傳遞性格和理念。 從LOGO、制服、網站、筆記本、檔案夾、原子筆…,全新打造明治學院大學品牌形象。 & 06 前瞻未來──TSUTAYA連鎖店 深入品牌開發策略,設計它20年後的未來。 強調存在感,設計能清楚辨識的TSUTAYA標誌,讓人一眼就看到它、知道它、想到它、需要它。 & 07 最大效益──SMAP偶像團體 立體全方位視覺設計,創造最大的廣告效益。 跳脫傳統海報純視覺,連路邊的汽車、自動販賣機、面紙、旗幟…,都能為SMAP的身價增值。 & 08 顛覆廣告──LOFT商場 跳脫傳統媒體廣告,用全新手法創造話題。 宣傳海報躍上LoFt購物袋,提著走的廣告能刺激消費者購買欲望,也精美得讓人捨不得丟棄。 & 09 創造流行──麒麟啤酒 站在時代最前端,率先摸索出下一波潮流。 麒麟Lager啤酒變身計畫,在改變中創造不變,讓設計牽動社會脈動,產品大賣特賣。 & ※原書名:佐藤可士和の超設計術:一手打造UNIQLO,他要的不只是設計,而是銷售!

9 特價35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書上設計展2.0:100+新銳設計誌

尼普利 出版
2017/05/01 出版

腦袋打結,想不出來畢展方向,毫無頭緒設計老套,沒有新意精神困乏,缺乏熱情設計出路,迷惘困惑如果你有以上困擾,看這本就對了!國際激賞得獎無數的設計師 劉經瑋:「走出去,讓別人看見你!」SUMP DESIGN創意總監 沈子淮:「設計,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29組新銳設計,帶你話說從頭看設計。8組紅點得獎及17組金點新秀、10組青春設計節…,領你遊走青春ideas。2大設計職人-劉經瑋、沈子淮,暢談連續獲獎的心路歷程。50+QRcode,延伸內容,活化閱讀體驗。40+國際賽事及相關獎勵資訊,特別收錄。書上設計展2.0升級你的創意力!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CTA亞洲創意對話‧VOL.2

陳育民  著
陳育民 出版
2016/09/01 出版

CTA亞洲創意對話邀請全亞洲來自不同國家的新銳設計師,分享近年來未能發表在市面上的設計作品與個人創作。邀請日本、中國、南韓、台灣、美國、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澳門十國 ,共30位設計師分享創作理念。從海報設計、包裝設計、字體設計、廣告、書籍設計、品牌設計等項目,讓許多喜愛視覺設計的朋友們了解更多亞洲視覺設計的發展現況。

9 特價10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CTA亞洲創意對話‧VOL.3

陳育民  著
陳育民 出版
2016/09/01 出版

CTA亞洲創意對話Vol3遺珠之憾,邀請全亞洲來自不同國家的新銳設計師,分享近年來未能發表在市面上的設計作品與個人創作。從海報設計、包裝設計、字體設計、廣告、書籍設計、品牌設計等項目,讓許多喜愛視覺設計的朋友們了解更多亞洲視覺設計的發展現況。

9 特價23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Waterscape—水中風景

三澤遙  著
雄獅圖書 出版
2016/02/20 出版

「打從三澤遙一出現,我便認為她擁有極優秀的才華。 所以不過數年的時間,她實際上已經成長為我所信賴的存在。 我深知只要在她背後輕輕地推一把,她一定能創造些什麼出來。 我也衷心期待,三澤遙能夠朝向世界的中心奔馳而去。」——原研哉 & ・原研哉心中極優秀的日本新銳設計師三澤遙(Haruka Misawa) 和國際設計大師原研哉(日本設計中心 原設計研究所)與佐藤大(nendo設計事務所)一起工作過的三澤遙,跨領域的設計能量豐富。2014年7月在日本設計中心成立三澤設計研究室,從平面設計到產品設計,乃至於空間規畫,多領域從事設計工作。2014年台北華山展出的竹尾PAPER SHOW 「Subtle」,三澤遙創作了兩件精彩作品:〔紙之花〕與〔紙的飛行體〕;只要看過她的作品,一定能感受她所創造的纖細與美麗,同時呈現細緻的設計思考。 & ・水中風景:「重力」與「浮力」間的不可視之美 三澤遙認為,探討設計的可能性就是她一生所面對的功課。在【水中風景】系列中,她重新思考、捕捉物體在水中的「重力」與「浮力」的關係,營造出恰到好處的平衡狀態,成為作品中「不可視」的重點之一;在無聲世界中,靈動的魚兒穿梭於巧心設計的結構物之間的姿態,令人屏息,彷彿超越了時空,進入了禪的意境,讓人悠游其中、流連忘返,觀者也一同悠游在魚缸—這個被三澤遙創造出來的世界中了,而觀者體驗到的世界觀是那麼的纖細、無暇、純淨和洗練。藉著觀賞此系列與傳統魚缸完全不同的嶄新水中風景,發現並體會其中潛藏的多種可能性,【水中風景】正訴說著美的本質。 & ・「Waterscape 水中風景 三澤遙個展」海外首站在台北Link Lion 展覽專書首度在台出版,中英對照唯一正版 2016年春天,應雄獅美術邀請,三澤遙首次於海外台北Link Lion(雄獅星空)展出此系列作品(2016/2/20-4/3)。本書完整記錄系列中的九件作品,九個大小一致的方形魚缸中,魚兒、水草與三澤遙設計的各式造形物,創造出景象各異的水中風景,在喚起人類本能,喚醒不可視的直覺美。本書另收錄原研哉推薦序、攝影師林雅之先生、Link Lion藝術總監李柏宏的專文;書中照片由攝影師林雅之(Masayuki Hayashi)先生所拍攝,大幅橫向跨頁呈現魚蝦們悠游其中的空間感;三澤遙更將作品細部全面公開,以詳細圖解記錄九件作品的細部結構與成形。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設計生意經-空間設計師的創業獲利提案

典藏 出版
2016/02/01 出版

建築師與設計師是最有創意的人之一,卻也常是最糟糕的生意人? 設計像是門藝術,但它更是一種專門的服務業, 如何將熱情轉化為盈利?本書打破了創作才華和生意頭腦無法相容的迷思。 ◆「挨餓藝術家症候群」?你可以無限熱愛設計,但請小心別只當它是愛的付出與勞動,記得計酬請款。 ◆直覺喊不,還是硬接?把不適合的新案視為週轉現金的方法,小心案子大延,「金雞母」變「賠錢貨」。 ◆工作價值vs工作時數?花十分鐘設計的小細節,遠超過十分鐘「價值」!那就是唯獨你才能做到! 本書為美國知名設計產業顧問Granet Associates, Inc.創辦人從業30多年,顧問服務美國400家設計公司唯一總整理!作者完全為了「經營與建立一家設計公司」的人而設想。從計價收費(10%編列預算哲學)與人資運用(如何對待員工、員工如何對待彼此,你和員工如何對待業主…業主如何對待你)、品牌建立(盡可能不要把自己的臉和品牌名字排在一起)與專案管理(保持良好溝通是最強大的力量)、到行銷企劃(人們如果知道你是誰,人生往往就輕鬆多了)與授權合作(授權或自製),全書以上述六大章節一步步引領讀者進入創造一家成功公司的必經歷程,並交織、貫穿著各種空間設計業界故事、作者經歷與人生啟示。搭配圖表、指示圖的簡要切實的理論,以及難得重要的設計大師的訪談(Michael Graves, John Merrill, A. Eugene Kohn, Victoria Hagan, Richard Meier),本書以簡單專業的結構與明快的筆調,解決了令所有空間設計師創業時想了就頭痛的事,「建立與經營公司」變成是可以期待並實際能行的事。 本書特色 1.無論想不想當老闆,以了解客戶需求為首要的設計服務生意學,深化你與客戶關係!了解商業面不會折損你的設計及熱情,卻可以讓你成為更好的設計師。 2.擺脫創意無限,收益有限的完全創業指南。學校很少教設計師如何評價自己的工作、合宜的費用又是如何。本書作者以其從業30多年,顧問服務美國400多家設計公司的經驗,總整理實務案例告訴你創意與收支如何平衡! 3.2015世界百大建築公司榜首Gensler建築事務所創始人M. Arthur Gensler Jr. 專文推薦。書中亦訪談全美五位重量級建築師、設計師的設計生涯與創業過程。站在設計巨人肩膀上看世界,讓你站得更穩。 【設計師推薦】 「你覺得創作力不可能用來造就一門生意?再考慮一下吧!葛蘭內特要讓你知道,如何使你的設計事業卓然有成。這是每個設計師的必讀之作。」——紐約知名居家設計師 強納森.阿德勒Jonathan Adler 「《設計生意經》是揭櫫設計業經營之道的基礎指南,書中滿布著價值連城的資訊,詳盡介紹這門總是複雜精密、而且充滿挑戰的行業百態。基斯提供了正直坦誠、審慎務實的成功之道,使這本書成為資深有成的設計師和任何入門創業者皆應參考的必讀之作,我已經指定唐.菲力西亞公司的每一名員工都要拜讀!」 ——室內設計師 唐.菲力西亞Thom Filicia 「葛蘭內特以其優良、經典的業界資歷提供了務實、合理的忠告,這本書正是設計產業等待許久的作品。全書內容簡明、清楚,絕非陳腔濫調的教科書。相信我,你會一直畫重點……一方面對已知的一切感到安心滿足,同時又渴望了解更多。」——室內設計師 夏綠蒂.摩絲Charlotte Moss 【媒體推薦】 「葛蘭內特先生對家居裝飾設計師的重要性,已如同傳奇經紀人「快手」.拉薩爾(”Swifty” Lazar)之於好萊塢的劇作家和明日之星。」——《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在一個被認為更追求美麗而非營利的產業中,葛蘭內特的作品就如其副標所示,為設計師和建築師提供了創意、獲利兩相宜的起步策略……他所給予的營業建議可以適用於任何小型事業的經營者」。」——《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問問自己不需要錢時想做什麼工作,可以幫助你選擇適合的志業。但要讓這門生意維持不墜,通曉財務則是必備條件。在《設計生意經》中,基斯.葛蘭內特除了提供個人累積多年的經營知識,也訪問了Michael Graves、A. Eugene Kohn、Richard Meier以及John Merrill,使內容更為完備充實。」——《建築》雜誌Architect magazine 「基斯.葛蘭內特的新書《設計生意經》尤其受到歡迎……他在洛杉磯設立的葛蘭內特公司負責為某些全美最知名的建築和室內設計公司提供管理上的諮詢服務。」——「美國建築師學會」網站AIArchitect.org 「葛蘭內特的書不只是關乎設計一個空間——這是在設計一項事業,或是在為已存在的事業設定更理想的損益底線。」——「露台」家居設計網站Veranda.com 「本書提供了各種建議和實例,宛如百科全書一樣豐富……和五位傑出設計師(包括室內設計名人堂的成員——Michael Graves、Victoria Hagan以及Richard Meier)所進行的對談,也連帶提供了諸多基礎、實用的資訊。」——《室內設計》雜誌Interior Design 「一份全面而可行的指南,讓你營生無虞又能追隨熱情……書中充滿了有用(而迷人)的圖片和易於遵循的建議,都是專門針對創造性事業的需求所提供。」——家居設計雜誌Lonny magazin e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Best of year 觀眾最愛設計師 Vol.2

幸福空間 出版
2016/02/01 出版

今年度,幸福空間編輯群在數百位設計師中,精心遴選出了39位超高人氣的觀眾最愛設計師,以及他們最具代表性的精彩作品。如果您正有翻新居家環境的計劃,或是剛購屋預備裝修,在書中都可以圖像方式找到最佳的提案。 &

9 特價3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德國紅點設計獎大師的設計視界

上奇科技 出版
2015/10/28 出版

這是一本以設計師第一視角和切身體會來完成的書。 作者劉松作為80後設計師的傑出代表,透過多領域、跨專業的設計積累,對什麼是好設計做了闡述和踐行。 書中劉松以自己的知名設計案為例,將整書分為兩個部分:做設計師和做設計。 從畢業開啟設計師職業生涯為起點,通過做人、做事和做設計構建起一個通向成熟設計師的軌跡。 從什麼是好設計,到如何恰當地完成好設計,全都通過自身的理解、經歷和實踐進行了詮釋。 本書為即將開始設計生涯的準設計師們和已經開始設計生涯但遇到阻力的設計師們提供了一條可借鑒的道路。 好設計是合適的設計。 好流程決定好設計。 好設計是整理的結果。

9 特價61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CTA亞洲創意對話‧創刊號

陳育民  著
陳育民 出版
2015/09/01 出版

◎ 《CTA亞洲創意對話》創刊號與NEW VISION新視角--亞太傑出海報設計邀請展 合作,收錄來自亞洲十國,超過50位設計師與150件以上的參展作品。 NEW VISION新視角--亞太傑出海報設計邀請展 介紹 二十一世紀在數位媒體急速發展的時代,人類傳播與溝通訊息的模式有了相當重要的變化。設計師看待創作和文化發展的角度,也因為數位媒體的影響,產生微妙的化學變化。試圖透過設計師的作品來回應當代設計發展中相當重要的議題,也重新梳理在如此快速變遷的時代當中,如何重新省思平面設計在下一個數位時代走出全新的方向,並創造更豐厚的人文與知性價值。 邀請亞洲地區具代表性的傑出海報創作設計師,傳達在二十一世紀對亞洲文化和當代設計趨勢的未來想像與關懷,也讓觀眾感受與眾不同的嶄新創作。 & 《CTA亞洲創意對話》創刊號 介紹 創刊號搭配「NEW VISION新視角--亞太傑出海報設計邀請展」,收錄來自亞洲十國,超過50位設計師,150件以上的作品。內容除安排設計師/團隊介紹、作品收錄及創作理念,更邀請設計師分享QA,讓大家能夠更貼近設計師與作品,了解他們不一樣的故事。 本書特色 ◎「NEW VISION新視角--亞太傑出海報設計邀請展」,參展設計師及其精緻作品。 ◎收錄來自亞洲十國,超過50位設計師,150件以上的作品。 ◎設計師介紹、創作理念、作品收錄與QA訪談,更貼近設計師與其作品。

9 特價10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福田繁雄 設計才遊記

福田繁雄  著
磐築創意 出版
2015/08/11 出版

福田持續給予日本設計界引響的是「遊戲心」這個要素。其發想的奇特性已打破既有樣式與概念例,如思考視線在移動或固定下能夠看到什麼和看不到什麼?他總是逆向思考並重新審視、思考常識,然後再自己做做看,這就是福田流設計的常用手法。

9 特價5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創意大師想什麼?PPAPER╳包益民╳45位全球頂尖創意大師對談經典

包益民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5/07/07 出版

讀大師的書,走大師的路 最具人氣的設計雜誌PPAPER 歷年重量級大師訪談集結 走進45位全球頂尖設計大師的創意世界 & 台灣最具人氣的設計雜誌Ppaper,至今已滿11歲。 & Ppaper開創了另一個不同的典範──為台灣讀者打開國際的視野:在每一集Ppaper中,製作團隊挑選在未來有潛力、時下已造成重大影響、新進的設計大師與新秀,在紙上做一場又一場的精彩對談: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荷蘭書籍設計師Irma Boom、全球最知名的女設計師團體Front Design、北京鳥巢的瑞士建築師Herzog de Meuron、川久保玲的幕後推手Filip Pagowski......本書集結45位國際級大師創作的過程與創意發想的源頭,為讀者們揭開設計大師的祕密創作世界。 & 《創意大師想什麼?》集結了Ppaper歷年來全球頂尖創意大師的對談過程,唯一一部重量級設計大師們的思考經典。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柳宗理隨筆

柳宗理  著
大藝出版 出版
2015/05/27 出版

「設計的最高目的,就是為了人類的用途。 沒有創造就是模仿,不能稱為真正的設計。」 & 從橋樑、餐具、椅子的設計分析、 日本的民俗造形、尼泊爾的工藝文化觀察, 以及父親柳宗悅與藝術家友人的作品與收藏, 日本設計大師柳宗理,關於民藝、工藝與設計思想的完整集結。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設計師求生實用指南

馬可孛羅 出版
2015/05/14 出版

做設計的人這麼多,你能存活嗎? 130個基本功詞條+設計思考+必讀大師經典書單+「巷仔內的人」的專業祕訣 從A到Z,一次徹底搞懂設計師生存的關鍵字! 把「設計」與「設計之外」的事搞清楚,設計才能做得更好! 專為學生、新手設計師和身經百戰的專業人士提供的圈內人指導手冊 你得了「設計師症候群」嗎?以為對自己的工作瞭若指掌,卻總是忘了好好對客戶說明自己在做什麼?有些名詞很熟悉,真要說明清楚又不容易?怎麼「請款」、什麼是「裝訂」、「著作權」在實務上該如何確保?線上隨時可看到大師作品,「設計書」與「設計研討會」還有必要嗎?從基礎的實務用語、工作室的成立管理、設計圈內的人際交流,以及各國設計風潮,本書的主題就是將一向被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次徹底說清楚。 設計不是唯一,其他各個層面也是非常關鍵的:「設計」之外,我們還必須與作家、插畫家、攝影師、印刷廠、裝訂廠一起共事,同時也和可能不把設計當一回事、卻只顧盯著預算和交件期的人合作。設計比什麼都重要,但設計不是唯一。這些事情,在設計學校學不到。 無論執業多久的設計師,一定都渴望了解,有位設計同業能為我們提供具有「態度」與「觀點」的實務經驗,讓平時想留意卻又沒時間弄懂的「眉眉角角」,有機會做得更好!

9 特價7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破立:跟著謝榮雅把奇想變生意,Red Dot, iF, IDEA, Good Design Award….做好設計,這只是開端而已!

謝榮雅  著
商周出版 出版
2015/02/04 出版

史上最會得獎的設計師! 囊括 Reddot、iF、IDEA、G-mark,拿下國際設計逾百座大獎! 身為兩次獲得美國IDEA、德國紅點(Red Dot)、iF三大設計金獎之「金獎三冠王」! & 他是怎麼辦到的? & 他說:「別人給我的框架與限制,我通常當作是突破的起點。」 & 謝榮雅:「我是一個從小躲在想像世界的生活,不需要靠旅行、運動、靜坐或其它外在的活動來刺激我的想像,很多想法平常就在累積,需要用的時候就像水龍頭一開就有。」 & 創業二十多年的他並非一帆風順,第一個十年他還很年輕,把設計專業奉為圭臬、客戶需求視為關鍵,至於股東的期待卻沒有足夠的認識導致誤判,單純以為「只要好好做設計、滿足客戶就好了」。到了第二個十年,因為得獎而接觸更多的資本市場,也在跌跌撞撞中學習,是我近年來反省很多的一塊。 & 我關心新一代設計師的前途。新世代在設計上最大的問題不是才華和能力,而是缺乏對當代的熱情和使命感。關於工作和人生,我始終相信來自上帝的呼召(calling)。從別人的需要看見自己的責任,那就是一個呼召。 & 「如果在工業設計領域發展,你的起心動念太薄弱、缺乏熱情和使命感,絕對無法啟動設計的創意引擎。這是做設計一定要有的態度。」 & & 「設計,從不設計開始」,這是我奉行不渝的設計哲學。如果沒有回到這樣起心動念的討論,再怎麼設計,終將注定被框架在現有的思維,而無法進行破壞性創新,所以設計對我來說,就是「做最根本解決」的思考方式,所以做出來的東西不只是不一樣而已。以杯子而言,消費者其實是「買一個喝水的方法」。同理,牆上的掛鉤也只是人們「買一個東西放在牆上的方法」。 & 我的設計創作速度是很快的,因為不得不快。如果用電影製作來比喻,我經常擔綱原創劇本和導演的角色,需要和其他單位溝通與運籌帷幄包括服裝、道具、音樂、美術、攝影、剪接、宣傳等事宜,設計不是靈光乍現,是柴米油鹽的浩大工程。所幸,我非常享受在設計的過程裡調度與整合資源的過程,就算其中有數不清的、硬梆梆的管理和財務工作都是甜蜜的負擔─必須要成就理性的部分,才可安心享受設計產出的感性與成就感。回想我剛創業時,我只接幾種案子。第一,有錢賺;第二,沒什麼錢賺,但是很有趣;第三,雖然沒有前兩者,具有指標性,可以塑造我的設計地位和磨練團隊實戰能力。如果缺少這些元素,我寧可不接案。 & 創業,絕對是設計工作者可以徹底執行創意的過程。設計創業要成功,也不是只有產品好這件事情要關注而已,還要兼顧股權結構、股東關係、經營管理、團隊建構、品牌精神、企業文化等不同面向。創業的代價也許很高,但絕對是很棒的,前提是:如果你像我,希望這個世界因此不一樣。 & 設計的最高境界,難道不就是一份單純的感動? & 如果,我們的努力真的能讓台灣的設計力更強、更有影響力,足以驕傲地說我們讓世界更加美好,那將是所有事業夥伴和團隊成員的努力有所回饋、靈魂得以悸動的珍貴時刻。 & 是的,那麼我對設計的價值與信仰,全都在這裡了。 & 本書特色 & 超過200張彩色圖片、收錄珍貴歷年手繪設計草圖,結合勵志自傳、創意點子、設計心法,不論是設計入門學習或進階創業,絕對是愛設計、作設計的人不容錯過的一本典藏作品。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Best of year 觀眾最愛設計師 Vol.1

幸福空間 出版
2014/11/17 出版

最愛的家 應該託付給一位最愛的設計師! 本書以30個經典居家案場、逾200幅大圖示範 帶你認識30位優質好設計師 將想像地幸福 具體實踐於家的場景之中 原來 好設計 就在我們的身邊 ~美好生活 咫尺可得~ & 如果您是幸福空間的高度關注者,今年開始您一定發現了我們的「不一樣」! & 因為,有了幸福空間官網瀏覽率以及推薦數的應證,在數百位設計師中我們遴選出了30位人氣超高的觀眾最愛設計師,當然,除了網友們點擊率掛保證外,幾次的採訪中,我們也驚喜地發現,這30位設計師在裝修完工後,大多會收到業主充滿感激的小卡片,在這充滿不安全感甚至信任度低落的年代,對於雙方來說都是相當感人的詩篇與回憶,想當然,也因為這樣到位與貼心,他們自然擁有了不少的死忠粉絲。 & 為了延續這份美好的感動,幸福空間也特地為這30位設計師推出了系列講座,不僅「無料」放送裝修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預備裝修的您,或是目前居家環境有些難解小狀況的您,都可以在此找到最佳的解答與提案。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設計如此美好:李幹才的五感旅行

李幹才  著
幸福空間 出版
2014/11/12 出版

創意,來自五感的體驗感受 & 多年的旅行,欣賞各種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偉大的歷史古蹟、親近五花八門的民情風俗之後,讓我了解到:所謂的設計靈感,其實是源自人類情感中最深層的五感體驗。 & 「五感」即是涵蓋所有官能所能感受的情緒與美感,因此,出門去旅行,在興奮怡悅的心情下,要記得把身體的五感雷達全部打開,用心地去體驗當下的感受、氣味、新鮮,並把這些記憶儲存在腦海的資料庫內,將來工作上若需要相關設計創意題材時,就可以隨時喚醒腦中記憶當作創作素材,這是我充滿美好、樂趣的生活方式。 & ◎本書特色 & *了解何謂鄉村風,鄉村風又有多迷人 「鄉村風簡單來說,就是數百年前的極簡主義?!」在現代看似不搭嘎的風格屬性,背後卻有令人著迷的歷史故事。 & *實地走訪德國、奧地利、普羅旺斯、西班牙、英國、京都、中國,從中找尋鄉村風的美好精髓 所有故事的源頭都來自於真實的歷史做背景,這樣的作品才會精彩且動人,在童話般的新天鵝堡、鍛鐵藝術的薩爾斯堡、陽光石頭城的普羅旺斯…找到屬於設計師的動人時刻。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HANS J‧WEGNER:名椅大師‧丹麥設計

織田憲嗣  著
典藏 出版
2014/10/27 出版

15歲設計人生中第一張椅子,到成為丹麥最具影響力的家具設計師,他的設計不僅啟發了同時代的設計師們,作品更成為世界各地博物館必備的館藏之一,他的一生創作豐富產量驚人,被尊崇為「椅匠中的椅匠」,他是二十世紀家具設計師的典範。他是名椅大師──HANS J. WEGNER ---------------------------------------------------------------------- & 什麼樣的椅子,經得起時間的淬鍊, 不僅成為設計師、收藏家心目中的夢幻逸品, 更是家具史上的永恆經典? & 什麼樣的設計,不跟隨潮流卻總能引領潮流, 成為時尚風格、品味優雅的代名詞? & 一說起丹麥設計,自然而然就會讓人聯想到極簡、實用、充滿思惟創意等字眼,即使經過五、六十年,依舊百看不厭、歷久不衰。這種以全民需求而設計的作品,不跟隨潮流卻總能引領潮流,成為時尚風格的代名詞。本書介紹丹麥國寶家具設計大師漢斯.韋格納(HANS J. WEGNER)所設計的17種椅款類型、115張經典名作,透過作者精妙洗練的文字敘述,每件作品背後的創作故事、設計歷程、原點初衷,乃至功能特性、材質、製作工序…. 等等,都有了精彩的呈現與說明。 & 不論是韋格納人生中設計的第一張椅子、設計生涯中最暢銷的椅子、還是獲選世界上最美麗的椅子、甚至是MoMA紐約現代美術館所典藏的椅子……細數這些經典椅款,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在歲月的淬鍊下成為家具設計史上的永恆經典,這種超越時空的設計,更成為許多家具設計師、收藏家心中最愛的珍藏。全書圖文並茂並輔以珍貴的手繪原型圖稿與史料照片,絕對值得紀念及收藏。 & 丹麥設計之所以深獲世界各地人們喜愛,除了名椅大師韋格納,其他知名設計師的作品同樣令人驚艷。本書同步介紹丹麥設計名家,如芬.尤爾、凱爾.柯林特、阿納.雅克布森、柏耶.莫根森…等多位享譽國際的設計大師作品,帶領讀者進一步深入了解丹麥獨特的生活美學與獨到的設計品味風格,是認識丹麥設計不可錯過的最佳入手書籍。 & 本書特色 & 1. 17種椅款類型、115張經典名作,完整收藏名椅大師HANS J. WEGNER的畢生設計精髓。 2. 全書圖文並茂並輔以珍貴的手繪原型圖稿與史料照片,是一本值得收藏及紀念 的經典設計書籍。 3. 丹麥知名設計師完整收錄,也是近來書坊上獨一無二最完整介紹WEGNER以及丹麥設計的書籍。 & 適讀對象 & 1. 熱愛丹麥文化、喜好丹麥設計者 2. 喜歡動手布置家居、規劃空間擺設者 3. 工藝設計、建築系所學生、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空間規畫師、家具收藏家

9 特價5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