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於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種種背離佛法正理的邪說與謬誤,依其「傳承、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別學後二波羅蜜多」所說之次第與內涵,一一詳加平議辨正,期使修學《廣論》之學人能確實了知宗喀巴所說乃外道邪論,證實其中所有法義自始至終落入五陰(特別是識陰)境界中,不曾外於五陰境界;依之修學,永遠不能脫離五陰我見範圍,而且同於譚崔雙身法外道,加重沈淪於欲界法中。期待佛法學人認清此事實後,速遠離密宗歧途,回歸真藏傳佛教覺囊巴的第八識佛法正道。本書作者徐正雄曾在弘傳《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新竹廣論團體中修學、護持、任教長達八年,深感藏密邪說毒害眾生之甚,是發悲願悟後造此《廣論之平議》以救護眾生、續佛慧命。
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拔山扛鼎論典,學習大乘佛法的必讀著作 在中國佛教史裡,《大乘起信論》是獨樹一幟而絕無僅有的論典,它融會各家宗風,成立一家之言,氣象萬千而思路縝密;在教理上結構完備、論旨簡明,在修行次第方面頓漸齊收、三根普被,不管是華嚴宗、天台宗、禪宗、淨土宗或是真言宗,莫不受到它的啟發。隋代大德淨影寺慧遠盛讚道:「大乘起信論者,蓋乃宣顯至極深理之妙論也。摧邪之利刀,排淺之深淵,立正之勝幢,是以諸佛、法身菩薩皆以此法為體,凡夫、二乘此理為性,改凡成聖,莫不由之。」《起信論》以短短萬餘言,攝取一切大乘經論之旨,其中尤其契入《楞伽經》,深入淺出,行解兼重;它以「一心二門三性四信五行」為思想框架,以體相用的觀點,闡述真如緣起觀、本體(真如)和現象(生滅)的實相論,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止觀「五行」為修行法門,更為初學者提示念佛法門以為彌陀易行,優游在哲學與佛法、理論和實踐之間。本論自出世以來,歷代注釋者有兩百多家,直至現代,各家講義、注疏輩出,更由鈴木大拙譯為英文,而讓西方學界驚豔不已。日本學者湯次了榮深研華嚴宗以及如來藏思想,以賢首的《起信論義記》為論據,加上現代哲學思考的觀點,寫成《大乘起信論新釋》(1914),使用淺顯流利之現代語詞,溝通淵文奧旨,使學者易於揣摩領悟,並由民初大文學家豐子愷翻譯為中文刊行。《新刊大乘起信論新釋》重新編輯豐子愷的譯作,修改不合時宜的標點符號,並且隨處加上注釋以方便讀者理解,期待這部優秀的注疏得以流傳百世。
原書出版迅速突破25萬冊!轟動大熱賣!日本出版社收到超過15000張感謝信,無數讀者感動推薦! 重量級名家繪製多幅彩色水墨畫,生動清晰地呈現佛陀寓言!疾病、衰老、死亡是無法逃避的真實。唯有聽聞佛陀的教導,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人生如在曠野獨旅,身後有名為死亡的猛虎,腳下潛伏著貪瞋痴的深海毒龍,壽命被黑白老鼠啃噬殆盡。人類即使身陷險境,仍只顧貪戀那幾滴香甜的蜂蜜──食欲、財欲、色欲、名譽欲和睡眠欲。佛陀以此寓言譬喻人類的真實面目:明知生命之無常,卻仍被欲望和煩惱束縛,沉迷於短暫的享樂。佛陀揭示殘酷現實,是為了指出能照亮暗夜的光明──阿彌陀佛的本願。只要一心一意依靠阿彌陀佛,即使身處絕境,也能於「一念」得救,成為必往極樂無疑之身,得到超越老病死的「絕對幸福」。
世人雖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壞我想,其後仍為煩惱惱,如增上行修此定。至尊宗喀巴大師於1402年完成千古巨著──《菩提道次第廣論》,開闡從凡夫位直到成佛所有次第,盡顯無遺。大師有鑑於修學空性之士雖多,能正確抉擇清淨正見者少,於是將精研中觀應成見過程中,容易產生重大歧途之處一一指明,詳加辨析以顯正義。歷來對《廣論》注疏不鮮,其中最為權威者即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從西元十五世紀起,巴梭法王、語王堅穩尊者、妙音笑大師、劄帝格西等四位祖師,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撰寫箋註,彼此互為補充、交相輝映,完成通篇的釋論。如今在眾多善緣匯聚下,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已圓滿《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6?毗缽舍那》(上) 的翻譯和註解。針對《廣論》原文部分,譯經院依據《法尊法師文集》所收錄之法尊法師於1948年重新修改《廣論?毗缽舍那》章的譯文,同時參照各種版本的藏文原典,進行詳細校訂。並且將原文及箋註重新翻譯為白話文,冀使現今的讀者,讀起來倍感親切,藉此細細聞習祖師著作中的密意。由於《廣論》博引三藏,論文中亦有不少法相及難解之處,皆列出詳加考據及註釋;對於論中具有辯論性的議題,譯師特別撰寫「說明」,引用經論與師長教授深入辨析,令欲詳究教理者得以參閱。1982年起,日常老和尚於美國發心弘揚《廣論》,經過多年努力,《廣論》學修漸漸拓展至海內外各地。2000年,真如老師值遇了老和尚,殷重地祈求老和尚能詳講《廣論》的止觀二章,然因眾弟子因緣尚不成熟,始終未能廣講。老和尚曾數數讚許真如老師深體般若真義,最後於晚年將宣講《廣論》止觀章之重任囑咐老師。20年後,真如老師在2020年10月15日正式開講「廣論止觀初探」,依循《四家合註》及五大論等教理,帶領僧俗弟子逐字逐句研討《廣論》止觀章的內涵。在《廣論》中,宗大以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撰述止觀二法,〈毗缽舍那〉章伊始,大師再再強調為引發無倒勝慧而修毗缽舍那的重要性。「應於實性義,引發無倒決定之勝慧,而更修習毘缽舍那。若不爾者,僅三摩地與外道共。唯修習彼,如外道道,終不能斷煩惱種子,解脫三有。」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6?毗缽舍那》(上)一書的出版,是日常老和尚、真如老師的重大心願。希望藉此獻給所有志求菩提道的人們,善巧駕馭寂止奢摩他的駿馬,手持中觀正見的鋒利寶劍,出征輪迴之城,摧破一切邊執所執境,奔赴那無死空性的光明國城!
傳譯《菩提道次第廣論》清淨傳承依循宗喀巴大師止觀的教授以智慧善修真實以毗缽舍那正斷諸障出征輪迴之城 唱響無死之歌《菩提道次第廣論》,為藏傳佛教格魯派開派祖師宗喀巴大師所造。是一部將佛法三藏十二部的扼要攝集為一,依循深見、廣行二大車軌的宗規,編為學者修習成佛次第的?作。內容詳述了從凡夫到成佛之間,完整、無缺的修行次第,是一切學者行持的指南,被譽為藏傳佛教最重要的論典之一。宗喀巴大師在《廣論》後二波羅蜜多開展出〈奢摩他〉及〈毗缽舍那〉二章(即寂止與勝觀,簡稱止觀),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與《中觀修次》等諸大教典,解釋令內心寂止的方法;並以龍樹父子、佛護論師、月稱論師之論典深入探索諸法的本質,破斥錯誤的見解及修法。其中〈毗缽舍那〉章,大師詳釋抉擇空性正見,必須善悟緣起之真實義,如何去除抉擇路上謬見之擾,進而正確理解實相空性,依照經論所說修毗缽舍那之法獲得止觀雙運,結合菩提心為中心的修持,圓具大乘智慧方便合修扼要,獲得佛陀所喜之道。20世紀初,法尊法師入藏求法,溝通漢藏,並翻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與《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論》等藏傳佛教重要論典,開啟漢藏佛教經典傳譯的重要篇章。因由法尊法師的恩德,《廣論》中最艱深的〈止觀〉章得以廣被漢土,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方能在此基礎上,翻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並完善法尊法師的《廣論》譯文。譯經院在原來的譯文上,針對較微細的藏文字句、義理稍作刪補,盡可能呈現出宗喀巴大師論述的原貌,圓滿尊法師弘揚佛教的事業。因此進行詳細校訂,反覆討論而後改譯。如今在殊勝的因緣匯聚之下,已完成《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之〈毗缽舍那〉章前三分之一內容翻譯及註解,重新校訂之《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業已於2023年出版。配合真如老師持續宣講「廣論止觀初探」之緣起,為利大眾更好的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之〈毗缽舍那〉章的翻譯及註解已正式啟動,並於2025年完成《菩提道次第廣論 》〈毗缽舍那〉章之譯文校訂,正式出版《菩提道次第廣論?毗缽舍那 (上) 校訂本》,期能成辦自他之殊勝善根,速疾證得止觀雙運之果位。如宗喀巴大師於《功德之本頌》所祈禱:「於顛倒境散亂能止息,且於正義如理起尋思,由是引發止觀雙運道,速疾相續生起求加持。」
◤《達賴喇嘛的貓》全系列套組!◢一隻傲嬌的毛茸茸小貓,究竟能教導我們什麼東西?從「心念」到「天命」,從「活在當下」到「吸引力法則」「尊者貓」的諄諄教誨,陪你喚醒心中純粹的幸福 達賴喇嘛的貓──又稱「尊者貓」、「小雪獅」,她是隻高貴、傲嬌又充滿智慧的毛小孩。在大衛.米奇筆下,她宛如一位靜默睿智的導師,帶著毛茸茸的魅力,喵聲拂過心靈,喚醒人們內在的慈悲與喜悅。 這六冊套書,從「活在當下」到探索心念力量、成就、熱情,再到吸引力法則,以「貓的視角」溫柔凝視我們的生活,寫出最日常卻也最深刻的智慧。●達賴喇嘛的貓:又稱小雪獅,是來自天堂的、不受限的幸福,是美麗、珍貴的提醒,叫人要活、在、當、下。(好評改版) 本書中,你將跟隨「尊者貓」,看她如何與名流周旋、如何在佛教大師們的腳邊分享她所領悟的人事,並跟著她學習二十一世紀的菩薩如何面對人生挑戰。你也將領悟到,針對全人類共有的美麗與脆弱,為什麼一隻「貓」會有如此獨到而深入的見解。喵語錄1.|有時候,我們的本能反應、我們受制約的負面反應,那力量可說是壓倒性的強大。之後我們會非常懊悔自己所做的事。但是,這並不是說要放棄自己。諸佛,他們不曾放棄你啊。所以,要從錯誤中學習,要繼續前進。喵語錄2.|我們快樂或不快樂,不是生活環境使然,而是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達賴喇嘛的貓 2:我會告訴你快樂的真實原因,那是只有給你的專屬訊息!(好評改版) 尊者貓再次喵喵低語,那些只為你量身訂做的啟示與訊息──帶給別人快樂,也是自己最豐盛的獲得。透過日常的小細節,她教我們如何在物質世界中品味意義與快樂。喵語錄1.|即使我們真的得到了想要的東西,通常這個東西也沒辦法給予我們所要的那種快樂。喵語錄2.|受苦(suffer)一詞出自拉丁文,原義是『攜帶』。痛苦(pain)有時是難以避免的,受苦則不然。譬如說,我們和某人有段非常幸福的關係,後來失去了對方,這樣當然會覺得痛苦:這是很自然的。然而,我們若繼續攜帶著這份痛苦,總是感覺一無所有,那就是『受苦』了。●達賴喇嘛的貓3:心念的力量(好評改版) 尊者貓以喵聲提醒:我們的念頭,有多強大的能量?她邀請你靜觀自己的內心,理解心念如何形塑現實。喵語錄1.|如果我們因壓力而受苦,如果我們缺乏心靈的平靜,靜坐就變得更為重要了。對於我們所有眾生都是這樣的。喵語錄2.|壓力並不是從『外界』而來。壓力主要是從我們自己的『心念』而來。●達賴喇嘛的貓 4 修得成就的四爪之書:改變你的心,才是更大的奇蹟 本書帶領你踏入「修得成就」之路。透過有時沒禮貌、愛炫耀的尊者貓,直接問你:你知道你的真實身分與天命嗎?要掌握命運,就去改變你的心,這才是最大的奇蹟。喵語錄1.|執著就是我們認為某人、某事物或某種結果對我們的幸福是必要的。在那一個當下,我們就是把某人、某事物或某種結果變成未來痛苦的來源。喵語錄2.|我們的想法就像爪子。如果我們把心思轉為具體事物,爪子會很有幫助。可以發展出想法,設立目標,表達情感。但是,如果不謹慎的話,同樣的這顆心也可能讓我們孤立自己,而成為最大痛苦的根源。這樣的心就無法幫助我們採取果斷的行動,反而成為造成自己受苦的原因。無論是貓還是人,都是一樣的。●達賴喇嘛的貓5:喚醒內在小貓,點燃生命熱情,找回最純粹的幸福 本書像是一封溫暖的生命之信:「了解無常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不是去避免無常,或假裝沒這回事,是要真正地珍惜無常。即使是霧霾天,也要珍惜每一個日子。這樣我們就可以滿懷熱情地活著,像小貓一樣。用心感受生命每一刻的價值與美好。喵語錄1.|我們會成為自己所想像的人。無論身處何地,何種情境,我們還是有自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思考。最重要的是,有自由去選擇如何看待自己。喵語錄2.|放下無止境的內省,而專注於當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更多快樂。●達賴喇嘛的貓6-吸引力爪則 本書以「吸引力法則」為題,提出對「豐盛」的理解,並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將靈性成長與真正的內在滿足結合,而非僅僅追求物質上的成就。喵語錄1.|如果我們一直渴望尚未能擁有的物質,那麼,快樂將永遠與我們有一段距離。喵語錄2.|我們的執著和厭惡,伴隨著我們的意識之流,正是推動我們進入未來經驗的東西。我們的執著和厭惡,就是事物為何在我們眼中是那樣的原因。那就是吸引力之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