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1128_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2
1128_2026手帳年曆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培養精神醫學常識:理解精神疾病,理解自己

松崎朝樹  著
楓葉社文化 出版
2025/11/28 出版

~多一份理解,世界將有所改變~以醫師視角✕生活案例✕科學知識,重新認識「心」與「病」的真相!【本書特色】◎由筑波大學精神科講師親筆撰寫,打破對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以清晰圖解與實例說明,讓精神醫學成為人人都能理解的常識。◎涵蓋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ADHD、人格障礙等主題,系統化整理最完整的精神疾病知識。焦慮、沮喪、成癮──這些情緒,其實都是人類為了生存所具備的本能。只是有時候,它們運作得太過用力,才讓人陷入痛苦。精神疾病離我們並不遠,以思覺失調症舉例,每100人中就有1人發病。無關所處環境或本人的學歷、性格,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經歷「心的失衡」。只要多一份理解與包容,你我都能為這個社會,減少一點恐懼與誤解。《培養精神醫學常識》以醫師的專業角度出發,從心理運作的原理、疾病分類、治療方式,到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偏見與現實,帶你學會「理解」,遠離「未知的恐懼」。無論你是醫療從業人員、照護者、或只是想更了解自己與他人的一般讀者,本書都將成為你理解「心」的最佳選擇。(※因應印刷需要,內頁實際印刷的顏色會與預覽有所差異。※)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奇蹟、危機到轉機:健保三十永續研討會紀實

有理文化  出版
2025/11/19 出版

三十年來,健保受到民眾歡迎、國際讚譽,但面對高齡化、少子化與新科技的諸多挑戰,唯有與時俱進,才能確保全民健保永續發展。《從奇蹟、危機到轉機:健保三十永續研討會紀實》集結各界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健保三十年來對臺灣帶來哪些影響?而健保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期望能尋求各界共識,讓健保在變動的世界裡持續堅韌、穩健,並孕育希望。三十年來,健保制度成功達成醫療可近與公平目標,也成為臺灣特色之一。然而在醫護人力日益吃緊的今日,我們必須思考,人力結構是否足以支撐未來的照護需求?健保入不敷出的情況日益惡化,醫療院所的經營亦愈發困難,該如何推動健保費用的改革與人力政策的制度化,將成為延續健保的重大關鍵。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魅、鬼、疾:東亞醫療史的側面

祝平一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5/11/14 出版

鬼魅作為超自然的病因,一直和東亞醫學史平行發展,處理魅病的藥物,也一直是療疫方劑中的一部分。疾病是由邪氣和鬼神引起的觀念,在東亞根深蒂固,魅、鬼、疾也是東亞漢字文化圈中所共享的歷史現象。魅疾與鬼病之所以是醫療史的側面,因為它們並不是東亞醫學傳統中主要的病因——七情與六淫——所造成。為魅所病,大體是因物怪直接侵擾人們的居處,或因人越界,而置於某種遭魅的特別情境下,以致身心不適。由於在人們的觀念中,鬼、魅的分別不大,而醫籍中又往往鬼、魅同治,因此,《魅、鬼、疾:東亞醫療史的側面》所收錄的九篇論文,乃將魅病與鬼疾分為兩部分:清楚討論精魅這個範疇比較小的論文為第一部分,比較籠統討論鬼祟致病的日、韓論文為第二部分。鬼魅作為超自然的病因,一直和東亞醫學史平行發展,並沒有因為七情與六淫的病因觀而消失,本書希望能緊扣這些特點,藉由跨國合作,探索魅、鬼與疾的關係,及其衍生的各種醫療措施。◆祝平一沿著魅為物怪的本義,探討宋代以前物怪引起的疾病與治療方式。◆陳藝勻探討宋代道教除魅專家所使用的「鬼律」儀式如何模仿現世司法的追捕、考問、論罪與處罰的程序,使患者脫離魅物之影響,恢復健康。◆程曉文以《夷堅志》分析宋代婦女魅病的醫療敘事,呈現疾病與性別權力的交織。◆陳秀芬探討晚明《本草綱目》中除魅藥物的醫療與宗教意涵。◆大形徹從日本史料中,填補了中國古代儺儀式中方相氏、侲子和鬼的圖像資料。◆池內早紀子分析了從平安時代到室町時代,病因論有從「鬼」到「蟲」的轉變。◆金澔描繪了自高麗時代至十九世紀朝鮮治療疫病的變化。◆金志玹探討了十九世紀末朝鮮漢陽(今首爾)的善書、扶乩信仰與驅邪實踐。◆吳孟軒探討漢學家高延在《中國的宗教系統》對「魅」的討論,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萬物有靈論」如何塑造中國的宗教與醫療思想。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