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的工作中,面對疾病與死亡,基督教是很好的宗教,可以在醫病之間面對疾病和死亡的煎熬時,心靈仍可以仰賴信仰的力量保持平靜,因為我深信人只要盡力而為,上帝都會引領人生道路。以愛復位我的一點點幫助,一點點惻隱之心可以讓一個人、一家人,有著一輩子的感謝,這些,都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以我的信仰為本,即便是何等的微小,都不能忽略;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行醫義行,為主而做。
用火箭般的速度,拉近與西部醫療的距離推動中西醫合療,為醫學搭起一條既古老又新穎的橋梁導入人工智慧運用,實現「無圍牆醫院」從年度預算中撥出百分之六,投入創新研發與科技導入以「品質提升、人才培育」為信念堅持守護醫療資源稀薄之地,拓一條通往世界的路---------------------- ✺ ----------------------花蓮慈濟醫院,東臺灣的生命守護者在最需要的地方,種下希望---------------------- ✺ ----------------------在偏鄉深耕,是一條不易之路,卻也是一條充滿願力與希望的道路。林欣榮院長以醫者的悲心與願力,帶領花蓮慈濟醫院團隊,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開創出一條融合科技與人文的創新醫路。《醫療希望在花蓮》娓娓道來的不只是醫療的挑戰與突破,更是慈濟醫療志業「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實踐與見證。醫療的品質是病人安心的根,是醫德的體現;人才的培育,是志業得以傳承與深化的根本。做為東臺灣唯一的醫學中心,我肩負的不僅是醫療,更是山地與海岸的期盼。我要為這家醫院帶來更多有別以往的可能,讓遠在東部的花蓮慈濟醫院,與世界醫學的心臟同步跳動。────────────林欣榮✦本書書名《醫療希望在花蓮》,既是林院長的自我期許,也是展現全面實踐的宏願。願人人不忘初衷,繼續守護東部民眾的健康,無限的祝福!──釋證嚴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創辦人✦感恩林院長及每一位同仁在各專業領域的突出表現,形塑出重點連連、金獎不斷的後山慈濟醫院。而金獎僅是得世間獎,最最重要是人人努力,為人為己開出一條「扇解脫風,除世熱惱,致法清涼」之菩提大道,這才是無上的珍饈與瑰寶。──林碧玉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院長帶領花蓮慈濟醫院深耕地方,不僅守護了無數病人的生命,也形塑了臺灣偏鄉醫療的重要篇章。當我翻閱這本《醫療希望在花蓮》,敬意與感動油然而生。這是一部珍貴的醫療紀實,更是一段承載著人道精神與希望的故事。──童子賢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各界推薦石崇良 衛生福利部部長李忠良 高林實業董事長林俊龍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昭庚 中央研究院院士邱泰源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前衛生福利部部長陳良基 臺灣大學電機系名譽教授陳家麟 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黃平璋 怡盛集團關係企業董事長黃榮村 前中國醫藥大學校長、前考試院院長(依姓氏筆畫排序)
黃俊生為台北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他引進電子耳手術,為台灣聽障者開啟嶄新人生。從農村貧苦少年到耳部醫學權威,因為勇氣與認真,他不曾辜負這一生。★台灣耳科權威,成果登上國際學術期刊黃俊生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投入醫師生涯逾五十年,專精於治療各類中耳與內耳疾病,幫助無數病患解決耳疾問題,奠定耳科權威地位;尤其在梅尼爾氏症的外科診治,相關成就曾登上國際學術期刊獲得肯定。★率先引進電子耳手術,成立基金會推動聽障照護黃俊生是台灣電子耳手術的先驅,於一九八五年完成亞洲首例電子耳植入手術以來,已幫無數聽障者重獲聽力,回歸到有聲的世界。為進一步推動聽障照護,他成立「黃俊生電子耳基金會」,提供補助費用及語言、聽力訓練課程,協助聽障者開啟新「聲」機,快速融入社會。而基金會的努力,也獲得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支持,捐贈價值不菲的電子耳裝置給有需要的聽障者。本書彙集二十位受訪者的真摯分享,包含黃俊生在基金會的夥伴、醫院醫師、護理師、學生、電子耳病友等,透過他們的視角,展現黃俊生在醫療領域的成就、待人處事的態度,以及對人文與社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