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魯凱族神話與傳說

晨星 出版
2003/07/23 出版

魯凱族的神話故事   相傳魯凱族的祖先在一次遷徙的過程中,有雲豹來領路,翻山越嶺後,雲豹停佇在舊好茶村許久不願離開,族人便於舊好茶之地建立部落,此後魯凱族居住地即被稱為「雲豹的故鄉」。   本書中不僅收錄雲豹故鄉的傳說故事,更有關於魯凱族的祖先起源、節慶祭祀、狩獵農作、圖騰藝術…等神話傳說;作者用心搜羅了流傳於魯凱族各地方的相關故事,並且於每個故事後面說明故事構成的背景因素或發展過程,並提出問題加以討論跟解析。

9 特價2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排灣族神話與傳說

晨星 出版
2003/07/23 出版

排灣族的神話故事   排灣族傳統社會組織中以母系為傳承的體制,在台灣原住民族群中與魯凱族一樣擁有貴族、平民之分,而社會階級明顯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舉凡服飾的用色、飾品,雕刻品上的圖騰…等,而這些文化的展現,從排灣族的口傳神話中,都可窺見其起源的演化。   本書作者將這些神話傳說集結成冊,內容包括有排灣族人陶壺生人傳說、發祥聖山、遷徙遺跡、太陽月亮的愛恨情愁、巨人與大力士…等,每一個主題都詳盡搜羅了流傳於排灣族各地方的相關故事,並且於每個故事後面說明故事構成的背景因素或發展過程,並提出問題加以討論跟解析。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布農族神話與傳說

晨星 出版
2003/07/23 出版

布農族的神話故事   有「中央山脈首護者」的布農族是所有原住民族群中活動率最旺盛的族群,足跡遍踏整個中央山脈,處於高山深處,不免要面對大自然的挑戰,而其與他族群又常呈對峙狀態,種種的生活環境便發展出各種神話傳說、宗教信仰、祭祀儀式。   本書作者就是將這些神話傳說輯錄成冊,內容包括有布農族人葫蘆陶鍋起源傳說、洪水氾濫、征伐太陽、有尾巴的地底人、農作收成…等,每一個主題都詳盡搜羅了流傳於布農族各地方的相關故事,並且於每個故事後面說明故事構成的背景因素或發展過程,並提出問題加以討論跟解析。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精)

胡台麗  著
聯經 出版
2003/07/22 出版

在《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一書中,作者透過多樣性的文字書寫(學術論文、通俗散文與對話訪談等併陳)、民族誌影像紀錄、部落祭儀樂舞、和現代舞台展演等,探觸台灣原住民文化的深層意涵;並以極大的熱情,積極地尋求人類學知識的社會實踐。在自由不受框限的嚐試中,本書作者與原住民文化交會,激盪出新的研究與實踐路徑。她也發現不同文化對展演的真實有不同的看法與詮釋,影響研究者、媒介者、演出者與該族群的互動。作者的喜怒哀樂在原住民文化脈絡中反芻,坦誠地呈現,是另一種文化展演。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泰雅族的口傳文學

晨星 出版
2003/07/07 出版

泰雅族是台灣原住民族群中分布最廣的族群,因為分散面積最大,支系也多,流傳於各部落族群的傳說故事更是訴說不盡;以起源傳說來論,就有六種以上的不同發源;然而隨著語言的流失、文字記載的缺乏、族群文化的漢化,這些含有族群文化習俗的神話故事,逐漸在消逝;有鑑於此,作者努力的收集關於泰雅族的神話傳說,並整理成冊。 在本書中作者將泰雅族的神話故事分成三十八個主題,分別為:創世神話、洪水的故事、射日傳說、與小矮人的關係、巨人的蹤跡、人獸換化、農作經驗、遊獵文化、畜養漁撈、日常飲食、人與動物的互動、植物的利用、宗教信仰、喪葬習俗、鬼魂妖怪、懷孕生產、女人國的傳說、紋身刺墨、手編工藝、服飾織布、自然現象、族群遷徙、居住地名、戰爭出草、婚姻儀式、男女關係、倫理道德、愛情、異族通婚、人獸交媾、貪婪情慾、生殖器傳說、偏私憨愚、應變智慧、自然災變等,且於每個故事後面說明故事構成的背景因素或發展過程,並提出問題加以討論跟解析。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鄒族的口傳文學

晨星 出版
2003/07/07 出版

鄒族又稱曹族,其漢化程度是九大族群中最深的,因此鄒族的神話傳說與習俗文化嚴重喪失,族人為了尋回其原有的文化傳承,期望在散失的口傳資料中,整理出屬於祖先的智慧結晶;本書作者便是將這些祖先的思想與情感,用文字紀錄下來,並整理成冊。 作者在書中將鄒族的神話故事分為:祖先的來源、地名的產生、氏族的典故、天然災變的產生、儀式祭典的形成、生活的智慧、…等共三十三個篇章,且於每個故事後面說明故事構成的背景因素或發展過程,並提出問題加以討論跟解析。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賽夏族的口傳文學

晨星 出版
2003/07/07 出版

本書從賽夏族最經典的傳說故事:賽夏族與矮黑人的關係傳說,延伸至今的「巴斯達隘祭典」開始述說關於賽夏族的神話傳說;內容包括有賽夏族人的起源、洪水的神話、太陽與月亮、圖騰崇拜的由來、禁忌的開端…等,每一個主題都詳盡搜羅了流傳於賽夏族各地方的相關故事,並且於每個故事後面說明故事構成的背景因素或發展過程,並提出問題加以討論跟解析。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平埔族

施正鋒  著
前衛 出版
2003/05/09 出版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迷霧之旅

晨星 出版
2003/03/06 出版

作者將本書分為二部:【夏天的歷史節奏】是一位在遠離故鄉許久之後,再回到部落生活的青年,用詩人的情懷與筆調寫下他重回族群的親身體悟;尤其在九二一地震後,在受創的土地上,目睹族人們彼此以心靈相握之聲,讓翠綠的生機再次重現的欣喜與發現。文中有深深的反省,也有無限的感慨。在【田野書】中,作者駕著一部三手雪鐵龍,上山下海的走訪已被年輕族人逐漸遺忘的部落族老;渴望在與時間的競賽中,留住即將煙沒的無數個屬於原住民族群的歷史。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泰雅的故事

游霸士  著
晨星 出版
2003/01/23 出版

作者以部落詩頌、歌謠做為本書的起始,從泰雅族的起源傳說漸層描述著屬於泰雅族的古老又動人的美麗故事、信仰與禁忌,以及祖先們走過的歷史、與生存環境搏鬥後的生活智慧,像是部落耆老低沉的嗓音,吟唱著優美的詩歌,滄桑中帶著讚頌的回憶,環繞周圍,久久不散…… & 台灣原住民的語言一直沒有文字的紀錄,原住民的文化之所以可以延續至今,靠的是口語的傳述,一代傳遞一代;作者尤霸士‧撓給赫以拼音的方式用自己的母語(泰雅語系中的薩衣亞語)傳述古老、美麗的故事,為的是將漸漸在流失的語言保留住,希望下一代共同珍惜、維護祖先傳承下來的美麗資產。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高砂王國:北勢八社天狗部落的祖靈傳說與抗日傳奇

達利.卡給  著 、媱田敏忠  著
晨星 出版
2002/11/26 出版

本書中鮮活的陳述著泰雅族祖先起源的歷史傳說,生動的紀錄泰雅族社會生活習俗與祭典儀禮,將親身的生活經驗、地理環境與部落耆老傳述所雜揉的記憶,描寫的栩栩如生;更詳述北勢八社天狗部落在日治時期的攻防與歸順,充滿著部落勇士高亢激昂的力度。  從小受日本殖民教育的作者--柯正信,用他僅懂的母語(泰雅族的薩衣亞語)及日語,紀錄屬於泰雅族人自己的歷史,祇為了凸顯「原聲」的自主性,以自我族群的角度,詮釋及傳承屬於自己的歷史文化。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個屋簷下《馬來西亞砂勞越伊班族特展專輯》

林明美  著
十三行博物 出版
2002/10/01 出版

這是一本有關十三行人食、衣、住、行的兒童圖書。人面陶罐是十三行出土遺址中最特殊的陶製品,由這件美麗陶器背後所隱藏的秘密,訴說著許多十三行人生活的真相。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思考原住民

浦忠成  著
前衛 出版
2002/08/14 出版

本書內容區分兩部,其一在論述有關原住民語言,文化及教育的議題﹔在多元化主義的思潮下,原住民的文化體系逐漸被納入公眾討論,但是由於觀點依舊沿襲過去的思維基礎,原住民族本身也經常無法擺脫被迫害,要補助與集體懈怠的情境,從而無法建構立基於擔負責任的主體發展模式,作者在理論的闡述與實務的操作面上提出一些建議。 其二是有關於原漢的對話議題﹔作者強調兩者在歷史文化的背景上,雖有不同,但是可以透過對話,了解彼此思想與經驗的價值,釐清許多過去產生的誤解,化解對立和衝突,最後可以經由相同相異的部分掌握,完成對於台灣未來的分工與貢獻。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

尤哈尼  著
前衛 出版
2002/08/13 出版

今日的台灣社會,在民主化,社會與文化多元化的原則下,強迫原住民同化或漢化的政策已經消失殆盡,外力強制性摧殘原住民的因素已經結束。 然而原住民更大的危機是,原住民置身自由與安逸的國度與社會裡,只致力追求個人成就與福祉,並認為個人成就及幸福與族群無關,甚至視原住民身分或自己的族群為個人包袱。 若沒有強烈的族群意識及復振的意志,原住民勢必在所謂台灣「大融爐」的社會中自我消失。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和解到自治

施正鋒  著
前衛 出版
2002/06/10 出版

長期以來,台灣原住民族被視為沒有歷史的民族,從清治,日治,到國治,台灣的歷史一向由非原住民書寫,因此征服者的觀點代表的是政治正確,原住民族彷彿從這塊土地的歷史消失無蹤。 站在多元文化主義的角度,對於台灣這個多族群,多民族國家來說,不管人數多寡,每一個族群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至高無上的貢獻,我們有義務將原住民族豐富的歷史資產呈現給大家。我們期待將現有的原住民族歷史研究者齊聚一堂,經過彼此的對話,希望能對過去取得和解,進而對原住民族未來的自治獲得共識。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神話.祭儀.布農人

晨星 出版
2001/12/27 出版

世代奔馳於山林中的布農族子民們,美啊尚是他們的故鄉、生命發生的源頭、是他們的聖地;而太陽與小米,則交織出布農族人的生命歷史與文化內涵。 當遠古時由太陽變成的巨人教會他們祭祀的方法與禁忌的那一刻起,美麗的神話伴隨著祭典與禁忌於焉產生,智慧開始累積…… 《神話‧祭儀‧布農人》以台東縣海端鄉isbalidav家族的祭儀禁忌與神話故事為記錄主體,帶您深入了解布農族的傳統文化與儀式,以及在這些文化儀式背後所蘊藏的深刻意義,因為許多在今人看似不可思議的行為背後,其實是有一股強烈的信仰與精神內涵在撐持著他們,而這些因被輕乎而逐漸消逝的布農文化將因你我的閱讀而獲得重生的機會……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阿美族傳說

林淳毅  著
晨星 出版
2001/07/26 出版

傳說,阿美族的祖先來自大海的另一邊,原來稱做邦查,一場大洪水,一對邦查兄妹乘著獨木舟漂流到台灣,而開始了世代繁衍,這就是後來的阿美族......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王嵩山  著
聯經 出版
2001/07/25 出版

本書運用人類學田野調查、豐富的民族誌資料,描述臺灣原住民族觀看世界的方法、探索社會與文化的共同性和差異性之價值與意義,為關心原住民族群處境、社會發展的人們,提供一個全面的、比較的文化視野。本書不但圖文並茂的描繪原住民各異其趣的生活樣態與行為特徵,也運用生動且具體的例子說明社會性質在思考模式、文化實踐、政經運動上所產生的影響。全書不但鋪陳自十九世紀末以來,遭受外來力量影響的原住民之經營生態環境的原則,以及各具特色的權威觀、財產觀、宗教與價值觀、親屬觀、美學觀等方面的內涵與成就;也試圖指出不同原住民族群之部落智慧、流逝的過去與現代生活的結合方式,以及目前積極進行的文化重建之現象,都是社會文化體系與歷史因素的互動所建構出來的。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猴子與螃蟹

林淳毅  著
晨星 出版
2001/03/26 出版

矮靈祭、紋面、雲豹的傳人,或是排灣族的百步蛇圖騰、泰雅族的鳥卜……是我們常常聽見的關於台灣原住民的印象,但是你知道這些故事的來龍去脈嗎? 這一本台灣原住民山林傳說故事,共收錄有十四篇故事,記錄了十分有趣、美麗動人的傳說,讓您更深入台灣原住民的美麗思維與深刻文化。 〈卑南溪傳奇〉要告訴你一個卑南家族的故事與地名典故;〈矮靈祭的故事〉講述賽夏族人與黑矮人的恩怨情仇;〈射日英雄〉說的是三位泰雅族射日英雄的故事;〈臉上塗炭的少女〉講的是泰雅族紋面的美麗傳說。 還有,關於泰雅族鳥卜的故事〈遇見西列克鳥〉,〈獵人與雲豹〉魯凱族「雲豹的傳人」之稱的由來,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排灣族〈百步蛇的新娘〉的故事。而〈猴子與螃蟹〉,是排灣族人藉著一對情誼深厚的猴子與螃蟹,告訴人要珍惜朋友的可愛故事。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山野笛聲

晨星 出版
2001/02/01 出版

里慕伊的文章,極為細致婉約,看事寫情自有一分清新,男性絕對寫不出來。 & 面對原住民文化,里慕伊雖然不是旗手型的作家,但在生命最深層的底部,一份女性獨有的敏感與堅韌,在她的作品中不斷閃爍隱現。(詩人 瞿海良)泰雅人的山居故事與城市隨筆。 & 生長自山間部落的里慕伊,有一顆原生於大自然的山野心靈,和延伸自大自然的赤子情懷。在山上,奔馳於連綿的自然山林;在城市,擁抱最自然的人類──幼兒。深愛「自然」的她,筆墨之中挹出令人感覺清新的山野天籟,感受到她看待人情事物自然不費力的情感流露。 & 《山野笛聲》收錄里慕伊部落族人、山上家人,以及城市友人的生活故事,裡頭有對大自然的戀戀情懷、幼兒的熱情關愛、族人的真情流露,與家人的親暱相愛,自然流露她往返部落與城市間歡喜與憂慮。 & 〈山野笛聲〉第一屆山海文學獎散文組第一名 〈小公主〉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小說組第三名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黥面

晨星 出版
2001/02/01 出版

《黥面》,塑造了玉山精靈的圖騰,架構出玉山精靈文學的雛型。<獵物>、<獵人>、<失手>、<風中的芋頭皮>以布農人的狩獵文化為中心,傳達屬於這個山之精靈族群的生命觀;描述填補種族縫隙的<黥面>,寫族群智慧薪傳的<生之祭>,書寫象徵大地向流落街角的族人招魂的<歸鄉>,貫穿其間的山之精靈圖騰意象,在在透顯難斯陸曼.伐伐所塑造的玉山精靈圖騰,已經不是單純的布農神話傳說之詮譯,更展示了希農族最真實、最內斂的嚴族靈魂。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住民的故事

馬筱鳳  著
聯經 出版
2000/11/04 出版

從遠古時代至今,曾經在台灣這個地方佇足停留的人,包括目前由考古學者發現的石器時代的人類,遠渡重洋而來的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歐美傳教士、各國商人,以及從大陸移民來台從事開墾的閩粵先民,還有後期從大陸撤退來台一般慣稱的外省人,和近些年開放引進的外勞等。不管在什麼年代,這些人都曾經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79 特價1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

孔文吉  著
前衛 出版
2000/09/01 出版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由加利樹林 -圖繪小說

芹田騎郎  著
前衛 出版
2000/05/17 出版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FORMOSA原住民圖錄 & 解說集(寫真集)

戴嘉玲  著
前衛 出版
2000/04/05 出版

海水來了  從前,我們泰雅族人並不多。有一天,洪水來了。泰雅族人就往大霸尖山逃。洪水直往山上逼過來.人們只好往山頂跑,逃跑時,女人們把塞入粟穗的竹筒插入取垂。其中一粒分成一半可以煮成一大鍋小米飯。  因為食物足夠,就這樣留下來了。野獸、蛇等也都全逃到大霸尖山來。人們和動物在山頂上和平相處。但是沒多久,就漸漸感到山上生活很無聊,為使洪水平靜下來,就把狗當供神的犧性品投入海裏,然而,海水並沒有退,於是又把美女投入海裏,海水退了。  他們再次回到自己的土地,可是洪水來氾以前本是很好的土地,洪水之後,鰻魚把土壤鑽得亂凹凹凸凸,使土地變得一團糟。   作者介紹 戴嘉玲  .1961年1月生於屏東市。  .1981年6月畢業於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  .1984年赴日。  .1999年3月畢業於日本共立女子大學國際文化學部。  .2000年4月考入同大學大學院比較文化研究科碩士班  。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泰雅人的七家灣

晨星 出版
1999/10/26 出版

泰雅記者的部落紀實與記憶  馬紹山中的故鄉與故事,蘊含著泰雅人曾有過的風采和今日的落寞。七家灣老獵人重回獵境的想望、部落單親家庭的沉重及無奈、部落傳統文化的聯繫......反覆沉吟思索原住民的生存處境。  本書輯錄作者採訪原住民部落的紀錄與見聞,在理性冷靜的新聞背後,隱含著族人、部落的傷心事。  「沉重的兩百元」是族人的真實遭遇,道盡原住民處境的背愁。「陷阱」等篇突顯出泰雅人對傳統文化的傳統使命。「憂鬱的界線」則顯出作者的憂鬱氣質與泰雅人的樂天。  這些篇章在傳述部落心事之外的個人生活情境,透現作者的寫作性格及其豐富的情感樣貌。 作者簡介 馬紹‧阿紀  漢名曾一佳,新竹尖石鄉嘉樂村泰雅人。他是台灣第一位原住民新聞主播,被NHK電台亞洲新發現節目作主題人物報導。 目前除新聞工作外,同時執筆「台灣立報」原住民版「番人之眼」專欄。執筆溫情,書寫出泰雅人的憂鬱悲愁與樂天知命。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伊能再踏查

晨星 出版
1999/10/26 出版

內容簡介  一百年前,日人尹能嘉矩來到台灣,走過族人居住的塔塔攸社,烏來社,大嵙崁社,十八兒社,獅頭社,八卦力社,麻必拉浩社,眉社,德化社,豬勞東社。  在伊能離去的一百年後,我們心中默念伊能的記憶,想念族人的曾經過往,憑藉著伊能的文字,在塵封的土地,隱約探得族人遺跡,親愛的族人,究竟是我們喪失了記憶,或是記憶被禁錮?  伊能的台灣踏查日記歷歷言說著部落族群的印象,如今,這些印象是陌生的記憶。瓦歷斯以詩的言言,隨著伊能的行蹤,在記憶中翻山越領,再探勘一遍這令人戀戀不捨的福爾摩莎,牽掛氣息微弱的原住民文化。在時而平和,時而慷慨的語氣間,瀰漫著關於原住民的深沉慨嘆,讓人深陷於族群命運的思索中。 作者簡介  瓦歷斯‧諾幹  一九六一年出生於台中縣和平鄉泰雅族MIHU部落。「台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負責人,編著《泰雅孩子,台灣心》,同時擔任台中縣自由國小教職。著作豐富,作品涵蓋詩,散文,評論,報導文學,人文歷史等。展現泰雅雄渾,驃悍的文字風格。曾以瓦歷斯‧尤幹等筆名發表文章。  〈Mihuo〉、〈Losin wadan〉、〈伊能再踏查〉獲82,83,85年度時文學獎,〈看到彩虹穚了嗎〉、〈威爾斯記載〉獲87年度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聯合報文學獎。於晨星出版有《永遠的部落》、《荒野的呼喚》、《想念族人》(詩集)、《番人之眼》等書,另著有《番刀出鞘》。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山棕月影

晨星 出版
1999/07/26 出版

仰月狼嘯  內容分成兩部分︰一是布農語詩及中文詩,二是布農族生活諺語。  布農詩,以母語寫出關於布農文化的感思,各種神話與傳說交錯其中,體現出作者對於文化可能失落的百感交集之心情。  中文詩,展現作者個人的生活情緒,也表現出對前人生活的遙想與追思,以及原住民族群現況的思索。  諺語部分,映射出布農族的生活哲理與生活的習慣,「典型在夙昔」前人的經驗與教訓為布農族之子留下了可依尋的足跡。  這是一本可以尋著古早先覺腳的文化與智慧的一本好書,也是原著民先知們留下的寶藏。 作者簡介  伊斯立端.伊斯瑪哈單.卜袞  布農族,全名islituan . ismahasan . bukun,漢名林聖賢,高雄三民鄉人,一九五六年生。曾任布農刊訊--《山棕月語》主編,高雄縣母語教材布農語編輯、台中縣國中鄉土藝術活動教材編輯。現為布農文化發展總社社長(前身為布農濁水溪聯誼會),並任教於台中縣立和平國中。與林太、李文甦合著的《走過時空的月亮》(晨星出版)獲88年教育部原住民文化教材獎。

9 特價14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赤裸山脈

晨星 出版
1999/04/26 出版

從山林到城市  因為新移民的遷入,台灣原住民被上深山,被迫成為一個獵人;後來,因為生態保育的緣故,必須折斷弓箭,任憑獵槍鏽蝕,從游牧,射獵民族,成為一個耕作重遷的順民;在熱鬧都市的吸引之下,原住民往往抗拒不了物質生活的誘惑,忍不住下山朝繁華處走去。  田敏忠以七篇文筆洗鍊的小說佳作,從山林到城市,細細描繪了一個生動的原住民社會,如何在外在條件的轉變下,隨之轉變或調適的過程。  雖然語氣多有悲憤,卻也清楚指出了原住民在現代社會中發展的困境與彆扭,其中以心理層面描述的獵人心情,更是本書重點所在,就原住民創作小說來說,雖非創舉,但稱之為佳作絕對無庸置疑,是讀者難以漠視的一本小說。 作者簡介  游霸士‧撓給赫  漢名田敏忠,泰雅族人。一九四三年出生於大霸尖山下天狗部落(苗栗縣泰安鄉梅園村),為泰雅族大安溪流域北勢八社大頭目GAGI‧NAOBAS的外孫,體內流遍剛猛強悍,不屈不撓的特異血統。  師大國文系畢業,碩士班結業,東海大學文藝創作班小說組結業後,開始文學創作,以狂熱的心,揮灑冷峻的筆觸,探索原住民族群的悲情宿命,其小說具有份量和力度,兼具文學,歷史和人類學的意義,讀來令人熱血沸騰,歷久難忘。  著作有《天狗部落之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後山族群之歌

林建成  著
玉山社 出版
1998/08/01 出版

長時間以來,後山在外界的印象裡是陌生而神秘的。但掀開這塊土地面紗後,會發現後山的山海大地是如此美麗與動人。 後山的土地版圖廣闊,開發時間僅百二十餘年,在歷經荷蘭、清朝、日本人先後治理到國府治台迄今,處處留下拓荒的痕跡。 此外,後山擁有質量均優的大自然景觀資源,同時保存原住民族群傳統素樸的特質,加上外來族群文化的衝擊,其融合產生的新文化現象,突顯了其豐富內涵。這本《後山族群之歌》是繼《後山原住民之歌》後,另一份認識後山的資料, 企圖搜出沉寂已久屬於後山文化的背後源頭, 讓更多後山土地蘊育下的風土人物再度展現其風華。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祖靈的腳步

曾建次  著
晨星 出版
1998/06/26 出版

被遺忘的腳印  汪美妹等十三位口述者,分別來自巫師,祭司,神父,傳道者等身分,道出屬於卑南石生支系的神話,傳說,人文風俗等記憶圖騰。  原住民文化的重建,從文獻整理,出版到考古及田野採集工作的推動,從語言,樂舞到傳統民族工藝之承傳,從部落風貌到傳統價值體系及美感意識之提煉,經緯萬瑞,錯綜複雜。然而,這一切的努力和勞動,其實皆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即經由這些點,線,面的聯結,形成並建構一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歷史意識。  由於沒有文字,台灣原住民過去的歷史存在幾乎完全是被遺忘的;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原住民以第一人稱的立場,開始對自己個別族群的歷史進行書寫,並逐漸蔚為風氣。  也因以口傳材料為基礎,因而充滿了樸素的風格,種種存在經驗和情境的邏輯表求,是原住民歷史書寫最迷人的一面。  四十八篇各自獨立,也環環相扣的文章,組成一部完整的卑南族石生支系部落史。 作者簡介  曾建次,一九四二年生,卑南族知本人。輔仁大學神學阢畢業,現任天主教台東市知本天主堂主任神父,天主教台東縣大南天主堂主任神父,知本部落台東原住民文化發展委員會會長。編著有《台東縣卑南族母語教材》(知本語系),《卑南族民間故事涵意試探》(民間文學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卑南族石生系統‧母語彙錄》等書。

9 特價16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從神話到鬼話

李福清  著
晨星 出版
1998/02/12 出版

從神話到鬼話  收在本書中的論文,除了神話方面以外,還有關於巨人故事、鬼話,以及原始的民間故事方面的研究,而這後面的三種是學術界有始以來第一次以嚴肅的態度六研究這一方面的論題,特別值得學術界的重視。  本書作者李福清教授搜羅豐富的田野資料,傳承民間文學大師普羅普等人的學說,以比較研究法和從歷史詩學角度切入,歸納出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的演變法則;更替民間文學之研究跨出一大步。  本書特點有三:一、為民間文學作正名,並解析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間之特質和區別。二、以不同的主題性為本,替台灣原住民各族的神話作一綜合歸納探究。三、以比較研究法和從歷史詩學角度剖析神話,為台灣原住民神話研究開拓新視野。 作者簡介  李福清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聖彼得堡,畢業於聖彼得堡大學東方系中國語文科。為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俄羅斯科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民間文學、古典小說、俗文學研究,為國際知名的漢學家。  一九九二年應台灣清華大學中文系之邀,任教清大「中國民間文學」、「三國演義」等科目,一九九六年起任教於靜宜大學中文系,教授「台灣原住民文學」。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走過時空的月亮

林太  著 、李文甦  著
晨星 出版
1998/02/12 出版

布農族語言  本書是國內用布農族語言寫作的第一部作品。它是林太先生以自己當年台灣親身經歷、所見所聞的點滴回憶為依據,再經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李文甦女士注釋、翻譯而成的作品。  本書共分四部分:故事、傳說、歌謠、風情習俗。為使讀者和同行們便於閱讀、理解和研究,遵照布農語言句法結構的粘著性特點來加注釋和翻譯。 作者簡介  瑪哈桑.達和(Mahasan.Dahu)   布農族人,漢名林太。一九九二年返台定居;一九五七年後於大陸中央民族大學語文高山族語文教研室任職,教授布農語。  李文甦  漢人,原籍湖南。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三年於中央民族大學語文系就讀,從師田中山(阿美族)、林太等學習阿美語、布農語;後與林太先生合作從事布農語教研工作。  瑪哈單.卜袞(Mahasan.Bukun)  布農族,漢名林聖賢,一九五六年生。曾任布農刊訊--山棕月語主編、高雄縣母語教材布農語編輯、台中縣國中鄉土藝術活動教材輯。現為布農文化發展總社社長,並任教於台中縣立和平國中 。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那年我們祭拜祖靈

晨星 出版
1997/11/30 出版

尋回布農靈魂  尋根,是為了找回真正的自己。祭拜祖靈,是要向天上的祖靈問安及請求庇佑。其實祭拜祖靈即是尋根,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方式罷了。  當然,除祭拜祖靈的故事外,作者霍斯陸曼.伐伐還說了許多關於遠久的事,有關布農族的種種;透露出原住民作家的懇切呼喚,以尋回迷路的眾布農靈魂。  綜觀近十幾年來,原住民長期在漢族強勢的政治、經濟、教育和媒體的宰制及企圖將原住民融入「中華民族」範疇的「同化」政策之下,原住民特有的歷史、文化、語言及思維方式等主體特質漸告失落,又由於無法融入臺灣主流文化的結構之中,原住民帶著「文化認同」、「族群歸屬」的危機迷失在臺灣最黑的迷霧之中,成為社會底層的邊緣族群。  這本文集有許多事物的描述礙於布農族族人的思維方式和漢字本義的差異,許多族群的經驗及用布農族語方能表 達的智慧,無法用漢文字真實的呈現。這也是同作者一樣原住民創作者的一大辛酸。  雖然這本文集無法涵蓋布農族古老深沉的人文特質,只能呈現布農族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花絮,反而讓讀者看見另一種「臺灣生活」。  不論如何,透過文字的力量,傳達一個民族的心靈世界,使人產生認同感,進而建立臺灣各族和平相處的新倫理。這樣的理念也是文字背後透露的意念,也是作者的一大期盼吧!    作者簡介  霍斯陸曼.伐伐(漢名:王新民)  一個期待以文學為劍,驅除迷霧,尋回家園的布農族作家。  漢名:王新民,一九五八年生,籍貫台東海端,屏東師院數理教育系畢業。曾任國小教師、主任,現為帝哈寧布農文化屋負責人。作品散見於各報章雜誌,著有《玉山的生命精靈》一書。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庫巴之火

晨星 出版
1997/09/09 出版

作者簡介  浦忠成(巴穌亞‧博伊哲努),鄒族特富野社人,一九五七年生。於台灣師大國研所取得碩士學位後,又從文化大學中研所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教於花蓮師範學苑。  作者長年致力於民間文學之研究,著作甚豐,撰有《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台灣鄒族風土神話》、《鄒族人閒談鄒族事》等書,並編譯俄國語言學家聶夫斯基原著《台灣鄒族語典》一書。 關於本書  庫巴是鄒族部落男人的訓練會所,火是其重要精神象徵。智賢長老在此講授族群歷史,英雄戰績,以及神話傳說;青年男子在此學習傳統習俗,祖靈信仰,以及狩獵技能。熾焯篝火在此也從不缺少,甚且終年不熄,在鄒族人心中熊熊燃燒。  此書是作者以崇敬虛心的情懷,尋幽溯源,探索承襲的千年本源。除了涉獵與冥思,付諸行動實踐,依從結構主義大師李維史特勞斯的哲語:「對一塊比任何人類創造物都遠為漂亮的礦石沉思一段時間,去聞一聞一朵水仙花深處所散發出來的味道,其香味所隱藏的學問比我們所有書本加起來的還多。」踏進真正的知識奧堂。  作者經多年的研究,深入剖析鄒族口傳神話及其影響,並解析其特色與價值等,系統分明,鉅細靡遺,現在就邀請您與作者一起燃燒庫巴之火。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平埔足跡

白棟樑  著
晨星 出版
1997/07/09 出版

平埔記事  台灣歷史的文字記載只不過幾百年,平埔族卻早已深根台灣上千年。  長期從事平埔族田野調查的學者白棟樑,以建立平埔族的史前文化為矢志,匯集勘查探訪台灣中部平埔族蹤跡的感聞,生動地記錄其族群的分布、信仰風俗、鄉野趣聞……;用心地拍攝史前遺址、遷徙路線、平埔族人……。  以他宏觀的視野角度與人文思考,帶領我們追溯平埔先組的足跡。  作者積極推展台灣文化工作,帶引生長台灣的人認識屬於自己的人文歷史,並釐清外來統治者,長久以來灌輸「台灣」的模糊面貌與記憶。 作者簡介  白棟樑  一九五九年出生於南投縣。早期以散文、短篇小說的創作為主;從事田野調查之後,開始專注於報導文學,文章散見各大報副刊。著有:《三古街舊事》(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作家作品集)、《征服之路》(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文學家作品集)﹔另外作者發現的重要遺址,也深受國內考古學界的重視:  (一) 一九九六年元月於埔里鎮發現「關刀山石棺群遺址」(及內埔史前遺址)。  (二)一九九六年十月於南投仁愛鄉發現「帖比倫史前遺址」。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臺灣原住民的藝術

高業榮  著
東華 出版
1997/07/01 出版

本書特色 學習 預約廣大的視野 我們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是從核心往外開發的;猶如漣漪,一圈圈向外擴展;又如雪球,一層層往外增生。從嬰兒張開雙眼、幼童邁開小腿開始,每一步向外的探索,在生命的圓環裡都是成圈在變大的。 因為學習,我們的見識增長了,也因為學習,我們的感覺加深了,終於能纍積出既深且闊、密密實實的經,做為明日生活的根柢。 踏實的學習,愈早開始愈好,因為結實有的內圈,絕不會落得外圍鬆軟無形的。 鄉土 從內圈個開始 鄉土,是圍繞在你身邊、由親友、老師、同學、鄰居和家庭、學校、社區、城鎮等,構築出來的一種固有環境。這層層疊疊、活潑生動、出現在眼前的 人、事、物,正是我們課外學習的無窮資源。成長中的你,是不是該走出教室,走入身處的環境中呢?是不是該在上一代延續下來的生活形態中,明白自己所繼承的 社會,預它的變遷呢? 在這裡,我們介紹臺灣鄉土文化中,有遊戲精神又富創造力的各種藝術,做為年輕朋友瞭解斯土斯民的踏腳石。請細心翻閱,更期盼你能感覺出,學有專精的作者們,對自己鄉土永恆的熱愛和深切的投入。 藝術 生命珍貴的萌發 我們明白,會長大成為一棵榕樹,或是一叢玫瑰,從來不曾是因為澆灌的結果,它必定在生命萌芽的起點,就已滿載往後成長的基因。而藝術燦爛的花 朵,也正因為是:在我們祖先或我們自己的心中,早己根植著一個,想用藝術來反映生活世界的美麗的原始渴望。從這個角度來看,鄉土藝術可以說是最接近人類藝 術的萌芽點了。 鼓勵學習鄉土藝術,未必就是一味的墨守、歌頌。畢竟認識並認同自我鄉土的美好與可貴,是最初的創造與欣賞,但是,創造力起源於熱愛,而要欣賞得先鍾情,只有在學習中交互感染,才能領略並提昇美的感受力,才能以踏實的基礎來開步創造,並輕鬆走進世界。& &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紅嘴巴的VUVU

利格拉樂  著
晨星 出版
1997/05/08 出版

作者簡介  利格拉樂‧阿  排灣族人,民國五十八年生,畢業於大引高中。阿早期與瓦歷斯‧諾幹共同創辦「獵人文化」雜誌,組成臺灣原住民人文化研究中心;致力推展原住民文化事務之餘,並積極從事文學創作。著有散文集《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並編著《一九九七年原住民文化手曆》等。 VuVu  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大部份都是好早以前寫的,最早的一篇「澳花記載」甚至可以說是作者最早的一篇作品。因此作者重新整理這些文章的時候,腦中出現的不是即將要出版的書,而是許多曾經在作者筆下出現的人物。  她以原住民女性特有的觀點與角度,讓我們認識熟悉的土地,親近在此的人們,並透過她筆下具有生命力的人物,及與族群同胞們的對話,讓我們得以尋回遺忘北久的原住民記憶……  本書是作者早期在山野鄉間觀察追思的筆記。作者對於世界各地的邊緣族群、部落同胞,至為關切,並傾其心力,作者或與自己獨語,或用同胞語言,或與族群對話,或向權威抗議,終透過文字來追尋昨日的部落回憶,批判今日的社會變象,思索昨日的族群命運,企盼能喚醒原住民的孩子的袓靈,驅逐部落中隱藏的邪惡與危機。

9 特價16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玉山的生命精靈

晨星 出版
1997/03/10 出版

Bunun(布農族)  Bunun(布農族)--  中央山脈孕育的子民,視萬物為生命的精靈;奉爻地為大神聖的母親。霍斯陸曼懷著真摯的感情,與赤誠的恩情,崇敬讚歎,並栩栩述說著--很久,很久以前,,,,每一則神話、每一篇故事,為你揭開Bunun悠久的歷史;為你揭開Bunun悠美的文化。 作者簡介  霍斯陸曼.伐伐  布農族巒社群人,漢名:王新民,藉貫台東海端,一九五八年生。屏東師院教育系畢業,任教多年,現為教導主任。  作者致力於台灣原住民文學之創作,其作品散見各報刊。此外並孜孜編整鄉土教材,努力蒐集、保存布農族的神話傳說及語言智慧。

9 特價16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雲豹的傳人

晨星 出版
1996/10/07 出版

 本書深入淺出地寫出了魯凱人對祖靈尊崇 魯凱人祖靈尊崇  本書深入淺出地寫出了魯凱人對祖靈的尊崇、家園的地理環境、部落的變遷史、群社的爭戰史、石柀文化、雕刻刺繡藝術、獵人及百合花制度、祭儀,乃至傳說中的英雄和祖靈的朋友--雲豹。  冀望藉此讓有心人了解魯凱文化的細微、動人之處,更盼能喚醒族人對這珍貴文化資產的熱愛。 作者簡介  奧威尼.卡露斯盎(Auvini-Kadresengan)漢名:邱金士    一九四五年生於舊好茶。畢業於三育基督學院企管系。多年服務於教會,一九九0年重返故園,從事魯凱文化保存工作。目前戮力重建舊子茶,延續石板文化。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後山原住民之歌

林建成  著
玉山社 出版
1996/10/01 出版

作者林建成為「後山文化工作群」的發起人, 長期關注於後山的原住民文化,長年來一直希望能夠為原住民盡一些心力。 《後山原住民之歌》詳細記載東部阿美、卑南、雅美、布農、排灣、魯凱 等六大族群的祭典文化、巫師的傳奇故事、傳統家屋的更迭變化、 原住民的奮鬥歷程、傳統食物的製作等。是一本帶領讀者親炙 後山原住民文化之美的書。 如果原住民文化流失的腳步無法挽住, 何不回頭過來,找尋原住民那一份亙古以來的堅強內涵, 那正是生生不息的動力, 它存在於每一位原住民的心裡、手裡, 可能是一把刀斧、一副歌喉、一個心靈上的願望……。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讓我們說母語

王蜀桂  著
晨星 出版
1995/10/30 出版

台灣的歷史不會忘記他們  著名的音樂學者許常惠教授,在「台灣原住民音樂記實」出版前說過一段話:「我不能不感慨:對於我們重要的文化資產,我們自己竟如此的不重視!無論光復前或光復後,為何都由外國政府機構或私人企業領先出版?我們的文化政策、文化資產保護法在哪裏?對於逐漸消失的民族音樂資產竟置之不理!」如果將「音樂」改成原住民語言,許教授的感慨也絕對正確,當德國政府肯提供高額獎學金,給研究台灣瀕臨消失的語言學者的時候,台灣政府當局卻不曾將關愛的眼投給即將乾涸的原住民語言。  當社會大眾開始注意到原住民文化時,作者從訪問過的外籍神父修女身上讀到一件令人心痛的事實──在部落裏,原住民語言面臨消失的危機,因為孩子都不喜歡說或聽母語。  這實在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所幸,作者發現了一線生機,那就是──從民國四十多年以後進入山地的各國神父身上尋求幫助。他們和原住民一起生活數十年,原住民語言說得極佳,甚至勝過大部份原住民,而其對原住民社會、語言、文化的觀察及研究,也比日本學者的調查來得可靠。  為了向這些神父致敬,更為了讓大家不要忘記他們為南島語系所做過的奉獻,作者編寫了此書,也希望讀者能夠了解到他們所做的努力是多麼的偉大。 作者簡介  王蜀桂,一九四七年生。世界新專編採科異業。曾任中華民國測驗協會訪員、港都雙周刊編輯等職;從事報導寫作十多年,作品經常發表於中時寶島版等媒體,著有《敲響生活旋律》(獲高雄巿文藝獎)、《熱情有勁台灣人》、《讓我們說母語》等。擅長挖掘台灣本土住民的群相,報導鄉土人物、原住民族,上山下海,無遠弗屆。其文思細膩、觸角寬廣,表現深度文化報導人的一貫風格。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米酒的故鄉

林建成  著
晨星 出版
1994/04/20 出版

原住民  原住民的熱情和特殊人生觀,每每帶給深入部落的人們不同的感動,然而在日薄西山的弱勢文化,支撐著他們的,冷眼看著他們的,可能是那日漸微薄的單純與知命,也可能是觀光客的無情相機。  但這一批山海文化的子民,卻仍然以他們最獨特的生命形式,不與外來事物相抗地活著。 作者簡介  林建成  一九五九年生,台東人,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現任偅於中央日報,對原住民文化極為關注,常在報端發表關於原住民文化采風的採訪報導,基於對本土文化的熱愛,於是成立了「後山文化工作群」,專門報導、蒐集關於台東(後山)的種種人文樣貌。

9 特價1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原舞者:一個原住民舞團的成長紀錄

吳錦發  著
晨星 出版
1993/06/20 出版

原舞者  原舞者,第一個原住民舞團,誕生在貧瘠的文化剝削之中,這一群對自己母土的文化毫不熟悉的年輕原住民,自陌生到熱愛,從自己的腳跟站了起來,進而省視到身為一個原住民的豐富背景,並於多次的田野調查之中,採擷到許多即將失傳的原住民歌舞。  本書完整記載了這原舞者的心路與篳路藍縷的創入程,讀者將能發現言個舞團的旺盛生命力,當不止於「原住民舞團」這樣刻板的印象。 作者簡介  吳錦發  一九五四年生,高雄美濃人,中興大學社會系畢業。曾任電影編導、台灣時報副刊主編、民眾日報藝文組主任,現為民眾日報主筆。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吳濁流小說獎、聯合文學中篇小說獎。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讓我的同胞知道

孔文吉  著
晨星 出版
1993/06/20 出版

原住民的春天  由於近年來國內政經文化快速的轉型,原住民社會急劇變遷,因此原住民社會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也趨繁複多元,本書少數民族傳播之形象與尊嚴在討論傳播媒介在報導少數民族的社會問題與傳統文化及生活動態等方式及內容所扮演的角色。  原住民政策之省視與展望在說明筆者關心原住民命運和前途,希望政府給與原住民自治的聲浪。美加印地安政策之借鏡與擇取在希望政府能以美加地區對印地安人的政策為一個借鏡,能立法給與原住民一個好的政策。原住民運動之挑戰與回應主要在爭取族人的權益和尊嚴,他們為原住民雛妓、勞工、核癈料等事件的吶喊與抗議,充分顯示出原住民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及非人道待遇。 作者簡介 尤稀.達度  ◎孔文吉  ◎一九五七年生  ◎泰雅族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  ◎美國奧勒岡大學新聞碩士  ◎一九九零年高中我國第一位山胞公費留學考試楴首  ◎現就讀英國羅羊堡科技大學社會學博士班  ◎曾任行政院新聞局秘書,內政部專員

9 特價13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先秦文化史

孟世傑  著
老古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頭目出巡

林建成  著
晨星 出版
1992/12/15 出版

原住民采風錄  原住民族生性純樸、熱情,在當今社會現實與功利主義充斥的時刻,尤顯得可愛和令人珍惜。  作者從小與他們相處生活,在大熔爐的環境中成長,在藝專畢業後,便開始著手蒐集、描繪。加入採訪工作後,擴大了對他們的了解,背後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  作者以淺顯的文字應用藝術欣賞角度去發掘當中吸引人的片斷,使人容易進入到這樣的世界。  少數民族風俗有多麼有趣深刻?布農的愛情弓琴,排灣頭目出巡,魯凱的提親隊,賽夏的矮靈祭…。作者以藝術角度實際採訪,探掘原住民各族不同的文化內涵,完成了一篇篇簡樸的小品文和一幅幅雅緻生動的水墨畫,重現並永遠保存了這些涉臨失落文化的風采。 林建成  林建成  他不是原住民,但自幼與原任民朝夕相處;他是記者,但卻不用相機而以水墨為他永留感動;他的畫中有話,文中有情汨汨流露對原任民的眷愛。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情人與妓女

晨星 出版
1992/12/15 出版

情人與妓女  作者展現了更寬廣的世野,對原住民命運的探討顯得比以往更深入,小說技巧也變得更純熟。最重要的,由於這幾年作者在偏遠地區行醫的結果,使作者幾乎脫胎換骨成了一個十足的人道主義者,這樣的心路歷程,呈現在本書中。  弱勢者,是不是注定沒有生存的空間,永遠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原住民本有他們獨特的傳統,然而,慓悍的勇精神被視為粗蠻,取之所需的工作生活觀被當作懶惰,卑賤與憤怒,成了他們共同的心情。  本書由十篇長短不一的短篇小說構成,是以巨視、微視的兩種角度交錯著來看的,因此,也使得本書顯現出複雜性和深廣度。 作者簡介  拓拔斯.塔瑪匹瑪  高雄醫學院畢業,以台灣原住民醫療服務為職志。曾服務於台東蘭嶼鄉、高雄三民鄉、桃源鄉衛生所,現任職於台東縣長濱鄉衛生所。  曾獲吳濁流文學獎、賴和醫療文學獎,著有《最後的人》、《情人與妓女》等書。

9 特價15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3/4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