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寶海(中)阿彌陀佛大傳
本書《智慧寶海》敘述阿彌陀佛的過去生中,如何發起菩提大願,修行成佛 ......。 故事中大臣寶海梵志在夢裡,預見了國王與其千子在享受世間福德富貴之後,卻長久沈淪於生死的慘狀,於是苦口婆心,勸發他們求取無上的智慧菩提 ......。
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
宗教變遷 本書係作者二十多年來,有關台灣宗教發展與變遷的研究結晶。廣泛而深入地探討台灣民眾的宗教態度、宗教變遷、宗教信仰與家庭觀念、民間信仰、天主教與基督教在本土的發展過程、宗教與法律、宗教法的訂定以及宗教教育的國際比較等問題。 內容豐富,分析精闢,具體的展現一個傑出學術工作者對本土社會深層關懷的成果。是每一個關心本土宗教與社會發展的讀者不可不讀的代表作。
中國近代佛門人物(二)
于凌波,河南洛陽人,一九二七年生。國防醫學院畢業,公務員特考甲種衛生行政人員及格,中華學術院院士。曾任醫師、主任、院長、董事長。一九六三年與李炳南、朱斐等創辦佛教菩提醫院,任院長。創辦菩提救濟院,任常務董事。一九七〇年創辦台中開明高級中學,任董事長。生平執業從公之餘,不廢寫作。著有醫學、文學、佛學著作二十餘種,其中佛學部分為《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般若心經蠡解》、《簡明佛學概論》、《中國歷史上的白蓮教》、《唯識學綱要》、《釋迦牟尼與原始佛教》、《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等多種。
臺灣民間信仰論集(精裝)
本書選擇著者歷年所發表有關台灣民間信仰論文九篇彙集而成,全書以台灣民間醮祭之研究為主題,因建醮為現行民間祭典之最,由來已久,堪稱信仰習俗之精華。惟台灣醮祭,以北部之祈安醮與南部之瘟醮為雙璧,其意義、作法,各不相同,故舉具有代表性之若干例,俾便對照,襯托出其特色。
實用靈符選粹
「符」是迷信的象徵嗎? 「符」是迷信的象徵嗎?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科學時代,我們可以理性來探討。試想其流傳數千年至今,仍方興未艾、深植人心且根深蒂固,若沒有其一定的效用和價值,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則下,能不被淘汰出局嗎?北港媽姐廟,香火鼎盛,名聞全省,據說每年進香客所添贊的油香錢,以億萬來計算,能否認神明之存在嗎? 善者死後萬古流芳,受人敬拜,故成為神明-慈悲、正義、公理的象徵。惡者死後下地獄,接受閻羅王的審判,並無法危害眾生。可怖的則應屬於枉死、橫死而成孤魂野鬼者,因其靈魂已隨人死而消失,三魂剩下覺魂及生魂,生魂乃求生力,故為惡厲不善。神明則俱有靈魂與覺魂,故能護佑眾生。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牌位僅俱有覺魂。所以,我們敬拜神明、祖先或普渡好兄弟,正因他們俱有覺魂,而能感受後人、子孫們的誠意敬意。 本書以最淺顯的直述法,精選日常生活上較實用的各種「符咒術」,同時每道符均交待得很祥盡,亦以最客觀最理性的逐一分析說明,雖然標著「畫符自己來」,純怕導人於迷信之岐路上,更不可藉「符咒術」以歛財、詐欺良善之人,如此不僅符必不驗,恐將遭天譴。有綠見此書之朋友,請務必仔細體會筆者真誠之敘述,客觀理性勿斷章取義,是所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