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105_深夜食堂30
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相關主題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居里夫人:鐳的母親

張甲鳳  著
婦女與生活 出版
2000/05/01 出版

巨擘百傳叢書  ●作者高興地向廣大的讀者朋友推荐《巨擘百傳叢書》。在世紀之交,能有這樣的精品叢書陪伴你,是智慧上的愉悅。我們相信,以這些巨人、大師的足跡中,可以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安逸和艱辛、歡樂和痛苦、順利和磨難,懂得應該如何對待人生,如何學會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塑造未來。  ●每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偉大人物,都蘊藏著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豐富的閱歷與人生體驗,他們的奮鬥精神和成功要素,他們追求卓越的性格和把握機緣的能力,對今天的人們無疑具有巨大的啟發和教育意義。  ●巨人是人類的菁英,他們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文明做出卓越的貢獻,他們奮鬥的精神與超人的績業深受人們仰慕,為人們學習的楷模。他們是人不是神,他們來自常人又高於常人。崇高的理想,為國家、為人類謀福祉的信念、是他們不懈奮鬥、不懼困難的動力。  ●仔細閱讀完這套《巨擘百傳叢書》,就能讓你宛如看到那些偉人們的音容笑貌、舉止言談及努力堅持崗位的影像,再次浮現你的腦中,感受他們的理想、信念、胸懷、情操,而這些將幫助你、啟發你如何為人、如何學習、如何為理想前進不懈。

9 特價21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居禮夫人傳(傳記叢刊)

文堂 出版
1999/08/24 出版
9 特價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管理火星人的女人

雪利  著
大塊 出版
1999/07/20 出版

一位女性航太工程師築夢踏實的回憶錄 本書是一位女性航太工程師的回憶錄。她從小就想飛上天空,十幾歲便拿到開飛機的執照,進大學時執意選擇工程科系就讀。有一回,被母親硬帶去參加鎮上的選美比賽之後,她決定再也不要被社會對於性別的期待給束縛。從此,她鑽入有關火星的研究與探索,一步一步前進,抵抗工作環境中對女性不利的條件,推翻男女性別的僵化的印象,勇敢追求夢想。 且看她如何追隨著夢想,一路掃除障礙,從小鎮來到火星。看她帶領一群桀驁不馴的男生,共同為飛上天空而付出智力與青春。 作者簡介 唐娜‧雪利(Donna Shirley), 1941年生。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航太工程學暨新聞學學士,南加大航太工程學碩士。美國太空總署資深工程師,帶領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的火星研究計畫。在太空工程方面有三十年工作經驗,其中二十年均擔任主管職務,而且是太空總署第一位女性的專案主管。 1998年8月由太空總署退休,創立了一家叫「經營創造力」(Managing Creativity)的公司,接洽安排關於火星探險研究和管理議題的演講。也擔任其他有關火星活動的顧問。 曾獲太空總署的「傑出領導獎」,名列「國際傑出科技女性」之一。入選「加州最酷的一百個人物」。 出生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維尼伍德鎮,現居加州。 她的公司網址:http//www.managingcreativity.com。 審閱者簡介 楊祖愛,於1975年由台灣至美國留學,就讀於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和麻省理工學院,雙修電腦工程及心裡學。 1987年進入美國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工作,任太空工程師。1997年升任科技組組長,負責開發尖端科技在太空船設計方面的應用,並評估其功能、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譯者簡介 劉燈,台大外文系畢業。曾譯有《咖哩香腸之誕生》(商務),著有《背著電腦,去歐洲流浪》(大塊)。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獵犬號環球航行記

達爾文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8/08/01 出版

1831年底,達爾文隨英國皇家軍艦小獵犬號出發,展開為時五年的科學考察之旅。他並不知道,日後他影響深遠的學說將奠基於此。五年間,他四度橫渡大西洋,走遍南美大陸及其周邊,深入南太平洋,遠赴印度洋。在廣範圍的經緯度的移動中,他親歷了豐富多變的自然與人文狀態:火山、地震、熱帶雨林、化石、海嘯,陌生的民族,迥異的制度;此外,船上的生活,在考察據點的採集與狩獵,他那近乎哲學的生物學思考,物種發生與遞變的軌跡,都一一筆錄在日記之中,大量的文字資料和精緻的繪圖,既是知識的,又是文學的,精確而敏感,不斷逗引我們參與一次虛擬的旅程。由於達爾文所開啟的視野,讓人與神的界限再度泯滅,他和小獵犬號帶領我們前往的,是新世界同時也是舊世界─人類的失樂園。我們像亞當、夏娃一樣,眼前的每一個景象,都是那樣新奇;每一樣事物都等待命名……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愛因斯坦(上)

DENIS BRIAN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1998/03/30 出版

還他真實面貌——驕傲與悲哀交替的一生 一九五五年愛因斯坦逝世以後,他的好友兼遺囑執行人內森覺得愛因斯坦某些個人資料太過隱私,於是故意誤導研究他生平的人,讓他們到處碰壁。有些人自己挖掘到一些新題材,準備公諸於世,竟也遭到內森的威脅,只好噤若寒蟬。就連愛因斯坦骨灰灑在什麼地方,也僅限於一小撮朋友知道;雖然他的大腦仍然保存得完好如初(科學界奢望有一天能從中解開他天才的祕密)。    內森的動機無非是想保持這位當世聖人的完好形象。這種善意的隱瞞,當然也多虧了愛因斯坦忠誠的女祕書杜卡斯的大力襄助。愛因斯坦的祕書兼管家杜卡斯,比愛因斯坦的兩位太太還長壽。到愛因斯坦臨終為止,她一直陪在他身邊達二十七年之久。經年累月,她手中握有每一封別人寫給愛因斯坦的信,以及愛因斯坦幽默又帶感情、有時還有點尖刻的回答。連匿名寄來的侮辱、威脅和責難,她也一一蒐集歸檔;甚至愛因斯坦丟進垃圾筒的字紙,她都不放過。現在這些資料,大多已收進愛因斯坦文存裡。但是一些敏感資料,在內森與杜卡斯共管期間,並未公開。  「內森與杜卡斯覺得愛因斯坦的名譽(與回憶)仍需要有人維護,也許他們是對的,」波士頓大學「愛因斯坦文件整理計畫」主持人舒曼博士這麼解釋。「愛因斯坦自己都說杜卡斯是他兇惡的門房。」據舒曼研究,「杜卡斯還知道更多我們不知道的事。」可是每次有人逼她多談一點時,她總是回答:「我沒什麼好說的,要說的書裡都有。」  其實不然。雖然這些年來,有關愛因斯坦和他的研究工作的書籍,已多達四百多冊,但這只是部分真相。誠如摩爾所點出的,他引用自己所寫的薛丁格傳記裡,蒙田的一句話說,「我們的一生,一半是荒唐,一半是謹慎;不管是誰,如果只描寫高尚正經的一面,就等於漏了另一半沒寫。」 我的目標即是要平衡一下方程式的兩邊,盡量發掘一些長久受到保護的祕辛,彌補遺失的另一半。用意不在貶低愛因斯坦,而是在擴大我們對他的了解。  從時間來看,我們剛好碰對了。在內森一九八七年去世的前幾年,法院裁決讓愛因斯坦的所有文件公諸於世。目前有關愛因斯坦的思想以及他私生活點滴的許多資料,都可以在數以萬計的愛因斯坦文件中找著。文獻的真跡珍藏在耶路撒冷,複本保存在普林斯頓與波士頓。不過愛因斯坦與第二任太太的一些書信、他給兩個兒子的信,以及某些現在來說還太敏感的資料,仍未解禁,恐怕要到二十一世紀才會鬆綁。  儘管重重限制,我還是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消息來源——愛因斯坦生前的一些密友。許多關鍵人物都已相繼辭世,這些愛因斯坦的生前摯友,更能夠無所拘束,暢所欲言,提供了「未經消毒」、更具權威的第一手資料。 兩極評價 總結愛因斯坦一生,喜歡他的人愛之欲其生,討厭他的人惡之欲其死。有個愛慕者稱他為耶穌之後最偉大的猶太人,另有一個稱他為摩西之後最偉大的人。有些人直接稱他為「猶太聖人」。批評的人說他是只懂得自我推銷的騙子,所有的思想都剽竊自他人。有些人認為他與甘地、史懷哲一樣,都是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可是因為他開放的觀點、世界政府的主張,以及對左翼主義的支持,讓納粹和美國聯邦調查局都懷疑他是國家的敵人。他的兩任太太都說他不是好丈夫,有人甚至認為他是痛恨女性的人;當然崇拜他的女士朵樂西.康明斯不以為然。朵樂西還記得 這種兩極化的評語,也許正印證了愛因斯坦自己說的一句話:「一個人真正的樣子與別人以為他是什麼樣子,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大多數人都不了解愛因斯坦的科學理論,但這卻阻止不了人們對他的好奇。愛因斯坦對女人的態度,世人永遠沒辦法知道。杜卡斯是最清楚的,但卻密而不宣。她協助侯夫曼合寫了一本資料豐富、但卻是歌功頌德式的傳記《愛因斯坦:創造者與反叛者》。愛因斯坦的百年誕辰時,他們又寫了另外一本書《愛因斯坦:凡人的一面》,裡面對他的愛情生活、波濤洶湧的第一段婚姻、有瑕疵的第二段婚姻,完全隻字未提,重點是擺在他與別人或有趣、或快樂的往來書信上。  女人在愛因斯坦的生活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克拉克那本被視為典範的愛因斯坦傳記裡也承認,「愛因斯坦一輩子都喜歡活在女人堆裡,不過也僅止於此。」事實當然不止於此,可是克拉克之前或之後的作家都寫不出他的愛情生活,原因無他,因為資料都被「內森暨杜卡斯保護機構」給封鎖了。直到一九八二年,愛因斯坦的所有文件才依照他生前的希望,轉交給了希伯來大學。同年,派斯出版了《「上帝很狡猾」:愛因斯坦的科學與生活》,首次參考了以前被禁的資料,暴露了愛因斯坦凡人的一面。 十一年以後,海費德和卡特合寫的《愛因斯坦的私生活》,費了不少功夫,蒐集到愛因斯坦的隱私資料。倫敦《泰晤士報周日書評》的評論家凱瑞說該書內容新穎,值得喝采。海費德和卡特甚至去訪問了愛因斯坦的乾孫女愛芙琳,又追蹤到他以前的女佣人作專訪。不過最後凱瑞下了評語,說該書喜歡「發人陰私」,把愛因斯坦寫得「一無是處,既痛恨女人,又要女人侍候他……可能還打過米麗娃(第一任妻子)……他可能是得梅毒死的,(雖然)找不到醫學證據。」  幸好由已經公布的愛因斯坦個人資料中,我們可以拼湊出以前的傳記作者疏漏或偏頗了的愛因斯坦私生活。這些資料有他與所愛的兩個女人的通信,還有證據證明他的確有個私生女。現在總算第一次,可以差不多了解愛因斯坦的全貌了,而且是由當事人的觀點來看他。  我發覺,愛因斯坦的一生似乎是驕傲與悲哀輪轉交替。他的頭腦能對時空有如此深刻的了解,但卻有個精神異常的兒子,連過街都不會。這位連蒼蠅都不願意打的和平主義者,卻力促美國總統製造原子彈。這位會關心陌生人子女的人道主義者,卻不顧自己的兒子,同時還否認自己有個私生女活著。他喜歡孤獨,但身邊總是圍繞著女人,終日被記者追趕,被群眾包圍。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民主人士,但卻一再被指控是共產黨員,或是受共產黨愚弄的人。  本書的內容,會讓那些「視他為聖人,只一心埋首於研究宇宙奧祕」的人,大吃一驚。會讓你吃驚,是因為它發掘了不少前人遺漏或是刻意掩飾的內容,也就是他的私生活——活生生的愛因斯坦。 本書所展現的愛因斯坦,其實更令人景從,更加不單純,也更能引人議論。他還是光芒萬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天下文化 出版
1997/05/23 出版

大自然,她不斷變化著  物理學家維斯可夫(VictorWeisskopf)曾經說他自己是身處亂世的快樂之人,我本人也是一樣。只不過,令我心醉神迷的並非核子武器或是聳動的高科技,而是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長久以來,我一直密切觀察自然界裡微細而基本的變化。 「大自然」這個字對我來說,具有兩層意義。在本世紀初,人們還是很理所當然地把自己想成是不凡的物種,是被困在地球上等待靈魂或心智救贖的黑天使。如今,幾乎所有相關的科學證據都指向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說,既然已被生到這個世界上,而且還一步步參與了數百萬年的生物演化,我們人類的生態環境、生理狀況,乃至於心靈狀態,都和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密不可分。從這一層含義來觀察自然界,大自然的本質是不斷變化著的。 本世紀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依然相信地球資源豐饒得取之不盡。世界上最高的山還沒有人攀爬過,最深的海也還沒有人探測過,更別提那分布在赤道大陸上的大片野生叢林了。現在,我們早已繪製完實際的世界地圖,而且也估算出日漸減少的地球資源︰才經過一世代的開發,人類就已經將野生世界破壞到足以威脅自然資源的程度;生態系和物種正以六千五百萬年以來最快的速度消失之中! 由於對自個兒闖下的禍事感到良心不安,我們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角色──從地域的征服者換為地球的管理員。在這樣的第二層含義中,也就是我們體認到人類的存在和自然界是兩碼事的時候,大自然的本質也一樣是不斷變化著的。 由於性情和專長的關係,使得我能夠一直很密切地觀察這些變化。在我還是一名年資尚淺的小科學家和小博物學家的時候,我個人的世界觀隨同下列兩個趨勢而轉換︰演化生物學的興起,以及「這門科學的從業人員能夠自然養成」這想法的沒落。從童年到中年,我的個體發生史(ontogeny)一再重複那更巨大的種系發生史(phylogeny)。同時間,大自然猶不斷蛻變出新的風貌。 我的童年很走運。生長在保守的美國南方,在一片如詩如畫的環境中長大,卻一點都沾不上南方那些個社會問題的邊兒。我在小小年紀便打定主意將來要作科學家,以便能夠多多接近大自然。 迷人的童年記憶未曾泯滅,但是它卻留存在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紀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哲學家)式的思潮中。在這思潮 中,所有的事物都不斷地變化,包括原先想像中世界的運作方式,以及我心目中人類在世界上的地位。把這些封存的記憶都提出來,使我更能完整了解自己目前的思考方式,也使我更能釐清自己信念中的核心因素。這樣的釐清不只是針對我自己,也針對你們,同時,或許也是為了增強說服力。 作者簡介   E.O.威爾森(EDWARD O. WILSON),一九二九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一九四九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一九五五年獲哈佛大學教授。目前,威爾森任教於佩萊格里諾大學,並為哈佛大學的昆蟲學研究員。  威爾森是美國當今生物理論學家翹楚,一九六九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還榮獲過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克拉福德獎。一九九六年,威爾森被《時代》雜誌評定為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二十五位美國人物之一。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吳健雄傳: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

江才健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1996/08/01 出版

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  楊振寧﹕「這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科學家之一吳健雄教授的一本絕佳傳記。作者江才健花費多年時間,訪問世界多位科學家,使這本書既具歷史視野又豐富而詳實,是探究世界最偉大物理學家之一的一本巨著。」  吳健雄,世界最傑出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的居禮夫人」,曾參與改變人類命運的「曼哈頓計畫」,與「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共事;更是率先以實驗證明楊振寧、李政道榮獲諾貝爾獎的理論假設,奠定物理科學「對稱性革命」的第一人。她打破普林斯頓大學百年傳說,成為首位獲頒榮譽博士學位的女性,更是美國物理學會有使以來第一位女性會長。以色列諾貝爾獎「沃夫獎」、美國國家科學院「康士托克獎」、白宮國家科學獎章……都不足以完整說明她的成就。她早已不再需要諾貝爾獎,她本身就是諸多諾貝爾獎得主推崇的傳奇。他們認為吳健 作者簡介 江才健  1950年生,輔仁大學數學系畢業。在《中國時報》十八年一直從事科學報導和論述工作;目前為《中國時報》主筆。過去曾在世界多國採訪科學家和科學實驗室及重要科學活動,1991年並至中東採訪波斯灣戰爭。對科學報導和新聞工作深感與趣,近年特別關心科學在文化中的影響和定位問題。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古代物理學

戴念祖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4/08/01 出版

本書按歷史順序,綜述古代中國人在力、聲、光、電磁、熱等方面的發展和重要成就,由此可了解槓桿、共振、燈與鏡、指南針、摩擦取火等知識的起源。伓書深入淺出,饒富趣味,適於廣大層面的讀者,增進科學知識。

79 特價1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3/01 出版

本書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科普著作,原來收錄在巴倫教育書系(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Inc.)的一套科普叢書裏。由於這套科普叢書是為青少年而編寫的,裏面的講論都很簡明扼要;特別是簡明之中又不致像某些科普著作那樣誤導了讀者。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把愛因斯坦的生平和他的科學理論結合起來講述,從中可窺見理論背後的思想傾向,以及造成這些思想傾向的性格和生活環境等。 原書後面有術語簡釋、參考書目,另外加上了一篇愛因斯坦的演講詞作為附錄。這篇演講詞的論述是相當完整的,其中的論辯層層迭進,十分精采。 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容易的欣賞到這些精采的論辯,編者在文中加上了標題,並以粗體字標示出重要的語句。即使第一次接觸愛氏原著的讀者,也必定能體會到其中的科學精神和藝術魅力。

79 特價11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居禮夫人傳

伊芙居禮  著
志文 出版
1993/02/17 出版

居禮夫人傳  伊芙.居禮對其母親綺麗壯烈、苦樂交織的一生所作真摯動人的畫像,早已打動了千萬人的心弦,被批評家推許為傳記文學中的瑰寶。這位人類有史以來最傑出女性科學家先後榮獲諾貝爾物理與化學獎,一牛對科學上的成就及貢獻是那些有女人不適於研究科學偏見的男子所瞠目不知所對。  居禮夫人在重重阻力下,進行艱苦的研究,終於完成近世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這委婉曲析的經驗,確是一篇可歌可泣的鉅構,在與人世艱辛抗衡的生活中,我們確實需要這種鼓舞起信心勇的文學。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博士說:「影響我一生最深遠的首推『居禮夫人傳』,從本傳記中我真正了解到一個科學家的生活也可是美麗而充滿理想的。」 作者簡介  伊芙.居禮    為科學家居禮夫人的次女,早年攻讀音樂是享有盛名的鋼琴家,居禮年人去世後,發憤寫成《居禮夫人傳》,於其母去廿三年後發表,震驚文壇,此書問世後,銷行無數,作者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先後在世界各地擔任戰地通訊工作,後參力自由法國軍對抗德國,後《勇者之旅》出版。  戰後曾出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之特別助理,我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博士中學時代讀此書深受其影響。 譯者簡介  鍾玉澄  桃園縣人,生於新竹關西鎮,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譯有《卓別林傳》、契訶夫、歐亨利、瑪拉未的小說收入新潮文庫、《隻胞胎麗莎與羅蒂》、《狐狸爸爸萬歲》收入潮少年文庫。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諾貝爾傳

漢風 出版
1992/05/01 出版
9 特價10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諾貝爾傳

臺灣商務 出版
1987/04/07 出版
91 特價4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3/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