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書
人類登陸月球50週年紀念 從古老神話到未來的太空殖民地,月球歷史的一百個重要時刻 & 月球史的起點遠比人類史更早。如果四億四千萬年前沒有月球幫忙穩定地球的傾斜角度,地球上很可能無法演化出多細胞生物,人類或許根本沒機會出現。 & 從觀察、探索到開發,人類與月球之間實在有太多故事可以說。 & 不論是月球的可能形成原因、古人如何利用月球的亮度推估星球之間的距離、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怎樣啟發航太科學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二十世紀美蘇之間的太空競賽、月球的存在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再到神農五號火箭的誕生、阿波羅登月任務,以及今日的私人太空公司與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月球移民,太空生物學家暨科普作家大衛.翁弗拉許博士將帶領我們踏上一趟引人神思的旅程,鋪展出月球的重要里程碑與關鍵時刻。
火星的奧祕 Guide to Mars:解讀紅色行星
2020年將翻開火星探測的新頁 美國、歐洲、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國等 皆已啓動火星探測計畫 從最新研究掌握即將來臨的火星熱潮 & 為了配合2020年7月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間, 美國「Mars 2020」、阿聯「希望號」、歐俄聯手合作的「ExoMars」皆計畫於2020年升空, 始於1960年代的火星探測將邁入新里程! & 從用肉眼觀測火星動態的時代變成利用科學望遠鏡觀測的時代, 人們對火星的關注不減反增, 尤其討論度最高的,應屬和運河說有關的智能火星人的存在論吧。 一切起因於「火星表面看得到細線、不,根本看不見」的唇槍舌戰, 引發原本對火星毫不在意的人們高度的關切。 & 「火星上是否有水?」 「人類能否移居火星?」 這些疑問向來被視為遙不可及的探討,如今卻逐漸成為現實。 換言之,現今的火星不但是再度受到矚目, 在陪伴人類長達數千年後,也一同邁入了瞬息萬變、饒富興味的時代。 & ◎邁向載人探測火星之路 科幻電影中以太空為主題的作品眾多, 觀賞這些作品後,往往會連帶激發出將來人類在太空大展身手的夢想。 然而,實際上人類到達最遠距離的紀錄,僅止於大約離地球38萬公里的月球而已。 而且,從美國的阿波羅計畫之後,超過40年再無人造訪過。 & 2016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訂立 「要在2030年之前將美國人送往火星,並安全送回地球」的目標, 大眾對於火星載人探測的期待感也因而瞬間攀升。 當時的計畫將長期停留火星列為長遠目標之一。 & 歐巴馬總統的構想在唐納.川普總統上任後做出修正,變更為月球軌道平台門戶計畫。 在此計畫中,必須先在月球的地心軌道建設太空站, 以此為起點進行月球與火星的載人探測任務。 首先得累積月球的載人探測經驗,以期將來能應用於火星的載人探測任務上。 要實現火星載人探測任務,還必須解決其他許多難題。 按部就班一一克服,相信天方夜譚也會一點一滴成長為真實可行的計畫。
讀懂時間簡史的第一本書:大科學家講時間的故事,帶你探索物理科學及宇宙生成的奧祕
人類如何從一無所知到認識時間的存在? 如何定出時間的規律?時間箭頭是怎麼回事? 令人生畏的暴脹跟宇宙膨脹是什麼? 宇宙中最長壽的是什麼? & 時間裡面藏著宇宙的奧祕,李淼用各種生活中常見的例子, 帶你以最輕鬆簡單的方式讀懂霍金的《時間簡史》, 進而探索宇宙的生成與最尖端的物理科學。 這是物理學家李淼寫給年輕朋友們關於時間的科普讀物。霍金在暢銷科普作品《時間簡史》裡講述了關於宇宙本質的知識。而在本書中,李淼以一般讀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組織和詮釋了霍金的理論,用很多趣味的故事幫助年輕朋友們重新理解時間:它並不像我們司空見慣的那樣尋常,而是藏著整個宇宙的奧祕。要懂得很多最尖端的物理學,才能真正理解,為什麼時間是有方向的,宇宙的起點是什麼,所謂時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科學家趣味開講,搭配插圖,讓你秒懂高深的物理知識! & 熵、統計力學、熱力學第二定律、能量守恆、布朗運動、大爆炸、暴脹、宇宙膨脹、大統一理論、上帝粒子……第一次以最有趣的方法讓你深刻理解! 「科學飽含真正的美,但只有經過訓練的人才能欣賞得到。科普就是用公眾可以接受的辦法,盡量把這種美介紹給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人」──李淼 ■從日晷、沙漏、水鐘到石英鐘、原子鐘,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麼精準地測量時間? 原子鐘可以精準到每十億天才會出現一秒鐘的誤差。你可能會問,這麼精密的時鐘用來做什麼呢?我們現在開車,手機定位等等,都會用到GPS。GPS是怎麼確定你的位置?答案是藉由四顆以上的衛星做到。這些衛星上都有時鐘,時鐘必須非常精確,同時還必須互相調校,如果調不準,它們收到信號時,就無法判定其他衛星是什麼時候發出信號的。因為信號就是電磁波,電磁波的速度很快很快,達到每秒三十萬公里,也就是三億公尺,換算一下,如果時鐘差了一千萬分之一秒,信號就差了三十公尺。再想想看,當你用手機地圖定位時,三十公尺,那可真是不小的誤差啊。 & ■時間箭頭是什麼意思? 一只杯子掉到地上,水灑出來並滲入地板裡了,杯子也碎了。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相反的情況,一只杯子的碎片會自動合攏成一個完整的杯子,地板中的水跑回來再跳進杯子,然後杯子從地板上跳到桌子上。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我們這個世界是一部電影,它從來都是向著一個方向放映,而不能倒著放映,也就是說,時間有一個箭頭。 因為世界只會由簡單變得複雜,混亂度(熵)越來越高。反過來的情形是不可能發生的。宇宙在最開始的時候,熵幾乎為零,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狀態,而宇宙作為一個系統,只能變得越來越混亂,於是時間就有了箭頭,不可回溯。 & ■所有物體都是從「有序」變為「無序」! 波茲曼說啊,任何物體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當分子排列整齊時,我們將這種情況叫作「有序」,而當分子排列得亂七八糟的時候,我們將這種情況叫作「無序」。相對於無序,有序的可能性更小,所以不容易做到。他說,任何物體一定是從「有序」變成「無序」,而不是相反,因為「無序」發生的機率總是更高的。他的這種理論叫統計力學,是建立在大量的原子和分子的統計基礎上的。 & ■宇宙正在不斷膨脹 在一九二〇年代,愛德溫•哈伯使用當時最大的望遠鏡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原來,這些星系幾乎全無例外地離我們越來越遠,也就是說,它們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外面跑去。跑的速度有多快呢?最近更加精確的測量告訴我們,一個距離我們三百萬光年的星系,向外跑的速度達到了每秒六萬八千公尺。在哈伯之後,科學家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了我們宇宙的歷史圖景:整個宇宙就像一個不停膨脹的巨大麵包,而上千億個星系就像鑲嵌在這個巨大麵包中的葡萄乾,彼此之間的距離隨著麵包的膨脹,越來越遠。
在緬因州的小島上追逐繁星:艾倫.萊特曼的哲學思索
世紀之書《愛因斯坦的夢》作者艾倫.萊特曼ALAN LIGHTMAN再創顛峰之作 動人如梵谷《星夜》、超驗如愛因斯坦《相對論》 繼聖修伯里《風沙星辰》之後,最美麗的宇宙漂流 「科學需要詩人,萊特曼正是科學家和人文學者的完美結合。」──《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 20篇散文 勾勒出人類追求不朽的渴望 伽利略、愛因斯坦、聖奧古斯丁、莎士比亞、梵谷相繼現身 交織出科學和宗教的抒情冥想、理性與感性的永恆碰撞 & 故事要從某個夏夜說起, 我獨自划船出海, 在漫天星光的波濤之中,我彷彿墜入無邊無涯之境, 群星和小船、過去與未來、宇宙萬物竟與我融為一體。 待回過神來,竟不知自己躺了多久…… 身為講求實證的物理學家,卻是這段奇異體驗讓我參透生命的奧義。 在多重的宇宙之中,人類渺小如塵, 但如同原子不滅,只是飄散, 就算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人類也並非萬物之靈, 一代代人千萬年來血脈相連,總會有什麼永遠不朽, 思及此處,我便決定好好活著……
離開太陽系:移民火星、超人類誕生到星際旅行,探索物理學家眼中的未來世界
繼紐約時報暢銷書《2100科技大未來》後 弦論奠基人、當代物理學大師 加來道雄 預言改造火星、星際旅行、長生不朽與後地球時代的終極命運 & 21世紀地球的下一步是什麼?當鋼鐵人馬斯克揭露其醞釀已久的太空旅遊計畫、波音公司總裁米倫伯格表示太空發射系統已臻成熟,全球產業鏈移轉、科技股應聲上漲,新一波太空科技競賽宣告正式開打,年輕世代可望於有生之年在火星上踏出重要的一步。 & 但民眾更好奇的是,投入數兆美元的科學研究,究竟要將人類帶往何方? 未來的人類是否可能移民太空站、火星,最後離開太陽系?尋找比地球更宜家家居的行星? & 先進國家的科學家早在列舉移居星球的名單,任一星球只要水源日照充足、溫度適中,而且重力和地球相仿,移居外星將不再是夢想。同時太空產業也提出自己的選項:人類不只能移居外星,也能發展月球生物圈、星際旅遊以及小行星挖礦。甚至過往危險又耗費巨大的火箭,如今都有解決方案:移民者可搭乘太空電梯,從地面前往停在大氣層外的大型星艦,再也不用承受火箭發射之苦;又或者搭乘「彗星高速公路」,不耗費過多太空梭能量,就此永遠離開太陽系。 & 科學即國力,加來道雄深受美蘇太空競賽、科幻小說大師艾西莫夫,以及經典科幻影集《星艦迷航》啟蒙,投身物理研究,並奠基了實踐當代科技的超弦論。他也指出,核子火箭、反物質引擎、光帆、奈米探測太空船和新型星艦動力等先進構想已被提出;同時當代科技如3D列印、量子電腦、人工智慧、機器人、生物科技、基因治療等技術也日益進步。影視作品中的移民外星將不再是夢想,而是下個世紀的趨勢,新一代的太空研究熱潮將捲土重來。
宇宙用語圖鑑:將300個神祕有趣的宇宙關鍵字凝聚在一冊!天文研究所教授、太空推理作家好評推薦
在我們頭頂上的宇宙,充滿著難以想像的浪漫謎團 浩瀚無垠的宇宙世界 蘊藏了各種值得探究的知識,以及無盡的未知之謎 & 宇宙是怎麼誕生的?離開地球之後,我們又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 & 『宇宙用語圖鑑』將藉由 「300個宇宙關鍵字」結合「活潑有趣的圖像記憶」 帶領各位一起重新感受宇宙的奧妙之處 & 宇宙知識的領域寬闊無際,但並非完全拒人於千里之外 「在翻開本書之後,你需要具備的只有『好奇心』」
從封閉世界到無限宇宙:近代科學與哲學的宇宙觀革命
十六、十七世紀的科學與哲學革命,永遠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 也永遠改變了人類對自己在宇宙所居位置的看法。 「一部十七世紀思想研究的重要作品。」────湯瑪斯.孔恩(Thomas Kuhn) ◆◆◆ 中山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陳瑞麟 專文導讀 ◆◆◆ 本書是科學史經典名著,作者為科學思想史學派創始人亞歷山大.夸黑。書中描述,十六、十七世紀的人類心靈,遭遇了一場深度的革命;它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架構和模式,古代那個秩序井然的封閉世界(cosmos)最終變成了均一的無限宇宙(universe),價值世界也與事實世界完全分離開來。而希臘與中世紀天文學的地球中心宇宙,亦被現代天文學的無中心宇宙所取代。近代科學與近代哲學既是這場革命的根源,也是它的成果。 夸黑首次提出「科學革命」一詞,以人類的宇宙觀及人類於宇宙所居位置的轉變來詮釋這場革命,並揭露其對現代世界的深刻影響。他所揭示的新的科學史研究方法,以哲學導向來研究科學思想的發展,不僅扭轉了原先薩頓百科全書式的大綜論,更奠基了科學史研究的地位及重要性;夸黑及其科學思想史學派所描繪的「科學革命」,已然成為當今社會大眾理解的科學發展輪廓。
太陽的蘋果——“引力常數G `不為常數的推證
在天文觀測中,有不少“引力異常現象”,是既有的引力理論所無法解釋的。因此,研究各種空間粒子的運動對形成力的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本人從客觀實際出發,根據恒星的粒子輻射,推導出了恒星的三個斥力公式,並且撰寫了恒星斥力的文章。力的存在一定會有施力者。我反復揣摩:靠品質本身就能形成引力,這從能量守恆定律的角度看,是說不通的。進一步的推論是,引力的施力者應該存在於品質之外。經過長期思考,我認為,相鄰的兩個物體之間,能出現“引力”,根據引力表現出的各種特徵,比較像是宇宙空間環境中漫射的神秘莫測的強透射粒子搗鬼的結果。目前,我們雖然全面探測它們有困難,但也不能輕率地否認它們的存在和作用。中微子是強透射粒子的典型代表,尤其是 。 是隱形高手,身懷絕技,最有可能是引力的肇事者。宇宙中中微子的通量,目前我們無法確知。在沒有找到更有說服力的引力理論之前,要認可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完全正確的,也為時尚早。2013年3月,我對強透射粒子作用於兩物體之間,建立分析模型,從構造方面重新推導了引力公式,當得到 這一形式後,並沒有見到 ,而是在 的寶座上尊坐著七個因數。這一新的引力公式,對引力理論中長期保留的某些懸案,給出了有價值的回答。由於恒星存在斥力,致使恒星與其週邊天體之間的“引力與斥力之和”,與行星與其週邊天體之間的“引力與斥力之和”,其構成要素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地球對於地球上每個“蘋果”的合力,與太陽對於太陽的每個“蘋果”(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們)的合力,其力的構成要素(包括萬有引力、輻射斥力、旋轉離心力和地面支撐力)是不一樣的。這也是本書書名《太陽的蘋果》的由來。本書的內容,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我們過去公認的牛頓引力公式中的“常數 值”項,應該不是一個常數。這一核心內涵,作者通過本書提出來。特結此書,呈獻給廣大的科學工作者,以方便共同探討神秘莫測的引力問題。
宇宙必修課:給大忙人的天文物理學入門攻略
★《紐約時報》暢銷總榜第一名 ★全球知名宇宙學網紅泰森,為忙碌的你開講宇宙必修課! ★把天文知識化整為零,去除艱澀計算,沒有難懂圖表。 全世界大概沒有幾個人能像泰森一樣, 能把宇宙天文講得扣人心弦又引人入勝, 你可能沒有時間看長篇大論, 泰森的這堂必修課輕薄短小,攜帶方便, 你在捷運上翻一下,喝咖啡的時候讀一點, 每天花上兩三分鐘, 就能快速吸收夠用的天文知識, 不再被暗物質、暗能量弄得昏天暗地, 不再遭大霹靂、重力波震得頭昏眼花。
火星時代:人類拓殖太空的挑戰與前景
見證人類成為行星際物種的新時代 這一次,我們的目的不是探訪,而是居留 ●與國家地理頻道《火星時代》共同製作,以扎實的科學根據描述未來人類拓殖火星的大冒險 ●由《阿波羅13號》導演朗・霍華撰寫推薦序 ●NASA科學家、研究員與太空人針對著陸火星、人體適應、外星生命等各種主題進行深入講解 翻開書頁,展開一趟火星遠征之旅。 本書以獨特的敘事方式,搭配許多專家訪談與科學原理解說,將時間點設在未來,描述人類拓殖火星的故事。同時探討許多問題,像是人體在長期太空旅行中會有怎麼樣的變化、如何在致命的新世界中生存、怎麼尋找火星上的水源與外星生命,以及拓殖火星後的長期規劃。本書將帶領讀者到數百萬公里之遙的太空、數十年之後的未來,探勘人類在太陽系中的下一個居所。 「50年後的人會大吃一驚,因為我們已清楚預見,人類和科學要進步到什麼層次,才能前進火星,建造新的文明。」--朗・霍華,摘自序言 火星正在呼喚我們,人類的下一場大冒險,是探索太陽系! 我們投身這趟旅程後,會浮現許多問題,要怎麼抵達火星?為何而去?到了火星後,會發生什麼事? 本書以更宏觀、更長遠的視角,解答人類拓殖火星的實際狀況。透過許多攝自地球、太空和火星上的照片與地圖,加上頂尖專家團隊進行主題式探討,帶領我們到數千萬公里之遙的遠方,及數十年之後的未來,探看人類在太陽系中的下一個居所。
宇宙大思辨
史上最饒舌的科普書! 一場不設限的宇宙思辨之旅 要怎麼樣才能殖民火星?氣候變遷有可能逆轉嗎?我們會見到世界末日嗎?人類能 像美國隊長那樣大幅提升體能嗎?對於這些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名人談星》主持人尼爾‧迪格拉斯‧泰森與他最喜愛的名人來賓,透過扎實的科學論述,從各種 時而嚴肅正統、時而充滿次文化邏輯的角度反覆詰問,設法揭開人類和宇宙的祕密。本書收錄了《名人談星》節目歷年來最精華的談話內容,附加精采的補充資料和 珍貴照片,讓我們從趣味橫生的對答中,思考當今最重大的科學主題,解答人類存在的本質和宇宙的未來。 數十年來,知名天文物理學家尼爾‧迪格拉斯‧泰森一直以深具智慧與個人魅力的方式闡述科學,引起全球粉絲的廣泛共鳴。《名人談星》是他投注最多心力的播客和電視節目,旨在解答地球與太空最令人困惑的謎團,並探討生而為人的意義。 &本書收錄了《名人談星》節目歷年來最精華的談話內容,附加精采的補充資料和珍貴照片,還有泰森以及節目中才智出眾的科學家與影視、文化界名人的雋永引 言。從時空旅行、大腦的運作,到超級英雄漫畫背後的物理學,《名人談星》在充滿趣味、機智、有時教人捧腹大笑的言詞交鋒中,激發出獨立思考激盪出來的璀璨 火花,提出了你最想知道的關於這個世界、乃至於整個宇宙的所有疑問──並幫助你找到自己的解答。 書中參與討論的名人來賓,以天馬行空又緊扣主題的發言探討各種主題的意義。以下是其中一小部分: 亞倫‧艾達(Alan Alda) 名人身分:美國影星,代表作《神鬼玩家》 不為人知的身分:石溪大學科學傳播中心和生命未來學院講師 探討主題:為什麼外星人會想要來地球? 巴茲‧艾德林(Buzz Aldrin) 名人身分:最早的登月太空人 探討主題:1)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真的登上了月球? 2)人類該怎麼移民火星? 大衛‧艾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 名人身分:自然史家,英國BBC電視節目主持人與製作人 探討主題:課稅可以解決汙染嗎? 丹‧艾克洛德(Dan Aykroyd) 名人身分:美國影星,代表作《魔鬼剋星》 探討主題:靈魂有粒子性物質存在嗎? 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 名人身分:知名主廚與電視節目主持人 探討主題:我們為什麼會覺得某個東西吃起來是美味還是噁心? 馬克思‧布魯克斯(Max Brooks) 名人身分:美國科幻驚悚作家與編劇,代表作《末日之戰》 探討主題:僵屍病毒會怎麼傳播? 大衛‧拜恩(David Byrne) 名人身分:搖滾音樂家 探討主題:科學可以啟發藝術嗎? 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名人身分:第39任美國總統 探討主題:政治是打擊疫情的最佳武器嗎? 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 名人身分:第42任美國總統 探討主題:機器人和醫學的未來 布萊恩‧考克斯(Brian Cox) 名人身分:物理學家,英國BBC電視節目主持人 探討主題:非理性思考的價值在哪裡? 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名人身分:演化生物學家、科普作家,代表作《自私的基因》 探討主題:1)人體這個設計的高明之處在哪裡? 2)先有大霹靂還是先有上帝? 嘉旺竹巴法王(His Holiness the Gyalwang Drukpa) 名人身分:藏傳佛教精神領袖 探討主題:水資源的前景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名人身分:暢銷作家,代表作《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探討主題:性別歧視是天生的嗎? 阿瑞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 名人身分:《赫芬頓郵報》創辦人 探討主題:為什麼會有網路小白這種人? 傑米‧海納曼(Jamie Hyneman)與亞當‧薩維奇(Adam Savage) 名人身分:Discovery頻道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共同主持人 探討主題:科學是沒有規則的遊戲嗎? 賽斯‧麥克法蘭(Seth MacFarlane) 名人身分:美國喜劇演員 探討主題:科學、科幻和喜劇可以混在一起嗎? 賽斯‧麥爾斯(Seth Meyers) 名人身分:美國電視喜劇演員,代表作《週六夜現場》 探討主題:喜劇可以用科學解釋嗎?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名人身分:特斯拉汽車與SpaceX創辦人 探討主題:1)人類有一天能負擔得起電動車或太陽能嗎?2)我們需要懼怕人工智慧嗎?3)真實和虛擬的分野在哪裡? 妮雪兒‧尼可斯(Nichelle Nichols) 名人身分:美國女星,飾演《星際爭霸戰》企業號上的非裔美籍通訊官烏胡拉上尉 探討主題:電視可以對抗種族歧視嗎? 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 名人身分:英國影星,在電影《哈利波特》系列中飾演史內卜 探討主題:人類的情緒反應。 瑪莉‧羅曲(Mary Roach) 名人身分:通俗科普暢銷作家,代表作《打包去火星》 探討主題:1)什麼樣的人是去火星的理想人選?2)火星上的吃喝拉撒怎麼解決? 保羅‧路德(Paul Rudd) 名人身分:美國影星,漫威電影《蟻人》男主角 探討主題:養牛有助於人類移民火星嗎? 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 名人身分:美國影星,代表作《越過死亡線》 探討主題:身為一個有男性身體的女人是什麼感受? 武井穗鄉(George Takei) 名人身分:美國影星,飾演《星際爭霸戰》企業號的舵手蘇魯 探討主題:利用蟲洞進行時空旅行有可能成真嗎? 威爾‧萊特(Will Wright) 名人身分:革命性電玩《模擬城市》設計人 探討主題:電玩會讓人變得暴力嗎?
外星生命大揭密
《外星生命大揭密》從揭開另外空間的秘密談起,探討外星人就在身邊,因從古到今,外星人都在窺伺地球,地球人被外星人綁架,多圖為證的麥田圈訊息,太空人執行任務時,曾與外星生命接觸的證詞……。人類在面對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清晰的外星生命樣貌,又該如何看待外星生命這一議題呢? 對於外星生命的訊息,我們越來越不陌生。自英、美政府推出《資訊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後,迫於輿論的壓力,逐步公開塵封多年的「X檔案」,其中涉及許多外星人和UFO目擊事件。 英國首席太空專家尼克.珀普(Nick Pope)表示:「宇宙中還有其他生命正在研究我們」。加拿大前國防部長保羅‧赫勒(Paul Hellyer)也在媒體公開聲稱外星人存在,而美國一直與外星人合作來「發展科技」。 這是一本截然不同於您所知道的,關於外星生命大揭密、人類何去何從的重要抉擇。 本書特色 對好奇的人來說,外星人的現象可能只是一個熱門的八卦題材,但我們還是要問,外星人是來幫助人類的?還是來佔領的? 外星人的現象對今天的人類社會而言,是一個嚴肅的問題,這已經不僅僅在於考究有無外星人的存在,而是在於認識外星人對人類社會的龐大影響,以及它們對人類的真正企圖。 《外星生命大揭密》可以系統的告訴讀者外星人來地球的歷史脈絡、重要的外星人事件、陸續發現的相關證據,以及近來出現對外星人指證歷歷的「高級」證人。而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從修煉的角度來探索外星人的真相,深具啟發性。
天幕:一個宇宙資訊記錄員的日記
宇宙那麼大,要出去走走。 宇宙高靈講給地球人聽的天體物理課。 一本記錄宇宙奧秘與最前沿資訊的絕密日記, 一部外星人講萬物起源的「天降奇書」, 一卷讓你腦洞大開的科幻史詩。 想像力拯救世界,《天幕》為你解讀一個前所未聞的大宇宙! 我被無法解讀的文字包圍,我是一個十足的文盲…… & —湯瑪斯•特蘭斯特羅默,二○一一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故事發生在西元二九三三年…… 宇宙資訊分析師達蒙•卡萊爾教授,偶然間在「星系圖書館」獲得一本使用宇宙高維文字記錄的日記。日記記錄了一位被「宇宙智靈總庫」任命的資訊記錄員──靈兒,在高能智靈人的帶領下,洞悉了各種有關宇宙的起源、結構、白洞、黑洞、暗物質、人類智慧起源、思維之謎、物維空間特點、暗宇宙等一系列超級宇宙知識的故事。同時,隨著日記的破譯,卡萊爾教授的離奇身世也慢慢浮現…… 作者以新穎的撰寫模式,設定了宏大、奇幻卻又富有愛的宇宙,書中所描述的宇宙景觀,似真似幻,在光影交錯、虛實輪迴之中,為讀者開啟一道道神秘無比、奧妙無窮的大宇宙之門。讀起來,讀者一定會腦洞大開,徹底顛覆先前已有的對宇宙的認知!且越往後深入解讀,越會折服於作者那邏輯嚴密、想像力豐富的大腦。讀完之後,你極有可能會堅定地相信:─作者所描述的大宇宙真的存在! 這是一部「天降奇書」,毫不誇張地說,翻開《天幕—一個宇宙資訊記錄員的日記》,你會在其中找到未來中國科幻創作的希望和信心。 希望這部有料、有趣、有想像力的奇書能給每一個渴望享受思維樂趣的朋友帶來收穫!
時間之冪:從極短暫到永恆,囊括各種時間尺度的祕密
以10的冪次方為尺度, 蒐羅各式各樣有關時間的紀錄, 解答各種關於時間的祕密! 這是一本放在咖啡桌上的書, 讓你在閒暇之餘,可以隨手拿起來翻閱的趣味書籍。 不論從哪一頁開始閱讀,都沒關係, 你更可以直接從你最感到好奇的「時段」開始, 順著看、跳著看都可以。 我們希望你也能像我們一樣,在每個不同的時距裡, 發現並感受到周遭這個令人讚嘆與驚奇的世界。 每一個時距,都是獨一無二的, 也都展示了讓人著迷的奇特現象…… 我們這本書, 是由一系列各自獨立的短篇與插畫和照片所組成, 描繪著從一眨眼到一整個滿月, 歷時長短不同的各種趣味現象。 —— 本書作者特胡夫特、范都仁
超常現象大百科:101則無法用現代科學解釋的超自然現象
人面魚、精靈、行走的石頭、流血的石階 惡魔的足跡、發電人…… 這些不尋常的自然現象到底是真是假? 獨家完整收錄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超常現象, 帶你一探究竟! 無論科技再怎麼進步與發達, 世界上仍存在著許多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 對於其真偽眾說紛紜, 到底真相是什麼呢? ◎故事中才會出現的未知生物: 吸血鳥、飛龍、小矮人、馬納南加爾…… ◎危險又神祕的超常現象: 不可觸摸的古堡骷髏頭、活在照片裡的死亡少年、天空降下魚雨…… ◎恐怖的鬼怪事件 住著魔女的洞窟、穿白洋裝的瑪麗、受詛咒的平交道…… ◎世界上各式各樣的奇人 長出金屬箔片的女人、用手煎魚的男子、流著綠色汗水的男人 ◎讓人不可置信的超奇蹟 流出聖油的基督像、擁有聖痕的人、成長的聖嬰雕像 本書集結了101個超常現象,詳細記錄其發生國家、年代,並搭配精美全彩照片與相關示意圖等,且附註相關的小知識,透過各種角度來介紹,史無前例「全部呈現」在世人眼前! 本書特色 詳盡解說每一個超常現象,深入了解不是問題! 本書不僅標出每一個神祕現象發生的地點、年代,並詳盡地說明每個事件的前因後果,滿足你的好奇心! 詳細分類,清楚好讀 書中將超常現象分成七個單元,分類清楚內容詳盡,為你集結了這廣袤世界中各種神祕的超常現象! 收錄300張以上精美圖片,豐富圖文內容 本書收錄大量讓人難以置信的超常現象全彩圖片,帶領你一同探索超自然謎團
UFO & 宇宙人大百科
UFO造訪地球的蹤跡時有耳聞,似真似假難以分辨。107則幽浮與外星人神祕造訪事件簿,絕無先例「完整公開」!幽浮/UFO是不明飛行物體(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簡稱。空中不明飛行物體或自然現象,延伸出來的相關發展事件,通稱為「幽浮現象」。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聽到、看到UFO與外星人造訪地球的報導,這些撲朔離奇的事件,透過科學的檢驗、專家的分析,逐一判別真假後,即將在本書為您解開層層難解的謎團。● 幽浮與外星人真的存在嗎?● 幽浮是外星人的飛行器嗎?● 外星人為什麼要搭乘幽浮來到地球?● 外星人到地球的目的是什麼?● 宇宙人會在外太空觀察人類的活動嗎?● 宇宙人綁架人類的目的,藏匿著這麼不可思議的理由……● 各國官方一再隱瞞「幽浮現象」,不願為人所知的真相竟然是……
黑洞宇宙學概論
這本《黑洞宇宙學概論》是宇宙一部全新的、有精確資料的<時間簡史>。 在本書中,作者以著名的霍金黑洞的溫度公式為主導,結合E=MC2和史瓦西對廣義相對論方程的特殊解,和作者新推導出的2個公式,用這5個正確有效而簡單的基本公式,組成了<黑洞宇宙學>的新的科學理論體系,讀者們無需自己去推導這5個公式,而只用它們把「黑洞和宇宙」中的重大問題當做習題來演算即可,就能有效地取代解複雜難解甚至無解的廣義相對論方程,正如人們可用牛頓運動3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能解決複雜的物體的運動問題一樣。 本書是理工科高中大學生和老師們優良易懂的參考書,也是「黑洞和宇宙學」愛好者們良好的課外讀物。讀者們讀後可用本書中新的觀念、理論和方法,簡單明瞭地認識真實的「黑洞」和「宇宙」的過去和未來、宏觀和微觀。
活宇宙
登群山,攬佳氣。自然的祥和流入,一如陽光之流入群樹。有風拂來,清新襲人,而暴風鼓其能量,則煩憂落盡,有如秋葉。──約翰.繆爾(John Muir),探險家.博物學家 回程的路上,遙隔二十四萬哩,凝視我所自來的恆星與行星,突然領會到,宇宙自有智慧、情義與圓融。──艾德加.米切爾(Edgar Mitchell),太空人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身為漫步月球的最後一人,站在墨藍的暗影中,心懷敬畏,我從月球表面凝視地球,目之所及,美至無可言喻。這中間一定有其道理,有其目的──因為,實在太美,其美不可能出於偶然。──尤金.塞爾南(Gene Gernan),太空人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他能問上帝一個問題,他會問:「宇宙是友善的,還是不友善的?」本書所問更為深入:宇宙是活的嗎?問題簡單,所答卻有深意:活著,對於生命,你是覺得疏離還是歸屬,是無所期待還是有所指望,是玩忽還是尊重。 本書文筆優雅平易,卻指出了人類最重要的生存困境。我們身在何處?我們生而為誰?我們此行何往?對於我們自己與人類的前程,杜安.艾爾金曾其著作《自求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一書率先提倡永續生活之道;在此書中,他更進一步提出人類為共同的生活與成長的方向,建立在這樣的理解上:我們每一個人都代表一個活生生的宇宙。宇宙是有意識的、會自我調整、會自我創造、會隨時更新,生生不息,不斷提升自身的複雜性與創造性。 如果說,死宇宙觀將導致疏離與絕望,那麼,活宇宙觀所產生的,便會是一種激勵人心、充滿活力的願景。艾爾金研究活宇宙長達二十七年,並受到世界各種智慧傳統的啟發,特別是佛教、基督教的教友派、諾斯替派、印度教與道家思想,他同時從事冥想與內在省察,廣泛研究通靈,本書是艾爾金首次將多年來對活宇宙之探索合集呈現,極具啟發。
天經
自古至今,人類被古人的思想行為以及各種思潮困擾著,人類的邪惡依然滋生蔓延。 & 人類在茫然中總有美好的夢想,然而,美好從何而來? & 人們在思考、探索、尋求,人們寄希望夢想成真,人類在走向光明與黑暗的叉路口時,仍沒看到希望的導向標,人類在苦撐中,奮力追尋著人類一直想得到的東西,這就是《天經》。 & 自人類有智慧開始,人類就已朦朧中感到,有天經在左右人和萬物宇宙蒼穹的一切,由此,在人類進化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各種神話、宗教以及人類的生死爭鬥。 & 人類間各不相信、各不相融、各不相生、各不相讓。這一切只是人類沒有得到《天經》。只有《天經》能使人類明白天地,清楚自己,認清道路,走向光明,也只有《天經》能使人類實現真正意義的大統、大治、大和、大興。那麼《天經》到底是什麼? & 《天經》是對人類社會的發現。 一是發現了人們所迷惑的,如天堂、神論、靈魂。 二是發現了人們所需要的,如思想、智慧、醒悟; 三是發現了人們所需爭取的,如生活、幸福、天緣; 四是發現了人們所要把握的,如命運、善惡、末日。 & 人的百思總有一解,那就是《天經》來解。 《天經》不是《天書》,沒有古代的符號,更沒有任何奇妙。 《天經》是現實、是人們經歷的但又不熟悉、回味又難忘記的座右銘。 《天經》不是宗教,絲毫沒有傳播的信仰。 《天經》是科學,是自然賦予的人類必由之路。 《天經》不是金科玉律,沒有霸王條款,不是強加的意識,她只是人類歷史過程中的一塊里程碑。 《天經》的內容會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不斷豐富、不斷完善。 但願《天經》帶來的是一種啟發、思考和參考,能成為送給地球人的禮物。 《天經》引用了各類科學依據均出自人類社會湧現的科學家及工作者。 《天經》的觀點實屬個人見解,不能苟同也當理解,並懇請高見。&
穿梭超時空
全球媒體、讀者盛讚不斷 絕不可錯過的科普經典世界知名物理學家、超弦理論奠基人 加來道雄 博士長銷不墜代表作顛覆三次元的超空間革命!搭乘時光機器穿梭未來與過去、通過蟲洞在平行世界裡跳躍旅行,探索多重宇宙、次元窗口、瞬間移動……最不思議的科幻狂想和宇宙奧祕古埃及人認為地球是平的,就像一個二次元的平面;以他們有限的知識,根本無法解釋氣候的成因。如果用火箭把他們送上外太空,讓他們看看地球環繞太陽的景象,一切就會豁然開朗。同樣地,我們無法藉著從物體表面切下的一個小部份去判斷它的整體結構,而超空間理論正是搭載我們突破這個盲點的火箭,讓我們得以進入色彩繽紛的高次元抽象世界,以更宏觀的思維角度創造出一套條理分明的美妙宇宙觀。在本書中,作者將以符合科學且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當前對超時空理論的研究;從超空間理論早期的歷史談起,並進一步探究不可見的宇宙--也就是幾何學和時空的世界。最後作者也提出,超空間理論不該僅是純理論的紙上談兵,更是一個必須實際考量的問題: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宇宙終將滅亡,而我們必須具備何種科技,才能成為駕馭超空間的主人,逃過大崩墜(the Big Crunch)的浩劫,使人類文明得以永續存活?
宇宙使用手冊:如何在黑洞、時間悖論和量子不確定性中求生
伽利略測量光速的實驗可以在約會時用來閃人!想要知道吸血鬼怎麼生活,照鏡子的時候以光速飛行就對了!強子對撞機會製造黑洞,摧毀地球?恭喜!根據弦理論,宇宙不只有三次元,而是十個次元!根據蝴蝶效應,時光之旅會產生平行宇宙?蟲洞不存在,因為在你進去之前,你就會從裡面出來!有時候,物理看來簡直就是哲學,而且違反常識?這簡直是太超過了!本書兩大保證!第一,保證你一定會得到解答。第二,保證這些解答不用數學算式你就能了解。要是搭太空船以接近光速飛行,回來時會遇上什麼可怕的事?只是觀察就會改變現狀嗎?影集《星際爭霸戰》中的傳送器可能製造出來嗎?時光機呢?我們為什麼要花幾十億建造會摧毀地球的粒子加速器?一個人可能同時出現在幾千不同的地方嗎?既然我們生活在這個宇宙中,你就不能再忽略這些問題,而且,相信大部分問題的答案都會嚇你一大跳。《宇宙使用手冊:如何在黑洞、時間悖論和量子不確定性中求生》是本古怪又有趣的書,幽默的插畫和冷笑話,解答世界上詭異和發人深省的問題,如狹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隨機性、時光旅行、宇宙擴張等等。你將會發現,空並不是空,外星人並不存在,宇宙也有輪迴。準備好了嗎?現在一起來「航向宇宙,浩瀚無垠!」(To infinity and beyond!)
一看就懂!霍金帶你揭開宇宙時空的神祕面紗:圖解時間簡史,時空形成大解密
圖解時間簡史,時空形成大解密每個人都該探索的宇宙解密!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我們走在路上,能看見來自於未來世界的人呢?冥王星為什麼不是行星?你知道太陽黑洞也有邊界嗎?「蟲洞」是穿越時光的重要關鍵喔!宇宙居然也會膨脹!在我們生活在兩個平行世界中的其中一個,另一個我們看不見……如果你是家長,知道這些知識,才不會被孩子問倒。現在的孩子吸收知識的管道比以往多,有時的提問常讓家長瞠目結舌無法回應;長此以往,家長在孩子心中就無法樹立權威印象,管教上也會連帶增加難度。本書改編自霍金大師的名著「時間簡史」,不僅是科學理論,其中也包含大眾必須建立的科學常識;以生動活潑的敘述方式,並列舉生活化的實例佐證,相信大眾都能更輕鬆地獲得更多實用的科學常識,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有自信。如果你是學生,知道這些知識,能開啟你對科學探索的興趣!覺得老師上的自然課很無聊?課本裡教的太淺,一下子就失了興趣?更不想為了考試而去接觸科學知識?把這本書當成課外讀物吧!相信能讓你對宇宙科學改觀。你會發現,原來你能比同學懂的更多一點、當新聞在講星球奧密時你能聽得懂他們講的、在未來的升學志願選擇時也能更確定方向。本書特色★巿場少見,將霍金的學說以顯明易懂的方式,編寫成適合大眾閱讀的專業書籍。★文字簡單,敘述生動,列舉例證有趣,大人小孩都適讀。★最實用的輔助教學工具書與課外讀本。
圖解時間簡史
霍金的《時間簡史》於一九八八年出版,至今被譯成四十餘種語言,銷售上千萬冊,取得科學史寫作史無前例的成功,不僅樹立里程碑,也在國際出版上造成一股風潮。《時間簡史》介紹最先端的宇宙學知識,由於微觀世界與巨觀世界的觀測技術進步神速,讓霍金教授在第一版書中的諸多理論預測獲得證實。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索衛星(COBE)最新的發現,深入探索宇宙開始三十萬年之內的現象,並揭露霍金預測在時空構造上的皺紋起伏。霍金熱切想將這些觀測所帶來的最新知識,與自己最新的研究加到本書裡。在這個擴充修訂版的《圖解時間簡史》中,除了對原有的章節更新刪修,他也添加一篇導論與一章全新的內容,探討蟲洞和時間旅行等令人著迷的主題。此外,雖然霍金教授的文字清晰睿智,但為了讓讀者更能掌握複雜難懂的部分,本書增添超過240張的全彩插圖,包括衛星影像、尖端科技(如哈伯望遠鏡)所獲得的珍貴照片,還有電腦繪製的3D與4D真實影像。配合詳細清楚的圖文說明,使讀者彷彿親歷其境,體驗浩瀚無垠的星際,直探黑洞的本質,深入物質與反物質碰撞的微觀世界。《圖解時間簡史》是經典之作,帶給讀者最新的宇宙學知識。這篇故事是現在進行式,帶領我們直探時間和空間的核心,追尋那最扣人心弦的祕密。
新時間簡史
霍金的《時間簡史》暢銷全球,為科學寫作樹立了里程碑。作者熱情投入是一項原因,主題引人入勝又是另一項原因,這些主題包括探討時間與空間的本質、上帝在宇宙創生的角色,以及宇宙的歷史與未來等。不過自從《時間簡史》出版後,不斷有讀者反應,書中有些重要的概念極難掌握。這便是《新時間簡史》的緣起由來。霍金希望讓讀者更能親近本書,同時也納入了最新的科學進展與發現。雖然英文原文書名指稱本書「更簡短」,事實上卻是對原書主要課題的擴張闡述。作者將純粹技術性的概念剔除(如混沌邊界條件的數學),將大家很感興趣卻因為分散各篇章而覺得難以掌握的部分,以新的獨立章節探討,包括相對論、彎曲空間與量子理論等。在重新整理組織下,作者擴大讀者特別關注的範疇,並介紹了弦論與完全統一理論等最新的研究進展。比起之前的版本,《新時間簡史》更能帶領科學門外漢翱遊寰宇,藉由最新的科學研究,直探最扣人心弦的時空奧祕。本書包含三十七張全彩插圖,讓《新時間簡史》更添精彩,在科學文學史上屹立不搖。
漫畫導遊!奧妙宇宙解謎之旅
這是一本配合活潑可愛的漫畫角色,帶領各位讀者從頭逐步重新認識宇宙的專業導航書籍。版面編排得宜,內容有趣好懂!不但不失專業,部分內容呈述搭配上有故事性的輕鬆漫畫,再加上大量真實的精美彩色圖片、照片,保證讓您越看越有趣,越看越過癮!幫助您閱讀過一遍就能記憶,成為您所擁有的知識!探討的領域範圍相當廣,從最基礎的宇宙認識開始至未來世界的宇宙開發構想,都有清楚詳盡但絕不枯燥乏味的介紹,讓您瞬間就能了解宇宙最原始的誕生、演化直到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更進一步探討宇宙對於推動未來世界各項發展、進化的可能性。不僅如此,對於宇宙的各種疑問,例如是否真有外星人存在、太空人的與宙生活起居、人類是否能以人工的方式創造出構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如何觀星等等。大家都想知道的解答就在本書當中,滿足您對宇宙的好奇心並一舉解開埋藏在您心中已久的疑問,內容精彩!絕對不可錯過喔!本書特色輕鬆漫讀如果單單只有一大堆密密麻麻、艱深難懂的專有名詞與文字說明,能夠保持高度興趣從頭讀到完並完美吸收實在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因此,本書特別與有故事性的漫畫和可愛的角色做搭配,讓您不僅能輕鬆愉快地閱讀,更能加深印象!專業值高本書內容皆以正式專業的考據資料為基礎撰文,除了結合可愛討喜的漫畫角色之外,收錄了大量精美的全彩照片、圖片,藉由這些真實的彩圖,幫助您更加理解文字上的敘述,讓自己完全進入到專業知識的領域。過癮度強隨著循次漸進的介紹,一步一步擊破您心中的疑惑,引領您徜徉在浩瀚無際的宇宙,開心享受一趟前所未有的宇宙知識之旅。
前進黑洞宇宙之旅的單程車票
黑洞是什麼?它的正確位置在哪裡?聽說它很巨大,實際尺寸到底有多大呢?在黑洞裡看得見東西嗎?如果真的進入了黑洞,回頭看的話,身後的太空是否會變得愈來愈小呢?黑洞是世界上最大的謎團。每個曾在童年時代對著星空發白日夢的人,一定都有過上述這些疑問。然而無論是中學時代的物理課,或是成年後試著打開愛因斯坦著作的閱讀經驗,相信都很難提供難易適中、淺顯易懂的說明。作者以清新生動的插畫穿插在簡潔優美的文字敘述中,將讀者緩緩引領至前往黑洞的宇宙單程之旅。請各位旅客盡速繫好安全帶,本車即將發動。終點站,黑洞。
宇宙新事實!新.太陽系全解
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帶你認識太陽系太陽、地球與月球是在同一個時間形成的嗎? 銀河系中有多少顆地球型行星呢?浩瀚宇宙充滿無限奧祕,而我們所生活於其中的太陽系,更是令人充滿好奇。本書將解答有關太陽系的一切問題,從它的誕生、裡頭包含的天體,例如,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太陽、行星(金、木、水、火、土……)的內部構造與成份,小行星、隕石與衛星(月亮)的介紹,並且包括各種行星的調查方法。除了太陽系之外,太陽系外行星的發現與經過,書中亦有完整的解說。不同於坊間一般的科學書籍,作者希望在傳達專業知識的同時,並不單單只是將答案寫出來,而是希望連科學家觀測與計算的方式,都能夠介紹給普羅大眾。然而一昧的講述理論與公式,非專業領域的一般人恐怕難以吸收,因此以搭配大量彩色圖片與CG的方式幫助讀者理解。我們對太陽系的認識,其實會因「觀測法」與「望遠鏡」的進步,而有所推翻與重建。隨著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越來越進步,我們所身處的地球,以及宇宙的樣貌亦將會越來越清晰。讓我們藉由珍貴的紀錄圖像,以及翔實的探索過程,以嶄新的眼光來認識太陽系&地球!本書特色內附大量彩色圖片幫助讀者全面理解太陽系的樣貌,以探測機、望遠鏡與最新理論來探索太陽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公開!用科學家的眼光來理解太陽系,不單只告訴你冷硬的解答,亦用生動筆調介紹計算公式與理論。
東方宇宙三部曲(套書3冊)
閉關十年,從漫畫家蛻變成物理學家的心血鉅作(全彩三冊精裝+書盒)用東方思維宇宙觀探索宇宙祕密的未知空間大膽挑戰物理學的公論1東方宇宙 East Cosmology Physics力圖重整牛頓力學,提出六大物理發現2時間之歌Song of Time試圖證明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是錯的3 宇宙公式 Formula for the Universe十年閉關思索宇宙物理的全過程《東方宇宙三部曲》是蔡志忠閉關十年研究宇宙物理的經典之作。六十二歲的漫畫家蔡志忠成功地完成了其動漫創作從傳統經典到未來科學領域的驚人探索。他以一位東方漫畫家的獨特身份,經過數十年的思考與求證,以東方哲學觀為基礎,大膽挑戰了物理學界的公論,參與了二十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數學和物理學領域的重大變革。整部《東方宇宙三部曲》試圖通過對時間、空間、物質真相的探索,找到通行全宇宙的統一物理語言,並使之能一路到底地將宇宙、超星系團、星系、恆星、行星、颱風、氣象到原子、電子的質量、半徑、速度、重力、密度、溫度、週期,都寫成只有時間t和光速比e兩種物理符號的統一公式。而這種一路到底描述宇宙萬物的方法,在作者看來,極有可能是進入統一物理的鑰匙。◎《東方宇宙》是《東方宇宙三部曲》的第一部。作者運用東方思維的宇宙觀,試圖重整牛頓力學,提出通行全宇宙時空的統一物理語言,為我們揭開物理手冊中重要的物理符號,並依據萬法相依的宇宙韻律,提出六大物理發現:第一個發現: 慣性「色空場」第二個發現: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第三個發現: 宇宙統一的光速C長度第四個發現: 宇宙中最重要的物理符號e2第五個發現: 宇宙元素的總數﹦290,重子數﹦890和所有惰性氣體元素密度第六個發現: 慣性「色空場」的半徑、核心通道、週邊有效半徑◎《時間之歌》是《東方宇宙三部曲》的第二部。本書試圖通過三個思想實驗,證明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裏時間會因為速度而膨脹的理論是錯誤的,並提出適用於全宇宙所有有情無情眾生的時間方程式。◎《宇宙公式》是《東方宇宙三部曲》的第三部。本書反映了作者在十年閉關期間對宇宙物理問題思維的全過程,也是他對宇宙、時間、空間等進行研究後所得出的最終結論。作者以自己為鑒,期望能引發學子們獨立思考、自發學習,大膽構思、書寫嶄新的物理篇章。正如作者所說,或許這才是在西方建立的軌道之上另架起一條高架的方法。作者也期望有一天,東方在數學、物理等科學領域能趕超西方,成為世界的主流。
一看就懂!宇宙的奧秘
來一趟精彩有趣的宇宙之旅! 我們所存在的這個宇宙究竟從何而來?太陽系今後會發生什麼變化?其他星球上有生物嗎?有沒有可能做時空旅行?從簡單的問題到最新的研究論,本書以大量全彩圖片搭配詳細文字解說浩瀚宇宙之謎。 書中所有照片都是行星探測機或人工衛星、巨大望眼鏡拍攝而來,完整呈現「現在宇宙」的全貌,精細且高解晰度的畫面讓閱讀更添樂趣。此外,還附錄有宇宙開發年表、太陽系行星資料、世界主要火箭一覽及宇宙國際航空站介紹等特集。內容深奧卻淺顯易懂的解說,不只是對天文學一無所知的入門者,天文愛好者也能由此更進一步發現宇宙的魅力。 本書特色 ◎大量彩色圖片搭配淺顯易懂的文字,輕輕鬆鬆就能了解天文學。 ◎附錄宇宙開發年表、太陽系行星資料、世界主要火箭一覽及宇宙國際航空站介紹。 ◎書中照片以行星探測機或人工衛星、巨大望眼鏡拍攝而來,精細且高解晰度的畫面讓閱讀更添樂趣。 ◎日本Amazon五顆星評價,最佳宇宙.天文學入門書。
西方天界大搜密
本書暢談盤古在波斯,埃及,羅馬等地的同業。談享譽國際的希臘神話和希臘人如何走出神明界。原來,希臘人很早就注意到天的永恆。天上的星辰乃具有無上威力之神靈,既可賜福也可降禍於人,如,水星為智慧之神,金星為愛情之神,火星為戰神,土星為勝利之神,木星為諸神之父等等。颱風雷電,日月交食,彗星出現,乃天怒,天降之災禍,把天體的運行和人的命運聯繫了起來。為了瞭解天神之意願,逃避災難,他們開始對天體進行詳細的觀察,古天文學於焉開始。 接著談改變人類世界觀的歐洲文藝復興和改變人類宇宙觀的天界革命。然後談近代的天界訊息,包括宇宙的起源,星星太陽的壽命,地球上的生命之演進,你我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最後的星星何時熄火。原來天頂熱鬧滾滾,經常傳來令人興奮之訊息。沙根(Carl Sagan)說,你必須是木頭做的才會站在那裡,而不敬畏宇宙所做的。 在你的一生中,你若尚未熟悉天頂之事務,就請勿錯過良機。本書用簡單風趣的文字介紹基本而又有意義的天界知識。讀完本書,你應該會有不虛此行之感。祝你好運。
發現火星的超文明證據
人類這種生物,一看到臉就立刻會有反應。根據發展心理學家表示,即使是剛呱呱落地的小嬰孩,也看得懂人的長相。在意別人的眼光、觀察別人的臉色,甚至雜誌封面或海報刊登著人的臉部特寫,都在在表示了人類對於臉部五官都會有敏感地反應。火星的異常構造物會這麼引起喧然大波,也是因為有出現「臉」的關係。從空中鳥瞰紅色的火星表面,會很清楚地看到浮現出一個巨大的人臉!一九七六年「海盜一號」傳送回來的照片,帶來了簡直要令人類思考迴路當機的不可思議的衝擊。攝影高度約兩千公里,地點是火星北緯四十‧八度、火星經緯九‧六度,通稱為「希多尼亞」的區域。問題照片的識別碼為「三五A七二」。這張「三五A七二」清楚的拍攝到與人類臉孔酷似的巨大岩石。就是之後被稱為「人面石」的謎般巨大結構物。一九九八年四月正在環繞火星的火星總體調查員太空船又拍攝了人面石。高度約四百四十四公里。太陽的角度,照相機的位置等條件設定與「海盜一號」幾乎都相同。高度從兩千公里降低到四百四十四公里應該是會得到更鮮明的影像才對。然而雖然還是可以看到類似人面石全體輪廓的痕跡,但在海盜一號所攝照片中看到的有立體感的人面石印象已不復存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件事的開端,是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五日。那是負責海盜計劃影像復元的托比斯‧歐文(現為夏威夷大學教授),為了尋找海盜二號的著陸地點,仔細檢查「海盜一號」所攝影的照片的事。在準備調查的階段,「海盜二號」的著陸地點方面,賽多尼亞地區升格為第一候補區。根據卡爾‧沙岡博士的說法,那裡很可能是因為一整年都有液體的水存在的關係。歐文挑起即使在賽多尼亞地區,也要尋找更適合著陸的台地之任務。他挑起了幾張照片,凝視著賽多尼亞地區最大特寫的「三五A七二(海盜一號在第三十五周拍攝的第七十二號)」,突然歐文的手指僵住了。然後,他的眼睛一動也不動地盯著照片,突然大喊了出來。「喂,這到底是什麼啊根本就是一個人臉嘛!」被吸引的同事們全都靠了過來,望向歐文手中的照片一瞧,大家都立刻摒住氣息。很明顯地,那是一張人臉。那彷彿嵌在牆上的雕刻,就像死人表情般,有一張人臉浮現在台地上。那是位在火星北緯四十一‧二一八度、西經九‧五五度。在賽多尼亞地區的大約正中央,巨大的人面石筆直地凝視著天空仰躺著。很明顯地可看出哪裡是眼睛、鼻子及嘴巴,還有大大的額頭及頭髮。而左右對稱、比例均衡的臉部輪廓,就像石膏雕像般顯現出陰影,望向這邊。以自然的地形來說,這未免也太像造假的了。因為實在太過真實。因此不用分說,這個問題的構造物就被稱為「FACE(臉)」而造成了一陣騷動。
圖解時間簡史(修訂版)
看過「哆啦A夢」的讀者都知道,他有一個非常神奇的四度空間口袋,裡面應有盡有,而其中的萬能工具─時光機,更能穿越時空,回到恐龍時代及奔向未來。但在現實生活中的二十一世紀,是否有可能發生呢?就讓愛因斯坦從狹義、廣義相對論的觀點來告訴你,時間與空間、反物質、黑洞、宇宙的關係乃至未來時光機實現的可能性。
台灣觀星地圖(修訂版)
觀星入門一次就上手深入淺出介紹觀星所需的裝備、工具及基礎天文知識,提供相關網站及最新資訊,傳授星象、星體、星系的觀星秘訣,引領您一探星河的奧秘。 最熱門觀星景點導覽精心規劃絕佳的觀星路線,帶領讀者走入台灣最熱門的觀星景點。另推薦附近最佳食宿地點,除了親子同樂,還能輕鬆享受豐富的星河之旅。 天文攝影技巧與獨家圖片大公開傳授基礎天文攝影技巧,讓讀者在觀星之餘,也嘗試捕捉美麗的剎那。作者提供數幅涉獵天文多年拍攝到的獨家星象作品,難得一見,一次滿足您的視
彩色版發現宇宙的奧秘
本書不僅收錄了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亦精選出從地面上、由行星探測機、以及可見光之外的波長等方式拍攝的美麗天體照片。內容範圍從太陽系到星系,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近年來與宇宙相關的各種話題,帶領你欣賞宇宙之美、感受宇宙的神秘、並親近宇宙!
不可思議的宇宙
審訂者簡介 李精益 台灣大學物理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碩士,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物理博士。教育部審定副教授資格,曾在大專院校兼課。近年積極從事科普寫作及翻譯,並廣泛研習科學史。 監修者簡介 鳥海光弘 東京大學理學部畢業,同大學理學博士;歷任東京大學綜合研究資料館研究員、愛媛大學理學部副教授、東京大學理學部教授等職,現任東京大學新領域創成科學研究所教授。專攻複雜理工學、岩石學中變成作用的物理,以及地地球內部的流體學,現則專注於固體地球現象複雜學的研究。 不可思議的宇宙 宇宙的景象,就如同是一面反映出該時代的鏡子。而且,那也是久以來人類熱切關心的對象所在。你是否曾經想過宇宙的盡頭會是什麼?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子?何謂愛因斯坦和霍金的宇宙論?真的有黑洞的存在嗎?和宇宙人通信的可能信?銀河系和太陽系的趣味百科..,宇宙的奧秘激發出人類的好奇心,想要徹底瞭解新宇宙論和宇宙的種種有趣知識,快購買本書吧! 本書內容包含:有生命的宇宙、多不可計的宇宙之謎、銀河系和太陽系的趣味百科、宇宙論,宇宙觀的歷史、宇宙探測和太空開發的進展與未來。本書讓讓輕鬆瞭解宇宙熱門話題和最先進的技術。
台灣賞星地圖
觀星 每當我抬頭仰望那似璀璨鑽石般的小星星,總會感到我是如此渺小,猶如生存在宇宙中的滄海一粟。而面對著閃閃發亮的群星,我的靈魂早已展翅遨遊於星河的懷抱裡,所有的繁雜俗事不知不覺都一掃而空了。 這些年來,我醉心於”攝獵”浩瀚星空,每逢朔月天公作美之時,寒冷的高山便是我捕捉星星的好地方,往往背負沉重的儀器,犧牲了睡眠時間,為了感受這宇宙間的生命力,真的,再累再冷也值得。 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有機會看看這美麗的宇宙奇景,經由心靈的最深處,靜下心來體會滿天星斗綻放的色澤,將會因而感動。 作者簡介 楊德良 現年31歲,留美長達14年,從國小四年級就迷上了天文觀測及攝影。
和星星做朋友:完全觀星手冊
和星星做朋友 天文知識是跨越太空科學之門的基礎,天文領域中觀星是認識宇宙的第一步,天空是所有孩子幻想的起源,星星是所有人的夢。本書作者是一位無師自通的天文愛好者,也是台灣第一位拍攝到哈雷彗星照片的人。在書中他用星星做引子,將星空與神話故事結合,並且配合星空攝影數十幀,全書以春夏秋冬四季做架構,季換星移,神遊太空,輕鬆的帶領讀者遨遊天際。
宇宙論
十九世紀後,科技發展突飛猛晉,使許多人認為科學的潛力無限,可以解開物質世界的奧秘,進而把握有關生命的真相。此種思潮大有助于把文化推向物化,唯物文化變成了不是信仰的普遍信仰──物質崇拜。因此,正確的物質觀或宇宙觀是非常重要的。 在 西方的哲學傳統中,研究物質世界的哲學,稱為字宙論或自然哲學。希臘哲學初期,物質世界的探討即受到重視,稱為宇宙論時期;發展到柏拉圖,自然哲學初具規 模,但仍與形上學糾結在一起;到亞里斯多德,有關宇宙的哲學探討,已成獨立的完整體系。中世紀的士林哲學在自然神學和人學之外,宇宙論更是不可忽視的一 環。 本書所用的方法,是以士林哲學的理論為經,以兩千五百年西方有關自然的思想史為緯,先討論物質實體的結構,再討論物體的種種屬性,最後談到物質世界與形上學相關的問題。關於宇宙論的主要意義,不只在了解宇宙本身,更重要的是透過對宇宙的了解,以把握人生的完整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