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暖化戰爭首部曲: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郭箴誠  著 、商鼎科普小組  著
商鼎 出版
2011/05/04 出版

本書定位為科學基礎知識環境教育教材,探討全球暖化以氣候為核心,全書以三大篇13節架構,詳細敘述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之種種因子,人類及萬物物種生存的威脅。撰寫內容圖文嚴謹,慎重引據國內外權威機構之研究,文筆流暢,圖文並茂,活潑生動。本書榮幸獲得國內權威學者專家熱心協助審訂,獲得民國100年新聞局推薦為科普類的優良讀物。

79 特價5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華氣象學史(增修本)

臺灣商務 出版
2011/01/01 出版

  中華氣象史不但是中國科技史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中國一部重要的文化遺棄,在世界氣象史上也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國人不可不加以重視。  本書將中國殷商以來,各朝代的氣象學術和氣象學思想加以考證、解釋和評述,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降水理論以及其他氣象學思想、氣象觀測儀器和觀測工具發明的經過、天氣預報方法的演進、中國先民對各種天氣現象的認識等等,內容豐富。本書為國內第一本氣象學史專書,可供研究中國科技史以及氣象學史者參考。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氣象學史專書!  ★本書曾獲1981年文復會中正優良著作獎和臺北市中正優良著作獎。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關鍵時刻:氣候變遷‧台灣準備

呂理德等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09/09/04 出版

在新舊政府交替之際,全球暖化老問題愈來愈迫切,只有危機會造成實質改變,人所採取行動決定於周遭可得的想法,相信我們基本職責,是發展出既有政策的替代方案。面對氣候變遷,需要積極的新思維,利用國土合理規劃與適度的產業調整諸多非工程手段與水共生、共存。形成新思維,必須建立對話機制,讓中央與地方、民眾與政府、專業論證都能有對話的空間,我們舉辦「氣候變遷.台灣準備」研討會,將前瞻的規劃、透過學術的體檢、公義社會的追求、國內外經驗的交流,希能有助具體行動及早付諸實施。自從京都議定書後,國際組織益見重視氣候變遷的現象與問題,遠在地球另一邊的荷蘭,已深刻體認到此一問題的嚴重性,深知解決之道,非得從國土規劃整體角度思考不可,正進行前所未有的國土改造,因應氣候變遷。台灣準備是一項嚴肅的課題,它必須兼顧軟硬體設備,在中央政府部門方面,除了分工要更細密外,跨部會整合亦屬必要,地方執行更是整個準備計畫否落實的關鍵所在,而學者與專家更須要扮演智囊的角色。這一本書,除了記錄研討會部分內容外,更是台灣長期投入氣候變遷的官、學、民間夥伴,為台灣準備的縮影與紀實。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雲圖鑑

田中達也  著
晨星 出版
2008/05/15 出版

晴天、雨天、颱風天,看雲就知道!《雲圖鑑》是觀賞天上的雲與天空最佳的工具書。本書以雲出現的高度做分類檢索,讓您依照眼前雲的高度作簡單的辨識,並告訴你眼前雲的特質與形成原因,甚至可能是即將而來的氣候轉變,讓您看雲知天氣。本書搭配300多張天空照,精采呈現天空80多種雲彩變化,讓您盡觀天空的多樣景致。本書最後附有傳承中國數千年的二十四節氣,教你從曆法透知天氣的變化。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台灣氣象傳奇

洪致文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7/11/01 出版

近年來,在全球暖化的過程中,對於局部地區的影響,不管是氣候平均狀態的改變,或是極端天氣現象發生頻率的變化,都是各國氣象學者關注的焦點。 台灣的氣象觀測史,就像它在近代史中的流離身分一樣,歷經許多不同政權與時代的變遷。綜觀過去的一百多年,儘管台灣島內的政權更迭,從事氣象觀測的目的各異,甚至氣象人員的政治態度與國籍也不相同,但這就是台灣的縮影:一個開放的海洋國家,在各種歷史、文化的交融之中,發展出其獨有的特色。 台灣的氣象文化在過去較少被關注,各地測候所發展的政策背景、城鄉背景,甚至建築技術背景,也都很少被提及。本書嘗試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跳脫出科學的單一思維,而以社會人文的觀點切入分析與介紹,將台灣各地測候所的發展背景與源由,配合科學上的理解與認知,提供一種與人文背景間的對話。 本書特色 ◎1.首部最完整的台灣氣象觀測百年史 ◎2.鐵道專家洪致文,第一部回歸專業的著作 ◎3.全球暖化的危機中,回頭檢視台灣的氣象觀測,除了向各個時代堅守崗位的氣象觀測人員致敬,更期待喚起國人對氣象的重視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颱風

伊曼紐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07/08/10 出版

你還記得卡崔娜颶風、納莉颱風、桃芝颱風、賀伯颱風肆虐時,那種如末日般讓人心悸的景象嗎?你知道身處颱風眼之中是什麼感覺?那就像站在放大將近兩百倍的羅馬競技場中央,在直徑32公里的空地中,四周的冰牆約有30棟101大樓疊起來那麼高,高聳的圍牆有一連串冰晶沿著耀眼的白色表面落下,這樣的驚心動魄。《颱風》一書對這樣引人敬畏的氣象事件,有更深層的記述,揭露了颶風與颱風如何改變人類歷史、阻撓軍事進攻以及改變探險的路線,而史上一些最重要的文藝作品也可能是颱風引發的,例如十七世紀的某個颶風,很可能是莎士比亞寫出《暴風雨》一劇的靈感來源。除了颱風的故事,身為颱風研究權威的作者也說明熱帶大氣的物理性,解釋熱帶這麼溫和的天氣怎麼會產生世上最強大的風暴系統,現代科學對颱風的研究已經到了哪個程度;最重要的是,既然颱風無法超控、不能避免,你我又要如何在颱風的強風暴雨與駭人暴潮中趨吉避凶。

9 特價67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風工程概論

朱桂仁  著
科技圖書 出版
2006/03/31 出版

風的面貌變幻莫測,與風相關的工程問題亦極為廣泛,譬如結構物的風力負載、空氣污染、室內通風、風力發電等問題。而風工程(Wind Engineering)便是研究一切與風相關的工程問題的學問,是一門結合大氣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學科。本書的目的即在於介紹如何以定量的方式來瞭解和預測風工程的問題,進而以工程的方式加以預防或改善之。本書所論述的內容屬於風工程的入門階段,適合大專院校土木工程及建築科系大學四年級或研究所一年級程度的讀者研讀,亦可作為從事與風有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之用。推薦語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風是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的東西。我們看不見風,但可以憑感覺知道風的存在。溫和的微風,讓人覺得很舒服;強烈的風暴,令人畏懼。現代科學讓我們瞭解:地球表面因為接受太陽輻射量的不一致造成大氣溫度和壓力的不均勻分佈,進而引起空氣由氣壓較高處流向氣壓較低處,因而形成「風」。再加上地球的自轉、地形的變化、雲層的覆蓋及雨水的凝結等因素,使得地表的風場變化莫測。風工程(Wind Engineering)乃指一切與風相關的工程問題,是一門結合大氣科學與工程科學兩者的學問,而學習風工程的目的便在於以定量的方式來瞭解或預測與風相關的問題,進而以工程的方式加以預防或改善之。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氣候.天氣與人類

晨星 出版
2005/05/23 出版

  喜愛災難電影的人必定耳熟能詳「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或「天搖地動」(The Perfect Storm)這一類由無法預知的自然變化引發的災難影片。  一向被人們仰賴的物理學界和科學界,紛紛發現了關於「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渾沌」(Chaos)、「複雜」(Complexity)、「大災難理論」(Catastrophe)、「測不準原理」、「碎形幾何」和「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這些令人眼花撩亂卻又心驚的理論,都說明了自然界是沒有辦法預期和控制的事實。  當人類愈想藉著發展科學預估與控制自然的時候,反而發現自然界的強大是不可控制的。  但是,氣候、天氣與人類之間的問題,只是自然界的問題嗎?地球溫度不斷上昇是事實嗎?或者只是我們的錯覺?如果只是錯覺的話,這種錯覺又是怎麼造成的?人們到底是怎麼樣感受氣候的變化?政治怎麼可能和氣候有所牽連?國際政治到底是怎麼影響天氣的?  《變遷中的氣候》不只是一本普通的氣象與天候介紹性的入門書籍,它要讓讀者大開眼界,讓讀者瞧瞧天氣的厲害!

9 特價14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氣象與工程

戚啟勳  著
科技圖書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 特價7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氣象與工程

戚啟勳  著
科技圖書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 特價8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趣味氣象問題

書泉 出版
1993/01/01 出版
9 特價2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數值天氣預報

蔡清彥  著 、柯文雄  著
聯經 出版
1990/06/01 出版

數值天氣預報是目前氣象科學尖端的科技之一,也是未來氣象預報技術的必然發展趨勢。理論上,數值天氣預測是氣象學者運用流體力學、物理定律寫成方程式,再根據觀測得來的氣壓、溫度、濕度、風速等氣象資料作變數,以數值方法求得近似解,並利用電腦快速運算的性能,推算下一時刻的天氣狀況。本書結合這些特性,以發展數值預報的眼光,有系統的對此學門所包含的種種問題做了深入地介紹及討論。本書首先透過基本控制方程式、大氣波動與地轉調整的介紹後,引入了尺度分析之概念,探討簡化模式之求取,緊接著介紹數值方法並討論未經簡化之原始方程模式。更進而介紹客觀分析與模式之初始化過程。而有關模式物理過程的處理包括了水汽、邊界層及輻射效應等的討論。有了上述之闡述後,更進一步以實例說明對各種天氣現象(各種天氣尺度)如何建立數值預報模式及回顧評介其近來的發展,同時並以中央氣象局為例,說明其數值天氣預報作業系統。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氣污染與其防治

唐永鑾  著 、張錫聲  著
科技圖書 出版
1988/11/01 出版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劉昭民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82/03/01 出版

氣候學不但是氣象學和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主要範疇,同時也是塑造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文化生態環境的重要條件之一,而氣侯變遷的研究即是氣候學研究的主要項目之一,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僅及於民生,而且對整個社會和民族心理也會產生廣泛而持續性的衝擊作用。 & 氣侯變遷的影響不僅及於民生,而且對整個社會和民族心理,亦有廣泛而持續性的衝擊作用,所以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對歷代社會和政治之演變必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生為中國人,對五千年來中國這塊大地的氣候變遷更應該有深刻的認識。我國歷史悠久,史書所載,留下許多寶貴的氣象、氣侯和物候之觀測記錄,作者據以詳加研究,廣徵博引,作有系統的整理,撰成此書。有助於從事此方面研究者之參考。本書曾獲得民國七十山年度嘉新優良著作獎。其得獎評語為:「此著作是一本具重要性的歷史及科學書籍。這方面的研究十分值得鼓勵。」

9 特價20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2/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