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觀念生物學1-4套書(全新修訂版)

天下文化 出版
2017/06/30 出版

《觀念生物學1、2》 ●全新修訂版 ●由生物學家與畫家激盪出來的心血結晶 ●以前所未有的角度,顛覆你對生物學的想像 ●插畫精采,令人愛不釋手 ●頂尖高中推薦閱讀書單、大學生物課程指定教材 你能想像,「高高在上」的你,和微不足道的細菌, 都用著同樣的DNA語言,指揮生命的運作嗎? 細菌、玉米、楓樹、青蛙、蜘蛛、蝙蝠、大象、人類, 看起來是多麼不一樣啊, 但這些生物的細胞內竟然有共通的「能量貨幣」, 真是不可思議呢! 生命是一個又一個的迴路,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生命從一到多,由簡到繁,一路悠悠走過漫長的40億年。 今天的世界充滿物種的多樣性, 但演化仍保留著生命起源的蛛絲馬跡,供人們去探索。 現在,甩掉枯燥難記的構造名詞, 拋開「界、門、綱、目、科、屬、種」的複雜分類, 請扭轉你的視野,和我們一起踏上這條貫通生命奧祕的大道。 從最微小的細菌到最複雜的人類,全部被16種共通的模式貫穿, 任憑生物世界再怎樣繽紛多樣,全都在這些共通模式下一視同仁。 這就是《觀念生物學1、2》要傳達的核心觀念。 書中隨處可見豐富的想像力以及新鮮多汁的比喻, 搭配上精緻、俏皮的插畫。 讓我們更加了解生命如何運作,讚嘆大自然的美麗! 《觀念生物學3、4》 ●生物學家、畫家、科學作家、媒體傳播人聯手出擊 ●圖文並茂,帶你探索神祕的微生物世界 ●頂尖高中推薦閱讀書單、大學生物課程指定教材 在遍覽了貫穿生物世界的16種模式之後, 現在,請你踏入鏡中世界, 造訪地球上最微小卻最充滿生命力的隱形居民——微生物。 其實,我們能活在這世界上,都多虧了微生物的幫忙。 微生物是推動碳、氮、氧等物質循環的幕後功臣, 也是把所有生命連結成複雜網絡所必需的「黏膠」。 說它們是地球生物圈的守護神,一點也不為過! 這些小傢伙也是所有生物的老祖宗, 當今生物的多樣性, 都是從它們單細胞的祖先那兒一點一滴演化而來的。 微生物也有另外一面,這些隱形的小傢伙不全是善類。 有些病菌就是喜歡找碴,給我們帶來各種疾病。 這場人菌大戰已打了好幾萬年, 隨著科學與醫療的進步,戰況也愈演愈烈。 人類好不容易在二十世紀發現了抗生素,取得優勢, 但微生物緊接著就發展出抗藥性來對付。 究竟我們有沒有辦法戰勝微生物?書中有獨到的見解。 隨著對微生物愈來愈了解,我們漸漸進入與微生物合夥的新關係, 利用它們的技能來解決種種難題, 例如治療與預防疾病、餵養愈來愈龐大的人口、清理汙染的環境。 然而,在開發利用微生物之際, 我們也必須以無比的智慧拿捏好分寸, 和這群小東西保持和諧平衡的共生關係。 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 生命又是如何從單細胞演變得如此繽紛複雜嗎? 我們怎樣對待微生物,關係著人類與地球的未來。 請繼續瞧瞧《觀念生物學3、4》吧!

75 特價12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這堂生物課很會:物種起源假說、生理節律理論、巴克斯特效應,遍覽生命間的萬種風情,成為生物課上的冷知識富翁!

侯東政  著
崧燁文化 出版
2023/11/29 出版

人種的膚色、髮型,甚至鼻形差異居然是源自氣候不同? 冷血昆蟲究竟是如何度過嚴寒冬季的? 每到秋天樹葉會變色,但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生物王國無奇不有, 司空見慣的生命當中埋藏著大大的奧祕! ▎睡冰箱可以延年益壽?專家這麼說…… 長壽學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 即每個人都擁有特定的「生存能」, 一旦釋放完畢,生命也就宣告結束! 寒帶環境中的人們之所以能夠長壽, 部分原因是低溫使生存能減緩釋放的速度。 若能將人類體溫降低攝氏2到3.5度, 壽命可能延長至一百五十歲,甚至更長! 美國科學家甚至設計一種「特製冷房」裝置, 可將人體體溫降至攝氏15度左右! 儘管效果有待證實, 但許多人對這種「睡冰箱長壽法」充滿信心! ▎大象也有公墓?被重重疑雲環繞的大象墓園 傳說,大象會在臨死前尋找祕密的墓地! 牠們不但能預知自己的死期, 還會在生命臨近尾聲時尋找所屬群落的象塚。 「大象墓園」是否真實存在? 有科學家認為象群會集體埋葬死亡的成員; 也有動物學家從演化角度解釋這種「殯葬」行為。 儘管眾說紛紜,但因缺少有利資料佐證, 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由於受到偷獵和象牙貿易的威脅, 大象習性的說法也渲染上神祕的色彩, 使得大象墓園的傳說充滿謎團! ▎誰說草木無情?植物也懂察言觀色! 音樂實驗發現,植物並非冷酷無情! 它們對音樂有不同的喜好,如: 古典樂幫助藤蔓茁壯成長; 搖滾樂卻讓它們退避三舍。 它們也能感受到痛苦和害怕! 當葉子被燙傷或感知到刺耳噪音時, 植物會在測試機器上發出類似痛苦呻吟的信號。 若部分結構遭受損害時,這些反應則更加強烈—— 就像人類受傷後的疼痛反應一樣! 植物也會被照顧者的情感和態度影響! 樂觀的照顧者會使植物長得又快又好; 而悲傷的情緒則可能使它們無精打采。 本書特色 「生物」是門既神祕卻又離不開日常生活,與人們息息相關的領域。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了解相關知識,從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到恐龍滅絕說;由基因改造植物,到微生物食品製作。內容涵蓋生物起源與演化、人體生命、動植物世界和微生物等,選材新穎豐富,令人直呼過癮!

79 特價29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天文生物學超入門:從生命起源到系外生物探測,探索宇宙演化的嶄新學問

田村元秀  著
台灣東販 出版
2023/09/25 出版

「地球之外存在生命嗎?」 探究宇宙最大的謎題之科學 & 美國太空總署(NASA)對天文生物學的定義是 「研究地球上和地外生命的起源、演化、分佈、未來的學問」。 包含地球在內,只要跟「宇宙」和「生命」有關的東西都被涵蓋其中。 & 在序章,我們將介紹天文生物學最新的熱門話題,俯瞰整個天文生物學的全貌。 接著,我們會在第1部(第1章和第1章)的「太陽系內的生物探測」、 第2部(第3章和第4章)的「太陽系外的生物探測」介紹各個主題的詳細內容。 & 其中本書將重點著墨─今後10~20年預期將有巨大進展的「太陽系外生物探測」。 其實在太陽系的「鄰居」星系,也可能存在生命喔! &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所羅門王的指環(2019新版):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

天下文化 出版
2019/11/14 出版

.諾貝爾獎得主、動物行為學之父勞倫茲最膾炙人口的科普著作.紐約公共圖書館「Books of the Century」自然科學類十大好書.誠品書店《一生的讀書計畫》推薦照我看來,所羅門王需要用到魔戒才能和動物交談,未免太遜了。活潑潑的生命完全無須藉助魔法,便能對我們述說至美至真的故事。--勞倫茲傳說中,所羅門王有一只魔法戒指,戴上它就可以跟動物對話,不過動物行為學大師勞倫茲卻說,他不靠魔戒也有辦法聽懂動物所說的話。渡鴉擔心飼主的安危,用獨有的叫聲呼喚;愛上人類的穴烏,殷勤的把小蟲塞進人嘴;雁鵝號召同伴一齊飛行的「鏗鏘鏗」叫聲;狗兒睜著雙眼愕愕的望著,祈求主人帶牠出門,或是不勞主人吩咐,便咬了可厭的人的屁股……勞倫茲透過本書告訴我們,只要讓動物以最自然的方式生活,再用愛心和耐心與牠們相處,就能看出、聽出動物的語言。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這就是生物學

麥爾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7/08/31 出版

生物學,是多采多姿的科學, 是獨一無二的科學,是明心見性的科學。 這本書讓我們領悟到生物學的重要與豐富, 獲得廣闊的視野與理念架構, 並清楚自己在生物世界的起源與地位,以及人類對自然的責任。 ◎顏聖紘、程樹德 &專文導讀 ◎《中國時報》開卷版 &一週好書推薦 麥爾是達爾文以來最偉大的演化生物學家, 他為生物物種寫下定義,他開創系統分類學,奠定現代演化綜合理論。 這位當代生物學巨擘站在知識的高峰, 把自身投注於摯愛主題的畢生思索,傾囊相授。 他朝生物學汪洋撒下大網, 將科學哲學、生物學發展史、生物學研究領域等問題,一網打盡。 透過嚴謹的論述、透徹的洞見、博引的舉證, 帶領我們遍覽由生理學、細胞學、分類學、 形態學、發生學、演化學、生態學等學門構成的生物學版圖。 書中的觀點與見解,提供我們重新思考生命問題的新起點, 這是一位百歲生物學家留下來的一部浩瀚的生物學生命史。 (原書名:《看!這就是生物學》)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

商周出版 出版
2017/07/06 出版

人類不斷破壞環境,許多生物失去棲地,但一切仍來得及挽救; 是時候行動了,將一半的海洋及大地還給其他物種,把屬於地球的還給地球! 生物多樣性之父、社會生物學始祖 兩度普立茲獎、克拉福德獎、美國國家科學獎得主 愛德華‧威爾森震撼全球科學界最新力作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榮譽教授夏禹九專文介紹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李家維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 荒野基金會董事長徐仁修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 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黃貞祥熱情推薦(按姓氏筆畫序) 「如果說達爾文是第一位綜論物種如何而生的科學家,那麼威爾森便是綜論物種如何而亡的第一人。」 ──《野外》(Wild)雜誌 「為了防止物種(包括人類自己)大滅絕的發生,我們必須盡快採取行動,以保全這個行星的生物多樣性。」當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語重心長的說道。他認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實在太過巨大,因此他在本書《半個地球》中提議一個與問題程度相當的解決之道:把一半的地表面積還給大自然。 做為「人類世三部曲」的壓軸之作,威爾森在本書的主張更為激進、也更具衝擊性。他敘述我們人類這一物種是如何在一眨眼間成為此地質年代的掌權者;他敘述人類是如何逐步剪掉「生命家譜樹的若干枝椏,最終殃及整顆大樹,」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他以輓歌般的優美文字記錄正在發生的物種滅絕危機,包括他目睹被捕的兩頭蘇門答臘犀牛、在雨林深處尋訪滅絕已久的「上帝之鳥」,以及眾多無以名狀的生物。更難得的是,除了眾所周知的大型瀕危動植物,威爾森更關心不起眼的數百萬種無脊椎動物與微生物,只因這些生命才是構成地球生態系的基礎物種。 威爾森嚴厲地指出生命圈並非人類所有,更戮力駁斥那些好整以暇的「人類世主義」者之無稽謬論:他從來不認為人類能透過生物工程來拯救生態浩劫,批評人類竟一廂情願地認為物種的滅絕能用複製科技來彌補,或靠引進外來物種來遞補滅絕生物。 儘管地球正處存亡危急之秋,威爾森卻非只是個危言聳聽的災難預言人。他不願俯首於宿命論,不甘屈服於主流的既有想法,在87歲暮年之際仍毅然提出如此大膽的構想。他認為保留「半個地球」為時未晚,亦積極找出可重建生物多樣性的實際地區。我們還有時間做出正確的抉擇,讓大自然休養生息,修復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並積極培養下一代的公民科學家。

79 特價27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觀念生物學4(全新修訂版)

天下文化 出版
2017/06/30 出版

●生物學家、畫家、科學作家、媒體傳播人聯手出擊 ●圖文並茂,帶你探索神祕的微生物世界 原來,微生物有另外一面,這些隱形的小傢伙不全是善類。 有些病菌就是喜歡找碴,給我們帶來各種疾病。 這場人菌大戰已打了好幾萬年, 隨著科學與醫療的進步,戰況也愈演愈烈。 人類好不容易在二十世紀發現了抗生素,取得優勢, 但微生物緊接著就發展出抗藥性來對付。 究竟我們有沒有辦法戰勝微生物?書中有獨到的見解。 隨著對微生物愈來愈了解,我們漸漸進入與微生物合夥的新關係, 利用它們的技能來解決種種難題, 例如治療與預防疾病、餵養愈來愈龐大的人口、清理汙染的環境。 然而,在開發利用微生物之際, 我們也必須以無比的智慧拿捏好分寸, 和這群小東西保持和諧平衡的共生關係。 我們怎樣對待微生物,關係著人類與地球的未來。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觀念生物學2(全新修訂版)

天下文化 出版
2017/06/30 出版

●全新修訂版 ●由生物學家與畫家激盪出來的心血結晶 ●以前所未有的角度,顛覆你對生物學的想像 ●插畫精采,令人愛不釋手 你去過阿羅瑪多娜專賣店嗎? 那裡賣的甜甜圈不僅口味眾多,有椰子、楓糖、藍莓、杏仁等, 還敘說著DNA如何解碼成蛋白質的故事。 讓一屋子的猴子隨意亂敲電腦打字鍵盤, 有沒有可能突然出現一首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呢? 生命究竟有沒有可能偶然發生? 生命是一個又一個的迴路,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生命從一到多,由簡到繁,一路悠悠走過漫長的40億年。 今天的世界充滿物種的多樣性, 但演化仍保留著生命起源的蛛絲馬跡,供人們去探索。 現在,甩掉枯燥難記的構造名詞, 拋開「界、門、綱、目、科、屬、種」的複雜分類, 請扭轉你的視野,和我們一起踏上這條貫通生命奧祕的大道。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觀念生物學3(全新修訂版)

天下文化 出版
2017/06/30 出版

●生物學家、畫家、科學作家、媒體傳播人聯手出擊 ●圖文並茂,帶你探索神祕的微生物世界 在遍覽了貫穿生物世界的16種模式之後, 現在,請你踏入鏡中世界, 造訪地球上最微小卻最充滿生命力的隱形居民——微生物。 其實,我們能活在這世界上,都多虧了微生物的幫忙。 微生物是推動碳、氮、氧等物質循環的幕後功臣, 也是把所有生命連結成複雜網絡所必需的「黏膠」。 說它們是地球生物圈的守護神,一點也不為過! 這些小傢伙也是所有生物的老祖宗, 當今生物的多樣性, 都是從它們單細胞的祖先那兒一點一滴演化而來的。 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 生命又是如何從單細胞演變得如此繽紛複雜嗎? 請繼續瞧瞧《觀念生物學3》吧!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觀念生物學1(全新修訂版)

天下文化 出版
2017/06/30 出版

●全新修訂版,新增作者再版序 ●由生物學家與畫家激盪出來的心血結晶 ●以前所未有的角度,顛覆你對生物學的想像 ●插畫精采,令人愛不釋手 你能想像,「高高在上」的你,和微不足道的細菌, 都用著同樣的DNA語言,指揮生命的運作嗎? 全世界的甲蟲約有30萬種,儘管色澤、花紋、圖樣都不同, 但萬變不離其宗,牠們都有著頭、胸、腹的基本結構, 只是比例不盡相同。 細菌、玉米、楓樹、青蛙、蜘蛛、蝙蝠、大象、人類, 看起來是多麼不一樣啊, 但這些生物的細胞內竟然有共通的「能量貨幣」, 真是不可思議呢! 從最微小的細菌到最複雜的人類,全部被16種共通的模式貫穿, 任憑生物世界再怎樣繽紛多樣,全都在這些共通模式下一視同仁。 這就是《觀念生物學1、2》要傳達的核心觀念。 書中隨處可見豐富的想像力以及新鮮多汁的比喻, 搭配上精緻、俏皮的插畫。 讓我們更加了解生命如何運作,讚嘆大自然的美麗!

9 特價37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一位進化生物學家的經歷、感悟與社會思想的發展

李靖炎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16/12/01 出版

本書作者李靖炎同時具有自軟科學工作者與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雙重身份。作為自軟科學工作者,他是國際上進化細胞生物學的開拓者之一,主要從事細胞核的進化起源問題研究的開創。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上,作者對‘革命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分析研究與揚棄發展,自成一家之言。作者是大陸前《炎黃春秋》雜誌的核心撰稿人之一。作者的一生處於社會的大動盪與大發展的時代,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傳奇性的色彩。本書不僅記述了他本人和他的同輩人在各個時期的親身經歷,並且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前的各個時期進行了分析評論。本書對作者出國考察參加學術會議在歐洲、非洲、日本的一些特殊的見聞,也同樣進行了分析評論。本書記述了作者在細胞的進化起源問題上探索真理的艱難曲折的歷程。作者還實事求是地記述了自己在社會主義問題上探索真理的艱難緩慢的歷程(第十九章),並且對自己的長期探索所得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總結(第二十章)。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伊波拉浩劫:破天荒揭露世紀病毒爆發真相的第一本書

商周出版 出版
2015/05/05 出版

在你翻開本書的這一刻,正有人因為感染伊波拉而死亡 肆虐全球的致命病毒,至今無疫苗可解 《紐約時報》非小說榜TOP1長踞61週.電影《危機總動員》改編原著 史上對伊波拉最全面、最深入、最震撼人心的追蹤,暢銷二十年科普經典全新中譯本 1967年,一種前所未見的絲狀病毒現身於德國馬堡,造成數人身亡。1976年,屬於同科的伊波拉在非洲蘇丹爆發,致死率五成,和中世紀黑死病相同;二個月後,伊波拉在薩伊捲土重來,幾天之內,就奪去九成病人的性命。1989年,美國雷斯頓一間猴子飼養所再出現新型伊波拉,猴子大量死亡,但並未感染人類。在那之後,伊波拉仍持續繁衍、變種,至今未歇。 為追溯1989年在雷斯頓造成猴子大量死亡的伊波拉爆發事件,作者爬梳大量文獻、訪談當年與早先曾接觸伊波拉病例的醫師與研究者,並親赴最可能為伊波拉源頭的中非基藤岩洞,將70至80年代遽然出現、又旋即消失的幾次伊波拉爆發事件予以串連,構成了一部了解伊波拉疫情發展,生動而可信的紀錄。

9 特價37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生物有意思:原來指甲是死掉的細胞

程杰誼  著
培育文化 出版
2015/01/19 出版

你是否曾想過── 吃飯、走路、思考、說話、呼吸…… 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舉動,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神經反應過程; 甚至每天必須進行的排泄活動,也要經歷無數次的生理反應過程。 & 你是否曾想過── 從茂密的熱帶雨林,到冰天雪地的南北極; 從蔚藍的海洋湖泊,到乾旱的沙漠戈壁, 植物為什麼能夠在各地奇蹟似的生長? & 你是否曾想過── 假如世界上沒有了動物,那麼人類的生活會是如何? 科學家們始終不停地在探索生物界的奧祕, 即便如此,神奇的大自然還是存在許多未解之謎, 彷彿是大自然在跟我們開了個巨大的玩笑:讓我們不停地探索、不停地發現。 & 阿強的爸爸是位微生物學家,平時,阿強總喜歡聽爸爸講一些關於微生物的知識。 & 今天是週末,爸爸帶阿強出去玩了一上午,在路上,阿強無意中從一張紙上發現了「葡萄糖」之類的字樣。 & 爸爸靈機一動,就告訴阿強說:「你平時就挑食,你知道嗎?細菌也會『挑食』啊!」 & 「細菌也會『挑食』?爸爸,你快說說是怎麼回事?」阿強迫不及待地問。 & 親愛的讀者,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3小時讀通生物

左卷健男  著 、左卷惠美子  著
世茂 出版
2014/02/05 出版

生物的構造、作用演化?植物與動物的分類?細胞與遺傳?生態圈與環境平衡?日本國高中理科教科書編輯委員左卷健男,以全面概括的架構,漫畫和圖解的方式,介紹普通生物學,讓讀者能在短時間內,重新了解生物的基礎知識。 & 本書是針對三種人所寫,第一種是因為工作或學業等需求,希望在短時間內重新學會生物基礎知識的成人。二是希望在短時間內復習中學生物的國、高中生。三是希望可以事先預習中學生物概要的學生。 & 《3小時讀通生物學》可以幫助你在短時間內,重新學習到生物學的基礎知識,以進階學習更高程度的知識。本書在維持知識整體性的同時,也精心篩選真正重要的基礎知識,並以這些基礎知識為骨幹,加入補充說明,希望讀者能夠學得迅速又均衡,每一章平均只要30分鐘便能吸收! & 第1章  植物的構造、作用、生活&&&&&&& 第2章  植物的種類與歷史&&& 第3章  動物的生活與身體構造&&& 第4章  動物的種類與歷史&&& 第5章  生物繁殖與細胞發生&&&&&&& 第6章  生物的遺傳&&&&&&& 第7章  生物與環境 第8章  生物的演化&&&&&&& 第9章  生命的歷史&&&&&&& 第10章 人類的出現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貓為什麼是獨行俠? 動物的演化與行為

臺灣商務 出版
2012/09/01 出版

★將過去四十年中《科學月刊》所刊載的各學科文章按編成專書。生物多樣性的推手,是物種本身而不是自然環境!繼《奇妙的動物世界》後再度探討動物的演化及行為在物種演化中十分奇妙的一點是,生物多樣性遠大於自然環境的變異,這代表生物多樣性的推手,是物種本身而不是自然環境。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於物種行為及演化研究的興趣,唯有在了解動物的各種行為及演化的機制後,我們才能進一步的確定生態系的運作情形,及制定適當的保育及經營管理之策略。全球環境變遷是目前一個很夯的議題,而動物如何藉由改變自己的行為,以至於演化出適應新環境的物種,將是決定牠是否能在下一個世代中,繼續活躍在這個地球上的要件。本書是繼《奇妙的動物世界》之後,將有關動物的演化及行為之文章收集成冊,編排的方式是先談動物的演化,好讓讀者對生物多樣性變遷,有一概括性的瞭解,然後再進入迷人的動物行為世界,讓讀者一窺動物如何利用現有的環境資源,達到最佳的生存效果。在演化篇的前半部,先談物種的演化及無脊椎動物如何進入陸地世界,後面半部則討論到動物之間的演化及適應環境的變遷。在動物行為篇的部分,則是先討論動物如何利用現有的環境資源,之後則是論及動物如何利用求偶的行為,達到傳宗接代的目的。然後談到動物的學習及群社行為,最後回到海洋,討論動物與最重要的自然環境—洋流間的關係,以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與人類之互動情形。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公獅鬃毛的祕密:69個驚奇怪異的科學新知

大石國際 出版
2011/05/01 出版

從遠古到現今,在地球這個物種金銀島上起起落落的各種生物盡在書中!科摩多龍能孤雌生殖、動物會出門「瞎拚」、射水魚會計算把獵物打下水時的水量、鋸針蟻的大顎咬合速度高達時速233公里、會變色的蛇,這些只是動物學家們觀察到的,自然界古怪秘密的一小部分而已。板球的球棒跟無尾熊的繁殖究竟有什麼關連?公獅的鬃毛真的是母獅挑選配偶時的線索?動物行為學家幫我們解開困惑。有種遠古海怪的門牙咬合力是暴龍的四倍?!恐龍會挖地洞!古代的蜜蜂是肉食動物?考古學家發掘出一連串的古代秘史。基因改造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如何應用?DNA解析會告訴我們哪些事實?海膽的腳(管足)上居然有跟視覺相關的基因!原來真的有「肥胖基因」,讓某些人天生易胖,也有些基因讓人長壽又聰敏!遺傳學距離我們已不再遙遠! 本書特色從天文學到動物學,【科學輕鬆讀】系列收集了最迷人的科學新發現。透過簡單的文字與豐富的圖片,讓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輕輕鬆鬆成為科學達人!鬃毛多的公獅反而不受母獅青睞?公黑猩猩其實迷戀熟女?板球的球棒跟無尾熊的繁殖究竟有什麼關連?改變身上斑點的豹?這麼多的疑問,以及許多其他的奧秘,都因科學家們的努力而逐漸被解決與揭露。《公獅鬃毛的秘密》揭露 69 篇生物新知,從動物行為、新物種、基因到古生物,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說著一篇篇有趣的生物新聞,搭配第一手的照片,每一篇都讓人嘖嘖稱奇!

9 特價35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關於生物學的100個故事

王浩  著
宇河文化 出版
2010/10/26 出版

看完這本書讓您更了解生命內在的實質意義跨越億年時空放大萬物微觀的世界像望遠鏡一樣對整個世界了然於胸生物學,又稱生命科學或是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物質各個層次的結構、功能、行為、發育、起源、進化規律及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經驗科學。當你閱讀了書中的100個生物學故事,瞭解了100個生物學問題,相信您會更加珍惜上帝賜予我們的精彩人生。本書是生物世界的示範視窗和解說員,將帶領您跨越幾億年的時空,沿著各種生物的生命軌跡,去品味細胞的魔力,真菌的奇幻,植物的多姿,動物的精靈,以及大自然中千變萬化的生命傳說,盡述世界的無窮奧妙。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達爾文大震撼:課本學不到的生命史

古爾德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09/05/09 出版

「小獵犬號」軍艦上真正的博物學家是誰?為什麼達爾文拖延了二十多年才發表自己的學說?最早的人類從何而來?樹癭蠅為何吃掉自己的媽媽?竹子為什麼一百二十年才開一次花?地球上的生物,真的到了寒武紀,才突然大量出現?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有多少事情假科學之名而行?這些探討人類演變、特殊生命現象、地球歷史,以及科學與社會政治的關係等問題,原來都可以用達爾文的演化思想來貫穿。本書以恣意揮灑、妙趣橫生的文筆,為達爾文理論的本質作了一番澄清,我們更由此經歷一趟豐富的知性之旅。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物種生態誌(一)台灣植被誌第九卷

陳玉  著
前衛 出版
2007/11/01 出版

~台灣植物種的百科全書~ 台灣植物研究史上,幾乎所有描述植物種的書籍,罕能整合相對完整的資料,提供全方位或百餘年來所有有關於該植物的內涵,讀者可以將歷來所有敘述植物種的書籍,全部拿來作比較,便可瞭解。 本書針對台灣植物種,盡可能從發現始源、學名變遷、形態、生態、空間分佈、物種與環境的相關、植物社會歸屬、木材、林業應用、藥用、特定用途、與野生動物的相關、物候、演替、演化、生理生態等等,乃至與人類風俗文化、生活的相關,夥同作者已知該物種在台灣研究史上所有的內容,嘗試作百科全書型的整合性撰寫,期能開創植物描述的新典範。 由於過往欠缺此等書籍,乃特別賦予新名詞,謂之「物種生態誌」,如此的物種介紹,無論植物分類學、生態學、園藝、景觀、保育、水土保持、解說教育、生物教學、諸多相關學科的研究與應用、文學、鄉土文化、人類學探討……,舉凡與台灣植物有所牽扯者,皆可參考、引用。 至於作者本身對台灣植物的瞭解程度,套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邏輯,作者了知植物,即非了知,是名了知! [台灣自然史]系列 《台灣植被誌》 TFC1第一卷:總論及植被帶概論 TFC2第二卷:高山植被帶與高山植物(上、下) TFC3第三卷:亞高山冷杉林帶與高地草原(上、下) TFC4第四卷:檜木霧林帶 TFC5第五卷:鐵杉林帶(上、下) TFC6第六卷:闊葉林(一)南橫專冊 闊葉林(二)(上、下) TFC7第七卷:海岸植被帶 TFC8第八卷:地區植被專論(一)大甲鎮植被 TFC9第九卷:物種生態誌(一) [本系列一般性特色] 1.以台灣土地為主體,闡述台灣自然新史觀。 2.台灣第一本植被誌,系統化全盤論述台灣各大生態帶。 3.結合二十世紀以來,台灣的土地科學研究經驗,開展本土研究新領域。 4.第一手本土研究經驗,嚴謹執著,時空格局龐大,實體描述,細膩入?。 5.結合科學與人文,貫串古今研究,為台灣文化注入新的自然基因。 [本系列學術性特色] 1.第一本從台灣島地體形成,談到現今生界演化的專書。 2.第一本系統整合化的台灣植被誌。 3.第一個提出植被帶正進行上遷的論著,更包括諸多台灣生態研究的新見解。 4.真正徹底消化日本人五十年在台灣研究菁華的植物生態研究報告 5.深富科學求真的批判性,開創台灣植物研究的新生機。 6.提供台灣今後生態保育的本土資訊與經驗。

9 特價10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物的故事(2):生命的奧秘

李桂琴  著
倚天文化 出版
2005/08/01 出版

生物的生殖包括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類。無性生殖指的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機百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產生台子由台子發育成新個機的生殖方式。

9 特價1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觀念生物學4

天下文化 出版
2005/03/03 出版

在《觀念生物學3》,我們初步揭開了微生物的神祕面紗,《觀念生物學4》將揭露微生物的另一面。原來,這些隱形的小傢伙不全是善類。有些病菌就是喜歡找碴,給我們帶來各種疾病。這場人菌大戰已打了好幾萬年,隨著科學與醫療的進步,戰況也愈演愈烈。人類好不容易在二十世紀發現了抗生素,取得優勢,但微生物緊接著就發展出抗藥性來對付。究竟我們有沒有辦法戰勝微生物?《觀念生物學4》有獨到的見解。隨著對微生物愈來愈了解,我們漸漸進入與微生物合夥的新關係,利用它們的技能來解決種種難題,例如治療與預防疾病、餵養愈來愈龐大的人口、清理汙染的環境。然而,在開發利用微生物之際,我們也必須以無比的智慧拿捏好分寸,和這群小東西保持和諧平衡的共生關係。我們怎樣對待微生物,關係著人類與地球的未來。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觀念生物學3

天下文化 出版
2005/03/03 出版

《觀念生物學1、2》曾引領我們遍覽了貫穿生物世界的16種模式。現在,《觀念生物學3、4》要帶您踏入鏡中世界,造訪地球上最微小卻最充滿生命力的隱形居民--微生物。其實,我們能活在這世界上,都多虧了微生物的幫忙。微生物是推動碳、氮、氧等物質循環的幕後功臣,也是把所有生命連結成複雜網絡所必需的「黏膠」。說它們是地球生物圈的守護神,一點也不為過!這些小傢伙也是所有生物的老祖宗,當今生物的多樣性,都是從它們單細胞的祖先那兒一點一滴演化而來的。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生命又是如何從簡單的單細胞演變得如此繽紛複雜嗎?請繼續瞧瞧《觀念生物學3-循環‧網絡‧複雜》吧!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