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與塑膠太陽能電池
本書簡要地介紹太陽電池發展歷史、發電原理、電池分類以及半導體電子狀態、光電性質和界面型態等基礎知識,並著重闡述兩種新型的太陽電池:有機太陽電池和塑膠太陽電池的原理、器件組成和發展前景。是當前最新研究成果。 & 本書可供從事太陽電池研究、設計的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和對太陽應用感興趣的有關人員閱讀,並可供大專院校師生作為新能源方面的參考。
產氫與儲氫技術
近日石油價格飆漲,影響所及,遍佈全球社會各階層,尤其是有98%以上能源進口的台灣,開發包括氫能在內的各種替代能源已成為目前最熱門議題,氫能不僅可減少傳統能源的倚賴,更可避免燃燒化石燃料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可說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潔淨自產能源。整個氫能開發係由產氫、儲氫和用氫三大部分構成,就如同石油的開採、運送與提煉三大程序一般,所不同的是氫燃料可從各式各樣的含氫原料中製造出來,同時,在使用的時候,氫燃料可採用氣、液、固等三種不同狀態存在,如此多樣化的原料來源和使用狀態,是氫能最吸引人們亟欲使用的優點,同時也是科學界和產業界一直努力想開發的原因。 為了讓讀者一窺氫能其中奧秘,本書作者群特別精心編著此書,內容區分為「產氫技術」與「儲氫技術」兩大部份。從產氫部份,各位除了可獲悉目前主要產氫原料與技術,例如,石化燃料產氫、水的電解、生質物產氫,更可探知原理來自光合作用的生物產氫與光熱作用。在第二部份,作者群將利用物質三相原理一一解說壓縮儲氫、液化儲氫與氫化物儲氫等儲氫技術,同時,碳材中的低溫氣體儲存與其它化學儲存亦有所涉獵。本書不僅適合各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學生及能源技術相關人士參考使用,同時也適合於社會一般人士當作普通知識來閱讀。
頂尖綠能產業動態2010:2030能
本書乃由太陽光電之市場、產業技術、推動政策、研發創新面向來初步分析臺灣與歐盟第七期科研計畫架構之競合策略,並審視對比兩個地區之產業技術優勢、研發技術優勢,而提出臺灣可以在部分技術研發、系統設計與製造、市場的親近性與優秀的代工生產實力等條件下,進行與歐盟的學習合作。 & 本書首先將就全球太陽光電市場產值、各國主要具有技術優勢的太陽光電業者、台灣產業技術及產業聚落的推動進行分析。 其次,本書重點在於細部的探討歐盟太陽光電研發策略(SRA)的短程、中程、長程的目標,及討論歐盟第七期科研計畫架構(FP7)的對應的研究計畫,指出歐盟推動太陽光電技術發展的研究重點與可能突破面向。 第三,相應於歐盟,在台灣部分我們將探討主要以工研院太陽光電中心的研究重點及台灣廠商技術重點突破項目,來分析台灣的技術優勢、弱勢,而提出台灣與歐盟第七期科研架構計畫之太陽光電技術研發合作的SWOT。 最後,本書將初步的提出台灣與歐盟太陽光電研究策略的比較,而指出與歐盟第七期科研架構計畫研發的競合策略。
輻射度量學概論
游離輻射如x-射線、中子輻射,是一刀兩刃;輻射可以治癌,但也可能致癌;輻射可用於和平用途如核能工業,但也可轉用於軍事用途製成核武器。麻煩的是輻射看不到、摸不著、嗅不出、聽不見、更感覺不出來,也因此,為了辨識輻射、了解輻射,在百年前人類首度發現輻射之後,便隨著核武工業及核能和平用途而開始蓬勃發展,進而在上世紀中葉衍生了「輻射度量學」。 「輻射度量學」忝為尖端科技「原子科學」領域內的分枝,其目的在於探討量測游離輻射的方法及衍生的應用,其內容涵蓋各類游離輻射的量測,其價值在於及時偵測輻射以防杜輻射傷害,其目標為結合「原子科學」領域內的其他學門(如核能工程、輻射防護、輻射劑量學、腫瘤治療、放射診斷、核子醫學)使之成為既安全又能造福人類的新興科學。 本書以「簡明易懂、深入淺出、切身習作、輕鬆入門」為原則,針對大學部原子科學院相關科系及醫學院放射技術系與醫事技術系的同學為主,但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與工學院、技術學院相關科系的同學亦可輕鬆學習。產業界、軍方、核能設施、醫療體系內的同仁,在工作上凡與輻射相關者(如曝露在宇宙射線中的空勤人員或操作x-光機的安檢人員),甚至生活上與輻射為伍者(如輻射屋的居民),本書亦可作為初階科普教材。 書中除列有輻射度量相關常數、轉換因數外,亦列出404個習作題目與解答,題型與國家考試相關科目命題相同,方便同學準備國考之用。另外,為便利課堂講授、師生討論與助教課輔,本書另附教師專用的輔教光碟片。在研讀了《輻射度量學概論》這本書後,衷心冀望學生都能了解如何正確的量測輻射。
高科技十萬個為什麼/新能源
進入已高科技為後盾的21世紀, 許多新科技產品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中。 本系列叢書囊括了:新材料,新能源,電腦,環境,宇宙,現代生活,現代交通,現代醫學,現代武器,以及知識經濟。 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 讀者不能不了解這些所謂的高科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