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109_為什麼要說對不起(王宏哲)
1108~1110_2026手帳年曆

相關主題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意拳功法

謝永廣  著
大展 出版
2009/05/15 出版

姚承光先生簡介  中國當代著名武術家、意拳第三代掌門人姚承光先生,自幼隨父親姚宗勳(王薌齋先生之衣缽傳人)先生學習意拳。由於其才思聰敏,刻苦鑽研,善於思索,並得到嚴師慈父姚宗勳先生傾囊相授,經過40多年的研究,已功臻化境,多年來接受中外各路搏擊高手的挑戰,雖必勝而不驕。  在任北京市武協意拳研究會會長及宗勳武館館長的同時,姚先生先後被聘為貴州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兼技術教練、河南開封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山西長治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遼寧旅順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等多所大學武術協會顧問,香港意拳學會技術顧問、香港姚氏意拳紀念學會名譽會長,日本橫濱、東京、大阪太氣拳研究會技術顧問,加拿大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英國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美國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韓國意拳協會名譽會長,法國巴黎技擊協會技術顧問,波蘭意拳學院名譽院長兼總教練,歐洲意拳聯合會名譽會長。  在教學實踐的同時,姚承光先生還非常注重意拳理論方面的研究。先後在《武魂》、《武林》、《拳擊與格鬥》、《搏擊》等武術雜誌發表了數十篇有關意拳的理論研究文章。並整理了父親姚宗勳先生的著作《中國實戰拳法——意拳》,在香港出版發行,還將珍藏了多年的姚宗勳先生的珍貴的錄音資料整理成《中國意拳——一代承前啟後的拳學大師姚宗勳》VCD紀錄片,並配有姚宗勳先生大量的歷史性照片、影像以及文字手稿等珍貴的資料,由北京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與此同時,還著有《中國意拳追蹤函授教材》、《一擊必殺》、《中國意拳系統教學光碟》等意拳系統教材,以及香港意拳錄影帶、日本意拳錄影帶。  自1996年起,在有關領導及武術界同仁的支持下,姚先生先後組織了「中日首屆意拳、太氣拳學術研討會」、「紀念王薌齋先生誕辰115周年學術研究會」及「紀念姚宗勳先生誕辰85周年學術研究會」,同時在有關領導及意拳同仁的支持和倡導下,探索性地推出了《意拳推手、散手競技比賽規則》(草案),成功地舉辦了一系列意拳推手、散手競技比賽,加強了意拳學術交流,為其走向職業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對促進中國武術的進一步發展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從1985年起,姚承光先生先後應邀到山西、山東、貴州、四川、天津、河南、河北等省市推廣意拳;1988年,應香港意拳學會之邀,赴港講學達半年之久,推動了香港意拳的發展;1992年,應日本太氣拳研究會之邀,東渡扶桑,講學授藝,完善了日本太氣拳理論與技術體系;2001年11月應義大利意拳組織邀請,先生赴義講學;2004年10月後,先生又赴韓國講學,為意拳走向世界再闢一片新天地。與此同時,每年日本、韓國、加拿大、澳洲、法國、美國、意大利、奧地利、英國、瑞士、德國等海外意拳組織都要組隊來宗勳武館學習交流。《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21世紀中國》、《中國日報》、《工人日報》、山西《長治日報》、香港《商報》、《明報》、《大公報》,北京《中華武術》、《武魂》,山西《體育文化》、《搏擊》,《武當拳擊與格鬥》,法國《技擊》、日本《空手道》、《中國功夫》、《武術——春夏秋冬》,韓國武術刊物等報刊雜誌,都相繼報導過姚承光先生的事蹟。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楊氏太極拳‧劍‧刀

楊振鐸  著
大展 出版
2009/05/03 出版

楊氏太極拳是太極拳中的一個流派。它由第一代宗師楊祿蟬及其子楊班侯、楊健侯,其孫少侯、楊澄甫祖孫三代人懷著為人類造福的理想,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苦心鑽研,在不違背武術本能的基礎上,保留了技擊與攻防內容,創造了一套緩慢柔和、式式均勻、姿勢舒展、勁在內涵、形象優美的動作,並具有純樸、獨特、新穎、別致的特色,它在中國武壇上的出現,為人類強身健體、治療疾病、延年益壽、陶冶情操,有著卓越的貢獻。  楊氏太極拳是哲拳,它是武術,也是醫術,更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東方文化。楊氏太極拳是中華民族傳統武術的珍貴遺產,它融匯陰陽八卦,五行學說哲理,博採各家武術精華,動作適應人體生理機制。楊氏太極拳其動靜虛實的變化、剛柔內外之消長,與唯物辯證法闡明的矛盾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規律相吻合,是體育運動中最適宜健身的具有科學原理的優秀拳種之一。  楊氏太極拳架式舒展大方,動作簡潔柔和,速度緩慢均勻,動中有靜,柔中寓剛,以意引氣,以氣運身,內外相合,身心兼修,老少皆宜。它具有強身祛病之效,又是自衛技擊之術,不僅歷六世、經百餘年而不衰,而且隨著現代科學的不斷發展,日益呈現風行環宇之勢。  楊氏太極拳構思細膩,編排合理,結構嚴謹,全面完整,有一定的科學性,使武術、保健、療病三者自然結合,不但能消除三者之間原有的矛盾,還能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同時在處理一般動作與高難動作的協調、緩和與緊張的安排上,都顯得非常適當,使演練者自始至終,甚至連續練幾趟,均感舒適,輕鬆愉悅。尤能適應多方需求,滿足練功、健體、療病的男女老少需要。它適應面廣,鍛鍊效果較好,使太極拳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為中華武術這一瑰寶增添了色彩。  國家體委早在1956年與1959年前後以楊澄甫拳架為藍本,編寫了「24式簡化太極拳」、「88式太極拳」。自推廣以來,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為了適應當前國內外太極拳發展的需要,又特匯編了四氏太極拳競賽套路(楊、陳、吳、孫),其動作均要求按傳統練法編排,它對今後國內外太極拳運動的蓬勃發展,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套路演練的基本理論,是指導楊氏太極拳健康發展的準繩。楊公澄甫所著《太極拳術十要》、《太極拳之練習談》,幾經滄桑,至今仍然是指導楊氏太極拳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準則。  楊氏太極拳發展形勢是喜人的,如今遍及海內外,習練者日益增多,普及面更加廣泛。願太極拳為慢性病患者造福,為人類健康長拜做出貢獻!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單板滑雪技巧圖解(附VCD)

李久全  著 、高捷  著
大展 出版
2009/04/20 出版

單板滑雪運動雖然起源較晚,但迅速風靡全球,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運動項目之一。1998年單板滑雪成為冬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進一步推動了這一運動的發展。據統計,美國從1998年 ~ 2005年單板滑雪人數增加了約33%。而單板滑雪在進入中國不到10年的時間?,已經迅速在年輕人當中普及開來。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單板滑雪人數已占滑雪總人數的10%左右,而且這一數字還在迅速增加。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單板滑雪的基本知識、基本動作,以及各種轉彎技術和一些技巧基礎。希望廣大單板滑雪愛好者在本書的幫助下,更好地掌握單板滑雪的學習方法,更快地掌握單板滑雪的技術,在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更多地體會單板滑雪的樂趣。中國滑雪協會秘書長單板滑雪,你的生活方式!  時下最為時尚的冬季運動項目非單板滑雪莫屬。當你遠離喧囂的都市,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拋掉一切煩惱,體會從山坡上飄忽而下的感覺,無限樂趣盡在其中。  單板滑雪屬於極限運動類,與衝浪、滑板有異曲同工之妙;驚險刺激,充滿動感和激情,可以盡情張揚個性,在速度中體驗快感,在心跳中挑戰自我。每一個樂於挑戰極限的滑雪者,每當看到單板高手飄飄欲仙或騰挪翻飛,都難免會夢想自己會成為駕馭單板盡情展現自我的「雪山飛狐」。  單板滑雪者有自己獨具個性的服飾風格和另類的流行音樂,處處體現著自由、奔放和創新。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擁有一份崇尚自由、回歸自然的心情以及挑戰極限的動力和張揚個性的激情。作為一項令人癡迷的時尚體育運動,單板滑雪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而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已經融入很多人的細胞和血液,使他們充滿激情,不斷挑戰自我。  有人說,單板生活是一種態度,只有單板族才知道單板滑雪的樂趣。如果你喜歡與眾不同的感覺,渴望心靈自由,你就一定會愛上單板,使單板成為你的生活方式!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實戰八卦64散手掌

王培生  著
大展 出版
2009/04/20 出版

繼承優良傳統,發展創新武術的典範──為王培生先生  我是1947年認識王培生先生的。當時,在北平什剎海西海北岸的《匯通祠》成立了「北平匯通武術研究社」,近代武術名家李瑞東宗師的入室弟子、著名武術家高瑞周先生擔任社長,吳式太極拳名家、八卦掌名家王培生先生擔任副社長,八極拳名家張立堂先生和八卦掌名家馬逸林先生協助教練工作。高瑞周、張立堂、馬逸林與王培生四位先師是結拜金蘭的「盟兄弟」。1947年先父周作祝(字敬之,新街口永和糧店經理)資助成立了匯通武術研究社,我和堂兄周世貴、弟弟周世儉三人,拜高瑞周為師,經常在課餘時間「上山」練武(匯通武術研究社設在匯通社的土山上)。那時我們在山上主要練李瑞東門派的武術和「李式太極拳」。  當時大家對王培生四叔的印象是慈善、熱情、可親。大家都知道王培生四叔的太極拳和推手很厲害,是太極推手的「五虎上將」之一(20世紀30年代的北京太極推手「五虎上將」是趙安祥、王培生、李硯之、李經悟和孫鳳秋)。高瑞周先生辭世後,1953、1979年兩屆全國武術觀摩表演大會金牌獲得者、著名武術家、我的師哥張旭初,對王培生四叔的太極拳和八卦掌技藝高度讚賞,多次對我講過:「王老是能練、會講,並且動手就讓人趴下,不服不行!」在師兄弟的鼓動下,我和劉駿驤、趙芹同一天拜師王培生先生。在王培生先生的精心指導下,對於太極拳、八卦掌技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長進。  由於王培生先生自幼嗜武,有緣從馬貴先生習練八卦掌,從張玉蓮先生習練教門彈腿,從韓慕俠宗師習練八卦掌和形意拳,從梁俊波先生習練通臂拳,從師李書文、吳秀峰先生習練八極拳,從楊禹廷宗師習練吳式太極拳、八卦掌,認真繼承多家優秀傳統武術技藝,集眾家所長,後來又經常與高瑞周、張立堂,馬逸林盟兄弟一起切磋武藝,因此,王培生先生對於優秀的傳統武術,不僅沒有門戶之見,而且集眾家所長,精心研究技擊技藝,悟透了中華武術的精髓,成為一代武術大家。  王培生先生常常教導弟子,要崇尚武德,不要有門戶之見,要集眾家所長,為我所用。常對弟子們講:習武先修德,要講身德、口德、手德。身德是:以身作則,為人正派,無私奉獻;口德是:不講別人的短處,壞話;手德是:在與人較技時,比自己強的人,要虛心學習;不如自己的人,要點到為止,不要傷人。  王培生先生為人耿直,剛正不阿。記得1999年冬天,在王培生先生參加李秉慈老師70華誕的活動時,當時擔任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的李傑先生向王培生先生敬酒時,王培生先生曾直言相告李傑主任:「為武術之同道者,內行人不要嫉賢妒能,外行人不要偏聽偏信。」李傑主任聽了以後,非常讚賞王培生先生的見解,稱王培生先生為人耿直,講得很好!  王培生先生為一代武術大家,終身致力於武學研究凡70年,未事二業,為中國武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王培生先生的功夫被專業的武術雜誌譽為「太極技擊大師」,「技擊實戰家」,「中華自古有武術,獨步當代第一人」。正如中國武術協會秘書長康戈武研究員所說:「王培生先生一生嗜武,為繼承武術、弘揚武術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奉獻。王先生在太極拳和八卦掌研發方面尤多建樹,普受武壇同仁讚譽。他的逝世是武術界的一大損失。我們要學習王培生先生熱愛武術、獻身武術的精神,為提高武術運動的技術水準、促進武術沿著科學化的道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王培生先生還與時俱進創編了吳式太極拳37式,並且整理傳授了直趟八卦64散手掌,這是他老人家不斷鑽研創新的結果。  王培生先生多次擔任全國武術比賽裁判員、仲裁委員。1982年參加了第一次全國武術工作會議。參加了太極拳推手及武術散手比賽規則的編寫工作。1989年受國家體季、高教部委派,在大連為全國高等院校武術教師講授太極拳。1998年初中國武協評其為武術高段位八段。王培生先生的弟子學生中,有多位評為武術高段位七段,多位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的獎牌。  關於八卦掌,其理論基礎源於《易經》中的易理。繞圓走轉,是八卦掌練功的基礎,也是練神導氣的基本方法。八卦掌由8個單獨的掌式演變為8組64個掌式。  技擊以掌為主,以走為先,分上中下三盤,擰旋走轉,形似游龍,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閃展進退,推脫帶領,搬扣截攔,擰裹鑽翻,圈中有圈,層出不斷。  動作姿勢要求:順項提頂,鬆肩垂肘,暢胸實腹,立腰溜臀,縮胯掰膝,十趾抓地。前踴如趟水,落地似踩泥(趟泥步)。身隨掌轉,步隨身行。  其運動特點:輕靈敏捷,擰旋鑽翻;掌隨步換,隨走隨變;圓中有圓,如環無端;前探後坐,上伸下縮;行如游龍,坐如踞虎;視若猿守,轉如鷹盤。  技擊要訣:以動制靜,避正打斜,以正驅邪。  王培生先生整理傳授的此掌,源於早年八卦掌大家董海川的弟子劉德寬。經過他幾十年的演練、研究、琢磨,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進行了加工、整理,把每一個掌式分解成3個過渡動作,同時按每個掌式的技擊作用和形象意念配以64個卦象,把《易》理和拳理融為一體。並且在八卦掌風貌的基礎上,有機地揉進了太極拳的勁意,使得套路更加細膩,文化內涵更加豐富,技擊和健身作用更加獨特、迷人。認真繼承優良傳統,不斷發展創新,這是王培生先生的願望,也是後學者學習的典範。  王培生先生一生致力於繼承弘揚中華武術,執著地研究武術攻防技藝,鑽研太極拳和八卦掌技擊理論,武術著述豐富,武術技藝精湛。王培生先生以其尚武崇德的高尚情操,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並不斷發展創新,贏得了眾多海內外武術愛好者的欽佩和敬仰。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我們要以王培生先生為楷模,繼承武術優良傳統,不斷弘揚中華武術,創新發展武術,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造福人類。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半瓶齋詮注:吳式太極拳37式健身和技擊作用

趙琴  著
大展 出版
2009/04/20 出版

在北城元大都花園,總能見到一位教練吳式太極拳的儒雅老者,一年四季從不間斷。他鶴髮童顏,神采奕奕,授拳傳藝。他以精闢的理論闡釋論述傳統拳術練、體、用方法之精義;用嚴謹系列的訓練方法和準則,無私地教誨學子;用啟悟式的口傳心授教練方法,使學子們做到「明理知法,按法修煉,層層遞進,藝境昇華,井然有序,招法能以形鑒真,層層藝境分明」。他就是八十有一的太極拳名師趙琴(芹)先生。  趙芹是太極宗師王培生20世紀80年代初的入室弟子。在1999年第9期《精武》雜誌的吳式太極拳專輯上發表了《太極拳與易經》的論文,反響強烈,並被海外武術雜誌轉載。他生平酷愛體育運動,晚年則以習拳練武為樂,是崇文區太極拳代表隊隊員。為追求傳統太極拳真諦,專心習研吳式太極拳。拜師前後,曾8次自費參加老師在省內外辦的輔導班,習練太極拳三十七式,並在老師上大課時主動與老師接拳餵招試法,體會攻防之術,「取法為上,得知呼中」。近幾年添齊音像設備,研磨武術前輩名人拳術,不斷地使自身內外器官同一意嚮往道而歸於樸,使習拳齊同如一而歸於「道」境。  在「半瓶齋」?,趙琴與「黃金搭檔」(老伴)「看經文、讀文史、會拳友,試法過招」,他們不僅有「以文觀法」之智慧,更擅長「以形鑒真」之才能。在三十七式原著總綱的基礎上,結合「三導」「三多」(易導、生理導、經絡導;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大視野地闡發述明,完善三十七式「言猶未盡」之處。詮注三十七式也是師兄弟和習練者的傳承需求。「半瓶齋」主人翁做到「常後而不先,常應而不倡」,予人之所思,授人之所想的求實治學美德。修煉者如能從中讀懂、讀通而又得其要旨,就會步入「長生有道,護身有術」的武術境界。一書在手,終身受益。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楊式太極劍槍

楊慎華  著
大展 出版
2009/03/12 出版

楊式太極拳是太極拳中的一個重要流派。該拳為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先生所創。他在北京傳拳時,所向披靡,名噪京華,被人譽為「楊無敵」。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和曾親書對聯「手捧太極震環宇,身懷絕技壓群英」以贊之。後經其祖孫三代的豐富完善,形成了舒展大方、身法中正、輕靈沉著、平正樸實的風格,深受廣大武術愛好者的喜愛。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極推手真傳

李亭全  著
大展 出版
2009/01/01 出版

太極推手是我們的國粹,是中華民族的先賢們給我們留下的無價之寶,也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化和體育文化創造的珍貴財富。它是武中之文,較手之文。它蘊藏著我們民族文化的內涵和哲理,是習武者以武會友、切磋、交流、比賽的一種極好的形式。它對提高人體的素質,以及防身、健身都有很高的價值。   本書在理論上對許 多人含糊不清的太極推手是怎麼一回事,作了比較明確的解釋,講清了它的傳統特點,及其包含的內容;回答了怎樣練好太極推手的問題。本書還詳細地講解了十五組具體的、實用的攻防方法,使人們能夠學了即會,而且通過實戰可以轉變人們對太極推手的理解是空洞無物、以力降人、無技可施、無招可化、推推搡搡、對抗頂牛。書中還介紹了能夠體現其傳統性、技擊性、健身性、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的兩套太極推手對練套路。這兩套太極推手套路,內容豐富,編排巧妙合理,動作舒展大方、輕柔連貫。它充分運用前面所講的十五組組合,動作更活,水準更高。   另外,本書還對太極推手八法,即掤、捋、擠、按、采、捌、肘、靠作了比較獨到的解釋,廣大讀者和太極推手愛好者在閱 讀時可以悉心品味。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跟專家練跆拳道

岳維傳  著
大展 出版
2009/01/01 出版

上篇 跆拳道的特色腿法踢擊技術 一、前 踢 二、橫 踢 三、側 踢 四、勾 踢 五、下劈踢 六、雙飛踢 七、四飛踢 八、轉體180度橫踢 九、轉身側踢 十、轉身後勾踢 十一、轉身後踢 十二、騰空前踢 十三、騰空橫踢 十四、騰空後蹬下篇 跆拳道的高級品勢(架型) 一、高麗型 二、金剛型 三、太白型 四、平原型 五、十進型 六、地跆型 七、天拳型 八、漢水型 九、一如型附一 跆拳道腿法輔助訓練圖例附二 跆拳道高級品勢(架型)後記 比名稱?還是比實質?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七十八式養生太極扇(附DVD)

賴月英  著
雅書堂 出版
2008/12/02 出版

傳統器械--太極扇太極扇是一種風格獨特的武術健身項目,它融合了太極拳與其它武術、舞蹈的動作,太極與扇的揮舞動作結合之下,剛柔並濟、可攻可守,充滿了飄逸瀟灑的美感與武術的陽剛威儀,是同時具有觀賞性及藝術性的健身運動。這套太極扇全套分為七十八個動作,招招相連,演練下來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並且由賴月英老師親自示範,是有心鑽研太極武術者不可錯過的珍寶。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派形意拳械抉微(三)

大展 出版
2008/12/01 出版

第一章 形意拳傳統套路 ——十二形 第一節 龍形 第二節 虎形 第三節 猴形 第四節 馬形 第五節 鮀形 第六節 雞形 第七節 燕形 第八節 鷂形 第九節 蛇形 第十節 鳥台形 第十一節 鷹熊合演第二章 形意傳統器械 第一節 形意五行刀 第二節 形意五行劍 第三節 形意六合刀 第四節 形意六合劍 第五節 形意六合棍 第六節 形意六合槍 第七節 形意搖轉刀 第八節 形意十三槍第三章 形意傳統稀有器械 第一節 形意連環雙刀 第二節 形意連環大刀第三節 形意文杖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達摩易筋經(附DVD)

嚴蔚冰  著
大展 出版
2008/11/01 出版

《達摩‧易筋經》,是一部兼具古本原貌,精煉實用的好書。一來其具有傳承,二來忠於原著,三來書中配有掛圖和教學光碟,將《易筋經》各勢分解演示,方便了讀者習煉和掌握動作要點。傳承與心得 古代文明得以傳承者,即是人類所需要的。《達摩‧易筋經》傳到今天,說明儘管現代科技突飛猛進,人類還得借助古代養生智慧來保持身體健康,後人創編的新法都萬變不離其宗,儘管一切都在變化,人的生理不會變,人心向善亦不會變。 菩提達摩一葦渡江,又在少林面壁九年。留下了《易筋經》。使《達摩‧易筋經》婦孺皆知的功勞要歸功於金庸先生,《達摩‧易筋經》的神奇與武俠小說有關,師輩們在傳授《達摩‧易筋經》時,是很莊重的,生怕學者輕視,故不會輕傳,這可能使《達摩‧易筋經》變得神奇的緣故。愚得師承後一直很慎重,不敢妄傳,恐人謗法。 多年來有緣得明師指點,愚也有了一些心得,希望化神奇為現實,經師輩印可,可作傳授,才選用國術古本,衙門藏版《達摩‧易筋經》為底本,編撰法本,供同仁參學,下面的文字乃《達摩‧易筋經》之傳承與心得,恭請同道雅正。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泰拳實戰攻防技術

舒建臣  著
大展 出版
2008/11/01 出版

泰拳的主要訓練內容包括身體素質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和精神訓練等幾個方面,此外,還有許多能促使泰拳水準不斷提高的其他訓練手段。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女子防身術

宋勤  著
大展 出版
2008/11/01 出版

本書所授方法充分利用反關節原理。這種方法不僅僅適用於女性,體力弱小者也適用。利用反關節原理,不僅可以巧妙地使用自己的四肢攻擊對方的薄弱部位〈如肘關節或膝關節〉,還可以將身材比自己高大的對手摔倒。 我們將教授你如何對抗侵害者。掌握了這些技巧,你可以對付個頭或者力量遠大於你的對手。本書還介紹了一些靈活運用的原則,比如儘量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如大拇指等。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武術對練和對抗健身

王建華  著
大展 出版
2008/10/01 出版

本書是由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武術教研室主任、民族傳統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王建華教授帶領北京外國語大學李全生、北京科技大學高航、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張洋三位青年武術教師共同研究撰寫的對抗健身專著。我們四位作者都是北京師範大學體育系武術專業畢業,在大學從事武術教學的老師。在多年的武術教學過程中,我們感到武術對練和武術對抗項目是體現武術本質特徵的內容,是我國武術的精華成分。但由於武術對練和武術對抗項目的難度和對身體素質、身體能力的要求較高,所以一直局限在武術運動員和部分武術專業的師生範圍內。很多鍛鍊者和青年學生對此渴望而沒有機會瞭解和學習。本書是我們為社會大眾健身領域和面向全體學生的學校領域所編寫的,內容包括以健身、防身為目的的拳術對練、短棍對練、武術散手、武術短兵、太極推手和武術防身等。願本書的內容能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發揮作用,為全民健身服務。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嫡傳楊家太極刀十三式(中英對照)

傅聲遠  著
大展 出版
2008/10/01 出版

高歌武術文化--徐 才12年前,聲遠先生所著《嫡傳永年楊式太極拳》面市時,我曾於他寫過一篇短序《將武術獻給世界》以示祝賀。兩年前國際武術聯合會隨著武術在世界蓬勃發展之勢,決定每年5月為「世界太極拳月」。今年在這個「世界太極拳月」裡,聲遠先生傳出喜訊,他又有幾本新書即將付梓,並再邀我為之作序。我深為這位移民海外的中華赤子之心所感動,所以接受了這項囑托。我首先要向已是76歲高齡的聲選先生致敬:您真老當益壯,老有所為。從您的作為又能看到您教子有方,代代相傳祖業的心路。真是上天不負苦心人。傅鍾文、傅聲遠、傅清泉太極世家三代人,定當一代勝似一代。20年前,聲遠先生懷著把太極拳弘揚海外的虔誠之心移民澳洲。時間催人老,也催人的事業興。聲遠到了澳洲不顧年齡增長奮力進取,把太極拳這個中華武術的品牌在四十多個國家傳播得風風火火,他以澳洲為立足點,每年教遊四方。這正如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在《亞洲大趨勢》書中所說:「西方正在學習適應東方化,而澳洲則首當其衝。」聲遠先生在海外傳拳授拳,就像他的父親傅鍾文大師那樣,不只是傳技而且傳理,還要傳德。這「三傳」是聲遠先生執教之道,也是他為人師品。我衷心祝願海內外熱心傳播中華武術的朋友,在「三傳」上狠下功夫,努力把中華武技、武理、武德廣泛撒播人世間。聲遠先生在海外授拳創業,20年可謂成績斐然。這些年他勇於探索,勤於筆耕,以圖書和影帶形式向海內外習武者貢獻了太極拳的文化財富。在多元化的當今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與交融是個大趨勢。不久前我從報紙上讀到一篇文章說:「與中國對外貿易『出超』相比,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和傳播則是嚴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這個論斷引起我強烈共鳴。是啊!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今中國人民又在創造著嶄新的文化財富。為什麼在文化「出口」方面我們處在一種弱勢狀態呢?這恐怕與我們對固有的文化強勢認識不足,對人類文化的互相凝聚,彼此滲透認識不足有關。這裡說一個至今仍然能鼓舞國人奮力傳播中華文化的一位先輩人士,他就是清末在西方世界彌漫著歧視中國、歧視中華文化的氛圍下,率先以流暢的法文撰寫《中國人自畫像》、《中國人的快樂》、《中國戲劇》等書,向世界介紹中國和中華文化的陳季同。陳季同是福建人,他與同屬閩籍的辜鴻銘、林語堂是近代中國人用西文向世界介紹中國和中華文化的「福建三傑」。他們的作為對當今盛世中國的文人武士具有莫大的啟示意義。可喜的是在中華武術走向世界的潮流中,已經出現一批以精湛的拳術和深情的筆墨向世界展示武術風采的專家,聲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我深切期望海內外武術家攜手高歌武術文化,造福於人類的健康、益智、修性,共創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2006年5月於北京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李小龍腿功教室超級腿功訓練88課

黃濤  著
大展 出版
2008/10/01 出版

能否在格鬥中發揮出超強的腿功,主要靠的是紮實的功底,牢靠的腿功技術基礎,日夜積累的深厚功力。然而,這些可不是天生就有的,是經過教學訓練而掌握的。對於李小龍超級腿功的學習研究,要以認識論、運動生物、力學、神經肌肉生理學、運動生理學等等。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楊式太極拳闡秘

龐大明  著
大展 出版
2008/10/01 出版

第一章 楊式太極拳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太和堂」藥店是楊式太極拳形成的搖籃  第二節 楊式太極拳的形成  第三節 楊式太極拳的練法  第四節 楊式太極拳的發展  第五節 楊式太極拳的主要傳承 & 第二章 楊式太極拳的基本要領  第一節 手型  第二節 步型  第三節 軀幹 & 第三章 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虛腿拳架  第一節 拳式名稱  第二節 關於圖照的幾點說明  第三節 動作圖解 & 第四章 楊式太極拳定型拳架中虛腿拳架和實腿拳架動作之異同 & 第五章 楊式太極拳推手  第一節 單推手  第二節 定步推手  第三節 活步推手  第四節 大捋 & 附錄一 楊祿禪太極拳譜 附錄二 楊健侯太極拳譜 附錄三 太極點穴秘譜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派刑意拳械抉微(二)

李宏  著 、武高輝  著
大展 出版
2008/09/01 出版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之一,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它的內容豐富多彩,內涵精深。   形意拳是中國武術的主要拳種之一,深受國內外武術愛好者的喜愛。 李文彬先生自幼習武,是形意拳名家尚雲祥的關門弟子,深得其真傳,是我國著名武術家,「十大武術名師」之一。其子李宏,中國武術七段,曾任《形意拳國家規定套路》的副主編。  如今,繼李文彬與尚芝蓉合著的《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一輯後,李文彬傳授,李宏、武高輝著的《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二輯一書已經脫稿,即將出版發行。此書為作者多年來實際練功和深入研究的體會和總結,它繼承了傳統武術的精華,同時也吸收了時代的營養。它的出版,是國內外武術界一件盛事,將豐富武術寶庫的珍藏,為弘揚傳統武術做出積極有益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挖掘整理中國傳統武術的工作又有更深層次的發展。  我祝賀作者為弘揚中華武術事業所做的貢獻和取得的成就,並向海內外的武術愛好者推薦此書,希望大家喜歡。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門球(槌球)入門與提升180問

柳萬春  著 、吳永宏  著
大展 出版
2008/09/01 出版

門球(GATEBALL),就是槌球,自民國72年由日本引進台灣後,旋即獲得國人的喜愛,紛紛組隊競技。這個揉合了高爾夫、撞球及足球三項運動趣味的運動,最早起源於歐洲,當時稱為「門球」,後來傳入日本,並更名為「槌球」,大為盛行。  在全民健身運動日益縱深發展的今天,現代門球是頗受人們歡迎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運動項目,特別是中老年人群更為青睞。  為幫助廣大門球運動愛好者瞭解我國現代門球運動的發展歷程,掌握門球競賽規則和裁判法的前後修訂、補充和變化,以便棄舊換新、轉變觀念、統一認識、化解分歧,以利於門球運動的開展,本書從競賽實踐中提煉出在執裁時經常遇到的問題,以答問的形式進行了解答,其中有的還介紹了按過去的規則該怎麼判罰而現今改為怎麼判罰,使讀者全面完整地理解門球競賽規則和裁判法。本書還介紹了若干運用戰略戰術的實例供參考,為創新戰略戰術而拋磚引玉。  本書具有較強的資料性、實用性、針對性,是廣大門球裁判員、教練員、指揮員、運動員的必備讀物與常識手冊。

9 特價20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詳解陰陽相濟的太極勁法(附DVD)

林冠澄  著
大展 出版
2008/09/01 出版

自序林冠澄 戊子年春於台北市北投區  太極拳是結合了哲理(道)與武藝(藝)的一種拳術。太極拳的學習,由哲理的理解開始是必經的途徑,經「心知」的建立,漸進於身體「身知」的訓練,最後達到「心知」等於「身知」的實現。  雖然各門派在陳述各該門派太極拳的思想(心知)時,都會提到「太極」或「陰陽相濟」等名詞,但藉由思想轉化為身體的運作及表現方式(身知)時,各門派所呈現出來的,卻有不少的差異,有的是「先陰後陽」,有的是「陰的終點是陽的起點,陽的終點是陰的起點,循環無間」,有的是「先由剛練柔,然後由柔練剛,最後為陰陽相濟」,有的是「太極即開合,開合即太極」,有的是「五陰五陽、陰陽同在、陰陽同出」等各種見解。  基於「五陰五陽」、「陰陽同在」、「陰陽同出」之理,開發出來之陰陽相濟的太極拳及太極勁法,在「太極」及「陰陽相濟」的內涵上及身體的運作展現上,和其他門派太極拳則有諸多的差異。  以「陰陽相濟」為核心的思想,除有開創性的見解之外,更將此一思想貫串於功法訓練、盤架練習、接發勁的運作中,以及「純加法」的移位法、「體用合一」的教學特色,「足弓、垂直軸、雙環轉、立體三環轉、膝窩、S 形拳架、虛擬空間」的開發,「反射勁路圖」的創見,「以快打慢、以強打弱、以大打小、以多欺少」逆向思考的太極拳特色,「用意不用力、用意也用力、意力不分」三部曲的主張等等思想,建構出別具特色之陰陽相濟的「太極拳」及「太極勁法」。  至今28年的太極拳及太極勁法的學習(1980年8月開始),以及歷經約18年(約為1987年 ~ 2005年)的困頓、質疑與研發,由破論到立論,由領悟到實證,再由實證、精煉、到功法的不斷推陳出新、由單篇文章到《陰陽相濟的太極拳》及《細說 陰陽相濟的太極拳》兩本著作,出書之後不斷增添的新教學內容、以及幾乎不同於一般太極拳界的教學流程與方法,自成一個獨特風格。擁有「思想體系」、「理論架構」、「操作內涵」、「接戰思維」、「訓練系統」等五大項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一套體系。  同時在自我練習及研發的歲月中,深深以為一個太極拳或太極勁法的傳授者,應期許的,不僅是理論的研修者、實務的實踐者,更應是開發新理論、發掘種種有助於太極拳運作的人體結構、採行快速獲得成效的「多元合一訓練方法」之開創者。於是各種新功法的開發,新思維的提出,進階的訓練內容,拳經拳論的論辨,以及「境界的昇華」修練途徑的心得介紹等,幾乎已將歷年來思想體系的建立,對太極拳、太極勁法的研發,及運作的內涵有了相當完整的陳述。  此外太極「勁法」是太極「拳」的昇華,是許多太極拳愛好者,除了健身養生之外的追求目標,夢寐以求的願景。在前兩本書上市後,很多讀者與筆者聯繫中多表達了這方面的看法,因此,願藉此書向各位同好詳解此領域的認知與操作內容。  本書書名《詳解 陰陽相濟的太極勁法》,係指透過「陰陽比值相等同時反向運作的結構」之「太極結構」、功法訓練的「生理結構」及S形運作的「S形結構」所進行的內家拳之內在功法的鍛鍊,構成接發勁所需求能量(勁力)的呈現,與以氣運「丹田」而產生內勁的運作,是截然不同的運作方式。  再者由於書名是《詳解 陰陽相濟的太極勁法》,不同於前兩本書的書名《…的太極拳》,為方便未曾閱讀過前兩本書的讀者,在這本書上就可看到有關於陰陽相濟的太極拳之中心思想及運作內涵的全貌,特別將前兩本書中較為重要的思想及運作的部份抽出,併在本書中再度呈現,敬請舊雨新知諒察。  陰陽相濟的太極勁法目前尚未普及,但在普及的路途上,認識者、來學者已漸漸增加,為便於今後教、學的方便及達成階段性教、學的效果,由起步的練習到高級境界之內容,依訓練的階段區分為初級訓練階段、中級訓練階段及高級訓練階段的層次結構,讓傳授者知道那個階段教那些內容,讓習練者對於本身學習的全部內容有所認識,在書中都有按部就班的安排及說明。  本書內容相當豐富(站樁及推手除外),範圍超過前兩本書的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傳授者祇要能依循上列階段內容施教,受教者也能依循施教內容用心學習,一定可以達到相當高的層次,因為我就是依循這樣的思維、這樣的練習方式,成長、茁壯的!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極拳入門

李德印  著 、門惠豐  著
大展 出版
2008/08/01 出版

本書前一部份從無極站椿功入手,介紹意守丹竅的部位和具體方法,使練習者逐步意識和捕捉到體內氣血周流的感覺,並通過意識與動作的結合。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極解秘十三篇

祝大彤  著
大展 出版
2008/08/01 出版

太極拳拳理拳法高深,圈內人有一句話:「太極十年不出門。」十年是否能出門還要看學子是否刻苦用功,悟性如何,否則20年也不一定功成。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式太極拳勁道釋秘‧拆拳講勁

馬虹  著
大展 出版
2008/07/01 出版

所謂懂勁,就是明白每個拳式招式乃至每個動作含有幾個具體而鮮明的勁點,以及其勁力之源、勁路變化、勁力結構...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意太極拳

馬琳璋  著 、馬天巧  著
大展 出版
2008/07/01 出版

前言  泱泱中華,文明古國,在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中,其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有武術文化在閃爍著光輝。特別是心意拳,雖然其成拳年代是明末清初,但從歷史淵源看,它也是武術文化的一種形態,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黃帝時代。此後,無數的心意拳前輩嘔心瀝血豐富它、滋養它,使其得以延續和發展。現在,心意拳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明珠和瑰寶。  在古老的心意拳派中,除了「十大真形」和「十大靈法」以外,還有「四把捶」「十趟心意連環捶」「心意拳太極拳」「心意八卦連環拳」等眾多內容。  心意太極拳是心意拳系列中內外兼修的拳術,是心意拳修練到高層次時必須修練的上乘之術,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它。  目前,從太極拳的流派來看,我國已經有了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五大派,若細分之,則又有趙堡架、抖擻架等。除此以外,還有武當太極拳、張三豐原傳太極拳、崑崙太極拳等等。而心意太極拳也是太極拳家族中重要的一員。  所謂太極者,即陰陽兩儀也。中華傳統武術中,沒有哪一家拳術不講太極,不講陰陽,不講兩儀。太極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沒有太極就沒有陰陽,沒有陰陽就沒有動靜,沒有動靜就沒有虛實,沒有虛實就難成拳術,也難以有攻防之道。因此,太極者,拳術之必不可少的內涵也。  心意太極拳以陰陽立論。陰陽變化無窮無盡,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陰陽互根,其象為圓。圓的運動是宇宙中最基本的運動形式之一。心意太極拳從人體的腳踝到膝到胯,至腰至肩至肘至腕,周身一體,都是圓的運動。技擊中的防守與反擊,也是圓;一半防守,一半反擊;我處圓中心,敵在圓周外。心意拳講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理解心意太極拳的這些道理是很重要的。  心意太極拳是心意拳練到中層以後、往高層攀登必修的拳術,要求以柔制剛、以弱制強,是心意拳練柔至剛的勁路之道,是練武入道的必經之途。  心意太極拳形神兼備,講求輕靈、圓活、師法自然,因此演練時要求以心用意、以意領氣、呼吸自然、氣息綿綿。其動作剛柔相濟、虛實分明,演練時若行雲流水、輕靈連環、圓緩柔順。古人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心意太極拳是一門技擊性很強的武術,在實戰搏擊上主張以靜制動,以緩待急,常有借力打力的特點。因此,我們不要誤解心意太極拳只是健身養生的拳術,它是集修身養性、強身健體、防身技擊於一體,內涵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武術。  心意太極拳對於養生和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特別是對治療人類的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都具有特殊的療效。這一點,我們從心意太極拳練習者的實踐中得到了證實。從修練方法來看,心意太極拳是以養氣練氣為主的拳術和功法。因此,它的特徵是由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來達到全身的協調統一。  這六合的鍛鍊,充分體現了心意太極拳均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防病治病的重要作用。  氣,在宇宙中是川流不息的。經由皮膚,人可以將外氣導引進體內,也可以將內氣引向體外,這就是心意太極拳「以意領氣,外氣內納,內氣外發」的作用。練習心意太極拳的人能將天體大宇宙和人體小宇宙連接起來,這就是「天人合一」。  我們知道,人體由吸氣入內,氣機通暢,上下左右取得平衡,免疫力增強,各種疾病就會得到治療。因此,人類要想治療已有的疾病,保持身體健康就必須使體內的氣流動起來,活躍起來,並保持相對的平衡,這也就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道理。  在盤練心意太極拳時要求氣沉丹田,當練拳者進行深長均勻的呼吸時,氣在生理上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和抑制腎上素分泌的作用,這對於防治因胰島素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和降低血壓都有治療的效果。因此,練習心意太極拳可以降糖減血壓,延長壽命。  心意太極拳是放鬆的、自然的,有很好的減壓功效。它可以由精神放鬆、肢體放鬆來達到減輕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從而達到減壓的作用。特別是練習心意太極拳的貓步,摩擦了腳底穴位,所以更能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練習心意太極拳的貓步時,腳的前進、後退、左右轉換,都是要求意念來引導。練習者的意念引來空氣中的清新之氣進入百會,經腦、頸、胸、腹、腿而下行至湧泉穴,並想像體內的污濁之氣也從全身導入湧泉穴,一直被泄入地下,這樣清除了體內的瘴氣,對於治療癌症等疾患有一定的效果。  為了更好地使人體與宇宙大自然進行和諧的交流,心意太極拳的練功場地一定要選擇好,一般情況下應該在有松柏的樹林、河邊和公園等空氣較為清新的地方,這些地方的空氣中負離子最多。空氣中的負離子,可以使人輕鬆活潑、精神愉快,增強工作能力和記憶力,消除疲勞、減少疾病。  心意太極拳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人學習。年輕人氣血充沛,精力旺盛,是練習心意太極拳的最好時機。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肌肉、骨骼、經絡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肌肉萎縮,骨骼蛻化,肌肉、骨骼的彈性和韌性減弱,關節軟骨纖維化和骨化,活動幅度也相對減小。人的力量、彈性、興奮性和傳導性都在減弱,活動靈活性降低,行動遲緩。因此,加強心意太極拳的鍛鍊勢在必行了。透過心意太極拳的鍛鍊,人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處於最佳狀態,其均衡性、靈活性都會處在最佳水平;而且,還能心平體靜,精神飽滿,氣勢磅礡,健康強壯。總之,只要持之以恆,心意太極拳的鍛鍊可以逐步調整人體機能,使人體內外平衡有序,從而達到增強健康的目的。  今天,在介紹心意太極拳的同時,也將心意養生功介紹給大家,以供愛好者研究、探討,使其更完善,更好地為人類服務,造福人類。願本書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出一點微薄的貢獻,也為人類的健康盡我們的一份努力。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查拳實用拳法

丁明業  著
大展 出版
2008/07/01 出版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實踐,生產實踐中逐漸創造、發展形成的。它既有以地域、自然、氣候等特點形成的「南拳北腿」,也有因民族、習俗、環境等特點形成的各種流派的拳種。查拳作為眾多拳種流派中的重要一支,姿勢舒展挺拔,發力迅猛,動靜有致,剛柔兼備,節奏鮮明,步法靈活多變,結構嚴謹,功架整齊,是長拳類型中較為系統的拳種。查拳的發源地是山東省冠縣張伊莊。當地民風淳樸,尚武之風甚盛。經過多代人的豐富和完善,目前查拳已經形成了一個內容豐富、理論成熟的龐大拳系,盛行於山東、河北、河南、北京、山西等地。近幾年來,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查拳的練習者越來越多,遍及海內外。丁明業出生於查拳的故鄉,自幼習武,幾十年來堅持不懈地習練查拳,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查拳的發展歷程和重要價值有著非常深入的瞭解,加上他同時掌握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種,博採眾長,對武術的技擊功能有著獨到的理解。為了寫好《中國查拳實用拳法》這本書,他多處奔波走訪調查,查閱了大量資料,對於查拳每個動作的應用,反覆揣摩,精心求證,並且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借鑒別的拳種的優點,許多提法、用法見解獨到,科學合理,令人耳目一新。在查拳的具體應用中,他突出了以巧制敵、不受任何套子的約束和限制,非常實用。該書技術系統較完整,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實用和推廣價值。「明理尚德」是練好查拳的先決要求,也是中華武術傳習的基本要求。只有對查拳的歷史和用法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才能使查拳進一步發揚光大,使武術成為一種長盛不衰的文化被繼承下來。該書的出版發行,又豐富了武術的文化寶庫,是武術界的一件喜事。願《中國查拳實用拳法》一書儘快送到廣大的武術愛好者手中,願查拳這枝武林奇葩煥發出勃勃生機,造福於人民、造福於社會。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武術實用技法精粹

武兵  著 、武冬  著
大展 出版
2008/07/01 出版

本書可謂是對中華武術優秀實用武技的梳理,是筆者對實用武技潛心研究和勤修體悟的結晶,是融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易學性為一體的一本致真讀物。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拳擊和舉重

張可兒  著
新雅文化 出版
2008/06/01 出版

第一場比賽是「拳王爭霸賽」,亞洲黑熊、美洲棕熊,和澳洲大袋鼠將進行激烈對抗,誰將是最後的「拳王」呢?參加第二場舉重比賽的有非洲象、亞洲象、達達龜、王子兔、螞蟻和瓢蟲,他們之間力量懸殊這麼大,究竟要怎麼比啊?誰又將是真正的「大力士」呢?

9 特價14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泰拳基礎訓練讀本

舒建臣  著
大展 出版
2008/06/01 出版

泰拳起源於泰國,是由民族藝術演變成現今泰民族的國技,也是泰族精神的象徵。古代泰拳拳法是以在戰爭中消滅敵人為目的,拳法招式比較兇殘。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鷹爪門擒拿術

張星一  著
大展 出版
2008/06/01 出版

鷹爪翻子拳是少林拳、翻子拳、岳氏連拳、鷹爪拳的綜合產物,所以,它有少林拳的「快速剛健」、翻子拳的「閃翻」和鷹爪拳的「抓打、擒拿」的綜合特點。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嫡傳楊家太極劍五十一式(中英對照)

傅聲遠  著
大展 出版
2008/05/01 出版

太極劍練習之要點1. 頭部要「虛靈頂勁」2. 身軀要中正而不倚,脊梁與尾閭要垂直而不偏3. 兩臂關節都要放鬆,要沉肩墜肘4. 手腕5. 鬆腰6. 分清虛實7. 似貓行8. 要「貫串一氣」9. 速度10. 鬆開自然11. 練習時間及地點Important Points in Your Practice of the Tai Chi Sword1. Hold the head straight with ease2. Hold the body straight from the crown of the head to the coccyx3. Sink the shoulders and the elbows4. Wrists5. Relax the waist6. Distinguishing solid from empty7. Moving like a cat8. Continuity9. Speed10. Be natural11. General training tips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跆拳道運動教學與訓練

王智慧  著
大展 出版
2008/05/01 出版

跆拳道作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專案,在日常生活中已成為一項集健身、防身、修身為一體的時尚體育運動,並且以其濃厚的東方哲學意蘊感染著眾多的練習者。它不僅動作簡單實用、易學易懂,更重要的是練習跆拳道能夠對人的精神品質和道德情操起著很深的薰陶作用,能夠培養人謙遜、寬容、認真、謹慎的生活態度;磨練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摒棄自身懶惰、膽怯、軟弱、消極的心態,這也是跆拳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傳播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在有關領導的關懷和幫助下,中國跆拳道競技水準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國選手在世界三大賽事中屢創佳績。跆拳道運動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尤其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根據我們預測,當前乃至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跆拳道運動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參與這項運動的人數將會越來越多。本書特色:一、符合跆拳道訓練和教學的基本要求,科學地論述了理論與實踐相關的問題;二、脈絡清晰、簡單易懂,可以說是一本很值得跆拳道愛好者、運動員和教練員學習參考的好書;三、書中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競技跆拳道中技、戰術的訓練環節,以及道館和大眾跆拳道教學課的內容與方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價值。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家拳(一路)

耿軍  著
大展 出版
2008/04/01 出版

少林看家拳是宋代福居禪師為防止有些寺僧學藝不精,出寺後有辱少林聲譽,便召集寺內武僧高手研究提煉了少林武術的精華招式,傳授給26名武僧,設13道關卡,每道關卡由兩名武僧把守,規定任何僧俗弟子想出山,必須打敗這守關武僧,方可出師下山,否則將受跪香的懲罰,並苦苦修練。這守關的招式漸漸形成了套路——少林十三路看家拳。  1906年少林弟子貞方把一份少林看家拳譜帶回山東故鄉,在1936年把該套路拳譜傳給了少林寺第二十九世著名武僧貞秋的弟子素法,素法研究五十餘年,1986年又傳給了關門弟子耿軍。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極內功養生法

祝大彤  著
大展 出版
2008/04/01 出版

現今人們都關注身體健康,保健、祛病、延壽是我們鍾愛生命的頭等大事。不是都在說「健康是財富」嗎?雖有錢卻沒有健康,不會感到幸福,而擁有強健的體魄,人就像一座青山。保健養生的項目繁多,諸如各種球類運動、跑步、爬樓梯、爬山、游泳、騎車、滑冰、輪滑、打拳、體操、健美操、交誼舞、街頭舞、跳繩、散步等等,就連伸懶腰也是很好的保健養生活動。動則受益,練得健康;堅持健身,自然提高生命品質。有人又問,工作忙,經常乘飛機、火車出差,還有人一天都在汽車上度時光,沒有時間,沒人指導,或者慢性病康復期,行動不便等等,不具備自我鍛鍊條件怎麼辦,參加什麼項目?建議您打太極拳,太極拳可慢可快,可高可低,是有氧休閒運動項目;或實踐太極內外雙修意念養生(以下稱太極意念養生)。太極養生,我們稱為「太極意念養生」。武派太極拳家李亦畬宗師論太極內功,說:「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勁。」千百年來太極拳代代修練者在實踐中認識到,太極拳不是以力可以完成的拳藝。在修練過程中不是力行,因為力行易致胸腹憋悶,四肢不暢,精神不爽。意行又離不開氣,先賢有「以心行意,以意導體,以氣運身」的體驗,意到氣到,健康自來,周身內外舒爽,才有新的感受。「太極意念養生」是多年來代代太極拳修練者總結出的保健養生妙法。在楊式太極拳老譜中,有「天地為一大太極,人身為一小太極」之說,太極拳有它獨具一格的特點。《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言道:「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靜之機也。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天地陰陽大宇宙,人體是小太極。小太極時時刻刻與天地大自然息息相關,同步提挈則安康運蘊無災無病。如果妄加逆蘊負重,則生禍病患難。意行陰陽養生,周身虛靈,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融入大自然,自然能提高生命品質。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十八式木蘭劍(附VCD)

秦子來  著
大展 出版
2008/04/01 出版

四十八式木蘭劍是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於1999年10月組織有關專家編寫的國家規定套路。在體現木蘭拳武舞結合特點的基礎上,強化了技術規範,增強了木蘭拳運動的競技性、可比性,從而促進了木蘭拳運動的普及和提高,使木蘭拳運動更加科學和規範地發展。  全套共由48個動作組成,其中包括劍法、穗法、步型、步法、腿法、平衡等動作。整套動作身法、步法、劍法靈活多變,剛柔相濟,結構嚴謹,動作優美瀟灑。  本書根據運動方向全套共分為四段。第一段從「起勢」到「插步提劍」;第二段從「蹬腳行步穿劍」到「雲穗插步平刺劍」;第三段從「轉身上步平刺劍」到「提膝上刺劍」;第四段從「歇步掃劍」到「收勢」。  全套動作編排合理,連貫流暢,符合競賽規則的要求,深受國內外木蘭劍愛好者的喜愛。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格鬥八極拳之小八極(全組手篇)

鄭朝烜  著
大展 出版
2008/03/14 出版

格鬥八極拳正式向外推展至今已四年,筆者一直在盡最大努力希望武術界能捐棄門派之見,為開啟交流之風,並且朝向科學、理性的方向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炮拳

耿軍  著
大展 出版
2008/03/14 出版

少林炮拳古稱炮捶,是少林寺秘不外傳的精華套路,有「諸拳之王」之稱。因出拳威猛如發炮,拳勢動作多以炮為名,故名炮拳,本套路由45動作組成,適合有一定少林拳基礎者演練。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Routine Cannon Boxing  Shaolin Cannon boxing, anciently named cannon pounding, is a secret essential routine, with the title of “King of boxing”. It is named cannon boxing for its forceful and swift fist like cannon and most its actions are named after cannon. This routine consists of 45 movements. and it is suitable for the persons who has certain wushu base to perform or practice.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尚派形意拳械抉微(一)

李文彬  著 、尚芝蓉  著
大展 出版
2008/02/15 出版

本書只列入別具要詣的尚派形意的樁功、鷹捉、五行拳和連環拳,以及會者人稀的連環刀、劍、棍、槍四種傳統的器械套路,作為《尚派形意拳械抉微》出版。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羅漢拳

耿軍  著
大展 出版
2008/02/01 出版

少林羅漢拳是少林寺優秀的傳統套路之一。本套路由61個動作組成,演練起來剛中含柔、柔中帶剛、剛柔相濟,適合有一定武術基礎者演練。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武林點穴搏擊秘技

安在峰  著
大展 出版
2008/01/01 出版

點穴搏擊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中國武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份極為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點穴搏擊歷來深受武林各家重視,秘不外傳,給點穴搏擊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點穴搏擊是以人身穴道和經絡為所擊目標,以不通則痛等理論為依據,施點、戳、打、拿、踢等不同手法,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急脆快猛地運用功力,點擊人體要害穴位,以截斷對方營衛之氣,使氣血閉塞不能流通,達到制服對手保護自己為目的的一項攻防技術。  本書是一部系統、完整地介紹點穴搏擊的書籍,它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原則,以挖掘、整理秘傳點穴搏擊絕技為宗旨,首先對點穴搏擊下了明確定義,介紹了點穴搏擊的特點、原理、功法及有關基礎知識,進而介紹了點穴搏擊的內外功法和基本技法。  在點穴搏擊實踐應用裏,著重講述了少林點穴搏擊絕技、武當點穴搏擊秘技、功家點穴搏擊神技、民間點穴搏擊奇技以及點穴搏擊拳的練習套路和每個動作在點穴中的實戰用法。  在本書的最後還介紹了人體要害部點陣圖、人體十四經絡圖、人體要害穴位圖和人體擒拿骨骼圖,以便練功、點穴搏擊時參考使用。有一點需要提醒廣大讀者,切忌盲目習練,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本書介紹的可謂是少林、武當、功家、民間武林之真功、秘技、絕招,它剛健有力,點打定位,集拳、功、技、理於一體,招招精純,勢勢管用,用之見效,以效稱絕,在武林中獨樹一幟。  本書力求敘述準確、言簡易懂、文圖並舉,對武術搏擊愛好者有一定的幫助,對武警、保安人員及廣大人民群眾防身制敵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同時對武術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編著者 於漢高故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三十八式木蘭扇(附VCD)

秦子來  著
大展 出版
2008/01/01 出版

三十八式木蘭扇是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於1999年10月組織有關專家編寫的國家規定套路。在體現木蘭拳武舞結合特點的基礎上,強化了技術規範,增強了木蘭拳運動的競技性、可比性,從而促進了木蘭拳運動的普及和提高,使木蘭拳運動更加科學和規範地發展。  全套共由38個動作組成,其中包括各種扇法、步型、腿法等動作。整套動作內容豐富,造型優美,扇法多樣,舒展大方。  本書根據運動方向全套分為六段。第一段從「起勢」到「燕子探海」;第二段從「金龍穿心」到「雨打櫻花」;第三段從「順手推舟」到「雨打櫻花」;第四段從「推窗望月」到「托雲坐蓮」;第五段從「白蛇吐信」到「斜身照影」;第六段從「書地斷水」到「收勢」。  全套動作編排合理,飄逸瀟灑,符合競賽規則的要求,深受國內外木蘭拳愛好者的喜愛。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式太極拳精義

張茂珍  著
大展 出版
2008/01/01 出版

實踐出真知,多年的演練與教學使我悟出一個道理:「自當從良師,又宜訪高朋,雖然練武,文在其中,文武相得益彰。」自認為這是學拳明理、經三昧的捷徑。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盈虛有象中國太極拳名家對話錄

余功保  著
大展 出版
2008/01/01 出版

太極拳「德」的內涵,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變化著的,應該是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大眾,成為全社會「和諧」的積極元素。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楊式太極拳學練釋疑

奚桂忠  著
大展 出版
2007/12/07 出版

本書由傅鍾文之徒奚桂忠所著,書中列舉五十五項學習太極拳時的重要問題與解答,讓大家能更輕鬆的學習太極拳而不再只是依樣化葫蘆不得其解。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二十八式木蘭拳(附VCD)

秦子來  著
大展 出版
2007/12/01 出版

二十八式木蘭拳是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於1999年10月有關專家編寫的國家規定套路。在體現木蘭拳武舞結合特點的基礎上,強化了技術規範,增強了木蘭拳運動的競技性、可比性,從而促進了木蘭拳運動的普及和提高,使木蘭拳運動更加科學和規範地發展。 全套共由28個動作組成,其中包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平衡等動作。整套動作內容充實,動作規範,布局合理。本書根據運動方向全套分為四段。 第一段從「起勢」到「鳳凰出巢」; 第二段從「彩袖翻飛」到「落花流水」; 第三段從「孔雀開屏」到「黃鶯落架」; 第四段從「猛虎聽風」到「收勢」。 全套動作編排合理,輕盈柔美,符合競賽規則要求,深受國內外木蘭拳愛好者的喜愛。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然太極拳81式

祝大彤  著 、薛秀英  著
大展 出版
2007/12/01 出版

自然太極拳循太極拳的運動規律和運行軌跡,自然道法,拳之規範,拳法輕靈,用意不用力,在陰陽變化中,循弧形線,如行雲流水,鬆柔動態運行,以健體強身,祛病益壽。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休閒太極拳

張光明  著
高雄復文 出版
2007/12/01 出版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武術文化中,深具道家靜一圓融,與自然冥契的拳術。其動作,剛柔並濟、動靜相涵。既能自衛防御,又能調身養性,是一種真正富含實用效益,早就深獲推崇的高級武林藝術。本書所介紹之休閒太極拳具備:(1)扣除重複招式、減少時間長度,但功能不減;(2)分解動作,說明評盡;(3)循序漸進,人人易學的優點。除了可以供作中等以上學校的運動武術教村之外,也十分適合一般人自我學習之用。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娣傳楊家太極拳精練二十八式(中英對照)

傅聲遠  著
大展 出版
2007/11/01 出版

太極拳說十要--楊澄甫Yang Cheng Fu’s Ten Important Points For Practic一、虛靈頂勁Hold the Head straight with Ease二、含胸拔背Sink the Chest and Raise the Back三、鬆 腰Relax the Waist四、分虛實Distinguishing Solid and Empty五、沉肩墜肘Sink the Shoulders and Elbows六、用意不用力Use the Mind and not Brute Force七、上下相隨Coordinate your Upper and Lower Body八、內外相合Unify your Internal and External九、相連不斷Continuity; no Stopping十、動中求靜Seek Serenity in Activity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嵩山俞派金剛門 少林強身內功

李良根  著
大展 出版
2007/11/01 出版

「少林強身內功」又稱「少林內功」,提到內功,就會使很多人想像到深山學藝、秘匣武籍等令人神往的種種傳說,那些登萍渡水、踏雪無痕、隔山打牛、摘葉飛鏢、指可貫牛腹、側掌可斷牛頭等等內功功夫,更使不少的青少年羡慕不已、躍躍欲試。近年來也有一些書刊相繼介紹了各種內功功法,但絕大多數都只是講解了功法的動作套路,很少涉及內功的功理和行功的機制。然而,這些機理卻又是內功中的最重要、最關鍵的精華。許多人學功無數,其程度卻始終徘徊在初級階段,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法提高水準,致使不少熱心學子望著內功的輝煌金頂,卻扼腕興歎行路難。也正是基於此,筆者才有了本書寫作的緣起。其實,不管何種內功,也不論何門何派,它們的基本功理和行功機制都是相通、甚至是相同的。而對於它們講解和描述上的不同,只是因為地域性的文化和語言上的差別;至於在入手功夫上的特異,也多是因人因勢施教的需要。換句話說,這些特異和差別,也僅僅是異途同歸的外形變化而已。所以,學好內功的關鍵,是掌握好內功功法的功理和行功的機制。本書力圖由對少林俞派金剛門內功功理機制的闡述,啟蒙發幽,使學者掌握本門派的內功練習方法,並可進一步學習和研究其他有關功法,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不少人練習內功只是為了強身健體、祛病療傷。其實,這只是內功鍛鍊時在客觀上自然地起到的功效,並不是內功鍛鍊的最終目的。內功鍛鍊的目的是在「清其內」「堅其外」的基礎上達到超凡入聖、以登正果的目的,使精神和肉體得到徹底解脫。然而,堅體易而清心難,清心需基於堅體,金剛門內功從堅體入手,透過堅實軀體的外練,逐漸內修內省,循序漸進,以期過渡到清虛無障之境。此亦是本書取名為《強身內功》的含意。當然,這種高層次的追求,不是一般的鍛鍊者的目標,但對於有志於內功修練的人來說,卻是一種能鍥而不捨追求的意志和動力。由於少林內功起源於少林寺內,它的功理和行功理論與佛教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所以,學者要想較好地掌握少林內功的鍛鍊方法,應當適當地學習一些有關佛教禪修方面的知識,這也是少林流派功夫「功禪一體」的特點之一。鑒於作者學識微薄、功夫疏淺,書中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希同道諸君不吝斧正。作 者於江西中醫學院宿舍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19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