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疆界
為信仰與夢想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 卡羅.歐巴尼醫師1956年生於義大利卡斯特普拉尼歐。他最早發現SARS病毒,立即透過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發出警訊,成功防堵疫情擴散。他卻因奮不顧身救治病人而遭感染,2003年3月29日在曼谷過世,享年47歲。 & 本書收錄歐巴尼醫師珍貴的生活照片及四十多篇訪談,透過家人、朋友、醫界同事、無國界醫生及世界衛生組織同仁、記者、政府官員和外交官等人的回憶,深入了解卡羅.歐巴尼懷抱理想、熱愛生命與關愛貧病者的動人事蹟。希望作為年輕人學習的榜樣,激發讀者對生命的熱情和服務人群的使命感,延續歐巴尼醫師的奉獻精神,一起實現他未完成的夢想與志業。 & 本書特色 & ★ 紀念卡羅.歐巴尼醫師逝世十二周年。 ★ 歐巴尼醫師被譽為廿一世紀的史懷哲、現代良醫的典範。本書是重視和平正義與人文關懷、有志投入人道救援及所有學醫者必讀的傳記。 ★ 透過四十多篇訪談,深入了解歐巴尼醫師的傳奇人生與動人事蹟。 ★ 收錄60張珍貴照片,附32頁彩頁。
京城百大名醫詳解十三類常見疾病
看病要先找名醫?還是要先到知名大醫院? 其實你應該先了解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本書邀請北京百大名醫,陣容囊括中、西醫各科權威及知名醫學博士、教授,詳細解說各種華人常見疾病及解決之道,讓你在短時間內了解身體狀況、找對科別、爭取時間、對症求診! & 名醫看診,掛號難如登天! & 看病,你會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可是你依然不了解這個病。 & 領藥,你會拿到藥袋,可是你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藥以及吃它的理由。 & 在醫院,我們總是等待大半天,只為診間幾分鐘。 & 為了掌握寶貴的時間,我們應該從認識疾病開始,本書收錄眼科、耳科、骨科、小兒科、皮膚科、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生殖系統、以及風濕免疫疾病與癌症,診間醫生不好說、沒法說、沒空說的一切,都在你手上這一本!
重啟靈魂之窗:陳振武醫療奉獻之路
一代良醫宗師,在黑暗中見光明! & 他,是臺灣砂眼防治先驅者;也是全臺首座眼庫及《眼角膜移植條例》的催生者;他的青光眼療法更是獨步全球,廣為各國論文教科書所引用。他就像暗夜中的一道曙光,指引盲胞步向光明之路;亦像人生路上的燈塔,照亮莘莘學子的希望與夢想。 & 他以一介書生,行醫救人一甲子,並從醫療臨床跨越行政管理,在短短幾年內將一所百餘床的小醫院發展成上千床的醫學中心,成為南臺灣的龍頭醫院。他作育英才,廣栽桃李,南臺灣眼科醫師大半出自其門下。而不論是醫療臨床、醫學教育或醫院管理,他都展現卓越的領導長才,是醫界少見「全能的醫者」。他就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前院長陳振武。
無我無框:李祖德的人生品牌學
敢做、敢闖、敢捨、敢得的精彩人生! 人生是一連串選擇的結果,我們可以做自己擅長的事,安逸過一生,也可以跳脫舒適圈,挑戰自己的極限,傾全力克服萬難,為更多人創造利益和幸福。善於跨界創新的李祖德,便是如此。 在他三十多年職涯中,有過六次的轉業,二度進出醫界,二度從商;每一次的謀定而後動總是能開創出令人驚嘆的成果。好比創立全台第一家連鎖牙醫診所、投身中國大陸創投圈、當選北醫董事長、引進瑞士醫材產業,提昇台灣生技能力…… 因為他沒有私心、沒有框架的自在思維,不論是在醫界、政壇、商界、教育界,他一路走來,在每一次的自我超越之中,不只開創了個人新境界,更為台灣產業發展創出新局! 本書所有版稅收入將全數捐贈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及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一同為公益盡心力。
輕舟已過萬重山
人稱醫界大老的李明亮,出生在台南縣歸仁鄉的小康家庭,成長於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一生求學順遂,足跡遍及世界。 旅居海外近三十年,李明亮說自己是「一路走來,始終不如一」:一開始他深受基礎醫學的吸引,接著轉入臨床醫療,深深領悟到培養治療人才的重要,1992年回國擔任慈濟大學創校校長,從教育再出發。2000年,他受邀入閣,擔任主導醫療政策的衛生署署長,推動了極為重要的健保IC卡、合理門診量等重大措施。2002年卸任後,他持續投入衛生外交工作,奠立台灣在歐盟國家衛生平台一席之位。後因有感台灣醫療援助廣泛卻欠缺整合,成立了台灣健康服務團,隨醫療團赴喜馬拉雅山區義診……發表的學術論文超過一、兩百篇。 李明亮不諱言用了五十年尋找自己,努力在專業領域之外,探索命運的小框框,盡情發揮生命的創造力。他如此形容自己:「我是一個平凡的知識份子,熱愛古典音樂,是一流的甜食家,二流教育家,三流的醫學家,四流的研究家,五流的行政家,六流的郵學家,其他都是九流或九流以上的。」 走過四分之三個世紀,李明亮說自己始終是自由主義的信徒。《輕舟已過萬重山》一書不僅描述了他的成長境遇、人生體悟、教育思想與生命觀念,更是「一個知識份子的流浪記」,侃侃道來他的流浪路程:從最初的最愛哲學出發,接著朝向醫學、生物學、化學,再進入物理、數學,終歸又回到哲學,淡泊明志中可見其謙沖真性情。
北醫故事:一個私立大學的蛻變新生
解救私立大學院校經營危機 一所醫學教育機構的經營,在精益求精的標竿下,如此地龐大與複雜。 & &成長的步履是過程也是經驗,若能夠汲取精粹而傳承下來,那一頁一頁的蛻變茁壯,將不是死板板的紀錄,而是北醫的骨肉命脈。 這是一個浴火重生、鳳凰再現的故事,不是神話,也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發生在台北東區一個醫學院裡的真實歷史。 沒有經過這一場激烈的碰撞,哪有今日的新生,北醫所寫的這一頁私校歷史,當足以做為其他私校體質更新的殷鑑。
黃伯超先生傳:台灣營養學研究領航人 本土醫學教育改革先驅
獲醫界、學術界、營養學界一致好評。他的故事,記載著台灣營養學研究的重大歷史變革。無論去到那裡,在人世中成為什麼,希望盡可能地努力,以醫學研究渡過此生。──《黃伯超日記》被譽為台灣營養學泰斗的黃伯超,出生於日本統治時代的1926年,父親黃文陶是位傑出的外科醫師,他的言教、身教直接影響了黃伯超。黃伯超在小學時立下「40歲以前要當上大學教授」的目標,並勇闖大學的登龍門──台北高校──成為天下的秀才。台大醫科畢業後,他放棄高薪的臨床醫師工作,甘心由清苦生活的大學助教默默做起,到今日成為了營養學界的大師。黃伯超對台灣社會的貢獻如書中所述:他利用人體實驗進行成人及嬰兒的蛋白質需要量研究,成為國內外相繼引用的重要參考文獻。在經濟貧困的年代,他從事國民營養大調查,為國人健康把關;在營養過剩的年代,他鑽研素食與保健之關係。他影響至今的不只是學術成就,如提出適合國人的標準體重計算公式及BMI身體質量指數,連帶引起台灣兵役檢查的變革;推動醫學教育的改革並指導醫學教育的進展……這些成就無疑直接引導了台灣營養學界、醫學教育,甚至民眾生活的重大變革,但有著只是「應該為台灣做一點事」信念的黃伯超,至今卻一貫的謙沖自牧。這本由黃伯超口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蔡錦堂教授及歷史學系博士生徐聖凱所訪談撰著的傳記,內容包括黃伯超的家世童年、求學歲月、學術研究、行政工作及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的著墨,乃至於他人格的具體展現,而書中回顧了日治時期與戰後台灣史,亦可視為台灣醫學史、教育史與台灣史研究資料的洋洋大觀。
瘋狂與存在:反精神醫學的傳奇名醫R.D. Laing
集前衛的精神科名醫、叛逆的人道主義者、抽大麻的新時代心靈導師、愛搞怪的瑜伽修士、失職的父親、生活混亂的惡漢與酒鬼於一身兼具瘋狂與爭議,他的一生是一個複雜曲折的驚嘆號!「(他是)某種在世間無拘無束的天使,我永遠望塵莫及。」-羅洛‧梅,美國存在主義分析家「深諳瘋癲的哲人!」-《生活》雜誌1964年,披頭四樂團在英美颳起旋風,來自蘇格蘭的前衛精神科醫師R.D.連恩也同樣佔據了英美媒體版面。他激進的理論、革命性的思想、迷人的風采、和精神病患直接溝通的驚人能力,被譽為繼佛洛伊德、榮格之後最有名的心理醫師。連恩極力反對當時對精神病患進行隔離、腦葉切除、胰島素昏迷治療、電擊、禁閉等不人道的強制性療法,他像個拳擊手般,大膽卯上主流精神醫學,盡力為弱勢者發聲。「誰有權利稱另一個人瘋癲?難道這個社會就不瘋狂嗎?」、「不了解絕望,就無法了解精神分裂症。」他甚至主張:家庭是造成瘋癲的根本原因。他的反叛意識和人道主義觀點,深深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年輕治療師,追隨他的腳步,將更多同理與悲憫心納入精神疾病的治療之中,並孕育了「後精神醫學」運動。70年代,反戰學潮風起雲湧,連恩帶著家人前往斯里蘭卡和印度追尋真理,還曾住進山洞裡,向高僧學習瑜伽與靜坐。回到西方世界後,他成了年輕人的偶像,演講總是大爆滿,黃牛票盛行,許多人擠在場外望門興嘆,跟滾石合唱團的盛況不相上下。本書作者是連恩的兒子,在他眼中,這位現代精神醫學界的巨人,私生活卻是一團糟。多年來,作者內心最大的渴望,就是狠狠賞老爸一拳。直到連恩過世後,作者藉由書寫父親的傳記,才一點一滴扭轉他對父親的觀感,「在我心裡,同時感覺到愛與恨一點也不衝突,就像苺子的味道,既甜,又苦。」透過大量的訪談,他忠實呈現父親一生的複雜面向。
飛躍二十年:開創台灣生醫研究新紀元
國家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生醫所所長吳成文院士榮獲2011總統科學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吳成文與他的生醫團隊,二十載揮汗如雨的歷程,創造一頁學術歷史、陶塑一種學術文化、帶動一片學術更新。這一群敬守崗位,為學術理想攜手並進的研究人員與行政團隊,是台灣生命科學得以煥然一新的真正英雄。沒有他們,便沒有台灣今日的生醫科學景觀。人生的際遇其實不是自己得以逆料的,當年不意回台,為了台灣的科學建制,擔起行政重擔,一腳踏入毫不熟悉的公部門體制運作中,感念的是,一路有團隊相伴,他們對台灣生命科學的繫念,以歲月、以智慧、以實際的行動來開疆拓土。流光雖無紋,但是昔日創造了今日,沒有他們,沒有台灣今日的科學景觀。這是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書寫這群人投注鄉土的愛、記述曾經的足跡、記載默默奉獻的真正英雄,他們的每一吋足跡均牽引出台灣今日生醫科學的繁盛。衷心祝福台灣生醫研究永續發展,攀登頂峰。──吳成文
風雨中的屹立:李啟祥醫師回憶錄
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回憶錄,它也像歷史書或地理旅遊指引,立體的介紹李啟祥醫師生平成長的時空背景;它也像微型的理財手札,效法李啟祥醫師簡約的榜樣,守成為要。另外,文字間穿插的「小檔案」更補充回憶錄所缺乏的人文、地理、科學、病理知識及歷史典故,讓書本更有可讀性,但所有的努力旨在還原李啟祥醫師輝煌的一生。本書特色◎全書厚達520頁,全彩印刷,12萬字◎內文除回憶錄外,也記少當時的人文、地理、科學等知識◎隨書附徵文比賽,首獎24K純金金幣一枚。
接住生命的手(上冊)
醫界的泰斗、名人最愛的醫生,緩緩道來從醫多年來的苦澀酸甜。最了解女人的陳醫師,給女人最真切的建議及溫暖。書中可以看見醫生與病患間生命互動的真情。也可以看見作者細膩的叮嚀,每件事情必有因果,小細節也不容錯過。更可以從書中發現,原來醫政下的政策有其背後辛酸的一面,真實的話語,更是難得一見的醫界血淚史。本書特色◎蔣家的御用醫師所寫,第一本給婦女保健的實用好書。◎醫師和病患間的真實內容感人,並有醫師的小叮嚀,提醒女生該注意的症狀和如何預防。◎透露醫界的辛酸,誠實道盡健保體制下的黑暗真實面,讀來感慨。
我是牙醫師、醫師、賭徒
作者成長過程中求學、當兵、生活、球場、遊戲中,卻不斷地尋求冒險剌激。白袍甘苦,也非史懷哲醫師般濟世救人;老年享樂生活,雲遊四海,旅遊趣聞。
後山怪咖醫師
他揉合內科、外科、放射科技法,幾乎掏完蘭陽平原膽道結石他從病人名字和病徵,為病人溯源祖宗八代,他傾聽不同族群病人的心聲,寫下最傳奇的醫病故事他原是台北都會區消化系醫師,因酷愛山海移居蘭陽平原。在這裡,他遇見─麗如天仙,卻遺傳了家族大腸瘜肉的原住民女孩;遠嫁西班牙、婚姻卻多波折的掃地阿嫂;他還從病人的名字,找出乾隆密碼......他愛聽病人說故事、寫出病人的故事,也寫自己的故事,他貼近人性,把自己融入每個病人背後的喜怒哀樂,然後,像古代說書人般,帶著讀者坐上時光機,進入一幕幕生動逼真的人生現場。這是一本如武俠小說般的醫病傳奇令人拍案叫絕、笑中帶淚的生命手記
從小留學生到哈佛名醫
商業周刊人物特寫(2008年7月):出身彰化、身價五億、全球植牙第一的牙醫●TVBS專訪●中天專訪●2008年國家磐石獎得主他是哈佛牙醫學博士畢業,身兼哈佛大學客座教授、國際植牙學會講師、美國人工植牙學會講師……,更榮登世界名醫錄,發明數十件世界植牙相關專利!但,他也是那個,十二歲就隻身出國留學的寂寞小男孩……背負著巨大期望的資優小學生,獨自在父親的朋友名單中漂泊,啃噬沮喪、孤寂、惶恐和茫然,也曾自暴自棄,遺忘初衷,甚至對自我認同產生迷惘!他是如何找到方向,從偏僻小鎮的寄養兒一躍成為哈佛大學生?在嚴重種族歧視的美國社會中,他如何以獨步技術博得尊敬,享譽世界?玉米田裡的孤寂男孩,登上世界榮耀之的故事……他,來自彰化醫生世家,是台灣第一屆資優生。12歲赴美成為小留學生,卻淪為偏僻小鎮寄養兒,度過六年孤寂的茫然歲月。17歲開始發憤讀書,最後以全美最高成績,破格進入哈佛牙醫系。為了進入美國白人圈,身為牙醫博士的他在診所當最不起眼的洗牙師,累積人脈與機會……30歲自行開業,陸續發表陳氏五合一植牙法,震撼全球牙醫界,成為世界第一植牙名醫!
非常有機:國際有機之父談健康活到156歲
在全球人類「環保與健康」的生活時尚驅動之下,有機耕作的理念開始在世界各地發燒。許多人將「有機」掛在嘴裡,但多少人真的了解什麼是有機?出身台灣、在美國有機領域耕耘多年的張明彰博士表示,「有機」不是現代文明的流行風潮,而是人類保持身心健康的生活態度、方法,以及文化底蘊。在美國,張明彰博士有「亞裔有機之父」的稱號,許多媒體先後報導他的「有機生活──健康之道」的理念,並讚揚他表裡如一,與大自然相融相合的「有機」生活態度;在中國及東南亞各國,張博士素有「國際有機之父」的稱謂,不但不辭勞苦奔走各國,藉由專業演講來宣導正確的有機觀,更身體力行地指導各地有機農場的規劃與執行,因而被許多媒體讚譽為「華人之光」。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藉由張博士個人在有機領域的傳奇經歷,一方面娓娓道來他是如何走進有機世界,創造出自己的有機王國;一方面也提供最先進的有機法規,幫助讀者充分了解到有機食品的分類與定義;一方面他更呼籲大家一起正視人類對大自然的污染、毒化,最終將危害到人類自己。因此,「有機」不只是善待地球、善待自己,是天地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更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念茲在茲的生活態度。
改寫生命密碼
作者歷經五年醞釀,兩年餘深入採訪與寫作,訪問多位美國及兩岸的華裔精英,從研究、創業、創投三大領域,娓娓道出他們對生技發展的貢獻、影響,及其精彩的人生故事。 一群華人奉獻耕耘,在生技舞台發光發亮的故事! 《時代》雜誌風雲人物、愛滋剋星何大一。 抗SARS學術英雄、為人類解開病毒之謎的冠狀病毒研究之父賴明詔。 躋身美國藥界名人堂的科學家:研發「世紀之藥」百憂解的汪大衛、為貧血症找出第一顆救星的林福坤。 生技創業與創投的華裔導師:恆信創投創辦人方瑞賢、VivoVentures創辦人孔繁建。 賦予醫療器材生命力、Vertical Group創投公司唯一華裔執行合夥人張有德。 大陸留美學生、博樂集團首位大中華區總經理王健。 美國生技界的灰姑娘、成功將Tanox帶上市的唐南珊。 成功創辦Optimer、怡然自得的創業家張念慈。 大陸學人在矽谷創業的代表人物:掌舵Epitomics的余國良、帶領Panomics成長的李先強。 生技人需要熱情,也需要理想;沒有僥倖,更沒有神話。本書從研究、創業、創投三大領域,娓娓道出華裔菁英對全球生技發展的貢獻、影響,及其精彩的人生故事。
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傳記
他,葉英堃,是台灣精神醫學界備受敬仰的前輩;她,吳佳璇,是活躍而優秀的新生代精神科醫師。經過長達三年多的採訪、整理與撰寫,吳佳璇以本書作為向前輩致敬的獻禮,更為戰後台灣精神醫學的發展軌跡,留下彌足珍貴的紀錄。
韓石泉醫師的生命故事
韓石泉是台南良醫;也是台灣醫界的前輩,更重要的是──他是台灣人!曾是日本子民的台灣人,他不甘被奴役、被欺辱。於是起而喚醒民眾、領導民眾,反抗日本殖民政府倒行逆施的統治,只因為民族的熱血,沸騰在心中。但是,他並不是一位偏狹的民族主義者。他是一位心懷鄉土的台灣人;但更重要的是──一位理性的台灣人。 戰後,他又身經不少苦難、挫折,他不忘和民眾站在一起,反抗專權、壓榨;反對貪污、腐敗,只因為民意的不彰,正義的扭曲,執政的霸權;最後,他選擇了做一位「自由人」。 他視病猶親﹔嫉惡如仇﹔以陋為疾 他的一生: 治療民病,不愧為一位良醫;撫慰民困,不愧為一位公僕;了解民意,不愧為一位人格者; 反抗不義,不愧為一位自由人! 本書由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先生親撰,深度呈現一位俠醫與良醫的生命風格與精湛專業。韓石泉以「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抱負,獻身杏林﹔也看他如何在時代交替之中,以醫師身分傾聽民聲,醫治民瘼,醫世醫人的胸懷,義助教育與社會文化的精神,贏得鄉人傳頌。
慈悲心健康情:洪慶章懸壺濟世半世紀
聯合強力推薦-- 前衛生署長 施純仁台大醫院院長 林芳郁萬芳醫院院長 邱文達日本WHO協會特別會員 見城哲也 加捷科技總經理 鍾祥鳳博學多聞的台大名醫,以耳目一新的見解,引您漫遊於神奇的五臟六腑;談百病保健康,與眾不同的精僻內容,篇篇精彩字字珠璣。是欲長壽健康者,不容錯過的最佳醫療寶典。行醫超過半世紀的前台大腦神經外科主任洪慶章,於民國三十九年考上台大醫科榜首,也是全國的狀元,在醫學界德高望重。對外科醫師而言,達到藝術境界般的開刀技術雖重要,但慈悲更為重要。 有學無止盡的謙虛,有寬廣宏偉的格局與熱情;因為他高超醫術和愛心的付出,幫助許多病人與家屬,擁有更健康快樂,又長壽的美好人生。 【精華摘要】◎常保年輕健康的法寶◎病由心生淺談身心醫學不為五斗米折腰─腰部椎間盤突出症◎梟雄曹操之死-漫談慢性硬腦膜下血腫◎頭部外傷是舉世聞名的奪命殺手◎老人痴呆症─忘了我是誰?◎「三輕」避免關節疾患 ◎數綿羊到天明─失眠症◎魔鬼附身又稱神聖病的癲癇◎頭痛─好像錐子鑽進頭裡面◎令人『頭大』的大頭─水腦症◎蹺起二郎腿的代價─腓骨神經麻痺◎皮笑肉不笑的巴金森氏病◎橈骨神經傷害與『星期六夜麻痺』◎頭部外傷關乎死亡率◎雨下在手心上─手掌多汗症◎顏面神經麻痺─不敢笑的苦惱◎談癌色變◎無聲無息的流行病 ─骨質疏鬆症◎哀莫大於心死─心臟病的預防與治療
我賺了30年:李豐醫師的生命故事
對於李豐來說,罹患癌症也曾經使她的人生蒙上一層陰影,男友離去、失去工作、化療後遺症等,都帶給她生理與心理上的痛苦。然而,最後這些也都只成為她人生中的一個過程,對於癌症的態度也從「對抗」演變到「和平共處」。 因為身為病理學家,她瞭解細胞、認識細胞,所以她說:「30多年來在顯微鏡下與細胞相處,我看盡細胞的生、老、病、死,漸漸能夠看透細胞的痛苦與無奈,也學會站在細胞的立場去體會當細胞世界發生災難時,細胞當時的感覺。 如果大家都能像我一樣,認識細胞、瞭解細胞,並學會尊重細胞,那麼,不但能夠超越病痛,甚至能夠超越癌症。」
外丹功祖師爺:一代奇人張志通傳
張志通生於民國九年十二月一日,民國三十五年曾任天津國術館長,大力推行國術運動,名震平津,三十七年十二月時局緊迫,大師奉張銳師之命,攜丹功密笈來台。三十八年秋任職台北縣九份國小,因瑞芳地區多雨,氣候潮濕,大師疾病纏身,遂啟錦盒按丹冊練功,半年恢復健康,嗣經十八年苦修,丹功練成,而達馬陰藏相,精飛全身之境界。五十六年調永和頂溪國小,開始教導學生國術彈腿,公開傳授丹功,習者日眾,後竟遍及全省,家喻戶曉,掀起全民運動風潮。六十七年九月中華外丹功研究學會成立,發展更為迅速,各縣市成立分支會,練功人口竟達一百五十萬人,海外開班練功者,有馬、新、菲、印、泰、日、韓、美、加、巴、墨等十餘國,丹功傳向國際,超越種族、文化、宗教與政治,成為一種成功的國民外交。
走過輕狂:婦科名醫劉偉民的故事
劉偉民是榮總婦產部主治醫師和婦癌基金會副祕書長,他致力於鑽研與治療婦科腫瘤及癌症,醫術精湛,求診的病人絡繹不絕,是媒體公認最受矚目的婦科醫師。 他獨自設計子宮頸抹片採樣工具,獲得台灣、中國、美國等地專利。此外,還發明「腹腔鏡子宮血管阻斷術」與「合併子宮血管阻斷術和肌瘤切除術」,成功治療子宮肌瘤,連續榮獲二○○○、二○○一年世界婦科內視鏡大會論文首獎,還獲得二○○○年台北榮總醫療創新獎第一名。 劉偉民原本是個輕狂少年,經歷過慘痛的大學、當兵生涯。然而,堅持「只要不放棄,就能前進」的信念,他立定人生目標,踏上濟世之路,不但讓自己成為世界級醫師,更為婦女找到了希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