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代名人的用人策略
臺灣商務 出版
1993/01/01 出版
「得人者興,失人者亡。」用人的得失,往往關係個人成敗、社會的安定,乃至朝代的興替。如何知人善任,御之有本,則是一門難修的學問。 古今中外,凡人必經「用人」與「被用」兩階段。人必先「被用」機會。而用人者要有誠信美德,始受人尊敬,才能功成名就。本書即是概述歷代先賢用人的策略,以為現代人為人處世的借鑑。全書析論周詳,果能參稽細察,必有一番新啟示。
思想與人物
聯經 出版
1993/01/01 出版
林毓生教授多年來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為什麼在中國實現多元化的自由主義是那麼艱難?」本書便是由探討此一問題為中心的各篇文章結集而成。書中,論析了自由主義所肯定的幾項重要理念與價值以及它們之間相互的關係,也討論了五四激烈反傳統主義的歷史成因與涵義以及與其有關的道德保守主義的歷史困境。作者採取的觀點是:邁出五四以光大五四,因此除了肯定五四運動所楬櫫的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的目標外,也對五四思想的許多實質內容與思想方式做了嚴格的批評。另外,書中重新界定了中國人文傳統的優美質素的現代意義以及人文重建的種種。作者明確地指出: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不能經由打倒傳統而獲得,只能在傳統經由創造的轉化而逐漸建立起一個新的、有生機的傳統的時候才能逐漸獲得;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當前最重大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