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_在黑暗中相遇
1025~1026_2026手帳年曆

相關主題

全球新冷戰?民主與獨裁的臨界點

川普如何影響台海及美中議題?共同來了解全球世界局勢的變化

看更多

台海關鍵字:台海防衛兵推、地緣政治、2027

台海風雲詭譎,戰爭不再是遙遠的新聞。從軍事戰略到地緣政治,世界的目光正緊盯台灣。我們無法選擇風暴是否到來,但可以選擇用知識面對未來。

看更多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大國的衝突與合作:小布希政府時期的美中關係

陳鴻鈞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4/12/24 出版

本書分析小布希政府時期的美中關係,並關注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影響。在總統競選期間,小布希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但在EP-3以及911事件的影響下,小布希政府逐漸調整對中國大陸的政策,朝向建立起「坦誠的、建設性的與合作的」關係。簡言之,在許多面向上,兩國關係是一種競爭和合作的結合。 在權力移轉理論中,霸權和崛起大國之間並非命定只有戰爭,更重要的是雙方所採取的政策及互動模式。兩國的關係確實可能是合作及和平的,如同20世紀初期的英美關係。進入21世紀,當全球的權力移轉正在運行,美中關係值得進一步研究。在小布希政府時期,美中兩國的互動顯示,即使在競爭的情況下,兩國皆採取合作的政策,暗示著權力移轉理論的有效性。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賴榮偉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4/11/20 出版

本書援引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不同典範,審視美中臺三角關係的變遷。 霸權穩定論可徹底剖析當前歐巴馬政府亞太戰略布局的內涵。美中關係與美臺關係的發展與衰退的條件亦由此孕育而生。 新功能主義不僅可充分詮釋臺海兩岸關係的多年實踐特色,更進一步揭示臺北與北京間的前景變數與可能性。 整體而言,本書的研究成果體現在相關行為者的解釋、啟發、預測以及建議等層面,是一本理論與實際並重的系統性著作。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亞太安全秩序的區域多邊途徑:衝突預防概念與實踐

李瓊莉  著
生智 出版
2014/10/01 出版

本書從衝突預防概念切入,探討當前亞太多邊安全機制,包括東協區域論壇、東協擴大國防部長會議、東亞高峰會等,對區域安全秩序建構的特殊意涵。以東協模式為運作基調的制度特質,使區域多邊途徑有助於改善亞太安全環境,產生結構性衝突預防效應,但卻阻礙了發展即時降低緊張情勢、化解衝突風險的直接衝突預防措施。前瞻未來,除了持續推動預防外交以提升直接衝突預防功能之外,「架構」途徑有助於建構威脅預防的區域安全秩序。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影與國際關係

五南 出版
2014/09/25 出版

透過電影,輕鬆看懂國際局勢 &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我們可能一覺醒來,發現手中股票大跌、財產縮水,或是世界某地又開戰了,石油又漲價了。這些國際事件背後原因錯縱複雜,但也為電影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創作題材。 & 本書是為了讓一些想了解國際局勢,又不得其門而入;或是熱愛電影,卻看不懂國際政治運作潛規則的讀者所設計的入門書。全書精選十六部國際關係電影,深入淺出地介紹全球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讓讀者們了解這些事件如何發生,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 讓你真正看懂電影、成為國際趨勢的分析家!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布希政府對北韓及伊朗核武危機之政策差異分析:攻勢現實主義的檢視

謝瀚輝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4/09/19 出版

在北韓與伊朗兩案例皆為核武擴散問題,且美國布希政府對兩國之定位及指控相似的狀況下,布希政府對兩者的立場與態度卻是極為不同,並使其政策出現顯著差異。為了對造成此一政策差異的原因提出解釋,本書透過攻勢現實主義理論所提出之大國行為邏輯分析美國的政策思維後發現,由於美國係國際關係體系中唯一成功的區域霸權,其身為離岸平衡手,布希政府對此兩者分別對美國國家安全及其霸權地位所具威脅性的評估不同,因而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

9 特價21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透視美國「向亞太再平衡」政策

柳惠千  著
勒巴克 出版
2014/09/06 出版

本書特色     作者以國際關係中「層次分析」的途徑,從「國際層次」、「國家層次」與「個人層次」三個面向,探討歐巴馬政府亞太戰略形成的原因,並且以「國際體系權力變遷與轉移」、「亞太安全衝突驟增」與「國內經濟發展需求」三個因素為主軸,以解釋歐巴馬政府的全般戰略思維與政策轉型。關於「亞太再平衡戰略」,柳惠千分別從外交、經濟與軍事三個領域,詳細地論述美國如何布局與落實,也特別著墨於美中兩國在此一戰略下的政治外交、軍事安全與經貿競合的互動關係,並且探討此一戰略未來的挑戰影響,以及臺灣的因應之道。   本書兼具了理論與實證資料的論述,對於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戰略及影響提出了深刻的分析。尤其是作者利用在美國華府智庫進修的環境,對於美國政府及學界對於此一戰略的探討,蒐集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相當程度地提供了美方自己對於此一戰略的思維與觀察,對於國內關心美國亞太戰略與區域安全的讀者,是一本極佳的學術著作。 &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Managing Regional Security Agenda

翁明賢  著
淡江大學 出版
2014/08/29 出版

Introduction & Toward the end of his first term, President Barack Obama's election promise to reduce the American military presence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fghanistan led to a general re-evaluation of priorities. What eventuated was a series of phrases to describe the new foreign policy posture. These included &rebalancing to Asia&, the &pivot to Asia& and the &pivot to the Pacific&. & The two principal drivers of the new posture were identified by then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in a key November 2011 Foreign Policy article as winding down of the military engagements in Iraq and Afghanistan the &new global realities& of the Asia-Pacific Century. The juxtaposition of the two elements gave the American policy objectives a balance of power orientation with a military emphasis. The logic of &rebalancing&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Asia-Pacific in the wake of the growing ascendency of China is basic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01. The repositioning of US military assets into the Pacific has all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c geopolitical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A conservative American think tank phrased the pivot to Asia in just these terms in a recent assessment when it concluded,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blem for the United States in Asia today is China's & rising power, influence, and expectations of regional pre-eminence.&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安全機構對族群衝突之干預

張棋炘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4/07/12 出版

第一章、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架構 第四節 概念定義與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六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族群衝突探討及其解決 第一節 衝突與衝突理論 第二節 族群衝突與國際安全 第三節 終結族群衝突? 第四節 衝突解決的運用 第五節 小 結 第三章、制度下的族群衝突解決 第一節 國際安全機構之剖析 第二節 干預族群衝突──制度作用與制度化 第三節 國際安全機構在族群衝突中的角色 第四節 族群衝突解決建制 第五節 小 結 第四章、國際安全機構干預的失敗 第一節 索馬利亞的人道災難 第二節 強制執行行動及其扭曲 第三節 盧安達的族群屠殺 第四節 小 結 第五章、族群衝突解決的建樹 第一節 波士尼亞「新戰爭」 第二節 北約承接波士尼亞衝突的干預責任 第三節 科索沃:族群衝突解決的制度化驗證 第四節 小 結 第六章、結 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貢獻 第二節 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9 特價38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國外政黨與公民社會的關係:以歐美和東亞為例

高奇琦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4/07/12 出版

在國內外學術界,「政黨與公民社會」是貫穿於政治學、法學和社會學三大領域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對各自的理論研究都相對成熟,但缺乏系統和整體的理論研究以及比較政治的研究方法。 本書在理論層面,詳細研討了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相關理論、結構主義路徑和歷史主義路徑;在實踐層面,主要分析了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地區模式和問題領域,進而指出:構建中國執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雙向賦權模式是未來中國調整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關鍵。

9 特價4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歐元與歐洲統合:歷史、危機與展望

羅至美  著
五南 出版
2014/06/27 出版

自1992年歐盟會員國簽訂歐盟條約,決議建立經濟與貨幣聯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EMU),實施單一貨幣起,歐元(the euro)能否成功?它對以美元為主的國際經貿體系有何衝擊?始終為國際市場與各國決策者所關注的議題。歐元於1999年創建、2002年實體貨幣正式流通,迄今已經歷了第一個十年,它是否達成歐盟會員國創建它的原始期待?在國際經貿體系中,它達到何種的國際地位?為何在歐元實施的第一個十年期間,出現歐洲統合有史以來最為嚴峻的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歐債危機的發生對歐元區、乃至於歐洲統合的整體發展復又產生何種影響?  欲對歐元的發生與發展有一全觀性的理解,必須回到對歐元歷史的掌握。在貨幣象徵著國家主權的時代中,它為什麼會成為歐盟會員國可欲的政策選項?從此一原初問題的歷史脈絡出發,我們因此可以對歐元為何是以今日的型態出現--僅有貨幣聯盟而缺乏財政聯盟?以及此一型態對歐債危機的發生、對它的國際地位所產生的影響等討論上,呈現出一清晰、完整的理絡與解釋,並得以據此理絡進一步展望歐元的未來。  透過對歐元歷史的理解、對它第一個十年表現的觀察、對歐債危機的探討、對歐元全球角色的展望、與對英國是否可能加入歐元的政策分析,本書期待能為讀者對於歐元與歐洲統合的認識提供一脈絡性的歷史視野與理解基礎。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奇跡之後:東亞世紀的挑戰

羅金義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4/06/01 出版

東亞經濟危機之後十多年,「東亞世紀」之聲再次鵲起。回顧早期的東亞研究,多着重於各國的發展與西方的標準成就的契合。而今天,東亞各國所面對的挑戰不能被輕視的原因,在於各國在發展中衍生出的各種困難,影響着東亞社會的共存,甚至國際局勢的維持及變遷。 & 本書可謂「認識亞洲系列」的里程碑,就東亞崛起的形勢,並近年東亞各地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困難作剖析。本書分為三部分,每一章由各地學者撰寫文章,所論及的國家及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新加坡、台灣、澳門、香港、馬來西亞、泰國,以及老撾等,讓大專生、工商界人士、以及對東亞各國有興趣的市民,能就亞洲的現況和未來,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釣魚臺列嶼問題: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

岡田 充  著
聯經 出版
2014/04/03 出版

一、「釣魚臺列嶼主權該歸屬於哪一國?」是無意義的議題設定。 二、「主權」是一種具強烈的排他性與絕對性的觀念。如此情況下,國與國之間各持己見的理論對決時,是無法找出答案的。 三、全球化的進展下,支撐國民國家 (nation state)的主權、或領土的觀念已不是實體性質,而只剩「法律層面」而已。 四、回歸問題的本質,應該從居住在那附近的人們的利益中,來探討這個問題,才可以看到「有希望的未來」。 五、臺灣海峽兩岸擱置主權、進行交流的模式,是值得學習的。 2012年4月,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發表挑釁性言論,使得原本就複雜難解的釣魚臺列嶼主權歸屬爭議驟然升溫,甚至觸及「戰爭可能性」問題。值此之際,岡田充以長年擔任國際通信社記者,熟悉東亞局勢及政治人物的資歷,慨然接受日本蒼蒼社邀請撰寫此書,於同年11月出版,其終極關懷則為再簡單也再困難不過的「和平共榮」。 此書出版之後迅即引起熱烈討論,《亞洲週刊》於2013年1月刊登專文介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於2013年4月11日邀請作者赴院演說。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滿紅、副研究員陳儀深、前駐日代表馮寄臺、中國時報東京支局長黃菁菁、中央社東京支局長楊明珠、前立委林鈺祥、資深日本文化政治評論人本田善彥(著有《臺灣總統列傳》)等人均肯定本書的分析與見解。 岡田充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梳理臺灣、中國、日本三地在近現代史上的恩怨糾葛。指出日本右派欲藉「敵對型民族主義」引發日中摩擦的企圖,直指「領土型民族主義」論述之貧乏不可取,對於普遍擁抱「民族主義、國族主義」的東亞住民而言,不失為具備恢弘視野的嶄新觀點。 岡田充此書以詳實豐富的資料呈現出日、中、臺、美四方勢力歷年來圍繞著釣魚臺列嶼爭議的言論與作為,揭示隱藏在各方表面立場之下的深層意識,最後特別肯定馬英九總統於2012年8月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認為此倡議中「擱置主權爭議、共謀合作發展」的理念,確實有益於此地由歷史塑造而成的共同生活圈之人民的福祉。 從釣魚臺列嶼問題談起,此書實際上促使讀者進一步省思長久以來對於「民族、國家、主權」的想像,當我們解開某些習以為常的桎梏之後,放開自我本位的絕對性價值觀,拒絕「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改以多元、相對性的思維去面對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與自由。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東南亞國協與兩岸政經關係發展之研究:從改善中國形象與ECFA觀點探討

林士奇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12/19 出版

繼冷戰結束蘇俄垮台之後,中國儼然成為另一「崛起」的強權,它在2005年宣示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從事改善以建立並維持優越的「中國形象」。2010年中國與東南亞國協(簡稱「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即「東協加一」,起動「雙邊零關稅」的經貿往來,使中國經濟更加的蓬勃發展。而臺灣政府亦與中國於2010年6月29日簽訂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希冀為臺灣的經濟找出活路,避免在全球經濟中被邊陲化。本書將就國際關係理論加以檢驗及就全球、國際、國內、個人層次進行分析,並從改善中國形象與ECFA觀點等事件實際操作層面之利弊作深入探討,以展望與評估東南亞國協與兩岸政經關係未來之持續發展。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國共內戰與中美關係:馬歇爾使華秘密報告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12/19 出版

本書是馬歇爾使華期間向美國國務院的報告書,按照報告書的時間先後排序。馬歇爾的報告,對使華期間的工作進行了完整的敘述,對每一次的會談、會談者的對話、國共雙方的建議和反建議、每一事件的經過等等,都有詳細的記載。雖然只是對事件的演變和進程作了「客觀」的敘述,很少涉及事情的本質和內幕,但不少地方仍能流露出當時美國的真實意圖,對研究內戰時期的國共關係與中美關係頗具參考價值。 此書於1976年在美國出版,在這之前,美國沒有出版過關於馬歇爾使華的完整記錄,故本書的出版,讓馬歇爾使華的記載更趨完整,故對於對國共內戰、中美關係或馬歇爾使華事宜有興趣的讀者來說,是很具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全球治理與臺灣的活絡模式

王榮霖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12/19 出版

本書擬從「全球化」、「中國崛起」的視角,以「全球治理」的跨域網絡概念,分析並檢視2008年以來中華民國馬英九政府全力推展的活絡模式──「外交休兵」、「活路外交」所必須處理的諸多重要議題及實踐成果,同時評估活絡模式可能的局限。本書同時也對馬政府的活絡模式提出政策建言,包括:有必要深化並鞏固「外交休兵」、活路外交的論述,以及審時度勢,內外兼顧;對內,必須凝聚民意支持,「民無信不立」;對外,要建構互信、信守承諾,「以小事大以智、以大事小以仁」,如此,活絡模式即有可能達成「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要安全、要尊嚴、要有合理的國際活動空間」的國家目標。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全球在地化與地方治理發展模式:浙江台州個案研究

曾春滿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11/20 出版

不論是否接受,全球化、在地化的影響已深植世界各地。中國大陸於改革開放之初,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競爭趨勢,加上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社會發展條件與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內部蓄勢待發的壓力和全面管控的難度著實龐雜,於是逐漸從全面「統治」、部分領域「共治」,轉進為重視地方政府、市場經濟與基層社會三方協力合作的地方治理模式。 本書選取「浙江台州」為個案,以歷史制度為研究途徑,質化研究為方法,歷經四度實地調研發現,台州在中共中央放權讓利政策氛圍中,確實已將在地化的能量釋放出來,並發展出重視地方政府功能轉型、市場與社會自主性力量釋放的地方治理模式,此一治理框架意外符合了全球在地化所重視的「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軸心概念。

9 特價41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臺灣兩大報眼中的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分析

張家琪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10/09 出版

本書是以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為研究途徑,探討台灣《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兩大報,在李登輝提出兩國論至馬英九執政一年之後,對於中國大陸國家形象建構的情形。經作者研究後發現,兩大報在對於中國大陸與兩岸新聞的報導上,《聯合報》視中國大陸為競爭稍偏朋友的形象與關係;《自由時報》則視其為敵人的形象與關係。不論「敵人」或「朋友」形象,都源自於兩大報的各自理念,進而建構了行為主體的身分和認同,並與身分和認同一起共同塑造國家利益、意識型態和價值觀。這些意識型態和價值觀同時也不斷被它們強化,在經過兩岸關係一系列的事件和事件累積的效應與互動過程中,進一步形成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共有的理念」與「共有的知識」。

9 特價41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搶登釣魚台:歷史見證

劉永寧  著
博客思 出版
2013/09/10 出版

搶登釣魚台的一爪鴻泥釣魚台這一蕞爾小島,因豐富的海底蘊藏與戰略地位,成為國際強權鬥爭的角力場;加上中、日間的歷史情結,爭端由「油」轉「氣」,儼然已成為「東亞火藥庫」。釣魚台紛爭是一段錯綜複雜的歷史,而造成今日困境的主因在於兩岸分裂,致使美、日有可趁之機,漁翁得利。本書作者為當年《中國時報》記者團登島四勇士之一,他既是這段歷史的締造者,亦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欲知釣魚台的前世今生、保釣運動的來龍去脈、美國的機關算盡、日本的見縫插針、兩岸領導人的決策失當,不能不讀此書。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假如中美開戰:二十一世紀的戰爭

陳破空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3/09/02 出版

國際政治評論家 陳破空 繼暢銷書《中南海厚黑學》之後 ,又一撼世鉅著美中日三強爭鋒對美日台三角態勢最獨到的分析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美霸權的浮現

明居正  著
五南 出版
2013/08/25 出版

在蘇聯及東歐共產政權瓦解後的後冷戰時代,大美利堅「帝國」巍然獨霸。於其下,它辨認出四個最有潛力挑戰其霸權的行為者--歐盟、俄羅斯、中共及日本。這五個國家共同構成了一個歷史上罕見、而本質上為「一元體系」的「一霸四強」國際格局。為了維護此一體系及其自身的霸權,大美利堅帝國充分運用新體系的結構特徵,針對另外四國採取「掌握主動」與「拉左打右」兩大策略,從而塑造了該「一霸四強」國際體系的基本運作邏輯。那麼,這五國將構成一個什麼樣的國際世界?它們彼此之間會如何合縱連橫?它們的爭霸、結盟、變盟、建軍甚至戰爭對於未來的國際世界以及各中小國家會帶來怎樣的衝擊?這些問題構成本書所關注之核心問題,透過回顧並探討該五大行為者的互動過程與模式,進而發掘其所具有的理論及政策意涵。本書特色在蘇聯及東歐共產政權瓦解後的後冷戰時代,大美利堅「帝國」巍然獨霸。於其下,它辨認出四個最有潛力挑戰其霸權的行為者--歐盟、俄羅斯、中共及日本。這五個國家共同構成了一個歷史上罕見、而本質上為「一元體系」的「一霸四強」國際格局。為了維護此一體系及其自身的霸權,大美利堅帝國充分運用新體系的結構特徵,針對另外四國採取「掌握主動」與「拉左打右」兩大策略,從而塑造了該「一霸四強」國際體系的基本運作邏輯。那麼,這五國將構成一個什麼樣的國際世界?它們彼此之間會如何合縱連橫?它們的爭霸、結盟、變盟、建軍甚至戰爭對於未來的國際世界以及各中小國家會帶來怎樣的衝擊?這些問題構成本書所關注之核心問題,透過回顧並探討該五大行為者的互動過程與模式,進而發掘其所具有的理論及政策意涵。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理論:學科的面貌

Dunne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3/08/01 出版

本書匯集十八位國際關係學者共同完成,依照作者的研究專長介紹十三個國際政治理論,包括:規範的國際理論、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自由主義、新現實主義、英國學派、馬克思主義、批判主義、建構主義、女性主義、後建構主義、後殖民主義、綠色理論。在每一章中,本書作者介紹理論之前,會先從歷史脈絡讓讀者知道理論的背景,並提供實際案例讓讀者能夠更瞭解理論的意涵,然後打破空間限制讓理論間有辯論,帶領讀者思考問題,以及透過理論解釋實際案例。最後兩章則是整合本書所介紹的理論,解釋各個理論如何看待它們與全球化之間的關係;面對社會結構的改變,理論如何應用於當今的國際社會結構中?本書幫助讀者對國際關係理論有更深的認識及運用,是一本具有理論基礎和多元觀點解釋國際政治的書籍。

95 特價55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

吉見俊哉  著
群學 出版
2013/02/22 出版

曾經極度反美的日本,二次大戰後為何如此親美? 美國文化如何悄悄住進日本的日常生活、滲透日本人的意識? 文化研究巨擘吉見俊哉對「美國主義」的深沉剖析 《去帝國》作者陳光興強力推薦 本書回顧日本近代的歷史,剖析「親美」與「反美」意識的變化,指出日本最終被貼上「親美」的標籤,不只出於表面上政治、經濟或軍事的因素,而是在深層的日常生活與心理層面,早已將美國內化卻不自知。 在台灣同樣也常不經意地聽見或提起:美國月娘卡圓、卡大粒;沒那個美國時間、吃那個美國仙丹。曾幾何時,美國代表又大又強、人生夢想,已不知不覺成為我們意識的一部分。強權的極致展現,不是窮兵黷武、耀武揚威,而是滲透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連結人們的欲望和情感。 藉由本書的析論,必能讓我們產生自覺,擺脫內在的「政治的無意識」。 《親美與反美》序章概略描述世界上「親美」與「反美」的趨勢變化,藉以凸顯日本獨特的「親美」意識,並指陳以政治經濟、國際關係、地緣政治學等鉅觀層次,在解釋日本親美現象上的局限;繼而提出輔以大眾文化、消費主義等微觀層面來解釋的企圖。 第1章概灠從幕府到戰爭時期的近代日本如何接納「美國」,快速探討「自由」聖地的形象、大眾文化階次的美國主義,以及現代主義中性別議題的面向。接下來三個章節中,將以三個層次討論戰後日本如何接納「美國」:麥克阿瑟與天皇(國土空間)、鬧區與海灘(都市空間)、占領軍住宅與家電(居住空間)。 以時代而言,第2章屬於占領期、第3章是從1940年到1950年代、第4章則是以1940年代到1960年代為中心。全書瞄準的是,從占領期到1960年代,美國主義在日本的重層作用。在這戰後日本視線的重層變化中,被割捨與遺忘了什麼?之中又建構了怎樣的戰後日本主體?這一切又如何從戰前以連續的方式支持後帝國的秩序?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最後由終章作總結,希望日本能真誠反省因日美「擁抱」所隱匿的各種問題,誠實面對亞洲人民與歷史,從而找回日本的主體性。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仇恨沒有未來:中日關係新思維

馬立誠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13/02/05 出版

“釣魚島爭端的實質,是中日兩國爭奪亞洲主導權的博弈。”“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的巨大災難,是甚麼樣的道歉都抵償不了的。但是,戰爭過去了近70年,我們該怎麼辦呢?”“新思維”強調,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中日兩國應該克制各自的民族主義,超越歷史恩怨,實現和解。中日和解有利於實現兩國利益最大化,並能為亞洲與世界的發展和繁榮做出重大貢獻。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國移民政策的發展

人類智庫 出版
2013/01/31 出版

美國移民有哪些元素?其移民政策是如何形成與轉變? 美國因接受移民而強盛,卻同時面臨移民帶來的問題,該如何化解? 現今多元族群共存的台灣社會,該以什麼態度來面對新的文化衝擊?   美國移民史實為人類移民史的重要篇幅之一,不同族群攜家帶眷,不畏艱辛橫渡怒海,為逃避政治、宗教迫害、饑荒或追尋財富而來,對他們而言,新大陸是一片充滿機會與自由的土地。而移民對美國歷史也造成巨大衝擊,沒有他們帶來的衝勁與勞動力,不可能造就美國成為今日世界強權。   然而,不同族群之間的差異經常會產生緊張或對立,儘管有種種差異,如今美國民眾都能分享族群的多元,保有自己的認同,並以己身來源為榮。當台灣社會習於檢視自身內在的問題,忙著思索如何建立兼容並蓄的和諧社會時,是否能跳出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亦是編撰本書的另一層意義,期許本書能受益於更多的讀者群! 本書特色: 1.內容精采:作者研究我國移民政策數載,對於此專題著墨甚深,並多次前往美國考察,省思美國移民經驗與政策,花費諸多心力編寫本書。 2.觀點精闢:本書深入剖析美國移民的元素,探究其移民政策形成與轉變的成因,其自由開放的社會氛圍,全方位探究「美國移民政策」,為讀者帶來新的視野和角度。 3.深入淺出:主題雖然嚴肅,但作者以淺顯的文字表達欲闡述的主旨,且搭配表格及圖示說明,一目了然,讀來毫不費力。

9 特價32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陳錫蕃解讀國際時事

中央社 出版
2012/12/19 出版

陳錫蕃從事外交工作40餘年,中西學養深厚,精通英、西、葡文,除國語外,並能說廣州、閩南、重慶、山東、長沙、南京等六地方言。本書共收錄50篇評析文章,分「從時事談政經」、「從時事論外交」、「從時事看歷史」、「從時事解名詞」四輯,針對重要時事,如阿拉伯之春、占領華爾街運動、美國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等,分析國內外政經局勢、解說歷史脈絡、談論詞彙的典故及義涵,深入淺出,見解獨到,是想要看懂國際新聞、建立國際觀的最佳入門書。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巨變時代:中國、兩岸與世界長短集

張倫  著
溯源書社 出版
2012/11/01 出版

本書是北京獨立製片人楊偉東500位中國人系列訪談錄的第二卷。這是一套記錄海峽對岸當代中國人真實的精神生活和心智狀態的書:觸碰本書的讀者,你的手有幸握住了中共治下幾代中國公民心靈“雷區”的探雷針;而讓海峽此岸台灣民眾捉摸不定、敏感多變的“中國國情”症候晴雨表,於此也讓你幾乎瞭然於胸了……在這裡,讀者又可以看到在彼岸大陸、甚至台灣此岸也時有所聞的30個熟悉的名字--有李銳、辛子陵、姚監復等黨史專家,也有張思之、滕彪、許志永等法學家;有高瑜、余杰等作家,也有導演謝飛、詩人邵燕祥;有張顯揚、黎鳴等哲學家,也有張大力、張頌仁、杜峽等藝術界人士;有任劍濤、范亞峰等憲政學家,還有丁子霖、周舵等因“六四”受到公眾關注的人物,以及極具爭議性的“左派”代表人物司馬南……在這裡,讀者可以細細品讀這30位受訪者的鮮明個性、獨立見解,以及飽含豐富性、差異性而又共具時代悲劇性的個人經歷、體驗、感悟與思想發現--受訪者或探囊取物,指點江山;或獨闢蹊徑,撥雲見霧;或激烈“反彈”,騰挪應對……。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每一個人的特立獨行,每一個人的鋒芒畢露,每一個 人的喜怒哀樂;訪談呈現出時代語境中的無限張力,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享受、認知上的洞見,並衝擊著渴求真相、渴求變革的靈魂。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世紀之眼報告:中美邦誼下的復臨聖工史(繁體中文版)

薛麗珍  著
漢世紀數位 出版
2012/10/01 出版

1844年7月3日,中美兩國於澳門望廈村締結著名的《望廈條約》其中第十八條文化條款,明文訂定美國可於中國採購漢學圖籍外銷西方,自此開啟了中國文化宣揚美國的起點。本書從大量的傳教士手稿、教會公報、中美條約、學術考證與作者多次親訪中國各地的安息日會進行考察,解析19世紀美國安息日教會傳教士於大中國區的宣教事工,還原19世紀以來美國傳教士於中國的宣教史實。"本書蒙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華安聯合會(中國香港)編輯青睞,原先由六篇文章分別刊載於基督教專業雜誌《末世牧聲》2011年7月~12月,爾後透過《臺灣學人出版網|Amazon微出版》重新編整後,以印刷書+電子書同步發行全球亞馬遜網路書店(包含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與新興的亞洲市場如日本、印度與中國等),讓一位科技人得以文字事工方式進行福音傳播。《末世牧聲》創刊於1920年,原名《行傳錄》,1921年更名《末世牧聲》,期間因戰亂停刊兩年,現由編輯,每月出版一期。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球新國家論

張磊  著
時英 出版
2012/09/27 出版

這部書,沒有請人寫序,也許在中國大陸難有人敢為這部書寫序,因為這部書寫了這個世界最敏感的問題---國家和國家政權。每個國家的執政黨或是政權擁有者都希望自己的政權長久,但不是願望都能實現。因為政權的建立和政權施用過程違背了最初發動民眾的本意,這個政權註定要滅亡。歷史上許許多多國家的政權不斷改朝換代,不論幾百年歷史,還是幾十年歷史,甚至幾年歷史的朝代都是如此。當今天我們談到政權的時候,正是觸動掌權者神經的時候,如果對號入座,有多少政權是在自我滅亡之中,又有多少是在火山口上要隨著猛然爆發的火山岩而漂逝。常說歷史的車輪是阻擋不住的,這就是人類社會。也好,今天寫這部書就是要告訴世人,歷史不是靠愚弄百姓就能改寫,也不能靠欺騙能夠輝煌,要一切依賴於人類歷史的真面目和宇宙自然歷史的未來發展,只有這樣才是人類需求和追求的,才是國家政權存在目的的必然。這部書,不是每一個中國人也難有其他中國人能寫出來。因為幾十年來馬克思主義的統治,讓許許多多的有志之士、有思想抱負、有對中華民族崇高責任的人敢怒而不敢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有必要為政治犧牲自己。在中共歷史的最初處於國民黨統治的潛伏時期,為馬克思主義利益死去了無數人,也有無數人從血海中浮出,這些人得到的是什麼呢?不是死(自然死亡或政治迫害)就是腐敗,因為政治導向讓這些人獲得了唯一結果。而人民呢?人民又得到了什麼?翻身得解放,奪得了「剝削者」的財富,讓一部分人又成為了新一代剝削者。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至今,富裕者總是少數,能維持活在人間的人民總是多數,是否應該說讓這些貧困的人民再次翻身奪取共產黨的財富呢?馬克思主義一定不允許,有財富的人也會不答應,甚至與馬克思站在一起,這就是剝削壓迫統治階層的迴圈(循環),社會還有誰不清楚這樣的歷史和現實。因此也就有許許多多人能看清楚時說不清楚,因為他們不想說,僅藏在心裡。這部書,只有中國人能寫出來,只有中國人才是從苦大仇深到惡大仇深。馬克思的階級思想在列寧領導的蘇聯革命的一聲「炮響」之後,在中國生根開花已近百年,不是劃分階級社會前中國就是落後愚昧及貧窮,也不是劃分階級社會後中國就富強。優秀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組織的黨能夠給國民帶來多少財富?事實證明,社會的發展不是階級的必然產物,而是民眾力量推動變革的結果,也就是廣大的人數為多的追求向上真理而為之奮鬥的階層的力量,階層不是階級,階層是一個階層到另一個階層或階層的層層變化發展的必然,階層的特性就是變革的本質。這部書,寫了地球新國家的十五個方面的內容,有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人文、社會、自然,有現實也有未來,有人類已經經歷的,也有人類探索的,有能夠想到的,也有不敢去想的,有政治喜聞樂見的,也有政治掩耳心煩的。總之,既是個人言論,也是在拋磚引玉。其想法一是能夠揭示人類世界和人類的國家更真實的一些東西,或者說長期以來一直被包裹著不想「見人」、不讓「見人」、不敢「見人」、不必「見人」的東西。二是能夠昭示人類社會多看看人類自己的未來,也多看看人類走過的路,多知道人類自己,多瞭解自然,多懂一些社會,多做一些人類社會應做的事。三是能夠警示人類自我生存生活的真正價值。人類的生存是自然的生存,是人本能的需要與人類社會的需要,民眾與國家誰更需要誰?四是顯示地球人的作用。地球上只要有智慧的人類,一定能建設、保護、維護一個永久和平美好繁榮的地球。這部書,以中國古代國家建立開始至當今的中國為實例,「引經據典」。或許各種「史實」記載出自不同的歷史學家的觀點,而會有不同,敬請名家指點。本書對地球史所能瞭解的僅能截止到2012年,實際人類文化史及史前地球有許多還是「考古之謎」,若干年或幾十年、幾百年,人類還會對自己的祖先以及生存的地球有新的認識和新的見解。人類不急於給自己下過早的結論,本書的本意也是如此。本書闡述的與眾不同的觀點純屬個人觀點,有對黨政的微詞,但不對國家政權,如有與各國家當政者觀點不同,多請指教。在政治民主中,僅是各抒己見,如對執政有助請笑納,如相悖請涵容。或許是敲山震虎,引以為戒,或者是預測未來,多一些萬千思緒。總之是寄希望有益於人類,有益於國家,有益於我們人類和已知的現存的物種共有的地球。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Policing Hong Kong- 1842-1969 - Insider& 39;s Stories

城市大學 出版
2012/07/01 出版

Hong Kong began its colonial history in 1842 when China ceded Hong Kong Island to Britain. The Hong Kong Police Force was formally set up in 1844 to maintain law and order. To recognise its contribution in handling the 1967 Riots, the Hong Kong Police Force was renamed the Royal Hong Kong Police Force in 1969, turning a new page in the police history. This volume mainly delineates the Hong Kong policing history from 1842 to 1969 through the frontline stories of many police officers. Eighty retired policemen and policewomen, representing different generations, races, ranks and lines of duties, share the views and memories of their police service through individual oral history sessions and group discussions. Their personal recollections and lively anecdotes enable readers to enjoy the excitement and relieve the challenges, the good days and hard times of the police throughout the eras.These accounts mirror the evolution of the Hong Kong Police Force in the decade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a time which drastically reshaped Hong Kong from a British colony to a world city and 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is book is a compelling read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policing or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at large.

9 特價70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代印尼華人的認同:文化、政略與媒體

雲昌耀  著
群學 出版
2012/05/15 出版

揭開遭噤聲的族群歷史,通往被隱沒的創傷記憶 荷蘭殖民者的種族隔離政策,埋下了印尼社會族群隔閡的歷史種子。華人在反殖民運動中的「缺席」,則成了日後族群對立的潛在因素。1998年印尼陷入亞洲金融風暴,蘇哈托政權將華人當成經濟危機的代罪羔羊,造成了大規模的排華暴動,至此族群衝突達到高峰。隨著蘇哈托下台,開啟了華人認同政治的新頁。本書的具體貢獻即是為當代印尼華人的認同提供有價值的解謎。 本書作者交互運用參與觀察、田野訪談、文本分析、口述歷史等研究方法,解析華語教育、華人組織及華文媒體在當代印尼的多元呈現。並突顯華人與原住民之間「想像的界線」,以及二者對彼此的刻板印象與歧視偏見。透過抽絲剝繭般的探索與分析,作者指出認同是持續不斷的形成過程而非實存的狀態,以此拆解各種關於「華人性」的本質化論述與同質性建構。而作者寄寓書中的深刻洞見——沒有真正的優勢族群存在——將是台灣社會最重要的省思。 本書特色 當前台灣社會有42萬名外籍移工,其中印尼籍移工佔有四成,另約有2萬7千名印尼籍配偶在台。然而,台灣人對於印尼這個鄰近國家(有300多個民族、700多種語言,2億4千萬人口分居在6000多個島嶼),其實十分陌生,大多僅限於峇里島的觀光客凝視。 本書承繼當代大師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與人類學巨擘紀爾茲(Clifford Geertz)的「印尼研究」,提供了另一種深刻的全新視角,引領讀者進入這個歷經殖民統治、獨立運動、政治紛擾、族群衝突的國度。 以此關照,台灣族群關係的歷史糾結尚未釐清,新的移民社會已然成形。在政客的隱性操弄及顯性動員,以及媒體的應聲附和與特定支持下,舊的刻板印象未除,新的族群偏見不斷增生。本書的歷史考察與社會分析,將是一面重要的明鏡,映照出台灣認同的結與解。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辭典

本書旨在協助讀者以最省時方法掌握國際關係領域之知識,以修正並增強學習國際關係的能力,且提供具價值的閱讀指引,讓學生可自行擴充相關國際關係知識。透過作者群的用心,參考國內、外權威著作與文獻,編寫詞條並力求周全,使本書成為一本國際關係的參考用書,亦是一本國際關係的工具書。本書之特色在於書中十四項分類(篇)相當完整,除了可協助非相關系所之讀者,在最經濟的時間裡,從詞條中產生對國際關係的初步認識,並提供一些輔助的支援管道,讓同學能透過自修方式,擴充國際關係的相關知識與宏觀的視野。

95 特價3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如何解讀和運用外交辭令:外交官的談話技巧

陳杉林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2/04/01 出版

外交官在發表談話時必須衡量事件的本質,瞭解自己國家的實力與國內外情勢而作出的適當語言表示,就如同一個醫生所開出來的處方看起來很簡單,藥房老闆也懂得那些藥的功用,但除非是醫生,一般人是不能亂開處方的,因為醫生他有專門的學識作基礎,他必須衡量病人的病情及生理狀況來選擇適當的藥方,否則不但治不了病甚至使病情更加惡化。然而醫生用錯了藥,僅是危害個人的生命,而外交官對外交涉或發表不當則將損及國家之生存與發展,其重要性不言可喻,外交官談話攸關國家利益至鉅。本書內容主要在闡述外交官所必須具備的談話技巧,即如何運用適當的語言文字,以期能維護國家利益。作者從三十年的外交工作經驗中,蒐集不少實際運用外交辭令的案例,加以系統的整理和分析,如拜會、交涉、談判、發表聲明、面對媒體等各種不同場合予以分類解說,讀者若能細心研讀必將有助於瞭解國際外交事件之發展。

9 特價21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使於四方:四十年外交生涯回顧

吳仁修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2/04/01 出版

一個生長在偏僻、閉塞的鄉下少年,中學時期熱衷寫詩、築夢,也開始嚮往外交官多采多姿的生活。大學和研究所時,接受完整的外交官養成教育,獲得能量和鼓勵,相信夢想可以成真。作者當處台灣經濟落後、社會尚未多元化之時,能夠考進外交部,令人稱羡。隨後被派前往瓜地馬拉、委內瑞拉、巴拿馬、多明尼加、墨西哥等國服務,在外交前線,殫精竭慮,夙夜匪懈,折衝樽俎,不辱使命。曾經長期生活在瓜國游擊隊暗殺恐怖陰影下、目睹巴拿馬人激烈反美示威,要求收回運河主權、親歷委內瑞拉流血政變,子彈貫穿寓所、在自己座車內,搶匪開槍劫車……等等艱辛、恐怖情況。一般人想像中,外交官總是西裝筆挺,衣香鬢影,翩翩起舞,杯觥交錯,其實也是危險行業,有時禍福難料。作者雖浪跡天涯,四處為家,但夫婦同心齊力,艱苦卓絕;本身勤奮向上,並兼顧子女教育。本書特色★中華民國經社進步和外交演變的縮影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放眼看世界!55分鐘掌握中東多變情勢

鈴木紘司  著
台灣東販 出版
2011/12/24 出版

原油價格高騰、狂人格達費垮台、911恐怖攻擊事件……看似遙遠的世界火藥庫──中東,其實正一點一滴地影響你我的生活!揭開21世紀序幕的,是震驚全世界的「911恐怖攻擊事件」。往前回溯則有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波灣戰爭」。在此之前若提到中東,便感覺那是月下一片沙漠的遙遠國度,和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但70年代「石油危機」的發生,讓人們首次體認到中東的重要性。還記得嗎?由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失敗之後,原本1桶20美元的石油價格,在2008年一度飆升到1桶140美元的高價。這是因為中國、印度等國的崛起,造成能源需求高漲所致,「石油危機」再度到來,中東產油國開始出現「油元集中」的怪現象。就這樣,與世界經濟不景氣正好相反,中東諸國的景氣始終維持在良好的狀態,最近「伊斯蘭金融」、「杜拜驚奇」等詞彙也傳遍全世界,中東在世界上占有愈來愈重要的地位。本書則從地理環境、歷史背景、宗教、政治等多方面進行剖析,揭開這個經過6000年歷史潤色、由眾多國家組成的「中東」諸國的神秘面紗,以及其原油價格高漲與動盪政情對全球的影響。同時詳細介紹中東23個國家的組成背景、政治現況,包括埃及、利比亞、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等等,搭配圖表與地圖的說明,讓讀者得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中東多變情勢。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國的帝國誘惑

博雅書屋 出版
2011/11/25 出版

本書輕鬆地將軍事史融合進外交分析當中,然後提供大家對美國近年來國際處境變化的重要觀察。作者認為,美國已經成為(同時亦將繼續是)自古羅馬帝國以來最強大的一個國家,由此他一方面企圖說明這個單一強權所負擔的重責大任,同時強調小布希政府的外交政策並無助於維繫美國的領導地位。相對於許多歐洲學者,本書作者並未「唱衰」美國霸權,而是透過追溯歐洲與全世界新反美主義興起的根源,去分析其前因後果。正如作者所展現的,基於其無可匹敵的巨大能力,再加上其權力與正當性間的裂縫愈形擴大,以及它所將面臨之無可避免的帝國化誘惑,因此美國其實並不安全。歷史告訴我們,權力將促使反權力的成長。因此,美國這個超級強權將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可說是許多人當前的關注焦點所在。無論如何,作者認為,由於沒有其他國家(中國、歐洲或俄羅斯)能擔負起建構全球秩序的重任,因此美國仍應該儘可能去選擇睿智的政策,來完成其歷史使命。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總論(第三版)

揚智文化 出版
2011/10/01 出版

本書為目前國內有關國際關係學最新、最深入且最廣泛的著作,有助於認識瞭解國際關係的本質、現象及對於世界的影響,由國內學者依其個人專長集體撰寫,適合大學、研究所教學及自學使用。本書內容涵蓋面甚廣,總共十六章,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屬於國際關係理論面的探討,包括「國際關係學的發展」、「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社會建構主義及英國學派」、「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後實證主義學派」、「國際關係的規範論述」等五章。第二部分為傳統國際關係學側重的範疇,包括「外交與決策分析」、「民族主義與恐怖主義」、「軍備管制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之防擴散」、「國際關係視野下的國際組織與國際公法」等四章。第三部分則是當前國際關係學所著重的焦點,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國際貿易與金融」、「全球化的爭辯」、「國際整合與區域主義」、「全球不平等發展」、「國際傳播與國際關係」、「國際環境政治」等七章。全書完整地對國際關係作了整體與全面性的深入介紹及分析。

9 特價5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星軺東來:記美駐華十位大使及一位特使

魏惟儀  著
聯經 出版
2011/02/25 出版

  本書為前駐美大使沈劍虹夫人魏惟儀女士,跟隨沈大使外交生涯數十年,和美國駐華大使特使,及其夫人們之間的互動,所做的紀錄。  這些大使們的生平、個性、家庭、生活、喜好等等,一般人無法窺見,沈夫人觀察細微,文筆優美流暢,和大使及夫人們的相處,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全書讀來彷彿這些人物就在身邊,令人回味再三。

79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國際關係理論

五南 出版
2011/02/02 出版

本書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史上三次大論戰為主線,全面系統的論述了國際關係理論的歷史淵源及其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前後時間跨度80年,內容涵蓋西方近十個學派及其代表人物和幾十種有影響的理論觀點。包括威爾遜的理想主義、摩根索的現實主義和華爾茲的新現實主義等等。作者在書中對各個學派、各主要理論的內容及研究方法作詳盡評述的同時,重點介紹分析了近20年來國際關係理論的最新發展和探索。

95 特價52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青少年也懂的全球化

博雅書屋 出版
2011/01/22 出版

暢銷書《巧克力經濟學》作者又一最新力作!慈愛的父親,對兒女未來世界的關注與期許:  ★年輕人數量下降狀況,史上未見,人口老化現象,各國如何應變?  ★國際交流開放,會影響國內就業率或是導致薪資水平下降?  ★美國勢力與歐洲經濟將有何轉變消長?  ★基因、奈米、複製、新變種病毒和新能源等等,將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全球化對溫室效應與環保有什麼關係?  全球化來自何方?蹤跡何在?又去向何處?  特別是順著全球化滑過而掀起的旋風,它將會引領我們到哪裡?  全國教育界菁英共同推薦  兼具知性、感性與道德性的全球化入門書  全球化並非完全只有好處。但也不像人家極力要使我們相信的那樣,只有數不盡的弊端。客觀而中立的判斷是必要的。記得繫好你的安全帶,因為咱們這趟冒險之旅在好玩之餘,也有其危險性。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歐洲聯盟史

鄒忠科  著 、沈娟娟  著
五南 出版
2011/01/12 出版

  本書作者鄒忠科教授於1970年代在國內完成歐洲研究所學業後,續在歐洲留學並進行學術研究工作,有幸目賭歐盟在1970年代發展停滯期、與1980 年代東歐政治巨變後,歐盟快速統合的發展過程。當時內心非常震撼、感觸良深,留下非常深刻印象。返國任教服務後,期望將歐洲文風鼎盛、重視自由、民主、人權、法治與社會正義的特質帶回國內,除了致力提升學生的國際觀,更希望能夠培養薰陶人文素養。兩位共同作者沈娟娟與蔡裕鎮雖然未能時常造訪歐洲,但研究歐洲統合已有逾十載時間,其間透過閱讀與持續和歐洲學者進行意見交換,獲得不少資訊與寶貴意見,並對歐洲統合保持密切注意與觀察,現已成為歐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歐盟司法與內政合作:反恐議題解析

張福昌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1/01/01 出版

  綜觀歐盟統合的過程,維護內部安全是歐盟的重要目標,尤其是申根區域開放內部邊界允許人員自由流通後,歐盟會員國在面對犯罪問題日益嚴重的壓力下,逐漸採取集體合作的方式共同打擊犯罪,因此促使歐盟內部安全架構漸漸成熟且集體的內部安全合作措施亦慢慢活絡,這些皆是歐洲安全統合史上的重要發展。

79 特價4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國政治與外交:美國、日本、中國與大國關係管理

趙全勝  著
五南 出版
2010/12/01 出版

本書將美國、日本和中國三個大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著重考察這三個國家政治與外交的互動,外交政策發展及其制定過程。同時也就東亞國際關係的演變提出了大國關係管理等一系列分析框架。提到亞太地區的國際關係,就不能不涉及該地區的兩大熱點問題——朝鮮半島與臺灣海峽。這兩大熱點地區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大國利益交錯縱橫的關鍵地區。   本書由四部分所組成。第一部分研究的是美國政治外交與中美關係;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日本的政治外交與中日關係;第三部分的研究物件則為中國外交政策的發展與制定;第四部分專門研究亞太地區的兩大熱點問題,亦即朝鮮半島和臺灣問題,並回歸到大國關係管理這一概念上。本書還討論了台海關係的演變與大陸、臺灣各自政治方向發展之間的相互影響。本書透過對美、日、中三國各自外交政策的分析,提出了大國關係管理、政策制定中的非正規機制等多個理論框架,同時,也對一系列具體政策問題進行了案例考察。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的理論與其應用:入門

宋學文  著
五南 出版
2010/12/01 出版

本書為一本極罕見能夠兼具理論、實務與研究設計的國係關係理論著作。本書最大特色為研究設計,作者以其多年鑽研國際關係理論之心得,將複雜之理論消化後,創建極為精簡且實用之模型並將之應用在實務之分析上,以達到理論研究之最高理想:「一個好的理論必須可解釋過去已發生的事,並分析現在正在發生的事,及能預測未來將發生的事。」本書包含國際關係的基礎理論、理論應用與研究設計,適合對國際關係理論有興趣之入門學生,及有心從事國際關係進階或深度研究學者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中建立一套有系統之研究途徑。

特價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理論

Scott Burch  著
時英 出版
2010/07/03 出版

  本書在英國及各英語系國家是一本非常普及的國際關係教科書,它給予一些歸類為後實證主義的理論學派等同於主流學派的關注。本書引介的11個學派,每一個都享有一章的完整篇幅。從第四章開始所依序提及的學派,在其他的人文社會學科領域或許已廣為人知,但它們在國內的國關理論譯作當中,即使還稱不上完全缺席,至少仍然是不夠開闊的。本書在取材上維持著一種平衡,力求左右兼顧,這對於一本引介性質的書籍來說不可或缺。  本書若能讓讀者感到獲得了洞察國際局勢的新視野,便達成了基本的目標。當然,若能吸引其他人文社會學科背景的人士些許注意而不僅限於國際關係研習者,那將會是一份意外的收穫。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應該如何因應?假想中美兩強的衝突之餘,當我們研析大國政治的理路以界定自身國家戰略的同時,是否因為全盤接受強權政治的國際關係語彙,而無形中窄化了自身的視野及可能的選項?在高度互賴的全球化社會中,國家面對數量暴增、性質複雜的跨國議題漸感左支右絀,權力的場址已從傳統的民族國家,轉移分散至眾多跨國的個人和集體行為者、政府間和非政府國際組織,一個全球公民社會和議題網絡赫然湧現。如同美蘇冷戰核子對峙卻弔詭地帶來兩強間長久的和平,中美衝突也涉及兩個核子強權的對峙。眼前,和平的安全閥仍舊運轉。構築在大國政治格局及平衡現狀之上的和平,為台灣帶來的安全保障不會因強求而更多,也不會因無求而太少。在安全獲得強權秩序保障的前提下,捨棄主權的迷思,不僅代表肯認自我存在的常明之理,更意味國家可透過與全球公民社會的利益連動,深化國際認同及隨之而增的主體性--自我感總是藉著他者的肯認而獲得確立和強化。  缺乏理念的熱情,恐不易推動典範的轉移,遑論真正促成轉變。理念的變革是實踐層次典範轉移的基礎,一位思想家的格言耐人尋味:「哲學家僅以不同的方式闡釋世界,重點在於改變它」﹝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the point is to change it﹞。這句話對於讀者們即將進行的探索之旅具有雙重寓意。首先,本書引介的每個理論學派,都僅是闡釋世界的一種觀點,各有其視野和侷限。其次,若在一個觀點失衡或論述不足的思想環境下,或許引介更多「闡釋世界的方式」本身,就是觸發變革的首要之務。  本書的第四版增加了全新的兩章,分別是Terry Nardin的「國際政治理論」,以及Andrew Linklater的「歷史社會學」。其他各章也經過大幅的修改和更新。  要不是Costas Laoutides和Carla Dunne兩人對於網路的精通,本書的編製過程就不會進行的那麼順利。我們想要再次感謝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的Steven Kennedy和Stephen Wenham兩人的鼓勵。我們的共同作者們的辛勤努力和持續不斷的許諾,是這本專題著作能夠成功的關鍵。本書首版於1996年面世,並且對於那些對國際關係理論感興趣的學子們來說,仍舊是一項重要的資源。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不一樣的戰爭

卜睿哲  著 、歐漢龍  著
博雅書屋 出版
2010/05/22 出版

  華府已經分裂為兩派:有些人認為我們最後會與中國作戰(大多數是保守派),以及另一些人認為這些警告是沒有說服力的,他們甚至提出對於彼此陣營的詆毀言論:「熊貓打擊手」與「熊貓擁抱者」。《不一樣的戰爭》反對兩者,此書警告說,美國與中國接近戰爭的程度,比多數人瞭解的更多,部分是因為中國與台灣可以誤打誤撞,造成雙方都不想要的衝突。從最小的挑釁通往經濟上災難式的超強對峙,這條路很短。  國家安全專家歐漢龍建立起眼光精準的如假包換的聲望,特別是他對於美國介入伊拉克有早先一步的、持續性地先見之明與精準度。《不一樣的戰爭》使他與著名的中國學者卜睿哲一起合作,以評估這項讓他們兩人晚上熬夜的威脅:也就是美國與中國關係的冷淡過程,從只是有戒心,乃至於傷害性的敵對。從現在開始二十年,中國可能成為無可質疑的第二名國際強權,如果中國驚人的發展持續下去,中國很可能在本世界末之前獲得超強地位。因為中國在一九八0年代初期開始探索並發展其經濟潛能,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可依賴的債務持有國、以及低價位商品的來源國。中國或許也成為美國最強有力的外交、經濟與軍事的對手國。在世界舞台上,這種複雜的關係會如何展現?  在《不一樣的戰爭》中,布魯金斯學者卜睿哲與歐漢龍深入探討這種新的演變的危險結果。其他的評論家擔心近來有關於貿易、貨幣政策令人不安的衝突之結果、與伊朗及北韓的關係、爭奪稀有的原油,甚至中國逐漸增長的經濟與軍事力量。卜睿哲與歐漢龍靈巧地釐清這些問題,讓他們在系絡中探討。每一項本身很難成為戰爭的可信的原因。然而,這些每一個原因都會以前導致更有害的環境,在這環境中,要面對這唯一的問題,此問題真正會引發衝突:那就是台灣問題。台灣如星雲般模糊的地位問題,在過去引發了一些危機,並將無止盡地成為中國與美國之間衝突的最可能來源。  累積了過去危機揭露出的事件,有洞察力地分析美國與中國如何經常地無法溝通,以及如何處理一個現任的超強與一個崛起中的競爭者之間不可避免的衝突時,具有爭議性的解決方式。《不一樣的戰爭》對於任何對於美國/中國關係、外交或外交政策以及經爭與衝突之間的細線,有興趣的人來說,是必讀的書。本書特色  台灣火藥庫  距離美國五千英里遠 距離中國一百英里遠  人口只有二千三百萬 面積約是中國及美國的二百五十分之一  卻是最可能引爆美國與中國核武大戰的關鍵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美國說了算:談論世局變化中的美國強權

杭士基  著
博雅書屋 出版
2010/01/25 出版

她是頭號不法國家、不受國際法約束,還公開表示:美國說了算。入侵巴拿馬、入侵伊拉克、轟炸巴基斯坦,美國說了算。違反聯合國憲章、否決安理會決議案……總之,一切美國說了算。杭士基,美國最偉大的異議份子、當代最重要的公共知識份子。對美國「老大心態」最鞭辟入裡的談話。  在這部於二○○六和二○○七年所進行的談話合輯當中,杭士基探索了最為迫切的議題:美國和伊朗、北韓之間的對抗;以──巴衝突的惡化,以及最近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目前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佔領;中國的崛起、拉丁美洲左派力量的成長;以及二○○六年美國期中選舉民主黨的勝選。一如往常,杭士基根據自己堅定的原則和洞見,生動而淺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美國說了算》這本新書來自於長久建立、互相信賴的夥伴關係,並再次彰顯巴薩米安訪談杭士基的能耐無人出其右。這些訪談將會啟發新一代的讀者,以及渴望得知他對於我們目前所面臨許多危機〈包括國內和國外〉最新想法的老杭士基迷。訪談也證實了,對於任何想要瞭解當今世界的人而言,杭士基是無與倫比的資源。杭士基(Noam Chomsky,另譯喬姆斯基)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語言學家、思想家、暢銷書作者,也是非常活躍的政治評論家、對美國帝國主義批評最力之人。一九五五年至今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與哲學系教授。著作等身,超過七十種專書,逾千篇文章,在語言學、哲學與政治上,均有諸多論述;並經常於世界各地發表公開演說。半世紀以來,持續對美國政府的國際外交政策提出尖銳批評,是全球民主運動的標竿性人物,也常成為爭議人物。被喻為「美國最偉大的異議份子」,於2005年獲選為全球百大「公共知識分子」第一名(由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與英國《前景》雜誌合辦)。已出版著作:《911》、《海盜與皇帝》、《論自然與語言》、《恐怖主義文化》、《權力與恐怖》、《媒體操控》、《語言與責任》、《流氓國家》。最新作品有:《霸權與生存》、《失敗的國家》。訪談人:巴薩米安(David Barsamian)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替代性電台」(Alternative Radio,www.alternativeradio.org )的創辦人及台長。曾獲蘭南基金會二○○六年文化自由獎、美國公民自由聯盟辛克萊獨立新聞獎。作品包括《公共廣播衰亡史》、《宣傳與公共心靈:與杭士基談話錄》和《阿馬德:直面帝國》;較早作品有薩依德的訪談錄《筆與劍》和多本杭士基的訪談錄,包括《共同善》、《階級福利》和《異議編年史》等。他也是《進步雜誌》與《Z雜誌》的固定撰稿人。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用愛寫下的外交時光

一隻馬  著
日創社 出版
2010/01/25 出版

天涯海角的守護一本訴說愛的另類外交紀錄,記載著駐外人員及眷屬們在海外為國守護的心情故事。有一群人,默默肩負使命,在世界各角落,用文化的交流、連結了檯面上未逮領域,儘管沒有顯赫的名號、沒有正式的職衛,但他們卻用最優雅與踏實的溫柔力量,撐起了外交半邊天有一群人以台灣為起點,用愛作為動力,向世界啟航,肩負著賦予的使命,遊走於一國又一國之間,有時固定時間來去、有時臨陣受命、有時甚至必須深入險境。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開始,於是,有了這一篇又一篇的浮雲隨筆;一次又一次的遷徙分離,於是有了這一首又一首的天涯之歌。無論是訴說作客他鄉的悲喜際遇、或是描繪駐外人生的風雨心境,這一本記錄了外交官與眷屬們的心情口白,將讓國人對巷這群外交候鳥的真實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記憶……

特價2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外交政策理論分析

Palme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11/01 出版

本書針對國家如何制訂其外交政策提出一個嶄新的理論:兩財貨理論。傳統國際關係研究途徑,例如現實主義,假定國家只有追求一種目標:極大化國家的安全。本書作者認為,我們無法從傳統研究途徑觀察到外交決策者面臨的「取捨」關係;另一方面,倘若假定國家追求多重目標,又將使通則化無法順利進行。因此,本書假定國家透過外交政策追求兩種目標(或財貨):改變現狀財與維持現狀財。現實世界中現狀當然不盡然都符合國家利益,因此本書假定國家有動機保護該國所偏好的現狀,但也意欲改變該國所不樂見的現狀。一國是否有能力維持現狀或改變現狀要受到該國相對國力的限制。由於國力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一國必須在各種政策間做出取捨。「取捨」關係便是兩財貨理論最鮮明的特色。本書除了發展可通則化的理論外,也將理論應用到個案研究上,以解釋該國外交政策或事件,本書展現出兩財貨理論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除了質化研究,本書還藉由嚴謹的邏輯與數學公式推演而導出許多假設,並使用大量統計分析檢測這些假設,誠實地展現出經驗證據是否支持這些假設。這種科學的態度與作法可說是國際關係知識進境的一大進展。本書重要性:上文已經提及,傳統國際關係途徑因只強調國家追求單一目標而未能處理的取捨問題,可在兩財貨理論中有效克服;同時為了追求通則化,假定國家只追求兩項目標。如此一來,我們便能發展出一個通則化的理論,同時又能觀察決策者面臨的取捨難題。在理論推導的過程中,如同個體經濟學裡廠商理論及消費者理論的推導思維模式,本書使用嚴謹的邏輯與數學形式來推導:決策者在面臨有限資源下,如何對所欲追求的目標之間做出取捨。除了在理論上有別於傳統國際關係研究途徑,本書在追求建立科學知識的態度也十分誠實。本書並不僅只停留在理論的推導,同時也依循建立科學知識途徑,推導出可以被否證的假設,進而利用個案研究與大量統計分析等經驗證據來檢證理論是否成立,這是知識累積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步驟。 翻譯必要性:中文世界探討外交政策的著作與譯著並不多。坊間多半是權威學者對特定國家外交政策的研究,例如美國、歐盟或者中國的外交政策研究等,大多為實用取向,較少著墨於理論的解釋。而使用通則化途徑來探討外交政策的嚴謹理論嘗試的新近著作,則很少譯成中文出版。本書的譯介有助國人認知國外學術界的知識進展,且能從中習得研究方法並加以應用。

9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7/10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