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_在黑暗中相遇
1025~1026_2026手帳年曆

相關主題

全球新冷戰?民主與獨裁的臨界點

川普如何影響台海及美中議題?共同來了解全球世界局勢的變化

看更多

台海關鍵字:台海防衛兵推、地緣政治、2027

台海風雲詭譎,戰爭不再是遙遠的新聞。從軍事戰略到地緣政治,世界的目光正緊盯台灣。我們無法選擇風暴是否到來,但可以選擇用知識面對未來。

看更多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世界真的變了!──10個你必須知道的未來

劉必榮  著
先覺 出版
2009/10/29 出版

*21世紀世界大翻轉,全球「重開機」,更新你對世界的看法,搶先認識你將迎向的未來!*掌握國際趨勢大未來,本書解析變動中的趨勢,讓你掌握方向感,在解讀國際新聞、推演台灣未來出路,以及進行全球投資決策時,有更明確的依據!*可讀性最高:以亞洲觀點解讀最新國際情勢,深入淺出的解說,助你輕鬆取得國際觀的通識學分!金融海嘯之後,灰頭土臉的美國如何站起來?油價驚漲又回跌,產油國空歡喜一場?歐巴馬號召反恐,各國冷淡觀望?日本執政黨「換人做做看」,內政外交展現新氣象?世界已經跟你想的不一樣,看新世界不能帶著舊眼光,嶄新的國際觀察,就是你最珍貴的資產!學生必讀! 掌握「看世界的方法」,刻不容緩上班族必讀! 在職充電,成為世界公民的第一步投資人必讀! 國際脈動中,看準熱點,閃避地雷企業家必讀! 拓展國際視野,強化你的競爭優勢廿一世紀伊始,歷經九一一恐怖攻擊、美伊戰爭、全球金融風暴……回過頭一看,國際情勢已發生巨大而深刻的改變。美國不再能獨領風騷,而國際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更因區域強權的參與而顯得複雜難料。劉必榮教授以亞洲觀點解讀最新的變化,在國際權力的板塊移動中,有10個你必須知道的未來:1.歐巴馬總統新上任,能否維持美國的強權地位,繼續領導世界?2.中國在全球矚目中崛起,能否以開發中國家之姿,與美國強權共生?3.歐巴馬將反恐戰場轉移到阿富汗,最後會拖垮美國嗎?4.中東和平,在美國新政府上來後,能露出曙光嗎?5.北韓對南韓一直劍拔弩張,東北亞是否終將一戰?6.印度洋成為各國角逐的新場域,此一兵家必爭之地,誰會勝出?7.美俄關係在冷戰後一直起起伏伏。美國真能在兩國關係上「重新開機」嗎?8.美國居然和委內瑞拉一起指責宏都拉斯政變。美國的拉丁美洲政策有什麼變化?9.日本民主黨上台,日本內外有可能發生劃時代的改變嗎?10.迎接後《京都議定書》時代,國際的環保思維有什麼改變?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

蔡東杰  著
五南 出版
2009/09/01 出版

本書採取多元化的觀察角度,從歐洲擴張與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作為切入點,逐步論述近代以來東亞地區在各個層面上的發展歷程;然後將觀察焦點置於冷戰後期迄今,希望透過引進當前學術界在經濟發展、政治民主化、區域整合與國際安全問題等不同領域的新理論架構。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白頭鷹與大紅龍:美中關係及其對世界的影

余杰  著
晨鐘書局 出版
2009/08/24 出版

本書是余杰關於中美關系問題的一本力作。近年來,余杰多次應邀訪問美國,足亦遍布美國二十多個州的城市與鄉村,與美國政府、國會、教會、大學、新聞媒體、NGO組織以及普通民眾有過諸多接觸和交流。本書收錄余杰在這一領域撰寫的數十篇重要文章。中美關系在中國是一個高度敏感的領域,一般的中國人包括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和移民,許多人都習慣了以高調批評美國來顯示其”政治政確”。一九八九年以來,中共以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為宣傳教育的主軸,對美國的”妖魔化”深入人心。而在此彼伏的反美思潮的背后,是中共刻意誘導的對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的拒絕和排斥。在此背景下向中文世界的讀者正面講述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外交政策,促使中國在邁向民主化的過程中,與美國保持良好而親密的關係,是中國知識分子不可推卸的使命。余杰在書中指出”美國問題”不僅是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環節,更是中國民主化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只有中國實現了民主化,中美兩國才能成為真正的”戰略伙伴”。余杰超越了地緣政治的傳統觀念,認為民主化的中國將成為美國在亞洲最值得信賴的盟友。《白頭鷹與大紅龍》一書,可以幫助中國讀者去除以”反美”為核心的民族主義毒素,並為未來中美關系的發展提供若干富于刺激性的思考。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

王世榕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9/07/03 出版

王世榕出使期間,在瑞士經歷十個人為此案離奇死亡的世紀大案——拉法葉艦案的訴訟審判,從種種台灣的外交困境,更去思考在活力與混亂之中,混沌與秩序之間, 台灣如何發展?如何邁入秩序?如何迎向全球化潮流? 2002 ~ 2008年,王世榕憑藉豐富的涉外經驗,奉派擔任台灣駐瑞士代表,六年期間,歷經拉法葉艦案瑞士帳戶贓款的審理、尋求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的努力、台瑞雙方承認駕照,以及台瑞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杜防逃稅協定等重要外交事件;在台瑞雙方沒有正常的外交關係下,處理這些重大的外交業務,作者發現,來自國內媒體與官僚體系的壓力,竟然比瑞士方面執行「一中政策」更具阻撓力,也感嘆台灣年輕外交官的活力與創造力,可能要在僵化的官僚體系中被埋沒,因此將這六年的駐瑞士經驗撰寫成此書,期待能發揮實質上的影響力,提升台灣在國際外交上的能見度。本書特色◎拉法葉艦案在瑞士法庭的審判過程與各方角力,首度完整曝光。◎我國第一線外交人員的工作實錄,直言國內體制的官僚作風經常扼殺外交人員的鬥志,希望能藉此引發反思,從事改革。◎前台灣駐瑞士代表回憶錄,闡述六年駐外經驗,點明台灣在面對國際困境時該如何因應。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

卜正珉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09/04/14 出版

台灣長期以來,在中國外交打壓與封鎖下,外交處境艱難,甚至在國際組織的參與上,也經常因為中國的杯葛而遭拒於門外。所以我們發展出獨特的「務實外交」,所依靠的正是台灣這幾年來所引以為傲的經濟、自由、民主、多元文化等軟性國力的發揮,而這是本書所探討的「公眾外交」背後「軟性國力」的運用。而本書是國內第一本較為整體性探討「公眾外交」概念與運作的專書,期望透過本書的出版,能為台灣的新聞界、外交界注入一股新的活水,讓台灣外交有更大更寬廣的空間。本書含括公眾外交所涉及的相關理論或知識,係台灣第一本探討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管理的專書,內容除國外機構、學者專家相關學理介紹及研究外,並蒐羅美國、英國、挪威等國外交部門推動公眾外交實例,故理論與實務兼具。全書約26萬字,文字淺顯易懂、條理分明、邏輯清晰。本書適合下列人士參用:政府部門從事涉外事務官員;研究國際關係、外交、兩岸事務大專院校教師及學生;從事國際性非營利或非政府組織人員;其他對國家形象、國際事務有興趣者。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英文版)(胡)

胡祖慶譯  著
五南 出版
2009/04/02 出版

就內容而言,本書試圖涵括所有國際關係當中的主要課題。我們想讓學者、決策者及一般民眾瞭解今天的國際關係是多麼複雜。全球目前有五十億人口、一百九十個國家,以及三千個國際組織。雖然民族國家仍舊是國際舞台的主角,但是其他成員的重要性也不容低估。他們可能加強人與人之間合作或衝突的程度。本書所要反映的就是這個主題。第一部份將介紹國際關係的研究範圍,以及近代國際政治的歷史背景。第二部分著重討論國家在國際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些因素會影響他們的外交政策?各國如何從事國際談判、戰爭和外交?第三部分的研究重點是國際制度。其中包括國際法與國際組織在內。第四部分要討論的是那些力量介入國際爭端的解決過程。其中包括軍備競賽、恐怖主義、國際經濟合作、經濟發展,以及再生性與消耗性資源的管理等等。第五部分除做出結論,同時試圖預測未來(二十一世紀)可能的國際秩序。 就風格而言,我們一方面希望維持本書的學術水準,另一方面試圖提高讀者的學習興趣。質言之,期盼以生動易懂的方式討論最新的理論概念與研究發現。因此,全書附上若干照片、漫畫、統計圖表及個案分析。這些「輔助性資料」不會降低本書的學術水準。相反地,可望替國際政治研究開拓新的視野。

特價5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蕃薯与泡菜:亞洲雙龍台韓經驗比較(平)

彭慧鸞  著
賽尚圖文 出版
2009/01/19 出版

★用九種角度品韓論台他山可以攻錯,經驗可以教學,本書作者群用九個不同角度觀察台灣與韓國,範圍涵括民主化、國家認同、工運、外交、安全、經濟、產業、宗教與文化等,讓讀者們從異同中抽絲剝繭,找出台灣重返榮耀的關鍵。台灣與南韓分別在東亞歷史大洪流中各自發展到了19世紀,是歷史的偶然,讓兩個互不相干的地理區塊有了共同的被殖民經驗。進而從共同的被殖民經驗,發展出看似雷同卻又彼此相異的制度結構與政治發展模式。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和南韓,很容易被二戰後的歷史經驗所誤導,進而以兩者的共通經驗為比較的前提,反而忽略了雙方的差異性。本書作者群從民主化、國家認同、工運、外交、安全、經濟、產業、宗教與文化等角度,深入比較兩個國家在縱向的歷史與橫向的制度結構上的交互作用,進而產生民主化進程、憲政體制運作、經濟發展、文化傳播等政策表現與制度調適上的異同。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歐盟、台灣、中國三邊關係剖析

王萬里  著
五南 出版
2008/12/02 出版

本書在透過理論及實證,剖析自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建以來,歐、中、台邊關係如何受到國際環境、兩岸關係及三個角色本身發展的影響。 除希望有助於台灣研擬出一套更具前瞻性的對歐戰略目標,以增進歐、中、台的國際合作外,也希望兩岸能在新的積極形勢下,借鏡歐盟統合經驗,建構雙方關係的長程發展。

特價4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這就是你面對的全球化

安德列  著 、傅頌  著
博雅書屋 出版
2007/12/01 出版

暢銷書《巧克力經濟學》作者最新力作!作者安德列.傅頌(Andr? Four?ans)繼《巧克力經濟學》之後,又一創新力作。以其溫馨、幽默的慈父筆調,循循善誘讀者們細心觀察世界的經濟脈動,進入經濟研究的領域!不同的是,本次探討的角度廣及生活大小事、環境議題、政治、貧富問題…等,在現今全球化浪潮的襲捲之下,我們下一代將何去何從,能否從這些例子中,找到一條屬於自己該走的路?   再次和17至97歲 想要參與探險的人對話 ? 全球化現象凸顯出種種複雜而敏感的盤根錯雜問題,而這些問題早已被喧嚷的媒體過度簡約了。伴隨而來的還有腎上腺素以及情緒等等比較屬於負面的變數。這次的目標便是要將這些問題看個清楚。因此,我邀請妳一同參與這次的探險,就是為了要發掘出隱藏在咱們社會裡的諸多暗潮,同時也是為了要嘗試預測二十年內妳可能面對各種情況。換言之,就是要更加瞭解這個屬於妳,同時我希望也還能繼續屬於我一段時間的世界。未來數十年內,還會發生什麼事情? 咱們的前途何在?而「貧窮」這個難以啟齒的災難,人們能夠像不時發生的災禍那樣來看待嗎?該怎麼做,才能在人我彼此互相尊重,以及對環境尊重的狀態下發展進步?恰好,環境保護也是咱們這些工業先進國家的責任,包括你我在內的數百萬人都同意這一點。但究竟要怎樣做,才不會落入綠色烏托邦的空想?所以,咱們將有能力「拯救地球」嗎?在全球化、產業遷徙以及新興科技的衝擊之下,咱們的工作以及諸多工作機會,是否也岌岌可危?在低工資國家步步進逼之下,我們的失業率是否注定要居高不下?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美中台三贏彈性和解方案

洪明東  著
時英 出版
2007/08/07 出版

要解決問題,就需溝通、對話,「平等協商」對兩岸而言,應是合理且大家一致期待的對話之基礎。兩岸糾葛至今無解,長期困擾美中台三方是不爭的事實,既然各方都已盡了心,問題卻仍無解,既有的解決構思或辦法顯然都不適用,那麼唯有跳脫舊思維的窠臼,摒棄單向解決之思考模式,以新觀念、新辦法因應才可能有解。「美中台三贏」一書,係一組織化的解決問題之思維結晶,揭示了將「衍繹『一個中國』」、「統一導向與約定式台獨並存」、「過渡性的三部憲法並立」、「版本談判法」等新思維合併運用,建構不預設兩岸最終狀態的「彈性和解方案」,並提出應有搭配式、保留彈性空間之憲改及定義兩岸現狀之呼籲,以及相關憲改即使涉及國號與領土,仍然不是「片面改變現狀」之新論述,將提供各界對台灣前途,兩岸前景一個全新且豁然開朗之思考方向。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穆斯林發現歐洲

立緒 出版
2006/12/29 出版

天下大國的視野轉換 本書反轉一向以西方強勢文化觀點所看待的世界 伊斯蘭與基督宗教這兩兄弟間的鬥爭由來已久,歷經數個世紀乃至上千年,兩者間重要的親緣關係反而常遭忽略。 兩者在猶太和希臘傳統,以及更古老的中東文明中,具有共同的根源。但兩者的信徒懷抱著堅定信仰,自視為神的終極真理的唯一擁有者,因而賦有向全人類宣教的使命,而不管手段為何。 這兩個要求權力的宗教之間,歷史上彼此糾纏,神學方面大同小異,地理上相互比鄰,因此,衝突時事在所難免。穆斯林在歷史上曾經以其強勢文化觀點來看待歐洲在西方的傳統歷史中,「發現」一詞通常是用在描述這樣的過程,即歐洲(尤其西歐)人由十五世紀開始,汲汲於發現世界各個角落。本書的主題則有別於此,亦即「發現」的意義有所異同。這個「發現」開始得較早,但繼續得較晚,在該過程中,歐洲人並非發現陌生、遙遠地方蠻族的人,而是本身是受到來自回教國家的勘查者所發現與觀察的化外之民。 中世紀時阿拉伯回教世界的文明,在在都超越基督教歐洲。在數學、醫學乃至整個科學方面,學會阿拉伯文就可接觸到當時最先進的知識。世界一流的中東史家柏納.路易斯教授,以翻轉西方學者心目中傳統的焦點之氣勢,探討了回教徒對西方認知的來源與性質。這部生動活潑的作品,勾勒數世紀以來歐洲與伊斯蘭種種彼此影響的微妙方式,以回教徒觀點重述了像是圖爾戰役、十字軍東征、勒班陀戰役,和維也納之圍等廣為人知的歷史事件。作者引述伊斯蘭學者專家的史料,描述他們對西方文物的觀感,像是對庭園、繪畫、議會、衛生、儀態,乃至婦女衣領等等的印象。 本書已迻譯為多國語文,計有法文、德文、義大利文、日文,和土耳其文、波斯文、印尼文,以及伊斯蘭世界的其他語文。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思想(3):天下.東亞.台灣

聯經  著
聯經 出版
2006/10/24 出版

文化與政治的滲透合一,影響非常廣遠。「文化政治」成為時尚之後,原有的政治形式與文化意識,都被迫有所調整。例如,身分認同議題在今天的支配力量,早已取代了階級鬥爭、資源分配等傳統訴求。認同議題所帶出的後殖民反思,也正在重整傳統的國族、區域與帝國的意識。文化主體的無形多變,甚至於剝奪了政黨與社會運動的代言資格。最重要的是:由於文化在本質上具有特殊性,文化政治所孕育的政治訴求,往往注定成為以「特殊」為訴求的政治,挑戰「霸權」的「普遍」姿態。從北美洲的多元文化主義,到中國大陸新興的大國意識,都反映著這個趨勢。中、日、韓有關亞洲或東亞的意識,同樣是文化政治的一課,近年來喧騰一時,台灣卻只有陳光興等少數學者出力耕耘。台灣豈不是東亞的一環嗎?可是「台灣意識」卻始終無法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東亞身分,東亞也不清楚如何面對台灣的真實存在。說起來,東亞意識的歷史,同樣充斥著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撕扯:它的用意是在抵禦西方現代性、建立區域霸權,還是「為東方王道之干城」,似乎注定是曖昧的。本期《思想》所收錄的專輯文章,當然無足以呈現問題的全貌,例如孫文所強調的大亞洲主義、尤其近年中國大陸學者的熱烈討論,都告闕如。不過介紹韓、日的觀點、插入台灣的反省,多少可以顯現這個問題的豐富與迫切,或可望引起台灣知識分子的興趣。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的基礎

Nicholso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6/03/01 出版

本書原文書第二版做了相當程度的改寫,並新增加了「後實證主義理論」、「全球化」兩章全新的章節。本書引導讀者思考一些涉及國際關係研究的最新途徑,它幫助讀者澄清國家、民族與政府三者之間的差異,介紹跨越疆界的跨國組織,簡述過去一百年來的歷史並全球化的發展過程,分析國際關係重要的學派,討論全球政治經濟的關係,以及和平、戰爭與安全、全球環境、國際道德規範等議題,是一本相當簡明的國際關係入入門書。

9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歷史的錯誤:台美中關係探源

玉山社 出版
2006/02/13 出版

美國和自由國家的全球戰略導致對台美中關係的歷史錯誤,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  這一重大歷史錯誤如果繼續「維持現狀」不予改正,將會造成怎樣的歷史災難?   二○○五年三月十九日,美國國務卿萊斯在東京發表演說,在她遍歷亞洲民主制度國家時,遺漏了最重要的民主台灣。她犯了一個歷史性的錯誤,而且不是無意的。美國由於害怕共產中國的獨裁者不高興,而不敢正視民主台灣存在的事實,這是世界現代史上最荒唐的故事,而這個荒唐的故事則有其遠因與近因。  遠因是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一九四五年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勝利時,與史達林簽訂了《雅爾達協定》,背棄了先前簽訂的《大西洋憲章》的自由目標,確立了戰後強權之間劃分勢力範圍的「力量平衡」,將世界一分為二,從而使史達林得以建立從東歐到朝鮮半島的大帝國;使「東方」世界的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被剝奪了選擇自由制度的權利,長期淪於奴役制度壓迫之下,也使中國和台灣人民失去了建立自由、民主、獨立國家的歷史機會。  近因是自美國總統尼克森開始,為了圍堵蘇聯軍事擴張,從支持台灣的國民黨獨裁政權對抗共產中國,轉而同共產中國聯手制衡蘇聯。這種強權之間新一輪的「力量平衡」,使得美國的台灣政策,淪為美國政府取悅共產中國獨裁者時的一份紅利。  本書將從雅爾達戰時會議如何背叛《大西洋憲章》的自由價值這個源頭開始,指出美國和自由國家的全球戰略導致對台美中關係的歷史錯誤,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這一重大歷史錯誤如果繼續「維持現狀」不予改正,將會造成怎樣的歷史災難?以及美國與自由國家應當如何改正歷史錯誤,才能有「不可熄滅的自由之火抵達世界最黑暗的角落」的「那一天」?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南北韓,統一必亡

朴成祚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06/01/10 出版

本書從「南韓與北韓是不同樣民族」的宣言開始。半世紀在不同的理念下分開來生活的南北韓老百姓,他們之間已經有又厚又高的牆壁。為了統一,應該先忘掉民族概念,正確地理解北韓後擬定統一方案。  本書批評現在韓國政府的統一政策。韓國政府除了北韓體系的分析以外,對於北韓社會的研究的確不夠,甚至對統一以後得一起生活的北韓老百姓一竅不通。反而,政府與媒體造成的幻想在整個社會上導致誤解。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政府只是強調民族情緒,北韓政府已經占著優勢。如果達成統一,一切都會圓滿地解決,這樣的想法不讓我們正確地看到統一問題。本書特色1. 本書是以德國人在北韓當地親身體驗的報告為基礎,來分析北韓的現況,並為因應南北韓的交流與統一提供新的觀察角度。2. 本書的立論極具說服力,採證了東西德統一前後巨大的經濟、社會和心理差距,並引用了德國人觀察北韓後的真實觀感。作者不僅用經濟數據說明統一後的德國是多麼失敗,也探索東西德不同制度、文化所造成的心理分裂,發現原來彼此如此不同。3. 本書很多篇幅在舉證北韓人的生活方式、制度、文化造成的北韓人格,是統一必亡的原因。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全球政治經濟學

Rone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6/01/01 出版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既深且巨。本書因應需求,適時針對全球政治經濟學當代的主要理論,提供最新、全面而精簡的整理摘要,並釐清當中的爭論議題與新方向。第一部份鎖定探討六個核心概念:國家、公司、資本、權力、勞工及全球化。第二部份精選了第一流的理論與研究途徑:理性選擇、新制度主義、建構主義、新馬克斯主義、後現代論述,以及在博奕理論、公共選擇理論、發展理論的歷史社會學等方面的新進展。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歐洲共同體法導論

陳麗娟  著
五南 出版
2005/06/01 出版

  歐洲聯盟於2004年5月1日完成第五次擴大,會員國增至25個,歐洲聯盟在國際社會愈來愈重要,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闡述歐洲共同體與歐洲聯盟的形成、發展、組織架構、立法程序、司法制度,在國際法上的地位。

特價4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近代中國政治外交史

土反野正高  著 、劉崇稜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5/04/01 出版

羅素曾謂:「既然中國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因而即使中國人不對其他國家的人產生影響,中國的問題本身也是一個意義深遠的重要問題。事實上,中國的事態發展無論如何也會對整個世界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本書係補訂作者講授「亞洲政治外交史」之完整講義,並在書後加列詳細文獻解題(即「文獻導論」)而成,是一部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政治外交史。而作為中國政治外交史概說的特徵,在其內容從瓦斯科‧達‧伽馬到五四運動,直溯近代中國對外關係的起點,乃至中國的內政動亂均有敘述,是為研究近代中國的入門書。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後殖民理論

Bart Moore-G  著
聯經 出版
2005/01/07 出版

後殖民文化分析模式是當代顯學,關於其地位與價值,晚近爭議頗多。後殖民理論多方面受到挑戰,有人質疑其跨學門研究的能力,有人以其坐落西方學院而懷疑其政治立場,有人非難它對他種後殖民分析隱含權力意志,爭辯每每熱烈激昂,甚至流於人身攻擊,議題本身反而淹沒不彰。Bart Moore-Gilbert此書是這個領域迄今最全面、最易讀的綜論。他以清晰的系統條理,檢視後殖民理論遭遇的異議,揭露論辯雙方簡化與誇大之處,詳述西方學院如何研究文化與殖民主義之間的關係,以及這研究形成的傳統,說明不滿之士如何從後殖民分析另闢蹊徑。全書專論史碧瓦克、薩依德、巴巴三位後殖民理論巨擘,細心耙梳三人複雜逗人深思的著作,衡量他們面對的歐洲中心主義、文筆晦澀難解等批評。書中並且評估後殖民理論與其他後殖民批評重疊與歧異之處。最後,作者思考後殖民理論可以如何與各種不同的壓迫史建立關連,並且點出理論可以如何與團結、聯盟等政治問題結合,共同繼續奮鬥追求文化的去殖民化。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北韓的關係與統一

朱松柏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12/01 出版

南北韓自一九四五年八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分裂至今已逾半個世紀。雙方一直為了改善南北關係和實現統一,自一九七○年代開始即在政府主導下展開一系列的接觸與談判。七○年代有「南北調整委員會」與「紅十字會」會談;八○年代有「經濟會議」、「紅十字會會談」、「體育會談」;九○年代則有「總理級會議」,並簽署「和解、互不侵犯、交流合作協議書」與「朝鮮半島非核化宣言」,及至二○○○年六月南北韓更舉行歷史性的高峰會談,簽署劃時代的協定,不僅終結朝鮮半島歷經半世紀的冷戰結構,而且開啟南北韓「和平、和解、合作」與最終邁向國家統一的新紀元。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歐盟外交政策與對外關係

陳勁  著
五南 出版
2004/09/02 出版

隨著歐洲聯盟在所屬機構、權限、功能及預算不斷穩定的成長,即使是當年在二十世紀五O年代致力於創立歐洲共同體諸多人士心中尚為夢想之理念,對照現今二十 一世紀歐洲聯盟在對內統合與對外經貿、開發援助、外交及安全事務各領域工作之拓展與成就,可說已經在相當程度上獲得實現。 正是因為歐洲聯盟潛在之實力不斷 地增加,歐盟各項對外政治、經濟、軍事安全政策之任何變化或調整,對於世界上其他工業化先進國家及開發中國家,都會造成甚大的直接與間接影響。因此,針對 歐盟目前與未來對外經貿政策、援助開發政策、及外交安全政策,做好適切而且周詳的觀察分析與整體評估,對於世界各國之產官學者都有其重要的意義。

特價4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

李恩涵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08/01 出版

本書係著者近二十多年來,所撰寫有關代中國外交史事之論文集。自清末民初國人之開始探究我國外交史事的真蘊與其性質,以及以了解近五十年來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教授研究中國近現代(外交)的一些特徵,作為開端。其後,在簡略研討了清初康熙皇朝早期有效遏制住俄羅斯自西伯利亞南侵黑龍江流域的尼布楚條約(1689)之後,即進而探索清季自強活動期間(1860-1894),由於中國在應付外交、內政諸問題時所標榜奮鬥的目標不高與所獲的成就不大,導致為同時期內也在自強變革勝我一籌的東鄰日本所暗算而被擊敗的一些因素──這就是本書第四篇論文的探討主題之所在。此外,本書也對1895-1899年間列強在中國的「利權爭奪戰」,以及1911-1928年間北洋政府的「條約外交」與南方諸軍攻府的「革命外交」與1928-1937年間南京國民政府致力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諸項外交努力,分予探究。在最後的四篇論文中,著者也就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193-1937-1945)與戰後國共戰爭中的一項關鍵性事件以及中共建國後對東南亞華人的新政策等問題,予以探討。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理論的啟蒙與反思

李英明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4/07/06 出版

前半部著重在對方法論上的探討,主要上探討國際關係中結構概念的形成,以及如何藉由結構博奕的概念走出傳統理性博奕的困境;後半部份則涉及對國際政治理論認識論和本體論的探討,特別是著重由民族國家向全球整體概念過渡的概念如何可能,說明全球治理的未來發展以及全球作為一個國際關係新面向的可能。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歐盟的深化與廣化

施正峰  著
前衛 出版
2004/06/25 出版

序/洪鎌德歐盟東擴對貿易與直接投資影響之研究/李顯峰歐盟擴大與深化之法律課題/王泰銓歐盟東擴對俄羅斯經貿的影響/魏百谷中東歐國家加入歐洲聯盟的意義及其影響/洪茂雄歐盟與美國之間的戰略競爭與合作:伊拉克案例的觀察/陳文賢歐盟東擴政策的地緣政治佈局與意義/吳志中歐盟整合後的歐洲認同/施正鋒歐盟公民社會的發展與危機/林信華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

許志嘉  著
生智 出版
2004/06/07 出版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岫廬論世局

王雲五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04/20 出版
8 特價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岫廬論國是

王雲五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04/20 出版
79 特價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新論

李國威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4/04/20 出版

本書採用傳統與行為學派各家之長,來研究國際關係。共分四篇,計十五章。第一篇對國際關係的研究、發展與理論的建立作一簡述(第一章)。第二篇分析國際關係裡的角色(二與三章)。第三篇論國際體系,為國際關係裡角色的國際舞臺(第四章)。國際關係裡有衝突與合作,它顯示在不同時地的國際問題上,是為第四篇政治的主題(五至十五章)。本書可作大學教材並為一般讀物。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博愛路162號到介壽路2號《外交史話》

卜幼夫  著
御書房 出版
2004/03/01 出版

民國38年國府遷台後,外交部落腳於博愛路162號,而後再喬遷至介壽路2號〈今凱達格蘭大道〉的現址。展望雜誌社社長、資深媒體人卜幼夫,將半個多世紀以來,採訪我國重大外交事件的親身經歷所聞,按照政府遷台後15位歷任外部長的任期序列,以詳實之筆記載還原了諸多外交事件的經過始末。歷史是以兩個不同的階層進行,一個是事件階層〈是由新聞事件組成〉,也就是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所稱的事件歷史;另外一個是趨勢階層,布勞岱稱其為『長時間』。卜幼夫將每個影響當時時局甚鉅的新聞事件,予以彙編集結後,就浮現了大時代的長時間脈動。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戰爭沒有發生

馮建三  著
唐山出版社 出版
2004/02/09 出版

「戰爭」一詞多少帶有勢均力敵,或交戰各方對彼此仍有強弱的還擊能力,但,美英出兵伊拉克這場武裝衝突的雙方,力量懸殊,伊拉克並無回手之能,世人皆知。既然如此,與其說是波灣、伊拉克或美英第二次戰爭,不如說這是一次狩獵,既然是狩獵,那戰爭也就沒有發生,雖然伊拉克的生靈與國土受創既重且深。   台社研季刊社盡其所能密切助益臺灣內外局勢的發展、盡量保留並編輯這段期間的電郵通訊及文件,將3月起《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臺灣日報》與《聯合報》的相關報導與評論逐次蒐集剪貼,以做為編輯本書的重要參考。   期望能以文字的保存與傳播,盡量廣泛且深入地提供認知事局的角度,逐次累積與建立臺灣對戰爭的反省與批判之傳統,以國際主義的金懷與行動,抵抗強權,關注各地的受害生命,培育感同其苦楚的移情能力。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組織管理

朱景鵬  著
聯經 出版
2004/01/05 出版

1990年代初期冷戰結束,國際組織發展產生重大的變遷。蘇聯集團崩解、美國霸權主義興起、全球化及區域主義浪潮席捲、全球公民意識成長、非國家行為者涉入,以及跨國性的政經文化關係網絡形成等,都顯示出國際社會因國際體系轉變,形成更多元層次的互賴關係。在此波轉軌過程中,全球化是促動國際組織成為穩定國際秩序的重要元素。   本書以全球化、區域化發展主流趨勢的觀點,作為貫穿全書的核心。在國際組織方面,以全球治理、區域主義、跨國性行為者的發展,作為分析與國際組織發展之關聯性,並探討其體系結構與運作。此外,以歐盟組織為個案分析對象,希望藉此深入探討其發展、體系、結構、運作、決策、立法、預算及對外關係等層面,因該組織未來發展凸顯出邁向全球化行為者的企圖與戰略。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恐慌,在政治瘟疫蔓延時

高志文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3/12/08 出版

台灣在SARS流行期間出現的許多荒謬、不可思議現象,並沒有在新加坡、越南、多倫多,甚至疫情最慘重的香港發生。 台灣所有SARS失序與荒謬的表現,總結其原因,是一些指標性政治與專業人士,有意或無知地將SARS激化為巨大的社會風險;媒體與不知情的決策官員,進一步擴大SARS防疫戰線與嚴格措施,以期控制這個被誇大的風險。   事過境遷,回顧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確定的是──SARS風暴,SARS冠狀病毒並非主角,恐慌才是。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起飛與沈淪

蔣神騰  著
蔣神騰 出版
2003/12/02 出版

九十年代是台灣人抉擇的年代,要選擇起飛或沉淪,將考驗台灣人的智慧. 台灣已經面臨歷史轉戾點,台灣人是要當子孫心目中偉大的英雄?還是要做後代子孫的罪人?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印巴關係與南亞安全:中共的觀點

王良能  著
唐山出版社 出版
2003/11/30 出版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實現大同理想的大世界

玄同 出版
2003/11/26 出版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從麻將桌到柏克萊

王莉民  著 、劉無雙  著
印刻 出版
2003/11/05 出版

這本書分兩部分,由母女共同寫作而成,藉由母女不同的角度,回憶親子相處過程以及移民美國的點點滴滴。樂觀開朗的父親、大而化之的母親、乖巧聰慧的姊姊、特立獨行的妹妹,作者以輕鬆的筆法,讓每個家庭成員活靈活現躍然紙上。《王莉民篇》  牌桌上的教育、自製嬰兒食品、拒絕心靈污染、迷路的小羊、媽媽偏心、學習為人父母、受傷的小海豚、祖孫衝突、我的小飛象、老劉是家中的支柱、白癡爸爸天才女兒、南加州的FOB媽媽、光身子睡覺的爸爸、感謝翹臀珍、找個男人好上床、初戀滑鐵盧、春風小花癡、生生世世母女情《劉無雙篇》  我的三個媽、我家的陽光男孩、懷念的星期天、爸爸的襪子眠、媽媽的另類教育、教學相長、收回的恭喜、高中求學、為申請大學加分、準備SAT考試、選擇學校、新鮮人十五磅、我的好姊姊、良師益友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際關係

劉富本著  著
五南 出版
2003/11/01 出版
95 特價4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家與國際關係

John M.Hobso  著
弘智 出版
2003/09/08 出版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干涉主義:科索沃案例議題研究

謝福助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3/09/01 出版

科索沃,這個鮮為人知的彈丸之地,卻受到有世界霸權之稱的美國,與最強大的軍事聯盟北約組織,以「免於人道災難」為由,發動戰火予以炮轟。若真是如此,何以那些因內戰或政府暴力鎮壓造成死傷枕藉的國家,未因同樣理由受到強權「關愛的眼神」?美國與北約組織的干涉,是真基於人道?抑或是基於自身利益?本書自「人道」、「干涉」兩概念切入。在人權意識高漲的今日,人權問題是否仍屬於國內問題?國際社會的人道干涉是正義?還是利益?又何謂新干涉主義?本書以科索沃為例,自上述問題點切入,期能解析來自巴爾幹半島、北約組織與強權美國三者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95 特價1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

李英明  著
生智 出版
2003/05/01 出版

本書由反思與重構全球化下本體論、知識論與方法論的角度下手,分析在全球化下應當如何看待人類處境與時代發展的問題。 同時結合後殖民論述,探討在全球化架構下,後殖民論述的實際應用與應識面對的幾個論述上的盲點,包括思想文化的互動雜交,企業管理的多元模式以及殖民與解殖的辯證發展。 書中企圖通過對全球化架構與後殖民論述的結合,以辯證思維和多元因果來解構和取代傳統二元對立與單線因果的思維邏輯,為全球化的現在與未來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思考與論釋的面向。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

莫大華  著
時英 出版
2003/03/31 出版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美中對決的時代來了

宮崎正弘  著
前衛 出版
2003/03/10 出版

觀察近來中國的舉動,我們將可發現共產主義教條不知何時已被遺忘,中國人隱藏起真正的姿態,內心急遽地強化著無盡的物質慾望,一心追求經濟的豐足,從而大膽導入「中國社會主義式的資本主義」,口稱「改革開放」而從世界各地聚集資金,如電光火石般地迅速引進最先端的技術。但正當眾人皆注目其迎向外國的笑臉時,中國有時卻會突然變臉高喊:「不放棄對台灣的軍事攻擊」,「無論何時都要收回台灣」,「日本應該再道歉」,「美國太過放肆驕縱」等,展現難以收拾的狂熱民族主義--此即所謂中華思想的前近代性,此種態度使世界陷入不安。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冷戰後美國的南亞政策

周煦  著
生智 出版
2003/01/01 出版

本書的重點在說明印度、巴基斯坦兩國對喀什米爾之爭的原因和經過,分析美國自冷戰時期以來對印、巴兩國政策的目的和演變,指出美國常隨其全球戰略的變動而調整對印、巴兩國的政策,但始終面臨下列的難題:既需要重視印度,又不能忽視巴基斯坦;既無力化解喀什米爾之爭,又無法阻止兩國發展核武和飛彈,導致南亞數度有核武之虞。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實主義與國際關係

Jack Donnell  著
弘智 出版
2002/09/05 出版

以後再看到現實主義的論著時,就知道哪一個作者的理論,可以擺在哪一個格子裡面,藉此掌握整個理論的發展脈絡,建立起對現實主義宏觀的全局關照。 現實主義是國際關係中相當重要的傳統。儘管許多人對現實主義提出批評,包括本書作者在內,都認為現實主義有過度誇張的論點,但無可否認,許多政治決策者都或多或少,承認自己是現實主義者。現實主義固然不能幫助我們在事後解釋,為什麼國際事件沒有照我們所預測的方向發展,但它卻能在我們採取行動之前,幫助我們做外交決策的思考。 理論無論新舊,都能給我們不同的啟發。這也是看這本書的樂趣:初入門者,可以藉此了解現實主義各派間的定位,而已經深入了解者,又可以藉此對各家理論做一有系統的快速複習,掩卷沉思之際,或也能激盪出一些新的思考。而德源的譯筆流暢,讓閱讀翻譯書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更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我也願意把這本好書,推薦給所有對國際關係有興趣、想深入了解現實主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朋友。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權與國際關係

David P.Fors  著
弘智 出版
2002/09/05 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其實才是國際人權理念發展及實踐的重要時期,五十多年來國際上建構了許多重要的人權機制及條約,這些人權機制及條約形成了國際人權系統,當然這也就牽涉國際人權規範的形成與實踐。而國際人權條約涉及各種權利議題,諸如政治權、經濟權、發展權等,人權實踐者更可能擴及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國家、非政府組織及跨國公司,因為國際人權之研究有關龐大的議題及多元實踐者,剛入門者非常需要一本精簡扼要之導論書籍,而Forsythe教授的《人權與國際關係》正是屬於這種類型之作品,因為此書可說是Forsythe教授三十多年來研究成果的精華濃縮,其以洗鍊之筆法與結構探討國際人權規範之形成及實踐,無疑地是一本重要的國際人權書籍。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政治外交層面看南錐禿鷹行動引發之人權爭

邱稔壤  著
印刻 出版
2002/09/01 出版

位於南美洲的南錐國家,在冷戰期間普遍存在軍政府侵害人權的問題。不過在各國無意或無力究辦的的情況下,真相調查和全民和解也就難以徹底。然而一九七○年代中期,由智利邀集南錐各國情報機構,發動跨國掃蕩異議份子的「禿鷹行動」,在主謀皮諾契於一九九八年十月於倫敦被捕後;南錐各國在「骯髒戰爭」下的人權受難者家屬,以及有公民因禿鷹行動而受害的歐洲國家,皆將審訊皮諾契一事,當成是討回公道和完成國際司法正義的指標。 美國政府並應各界要求,陸續釋出當年美國在智利秘密行動的檔案。 由於本書完成之時,皮諾契雖已被釋回智利,卻尚未接受法律的制裁。在此一牽涉外交史、國際組織、國際公法的研究當中,筆者雖以禿鷹行動主謀皮諾契的起落為核心;不過全書鋪陳的重點,在探索其錯綜複雜的政治與外交層面,所衍生的國際關係議題,而不是經由技術與法律層面,研究人權法案的適用和皮諾契的罪刑問題。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巨變中的強權戰略

吳東林  著
時英 出版
2002/09/01 出版

本書提供了一個十分有價值的思考面向;同時,本書所涵蓋的五十餘年國際政治、軍事、經濟互動,以及美、中之間五十餘年來合縱連橫對台灣國防、外交、經貿的影響分析,對當前關心台灣安全的主政者與每一個國民,或從事戰後國際關係及體系結構學理研究者,亦提供了十分廣泛、完整的背景資料與參考價值。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

臺灣麥克 出版
2002/08/30 出版

樓高約1,360英呎,每一邊長196英呎,各有110層樓、104座電梯,地基深度達69英呎,共有4萬3千個窗戶,曾是紐約最顯眼的標誌,宛如飄浮於半空中的現代哥德式大教堂,是象徵紐約的傲氣與創造活力最閃亮圖像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星大樓。2001年9月11日,在世人難以置信的目光注視下,崩塌了。成千上萬無辜的性命葬身瓦礫堆中,就連都會文明生活感也被埋葬了。那一天,超乎想像的惡夢變成事實。為了紀念這項卓越的工程,本書不僅提供壯觀的照片,並回顧雙子星塔短暫卻光輝的歷史。

9 特價62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8/10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