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熱賣排行榜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傳播大師

鄭貞銘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4/08/01 出版

「傳播學」在學術領域中,屬於後進而又發展迅速的學科,今已漸成「顯學」;由於傳播涉及多種社會學科領域,致有不同學科權威教授從不同角度研究與人類傳播 之相關行為,且有重大發現,為「傳播學」之研究奠定堅實基礎,他們可謂是「傳播學」之先驅者、組織者與研究者,對此一學科提供重要貢獻;如同其他學科一 樣,傳播學也有許多大師,他們在形成傳播學與其相關學科的領域中,提出許多有價值的理論,為學術研究做出重大貢獻;這些理論,或有不同爭議,但都在傳播研 究中提供不同的價值。 這些重要人物包括:拉查斯斐(Paul F. Lazarsfeld)、拉斯威爾(Harold Lasswell)、李溫(黎文)(Kurt Lewin)、索緒爾(Saussure)、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麥克魯漢(H. Marshall Mcluhan)、賀夫蘭(Carl Hovland)、克拉柏(Joseph T. Klapper)、羅傑斯(Everett M. Rogers)、霍爾(Stuart Hall)、諾爾紐曼(F. Noelle Neumann)、施蘭謨(Wiber Schramn)、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與馬克斯(Karl Marx)。 本書特色 ★臺灣重量級傳播學者鄭貞銘親撰整理,是進入傳播學領域不可或缺的領航書。 ★一次瞭解全球15位奠定傳播學新聞學基礎重要人物,及其理論的傳播學專書。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編輯到底在幹嘛:企劃、選題、行銷、通路、電子書全都得會

王乾任  著
釀出版 出版
2014/07/19 出版

史上最完整出版人の養成祕笈! 台灣出版產業完全攻略! 編輯工作真輕鬆,只要盯著文字看? 寫書編書真簡單,印好就能躺著賺? 網路社群電子書,是什麼?能吃嗎? 面對新時代與無法複製的每一本產品,你該怎麼成功?資深出版觀察家王乾任帶您在書中深入企劃、選題、行銷、通路、電子書等環節:掌握上游「出版社」的 編輯、企劃、美編、排版、印務,中游「經銷商」的業務,下游「通路書店」的一線服務,回顧出版政策,展望數位趨勢。身為編輯或出版從業人員,每一個出版環 節你都得知道! 本書特色 1.第一本完整介紹『台灣出版產業』的專書!本書詳細介紹出版產業的各個環節,具實用性,從作者、讀者、書店店員、經銷業務、行銷企畫編輯,都涵蓋在內,讀者群廣。   2.作者王乾任長期在「台灣出版資訊網」的定期電子報發表專文,對於出版產業的觀察深獲專業肯定。 3.本書獲聯合發行公司總經理林建仲、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陳夏民、中華民國圖書發行協進會理事長羅愛萍聯合推薦。 名人推薦 林建仲,陳夏民,羅愛萍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人文出版社18家及其出版環境

文訊 出版
2014/07/12 出版

本書收錄原發表於《文訊》雜誌上的「資深人文出版社」系列報導及專題文章,介紹成立時間超過30年的人文出版社18家,以及70、80年代的書市、書展, 逐一深入探勘其發展與現況,對較早時期的人文出版境況有更具體的全面性掌握,期能對台灣的文化出版,建構起更完整而動態的紀錄。 18家人文出版社: 文星(書店、出版與雜誌) 《大學雜誌》與環宇出版社 水牛出版社 里仁書局 雄獅圖書公司 正中書局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春暉出版社 遠東圖書公司 大安出版社 允晨文化公司 前衛出版社 國語日報 出版家與《愛書人》 瑞成書局 第一出版社 仙人掌出版社 星光出版社 中國書城與國際學舍全國書展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受歡迎新聞與影視的公共意涵

陳盈盈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4/07/01 出版

本書是作者從傳播學研究出發,作者以過去擔任國會、黨政記者經驗對國家政策與公民社會發展的關切,觀察美國最受歡迎新聞與最受歡迎的台灣電影與深受美國年輕人喜愛的諷刺時事秀的解讀,本書涵蓋採取量化方法分析網路新聞,並以質化的方法分析打敗好萊塢大片的台灣電影、收視率打敗專業新聞的美國假新聞諷刺秀,部分論文則以文化研究觀點,觀察消費現象,或以文化經濟解讀政府發展影視產業的邏輯盲點與建議。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國文天地300期總目暨分類目錄

萬卷樓 出版
2014/07/01 出版

《國文天地》創刊於一九八五年六月,遵照立刊宗旨:「發揚中國文化、普及文史知識、輔助國文教學」繼續進行文化的推廣,以月刊形式發行,至今已出版超過三百期,刊載了近萬篇的論文、札記或文學創作。為了方便讀者檢索參考,爰編輯《國文天地300期總目暨分類目錄》。本目錄分為三部分。第一個部分「總目錄」,各條目依據刊載之卷期、頁數等順序排列,以呈現各期雜誌收錄之情況;第二個部分「分類目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把議題相近的文章放在一起,方便讀者檢索運用;第三部分「作者索引」,將同一位作者在《國文天地》雜誌上發表之各篇文章的流水號放在一起,讀者可以利用流水號在「分類目錄」中找到需要的文章。適逢《國文天地》週年,藉此機緣將以往刊載論著加以整理,以供讀者檢索引用、嘉惠士林學界,展現其文化推廣成果。

9 特價18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新聞是這樣跑出來的:衝撞第一現場的理性與感性

黃逸卿  著
遠流 出版
2014/06/01 出版

這裡看不到煽惑的新聞報導, 只有第一現場的真相與漏網, 以及第一線記者最真實的心。 本書是新聞主播黃逸卿投入媒體工作十多年的第一手告白與省思。 憑著一股新聞魂,黃逸卿衝鋒陷陣搶新聞,不斷超越自己身心的極限。不論是前總統李登輝訪日行程的獨家畫面、倒扁現場瘋狂連線導致無法如廁的荒誕、大膽前進情色圈卻在訪後遭飛車追逐的驚險……所有電視上看不到的驚險與緊張一如實現形。 儘管生活極度緊張與高壓,黃逸卿在她多年的採訪生涯中,經歷了許多人一輩子很難碰到的事,她在海地貧民身上看見生命的艱苦與希望,從老農的血汗與無奈 中看到家庭與責任,縱然有悲有喜,卻是她最珍貴的人生閱歷。書中更透過自身的經驗與觀察,剖析新聞的價值與受到的誤解,並分享她身為媒體人的自省,期許大 眾看見事件背後的真相,以及新聞從業人員的真性情。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典瑞流芳 -- 民國大出版家夏瑞芳

趙俊邁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4/05/27 出版

★民初刺殺時代犧牲的大出版家。 ★民國一代傑出CEO。 ★當代中國教育普及化的推手。 ★兩岸忽視的文化傳播彗星。 夏瑞芳是商務印書館創辦人之一、第一任總經理,在「商務」的角色,相當於今日的CEO,他廣納賢能之士,共創大業,開中國印刷事業之先河。民國建立, 中華民族百廢待興的大時代,他洞察局勢、放眼民族未來,和夥伴張元濟、蔡元培等定下商務「從教育著手,改變中國」的方針大計。 名人推薦 作者精闢地分析了夏瑞芳在百年前,正當英年有為而罹遭殺害的前因後果。這是我近年來看過的一本特別傑出、引人入勝的傳記,對中國文化教育史以及中國現代史有興趣的讀者如我,確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文學家白先勇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誹謗官司:呂前副總統的名譽官司

尤英夫  著
遠景 出版
2014/05/25 出版

新聞自由不應無限上綱 & 二○○○年,《新新聞》週刊以未經查證之消息報導副總統呂秀蓮爆料總統府緋聞,輿論譁然,更引發一場「新聞自由」與「事實正義」之間的抗爭。 & 《誹謗官司》一書即是由當時律師團的成員尤英夫律師將二○○○年十一月爆發的「新新聞嘿嘿嘿」事件,從案發到二○○五年四月廿一日最高法院判決確定的訴訟過程,及當時媒體的相關報導,鉅細靡遺全部蒐錄、解析。 & 尤英夫律師將官司過程整段真實記錄,由提出告訴的律師團討論、保全證據之動作,到開庭時雙方律師及當事人的辯證攻防、證人提供審判參考證詞,以至公布判決後高等及最高法院上訴過程,足令讀者從中觀察官司進行之程序和步驟,是部法律訴訟的的教戰守則。 & 呂前副總統的這場名譽官司的判決結果讓我們見證了所謂「新聞自由」,是報導事實真相的自由,而非捏造不實,誣陷他人的自由,更非淪作政治鬥爭工具的自由!自由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良心,凡享受言論自由者,應先具備言論良心,信守言論責任。沒有媒體責任,就沒有媒體自由。新新聞事件顯示的不僅是媒體素質,而是媒體淪為政治鬥爭工具的道德墮落!

9 特價35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現代思潮與新聞文化

姜華  著
香港中和 出版
2014/05/11 出版

新聞自由是新聞民主的基礎,變異的新聞自由又是消費主義興起的肇因;新聞業本身諸多理念體現了新聞民主,而新聞民主觀念的變異又導致新聞民粹主義的風行。 本書分析了自由主義、消費主義、民主主義、民粹主義的社會思潮對新聞的重要影響,勾勒出新聞文化的成因、特徵與演變,對於有利於新聞業發展的文化傳統和新聞理念,作者充分肯定其價值;對於變異的新聞觀念,作者希望引起人們的警惕。 究竟,自由與公平的新聞文化是否真的能夠實現? 1. 新聞不僅是新聞業“內部”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我們多處的社會,會把新聞“變”成甚麼樣子? 2. 自由主義、消費主義、民主主義、民粹主義,們怎樣影響我們每天看到的新聞? 3. 在“新聞自由”變成社會熱點的今天,可知你我普通人也在影響著新聞的“自由”?

9 特價44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與廣播電視:兩岸三地廣電推手翁炳榮回憶錄

翁炳榮  著
就業情報雜 出版
2014/05/02 出版

就業情報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與劉羅柳氏文教基金會攜手合作編著 深刻感受一位夢想實踐家的堅持精神,了解他如何在兩岸廣電界締造許多「第一」! 翁炳榮,最早將電視連續劇的概念引進台灣,才衍生出今日熱門的「八點檔」。 他,破天荒在中國電視界創造了全世界最長壽的綜藝節目《正大綜藝》。 他還為了心愛的女兒、享譽中日台的歌星翁倩玉,親手創作數十首歌曲,迄今傳唱不絕。 一位懷抱廣電夢想的逃難少年,以一甲子的時光,一步步打造兩岸三地的廣播電視江山。 從他的故事,可以一窺兩岸三地電視發展的軌跡。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傳播:新博物館與地方

許傳陽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4/05/01 出版

本書每一章都先定義該章將探討的概念,其後再詳述作者的研究發現,書中前兩章為理論概念說明, 第三章說明我國新博物館發展的歷史脈絡,第四章起作者以我國新博物館為個案探討展示與地方傳播的關係。書中探討的議題包括:新博物館的傳播分析、觀覽實踐下的城市意象、文化界限與日常生活、文化聚落與文化場域、新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等等,本書淺顯易慬,以貼近學生的文筆撰寫,不論是傳播科系的學生,或是對地方性研究有興趣的學生,乃至社會研究相關科系的學生,本書是一合適的參考書籍。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數位電視與新媒體平台之政策與發展策略

揚智文化 出版
2014/05/01 出版

本書十位作者來自國內電訊傳播的產官學界,內容主要針對美國、歐盟、英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我國的數位無線電視、數位有線電視、IPTV、行動多媒體及其他新興媒體服務的發展政策與策略深度剖析。此外,作者團隊並舉辦焦點團體座談,邀請對相關議題相當熟稔之產官學者對談,希冀將國際觀察與國內產官學者意見加以融合,作為我國數位媒體產業發展及政策擬定之借鏡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播新制度經濟學:傳播史、政策、管理與產業組織

王盈勛  著
五南 出版
2014/04/11 出版

傳統領域的經濟分析,過去主要援引批判的政治經濟學以及新古典主義傳統的產業組織的理論。本書旨在探索,新制度經濟學的方法與理論,如何應用於傳播研究,特別是再傳播史、政策與產業分析等面向。

95 特價20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江戶時代經學者傳略及其著作

萬卷樓 出版
2014/03/01 出版

中國經學在日本流傳可謂久矣,且國內亦不乏研究日本的學者。然而,就經學而言,除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林師慶彰先生所主編的《日本研究經學論著目錄 : 1900-199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為近、現代之作外,至今尚無一本較完整的書可以介紹江戶時期有哪些學者研究中國經學,又有何研究成果,殊為可惜。職是之故,編譯者不自量力,根據關儀一郎、關義直共編的《近世漢學者傳記著作大事典》第四版(東京:琳琅閣書店,1981年)從中選出有經學著作的學者834名編譯成冊,以供經學研究同好者參考。 本書由「傳略篇」及「著作篇」、「索引」三部分所構成。「傳略篇」中的學者依學派分為九派及其他,每一學者依序著錄姓號、日語發音、羅馬拼音、生卒年、學派、名字稱號、籍貫、師承、事蹟、資料依據、經學著作等項。「著作篇」中的十三經相關書籍依《易》、《書》、《詩》、《禮》、《春秋》、四書、《孝經》、《爾雅》、群經總義類等順著錄,共三一三六種。「索引」部份,分為作者姓名及經籍名兩種,作者姓名又有漢字筆劃順、日語發音順、羅馬拼音順、名字稱號筆劃順等四種索引方式。經籍名則依漢字筆劃順排列。

9 特價7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

黃俊儒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14/02/16 出版

科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嚴重者甚至影響我們的生命、財產與健康,從塑化劑、瘦肉精、毒奶粉等食安事件到核能問題,科學與我們密不可分。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快門的一瞬間。 當科學新聞遇到臺灣媒體,不免出現失真,再加上名嘴們的推波助瀾,讓台灣社會一直陷在淺碟科學思維的泥淖中。 你我是不是都被似是而非的「科學新知」給誤導了? 或者,你一直認為科學只是科學家的事? 請試著思考以下問題: 1.如果有一間藥廠想要大力推銷他們新研發的一種新藥,它會不會想要透過與媒體的串連,有形及無形地行銷這件不一定是必要的產品? 2.如果有一個財團想要進軍綠色能源產業,它可不可能在媒體中刻意透過「全球暖化」概念的渲染,製造某種恐慌性的消費,以成就這個新產業? 3.如果有位整型醫師想要藉由一項新型美容技術大撈一筆,他可不可能透過媒體的包裝來推銷新的美感指標,乘機掏光你的荷包? 4.如果政府或公部門想要保障某種特定的發電方式,他可不可能與媒體聯手,製造能源短缺、電價上漲的煙霧彈? 如果你有判斷科學新聞正確與否的基本能力,你就能在媒體誇大的報導下,因為存疑而有進一步瞭解真相的機會。 作者累積了十年來對於台灣「媒體中科學」的觀察資料及解析,歸納了國內科學新聞報導中最常犯的十種錯誤類型:理論錯誤、戲劇效果、名不符實、便宜行事、多重災難、關係錯置、忽冷忽熱、不懂保留、官商互惠、忽略過程,期待讀者能輕鬆明白什麼是科學「偽新聞」,讓民眾能活得安心、活得無懼,不再輕易地被媒體操控。也因為民眾堅強的心理素質,使媒體能認真思考報導科學新聞的三要素:正確、普及、反思。讓每一個人都能乘著科學新聞去旅行!

79 特價1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

行人文化 出版
2014/02/05 出版

翻開任一本具有三十年以上歷史的書本,你可以在紙頁上,撫觸到淡淡的浮突,那是鉛字印刷留下的獨特壓痕,是老一輩讀書人指尖最初的記憶。但自九○年代電腦排版成為印刷業主流之後,以鉛字排版的凸版印刷技術逐漸沒落,鑄字廠和活版印刷廠相繼歇業,不論是那個時代的書本或故事,都鮮少有人談論起。 & 這本書試圖追尋逝去的活版印刷年代,透過與鉛字工作數十年的老師傅們的人生故事,觀看活字印刷產業的興盛與衰落。這本書以一本活字印刷書籍的製程為主軸,走過鑄字、檢字、排版、印刷四個階段,以豐富的影像及文字記錄下活字印刷的面貌。我們也邀請了幾位重要的專家,進行訪談或撰文,從歷史源流、字體設計、出版編輯、再版與紙型等角度切入,更全面討論活字印刷的各個相關主題。 & 儘管產業沒落了,活字印刷並沒有消失,近年來不斷有設計師、作家、創作者運用活字印刷製作或設計其書籍、作品、商品,本書收錄部分產品,來呈現活字印刷現存的樣貌。而附錄中的重要文獻,以及可製作、體驗活字印刷的店家和單位,都希望能進一步激發讀者去實際接觸或更深入瞭解活字印刷。為了真實並完整呈現活字印刷流程,我們特地為臺灣僅存的鑄字行「日星」設計了一版字體樣本附於書後,讓讀者親眼看見、親手感觸活字印刷印製品的質感與溫度。 & 本書由攝影師林盟山掌鏡,他的影像如電影般有力,帶領讀者踏出追尋一本活字印刷書籍製成的旅程。文字深入淺出,老師傅們談起那段歲月的雀躍、感歎和期許躍然於紙面。這本書透過一場視覺與文字的交會,帶你看見在電腦全面攻占印刷業之前,一本書如何印製出來。你會瞭解,知識的傳遞曾經必須經過這麼多雙手,如此得來不易。 & 最後,僅以這本書,向所有曾經參與活字印刷蓬勃的那個年代的老師傅們致敬。 & 本書特色 & ◆第一本完整記錄臺灣活字印刷文化的書籍。 ◆大量影像及深入淺出的文字,帶你看見活字印刷的完整流程。 ◆鑄字、檢字、排版、印刷之職人深度訪談,他們的人生故事就是活字印刷術歷史的縮影。 ◆歷史源流、字體設計、出版編輯之專家訪談及撰文,全方面討論活字印刷相關主題  。 ◆重要文獻摘錄、參考資料、製作及體驗店家及單位列表,資訊豐富實用。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編輯樣

王聰威  著
聯經 出版
2014/01/17 出版

由知名設計家聶永真設計封面 + 一次刷新文學雜誌的編輯術 以及挑戰創意發想的歷程 & 讓喜愛文學的讀者了解文學這一行的種種面貌, 讓對雜誌充滿想像與期望的讀者,獲得最大的閱讀樂趣! 雜誌編輯人就是這樣! 今天起,讓我們練習編輯一本雜誌, 也整理自己的心。 一期一次,重‧新‧開‧始。 史上最受歡迎《聯合文學》編輯室報告+「Guide Book」核心創意編輯術+總編輯現場分析MEMO 《編輯樣》是知名小說家王聰威,以雜誌人身分主導《聯合文學》雜誌改版的創意紀錄。 內容包括史上最受歡迎,完整55期動人又幽默的「編輯室報告」一口氣結集! 加上王聰威為每期雜誌所撰寫的反省備忘,專注分析專輯企劃、封面設計、改版進程等等成敗得失,以及與FHM總編輯高翊峰長篇對談,深入討論雜誌編輯的各式技術、創意概念、理想性、未來性。 全書以「Guide Book」為核心的創意編輯術,足以作為各類雜誌編輯的進階參考指南。從今天起,大家一起來編一本有趣厲害的雜誌吧!

79 特價3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東京書店時代 貳拾貳間獨立書店,千百種人與書的靈魂交會

流行風 出版
2014/01/16 出版

選擇一本旅遊工具書, 不如選擇一本豐富這趟旅程的書。 & ★日本亞馬遜書店五顆星推薦。 吉祥寺•「百年」書店的店長表示:「書本不單能提供新知,同時也牽繫著人們的回憶」由於不以獲利為優先考量,因此,店內陳列的不盡是最新書刊,處處可見具有年代的書籍。 還記得上映於1998年的浪漫喜劇《電子情書》嗎?劇中經營童書店的梅格•萊恩,與經營連鎖書店的湯姆•漢克共譜了一段浪漫戀情,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現實世界中,獨立書店的命運就像電影中的童書店,不敵大型企業的行銷手法,一間間拉下店門。 不論台灣或日本,都藏身著低調卻深耕的書店,它們不畏商業市場的競爭,強調書本與人的互惠,藉著藝文活動、文創商品,創造與當地居民共同的記憶;有別於大型連鎖書店,獨立書店特色鮮明,收藏特定領域的藏書,為不同類型的讀者帶來歸屬感。 本書介紹22間位於東京的獨立書店,分門別類將一本本好書送到愛書人的手中,透過書籍,強化東京旅遊的深度,打造新型態的生活方式與旅遊熱潮。&

9 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資料好神,敘說故事千百樣:資料新聞學開講

林麗雲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14/01/01 出版

聽!資料在說故事 原來資料這麼神!奧妙秘辛在其中 「真實是神聖的,而且屬於我們全體!」 近年來國際新聞媒體開始投入資料新聞學,運用資料說故事、製作互動圖表來呈現事實,著重與讀者的雙向溝通。本書是華文世界第一本探討資料新聞學理念與實作的專書。專業新聞工作者、公民記者與公眾均可從中了解資料之奧妙並提升資訊素養。 本書並選輯2013年weReport公眾委製新聞的非影音類報導作品,期待舊雨新知不吝支持,一起關心新聞業之發展,進而運用資料揭露事實、講述動人故事。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廣播學新論-4版

五南 出版
2013/11/01 出版

廣播媒體自1920年代出現以來,歷經黃金時期和新媒介的壓力趨於衰退,但在經過角色調整後,廣播非但沒有消失還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傳播新科技的發展,廣播也在資訊的提供和娛樂生活方面,提供更高的品質並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本書除了對傳統的廣播作詳細的介紹之外,對於數位、網路廣播的優缺點和對人類的影響也有深入的說明。傳播科系的學生與對廣播概念知識有與趣的人士,可以從書中得知傳統與現代廣播之間的差異,創新科技的廣播技術如何提供多樣化的節目內容、編碼、加值服務,以及相關文字、圖形多媒體應用。對未來的新科技廣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95 特價39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學術寫作與出版:從期刊文章、專書、教科書到大眾書

群學  著
群學 出版
2013/11/01 出版

出版社要的是什麼? 怎麼做,才能讓你的作品成功出版? 想出書,先了解出版社怎麼想! 亞馬遜書店五顆星推薦.學者全方位出版指南 出版不只是當今學者求生的必備技能,也是發揮社會影響力的有用管道。 出版不僅可以讓人因想法跟文字得以付印而感到喜悅與驕傲,也可以發揮影響力,傳播思想。但是學術作者、學術出版社及學術期刊,可能互不了解,有時還難以和平共存。出版社跟期刊編輯忽視了學者沈重的出版壓力;作者因為不了解出版社的運作方式,也不知道如何善用出版體系,而深感不安。 本書希望提供資訊,促進雙方了解,替兩造議和。了解出版社的作者,較能與出版社成功互動,只要知道出版社想從作者這裡得到什麼,你就可以輕鬆提供他們需要的東西,增加出版的機會。 這是一本專為學術作者打造的出版指南,範圍涵蓋期刊論文、學術專書、教科書、選集、讀本以及為大眾而寫的書。 不論你是設法發表第一篇期刊論文的研究生,或是新科博士正在修改博士論文準備出書,或者你是資深學者正在準備出一本新的學術著作、教科書、或數位出版,本書針對如何投稿、選擇出版社、如何與出版社維持最佳關係、如何與編輯合作、以及如何行銷,提供可靠和精要的建議。除此之外,也提供了插圖、索引、許可權、合約等資訊,並討論了論文改寫、為大眾書寫和出版成本計算與利潤分配等議題等。 第一章將說明為什麼作者與出版社是夥伴關係。 第二章會說明如何找到適合的期刊,並如何加速審查流程,對於如何有效撰寫文章以及如何修改演講稿出版,也提供了建議。 第三章則著力於如何將論文改寫成書或期刊文章。 第四章介紹了各種類型的出版社,告訴你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出版社,同時提供一些竅門,讓你可以更快獲得出版社的回應,也讓你的書稿更容易被接受。 第五章則說明如何跟出版社共事,包括如何閱讀合約、如何尋找出版贊助。 第六章,將給予主編多位作者合著的書、學術專刊、文章選集的建議。 第七、八章會教你如何寫教科書、怎麼找出版社。 第九章會討論商業圖書的書寫、出版和經濟效益。 第十章將說明作者應該知道的一些技術細節,不論是寫期刊文章、學術專書、教科書或商業圖書,你都應該知道以下細節:如何準備電子書稿、如何取得引用許可、如何重製圖形、校對,以及製作索引。 第十一章將說明書籍出版的花費分配。你將了解為何書籍的成本如此高,以及花費的流向,同時也分析了線上出版如何影響平面出版的成本與定價。 第十二章將討論數位出版的新契機。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使用者採用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

潘孝中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10/09 出版

電子書是指利用電腦科技並結合多種媒體,將文字、圖案、影像、聲音、動畫、音樂、電傳視訊和一些特殊效果等等,多種媒體整合在一起的產品,並且能夠透過超連結在網路上尋找相關主題,以豐富其內容。本書以電子書使用者採用意願為研究範圍,就環境、製造廠商、消費族群三個構面來探討,從消費者角度,以科技接受模型及創新擴散理論為研究基礎,來探討電子書的採用行為,以提供業者日後發展電子書之建議。作者在經過深度訪談後整理結果發現,影響電子書使用的原因,在整體方面是接受創新產品及各項新功能及閱讀環境改變等等,都對消費者有很深影響。

9 特價16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臺灣大型出版社之數位出版策略與發展模式

林立恆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10/09 出版

本書以新制度學派的組織理論探討組織面臨的環境變遷,組織如何發展應對策略,並進一步影響其他組織的態度,塑造有利的環境。目前數位出版這項議題在台灣無論是從市場層面或技術層面都無法合理解釋出版社的動態,對於數位出版的未來眾說紛紜。作者以遠流與城邦兩家出版社為主要研究對象,發現其投入數位出版的目標是與電信業者、資訊業者競爭,競爭數位出版產業鏈當中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中介位置。然而,出版社在投入數位出版後,必須與電信業者、資訊業者有所區隔,差異在於出版社的定位是以「內容」的經營為主,而收益也是直接來自於內容的銷售,因此必須思考內容在數位時代的銷售機制應如何建立,如何突顯內容在數位時代的價值。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臺灣數位出版產業與版權保護研究

方深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10/09 出版

本書首先對全球化下臺灣數位出版產業現狀與趨勢進行分析,探討了美國、日本以及大陸地區數位出版產業對臺灣的影響。其次,利用媒介生態學理論剖析架構於兩岸大環境中的臺灣數位出版產業生態系統,歸納出影響臺灣數位出版產業的內外生態環境因素,分析產業生態系統內外因數相互作用,探索構建動態平衡的理想型數位出版產業生態系統。版權保護是數位出版產業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影響產業生態系統平衡的核心生態因數。為此,本書從立法歷程、組織架構、執法情況等方面對兩岸數位版權保護展開比較研究,探討兩岸數位版權保護的差異與共性,為兩岸數位出版產業合作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9 特價32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基礎動畫製作

五南 出版
2013/09/30 出版

人物上下半身比例要怎麼調整,才能使其看起來高挑呢? 嘴巴也可以用來表現情緒? 站姿能表現出一個人的個性,或暗示角色當下的狀態? 動畫到底應該怎麼畫?這本書告訴你。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知識論與傳播理論:初版

梁瑞祥  著
五南 出版
2013/09/23 出版

自二十世紀末期迄今,大眾傳播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新興文化力量,滲透社會各個領域,引導且創造吾人的生活模式。本書對於這個影響重大的趨勢之知識基礎的探討,以哲學的角度為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提供思維架構。 本書是由上下兩編組成,上編主要探討大眾傳播理論的知識論基礎,研究重心在認識方法,處理的問題著重於認識能力的向度、直接認識與間接認識的可靠性,以及傳播理論的真實性問題。目的在建立傳播理論發展的真理觀。 在本書的下編,藉由在上編所進行的真理觀釐清,開始著手處理「網際網路」的倫理學議題,說明「網際網路」這個自一九九○年代新興的傳播工具之發展,唯有建立在完整真理觀之上的倫理論述才有其實踐意義。 本書特色 「大眾傳播」為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知識媒介來源, 然唯有透過哲學角度來思維, 才能對影響重大的趨勢進行知識基礎的探討。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媒體與民意:理論與實證:2版

林維國  著
五南 出版
2013/09/05 出版

網路時代的全面來臨影響了人類多層面的發展,其中,對於民意與民主的影響日漸深遠。本書嘗試以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搭配國內外重大事件實例剖析,提供網路「新媒體」與「民意」在當代與未來可能的重要發展方向與建議。    本書自「何謂民意?」的基本定義開始探討,並討論自啟蒙時代以來至今不同時期的民意研究典範,連結當今後現代主義與網路時代的民意發展趨勢。有鑑於網路新媒體與民意互動關係較少理論與實證的分析,本書切入數個傳播學與政治學領域重要的理論如接收近用回應模式 (RAS Model)與議題設定理論等為分析基礎,並進行了橫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網路議題設定」實證研究,嘗試描繪目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共同形塑民意的可能圖像。    除了理論與實證研究外,本書亦探討國內與世界重要事件分析,如台灣PTT批踢踢論壇、阿拉伯之春、美國總統大選網路化等實例,提供相關實證研究資料,以期更完整地論證網路新媒體與民意互動發展不可逆轉之趨勢。

95 特價27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眾傳播理論:文化與社會的面觀

韋伯文化 出版
2013/08/01 出版

本書透過不同的方法典範,深入剖析大眾媒介的發展。第一章首先以批判性典範入手,透過馬克思主義觀點,探究媒介中的政經體系與意識型態;第二章以哈伯瑪斯提出之公共領域概念,檢視大眾傳播場域中的公領域現象;第三章探討閱聽人的詮釋、能動性、結構與意識型態,如何再製與詮釋媒介內容;第四章則著重麥克魯漢提出之「地球村」概念,作為文化中介者的媒介,是如何透過跨文化方式運作;第五章討論後現代主義大師布希亞,針對媒介提出之擬像、超真實等概念;最後運用各種理論與論點,檢視新媒介與資訊社會的關係,包括網際網路與資訊、資訊性政治的限制等議題。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給年輕記者的信

五南 出版
2013/07/25 出版

2010中時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翻譯類入圍 在三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本書作者在新聞工作和新聞教育兩方面都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本書中,他與年輕記者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首先和讀者分享了自己從高中校刊做小記者到大學畢業後走向社會,直至成為著名記者的奮鬥經歷。在做這些工作時,他有對傳統的繼承,也有隨著時代發展的創新。無論是廣播採訪、電視報導、網路部落格,還是偏遠地方的冷僻新聞,作者的目標都是在採訪、寫作、思考、探究的過程中,塑造一個優秀記者的思維習慣。在當今社會,隨著媒介形式的巨大變化,新聞行業和新聞記者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作者以他新奇的觀念和激動人心的故事,為已經或即將踏入新聞行業的人們提供了富有睿智的指導和靈感。本書特色對於新聞媒體的八卦和不正確報導,已偏離社會認知與充滿道德的爭議性,本書是新聞界的良知典範,也是新近從業人員學習的指南。媒體不再是各種觀念交鋒之地,只是容納極端偏執思想的回音室?當我們看到充斥著色情謀殺、娛樂八卦和虛假造作的各種報導,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價值觀、對讀者負責的勇氣,從未像如今這般重要。透過美國資深媒體人之眼,重新檢視媒體運作的核心價值。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體併購之附款及其監督:以大富媒體併購凱擘有線電視為例

戴智權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07/24 出版

2010年11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核准了大富媒體併購凱擘股份有限公司,但也附加了15個附款。然而更重要的是,NCC必須要確實監督業者是否履行附款。根據本書作者訪談結果,仍然有部分附款業者並未履行。例如業者當初也承諾會協助中華電信多媒體內容傳輸平台(MOD)取得本土頻道的上架,但是併購案通過至今,並沒有本土頻道上架MOD。這都代表NCC在核准併購案之後,業者並未遵守當初的承諾,而NCC也未嚴格查核。

9 特價14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兩岸新聞採訪交流之研究(1987-2009):從駐點記者角度看兩岸新聞交流

陳愷璜  著
致知學術 出版
2013/07/24 出版

本書析論不同媒體、駐點資歷之記者對於兩岸新聞交流發展及新聞報導呈現之看法與期待。結果發現,就兩岸新聞交流發展層面來看,兩岸新聞交流及駐點記者政策開放有助雙方了解彼此,且兩岸記者皆期許未來可以邁向新聞「第四通」。從兩岸新聞報導呈現情形來看,不同報業體制形成不同的「主要」守門者和議題設定者,而中國大陸的新聞報導呈現依其不同媒體屬性與定位,逐步展現其特性,但新聞框架並未消除,轉而以更為幽微的方式呈現。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追尋出版的未來

孔則吾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3/07/12 出版

出版是精神的凝聚,是求新求變中致力於文化傳承的產業,也是社會形象和意識型態的代表。當出版逐漸走向市場化,如何兼顧現實及理想?本書作者以專業的角度出發,從出版體制、市場經營、世界通路和社會文化等面向,分析近十年來大陸出版的特殊現象及問題,希望能進一步提出未來出版的思考方向和責任。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匆促的記者—公民新聞、媒體與社會

張讚國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3/07/01 出版

公民新聞,是現代社會的產物與操作,更是網絡與個人傳播設備普及後一個方興未艾的現象。公民記者的出現,代表專業記者在報導和評論公共事務上已脫離人民的期待。 不管是民主或集權國家,跟傳統新聞記者一樣,公民記者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方面,都不可或缺,只是角色及功能有別。公民,而為記者,這是另類新聞的建構,對建制新聞的一種不滿和挑戰。 「匆促的記者」有雙重含義,一方面著重公民記者「捨我其誰」的急迫感,另一方面批判專業記者「唯利是圖」的急就章。兩者的互動牽涉公民社會與主流新聞媒體的為與不為,關係人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和生活經驗的取捨。 由於歷史因素、結構和環境使然,中港台的新聞媒體與公民社會呈現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不論是追求利潤的異化,或依附權勢的腐化,主流新聞媒體的墮落都有脈絡可尋,公民新聞的理念和實踐也因此有相當差異的走向,反映出整體需求與個人機會安排的分野。 這是第一本比較中港台公民新聞、媒體和社會的專著。透過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匆促的記者」嘗試在名詞和行動之間,檢視公民新聞的促因、守門人和新聞界限、公民社會的擴張、微博與新聞自由、獨立媒體和財團壟斷、公民記者和國家機器、與新聞何去何從等問題。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聲」的資本主義——電話、RADIO、留聲機的社會史

吉見俊哉  著
群學 出版
2013/06/28 出版

「聲」的資本主義,或許說白點, 就是人們如何靠「賣聲」撈一筆。 而本書是由技術史的角度來談起。 人類對滿足聽覺與溝通的原始渴望,帶動了聲音保存、複製與傳播的技術發展,產生唱片、留聲機、電報、電話與無線電廣播等發明。 但這些聲音媒介及發明若想商品化與產業化,還得在社會上養成收聽的文化與消費的欲望,並且有人(或企業)將相關的技術發展轉變成商業獲利模式;此外,「國家」為了統治需求,加速將這些發明普及全國,才使聲音的市場真正發展,資本主義才算真的運轉。 本書以近乎說故事的手法,透過大眾的想像、資本的欲望、國家的策略,闡明「聲音」媒介的歷史性與社會性,重新理解人類的感覺世界與構成,或許對於我們理解未來網路雲端的聲音,也能開拓全新的視野。 第1章的議論以電氣技術與大眾想像力的關係、有關電磁能的神祕印象,還有業餘者與專家的分化等為主題,指出從十九世紀後半大量出現的音響媒介,全是以電氣技術為基礎。在二十世紀影像媒介電子化以前,音響媒介已率先完成電子化;換言之,就像薛弗適切地將之命名為「電氣革命」,這種與電氣技術的結合,正是起自十九世紀後半,聽覺環境技術性變貌的根底。 第2章提及埃米爾.貝林納(Emile Berliner)的圓盤唱片,讓聲音紀錄(ecriture)的大量生產成為可能。從愛迪生的留聲機到唱片確立期間,興起了聲音記錄技術與音樂消費文化的社會性結合。第3章則介紹,1920年代的美國會出現理應包含許多歧異的「類電話」媒介,收斂成接近今天概念上作為個人媒介(personal media)的「電話」,與唱片一樣是聲音消費文化力量的作用。 而正如第5章所觸及,1920年代的美國對於廣播的概念也在進行由業餘者的無線模式轉變成廣播模式。另外,第4章與第6章想指出,儘管不如美國的事例明顯,但部分類似的變化也在戰前、戰後的日本發生。終章則針對國家的作用力與聲音資本主義發展的關係進行更深入的說明,並總結全書。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東京圖書館紀行

流行風 出版
2013/06/20 出版

日本亞馬遜網站好評 4.5顆星書籍分類排行榜第11名 強力推薦沒有繁雜的人潮,沒有喧鬧的聲響,讓我們呼吸著被書環繞的氣息……日本重量級小說家─堀江敏幸  親筆作序新興小說家華□、三島由紀夫賞いしいしんじ專訪東京的另類知性之旅,滿足未知的知識庫。所有知識飢渴者「終身追求」的第一站。放下一切,讓我們去讀書吧!本書涵蓋東京著名30間各大圖書館,顛覆你旅遊只能去景點的概念。在東京的圖書館除了館藏豐富,其設計也均出自名家大師,為的是讓來的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閱讀氛圍;書中不僅附有圖書館資訊和簡介,尚有藏書訊息、圖書館趣聞以及來到圖書館不可不知的專業用語解說,是一本愛書人絕對不能或缺的好書。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你就是媒體

臺視文化 出版
2013/05/20 出版

本書是夢想家及粉絲再造說書藝術的專用指南。不久以前,我們還是旁觀者、大眾媒體的消費者。如今我們「就是」媒體。拋開電視迷的角色,我們把電視節目、電影、甚至廣告當成了前來參與的邀請函,以及隨心所欲融入其中的體驗。《連線》的法蘭克.羅斯要介紹我們認識正在為雙向世界重新思考古老敘事藝術的人,這些人像是《Lost檔案》的戴蒙.林德勞夫(Damon Lindelof)和卡爾頓.庫斯(Carlton Cuse)、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崔特.瑞斯諾(Trent Reznor)、《模擬市民》(The Sims)的創作者威爾.萊特(Will Wright),以及另外幾十位正以想法來改變我們怎麼玩、怎麼溝通和怎麼思考的人。從Nike+背後的行銷人員到試圖搞懂《星艦迷航記》裡全像甲板的科學家,《人人都是說書人》記錄了正在帶動新時代媒體實驗的創意激盪。現正發生的事既令人驚訝又不可避免。經過數世紀的線性說書後,我們正在目睹新的敘事形態崛起。它是原生自網際網路,就跟小說是原生自印刷術一樣。以非線性的方式一次透過多種媒體來講述,這些新的敘事鼓勵我們不但要收看,還要去參與。它們鼓勵我們的方式多半跟遊戲一樣。它不僅有娛樂性,還有融入性,比1小時長的電視劇或兩小時的電影或30秒的短片更能讓人深入其中。它所帶來的體驗能讓我們轉化成自己的體驗。舉凡眼見所及的地方,故事都在打破印刷、電影和視訊的侷限。在作者和觀眾、內容和行銷、幻想和現實之間,過去看似明確的界線正開始趨於模糊。《你就是媒體》帶我們深入探索了娛樂的未來,所揭露的不僅是發生了什麼事,還有它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各種類型的說書人是如何把它駕馭在手中。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介、文化與社會

Hodkinso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3/05/01 出版

本書具有明確的組織系統,以公正的態度提出批判,加上大量例證予以說明,清楚的提出相關分析,並為媒介與傳播研究提供一個不可或缺的貢獻。本書聚焦在媒介、文化與社會之間的緊湊且複雜的關係,並分做三個部分加以探討。媒介的元素,包含了媒介技術、媒介產業、媒介內容及媒介使用者。在第二部分:媒介、權力與控制,討論了媒介操縱、新聞建構、控制媒介取向以及當媒介面對全球化影響的作為。第三部分是媒介、文化與認同,探討媒介與族群、性別、次文化以及意義的消失之間的關係。本書內容涵蓋面廣泛,寫作方式深入淺出、旁徵博引,是一本適用於研究、教學與學習的佳作。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體事務:媒體企業與公共利益

Croteau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3/05/01 出版

本書是《媒體企業:公共利益的觀點》的第二版,在進行改版的過程中,兩位作者著重在資料與實例的更新,並且將一些最新的媒體發展現況納入分析,但是卻保留原先獨特而出色的分析取徑。在二○○二年「新聞與傳播教育年會」(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中,由於本書被視為「媒體管理與媒體經濟學領域中的重要著作」,因而贏得了「皮卡特優秀媒體經濟學著作獎」(Robert Picard Award)的殊榮,對於意欲瞭解媒體運作系統本質的教師、學生、學者而言,本書都是此領域的重要著作。在各家媒體爭鳴,競相以各種激烈手段爭取閱聽眾的台灣,身為閱聽眾的我們幾乎以一種來不及招架的姿態面對著不斷來襲的各樣資訊。由於人們時時刻刻被媒體所圍繞,使得我們很難洞察媒體的發展。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停止談論最新合併案或新科技的新聞標題,而對整體媒體產業進行審視。反觀台灣出版的現況,以經濟學角度去檢視媒體的著述相當稀少,連翻譯的文獻也屈指可數,本書則是以廣泛的社會科學觀點來探討媒體與社會之間的互動,並探究「媒體產業貪得無厭地追求利潤」及「民主社會需要媒體系統滿足『公共利益』」二項目標之間所存在的緊張關係。本書會謹慎地介紹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徵,用僅有粗淺經濟學背景的讀者也能理解的方式來探討相關觀念。其次,則以兩種競爭性的理論架構:市場模式與公共領域模式,來強調媒體產業的不同面向。最後,則會從「公共利益」觀點來評論現今的媒體系統,也會認真地看待市場的動態,因而能避免做出過度簡化的批評。以兩位作者豐富的著述背景,加上曾獲得「皮卡特優秀媒體經濟學著作獎」對品質的背書,並反思台灣目前在此領域翻譯著述的匱乏,相信這本兼具社會學與經濟學視角的媒體專論,將會為台灣相關領域研究,帶來不少珍貴的資料,並藉由他山之石,來深化對台灣媒體的分析與理解,同時,其深入淺出的文風,也能吸引不少非學術界卻關心台媒體狀況的人士。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書展邊緣的獨行:法蘭克福書展前主席衛浩世回歸自我之旅

衛浩世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13/01/22 出版

◎ 衛浩世,全球最大書展法蘭克福書展的前主席,在走下職業舞台後,回顧自己與職場、人生的關係。這本回憶錄記錄了他回歸自我、重新自我定位的旅程。對退休專業人士具很好的參考價值。◎ 衛浩世曾擔任法蘭克福書展主席長達二十五年,法蘭克福書展不僅是作者一生的志業,也是全球文化交流互動的場合。本書從書展主席的觀點,觀察全世界的文化、社會脈動。為「書展主席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作者用時而深沉、時而悠揚的筆觸,抒發他對後職場人生的深刻省思,充滿生命情感。尤其退休後,高齡族來到人生的銀髮階段,要如何調整心境,與自己的生命取得共識,本書有非常細膩的描寫與分享。◎ 作者特別用一個章節臚列二十九位對他影響甚鉅的當代或歷史人物,從他們與他生命的交會點,彰顯時代意義,以及其他生命故事對他個人生命的塑造過程。◎ 中文版為全球首印(早於德文版)。 每年十月,在法蘭克福,全球出版人、書商、版權代理商齊聚一堂,不同的文化、信念、創意在此對話、交易、交流。這是走過六百餘年歲月、全球最大的圖書盛宴──法蘭克福書展。  二○○○年,衛浩世離開擔任二十五年的法蘭克福書展主席一職,展開退居幕後的顧問生涯。歷經榮耀與沉寂、妥協與堅持,也在種種突破中成就一般人難望項背的文化志業,這位在世界出版的中心叱吒三十多載的「法蘭克福先生」,要如何坦然面對人生下半場的困境與挑戰,與自我對話、與軀體搏鬥、與回憶和解?  失去權力舞台,體力衰退及病痛隨之而來,他曾搖擺踟躕,依依不捨,患得患失。然而沉澱過後浮現的寧靜與澄澈,讓他重新思索對他別具意義的人生課題:除了長年辦書展的過程與心得,也細數人與人(全球重量級文化、政經人物)的相遇、分離、病痛、家人、權力與事業的關係、溝通的意義與迴響。  從一介流浪漢踏入出版業,到後來逐步打造全世界最大的書展,衛浩世的職業生涯等同歐洲出版史的一頁,而「書展主席三部曲」就是這一頁不可或缺的註腳。若說《憤怒書塵》是拒絕與追尋的故事,《集書人》講奉獻與塑造的過程,《書展邊緣的獨行》則回歸生活本質,打量「自己」這件生命作品。有深沉誠實的反思,也有明快篤定的跳脫。走下職業舞台的身影或許必須踽踽獨行,卻可以昂首闊步。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公眾委製新聞的時代來臨:weReport調查報導平台的意義與展望

先驅媒體  著
先驅媒體 出版
2013/01/01 出版

一個提案可以改變我們的社會一個贊助可以改變我們的國家屬於新聞業的人人時代已經到來!本書探索正在全球實驗與開展中的公眾委製或群眾資助新聞模式,包括它的生成背景、發展歷程、運作型態、社會意義,以及目前的成果與挑戰。針對台灣、也是亞洲第一個群眾資助新聞平台weReport,本書更從多個角度進行第一手的分析與探討。同時選輯創辦第一年的非影音類報導作品,讓讀者可以在閱讀這些作品的同時,亦能採取行動,加入公民參與新聞業的嶄新時代。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圖書出版年表(1912-2010)

邱各容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3/01/01 出版

本書起訖時間為西元1912-2010年為止,橫跨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時期。採用編年體,以年代(時間)為經,以相關人物、事件、出版品(空間)為緯,勾勒出近百年來臺灣圖書出版發展脈絡。本書編纂目的,在於從文獻中找尋記憶,從記憶中尋求感動;並紀錄臺灣近百年圖書出版發展過程中相關的人物、事件、出版品。條目以簡明扼要為原則。「讓文獻重見天日」、「讓文獻說話」,這是本書編著者的最大初衷。本書期待能夠提供做為學術研究之參考;並希望透過本書,做為將來撰寫臺灣出版史的粗胚;進一步掌握「歷史解釋權」,用自己的出版資料,寫自己的出版歷史。本書可視為近百年臺灣圖書出版的縮影,也可視為簡明版臺灣圖書出版史,更可視為臺灣圖書出版史的一種另類彙整與集成。不但提供讀者了解近百年臺灣圖書出版的發展脈絡,也可做為從事臺灣圖書出版史研究者之研究參考資料。

9 特價88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張佳秋  著
心鼓手 出版
2012/10/25 出版

從貧民私生子到全球億萬富婆如果一個女孩子 9 歲遭到性侵,13 歲離家出走,14 歲未婚生子,這輩子她該怎麼活?媒體女王歐普拉告訴你,這樣的她如何在25年的時間打造個人媒體帝國,搖身一變美國億萬富婆,並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一個女人最不堪的記憶,一個底層貧民最傳奇的翻身奮鬥史。如果你一定要成功,就不能不了解歐普拉!《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分享了歐普拉成功路上的點點滴滴,融入了眾多關於歐普拉生活與事業的有趣故事,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歐普拉,看她是如何激勵美國大半人士的心靈,更帶領全球無數人士找到了失去的信心。本書特色關於歐普拉:★ 全世界有超過107個國家收看《歐普拉.溫佛瑞秀》。★《浮華世界》將歐普拉形容為全球影響力僅次於教宗的人。★《時代雜誌》連續將歐普拉列為 20、21 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 西元 2003 年成為第一位登上《富比士》億萬富翁排行榜的黑人女性。★ 美國柯林頓總統任內通過一份暱稱為「歐普拉法案」的兒童保護法案。★ 首創每月選書單元,連續46本帶動本本暢銷。美國蘭登書屋於《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標題為「謝謝妳,歐普拉」。披露媒體女王不為人知的身世!歐普拉為什麼無法擁抱母親?歐普拉為什麼要與妹妹斷絕關係?歐普拉9歲時被性侵害為什麼沒有說出來?這個創傷對她一生有什麼影響?本書為你細數歐普拉悲慘的童年遭遇並將她長大後的轉變娓娓道來。還原最最真實而立體的歐普拉!歐普拉也當過小三?還養小王?歐普拉到底是不是同性戀?臺上熱情洋溢的歐普為什麼下了節目就淡漠無語?歐普拉的員工為什麼不敢公開說她的壞話?本書為你一一披露歐普拉內心世界,精彩程度勝過維基解密!深度解讀風雲人物的成功密碼!歐普拉一句話造成牛肉期貨價格下跌,還要面對13場集體訴訟?只要歐普拉推薦的書幾乎就能賣進暢銷排行榜?歐普拉討論的產品超級熱賣,還讓廠商網站當機?本書為你剖析歐普拉成功之路,探討她創造個人神話的鑽石信念。

9 特價26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有線電視原理實務

呂海涵  著 、劉天浩  著
台科大 出版
2012/10/04 出版

1.以簡單明瞭的方式敘述並與實際應用充分配合。 2.解說相關儀器設備,提供完整的參考資料。3.每章附有「學習評量」,讓學習者藉由題目測驗的過程,對每一章節的內容能加以瞭解。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華府記者教你25條現實生活的生存法則

紅通通文化 出版
2012/09/01 出版

「兵不厭詐,這是戰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們都明白這些道理,但面對爾虞我詐的現實人生,該如何應對?華府知名評論家克勞福,告訴你不可不知的25條操作守則。我們必須具備狐狸的聰明,來識破陷阱,又要有獅子的力量,來嚇退豺狼。--馬基維利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試圖玩弄政治手腕、操縱他人,以達成自己的目的。在辦公室,我們試圖控制老闆和同事,以求獲得晉升、提拔或只是更好的座位。在家裡,我們試圖控制家人,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意圖成長,說服父母資助我們。在愛情上,我們設法贏得感情和搏取關心。在社會上,我們開車試圖控制道路、購物時討價還價、進餐館要求好的位置。我們還試圖控制自然,甚至想征服他國,無時無刻不在控制和保衛自己的生活。或許你想置身事外,不屑理會生活中的種種角力爭奪。又或者你是一個性格隨和、隨遇而安的人,但仍可能遇到一心想擺佈你的惡棍、老闆、同事,甚至是家人,如果你不聽話他們就要整你,其手段之熟練,如同政治老手所為。若你不懂得如何應付那些凡夫俗子,你的生活也會舉步維艱。本書提供的二十五條法則,對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政治角力和人心詭詐的爭鬥,將大有裨益。作者是華盛頓最受歡迎的評論家之一,擔任記者多年,引用馬基維利古老的智慧和思想,重述現代人真實生活中可加以應用的法則指南和經驗教訓。這些法則透露的真實情況也許冷酷無情,甚至是不道德的,但這些法則會幫助你認清身邊的人。如果你想學會與人交往的技巧,學會區分「想像中的他人」和「真實的他人」,你就有必要瞭解這一切。本書特色作者以擔任華府記者多年的經驗,理解到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政治角力和人心詭詐的爭鬥,引用馬基維利古老的智慧和思想,用當代最真實的例子,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將馬基維利的觀點重述,成為現代人面臨勾心鬥角時可加以應用的參考操作守則。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相信閱讀經典套書(不拆售)

天下文化 出版
2012/07/31 出版

因為閱讀 我優游在藍海中 繼續思考下一步的策略因為閱讀 他笑倒在費曼的書旁 原來物理和物理學家可以這麼有趣因為閱讀 你套上所羅門王的指環 發現比魔戒更精彩的世界因為閱讀 我們驚艷於世界的美麗 活在當下是最大的幸福因為閱讀 我們更認識自己 原來還有一顆會好奇、會感動、會感恩的童心在這數位虛擬的空間在這眾聲喧譁的年代我們和你站在一起 相信閱讀《樂在工作》、《活在當下》、《與成功有約》、《執行力》、《藍海策略》、《第五項修練》、《所羅門王的指環》、《別鬧了,費曼先生》、《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天使走過人間》邀請 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 共同投入「相信閱讀」行列,設計限量紀念版封面因為閱讀 相信閱讀 我們站在一起《樂在工作》丹尼斯.魏特利(Denis Waitley)、芮妮.薇特(Reni L.Witt)∕著、尹萍∕譯●1986年出版,印量近30萬冊●市場上第一本廣為閱讀的工作心理書籍●「樂在工作」也成為台灣社會朗朗上口的一句口頭禪。●出版20年,仍為市場上極為長銷之工作心理書籍。高希均 專文導讀工作是生活的負擔?還是你我皆可優游其間的樂事?藉由一天一短文的方式,提供讀者31天享受工作樂趣的心法,不僅改變我們面對工作的態度,更能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忱。閱讀本書,你會發現,工作也可以是幫助你生命成長的最大動力!《活在當下》芭芭拉.安吉麗思(Barbara Angelis)∕著、黎雅麗∕譯●1996年出版,印量15萬冊●出版後,「活在當下」成為當紅話題,也成為流行口語之一。●1996年美國《出版家週刊》強力推薦●1996年《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前三名人生究竟要追求什麼,才能讓自己覺得快樂?在深刻的追尋、思索中,本書作者安吉麗思領悟到,只要我們全神貫注,用心體會眼前的每一個經歷,品嚐當下的每一分喜怒哀樂,生命的意義就在其中。《與成功有約》史蒂芬.柯維(Stephen R.Covey)∕著、顧淑馨∕譯●在全球70個國家,以28種語言發行共超過1,500萬本●高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七年●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商業書籍之一●施崇棠、胡德興  推薦閱讀身處多元化的社會,光是事業無往不利,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顧人生其他層面的圓融、和諧,才是全面的成功。書中歸納七種習慣,鼓勵讀者探索自我,從培養內在修為,激發改變外在行為的力量,進而創造全面成功的人生。《執行力》賴利.包熙迪(Larry Bossidy)、瑞姆.夏藍(Ram Charan)∕著、李明∕譯●全球熱銷超過200萬冊 中文版銷售突破30萬冊●至今仍為各界人士所推薦,堪稱台灣最暢銷的財經書●高希均、湯明哲、張明正 專文推薦●亞馬遜書店二○○二年商業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亞馬遜書店二○○二年商業類十大好書●《商業週刊》、《財星》、《紐約時報》、《資訊長》等報章媒體大力推薦●《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面對經營環境的劇烈改變,執行力在其間扮演了什麼角色?良好的執行力不僅能幫助企業渡過艱困期,也會在環境持續變動時,大幅提高企業成功的機會。面對當前的金融及經濟危機,企業更迫切需要執行力!《藍海策略》金偉燦(W. Chan Kim)、莫伯尼(Renee Mauborgne)∕著、黃秀媛∕譯●2005年出版,印量27萬冊●獲選2005政大百大科技管理好書Top10●高希均、朱博湧、李紹唐 專文推薦●在台灣掀起一陣藍海旋風,「藍海」儼然成為一種代名詞,代表著產業、以及個人無限的可能與想像本書挑戰你認知中的所有策略模式,兩位作者金偉燦與莫伯尼認為,真正持久的勝利不在競爭求勝,而是創造「藍海」(blue oceans)——嶄新未開發的市場空間,逐步發展成熟。作者稱這種策略為「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創造重大價值,讓對手相形見絀,無法趕上。《第五項修練》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著、郭進隆、齊若蘭∕譯●1994年出版,印量19萬冊●美國《商業週刊》推崇彼得.聖吉為當代最傑出的管理大師之一●彼得.聖吉最重要的一本著作,提出「學習型組織」觀念,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最具影響力管理著作」●榮獲世界企業學會最高榮譽「開拓者獎」●1995年行政院新聞局優良中譯圖書●高希均 專文推薦《哈佛商業評論》評為:75年來最優秀的管理書籍之一,迄今全球已賣出250萬冊。管理大師的彼得.聖吉闡述「學習型組織」的真精神,深入分析五項修練的內在質素,並列出九種測試成功的「系統基模」,引領企業團體及個人,充分練就系統思考技巧,是當代經營管理領域中的經典大作。《所羅門王的指環》勞倫茲(Konrad Lorenz)∕著、游復熙、季光容∕譯●原文書出版近60年,作者為諾貝爾獎得主,是非常重要的動物行為經典,多所國高中指定為學生必讀讀物。●連續三年高中基測考題取材自本書●紐約公共圖書館「Books of the Century」自然科學類十大好書動物行為學大師勞倫茲的家裡面住滿了動物,這些動物常造成沉重的負擔:鸚鵡把衣服的扣子啄下來,還分類排成堆……勞倫茲以自我解嘲的口吻,述說他的「慘痛」遭遇,同時也報導了動物的許多不同習性和行為模式。《別鬧了,費曼先生》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著、吳程遠∕譯●1993年出版,印量18萬冊●台灣第1暢銷的科普書●1993年蟬聯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七個月●1993年行政院新聞局優良中譯圖書●1993年1993~1997連續五年金石堂暢銷書榜Top100●榮獲「2005世界物理年 台灣活動」推薦,100本中文物理科普書籍●曾志朗、牟中原、曹亮吉、水瓶鯨魚 推薦閱讀被按摩院請去畫裸體畫、偷偷打開放著原子彈機密文件的保險櫃……從小到大,費曼的特立獨行,在在令人深思、莞爾,連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的院長夫人,跟他初見面時也禁不住大叫:「別鬧了,費曼先生!」《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葛文德(Atul Gawande)∕著、廖月娟∕譯●2003年《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 美好生活書●醫學人文著作最深刻的代表性書籍,對照台灣近年的醫療品質及醫學倫理亂象,一位外科醫師深切的省思更值得推薦給讀者●黃達夫、陳定信、王國照等  共同推薦以最低調但犀利的筆法觸及每一個外科醫師內心最痛處,勇敢面對每一個醫師都可能碰見的噩夢:併發症、醫療糾紛、名利的誘惑,更多時候是自己面對疾病的無能為力。《天使走過人間》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M.D.)∕著、李永平∕譯●1998年出版 累印突破8.5萬冊●第一屆「一書一桃園」年度選書,本書為一位生死學大師對自己生命的紀錄與省思●侯文詠、吳淡如、王念慈 推薦她從小立志成為懸壺濟世的醫生,一連串的巧合與際遇,讓她走入臨終關懷領域,以溫暖的愛心,撫慰臨終病患的無奈與無助,以無愧無懼的勇氣,面對生死過渡的彷徨與迷惘。

9 特價3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圖解新聞學

莊克仁  著
五南 出版
2012/07/01 出版

新聞學是一門偏向實務的課程。在台灣不管新聞教育或新聞媒體,都非常發達,而生氣勃勃。但回顧新聞學的歷史軌跡,又是史蹟斑斑,多少新聞自由的鬥士,為自己的理想、人民福祉的及國家的發展,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成果,而面對天災人禍,如:戰爭的屠殺、政治的壓力,獨裁者的迫害以及物質與權力的誘惑,新聞從業人員也面臨新聞自由與自身生命的一些新的威脅。因此,新聞學在實務與學理,也不斷經歷挑戰與洗禮。本書從基礎理論出發,討論新聞自由歷史、演變與威脅。另外,在實務面上也有探討,如採訪、寫作、編輯等,在這面向,也注意到新媒體的發展,如網路新聞和電子報等。有關新聞倫理自律與法規也是重要的一環,不管實務或理論。最重要的事,在介紹、解釋或論述之際,都用圖解的方式來兩邊對照說明,力求易懂、易記,不管是初學者、上課溫習或準備高普考試,應該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也是參考書,希望讀者會喜歡它。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時代的新聞眼:一個終生新聞人的願景

楚崧秋  著
天下文化 出版
2012/05/10 出版

在邁向下一個民國百年之際,終身與新聞媒體為伍的前《中央日報》董事長楚崧秋,親撰《大時代的新聞眼》。除闡述對新聞所抱持的一貫信念外,更不忘追憶影響一生的慈母教誨。回顧半世紀投身公職的身影,楚崧秋以「國家富強、民族爭氣、中華偉大、台灣努力」十六個字,作為畢生努力的指標。本書代表的是一個新聞人關心國政、關心時事、關心社會的態度,以及為中華文化與兩岸交流的努力成果。自民國五十三年接任《中華日報》社長開始,本書作者楚崧秋即與台灣新聞媒體結下不解之緣。歷任兩蔣秘書、《中華日報》、《中央日報》,以及中視董事長等職務,楚先生見證了從戒嚴到開放的年代,台灣新聞媒體的蛻變與轉型。在新聞仍受到管制的年代,作者體認到言論自由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便以漸進開放的方式,處理當時各種抗爭活動報導。此舉無疑為台灣民主發展,奠定和平發展的良好基礎。除對台灣新聞界有重大貢獻,作者更致力於推動兩岸新聞與文化的交流,亦堪稱兩岸新聞交流的先驅。本書除收錄楚崧秋先生談論新聞專業的文章,同時也收錄他緬懷慈母的自省短篇。「毋忘本、本立而道生」是作者一直不敢稍忘的座右銘,也希望以此激勵讀者,能夠時刻將這句話身體力行!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媒體企劃:跨媒體行銷趨勢與傳播策略

陳萬達  著
威仕曼 出版
2012/04/10 出版

■整合最新傳播資訊資訊浪潮一波波襲來,媒體匯流成為全球趨勢,本書針對媒體特性與內容,提供最新的媒體資訊與發展重點,使國內與國外資訊完全接軌,讓同學在學校即可了解全球媒體脈動。■強化業界操作模式媒體已由單獨作戰、整合作戰進步到跨媒體作戰,對於資訊內容或行銷廣告的操作方式,也與以往不同,本書幫助同學跳脫傳統媒體行銷觀念,全面掌握業界的思維。■全方位企劃的新時代來臨有效運用電子、印刷和網路媒體不同風格的特性,符合各類市場的需求,規劃跨媒體的行銷策略,進行各種媒體特性的整合,讓企劃內容充分掌握市場趨勢、發揮宣傳綜效。■實例演練詳細分析本書中所列各式範例,均為曾經實際運作的成功實例,透過實例的解讀與分析,可以了解規劃者的目的與策略,可建他山之石的功效。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8/18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