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誤解網際網路

巨流圖書 出版
2015/06/22 出版

網際網路問世以後,從政府、軍事單位、學術界與NGO組織的運用,擴展到了商業用途,其間,科技決定論再次附身,特別是網際網路結合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載具後,如何釐清(網路)科技與社會的關係,再次成為重要的教學、研究與社會實踐課題。本書結合三位政治經濟學者之力,從網路之歷史、政經脈絡及其規範,以及網際網路與政治活動之聯繫,分進合擊,深入淺出,可以發揮教科書的功能,同時足以支援進階探索,襄助重要問題意識的提煉。本書特色解析網際網路的迷思與弔詭理解網路、科技與社會的虛實關係

特價40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

王泰俐  著
五南 出版
2015/02/01 出版

現代閱聽人正生活在一個「八卦的年代」(The Tabloid Decade)。八卦新聞文化崩解了硬性與軟性新聞的文化界線,衝擊平面媒體,更催生了電視新聞感官主義。 &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從理論背景與實證研究兩個層次,深入檢視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學術專書,共分十二個章節。理論篇首先分析臺灣的電視新聞文化空間在過去十年間如何遷徙演變,重新定義並詮釋了電子媒體的新聞感官主義,接著闡述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理論。實證研究篇則分別以內容方析、文本分析、實驗法、調查法、接收分析、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從各面向探索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面貌,以及如何影響閱聽眾對電視新聞內容的接收以及新聞產製過程。本書也跨越國界,呈現新聞感官化的跨國面貌,並釐清新聞競爭、新聞專業程度與新聞感官化之間的關係。 & 最後,本書討論邁向多媒體時代的新聞感官主義的可能發展。未來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勢必無法以「感官」與「非感官」的二元對立概念產製影音新聞。如何同時了解兩種新聞價值,並不斷在其間拉扯妥協,維繫平衡,考驗新聞專業的存亡,也是新媒體時代工作者的最大挑戰。

95 特價39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數位世紀傳播生態

黃葳威等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4/11/01 出版

資訊科技的出現,各社群間是否形成相對權力關係的「真理政權」? & 隨著動新聞的出現,如何在數位匯流的基礎上,匯流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成為數位多媒體新聞,長期引發關注。 & 台灣傳媒對中國大陸形象的建構,是否因媒體自身的「理念」(idea)與「社會意識」使然,或者受到兩岸政策、國際對中國大陸觀念的影響?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發展,媒體與資訊科技、媒體政策、企業家創新精神等因素的關連如何? & 本書從閱聽人、敘事、結構三層面,審視資訊科技創新發展的理論實務。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全球文化戰爭

稻田 出版
2014/09/25 出版

一場文化戰爭正在全球各地開打,誰是最後的贏家? 詳盡的田野調查,揭發全世界「軟實力」的暗中較勁 一本暢銷書、一首流行金曲或一部鉅片,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為什麼爆米花和可口可樂在美國電影產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迪士尼與梅鐸在中國失敗以後,能否將它們製作的內容成功出口到印度?寶萊塢如何吸引非洲人?巴西電視小說又是怎麼引起俄羅斯人興趣的?半島電視台如何組織阿拉伯的革命?為什麼瓦隆人堅持要看重新配音過的電影,弗拉芒人卻偏好原音加上字幕的版本?最後,為什麼美國的娛樂模式會成功,但歐洲的娛樂模式卻正在衰退?這場全球戰役的重心就是──主流文化。 從好萊塢到寶萊塢、從日本到撒哈拉沙漠、從墨西哥到韓國,這份前所未有的研究歷時五年,橫跨三十個國家才完成。馬泰爾分析了局內玩家的籌碼、眾媒體集團的運作邏輯,還有在五大洲傳布的內容。新興國家挾其媒體及「軟實力」,想要控制影像與夢想,而網路又增強了它們的勢力。一切都在加速進行。 本書敘述的,就是這場全球文化及媒體的全新戰爭,在全球化的時代,身為世界的一分子,你不能忽視這場戰爭! 本書特色 ★前所未有的田野調查,範圍橫跨30個國家 ★全面分析世界大國的軟實力競爭 ★解析全球大眾娛樂的傳播與地緣政治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美國大眾傳播(增修本)

鄭貞銘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4/09/01 出版

美國大眾傳播對美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影響,被譽為是「第四權」,以監督權力的腐敗為己任,並自許是「天生的反對黨」,貢獻重大。由於媒體影響力大,美國對大眾傳播之專業的要求相對亦高,對新聞自律與新聞倫理道德方面亦有甚高標準,以期「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同時落實。 所以,論述美國的大眾傳播有幾個特點是不能忽略的: 一、法律保護: 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國會不得制訂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願的權利。」這條法律雖不足百字,但一百多年來一直被美國新聞廣泛而成為一張有效的保護傘。 二、媒體監督政府: 媒體監督政府,在美國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們深信政治學的一句名言:「絕對的權利造成絕對的腐敗」。所以政府受選民之所託,執行政務,必須有第四權監督行政、立法、司法三權。 本書特色 ★以作者在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與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所開設的「美國大眾傳播」一課為藍本, ★記述美國各主要媒體歷史沿革與其發展概況,兼及對新聞教育的發展歷程。 ★大眾傳播學系必備的教科書(最新增修本)。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受歡迎新聞與影視的公共意涵

陳盈盈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4/07/01 出版

本書是作者從傳播學研究出發,作者以過去擔任國會、黨政記者經驗對國家政策與公民社會發展的關切,觀察美國最受歡迎新聞與最受歡迎的台灣電影與深受美國年輕人喜愛的諷刺時事秀的解讀,本書涵蓋採取量化方法分析網路新聞,並以質化的方法分析打敗好萊塢大片的台灣電影、收視率打敗專業新聞的美國假新聞諷刺秀,部分論文則以文化研究觀點,觀察消費現象,或以文化經濟解讀政府發展影視產業的邏輯盲點與建議。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數位電視與新媒體平台之政策與發展策略

揚智文化 出版
2014/05/01 出版

本書十位作者來自國內電訊傳播的產官學界,內容主要針對美國、歐盟、英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我國的數位無線電視、數位有線電視、IPTV、行動多媒體及其他新興媒體服務的發展政策與策略深度剖析。此外,作者團隊並舉辦焦點團體座談,邀請對相關議題相當熟稔之產官學者對談,希冀將國際觀察與國內產官學者意見加以融合,作為我國數位媒體產業發展及政策擬定之借鏡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播:新博物館與地方

許傳陽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4/05/01 出版

本書每一章都先定義該章將探討的概念,其後再詳述作者的研究發現,書中前兩章為理論概念說明, 第三章說明我國新博物館發展的歷史脈絡,第四章起作者以我國新博物館為個案探討展示與地方傳播的關係。書中探討的議題包括:新博物館的傳播分析、觀覽實踐下的城市意象、文化界限與日常生活、文化聚落與文化場域、新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等等,本書淺顯易慬,以貼近學生的文筆撰寫,不論是傳播科系的學生,或是對地方性研究有興趣的學生,乃至社會研究相關科系的學生,本書是一合適的參考書籍。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傳播新制度經濟學:傳播史、政策、管理與產業組織

王盈勛  著
五南 出版
2014/04/11 出版

傳統領域的經濟分析,過去主要援引批判的政治經濟學以及新古典主義傳統的產業組織的理論。本書旨在探索,新制度經濟學的方法與理論,如何應用於傳播研究,特別是再傳播史、政策與產業分析等面向。

95 特價20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知識論與傳播理論:初版

梁瑞祥  著
五南 出版
2013/09/23 出版

自二十世紀末期迄今,大眾傳播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新興文化力量,滲透社會各個領域,引導且創造吾人的生活模式。本書對於這個影響重大的趨勢之知識基礎的探討,以哲學的角度為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提供思維架構。 本書是由上下兩編組成,上編主要探討大眾傳播理論的知識論基礎,研究重心在認識方法,處理的問題著重於認識能力的向度、直接認識與間接認識的可靠性,以及傳播理論的真實性問題。目的在建立傳播理論發展的真理觀。 在本書的下編,藉由在上編所進行的真理觀釐清,開始著手處理「網際網路」的倫理學議題,說明「網際網路」這個自一九九○年代新興的傳播工具之發展,唯有建立在完整真理觀之上的倫理論述才有其實踐意義。 本書特色 「大眾傳播」為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知識媒介來源, 然唯有透過哲學角度來思維, 才能對影響重大的趨勢進行知識基礎的探討。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媒體與民意:理論與實證:2版

林維國  著
五南 出版
2013/09/05 出版

網路時代的全面來臨影響了人類多層面的發展,其中,對於民意與民主的影響日漸深遠。本書嘗試以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搭配國內外重大事件實例剖析,提供網路「新媒體」與「民意」在當代與未來可能的重要發展方向與建議。    本書自「何謂民意?」的基本定義開始探討,並討論自啟蒙時代以來至今不同時期的民意研究典範,連結當今後現代主義與網路時代的民意發展趨勢。有鑑於網路新媒體與民意互動關係較少理論與實證的分析,本書切入數個傳播學與政治學領域重要的理論如接收近用回應模式 (RAS Model)與議題設定理論等為分析基礎,並進行了橫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網路議題設定」實證研究,嘗試描繪目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共同形塑民意的可能圖像。    除了理論與實證研究外,本書亦探討國內與世界重要事件分析,如台灣PTT批踢踢論壇、阿拉伯之春、美國總統大選網路化等實例,提供相關實證研究資料,以期更完整地論證網路新媒體與民意互動發展不可逆轉之趨勢。

95 特價27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眾傳播理論:文化與社會的面觀

韋伯文化 出版
2013/08/01 出版

本書透過不同的方法典範,深入剖析大眾媒介的發展。第一章首先以批判性典範入手,透過馬克思主義觀點,探究媒介中的政經體系與意識型態;第二章以哈伯瑪斯提出之公共領域概念,檢視大眾傳播場域中的公領域現象;第三章探討閱聽人的詮釋、能動性、結構與意識型態,如何再製與詮釋媒介內容;第四章則著重麥克魯漢提出之「地球村」概念,作為文化中介者的媒介,是如何透過跨文化方式運作;第五章討論後現代主義大師布希亞,針對媒介提出之擬像、超真實等概念;最後運用各種理論與論點,檢視新媒介與資訊社會的關係,包括網際網路與資訊、資訊性政治的限制等議題。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給年輕記者的信

五南 出版
2013/07/25 出版

2010中時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翻譯類入圍 在三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本書作者在新聞工作和新聞教育兩方面都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本書中,他與年輕記者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首先和讀者分享了自己從高中校刊做小記者到大學畢業後走向社會,直至成為著名記者的奮鬥經歷。在做這些工作時,他有對傳統的繼承,也有隨著時代發展的創新。無論是廣播採訪、電視報導、網路部落格,還是偏遠地方的冷僻新聞,作者的目標都是在採訪、寫作、思考、探究的過程中,塑造一個優秀記者的思維習慣。在當今社會,隨著媒介形式的巨大變化,新聞行業和新聞記者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作者以他新奇的觀念和激動人心的故事,為已經或即將踏入新聞行業的人們提供了富有睿智的指導和靈感。本書特色對於新聞媒體的八卦和不正確報導,已偏離社會認知與充滿道德的爭議性,本書是新聞界的良知典範,也是新近從業人員學習的指南。媒體不再是各種觀念交鋒之地,只是容納極端偏執思想的回音室?當我們看到充斥著色情謀殺、娛樂八卦和虛假造作的各種報導,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價值觀、對讀者負責的勇氣,從未像如今這般重要。透過美國資深媒體人之眼,重新檢視媒體運作的核心價值。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體事務:媒體企業與公共利益

Croteau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3/05/01 出版

本書是《媒體企業:公共利益的觀點》的第二版,在進行改版的過程中,兩位作者著重在資料與實例的更新,並且將一些最新的媒體發展現況納入分析,但是卻保留原先獨特而出色的分析取徑。在二○○二年「新聞與傳播教育年會」(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中,由於本書被視為「媒體管理與媒體經濟學領域中的重要著作」,因而贏得了「皮卡特優秀媒體經濟學著作獎」(Robert Picard Award)的殊榮,對於意欲瞭解媒體運作系統本質的教師、學生、學者而言,本書都是此領域的重要著作。在各家媒體爭鳴,競相以各種激烈手段爭取閱聽眾的台灣,身為閱聽眾的我們幾乎以一種來不及招架的姿態面對著不斷來襲的各樣資訊。由於人們時時刻刻被媒體所圍繞,使得我們很難洞察媒體的發展。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停止談論最新合併案或新科技的新聞標題,而對整體媒體產業進行審視。反觀台灣出版的現況,以經濟學角度去檢視媒體的著述相當稀少,連翻譯的文獻也屈指可數,本書則是以廣泛的社會科學觀點來探討媒體與社會之間的互動,並探究「媒體產業貪得無厭地追求利潤」及「民主社會需要媒體系統滿足『公共利益』」二項目標之間所存在的緊張關係。本書會謹慎地介紹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徵,用僅有粗淺經濟學背景的讀者也能理解的方式來探討相關觀念。其次,則以兩種競爭性的理論架構:市場模式與公共領域模式,來強調媒體產業的不同面向。最後,則會從「公共利益」觀點來評論現今的媒體系統,也會認真地看待市場的動態,因而能避免做出過度簡化的批評。以兩位作者豐富的著述背景,加上曾獲得「皮卡特優秀媒體經濟學著作獎」對品質的背書,並反思台灣目前在此領域翻譯著述的匱乏,相信這本兼具社會學與經濟學視角的媒體專論,將會為台灣相關領域研究,帶來不少珍貴的資料,並藉由他山之石,來深化對台灣媒體的分析與理解,同時,其深入淺出的文風,也能吸引不少非學術界卻關心台媒體狀況的人士。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介、文化與社會

Hodkinso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3/05/01 出版

本書具有明確的組織系統,以公正的態度提出批判,加上大量例證予以說明,清楚的提出相關分析,並為媒介與傳播研究提供一個不可或缺的貢獻。本書聚焦在媒介、文化與社會之間的緊湊且複雜的關係,並分做三個部分加以探討。媒介的元素,包含了媒介技術、媒介產業、媒介內容及媒介使用者。在第二部分:媒介、權力與控制,討論了媒介操縱、新聞建構、控制媒介取向以及當媒介面對全球化影響的作為。第三部分是媒介、文化與認同,探討媒介與族群、性別、次文化以及意義的消失之間的關係。本書內容涵蓋面廣泛,寫作方式深入淺出、旁徵博引,是一本適用於研究、教學與學習的佳作。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公眾委製新聞的時代來臨:weReport調查報導平台的意義與展望

先驅媒體  著
先驅媒體 出版
2013/01/01 出版

一個提案可以改變我們的社會一個贊助可以改變我們的國家屬於新聞業的人人時代已經到來!本書探索正在全球實驗與開展中的公眾委製或群眾資助新聞模式,包括它的生成背景、發展歷程、運作型態、社會意義,以及目前的成果與挑戰。針對台灣、也是亞洲第一個群眾資助新聞平台weReport,本書更從多個角度進行第一手的分析與探討。同時選輯創辦第一年的非影音類報導作品,讓讀者可以在閱讀這些作品的同時,亦能採取行動,加入公民參與新聞業的嶄新時代。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公共關係學:原理與實務

姚惠忠  著
五南 出版
2012/03/01 出版

本書以「12345」為經,實務心得為緯,描繪現代公共關係的整體面貌。所謂「1」係指從事公關的一條具體路線:經營組織形象。「2」意味著公關的兩個核心概念:創造與維護組織的可信度、凡事從受眾角度思考問題。「3」表示公關企劃的三個要素:情報、策略、創意。「4」指出四個面向的公關策略:受眾的選擇或界定、組織定位、溝通訊息、溝通媒介。即作者所謂的2PM:Publics、Positioning、Message、Media。「5」則代表五個基本原則:全員公關、誠實為上策、言行要一致、雙向傳播和對等溝通。亦即作者所謂的「WHATS」原則。本書除了作為實務界人士參考之外,更希望對台灣的公關教育盡一份心力。

95 特價42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民意與民調研究

Donsbach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2/02/01 出版

這本工具書是世界上第一本將與民意理論和研究相關的環節集聚起來收錄的參考書,在這本書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關民意理論、研究方法論以及民調之政治和社會鑲嵌性等環節;而這都是現代社會中,尤其是民主國家中相當重要的制度範疇。本書從民意的本質、民調的發展、公眾意見之形塑與變遷、民意的測量方法、進行民調時的社會與政治環境,論述到適用民調的特殊領域,其廣泛包容的程度,實際上是其他相關書籍不可觸及的。這本包羅萬象的工具書,等於標舉了當代民意研究學界中最精鍊的理論與技術,針對每一個主題進行廣泛性的介紹與細節性的分析;而對照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環境,本書裡面所舉出的個案與執行實例,也許都能讓台灣相關的研究者和機構有所反思、去蕪存菁。

95 特價85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閱聽人與日常生活

盧嵐蘭  著
五南 出版
2012/02/01 出版

本書主要探討閱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媒介使用與閱聽經驗,旨在說明一般人如何經由日常情境的相關條件而建構多樣且複雜的媒介經驗,包括閱聽人的媒介習慣、歷史記憶、自我與認同、社群想像、以及常識思考形式。本書強調日常生活作為閱聽人經驗建構的主要脈絡,進而回歸閱聽人的真實世界,並同時觀察日常媒介經驗之型塑過程中所遭遇的限制與機會,試圖超越長久以來閱聽人研究中關於閱聽人主動性與被動性的兩難和侷限。書中除了介紹與說明當代重要的日常生活理論,探討閱聽人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並呈現作者進行閱聽人日常生活研究的主要發現,特別透過閱聽人真實經驗的表述而進一步了解日常生活對閱聽人的影響,以及認識現代媒介社會中的閱聽人如何在各自之生活世界內展現多重及變化的面貌。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紅桌文化 出版
2011/12/28 出版

你以為你很自由,原來不過是別人手中的一只棋…… 美國各大傳播學院推薦閱讀 長銷美國16年《有毒污泥愛你好》中文版終於問世 公關人士內部傳閱的祕密寶典:操縱民意、買新聞,一次就上手! ★ 你知道衛生下水道一點都不衛生嗎? ★ 你知道在廣告裡穿著白袍的專家,正職其實是演員? ★ 你相信有人主動要求電信公司調漲自己的電話費嗎? ★ 你能想像公關活動除了影響你的消費行為,還能改變重大國家政策、動搖國際情勢嗎? 我們常在不知不覺當中被廣告給勸說了:買貴婦代言的商品、相信抽菸可以維持身材、投票給某位形象清新的政客、對「根據??研究指出」的新聞堅信不疑。我們真的能夠做出忠於自我的選擇嗎? 電視看愈多的人,愈無法自主判斷公共事務對自身的利弊。聽名嘴蓋得天花亂墜,那素人的話總可以採信了吧?在古代,三人成虎;如今,網路鄉民說的算。只不過由於資訊爆炸,很難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判斷資訊的來源。結果是,躲在電腦後面發表產品試用心得的,可能是行銷公司佈的暗樁;每天讀的報導,竟然不是記者寫的,是企業團體主動提供的廣告訊息。如果發佈資訊的人,各懷鬼胎;那麼接收資訊的人,就更不能掉以輕心。 人類在本能上會對廣告或推銷產生抗拒,因此改變他人想法的手段也愈來愈高明,據說厲害的公共關係專家,出手都不著痕跡,大眾在不知不覺中被洗腦,民意的樣貌也被扭曲。美國因為民主制度發達,在政治宣傳的手段上,堪稱獨步全球。美國的公關專家經驗豐富,好到連希特勒要執行滅種計畫,都要跨海請公關教父給予意見,好讓他控制納粹德國的輿論,確保計畫順利執行。 讀《有毒污泥愛你好》就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是別人眼中的一只棋子,要往哪裡走,都被設計得好好的。不過二位作者悉心調查了重要的黑心公關事件,羅列許多知名跨國企業(如麥當勞、美體小舖)不為人知的一面,還有政府特務如何轉行變間諜,以及種種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為的是要我們睜大眼睛,辨認出幕後黑手的招數,改變處理資訊的規則,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人傳播:理論、研究與教學實例

五南 出版
2011/12/25 出版

在此社會趨向高齡化之刻,本書探討如何透過傳播行為而與他者互動、如何持續追求良好生命態度、如何讓人生結局圓滿且豐碩。「老人傳播」的最簡單說法當為「老齡的傳播意涵」,包括老者如何與他人(個人與社會)溝通以及一般人(個人與社會)如何與老者互動,重點在於眾人皆會變老,學習如何與他人溝通互動實就是學習如何與未來的「我」溝通互動。全書共含三篇、十二章,分從理論、研究與教學實例面向討論老人傳播之內涵;另有附錄與參考書目。理論篇(第一至六章)述及「老人與傳播互動」、「老人語言傳播現象」、「媒介再現與老人形象」、「老人與媒介近用」、「敘事理論與老人說故事」、「老人與生命∕死溝通」等概念。研究篇(第七至十章)改寫自近些年發表於學術期刊之論文,內容與「時間」、「敘事」、「情感與記憶」、「新科技傳播」相關,亦與前篇各章呼應。教學實例篇(第十一與十二章)則是兩位作者相關課程實際授課內容,或可提供其他教學者參閱。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影劇本結構析論

曾西霸  著
五南 出版
2011/12/01 出版

本書作者從事編劇教學三十餘年,並擔任編劇的實務工作,且曾翻譯過電影編劇的專書,絕對是國內最具經驗的編劇師資之一。希區考克曾有「說什麼故事,遠不如怎麼說故事來得重要」之名言;本書作者亦認為“Good Story Well Told”係優良電影必備之條件,且深信「結構」乃電影劇本首要關鍵,因此特地針對電影劇本結構之敘事功能∕形式∕題材的共時性與歷時性∕對立效用∕修辭策略∕改編……等面向進行析論。做為國內第一本面世的電影劇本析論之專書,相信對電影編劇技巧的提升必定有所助益。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網際傳播:對網路、人、組織未

程予誠  著
五南 出版
2011/12/01 出版

網際網路的出現稱的上是近代人類歷史轉變的樞紐,橫跨的領域眾多,作者以傳播的角度來探討網路問題。透過網路傳播的why、who、how、what、effect將零散的網路傳播研究聚合成一個體系,將牽涉到人際傳播、小群體傳播、組織傳播與大眾傳播的網路傳播過程重新回歸傳播領域。

9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體科技與文化全球化讀本

邱誌勇  著 、鄭志文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1/11/20 出版

二十一世紀媒體的鉅觀圖像,大致上由兩個趨勢帶頭,第一個是「全球化」的世界格局;而另一個則是「數位化」的科技革命。如果九○年代是個以資訊或後工業社會改變全球的年代,那麼這股潮流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可謂已紮根日深。事實上「數位化」與「全球化」就像是牽動著世界媒體往前進的一道雙絞鏈,彼此在不同領域開啟,卻又快速產生糾結效應。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播理論

五南 出版
2011/10/01 出版

《傳播理論》一書,可說是華人社會第一本由台灣、香港、中國大陸、澳洲、與美國華裔傳播學者從自己專業領域合著的最有系統的傳播理論之大作。全書包括了基礎篇、脈絡篇、與華人傳播理論三個部分,對理論的本質、功能、與評估,傳播學各領域重要理論之歸納與介紹,以及從中華文化角度建構傳播理論的可能性,都有中肯與簡明扼要的的描述與分析。整合起來,本書給傳播學這個學科的理論本質與範疇,提供了一幅較完整的圖案,讓讀者能從本書精簡扼要的解說,得到對傳播理論較全面的理解。本書井然有序的編排與深入淺出的書寫方式,不僅給讀者帶來閱讀的便利性,而且也能對盤根錯節與深奧難懂的傳播理論一目了然,因此很適合華人社會的學生與學者的閱讀與研究之用。

95 特價5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神經傳播學札記

邱勝安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11/07/01 出版

書中第一部緒論,臚列傳播研究的十大宗師,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蒙(他也是人工智慧的先驅)、神經生物學家卡夫勒、民意學家李普曼、政治學家拉斯威爾、社會學家派深思、拉查斯斐爾、米德,心理學家魯溫、賀夫蘭,傳播學家宣偉伯等人。敘述他們的理論精華,及其對傳播研究的貢獻。第二部資訊、大腦與傳播系統,是本書的主題,析論近代神經科學的發展,已經証實,大腦就是傳播網,神經元為傳播站,形成奇妙的資訊系統;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基因的解密,費洛蒙的發現,證明了基因與傳播的關係,如影隨形,終身不離不棄。使人類對傳播的效果,有了新的解讀。第三部傳播另一章──書海散記,廣泛蒐羅近代科學的發展,包括物理學、分子生物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學、人類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與傳播有關的經典,析述其內涵,說明其影響,以強化神經傳播學的養分。實際上,這些經典著作,也正是資訊與知識傳播的利器。第四部,說明傳播研究的演進與展望。從興起以迄網際網路、地球村的形成,在在說明資訊革命的浪潮,沛然莫之能禦,正引領人類奔向嶄新的境界。誠如傳播學家麥克魯漢所說的,傳播科技創造了文明,更創造了歷史。他不愧是位先知。他的許多預言,今天都一一實現了。像「地球村」這名詞,就是他的傑作。總之,現代神經科學,已給資訊傳播,帶來了極高的滋養成分。傳播理論與神經科學結合,必將使其研究登上喜馬拉雅山的高峰,這是不言可喻的。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神經傳播學」專書。★ 把傳播理論與神經科學緊密結合,冶於一爐,開創大眾傳播學里程碑。

79 特價22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聞採訪與寫作

馬西屏  著
五南 出版
2011/07/01 出版

這是一本坊間蒐集傑出新聞採訪重大案件最完整的一本書。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書經由蒐集、整理、解讀、提出建言,讓後來的人可以從別人的成功裡,找到採訪寫作的祕密。  這是一本新世紀、新觀念、新手法、新視野的書,時代在變,不能跟上腳步,就是落伍。  這是一本實戰的教戰手冊,理論談的少,實戰經驗為精華,讓初學者可很快進入採訪寫作門檻,讓在職者能更上層樓,對於有意從事報紙、電視、廣播、電子報者,都有所助益。  這是一本一般人都可以讀的書,各個重大新聞背後的驚心動魄、手法的曲折趣味、事件的暗藏玄機、無路的柳暗花明,都饒富趣味。  這更是一本有意從事寫作的朋友,下篇部分值得一讀。  記者筆下,存好心、報好事、說好話,在版面上行佛,就是菩薩。

95 特價39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

王泰俐  著
五南 出版
2011/02/01 出版

現代閱聽人正生活在一個「八卦的年代」(The Tabloid Decade)。八卦新聞文化崩解了硬性與軟性新聞的文化界線,衝擊平面媒體,更催生了電視新聞感官主義。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從理論背景與實證研究兩個層次,深入檢視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學術專書,共分十二個章節。理論篇首先分析台灣的電視新聞文化空間在過去十年間如何遷徙演變,重新定義並詮釋了電子媒體的新聞感官主義,接著闡述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理論。實證研究篇則分別以內容方析、文本分析、實驗法、調查法、接收分析、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從各面向探索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面貌,以及如何影響閱聽眾對電視新聞內容的接收以及新聞產製過程。本書也跨越國界,呈現新聞感官化的跨國面貌,並釐清新聞競爭、新聞專業程度與新聞感官化之間的關係。最後,本書討論邁向多媒體時代的新聞感官主義的可能發展。未來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勢必無法以「感官」與「非感官」的二元對立概念產製影音新聞。如何同時了解兩種新聞價值,並不斷在其間拉扯妥協,維繫平衡,考驗新聞專業的存亡,也是新媒體時代工作者的最大挑戰。

95 特價39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聲音設計與錄音工程:影音整合

鍾思明  著
五南 出版
2010/12/01 出版

音軌在影視中,對戲劇的表現常常有決定性的影響,華麗的視覺效果必須要靠聲音作為觀眾對戲劇內容全面的認知,不論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聲音隱喻、震撼人心的音效或推波助瀾的背景音樂,都使得觀眾能夠融入劇情而產生感動,聲音確實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作為影視的創作設計者,除了學習錄音的知識及技能以外,更需要追求探索對影像產生影響的相關理論及應用,才能進一步對創作內容做出最佳的聲音設計。 本書的作者彙集了相關的知識理論及作者個人的實務經驗,編寫出一本讓讀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學習到影音整合的重要概念及編輯技術,內容包含六個單元:數位錄音、錄音工程、聽視感知及認知、音樂情感與戲劇、美學觀與聲音設計、影音整合,每個單元除介紹相關理論及應用,並且附有圖表、聲音範例補充說明。

95 特價31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數位媒體匯流

五南 出版
2010/10/01 出版

本書的產生,是由拙作「數位寬頻產業研究」與「匯流中的傳播媒介」兩書出版之後,繼續衍生而產出。首先,在此必須強調,匯流是一個過程,數位匯流的概念並非事前預測一個結果;事實上,許多趨勢預言家們一再描繪匯流之後的未來圖像,它帶給人們許多的想像與期待。例如:蘋果ipad或平版電腦將帶給消費者,多元運用行動上網、手機、電子書、電視、影音遊戲等功能,未來若一機在手,即可讓人們的生活、工作、休閒、理財、學習等等需求合而為一,方便自如。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媒介研究:關鍵議題與爭辯

Devereux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0/09/01 出版

本書由愛爾蘭學者德弗羅(Eoin Devereux)主編,並邀請當代傳播學大師麥奎爾(Denis McQuail)作序,結合許多知名學者與新興學者,共同檢視當代媒體研究十六大關鍵議題。本書每一章都先明確定義該章節將探討的概念,接著再詳述作者的研究發現。書中也包括了許多歐洲、美國與澳洲的個案研究,章節最末再整理重點摘要,並提供課後活動與延伸閱讀,希望有助於讀者未來的媒體研究。書中探討的議題,包括媒體分析的社會學與文化研究取徑、媒體與權力、媒體產業、媒體與科技、政治經濟學與媒體所有權、媒體乃公眾領域、新聞與新聞價值、媒體框架、社會結構的媒體再現、階級、種族性、性別、文本與文本分析,以及離散的媒體閱聽眾、全球在地化、全球化等等。本書淺顯易懂,以貼近學生的文筆撰述。不論是就讀媒體相關科系的學生,或是對傳播、文化研究有興趣的學生,乃至於新聞科系或公共關係科系的學生,本書絕對是會合適的入門參考書。

95 特價39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大眾傳播理論(McQuail’s)

McQuail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0/09/01 出版

此書英文版流傳全世界二十餘年,並被翻譯成十三種各國語文,名列Sage出版社翻譯授權書籍的第一名。本書將大眾傳播理論放在社會與文化的廣泛脈絡下進行探索,從大眾媒介的興起、大眾傳播的概念與模式、媒介理論與社會理論、大眾傳播與文化、新媒介、媒介經濟與治理、媒介結構與表現、媒介文化的產製、媒介內容、媒介文類與文本、閱聽人理論、媒介效果研究一路抽絲剝繭,試圖描繪出大眾傳播的樣貌。原文書第五版除了比舊版加入更多、更新的即時資料外,也針對當今新媒介科技的發展、媒介的社會–文化效果、民意與政治傳播、大眾傳播的未來,做了非常大幅度的改寫,是一本相當追得上傳播時代潮流和脈動的教科書,是大眾傳播相關科系必讀的經典之作。

95 特價47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視覺傳播概論

莊克仁  著
五南 出版
2010/08/31 出版

查視有關「視覺傳播」的內容博大精深,其範圍更寬廣,例如:就媒體而言,有繪畫、攝影、印刷、電影、電視及電腦網路等;就科技而言,涉及物理、化學、電子、電訊等;就文化、藝術而言,涉及的文學家、藝術家,甚或科學家等人數,更枚不勝舉。這對於本書的編撰而言,實乃一大挑戰! 本書共分十六章。第一章是視覺傳播的理論基礎。皆下來第三章是討論與視覺傳播關係密切的光、照明與色彩。第五、第六章則是進入視覺的生理與視覺的心理。第七章則是呼應第一章,探討視覺感知理論與解構主義,以建構更堅固的視覺傳播理論基礎。第八章討論視覺構圖與設計,接著第九章進一步探討影視畫面的視覺構成,如此兩者便可一氣呵成。第十章開始到第十五章,分別介紹與視覺傳播相關的媒體,依其順序排列如下:印刷與平面設計、圖畫與資訊圖像、攝影:用光線繪圖、電影:運動的影像、電視:飛躍的圖像,最後也是最新的電腦與網際網路。最後一章,第十六章則是視覺素養與視覺倫理。 以上章節的安排,固有其前後先後性與邏輯性,但若拆開閱讀,也同樣有助於視覺傳播的了解與認識。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導演實務手冊

李淑貞譯  著
五南 出版
2010/08/01 出版

如果職業受歡迎與喜愛的程度有循環週期,導演工作顯然正處於上升階段。為數不少的演員親自嘗試過這個工作,也有愈來愈多的劇作家和編劇家導演他們自己的作品。以將近二十年的導演和教學經驗為基礎,本書是一本實用的手冊,其目標是要傳達導演工作的經驗與成功的導演所擁有的劇場的思維模式。不僅只是一些參考指引,邁克.布魯的書詳細地解說了一套全面性的技巧,涵蓋製作一齣舞台劇的每個階段,從第一次讀本到最後的彩排。布魯明確地表達導演的思考關鍵是雙重觀點,一種同時關注角色的(內在的)生命和結構的(外在的)元素的能力。如此一來,所有的關鍵元素都會統合在一個單一的方法之中。布魯利用美國最容易理解與最受歡迎的劇本之一,《玻璃動物園》,做為他的試金石來解說他的技巧。簡明而有趣,邁克.布魯的書是為曾經說過「可是我真的想做的是導演」的每一個人所寫的。

95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政媒角力下的台灣報業

呂東熹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0/07/22 出版

  在黨國凌駕一切的戒嚴年代,媒體往往只能是政府的傳聲筒;  當年《自立晚報》的存在,不但為當時的台灣菁英守住最後一塊發聲基地,  也讓微弱的本土論述得以一脈相承。  然而,當台灣走向民主,各種論述百家爭鳴之際,  堅持「客觀、公正、本土」立場的《自立晚報》,卻逐步走向衰落,甚至消逝。  這當中的曲折轉圜到底為何?  報社員工為了辦報理念的堅持與自身權益,做了多少努力?  國家、財團、報社之間,又有多少暗潮洶湧的角力暗鬥?  本書作者為資深媒體人,目前為公共電視新聞部台語新聞製作人。  當他還是懵懂的新聞菜鳥時,進入了《自立晚報》,  不但見證了台灣在困頓年代,人民衝撞社會禁錮的熱情與激昂,  也看到了台灣民主運動前輩為了爭取言論自由,慷慨犧牲,  並因而深深地衝擊了他往後的新聞生命,堅信「新聞自由」的理所當然。  這本書的完成,不單只是為了台灣民營報業的歷史留下不可抹滅的紀錄,  更是作者自身,以及為了一群被時代捉弄的沉默的台灣人的生命書寫。  時值今日,各種網路及電子媒體競相出現,看似眾聲喧譁之際,  財團、政府卻透過新的包裝手法,介入媒體與報業,形成另類的言論控制。  撫今追昔,《自立晚報》以及台灣民營報業奮鬥的過程,  將可為台灣報業現在與未來的發展,提供反省、借鏡,以及邁步向前的重要動力。本書特色  1.國內第一本台灣民營報業史。  2.本書作者現為第一線新聞從業人員,以親身的觀察紀錄台灣報業的發展,極具參考價值。

9 特價52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電影理論

黃新生  著
五南 出版
2010/06/01 出版

本書介紹二十世紀迄今的電影理論,有助於電影的愛好者、電影專業人士、影評專家、電影研究學者、電影科系學生對電影的思考與實踐。本書的特點是以深入淺出的文筆釐清主要電影理論的概念,並且將理論的概念應用在經典名片的解讀,整合理論與實務,相得益彰。

95 特價3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虛擬攝影棚原理與實務

五南 出版
2010/02/01 出版

本書的第一部分即是根據玄奘大學虛擬攝影棚啟用以來,教學相長所獲得的經驗完成的。這一部分的內容,是於玄奘大學虛擬攝影棚初始啟用兩年中鑽研,其後再歷經四年的應用與修正,不斷更新內容的成果。本書的第二部分是以傳播「新科技」或「新媒體」為核心概念,以玄奘大學新聞學系學生為對象,進行的「教學行動研究」的成果。內容包括「高階數位平面攝影新聞影像功能分析」、「提升學生電視新聞影像攝製學能方案」、「採訪寫作的趨勢與教學策略」及「多媒體電子新聞之製作與呈現」等單元。本書分成兩個部分,前後卻是相互呼應的。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客家‧媒體‧再現

孫榮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10/01/01 出版

近年來,有關客家族群與文化的大眾傳播現象呈現兩個極端的發展。一方面,客家族群在流行文化上,如流行音樂、電影等,有充滿創意與活力的表現,令人驚艷;另一方面,電視等主流媒體仍一再重複扭曲的客家刻板印象。本書以這兩個現象為關注焦點,探討客家非主流音樂、客家電影與客家紀錄片的文化意涵,同時追溯早期客家傳播面臨的處境。另外,也對綜藝性談話節目中客家族群/文化的再現進行分析,希望有助於多元文化的落實。

95 特價20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影視燈光(精)

廖本榕  著
五南 出版
2009/11/01 出版

這本書主要提供初學影視攝影技術的同學,作為學習光影設計時的參考。 & 本書是筆者任教大學影視動態攝影相關課程的基礎教材,學習大致分成以下幾個階段:一、影視照明觀念與態度。二、光學的基本認知。三、照明的功能與基本概念。四、光源類別與電的常識。五、基本布光與實務經驗範例。 & 前面七章偏重理論整理與簡述,是學習這門功課必須具備的基本學識,沒有這些基礎概念也可以跳躍到實務操作,但未來在實務運用時,必然因為知識不足、無法觸類旁通任意揮灑,而作品表現大受限制。尤其,當有朝一日成為攝影師,必須獨挑大樑肩負成敗重任時,臨場工作推動能否順利執行,完全依賴攝影師的 調度指揮能力,面對一群等待接受指令的眾多工作人員,加上工作進度與求好心切的壓力,當下立即領悟什麼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心情,只有隨時做好準備的人,機會來臨才有能力掌控,從容面對現實殘酷考驗。 & 從第八章「基本布光」起,轉為以實務訓練為重,工作現場遭遇的狀況千變萬化,書裡的範例僅是個參考,但百變不離其經,基本理論原則是不變的,設計創作不應墨守成規,必須養成平時敏銳觀摩、虛心學習、機伶應變,才能超越傳統,成就藝術理想。 & 影視是視覺藝術,視覺離不開「看」,「光」則是「看」的必要條件,怎樣看得舒服自然?怎樣吸引注目?就是研究「光影設計」的主要目的,最終則在能否塑造獨特風格,完成理想的作品。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播理論史:回歸勞動

五南 出版
2009/10/01 出版

傳播政治經濟學名家席勒用心二十餘載,通過「文化」與「勞動」兩組關鍵詞,書寫《傳播理論史》,深具理論與實務的啟發,寓意深遠,垂之長久。 & 作者將傳播理論的發展,放置在世界史與社會脈絡中考察,美國的生產者共和論、傳播行為研究、從杜威至米爾士的論說貢獻及缺陷,一應納入檢視;排比美國的大眾文化與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批判,進而對照文化(傳媒)帝國主義的說法,以及文化研究的原初意旨及其日後演變。 & 歐洲大陸的結構、後結構與後現代派別,乃至於哈伯瑪斯與政治經濟學的親合與分歧關係,席勒以其見解,多有提綱挈領地對話。席勒主張以「生產力勞動」克服勞心勞力之分,(非)薪資勞動及家務與閱聽人的有償及無償勞動,均應納入,藉此才能建構「文化的勞動理論」。

95 特價3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

吉見俊哉  著
群學 出版
2009/09/01 出版

「媒介」(media)這個概念, 絕對不只是報紙、廣播、海報、雜誌、電話、電腦……等各種資訊設備的累加,而是將我們在社會經驗世界中的技術面和意義面同時媒合中介;透過技術與意義的中介,個別的媒體裝置與編制才成為可能,技術也才能與意義、論述、解釋等相接觸,而成為指向社會實踐的結構性場域。 現代的媒介知識,應該要站在一個既超越且含蓋新聞、廣電、電影、出版等各個領域的新視野,也可以這麼說,媒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問各種媒體的特殊性和個別性,而是要問是哪種社會場域力學使個別媒體成為可能。 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滿溢著雜誌、電視、PC、大哥大等媒介的現代社會,這本書是希望能夠開啟一個思想起點,進而理解媒介的由來、作用,以及去探索變革的可能性。 本書特色 學貫中西、博縱古今,加上作者敘事詳盡流暢,讀這本書應該就像上這位老師的課,讓你不再打哈欠、流眼淚。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部落客宣言

林瑞谷  著
群學 出版
2009/06/08 出版

本書獲得「國立編譯館98年度 獎勵人權教育、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出版品 佳作」 「言論自由是現代西方社會的基石之一,長久以來西方人已經把言論自由視為理所當然。人權、民主與個人自由表達的權利界定了西方人的模樣。所以我們幾乎很少停下來問:『言論自由真正的意義為何?言論自由是否真的存在?』本書就是要指出西方言論自由的實際情況和西方人所認定的言論自由理想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他們對自己有相當程度的誤解。」 「言論自由是一項需要人們長久奮鬥與犧牲生命來爭取的權利(當然,中國的抗爭還在持續)。東亞的學生比其他人都還了解言論自由的重要性與急迫性。諷刺的是,西方文明的理想掌握在東亞年輕人有力的手裡,遠比落在西方中年人顫抖的雙手還要安全。」──摘自《部落客宣言》中文版序 部落格的出現,點燃了言論自由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部落格既是個人,又屬於公共。這種網路空間,讓言論自由既曖昧又模糊,許多前所未見的問題因此浮上檯面。人人都是部落客,我們要如何拿捏書寫的分寸?又會遭受多少不可預見的心理與現實壓力?如你有這樣的心情與感受,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寫的。這本書告訴你,部落客在世界各地曾經面臨的風險。這本書告訴你,部落客在各種情境下可能遭遇的下場。 過去我們總以為,西方世界是言論自由高度成熟的地方,然而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作者林瑞谷(Erik Ringmar)教授親身經歷工作機構對部落客的打壓,以及對言論自由放棄原則的箝制,允為最佳的部落客「說書人」。 《部落客宣言》認真回答你過去、現在和未來可能碰到的問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隱喻廣告:理論、研究與實作

吳岳剛  著
五南 出版
2009/02/01 出版

本書第一章以心理學的「類比」理論解釋隱喻如何運作。 第二章整理廣告學門目前對於隱喻廣告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到第八章探索隱喻廣告的「未知」。 第九章拉高 討論的層次,從(消費者)處理廣告訊息的「經驗」看廣告創意。 本書第十章整理最近幾年作者自己的習作以及學生獲獎的隱喻廣告作品,作為理論的實踐。

特價5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媒類型寫作

五南 出版
2008/11/01 出版

在概念上,本書認為所有的書寫—包括傳媒寫作—都是一種社會建構的過程,因文字社會的「真實」,依賴文字敘事,而敘事即是社會建構,故「真實」只能存在於文字符號的表徵系統之內,是被「製作」出來而非自然存在的。類型即是文章的文體或體裁。傳媒寫作屬「報章體」,其中包含數種類型,各有各自的寫作特徵、規則、「公式」。寫作者根據類型的屬性來敘事,讀者也根據類型的屬性來期待、理解一篇作品。可以說,類型即訊息。專業的傳媒寫作者必須熟悉各種的傳媒寫作類型,善用其屬性。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進階新聞寫作:理論、分析與範

彭家發  著
五南 出版
2008/11/01 出版

本書不是初學的基礎採訪寫作,而是一本進階新聞寫作;內容較複雜,難度也較高的。本書內容與大多傳統教科書不同,它游弋在理論和實例之中,時而約化,概念化;時而理論,時而以實例示範;時而聚焦於老生常談;時而只在「旁敲側擊」,希望讀書創意、靈感就此挑起、湧至。    本書有一特(缺)點——就是文言文參考和研讀資料稍多,原因主要係配合內文資料,避開版權問題,並且藉此訓練新一代文字之精、簡和準確,對於力求精簡之網路文字訓練而言,當有所俾益。&

95 特價4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媒介組織與瓷Ds

Cottle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10/01 出版

在媒介與傳播領域中,媒介組織與產製的研究仍舊較不受重視,因此,本書網羅了各國相關領域研究者的見解,而讓讀者能對此研究範疇有更深入的認識。本書開頭做了權威性綜覽,以勾勒出主要的理論取徑及分析層次,且將介紹下述主題:跨國與國內的媒介部門,商業與公共的媒介部門;國際影視的聯合製作;兒童電視的新聞產製、廣播「現場感」的歷史發展以及音樂新聞;另類媒介產製的政治與組織形式,包括了基進的報紙、電視與網路;轉變中的電視「產製生態學」。本書能幫助讀者了解媒介、傳播與文化研究、新聞學、公共關係、文化社會學以及今日的媒體制度。

95 特價30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介與政治初探

Oates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10/01 出版

媒介與政治制介紹是一本對於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研究新聞媒體與政治面向間之關係的重要初階讀本。本書涵蓋媒介系統的理論模型,新聞專業,閱聽人反應,戰爭報導,恐怖主義範圍,網際網路的政治承諾,以及政治傳播研究方法。藉由美國、英國與俄國的案例為核心,本書作為學生與研究者的基礎訓練,以研討與辯論媒體在不同政治脈絡下的力量。本書的核心概念涵括:˜媒體是民主的力量亦或是壓抑的工具?˜在不同社會中形塑新聞的要素為何?˜我們如何解釋於九一一後媒體、恐怖主義者與公民之間的關係?˜網際網路能否促進異常的政治變化?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介與傳播的里程碑

Sanders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10/01 出版

本書以綜觀方式,深入剖析媒介與傳播兩者間的歷史脈絡。除了回顧傳播發展歷史,更概述各階段中具代表性之理論概念與分析架構,藉以探討媒介發展歷史中諸多衍生而出的概念。本書深入探討對大眾傳介發展重要的理論巨擘:拉查斯菲、阿多諾、殷尼斯、麥克魯漢、霍爾、哈伯瑪斯等十多位學者。本書由「大眾」一詞入手,分別討論大眾傳播、大眾文化與大眾概念的消逝等概念;接續以「日常生活」作為討論範疇,探尋文化與傳播、傳播與科技、以及互動關係等議題;最後進一步介紹傳播中隱含之意識型態、公共領域、以及新興之「向語言轉」領域概念。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2/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