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一定要懂的82個網路技術知識
從 【TCP/IP、區域網路】基本概念, 到【建構網路系統】、【維護網路安全】重要知識, 雙頁圖文對照, 讓你一看就懂! 社群軟體、郵件、網站、聊天軟體、線上遊戲、公司區域網路...各種服務我們天天都在使用, 它們共同的橋樑就是網路架構。本書將聚焦在網路這個讓我們既依賴又陌生的角色, 以【雙頁圖文清楚對照】的方式介紹學習網路基礎必備的知識。 具體來說, 要掌握網路知識並且立竿見影, 我們需要認識 TCP/IP 基礎及架構、各種網路設備的功能、網路應用程式的通訊處理方式、避免惡意攻擊的安全機制, 以及實務上建構網路需要的各種知識。 本書專為有心從事 IT 工作的新鮮人、MIS 網管人員、想知道網路技術如何落實到實務工作的自學者所撰寫。一般人覺得網路難懂的原因是網路內部無法直接窺見或是親手碰觸到, 只能停留在想像的境界, 因此本書每個主題都精心設計滿滿一整頁的圖解輔助說明。同時期待各位讀者在閱讀本書時, 能一邊思考如何能將書中提到的每個知識運用在周遭環境, 或是實際去體驗一下書裡所提到的設備, 將實物與理論互相印證, 一定能加速對網路的瞭解! 本書特色 ‧採雙頁圖文對照, 讓你一看就懂! ‧介紹實務網路規劃流程, 包括設計網路架構、子網路規劃、IP 位址配置到軟硬體的選擇...等 ‧各種安全機制的建立, 認識各種惡意攻擊手法、防火牆與 DMZ 的防衛機制..等 ‧虛擬化及 SDN 最新網路技術的介紹 &
資通安全法合規研究與管理實務指引(第3版)
章節主題包含:‧資安長與資安推動組織‧核心業務及核心系統‧高階風險評鑑方法改良‧詳細風險評鑑方法改良‧資通系統集中化管理‧強化資安認知訓練‧委外辦理資通業務‧委外資通系統廠商須知‧各單位主管的支持‧全員日常資安對策‧利害關係人與通報管理‧資安融入內部控制制度‧資安稽核常見問題說明‧鑑往知來、預作準備
標籤科技的原理與實際應用:條碼×QR code×RFID……從商品條碼到智慧晶片,解析資訊識別系統的設計邏輯與生活影響力
條碼掃進去的是什麼?QR code背後的原理為何?一掃即得的背後,蘊含著數十年的科技進步看得見的是圖案,看不見的是科技力量!一本書讀懂現代生活中的資訊標籤【條碼的誕生與基礎應用】本書首先從我們最熟悉的條碼技術講起,深入剖析條碼的發明背景、設計邏輯與實際功能。透過超市結帳的日常情境,說明條碼如何用簡單的黑白條紋來代表商品編號,並連結電腦資料庫取得商品詳細資訊。讀者將了解到條碼是如何透過反射光的強弱進行掃描辨識,並具備通用性、成本低等優勢。然而條碼也存在儲存資訊有限、只能單個掃描、容易受包裝遮蔽等限制。【QR Code的進化與智慧應用】QR code(二維條碼)是條碼的升級版本,具備更高資訊容量與更強的容錯能力。本書詳解其從一維「線性」轉變為二維「面狀」的技術突破,讓資訊不再僅限於商品編號,還可包含文字、圖片、影片乃至網址,開啟了更豐富的數位互動體驗。透過實際案例如大型QR code玉米田與行動支付等場景,讀者將看見QR code如何改變生活方式。同時,書中也提醒讀者需警惕惡意連結帶來的資安風險,強調在科技便利背後所需具備的判斷與防護意識。【RFID技術的崛起與突破】隨著資訊儲存與識別需求不斷提升,本書引入第三階段技術──RFID(無線射頻辨識)及其核心構件電子標籤。本書從軍事雷達應用談起,帶出電子標籤可穿透非金屬材質、支援批次讀取等革命性優勢。進而舉例說明其在倉儲管理、交通收費(ETC)、醫療設備定位、食品追溯等多元領域的應用方式。RFID不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資料透明度,也因其可重寫、抗汙染、可遠距使用等特性,正逐步取代傳統識別方式,展現未來資訊技術的新趨勢。【從生活到未來的科技思維】最後,本書將條碼、QR code與RFID技術置於整體資訊科技發展的脈絡中進行比較與展望。三者從靜態到動態、從有形到無形、從單一應用到系統整合的過程,展現了資訊儲存與傳遞方式如何因應時代需求不斷演進。讀者不僅能理解這些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消費、社交與管理模式,也可從中培養出對科技背後邏輯的敏銳觀察力與批判思考。本書特色:本書以貼近日常生活的視角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條碼、QR code及RFID電子標籤等資訊科技的演進與應用,讓讀者在輕鬆閱讀中理解背後的原理與邏輯。內容涵蓋從簡單編碼到高階無線感應技術的發展過程,並輔以科技趣聞與真實案例,強化知識的趣味性與實用性,是一本兼具知識性與可讀性的優質科普書籍。
AI時代的資料科學,驅動創新的大數據技術:技術框架×創新模式×行業應用×商業價值……整合基礎概念、技術實踐與倫理挑戰,構建資料驅動的未來
大數據時代的未來全景,技術、應用與創新實踐理論基礎×未來趨勢……從教育到醫療,探討資料科學技術在多領域的價值及發展▎巨量資料時代新領域 本書旨在為初學者及對資料科學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清晰而全面的入門指引。隨著巨量資料時代的到來,資料科學已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本書致力於幫助讀者理解資料科學的基本概念、應用場景與挑戰,並透過結構化的章節安排,逐步引導讀者從入門到應用的學習過程。本書的語言清晰易懂,內容科學嚴謹,適合作為大學生、職場新手以及對資料驅動技術感興趣人士的自學參考書。▎資料科學的應用與發展 全書共分為六章,系統性地介紹了資料科學的概念、技術方法、應用領域及其未來發展。第1章詳細說明了資料科學的定義、方法與工具,並分析了其對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深遠影響;第2章則聚焦於資料科學的技術基礎,包括資料採集、儲存與處理等關鍵技術;第3章深入探討資料分析技術方法,從分類、聚類到模型評估,對相關技術進行系統梳理,並配以實際應用案例解讀;第4章則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介紹資料科學在推薦系統、智慧醫療、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具體應用。整體架構由淺入深,理論與實踐並重,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學習框架。▎資料驅動的創新與挑戰 本書不僅著眼於技術方法和應用案例,還特別探討了資料驅動下的創新與創業機遇,第5章以多個實際案例展示資料如何成為企業價值挖掘的基石。此外,書中分析了資料科學領域面臨的挑戰,如資料共享問題與巨量資料的低效利用,並提供了針對這些問題的應對建議。同時,本書強調資料安全與倫理的重要性,第6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隱私保護和資料倫理問題,並為管理者與從業者提供了具體策略建議,讓讀者了解到資料科學應用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責任與規範。▎資料科學讀物的敲門之磚 本書由一支學科交叉創新團隊共同完成,得到了多方學術與技術支持,展現了專業性與實用性的結合。書中既有理論概述,又有案例剖析,旨在為讀者搭建資料科學學習的基礎平臺,幫助他們掌握相關技能,並啟發他們在實際工作與研究中的創新思維。對於希望理解資料科學核心價值與應用原則的讀者來說,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參考書籍。【本書特色】:本書以系統性與實用性為核心特色,從資料科學的概念入門到技術應用,內容層次分明,由淺入深,適合初學者與相關領域從業者閱讀。全書涵蓋資料科學的基礎知識、關鍵技術、應用場景及創新挑戰,並輔以真實案例分析,理論與實踐兼備。同時關注資料安全與倫理議題,強調資料應用中的責任與規範,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框架。
資通安全法合規研究與管理實務指引(2版)
章節主題包含:‧資安長與資安推動組織‧核心業務及核心系統‧高階風險評鑑方法改良‧詳細風險評鑑方法改良‧資通系統集中化管理‧強化資安認知訓練‧委外辦理資通業務‧委外資通系統廠商須知‧各單位主管的支持‧全員日常資安對策‧利害關係人與通報管理‧資安融入內部控制制度‧資安稽核常見問題說明‧鑑往知來、預作準備
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 程式設計
這是一本規劃觀念嶄新的系統分析與設計用書!企業高階管理資訊應用的統合系統!多元決策競爭系統的總稱!相信所有讀者與系統設計者或程式規劃者看到本書時,一定會感到疑惑!什麼是【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相信所有讀者都知道或聽過【企業資源整合管理系統(ERP)】是什麼?但絕對沒有聽過【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就因為如此,所以有了這本書的企劃。簡單的說,【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是一種專門提供給企業高層決策部門、營運高層人員的「策略分析」、「營運分析」、「決策判斷」以及「制定行銷對策計畫」的進階整合系統!其實就電腦軟體資訊設計的本質來分析:【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是一種企業高階管理資訊應用的統合系統!【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是一種【多元決策競爭系統】的總稱!也就是說,【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並不是指單一的商務軟體系統!而是一群高階經營管理商務系統的總稱!一套完整的【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共包含:【1】:CRM (客戶關係管理系統)、【2】:EIS (經營管理系統)、【3】:DSS (決策支援系統)、以及【4】:High Level Analysis Report System(決策分析報表系統)等4個管理階層應用系統來組成。本書從瞭解【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開始,到實作瞭解【企業戰略資源系統】的雲端系統架構、雲端大數據庫(包含:CRM雲端數據庫、EIS雲端數據庫、DSS雲端數據庫…等)的完整架構與實作,到【企業戰略資源系統】的整體系統分析與設計,再到【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EIS (經營管理系統)】、【DSS (決策支援系統)】以及【決策分析報表系統(High Level Analysis Report System)】與【附屬數據處理架構】包含的2個作業系統:【企業雲端資訊交換作業系統】、【輔助處理作業系統】的系統架構建置與實作,相信所有讀者與分析師都能夠融會貫通、為自己所屬的企業規劃強大與實用的【企業戰略資源管理系統】!
DevOps Handbook中文版 第二版|打造世界級技術組織的實踐指南
「《The DevOps Handbook》正中紅心:一本幫助你取得實際進展的實用指南。」 —Jeff Sussna, Sussna Associates首席執行長 「DevOps方法論的權威級成功指南。」 —Nigel Kersten, Puppet現場技術總監 這本屢獲殊榮的數位轉型指導手冊重新問世,第二版添加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學習內容及全新案例研究! 「任何尋求提升其技術能力並在多個部門或業務領域擴展DevOps實踐的組織來說,《The DevOps Handbook》仍是一本必讀之作。」 —Mike Perrow, TechBeacon 在過去五年裡,《The DevOps Handbook》躋身為一本權威性實踐指南,向廣大讀者展示如何應用暢銷書《鳳凰專案》中的成功經驗並在任何組織中出色發揮。如今,加入更多精彩內容的本書第二版全新問世,是時候將DevOps擴展到整個企業,而不僅僅是IT部門。無論企業的業務模式或產品,技術早已成為每家公司的核心。《The DevOps Handbook》中提出的理論和實踐方法是全組織中任何人都能使用的工具,用來創造喜悅並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本書第二版增加了十五個全新案例研究,包括Adidas、美國航空公司、房利美、Target和美國空軍的真實故事。此外,知名學者暨《Accelerate》共同作者Nicole Forsgren博士也為本書第二版提供研究洞察。第二版新增了超過一百頁的內容,是技術相關人士的必讀之作。
智慧門市管理|收銀大師 2 流通管理資訊系統
《收銀大師 2》為業界門市實際營業用的管理系統,上線機台數超過5千台,其適用各行各業,業種包含手搖飲外帶店、早午餐店、中西式餐廳、生鮮磅秤賣場、生活零售賣場、精品服飾店等等,系統架構採智慧化整合前台收銀系統及後台管理系統之模組設計,亦可供使用者依門市需求自行調整設定功能。 本書內容以《收銀大師 2》做為模擬經營的實作平台,透過PBL教學與商業逆向工程化實作的方式,結合理論與實務,可於電腦教室進行系統規劃、安裝架設教學,亦可導入門市服務丙級術科第二站櫃檯作業題目,做POS機設備運作及驗證。學生經此訓練,除了具備基本商業知能外,更具有規劃架設門市管理資訊系統之實務能力。 適用對象: ★商管學群門市經營實務、餐旅學群資訊課程應用。 ★零售管理、門市管理、商圈管理相關課程應用。 ★業界廠商與客戶實務使用操作書。
資訊系統概論:理論與實務
整合型人才,效率化決策 ◆理論分析,培養學術思惟 ◆個案探討,驗證企業實務 ◆數位轉型與數位優化的實用參考 專業 × 企業 × 資訊科技產業 鞏固資管鐵三角,在Hi-Tech洪流中站穩腳步 過去的「資訊管理」提供企業資訊處理的功能; 今日的「資訊管理」提供企業支援決策的工具; 在未來「資訊管理」將會是企業建構競爭策略的根本, 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成長茁壯、永續經營。 臺灣自90年代開始,產業趨勢轉為以資訊電子業為發展核心,如何掌握效率且系統化的管理流程,成為企業轉型的一大課題。 本書內容架構完整,結合企業個案探討,是透徹理解「資訊管理」的優良途徑。 ▶理論面 開發建置、資安管理、競爭優勢、電商行銷,系統化資訊管理的完整步驟。 ▶實務面 透過每章開頭企業個案的引領,融合提問引導思考,具體化理論及知識的多元面向。 從基礎扎根,訓練思維模式,串聯各方資源,才能擬訂最佳的決策方案。培養資訊時代的關鍵能力,創造出自己的超強價值! &
2022管理資訊系統
朱海成特聘教授之前任教於東海大學EMBA,教授資訊管理連續8年,以業界實務經驗深獲學生熱烈回響。本書不但內容新穎,而且與業界知識緊密結合,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好書。 ---前東海大學EMBA執行長 張國雄 教授 推薦! *最新版新增:元宇宙(Metaverse)、後疫情跨境電商(Post Pandemic Cross-Border e-Commerce)、工業4.0/工業5.0之管理資訊系統熱門議題。 *深入淺出介紹管理資訊系統的核心知識與實務應用,讓您具備資訊通訊科技(ICT)與管理知識(KM)。 *內容涵蓋目前管理資訊之最新ICT的重要相關應用領域,如:Big Data、Web 3.0、RFID、5G/6G、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離線商務模式(Online To Offline,O2O)、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第三方支付、等新穎議題。 *彙整多個國內外企業的實際案例說明,如:eBay、阿里巴巴、遠傳電信、遠東紡織、台積電、全錄Xerox、高露潔、思科Cisco、戴爾電腦、P&G、元大寶來證券...等。 *適合大專院校資訊管理系、國際企業系、企業管理系、電子商務系,以及商管學院各相關科系之課程用書。
靈活即用TIPS!《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導入示例解析
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簡稱TIPS)係以ISO管理架構為基礎之管理制度規範,使企業組織易於與既有管理系統整合並提升導入效率、降低導入門檻。研發與創新是企業組織成長及永續經營的驅動力,而智財管理是鞏固及保護研發創新之關鍵。企業組織透過導入 TIPS 得以連結企業營運與智財管理,亦即企業營運同時能考量智財管理之風險與機會,而智財管理根據企業營運進行布局與規劃,將研發創新與智財管理緊密地與企業營運相結合。本書主要分為「TIPS條文說明」與「TIPS導入步驟」,除逐條解析TIPS條文、輔以實務案例說明外,並從「導入準備期」、「制度建置期」與「驗證準備期」等導入前中後三階段,循序引導企業組織運用 TIPS 規劃、建立有系統的智財管理運作機制。
與熊共舞:軟體專案的風險管理(經典紀念版)
如果你下一個專案一點風險都沒有,那就別做! & 風險越大,報酬就越大,對於軟體開發來說尤其如此。 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中,一味逃避風險的公司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落後了,但如果專案經理對於可能造成失敗的風險視而不見的話,又會使組織「過於冒進」。為了解決軟體開發人員「逃避又怕落後,冒險又怕失敗」的兩難,本書將教導如何辨識風險,並去擁抱「值得冒的風險」。 作者還列舉出風險管理的好處,包括: v使積極的冒險變為可行 v防止盲目管理的發生 v花最小的成本做好最起碼的防護措施 v釐清責任歸屬 v隔離子專案的失敗,使它不會衝擊到整個專案 & 讀者可以用本書提供的策略來加強專案的防禦工事,對付軟體專案中最普遍的風險:v時程延宕v需求膨脹v人員流失v規格崩潰v績效低落。 本書將幫助您,在風險演變成致命的問題之前,就紓緩風險。風險就在那兒——它們本來就應該在那兒——而你當然有辦法管理它們。
ERP企業資源規劃實務200講
★ERP基礎入門教材-適用多元選修及彈性課程★ERP企業資源規劃基礎檢定認證設立的目的,是為協助各高中職學生及早接觸企業資源規劃相關知識,培育在校學生、ERP入門人員,以推動企業資源規劃人才的養成。希望能普及到各行各業的所有從業人員,能更有效率的向所有領域的師生推廣ERP知識。 本書採取輕鬆、有趣的撰寫風格;以生活、故事、案例來取代定義、原理、原則,將看似複雜的結構以豐富的範例代替枯燥的理論,並說明ERP的理論與實用性,將ERP管理概念歸納整理出一系列的系統方法論。 本書特色 1.結合商業概論的概念,適用商管群之商管教材。 2.內容具備ERP企業資源規劃的基礎知識,可做為ERP入門教材。 3.以生活化相關範例代替枯燥的理論來說明ERP的理論與實用性,讀者依照本書章節,逐章研習,搭配課後練習題,與證照結合,輕鬆掌握考照秘訣。 4.使學生能從「注重實例學習,培養實務體驗能力」;並配合時事及個案研究方式進行,提昇學生興趣。 5.為ERP企業資源規劃檢定專書,可報考「台灣商管教材研發學會」之「ERP企業資源規劃」證照。
管理資訊成本論
管理訊息成本是指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為了減少決策結果的不確定性,收集、加工、儲存、傳遞、利用管理訊息花費的代價和訊息不完全產生的決策損失。本文在對國內外訊息成本研究現狀及進展進行評述後,以訊息不對稱理論、成本管理理論、集成管理理論、業務流程重組理論等作為理論基礎,闡述管理訊息成本的本質特徵、管理訊息成本相關理論;然後提出了管理訊息成本會計論、集成論和控制論。全書分八章來展開研究。 第一章導論。本章主要闡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與意義,以及研究的內容、思路、方法、創新及不足。第二章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述評。本章主要在綜述國內外訊息成本與管理訊息成本研究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分析與評論。第三章,管理訊息成本研究的基礎理論。分成兩部分一是訊息、管理訊息理論與管理訊息系統;二是管理訊息成本研究的理論借鑑,包括不對稱訊息理論、成本管理理論、集成管理理論、業務流程重組理論等。第四章管理訊息成本本質論。本章包括四項內容:一是成本與訊息成本;二是管理訊息成本的本質與特徵;三是基於訊息流程視角的管理訊息成本;四是管理訊息成本的構成和識別。 第五章是管理訊息成本相關理論分析,分四個方面,管理訊息價值與成本的一般分析,基於期權理論的管理訊息價值分析,管理訊息成本的時間性分析, 管理訊息成本、訊息技術、企業組織結構理論分析。第六章管理訊息成本會計論,本章分析管理訊息成本計量的必要性、複雜性與可行性後,重點論述了管理訊息成本的計量屬性、計量模式與方法。& 第七章管理訊息成本集成論;先論述了集成成本管理和集成成本管理系統的基本內容、特徵、作用,接著研究了管理訊息成本集成的基礎、路徑和模式;最後是基於成本源的管理訊息成本的集成。第八章管理訊息成本控制論,研究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管理訊息成本控制戰略的內涵、目標與特點;二是管理訊息成本控制戰略思想和戰略分析;三是管理訊息成本控制戰略的方法選擇與保障措施;四是管理訊息成本控制策略。
DevOps Handbook中文版|打造世界級技術組織的實踐指南
透過DevOps實踐提升獲利能力,精進工作文化,增加生產力 技術的有效管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對企業的競爭力至關重要。幾十年來,技術領導者一直在努力平衡敏捷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失敗的後果從來沒有這麼嚴重過——無論是醫保網站崩潰、持卡人數據洩露,還是錯失了雲計算大數據的良機。然而,使用DevOps原則(如Google、Amazon、Facebook、Etsy和Netflix)的開發人員,每天會將程式部署到產品中數百次,甚至數千次,而且是常規且可靠的。 本書沿襲了《鳳凰計畫》的精神,說明如何統合產品管理、開發、QA、IT管理與資訊安全,進而讓您的公司得以獲得提升,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數據分析的力量:Google、Uber都在用的因果關係思考法
大數據+人的判斷力=發掘真相! 本書為資料分析入門書,聚焦於「廣告對業績有影響嗎?」、「實施某政策真能帶來良好影響嗎?」這類因果關係分析。序章使用各種實例,解說釐清因果關係為什麼是生意或政策的成功關鍵。第2章起不使用數學表達式,僅運用具體事例及視覺化的描寫,介紹隨機對照試驗、RD設計、縱橫資料分析等,可探究因果關係、最先進的資料分析手法。不使用數學表達式,僅透過簡明易懂的方式,解說隨機對照試驗(RCT)、RD設計(不連續迴歸設計)、堆集分析、縱橫資料分析等最先進有效的手法! 【本書介紹的主要具體事例】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2年總統大選時,因正確釐清競選廣告策略的因果關係,募得多達72億日圓的選舉資金。 .Google顯示的藍字,用的是透過因果分析實驗,從「41種藍色」中選出的最佳藍色。 .標示含稅價後,超市業績減少8%? .Uber如何運用資料分析,調整最合適的費用? .無償提供筆記型電腦,孩童的成績就會變好嗎? .「節電請求」真能促進節電嗎? .醫療費用的自負額降低,會使看病人數暴增嗎? .汽車的油耗規定,真能提升燃油效率嗎? .提高所得稅會使人們不想工作嗎?會使人們移居到稅金較低的國家嗎? .廣發補助金的景氣刺激政策,真的有效果嗎? 本書特色 ●日本AMAZON暢銷書,讀者4.5顆星好評 ●以圖表為主、數式為輔,透過簡明易懂的方式,解說隨機對照試驗(RCT)、RD設計(不連續迴歸設計)、堆集分析、縱橫資料分析等最先進有效的手法! ●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公共政策研究學院副教授伊藤公一朗親自撰寫,為想瞭解、分析大數據之人必備專業書籍 ●本書榮獲日本第39回三得利學藝獎暨第60回日經・經濟圖書文化獎
BIG DATA淘金術
BIG DATA時代已經到來! 想要了解大數據的原理和祕密嗎? 想要找到未來發展的趨勢與潮流嗎? 趕緊來讀此書,不懂資訊的你也能一窺巨量資料的美! 大數據,並非遙不可及
MRM行動應用風險管理實務入門
進入未來行動資安風險管理的新領域 給予行動應用管控與導入的最佳指引 & 什麼是行動風險管理(MRM)? & 企業在面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行動設備普及與便利之下,公司的規定已無法有效的阻止員工使用功能越來越強的行動設備來存取公務資料,為了確保企業機敏資料的安全,該如何在兼顧行動辦公便利性的同時,從而提供一個技術性的工具來管理、保護、監控、稽核與服務的解決方案。 & 行動風險管理(MRM, Mobile Risk Management)所指的就是一種控管及服務行動終端設備軟硬體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經由控制、服務、保護、設置政策的作業,有效地降低企業以行動裝置進行公務作業(Office Work)的維運成本和經營風險,並透過最佳行動化的通訊安全與功能,以確保企業機敏資料免於外洩的風險。面對眾多的行動應用管理系統,本書將指引您如何選擇及導入。 & 本書特色 & ★全面理解行動資安與MRM導入策略 ★了解MRM基本管理概念與解決方案架構 ★探討COPE、BYOD選用與MRM相關管理議題 ★詳盡說明MRM規劃與部署工作,交付機制與方案 ★制定終端使用者許可協議(EULA)與企業政策
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套書(全4卷)
《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一套四冊,主題分別是:一、 系統化思考(Systems Thinking)、二、 第一級評量(First-Order Measurement)、三、 關照全局的管理作為(Congruent Action)、四、 擁抱變革(Anticipating Change)。要有高品質的軟體,就要有高品質的管理。這就是《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這套書的主題。想要在軟體工程的管理上獲得高品質的成果,需要具備以下三種能力:1. 具有了解複雜情況的能力,讓你能夠為專案做好事前的規畫,從而進行觀察並採取行動,使專案能依計畫進行,或適時修正原計畫。(第1卷)2. 具有觀察事態如何發展的能力,並且有能力從你所採取的因應行動是否有效,來判斷你觀察的方向是否正確。(第2卷)3.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即使你會感到迷惘、憤怒、或是非常害怕,甚至害怕到想要一走了之並躲起來,但你仍然有能力採取合宜的行動。(第3卷)第4卷所談的組織變革,就是要讓經理人運用前三卷的觀念和工具來進行管理,讓你的組織不僅現在能了解和實踐優良的軟體工程觀念,未來也可以。這樣的組織稱為「防範未然型」(Anticipating)的組織,它讓組織變革成為一種明確的、普遍性的功能。作者在這套書中,將軟體機構依做事方式(軟體次文化)分類如下:模式0(渾然不知):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正循著一個過程在做事。模式1(變化無常):我們全憑當時的感覺來做事。模式2(照章行事):我們凡事皆依照工作慣例(除非我們陷入恐慌)。模式3(把穩方向):我們會選擇結果較好的工作慣例來行事。模式4(防範未然):我們會參照過往的經驗制定出一套工作慣例。模式5(全面關照):人人時時刻刻都會參與所有事務的改善工作。至第四卷為止,作者將說明,如何將你的組織提升到防範未然型(模式4)的組織,其產品品質與生產力、流程、文化、做事方式,都將達到一個穩定、又可因應變化的水準。
管理資訊系統(第二版)
本書不僅融合了學術理論、業界實務與發展趨勢,尚包含了考試認證重點,是一本內容相當完善的MIS教材。以管理資訊系統主題性來發展企業資訊化管理,主題發展涵蓋如下:◎ 基礎環境篇和系統發展方法篇主要介紹管理資訊系統概論、管理資訊 系統環境、發展、規劃、Web平台的管理資訊系統等,以資訊面呈現需求功能,以基礎性軟體技術為發展的內容。◎ 電子商務經營策略篇主要是滿足企業交易性、分析性等管理作業,包含管理資訊系統的企業應用、ERP系統、CRM系統、供應鏈管理、知識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網路安全等。介紹如何利用管理理論架構結合實務作業,成為管理資訊系統。◎ 應用系統實務篇主要是介紹MIS部門的建構和電子化企業等議題。◎ 新興議題篇主要是說明整合型的管理資訊系統。屬進階性議題,並以新興的軟體整合為內容,例如:產業資源規劃、物聯網、雲端運算等。
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關照全局的管理作為(第3卷)
你對於討好主管上了癮嗎?你對於指責別人上了癮嗎?----根治各種職場人際關係上癮症頭,最具療效的職場心理學(給老實人的職場心理學)這套書被譽為軟體開發的「第五項修練」!產品、績效做不好,可能問題就出在「管理」!在科技業,常常是技術能力最強的人被拔擢為主管,不管他們想不想當主管。然而,這可能是一個夢魘——因為,軟體業人士向來以「溝通技巧太差」而聞名。本書是「超有效的職場心理學」、「超實用的主管自我養成法」。溝通不良,人際衝突不斷發生,怎麼辦?溫伯格認為:身為主管必須主動去改善「管理的品質」,想要改變別人之前,要先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思考模式,「如果你無法管理自己,就無權管理別人。」而且,有效的管理者必須知道該做什麼,而且說到做到,言行一致;他們的想法與感受,必須與言行相符。這就是本書所說的以關照全局(congruent)的作為來管理:要同時照顧到你自己的需求、其他相關人士的需求、以及情境或經營的需求。這樣的實用心理學,正是一般主管最缺乏的,科技工具也無法幫助你,你得要揣摩、嘗試、自我調整,還有本書提供的架構與內容可以幫助你。例如作者指出,職場上的衝突,通常來自於不適當(不一致)的人際因應方式:指責型、討好型、超理智型、愛或恨型、打岔型。習慣於這類人際互動的組織,還會有「成癮症狀」。而且,由於每個人都不一樣,都各有偏好,根據梅布二氏人格類型指標(MBTI),在四個向度上,人可以分為: ◎E(External,外向型)或I(Internal,內向型),取得能量的方式。◎S(Sensing,感官型)或N(Intuitive,直覺型),獲得資訊的方式。◎T(Thinking,思考型)或F(Feeling,感覺型),做出決定的方式。◎J(Judging,判斷型)或P(Perceiving,覺察型),採取行動的方式。所以必須去了解同事及員工,本書進而探討主管如何自我覺察、轉變成關照全局的經理人,不僅自己言行一致,也能夠因應他人「不一致」的行為,引導他人,以使得整個組織邁向最成熟的「全面關照型」組織。本書的主題包括:了解各種人際關係因應方式,尤其是在壓力下的因應方式;如何挑選經理人;梅布二氏人格類型指標(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柯爾塞和貝茲的16種人格類型;自尊的角色;將言行不一的行為轉化為有效的行動;了解並治療成癮行為;如何創造並管理高生產力的團隊。《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一套四冊,主題分別是:一、 系統化思考(Systems Thinking)、二、 第一級評量(First-Order Measurement)、三、 關照全局的管理作為(Congruent Action)、四、 擁抱變革(Anticipating Change)。要實踐高品質的管理,你需要具備三項基本的能力:1.具有了解複雜情況的能力,你因此能為專案做好事前的規畫,並據此進行觀察及採取行動,以保持專案能依計畫進行,或是去修正原計畫。2.具有觀察發生了什麼事的能力,並且能夠從行動要有成效而且符合當時情況所需的觀點,來解讀你的觀察所代表的意義。3.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即使你會感到迷惘、憤怒、或是非常害怕,甚至害怕到你想要當場逃離並找個地方躲起來,但你仍然具有做出適切反應的能力。在第3卷《關照全局的管理作為》中所談的是第3種能力--即使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你仍然能夠妥當地因應,並採取行動。
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第一級評量(第2卷)
如果你的專案正在走向失敗,你看得出來嗎?觀察,是一門科學。學會觀察「發生了什麼事」,學好評量方法,是專案成功的關鍵!★如果《人月神話》是一種反思與沉澱,那麼《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這套書就是軟體專案管理的最佳實務!本書《第一級評量》簡介:要有高品質的軟體,就要有高品質的管理,因此你需要具備三項基本的能力:1. 具有了解複雜情況的能力,你因此能為專案做好事前的規畫,並據此進行觀察及採取行動,以保持專案能依計畫進行,或是去修正原計畫。2. 具有觀察發生了什麼事的能力,並且能夠從行動要有成效而且符合當時情況所需的觀點,來解讀你的觀察所代表的意義。3.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即使你會感到迷惘、憤怒、或是非常害怕,甚至害怕到你想要當場逃離並找個地方躲起來,但你仍然具有做出適切反應的能力。在第1卷《系統化思考》中所談的是第一項能力--了解複雜情況的能力。而在本書《第一級評量》要談的是觀察發生了什麼事的能力,以及去解讀你的觀察所代表的意義的能力。就像開車需要看儀表板一樣,管理專案要看哪些指標?這些指標怎麼用?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這就是本書所說的「評量」。評量為什麼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想做出高品質的軟體,就必須能對軟體開發過程進行控管。所以我們需要有可靠的資訊,而為了獲取這些資訊,我們必須知道如何進行觀察。許多軟體專案最後會失敗,大多數是因為「觀察上的失敗」所致。而評量就是「進行可靠觀察」的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第一級評量,就相當於那種「信封背面的」(或英國人說的「香菸盒背後的」)計算。這種評量大多是粗略的(憑經驗但無精確數據為基礎的)草圖,適用於「直覺式的預估工作」。坊間一般談評量的書,多是談第二級或第三級的評量,但是軟體工程經理人日常會碰到的問題,則必須仰賴第一級評量。本書以第1卷《系統化思考》所提過的「軟體機構的文化模式」為基礎,運用「薩提爾人際互動模型」將觀察的行為分解成四個簡單步驟,以確保你的觀察正確而適時。書中討論的主題包括:軟體文化模式;觀察的模型;讓產品和過程具有可見性;對品質的直接觀察;量測成本與價值;在失敗發生前就進行評量;言行不一的症狀;觀察者的三種立場;讓溝通、審查、需求做為評量的基礎;第零級評量;公開的專案進度海報;還有一些非數字的評量。本書有珍貴的圖表、心得、練習、各種法則與附錄,幫助讀者應用這本書。面對專案、產品、同事、客戶等等複雜狀況,你想學著關照全局,進而將你所在機構的文化向上提升,你需要「系統化思考」,也需要有「觀察發生了什麼事的能力」,有了正確的觀察才可能有正確有效的行動。《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一套四冊,主題分別是:一、系統化思考(Systems Thinking)二、第一級評量(First-Order Measurement)三、關照全局的管理作為(Congruent Action)四、擁抱變革(Anticipating Change)
ERP企業資源規劃:導論與個案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為一套整合企業流程的營運管理軟體系統,它的核心在於企業資源效率的最佳化,也是企業的最佳作業典範。ERP隨著軟體技術突破和產業生態蛻變的歷程,其系統面貌也隨之轉換,這是對ERP系統發展有很重要的啟示。因此ERP不再只是企業功能的資訊化與經營化,更是科技創新的礎石。本書是以整體性思考ERP系統,分別有四大篇:ERP觀念篇、ERP功能篇、ERP導入篇、ERP整合趨勢篇。亦結合理論與實務,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為了引導讀者的學習和實務運用,故編排重點包含:各章後面皆有「個案研討」、「本章重點」、「問題討論」、「個案題材」、「題庫參考」、「關鍵詞」等的整理,而每章前內容皆有「學習目標」、「章前案例」、「本章摘要」,書後則有專業名詞的「中英文對照名詞解釋」、「參考文獻」,以來增加讀者的實務應用經驗及啟發讀者。相當適合初學者、大專院校用書、企業電子化相關考試參考、各企業員工使用者進修和資訊應用第二專才,及企業主運用ERP經營管理的參考規範教材等。
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系統化思考(第1卷)
在第一卷《系統化思考》中,溫伯格探討了開發高品質軟體的第一個需求:學習如何去做正確的思考──思考問題、解決之道,還有品質本身。溫伯格將軟體機構依做事方式(軟體次文化)分類如下: 模式0(渾然不知):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正循著一個過程在做事。 模式1(變化無常):我們全憑當時的感覺來做事。 模式2(照章行事):我們凡事皆依照工作慣例(除非我們陷入恐慌)。 模式3(把穩方向):我們會選擇結果較好的工作慣例來行事。 模式4(防範未然):我們會參照過往的經驗制定出一套工作慣例。 模式5(全面關照):人人時時刻刻都會參與所有事務的改善工作。本書的特色是,對於會影響專案成敗的諸多變數(如規模、複雜度、風險、顧客的要求、人力、時間、壓力……)進行動態分析;有許多例子可證明,若能在「控制點」上做好管理的工作,就可防止危機發生,或是不讓危機繼續惡化下去。溫伯格特別強調,「動作要早,動作要小」是保持軟體過程都在控制之中的關鍵。 本書討論到的主題包括:品質、軟體文化、品質模式、管理模式、反饋效應、壓力與工作績效間的關係、規模對應於複雜度的動態學、功能失常的偵測與反應、缺陷解決之道的動態學、以及顧客的角色等。本書有珍貴的圖表、參考資料、練習、以及相關書目,幫助讀者應用這本書。 面對專案、產品、同事、客戶等等複雜狀況,你需要的正是「正確的思考」,也就是系統化的思考,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行銷資訊系統:企業e化觀點
這是一本最新也最完整介紹「行銷資訊系統理論與實務的學習寶典」!面對一日千里的企業e化科技,管理者必須掌握最新及最流行的技術,以發展符合潮流的策略。本書以企業e化觀點出發,透過邏輯化的組織、紮實的理論基礎,以簡單清楚的說明方式,帶領讀者輕鬆進入複雜、多變的行銷資訊系統領域。本書特色(1)邏輯化組織:所有主題皆依邏輯次序安排,形成一個組織嚴密的學習結構。每章開始即以綱要點出本章的學習重點;章末再提供「關鍵詞彙」加深學習印象,而「自我評量」、「個案討論」則可導引讀者驗證學習成果。(2)詳盡的解釋:各個主題皆有完整、詳細的說明,透過翔實的解釋,讓讀者清楚了解相關概念。(3)紮實的理論基礎:本書的內容係依據最新的學術與專業期刊之行銷e化理論和實務編寫而成,讀者可循序漸進學習,逐步建立完整之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
啟動你的KM引擎
一九八○年代初期,巴克曼實驗室正為滿足顧客需求的迅速改變而努力。執行長羅柏特‧巴克曼體認到,為未來做打算的企業必須依據知識(創造知識、分享知識並應用知識)成立組織,而不是依據傳統企業階級和制度來成立組織。巴克曼利用這種信念,在巴克曼實驗室遍及八十多個國家、一千四百多位同事間,營造出一種知識分享的文化。而今,巴克曼實驗室無疑已成為落實知識管理的先驅和領導企業。本書是一本實用入門書,可讓經理人與員工拋棄「私藏知識」的舊習性,獲得「分享知識」的力量,建立一個使組織相較於對手在任何地方都能更迅速回應任何顧客需求的全球策略。本書以知識管理最艱難的一環為重點——人員層面——闡述如何讓員工對知識系統做出貢獻。巴克曼在書中要告訴你,如何把分散於全球各地的人員與資訊,轉變為一個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需求,就能取得援助的無接縫知識陣列。巴克曼還透露,知識管理的最大挑戰不在於技術問題、而在於派系問題,他更利用巴克曼實驗室落實其在獲獎知識系統中所學到的實際教訓,說明如何在組織中有效地讓成員齊心努力進行文化變革。閱讀本書,你將發現如何迅速解決顧客的問題、如何分享最佳實務、提升生產力並產生巨大的成效。
資訊整合的新競爭力
什麼是唯一我有,而競爭對手沒有的?什麼是我可以投資,而競爭對手無法抄襲的?這就是新的競爭優勢。今天,將所擁有的客戶、供應商和合作夥伴的資訊轉換成資本,已儼然成為企業長期持續成長的價值主張。本書將告訴讀者,企業如何將資訊轉換成競爭資產,在今日艱困的環境中保持領先、面對挑戰並將其轉化為成長的契機。 一旦企業將資訊整合,並利用知識與客戶、供應商及合作夥伴建立更好的關係,企業價值必然隨之提高。這就是新競爭力。 資訊整合就是新競爭力的來源。本書將帶給讀者經營企業的新價值觀,不管是在企業內部的領導、物流、風險管理,或是與外部的客戶、合作廠商之關係,資訊整合不僅是當前必然的革新趨勢,更將為企業帶來所向披靡的競爭優勢。 不管是在任何議題、各種產業中,全球企業都有類似的企業需求與問題--如何利用資訊資產使報酬最大化?如何解決資訊保密、財務與管理報表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難題?如何利用數據整合計畫來改善投資報酬率?時至今日,每個企業都面臨了改善獲利和維持競爭優勢的重大挑戰。本書寫給所有企業的執行長、高層主管及企業之中的每一個成員。閱讀本書,你將了解到,當企業首要之務是將所有可用的資料放在一起,以建構對事情單一且一致的了解時,可以達成什麼行動效益。事實上,資訊整合不但能夠提高營運效率,更能助你掌握下一波企業成長的新驅動力,以形塑新競爭力。
智力資本:知識管理13堂課
「企業文化」乃企業成功之基石!二十一世紀商場最終贏家致勝的不二法門,就在於「知識管理」!知識管理,被稱?二十一世紀的創新管理思想,在邁向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技術的迅猛發展、市場的急速變化,特別是全球化所帶來的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正迫使企業尋找應變、發展之策。唯有告別傳統管理方式,才能締造商場獲契機!知識管理,作?一種新興的管理思想,是尋求競爭優勢的企業致勝的關鍵。本書側重對知識管理理論作全面的介紹和探討,同時也穿插理論應用的實際例子,期使讓企業經營者對知識管理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本書一共分為四篇: 第一篇是知識管理導論,主要介紹知識管理?生的時代背景、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歷史起源及其發展趨勢。第二篇是策略篇,主要考察企業策略的管理過程,它與知識管理間的內在聯繫,以及探討知識管理策略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一些相關事項。第三篇管理篇,著重介紹如何在企業中實施知識管理。第四篇是評估篇,主要探討企業如何對知識管理過程的有效性進行評估鑒定,以及如何對知識管理的成果──知識資?進行衡量。
創意總比別人多:活用知識管理開發創意
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張宗仁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校長 林仁益 推薦 你是否面對浩瀚資訊大海不知該如何抉擇?或是囫圇吞棗般的吸收新知,卻什麼也記不起來?需要創意的時候,靈感卻偏偏怎麼都不來?學習大師莊淇銘了解你的問題與需要。他點出十二種知識病症,讓你了解自己的「病情」,教你運用十二種智慧快速過濾資訊,並以他自創的「創意十三式」助你找到靈感,使你的知識豐富,創意永遠比人多。 創意第一式:腦力激盪 你絕對想不到現今風靡全球的籃球運動,竟是被一群美國大學生給研究出來的,只因為體育課只有無聊的韻律體操。 創意第二式:平衡與折衷 打你還沒出生就有的「分期付款」方式,可是大家因為買不起電視、冰箱等家電用品而想出來的付費方案喔。 創意第七式:需要產生創意 「罐頭」的發明竟與拿破崙扯上關係?因為拿破崙進軍蘇俄,軍隊食物補給線太長,因而徵求民間動腦設法。罐頭的創意就是那時發明的。我們生活周遭看似平凡的東西,都是人類創意的結晶。然而,究竟要怎麼讓好點子找上你呢? 以上僅是莊校長介紹的創意十三式中的一小部分,只要你活用這些精采招式,一定能輕鬆捕捉靈感,有效管理知識!
管理資訊系統-電子商務時代的管理資訊科技
本書特色: 1.模組化編排:全書分為「基礎概念」、「商業應用」、「開發流程」、「管理挑戰」,以及「資訊科技」五大領域。就各大領域,分別探討電子企業中,資訊科技的管理。讀者亦能就自行狀況,閱讀所需的領域。 2.真實案例:本書收錄了全新的真實案例,並在各章中依主題需要而出現。可讓讀者了解理論以及其於真實世界中的應用。 3.應用練習:每個章節最後都附有應用練習,藉著靈活的題目設計,實際讓讀者上網找尋資料或建立資料庫,以期讓讀者能夠以本書中的理論知識,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問題。 4.教學資源:本書的教學資源網站,有豐富的線上習題、網站連結、真實案例,以及應用練習所需的範例資料。讀者可根據教學需求,善用這些網路資源。
科技管理
本書是筆者歸納十年來的教學經驗寫作而成,並可配合工程及管理科系的需求作為科技管理課程的教科書使用。本書的寫作目標包括: 1. 強調科技在創造價值與獲得競爭優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 介紹製造業及服務業在全球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的主要因素。 3. 強調同時考量科技發展的速度與廣度的重要性,以及工商業重要的典範轉移。 4. 強調整合技術規劃與企業規劃的重要性。 5. 介紹技術創新的流程。 6. 提出技術及產品生命週期的概念。 7. 檢視產品商品化所面臨的挑戰。 8. 強調研發管理、技術移轉、組織結構、專案管理以及公共法規對於獲得及維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性。 9. 探索人群、社會及環境與科技變革的關係。 10. 結合各種概念以達成工商業經濟成長與價值創造的目標。
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無疑是知識經濟時代管理學門中的顯學,但在眾多的知識管理書籍中,Housel and Bell的這本新著,卻是其中少數能夠將知識管理的本質、組成架構、運作模式、以及衡量指標間的互動關係加以清楚呈現。這本書的最大特色是,它能將知識管理與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相互連結,並且針對如何衡量知識產出,以及如何衡量知識管理所創造的利潤,做出非常深入的剖析,同時也提出大量的案例。 這本書的章節內容包括:知識管理的組成因子、探索知識經濟社會、知識管理的典範架構、實施知識管理的基本原則、實施知識管理的企業案例、知識的衡量與價值分析、知識報酬的衡量、知識管理的電子化工具、知識管理的推行模式、知識管理的未來趨勢等十個章節。基本上它是一本認識知識管理、應用知識管理、以及衡量知識管理的專業性入門書籍,也是知識型企業工作者與管理院校研究生不可或缺的一本參考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