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
趨勢/現況/便覽 解析/評論/資訊敘述/條列/紀事 展覽/創作/產業2007年台灣視覺藝術之概況與議題的綜覽年鑑深入台灣視覺藝術的經緯脈理,剖白台灣視覺藝術的過往今來 由文建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編輯執行的《2007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為以2007年台灣地區的視覺藝術事件、展覽與概況為主題的綜覽年鑑,全書以分析文章、資訊條列和分點紀述為方法,趨勢篇、現況篇與便覽篇三部分為架構,並以彩色圖片為輔,為2007年一整年的視覺藝術發展,進行多面向的詳盡解述。「趨勢篇」 邀集國內的視覺藝術領域學者,從200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整體生態、藝術評論、策展與美術館運作等層面的趨勢,進行較廣角度的觀察。「現況篇」 則在年度十大展覽、新聞和大事紀的整理之外,另邀請藝術創作、產業、展覽與媒體之工作者,為2007年視覺藝術的發展提供焦點分析,並選出曾刊載於雜誌媒體的數篇藝評文章,以呈現該年的藝術動態截面。「便覽篇」則為台灣的視覺藝術機構團體、圖書、展覽與論文提供條列式的索引。三種角度的整理,意在使年鑑成為具分析、觀點,且便於查閱的參考手冊,鋪陳出2007年台灣視覺藝術的梗概。
就是Droog:simply droog
新增40頁內容的更新版所有喜歡樂趣的叛逆者所作的事、都可以在這一本書裡面找到。不管你有沒有經歷過嬉皮年代、無論你原本信不信烏托邦社會、又或你是擅於反諷、自我剖析的人、你將看到無所不讓你發噱的奇奇怪怪想法。你可以嗅出droog那總帶點挑戰既有價值的味道。你也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回你的新巴比倫。但是當然,如果你讀過工業設計,又或者你是建築人、那你絕對不能不知droog design,你不論何時都能從這群人身上找到迥異他者的”開創性”觀念!我們從十篇特別撰文加上作品案例,重新理解:droog如何透過創意和遊戲建構出自我辯白的雄偉建築。這十個篇章這可以稱作當代的真理,因為它們具有兌現價值(cash value) 能真切地影響人類的生活。「你必須把每個詞語的實際兌現價值表現出來,放在你的經驗之流裡運用。」- 威廉.詹姆斯simply droog不只是一本給工業設計人看的書......
設計東京2.0
設計達人吳東龍睽違兩年最新力作,《設計東京2.0》帶給你更不一樣、更新穎的東京觀點。 「2.0」是什麼?它可以代表良好的視力,也可以代表一個版本的升級。《設計東京2.0》傳達的是視野的擴張,以及一種立足在原有基礎上再充電、再進步的意義。無論在「觀察」、「設計」、「視野」與「論述」無疑都要再度升級。所以用「2.0」來形容東京,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的再生,設計的再進化! 《設計東京2.0》依然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字觀察記錄與圖片編排,內容豐富多樣卻不讓人卻步,不僅是美學經濟、也是書籍設計的又一新示範。跟這本書再次走一趟東京,你會經歷更多設計風格的洗禮,觸發你對美感經驗的深層思考。 在《設計東京2.0》裡,透過設計,分享的是一座「紙上DESIGN MALL」。你可以上頂樓眺望建築構成的天空線,可以到美食樓層落腳歇腿,可以在文化樓層血拼創意,可以窩在圖書樓層閱讀生活,可以進概念館汲取設計元氣,或者搭車到距離較遠的二館看海景、喝咖啡。作者嚴選進駐這座「紙上DESIGN MALL」的每家店,期待它可以激起讀者的設計思維。 現在這扇門即將開啟,各位親愛的顧客,歡迎光臨2.0的「設計東京DESIGN MALL」吧!東京,是精采絕倫的設計舞台,創意不眠地輪番上陣!給我MALL & MORE Tokyo Midtown、新丸大樓、豐洲lalaport,一座座新世紀的商場提案,給你最驚豔的生活美學體驗。品味美術館 NANI?NANI!美術館也能移動?在東京也能逛義大利街?還有集建築、產品、視覺與時尚四大天王創作能量的設計美術館開催!閱讀╳設計 世界最高的library、最夢幻的閱讀實驗室、最書房式的購書空間,你還要去伊東豐雄橫濱的「書的車站」搭向未來。穿越時空看建築 走一段安藤街,爬一層鯨魚背,到SWATCH大樓看長頸鹿,去神保町找破殼巨蛋。舊築不褪色,新樓超搶眼,哪棟才是你的建築STYLE?TOKYO PLUS 哪裡有可以同時看海、看建築、看設計的美術館?購物城也走環保風,成了豪華「綠洲郵輪」?玩累了就到漫畫家家中喝杯星巴克咖啡吧!流連不忘買 打開頭顱的奈良美智糖果盒、56味的100% chocolate、蝴蝶椅子、渡邊力時鐘……吼!!這麼多好物快把設計打包回家!
設計手冊:編輯印刷設計+參考指南
這是一本攸關設計與文件製作的完善參考指南,是傳統與數位出版作業不可或缺的參考書。設計工作分為出版品、企業識別標誌、螢幕與廣告設計等章節。本書為新手至專業的圖像設計師、桌面排版員、及圖像設計學生,提供了印刷品、網路與多媒體製作的概念分法、規劃與企劃案發展技術等基本資訊。本書還討論到商標設計、文具、目錄、年度報告與簡訊製作、分鏡腳本及動畫技術的具體技巧,製作部分討論到印刷品與螢幕的排版跟版面設計、顏色與色彩系統、印刷與修正過程,書中充滿許多檢核表與實用秘訣,應成為投入設計或有興趣者的標準參考。
東台灣藝術故事:視覺篇
《東台灣藝術故事:視覺篇》是由花蓮國立教育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秀蘭所策劃,邀請東部多所大學從事視覺藝術與文化相關研究的教授,剖析東台灣各類視覺藝術的發展與現況。撰文者包括潘小雪、林永發、李秀華、林永利、黃琡雅、羅平和、張金催、許功明等老師撰寫專文,並由徐秀菊院長、文藻外語學院教授黃壬來寫序。以「文件主體性」與「在地觀點」論述與建構東台灣藝術故事,讓更多人了解東台灣的視覺藝術。
柏林玩設計
★實踐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顏忠賢 專文推薦《紐約時報》形容柏林為八○年代的紐約,洋溢著唯有轉型城市才有的創造力;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柏林為「設計之都」(Cite of Design),與全球其他創意城市齊名,甚至具有取代紐約,成為國際藝術和創意中心的潛力,晉身下一個世界「美學首都」。本書透過十七篇與定居於柏林的十七位風格截然不同的時尚設計師專訪,讓讀者從設計認識柏林這個歐洲最年輕化、最具創造力的都市。訪談以設計為主軸,同時介紹柏林生活,人氣餐廳、咖啡店與夜店,以及德國聞名遐邇的電子樂,深入探訪柏林的城市魅力。柏林,除了德國首都,柏林圍牆,柏林愛樂之外,我們還知道些什麼?二十一世紀的柏林是歐洲未來最具潛力的都市,整個城市也是一座建築博物館。Richard Roger 的辦公大樓,Rem Koolhaas的荷蘭大使館,Jean Nouvel的Shopping Mall,Daniel Libeskind的猶太博物館等,處處可見國際著名的建築作品。此外,在藝文活動上,柏林也是歐洲年輕人嚮往的都市。相較於歐洲其他國家首都,柏林的物價令歐洲創意人趨之若騖,來自歐洲各地的年輕設計師紛紛到柏林大展身手、創立個人品牌。本書藉由訪談柏林時尚設計工作者,發掘其創意來源,並由在地設計師帶路,優游柏林,盡情玩設計。
我愛設計我愛錢
為什麼要看英國設計?什麼是又能賺錢又有創意的設計?英國創意諷刺、好笑、富有喻意,又能引發情感,在造形上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又擁有那種日不落國的大英帝國心態與超有創意的表現形式,英國的創意產業巧妙的結合創新與實驗的性格,是商業行為中的一點小小的個人反叛,而設計正是引發這股創意產業潮流爆點的一個絕佳媒介。英國設計最具影響力、激進的作品大多出現在出版、建立品牌、電子媒體這些不斷自我更新的領域,正是這些很多大膽、前衛有創意的獨立設計師及設計團隊,挑戰了創意產業的固有邏輯形式,而用另一種思維、設計手法重新創造了一個新的創意環境。 英國設計的文化就是同時具有英國文化特色、也能夠是最成功的商業案例、最具有創意的設計。「我愛設計/我愛錢」之間的隔閡原來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遠、又那麼矛盾。能夠坐擁設計所帶來的創意與靈感光環、又能過個有品質的好生活,嘿,這種設計、這種設計人的生活,誰不羨慕?真酷! Tom Dixon:「要問我最喜歡的是什麼,我會說是此刻正在做的事,然後才去想賺錢的方法。」 Adams Kara Taylor:「人們總認為優秀的設計會使成本更高,但從沒有人進一步問『會高多少?』及『如果我作出額外投資,會有怎樣的回報?』」 Graphic Though Facility:「因為他們是為我們的設計而不是策略才能而來,所以不會抱有錯誤的期望。」 Moussai宣稱:「我們決不會根據合約價格或成本來承接案子,而是根據案子的創意空間」 Zaha Hadid:「如何在實用要求下固守美學其實不是問題,難的是堅持把空間的功能性蘊含到設計中。」 Jamie Hewlett:「是別人沒有的好東西。」 Stoddart:「如果起點正確,對設計指手畫腳通常是錯誤的。」
世界的新銳設計師50人
奔放無際的生活想像,在設計中找到體會生活的能力。年輕、獨立的世界新銳設計師,用自我風格,挑戰創意產業的體制!西班牙設計師JAIME HAYON與法國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都出生於1974年,互不相識的兩人,其創意來源也是南轅北轍嗎?設計出巴洛克式的藤蔓暖爐JORIS LAARMAN與東京設計週頗受注目的超實驗設計師JOS KRANEN,都來自於荷蘭,他們有沒有類似的設計思考呢?MAX LAMB是英國人、MATHIAS BENGTSSON是丹麥人,同樣是Royal College of Art畢業,這所學校又教出什麼不同的創意人才呢?世界的20-30世代的設計師面貌,這些「他」與「她」組合起來成為目前設計界一股重要的設計潮流,這個正在成形的新族群跑遍各大展覽、參加各大比賽,有人已經是檯面上的設計新星,有人當著獎金獵人總有一天創意會讓他一戰成名,熱血、誠意、不畏懼,讓世界看見他們的聲音,讓世界肯定新銳!本書特色1.《世界的新銳設計師50人》描繪出設計界中重要的一塊創意版圖,年輕設計師族群的面貌。2. 藉由出生年代的有趣編排方式,及國籍與學校的資訊,可以構築讀者對「創意來源」的多重想像。3. 本書囊括產品設計、建築室內、平面及服裝,描繪設計的各個面向及各類設計師的各種可能性。4. 深入淺出的介紹、解析設計師的設計思考與創作動機,這本《世界的新銳設計師50人》作品集由擅長分析的La Vie編輯部製作撰寫,有如新銳設計師在讀者面前,闡述自己的作品概念。
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誌設計的半個世紀
本書主要以六大章節,闡釋國際知名設計大師—杉浦康平歷經半個世紀、五十年來,為四十種、總數超過二千冊以上的雜誌設計封面之創意演變與思維解析,以及他從亞洲傳統文化的探求中所發展出並奠定他廣為世人熟悉推崇、獨樹一幟的設計思維的根源;其旺盛的實驗精神以及不可思議的工作能量,可以「疾風迅雷」來形容。六大章節分別為:〈自我增殖的設計〉、〈空間概念的新景致〉、〈面對知性的最前線〉、〈運動、嬗變。繪畫與文字的翻花繩〉、〈日本風.東洋風〉、〈與亞洲象徵共鳴。其他〉。附錄則收錄相關人士,如松岡正剛、羽原肅郎 、植田實、臼田捷治等人對杉浦康平的設計特色介紹或對談,讓台灣讀者從不同的面向更深入認識與瞭解杉浦康平的設計思想,進而引發更深層的造型思考與探索設計奧妙的底蘊。作為杉浦先生設計生涯的唯一一本作品集,藉由本書將可親近大師的經典之作、領略杉浦美學,並深入其設計思維的核心。一個關於設計的全新視野就在其中。本書並採高精密印刷,480幅雜誌封面躍然紙上、風華再現。
通用設計教科書(增訂版)
本書內容由[基礎篇]、[實踐篇]、[應用篇]三個部分所構成,主要訴求讀者群有:對通用設計概念有興趣,或自己也想起而實踐的個人,亦或是將通用設計視為商機的企業等等。這是一本告訴讀者如何掌握通用設計的基本理念與實踐方法的教科書。
學設計‧名校100
「學設計.名校100」,設計五大領域:建築、室內、工業、服裝、平面,世界6大城:米蘭、巴黎、倫敦、紐約、柏林、東京 + 全球30個城市 = 出國學設計、生活找體驗!本書特色1. 囊括建築、室內、工業、服裝、平面五大設計領域,在美學經濟的時代,贏在終點線前!2. 世界6大城+ 全球30個城市,包括設計軸心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與新銳國家,設計力量正在掘起,進入主流,與國際同步!3. 世界知名100所設計學校,上什麼課?學生是誰?作品怎麼樣?AA評圖像打仗;Parsons與Esmod,英美與法國服裝設計的流派之爭,進入設計學校的世界版圖,100所挑出適合自己的地方!4. 「我的老師是大師!」你的老師不僅是大師也是校友,教你找出自己的美學觀點,並擁有生產創意的能力!5. 10位台灣設計界達人校友分享,國外終於學到的設計事;專訪多位品牌總監,誰是他們要找的人?業界秘辛,到底要找左腦比右腦大,還是右腦比左腦大的人?6. 全球30大城市的生活體會,找出靈感來源的地方。
揭開玻璃藝術的神祕面紗
玻璃藝術在國內由於知識、設備與教學資源的匱乏,一直是許多人望之興嘆的領域。為了揭開玻璃藝術的神祕面紗,本書作者王鈴蓁老師憑藉自身多年來的學習、教學與創作經驗,為國內有心鑽研玻璃工藝的讀者撰寫本書。她的目的在於以簡單明瞭的圖文說明,為讀者層層推演玻璃藝術的製作過程,使讀者瞭解玻璃如何經由吹製、鑄造、熔合烤彎、冷作研磨等步驟,而蛻變出千變萬化的面貌,是兼具專業與實用知識的玻璃藝術工具書。
國際書籍裝幀設計精品集
此書匯集了日本.歐美等國著名設計師的優秀設計作品800餘件.包括藝術類.建築類.時尚類.文學類.生活類以及漫畫類的圖書.雜誌封面與版式.代表了當今國際書刊設計的較高水平.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參考價值.希望本書刊能提供您創作源源不斷靈感出現.
設計原理:從概念到產品成形
本書從設計史的根源開始,從事廣大範圍的探索與追溯,同時提供未來的展望,並運用帶有圖例的個案研究,說明整體的產品功能、複雜的設計過程和基礎原理。然而,本書的主題雖然是產品設計,卻考量了消費者、製造商和設計師之間的衝突利益。
CO2台灣前衛文件展
自2002年11月23日至2003年1月12日,由文化總會與台新銀行共同主辦的「Co2-第一屆台灣前衛文件展」在主題上以替代空間為骨幹,地域上更串連文文化總會、國北師藝文中心、美國文化中心及華山藝文特區等各個不同性質的場所,透過徵件方式,廣泛聚集一批年青世代藝術家的作品參與展出,其數量之大,類型之多樣,足以作為台灣當代藝術創作一個全面式的關照。
創意的美術教室:美術教學造形設計
美術教學造形設計 美術教育對人的影響,不只是美感的陶冶與創作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和創造力的培養外,同時也是一種對美感的體驗,這種感受是其他學科所不及,美的體驗影響學生日後的創造力和思考力。 美術目標就如Likyor bowen fed和Herbert Read兩人所形容藝術只是一種用來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目標,說明了藝術的創造過程是很重要的,而達成目標的方法也是藝術教育更有生命力的原動力之一。 這股原動力則來自美術教師們來持著專業精神及用新的教材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同時對於學生的美術能力要有所了解。 作者介紹 陳潁彬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現為雙十國中美術教師,從事美術寫作研究及油畫創作。
美術創意150
內容簡介 隨著時代飛輪的運轉,我們的生活形態也在快速改進中。美術教學的觀念、方法受到新教育思潮的衝擊、科技進步、及藝術表現媒材的更新,也產生無可抗拒的轉變。 本教材,榮獲教育部國民中學教具創作優選獎,依美術活動表現的內容分為材技巧實驗、平面繪畫、聯想系列、平面設計、立體造形、貼畫、美的欣賞等七大類,共一百五十個教學單元。每一單元皆以簡易的方式說明學習目的,適用年級、材料用具、引導方法及圖解製作步驟,全本精美彩色印刷。對關心美術教育的家長而言,它可作為輔導子女創作的參考題材。 作者簡介 周秀秀 台北市人,曾任省立台北師專國小資料美勞組畢業,台北市國教師師鐸獎,國立台師大美術研究所暑期進修結業,教育部獎勵國人教師教具創作優選獎,任國小教師十一年,國中教師十七年,現任台北市金華國中美術班教師。
基本設計 :平面構成
近年來由於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繁榮,美術設計在吾人生活上的重要性,國人均已略知一二。 & 然美術設計之基礎書藉,能做有系統介紹的並不多見,編者有鑑於此,特編譯以上六輯美術設計之基本知識,供初學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