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和聲樂理影音教學(三)(附一片DVD)
本書特色延續前兩集的基礎,在第三集的教學裡,廖季文老師針對和弦的功能、調性轉換以及和弦音階與延伸音的使用進行超詳細的解說,並以經典爵士歌曲為分析範例,經由具體的說明讓學員了解和聲理論的應用,日後對演奏、編曲或作曲各方面都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百老匯音樂劇(新版)
美國夢和一個恆久的象徵600幅珍貴圖片‧500位著名藝人‧100齣經典劇目‧ 一個色彩絢爛的夢幻世界THE GREATEST BROADWAY MUSICAL HITS OF THE CENTURY為您介紹《貓》、《歌劇魅影》、《美女與野獸》……等等經典劇目音樂劇是一種集音樂、舞蹈情節與舞台美術等諸多因素於一身的藝術門類,它起源於19世紀末,歷經演變,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綜合藝術,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知識青年和白領階層,許多人對音樂劇的喜愛用「狂熱」來形容也不為過,百老匯不再是紐約的幾個街區,西區也不再是倫敦地圖上的一個小方塊,音樂劇已經走向全球,正以極巨大的生命力在世界文化消費市場上爭奇鬥艷。本書針對普通音樂劇愛好者,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百老匯音樂劇的發展歷史、經典劇目及著名音樂劇人的故事,文字淺顯易讀是一本大眾化的音樂劇指南。
大師導讀:中國音樂
從學堂樂歌到紅歌長亭外古道邊的《送別》、天上飄著些微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去年我回去你們剛穿新棉襖的《西風的話》、黃水奔流向東方的《黃水謠》……這些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其創作歷程與音樂風格是學習音樂或喜好音樂人士所欲深入瞭解的背景內容。本書以十餘個專題梳理我國近現代音樂家產生與發展之脈絡,學堂樂歌的起始、兒童歌舞音樂、新詩歌曲……到改良國樂、左翼紅歌、中國新歌劇……。內容突出音樂家及其作品為史學本體,結合音樂教育、音樂理論、音樂表演、音樂思想等各方面的闡述,結構從清末、民初到現代,從二十世紀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時空跨越清朝、民國與新中國三個歷史年代,道盡了中國百年音樂文化之來龍去脈與音樂發展軌跡。此外,書中還引用音樂歷史文獻或當代音樂學家論述,並在每位人物之後附錄特選作品多首;全面反映音樂作品歷史發展之本體面貌,既精練又完備,既回溯傳統視角,又闡述新興音樂包括西洋音樂的傳入,以及中國近現代音樂代表人物的出現、成長及其對音樂思潮、理論與社會的影響;作者洗練流暢的文字讓人有如享受了一頓豐富的心靈大餐。
達爾克羅茲 奧福 柯大宜:三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音樂系的Gilles Comeau教授,針對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 — 達爾克羅茲、奧福、柯大宜,從三位大師個人的成長背景、教學法創立的起源和理念、教學方式和內容,有詳盡的介紹和討論,並從不同的角度做分析和比較
雲端上的歌者﹕一個藝術家的故事
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岑龍站在雲端上孤寂的歌唱著自我的藝術他曾經在中國的藝術界大放光芒也在大環境的種種干撓下光彩盡失經歷了十多年的沈寂他用《淨界》作品再度發聲緩緩地他的藝術將如天上的小星星般一閃一閃的散發出光芒一個藝術家的故事A Story of An Artist藝術的價值是什麼?藝術品的價值在於它的永恆性與普世性,在於它能夠激勵心靈,提升人們的精神,也在於它的美能夠跨越時空。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岑龍,是一位站在雲端上的歌者。他推崇平凡的樸拙之美,渴望純真的生命本質,堅決不為商業而迷失。他的藝術重現了但丁《神曲》中的淨界,淨化人們的心靈,帶領觀者走進返樸歸真的康莊大道。
外國音樂在外國
纖敏的雙眼 張開 優雅的耳朵步的行板 空氣有旋律 音樂是看得見的城市 我們欣賞西洋古典音樂目下還是一種「文藝活動」,在「他們」,則就是「生活」。作者歐遊彼時,感受所在城市「音樂即空氣」的氛圍,字裡行間有親臨音樂現場的震撼與造訪大師故居油然開啟「人猶在」的想像;憶往「音響」啟蒙耳朵的「受洗日」,分享「非發燒友」的發燒收藏,以畫家立場答「音樂愛好」,演奏出「耳朵」與「眼睛」相互激盪的音樂哲學。全書配以精彩圖片饗人眼目,堪稱他諸本文集中最為風雅的製作。像是以散步的節奏,帶著畫筆拜訪一座城市,勾勒出音樂自然存在的原色原味,畫家用纖敏的雙眼觀看音樂,在「音樂即生活」的城市迷走,啟發感官交融的全新立場。
中國音樂文化簡史
由國學大師以深入淺出的手法精心編寫的中華傳統文化通識讀物《文史中國》叢書共38本,分為四個系列:“文化簡史”(10本)、“世界的中國”(10本)、“中華意象”(8本)、“輝煌時代”(10本)。四個系列互相聯繫,同時又自成體系,為讀者多視角多側面地展示中華文明。“文化簡史”系列從中國人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入手,介紹中國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優雅的審美理念,以及傳承有序、豐富多姿的文化積纍。本書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分遠古與夏商、周、秦漢和三國、兩晉和南北朝、隋唐和五代、宋元、明清七個時期,為讀者展現了中國音樂發展的簡單歷史,從中讀者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官方的大型的音樂機構,宮廷之上氣勢恢弘的歌舞大曲,各具地域特色的豐富多彩的民間的山歌小調和說唱藝術;本土的、外來的,南方的、北方的各民族音樂的大融合;歌舞、詞曲、說唱、戲曲、器樂曲等多種音樂表現形式的萌芽、發展、興盛以及衰落的過程,以及中國古代在樂器、樂律和音樂理論等方面的成就。
一生一定要看的世界名曲故事
音樂相關科系學生必讀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必看愛看故事的人不能錯過名曲背後的故事,往往比曲子更吸引人。名曲動人的靈魂,其實就藏在故事之後。名曲的背後,我們也總能發現出一段或廣為流傳、或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些鮮活的幕後故事,讓一首好曲子的靈魂更為飽滿,更充滿感情,也更能打動我們的內心世界。
關於世界名曲的100個故事
尼采說:「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就是一個錯誤。」一首好音樂也可以昇華一個人甚至整個世界的靈魂。 100個動人的故事,讓您認識音符背後所蘊藏更本質的東西,提升生活的知性品味與對美的深切渴望。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也是最簡單也最能震撼人心的魔咒,它總能在不經意的瞬間觸動您我心中的某一根弦,就像水面上忽起一圈漣漪,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替我們向所愛的人,也向我們自己,表達和傳遞心中所感、所想、所愛、所悟。美好的東西總能引起人的共鳴。其實,每一首音樂都有關於「情」——親情、友情、愛情。是音樂把狹義的愛拓展得更為寬廣、更為美麗。作曲家們把感悟化成音符記錄在心弦之上,演奏家用手指把旋律敲打進時光長廊,歌者讓歌聲傳遞向哪怕最貧瘠的荒野,聽眾則用它們來淨化內心的情感世界。讓我們攜手漫步,共同賞味這100首名曲背後的傳奇。然後,您會發現世界更美麗了。
音樂詞曲關係史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廣義地說,詩包括著歷史上狹義的詩及辭、賦、詞、曲等體裁。詩,從遠古產生起和樂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關係隨著不同的歷史時期,造就出極其豐富多彩的文學形式與特點,同時也產生出各種曲體的形式。音樂詞曲關係史就是聲腔中詞與曲種種關係的發展演變史。歌詩、唱詞、度曲,不同形式的腔詞關係,既有共同承傳的特點,也都各顯特色,結構更是各具特徵。本書通過爬梳、析理、歸納,為文學與音樂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打開一扇明亮的窗戶。這種從音樂方面入手,以理論分析與詳實譜例相結合,來研究各種音樂體中詞曲關係的做法為前人所未見,因而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全書分為緒論、通論、專論三章,[緒論]是歷史上整個聲腔中腔詞關係發展演變的梗概簡述,以便在總體上對這種關係有所瞭解和把握。[通論]主要是研究我國語言與音樂的基本特徵及相互關係,從而為[專論]中各時代或時期,具體的腔詞關係特徵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專論]則在分析古代腔詞關係方面,著重於這種關係對推動整個聲腔發展作用的研究。
音樂的文化、政治與表演
台灣第一本以文化研究寫成的古典音樂書 本書視交響樂團為社會行動者,將Bourdieu的場域(field)理論,重新設計為:「交響樂團行動者-古典音樂場域-文化場域-權力場域-國家政權/社會空間」,以線上交響樂團(on-line orchestra)、離線交響樂團(off-line orchestra)縱走當代生活場景。 作為一種社會性譬喻(metaphor),它藉國家交響樂團深描台灣社會、文化場域轉型;藉 YouTube線上交響樂團,刻畫全球性的文化、藝術典範轉移。 它關於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身分認同(identities),也本於國族(the national)、在地(the local)與全球(the global) 我必須說,作為廣義上古典音樂社群的成員,以社會學的方法與理論來解釋古典音樂在變動社會裡的運作,並非源自於優雅的「跨領域」研究風潮,我實質想要回到一項基進的社會學議程,即視古典音樂的現狀,為一項有問題的問題(problematic problem),我想要以出身音樂學院實作者的反身性經驗,在歷經社會學場域方法及理論訓練,並途徑音樂、文化及社會現場的田野觀察,來反思古典音樂。
追憶淡忘中的音樂往昔: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樂器收藏圖錄
不同於坊間的中文樂器圖錄,本書以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樂器收藏為基礎,選取了七十件樂器進行介紹。本書共分為四部份:第一部分,為樂器及樂器學(Organology)在民族音樂學(Ethnomusicology)學界的發展近況及研究趨勢介紹;第二部份,為這批樂器收藏之圖錄選萃;第三部份,則收錄了三篇相關這批樂器的研究報告;而第四部份,則陳列出中大音樂系中樂及世界樂器收藏的目錄,以提供未來有興趣的學者、同好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從樂器學的研究角度出發,該書不僅有助於我們認識這七十件中國樂器的特色,包括從傳統樂器到當代樂器在形制上的改變,更引領我們進入一段逐漸淡忘的音樂往昔,一段共屬海峽兩岸音樂人的音樂往昔。不論你∕妳是中國樂器的愛好者,亦或是關注樂器學∕民族音樂學的音樂學者,相信這本書對你∕妳認識中國樂器、了解樂器學在當代中國樂器研究中的應用都有所幫助。
音樂欣賞
婚禮中,新人步入禮堂的隊列音樂,你知道這是出自何人的作品嗎?耳熟能詳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你知道它可是表達人民心聲的戰歌嗎?一本書架上必備的書,帶領你進入音樂的殿堂。音樂是一種用有組織的樂音創造藝術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藝術。優秀的音樂作品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形式精美。這就為欣賞音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欣賞音樂的過程是體驗審美活動的過程。過去常說欣賞音樂有三個階段:官能的欣常;感情的欣賞;理智的欣賞。官能的欣賞主要滿足於悅耳,是比較膚淺的欣賞。要對一個音樂作品進行全面的領略,從而獲得完美的藝術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賞以外,還必須進入感情的欣賞和理智的欣賞,必須具備一些專門的知識。《音樂欣賞》以簡單的語詞來介紹音樂的基本概念,期能帶領學子對樂譜與樂理有一基本的認識。其次則以針對西洋古典音樂中各不同時期之派別與樂風做詳盡介紹,並對音樂家的風格多做說明。
影視藝術欣賞
從敗犬女王到PS男,從艋舺到一頁台北, 當電影、電視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我們對它到底了解多少?認識電影與電視的發展與風格,一本一定要讀的書。看電影、開電視是現代人最大的休閒娛樂,我們總是坐在螢幕前為電影而哭、為電視而笑,我們已經很習慣電影電視畫面的絢爛繽紛、立體真實,我們也已經很熟悉電影電視畫面的呈現方式、特殊效果。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電影只是一幕「火車到站」的畫面嗎?你知道早期的電視劇都是採用攝影棚直播方式嗎?你知道影視畫面的景框比例其實是嘗試模擬人眼觀察範圍的比例嗎?你知道蒙太奇理論的「庫里肖夫效應」嗎?《戰艦波坦金號》的「敖得薩階梯」動人心魄,其實是因為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城南舊事》的主題音樂《驪歌》,其實是影片中最煽情的一段樂章;導演如何將滿口粗話的「巴頓將軍」塑造成美國精神的象徵;電視劇《圍城》如何將小說的語言藝術在視聽藝術中重現;紀錄片《流年》如何準確地捕捉人物的內心世界;MTV《莊稼漢》如何以四分多鐘的時間呈現黃土高原的寬厚素樸。《影視藝術欣賞》,一本關於電影與電視的導論,它詳述了影視藝術的發展歷程、東方與西方不同的發展風格,從支撐影視藝術發展的科技到如何鑑賞影視藝術,本書都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
音樂的極境(CD版)
中文世界第一本薩依德音樂評論集薩依德不僅是敢說真話的人權鬥士,也是令人跌破眼鏡的樂評家!超過20年的音樂評論專欄,結合驚人的廣度和具有感染力的熱情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所長單德興教授推薦隨書附限量選曲CD,全長逾75分鐘!帕華洛帝是索價過高的最高分貝噪音?霍洛維茲是尖銳刺耳風格的代表?薩爾茲堡音樂節是癡肥臃腫的觀光促銷?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盡上演些二流劇目?《音樂的極境》是薩依德論樂橫跨三個十年的第一本文集,他討論許多作曲家、音樂家、演奏家,在過程中抽繹音樂的社會、政治、文化脈絡,連帶發揮他古典鋼琴家的素養,對古典音樂和歌劇提供豐富而且不時出人意表的評價。全書以清新的角度賞析經典作品,也以他人不及的眼光品題為人冷落的當代作曲家作品。薩依德批評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過於保守,也惋惜帕華洛帝有超級巨星之譽,卻「將歌劇演出的智慧貶到最低,把要價過高的噪音推到最大」。此外,他思考以色列禁演華格納的問題,音樂節愈來愈浮濫的令人憂心趨勢,以及以馬爾孔X生平為主題的歌劇,音樂與女性主義的關係,鋼琴家顧爾德,及莫札特、巴哈、理查史特勞斯等名家的作品。薩依德以內行人的造詣,權威的身分,書寫精闢犀利的批判。他在音樂裡看出文學與歷史理念的反映,並密切觀察其構成和創造的潛力。《音樂的極境》情文並茂,處處發人深省,呈現薩依德思想事業的一個重要層面,進一步證明,作為廿世紀最具影響力、最勇於突破的學者之一,他實至名歸。薩依德除了著名的後殖民論述,並精通文化研究與音樂,本身具有鋼琴演奏家的水準,終身對西方古典音樂擁有激情,《音樂的極境》收集1983-2003年間的音樂評論,他以專業樂評家的角色討論作為文化場域的古典音樂,清晰深入。本書的出版呈現薩依德更全面和多方位的專長與論述,可彌補過去中文翻譯與評介的不足。【CD曲目】薩依德在《音樂的極境》談論音樂以鋼琴和歌劇為主,本精選輯亦選取這兩類作品,包括顧爾德彈奏的巴哈G大調第五號鋼琴組曲、哈絲改編的巴哈聖詠曲鋼琴版〈耶穌,世人渴望的喜悅〉、土耳其國寶級女鋼琴家Idil Biret詮釋的蕭邦,以及被稱為「擁有近數十年來最強卡司陣容」的《費黛里奧》歌劇選曲等。1. 巴哈〈耶穌,世人渴望的喜悅〉,BWV 147(哈絲改編鋼琴版)2-8. 巴哈G大調第五號鋼琴組曲,BWV 829(顧爾德演奏)9. 蕭邦第一號B小調詼諧曲,作品第20號10. 蕭邦〈船歌〉,作品第60號11. 華格納《崔士坦與伊索德》第一幕序曲12. 莫札特《女人皆如此》第二幕詠嘆調〈女人的作為居然如此殘酷〉13. 貝多芬《費黛里奧》第一幕四重唱〈我心中有一種奇妙的感覺〉14. 舒曼《詩人之戀》〈我無怨〉,作品第48號15. 理查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黃昏〉,o.Op. 15016. 巴哈聖詠曲〈我來至您的寶座前〉,BWV 668總長度:75分30秒
搖滾:狂飆的年代(Rock n' Roll-Down On The Flaming Road)
胡士托音樂節40週年,你一定要回味的無限自由青春!裝上搖滾的心臟,拾起反叛的靈魂,重返狂飆的年代人氣部落客獨鶴飛lonecrane繼兩本東南亞地理誌後,立志成為曼谷街頭藝人,以筆彈奏之音樂生命紀錄。從1969年胡士托音樂盛會之後,搖滾音樂成了所有青年的心靈殿堂:瘋狂而美好,成長與解放,是在當時激烈反戰的時代氛圍中,集體發出的純真和平心向。那樣的能量造就了永恆的七○年代,更留下許多再不可能重現的聲音:巴布‧狄倫、尼爾‧楊、簡妮斯‧喬普琳、強尼‧溫特、嚴恩‧安德森、吉米‧亨德瑞克斯、大衛‧吉爾摩、艾爾文‧李、艾瑞克‧克萊普敦、馬克‧納福勒、齊柏林飛船……作者以自身聆樂的感受,結合時代氣息與樂手創作生命故事,為我們留下一個個傳奇身影。那影姿或歪斜或頹倒或迷亂狂暴,眼神卻同樣在音樂面前放光,音聲迴響所有人心底。讓我感受到時光倒流的奇妙,重溫年少輕狂時的放浪……回味他們有可能已經成為絕響的作品,那種感動更甚於年輕時所帶來的激動;比如Led Zeppelin 的〈Stairway to Heaven〉, 將近四十年前的音符,現在聽到的滄桑、淒涼和對世俗偽善的嘲弄,在當時成天只曉得把馬子和打牌的大學校園氛圍中,怎有可能聽得出來呢!──楊鳴為什麼每一個故事裡有那麼些經典不可逆的元素?孤獨,背叛,失意,覺醒──那不也正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搖滾樂所帶給我們的巨大陰影?那躲藏在夢魘深處的,迷幻失落的六○年代,那使得成千上萬的青年陷入集體狂熱的超級符號,不僅是作為一種反叛斷裂的姿態,更是自由主義個人的極致追求:迷幻與藥物,反戰與嬉皮,性解放與烏托邦,殊不知數十年後,那一代聽搖滾樂長大的小孩如梁東屏如我,到頭來卻落得家無根,愛無根,心亦無根。──忽忽除了吉他演奏獨樹一幟之外,尼爾‧楊的聲音也是一絕,那是種陰柔、鼻音甚重,雖然尖高卻又圓潤的聲音,起始時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然則一旦熟諳於耳,那就滄海巫山,再難割捨。尼爾‧楊在舞臺上的動作相當奇特,他隨著音樂搖滾的姿勢像極了圍著篝火舞動的印地安人,翻動的頭髮及相對笨拙的動作永遠不合節拍,但是奇怪的是他的琴音卻絲毫不爽,所以身體的節拍跟音樂的節拍變成了兩回事,構成相當奇異的畫面。實則尼爾‧楊自幼就被診斷出有糖尿病,六歲的時候又在河中游泳時不慎染患腦膜炎,以致他的身體左半部一直相當弱,走起路來有些跛態,在舞臺上搖起來自然就歪向一邊。他有次對「滾石雜誌」記者說,「我那時(腦膜炎之後)必須重新學習走路,即使幾個街口都困難無比,常常跌倒在地上」。──寧願烈焰成灰也不要慢慢凋萎----尼爾‧楊
音樂學探索:臺灣音樂研究的新
音樂學是一門設法從各種不同角度、觀點與看法來認識與理解音樂的學科。但是西方音樂學在長時間發展下所提出的理論與方法,在實際研究東方音樂時,會不會遇到困難?今日臺灣社會對於自身音樂的陌生感,是否可以藉著多元的觀照,一窺其中的奧祕與美麗? & 本書共分為七個篇章,「古畫.國樂」呈現的是音樂圖像學的研究方法與具體成果;「讓我們一起參觀樂器博物館」探討了樂器博物館中與音樂相關的問題;「聲音美學的探究」主要研究的是歌唱時的嗓音與聲響問題;從「土地的呼喚」篇章開始,則以原住民音樂的研究為重心。藉由一篇篇知性理解音樂的探討,開拓臺灣音樂繼續探索的未來。
Embracing Magnificence:The Beauty of Taiwan Performing Arts (英文版)
以台灣近廿年來的表演藝術為主軸,以攝影集的方式呈現。全書內容將分成:音樂、舞蹈、戲劇、傳統戲曲等四大類別。盼能透過精美的照片呈現,介紹國內表演藝術發展及特色。期望能讓國際友人能了解台灣表演藝術的全貌。(全書皆為英文)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精裝、附書盒)
內容大要 總字數約200萬字,共收約2391筆詞條,1288頁,配圖譜表共約420幅。耗時五年,白鷺鷥基金會陳郁秀女士邀請200位專家學者參與撰寫編製完成。雙色精印,典雅精裝,外附高級書盒。【目標讀者群】對音樂及臺灣本土次文化有興趣的人、愛樂者、音樂科系教師&學生、音樂教學者、研究者、文史工作者及團體、音樂相關機構團體。【特 色】1. 臺灣第一部完整呈現音樂發展樣貌的百科詞條式音樂工具書,全書以原住民篇、漢族傳統篇、當代篇、流行篇等四大篇來展現現階段音樂研究之成果,深入淺出地撰成詞條,介紹基本的臺灣音樂常識及周邊時代、文化背景。2. 每篇詞條以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排序,即刻與國際接軌。更附有漢語拼音檢索、注音檢索、筆劃檢索三套詞目檢索工具,查索最容易。3. 耳熟能詳的外國曲子透過什麼管道與力量傳來臺灣?甚至轉化成為臺灣歌?典故逐一道來。而像造飛機、雨夜花、望春風……這些歌曲的作詞作曲者怎麼作出動人的歌?音樂播種者與教育者在有聲與無聲之中的貢獻與作品表,詞條裡頭精采說明。4. 原住民篇:是臺灣原住民音樂內容的首度整體呈現。本篇由東吳大學音樂學系教授呂郁秀主編,邀集39人參與研究撰寫,將原住民音樂內涵與價值做完整表述,呈現時代的觀點,希能為讀者扎下正確的根基,並指出未來的研究方向。內容包括:各族群音樂特色、祭典音樂、生活音樂、樂器、音樂術語、原住民流行音樂、歌者與團體、音樂研究等。5. 傳統音樂篇:由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溫秋菊主編,將臺灣漢族四百多年來的傳統音樂知識系統化整理,包括戲曲如南管、北管、歌仔戲、客家戲、布袋戲、傀儡戲、皮影戲、京劇、車鼓、陣頭、藝人,以及民歌、說唱、宗教音樂、樂器、劇團、社團……等,傳統音樂知識大抵集合於此。6. 當代篇:由臺北藝術大學教授顏綠芬與中華技術學院助理教授陳麗琦共同主編,涵括從清領、日治時期以來的西洋音樂教育與音? 硈虴@二大面向。分教會、學校、軍樂三大脈絡,包含了:教育機構、教材、貢獻者、作曲者、教育者,以及多種樂器教學之分項回顧,如鋼琴教育、合唱教育。創作方面包括:音樂團體、音樂雜誌、音樂比賽、音樂家、作曲家、重要作品(音樂播種者與教育者在有聲與無聲之中的貢獻與作品,精采列明)。
學音樂很easy!
「邏輯式音樂教學法」是一套利用科學、邏輯與心理學的角度,對一流音樂大師的演奏方式與各項演奏細節作解碼而來的新式教學法。 雖然它顛覆了過去許多傳統對音樂的理解,如,音樂天賦、基本動作的精確度,以及對練習的想像。但,它並不像一般人以為那樣,會因此而忽略了音樂性與表達、詮釋情感的部份,反倒將音樂性與表達、詮釋情感部份視為音樂的核心。 它以「音樂性與表達情感」作為理論的核心,試圖透過對基本姿勢、動作與技巧的分析與教授,來達到厚植音樂字彙的目標。它在在表明了唯有累積、巧妙使用音樂字彙,才能精準且細緻地呈現出能引起大眾共鳴的情感。不管是初學樂器演奏,或者是苦練多年,學習效果不彰,還是成年之後想要學琴,這套教學法都可以幫助你用自然、輕鬆愉快的方式進入音樂的殿堂。
大師的軌跡:音樂入門記事(附CD)
「音樂宛如飄浮的建築」、「建築似是凝佇的音樂」這兩句話或許可以說明筆者寫作本書的心情。筆者旅美四十年,從建築師到隨著女兒接觸音樂,繼以愛上音樂、欣賞音樂與音樂相關建築。本書就是這樣情況下誕生,是訴說一位平凡的人在學習欣賞音樂的歷程。內容沒有譁眾取寵,也沒有刻意高調,平實如我們大眾一般,原來你我都可以培養出欣賞音樂的種子。 本書隨附的光碟,是由筆者任職匹茲堡交響樂團工作的女兒與女婿精心演奏和錄製,內中有二十六首樂曲的片段,每樂曲約在四十秒至四分鐘。也許當你聆聽後也會愛它,這也是筆者所願。
新編音樂辭典:樂語
●『人名』包括:傳統的古典音樂家、爵士音樂家、流行音樂家、舞蹈家、編劇家、音樂相關詩人、音樂學者等。●『樂語』包括:古典音樂術語、爵士樂術語、流行樂術語、芭蕾舞術語、一般樂器演奏術語及各國音樂概況等。●為方便讀者使用,以小項目和大項目的編排,並附上詳細的中文索引之編輯方式,大大提高了本辭典的查閱功能。●可查閱典名,以及國人經常使用的教本、典集的作者人名。●中文索引以筆劃順序排列,更列出「首字索引」表,可快速查到所需的字彙術語。●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內容,本辭典使用了豊富的譜例及部份的圖例與相片。樂器的解說也附加圖畫,以期讓讀者能更容易地瞭解樂器的構造。●網羅所有的種類的音樂術語。從樂派、思想、技法、演奏等相關的用語,到作典家、演奏家、音樂學家、樂器製造家、文學家、詩人、劇本作家、音樂會主辦者與後援者,以及音樂史上的書籍、名曲等,皆以英文字母順序排最揭載。●與民族音樂相關的項目更加充實。收錄在研究上有顯著發展的民族音樂項目,聘請各領域的專家採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執筆,介紹各國的傳統音樂、民族音樂與各種樂器。●通俗音樂項目的解說更加精闢。為了掌握激烈變化的通俗音樂現況,人名與用語都經過嚴格篩選揭載。●芭蕾舞劇與歌劇的用詞之收錄更加豊富。●大部份的作曲家皆附有主要作品表。巴赫、韓德爾、海頓、貝多芬、舒伯特等著名的作曲家,則以簡單明瞭的一覽表揭載其全部作品,以方便檢索。●作品典名項目收錄約1000條,強化了本辭典兼為「作品欣賞辭典」的功能。因此,可做為發表會時曲目解說的參考書。例如,蕭邦的《革命》等作品的欣賞即是。本書特色 內容豐富,全新概念、名曲欣賞、深入淺出、詞彙最新,易於查閱最適合國人使用的音樂辭典。
新編音樂辭典:人名
●『人名』包括:傳統的古典音樂家、爵士音樂家、流行音樂家、舞蹈家、編劇家、音樂相關詩人、音樂學者等。●『樂語』包括:古典音樂術語、爵士樂術語、流行樂術語、芭蕾舞術語、一般樂器演奏術語及各國音樂概況等。●為方便讀者使用,以小項目和大項目的編排,並附上詳細的中文索引之編輯方式,大大提高了本辭典的查閱功能。●可查閱典名,以及國人經常使用的教本、典集的作者人名。●中文索引以筆劃順序排列,更列出「首字索引」表,可快速查到所需的字彙術語。●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內容,本辭典使用了豊富的譜例及部份的圖例與相片。樂器的解說也附加圖畫,以期讓讀者能更容易地瞭解樂器的構造。●網羅所有的種類的音樂術語。從樂派、思想、技法、演奏等相關的用語,到作典家、演奏家、音樂學家、樂器製造家、文學家、詩人、劇本作家、音樂會主辦者與後援者,以及音樂史上的書籍、名典等,皆以英文字母順序排最揭載。●與民族音樂相關的項目更加充實。收錄在研究上有顯著發展的民族音樂項目,聘請各領域的專家採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執筆,介紹各國的傳統音樂、民族音樂與各種樂器。●通俗音樂項目的解說更加精闢。為了掌握激烈變化的通俗音樂現況,人名與用語都經過嚴格篩選揭載。●芭蕾舞劇與歌劇的用詞之收錄更加豊富。●大部份的作曲家皆附有主要作品表。巴赫、韓德爾、海頓、貝多芬、舒伯特等著名的作曲家,則以簡單明瞭的一覽表揭載其全部作品,以方便檢索。●作品典名項目收錄約1000條,強化了本辭典兼為「作品欣賞辭典」的功能。因此,可做為發表會時曲目解說的參考書。例如,蕭邦的《革命》等作品的欣賞即是。本書特色 內容豐富,全新概念、名曲欣賞、深入淺出、詞彙最新,易於查閱最適合國人使用的音樂辭典。
關電台司令什麼事啊?樂評人小樹的音樂創意美學300擊
第一本結合 音樂 + 創意 的樂評書300個超有FEEL的創意美學聯想力如何在音樂中聽見創意?約翰.藍濃關【20世紀少年】這本漫畫什麼事?主角賢知自創的名曲,因為自嘲抄襲了Bob Dylan跟John Lennon,所以就叫〈鮑布.藍儂〉…為什麼電影【JUNO】可以扯到Jarvis Cocker?電影(及電視)原聲帶,近年來成為行銷所謂非主流音樂的最佳工具…蘇打綠如何與古典樂音畫上等號?平行的世界可以跨界,趣味與好作品顯然才是關鍵…話題又是怎麼從Cat Power講到Brett Anderson去的?電台司令樂團為什麼需要彩虹?在這個創意奔騰的年代,有太多的人滿口創意,但真正掌握創意精髓的人卻沒有幾個 – 遊走在獨立和主流邊緣,樂評人小樹就是少數能在音樂中聽見創意、發現創意、更能旁徵博引、抽絲剝繭談論音樂的樂評高手。從音樂→電影→文學→流行文化→意識形態 = 跨越多重領域的音樂思考力音樂的世界裡沒有所謂的線性思考,在這裡邏輯失去價值、理性沒有道理,想要按照常理判斷前因後果,簡直是自討苦吃。小樹的跳躍思考,看事情的脈絡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就好像是一張綿延不絕的放射狀網絡,在這個點跟那個點的中間,必須要曲折迂迴跳過好幾條線,才能構成一幅完整的面。樂評人小樹的創意關鍵300擊這不只是一本音樂論述,更是(深+廣)度兼具的當代普普文化研究,在小樹的音樂創意關鍵300擊中,我們發現有一種症狀叫做「概念併發症」,而所有偉大的「創意」都是源自於此。
這就是GUTS!夢想這回事,從來沒有句點(CD)
當台灣熱血青年踏上歐美領土勇敢築夢,東西文化的衝擊與交融將迸出什麼火花?看閃靈以搖滾的巨大渲染力,終於讓全世界聽見台灣!【完全收錄】★歐美巡迴寫真全紀錄˙60天的幕後浪漫花絮+團員真心話大公開……˙10個充滿勇氣的人物故事,非看不可!˙還有你不能不知、最酷、最噴飯的閃靈資訊!★全球獨家收錄〈Unlimited Taiwan〉單曲,與閃靈齊聲吶喊:我愛台灣!【重點特色】★全球獨家收錄世界巡迴主題曲:〈Unlimited Taiwan〉★蔣友柏、吳祥輝、張鐵志──相挺推薦!★憑著有夢就要放膽追的GUTS,閃靈展開世界巡迴之旅!國際媒體爭相報導,見證台灣搖滾撼動歐美的傳奇!
豐子愷音樂講堂:音樂欣賞入門的二十八堂課
★當代文學及藝術大家豐子愷,分享對音樂最真誠的赤子之心。★節錄一百二十六篇談論音樂的美文精華,搭配近兩百幅精彩插圖。★從音樂入門知識、音樂名家到音樂發展與源流,兼論音樂與人生。★中國當代著名音樂家賀綠汀作序,賀元元全書審校。風行世紀,一代文藝大家最經典的文字精華從音樂源流到樂曲名家,從音樂鑑賞到人文涵養,跟隨大師腳步,學習趣味本位的音樂人生。豐子愷是近代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更是一位永懷赤子之心的藝術家。他的一生,出入於文學與藝術之間,自二十七歲起執筆撰寫散文小品,五十年來,達一百四十多篇。他的文字雋永,抒情言志,真切動人,看事論理,溫柔敦厚,半個世紀來,影響了無數熱愛文藝的藝術心靈。本書取材自豐子愷的一百二十六篇精彩文章,並由當代著名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家賀元元審校,彙編為二十八篇內容精闢的專文。大師以最深入淺出的筆調,細說音樂入門、音樂名家、音樂發展與源流的點滴常識。字裡行間,情感真切。風行半世紀的經典入門讀本,引領讀者走入音樂的祕密花園。
提琴的祕密:提琴的歷史、美學與相關的實用知識
本書特色:針對台灣讀者所撰之提琴百科書籍,具工藝性、知識性、實用性及欣賞性。書中附有200幅精美的照片與圖片,圖解說明提琴的結構、製作與保養。
關於音樂學的100個故事
100個故事,帶您進入音樂學領域,增進生活與心靈對美的感受度! 認識音符背後所蘊藏更本質的東西接近生活中隱含在心靈深處的藝術規律提升生活的知性品味豐富心靈對美的渴望 音樂學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一種觀念、一種思維、一種思想。它是把音樂作為研究主題,從音樂的角度來認識音樂自身的規律、人和音樂的關係、音樂和社會的關係以及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的特殊價值和作用的學科。 在傳統意識裡,人們對於音樂學的關注,在於音樂作品本身,也就是音與音之間的相互關係,人們關心的是音樂「是什麼」。隨著人文思想的發展,人們開始對那些單獨、孤立的認識事物的方式不再滿足,觀念、思維方式和思想認識都開始改變,對音樂的理解也隨之改變。 現代音樂學的思維視角開始從較為廣闊的意義上來詢問音樂「是什麼」,音樂是「怎麼樣」產生、傳播和作用。 這樣的理解角度是思維和觀念的問題,而不單純是學科、領域或方法論的問題,為的就是希望對音樂複雜的現象有更深入的瞭解,幫助人們去認識音符背後所蘊藏著的更本質的東西,來接近人類生活中隱含在心靈裡的普遍文化藝術規律。
找尋南島清音:屏東縣族群音樂館
書中除介紹屏東縣族群音樂館特色,並邀請各館館方人員、志工、在地居民、文史工作者等暢談己身與文化館成長的點滴歷程,以社區營造精神為核心,著重空間與文化的在地關係及文化館豐富的故事性。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上)
對於古典音樂愛好者來說,本書是直接與鋼琴家對話的最好工具;對演奏者,本書如同參加高級大師班,如國際名家親臨;對一般閱讀者,足以窺見當代文化巨匠對時代及文化的觀感及反省;對研究者,本書記錄鋼琴家與作曲家的合作,是探索偉大創作心靈的第一手資料。 請到文化評論家楊照作序推薦導讀,約5000字。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下)
作者花費近五年的光陰,憑著對古典音樂的熱情及知識,以及對音樂詮釋的好奇與探索,遍訪各地名家完成此一巨作。放眼當今閱讀世界,還沒有任何一本書能邀請到如此眾多的音樂家,在相近的時空中討論人生及藝術,並在訪問中透過藝術家自己的經驗來反映時代。本書搜羅五十五位頂尖鋼琴家,在五十萬字的篇幅中呈現跨越歐、美、亞洲的精采紀錄。訪問中不只關於音樂,更包括許多對於藝術、文化、歷史、社會、家庭以及人生的討論,適合所有讀者欣賞。 本書特色 出版將分為2冊。18開本,黑白印刷。每位鋼琴家皆有精采照片,許多更為未曾公開的私人照片。 當今國際鋼琴巨匠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20年來首度接受專訪;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將元溥專訪當成個人官方資料。眾多鋼琴家在元溥的專業及熱情引導下,暢所欲言,而本書七成以上鋼琴家訪問為中文世界首次訪問。 當今音樂世界第一本具如此形式及內容,其英文版出版計畫會在國際造成巨大迴響。 對於古典音樂愛好者來說,本書是直接與鋼琴家對話的最好工具;對演奏者,本書如同參加高級大師班,如國際名家親臨;對一般閱讀者,足以窺見當代文化巨匠對時代及文化的觀感及反省;對研究者,本書記錄鋼琴家與作曲家的合作,是探索偉大創作心靈的第一手資料。 請到文化評論家楊照作序推薦導讀,約5000字。
自彈自唱2+生日快樂
內容介紹 以生日為主題,除最基本的生日快樂歌還另外從流行音樂裡挑出三首,讓更多年輕族群能有更多的選擇慶祝生日,在慶生時以流行音樂慶祝,更添年輕的感覺,每首歌都是大家耳熟能詳,讓場面更熱鬧。附件-自彈自唱2曲目頁1( )大舌頭 吳克群2( )波間帶 林俊傑3( )神槍手 S.H.E4( )真命天子羅志祥5( )不怕不怕郭美美6( )嗆司嗆司羅志祥7( )Honey 王心凌8( )Beautiful SoulJesse McCartney9( )Beautiful Sunday Daniel Boone10( )SHA-LA-LA-LA-LAVengaBoys11( )Hung UpMadonna12( )I Will SurviveGloria Gaynor13( )Lonely No More Rob Thomas14( )The Game Of LoveSantana & Michelle Branch15( )This LoveMaroon516( )メリッサメリッサ---ME_RI_XTU_SA鋼之鍊金術師PornoGraffiti17( )流星火影忍者的片尾曲TiA18( )さらばさらば---SA_RA_BA再會吧我們這一家片頭曲 金木樨キンモクセイ-KI_NN_MO_KU_SE_I
小賴皮之歌:Schnappi
小裘依出生於1995年12月6日,她是Iris Gruttmann的姪女。Iris自1996年開始音樂創作、寫歌譜曲並製作約100首歌曲,用在「小小鼠」、野兔「菲利斯」、「好夢小月熊」與「Iris的歌」。小裘依和「Iris的歌」一起長大(當然,還有其他的童歌與流行排行榜),早在3歲半她就開始自發地為Iris的歌曲獻唱了。她不但清楚自己在做的事,更樂在其中。而她整體人格都能在歌曲中被聽到,她獨特、原始的歌聲將她的生命在呼吸之間融入其中,因為她不僅只是唱出歌詞而已,而是真的將它們帶進現實生活、詮釋它們。在錄音過程裡看著小裘依實在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不僅我這麼覺得,連錄音的工程師也是。她唱每個字的臉部表情與聲音 ,還有她的節奏感與清楚的咬字,這些全都是她的天賦,而我們都很享受看著她、聽她唱歌的時間。
中古樂舞研究
本書所收錄的系列論文,在音樂文學領域上,是創發甚早且具啟發性的。篇中所論,除了詩歌,尚涉及樂舞百戲。…… 廖老師的這一系列論文,承繼其師臺靜農先生的兩漢樂舞考,以堅實的史料為基礎,旁蒐遠紹、廣徵博引,從龐雜的資料中,考辨釐析,互證補苴,系統地勾勒出漢魏六朝詩歌樂舞明晰的輪廓,…… 以許多細微的考索為基礎,構綴一代之制度,微觀與宏觀兼具;……在方法上,善用文史相參,舉重若輕,猶如大匠之斲;……復觀其文字風格,扎實緊密,不見浮言雜語;在論述上,條理分明、層次井然,……(節引自原國立實驗國樂團專任指揮,現任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李時銘中古樂舞研究讀後)
快樂腳+兒童輕鬆彈【HAPPY FEET+兒童輕鬆彈(變奏與即興訓練)】
華麗搖滾大團Queen(皇后合唱團) 1976年英國金榜亞軍名曲”Somebody To Love,由耀眼女星布蘭妮墨菲精采挑戰,重新翻唱,她在2006年剛為電音巨星Paul Oakenfold跨刀獻聲,在原聲帶中最搶鋒頭,她一人挑戰就挑戰了兩種不同類型音樂曲風。附件-兒童輕鬆單曲目頁【卡通動畫曲】.Summer,s Day (Epilogue) (宮崎駿卡通”風之谷”選曲) .Fantasia (宮崎駿卡通”天空之城”選曲) .魔法公主(宮崎駿電影動畫”魔法公主”主題曲) .神隱少女(宮崎駿電影動畫”神隱少女”主題曲) .神隱少女(宮崎駿電影動畫”神隱少女”插曲) .丸子三兄弟【世界名曲】.蟑螂.倫敦橋.喔!蘇珊娜.小星星.布拉姆斯搖籃曲.小蜜蜂.兩隻老虎.甜蜜的家庭.稻草裡的火雞【節慶歌曲】.Jingle Bell 聖誕鈴聲.Silent Night 平安夜.Santa Claus Is Comin To Town 聖誕老人進城來.Happy Birthday 生日快樂.恭禧!恭禧!.恭禧!恭禧! (進階即興變奏版)
鼠國流浪記+再見了!可魯(鋼琴演奏樂譜/2冊合售)
電影原聲帶在熟悉的沖水聲中揭開一趟充滿愉悅快感的聽覺旅程,編導特別將片中非常討喜的鼻涕蟲(The Slugs)注入了帶有喜樂感覺的希臘歌唱團的角色性格,不時用歌聲為羅迪的遭遇做出妙趣橫生的註解,當羅迪在受挫時,鼻涕蟲就齊聲合唱了葛萊美獎口技演唱歌手Bobby McFerrin 1988年的成名冠軍曲”Don,t Worry Be Happy”來幫羅迪打氣。書名:再見了可魯曲目 01.導盲犬的主題曲02.小狗的主題曲03.仁井家與可魯的主題曲04.可魯的玩具熊小皮05.第一個生日 - 與仁井家的別離06.Good 戴上道盲犬的引導器07.第一個希望-啤酒08.小睡一下09.一人一狗的兩人三腳10.不合格11.渡邊先生與可魯的題曲12.畢業 - Let,s go13.賣出南京豆子14.小小的追蹤15.誰的狗最厲害16.葬禮 17.與渡邊先生的告別18.再度回到仁井家19.再見了,可魯20.Heal My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