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尼采談生命的工法——狂喜、永劫與自我的超越

生命無答案,只能用行動來試驗別把哲學當真理跟著尼采,用思考拆解世界!⚑ 從尼采出發本書以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尼采的思想為核心,全面探索「權力意志」、「超人」、「永劫回歸」、「命運之愛」等經典概念,並進一步將其轉化為面對當代生活困境的思想工具。書中並非只是哲學理論的整理,而是一次對生命、價值與自我深度的試驗與重建。⚑ 哲學必須回到生命從尼采對傳統哲學的批判作為開端,強調哲學不該只是冷冰冰的抽象體系,而應回應真實的痛苦與掙扎。尼采不斷呼籲哲學回到「血肉之中」,進入每一個人生活的現場。書中藉由尼采「生存即試驗」的主張,鼓勵讀者將日常生活視為思想實驗室,在選擇、錯誤與創造中鍛造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重估價值與建構自我從「拆解假面」與「拒絕應該」,到「打造自己的秤」,引導讀者思考什麼是真正的自我。尼采指出,自我是被建構而非天生的,它不是一個等待被發現的本質,而是一項持續鍛造的工藝。書中透過現代語境探討職場、關係、社會壓力中的「模仿」、「群體秤」與「習俗道德」,邀請人們放下依附、勇於成為創造者。⚑ 超人與永劫回歸書中對尼采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概念「超人」與「永劫回歸」給予嶄新詮釋。超人不是傳統英雄式的強者,而是能獨立創造價值、對生命全然肯定的人。而永劫回歸則是一項嚴格的生命試金石:你是否願意讓當下這一刻無限次重演?如果不願,那你活的就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人生。⚑ 從孤獨到創造的生命姿態走向超越之路必然伴隨孤獨。尼采筆下的「孤獨者」、「立法者」與「舞者」,皆象徵著從傳統道德與群體評價中抽離的勇者。本書不鼓勵反社會或脫離現實,而是透過哲學思考重建一種新的倫理視角。透過自我提問與實踐,人得以抵抗虛無、回應混亂,並從中生成新價值。⚑ 一本屬於當代人的尼采指南本書不只是介紹尼采,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提案,邀請讀者放下對標準答案的執著,轉而擁抱生命的開放性與實驗性。哲學不是遠離生活的象牙塔,而是深入現場的火炬。如果你渴望對抗麻木、重啟內在力量,這是一本值得深讀的生命之書。本書特色:本書以尼采的思想為核心,深入解析「權力意志」、「超人」、「永劫回歸」等哲學概念,並結合當代生活情境進行詮釋,鼓勵讀者勇於質疑既有價值,鍛造屬於自己的秤。書中不僅提供哲學理論,也提出具體實踐路徑,展現一種強調創造、自我超越與生命肯定的實踐哲學觀。是一本將哲學內化為生活實踐的思想指南。

79 特價29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論述

黑體文化  出版
2025/09/03 出版

傅柯的「何謂哲學」法國最重要的當代哲學家直接且全面書寫哲學的唯一著作傅柯從未問世之手稿塵封近六十年後首度公開完整呈現他對哲學本質的系統思考「自從笛卡兒以來,西方哲學中所有的偉大幻想,並不是哲學家皇帝,也不是哲學智者,或是道出世界之自然秩序的哲學家;而是改變日常的哲學家,僅僅透過知識的突然湧現。我們的整個文化曾經夢想一個意識的掌握,而那,便是革命。」──傅柯,《哲學論述》第五章〈哲學的與日常的〉「如果說傅柯的工作,直到他生命的終結,的確是一個哲學家的工作,那是因為他不停為自己的文化設下陷阱圈套──我們也要為自身設下陷阱圈套──以便打開以不同方式思想及生活的可能性。」──《哲學論述》編者歐拉齊歐.依雷拉(Orazio Irrera)、丹尼埃爾.勞倫資尼(Daniele Lorenzini)何謂哲學?它在今日扮演了什麼角色?一九六六年七月至十月間,正值《詞與物》出版後數月,米歇爾.傅柯動筆撰寫一份細緻縝密的手稿,他憑藉這部在他生前未曾付梓的作品,試圖回答這個眾說紛紜的命題。不同於當時那些致力於揭示哲學本質或宣告哲學已死的主張,傅柯以一種更為物質性的方式來理解哲學:他將哲學視為一種論述,並嘗試釐清其在特定背景下與其他類型論述(科學的、虛構的、日常的、宗教的)之間的運作機制及效益關係。《哲學論述》循此提出了一套嶄新的哲學史寫法,將焦點從對偉大哲學家的註解中搬移開來,儘管如此,尼采在其中仍占特殊的地位,因為正是在尼采的思想中,哲學開始轉化為一種對當下的診斷性實踐。哲學現今的任務正是從一批文化的「全整檔案」出發,指出何者塑造了我們當代的處境。儘管傅柯後來在《知識考古學》中專門探討此一計畫的方法論面向,卻沒有任何一部作品如《哲學論述》這般,明確闡述了他整體思想計畫的雄心壯志與理路脈絡。本書特色一、首度發表的傅柯未刊手稿,深入探問「何謂哲學」◎本書是傅柯於1966年撰寫、生前未曾付梓的哲學手稿,完整呈現他對哲學本質的系統思考。◎不同於揭示哲學本質或宣告其死亡的同時代聲音,傅柯提出「哲學是一種論述」的新視野,並試圖釐清與其他論述形式之間的運作機制。二、開創「哲學作為診斷」的新典範,尼采成為關鍵轉折點◎本書的核心論點是哲學應被視為「診斷當代」的實踐:自文化的「全整檔案」出發,指出塑造當代世界的深層結構。◎強調尼采在哲學史的特殊地位,開啟後尼采哲學的思想路線。三、全面揭示傅柯哲學計畫的雄心與方法論核心◎《知識考古學》為傅柯標誌性的方法論著作,《哲學論述》更清晰描繪其思想藍圖與關鍵理論──包含論述模型、形上學、存有論、檔案概念等。◎細膩鋪陳古典哲學到當代思想的演變脈絡,有助於理解傅柯思想發展史的重要環節。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五南  出版
2025/08/28 出版

書分兩卷,分別於1794、1795年首次出版。 該書共分「全部知識學之諸公理」、「理論知識學的基礎」、「實踐知識學的基礎」三大部分,全面地論述其哲學體系的諸基本公理。德國古典哲學重要代表之一費希特的《全部知識學的基礎》是繼康德之後最具創造性的哲學著作之一。它不僅繼承了康德對知識條件的批判性分析,也進一步將這些條件視為可由主體生成的行動。從《個人沉思》到《全部知識學基礎》的系統結構,費希特展現出一條生成的軌跡。在這一過程中,「我設立我自己」不僅是一句標語,而是一個哲學原理的實驗室 — 它重新界定了「自我」、「對象」、「表象」、「自由」與「實踐」等核心概念,並嘗試以超驗的行動架構展開整個哲學世界。 ----謝昭鋭 / 費希特《全部知識學的基礎》的起點(摘錄)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