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1015_BLACKPINK
1012~1013_10月選書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牛津通識課05 馬雅:被誤解的中美洲文明

日出出版  出版
2025/10/13 出版

馬雅文明在現代還存在嗎?馬雅人為何擁有如此獨到的藝術技術與品味?馬雅曆真的預言了世界末日?為何馬雅總是與神祕學和外星人脫不了關係?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用最簡明的方式認識充滿神祕色彩的馬雅文化。馬雅人建立了美洲古代史上最強盛的社會,也是人類史上最強盛的社會之一。數千年來,他們居住在(現在仍然住在那裡)包含猶加敦半島的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北部和薩爾瓦多西部等區域。在與歐洲人接觸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馬雅人建立了宏偉壯麗的城市,擁有大量人口,豐衣足食。他們擅長視覺藝術,並發展出用來記錄曆法、數學和天文學等特別知識的複雜文字。馬雅人並非以中央集權的方式來達成這樣的成就,他們從來沒有一個一統天下的馬雅王國或帝國,而是各地散居著許多逐漸形成、說著不同馬雅語言的族群。當歐洲人入侵馬雅的時候,那個地區裡有十幾個政體或王國。西班牙人隨後在16和17世紀拓展殖民地,但是並未囊括或統一整個區域,直到21世紀初期,那個地方仍然與現代國家格格不入。馬雅在地理上也有所區隔,因為那個地方三大區域的環境充滿了強烈的對比——從北方平坦、乾燥、沒有河流的石灰岩半島,到中部的丘陵和熱帶雨林,再到南部的火山高地。但是有一個明確、獨特且魅力無窮的文明(我們稱之為馬雅文明),很肯定地在那裡傳承了數千年。基於這些原因和他們所留下的謎團,馬雅人值得我們的關注。由於歐洲人很快地在西元1500年後出現在他們的海岸上,馬雅人的族群和他們的文化傳統,都遭到外來者計畫性的毀滅和壓制。不過在近幾世紀,這個外面的世界奉獻了大量心力去揭開和了解馬雅的文明與歷史。然而結果是,馬雅文化被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變成了具有魅力但被大大誤解、大量研究的對象。本書將依序從五個主題介紹馬雅文化:馬雅的身分認同、政治、世界觀與身後的世界、藝術表現和馬雅的「奧祕」。藉由各種考古佐證,化解百年以來世人對於馬雅的各種誤解,也還原在中美洲存在數千年至今的這個獨特文明。【你是知識控嗎?關於牛津通識課】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了解現代人最需要知道的大問題。牛津通識課(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系列叢書,秉持「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的信念,於1995年首次推出,多年來已出版近700本讀物,內容涉及歷史、神學、藝術、哲學、文學、醫學、自然科學、政治等數十多種領域。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簡潔精煉,並提供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確保讀者讀完後能建立該主題的專業級知識框架。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日江戶:從浮世繪看古人的日常生活!

堀口茉純  著
愛米粒  出版
2025/10/12 出版

24小時 × 江戶百態 × 浮世繪沉浸體驗 跟隨庶民的腳步,親歷幾百年前江戶的生活! 北齋、廣重、歌麿、寫樂、國芳等名家浮世繪齊聚, 帶你從清晨魚市到深夜吉原,完整走過江戶人的一天。 你是否曾經好奇,江戶時代的普通人,是怎麼過日子的? 本書以「一天24小時」為結構,結合近百幅浮世繪名作與考據詳實的生活解說, 帶你重新認識江戶庶民的飲食、衣著、住宅、工作、娛樂與旅行。 原來他們也追星、學才藝、在意打扮、甚至講究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種種細節,和現代人並沒有那麼不同。 無論是清晨魚市、午間活動,還是深夜湯屋、燈下花街,每一個時段都有獨特的人物風景, 讀著讀著,就像真的走進了250年前的江戶。 【一窺江戶的日常】 你將看到這些真實又有趣的江戶日常: ‧為什麼要把牙齒染黑呢? 除了防止蛀牙,還有象徵已婚女性的貞操。 ‧江戶人會追星嗎? 從歌舞伎演員、吉原花魁等,都有追隨者喔! ‧晚上的吉原遊廓,又是如何運作? 其實從中午就開始營業,一個月公休一個半天。 ‧歌舞伎演員為什麼要畫「隈取」和把臉塗白等濃妝呢? 為了讓大家在昏暗的環境之下也能清楚分辨演員! 所有的疑問,都能透過浮世繪一探究竟! 【走進江戶的方式】 ◆ 透過浮世繪名家一次看懂 葛飾北齋、歌川廣重、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歌川國芳、歌川豐國……本書網羅江戶重要的畫師作品,市井百態,盡收眼底。 ◆ 趣味專欄 × 問答設計 「江戶生活報」呈現當時的時尚潮流、出版盛況、戀愛指南;「浮世生活放大鏡」聚焦畫中細節;Q&A單元回答江戶生活大小疑問——閱讀宛如翻閱一份江戶時代報刊,趣味橫生。 本書特色 1.一天 24小時,從早到晚潛入江戶庶民的日常 起床、梳洗、上學、喝酒吃宵夜、看戲泡澡、甚至是通宵的煙火活動──以「一天」為軸線,重建江戶人真實生活的節奏與風景。 2.250年前的江戶生活,一張浮世繪勝過十萬字 嚴選近百幅經典浮世繪,從表情、服裝、動作到背景小物,解說江戶市井文化,帶你看見浮世繪裡的庶民智慧與幽默。 3.不是課本才會教的江戶歷史,而是古人怎麼活著的「生活考察圖鑑」 深入探索古人的吃穿住行,從澡堂規矩到市場叫賣,從吉原潛規則到丑時參拜──有趣又好玩,像在看「古裝版生活Vlog」。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五講

王丹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09 出版

歷史的氣味、喧囂、風雨、煙塵……看親臨現場者,如何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太多、太多的事。有些事,成為歷史書上的記載;有些事,只有親臨現場者才知一二;更有許多事,被掩蓋、被忘卻,遺失在記憶之外。《新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五講》較舊版新增四分之一篇幅,書寫時序推進至晚近,並綜合十餘年來讀者與授課時獲得的反饋,重思歷史,將許多事件與問題說得更為周全、清楚。本書自八年抗戰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寫起,爬梳國民黨為何敗落、中國共產黨如何鞏固新政權,再寫朝鮮戰爭毛澤東的盤算,敘述打擊城市工商業的「三反」、「五反」運動,和從土地改革到大躍進進而大飢荒的過程,接著是一連串的知識分子、黨內的整肅,也分析當時的中蘇關係、中美關係。書中更寫到「文化大革命」、「六四」天安門事件,勾勒出該段歷史更為清晰的側面,也留下中國官方史學中沒有說、不能說,隱去的內容。不只如此,更書寫新時代──鄧小平改革開放後的發展,90年代以後起飛的經濟、蓬勃發展的公民社會,最後回顧七十五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風雨蒼黃。本書精彩分析: .中共為什麼能夠打敗國民黨奪得天下? .為什麼大飢荒餓死幾千萬人,中共政權依然穩定? .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運動始末。 .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始末與影響。 .中國知識分子的飄搖風雨。 .鄧小平挽救自己政治生命的四封信。 .從西單民主牆到80年代的新啟蒙運動的回顧。 .「六四」的爆發原因、過程與相關澄清。 .在天安門廣場的那一夜。 .後八九時代的劉曉波、韓寒到艾未未:中國民主運動的發展與公民社會的成長。▍本書特色★十餘年來讀者回饋與課堂積累修訂而成。★親臨歷史現場者書寫的真實歷史。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世界近現代史

宮崎正勝  著
易博士  出版
2025/10/09 出版

綜觀近代全球政經秩序的發展脈絡, 了解近代國家的崛起與衰落,洞悉十八世紀以來局勢變化的軌跡,認識當前處境,迎接世界新格局。 現代的歷史不是單獨存在的,必須放在近三百年的脈絡中理解。美中爭霸的局面、區域貿易整合、多國內戰與極端主義的文化衝突等局勢變化讓人難以通盤理解,但透過歷史可以究其根源、洞悉事件的來龍去脈,解讀錯綜複雜的國際情勢,進一步預見未來。 歷史是過去傳到未來的回音,是未來投射在過去的倒影。近現代史含括了去今未遠的歷史事件,和眼前的世界密切相關,有助於認識當前自身的處境,並思索人類的明天。史學家克羅齊曾說:「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人的文化及觀點無不與歷史緊密地聯繫著,做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了解過去的世界如何銜接到現代。 十八世紀以來,世界面臨一連串的變化,從工業革命的發生、大戰前後各國勢力的消長、民族主義在殖民地的落實、全球化的經濟大蕭條、美國與蘇聯間的冷戰、蘇聯的解體與中國市場的開放等,這些事件與我們的時代相接,並直接構成了當今的世界局勢。本書由專家執筆,歸納出近代歷史發展的六大關鍵: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民族國家政治體系、都市的膨脹、人工化網絡的成長、技術體系的變化與社會體系的變動,把握這些脈絡,對近代世界的演變就可以瞭如指掌。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世界亂中有序套書(共三冊):圖解世界史+圖解政治學+超地緣政治學

單書簡介↓↓↓ 冊一《圖解世界史》在文化交流頻繁的世界,我們的生活傳統,都是世界史底下的一段分流……  地球是圓的,歷史上的事件總是如蝴蝶振翅般息息相關,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不與世界接軌。自古以來東西往來就相當頻繁,透過貿易與侵略,世界各地彼此交流,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我們的生活傳統中早已融入許多異國文化,並且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發展出獨有的文化色彩。  世界史不只是他國他人的過去,沿著文化脈絡溯源,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則世界史的總結。本書以交流、跨界為核心,跳脫過去一時一地的框架,詳細敘述自有人類以來,世界是如何變革、重組與融合,從政治、經濟、戰爭到宗教、思想、文化,各個層面都有解說,將世界千年來的變遷盡收眼底,並且特別列出中國與日本的歷史做為參照。帶領讀者掌握世界的發展脈絡,回首過去、反思現在,跨出腳步,翻出歷史新頁!  冊二《圖解政治學修訂版》別再說「政治歸政治、╳╳歸╳╳」!人的一生、每一面向就脫離不了政治。從存在於群體的那一刻起,一切就都具有政治的意義。擺脫「政治冷感→少數政客把持→對政治更反感」的惡性循環,人人都必須找回參與政治事務的主動性。   你以為自己能不受規範嗎?實際上,就算是個人的身體,也從來都不只自己獨有,而是套上了各個勢力設定的框架和規範,成為角力的場域。政治談的,就是人和人之間權力關係的治理。小至學生能否穿便服上學,大至國家政策的制訂、不同性別的社會處境;以及,國家憑什麼存在、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人民與國家的關係……等。這些都無時無刻不涉及你我的日常,政治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  關心公共事務、積極參與公共活動的公民,將是健全公民社會的基礎;而一個多元、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也才可能迎來澄明的政治。至於這一切的起點,都得從認識政治開始。  冊三《超地緣政治學最新修訂版:地理×政治×世界史,從主體建立世界局勢觀點,從看懂國與國的競合關係強化本體》美國高階官員為什麼不惜激化中國陸續造訪台灣?在地理宗教經濟因素下,俄烏戰爭背後關係著海權的爭奪?「接壤的國家互相敵對、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不懂地緣政治學,就無法深入世界各國內心最深處,摸清城府底細!   在這個地理距離看似漸被消弭的世界,遠方戰事也透過經濟牽動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了解、預測世界局勢的變化走向,已成為現代人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不想成為不諳世事逃避現實思想貧瘠的阿傻、國際處境上的海中孤島、被其他國家虎視威脅,就唯有睜開雙眼看清楚國際局勢,靜思謀動不卑不亢,主動參與世界的未來!  本書從地緣關係的角度切入,搭配漫畫與地圖,分析各國的行為緣由,剖析最新國際政經局勢,帶領讀者跳脫思考框架,站在各國立場了解地理因素如何影響政治軍事戰略、經濟政策、盟友選擇等,從歷史脈絡掌握事件發展走向,不再只是單向接收資訊、輕易被口蜜腹劍的言論所迷惑。踩穩思考的基礎,自己也能判讀世界的局勢現況,反思臺灣的未來!

79 特價11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2):春秋戰國篇【萌貓漫畫學歷史】(暢銷二版)

肥志  著
野人文化  出版
2025/10/08 出版

警告!警告!吃可愛長大的霸王喵來襲!汝等凡人還不跪下唱征服!喵力全開!首集上市擄獲貓奴無數,**、金石堂、***暢銷榜完全制霸! 十二億點閱率,續集詢問度超高、期待度爆表!一言不合就賣萌,戲精喵們這次要在春秋戰國時代展開大亂鬥!無敵混亂的春秋戰國,看十二隻喵如何爆笑演繹!★尊王攘夷這一策略,到底是讓桓公喵成為周王的真愛粉還是黑粉?★其他喵為了稱霸都勤勤懇懇,只有楚莊喵教你當隻肥宅都能成就霸業!★闔閭喵威震東南,原想繼續稱霸中原,直到他的XX中了一箭?★勾踐喵能稱霸,是因為他膝蓋軟Q,時不時就跪下唱征服?★始皇喵霸氣外漏/側漏/想怎麼漏就怎麼漏,卻無法阻擋親媽天天上八卦周刊?便當無數的大亂鬥時代,最終能成為喵喵on Top的到底是哪些喵?一本ㄎㄧㄤ到不行的漫畫中國史,居然還能幫你考試考滿分?★可愛漫畫附上文獻來源,沒有亂編,全部都是正史!★精彩附錄解說,輕鬆漫畫中學到正經歷史,舒壓、學習兩不誤!暢銷大回饋,超多特典一起帶回家!★十二隻喵擬人正裝禮服,快來看看誰是你的pick!★新增多篇四格短漫,帶粉絲一窺喵演員的日常生活!★首批限量贈品「票卡貼」,可愛喵喵在你身邊隨機出沒!萌寵星人攻占歷史課本!吾輩喵奴只能抱緊處理!

79 特價4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另類中國史,歷史不必正襟危坐:科舉場外的賭局與黑幕、官場上的潛規則與報復、軍閥間的爭鬥與算計……在被忽略的細節裡,找到歷史的偶然與必然

張鳴  著
複刻文化  出版
2025/10/08 出版

太平天國竟專門批發狀元?軍閥的江湖規矩有多值錢?官老爺會觀看學生運動會?課本沒告訴過你的故事,原來那麼精采!所謂大事,常常是出於一時胡鬧所謂正史,多半遮不住人性荒唐【歷史的另一種觀看方式】這本書提出一種不同於正統史學的閱讀角度。作者張鳴選擇從細節切入,帶領讀者離開單一路線的編年史,而去理解歷史裡的轉折與細節。透過對人物處境的觀察,他讓歷史的複雜性顯露出來,不再被簡單的勝敗成敗掩蓋。讀者在翻閱過程中能感受到,歷史從來都不只有結論,更多時候是一連串值得追問及思考的情境。【人性的矛盾與時代的荒唐】在書中,帝王的荒唐行徑、文人的糾結選擇、官僚的自我保全,都被清楚地呈現。這些故事讓人看見歷史人物如何在壓力與欲望之間掙扎,如何在制度與現實之間尋找出路。作者的筆法既銳利又帶點調侃,讓讀者能在閱讀時同時感受到戲劇張力與真實人性。歷史因此成為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類在各種處境中的各式表現。【小人物的角色與歷史的縫隙】除了帝王將相與文人學士,書中同樣注重小人物的身影。他們的生存策略、日常選擇與心境,被放在歷史的大背景裡加以描寫。這些看似微小的片段,實際上揭示了時代運作的另一面。透過這樣的角度,讀者能體會歷史並非單由權力者書寫,而是由無數普通人共同推動。小人物的存在,讓宏大的敘事多了厚度與立體感。【犀利又帶幽默的筆觸】全書風格獨具,文字簡潔銳利,時而調侃,時而冷峻。張鳴在拆解事件的過程中,常以機智的語句切入,讓嚴肅的主題多了可親的趣味。讀者在笑聲之間,也能感受到背後的深思。這種寫法讓歷史變成充滿細節與情緒的故事,讀者將會被那些熟悉卻帶有新角度的場景吸引,進而思考背後的社會氛圍與人性選擇。本書特色:本書以特別的風格筆法來談歷史,文字犀利卻又暗藏幽默。作者張鳴刻意打破學院派的正經敘事,將事件與人物放回混亂、矛盾的時代背景中,讓讀者看到歷史的不同面貌。每個段落都緊扣人心,既能令人會心一笑,也能引人深思。本書引領讀者看到帝王的荒唐、文人的糾結,也看到小人物的算計與選擇,歷史因此變得立體而鮮活。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昭和感性:昭和100年特別編集(首刷限量閃卡版)

有理文化  出版
2025/10/08 出版

4段不同時期的昭和感性 X 40個昭和關鍵字 X 6位昭和感性人物 X 3座台灣城市的昭和感性散步路線 「昭和」是日本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年號,跨越二戰時期,自1926年開始至1989年止一共64年,歷經日本從帝國主義到民主化,戰敗重建、經濟復興成長至高峰泡沫化的轉折時代。昭和時代所發展出的政治、社會、藝術、文學及大眾文化,形塑出當代日本的肌骨,甚至影響鄰近的台灣、韓國與其他東亞國家,動漫、遊戲、音樂等大眾文化,更廣泛地向外輸出至全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如果昭和紀年未曾結束,今年2025年正好是昭和100年。近年來「昭和懷舊」成為流行話題,Z世代年輕人尤為熱衷,但許多日本人所懷念的「昭和」,是指戰後日本高度經濟成長的黃金年代。然而,昭和遠不僅如此──它是一個橫跨戰前與戰後、現代與傳統、自由與壓抑的複雜時代,歷經了戰前摩登開放、軍國主義高漲,以及戰後的戰爭創傷修復、以大眾流行文化重建國家自信心的不同階段。正因如此,昭和不是一種單一記憶,而是一面多棱鏡,折射出日本現代史最斑斕也最矛盾的光影與感性。 此外,曾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其無論在戰前或戰後,皆深受日本文化影響。台灣各個角落風景其實蘊含了不少「昭和風情」。本刊以「昭和感性」視角切入,梳理日本昭和的歷史之外,也試圖探究昭和的痕跡如何彰顯在當代台灣當今的建築、食物、城市街景上,使昭和感性亦成為台灣的一部分。 本刊《昭和感性:昭和100年特別編集》為有理文化全新 MOOK 書系「故事別冊 The Story+」創刊第一彈,以昭和100年為時間節點,回望昭和時代在社會、軍事、政治與大眾文化等領域的重要發展軌跡。 本書特色 ■特色一|橫跨64年,拆解昭和四大階段的歷史轉折與多元面向 從戰前昭和摩登、戰時軍國主義,到戰後復甦重建、創造泡沫經濟奇蹟,以當代觀點梳理昭和64年間的關鍵轉折與變遷。並透過人物與文化氛圍的感性描寫,打破傳統歷史的理性敘事框架,重新理解昭和如何形塑日本與亞洲的現代性與集體感受。 ■特色二|第一本從台灣視角重新認識昭和的Mook 不僅日本,昭和時代的影響力亦深刻烙印在曾為殖民地的台灣土地上,戰後昭和所發展出的漫畫、音樂、偶像等大眾文化,在台灣世代之間持續傳播與產生共鳴。本刊為第一本從台灣視角出發,帶領讀者認識昭和時代的Mook刊物。 ■特色三|以雜誌編輯手法整合圖文,全方位解讀昭和時代 以大事紀、深度專文、人物側寫、關鍵字等單元深入解讀昭和時代,邀請野島剛、龍貓大王通信、重點就在括號裡、劉芷妤、謝宜安、張嘉真、洪芳怡等作者深度剖析昭和議題。 ■特色四|不只日本昭和,還有台灣昭和 邀請三位城市帶路人,走訪台北、嘉義、高雄三地街區,規劃昭和散步路線,深度挖掘台灣城市裡的昭和記憶與線索。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雍正罵到乾隆!御史中的異數,敢對皇帝說「不」的孫嘉淦

王芳  著
崧燁文化  出版
2025/10/08 出版

清廉不避權貴,諫言不畏龍顏奏章如劍直指時政,一身正氣寫入青史──雍乾盛世中的諍言之臣孫嘉淦【清廉本色,一生不改】孫嘉淦出身貧寒,性情剛直,從地方教職一路踏入仕途,歷任御史、侍講、學政、布政使等職,始終以清正自持,堅守原則,不為權勢所動。他在朝為官時,曾多次直言進諫,觸犯當權者,甚至因此屢遭罷黜與外放,但從未改變操守。其清廉風範與堅毅品格,不僅深受百姓愛戴,也為後世留下清官典範。【奏章往來,諫官風骨】本書著重呈現孫嘉淦在雍正與乾隆年間上疏諫言的具體內容。書中收錄多篇奏章原文,並附以歷史背景與案例評析,帶領讀者理解當時政局與孫嘉淦所處的位置。他針對賦稅、選才、民生、用人、宗教等議題直言不諱,與皇帝多有往復爭辯,展現諫官職責的真義。【剛直敢言,逆風而行】孫嘉淦並非純然順從的臣子,他在雍正朝即以敢言出名,乾隆即位後雖曾得重用,但因多次諫言不合皇意,最終仍遭疏遠。他多次被罷職或貶職,卻從未因此改變立場。即使身居地方,也仍致力於實務改革與教育推廣,留下良好政聲。書中不僅記錄這些經歷,也呈現他如何在高壓政治下,仍堅持直言無諱,成為少數敢對皇帝說「不」的大臣。【語錄詩文,傳世自在人間】除了政務與奏疏,本書亦整理孫嘉淦部分詩文、語錄與家書摘句,讓讀者從文字中感受他的思考方式與人格特質。他不事浮華,言語樸實懇切,其語錄多關乎操守、政德與為人之道,至今讀來仍有啟發意義。【古今對照,一面清明之鏡】本書透過一位清代官員的實際行動與文字,傳達何為官箴、何為忠諫、何為「盛世」中的清流之聲。對今日社會關心公義、政治品格與制度精神的讀者而言,孫嘉淦的生平無疑是一面可以借鑑與反思的歷史之鏡。本書特色:本書記錄清代孫嘉淦仕途歷程與諫言事例,從御史到學政,包含他在朝堂上多次上疏爭論的重要奏章。書中收錄他的言論原文,並附以背景說明與案例評析,呈現他如何回應時政、面對君臣分歧。孫嘉淦為人剛正清廉,敢言直諫,對雍正、乾隆兩朝的政策與制度多有建議,也展現他面對權勢時始終如一的態度。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生命紀實

典藏閣  出版
2025/10/08 出版

「只要向著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獲選《時代雜誌》「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人」馬克‧吐溫曾說:「十九世紀出現兩個了不起的大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她本該一生沉默無聲,卻學會說話、讀書、寫作,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演說家與社會改革家。海倫‧凱勒用沉默與黑暗,寫下一部永不熄滅的生命之書。來自黑暗、卻點亮無數人心的經典,完整收錄:📘 海倫‧凱勒自傳《The Story of My Life》最完整譯本📘 感動全球的經典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震撼人心的海倫‧凱勒演講稿📘 改變她一生的老師──蘇利文女士演說📘 海倫‧凱勒照片集錦&信函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武則天攻略:一旦下定決心,命運就在掌心!

吳淡如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5/10/07 出版

一個彷彿穿越時空來到唐朝的女人,一個讓孩子步步驚魂的母親,一個精明果決的君主,一種不顧一切就是要成就自己的真實人生!寫武則天,我不想替她洗白,也不想為她定罪:只有獲得權力才能翻身,她變成了一個殺伐果決的人。如果把武周當成一家企業,武則天就是那位不肯退休的創始人 CEO。她的下半場,手段愈發狠辣,小心翼翼地保持自己的創業成果。我只想要寫出歷史上成就最輝煌的女人,是如何通過不斷的抉擇,累積實力與權力,成就她想要的人生。在這樣的視角下,讀者將看到--吳淡如全新力作,翻轉對武則天的二元想像──重構了一位深明人性、善用權謀、殺伐果決的女帝:她知人善任,也殺伐決斷;她能以淚取寵,也能以血立威;她不許任何人阻擋她的腳步,儘管她的崛起之路,佈滿荊棘與血腥,從不自我懷疑。當她發現,不坐上最高的那個位子,命運就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於是選擇了最難走的一條路。她擅長創造機會;這條路不行,那就試另一條;她樂意改寫所有的規則。在千百年來男性權力已然鞏固的世界中翻盤,成為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以自己的人生說明了:當一個女人開始完全相信自己,全世界都不敢與她為敵!

79 特價4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武則天攻略:一旦下定決心,命運就在掌心!【作者親簽版】

吳淡如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5/10/07 出版

一個彷彿穿越時空來到唐朝的女人, 一個讓孩子步步驚魂的母親, 一個精明果決的君主, 一種不顧一切就是要成就自己的真實人生! 寫武則天,我不想替她洗白,也不想為她定罪:只有獲得權力才能翻身,她變成了一個殺伐果決的人。 如果把武周當成一家企業,武則天就是那位不肯退休的創始人 CEO。她的下半場,手段愈發狠辣,小心翼翼地保持自己的創業成果。 我只想要寫出歷史上成就最輝煌的女人,是如何通過不斷的抉擇,累積實力與權力,成就她想要的人生。 在這樣的視角下,讀者將看到--吳淡如全新力作,翻轉對武則天的二元想像──重構了一位深明人性、善用權謀、殺伐果決的女帝: 她知人善任,也殺伐決斷;她能以淚取寵,也能以血立威;她不許任何人阻擋她的腳步,儘管她的崛起之路,佈滿荊棘與血腥,從不自我懷疑。 當她發現,不坐上最高的那個位子,命運就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於是選擇了最難走的一條路。她擅長創造機會;這條路不行,那就試另一條;她樂意改寫所有的規則。在千百年來男性權力已然鞏固的世界中翻盤,成為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以自己的人生說明了:當一個女人開始完全相信自己,全世界都不敢與她為敵!

79 特價4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開箱臺灣史【時報五十‧金句透卡組限量版】

吳宜蓉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25/10/07 出版

本書榮獲***「BOOKS POWER」大賞讀者票選「最佳社會共感」獎!本書入圍2024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獎」!本書入選金石堂「年度10大影響力好書」決選書單!本書入圍第48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Welcome to Taiwan!這裡曾經是文明落後的鬼島,也是物產豐饒的寶島;屬於這片土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來解鎖!金石堂、***人文史地榜暢銷作家全新力作!一本制霸中小學108課綱臺灣史學習內容!文藻外語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講座教授.前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 專文推薦百萬歷史YouTuber cheap、故事Story Studio主編 李律、藏書家 黃震南、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蔣竹山、臺灣吧執行長 蕭宇辰、高雄市新上國小教師 賴秋江 好評推薦!(依姓名筆畫序排列)●鄭成功「抗清唯一品牌」、「臺灣價值守護者」名號,只是人設?●「臺灣現代化之父」劉銘傳以撫番之名,行屠殺之實?●英國駐臺外交官投資眼光獨到,打造了輝煌的「茶金歲月」?●後藤新平積極改善公共衛生,讓臺灣人的平均壽命提升六.四歲?●蔣渭水醫師創立「臺灣文化協會」,講演會盛況媲美巨星演唱會?●戰後臺灣每年獲得四十億美援大禮包,能不叫一聲「美國爸爸」嗎?長年站在教學現場的吳宜蓉老師認為,歷史是一門關於「人與時間」的學科,不同人物在不同時空下所做的決定與行動,是影響歷史的關鍵要素。臺灣有兩千三百萬人、四十七種語言,四百多年來,被困在複雜的族群關係裡,陷在糾結的國際角力之中,這些歷史縱深不是教科書可以一語道盡。從史前時代的原住民傳說到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從殖民經濟到轉型正義,作者以生動有趣的筆法、多元思考的觀點,將曾經發生的歷史事件以及背後的來龍去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娓娓道來,讓你彷彿置身歷史傳送門,一口氣快速通關!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江南案與我的一生:吳敦回憶錄

時報文化  出版
2025/10/07 出版

一九八四年九月,原本是他人生大喜的鴻運時光,不料卻成了命盤由紅轉黑的命運轉折點……。他的江湖從彈子房揭開序幕,在舊金山震驚世界,在電影院獲得滿堂彩。他的人生曾經「白字連篇,辭不達意」,最後進入大學為學子授課。他相信大哥,憑著滿腔熱血「為國鋤奸」,終究成了棋子。歷經江南案的風口浪尖,他將此生的波瀾與真實,做出真誠告白。江南案的「真相」就像病毒一般,鬆動也摧毀了蔣家政權。陰錯陽差改變了蔣家,也改變了台灣的命運。沒有江南案,吳敦也許只是個很會鬥毆鬧事的幫派混混,但他開的那一槍雖然導致有人喪命,有人家破,有人丟官,卻改寫了台灣歷史,絕對值得留下隻字片語給歷史一個交代。沒有陳啟禮,就沒有吳敦,他是我一輩子的大哥。然而,沒有陳啟禮,也就沒有江南事件。捲進江南案,對我而言純屬偶然。卻也是必然。如果不是有大哥預錄的保命錄音帶,我們不會想要回台灣,也就不會遇上一清專案,更不會成為兩個情報頭子惡鬥下的犧牲品。時隔四十年,回頭檢視往事,只能說:「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回顧這輩子,我最安慰的是原本被父親用「白字連篇,辭不達意」臭罵的混小子,最後竟然也能進入文化大學、義守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對著幾百位教授和學生,分享我在社會大學和電影圈打造出來的歷練與見聞,那是其他教授絕對無法在課堂上傳授給大家的人生血淚。我沒有出口成章的才情,但在江湖打混過這些日子後,我再也不是昔日那個太保流氓,我很想把自己從社會大學歷練得來的心得讓更多人明白。我走過的人生路,多數人根本無法想像,我體會的人性冷暖,也不是任何課本可以傳授記載的。這本書算是我的最後告白,也是真情告白,江湖險惡,你們能看懂多少,聽進多少,就看彼此情緣了。〡專文推薦〡陳虎門將軍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童蒙訓:宋紹定二年李埴壽州刊本

世界書局  出版
2025/10/07 出版

今年10月初,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慶祝百年院慶,舉辦珍稀宋版書大展,其中《童蒙訓》列居重量級國寶,本局出版的《童蒙訓》更是宋版書中上乘孤本。書前並附故宮專家研究介紹專文,詳述此書的流傳軌跡與內容大意,並編配相關圖印,及引申的歷史資料。 《童蒙訓》為宋代高官文人呂本中為其家族學子塾堂訓課所編撰的啟蒙讀本,共輯錄一百七十五條宋代名賢嘉言懿行,包括治學之門徑以及修身處世的原則,並彰顯道學家的學術宗旨與師承譜系,傳遞有關學問、品格、教養的理念乃至實踐。由於呂本中出身北宋最具代表性的仕宦家族,累世卿相,烜赫至極,故呂氏世代相交之輩,盡是當代最富盛名的權貴和學者,如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三蘇父子等,為呂本中提供了獨特的成長環境與家學傳統,而呂本中貼近生活經驗與個人聞見的撰著方式,使得《童蒙訓》不僅廣為同代之人交相傳誦、援引,亦是傳統蒙學典籍中的特出之作。清乾隆年間纂修《四庫全書》,也將《童蒙訓》鈔入子部儒家類中,並賦予極高的學術評價。

79 特價4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哈布斯堡帝國:翱翔歐陸的雙頭鷹家族,統治中歐四百年的多民族混融帝國【2025年新版回歸】

馬可孛羅  出版
2025/10/04 出版

哈布斯堡家族,歐洲史上最顯赫、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曾統治過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西班牙帝國等諸多國家,稱霸歐洲達六百年★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文學評論爭相報導★★Amazon4.1星級評價、Goodreads星級評論、豆瓣讀者好評★ 本書將綜覽全局,從十八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精闢剖析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帝國是如何在一片充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歐,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帝國。  哈布斯堡家族,歐洲歷史上最顯赫、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曾統治過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西班牙帝國等諸多國家,稱霸歐洲達六百年。本書將講述從十八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帝國是如何在一片充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歐,建立綿延數百年的統一帝國?帝國又該如何面對工業革命、啟蒙思潮、法國大革命等時代變局?  作者賈德森以綜覽全局的視角,發前人所未發的觀點,重新評價哈布斯堡帝國,讓世人認識帝國為何曾在如此悠久的歲月裡,對中歐數千萬人如此的重要。在哈布斯堡帝國解體前的幾十年和解體後的幾十年,有些觀察家把帝國貶為由彼此敵視的族群勉強拼湊成、且運作不良的集合體,貶為與時代脫節的帝國遺物。賈德森探究他們的動機,說明這些批評者的看法錯得有多離譜。事實上,曾有無數常民百姓,跨越了語言、宗教、地域、歷史的藩籬,忠於他們的「帝國」;曾有眾多官員、軍人、政治人物、學界人士,想出別出心裁的辦法來解決治理歐洲第二大國的難題。   《哈布斯堡帝國》是本大膽的翻案之作,屏棄了正在形成之諸民族其流於片斷的歷史,審視政府是如何弭合族群間的差異和隔閡,為帝國帶來長治久安。哈布斯堡的君王支持建設新學校、法院、鐵路,推動科學、藝術,使皇帝的權威穩穩屹立於中歐的諸文化、諸經濟體裡。帝國全境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正當性,因為公民開始利用帝國的行政機構來造福自己的鄉里。  哈布斯堡帝國為了治理眾多的領邦和族群,祭出了諸多饒富新意的辦法,也遭遇許多解決不了的棘手問題。這些遺產仍深深影響帝國解體後繼之而起的中歐諸國,留下久久不消的印記。哈布斯堡帝國雖已逝去,但仍深深影響著現代的歐洲與世界。【國際書評】賈德森一舉掃除了哈布斯堡帝國老弱、衰退、與時代脫節的形象。這是自該帝國消失於歐洲地圖以來我們一直期盼的歷史著作。──塔拉.扎赫拉(Tara Zahra),芝加哥大學東歐歷史教授賈德森的著作以強烈的翻案精神和輕鬆遊走諸領域的博學,說明奧匈為何是個帝國,而非諸多彼此敵視之民族的集合體,全書散發令人驚豔的創新觀點。這份有力且深刻的見解,應會改變我們對歐洲史的看法。──羅伯特.尼姆斯(Robert Nemes),柯蓋德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反思的傑作,出自當世最傑出哈布斯堡歷史學家之一的筆下。賈德森讓我們認識到對哈布斯堡歷史的微妙、複雜之處,了解何其淺薄。──拉里.沃爾夫(Larry Wolff),紐約大學歐洲歷史教授

79 特價6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漢字日本:日本人說的和你想的不一樣,學習不勉強的日文漢字豆知識(新版)

麥田  出版
2025/10/02 出版

最生動有趣的中日漢字文化書、日文漢字豆知識進階學習,一次完足!★完整呈現漢字與日文的發展與融合,除了探討現今日文的演變史,更展露漢字使用的多重面貌。★列舉可能造成誤解的漢字用語,幫助讀者了解常用漢字的背後意涵與實際應用。你知道「經濟」、「社會」、「哲學」、「人權」、「解放」、「主義」、「知識」、「文化」等詞彙其實是日本人創造的嗎?而且在毛澤東著名的《實踐論》裡,有四分之一的詞句都是使用日製漢語!在漢字傳進日本後,與日本固有的「和音」進行融合與演變,成就了現今日語的模樣,而日本人也善用漢字表意、假名表音的特點,為歐美知識與學說創造許多「日製漢語」,並經由中國留學生翻譯日文書的熱潮,以及許多知名留日作家,如:魯迅、郭沫若、郁達夫、梁啟超等人於作品中積極使用日製漢語的旋風,將這些新詞傳回中國,讓漢字擁有了更多面貌。本書分為兩大部分:「漢字豆知識」詳述日語文化的相關歷史及演變,對於具日文基礎的讀者,可進一步深化日語的程度;「五大類精選漢字」則分為稱呼用語篇、食衣住行篇、身體健康篇、教養學習篇、社會生活篇五個類別,精選說明中日漢字「最易混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用詞。「大丈夫」和你家老公沒有關係!如果有日本人說:「我很丈夫,大丈夫。」請各位不要嘲笑對方,人家說的是「我很健康,請你放心」的意思。「勉強」是要你學更多東西!日語的「勉強」本來和漢語一樣,都是「做不願意做的事」,直到明治時代以後,為了得到知識而努力被認為是一種美德,於是「勉強」的意義逐漸與「學習」類似。「娘」到底是我家媽媽還是女兒?「娘」在日文世界中是「女兒」,在現代漢語世界中則是「母親」,古代漢語的「娘」指年輕女子。由這點看來,日本的「娘」,用法應該承自古代漢語。「大手」和正門有什麼關係?「大手」是大企業、大公司、大戶頭、大主顧之意,用在城堡建築上,便是「前門」、「正門」。日本全國各地都有「大手町」地名,表示往昔位於城郭正門附近。日語漢字大不同,中文與日文間密不可分的文化關係,全在《漢字日本》。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歷史圖說

周婉窈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02 出版

唯一暢銷12萬冊的臺灣歷史最佳讀本!本書入選「東亞出版人會議」之「當代東亞人文經典100」經典作品,且為台灣入選15本中,唯一女性作者!本書已翻譯成日文、韓文和英文,兼及學術專業與普及性,是各級學校的最佳臺灣史讀物及輔助教材!特色:一、本書從史前寫到一九九○年代,涵蓋時間很長,就每個歷史時期選取若干主題,擇要敘述,無法鉅細靡遺,惟以議題取勝,具有通史的可親性和通貫性。二、以臺灣島為歷史敘述的單元,人群方面則以原住民為敘述起點,且於漢人出現後,仍見其身影,脫離漢人開發史觀,為臺灣史的原漢書寫開創新局面。三、本書配有許多圖片、地圖和圖表,文字和意象互相補充,彼此參照,讓「過去」得以多采多姿的形式出現,增加讀者琢磨流連的空間,深化感受并激發想像。本書含括戰後臺灣的歷史進程,有助於讀者理解、掌握當代臺灣社會種種現象的歷史根源,進而思考解決之道,共同為島嶼的未來貢獻心力。本書係作者《臺灣歷史圖說》聯經版第三版。本書於一九九七年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出版,一九九八年改由聯經出版公司印發行,至二○一四年,共三十刷,印數約十二萬本。本書有韓文譯本《대만──아름다운 섬 슬픈 역사》(新丘文化,2003)、日文譯本《図説台湾の歴史》(平凡社,2007;增補版,2013),以及英文版A New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aiwan (SMC Publishing╱南天書局,2015)。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趙翼與袁枚:十八世紀江南的士人文化

李孝悌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02 出版

這是一場關於情欲、品味與士人精神的歷史對話。在正統與異趣之間,趙翼與袁枚展現出十八世紀士人的自由靈魂。十八世紀的江南,風雅鼎盛,文人群星閃耀,詩酒風流與學術思辨並行。在這樣的文化時代裡,趙翼與袁枚,一位是清代聲名卓著的史學家與詩人,遊歷帝國、記錄各地的風俗民情、帝王與朝政的運作及軍國大事;一位是影響深遠的詩人與文人雅士,風流倜儻、倡導情欲自由。他們以不同的姿態回應著盛世與禁忌、傳統與個人。本書透過這兩位性格迥異卻交情深厚的文人為軸,探討清中葉士人的文化實踐與精神世界:從詩學論辯到日常生活,從文類創新到情色書寫,從官場際遇到私人情感。他們的詩文不僅映照出一代士人的風尚與焦慮,也反映出皇權秩序與個體表達之間的微妙角力,勾勒在政治高壓中,江南士人如何延續晚明餘韻,追求風雅、抒發情志。這是一部關於情誼、思想與書寫的時代素描,也是一段關於江南士人如何在歷史洪流中留下聲音與痕跡的文化側影。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掠奪?考古、探險與交換,博物館寶藏來源的多重敘事

鄭智明  著
二十張出版 出版
2025/10/01 出版

「帝國主義竊賊」vs「英雄式探險家」哪一個才是歷史上獲取古物的西方人的真實面貌?.當東方文物出現在西方的博物館,有人說是文化掠奪、是民族恥辱、是殖民鐵證!博物館+東方文物=帝國主義戰利品的展示場!?事實上,博物館文物流動的故事不能只單靠「掠奪」來解釋!跳脫民族主義高漲的「文物返還論」主流觀點,以西方人與當地人的「合作補償機制」顛覆論述!.★★當代漢學大家梅維恆(Victor H. Mair)特別推薦★★========================近年來在檢討過去殖民歷史的脈絡下,要求博物館「文物返還」的呼聲越來越高,一個尖銳的問題被頻繁提出:這些文物珍寶來到博物館,單純是因為文化交流,還是帝國主義掠奪的結果?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針對這問題的公共辯論,總是以二分法將考古學家、博物館和收藏家解釋成兩種人:第一種認為他們是英雄式的探險家,拯救了長期被忽視、即將面臨毀壞的文物。第二種則認為他們是貪婪的外國惡魔,為了經濟利益或帝國主義的榮耀攫取任何能獲得的寶物。如今上述第二種觀點尤為主流,也因此,全球博物館在文化遺產的取得與保存問題上,面臨到來自各國的社會輿論與政治層面的強烈檢視。國際媒體與學術論述傾向將收藏在西方的館藏視為帝國主義殖民擴張的產物,並藉此呼籲「文物返還」,以矯正那些國家「被剝奪的記憶」。█—跳脫民族主義的桎梏,重新梳理文物跨境的移動脈絡!一旦這種「西方博物館=文化掠奪倉庫」的單一敘事逐漸深植在大眾論述中,會導致當我們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看見來自異國、甚至是自己國家的展品時,很容易會陷入這些收藏的文物都是「偷來的」、「取之不法」的想像中。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歷史學者鄭智明認為,無論博物館是「掠奪」還是「拯救」了文物,二元對立的簡化觀點皆無法貼切說明文物流出的真實故事。鄭智明挑戰了時下批判博物館的主流後殖民觀點,帶領讀者回到文物流出的歷史現場,以「貼近歷史」的故事,找回文物跨境的真實過程,為當代「文化正義」辯論提供歷史脈絡與理性工具。如果以這樣的方式重新思考博物館藏品的來源,將會發現所有試圖黑白分明的善惡敘事,常常忽略了當年那些古物被帶離故土時,當地人與西方人交涉時的互動實情;而過去人們的想法、言語和行為往往會令現在的我們感到驚訝:●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摩艾並非當地島民「失落的朋友」而是「沉默的外交官」!對當地人來說早已失去神聖性的石像,是吸引一個全球帝國將其納入庇護的絕佳贈禮。一八六八年,當島民一同協助將重達數噸的石像成功搬上英國軍艦的甲板時,島民們甚至「歡呼」了起來。●雅典帕德嫩神廟的石雕神廟在超越兩千年的歷史中經歷過不同政權與宗教,建築用途早已多次轉變。也因此,當十九世紀初,額爾金伯爵從衛城移走了後來成為大英博物館最著名的館藏時,當時的雅典居民並不像現今一樣,認為神廟遺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象徵,只因為他們自己也經常把斷垣殘壁當成自家的建材。●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半身像一八一六年,埃及統治者「帕夏」為了拉攏英國成為盟友,頒布敕令允許英國領事移走古代文物作為贈禮。英國選擇搬走了年輕法老的「門農頭像」,但在帕夏眼中,那只是一塊長期被忽視的異教花崗岩巨石,並不適合用來送禮。只要用「石頭」就可以維持與英國的友好關係,這筆交易在帕夏眼中非常划算。●敦煌莫高窟的經卷為了修繕寺廟,於一九○○年發現敦煌石窟後賣出卷軸的道士王圓籙,招致了後世罵名。但在當時,即便接受王餽贈卷軸的中國官員賞識這些文物的價值,也沒有人認為這些文物應該由帝國機構保存;相反地,他們其實相信「地不愛寶」,大地並不吝嗇蘊藏的寶藏出土,換言之,發現者便能主張其所有權。========================█—以西方人與當地人的「合作補償機制」顛覆「文物返還論」!因此,文物流動的故事從來就不是單純依靠「掠奪」就可以解釋。事實上,除了極少數藏品來自戰爭掠奪,絕大多數文物其實需依賴當地人的協助或利益交換才能運出,西方人並無法依靠一己之力拿走。而這種西方人與當地人「合作補償」的機制,今日卻常被評論家所忽略。那麼,究竟是從何時開始,過去被殖民的一方也像西方國家一樣,將藝術品和古物視為無價之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非西方國家開始限制文物出境時,並非是因忽然意識到自己「被竊取」,而是因為西方學者帶來的觀念已成功讓他們相信「文物是國家無價象徵」。也因此,當文物最終都進入到博物館後,在被視為「無價」的寶物面前,我們便很難想像這些寶物過去經歷過什麼樣的交易、轉手或冒險,而更傾向相信最初一定都是用不道德手段取得的,否則過去我們的祖先為何會讓這些寶物離開故土?當下次再度走入博物館時,我們可以不幫任何一方開脫,也不急於定罪,而是能看見其背後更為曲折的歷史過程,看清那些靜靜躺在玻璃櫃裡的寶物,究竟是如何翻越國界、穿越世紀,來到我們面前──這樣的故事不只比「掠奪」更引人入勝,甚至可能比展品本身更具吸引力。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