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放手,讓孩子單飛
「新父母」教育哲學利用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他們的重要性。適當管教孩子,讓他們建立自律。讚美孩子的良好表現,有助於自我價值的建立。以身做則,教導孩子從錯誤中學習。訂定並強化家規,讓孩子享有安全範圍內的自由。為自己的犯錯道歉,以此方式教導孩子公平原則。授予孩子權利,為他們日後獨立生活做好準備。
孩子,我們零距離(2)優質生
如果你的家中有6-12的孩子,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開口討論關於離婚,毒品,性,以及其他諸如此類的複雜問題,那麼妳一定要參考這本既溫暖人心有充滿睿智見解的書。本書參考了許多關於家庭,孩子的發展,教育等問題之最新研究成果,為你提供許多立竿見影的具體建議和方法,妳的家庭生活和孩子的身心健康將會因為此書而獲益匪淺!
孩子,我們零距離(1)優質生
透過一篇篇充滿愛的小故事,加上「TENDER交流法」的運用,幫助你了解如何管束滿腹牢騷的孩子﹔如何跟從不訴說心事的孩子溝通﹔如何應付愛耍小聰明的孩子.......讓你在溝通,支持,鼓勵和懲戒孩子時收到更好的效果,建立最適合家中寶貝的教養策略!
培養寶貝高IQ的第一課
本書是現代媽咪必備的漢方指南,用簡單的天然藥材,加上滿滿的關愛,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針對兒童常患的疾病、中醫的給藥方式、分量及常備藥物做深入淺出的描述與解析,並建議對症下藥的中醫方劑,書中所介紹的藥方均可在中藥店調配。
幫孩子找到心靈寧靜的角落
安靜是兒童的本質?成人如何引導兒童找到安靜?進而運用孩子安靜的能力,來培養專注的能力,並啟發內在智慧?本書活動簡單易學,將帶給21世紀老師、父母們,超乎想像的驚奇發現與體驗。
從遊戲中學習
歡迎來到《從遊戲中學習》這個專屬於孩子的天堂。你的孩子已不是刁著奶嘴的小嬰兒,在專家眼中,他們已經邁向邊玩邊學的階段,身為父母、 保母和老師的你正是他們最佳的玩伴。比起任何玩具,他們從你身上會「玩到」更多學問和技巧。 3~6歲孩子,6大成長跡象: 肢體成長 本書提供幫助孩子身心發展和培養肢體動作的好點子。 認知成長 生動活潑的遊戲,刺激孩子的腦部發育。 語言技巧 提供學前語文遊戲,讓孩子做好學前準備。 心理成長 經由肢體認知活動,營造輕鬆氣氛協助孩子瞭解自己,培養自信。 情緒表達 充滿想像和戲劇化的遊戲,讓孩子盡情表達或宣泄情緒。 社會技巧 適合孩子的話劇,學習分享和互助合作。
教導好孩子10大技巧下
透過絕佳的實例,有力的洞析,智慧的建議,泰佛博士廣泛的與你分享教養與引導我們的孩子的關鍵,同時也把自己教育小孩的過程與心得展露書中。作者他能夠了解現代父母及教育者的心聲與苦處。本書為教育者真正有力的指引。
導正孩子行為的30個方法
本書作者運用其多年從事兒童身心醫學的臨床經驗,指導許多為育兒問題所困擾的父母們,以「人本教育」的精神為基礎,逐步讓孩子遠離學齡前的不安與掙扎,並導正偏差的行為,期使孩子獲得正確的觀念和良好的品格,也創造更融洽和諧的親子關係。
你的七歲孩子<新版>
您真的認識自己的孩子嗎? 真正的愛是去認識孩子的能與不能,需要與不需要,你真的認識自己的孩子嗎? 無論您的孩子今年幾歲,正面臨怎樣的成長功課,這個系列為您和您的孩子而寫的專書,愛他就請先了解他。
快樂媽媽有妙招
快樂媽媽有妙招 想要有快樂的孩子,先要有快樂的爸媽;讓快樂成為一家人的嗜好。 我們往往把教育問題推給學校和社會,其實最重要的是美一個孩子的家庭。丘引給家長一個值得學習的示範,希望我們的社會有越來越多像丘引這樣的快樂媽媽,引爆家庭教育的無限動力。 作者 丘引 曾任報社主筆,編過八點檔連續劇。目前擔任台北縣書香協會總幹事,最愛自助旅行,走過的國家約有五十個。很愛讀書也很愛買書,更愛瘋狂。 著作: 愛走就走 女書出版 土耳其,希臘精緻深度之旅 培根出版 埃及,約旦,以色列逍遙遊 大地地理出版 走過非洲大地 稻田出版 親子逍遙游台灣 張老師出版 親子逍遙遊世界 張老師出版 劉達人外交傳奇錄 時報出版 長頸鹿,羚羊奔跑的操場 方智出版
如何教養失婚家庭的孩子
居高不下的離婚率,讓幾乎有一半的孩子來自離婚的家庭。在婚離事件中,父母都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忽略了孩子在父母離婚後所承受痛苦和沮喪。當父母互相敵視對方,孩子感到身為邊緣人的悲哀;即使,父母仍各盡職責,雙頭馬車仍使孩子感到心碎。為什麼父母必須從孩子的立場看待離婚?如何回答難堪的問題?監護權、探訪的智慧....離婚對家庭來說是震驚的,一個無法發揮家庭功能的家庭,不僅會導致焦慮及抑鬱,甚至自殺。藉由聆聽書中孩子的觀點並運用本書的技巧、態度,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傷害降到最低。
鼓勵孩子的80個方法
孩子是父母永遠的寶 對人、特別是孩子來說,沒有任何事勝過誇獎的喜悅,也沒有任何事勝過被接納肯定的安心感,因為微笑才是豐富內心的溫暖訊息。 父母親對孩子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只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和一張慈祥笑臉就足夠了。 從本書總共八十則「鼓勵孩子的方法」裡,我們可以隱約看見親子的互動中,為人父母與小孩彼此信任、關懷與肯定的親情,但願讀者能從汲取蘊含其內的智慧,讓家庭更歡樂、圓融與祥和。 透過本書你將知道,愛心包容,溫柔以待;真情付出,從不懈怠,只因孩子是父母永遠的寶貝。 作者簡介 ◎金盛浦子 1937年生於東京。自青山大學文學部教育系畢業後曾任小學教師,1978開辦東京心理教育研究所,1990年起主持自遊空間SEPY。現任臨床心理治療師、繪畫療法治療師。 ◎山崎雅保 1949年生於東京,明治大學英文系肄業。以作詞家的身分活躍後,擔任雜誌記者、自由作家。1987年起師事金盛浦子,一方面成為東京心理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另一方面為健康雜誌以親子問題、教育問題精神病等議題作專欄執筆。
我還小,所以我不懂如何開口和孩子談性向題
性教育不在難以啟齒 您的未成年孩子曾在家中偷看黃色書刊及影片嗎?一味的打罵,不如開明的疏導。但身為東方人的我們總以為尷尬;孰不知,這個啟蒙階段影響著孩子日後的心理與生理。 有些人對於所謂的-性教育,總認為那是件挻難為情、不好意思、不知怎樣開口的事,甚至還認為那是件沒事找事的傻事。也因此常常延誤了對孩子施行性教育的寶貴時機。 性教育必須以生理學、解剖學、醫學、心理學、社會學、其他豐富的學問為基準,然後在家庭的教育機能和性的情報環境,孩子們的實態等多樣化的問題之下建築起來的。而且,性的文化和教育會伴隨著時代的進展產生互動關係。 面對正處於好奇半大不大,似懂非懂的孩子,或許你也是那群不知道如何是好、愛子心切的父母。本書就是教您,特別是媽媽如何面對這人生大事,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正確的性知識、情觀念以及達觀的人生觀,相信您看完本書後,您也會認為:性教育一說開了其實也是沒有什麼了不起,不是那麼難以啟齒的問題。 作者簡介 聖澤之外 筑波大學畢業。三十六年的教職生涯之後開設聖澤教育問題研究室,一直經營到現在。日本性教育協會理事。日本全國性教育團體連絡協議會理事長。東京都幼、小、中、高校性教育研究會連絡協議會會長。著作多部論文。
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
花一點時間去了解狀況 孩子的成績問題,一向高居我國十大教養排行榜之首。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麼令父母頭疼的問題。 不過,孩子成績不好,真的這麼傷腦筋嗎?真的這麼莫可奈何嗎?《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有實際的剖析,有父母檢核表,還有最實用的--幫助成績不好的孩子過程中,你會遇到什麼狀況。這是一本能陪伴父母,也能陪伴孩子走過漫長求學期的教養好書。 你真的應該參考參考! 作者簡介 哈唯.曼德爾 博士。 現為加拿大多倫多市之開業心理醫師;約克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及成就與動機學院主持人。 桑得.馬可仕 博士。 現為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之開業心理醫師;與人聯合設立菲德蘭.馬可仕事務所,主持生涯與商務顧問的工作。 蘿洛.狄恩女士。 現為多倫多的自由作家兼編輯,與珊蒂.林芙兒合著:說得容易:《如何用說的讓你平步青雲》,現已成為公開演說的標準參考書。 譯者簡介 莊蕙瑛。 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娛樂治療碩士。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碩士。 曾任: 台灣英文雜誌社附設托兒所創辦人。 中國工商專任英語講師。 現任: 南華管理學院兼任英語講師。 香港商亞洲博聞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業餘從事翻譯及寫作。
戰勝校園暴力
要對暴力說不 古今中外,以「欺凌」為首的人際關係問題層出不窮。每當看到或聽到有人因學校、公司、家庭的人際關係所苦,而自殺的事件,往往難過不已,並希望這種是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由於「欺凌」牽涉到形形色色的問題,所以必須先釐清各種問題狀況才能解決。 欺凌和麻煩不分種族、年齡、場所,從幼稚園到老人家或醫院都可能會發生。加害者對於不懂得反抗的人,更會置對方於人間煉獄般,極盡欺侮之能事。 要對抗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忍氣吞聲,要立即說出「住手!」「不要這樣!」勇敢地表示意見,就算不擅長表達也要努力說出自己的想法。如能勇敢的表達意見,旁人也會出面喊停,「他已經說不要了,請你住手吧!」即使射擊的技巧不高明,多射幾次總會射中目標,而且情況一定會改善。若不發一言,情況一定不會好轉。
孩子太敏感,怎麼辦?
孩子太敏感怎麼辦 「引導而非改變,肯定而非隱藏。」要幫助孩子發揮其天賦知能,唯有先了解他的個性與氣質。 幫助他了解自己的長處,學習各種突破困境的技巧,那麼孩子就不必再受苦,反而能享受獨特氣質所帶來的好處! 作者簡介 珍妮.波蘭 作家、詩人,畢業於格林爾學院,在威斯康辛大學取得政治學碩士。 曾任記者、專欄作家.....得過許多新聞獎。 譯者簡介 黃 英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國中、高中教師十餘年。 現任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 譯有《成功教養三歲孩子》。
我家有個小大人
思春期的孩子 在本書左醫師以雙項式研究,一是將小孩與父母親的煩惱,用一種包括孩子在內家族形態來探討問題,以左醫師為中心形成一個小組,以家族療法的立場,和大家共同來討論。二是以懷有相同苦惱的孩童個人為對象,也就是採取個人療法來進行研究。 因此,本書就是站在不同的立場,雖然探究相同的課題,卻有微妙的相異之處。而且,有些部分與男性、女性這種先天上的性別差異有關。這些差異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因為,縱使大家都會遇到青春期,但是每個人擁有不同的個性,煩惱亦各有差異,所以,針對這些問題會產生不同的回答也是理所當然的。 並且,左醫師和大家一樣地,自己亦面對過思春期的孩子,和各位有過相同的困擾。同時,本書中的內容,更是集合相的個案的孩子與家族中的各位之經驗而來與大家共勉。 作者簡介 左鴻毅 1953年生於日本名古屋。為日籍華僑。現為教學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本書為其第一本著作,投注許多年之診察經驗及心血。
它-一個男孩的名字
兢兢業業做父母 還記得許多年前,在一個私人診所裡,看到一幕情:景一位小女孩因為生病不舒服,在媽媽身邊嚶嚶哭泣,那位年輕的媽媽,或許因年輕或許因為昨夜照顧孩子沒睡好,完全不理會小女孩的哭泣,只顧著看自己手上的報紙,小女孩因為沒有得到媽媽的安慰,仍是嚶嚶哭泣,媽媽終於忍不住了,伸手掐住小女孩的小臉頰,生氣的說:你哭夠了沒?怎麼那麼愛哭?小女孩嚇得哭得更大聲,媽媽索性給她一巴掌。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位母親啪啪的打小孩,而且是在公共場所,在孩子生病的情況下,我整個人都呆住了,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回,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小女孩被打。 「它~一個男孩的名字」是一位受虐兒的自傳,剛看到的時候,完全不能想像他的母親,竟然如此折磨自己的親生孩子,而且只針對戴夫.佩,她使用的方法實在令人髮指,不讓戴夫吃東西,讓他受凍等,有好幾次為了應付社工人員的調查,她會好好對待戴夫,但只要避過風頭之後,她又故態復萌,可憐的孩子經過多次被騙之後,才真正承認母親根本不愛他的事實。 看過戴夫的故事,讓您更注意兒童虐待事件的存在,並希望社會大眾更關心這件事,應讓不只是自己家的事了! 作者簡介 戴夫.佩澤,服役美國空軍時期就參與少年觀護救援計畫,曾獲美國前總統雷根,布希的讚揚。 一九九零年彭尼黃金規範獎得主,成為加州年度志工。 一九九三年獲選美國十大傑出青年。 一九九四年因致力於兒童虐待的預防而獲選為國際傑出青年。 目前積極撰寫個人第三部,曲除了旅行或陪兒子外,居住於右州共尼維爾羅斯河畔,跟名叫查克的小烏龜過著恬靜的生活。
教室內的難題
教室關係 教育年幼孩童,最具挑戰性的莫過於,處理他們在教室裏的行為問題。 一點特別適用於以下兩種老師:終身致力於發展教育理論以及認為處理孩子行為問題的最高理想,不單是設訂一套管束方法,而且也考慮每個人在多變複雜的現實社會中,為了發展積極自我價值而產生的特殊需求。 本書是一本具洞察力的好書,司考雷特與其夥伴們清楚剖析了行為發展趨勢,以及明顯揭示參與其中的要素,本書雖篇幅不大,但包含許多與兒童發展相關的複雜案例,但卻是以直接、簡潔、真接了當的方式處理,一點都沒有難懂的專用術語。 它的題材豐富,有許多從教室裏實地獲得的鮮明實例,同時,也可以讓讀者們容易對老師和孩童、孩童和孩童、或者甚至老師和 老師的互動關係,有清楚的了解,會使讀者獲益匪淺。 作者簡介 W.George Scarlett 大學心理學教授,曾任多項心理研究計劃研究員,心理諮商機構主任,心理教育中心臨床諮詢師。近年來專精於籌劃訓練課程,提供工作室,探討孩童行為問題。
碎碎唸
碎碎唸有理 碎碎唸?別煩了!告訴父母對孩子為什麼碎碎唸。本書包羅了三十四則父母常對孩子囉唆,卻不得不說的事。讓孩子了解為何父母親有這麼多規矩和堅持的原因。像是〈不要在游泳池裡尿尿〉,不要弄髒池水不過是表面上的意義,其深層涵義應該是:即使是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我們也不能做壞事。 〈站直〉這一篇也說的好,站直不僅為了儀容好看,同時也在向別人展示你的自信,這表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放棄你了,你也不放棄你自己。 我們過去從父母親那聽到的一些觀念,有時也未必認同。這本書不僅僅幫助我們的父母,也幫我們準備了許多合理的理由,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的原因。 其實,這本書也很適合青少年的孩子們看,他們才能了解為什麼父母有這麼多規矩,這麼多堅持,可以促進親子間的溝通了解。 當然,書中也有一篇霸道的說法--因為是我說的,當孩子一再向父母的權威挑戰時,在沒有更好的答案情況之下,父母通常都會如此回答--因為是我說的。 這不是強壓孩子屈服於權威之下,而是基於我是為你好,所以你可以相信我﹔我對你的要求一定是合理的。這是親子之間互相信任的表現,也是父母最後的手段。 所以,請父母大聲的,理直氣壯的碎碎唸吧! 作者簡介 Marc Gellman 猶太教教士住在紐約。著有《上帝的郵局》、《上帝有一個大腳趾》,與湯馬士.赫特間一起主持國際資料供應社有線電視秀「上帝特派員」,合著《上帝住在那兒》、《如何銓釋上帝》問答集,並特別設置家庭信箱答覆來自全世界的問題。
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生活學習 孩子若生活於批評中,他學會譴責;孩子若生於接納中,他學會愛。1954年,自從這首膾炙人心的「孩子從他們的身活中學習」的詩發表後,激勵了無數瀕臨破碎的家庭。 多洛西深入淺出的有效列舉一些生活範例,鼓舞普天下的父母對孩子傳達有關安全、自我價值、包容、誠實、尊重、耐心等親情。新一代的父母可從中學到上一代父母的智慧並激發出下一代的潛能。 從本書中,你還可以得到意外的驚喜:懂得如何當個更有效能的父母、老師或經理人。這些原則和方法建立在愛、尊重、肯定上,能使你我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好。 作者簡介 多洛西˙羅˙諾特博士 是一個終身學習障礙,專門教授家庭教育相關問題。 賴修˙賀立斯 是一位著名的精神治療師,專門教授家庭治療課程。 譯者簡介 吳淑玲 一九六一年生,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曾擔任國語日報副刊主編、僑委會國語教材編撰、國立編譯館漫畫腳本編撰。現任教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教系及輔仁大學兼任講師,開有「幼兒文學」、「親職教育」、「幼兒讀物」等課程。著有《春到人間草木知》、《不信青春喚不回》、《愛山愛水愛大地》、《有效的責備孩子》等十餘本書。
別為孩子抓狂
控制自己的脾氣 這是一本有關當你被孩子逼得忍無可忍時,該如何處理自己的脾氣的書。若你為自己的小孩太活躍、活澄或容易令人反感,你就應該本書。它教你如何控制自己,並讓你與小孩共享更良好和愉快的關係。譬如,定中有過動兒的父母,將發現這本書的內容價值不菲。 本書的主旨在幫助你發展一套方法,有效對付似乎總是惹你抓狂的小孩。韋氏字典說抓狂表示精神錯亂、心理不健全、瘋狂地懼怕、愚蠢和魯莽、迷惑,飲人訝異地野蠻,像得了狂犬病或是發脾氣。本書將教你如何測出自己的生氣指數測驗,如何改善自己的脾氣。 書中的例子都是真人真事。在寫作的過程中,作者加入五萬多個對小孩、青少年和大人有用的精神療法、個別輔導、和心理學上的評估。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身為家長的你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
如何教養負責任的孩子(CD書)
教導一個正確的觀念 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家庭的重心。身為現代父母是需要學習的,尤其是教養方法與新觀念的認知。作者提出許多例子,明確指出較正確的、較好的教養方式,更針對孩子的發展、親子的心理分析作許多的研討。為人父母者可以由此書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管教方式。 《如何教養負責任的孩子》以簡單、實用、有效的方法告訴父母一些「新觀念」、「新點子」,譬如:教養子女時要如何「溫柔而堅定」,怎樣「無聲勝有聲」......簡宛告訴我們:「父母真正要給予孩子的是:愛、教育、食住、自尊尊人以及人生的價值。」養而教,父母之責任也。 兩位作者結合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念,針對目前這種新舊交接、中西衝突的社會概況,提出一些適合現代父母參考與採用的新觀念、新點子。 本書盡可能以問題為中心的撰寫方式,對現代父母常常要面對的挑戰,偏重技巧應用的灌輸,化繁為簡,找出一些簡單、實用而可行的方法。利用這些觀念和方法,可以幫助為人父母者在教育兒女時比較有效率,也可以使父母親的職責更輕鬆愉快。 作者簡介 杜律博士(Joseph H. Tooley Ph.D.),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從事心理諮詢工作近二十年,專長於婚姻與家庭親子方面的輔導工作。Raising Resposible Children是近年來杜律博士為各州學區所做的親子教育輔導手冊,深為教育界及家長所推崇,中文版《如何教養負責任的孩子》由簡宛女士與之合作編輯成書。 簡宛,師大畢業,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教育碩士,曾獲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童話獎,中山文藝散文獎,能寫能譯。目前在杜律博士所創辦的家庭諮詢服務中心擔任輔導員。著作包括:《他們只有一個童年》、《愛與成長》(遠流)、《歐遊心影》、《合歡》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