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女呂秀蓮
韓國《大長今》作者描寫台灣第一位女副總統的成長故事 實現平等比擁有權力更有價值。──呂秀蓮 以感性之筆撰寫呂秀蓮情感豐富的一生 以正義之情描述呂秀蓮奉獻民主的精神 曾寫作轟動全亞洲的韓國《大長今》作者柳敏珠,再次發揮其細膩的觀察力與理解心,書寫呂秀蓮做為女性時代先驅的成長歷程,從個人對抗社會階層不平等,到家庭父母對男女不同要求的壓力,青春時期的成長夢想與初戀情懷,在異國辛苦留學的奮鬥過程,回國投身女性主義精神發揚,及至美麗島事件與政治犯囚牢期間的熱血掙扎痛苦,與之後的公職歷程等。文字親切生動,跳脫一般傳記制式寫作,引括當時說話語氣並以說故事的口吻娓娓道來,讓讀者見到一位女性真情艱毅的各個面向,及與大時代互動的特出思想與情懷。
鈴蘭‧清音
在象徵社會主義的鈴蘭花盛開下,陳郁秀與盧修一相遇,他們懷著對台灣的熱愛、傳播文化清音的理想,從巴黎起步,邁向曲折起伏的人生旅途。 走過半百人生,陳郁秀歷經鋼琴演奏家、教育者、政府首長,在感性和理性之間轉換自如,不僅曾與多位國際鋼琴演奏家合作演出,在音樂教育上亦多有建樹,2000年入閣任文建會主委,更成功將台灣文化推廣到世界舞台上。 陳郁秀在書中說:「推廣台灣文化正是如此,只要在人心中埋下一粒種子,未來遇到合適的機會就能發芽、茁壯。就好像味覺,第一次嚐味道、有了印象,如果喜歡這個味道就會一直去找、去嚐。文化也是如此,有了接觸、留下美好的感動與記憶,心領神會的經驗就能引發繼續追求的動力。」這本書正是陳郁秀播種的紀錄,其中有挫折,也有振奮人心的時刻;有深情的細語,也有魄力與遠見的理念分析。
難得糊塗鄭板橋
鄭板橋出身沒落的文人世家,幼喪母、乳母遠離,及長仕途不順,落拓揚州時,結交一群被視為狂怪旳書畫文友,夥稱「揚州八怪」,八怪中尤以鄭板橋的逸聞軼事最廣為流傳,他熱情而衝動,詩文如行雲流水,在揚州,在小秦淮,在青樓酒肆,在舞榭歌臺,高談闊論之餘常借酒罵座,目無卿相,自創的六分半書之書法體傳誦一時,書畫一體的風格更為後世視為瑰寶典藏。初寫板橋傳時,兩岸尚未開放交流,作者克服萬難,蒐集並整理資料,翔實考證,現本書更增加板橋書畫及揚州風景名勝圖片數幀,作者更以文學傳記書寫的風格闡述,可以從板橋為人稱頌的〈七歌〉、〈道情〉及「難得糊塗」三個重要的里程碑中看見板橋內心真實的世界,〈夢醒揚州一酒瓢〉中有鄭板橋這位藝術怪傑的傳奇一生。 本書特色 以文學筆法涵融國畫專業,譜寫歷史上知名的藝術怪傑鄭板橋傳奇一生。 附有鄭板橋年表、書畫及揚州風景名勝圖片數幀。
台灣地質學先行者:王源
見證台灣巨變年代的地質學研究第一人!台灣大學地質科學學系 名譽教授 王源教授的唯一傳記 一個士林農家出生的孩子,歷經了戰火漫天的日治台灣,也走過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血腥年代。 他懷抱著為國家開發礦業資源的深切熱情,投入鮮為人知的地質學行列,一再踏上中東、非洲與東南亞等一般人跡罕至的地方,經歷了不尋常的人生。 王源教授雖然謙稱自己只是「小人物」,但正如他所研究的地質這門學科,其實蘊含了地球生成億萬年的偉大奧秘,這些豐富的人生經歷,讓他蓄積了非凡的見識,不但洞察世局的變遷,並且結論性的指出:地下資源分布不均,才是導致種種國際糾紛的重要源由。
囚室之春
中華民國史上,唯一一位連續被五任總統:蔣介石、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先後視為「造反者」的傳奇人物!本書收錄了施明德一生中最重要的兩篇文章〈囚室之春〉與〈施明德的政治遺囑〉。施明德一生坐牢超過25年,有13年的時間囚禁獨居房,整個青春歲月就在暗室中度過。1985年,為了抗議當權者,施明德在獄中宣佈無限期絕食抗議,這決心不是普通人的決心,這一絕食就是 4 年又兩個月,期間一次又一次,在他瀕臨死亡之際,他被強迫著、痛苦萬分的從鼻孔插胃管灌食達 3040次,直到恢復自由!這篇被文學大師鍾肇政稱為「結結實實的偉構」的《囚室之春》,施明德用感性的文字寫出了勇者的無畏與不懼!〈施明德的政治遺囑〉是1980年「美麗島大審」時,施明德在「軍事法庭」的答辯書。以文學思維始,以政治主張終,施明德呈現了他之所以成為一個人權工作者的心路歷程。無論身在哪一個時代,施明德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奉獻者」。奉獻者不屬於今天、而是活在明天。2006年,這個老革命家重新站上街頭,你可以支持他、信任他、追隨他,也可以排斥、欺凌、羞辱他,但是無論如何,你不能不先理解他──從他最深層的文字與理念開始。本書特色◎本書特別完整收錄長達六萬字〈施明德的政治遺囑〉! 〈施明德的政治遺囑〉一文命運十分坎坷,因為立論的尖銳,先是被在野人士「扣押」了數年,好不容易1990年出版了,不到三個月又被當權者查禁!幾番輾轉才得重新面市!◎本書的完整出版,為歷史保存一份真實的紀錄,也為這紛亂的年代提供一條出路!◎1985年,施明德宣布絕食,不達目的絕不中止,在絕食了四年兩個月之後,他獲得了自由;2006年,施明德宣布靜坐,不達目的絕不中止,這場革命將如何收場?將成為九月九日之後全世界新聞媒體的焦點!
生醫開拓手-吳成文
國家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吳成文,一九八八年回台前,就已經在國際學術舞台上綻放光芒,一流學府史丹佛大學、康乃爾大學都爭相邀請他去擔任系主任。眼看著他就要摘下科學界最高的桂冠,他卻因心懸故鄉台灣新成立的中研院生醫所,以及國內的生命科學研究環境,而壯士斷腕,毅然決然地放棄在美國已廣受讚譽的研究事業,以及非常優渥的薪資待遇、工作及居家環境,返回故鄉,將自己的生命、能力與智慧奉獻給家鄉。 回國十八年來,吳成文不曾留戀過往的榮耀,他從一個追求真理的科學家,轉進學術行政,將窮究真理的熱情與創新力量,投注在建設國內的學術基礎上。他把眼光放得很長遠、很寬廣,再加上綿密細致的考量與規畫,從無到有,為台灣開創出許多學術制度與學術機構,並激勵學術文化之創新。他獨特開創的豐富人生,對台灣的生物醫學研究與生物科技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本書是他生命之理想與熱力的展現。
讓我們再愛一次:徐立功的電影世界
台灣電影的推手徐立功,曾提攜眾多知名導演與演員,將國際影展引進台灣,也將台灣電影推向國際舞台。本書分為兩部份,一是徐立功親筆撰寫他與諸導演(如李安、蔡明亮、張艾嘉、林正盛、柯一正、萬仁)和諸演員(如歸亞蕾、郎雄、劉若英、楊貴媚、趙文瑄、金素梅、周迅、黃磊、伊能靜)等人交往的真實故事;另一則由資深記者李令儀執筆,敘述徐立功的電影生涯,從一個愛電影的孩子、念哲學的大學生,到擔任電影圖書館首任館長、中影總經理,直至自行創業「縱橫影視」,在每一個人生轉彎處,電影是他不變的摯愛。 這是徐立功個人的小傳、也可說是一本有深度,兼具娛樂性、有人物也有事件的台灣現代電影發展小史。
盲鬥士-柯燕姬傳奇
百年來一部遲來的感人傳記!生命的極限在哪裡,柯燕姬就在哪裡。她不僅是海倫‧凱勒,還是將一生都奉獻給教育的海倫‧凱勒。她是鬥士,是勇者,是永遠的老師!她是台灣第一位大學畢業、拿到美國碩士學位的盲人!更是台灣第一位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的盲人!序幕是從冬雨的三芝安養中心開始,嬌小瘦弱的柯燕姬彷彿隱居般的住在這裡,很少人知道她的過去。柯燕姬是台灣第一位讀大學;第一位獲得美國碩士學位,及榮獲十大傑出女青年獎的盲生,柯燕姬的丰采曾經席捲全台。這些難得的殊榮,她卻輕輕帶過,因為她內心懸念的,始終是如何幫助人,再讓這些人,去幫助更多人。為了幫助更多人,她超越盲人的極限,獨闖異鄉求學,以吸收更新、更完整的特殊教育,並惕勵自己:「我不能失敗。如果我失敗了,其他的盲生就更沒機會了!」為落實每個人的受教權,她搶救「被當豬養」的孩子,並自創活潑的圖卡教學、鏡子教學與實務教學,讓有多重障礙的孩子學習自立。爭取視障生的權利與尊嚴是她一生的職志!柯燕姬將年華都奉獻給了教育,她終生未婚、孑然一生,2005年8月因病過世後,在安養中心她的私人物品中,竟找到無數的捐款收據及感謝狀。它們默默躺在抽屜中,見證了柯燕姬無私、不凡的一生。我看不見,但我能愛;我看不見,但我能學習;我看不見,但我能付出,而這一切,都得感謝柯燕姬老師!
趙老大闖江湖
趙慕嵩是台灣資深的社會記者,在江湖行走時,人人皆尊稱其為「趙老大」而不名。本書是作者的回憶錄,主要內容在敘述數十年記者生涯所遭遇的點點滴滴。既有當年台灣社會種種光怪陸離的怪現狀,還有對人與事的回憶,以及對新聞這一行的反思。作者筆調老辣,在嘲諷中又不失溫情,讀來宛如觀賞一卷台灣浮世繪的眾生相,以及充斥在其中的種種故事。 從新聞工作退休之後,趙老大開起餃子館,本意是為了謀生,但這種寧可放下身段,也不願意向命運低頭的態度,卻鼓舞了許多身處困境的人則是。《趙老大的餃子館》一書,以及他在《中國時報浮世繪》版發表的文章,都受到熱烈迴響。本書所敘述的則是他更為精彩與完整的生命傳奇。
一位台美人的奮鬥傳奇:王桂榮回憶錄
一個親身經歷二二八事件的賣煙小孩,和絕大多數的台灣居民一樣,都恐懼中共政權的統治。一九七三年靠著美金七萬元,到美國洛杉磯打天下,短短的六年內創造出上千萬的財富,並逐步成為台美大亨。他賺大錢後,不忘回饋鄉土,反哺生他、養他、育他的出生地 ......1974年,在美國發起第一個專業工會──南加州旅館公會 、台美商會,以及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會,對團結海外台灣人盡一份力量。1980年,與台灣同鄉共同為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愛德華.甘迺迪參議員舉行千人募款餐會,募得十萬,得到善意回應,促使美國國會通過台灣獨得兩萬名移民配額法案。1982年,與蔡同榮、彭明敏、陳唐山等人合創「台灣人公 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FAPA),遊說美國國會議員,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1982年,將出售假日旅館所得,捐出一百萬美元,成立「 台美基金會」,設置工程科技、人文科學、社會服務三項成就獎,獎掖海內外台灣傑出人才,是海外台灣人第一個 回饋社會性質的基金會。參與台灣同鄉組織,居間協調成立「台灣長輩會」,不靠 美國政府而自力興建鶴園公寓,安頓台灣移民美國生活的老人,解決他們居住的問題,同時也贏得當地人的敬重。1998年,捐獻土地四萬英呎、建地二萬英呎,做為「台灣 會館」永久會址之用,作為南加州台灣人社團共同的家、精神的堡壘。
腳步:黃煌雄監委工作紀實1999-2005
一步一腳印訪遍全台的黃煌雄委員,最關鍵的思考與實踐便是「現代監察委員的角色」,及落實為調查期間為時一年到一年半的「總體檢系列調查案」,並成為黃委員六年任內付出最大心力、對台灣的探索與耕耘,進而在新時代中書寫了監察權的積極性意涵;所以這個主軸貫穿了本書所有重要的調查案件,經由田野調查,每個調查案成為站在第一線的見證者,以貼近土地、聆聽民意、融合了在地與中央觀點,記錄著當代台灣政治、經濟、國防、社會、文化、教育、社會福利、原住民等層面上的重要問題,足以成為認識台灣當代重要問題的「白皮書」。
歷史激流:楊寬自傳
他在高中時代已寫出極有份量的論文,後來他關於古史傳說、戰國史、冶鐵史的研究都成了經典;大學還沒畢業他就參與博物館創建工作,日後成為首任上海博物館館長;他遭逢軍閥混戰、日本侵略,上世紀五十年代以降所有政治狂潮他無一倖免,研究工作都是在戰爭與鬥爭間隙完成的;他被關牛棚改造、下五七幹校勞動,卻與郭沫若進行了十一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僅有的一次學術討論;他接待過尼赫魯、李約瑟、陳寅恪,陪沈從文旁聽「鳴放」座談會;他三個文革後仍繼續對他造反的兒子一一脫離父子關係;高二那年他到蘇州豪門陳家花園參觀蘭花展,是日陳家正為一個新生的女嬰舉辦喜筵,四十六年之後,那個女嬰成為了他的妻子..
生技阿媽闖天下
年過半百才一頭栽進生技產業,創辦家特福生物科技公司的生技阿媽程伶輝,雖然前半生飽受命運考驗,卻堅信「付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先進的生物科技的本質,依然是永恆不變的「愛與關懷」。因此她在加特福乳鉻產品上市之初,就開始積極進軍海外市場,希望將耐糖因子的新觀念傳播到全世界,讓所有糖尿病患者及高危險群,都能遠離疾病威脅。她的信念是,「找對的人、做對的事、堅持到底」,所以不躁進、不搶短平快、遇見科技大鯊魚也不灰心,一步一步踏實的走。她採取的策略是占點佈線,再由線而面的去擴展。展翅高飛之際,除了在各地結下善緣,發生無數感人的故事外,也遇到許多步步驚奇的波折。這本書說的,就是她「闖天下」的波折歷程,和她內心的起伏轉折,希望後來者能有所依循和借鏡,不會成為誤闖叢林的小白兔。
回憶,見證白色恐怖(上)
本書為作者陳英泰白色恐怖時期十二年政治犯獄中生活的回憶錄。作者憑藉日記和驚人的記憶力,並且利用各種文獻、史料,傾十年心血,完成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的見證。本書關於綠島新生訓導處早期情形、尤其一九五三年新店軍人監獄屠殺案經過描述甚詳,再經利用檔案管理局《二二八事件檔案》之查證,完全揭露白色恐怖時期中國國民黨政府之軍事審判模式,直指蔣中正總統的歷史責任。本書更詳述白色恐怖受難者美麗的姿態和感人的事蹟,為他們在台灣歷史添上動人的一頁。
回憶,見證白色恐怖(下)
本書為作者陳英泰白色恐怖時期十二年政治犯獄中生活的回憶錄。作者憑藉日記和驚人的記憶力,並且利用各種文獻、史料,傾十年心血,完成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的見證。本書關於綠島新生訓導處早期情形、尤其一九五三年新店軍人監獄屠殺案經過描述甚詳,再經利用檔案管理局《二二八事件檔案》之查證,完全揭露白色恐怖時期中國國民黨政府之軍事審判模式,直指蔣中正總統的歷史責任。本書更詳述白色恐怖受難者美麗的姿態和感人的事蹟,為他們在台灣歷史添上動人的一頁。
台灣新五大家族
戰後五十年,台灣的經濟發展已從最基礎的傳統性產業,逐步走向資本密集的服務性產業,台灣新五大家族正是新產業的開創先鋒。本書從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台塑王家展開,進而談到重工業先驅大同林家,以及本土保險業先鋒國泰蔡家和後來加入保險業的新光吳家,看他們如何在自己的領域中開創事業上的輝煌版圖,成為台灣企業的標竿。此外,集合台南鄉親成軍的台南幫,則是新五大家族中最特別的一支,今日,他們的商業版圖已藉由7-eleven的連鎖事業,貫穿全台灣的大街小巷。台灣新五大家族的崛起與作為,和所有台灣人的生活緊緊相扣,作者以台灣的歷史發展,與東西方之間的企管案例為對照,使讀者藉由本書,重新解讀台灣經濟發展史,更體認出「台灣奇蹟」不是來自於口號,而是許多企業家奮發圖強、努力不懈的企業精神。
台灣百年人物誌1
二○○三年,公共電視台推出《台灣百年人物誌》節目,除了擁有來自觀眾的熱烈迴響之外,並於當年年底獲得金鐘獎「最佳文教資訊節目」的高度肯定。誠如《台灣百年人物誌》的工作人員所說:「能有機會做《台灣百年人物誌》,像是生命找到了安頓之處,了解到身為人的存在價值。」數十年來,我們從一般教科書中所習得的「偉人」事蹟,似乎都與台灣有著遙遠的距離,我們從來沒機會去真正了解台灣近一個世紀以來的身家舊事,以及堅定動人的歷史身影。《台灣百年人物誌》的製作人邱顯忠說:「《台灣百年人物誌》這扇窗,讓我懍然悟得:對於台灣的歷史,我們所不了解的角落,實在太多太多了。」現在,玉山社獨家取得公共電視台的授權,出版《台灣百年人物誌》(共二冊),希望能將這扇窗開在更多讀者的心田,讓我們透過這群台灣先知與勇者的生命故事,看進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軌跡。 有別於一般的人物傳記,本書除了完整呈現人物的生平之外,更適時加入相關研究學者與後人的看法,更有製作與導演們的拍攝側寫,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也能一窺節目背後的意涵。
台灣百年人物誌2
二○○三年,公共電視台推出《台灣百年人物誌》節目,除了擁有來自觀眾的熱烈迴響之外,並於當年年底獲得金鐘獎「最佳文教資訊節目」的高度肯定。誠如《台灣百年人物誌》的工作人員所說:「能有機會做《台灣百年人物誌》,像是生命找到了安頓之處,了解到身為人的存在價值。」數十年來,我們從一般教科書中所習得的「偉人」事蹟,似乎都與台灣有著遙遠的距離,我們從來沒機會去真正了解台灣近一個世紀以來的身家舊事,以及堅定動人的歷史身影。《台灣百年人物誌》的製作人邱顯忠說:「《台灣百年人物誌》這扇窗,讓我懍然悟得:對於台灣的歷史,我們所不了解的角落,實在太多太多了。」現在,玉山社獨家取得公共電視台的授權,出版《台灣百年人物誌》(共二冊),希望能將這扇窗開在更多讀者的心田,讓我們透過這群台灣先知與勇者的生命故事,看進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軌跡。 有別於一般的人物傳記,本書除了完整呈現人物的生平之外,更適時加入相關研究學者與後人的看法,更有製作與導演們的拍攝側寫,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也能一窺節目背後的意涵。
勇敢
本書中,我們希望能以詩欣第一人稱的方式來描述她一路以來的過程。因為一定是有之前辛苦的過程,才會有之後的豐碩果實。此外,在詩欣一路以來的過程中,相信她的家人也絕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我們會將本書以一種溫馨的方式來編寫,希望讓所有的讀者能從詩欣的例子中體會出愛與堅持到底的重要。第一部:這就是陳詩欣當我從雅典奧運回國的時候,很多人來訪問我。好些人如此猜測:「你的童年是不是很無聊?」當時我無法及時反應。後來仔細回想起來,發現其實我小時候的生活充滿了許多有趣的事,我不僅有一個豐富充滿樂趣的童年,事實上我一直都在家人的照顧下過著很幸福的日子,現在回想起來,我發現這個世界上不僅僅只有一個會打跆拳奪回奧運第一金的陳詩欣,還有依賴家人的陳詩欣、太好強的陳詩欣、愛搞怪的陳詩欣……第二部:陳詩欣=跆拳道小時候有跆拳和芭蕾讓我選擇,結果我選了跆拳。這是我五歲時做的決定,沒想到卻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抉擇。我一直以身為一個跆拳道習武者自豪。記得十幾歲的少女時期,因為身材高高瘦瘦的,一副清秀的模樣,很多人誤以為我練舞蹈,當我說明:「不,我是打跆拳的,」都沒人相信;「妳看起來根本不像練跆拳的,」他們說。他們的回應令我非常在意,更加一直不斷刻意去強調:「我是跆拳道,不是芭蕾啦!哼!」當時為什麼會這麼介意呢?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因為我實在太愛跆拳了吧!第三部:咬緊牙關創未來我回來了。經過三年,跆壇與我都有了一些改變,往上爬的路卻比意料中還要艱難!我不在的這段期間,天下已經是別人的了。曾經我是那種一上場氣勢如虹,讓對手未戰就怕得顫抖的人,如今一些後起之秀甚至不知道陳詩欣是誰。身邊充斥著冷言冷語;而在跆拳道繳了三年空白的成績單,也讓我頓時成了一個毫無背景的人,甚至失去參賽的資格……一回來面臨的是種種的打擊,令我相當沮喪和難過。但即使在困境中,流著淚,我仍然決心要做一個勇敢起來的贏家,因為只有站直了,我才有出頭的機會。第四部 走自己的路對於未來的路,不管是學業或是工作,我也都願意面對挑戰,遇到挫折都沒有關係,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才是我最重視的。我今天有這個小小的成就,我可以往更多方面去發展、去發揮,我也可以放大我的人生格局,不管是賺錢的機會、讀書、開店的機會,到國外求學的機會,我都會好好去抓住。我相信,命運要靠自己去掌握。
勁寒梅香:辜振甫人生記實
本書分為兩部分,分由兩位資深寫手執筆完成:第一部分為人生舞台,描述辜振甫童年、求學、家庭、文化生活和兩岸交流等方面,他在不到二十歲時就繼承家業擔任董事長,一面讀書一面經營事業,台北帝大畢業後放下工作赴日磨練,終於體悟出經營企業的哲理,開創出和信集團的基業。由於早年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後來又隨京劇名家學戲,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與素養,從而投入兩岸交流的工作,挑起海基會的重擔,折衝樽俎,甘苦備嚐。第二部分為經世大戲,從接手改組台泥入手,談辜振甫如何從大地主出而扮演土地改革的代言人,為政府的土地改革大業踢出臨門一腳,並進而籌設證券交易所及中華證券與中國信託,引領「資本證券化、證券大眾化」的風潮,使台灣從農業社會開始轉進到工業社會。從大地主蛻變成企業家後,進一步以民間身分,在艱困的國際局勢下,為國家打出財經外交的一片天,參與國際勞工會議與國際商會,活躍於亞太區域經濟組織PBEC及PECC,最後成功爭取我國加入APEC並三次代表總統參與領袖會議。
吃點子的人:劉興欽傳
劉興欽,台灣國寶級的漫畫家。早期,他漫畫中的主角阿山哥與大嬸婆,陪伴許多人度過快樂童年;他的創意與發明,啟發許多人。如今,新竹內灣的再造更因為他的大力協助,而成為國內成功的文化鄉鎮。這是一本關於劉興欽,漫畫多、發明多、得獎多的國寶級人物的故事。一個生於日據戰時的農村子弟,小時後家困,為了想穿鞋,所以努力考上初中, 因為師專免費提供住宿與伙食,所以選擇師範學校;當上老師之後,因為微薄的薪水無法支付父親的醫療費用,於是開始拿起畫筆,沒想到漫畫的這條路,走的既開心又有成就。他從小有膽識,遇到事情會仔細推敲,安步當車的行事作風,讓他的人生像倒吃甘蔗一般,越來越甜美。有多少人可以在榮歸故里時,看到自己四十幾年前的作品重新復活,成了內灣的特色,並且影響一條鐵路起死回生,他的故事,深深令人感動。
海洋的國家-台灣運動先驅林永生傳
一個不義的體制,讓許許多多原本期待小家度日的平凡男女,只是表現出正常人性狀態之下應有的言行,只是為了實踐基本人權,就被送入黑牢,造成無數家庭的苦難。林永生與高儷珊兩人的患難故事不是特例,而是白色恐怖時期,無數政治受難者家庭的縮影……本書裡,有青年立志的奮鬥故事,有亂世兒女的血淚情懷,有白色恐怖的政治壓迫,有建國運動的兄弟情誼,有真情流露的抱憾和脆弱……林永生五十年的人生旅程,儼然一齣盪氣?腸的時代劇。在歷史的鍾鍊中,他為台灣新國家的誕生而無怨無悔……一個人,用一生,歷經時代的磨難,親情的抱憾,病魔的折騰,同志的摧殘,卻仍堅持見證人性的尊嚴,新國家的誕生……「海洋的國家」這本書、這首歌,正是林永生歷經時代而挑戰時代、了解人性而堅持人性的生命結晶用純全的心性超越腐敗和黑暗。
堅持-就會看見希望
這是一段真實故事,一段對生命永不放棄的歷程,一本讓你看了重燃生命熱忱的書。 本書作者秀芷原是一個從小被父母親捧在手心裡的寶,年紀輕輕,多才多藝。她會畫畫、寫文章、彈琴、規劃旅行行程兼帶團,更是伸展台上充滿自信的模特兒。但是一場毫無預警、眾人束手無策的怪病,讓正值雙十年華的她,雙腳失去知覺,再也無法站立。 從震驚、憤怒、失望、沮喪,到勇敢面對,秀芷周遭的家人親友從未放棄,秀芷自己也不放棄。本書即是秀芷回首這段旁人無法體會的路途,看看她如何從發病前的天之驕女,轉折到發病這五、六年來,所經歷的生命低潮。本書描述她自己的心理轉折,家人對她的關愛,旁人的眼光,感情的波折,以及最終的覺悟——想讓自己活得更有希望。 本書希望以秀芷的勇氣與經驗,為給更多人希望。 現在的秀芷是個積極開朗的三十歲美女,還參加伊甸基金會舉辦的第一屆輪椅美女比賽;也上了許多節目,以親身為例,鼓勵大家不要放棄人生。她也在各大專院校、機關團體擔任生命教育講師巡迴演講,幫助更多青年學子與面臨不幸之人。 由於這樣的熱忱,秀芷也獲得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所頒發的「熱愛生命獎章」。
不理會太陽的向日葵
前言:全新的開始大家好啊!我回來啦,經過了10天的住院,沒有機會跟大家問候,這幾天大家好不好啊?這次手術切除了肝臟的左葉,留下了30公分、L型的疤痕,聽說Lexus的車不錯,但我也不差,累積到現在早就超過百萬身價了喔!切除的肝臟經化驗後,證實為『膽管癌』,所以我又多了一個癌症,又多了一張重大傷病卡,不知道收集到兩張可以向健保局兌換什麼獎品?嘿嘿~嘿嘿。生命真是無常的一件事,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很多煩惱,工作上的、學業上的、愛情、婚姻……等等,而我最大的煩惱就是健康,因為我失去了健康,卻同時免除了工作、學業、愛情、婚姻等困擾。因為我不能上班、不能上學、愛我的人走了、沒人愛也不用煩惱結婚,你問我難過嗎?廢話~~我希望這一切都是一場夢!希望醒來以後,我是一個忙碌的實習老師,每天被學生折磨得團團轉,被主任罵、被別的老師欺負仍然高興的笑呵呵。我希望醒來以後,我有一雙飛毛腿,可以嘗試與風追逐的滋味。當然,人生不是一場夢,我知道,我很多的夢想並不會有實現的一天,在血淚交織中,我努力的爬起來,用力的以我微小的力量,讓我的生命發光發熱。我的氣色好得不得了,紅光滿面的,看起來實在不像癌症病人,更不像同時得了兩種癌症的病人,整天笑咪咪的,用我的美色騙取友誼,不要懷疑,尼姑也有美麗的,阿彌陀佛~嘻嘻。也許你正在為了一些事情煩惱,但願,在分享我的故事後,能更加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愛你們的子衿
聶魯達回憶錄-回首話滄桑
本書是智利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聶魯達晚年撰寫的一部自傳體回憶錄。本書未及定稿,詩人就不幸逝世,後由詩人之妻馬蒂爾德‧烏魯蒂亞和好友、委內瑞拉著名作家米格爾‧奧特羅‧席爾瓦共同整理,才得以問世。 全書分為《年輕的外省人》、《浪騝城市》、《燦爛的孤影》、《黑暗中的祖國》、《流亡始末》等十二章共122節,真實而詳盡地勾勒出詩人不平凡的一生。詩人早年生活在多雨的智利南部,成年後擔任外交官多年,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他流亡巴黎、投身西班牙內戰、赴前蘇聯考察等經歷,使他的創作和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曾於50年代和60年代初兩次訪問中國,和文學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本書是用富有詩意的散文語言寫成,書中還寫了不少作家和藝術家的軼聞趣事,讀來頗為引人入勝。
民進黨人在中國:扁呂的中國初體驗
出身新聞界.祖籍亦為閩省的作者.以親身的調查報導.論列了民進黨人的原鄉之情.也對河洛文化的演變.提出簡要的論述.作者的心願是.藉由民進黨人的大陸行腳.以及閩南回溯至河南的族群遷徙史.讀者將可對河洛文化的政治和歷史面向.有更寬廣的視野和見解
快讀台灣歷史人物(二)
歷史人物的故事,不同於一般以政治事件為主的歷史那麼生硬與遙遠,它多了一分人性,也更貼近讀者.因此,繼之後,玉山社再度邀請李筱峰教授,精選六十位在台灣史歷史上具有特殊表現的人物,編成(共二冊),希望藉由淺顯易懂的文字,豐富的圖像資料,呈現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提供給讀者另一個看待台灣歷史的角度
快讀台灣歷史人物(一)
歷史人物的故事,不同於一般以政治事件為主的歷史那麼生硬宇遙遠,它多了一分人性,也更貼近讀者.因此,既之後,玉山社再度邀請李筱峰教授,精選六十位在台灣歷史上具有特殊表現人物,編成,希望藉由淺顯易懂的文字,豐富的圖像資料,呈現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提供給讀者另一個看待台灣歷史的角度
天生棋才:張栩的故事
這不是一本講圍棋的書。這是一本見證的書,見證一個年輕人如何立定志向,以無畏的忍耐與專注走向目標!見證一個棋士,如何在殘酷的勝負世界,孤獨的登向顛峰! 這本書記載了張栩的親情、友情、愛情,也記載了他逐漸邁向顛峰的過程。從張栩七歲開始寫他,從他身上看到好多的故事。 張栩的故事告訴我們,邁向顛峰是沒有捷徑;張栩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決心夢想就可以成真;張栩的故事告訴我們,熱情是一切成功的開始;張栩的故事告訴我們,挫折是化了妝的成功;張栩的故事告訴我們,堅定目標是成功的地圖! 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說:『即使你有什麼偉大的稟賦,成功也不是你第一次召喚就會出現,除非經過再三努力,成功是不會降臨的。』 這就是現在要開始說的故事。
電信舵手
成大交通管理系畢業後,陳堯考進了電信局,從小職員做起。他的資質、運氣都很不錯,連續通過甲級特考與高考,一路升任至董事黨的高位,後為了對民營化釋股糾紛負責,提前退休下台。 四十年的電信資歷,陳堯這輩子只做過中華電信這份工作,《電信舵手》一書正是他的回憶錄,描述他四十年來電信工作的心路歷程,亦不啻是台灣的電信史。他曾主導三法通過,以及推動電信局改為公司,再走向民營化,這裡面他的經驗和構想非常多,尤其是擔任局長和董事長的這八年,正是電信建設走向高頻化、最活躍的時刻。中華電信第一顆衛星就是他發射的,要找一個完全了解台灣電信全貌的人,除了他之外,應該沒有第二個人了。 從這本回憶錄裡,可以看到台灣電信發展的每一步。
雷震家書
雷震,戰後臺灣政治/媒介史上最奇詭、最壯闊的一則傳奇。曾是蔣介石倚重的紅頂智囊,但在威權年代,堅持民主憲政,成為對抗國民黨黨國機器的報人與政治家。他創辦《自由中國》,鼓吹自由民主,並曾籌組「中國民主黨」,挑戰當時當權者所主導政策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最後被捕入獄,當時蔣介石總統甚至親自要求其刑期不可少於十年。 儘管人生際遇和政治生涯多舛多折,但雷震當年的主張,如今多已獲得時間驗證,一一實現。1960年雷震遭國民黨逮捕入獄後,曾寫下四百萬字《回憶錄》,卻為軍監沒收;1988年,政壇興起平反風,雷家成立雷案平反後援會,不久卻驚聞雷震在獄中寫就遭沒收的百萬字回憶錄,被軍方焚燬,所留下的雷震手稿,幾乎付諸闕如,所幸雷震在出獄後曾追溯部分回憶錄內容,才不致使後人無從追憶他極富歷史價值的一生。 十年牢獄,讓雷震錯過了心愛子女的成長,也無法在他們身邊指點人生道路、敦促他們努力向上,只能透過一紙紙家書,傳遞他對妻兒的關切與情感。《雷震家書》包含雷震獄中家書和雷震的家居照片,呈現雷震不為人知的生活面,及其作為人夫、人父的生命景觀。
拚命三郎:江丙坤的台灣經驗
江丙坤一出生,差點送人當養子! 這個貧農之子,28歲拿到第一屆國民黨中山獎學金,赴日留學。等到奉命回國擔任國貿局副局長時,已經50歲了。 回國後,江丙坤平均兩年升官一次,60歲接掌經濟部長。 擔任經建會主委時,曾經兩度參加APEC高峰會議,登上人生高峰。不過,江丙坤卻多次與行政院長一職擦肩而過…… 如今,他是立法院副院長、兼任國民黨副主席,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且看江丙坤一路打拚、成長的真實紀錄……
台灣女英雄陳翠玉(軟精)
就個人生命史而言,陳翠玉有許多非凡的「第一」足供後世典範。她先後留學日本聖路加女子專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波士頓大學,歷任日治下台灣總督府技正、台北保健館護理部主任,國民黨治下的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台大護校校長,籌設台大醫學院護理系,又奉聘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擔任護理行政顧問,長年派駐中南美的多明尼加、波多黎各等國。 退休後,又奮不顧身投入海外風起雲湧的台灣運動中,籌組婦女台灣民主運動組織,率先以實際行動讓美國政府在台美人美國護照上的出生地註記為Formosa,可謂是海外台灣正名運動的始祖與實踐先鋒。 但她英姿煥發、充滿自信的台灣歲月並敵不過國民黨政府的官場惡勢力,由於她是台灣人,所以不能當頭頭,即使當了頭頭,也要被千方百計拱下台;又由於她堅守台灣女性的尊嚴與骨氣,拒由政工系統牽線去當蔣介石的御用國際交際花,讓她在國府嚴密監控下足足遭軟禁三年。 更可嘆的是,她流亡海外二十多年,由於台灣事工,竟讓她從以往台灣護理界的當紅明星變成國民黨的眼中釘,名列返鄉黑名單,她鮭魚般迂迴環繞半個地球,千辛萬苦返抵國門,最後卻被醫死在台灣故土上。 有關她愛與勇氣、激勵與奉獻的一生,本書有感性寫實的記述。
老虎學:賴正鎰的強者商道
本書大致可以分成三個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可說是作者少年的奮鬥簡史。他敘述了一個鄉下孩子如何將草嶺打造成一個適合觀光旅遊的地方,一個高中的學生,獨立和當時可說是壟斷青年活動的救國團抗爭,以好的服務品質,以及更完善的活動企劃,創造了草嶺的商機,也踏出了他事業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則是再起涵碧樓的始末。投資房地產後的賴正鎰,一直以日月潭為他的主要目標,希望在當地能夠創造出首屈一指的觀光酒店,在經過一連串的波折與努力,終於因緣成熟,他實現了他的夢想,以十八億,以及他準確的眼光,從小培養的實力(包括企圖心、耐力、體力、意志、靈活的反應等等),打造出台灣的第一勝景,在他二十多年從商的歷史中,寫下了最燦爛的一頁。 第三部分傳達出了他的未來展望。他以商人的眼光和對商機的掌握,一再的為中部地方爭取利益,而另一方面,對自己的事業版圖他也沒有鬆懈,在往來大陸的每一次機會中,他也正一步步挪向大陸,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第一勝景,也將在大陸呈現。
舞動新天地
軍人家庭、沒有顯赫財力的唐家,為了協助愛女創業,唐媽媽決定賣掉僅有的房子,換來一百多萬元。「帶著全家的財產創業,我不能失敗,」唐雅君堅定而感動地說。十七年前,在同學的協助下,唐雅君開始了她的舞蹈事業──雅姿韻律世界,當時員工只有五個人。 唐雅君說,她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會」當老闆的,當年的她也和普通人一樣容易鑽牛角尖。碰到不如意的事,回到家還會難過的掉眼淚,但她後來終於想通了,那就是計較的結果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如把胸襟打開,學會包容,更多的機會也隨之而來了。 而現在的她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除了睡覺,她的腦子從不曾靜下來過。就因為不斷地想,不斷地修正,才使她的事業基礎愈來愈穩固,一步步邁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