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你是什麼派+台灣左翼紀事套書(BOOK+DVD拆封不可退)

藍博洲  著
南方家園 出版
2011/05/28 出版

◎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台灣左翼紀事 ( If I Have to Die 1000 Times - The Story of Taiwanese Left-Wing ):本片榮獲2008年第六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短片入選影片。DVD內容以聶魯達詩意的語言,刻畫台灣農民的思想啟蒙,流離兩岸的愛情與親情的纏綿,漂泊天涯的壯烈革命紀事!這是一部台灣人不能不看的史詩。五○年代的台灣左翼青年,曾用生命與鮮血護衛理想,寫下這個土地最令人動容的故事,本片描述台灣從日據時期以降的社會運動者,如何承襲抗日思想,到白色恐怖時期的故事。在資料闕漏、人物凋零的狀況下,導演另闢蹊徑,以內斂的戲劇手法,混合真實人物擲地有聲的生命證言,及聶魯達靈性的詩歌,在荒地上重新書寫一遍歷史。「父後七日」導演王育麟:「這個片子的企劃藍博洲先生,他在近十年前就與侯孝賢導演合作了《好男好女》、《我們為什麼不歌唱》,希望重現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左翼活動。藍博洲跟我許多朋友一樣,儘管不走政治與學術研究,在骨子裡卻始終有著不變的社會主義憧憬。拍攝前,我比往常更為焦慮,這次要到哪裡找人說故事?畫面又是哪裡?但當我們找到了石聰金先生之後,問題慢慢解決了。當年白色恐怖的氣氛,肅殺或溫暖,都漸漸浮現了。」◎《你是什麼派》:作者藍博洲自一九九九年,應《人間》總編陳映真先生之邀,著手研究調查二二八事件,自此便義無反顧走入台灣民眾史。本書透過與摯友的書信往返;閱讀中外文史書籍、影像(如: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台灣左翼紀事、《柏陽回憶錄》、《俄羅斯紀行》等……)心得;以及走訪西藏與台灣文學前輩的故鄉,反覆爬梳史料與經典,一磚一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更帶著深刻的反思與展望。知名導演侯孝賢曾這樣評價藍博洲的工作:「歷史就是要像藍博洲這般一旦咬住就不鬆口的大牛頭犬。凡記下的就存在,凡記下的是活口、是證人,不要以為可以篡改或抹殺,這不就是歷史之眼嗎?我無法想像,沒有這雙眼睛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透過影像與書籍,作者一磚一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更帶著深刻的反思與展望。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新生的國家

許世楷  著 、盧千惠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1/03/15 出版

與Made in China的中華民國或中國切割,從「事實上的國家」邁向「法理上的國家」,並成為聯合國的新進會員國,才是台灣的生存之道。前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與其夫人盧千惠,畢生從事台灣獨立、民主運動,反對任何以專制加諸於台灣人民的政權,早年在海外追求獨立與民主的過程,以及從二○○四年開始的駐日代表經驗,讓他們更加堅定台灣必須繼續維持獨立的狀態,才有國際生存的空間,而在面對國際間的詭譎,則只要堅持,就沒有什麼不可能;並提出「新生國家(Newborn State)理論」。本書希望將這些經驗與見解,提供給具獨立思考能力的台灣人參考,共同維護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本書特色1. 從畢生經歷出發,以實例驗證台灣的獨立地位與國際空間,必須自己努力維護與爭取,絲毫不能懈怠、休兵。2. 文字溫暖動人,以深厚的法政涵養,娓娓說理,極具說服力。

9 特價2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 Formosa in Fiction(中英對照)

魏樂富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1/03/15 出版

名字代表什麼呢?其實相當多,當然,它具有的意義還更多:一個名字剪輯一段節奏、運送一個聲音、傳達一種個性。聽聽看,假如你能聽得出「Formosa」悅耳的聲響,唱出第一個音節,把「Fo-」當成弱上拍,稍微滾動「r」音,然後逗留在「-mo-」?的「o」音上,好似你永遠不想離開這可愛的島嶼,再小心翼翼地吐出「-sa」音。你將承認,我希望,這個島嶼要是換了個名字,聞起來可不會依然芳香……——本書〈前言〉名字代表什麼呢?從十六世紀開始,許多歐洲出版品中出現了「福爾摩沙」(Formosa)這個詞彙,它,代表的是一個真實存在?是一段奇異大膽的冒險旅程?還是……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作品,描繪出一幅西方式的「福爾摩沙想像」。有真實的所見所聞,更多的是無盡的幻想。這樣的「福爾摩沙想像」,並非僅是遙遠西方人的專利;在東方,即使到了十八世紀,這塊土地對於大清王朝的人來說,也仍是一個充滿奇異的神秘世界。 即使今天,資訊發達早已千萬倍於三百年前,但,不斷出現在我們周遭的「福爾摩沙」一詞,所代表的,又真的是「真實」的福爾摩沙嗎?作者以一位長年居住在台灣的西方人角度,綜合大量東西方文獻資料,用音樂般的律動,帶領讀者一窺「福爾摩沙」的虛虛實實。Did you know that Robinson Crusoe visited Formosa? Did you know that some Formosans have tails? Did you know that Formosans burn 20000 hearts of young male children?This journey through the history of Formosa/Taiwan cuts a rather willful path through the wilderness of the bizarre, the audacious, the invented. Not everything, of course, is invented. Headhunters did cut heads and that human flesh was eaten is a fact.本書特點拋開枯燥無味的歷史爭論,用詼諧的語調與琴鍵的旋律,重新認識甚麼叫作「福爾摩沙」。以中英對照的排版方式呈現,讓您不只學習歷史,更是您充實英文知識的最佳讀物。一本充滿幻想,卻滿載歷史的福爾摩沙「故事」。不只適合國人閱讀,也是贈送外國朋友、推展國民外交的最佳伴手禮。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陳再得的台灣歌仔

晨星 出版
2011/02/15 出版

小弟住在彰化縣 芳苑鄉內新生村再得做人真平凡 教育程度並無高不過記性還甭醜 先輩若講給我知我就記在腦海內 必要時陣超出來芳苑鄉內的代誌 收集資料編歌詩這有歷史的意義 聽完大家便知機……──陳再得〈沙山追想曲〉往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符碼;今天,人文彰化見證半線風華。「歌仔仙」陳再得(1929~2005),出生於彰化縣芳苑鄉,一生喜好編創閩南語歌仔,現存作品二十六首,凡六萬餘言,內容包羅萬象。透過陳再得的歌仔,可看到全台地名由來以及芳苑鄰近的寺廟沿革、神明傳說,發現當地特產「七耳蚵」的神奇來歷,以及「二林蔗農事件」和「二林奇案」。陳再得的歌仔都是以寫實的筆觸表達對台灣社會現實生活的直接關懷,其中不乏對社會動向的即時反應(如編寫〈台灣集集大地動〉)。這些被陳再得取材並運用的傳說,正是深入探究彰化地方傳說多元面貌的寶貴線索。本書特色完整收錄陳再得的台灣歌仔。陳再得對台灣歷史及地名探源之深入,值得研究與重視。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增訂新版】

李壬癸  著
前衛 出版
2011/01/01 出版

考古學大師張光直說: 「在看到這本書之前,我沒有想到李壬癸先生的學問內容竟是這樣的廣博。但略一沈思,即可恍然:我是將語言學放在一個非常狹窄的軌道里思維的。實際上,現代的語言學和其他的學科一樣,已經是越來越廣,兼容并包,而且很富有哲學性的一門學問了。」 誠如上述評論,本書超脫傳統語言學的範疇,以嚴謹細緻的語言學研究為根基,廣納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引領讀者深入探索偉大的航海民族 ──南島民族的神秘世界。當前分佈在太平洋、印度洋無數島嶼與半島上二億多人口的南島民族,其最初的原居地在哪裡?語言學如何還原此一謎樣民族的史前文化:他們吃什麼,住在什麼地方,如何治病,懂得編織與製陶嗎?國際學界經過多年抽絲剝繭,如何一步一步將南島民族最可能的發源地定位在台灣?但台灣若真的是起源地,為何在台灣南島民族(平埔族及高山族)的語言中找不到舟船及航海的詞彙?數千年來,台灣島上各族群的勢力範圍經歷過幾番消長?不同族群的親疏關係為何?他們有過怎樣的遷徙與擴散?哪些族群最早突破中央山脈的重重阻隔,勇闖後山新天地?台灣原住民普遍流傳矮黑人傳說,各族對矮黑人的稱呼不同,不像是古南島文化的既定成分,暗示著台灣曾經有過矮黑人?台灣南島語言具有哪些獨特現象,讓它從漢人眼中的啁啾鳥語,跨進學術研究的殿堂,進而被公認為舉世無雙的瑰寶?這些引人遐思的提問,過去根本無從切入,如今透過中研院院士李壬癸的精采研究,我們終能克服「台灣固無史也」的殘念,一同神遊台灣南島民族走過的奇幻旅程!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閱讀鄉土散文

余崇生編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1/01/01 出版

在多元文化的發展聲浪中,台灣鄉土文學開始受到大家的關心,找回台灣往日的點點滴滴,從賴和、郭水潭、鍾理和、張我軍、郭楓、施翠峰、鍾鐵民、吳晟、徐仁修、林文義……等,推展開來,細讀著選集,猶如走入多姿多采的花圃……。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建國論

姚嘉文  著
前衛 出版
2010/08/27 出版

  世上各洲大陸附近的較大島嶼,總是與各洲大陸間存在複雜的歷史糾葛,例如北美洲大陸東南的「古巴」、南美洲大陸東南的「福克蘭群島」、非洲大陸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印度次大陸東南的「錫蘭」,以及澳洲大陸東南的「紐西蘭」等。這些海島,雖然位於大陸的邊緣,即使有大量來自大陸的移民,其命運卻是屬於海洋,注定要發展出與大陸不同的文化與社會。這點,完全適用於亞洲大陸東南的台灣。  本書站在全球地緣政治的高度,精要地敘述歷代各國分合的歷史演變,然後以此為架構,析論近百年來「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各種理論、組織與活動,從日治時代最初的「六三法案撤廢運動」、林獻堂的「台灣議會設置運動」、蔣渭水的「台灣民眾黨」,到戰後廖文毅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海外的「台灣獨立聯盟」及島內的「民主進步黨」等,說明這些運動團體如何在當時的國際情勢及島內生態下進行政治思考,後續接棒者又如何一步步朝更切合台灣人利益的方向修正改進。  釋迦牟尼說,只要一個國家的人民團結,經常舉行國會,沒有專制、不公平的法律,允許信仰自由,又尊重婦女、敬老愛賢,那麼,他們是無法被征服的。釋迦的智慧,恰與本書的結論若合符節:以台灣的地理位置、當前國際形勢的發展,只要我們循著正確的理論行動,台灣建國必定成功!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

陳惠齡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0/04/01 出版

九○年代以降不管是描寫「鄉土體驗」或描寫「鄉土意義」的文學作品,均可說明「鄉土」書寫與「鄉土」語境的嬗變攸關。本書名之為「新鄉土」,除了是從「線性時間」的概念而發,也就其來自時空結構背景下的「書寫新貌」而定義,藉此概括九○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總體現象。全書的論述重點,在於探勘新鄉土於承續與衍異中的書寫新貌,因此,「鄉土」不僅將成為本書的研究對象,也將作為一個新的理論視角,嵌入台灣文學史之中,藉資考察作家所含藏視野與策略的書寫現象。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血統:25項歷史證據,揭開台灣人身世之謎!

沈建德  著
前衛 出版
2009/12/30 出版

揭開台灣人身世之謎!台灣民間有謂: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也就是說,台灣人血統絕大多數都是「番仔」後代,可是為什麼台灣人都以「漢人」自居,有些人更認為自己是如假包換的「中原純種」?此乃歷史的無奈兼且台灣人本身的劣根性有以致之!事實上所謂的唐山公不會很多,因為清廷視台灣為作亂之地,嚴禁中國人渡海來台,即使唐山羅漢腳甘冒生命危險犯難強渡,過黑水溝也是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就算上了岸,瘧疾、瘴癘也是漢種天敵,十來九病,十病九死,何況台灣原住民習對入侵者出草,每年有千顆人頭落地,閩客究竟有多少腦袋膽敢前來?而「純種漢根」的一條鞭到底如何生機旺盛,焉能傳種繁衍子孫?原因無他,唐山公必娶台灣平埔媽以安身立命。但即使如此,直到1895年,這些混血者後代仍只佔台灣總人口的10%,其餘90%都還是純種原住民血統,可是這些純種原住民為什麼又都自稱是「漢人」呢?因為滿清政府對台灣執行化生番為熟番,化熟番為漢人的漢化政策,編番為民,全面賜漢姓,改本籍為閩粵,又牽強附會亂造族譜,如此,「漢化番」變「來台祖」,台灣人徹徹底底被改頭換面,其後代又集體背祖忘宗,全部變成了假漢人。台灣人依然原就在,只是忘了我是誰?本書提出25項歷史統計證據,告訴你台灣人真正血統的真相,替台灣人尋出正確血緣關係,甚至可以具體指出閣下您原來究竟是平埔族、高山族那一族那一社的後代,別再認賊作父、拜錯祖公!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台灣國家定位論壇

前衛 出版
2009/12/30 出版

獨派言論界大會師,論辯台灣獨立的共識與歧異,探討建國之路的理論與實踐 馬政府上台後,台灣加速靠攏中國,加上獨派陣營內部存在不少歧見,無法形成有效的抗衡力量,母親台灣正瀕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有感於此,台灣教授協會乃邀集代表性學者,召開這場「台灣國家定位論壇」。與會學者均是一時之選,並幾乎涵蓋了台獨言論界的所有光譜,從主張「台灣已經獨立」,到堅持「台灣尚未獨立」…… 在這場近年來水準最高的獨派大會中,分別由薛化元教授、陳儀深教授、蔡丁貴教授主持「台灣地位歸屬」、「台灣現狀」與「台灣如何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或正常國家」等三大議題,諸位學者一方面提出精心準備的論述,一方面也進行相互詰問的即席對談,言詞交鋒精采,隨處可見重要的觀點與洞見。 在危急的時刻,這群台灣意識強烈的知識份子有志一同地聚首懇談,不僅進一步澄清了獨立理論的共識與歧異,也對如何建立魂牽夢縈的台灣國有了更深的體悟。本書收錄了這場精彩對談的完整紀實,以及當天發表的十篇書面報告。此刻的出版問世,除了用來紀念這場重要會議,戮力讓這份重要文獻永久流傳外,也讓具有台灣心的讀者能一窺當前台獨理論的多樣面貌,並自行判斷:你究竟是屬於哪一派的台獨份子? 作者簡介 王雲程先生 獨立研究者,東吳大學政治系,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著有:《佔領與流亡---台灣主權地位之兩面性》、《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上、下)。部落格:雲程的雙魚鏡(tw.myblog.yahoo.com/hoon-ting) 李鴻禧名譽教授 台灣嘉義市人,生於一九三七年。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赴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法政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師事蘆部信喜教授專攻憲法與人權。一九七○年代初年,回台大法律系所教授憲法約三十年,著作繁多。現為台大名譽教授。 沈建德博士 1947年出生於屏東市,1970年中興大學會計統計系畢業。留美企管碩士(1981)、博士(1989),受業於策略管理鼻祖安索夫(H. Igor Ansoff)。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兼任副教授。目前專職自費研究台灣血統及台灣主權,出書大小10本,大掛圖4幅。現為台灣國臨時政府總召集人。 林成蔚主任 學歷:美國加州西世界學院學士、日本東京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日本東京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經歷:日本北海道大學講師、台北駐日文化經濟代表處代表室主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 姚嘉文教授 主要經歷 : 台灣國家聯盟總召集人(2008.5~) 考試院院長(2002.9.1.~2008.8.31) 總統府資政(2000.5.20.~2002.8.31) 國立清華大學兼任副教授 (1997.8.~) 國立海洋大學兼任副教授 (2002.9.~) 私立輔仁大學兼任副教授 (2003.2.~) 許世楷博士 1934年出生於彰化市。57年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61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碩士,68年東京大學法學博士。87-91年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總本部主席。95年津田塾大學名譽教授。2004-8年駐日本代表。 許慶雄教授 1948年生於台灣高雄市,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學院政治系,赴日本近畿大學專攻憲法、國際法,取得法學博士學位。1986年回台灣任教淡江大學國際學院日本研究所擔任副教授兼所長職務。1990年12月參與創立台灣教授協會,並擔任法律政治組召集人職務。現任淡江大學國際學院亞洲研究所教授。 陳茂雄教授 台灣屏東人,中山大學電機研究所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台灣教授協會會員。八○年代開始參加反對運動,建國黨創黨九人小組成員之一,曾任中山大學總務長、考試院考試委員。著有烏卒子食過河、俯仰斯土、百合家國、民主與司法尊嚴、透視台灣 展望未來、剖析台灣現象、俯瞰台灣事與人、台灣社會解剖學、分裂的台灣、一個中國 兩個台灣。E-Mail: c3709010@ms59.hinet.net 陳隆志博士 一九三五年出生於台南縣麻豆鎮。台南一中第一名畢業保送台灣大學法律系,台灣大學法律系第一名畢業。一九六○年八月到美國留學,四年內先後得到西北大學的法學碩士(1961)及耶魯大學的法學碩士(1962)與法學博士(1964)。現任: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紐約法學院法學教授,耶魯法學院資深研究學者,國際人權聯盟理事,美國政策科學中心董事,美國比較法學會理事,美國法律編撰學會會員;新世紀智庫論壇的發行人兼總編輯,以及新世紀智庫叢書系列總策畫。名列世界名人錄。 陳儀深教授 1954年生,台灣雲林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1987)。 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台灣教授協會會長(2009) 研究領域:近代中國政治思潮、戰後台灣政治史、二二八事件專題、政教關係 劉重義博士 台南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數學博士。曾擔任台灣獨立聯盟美國本部副主席兼任宣傳部長,出版包括第一本台灣留美學生運動史《風起雲湧》。2005年回台服務,2006年10月與李逢春博士共同出版《革命運動研究》。2007年加入台灣教授協會任秘書長,並推動「台灣國民會議」做為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組織的聯合陣線。 薛化元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現職: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政治大學人權史中心主任 經歷: 政治大學歷史系主任、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政治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國家政策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員

9 特價28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臺灣國家之道(增訂新版)

張燦鍙  著
前衛 出版
2009/11/12 出版

在台灣政界人物中,能從深層文化面對國家品格塑造、公民社會改造、人民素質提昇做全盤思考,並能親為撰述闡揚的,除了前總統李登輝之外,張燦鍙大概就是極少數中的一位了。張燦鍙,人稱永遠的台獨主席,總是單槍匹馬走在獨立建國的最前沿,為台灣的國家之道披荊斬棘,歷四十餘年不改其志。在海外時代,台灣獨立運動的推展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即使身列國府頭號政治通緝要犯,他全然置身度外,日思夜想的盡是台灣當前的處境,以及建國之路怎麼走?做為台灣獨立聯盟的頭頭,他不僅在政治行動上挑戰國民黨政權,更在思想上提出取而代之的國家願景,本書所收錄1983年的〈台灣建國藍圖:建設東方瑞士〉一文,便是反對陣營中傳誦最廣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國民黨政權終於承受不住內外衝擊而解嚴,在風起雲湧的各式訴求中,張燦鍙於美國國務院所發表的演講,無疑是當中最響的一聲春雷,他堅定地說出「台灣就是台灣」,將台灣人民期待獨立、自主的聲音,轟轟烈烈地帶進了美國外交最高的決策機構──國務院,進而影響了美國日後的對台政策,〈台灣:舊的神話和新的現實〉便是這場重要演說的紀實。1991年底,張燦鍙闖關回台,重新融入他摯愛的台灣本土,並且翻滾於無常變動的台灣政治生態中。十多年的近身體驗、觀察,讓他透徹看出台灣新社會存在兩道深層的裂痕。一是台灣政治文化之畸路發展,大小政客們執迷於中國式的鬥爭邏輯,並未真正體會「理性、尊重、包容」的西式民主精神,「台灣主權及國家品格」及「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等兩部的文章,便是這位「大台獨家」冷靜所指出的藍綠政策差異,以及雙方選民普遍的迷思,希望大家能認清彼此之間仍有很大的共識,以消弭被刻意虛構的分裂對立。台灣社會的另一裂痕,則是自1920年代蔣渭水醫師開出〈臨床講義〉以來,即被維新志士們高聲詬病的文化問題。在〈文化:台灣問題的根源〉一文中,張燦鍙澈底檢視台灣的既有文化及昇華之道,呼籲國人正視社會人格的內在修為、國民文化內涵的建構等議題,提出台灣新文化與新價值觀的真知卓見,期待深切塑造台灣的國家品格,以之來衝決獨立建國的最後瓶頸,建立一個兼具正義公民社會與優質人文素養的先進國度。張燦鍙是個現實派的理想主義者,也是個理想派的務實主義者,不管他的理想之夢與肺腑之言是否切中台灣人的心坎,重要的是,他確實這麼做了,而且謙卑地身體力行著。本書所精選的數篇文章,不僅記錄了台灣邁向國家之道的種種困境與諍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

柳書琴  著
聯經 出版
2009/05/13 出版

1933年成立的「台灣藝術研究會」及其機關誌《福爾摩沙》,匯育許多優秀作家,堪稱台灣日語作家最重要的文學搖籃。在東京以留學生為主的這股台灣文學運動,追溯其源頭可上溯到1920年代初期,謝春木、王白淵等人為代表人物。他們以反殖鬥爭為標的,有意無意播下的文學種子,在《福爾摩沙》時期首次吐露文學的蓓蕾,到「文聯東京支部」時期在跨域文化運動中盛開,其充滿能動性的文藝精神一直延續到文化控制嚴峻的戰爭時期。本書以獻身累積文學史重述基礎工程之一粒砂土自許,企圖從旅日作家的精神系譜、跨國左翼文藝活動之交流、戰時體制下的國族寓言、戰後初期的忠義自問等細部歷史,考究《福爾摩沙》系列作家發展蛻變的一鱗半爪,藉此為本土文化知識化的繁複工程投注一份心力。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好山好水.彰化自然地理

楊貴三  著 、范舜侑  著
晨星 出版
2009/01/08 出版

往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符碼;今天,人文彰化見證半線風華。台灣海峽伸出大肚和濁水兩條水臂,兩個掌心相對撫著八卦山脈,圈起一圈無可替代的等腰三角形,這西海岸綿延的海岸線上最亮耀的一塊三角形,像極了縣治裡那著名的大佛,更像一顆天造地設飽滿肥厚的粽子。──黃肇陽〈海風下的如粽之縣〉攤開台灣地圖,彰化縣在行政區上的位置,西濱台灣海峽,東倚八卦台地,南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以大肚溪與台中縣為鄰。地理形狀像一等腰三角形,在台灣本島各縣中面積最小,但是平原比率卻是最大,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本書以彰化縣地質、地形、氣候、水文、土壤、天然災害等六大特色著墨,勾勒出彰化縣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中一台:台灣自救宣言44周年紀念文集

玉山社 出版
2008/09/18 出版

  二○○八年八月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在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舉辦「台灣人民自救宣言」特展,呈現44年前要求世界承認「一中一台」,並且以新會員國身分加入聯合國等主張。本書亦針對此一主題,集結了數篇口述歷史及相關論文編輯成冊,期望繼續發掘前輩們為台灣奮鬥的歷史,並且推廣給更多台灣人知悉。  本書分成兩個部分。上半部的口述歷史包括了謝聰敏、(謝聰敏的妹妹)謝秀美、(魏廷朝的妻兒)張慶惠與魏新奇的口述訪問,見證台灣白色恐怖的年代;下半部由三篇論文組成,分別藉由各種檔案資料,探討彭明敏案發生及逃出台灣之後的相關研究。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戀上笠島舊味《金門縣烈嶼鄉文化館》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8/22 出版

踩著舒適的步伐前往烈嶼文化館,一路上,少不了戰爭時期的碉堡印記、以及鼓舞士氣的精神標語,但我卻被那整片的高梁田景象給吸引住了,於是,緩下腳步,用力的深呼吸,就想試試這高梁穗的味道,究竟醉不醉人? 來到了烈嶼鄉文化館,在門口迎接訪客的是一隻造型可愛的小風獅,而那紅色磚瓦所堆砌的入口意象,閩式建築所用的原料與素材,而刻意以馬背山牆的外觀造型,線條滑順的單弧狀,精準展現在地的建築語彙,呈現出一種古樸的生活美學。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通往天堂之鑰《桃園縣基國派老教堂文化館》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8/22 出版

在桃園縣復興鄉三民村的新教堂前方不遠的地方,有一座被歲月沖刷得十分老舊的石頭建造式的老教堂,很多年輕人不知道它的故事,不過那是部落裡的教會、牧師、耆老共同擁有的一段回憶。將近50年前,復興鄉的泰雅族部落居民從蝙蝠洞的河床上搬起一塊塊的笨重石頭,一一堆砌起這座美麗的教堂........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海的永恆演奏《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8/22 出版

如果這棟與基隆海洋發展密不可分的歷史建築物,已經成為這幾代基隆人共同記憶的話,那麼我們就有必要藉著它的力量將海洋文化教育的種子灑下,讓喜歡「海洋、親近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精神在每個基隆人心中慢慢發芽。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再見魯莽書生《雲林縣宜梧地方文化館》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8/22 出版

沿著西濱公路,一路上鹹鹹的海風輕撫著,來到了臺灣的至西之地,李萬居先生的故鄉。這裡沒有過度開發的高樓大廈、也沒有門水馬龍的塞車景況,入村道路的兩側,美麗的?梧樹挺立著,傳統的閩式建築、佐著狹窄、彎曲的巷弄,一切彷彿靜止在那百年前,有個青年人立誓要解救全臺灣360萬人…。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珍愛候鳥樂園《宜蘭縣無尾港水鳥保護區》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8/22 出版

宜蘭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是我國第3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佔地101.96公頃,鳥類學家全年所紀錄的鳥種約有176種(1993年),同時也是北臺灣兩大雁鴨度冬區之一,其生物優異性勝過生物多樣性,無論在生物的特殊和稀有度方面,都彰顯了它的可貴。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常民生活重現《臺中市臺灣民俗文物館》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8/22 出版

臺灣民俗文物館坐落在「臺中市民俗公園」裡,是第一座為了讓下一代飲水思源,了解祖先的生活而興建的民俗公園。園區規劃為閩南式建築,以樓閣庭園造景為主,其中收藏陳設民俗文物並配合習俗節慶舉辦動態的民俗系列活動。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在地十字衍義<新竹縣老湖口天主堂>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7/08 出版

為全臺灣第一個開放出來的天主堂,因文建會在推行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企盼透過老建築與文物的保留,讓老街有機會能重新發展。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愛戀松濤洄瀾<花蓮縣松園別館>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7/08 出版

松園雖未有典藏品,但其特點在於它的大片松林和具歷史意義的建築,讓我們一同欣賞這裡的鎮館之寶-松與屋。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深山杏林春暖<南投縣偏遠醫療宣教歷史見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7/08 出版

本館內有豐富的館藏,有許多老員工踴躍提供自己珍愛的收藏,有早期的文件資料、老照片、醫療器材,和就讀埔基護校的學生服及護士服。為全臺灣首座見證百年偏遠醫療歷史的重要展覽館。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典藏戲偶之家<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7/08 出版

博物館有著歷史建築創意再造的優雅,樓分為四層,是一個開放性的自由空間,一推開玻璃大門,看見橘紅色的牆壁,右邊櫃上陳列著許多佈滿歲月痕跡的老戲偶,那是特展櫥窗,展示中國廣本仗頭戲偶。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吟詠菊島史話<澎湖開拓館>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7/08 出版

本館依室內格局分為8個展區,每間展區皆有小牌標示其原屬何種空間運用,從中亦能使遊客受到建築本身由首長官邸轉換為澎湖開拓館的變遷,不由得的對眼前景物有了更多的想像。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思懷諸羅古今<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文建會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8/07/08 出版

本館共分為8個(城區發展、教育發展、產業發展、重要史事、嘉義名人、宗教與民俗、古蹟與建築、公園發展)展示區,展示有關嘉義的人文史事,以過去與現在時光交錯之方式,呈現各自的風華,藉以激發民眾愛家愛鄉的情懷。

特價15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台灣建國《和台灣人共同走過的四十七年》

宗像隆幸  著
前衛 出版
2008/05/01 出版

如果台灣獨立史的篇幅僅容提及一個日本人,那個名字就是宗像隆幸。 論功勞、論苦勞、論資歷、論輩分,宗像皆可列名「台獨大老WHO’s WHO」。從協助在日台灣人對抗蔣政權的遣返要求、加入王育德創立的《台灣青年》、營救被監禁的彭明敏、串連世界各地的台獨組織、為台灣島內的反對運動注入一波波的支援,到解嚴後撮合「日本唯一國士」與李登輝會晤、為正名制憲運動獻「冊」,眾多關鍵的歷史場合都有他的身影。 現在,這位傳奇人物終於下筆了,非凡的獨立歲月躍然紙上,再次動盪光采:故事是從1959年的東京開始的,一個神往古代希臘為爭取自由而與超級大國波斯作戰的日本大學生,遇見來自台灣的留學生許世楷……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青年.看未來:阮銘老師的5個營養學

阮銘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8/03/30 出版

向青年,學習未來;讓台灣,擁抱希望!當前朝的遺老遺少、懷抱舊思維的人,仍霸佔著台灣的政治舞台,被稱為「新世代」的年輕人,如何看待台灣?如何憧憬台灣的未來?二○○六年《時代》雜誌選出每一個活躍在Web2.0平台的「你」作為改變世界的風雲人物。活躍在Web2.0的台灣年輕人,也將會是改變台灣未來的重要力量。為了讓台灣人聽到新的聲音,為了讓台灣邁向幸福的未來阮銘老師與一群馳騁在Web2.0平台上的一代新人,展開五場名為「台灣的未來」的精彩對談。本書集結這五場對談的內容,希望讓年輕人能取得發言位置,進而爆發出無盡的生命力與創新力,不僅能夠改變台灣,更改變「改變台灣的方式」。對話主題:第一場 我是誰?從身分認同到國家認同第二場 台灣的未來掌握在青年們的手中第三場 改造台灣未來藍圖-經濟、教育、環保議題第四場 讓世界看見台灣第五場 二○○八總統大選對台灣未來的意義與影響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起造文化家園<向陽文化評論集>

向陽  著
前衛 出版
2008/03/28 出版

《起造文化家園》是著名詩人、評論家向陽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文化發展議題的論述文集。作為一個台灣作家,向陽以台語詩的寫作於一九七○年代崛起於文壇,迄今仍創作不懈;作為一個文化評論家,他自一九七九年與友人創辦《陽光小集》迄今,一直戮力於台灣新文化的重建論述;作為一個台灣文學研究者,他已發表近五十篇學術論文,為台灣研究的深化付出心力。 本書分為「文化」、「教育」、「媒體」三輯,輯錄向陽近五年來針對這三大領域現象的析論。其中特別對於弱勢族群文化、台灣文學與語言教育,以及當前倒錯傾斜的媒體問題,多有深刻議論。其中甚多論述甫一發表,即獲迴響,或成為政府決策參考,或在網路中被網友轉引、轉載,足見其論點和論述影響力。 本書所收,都是向陽在台灣本土報業所撰專文,部分以社論發表、部分係專欄文稿,與向陽所著另書《守護民主台灣》為同時期作品,兩書合讀,更可見出一個台灣知識分子的寬闊胸襟與前瞻視野。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的祈禱<一個神學教授看台灣的歷史命

宋泉盛  著
前衛 出版
2008/03/28 出版

2008年,台灣歷史的關鍵時刻,宋泉盛教授呈給台灣人民這本書。他讚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神在台灣社會的公義出聲,也檢討其差強人意的地方。他也描繪一個假冒偽善的人。這個人言行不一、舉止不磊落,總是給人成竹在胸、笑裡藏刀、作賊心虛的印象,不能做一個政治人物的典範。更重要的是,他很可能帶給台灣重大的災難,使台灣人民陷入專制獨裁的共產統治而不能自拔。到那時候,台灣人民悔之已晚了。宋教授亦向李登輝前總統、執政黨政府高層要員,發出肺腑之言,希望他們不要再固執己見,「顧大局、挺台灣」,幫助台灣走向光明的未來。全書透徹而坦率,呈現一個宗教信徒為台灣誠懇祈禱的風格。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的園林宅第(更新版)

張運宗  著
遠足文化 出版
2008/02/29 出版

本書跳脫傳統描繪建築的方式,依照台灣由南至北的開發過程,循序介紹台南德聚堂、夢蝶園、屏東佳冬蕭宅、彰化鹿港八郊、台中筱雲山莊、霧峰林家、新竹開台進士第、桃園范姜五宅、台北老師府、板橋林家、宜蘭吳沙大厝……等台灣著名的園林與宅第共二十九處,就其建築之美、歷史背景與創建者之家族發展背景一一細說,讓讀者得以捧讀,並進而攜以巡禮各園宅,作為回溯台灣史之引道。本書特色  介紹台灣古厝的書籍何其多,然多以建築為著眼點。但房子不是死的,它是和人有強烈互動而出現的產物,代表的是家族和土地之間的變遷、發展歷史。本書跳脫傳統對建築的描繪方式,切進人文的感動,深具內涵。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故事說金門(附CD)

許維民  著
幼獅文化 出版
2008/01/09 出版

適讀年齡:國小中年級以上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引領孩子進入想傳達的寓意,包括鄉土意識的養成、古聖先賢的見賢思齊,增進閱讀文字的樂趣,並吸收其中的精華,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在軍管時代,金門給人的印象是很陽剛的,因為它是前線戰地,有許多草綠服的阿兵哥駐守在山岡海邊,夜晚漆黑的天空,不時會有砲彈,突然飛濺出一道亮紅的弧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許多管制,整座金門給人紀律森嚴,難越雷池的感覺。但金門由於軍管,不能過度開發,也因此少受工業污染,生態環境保存自然,成為一座讓人驚艷的「海上公園」。其實金門是一個有歷史的地方,有許多口傳或文字記錄的鄉土故事,那是先民生活經驗和智慧奮鬥的累積,本書希望透過兒童文學的筆觸,選擇八篇代表性的故事,讓青少年認識金門這座美麗島嶼,讓青少年插上一雙穿越時空的翅膀,暫時脫離現代,飛到過去,體驗一下金門先人的生活故事,勾起他們對金門的嚮往與興趣,甚至有所感動,我們不希望有說教的文意夾雜其中,我們要讓小讀者在不經意間,認識金門、擁抱金門。

9 特價35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儒家美學的躬行者:向明詩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萬卷樓 出版
2007/12/01 出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終戰事務處理資料集

臺灣古籍 出版
2007/05/01 出版

台灣戰後史(一九四五-一九五○)是一個「複雜」、「混亂」、「悲情」、「爭議」、「影響深遠」的時代。為避免主觀與情緒性的論述,為免淪於意識型態的宣傳,唯有立足於堅實的史料考證與研究上,才能真正的重新建構過去的歷史。本書史料之出版即是基於此一信念。 & 為重現「一手史料」的真實原貌,避免修史毀史之譏,本書是以史料原樣原貌重現,以提供研究者直接與古人對話的歷史氣氛,進而了解自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至一九四六年日人撤退為止,這段時間日本政府有關台灣的終戰事務處理與軍政權轉移的詳細過程,同時也包含了當時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的變化。

95 特價42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紅毛港文化故事

李億勳  著
晨星 出版
2007/03/12 出版

從潟湖、拆船碼頭到海埔新生地,甚至遷村,紅毛港在港都蛻變的歷程裡,有著不可磨滅的痕跡與功績。 人與土地是親密的,在紅毛港也是,特殊的聚落生活以及漁村文化,是珍貴的文化資產,紅毛港人與海共存,生生不息的氣力,從沒消失過,這種精神不屬於現代也不前衛,但 充滿了文化價值。

9 特價16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台灣人地關係初探

林季嫻  著
前衛 出版
2007/02/01 出版

四百年來,台灣經歷五、六個外來政權的快速更替,迫令台灣人欠缺機會瞭解自己的土地歷史,加上百年來西方資本經濟的人本思想,和傳統漢文化的諸多觀念,導致台灣人逐漸形塑一種影響深遠的獨特性格,並且長久以來無法孕育自己的土地倫理與主體文化。過去的外來政權,從來將台灣視為短期的資源獲取對象,尤其1945年後,整個經濟發展歷程,幾近是建立於對底部階層(人民、土地)的剝削關係,以及不平等的假性成熟之上。這種政治經濟的體質,在人與土地之間,發展出急遽的關係變化,使台灣人難以自台灣土地,自然形成如同西方社會透過對人類行為自省的土地倫理。本書係以台灣自然資源開拓及政經發展歷史為背景,切入台灣人地關係之核心,探討台灣人的土地認同、土地情感、土地倫理等,在經過政權變換和經濟開發後,對土地(自然)的價值思惟之結構性變化與現象,並以陳玉?教授的個人經驗為例,釐析台灣人地關係未來朝向正面發展的新可能。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世界的台灣

呂秀蓮  著
印刻 出版
2007/01/30 出版

在二十一世紀的新公民社會,無論政黨主張為何,每個台灣新公民都有權利,更有義務跳脫思想窠臼,突破政治盲點,正確了解台灣的歷史,徹底釐清國家認同的迷思,並用全球化的寬廣視野來營建台灣的未來。 --呂秀蓮 此為副總統呂秀蓮建構台灣史觀的作品。 第一部分「從台灣看台灣」 時序自古早台灣、荷鄭、滿清時期,到日治、國民黨來台期間,申論台灣這片土地與人民的歷史根由,與現今台灣的民主發展。 第二部分「從世界看台灣」 則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綜觀台海局勢與美國的兩岸政策演變,為本書非常重要的整理:將世界各國對台灣國際地位的看法、曾議訂的條約規程與決定性的歷史事件,逐一詳述。 第三部分「誰的台灣」 闡釋台灣與中國、日本、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的互動關係,直接由國際法理分析台灣前途的動態。第四部分總結呂秀蓮的海洋台灣主張,及她對於台灣的藍海策略。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北市古蹟巡覽(上冊)

藝術家 出版
2007/01/29 出版

133處最新登錄的台北市古蹟.133個串聯台北城市記憶的圖文導覽 台北市文化局策劃,全書中英對照,附彩色圖文與區域地圖 建築的記憶.記憶的建築 城市居民在每天上班上學、逛街玩耍的生活路線中,都會與大街小巷中的無數建築打照面。隨著年紀漸長,這些或者高聳睥睨、或者低矮素樸、或者艷光照人、或者規矩土氣的學校、醫院、辦公大樓、工廠、飯店等建築,都可能會因為慣例的造訪,或和某段往事的祕密連結,而逐漸成為記憶的攀緣支架,隨著人的生長歷程而在記憶中鮮明、變貌、崩殞,一如人在建築裡的生老變化。 城市和古蹟的故事,一如人和建築的故事,都是由人和建築實體兩方共同建構起來,關於人地濡沫相親的記憶。我們可在古蹟中辨別自己的足跡,而古蹟則透過文字的敘述銘記意義。 本書進入台北市民與古蹟之間的喁喁私語,走訪133個台北市至目前為止登錄的所有古蹟,以彩色圖文方式勾勒每處古蹟的演變與現況。全書敘述並以中英對照方式呈現,希望透過簡潔的雙語簡介,為個別古蹟和進入二十世紀以來,歷經國民政府時期、日治時期至現代化時期,而呈現多元文化影響的台北建築史,留下所有中文與海外讀者皆易於親近的紀錄,同時作為人們實地走訪古蹟、進而了解台北城市的起點。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依行政區劃分分別走訪60多處古蹟。上冊除探訪眾人熟悉的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艋舺龍山寺、北投溫泉浴場、建國啤酒廠、西門紅樓、芝山岩遺址外,還包括最新加入的陳天來故居、歸綏街文萌樓和大稻埕千秋街店屋等古蹟地點,使讀者可在最新更新的古蹟介紹中,描繪一個更具歷史景深的台北城市。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繆思最喜歡居住的城市

晨星 出版
2007/01/25 出版

15座文藝繆思女神守護下的文化館 Museum博物館一辭,來自於古希臘文Muse,博物館正是繆思女神的文藝殿堂,從古典的菁英主義演變至當代的地方主義、社區主義,文化館更成為每一個獨特的在地文化的精彩聚焦。 高雄市現有城市文化館家族館舍一十五座。 這十五座文藝繆思女神守護下的文化館,為何存在?身份為何?邀您藉由每一座館舍所營造的在地特色,閱讀全球化中的高雄文化容顏,印證繆思最喜歡居住的城市。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鑽石台灣:多樣性自然生態篇

玉山社 出版
2007/01/01 出版

第一本完整呈現台灣生態多樣性的自然工具書, 從各種角度發現鑽石級的台灣自然生態之美。 王鑫、邵廣昭、江德賢、楊平世、劉克襄 審訂.推薦 從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到深達4,000~7,000公尺的深海, 從有如北極的寒原景觀到赤道般的熱帶海岸林, 陸域面積僅佔全球的0.025%,竟擁有全球2.5%的物種數, 濃縮的生態環境造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彷如鑽石般多面且多彩, 這就是我們世界級的「多樣生物之島」——台灣。 本書由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策劃,歷經多年的資料蒐集,半年多的整編、專家審定,將台灣豐富多彩的自然生態資源,以八個鑽石切面呈現,因為台灣豐富的人文與生態資源,就像鑽石一樣,不同的切面就展現不同的光彩,熠熠生輝。 本書主要以精美的圖片搭配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將台灣的自然生態資源完整呈現,整本書充滿台灣生態豐富且多樣之美,展現壓縮空間的特性。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戰爭體制下的台灣

蔡錦堂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6/10/31 出版

1937年7月,以盧溝橋事件為導火線的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台灣開始進入戰爭體制。作為當時「大日本帝國」領土之一的殖民地台灣,在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長達八年的戰爭時期裡,統治者(日本政府與台灣總督府)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民眾生活等等方面,到底實施了哪些統制措施?進行了哪些人力、物力動員?而身為「日本帝國臣民」的一份子,但也身為被統治階層的台灣人民,又如何度過那一段身不由己的戰爭歲月?這些都是《戰爭體制下的台灣》這本書闡述與探討的對象。全書主要以學術界的研究成果為參考,也有一部分採用坊間的當代人士回憶錄及民間訪談為撰寫內容,共分為十章:〈中日戰爭的前奏曲〉、〈皇民化運動的展開〉、〈普及國語運動〉、〈神社建造、參拜與奉祀「神宮大麻」〉、〈台灣人家庭正廳改善運動與寺廟整理運動〉、〈改姓名運動〉、〈皇紀2600年的奉祝活動〉、〈皇民奉公運動的展開〉、〈軍事人力動員」與〈戰爭體制下的庶民生活〉。

特價20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唐山看台灣《228事件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

李筱峰  著
日創社 出版
2006/10/31 出版

二次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台灣人民滿懷期待,迎接心目中的祖國。沒想到一年四個月後,竟然爆發了二二八事件,一場大衝突引發一場血腥屠殺。這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不幸?本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解答這些問題時,提供一些值得參考的史料與觀點。本書以史料彙編、史料解讀的方式來進行。書中所蒐集的史料,清一色以來自中國大陸的知識分子的言論為對象。他們之中,有的是記者,有的是作家,有的是學者,也有軍官。本書蒐集他們的言論,加以彙編整理,讓他們告訴我們戰後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各種現象,以及存在的癥結,進一步述說二二八事件的爆發與經過,希望透過來自中國大陸的一些知識分子的見證,為我們解答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課題。

特價20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

張雙英等  著
五南 出版
2006/10/11 出版

迄今為止,臺灣的新詩雖然只有八十年之久,但臺灣的新詩作品一直擁有和時代環境息息相關的根本特質,使讀者在閱讀臺灣歷來的新詩作品時,不但經常會被引發出對該新詩反覆吟誦的興味,而且也常會被吸引到想深入去體會詩人們在其詩歌中所隱藏的意蘊,例如:「追求進步」、「保存民族文化」、「反映民心」、「諷喻政治」、「抒發鬱悶」、「舒放心靈」,以及「自我定位」等。換言之,「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實可視為在這一時間範圍中,臺灣詩人們心中對外在世界的種種情況所做的敏銳回應成果。  「詩歌」的兩大基本特色係在文字的精練和形式的靈活上,因此,本書的析論重心之一,是放在臺灣新詩作品的形式和文字的表現上,並依照時間的先後論述,藉著討論它們的表現技巧與動人之處,讓讀者對臺灣新詩大致的面貌和意涵,獲得全盤性的了解,進而欣賞它們。

95 特價52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鐵道時光

洪致文  著
玉山社 出版
2006/10/04 出版

鐵道作家 洪致文的最新力作! 不需出遠門!不用買車票! 翻開此書你就可以跟著洪致文一起環遊世界走入鐵道時光的隧道,搭上駛往起點的列車,回顧與紀念那曾經快樂、曾經感傷的鐵道歲月。  本書是由作者在成長歲月裡,不同時間點的鐵道旅行回憶,所串接組成的文字與影像記錄。是一種成長後的回顧,也是對於伴隨作者經歷許多冒險的火車的感懷。在人生旅途的中間站,回首凝望那起點之路的風景,是這些生命列車交換時的點點滴滴,讓一次又一次的鐵道旅行更加地值得紀念。  從那鐵道夢的啟航、鐵道情的流轉、鐵道旅的遠颺,再到順著鐵道走回的歸鄉旅途,台灣、日本、歐洲、台灣,每一次旅站中所遭遇的火車與鐵道,或是一同旅行的伙伴,以及在那陌生國度所遇到的微笑眼神,都如同沙漏般倒轉,再重新流動一次。  在這本書裡,我們感受到以人為承載記憶的列車,於人生的鐵道上奔馳,在生命的月台中停靠,而與其相遇的你我,則終將交織出一種值得回憶的鐵道時光……。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

鄭維中  著
如果 出版
2006/10/02 出版

歷史像一面鏡子,它照映真實,卻呈現出一種虛幻的影像。所以,十七世紀的西方歷史學家便常用這個比喻,指出「歷史既是實像也是虛像」。於是,如何在虛實之間看懂歷史,就成了一門技藝。  三百多年前的福爾摩沙,在鄭成功趕走荷蘭人這個事件上,意外成為歐洲許多國家的重要討論話題。各式各樣的討論,也引出各種資料的記載和收集,於是,一種西方人眼中的台灣身影,在各種目的與需求下,逐一被炮製出來。這其中有客觀的紀錄、有對異教徒的惡意想像,也有為了滿足其各自的權力關係而製造出來的論述。這些紀錄,都在歷史這面大鏡子中,相互映證,彼此影響,而逐漸構築、「製作」出對我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身影。  本書作者從十七、十八世紀西方出版的書籍中,找出二十幾本重要的東方見聞錄,從這其中,耙梳出點點滴滴的福爾摩沙知識累積成形的過程,以及他背後所牽扯到的西方殖民帝者間的複雜的權力糾葛。如果我們說這一過程是當時西方人,在一百多年間,建立其福爾摩沙東方學的知識軌跡,也無不可。  在那各式各樣的描述中,台灣曾被視為傳教的伊甸樂土,原住民被比擬為希臘羅馬的古代城邦,連所繪製的人物插圖都帶有希臘人的味道。某些紀錄用不可思議的語氣記述台灣人視吃鹿肉為長生不老的標誌。一位德國的士兵對台灣神明特別感興趣,在他的日記裡,媽祖是一個守貞的處女;關公是中國服飾的發明者,手下有個黑人;齊天大聖是一個飛賊、哪吒是地牛神的同伴。  一六六一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的國際頭條事件,餘波蕩漾了兩年多。當時歐洲有個金髮碧眼的年輕人,出來聲稱是福爾摩沙王國的臣民,構築出一個幻想的福爾摩沙王國,還出版了兩本專書。但這背後有不同教會之間的權力鬥爭在為這個虛構的事件推波助瀾。  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台灣雖然地處一隅,但從來不曾被遺忘,這些留下福爾摩沙身影的西洋書與歐洲歷史交雜在一起,成了另一個新的故事。例如那個金髮碧眼年輕人幻想出來的福爾摩沙國度,對《格列佛遊記》等幻想文學有相當的影響,《亞洲指南》、《新舊東印度誌》等對異文化的記述與反省,也恰恰配合了歐洲當時的啟蒙運動大潮。  歷史是虛幻也是真實,我們在歷史中看見自己,也構築自己,這二十餘本西洋古書構築出來的系譜,恰恰告訴了我們這個故事。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I:文學思潮與論戰

萬卷樓 出版
2006/09/01 出版

上冊名之為《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Ⅰ:文學思潮與論戰》共收錄十五篇論文,約二十五萬字,以台灣文學史的「歷時性發展」脈絡為編輯架構,鎖定近八十年來的文學思潮演變和文學論戰。全書共有六個論述議題:(一)「日據時期文學1915-1945」──新舊文學論戰、三○年代台灣話文論爭、母語文學運動、皇民文學、左翼文學運動;(二)「反共文學1950-1955」──五○年代反共小說、五○年代文藝雜誌;(三)「超現實主義風潮1956-169」──新詩論戰、超現實主義美學、現代派運動;(四)「現代詩論戰1970-1973」──七○年代初期詩社的興起、現代詩論戰始末;(五)「鄉土文學論戰19771-978」──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從寫實到本土;(六)「從後現代到後殖民1985-2000」──後殖民論述的建構、文學史的解釋。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II:創作類型與主題

萬卷樓 出版
2006/09/01 出版

下冊為《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Ⅱ:創作類型與主題》,共收錄十五篇論文,約二十五萬字,以台灣文學史的「共時性發展」脈絡為編輯理念,透過不同文類的主題創作流變,從較具體的創作實踐,呈現八十年來的新詩、散文、小說的主題發展,形同十五個主題式的小文學史論述。包括:科幻小說、後設小說、眷村小說、同志小說、羅曼史小說、女性小說、武俠小說、自然書寫、飲食散文、旅行文學、都市詩、後現代詩、情色詩、女性詩學、原住民文學等十五個重要的主題。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字翁婆心集

陳冠學  著
前衛 出版
2006/07/01 出版

本書是作者在《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上發表的文章。本書不同於之前的著作,是他觀察台灣近十年社會現象的感想,以及對事物的看法。雖然部分文章完成已將近十年,但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犀利依舊。作者以其獨特的見解來說明什麼是人、什麼是文學、什麼是教育?或許看來強烈,不妨把它當作一種沉澱過後的領悟。同時他也表達了對現今社會光怪陸離現象的看法,用文字針砭世事,如〈傳播媒體〉、〈新新人類〉…等。他以如刀之筆,細細解剖整個社會,每每切中要害。  陳冠學以他平實的筆法,對世人苦口婆心,看似嘮叨,卻字字箴言。尤其在一個崇尚華麗、一切以功利為尚的社會,他真實的文字,更顯出他存在的價值。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頁數5/8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