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觀點決定終點
利藏增支部《葛拉瑪經》中的開示十項修行的信任原則:不可只因它是口傳已久、奉行已久、道聽塗說、載諸典籍、符合我見、符合哲理、順乎我思、合我理論、說者看來可信、導師所說等,就信以為真。…每當你親身體驗到:這些是善的、無害的、為智者所讚、遵行後得到有益或快樂的,就要實行這些。《阿含經》將佛弟子分有「法行人」與「信行人」二類。印順導師於《華語集》言:「隨法行人於信等五根中,智慧增上,是慧力特強,以慧為主而信等為助的。隨信行人,於五根中是「少慧」,慧力差一些,是以信為主而慧等為助的。」隨法行人以法為主,偏重理性,喜歡自己摸索與思考,培養獨立學佛的能力。一開始對任何理論說法,保持覺知與懷疑,一旦體察分析無誤後,即深信不已,無可動搖。而信行人是以信心為主,偏重感性,依止能感動他的師長或現象,一開始容易進入,卻少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若遇到惡知識,容易斷送慧命。這也是佛陀為什麼特別叮嚀要「依法不依人」。這本書的出版緣起,目的是希望所有接觸佛教的人,能開展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佛陀在《葛拉瑪經》的開示,對所有理論與現象生起體察分析。佛教不是一般的宗教信仰,佛陀也不希望學習的人盲目跟隨。如禪宗古德曰:「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也只有對生命產生疑情的人,才會引發超越社會制約的量子跳躍,開顯生命的新世界。 年輕的剛曉法師不畏強權,勇於提出思辨的空間,廣受大陸佛教知識份子注目與欣賞,許多人深為其獨特的行事風格所吸引。剛曉法師教授唯識、因明課程,精采絕倫,其邏輯清晰的思辨能力,剛正不阿、直言不諱的個性,更令人絕倒。閱讀本書,重點不在增進佛學知識,而在隨著書中種種事件與個案的演繹,獲得重新面對佛教的機會,詮釋自己與佛教的彼此關係。本書或許有一些與你相異的觀點,然而這份差異可以帶來激盪,也只有透過沉澱與省思,才能使這份激盪具有正面的意義。
阿彌陀經臨終光明導引(附CD)臨終自救‧
當今生的旅程抵達終點,如何免於恐懼痛苦,現生光明樂土,開啟幸福的來生? 全球首張為臨終者錄製的光明導引CD,守護您及摯愛的人,在死亡到來時,不再驚惶恐怖,遠離怨親債主的干擾,現生極樂世界,是臨終自救最珍貴的秘寶! 內容包括臨終開示、原經文讀誦、白話觀想導引、現生極樂世界導引,並附有聲CD導引,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有大善知識為臨終者具力導引。 所有導引內容皆收錄於書內,人手一冊,家屬親友皆可一起助念、導引,力量更大,也能安定家屬惶亂心緒,抒解壓力,療癒悲傷,更能種下修行解脫的因緣,為家家必備臨終寶典!
入佛之門《佛法在現代的應用智慧》
佛法浩瀚無涯的智慧大海,是取之不竭的生命寶藏。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以佛法成證了無上的大覺,止息一切煩惱痛苦,得到圓滿的光明幸福。面對變化越來越快速、壓力越來越大的現代社會,如何取用佛法的智慧寶藏,幫助我們安身立命,解脫煩惱?如何以佛法來長壽養生?佛法對愛情、婚姻、家庭的觀點如何?如何以佛法的智慧來面對經濟、政治、環保、社會運動等現代的議題?
祈福DIY
人們的祈求內容五花八門,祈求方式也是琳瑯滿目,不過,常常是求得了一切,卻仍然求不到心安。因為人心往往是不易滿足的,一旦心中所渴求的願望達成後,另一個慾望便又悄然生成。 因此,透過所有方式的祈求,如果沒有同時具備安心法門的話,那麼人們就永遠無法停止追求,也將永遠身陷在「求不得」之苦中。 漢傳佛教裡流傳已久的祈福法,便是要我們在祈求之外,懂得反省及懺悔。一旦人們懂得了觀照自己的內心,深刻的在祈福過程中,和自己的內心對話,那麼,如此的祈求,更能踏踏實實,長長久久。 如果,你和我一樣,相信會有來生,不論你目前的生活是屬於「現生樂」者,已享盡許多榮華富貴;或者,你是所謂的「現生苦」者,無論在感情或金錢上都是輸家,但願讀者都能藉由本書認識佛法裡的祈福方式,徹徹底底地懺悔、大大方方地布施,求得心靈的自在,更求得來生皆樂!
準讀菩薩-圓滿眾願行法
準提菩薩 準提菩薩的福德、智慧無量,在中國佛教徒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感應甚強、對崇敬者至為關懷的大菩薩。而其感應甚速甚強的準提神咒,更是靈驗不可思議。持誦者可祈求聰明、辯論勝利、夫婦敬愛、使他人敬愛,求兒、延命、治病、滅罪、降雨、脫離拘禁,離惡鬼惡賊之難…等。種種的願度,無不滿足。 本書特將其修持心要及觀想方法,手印、咒語等集結而出,祈願大眾能與準提菩薩悲心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