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八講
本書作者席澤宗是第一位訪台的大陸科學史學者,也是最早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科學史專家。此書所載就是他於民國七十九年春來台訪問,在中央研究院、清華大學及台北圓山天文台所做五次演講及另三篇未講稿。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是科學史總論,分別討論:(1)科學史的學科性質、研究方法及它和一般歷史科學的互補關係,(2)回顧二十世紀以來國人研究科學史的情況,(3)概要介紹先秦科學思想,(4)從《論語》中探討孔子言行對我國科學發展有無妨礙作用。下篇集中講天文學史:(5)介紹天文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竹特殊地位及與其他文化領域的相互影響,(6)概要介紹古代中國的天文成就,(7)展望未來並對今後的研究工作提出設想,(8)從思想史角度對世界天文學的發展給予概括並做出結論。由這部書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科學史上學問淵博,值得廣大讀者用心閱讀。
分子的電子構造
學習量子化學的目的之一,是如何將分子軌域理論應用到化學系高年級的課程中,例如分子光譜、分子構造及反應動力學等。而坊間流行的量化教科書中,有關分子軌域的篇章都嫌不足,無法顯現量化課程對其他化學課程的基礎性與關聯性。作者積多年教授「量子化學」的經驗,撰成此書,希望彌補這一方面的缺憾。本書內容偏重分子軌域的定性觀念。第一、二章對量子力學和原子構造等基本觀念作扼要複習,第三章即直接進入分子軌域計算的討論,如哈崔─法克自洽場計算法。第四、五、七章則將分子軌域觀念分別運用在雙原子分子、有機分子、無機分子系統上。但在討論無機分子之前,即在第六章中安排群論的複習。第八章介紹化學反應性和電子構造的關聯性。附錄物理常數、變分法原理、原子單位轉位、兩電子雙原子分子ab-initio計算等說明,以利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