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圖鑑
「這個世界,究竟是由什麼形成的呢?」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持續探究這個問題。 我們的身體,其他的動物和植物,空氣、海、地球,地球上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事物, 以及宇宙中種類紛雜的物質,都是由僅僅90種左右的元素所構成的。 & 這些做為基礎的元素,個個都很有個性,它們依結合的對象或結合方式的改變,編織出了龐大的萬物。 本書訧是要將這些元素,以整理好扼要重點的文章,和像美術館的展示品般美麗的多張照片,一一做介紹。 現在,就讓我們攤開這張「名為周期表的地圖」,一起倘佯於閃亮亮的元素世界吧! 本書特色 1.最美麗的元素照片,把整座元素博物館搬回家 不論是:表面覆上氧化膜而發出七彩光澤的鉍、在高壓放電下發出豔麗紅橘色光的氖、因為表面張力而形成圓滾滾球狀的汞、由六角片狀結晶堆疊而成的鎂結晶集合體、具有黑色光澤的非金屬結晶碘…… 翻開《元素圖鑑》,彷彿置身閃亮亮的美麗元素世界,把整座元素博物館搬回家。 2.簡單明瞭的文字說明,最生活化的實用範例 簡單而實用的案例說明,讓讀者看見生活周遭隨時都可見各種元素。 比如: 液晶螢幕是利銦錫氧化合物做成的,因為它能通電,而且做成薄膜會變透明。 太眼鏡或汽車的車窗玻璃中常添加了鈰,因為它可以強力吸收紫外線。 過去常使用鉛白做為化妝品,造成鉛中毒,後來才改用安全的氧化鋅白粉。 精用來製造菜刀或剪刀的精密陶瓷,材料中使用了鋯的氧化物。 隨手可見的光碟片的記錄層,是「銀-銦-銻-碲」合金。 報廢的數位相機、手機等電子機械中所含有許多稀有金屬,可稱為「都市礦山」。 3.以視覺輔助記憶,強化認知,加深學習 不要再用死背、硬記的方法來背周期表了! 每一種元素都有其獨特的用途,透過精美的照片,加深印像,讓讀者能真正認識每一個元素,從而產生學習的好奇與興趣,自然而然就能輕鬆記憶,習得實用的知識。 4.附贈:周期表書衣海報+精美明信片 隨書附贈精美海報,正面是美麗的元素照片,背面是詳實的周期表,可以貼在牆壁上,隨時記誦。 另附贈閃亮亮明信片,一共四款,隨機出貨。
看漫畫,學化學(改版)
你還在擔心課本看不懂、理論太艱深嗎?趕快一起來看漫畫,學科學!【catch】覺得化學很煩人,永遠搞不清化學是什麼?一聽到電子、分子等名詞就頭昏嗎?那麼《看漫畫,學化學》就是為你寫的,它用輕鬆的漫畫,有趣的比喻,把令人畏懼的困難化學原理,變身為一個個易懂的簡單觀念,介紹給有化學恐懼症的你。說到化學,大家都會想到刺鼻的化學藥品、實驗室中的瓶瓶罐罐、難搞的化學式,這一切都讓人頭暈腦漲……但化學真的這麼無趣嗎?當然不是!《看漫畫,學化學》就要用幽默的漫畫,帶你一窺精采的化學世界。出汗為什麼能降低體溫?美乃滋是怎麼造出來的?汽水開瓶後為什麼會嘶嘶作響?冰淇淋為什麼能有軟綿綿的口感?煮麵條時為什麼要在水中加鹽巴?這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簡單的化學解答,讓你一看就明白。別以為《看漫畫,學化學》只在解答生活化學,它也述說了有趣的化學史及各種精闢的化學概念,提到愈來愈重要的物理化學、生物化學與環境化學。別再猶豫了,想學化學,就從看漫畫開始!
很漫畫的化學元素118:從元素的發現者、意想不到的歷史,到最尖端 的運用科技!
化學元素變得好有親和力!宇宙由物質構成,並且一切的物質皆由原子所構成。這不限於砂石這類不具生命的物體,像是病毒、金龜子、倉鼠皆然,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除了“生命”這類不可思議的“事物”以外,生物的從頭到腳無一處不由原子構成。 元素一共有多少種類,至今尚無定論。雖說周期表顯示有118種,那也只限於現今地球上存在,或是由人類製造而成的元素,無法否定將來有可能製造出更多樣化的元素。本書以化學性質為重點做整理。只要將本書的內文翻開來看便能察覺,到原子序100為止的元素,每種都記載於相鄰的2頁。左方的頁面以文章說明,右方的頁面以漫畫說明。其中右方頁面的上方表示了該元素在周期表內的位置,並且在專欄裡記載了主要的同位素種類、具代表性的化合物名稱與分子式。 閱讀漫畫,就可看到此元素的發現者與發現的經過,以風趣、簡單易懂的方式描繪於其中。先看過漫畫,有了預備知識以後,再看左方頁面的說明文,這樣一來,了解元素就再也不是難事了!本書特色本書是以文章說明結合漫畫的方式來介紹化學元素,除了介紹基本的元素特性以外,也讓各位讀者了解元素被發現的過程和歷史。比起死記各個元素的代號和性質,使用輕鬆有趣的方式更能集中精神、加深記憶力!閱讀本書,您會發現每個元素都變可愛了,精美的圖片說明與詳細的圖表讓您越讀越有樂趣,是一本很棒的化學元素入門書喔!
幸運☆星家教班化學(理論篇)輕輕鬆鬆融會貫通
「物質的構成」與「物質間的反應」經由插圖,為您生動解說!讀通化學絕不是難事!從「物質的分類」開始,加上「莫耳計算」「溶液」「化學反應式」,完全網羅「基礎化學」的重點。不管是學校期中考或是大學學測均能得心應手,是本全方位的參考書。易懂、易解,讓你喜歡上「化學」!本書特色從「物質的分類」開始,加上「莫耳計算」「溶液」「化學反應式」,完全網羅「基礎化學」的重點。不管是學校期中考或是大學學測均能得心應手,是本全方位的參考書。由日本河合塾講師松原隆志執筆,掌握學生容易搞混的重點,透過美水かがみ老師的插畫,讓令人覺得艱深不易學習的「化學」,變成簡明易懂的一門學問,輕輕鬆鬆就讓你融會貫通。是本不論是否喜愛幸運☆星這部作品的讀者,都能入門的實用化學工具書喔!
益智化學
「化學」這門科學進展甚快,歷年來累積了許多介紹新知、闡明學理的文章。但也因其發展的既快且廣,甚至有些十多年前的尖端或有趣課題,現已不那樣重要了。然又有些一般高中和大一教科書以往迄今都忽視的課題,從科學教育的觀點卻仍為重要。故為配合本叢書篇幅,於2001~2010年間選文22篇以成此書。這22篇文章分成三組。一為「基礎化學知識」,包括與生活相關的染燙髮劑,暖暖包冷敷包、三聚氰胺、三酸甘油酯,及補充教科書不足的稀有氣體化合物、活化能低限能、低熔點金屬、奈米新世界共八篇文章。二為「光電相關化學」,包括液晶、電池、發光二極體、光觸媒等十篇文章介紹與光、電等現代科技相關的化學原理與應用。三為「生質能源之化學」相關之文四篇。本書特色★將過去四十年中《科學月刊》所刊載的各學科文章按編成專書。
消失的湯匙:一部來自週期表的愛恨情仇傳奇與世界史
亞馬遜書店年度百大編輯選書教科書或實驗手冊裡前所未見的有趣、古怪,或可怕的科學故事為什麼甘地討厭碘?為什麼日本人要用鎘彈頭來殺酷斯拉?鐳怎麼會差一點毀了居禮夫人的名聲?還有,碲又為何會引發一場史上最怪異的淘金熱?週期表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傑出的成果之一,但在同時,它也是熱情、冒險犯難、背叛以及執著所換得的寶貴發現。《消失的湯匙》以迷人的故事,追蹤碳、氖、矽、金,以及週期表上其他每一個元素,探討它們在人類歷史、財經、神話、衝突、藝術、醫藥上,乃至發現它們的瘋狂科學家的生命中,曾扮演過的角色。為什麼一點點的鋰,就有助於治療詩人羅威爾的瘋狂?鎵又為何會變成實驗室惡作劇的首選元素?《消失的湯匙》自有答案,它把科學與眾多經典的發明、研究、發現以及煉金術故事,融成一爐,從開天闢地,講到地老天荒。化學週期元素表只是主軸,本書二十個章節,每章一個主題,談的是隱藏在日常生活表象底下為人所忽視的科學原理。書裡,更多的是故事,以及連結了歷史與文化的科學知識,並推展到人類未來的發展。讀者可藉以理解與日常生活飲食起居息息相關的化學常識,也可把這麼一張冰冷的週期元素表,轉化成充滿寶物與啟發的科學珍奇櫃。週期表上每一個元素都有一則或有趣、或古怪、或可怕的故事。同時,週期表也是人類偉大的智慧結晶之一。它既成就了科學,也成就了一本故事書,作者將週期表的所有層次,一一剝開,就像解剖教科書裡一張張透明的切片圖,以不同的深度,述說著同一則故事。就最簡單的層次,週期表把世界上各種不同的物質都登錄起來,而這一百多種個性頑固的元素,組成了我們所見、所接觸到的世間萬物。此外,週期表的形狀也給了我們一些線索,透露這些不同個性的元素如何互動。在更複雜一點的層次,週期表裡頭擁有各種鑑識科學資訊的密碼,像是每個元素來自何方,哪些元素能分解或轉變成不同的元素等等。而且這些元素天生就會結合成動態的系統,好像有生命似地,而週期表有辦法預測這些動向。它甚至有辦法預測一些極端邪惡的元素走廊,住在這裡的元素能夠妨礙或摧毀生命。週期表也堪稱人類學上的一大奇觀,反映人類一切的美好、才藝、和醜陋,以及我們如何與物質世界互動──一部撰寫得非常緊湊簡潔的人類史劇本。這些不同的層次,全都值得深究,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開始,然後漸漸向上,進入複雜的層次。而且,除了娛樂之外,這些週期表故事還提供我們一條瞭解它的新路徑,是教科書或實驗手冊裡從來沒有的。我們吃喝呼吸週期表;有人在它身上押注輸得慘兮兮;哲學家利用它來探索科學的意義;它會毒死人;它也會醞釀戰爭。從週期表左手邊最頂端的氫元素,到那些窩藏在週期表底部,由人工製造、非地球天然存在的元素,你可以從中找到泡泡、炸彈、金錢、煉金術、政治小手段、歷史、毒藥、罪行以及愛情。甚至還能找到一點科學。(消失的湯匙典故:鎵在室溫下雖然是固體,但它很容易塑造,因為它有一項特點:在華氏84度就會熔化。於是產生了一個經典的科學家惡作劇:把鎵做成湯匙狀,放在一杯熱茶邊,端給你的客人,然後你就可以準備欣賞客人驚嚇的模樣──伯爵茶竟然把湯匙吃掉了!)
有機分子軌域對稱守恆原理初探
本書的宗旨在於教導讀者,在最短時間內學會如何判斷,有機加熱或照光反應的難易程度,並進而能隨心所欲,記住各種有機加熱反應及照光反應之反應式,及預測各種可能的有機反應途徑。本書拋開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用新的直觀辦法使讀者一學就懂、一點就通,在不知不覺間就領會此原理的精髓,並進而培養讀者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蘇老師生活化學快問妙答
蘇老師,你生活上的好老師你是不是以為木頭砧板會藏汙納垢,所以你都使用塑膠砧板?那你可就錯了,塑膠砧板上的刀痕,才真的有刷不乾淨的疑慮!蜂膠有像人家說的那麼好用嗎,你是不是也心動想買來試試?但蜂膠的功能只有:蜜蜂用它來封住蜂巢的出口,防止入侵者進入。油炸食物熱量太高,改用低脂的人造奶油來炸,是不是會好一點?可千萬別傻了,低脂的人造奶油之所以低脂,是因為裡面加了水,你真的拿來油炸,小心油水噴得你哇哇叫。每個科學家都能回答上述的問題,但是只有蘇老師能問得讓你捧腹,答得讓你爆笑。想當生活智慧王,拜蘇老師為師就對啦。
材料分析與檢測實驗
材料科學為現代科技產業的根本,不論機械、電子、化工、航太、海洋等工程領域的發展,均需仰賴材料作為其功能應用的載具,材料研發進展亦常成為各種尖端技術突破的關鍵。 材料科學為一典型的實驗科學,而分析與檢測尤其是材料實驗的基礎,在工程上,要有效的使用材料,必須先了解材料的特性,而材料分析與檢測可以提供最接的設計與製造依據;對於產品的品保管制,亦需要藉助於各種材料分析與檢測技術,當材料使用發生破損,推斷其破損機理與肇因,分析與檢測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即使是一些新材料的研發,亦有賴分析與檢測做為產品的驗證方法,因此,一個材料工程師的培育,分析與檢測技術訓練是必備的一環。 本書適用於大專院校材料、機械、化工、電機、土木等科系材料實驗教材,實驗項目包括微結構分析所需之金相製備與觀察,機械性質檢測(拉伸硬度、衝擊、試驗)、破損分析斷面觀察、熱分析在相平衡圖製作之應用、電化學方法量測、金屬腐蝕、非破壞性檢測(超音波與渦電流試驗)及軟銲或硬銲接合填料濕潤性量測,教材內容涵蓋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法、材料與製備、問題與討論。
普通化學
本書為順利銜接高中(職)化學課程與大學理、工、醫、農等專業課程而整理編寫,內容深入淺出、承先啟後的介紹化學的基本及基礎概念,同時為順利銜接大學專業課程,特別介紹了焓、熵及自由能;氧化還原增加能士特式與化學反應平衡常數關係等。 近年來科學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為示蹤劑,追蹤安定同位素在理、工、醫、農等各領域的物質運動及生命代謝過程的舉動,在國內外各大學院校逐漸盛行,因此本書特設一章核化學提供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基礎知識。為迎頭趕上化學的新進展,本書加入可通電流的塑膠、電晶體、洗腎等最新化學知識,以提升讀者的化學素養。本書可配合《普通化學學習手冊》學習使用。
鍊金術師完全事典
自從日本漫畫家荒川弘的作品《鋼之鍊金術師》爆紅之後,各地掀起了一股研究鍊金術的熱潮,使得這項失傳已久的學問又開始有人關注。提到「鍊金術」這三個字,其實是日本用語,在中國古代稱之為煉丹。英文鍊金術是用Alchemy這個字,由於鍊金術也被歸在神祕學方面,因此也有人用Hermetic Art(神秘藝術、赫爾墨斯藝術)、Royal Art(王家藝術)、Chemical Philosophy(化學哲學)等名詞來形容。一八一五年秘密出版的一本鍊金術文獻的書名《The Lives of the Alchymistic Philosophers》,就有將鍊金術和神秘主義畫上等號的意味。Alchemy的文字起源來自於阿拉伯文,因為它和代數學(algebra)、酒精(alcohol)都是al開頭的字母,而al是阿拉伯語的定冠詞,因此可以肯定地說alchemy這個英文字,是從阿拉伯文演變而來的。另一個有趣的字則是化學(chemistry),chemistry即是把alchemy的字頭「al」去掉,再加以改變而成的,顯示出早期鍊金術被認為是近代化學的始祖,兩者從文字上來看也有不謀而合之處。就定義上來說,鍊金術最早是把鉛、銅、鐵等賤金屬,利用各種方式,轉變為黃金,也就是點石成金的技術;另外,提煉製造出長生不老的藥,也是鍊金術的另一個目的,至於在《鋼之鍊金術師》中愛德華和弟弟艾爾想要讓母親死而復活,想使用在鍊金術終被視為禁忌的「人體鍊成」,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廣義的鍊金術。就現在的觀點來看,鍊金術當然是無稽之談,但在現代化學尚未萌芽之前,古人還不知道金屬不可轉換,許多鍊金術師為了想要鍊製黃金,可是費了好大的力氣,嘗試了各種實驗。雖然,這些鍊金術師前仆後繼的實驗並未成功,但鍊金術曾在歐洲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也是不容否認的。有關鍊金術的著作,有許多也是從阿拉伯翻譯而來的,這也證明了鍊金術的起源和阿拉伯密不可分。雖然如此,要談到阿拉伯的鍊金術之前,還必須先談到埃及的冶金,以及希臘的元素概念,沒有這兩者的啟蒙,阿拉伯的鍊金術也不會那麼成熟、有系統。本書從鍊金術的來龍去脈談起,盡可能詳細地說明鍊金術的內涵及過程,並介紹西方歷史中舉足輕重而與鍊金術脫不了干係的大師級人物,也提及在中古時代歐洲各國的鍊金術發展情形,最後還談到在鍊金術影響下所衍生的許多神祕主義學說派系,相信能滿足你對鍊金術的好奇與求知精神。
蘇老師化學聊是非:懂4點化學很有用
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油印機」是什麼東西,但我可很熟悉。在 1973 年我剛開始教書時,沒這玩意還真不行。當時這是唯一可以快速、廉價印製講義的方法。印講義前先要「刻鋼板」:老師把一張油蠟紙的原稿敷在鋼板上,用鋼頭的針筆在蠟紙上寫出想印製的內容,再把這張蠟紙固定在一個架子上。接著,把蠟紙壓在待印的紙上,用沾了油墨的滾筒壓刷過去。有用針筆寫過的地方,油墨會透過蠟紙印在白紙上,沒有用針筆寫過的地方,油墨就不會透過去。為了讓油墨變軟,滾筒要時時抹一層甲醇(CH3OH)。一張原稿在複印數十張後,字跡就會糊掉。 我重提這段數十年前的往事,是因為我到今天仍清楚記得自己寫的第一份「鋼板手稿」。當時我是新出爐的化學博士,急切的想要和學生分享自己的所學。但問題是,我沒有很多的知識可以分享;或者說,沒有那些我覺得應該和他們分享的知識。 當然,我精通原子結構、化學鍵、化學反應機制,甚至通曉熱力學。所有化學系學生應該具備的基礎學識我都很嫻熟,但我對「真實世界」的化學知識,卻所知有限。我接受的化學教育和訓練,很少提到這些東西。我知道如何解讀複雜化合物的原子吸收光譜,卻不知道為什麼做冰淇淋要放角叉藻聚醣。在實驗室裡,我可以調製出含很多碳 13 同位素的葡萄糖,但如果有人問起怎麼製作口紅,我就束手無策了。我發現,當親朋好友知道我是學化學的時候,最喜歡問的都是有關牙膏、鞋油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很少人會問到薛丁格波動方程式的意義。 我在求學時就暗自決定,以後如果真的有機會教書,一定把這些和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知識,放進課程裡。很幸運的,在我教書生涯的第一年,就有機會設計一門新的化學課程,得以在教材裡介紹染料、化粧品、清潔劑、藥物與合成纖維,這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化學品的特性。 這正是我早就想做的事。但很奇怪,這一門新課程:「現代世界的化學」卻是開給非理工科系的學生選修的。當時教育界人士的想法是,這些「軟性素材」的確適合攻讀藝術的學生,但「正規的」化學課,是塞不下這些軟東西的。主修自然科學的學生必須與「相圖」和「分子軌道」糾纏,卻仍不知道怎麼把衣領上的口紅印子除掉。我認為這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知識,應該也是化學課程的一部分。 不過,能讓學藝術的學生知道這些我認為有意義的東西,還是令我相當興奮。我覺得應該教他們一些和防曬乳液、防腐劑、洗髮精、空氣汙染物和化學藥物有關的知識。因為這些東西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碰得到的,而且因為時常會有相關的新消息出現,所以每堂課我都自己印製講義,操作油印機,提供化學新知,有時候是報紙上的新藥報導,由時是介紹新奇的塑膠材料。我蒐集這些題材時,也深受化學研究的廣闊所吸引。化學真是一門包羅萬象、變化無窮的學問。但是,其中也出現一些反面的思考。我開始瞭解,任何東西或事情,都有另一面,都存在一些但書。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新藥可能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很好的療效;但對某些人卻可能導致嚴重的副作用。新塑膠可能有非常美妙的特性,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可能產生嚴重的環保問題。
深入淺出談生活中的化學
為什麼科學家們對「超導」表現出如此狂熱的熱情呢?這是因為超導材料太吸引人了,一旦能付諸實用,它的經濟效益將是不可估量的。 大家知道,我們目前的輸電線路都有熱損耗,這是因為輸電線有電阻,電阻發熱與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為此,科學家們想了許多辦法:一是加粗輸電線材,使電阻減小,但這要浪費大量的銅資源;二是升高電壓,進行遠距離高電壓輸電,但這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輸電距離一遠,熱損耗仍然很大,據計算現在的輸電方法有三十%的能量是藉著熱損耗被浪費掉的。而超導材料的電阻為零,因此電流藉著超導材料沒有熱損耗,很細的導線就可以藉著很大的電流,也不必採用高壓輸電的方法。 在運輸方面,利用超導材料可以製成超導磁懸浮列車,這種機車被超導材料產生的強磁場懸浮起來,不與鋼軌接觸,摩擦阻力就很小,其速度可達到每小時五百公里。在電腦方面,一旦有了可靠的超導薄膜,將出現利用此原理的元件。目前,電腦的運算速度在上億次就很了不起了,而一旦利用超導元件做成電腦,其速度可達到每秒幾百億次,甚至更高。
化學與人生(第三版)
從來沒有一門學科像化學一樣,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本書以有趣而具可讀性的方式介紹衣、食、住及行的化學。衣的化學除了各種纖維、染料、清潔劑之外,另加最近熱門話題的變色衣料及潑水透濕衣料等。食的化學除詳細討論各種營養素在人體的功能外,特別介紹食品添加劑、酒與酒精的化學,使人的生活更健康。住的化學,從住宅環境的調整開始,介紹各種建材的化學,並以住宅與環境保全討論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的重要性。行的化學從蒸汽引擎、汽車的內燃機談到石油的化學及石油化學工業產品對人類生活的貢獻。
化學的故事Chemistry:消失的鑽石
大凡偉大的科學家,都是些有獨特品質的人。 讀科學史, 除了能了解科學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的趨勢之外, 借鑑和吸取眾多科學家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也是對我們有很大的助益的。 通過學習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研究方法, 可以讓我們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的能力, 使我們更能運用科學的知識,開創新的時代。
化學與生命科學
本書的主題是有關於化學和生命科學,共分為十章,其中包括研究運動中的原子和分子、新工程和新材料的發展、生物生長和形式的自然奧秘、生物學中的物理技術、理解人類身體和心志的進展以及人類心臟的電腦模擬。本書所有的文章皆出自於皇家學會出版的《哲學論叢》(Philosophica1 Transactions)中三期的千禧年特刊(special Millennium Issues)上所發表的學術性和權威論文的普及版。這本書主要是由多位知名的年輕科學家所撰寫,書中使用普及和豐富的插圖,來描述他們的研究,並對未來科學的發展提出願景。這本書傳達了這些年青科學家的興奮和熱忱。本書是為對未來科學動向有廣泛興趣的人,從研究者到愛好科學的學童,提供了明確的回顧。每篇文章都描述了某些最新的尖端研究,把它納入更廣的內文中,並且對未來展望的期待。
改變世紀的化學故事
我們只要好好控制鈽239及鈾的重要同位素鈾233和鈾235等的連鎖反應就可以使它們產生原子能量。那些能量可以用於發電及種種生產方面。製造原子能量的裝置叫做原子爐。某一型的原子爐,由天然鈾造出來的一群核燃料要素構成它的心臟部位。天然鈾有兩種,一種是會核分裂的鈾235,另一種是不會核分裂的鈾238。假如中子撞上鈾235的原子核,會產生核分裂,鈾235的原子核會裂成兩片。被分割的碎片(核分裂生成物)就是帶有放射能更輕的元素的原子核。當鈾235的原子核分裂的瞬間,同時會放出二三個中子。那些中子再去撞擊旁邊的鈾235的原子核又引起核分裂。連鎖反應就是這樣產生的。但分裂放出的中子速度太快,這樣不容易被鈾235的原子核吸收,反倒會被不會核分裂的鈾238吸收,所以必須使它減速。這就需要裝上黑鉛等「減速劑」。下圖說明,一個中子陸續跟碳原子衝突速度減慢,最後撞上鈾235原子核的過程。
現代化學I:改變中的傳統概念
現代化學是什麼?它與傳統化學有什麼不同? 奈米科技、觸媒、光化學,這些新酷科技就是現代化學!現代化學不再只是試管燒杯間倒來倒去的玩意,也不是難聞味道的代名詞。 《現代化學I》告訴我們,現代化學如何以傳統化學為基礎,利用週期表上的元素,以新穎的分子合成技術,創造出一個個令人驚嘆的奇蹟! 《現代化學II》更彰顯化學是跨領域科學的精義,介紹化學如何結合物理學與電子學,讓非金屬也能導電,又如何與地球科學相輔相成,共同探索生命的源頭與環境的變化。
現代化學II:跨領域的先進思維
現代化學是什麼?它與傳統化學有什麼不同? 奈米科技、觸媒、光化學,這些新酷科技就是現代化學!現代化學不再只是試管燒杯間倒來倒去的玩意,也不是難聞味道的代名詞。 《現代化學I》告訴我們,現代化學如何以傳統化學為基礎,利用週期表上的元素,以新穎的分子合成技術,創造出一個個令人驚嘆的奇蹟! 《現代化學II》更彰顯化學是跨領域科學的精義,介紹化學如何結合物理學與電子學,讓非金屬也能導電,又如何與地球科學相輔相成,共同探索生命的源頭與環境的變化。
有機化學(上)
有機化學 本書適用於學理工科學生之教科書或參考書。可幫助學生或社會人士複習化學課程與有機化學相關章節,如化學鍵、分子結構、分子作用力、水溶液、電解質等等。 本書第一章複習化學基本觀念。第二章介紹烷烴,烷烴化學性質安定,只有與鹵素進行自由基取代反應。第三章介紹烯烴,因有電子鍵結較弱,易供給電子給陽離子親電劑而進行反應,是陽離子反應型態。 第四章介紹炔烴,二烯烴,也就是陽離子反應型態,易行加成反應。第五章介紹立體化學,每一種東西皆有鏡像。第六章介烷類,在自然界中不泛存在各種脂肪環烴。第七章介紹鹵烷素類,可以說是各種官能基化合物製備的源頭。第八章介紹醇類,醇類可以做為合成各種能其化合物的起始物。 作者簡介 謝德榮 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台灣氯公司工程師。現職正修工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