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權利的社會學思索

Morris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11/01 出版

本書從新穎的觀點,探討不同的社會學思維傳統對於我們在理解權利理論和實際運作時,會產生哪些不同於其他觀點的幫助。本書對於許多重要的議題提出了社會學的解決方式,但並未因此而忽略理論性的問題。在本書的內容中,考量了許多公共干預的個案,包括福利制度、照護制度、新心智健康的輔助、住房問題、正義與言論自由的問題,並且探討這些問題與權利議題之間的關係;同時,本身也從特殊族群的觀點來檢視權利這個議題,這些族群包括囚犯與受害者、女性、少數民族、原住民和女同性戀與男同性戀。本書的關鍵力量在於針對不同的權利面向進行細節性的呈現與分析,並且以不同的分析角度來進行相關的討論。權利的概念在本書中,並不是以一種倫理性的必然結果來存在,而是被視為一種社會進步的成果,而在這當中的概念轉移地帶,在本書中也是開放協商的。在本書十二個章節中,由不同領域的研究者,以不同的研究途徑來探討實際的權利議題,同時在必要時採納個案研究來佐證。本書主要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份討論政治經濟與權利;第二部分討論權利的地位、規範與制度;第三部份討論意義、闡述與權利之間的關係;第四部分則探討權利的衝突。

95 特價42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人權的概念與標準

Symonides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11/01 出版

自從〈聯合國憲章〉(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以及〈國際人權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在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四八年通過之後,在這近半世紀中,一套包羅萬象且含括許多國際機制(international instruments)的國際人權法被創造了出來。本書的主要目標是對人權概念架構的分析和呈現,以及被國際接納且採用的人權標準。本書的內容主要劃分為四個主要範疇:第一部份介紹人權的概念,從歷史的角度和哲學的基礎來探討何謂人權;第二部分討論公民權、政治權、經濟權、社會權與文化權,在這幾種權利中,再分細項進行局部與深入的探索;第三部分則針對人權易受侵害的個人和族群,討論這些人和團體在人權概念中的角色與意涵,包括婦女權、兒童權、少數族群的權利、原住民權利的保護以及移民工作者的權利;第四部分則從人道主義法的觀點來探討人權,主要是針對人道主義法與人權概念之間的相輔相成,以及人道主義法與人權之間的聯繫。雖然本書所有撰寫人的主要目標是呈現與人權問題相關的國際標準,但是讀者們可以在其中找到與各國憲法及其法律相關的參考資料,使讀者能夠就那些已經被整合進國內法之國際原則的程度範圍,以及這些原則如何在國內法中被闡釋和理解,還有各國國內與區域的特殊性如何反映於國家訂定的標準上等問題,能夠有更好的理解。

95 特價42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肯認與差異:政治、認同與多元文化

Lash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11/01 出版

本書結合了理論和思想的探討,其主題肯認(Recognition)與差異(Difference)正是目前社會科學正在流行的話題。本書反覆思索:還存在任何文化的普世性嗎?多元主義是否會不知不覺流入道德相對主義?這本適時的、有洞見的書,檢視在多元文化時代中的政治與認同問題。這本書的撰稿人,如:費莎、霍奈特、歐尼爾、鮑曼、李斯特、吉洛伊與史汪,都試圖去探索差異與多元主義如何處理普世人文主義的論點。本書所採取的取徑源自於文化社會學與文化研究的傳統,而非來自於政治科學與哲學。此外,本書還特別提到,在全球化與去疆域化的過程中,社會關係與肯認岌岌可危。相信從事社會學、文化研究、政治學研究的讀者會對本書有極大的興趣,亦能從中獲益良多。

95 特價3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

Featherstone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11/01 出版

此當代經典之出版可說點出了「消費文化」的重要性,而其必定與後現代主義相關。此延伸擴充的新版包括:1.增修序言,探討自初版以來消費文化之發展。最值得被討論的領域包括全球性消費升溫的影響、新富族(new rich)之興起,北半球/南半球區隔的變化,以及消費文化嶄新的多樣性。2.在「現代性與文化性問題」章節的大幅度更新。3.對於後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後當代理論發展的更新。4.對於複雜且非傳統之現代性的思考。5.探討消費文化於日本及中國的挑戰。上述結果造就了一本撼動今日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先驅著作家間辯論疆界的書籍。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衣裝的社會

Corriga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9/09 出版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然而服裝到底蘊含著什麼意義、實踐與符碼,而它們又是怎麼回應與製造社會階級、性別、家庭的分化呢?此外,社會與文化是不是仍以我們穿戴的衣著為主軸?倘若真是如此,我們又該怎麼去解譯衣著與權力、意義的關係呢?《衣裝的社會》透過分析伊斯蘭服飾在公立學校引起的爭議;時尚雜誌中身體的建構;網路上時尚中扮演的角色;與服裝連結的多元身分認同;烏托邦文本小說的服飾系統、服裝改革運動等不同的實例角度,去探討衣裝與美貌、時間、身體、禮物交換、階級、性別等社會現象與社會過程間相互影響,相互形塑的關係。而一個對現代社會中服裝地位的精闢闡述,也就在此書中成形。本書的研究層面遍及社會學、文化研究、女性研究、性別、人類學與時尚領域,對這些學門的學生與研究者,其深入潛出的實例探討分析,絕對具有無比的吸引力。

95 特價30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販賣恐懼:脫軌的風險判斷

Dan Gardner  著
博雅書屋 出版
2009/08/31 出版

英國科學類暢銷書冠軍。成千、上百萬的人被說服他們正受某種新的致命危險威脅。我們處在有史以來最健康、最安全的時代,卻生活在「恐懼的文化」當中。恐懼是行銷人員和政客的夢幻工具,我們被致癌物、禽流感、SARS、H1N1新流感、狂牛症、化學殺蟲劑、核廢料、恐佈攻擊、基因改造食品、暖化危機、網路跟蹤狂、兒童誘拐犯、經濟恐慌所團團包圍,清單愈列愈長。我們真的理解風險嗎?本書對人們如何處理風險的過程中,提供清晰、有趣、又非常具娛樂性的觀點。記者丹.賈德納和舉世聞名的風險科學先驅保羅.斯洛維克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凱曼博士獨家合作,試圖理解和揭露我們專司採集搜尋的頭腦所打造的世界,其實和真實世界全然不相像。充滿具啟發性的實例和專家的說法,以及節奏明快、簡練的故事,證明我們最需要害怕的,其實是「恐懼」本身。人類、文化和國家往往挑出一個或幾個特別突出的社會風險,而忽略其他的。──卡斯.桑斯坦◎事實社會學家達成普遍共識:現代化和富裕國家的居民比上一個世代憂慮更多。雖然我們是有史以來最健康最安全的人類,但卻生活在「恐懼的文化」當中。一個世紀以來,人類的壽命加倍。完全的民主政府自一九五○年起增加超過四倍:從廿二個到今日的一百廿個。但我們為何如此害怕?人類的恐懼既令人困惑又混亂無章:根據歐洲民意調查,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歐洲人相信手機嚴重有害健康這個未經證實的說法,然而歐洲的手機數目多過人口。我們還可以來看看人們對賽車和抽大麻的態度:美國全國運動汽車競賽協會的車賽在五年間有超過三千次撞車事故,但政府仍允許協會車手冒此風險,而大眾也認為車賽為適合闔家大小的娛樂。但如果車手想在賽後抽根大麻放鬆,就會因持有違禁品而被逮補拘禁。世界各地的政府視大麻極度危險甚至不准成人使用,雖然過量服用大麻致死是不可能發生的。許多因素影響我們對風險的認識:有些是商業的——恐懼是行銷人員和政客的夢幻工具。有些是文化的。然而大部份是腦袋裡的事。四十多年來,新的科學研究興起,探討人腦對風險的反應,發現一項很舊的看法是對的:我們有兩個相當不同的思考系統。其一是感覺,或是直覺,利用內建的經驗法則和習慣性模式迅速評估風險;作用不經意識;由此我們會突然體驗到預感或恐懼。系統二為理性,或頭腦,以意識和理性的心智檢驗證據做出估計和決定;作用緩慢;但總能解釋決定的推理根據。直覺優缺兼具:優點是利用經驗法則評估狀況瞬間做出決定;比如當你走在小巷中,發現從後方靠近的陰影,這時不需最新的犯罪統計數字,你也會快速反應。但直覺的缺點是經驗法則可能導出非理性的結論;假設你在晚間新聞看到有一個像你一樣的人被殘暴攻擊的驚人報導。事件發生在另一個城,甚或在另一個國家,可能很罕見甚至很不尋常,也是因此才上了電視新聞;而和你在你住的城遭受攻擊的風險毫不相關。但所有的事實對你來說都不重要。直覺反應隱隱警告你下回上街時會有危險。你在沒有危險時卻感到害怕。腦的杏仁核主管直覺:人腦的這一部位自人類還在採集獵食時代起從來沒有改變過,並不是為現代生活而設計的。現代世界因科技而改變,風險的考量需百萬分之一精細;人們接受來自全球各地的資訊和影像衝擊。但我們每天都在應用直覺的反應和決定,這時麻煩就開始了——人類內在的洞穴原始性格會抹煞我們所有的世故、教育和聰明才智。但我們可以學習考慮兩次:我們能夠應用理智的腦,並少受一些操作恐懼的商業行為的影響。只需了解腦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明白媒體、政客、商業和特殊利益團體等等怎樣理用人的直覺反應以達到他們的目的。本書特色英國科學類書籍的暢銷冠軍專家預測新型流感H1N1很可能在入秋時造成大流行,人們恐慌的心態正與本書主題契合。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體驗經濟的關鍵報告《創意生活產業輔導案例集》

中衛 出版
2009/08/24 出版

創意生活產業強調的是提升優質收活的幸福美滿感受,經濟活動不僅必須滿足生活的基本要求,更重要是來自心靈深層的認同與滿足,顯示經濟發展由工業經濟走向服務經濟、知識經濟而到體驗經濟的脈絡趨勢。中衛發展中心為了讓國人瞭解創意生活產業,採用了「推廣」與「輔導」並進的策略。透過本書將2003~2005年所表揚的優良案例分享,並將理論與實務俱呈的合集,讓大家更了解顧客完整體驗內涵在經營創意生活產業的重要性,也一起來參與這個風潮。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身體三面向

Shilling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8/01 出版

此書為時下的身體研究領域提供了最清晰、最廣泛的綜述,也為形體化的分析提供了革新的架構。對於和此主題相關的古典以及當代研究工作,本書為兩者之間的關係提出一種新穎且令人信服的觀點,並以此為基礎,主張身體應被解讀為社會構造的多元面向媒介。在此基礎上,作者建構了一系列身體和經濟、文化、社會、工作、運動、音樂、食物以及科技之間的分析,以作為研究者的焦點,並為讀者提供進入此領域之清晰易懂的入門知識。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法國社會理論

Gane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8/01 出版

法國思想和辯論長期以來都頗具魅力,這本不凡的著作,是由英國頂尖的社會理論家甘恩(Mike Gane)所寫,其中對法國傳統的闡釋,是他人難以望其項背。 & 本書對於法國大革命之後的社會理論(聖西門、巴札爾和孔德)一直到近代由克莉絲蒂娃、德勒茲、布迪厄和布西亞主導的場面,本書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解釋;且將把法國社會理論分類至三個邏輯上一致的時期:一八○○年至一八八○年(實證主義時期)、一八○○年至一九四○年(人類學時期)以及一九四○年至二○○○年(馬克思主義時期);為戰後的法國理論提供詳細的導讀,包括存在主義理論、結構主義理論以及後結構理論;在相關的社會與政治脈絡下,將個人與各學派之間的討論予以定位。 &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著作,作者學問廣博,不過文字的呈現卻兼具有趣與教育性。對社會理論和社會學有興趣的人絕對都該閱讀本書。

95 特價30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群學肄言 (精裝)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08/01 出版

本書為嚴復翻譯的重要社會學名著之一。強調「以天演為宗」探求群體演變的因果關係,並針對治群學的難礙,提出客觀、解惑之道。全書依砭愚、倡學、喻術、知難、物蔽、智絯、情瞀、學詖、國拘、流梏、政惑、教辟、繕性、憲生、述神、成章等十六篇,闡述個人、群體、個人與群體間的關係、群體發展的種種現象。嚴復第一次將西方社會學的概念引述至中國,對當時的社會改革十分具影響力,並成為後世研究社會學方法的重要讀本。本書特色:★嚴復翻譯經典重現! ★嚴復翻譯的重要社會學名著之一!

9 特價36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群學肄言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08/01 出版

本書為嚴復翻譯的重要社會學名著之一。強調「以天演為宗」探求群體演變的因果關係,並針對治群學的難礙,提出客觀、解惑之道。全書依砭愚、倡學、喻術、知難、物蔽、智絯、情瞀、學詖、國拘、流梏、政惑、教辟、繕性、憲生、述神、成章等十六篇,闡述個人、群體、個人與群體間的關係、群體發展的種種現象。嚴復第一次將西方社會學的概念引述至中國,對當時的社會改革十分具影響力,並成為後世研究社會學方法的重要讀本。本書特色:★嚴復翻譯經典重現! ★嚴復翻譯的重要社會學名著之一!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

Cwiertka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7/01 出版

日本料理不僅風行台灣,過去二十年間在西方也日益受到歡迎。但或許讓人意外的是,目前我們所認知的日本料理其實是相當現代的發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日本不僅在政治上發生劇烈改變,同時也是現代飲食文化與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本書從多方面說明,現代日本料理中的多元文化色彩,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發展、工業化與民族國家建構的多重影響,作者透過豐富的史料,介紹在十九世紀之前,日本各地飲食文化的多元豐富,並說明這些多元的飲食習慣,是如何轉變為現代我們所認知的「日本料理」。本書深入日本料理的歷史根源,探索日本家庭料理的變遷、軍隊伙食的西化、戰爭期間的糧食管理,以及現代都市中美食風氣的興起,這些分離的現象,均與日本政經社會的變遷緊密相關。以飲食為窗,本書更進一步討論日本與「西方」在歷史、文化上的互動與互視,分析日本在民族國家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情境,如何影響了日常生活的表現與認同。本書不僅能讓對日本文化、社會感興趣的讀者感到興味盎然,對近年來興起的食物歷史研究、人類學研究,更是重要的東亞研究著作。

95 特價247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社會通詮

甄克思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05/01 出版

嚴復在按語中指出,圖騰是群體的標誌,旨在區分群體。並認為中國古代也有與澳洲原住民和印第安人相似的圖騰現象。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往往可獲得舉一反三之功。什麼叫圖騰?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係,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 甄克思在這本書中,用歷史發展階段的觀點,把歷史描繪成從圖騰社會向宗法社會、再向軍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他認為,在軍國社會裡,個人是組成社會的基本細胞,人民是平等的;而在宗法社會中,社會細胞由家族構成,個人歸各自的宗族統轄,並受到祖法的約束,沒有自由。受到甄克思這種進化史觀的影響,嚴復認為當時的中國終於進入軍國社會階段,屬於七分宗法、三分軍國性質的國家。【本書特色】‧嚴復翻譯經典重現!‧ 嚴復於1903年翻譯英國學者愛德華‧甄克思的《社會通詮》一書時,首次把“totem”一詞譯成「圖騰」,從此成為中國學術界的通用譯名。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社會通詮 (精裝)

甄克思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05/01 出版

嚴復在按語中指出,圖騰是群體的標誌,旨在區分群體。並認為中國古代也有與澳洲原住民和印第安人相似的圖騰現象。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往往可獲得舉一反三之功。什麼叫圖騰?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係,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 甄克思在這本書中,用歷史發展階段的觀點,把歷史描繪成從圖騰社會向宗法社會、再向軍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他認為,在軍國社會裡,個人是組成社會的基本細胞,人民是平等的;而在宗法社會中,社會細胞由家族構成,個人歸各自的宗族統轄,並受到祖法的約束,沒有自由。受到甄克思這種進化史觀的影響,嚴復認為當時的中國終於進入軍國社會階段,屬於七分宗法、三分軍國性質的國家。【本書特色】‧嚴復翻譯經典重現!‧ 嚴復於1903年翻譯英國學者愛德華‧甄克思的《社會通詮》一書時,首次把“totem”一詞譯成「圖騰」,從此成為中國學術界的通用譯名。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全球化觀念與未來

Schirato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4/01 出版

全球化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名詞,各方學者對它的意義有諸多不同的解讀。本書簡介了全球化概念所涵蓋的各種論述、實踐以及技術;並勾勒出全球化的歷史脈絡,以及全球化模式與敘事再生產的核心政治議題。作者檢視了某些因全球化而發生轉變的特殊議題,如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媒體與文化認同等;並探索後全球化世界的觀點。本書將可作為大專生與碩士生研習傳播、媒體、文化研究、社會學、政治學與社會發展等課程時的好幫手。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健康社會學導讀

Barry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4/01 出版

讀者引頸期盼的第二版《健康社會學導讀》終於問世,經過多次修訂,作者將最新社會學研究和全新的理論,應用在健康和疾病的相關主題上。作者對於健康社會學領域的當前思潮融會貫通,並以引人入勝的筆觸,簡明扼要地介紹予讀者。本書不僅可以提供一本生動的教科書給健康與社會照護課程的學生以及醫學相關的從業人士,而且任何對健康和疾病議題有興趣的讀者,皆能從中得到啟發。本書提供全面性的導覽,以社會學的觀點探索健康和疾病的內涵。第一部分綜概介紹社會學理論與取徑,並質疑醫學何以有如此大的權力;第二部分解析階級、種族、性別等議題與健康不平等的關連;第三部分介紹照護場所及其背景脈絡。本書編排清晰,易於使用,內容深入淺出,並輔以個案研究、範例、相關連結等工具,也是當前市面上唯一擁有附屬網站的健康社會學教科書,提供輔助講師與學生的資料,絕對是健康社會學的最佳入門指南!

95 特價30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理解環境議題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3/01 出版

目前社會對於環境問題有著前所未見的關注與興趣,《理解環境議題》則說明了這些問題背後的科學、政治、社會與文化因素,上述因素彼此互動與影響,藉此產製與再製環境問題。《理解環境議題》運用圖表、學術研究,針對環境議題的科學與社會科學面相,提出易於理解的說明。在第一部分,描述對產製有關的哲學、價值、政治與科技面相。第一部分則運用氣候變遷、食物、廢棄物等實例,證明前一部分的論點,最後關於墨西哥市的一章,則完美的把所有前述的論點、面向,作了整體性的歸結。清楚易懂,而有著豐富內容是本書的特色,對於鑽研地理學、環境生態學甚至是社會科學的師生,兼顧到教學方法的《理解環境議題》,絕對是課堂使用的首選。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

Davis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本書共有二十五章,分別由世界各地知名學者共同撰寫而成,作者群回顧了當前的研究,並就各領域的性別與女性研究提供批判性的分析,所探討的研究範圍包括了工作場域、福利國家、家庭、教育、宗教、暴力與戰爭以及女性主義的全球性政治。除了最基本的性別概念議題外,書中還對當代女性研究、性別研究,以及更晚近之男性研究現況及走向,做了扼要的說明,包括陽剛特質、後現代女性主義、「文化轉向」與全球化的研究,接納入在本書的探討範疇中。本書可作為性別理論的入門介紹手冊,更不啻為投入一顆掀起漣漪的小石子,持續在該領域中激盪出新潁的對話與思辯。本書涵蓋的性別議題亦相當廣泛,從微觀的「家庭」、「性」、「親密關係」面向;到宏觀的「工作」、「國家」(福利國家的女性主義)、「科技」、面向;甚至因應時局變遷,把視角拉高到「全球」的層次,深入探討了全球化為性別議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對於有志一窺女性與性別研究堂奧的讀者而言,本書是一本深入淺出的重要著作。

95 特價47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現象學的社會學意味

Ferguso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什麼是現象學的社會學?為什麼它是有意義的?這部創新而令人深思的著作主張,現象學是二十世紀中顯得最意味深遠、廣博且有影響力的哲學。現象學的社會特徵是在它與二十世紀社會學所關心的現代經驗這個問題的關連上被探察到。現象學和社會學一同是「當代的民族誌學」。就此而言,它們各自掙脫了自我加諸的限制,建立出對於當代人之生存的一個嶄新、批判地理解。透過社會學式地理解現象學,以及現象學式地理解社會學,這本書為現代經驗重構出一個現象學的社會學。本書博學且有自信地為當代社會學理論開啟一系列新問題,這些問題是理論家和理論的研究者無法忽視的。本書蘊藏著將會在社會學與哲學中引發論爭與探究的瑰寶。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介、科技與社會

Holmes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本書提出以下的思考:1.在網際網路上,誰說不可能變得出名?2.誰說網路廣告無法與廣播電視廣告抗衡?3.為何我們預測大眾媒介的有所轉變,而非結束?本書中,作者大衛‧賀莫斯針對傳播科技理論提出新的闡述,並與當代生活可說是息息相關。坊間關於傳播與媒介的書籍,大部分依然著重於傳統上的內容、再現、符號學和意識形態。本書將新媒介整合入媒介理論當中,提醒我們重新檢視媒介環境。本書探討了:1.對於現在與未來的媒介研究,提供了清晰、簡明的摘要論述。2.廣播與網路媒介之間相互關係的概括論述。3.提醒大眾注意,「第二媒介時代」將會遮蔽大眾媒介。4.檢視媒介如何延伸、替代、再製社會生活的各個面向。對於當代媒介環境,本書提出精密卻易懂、令人讚嘆的分析,可供所有媒介與傳播領域的學生閱讀。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笑聲與嘲弄:幽默的社會批判

Billig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這是一本讀來令人愉悅的書,內容觸及現今盛行的一些「常識性認定」;一般大眾普遍認為,笑與幽默在本質上,都是好的。然而,在本書裡,作者回顧了過去歷史上對笑與幽默的討論,並提出理論:幽默以嘲弄的型態,對社會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本書作者認為,嘲弄在所有的文化裡都被當作一種規範性的手段,用來支撐人們的行為準則以及傳統上相信的真理。而就歷史上而言,幽默的相關理論反映出更為廣闊的政治、道德以及美學面向。舉例來說,作者認為幽默含有一種殘酷的成分,而佛洛伊德則認為我們都自欺欺人,無視笑聲的實際意義。本書充滿令人讚許的原創思想及精闢入裡的洞見,相信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文化研究、社會心理學或媒體與溝通研究的讀者會對本書有極大的興趣,亦能從中有所收穫。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探究迷文化

Hills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迷」是媒介消費研究中,最廣受關注的研究客體。本書是台灣首度對迷與迷理論展開細緻而精闢探討的譯本。為了強調迷文化的矛盾性,本書作者摘要整理了各種用來理解「迷」概念的文化理論,並挑戰甚至推翻了這些既定的知識典範。作者針對許多特定團體,例如:貓王迷、〈X檔案〉迷以及〈星艦奇航〉迷,採取個案研究的方式,並且勾勒出許多關於新媒介發展所創造的文化現象,以及這些新文化現象所具有的各種可能性。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媒介、文化與社會理論

Stevenso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本書透過不同的方法典範,深入剖析大眾媒介的發展。第一章首先以批判性典範入手,透過馬克思主義觀點,探究媒介中的政經體系與意識型態;第二章以哈伯瑪斯提出之公共領域概念,檢視大眾傳播場域中的公領域現象;第三章探討閱聽人的詮釋、能動性、結構與意識型態,如何再製與詮釋媒介內容;第四章則著重麥克魯漢提出之「地球村」概念,作為文化中介者的媒介,是如何透過跨文化方式運作;第五章討論後現代主義大師布希亞,針對媒介提出之擬像、超真實等概念;最後運用各種理論與論點,檢視新媒介與資訊社會的關係,包括網際網路與資訊、資訊性政治的限制等議題。

95 特價30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文化研究核心議題與關鍵爭辯

Barker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本書展現了文化研究如何處理大量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存在於某兩項對等關係裡,諸如語言與文化、意識型態與真實、政治與文化分析、商品化與文化、能動者與架構、認同與差異、消費文化與生活型態、文本與情境等。作者透過檢視文化研究的中心問題與精辟爭辯,來呈現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自然地理學:社會、環境與生態

Hinchliffe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眼見人類社會近乎無所不在,難道大自然的毀滅果真近在咫呎?還是當今人們賦與大自然前所未見的價值?自然地理學以理性的眼光,輔以豐富的個案,討論當代自然實踐。本書將帶領讀者了解人類對大自然的傳統認知。另外,有鑑於自然無所不包,本書也呈現不同學科對自然獨到的體會。自然地理學運用平易近人的文筆,描述近代思維如何影響人類面對環境問題與政策,包括:風險、生物安全、稀有物種保育、人類都市的永續發展、人類與動物及其他非人類生物的關係,也探討各國與國際的文化自然(culturenatures)。內文提供:概念基礎,並循序漸進地解釋更為複雜的主張知識百寶箱,解釋術語並提出論點多元個案研究與實例,支持腳踏實地、拓手可及、可銜接自然實現的論點。自然地理學呈現嶄新的環境分析:人類和非人類實踐皆與自然息息相關。三者相互交織的過程不斷地形成與修正環境分析。不管你所學是地理學、社會學、政治科學、文化研究、或科學研究,凡對自然、社會理論和太空感興趣,這絕對是你不可或缺的好書。

9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社會分化導讀

Best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十九世紀以來,社會分化研究在社會科學中一直占主流的地位。早期的社會分化研究大多是著重在社會階層的主要議題:階級、種族、性別等,近年研究議題則擴及性慾特質、弱勢團體及邊緣群體等。本書是第一本於呈現完整社會分化範圍之際,亦同時檢視社會分化自身本質的導覽性教科書。本書作者以歷史的角度概述並評估社會分化的理論,關注社會分化如何影響身分認同和「他者」的形塑,討論用以維繫社會分化的機制。作者也探究在階級、性別、性與性慾、種族和民族多樣性、身體障礙者、心理疾病等社會分化中,個人如何被定位。除了上述之主要議題,本書尚包含有一個章節檢視國家於收容所、公民權、兒童時期、老年、疾病、防衛恐佈主義等領域之社會分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對於社會分化的歷史、形成和持續等內容,需要綜觀瞭解的社會科學學生,本書是不可或缺的導覽讀物。

95 特價361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科學哲學的論證

Rosenberg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科學大概是唯一受所有文化所採行的西方知識系統,但其範圍、本質及方法,卻在歷史中不斷遭受挑戰和質疑。自然科學不但為哲學家挑起了最基礎的問題,也讓哲學家形塑出眾多理論,以說明自然的實在性以及我們對自然所能認知的範圍。到底什麼是科學哲學?我們如何獲得科學知識?科學知識的客觀性基礎何在?科學活動是理性的嗎?本書透過對哲學基本問題的關懷,為科學所引發的深刻哲學問題提供了完整的引論。每章章前的內容大綱與章後的討論問題,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架構及深入思考的線索。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

Highmore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本書是日常生活理論提供了獨特而富含歷史脈絡的介紹。在探究日常生活概念的發展上,海莫以齊穆爾的文化社會學作為起點,並探討了一九三○年代輿論調查運動的作品,直到當代的理論家為止,例如狄塞托。

95 特價26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思想巨擘及其經典名著

Warburto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本書專門為一般人介紹哲學經典的入門書。作者篩選了從柏拉圖《理想國》到維根斯坦《哲學研究》,縱向兩千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二十本曠世名著,以最淺顯的方式專章鋪陳其精華,並加以評論,內容平易近人,是初次接觸哲學的人瞭解主要哲學家內涵的敲磚石。任何人皆很方便從本書直接觸及到人類最深層的心靈,而有助於思想的提升。

95 特價20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後現代性與政治

Bauman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2/01 出版

素有「後現代先知」美譽盛名的波蘭籍社會學大師的本書作者,在這本洞徹見微的新近著作中,針對商品與資訊所捲起的全球化浪潮之下的當前政治處境,精湛地剖析公共領域何去何從的問題。從鐵達尼號、脫口秀、瘦身減肥、網際網路等現象及其效應,進行抽絲剝繭,解開千禧年之際的政治迷惑,是一本深具震撼力的作品。

95 特價19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人本主義與人文學科

洪鎌德  著
五南 出版
2009/01/23 出版

以人類的活動及其滋生的問題為觀察的對象,稱作人文現象,是孕育西洋文明的本源。人文學科建立於人性、人情之上,以人為尊。本書是人本主義與人文精神發展梗概之最佳入門書。人本主義強調人的重要性,並把人的價值和人的欣賞列為首要的地位。古希臘哲學即為人本思想的濫觴。歷經中古文藝復興時期傳承、恢復和發揚古希臘羅馬文化藝術,而逐漸展開,擴及到文藝創作和研究、教育的理論和實踐、人生哲理、道德規範、社會理想、政治學說等。這是以人為中心的世俗文化的人文學科,又稱為人文主義。人文學科建立在人性、人情之上,以人為尊,重視現世生活,揚棄來世、救贖的宗教想法,使人們思想得到解放的教育,也是修辭、美學啟迪的學科。這種強調入世精神的教育有異於近代以來職業或專業的訓練,而是使人走向美感、德性、圓滿、和諧的理想狀態之修身、之養成。是故,可滿足當代物質富饒與精神貧瘠、心靈孤獨的現代人走向和諧圓滿的正途。

9 特價21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運動的文化分析

Schirato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1/01 出版

本書作者分析現代運動領域的發展,並且探討運動的起源。運動在遠古與中古時期的前身,主要是希臘與羅馬的慶典活動與遊戲,例如民間足球;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運動是專為英國公學校學童所設計的活動,目的是為了灌輸學童品格與紀律的概念。時至今日,運動已經轉型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制度,是大眾流行的奇觀。本書的論述過程,同樣將焦點著重在日漸整合的運動與媒體,解釋媒體與運動兩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強化運動的地位,讓運動佔據當代文化最重要的一角,甚至危及當代文化的存在。本書是全面瞭解運動、運動與媒體的關係,以及運動的文化動力不可多得的好書。

95 特價209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知識、權力與自我

Delanty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1/01 出版

本書綜觀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各層面所帶出的複雜辯證,內容深入淺出,提綱挈領。就以現代性為主題的諸多著作而言,本書被視為當代脈絡清晰、條理分明的首選。作者簡明扼要且熟稔精確的耙梳從康德以降到韋伯的現代社會理論,進而探討包括鄂蘭、施特勞斯、魯曼、哈貝馬斯、海勒、卡斯托里阿迪、杜漢等法蘭克福學派學家的重要思想。接著討論後現代幾位主流思想家李歐塔、伐第摩、德希達、傅柯及詹明信的方法論。本書不僅以創新的筆觸統合了現代性及後現代性的相互辯證,也進而為當代社會理論提供嶄新的思考途徑。

9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面對風險社會

Denney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9/01/01 出版

生活在「風險社會」,究竟什麼意思?風險的觀念,如何改變我們與其他人一同生活的方式?目前,風險主宰了個人與集體意識。就全球而言,不安全感和恐怖主義、污染、全球流行病與飢荒有關,但是吸煙、日曬與旅行,也引起高度關注。本書清晰有力地說明了現今社會上的風險。作者丹尼(David Denney)以批判性的眼光,思及各種社會學理論,以檢視風險的社會結構、處理文獻,為所提出的關鍵議題提供可信賴的指引。本書也分析日常生活層面的風險性質,亦即人們賦予風險什麼樣的觀念。最後,諸如恐怖主義、全球法規治理,以及國際關係發展都予以檢視。對於社會學、國際關係與媒體、文化與傳播等學域的學生而言,本書都是在學習風險之時必讀的讀物。

95 特價266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

群學 出版
2008/12/13 出版

本書討論台灣社會學從1945年至今的發展,藉由幾個重要領域的回顧,勾繪出台灣社會學整體發展的面貌、成就、限制與未來發展的契機。主要的內容包含了戰後至今的台灣社會學所處理的課題及其成果,以及不同課題的研究成果間之關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究:相較於西方社會學的相關領域,台灣社會學發展之特徵。本書也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考察台灣社會學的知識發展、學術制度與社會脈絡。最後,本書呈現了這些研究成果所隱含的「台灣社會」。簡言之,本書各章作者從具體的課題(如家庭、企業、公民社會與移民章)、概念化的方式(如性別、國家、族群章)以及與西方理論的關係(如階層、勞動章)等面向,檢視台灣社會學發展史,共同勾勒出台灣的「社會學」圖像與「社會」圖像。 台灣的社會學研究自始即與西方社會學緊密關連,過去60年的社會學發展中,不同研究者從初始援引西方社會學的論點,進而運用、驗證與修正這些論點,近年來則引入新的面向與觀點,甚或提出挑戰。面對國際化的潮流,本書主張真正的國際化乃是透過台灣社會的研究,證明從西方社會發展出來的理論只是眾多可能中的一種。未來更應積極努力,藉由台灣社會的研究成果,提出足以與西方理論相提並論、甚至可以將其含括的論點,邁向更開闊的學術高原!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

JurgenHaber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2008/11/01 出版

社會與思想叢書(譯著)之一 & 本書所收四篇論文,是當代社會學界最熱衷討論的問題。作者哈貝瑪斯、泰勒等均為當代理論大師,對於市民社會、公共領域的研究,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的探討。黃宗智教授對中國明清社會的研究擴闊了我們的理論視野。如甘陽先生在引言中所指出的,冷戰結束,歷史仍在繼續,人類對未來社會的追求與探索將持久不息。&

9 特價25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

孫中興  著
群學 出版
2008/10/13 出版

一位社會學教授為何會討厭涂爾幹?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到底有什麼問題,使得作者不吐不快? 作者以幽默詼諧的口吻細數《社會分工論》各種譯本與原文的落差,目的是希望未來的讀者不要再「誤讀」《社會分工論》。同時還提出前人閱讀這本經典不曾注意的地方,幫助讀者解開涂爾幹的密碼。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文化產業分析

Hesmondhalgh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10/01 出版

本書以政治經濟學途徑結合文化、社會、及傳播三大領域,概述文化產製的關鍵論辯,包括媒體政策規範、產權、文化產品、全球化、數位化、及科技聚合等議題,不但匯整當代觀點與歷史性分析,也同時涵蓋娛樂及資訊事業,北美、英國、歐洲及全球各地的實際範例更皆囊括其中。作者雖然詳盡闡釋文化產業的政治經濟、組織、科技、及文化面向,但深入淺出的寫作方式,實為學生進入此領域的絕佳書籍。

95 特價333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概述通俗文化理論

Strinati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10/01 出版

本書提供一個理解通俗文化理論的主要架構,涵蓋的理論有:大眾文化、法蘭克福學派、文化工業、結構主義、符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女性主義與文化多元主義等。並介紹諸如阿多諾、巴特、麥克羅比等理論學者對於通俗文化的觀點,其中更涵蓋了爵士音樂、電視文本以及各種小說雜誌等分析文本。以期提供讀者一個流行文化研究的概觀圖像。

95 特價28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思索科技倫理

Resnik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09/09 出版

此中譯本前一版書名為《科學倫理的思索》,現已革新修正及更改書系和封面,讀者除非經過評估,否則請勿重覆購買。敝社非常有心做好翻譯工作,針對文中若仍有錯譯之處,歡迎隨時寫信至:weber98@ms45.hinet.net,提供指正的意見,敝社將秉持虛心受教的態度改正,敬請讀者繼續指教。■人類從事胚胎和動物的複製等倫理上有待商榷的研究,引發科學研究與倫理議題的衝突。本書提供科學家應遵循適當的行為準繩,灌輸讀者體會科學中倫理關懷的重要性。本書探討的主題尚包括研究的客觀性、科學出版方面的倫理議題、實驗中的倫理議題、科學家的社會角色,本書附錄列出五十件科學倫理的爭議性個案,提供讀者進一步的省思和討論。本書希望能成為科學知識傳播者和學習者在研究倫理議題時的有用工具,使科學家及讀者大眾更清楚瞭解到科學倫理的重要性,使更多科學界的學者知道:倫理的議題是值得進一步分析和探索的領域。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社會批判與文化

Dant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09/01 出版

本書討論了二十世紀批評理論的發展,內容深入淺出,提綱挈領。作者從馬克思的資本主義及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出發,連結德、法兩國批判傳統的重要學者思想,前者包括阿多諾(Adorno)、霍克海默(Horkheimer)、馬庫色(Marcuse)及班雅明(Benjamin),後者涵括列斐伏爾(Lefebvre),巴特(Barthes),高茲(Gorz),杜罕(Touraine)及布希亞(Baudrillard)等人。藉著討論這幾位作家的作品,作者企圖說明以理論作為批評基礎的趨勢,是現代性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書各章節條理分明,並環繞緊扣幾個文化主題進行論述,包括迷思、工作、休閒(leisure)、日常生活,性慾特質(sexuality)、娛樂(entertainment)、藝術及知識。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現代性的理論化之路

Wagner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09/01 出版

作者主張社會科學已經顯得無力對現代人類的處境作出批判性的診斷。他藉著擷取社會學家傾向於模糊帶過的幾個問題,嘗試讓社會科學在這方面的能力復甦;這些問題之所以會被掩蓋,是因為社會學家將它們的答案視為理所當然,或是因為他們預設,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超出社會學範疇的。前者和無法規避性有關,後者則關係到可達致性。本書辨識出五大主要問題,包括我們知識的肯定性、政治的可行性、我們自身的延續性、過去的可溯性和未來的透明性,而無法規避性和可達致性議題就在這五大問題中浮現。作者展示過去兩百年來人們處理這些問題的方式,以及這些問題存留到今日的原因。此書深刻、敏銳而具說服力,對現代性的社會理論和社會學都有所貢獻。

95 特價23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特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

Cuff等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09/01 出版

本書第一部分闡述三位古典理論大師:法國的涂爾幹、德國的韋伯以及共產主義集大成者馬克思。第二部分探討功能論與衝突論的對立,以及較軟性的符號互動論和俗民方法論。第三部分闡述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和結構主義。第四部分則剖析後結構、後現代以及傅柯的理論,並介紹默澤里斯、紀登斯、布迪厄、哈伯瑪斯等幾位現世理論家所作理論整合的努力。本書為臺灣引進最新的社會學理論,功不可沒。

95 特價28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工作社會學導讀

Edgell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09/01 出版

作者艾德格(Steve Edgell)此書以最新且通盤的角度,涵蓋工作社會學中各種不同種類的工作:有償與無償、標準與非標準、就業不足與失業等。本書貫徹古今歷史,精闢分析各項工作的相關議題,由人類社會起始之初開始紀錄「工作」的發响。此外,本書還根據標準、非標準、有償與自願性工作等不同種類提供了細緻的討論。在本書當中,艾德格援引古典和當代理論學家,造就本書特點:1.廣納有償工作的主要議題:異化、後工業社會、資訊社會中的網路事業、彈性化(flexibility)、福特主義、麥當勞化、工作的去標準化以及失業與就業不足對社會的衝擊;2.討論無償工作的主要議題:家務被視為「工作」的型態、科技的衝擊、女性主義的衝擊、女性主義化與全球化;3.提供工作與性別的歷史觀點。

95 特價30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新媒介科技手冊

Lievrouw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09/01 出版

《新媒介手冊》問世以來,極受好評。《新媒介手冊學生版》為《新媒介手冊》的節縮版,並呈現了精裝本的精華部份。本書描繪出新媒介研究及學術方面的領域範圍,並且為該領域的現況提出明確的陳述。《新媒介手冊》第一版問世之後,立即成為新媒介研究領域之中的核心參考書籍。本修訂版亦將為該領域的學生,提供最為全面且最為新近的指引。第二版新增的特色有:-在文章材料的組織方面,更增精進,讓學生更易取用,而且更能輕易地融入課程設計。-由編輯群纂寫緒論,清楚地羅列出新媒介研究之中的各項主題。本緒論亦可為教師提供指引,得知如何在課堂中充份運用本手冊。-本手冊的每一章皆經過增補,不論是以往的研究所得以及背景材料,或是這項領域之中的最新發展,皆於章節中呈現出來。

95 特價47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代社會理論大師

Elliott  著
韋伯文化 出版
2008/09/01 出版

本書旨在提供全覽式的導引,詳細地提供了大師們的學術發展,並標出了它們與不同社會、文化與政治思想傳統的關係,藉以介紹當今社會理論裡獨領風騷的學術巨擘和理論大師,引領著學生瞻仰並了解這些大人物的丰采與學術成就,是故,由於其中包含著三十多位大師的理論文本與批判性的評估,本書將毫無疑問的成為社會理論的重要參考書籍。而海德格、巴塔耶、梅洛龐蒂、馬庫色、阿多諾、班雅明、哈伯瑪斯、高夫曼、柏格、傅柯、李歐塔、拉康、德希達、巴特、克莉絲蒂娃、伊瑞葛萊、布希亞、德勒茲與瓜塔里、維希留、列斐伏爾、呂格爾、盧曼、泰勒、羅逖、雀朵洛、紀登斯、貝克、布迪厄、鮑曼、哈樂崴、詹明信、霍爾、米契爾、薩依德共三十四位,就是書中囊括的當代社會理論或文化理論之學術巨擘。

95 特價474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民意與輿論:解構與反思

魏宏晉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8/09/01 出版

  這已經是一個「言必稱民意」的時代!「民意」真的就是人民的意見嗎?在中國天、君與民的三角關係中,有個知識份子階層來處理意見溝通的機制。由知識份子帶領形成的輿論,在中國歷史上,常有左右局勢的效果。中國知識份子雖不能完全代表民意,可是西方民意卻也幾經嘗試經過菁英階層運作才出現的,二者間似乎有其共通之處。本書從西方的民意和中國的輿論的根源追溯起,解構與反思民意與輿論的概念,成為一個有趣的冒險旅程。本書特色 ★ 深度解析、比較西方的「民意」和中國的「輿論」,讓讀者看見此一議題上,中西文化的異同。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社會學與生活

林信華  著
五南 出版
2008/07/01 出版

本書希望可以回到日常生活世界中來說明社會學主要的討論內容,它們是我們較熟悉的,並且跟生活有較密切的聯繫。透過這些內容的整體表現,希望可以描 繪出社會學的基本發展與主題。 這些內容包括與其他人的關係、上班、消費、家庭、社區、規律的生活、麥當勞世界、城市、電腦時代、社會階層、政治遊戲、族 群、生態、宗教、社會問題、文化以及全球社會等等。 & 之所以選擇這些內容,乃是因為我們整天生活所關係到的就是它們。或者說,這些內容乃是構成我們日復一日的社會生活。以這些內容為討論主軸,內文將不同的社會學傳統與議題彙整在一起,希望可以讓讀者在最直接與最快速的情況下了解社會學。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6/10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