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2_114 國中小參考書現貨
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中文書 > 全部商品

有一種生活叫淡定:向南懷瑾學處世智慧

于海英  著
德陽 出版
2012/01/04 出版

一杯淡泊悠遠的心靈之茶,一部處世安身的塵世經書,品李叔同,看透世間繁華,直達精神家園;悟南懷瑾,智享人間百態,收穫塵世幸福。如果一個人想學習適應社會的手段,那麼,守護精神的家園才是最好的出發點。為了活得好一些、更好一些,為了在塵世獲得幸福,讓我們仔細聆聽兩位大師的叮嚀……精神富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足,否則,即使富如國王,也會貧如乞丐。讀李叔同,我們的內心會獲得一種空靈的美感,那是一種久遠的自然的力量。他使我們低下頭,開始審視自身,重新關注已被遺忘很久的自我的真實性靈。而南懷瑾,身在繁華又笑看繁華,他是繁華世間的智者,得享繁華卻又不被繁華所累。於是,他講述人生種種人情世故,講處世哲學、講生存策略,這一切,都是為了使我們更好地生活在人與人的世界裡。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何以三代以下有亂無治?明夷待訪錄(經典3.0)

王汎森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11/01/25 出版

《待訪錄》共有二十一篇,討論的主題有十三個。其中《原君》、《原臣》、《原法》、《學校》等篇最為近人所注意。導讀者王汎森認為最能用來貫串《待訪錄》各篇大義的是兩種政治原理之對立,究竟三代以後的君臣關係、制度設計、法律、兵制……等林林總總的議題,是從哪一種原理出發的,是「以天下為天下之天下」這個原則出發,還是從以天下為帝王之私產出發的?黃宗羲回答這個問題最直接的答案,是認為被他理想化了的「三代以上」與「三代以下」,是兩種政治原理之爭:一種是天下是天下之天下,是公的、萬民的、百姓的,並從此原理出發去思考、規畫一切制度。在《待訪錄》中對君臣、方鎮、封建、法律等重大問題的新思考,都是從這個原理出發的。與它相對的是「三代以下」之原理,即以天下為帝王「一家之私」為出發點的思考,對一切事物防之又防、密之又密,而最後歸於無效。正因為兩種政治原理截然相異,所以黃宗羲要求全變,而不是小小變革,要求有治法而後有治人,即要從原理出發,重新檢視兩千年來一切的政治設計與政治實踐。《待訪錄》中所討論的十三個重大主題,或顯或隱都與兩種政治原理的根本差異環環相關。這是一本極富刺激性的著作,它對君權的定義,對君臣關係的釐定,對「萬民」地位的肯認(recognition),對「國家」與「天下」的區分,對古代的理想政治與當代齷齰失敗的政象的對照等,提出非常前衛而犀利的論點。

79 特價1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極現與統合:新藝術與科學十六講

史作檉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9/11/01 出版

終我一生,實際上所做的就是兩種方法:一種是「純形式辯證」,一種是「形上美學」。前者「純形式辯證」指的是人類文明之「開放系統」──科學或數學,而後者「形上美學」指的是人類文明之「還原系統」──文字。二者加起來貫通一致,就能完成一種人類文明之完整而具有終極性之圓滿表達。以此二法為大想像而舖路,整個文明即以方法而還原,而回到大想像的神話世界,是將文明之三種大成就(器物、文字與符號)一貫而一如之,逼近並走進而真正屬人與自然之實體之大領域。如此則方法與實體以「開放」與「還原」化同而一致,即廿一世紀以後真正的新文明或新哲學誕生之最佳契機。本書特色:★一位成熟哲學家矢志將生命本身成為哲學,終其一生,若做不到,也絕不反悔!★李祖原(名建築師)、楊世芝(名畫家)、薄茵萍(名畫家)、俞肇慶(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石朝穎(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姚衍(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童若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一致推薦!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漫畫中國思想隨身大全

蔡志忠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09/10/13 出版

蔡志忠 繪著 陳鼓應、詹石窗等導讀 十五部原典的智慧脈絡+輕鬆的漫畫詮釋 海峽兩岸的學者導讀+近三百條成語索引 ── 全都貫穿在這一本書中 蔡志忠的經典漫畫系列,原來就膾炙人口,現在精挑其中十五部作品(包括:《孔子說》、《孟子》、《大學》、《中庸》、《莊子說》、《老子說》、《列子》、《孫子兵法》、《韓非子》、《史記》、《菜根譚》、《世說新語》、《禪說》,以及李白、杜甫的的唐詩)再從其中精選內容,在一氣呵成的脈絡之下編輯起來,更產生了新的閱讀感受與價值! 對於已經看過蔡志忠作品的讀者,這一本《漫畫中國思想隨身大全》在新的編輯方法加上十五篇新增的導讀,將有一種新的閱讀收穫。對於沒有看過蔡志忠經典漫畫作品的讀者,這本書可以用最輕鬆,最有系統的方式,就把中國古聖先賢的智慧精髓,一手掌握!有原典,有漫畫,有導讀,還可以當成語辭典(近三百條)使用! 一書四用,物超所值,隨身帶著走,隨時讀!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論中國哲學與文化

黃振華  著
時英 出版
2009/09/21 出版

在過去的歷史上,我們中國人已建立了兩個文化理念,這在人類歷史上是沒有前例的事。在人類歷史上所有其他文化的民族,在建立一個文化理念完成之後,便永不再起。唯有中國人在建立一個文化理念完成之後,由於外來文化之刺激而重又建立一個新的文化理念,並依此理念而創造第二期的文化。可是,現在我們走到了第二期文化衰頹的時候,我們現在所遭遇的危機較諸魏晉時代的中國人尤且過之。現代的中國人明目張膽要毀滅傳統思想,可是自己又建立不起一個新的理念來。五四時代的中國人試圖提出兩個口號來代替文化理念,那就是「民主」與「科學」,並試圖藉此來破壞傳統思想,這是中國人在第二期文化衰頹時,假借外來思想來毀滅自己文化的初步行動。「民主」誠然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政治制度,然而無論如何理想,終究只是一個政治上的理念,不足以充當無窮的道德理念的。「科學」誠然為我們中國人所需要,然而「科學」本身未能成為一個完整的文化理念,蓋因科學所探求的對象永是現象世界有限的東西,它不可以當作人生的無窮理想被追求的。於是這兩句口號失敗了,而且迅速地為唯物論所接收。中國人利用唯物論思想來摧毀傳統文化,這可說是中國人在第二期文化衰落時,假借外來思想來毀自己文化的第二步行動。試問:唯物論能充當無窮的理念麼?不論「物質」概念指的是經濟決定論上的生產工具,還是人類追求物質生活的幸福目標,都是現實世界的有限性的東西,不可能成為無窮的理念的。大陸上紅衛兵之興起,這表示唯物論未能安定人心,因為紅衛兵之興起,其精神根柢就表示大陸青年之精神空虛。現在大陸上共產黨人更進一步實行批孔揚秦,這可說是中國人在毀滅自己傳統文化上到達頂峰的程度;如過這個運動成功了,中國文化、乃至中國民族將從此滅亡。一個民族的存在,不僅指它的血統上的存在,而尤指它的文化的存在。如果中國文化滅亡了,中國民族便不存在。古埃及人、巴比倫人、古希臘人、羅馬人,乃至近代歷史上曾經統治過中國的他族人,如今不存在了,這並非意指它們的血統不存在,而乃指它們文化的不存在。是以如果一旦中國文化滅亡了,中國民族便永不存在,所留存的只是受西方文化末流思想同化後的另一種族而已。如果共產黨人批孔揚秦沒有成功,則中國文化、乃至中國民族可暫免於浩劫。然而,這並不意味中國文化有了出路,因為新文化的誕生有待新的文化理念之建立。如果新的文化理念始終未能建立,則新的苦難恐又將來臨。直到現在還看不出創建新文化理念之機運。我只是期望,並且相信: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華民族,智慧的種子尚未絕滅,在經過一連串的苦難災痛之後,終於會創出新的文化理念來,為第三期的中國文化開拓光明康莊的大路!

9 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史大綱

胡適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2008/12/01 出版

研究中國學術思想,胡適此本著述,直接點出中國先秦思想的經緯。他首先採用了西方近代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為先秦思想注入更精闢獨絕的分析。蔡元培更以「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統的研究」,稱此書為有別於他種,是「第一部新的哲學史」。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漫談中國文化 企管、國學、金融

南懷瑾  著
老古 出版
2008/12/01 出版

沒有古代,哪有現代?沒有祖先,哪有我們?本書從《管子》、《貨殖列傳》、《食貨志》等古代典籍的財貨觀切入,分析講述近一個世紀的金融、企業及管理體制的演進,化古為今,視野廣闊。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末那皈依

錢文忠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08/11/04 出版

作者是大陸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的主講者之一,在台曾著有暢銷書《玄奘西遊記》本書講述陳寅恪、胡適、趙元任、鄭振鐸等近代大師級人物的故事,深刻動人2007年,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力推錢文忠主講《玄奘西遊記》,2008年,主講《李時珍》,他的風采和口才引起了觀眾的廣泛注意,成了名滿天下的學者。錢文忠近來致力於社會公益、慈善事業,主持和創辦民間學術文化機構。錢文忠是語言學大師季羨林的及門弟子,他跟隨季先生精研梵文、巴利文,後赴德國漢堡大學主修印度學,副修印度學、藏學。他熟悉印度、中亞多種語言,目前研究領域是思想史、學術史、宗教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郝明義有一次和錢文忠談起他對梵語的研究,錢文忠說了一段話很有意思:「我們都知道,研究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的人不懂得英文是不行的.但是很奇怪的,研究《金剛經》的人卻很少有人懂得梵語,也很少有人覺得需要懂得梵語。」錢文忠因為對許多語言的精嫻使用,又有自己獨特的機會和眼界,所以不但可以見識到許多人物,能在許多歷史材料中自由遊走,還可以用非常生動傳神的文筆,為一般讀者介紹他的所觀所思因此,《末那皈依》有兩個特色。第一,在這部《末那皈依》裡,錢文忠描述了季羨林、王元化、陳寅恪、胡適、趙元任、吳宓等近代學術界偉大的心靈,而且以活活潑潑的筆法,深入淺出的將這些人的「心態思緒、為人風範都做了他人力所未逮的歷史分析和情感分析」(大陸著名哲學家湯一介語)。錢文忠認為,這本書的主旋律是「懷逝者之風,慕健者之雅;感師長之恩,念友朋之情。」是一部傳奇人物的精彩故事第二,書名「末那皈依」,「是指一種精神覺悟,是指在更高的峰顛,以更深的智慧回首浩瀚紅塵。」(湯一介語)所以,《末那皈依》也是一部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心靈史、精神史、學術史。為中國近百年學術史,建立了里程碑式的架構本書為《末那皈依》繁體特別版,除了以人物為主,另外還收錄錢文忠關於西北史地的書評、文章。錢文忠曾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節目主講《玄奘西遊記》,歷史視野恢弘,對於東西方文化交流有獨到見解,也讓讀者在欣賞這些人物的心靈激情之外,也能略窺中國西北過去曾經上演的精彩史劇。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人文與理性的中國

余英時  著
聯經 出版
2008/06/27 出版

本書由余英時先生的25篇論文組成,討論主題集中在中國思想史,從先秦到當代,釋證中國文化中的人文情懷和理性精神。體裁有專論、書評、條目和序跋,先後發表於1980-2006年。內容包括「魏晉時期的個人主義和新道家運動」、「清代儒家智識主義的興起初論」、「孫逸仙的學說與中國傳統文化」、「20世紀中國國史概念的變遷」等。

79 特價5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思想(9):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

聯經 出版
2008/05/28 出版

本期《思想》的專欄為「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李明輝教授的〈省思中國哲學研究的危機──從中國哲學的「正當性問題」談起〉,說明中國哲學研究的兩個錯誤:第一是將中國哲學納入西方哲學的概念架構裡。第二則是反其道而行,將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完全分離,以期保持中國哲學的主體性或特殊性。何乏筆教授的〈跨文化動態中的漢語哲學〉,提出探討:以傅柯的考古學方法,凸顯牟宗三在修養論與現代性關係方面的盲點;以牟宗三的跨文化運作,則可走出傅柯封閉於歐洲哲學範圍內的傾向。至於沈享民的〈從後設思考的取向思考中國哲學研究——兼論所謂「反向格義」〉,則借用「哲學在中國」與「中國式的哲學」兩概念,來分析中國哲學成立的問題。從普遍哲學的「哲學在中國」,滑轉擺盪至傳統義理之學的「中國式的哲學」,本文討論各自的困難。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

王汎森  著
聯經 出版
2007/12/21 出版

張灝院士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等文章中指出:1895至1925年是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在思想知識的傳播媒介或是思想內容方面,皆有突破性的劇變。就前者而言,報刊雜誌、新式學校、學會等制度性的傳播媒介大量湧現,同時新的社群媒體──「知識階層」(intelligentsia)出現了。在思想內容方面,除了有文化取向危機,同時也產生新的思想論域(intellectual discourse)。本書是從上述的框架及議題出發,請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就個別論題進行探討,希望比較全面地呈現近代思想轉型期的複雜風貌。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默無常

關子尹  著
牛津大學 出版
2007/12/01 出版

語默這個觀念,最早見於《周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一言。語默或默語一詞,言雖簡約,卻已包涵了人生的起居作止、行藏動靜、趨避取捨等等。從騷人墨客自陶潛到庾信,從李白到杜甫;或碩學宏儒自張載到朱熹,從二程到陽明,都無例外地曾談及「語默」。人生而有知,但從哪處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閱讀本書,豐富自己對生命及哲學的體會,也許是「尋找定向」的不錯選擇。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精神溯源

史作檉  著
理得 出版
2006/03/23 出版

中國哲學乃一真自然之智慧,吾人如不能進入其中所特有之文字前之圖形世界,就無法看清楚中華民族進入人文後以文字所展現之自然智慧的根本基礎。自黃帝以至於春秋前之近三千年的時間裡,正是培育整個中國哲學智慧之基礎或胚胎,若對此三千年中之文化狀態缺乏瞭解與注意,在中國哲學的膫解或哲學智慧之培育上,將是一件嚴重的缺失。反之,瞭解了前二千餘年之人與自然間直接相關之存在性的表達,就是把握了整個後二千餘年之哲學發展之命脈。本書所探討者,即在於中國哲學發生性之自然基礎,它探討了中國哲學創生之精神,帶領我們一窺中國真自然智慧的堂奧。推薦語史作檉全集將分為數個系列:形上學系列、哲學入門系列、詩文手札系列、美學系列、小說系列、人類學人類學系列,以及新文明系列等。由於史先生的全集數量遠超過40冊以上,數量眾多,故其出版亦是一結合現實與理想的考驗;我們深信其出版程序雖然漫長,但只要我們堅持著上述想法,必能定逐步地加以完成。我們希望透過史先生豐富的作品,能給予讀者生活新的靈感與啟發;並透過的自身的成長,成為日後拓展深度文明的耕耘者。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史(下)增訂版

王邦雄  著 、岑溢成  著
里仁書局 出版
2005/11/15 出版

中國哲學史」的教本,在胡適與馮友蘭之後,港、台兩地概念最清晰、架構最完整的首推勞思光先生的大作。不過,我們對勞思光先生的某些觀點,不以為 然,加上空中大學開課,循例要先寫教本,以是之故,幾個中壯學者義無反顧,也勉為其難,在相當緊迫的時間內,趕寫完成。一方面圓了《鵝湖月刊》創刊二十年 來的夢,我們終於為新生代寫出了代表台灣學界觀點的《中國哲學史》;……。 & 我們採取團隊接力的方式,來彌補自我的缺失,而鵝湖朋友二十載論學的相知,也差可避開詮釋理路的分歧。 撰寫委員與本人皆開設「中國哲學史」與「中國哲學專題」的課程。積累十幾、二十年的教學經驗與研究心得,……。

9 特價38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清代的義理學轉型

張麗珠  著
里仁書局 出版
2005/10/30 出版

理學在中國學術史上具有會通新舊思想的意義之後,又以其為儒學從「理學」到「氣學」發展歷程中的新思想典範,暨其與經學和文學間的互證、呼應等內涵,總論清代的義理學轉型,並總結一系列作者對於「清代新義理學」的論述。該系列論述,是目前學界最能發揮清代思想的完整理論,也是全新角度的革命性論著。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史(上)

王邦雄  著 、岑溢成  著
里仁書局 出版
2005/09/15 出版

「中國哲學史」的教本,在胡適與馮友蘭之後,港、台兩地概念最清晰、架構做完整的首推勞思光先生的大作。不過我們對勞思光先生某些觀點,不以為然,加上空 中大學開課,循例要先寫教本,以是之故,幾個中壯學者義無反顧,也勉為其難,在相當緊迫的時間內,趕寫完成。一方面圓了《鵝湖月刊》創刊二十年來的夢,我 們終於位新生代寫出了代表台灣學界觀點的《中國哲學史》。 & 我們採取團隊接力的方式,來彌補自我的缺失,而鵝湖朋友二十載亂學的 相知,也插可避開詮釋李路的紛歧。 高搏園先生,楊祖漢先生,溢成先生與本人,皆開設「中國哲學史」與「中國哲學專題」的課程。積累十幾、二十年的教學經驗而研究心得。 〈節引自王邦雄 本書序〉

9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表達及其研究-中國哲學研究方法新思維

黃信一  著
理得 出版
2005/02/16 出版

  本書提出一種新的哲學研究方法論──「背景哲學」。筆者對「背景哲學」新方法論的提出,並非試圖以一觀念、理論、主義或文字,提出解決方案,達成立即解決中國哲學詮釋問題的目標。反之,本書所強調者在於「表達形式」與「表達基礎」二者之統合,一方面在於重新發覺中國哲學中之原創能力,並使其當代詮釋方式進入一尋求表達基礎的時代;另一方面參考西方哲學,學習其精確之表達形式與對自身理性文明之批判經驗;最後在詮釋吾人自身哲學時,能統合上述兩者的優點,使中國哲學研究方向進入探討人類整體文明之哲學舞台,展現中國哲學,源自易經的三元性哲學中深具統合能力之智慧。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道學與儒林

李紀祥  著
唐山出版社 出版
2004/11/19 出版

錢賓四先生在素書樓課堂中,曾以儒林與道學為講題,這正是本書書名「道學與儒林」之緣起。作者在本書中所立的寫作位所,見證了一種當代人對當代自我與文化傳統的對話與書寫,是文本與經典的為己「讀書」之學,摸索的是學術研究與生命情懷的不可分割。本書共收錄論文九篇,範圍涉及宋明理學、東亞比較儒學、清代學術。環繞《近思錄》與《傳習錄》、《大學》、朱子與陽明、劉宗周與劉門、江藩與清代學術史寫作、戴震與道統,以及韓國的權近、曹植、李滉等,治學所歷,提出淺見。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學術思想史

鄺士元  著
里仁書局 出版
2004/08/18 出版

所討論範圍包括先秦諸子、漢魏經學、宗教傳播、魏晉思想、宋明理學、清代學術、歷代史學、中西文化文流等十五章。由於它提綱挈領、簡明扼要,不僅是中國學術思想的入門書,也是場屋應答的參考書。由於作者取材之豐,是中國學術思想縱面剖析的一部成功的典範。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增訂版)

余英時  著
聯經 出版
2004/07/12 出版

本書是余英時先生最新發表的史學專題研究,初稿刊於香港《知識份子》季刊1986年冬季號。以範圍而論,本書概括了儒、釋、道三教的發展和社會變遷;以時間而論,它上起中唐,下迄乾嘉之世,差不多涵蓋了一千年的歷史過程。綜觀了中國的宗教與社會發展史。  & 全文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中國宗教的入世轉向。這一部分主要是研究中唐以來的新禪宗和宋以後的新道教。中篇:儒家倫理的新發展。這一部分著重討論新儒家和新禪宗的關係,以及從程、朱到陸、王的發展。下篇:、中國商人的精神。這一部分大致以十六至十八世紀為時代斷限。但研究的重點不是商業發展的本身,而是商人和傳統宗教倫理,特別是新儒家的關係。這三個部分雖是互相涵攝、彼此呼應的,但各篇也自有其獨立性。這是近年史學界一部大著作,對中唐以來的思想史和社會史都有最重要的發明,對清代及近代史的研究,啟發甚多。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家史話

孫開泰  著
國家 出版
2004/03/01 出版

法家是封建體制崩潰過程中漸次形成的一個學派,在春秋戰國政治紛擾之際,為加強軍事力量以克敵制勝,須實行重賞酷刑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法家思想於焉產生。申不害的重「術」、商鞅的重「法」、慎到的重「勢」,直至韓非集法家理論之大成,法家的政治思想體系才完全確立。它幫助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天下,使法家思想在百家爭鳴中取得了最大的勝利。本書針對法家的起源、發展及影響,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期使讀者對法家思想有一全面性的認識。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史話

谷方  著
國家 出版
2004/02/05 出版

研究中國哲學首先應從考證典籍史料著手,以期還原歷代各哲學家的思想原貌;二則應深度地理解與詮釋史料,以求與自身的思想充分交融與開展。本書作者長期研究歷史和哲學,從總體上把握其特點和發展脈絡,上自先秦、下至鴉片戰爭以前,將中國哲學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予以完整的介紹,內容深入淺出,敘述簡潔流暢,文中有許多作者個人的獨到見解,不僅能使一般讀者有所啟迪,對於專業工作者亦具有參考價值。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王汎森  著
聯經 出版
2003/08/15 出版

近代中國經歷了一些範疇性的轉變:在經學上,否定了過去兩千年的經學傳統,認為它們都是圍繞著一批「偽經」而積累的學問(康有為)。在文化上,充分了解到儒家文化始終存在著一個不安定層(傅斯年)。在道德上,發現過去兩千多年所有的道德教訓,關涉私德者居十分之九以上,而關於公德者不到十分之一(梁啟超)。在政治上,認為過去兩千年是無治狀態(劉師培),國其實不成其為國,因而有建立一個現代「國家」的追求,希望由「皇朝」轉化為「國家」,將「臣民」轉化為「國民」。對專制體制的深刻反省則發現中國沒有「社會」,並認為過去兩千年的政治理論都是「在空架之上層描摹」。除了上述之外,社會上的文化菁英也由傳統的「士大夫」變為「知識分子」。不管近代中國的社會政治有多少實質的轉變,但至少在思想或理念的層次上這是一個斷裂和跳躍。而這些斷裂或跳躍並不是突然而來的,它們有深遠的文化、學術根源。本書基本上認為從道光以來,中國思想界便進入不安定期,每一種學問都因內外的挑戰,而產生了分子結構的變化。收在這本論文集中的文章,除了都觸及上述種種問題之外,並討論現代學術風格的形成與現代學術社會的建立。

79 特價4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的倫理觀

葉海煙  著
五南 出版
2002/01/01 出版

然而,在儒者的理想與願景之下,當代的儒學詮釋與儒學新典範的建構,似乎不能不從當代倫理與生活文化的儒家新典範互動中尋找那足以向未來勇邁的意義資源,而這正是本書所以大肆在古今、中西以及與新倫理三合一的學術大夢敘述其實現之道與覺醒之途的緣由;而在全球化與本土化如響斯應之際,作者當然無從迴避,其用心所在似乎已超然於理論思維之外,而全面處及文化意識、社會關懷與生命義諦。

特價4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極意象

楊宏聲  著
玄同 出版
2001/04/30 出版
9 特價16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百論析義(上)

李潤生  著
全佛 出版
2001/02/01 出版

繼龍樹菩薩的《中論》之後,提婆的《百論》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中觀著作,《百論》主要論述大乘佛教的空性、無我等至理,並破斥數論、勝論等外道的執見。 本書作者以系統化的分析、現代化的詮釋,將原文譯成白話語體,減少文字隔閡,方便讀者迅速理解掌握《百論》的思想內容,對中觀思想的研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百論析義(下)

李潤生  著
全佛 出版
2001/02/01 出版

繼龍樹菩薩的《中論》之後,提婆的《百論》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中觀著作,《百論》主要論述大乘佛教的空性、無我等至理,並破斥數論、勝論等外道的執見。 本書作者以系統化的分析、現代化的詮釋,將原文譯成白話語體,減少文字隔閡,方便讀者迅速理解掌握《百論》的思想內容,對中觀思想的研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靈犀和覺悟:心性的智慧

施忠連  著
林鬱文化 出版
2000/11/01 出版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波齋新說

李澤厚  著
允晨文化 出版
2000/10/19 出版

波齋新說   波齋者,科羅拉多(Colorado)波德市(Boulder)之寒舍也。『齋』『災』諧音,之所以有『波齋』者,東門失火波災池魚而遠道循故也。乃作書書。  儒學四期、巫史傳統、儒法互用、歷史悲劇、自然人化是本書主要述說的文化事物。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

吳密察  著
月旦 出版
1999/11/18 出版
9 特價43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德國哲學家論中國

秦家懿  著
聯經 出版
1999/04/01 出版

我們看西方的中國觀 萊布尼茲與沃爾夫,是十七、十八世紀間,少數幾位對中國及中國哲學抱持著濃厚興趣的歐洲哲學家。他們對中國的議論,散見於卷冊浩繁的拉丁文、法文與德文著作中。 萊布尼茲與沃爾夫本身不通漢文,不能閱讀中文著作,所以不得不仰賴大量的傳教士報告萊理解中國。同時由於他們習慣用西方的思維來探討中國的問題,並且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西方式的「中國觀」,從而引起極大的爭議。德國的哲學家泰斗康德,就曾經針對沃爾夫的哲學觀點大加攻擊。 然而無論萊布尼茲與沃爾夫對中國哲學的解釋是對是錯,他們的看法在西方確實發生過影響和作用。透過秦家懿教授的整理,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歐洲人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如何看待遙遠的中國,又如何對中國的哲學思想進行研究。對於熟悉中國文化的我們來說,理解西方人的「中國觀」如何成立,實深具啟發性的意義。  本書的目的,只是根據萊氏與沃氏的精神環境與時代條件,給予他們所提出的思想重點一種哲學性的省察,使他們兩人在中國思想方面的異同觀點都能得到適當的表白。 作者簡介  秦家懿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祖籍江蘇無錫,出生在上海市。曾任教澳州國立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耶魯大學。專治宋明理學,兼治比較思想、宗教、中文著作有《王陽明》、《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

9 特價18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精神學研究第一輯

李紹崑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9/01/01 出版

精神學,又名「超個人心理學」,結合了心理學、哲學與宗教而開展當代研究的一個全新面向。其中更有許多中、外學者,透過對傳統東方的、中國的哲思脈絡之探索,為精神學的發展創造了極具建設性的領域。本書廣蒐海內外學者如唐君毅、衛爾白(K. Wilber)、吳怡、沈清松、劉文英等人的論述,呈現精神學研究上的階段性成果和多樣性風貌。

79 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魏徵的人生哲學:忠諫人生

余和祥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7/10/01 出版

忠諫人生  在大唐帝國的輝煌榮耀中,魏徵可稱得上是一位沈靜深刻的智者,在萬眾喧囂中,悄悄地構築起中國中世紀的思想長城,因而創出貞觀大治的不朽功業。本書詳述了他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以及嚴以律己的政治態度,值得我們感懷,也值得我們深思。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梁啟超的人生哲學:改良人生

鮑風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7/09/01 出版

改良人生  要瞭解近現代政治思想史,要瞭解近現代文學發展史,要瞭解近現代學術文化史,不瞭解梁啟超是不可能的。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中國,像梁啟超這樣享有盛名,影響時間長,影響領域廣的人物實屬罕見。  透過此書,繞過枯燥而蒼白的學術柵籬,去認識梁啟超,去感受梁啟超對人生的認識,我們便會獲取超越學術以外的收穫,得到許多關於人生的啟迪。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忠毅人生

彭基博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7/09/01 出版

忠毅人生  曾國藩的成功在於他具有敏銳的人才眼光。他認為:人才一靠「發現」,二靠「培養」,而培養更是關鍵,不要抱怨身邊無人,而是必須懂得如何培養人才。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范仲淹的人生哲學:憂樂人生

王耀輝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7/07/01 出版

憂樂人生  身為一位封建時代的士子朝臣,范仲淹的一生,可稱得上是一位天將降大任於此布衣的至性君子。他幼時失怙,長而無依,且在官場上屢遭貶放,卻仍然執著於一種求與天下同安樂的大胸懷,堅持直言立朝,即使歷經挫折亦終無怨悔。  今日讀者回顧其立身面世的方式,范仲淹的追求及人生哲學是否合於時務,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與選擇,但他素心無玷的風節品格,和先憂後樂的心志胸懷,卻是不得不令我們後世所感動景仰的。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商鞅的人生哲學:權霸人生

丁毅華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7/06/01 出版

權霸人生  本書是介紹商鞅一生的功業及事蹟,陳述其變法對當時及後世的影響,縱然後人對他的評價呈現極端的兩面,但不可否認的,他在歷史上仍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聖嘆的人生哲學:糊塗人生

周劼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7/04/01 出版

糊塗人生  作者藉由文字與審美的角度,闡述金聖嘆的人生哲學,另由金聖嘆評《西廂記》的諸多眉批中,去審視金聖嘆的才學與氣度,充分展現金聖嘆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金聖嘆特有的人生哲學觀──糊塗人生。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烏鴉的困惑

臺灣商務 出版
1997/03/01 出版

任何既不是烏鴉也不是黑色的事物,都可以證明所有烏鴉都是黑色的嗎?「全知」、「全能」和「至善」之間有甚麼矛盾?一個人永遠只記得一分鐘前的事情,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況?人類思維中的某些特質,是否永遠無法被機器所模擬?時間的流逝是連續還是不連續的?......這本穿梭於科學與哲學之間的文集,將會使您眼界大開。不要以為科學與哲學必然是枯燥乏味的,閱讀這本書,您便會知道它們可以是何等趣味盎然。

79 特價1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

吳汝鈞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7/02/01 出版

龍樹的《中論》是印度佛學的一部重要哲學著作。它由偈頌的方式構成,而以敏銳的邏輯,通過堅強的論證,有力地確立了印度大乘佛學的空之哲學。 & 本書順著哲學的路數,以現代人熟悉的名相、詞彙和表達方式,對《中論》的根本概念與哲學方法,作系統的分析,展示其中的哲學涵義與邏輯方法。是國內第一本以哲學方法解讀《中論》的專著。

9 特價40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代中國哲學論:問題篇

八方文化 出版
1996/12/01 出版
9 特價270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當代中國哲學論:人物篇

劉述先  著
八方文化 出版
1996/12/01 出版
9 特價22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解剖中國的思想

竹內實  著
前衛 出版
1996/07/01 出版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實證主義與中國近代哲學

楊國榮  著
五南 出版
1995/06/01 出版
特價2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黃帝四經今註今譯

陳鼓應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5/06/01 出版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四篇古佚書:《經法》、《十大經》、《稱》、《道原》,通稱》、《黃帝四經》。它的成書約在戰國早中期,為現存最早的一部黃老之學的著作。 由於這部「四經」的重現,透過完整的註譯體系及闡述,讀者可以更具體、更明確地瞭解《黃帝四經》的文義和思想底縕;從而對先秦道家發展的脈絡有了新的認識。同對於先秦學術流派也提供了許多新的線索。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哲學中的科學方法

羅素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5/04/01 出版

引向哲學的路徑有好幾條,但是最古而走得最多是對外界的懷疑。哲學之可貴即在於能提出問題並以科學方法澄清已知、未知和不可知的問題。 & 本書先以舉例說明邏輯分析方法在哲學之性質、本領及限制;再以普遍原則綜合,以幫助在思想上得一個哲學的習慣並引導如何去尋出哲學的問題之解決及所宜防備的陷阱。

9 特價198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新原道

馮友蘭  著
臺灣商務 出版
1995/03/01 出版

中國哲學有一個主要的傳統,一個思想的主流。這個傳統就是求一種最高境界,但又不離人倫日用。這種境界以及這種哲學,我們說它是「極高明而道中庸」。

79 特價1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  著
里仁書局 出版
1995/02/01 出版

反動與先驅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上)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下) 陽明學派之餘波及其修正清代經學之建設兩畸儒清初史學之建設程朱學派及其依附者實踐實用主義科學之曙光清初學海波瀾餘錄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1)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2)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3)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4) 清代學術概論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5/6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