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的故事(軟精裝)
《西廂記》為元朝劇作家王實甫的劇作,成功刻畫封建社會下青年男女渴望戀愛的心理,劇中打破禮教束縛、勇於爭取愛情的情節對當時社會來說十分具有挑戰意味,是元朝雜劇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亦為中國文學立下了新的創作典型。
封神演義(上)
《封神演義》是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以武王伐紂的歷史為架構,天命思想為中心,穿插眾多神佛仙魔變幻莫測的法術與一場接一場激烈的戰爭。人物眾多,戰況離奇,構成洋洋灑灑一百回的巨作。 & 作者或云明朝陸西星,或云明朝許仲琳,迄無定論。其原刊本(現藏日本內閣文庫)卷二題有:「鍾山逸叟許仲琳編輯」,而卷首有邗江李雲翔序:「余友舒沖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即鍾惺)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托余終其事。」據此推斷,此書最初作者為許仲琳,續作者為李雲翔,成書的年代,應在明朝天啟年間。 & 書中揭露紂王的昏聵、荒淫、橫暴,並成功的塑造了楊任、雷震子、千里眼、順風耳等神話人物,提供吾人許多的幻想素材。全書以姜子牙封神、武王封國作為結束,故事情節,大體採史傳之記載,如元代《新刊全相平話武王伐紂書》,並雜揉佛道信仰與神話、民間習俗與傳說等材料敷衍而成,而主要思想以道教為主另外混融儒、釋、道三者,成為近三百年來影響中國民間信仰至鉅之小說。
封神演義(下)
《封神演義》是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以武王伐紂的歷史為架構,天命思想為中心,穿插眾多神佛仙魔變幻莫測的法術與一場接一場激烈的戰爭。人物眾多,戰況離奇,構成洋洋灑灑一百回的巨作。 & 作者或云明朝陸西星,或云明朝許仲琳,迄無定論。其原刊本(現藏日本內閣文庫)卷二題有:「鍾山逸叟許仲琳編輯」,而卷首有邗江李雲翔序:「余友舒沖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即鍾惺)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托余終其事。」據此推斷,此書最初作者為許仲琳,續作者為李雲翔,成書的年代,應在明朝天啟年間。 & 書中揭露紂王的昏聵、荒淫、橫暴,並成功的塑造了楊任、雷震子、千里眼、順風耳等神話人物,提供吾人許多的幻想素材。全書以姜子牙封神、武王封國作為結束,故事情節,大體採史傳之記載,如元代《新刊全相平話武王伐紂書》,並雜揉佛道信仰與神話、民間習俗與傳說等材料敷衍而成,而主要思想以道教為主另外混融儒、釋、道三者,成為近三百年來影響中國民間信仰至鉅之小說。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導讀(軟精裝)
龍吟虎嘯的三國傳奇;激昂悲壯的梁山聚義;榮哀無常的紅樓情夢;新奇驚幻的取經之旅……。千年傳奇;百世經典:展現中國前哲英雄的高妙智計,沈澱先民歷經榮枯的人生體悟,留予後人一聲聲驚嘆與精彩絕倫的文藝之寶。《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及《紅樓夢》是我中華民族最璀璨的文藝珍寶,亦是我傳統文學裡最值得稱揚傳頌的「四大名著」。 然而,鑑於現代人生活步調忙碌緊湊,靜心閱讀的時間有限,筆者特意編著此結合文藝美學與讀書方法,兼之融合多位學者之真知灼見的「名著導讀」書,內容規劃以名著產生的年代排序,並分列「成書經過」、「作者介紹」、「故事梗概」、「作品解讀」及「讀後感」等單元,引導讀者從各面向層層深入傳統文學之殿堂,輕鬆掌握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精華,領略中華文化最動人的篇章。
島噫詩校釋
「島噫詩」一卷,明盧若騰撰。若騰字閑之,號牧洲;福建同安金門人。明崇禎十三年庚辰進士,嘗官浙江布政使左參議,分司寧紹巡海道。遺愛在民,有「盧菩薩」之稱。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溫、處、寧、臺;後加兵部尚書。閩敗,赴水拯起。尋入舟山,輾轉至閩海;偕王忠孝、沈光文等居浯洲嶼,自號「留庵」。永曆十八年東渡,寓澎湖。病亟,值崇禎帝殉難日,一慟而絕,享年六十七;遺命題其墓曰:「有明自許先生之墓」。所著甚富,然僅「島噫詩」最為完整。本書正文得自抄本,註稱「八世胞孫德資重錄」。其中,所詠頗足反映明鄭時代戎馬倥傯之社會狀況,可作史料讀,亦可作文學作品讀。另於書末附錄有關盧若騰的相關資料,及其年譜簡編,以利讀者。
封神榜(古典文學少年版)
封神榜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敘述周朝國功臣姜子牙興周滅商的經過。商朝最後一位帝王-紂王的荒淫無道,注定了商朝將要滅亡的命運。就在這「商代氣數已盡,周室將要取而代之」的天命下,姜子牙肩負著「扶周滅紂」、「封神」的重大任務下山。 在一場又一場與約王對抗的過程中,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輔佐下,憑藉著仁德感召了商紂的大臣們及各地諸侯前來歸順,奠定了伐紂勝利的基礎;因為這場征戰而死去的人或是神仙,靈魂也獲得解脫,得到姜子牙分封神位,配祀人間。 本書登場人物很多,故事都十分有趣,但限於篇幅關係,以大家平日較耳熟能詳的人物,挑選出他們的故事,希望能帶給讀者不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