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歷險記
美國南北大戰後,寂靜的小說界出現了一個重量級作家,一個馳譽全世界百年不墜的美國幽默文學大師,他就是素有「最深沉而博大的美國人」之稱的馬克?吐溫。 在他的筆下,《湯姆歷險記》中那個充滿機智、勇於犯難的湯姆,儼然已成為美國人天真達觀、開朗豪邁性格的代表人物。 藉由與書中人物如電影《法櫃奇兵》少年版的冒險旅程,讀者將看到作者透過高貴的情操與嘲諷的筆法, 鋪陳出形形色色善惡冷暖的浮世繪,所有大人小孩的思維、情緒、邏輯,無不栩栩如生地立體呈現出來。 如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所說:《湯姆歷險記》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故事之一,這本小說無疑也是當今所有現代文學的源頭。
審判(軟精裝)
約瑟夫•K── 一個事事順心,前途大好的銀行高階主管,美好的人生幾乎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所有的一切完美地照著軌道運行著,但在他三十歲生日早上一場突如其來的逮捕卻徹底的破壞了這一切。沒有罪名的審判,完全跳脫正常訴訟邏輯的程序和毫無頭緒的奔走使得他心力交瘁。傲慢顢頇而消極的律師,被冗長的纏訟磨光自尊的委託人更讓他背脊發涼。就這樣直到兩個看似小丑的行刑人找上門來…「審判」是卡夫卡最具代表性的長篇小說之一。小說從一開頭就讓讀者陷入了以卡夫卡式邏輯建構的世界裡。「一定是有人誣陷了約瑟夫•K,因為在一個晴朗的早晨,他無緣無故地被逮捕了。」無緣無故怎麼會被逮捕?但卡夫卡就這麼以絕對平實的平凡詞句陳述著絕對荒謬的「事實」,給予讀者們卡夫卡世界的邏輯起點。並讓作者們沿著這樣的軌跡與主角同時前進。從莫名奇妙而突如其來的逮捕,沒有罪名的審判,毫無頭緒的奔走到最後懲罰的來臨,所有的不合理以最合理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的面前,挑起讀者對已知世界最深沉的反思。
庸見詞典
福樓拜最後的長篇小說《布瓦爾和佩居榭》的同名主人公是兩個相交莫逆的公文抄寫員。佩居榭得了一大筆遺產,兩人便辭去工作,到諾曼底鄉下買了一座農莊,自學各種學問,說了許多蠢話,遭遇不少挫折。最後他們心灰意冷,為了打發日子,重新幹起抄寫的行當。不過他們不再抄寫公文,而是記錄他們聽到的,或者讀到的,乃至在名家筆下遇到的各種廢話、蠢話。 這部小說沒有完成。人們在作家遺留的檔案中發現了沒寫出的最後兩章的大綱,其中包括一部《庸見詞典》。所謂庸見,是現成的見解,多數人的看法,老生常談。它們在多數情況下是廢話,是大實話,因為你不說別人也知道,而且有人聽了會煩;有時候它們是偏見和習非成是的謬誤。根據福樓拜留下的片斷,研究者編成這部《庸見詞典》,一般附在《布瓦爾和佩居榭》後面。詞典的範例,是以單詞或詞組為條目,然後提示聽到這個詞或詞組時應該說的話、應發表的見解、應有的反應(不是作者自撰,而是經常聽到、見到的)。
艾瑪
珍‧奧斯汀被譽為英國最偉大的時尚小說家。她以嘲諷和喜劇的手法,對當代社會某些階層的行為和道德觀提出批判。艾瑪.伍德美麗、慧黠,他與鰥居的父親住在海柏瑞村,生活完美無缺。然而家庭教師兼閨中密友泰勒小姐與鄰居溫士頓先生,在她的極力撮合下,成了神仙眷侶之後,她的生活一下子多出了許多空白。當媒人當上癮的艾瑪,突發奇想要付出實際行動使身邊的人都能有幸福的婚姻。海莉.史密斯是個美麗純樸的女孩,身為私生女的她,無論是教養或身分都與上流社認定的「淑女」標準有些差距。但艾瑪看出這個可愛小朋友當中的發展潛力,決定幫她找一個如意郎君。海莉也樂於將自己的未來交給這位熱心聰慧的大姊姊。她聽從艾瑪的話,拒絕當地農夫羅伯特.馬丁的求婚,因為艾瑪覺得馬丁配不上海莉。奈特先生是艾瑪的姻親,英俊瀟灑,長艾瑪16歲,單身。他是少數能真正欣賞艾瑪並直言不晦艾瑪缺點的人,對於艾瑪的有些任性的行為,他總是扮演守護、勸導的腳色。在艾瑪的熱情拼湊下,海莉雖然幾度與最佳人選差肩而過,在連番窘態之後,她告訴艾瑪自己愛上了一個世間最好的男人。就在艾瑪鬆了一口氣,對紅娘這個角色自得意滿時,她得知海莉的夢中情人竟是奈特先生!震驚的艾瑪更發現長久以來潛藏在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竟然就是奈特先生!此時,她開始懊悔反省自己以往的魯莽跟自作聰明……《艾瑪》是一部莫里耶式的喜劇,全書中圍繞著女主角艾瑪,自錯誤中學習、成長的過程。 一個美麗大方、開朗活潑;任性、又自以為是的艾瑪,試圖操縱周遭人們的一切,不聽他人的建議,卻往往忽略掉許多客觀的角度。猶如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使得艾瑪,差一點也失去自己該有的婚姻。 雖然,如此任性的女孩是不被喜愛的;然而,她好在有顆知過能改的心,也由於她是出於善意,所以才能得到男主角奈特先生的諒解。因奈特亦師亦友的對待女主角,使得倔強的艾瑪也必須依靠他、聽從他的引導和規勸,最後兩人成為一對佳偶。
迷樓:詩與慾望的迷宮
「迷樓」原指隋煬帝在7世紀初建造的一座供其恣意享樂的宮殿,其本義就是「讓人迷失的宮殿」,無論是誰,只要進入迷樓,就會迷而忘返。宇文所安這部著作模仿迷樓的架構,將來自多種不同文化、多個歷史時期的詩歌放在一起進行深入探討,由此論述中西詩歌中的愛欲問題,這些詩作本來毫無歸併一處的理由,然而彼此結合,卻益覺其氣韻生動。作為一種比較詩學,本書不拘限於歐洲傳統中那些人人耳熟能詳的作品,而是突破常規,將生的與熟的、古的與今的作品結合起來——否則,那些與傳統類別格格不入的作品,就會被強行納入其所不從屬的類別,或者被視為外來的少數派而棄置不顧。本書的成功之處,不在於提出了什麼觀念結構,而在於這些詩歌給我們帶來的愉悅,以及當我們放慢腳步沉思這些詩作時感到的快樂。
勝利
「一個不活動的人對誰都無害,並不挑起敵意,也不值得嘲笑。說真的,這等人偶爾會妨礙別人,但厄索爾.海斯特卻不會。他誰都不妨礙,彷彿高棲在喜馬拉雅山的峰頂上,而且也可說是同樣的觸目。那邊的人,都曉得他住在小島上。」 厄索爾.海斯特是個瑞典人,他是熱帶煤礦公司的「熱帶區經理」。多年以前,他以一個東方訪客的身分,帶著介紹信以及他的夢想,來到泗水殷實的商行,在蒂士文兄弟公司的協助下,乘著貨輪在爪哇海一帶亂逛。他發現了熱帶島上有不少露天煤層,並寫信告知他在歐洲的友人,最後促成熱帶煤礦公司的成立。大家對他的評語是:「那個瑞典人真是個怪人。」他也因此得到「失魂老海」這個外號。熱帶煤礦公司在兩年間就結業清盤了,但海斯特仍然停留在公司第一號煤站的三巴侖這個小島上。偶然間,「西斯號」船長戴維森把他載到泗水去辦事,當戴維森回程要去接海斯特時,卻發現他已帶著在德國佬索姆堡的旅館表演的樂團女團員跑了。故事就在戴維森船長的口述下展開了…… 本書特色 這是康拉德所寫的最為複雜的長篇小說,也是評論家公認為康拉德可以傳世的海洋小說之一。與早期的海洋小說不同的是,它不只講西歐人在海外地區的活動,也呈現歐亞多種民族與文化間複雜、傾軋的關係。
果戈里是怎樣寫作的
杜斯妥也夫斯基說:「我們都是從果戈里的〈外套〉中孕育出來的。」而這位俄國諷刺文學大師的創作光芒,卻是從壁爐中一次次燃燒自己手稿的火焰照亮的。本書說明一位作者如何在俗世的生活裡,竭盡一切手段以求生存,又如何在寫作上百鍊千錘,寧可餓死,也絕不放鬆。 俄國諷刺作家果戈里(1819 ~ 1852),代表作有小說《死靈魂》、〈外套〉,諷刺喜劇《欽差大臣》等,善於以貼近平民的語言、戲謔的喜劇口吻,揭顯達官權貴們的腐敗惡行,以及農奴制度中底層小人物的無奈。滑稽與嚴肅的並置,突梯不失辛辣,據說連印刷廠為他排鉛字的工人,也忍不住放下工作捧腹大笑。果戈里的創作,奠定了俄國批判寫實文學的基礎,杜斯妥也夫斯基曾說:「我們都是從果戈里的〈外套〉中孕育出來的。」 本書作者魏列薩耶夫援引果戈里與同時代人的書信、回憶錄,生動地呈現出諷刺大師的寫作過程:取材、構思、下筆、修改,乃至聽取意見……大量的對話與細節使果戈里如同自己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有庸俗有偏執。我們意外窺見:厚臉皮跟母親要錢、到處做食客的果戈里,阿諛奉承、不擇手段推銷作品的果戈里,原來俄語程度不好的果戈里;我們也忘情親炙:隨身攜帶筆記本、神經兮兮記錄著什麼的果戈里,在靈感來臨時的甜蜜戰慄中渾然忘我的果戈里。讀至果戈里將嘔心瀝血寫成的《死靈魂》第二卷付之一炬、絕望而終時,遺憾彷彿也跟著吞噬手稿的烈焰迸跳,久久無法消解……。 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第六章。作者將果戈里幾段作品的定稿與未潤飾手稿並列出來,讀者因此有機會一窺作家再三雕琢的過程,體會其修改的著眼點。魯迅曾幾番敦促本書譯本的出現,他說: 有志創作的青年,必須知道「不應該那麼寫」,才會明白原來「應該這麼寫」的。如何知道這「不應該那麼寫」呢?魏列薩耶夫的《果戈里是怎樣寫作的》第六章,便答覆著這個問題。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在勞倫斯的作品中,《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應是最受爭議的作品了!本書出版的十年內,一直居於色情與文學的熱門討論話題!今天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來審視「她」,色情意味已蕩然無存!在其中所顯現的是女人對愛情、對情慾的看法,而這部作品在六十年後的現今,所迸射出來的光芒並未遜色,相反地,在歷經歲月的千錘百鍊下,更形閃耀著無與倫比的魅力……故事敘述康斯坦絲?查泰萊夫人在丈夫受傷癱瘓、失去性能力之後,依然對丈夫愛戀不捨,竭力說服自己「性」只是一件微不足道、可有可無的婚姻附屬品。但是夫妻倆的生活卻越來越使康斯坦絲坐立難安,她開始發現自己過去一直嚮往與崇尚的精神生活,正是折磨她的來源。整個社會都在摒棄肉體,摒棄感情,但是這些才是真正的人生必須品。工業革命後的社會在消費中腐化,在金錢追逐中麻木,而自我壓抑的康斯坦絲不能隨波逐流,她的身體發出了嚴重的抗議。她意外與守林人有了婚外情。一開始這段感情只是性的互取所需,但是康斯坦絲卻逐漸在其中發現了自己真正的需求:回歸自然、回歸最基本的需求、回歸最淳樸的身體反應。於是她終於離開丈夫,拋下財富與地位,與一無所有守林人遠走高飛。 生命歷經工業革命初始的激情與高潮後的反動,勞倫斯的作品無疑帶有許多對現代社會的質疑。他認為現代社會的「機械化」磨蝕了人性,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金錢潮流而起的貪婪也發展得超乎人性所能招架。自然的生活在這股洪流中被摒棄、踐踏,稍有感覺的人都會不知所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正是這種想法的翔實寫照。該書當初出版時雖然大受撻伐,認為它內容對性愛的描寫過於露骨,傷風敗俗。但經過歲月的洗禮,這本書依然位居經典之列,可見其源遠流長的意義與價值。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頗受歡迎的一齣戲。它的內容備受爭議,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劇作家的立場︰到底這齣戲是反猶太人,還是揭露基督教徒的偽善?除了種族與宗教的問題值得深思外,我們還看到了童話般的愛情、婚姻與友愛的衝突、冷血的殺人算計……。這些情節透過莎翁的巧妙安排和生花妙筆,成為一齣精彩動人的好戲,歷久彌新。本書特色本書為國家科學委員會經典譯注計畫之一。
海隅逐客
仁慈的「海大王」林格船長十幾年前收留了碼頭少年威廉斯,對他悉心調教,並使他成?海島富商胡迪的心腹。春風得意的威廉斯一時糊塗,擅自挪用公款,被胡迪趕出海島。遭受眾人背棄的威廉斯萬念俱灰,就在他縱身投向大海的一?那,林格及時地挽救了他,將他帶到森巴鎮,安排他住在自己的女婿奧邁耶的莊園裡。一個偶然的機會,威廉斯邂逅了瞎眼海盜奧馬的女兒愛伊莎,與她開始了狂熱的戀情,並因此捲入了當地的利益衝突與爭鬥中,最終死於愛伊莎的槍口下,成?一場陰謀的犧牲品。這是康拉德的第二本小說,故事以《奧邁耶的癡夢》裡的人物——奧邁耶的丈人林格船長——為中心,所鋪衍出來的二部曲。也是他的第一個長篇小說。
愛麗斯夢遊仙境&鏡中奇緣
《愛麗絲夢遊仙境》於一八六五年問世,一出版即獲得廣大迴響,之後又在一八七一年出版續集《鏡中奇緣》,兩本書都成為英國最暢銷的兒童讀物。這兩本書的特色是想像力豐富,引人入勝,優美的文筆鋪陳了一段段看似荒唐實則有趣的故事,處處可見作者的童心。
奧邁耶的癡夢Almayer`s Folly
本書是海洋小說大師康拉德的第一本著作,故事以19世紀末的馬來亞婆羅洲為背景,深切刻劃了值得讓人凝思的殖民主義。內容描寫一名荷蘭商人奧邁耶,心中充滿了貪婪與偏見,夢想著和他心愛的女兒妮娜,過著富裕的生活。「……奧邁耶整天都在想著黃金——想著他得不到的黃金;想著別人弄到手的黃金——得來當然是很不光明正大;想著他仍準備以誠實的辛勞去為自己和女兒妮娜求取的黃金。他全心做著在遠離自己居住多年的海岸得到財富與權力的夢,在輝煌巨酬的心象之中忘卻辛勤奮鬥的苦楚。他和妮娜會居住在歐洲;他們會很富有,並受人尊敬。」
莫泊桑小說精選
★《包法利夫人》大師級作者福樓拜唯一肯定的「創世傑作」!★政大歐文學程教授阮若缺精采導讀!★閱讀經典讓你收穫最多!洞澈人性假面晦暗沉淪之銳眼縱橫書海文壇戲謔諷刺之雋言 短篇小說之王法國小說家莫泊桑,以他短短十數年的創作生涯,留下質量俱豐的文學恆產,百餘年後,其無匹的成就與曠世的作品,放眼古今文壇,仍無人能取而代之。 他慣以戲謔筆法處理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和社會規範,揭發人性之慘痛無奈、生活之卑微假面,尤其是粗鄙難堪的兩性關係。其成名之作<脂肪球>,你可以看到人性醜陋的一面,尤其是那些自稱上流社會的人們! 讀者可由此書所附莫泊桑小說精選,及其燦爛一生的故事,心領神會所謂文如其人的深味。
魯賓遜漂流記
《魯賓遜漂流記》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書。不同年紀、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都會興味盎然地沉醉其中,各有所得。 年輕的讀者,不用說,自然會被書中飄洋過海、遭遇海難、陷身荒島曲折離奇的情節所吸引,看得如痴如醉,做著有朝一日自己也離家出走,在大海的驚濤駭浪中闖蕩的美夢。 但是,在學識淵博、目光犀利的思想家和作家眼中,此書像一座蘊藏豐富的礦床,展示著種種社會學的、經濟學的和文學的資源。譬如說,傑出的法國思想家盧梭就贊揚本書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決問題和通進實踐來學習的經典」,馬克思就採用書中的情節來闡明他的經濟學理論;以《尤利西斯》一書名滿全球的愛爾蘭小說家詹姆士.喬伊斯稱魯賓遜為「英國的尤利西斯」,在他的身上發現了「大英帝國殖民開拓者的真正原型……」,還說「魯賓遜身上完整地體現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品質:男子漢的獨立精神,無意識的殘酷,緩慢而有效的智力,講究實際,頭腦清醒的宗教信仰,精明的沈默寡言」。 至於在文學領域裡,《魯賓遜漂流記》一書不知衍生了多少文學作品,其中有仿作和改編為其他文學體裁的作品。它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迄今波瀾滾滾,綿綿不絕。
魯賓遜漂流記
《魯賓遜漂流記》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書。不同年紀、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都會興味盎然地沉醉其中,各有所得。年輕的讀者,不用說,自然會被書中飄洋過海、遭遇海難、陷身荒島曲折離奇的情節所吸引,看得如痴如醉,做著有朝一日自己也離家出走,在大海的驚濤駭浪中闖蕩的美夢。但是,在學識淵博、目光犀利的思想家和作家眼中,此書像一座蘊藏豐富的礦床,展示著種種社會學的、經濟學的和文學的資源。譬如說,傑出的法國思想家盧梭就贊揚本書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決問題和通進實踐來學習的經典」,馬克思就採用書中的情節來闡明他的經濟學理論;以《尤利西斯》一書名滿全球的愛爾蘭小說家詹姆士.喬伊斯稱魯賓遜為「英國的尤利西斯」,在他的身上發現了「大英帝國殖民開拓者的真正原型……」,還說「魯賓遜身上完整地體現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品質:男子漢的獨立精神,無意識的殘酷,緩慢而有效的智力,講究實際,頭腦清醒的宗教信仰,精明的沈默寡言」。至於在文學領域裡,《魯賓遜漂流記》一書不知衍生了多少文學作品,其中有仿作和改編為其他文學體裁的作品。它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迄今波瀾滾滾,綿綿不?。
小婦人的化療日記
一個前中年期的女子,在癌症肆虐下失去了卵巢 一個女兒的母親,面對可能等不及孩子長大的恐懼 一個男人的妻子,一度以為老公將棄她而去…… 小邪的化療真情紀事,以及平凡中品味的幸福定義 精彩日記摘錄 8月8日,2005 多雲有霧 明天,我的肚皮就要被劃開長長一道口子,至少一邊卵巢將被割除。而那個在小腹頻頻作怪、尺寸接近一顆柚子大小的腫瘤化驗結果,將決定我日後的生涯規劃(冠冕堂皇的說法罷了。其實,我一向是過一天算一天)。 我應該緊張、害怕,甚至哭泣的,不是嗎?然而,所有的感覺,這時已經被強烈的飢餓淹沒了。差不多二十個小時沒吃任何東西了,我渴望吃幾片餅乾、幾口米飯。Anything!即使我敬而遠之的苦瓜和木瓜也好…… 不行!我不能繼續耽溺於口腹之欲,這,會把人逼瘋的。那麼,除了飢餓,除了偶爾冒出頭的緊張感,是不是還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呢? 閉上眼睛,我想起許許多多美麗的事物:海邊的潮聲、女兒的新生初啼、小學第一張獎狀、初戀的感覺、薄脆的原味洋芋片、深夜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還有幾本好書……
一千零一夜(5)
知名的韓國代表性漫畫家申日淑,將伊斯蘭神話文學巔峰之作《一千零一夜》,親手繪成漫畫並視為瑰寶。這本《一千零一夜》不只是漫畫書,它還是帶領我們神遊伊斯蘭的旅途中親切而充滿歡樂的朋友。作者致力研究古代東方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使這部作品比起其他的漫畫作品,更能清晰掌握箇中的神髓。閱讀《一千零一夜》,沐浴在這個「世界上最有趣的故事」中,其豐富的夢和冒險、幻想是帶領我們了解伊斯蘭最舒適、有趣的一條捷徑。本書特色◎ 在現今漫畫市場中,一千零一夜的題材是罕有細膩的故事,而且寓教於樂;因為書中把一些中東神話的背景,拉出故事本體的方塊,做文圖資料簡介,也可視為一種變形的中東歷史與地理小教材,這是一般漫畫無法做到的。◎ 全套共十冊,2005年底出齊。◎ 韓國漫畫早被製成線上遊戲、颳起旋風般人氣《天堂》的作者申日淑,預計在台灣也可興起閱讀風潮。
一千零一夜(4)
知名的韓國代表性漫畫家申日淑,將伊斯蘭神話文學巔峰之作《一千零一夜》,親手繪成漫畫並視為瑰寶。這本《一千零一夜》不只是漫畫書,它還是帶領我們神遊伊斯蘭的旅途中親切而充滿歡樂的朋友。作者致力研究古代東方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使這部作品比起其他的漫畫作品,更能清晰掌握箇中的神髓。閱讀《一千零一夜》,沐浴在這個「世界上最有趣的故事」中,其豐富的夢和冒險、幻想是帶領我們了解伊斯蘭最舒適、有趣的一條捷徑。本書特色◎ 在現今漫畫市場中,一千零一夜的題材是罕有細膩的故事,而且寓教於樂;因為書中把一些中東神話的背景,拉出故事本體的方塊,做文圖資料簡介,也可視為一種變形的中東歷史與地理小教材,這是一般漫畫無法做到的。◎ 全套共十冊,2005年底出齊。◎ 韓國漫畫早被製成線上遊戲、颳起旋風般人氣《天堂》的作者申日淑,預計在台灣也可興起閱讀風潮。
偶像
一天早上醒來,下樓走到街上,發現幾乎所有人都認識你----這就是喬治‧馮湛所經歷的奇特經驗。喬治‧馮湛是一個沒沒無聞,個性溫順的待業者,這天卻發現自己莫名其妙的變成大明星。群眾爭相和他打招呼,索取簽名。他詢問路上的行人,想要試著找出自己成名的原因,卻被人當成一個不承認自我名氣,裝模作樣的人。他是快瘋了嗎?當他從電視上知道自己即將出書,還要上節目接受訪問時,他打電話去電台詢問…「您別擔心,」他們這樣告訴他,「一切都會很順利的。」「我們要介紹您的一本書不是嗎?不用想太多,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之後會負責把書寫出來的。總之,您先來上節目就是了。」然而接下來的壓力隨著名聲與日俱增…..這個故事逗趣而細膩的描繪出今日傳播媒體需要明星的怪誕現象,其不擇手段到不惜自己製造明星偶像的地步。今天喬治‧馮湛大紅大紫,明天也許走紅的就是讀者在這本書封面上看到的這個人;名氣會像傳染病那般蔓延。本書的寫作風格介於伍迪‧艾倫式喜劇與卡夫卡式小說之間,同時也是作者向《蜕變》致意的一本小說。名氣會讓人類變成可笑的蟑螂嗎?
一生要讀的60首詩歌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語言的精華,是智慧的結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靈光,是人類最純粹的精神家園。一生中閱讀一些言辭優美,思想性強的詩歌,不僅可以提高自身修養、啟迪心智、陶冶性情、領悟人生。 本書精選60首中外著名詩人的經典之作並配以契合詩意的圖片和賞析文字,引導讀者從不同角度去品味詩歌的主旨、情境、意蘊,在給讀者視覺上愉悅享受的同時,也為讀者帶來廣擴的想像空間。 我們希望通過本書,引領讀者進入詩歌的殿堂,領略中外詩歌的藝術魅力,進而啟迪心智,陶冶性情,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審美水準、人生品位,為自己的人生營造一方純淨的聖土,為邁向光采亮麗的人生架起一座知識的橋樑。
綠野仙蹤
作品以虛構的奧芝國為背景,講述美國堪薩斯州小女孩桃樂絲被龍捲風捲到了一個叫孟奇金的地方,好女巫指點她到翡翠城去找奧芝國大魔法師幫忙送她回家。路上,她先後遇到了稻草人,他需要一副腦子;鐵皮樵夫,他需要一顆心;膽小獅,他需要膽量。他們結伴而行,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終於來到了翡翠城。但是等待他們的卻是意想不到的麻煩…… 《綠野仙蹤》第一部問世的第二年,就被搬上了音樂劇舞台,在芝加哥上演。1939年,美國好萊塢將它改編成電影,搬上大銀幕,想不到竟然像書一樣獲得空前的成功。在當年的美國奧斯卡電影獎評獎時,獲得三項提名,最後獲得最佳歌曲和最佳音樂獎,扮演桃樂絲的演員茱蒂.格蘭獲特別獎。從此,這部電影每年都在電影院上映,電視台更將它當作假期裡的保留節目。 1999年,在電影《綠野仙蹤》上映六十周年的時候,美國電影界為此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儀式。一部根據童話改編的電影能有如此殊榮,實屬罕見。《綠野仙蹤》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雖然這只是一部童話,但它的讀者不應該只是孩子。大人們不妨也來一讀,尤其是那些做孩子時曾經讀過,現在己經長大的讀者。再讀一遍,你會發現,原來其中有些寓意是小時候沒能讀出來的。 本書並特別收錄奧茲國系列之地底歷險 這是小女孩桃樂絲另一次的意外歷險。桃樂絲帶著寵物貓尤麗卡,和少年齊布、拉車老馬吉姆一同掉入因地震裂開的大地中。地底的世界,居然有個奇幻的玻璃城。那裡的人不需要吃任何食物即能存活,而當他們壽命告終,其他的人就會將他種入土中,隔些日子,又可以從長出的灌木叢中「摘」下一個全新的「人」。令人欣喜的是,桃樂絲又在玻璃城裡遇見騙子魔法師奧茲,這次他仍是乘著熱汽球從天而降。而在他們共同努力要回到地面上的過程中,更遇見奇奇怪怪的人事物。有木頭人、瓷娃娃、隱身人……等等。 「地底歷險」精彩的情節毫不遜於「綠野仙蹤」。在「地底歷險」裡,動物全都會說人話,且個性鮮明。 魔法師奧茲用來變把戲的九隻超迷你小豬仔??喔喔地在身邊打轉,小巧可愛。小貓尤麗卡則一天到晚覬覦奧茲口袋裡的迷你小豬仔,想要一嘗美味。而自視甚高的老馬吉姆在奧茲國與鋸木馬的對決,慘遭滑鐵盧。
莫泊桑短篇全集(9)
莫泊桑在世界文壇是一顆燦爛的明星,曾師事福樓貝門下,然後在左拉揭示的自然主義大旗下進入文壇,這兩種影響結合起來,使莫泊桑達到一種冷靜無情而富於嘲弄的寫實主義,以一種穩健而圓熟的藝術手腕,描繪出人性的機微,擁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在他筆下,生動地表現出巴黎的小資產階級和諾曼第農民的面目。
好兵帥克
全書附拉達反諷美妙87幅插畫《好兵帥克》是傑克作家哈謝克的畢生代表作。這本以第一次大戰為背景的反戰諷刺文學,從問世以來,已被譯成十多個國家的文字,作者和卡夫卡成為捷克受全世界注目的目標。世界文學史上哈謝克和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同屬幾百年才能產生的奇才。他們各以一本書成為風靡全球的通行證。《唐.吉訶德》的插圖要等杜雷配上插圖才稱完壁。《好兵帥克》雖因作者盛年病逝,未及享受應得的榮名,可是他有幸在生前找到知友、又是名作家兼插圖高手的約瑟夫.拉達為本書插圖。本書共收87張插圖,使讀者在閱讀時品味到一種文字和插圖結合的美妙感受,在忍俊不禁放聲大笑時有如置身其境。在世界文學史上,《好兵帥克》的造型和原創性,也是無與倫比的。讀者一但打開,立刻想一口氣把它讀完才過癮。一路讀下來絕無冷場,而且令你拍案稱奇!全書天馬行空,絕無矯揉造作、刻意雕琢的痕跡,和塞萬提斯一樣,它的成功掩蓋了作者其它著作的光芒。
歌劇魅影:首演精華典藏
1986年由安德魯.洛伊.韋伯製作的音樂劇《歌劇魅影》,開始成功的掀起一陣魅影狂潮,相信你也曾被氣勢磅礡、蕩氣迴腸的樂曲而深深感動! 但你知道這座有迷宮般地道、潛藏著魅影的巴黎歌劇院,它曾有一段什麼樣的歷史?是否真的存在一座幽祕的湖泊呢?而勒胡所寫的《歌劇魅影》原著小說,又與韋伯的版本有什麼不同?韋伯又如何成功的打造這齣百老匯史上演出最久的音樂劇呢?這本《歌劇魅影-首演精華典藏》融合藝術、人文的知識,娓娓道來「歌劇魅影」種種暗藏玄機的背景故事和祕辛,更精采的是附含莎拉布萊曼、麥可克勞福首演的絕版大幅劇照、幕後製作畫面,並收錄中英對照全版劇本,是所有「魅影迷」值得細讀珍藏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