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記
白鯨記 本書是一部相當傑出的海洋小說,整個故事是以自述口吻展開的,它就是一部具有悲劇的美學特徵的書,而阿哈就是悲劇人物,是以重點不在結果,而在過程,追獵的經過,就是一連串的抗爭,哪怕最後船毀人亡,卻是從來沒被打敗過。 書中還有極明顯的對比技巧,那就是阿哈的理智與感情的相對照。他強烈的復仇決心,使得他看來幾近瘋狂,理智盡喪,然而他卻能冷靜地估計一條流浪鯨魚可能走的路線,又當雷電襲擊船隻時,他的不慌不亂,還對雷電說話,與嚇慌了的水手成對比。 此書內含著深刻的哲學意味,而不是在文靜的思想上的搏鬥。 作者簡介 梅爾維爾 出生於紐約市,擁有英格蘭、蘇格蘭與荷蘭的血統。 曾在南太平洋上三條不同的船上當了兩年半的捕鯨手 著作非常豐富,有小說、詩集…等。
桃源二村
理想國 這個世界現在面臨的問題,其重要性有了全新的秩序--資源秏盡、環境污染、人口過剩、可能發生的核子毀滅,這些只不過是其中四項。 物理和生物科學當然可能有些幫助,我們或許可以找得新的能源,對舊能源也可能做更佳的利用。世界上的人或許可以種出營養價值更高的榖類,而改吃榖類代替肉類來養活自己。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只有在人類的行為改變了,才可能發生。 如果世界想要把部份資源留到未來,就必須減少消費和消費人口。在實驗社會中,要改變出生率很容易;父母親不需要為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必須生養孩子,沒有孩子的人也可以依自己的喜好而和孩子相處;整個社會的運作就像一個親切的大家庭,每個人都扮演慈父孝子的角色,那麼血緣關係就不那麼重要了。 現在大多數人已經承認。美國生活方式必須做重大的改革,我們如果繼續如此消費、污染,不但不能面對其他國家,而且,如果承認現在置身在暴力和混亂中,也不能面對自己。 作者簡介 作者:史基納,行為主義心理學大師,對工具制的學習曾深入探討,曾用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訓練鴿子打乒乓球、做飛彈導航。他的著作有:《有機體的行為》、《語文行為》、《超越自由與尊嚴》等。於一九九0年八月十八日接受美國心理學會頒獎表揚他一生對心理學的偉大貢獻後八天辭世。 譯者:蘇元良,台大心理系畢業。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一年加入美國貝爾實驗室,從事智慧型網路、物件導向式設計之研究,一九九一年返台,現任教於交通大學工業管理系。
伊索寓言的人生智慧
蝙蝠和黃鼠狼 「伊索寓言」是一本流傳久遠,風行世界,且老少咸宜的著作。書中的故事以大地萬物為主角,呈現了人生的百態和人性的真相,並帶給我們許多人生的指導和思考,可說是一本揉合了智慧與趣味的世界不朽名著。不過,書中也有許多故事涵義較為隱晦,不易瞭解,本書即是針對此點,嘗試加以解析,希望除了「龜兔賽跑」之外,能讓讀者進一步探究、欣賞「伊索寓言」的豐富內涵。 一隻蝙蝠掉到地上,被一隻黃鼠狼捉住了。蝙蝠哀求饒命,黃鼠狼不答應,說牠天生和鳥類為敵。蝙蝠便縮起翅膀,證明自己並不是鳥,而是老鼠,因此救了自己的生命。不久,這隻蝙蝠又掉到地上來,被另一隻黃鼠狼捉住,牠同樣哀求饒命。那黃鼠狼說牠最痛恨老鼠,蝙蝠於是張開翅膀,說牠是一隻老鼠,而是一隻蝙蝠,因此牠又脫離了危險。 關於作者 李赫 一九五四年生,台灣省嘉義縣番路鄉人,輔仁大學圖書館系畢業,曾獲聯合報、中國時報小說獎等,著作有短篇小說集『母親的壓歲錢』、『大學之夢』、『台北一夜』、『計畫的大學生活』、『伊索寓言的人生智慧』、『社會行走一00訣』、『老狐狸格言』、『台灣諺語的智慧』等二十餘種。
新月莊的艾蜜莉
新月莊的艾蜜莉 只要到愛德華王子島的凱文利修瞧瞧,就不難發覺-有關《綠色屋頂之家的安妮》的大小瑣事,皆被當成文學遺跡而被保存下來。 安妮的生活(由「凱文利修」,也就是艾凡利的一對兄妹所撫養)跟蒙哥馬利的生活(自幼喪母,由外祖父母所撫養)非常的類似,難怪有人會把安妮看成是蒙哥馬利的化身。 然而,撰寫蒙哥馬利自傳的人們,卻不約而同的認為,艾蜜莉卻更接近蒙哥馬利的化身。總而言之,蒙哥馬利是一位踏實作風的作家,擁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善於描寫人性之曼妙處。 作者介紹 露西˙M˙蒙哥馬利 從小跟外祖父母同住,蒙哥馬利喜歡描述人,也十分善於描述人,無混是好人、窮人、富人、暴發戶、或是嚴厲的人、溫和的人、大方的人、小氣的人、深情的人、薄情的人,都是她拿手的描繪對象。
小王子
小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聖修伯理逃到美國。在異國那難耐的孤獨生活中,他以不斷地寫作來抒發自已對祖國的愛,以及對妻子的思念,這一部後來成為世界性的暢銷書,為大人而寫的童話故事『小王子』,就是在那段期間完成的。 整個故事處處暗示了逃亡中的作者和祖國,作者和他的妻子,作者和童年時代的關係,同時對大人的習性與現代社會給予尖叫的諷刺,全篇洋溢著充滿憂愁的詩情,因而甫出一版,立刻獲得讀者的喜愛。 『小王子』是聖修伯理最有名的傑作。這是寫給大人也是獻給孩子們美妙書籍。這本書含有探險、記情味的傑作,風格崝新不俗,充滿愛心,諒解和希望的訊息,值得細讀品味。 作者簡介 聖修伯理,法國人,四歲那年爸爸就過逝了。童年時代由母親扶養成人。後來當了飛行員,從此終生以駕駛飛機為職業,並以業餘時間努力寫作,成為法國著名的作家。他駕駛飛機曾幾度發生意外,有一次甚至被迫降落在撒哈拉沙漠上。他的生命中的最後幾年,參加了反納粹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他飛行失蹤,一般斷言;聖修伯理為國捐軀了。
安妮!與我同行
安妮!與我同行 《安妮!與我同行》所收錄的故事,幾乎都是在《綠色屋頂之家的安妮》之前所寫的,這些小故事的佈局,往往出人意料,詼諧、有趣,頗令人玩味。 蒙哥馬利的作品,往往都傳達給讀者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貧窮的人家的人,不一定就是不快樂,富有者也不完全是幸福的。 蒙哥馬利所描述的孤兒,他們最強烈渴望的是愛,而不是富裕的收養者。對所有的人而言,一個充滿了愛與關懷的「家」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介紹 露西˙M˙蒙哥馬利 從小跟外祖父母同住,蒙哥馬利喜歡描述人,也十分善於描述人,無混是好人、窮人、富人、暴發戶、或是嚴厲的人、溫和的人、大方的人、小氣的人、深情的人、薄情的人,都是她拿手的描繪對象。
安妮的戀情
真正的安妮 在遠古的時代,先民們用簡單的字語,譜成單調的詩歌,雖然詩歌是單調的,但發抒在其中的情感卻是真摯、深刻的。隨著歷史大車輪的轉動,文學形式變得多樣、複雜,然而,其中蘊含的情感卻仍一如往昔。文學就是以這樣固執又迷人的姿態,一點一滴的滲入了人們的命脈中,與人們的生命相結合。 在生活中,信手拈來都可成為文學的題材,而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它不但代表著一個人生的縮影,也拓展了知識的領域,更如同美食營養腸骨般的滋潤了人們的心靈。 安妮的戀情是描寫的是離開艾凡利的少女安妮,成為大學生,體驗過大學生活中情感的起起伏伏,最後終於覺醒於真愛的歷程。 閱讀本故事的人大概會吃驚於露西對如花綻收的少年時代具有多麼深切的了解和情感,實際上這位易感的作家就是書中那個總是被夢想包圍、純情、充滿熱情憧憬的安妮,而露西本身也具備了單純、睿智、勇敢、幽默和誠實的特質,不但成功地塑造了紅髮安妮這個角色,更在讀者心心佔據了一席永不磨滅的地位。
海狼
海狼 作者在「海狼」裡成功的塑造兩個對比人物,注意精神靈性的溫福瑞.梵,魏登;強調弱肉強食的海狼.賴森,傑克.倫敦雖然試圖讓讀者了解到現實的不完美與殘酷。 然而在作者特殊淡漠而深情的筆觸下,呈現的卻是一種更積極的生命態度。如「海狼.賴森」他的肉體是屬於船上粗獷的一群,但他靈魂與思想卻在另一個國度中遨遊。他時常冷眼旁觀船上的糾紛,好像在探討一個人卑微的主題;但偶爾又會暴戾的掀起軒然大波,只因突然一個奇異的念頭閃過腦際,表面上他雖然粗壯無情,但是內心卻執著一套個人主義的哲學,雖然整個生存環境造成他思索的偏頗,再加上某個人對哲學的附會理解,使他的思想定位於強權和功利主義,但作者巧妙的安排溫福瑞.梵.魏登來協調和創造,終於使這部小說闡釋了更深一層的人性 作者簡介 傑克.倫敦 是十九世紀以來頗負盛名的作家,他的小說如「野性的呼喚」、「海狼」及「鐵踵」等作品,至今仍深深地贏得世界的讚譽與回響,而本書「海狼」即是他繼「野性的呼喚」之後,融合個人生活經驗最扣人心弦的作品。
清秀佳人
清秀佳人 一般人只認為成長只是去學習適應成人社會習性的一種簡單靜驗──在成人的世界裡,每個大人都必須努力、勤奮、生活固定、有秩序,但卻缺乏幻想的空間。而安妮˙雪麗卻把成人世界的問題框出,並對兒童的成長過程,作了新的詮釋,使得教育學者及家長去關注孩子們的語言及精神的需要。 本書擁有廣大的年輕讀者群,因為年輕人一直夢想進入大人社會。而在進入之時,會覺得困窘、害羞、緊張,由安妮的身上可得到認同,進而與安妮一起分享其成長過程。而關於美麗事物的憧憬,讀者可以與安妮融為一體,與安妮同歡笑、共悲傷,而由安妮嚐試錯誤的經驗中,我們也與安妮共成長。 作者簡介 露西˙蒙哥瑪莉 蒙哥瑪麗,居住在加拿大,是一明內心溫馨秀氣文靜的婦人。蒙哥瑪麗生於一八七四年,加拿大東部的愛德華王子島。尚在襁褓時,母親便去世了,圍住在人煙罕至地方的祖父母所收養。稍大後,每天走上幾公里的鄉下小路上下學,這個經驗充分活用在「清秀佳人」一書中。
彩虹谷的安妮
清秀佳人 在遠古的時代,先民們用簡單的字語,譜成單調的詩歌,雖然詩歌是單調的,但發抒在其中的情感卻是真摯、深刻的。隨著歷史大車輪的轉動,文學形式變得多樣、複雜,然而,其中蘊含的情感卻仍一如往昔。文學就是以這樣固執又迷人的姿態,一點一滴的滲入了人們的命脈中,與人們的生命相結合。 在生活中,信手拈來都可成為文學的題材,而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它不但代表著一個人生的縮影,也拓展了知識的領域,更如同美食營養腸骨般的滋潤了人們的心靈。 「清秀佳人」的安妮在本書中只是個影子般的存在,偶爾出現罷了,因為安妮的生活重心已經轉移到孩子們身上,所以本書已脫離了以安妮為中心的系列,甚至可以說和安妮的系列毫無關係,而可以獨立存在。 包括本書在內,蒙哥瑪莉的所有作品都和教會有關,都具有宗教氣氛,這點絕不會令讀者不耐,也不會予人嚴肅、死板的感覺;歐美人的生活原本就和基督教密切相關,教會裏也有各式各樣的人,甚至也有自私自利,獨善其身的份子,然而在這些人的環繞之中,卻仍然可以培養出真正美好而高貴的品格;可以說教會本身即是一小型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