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巫2:狀況連連
米拉等人一同參加班級旅行,法術不佳、卻愛現的她們,也在那裡胡亂使用魔法,搞得天下大亂。 魔法雖然能幫助她們做很多事,但她們惡作劇似地玩弄法術,也引來黑暗魔法界的注意…… 發現自己是女巫,露西和米拉驚喜極了,姐妹倆總是找機會大玩魔法遊戲:照鏡子時,忽然「?」地一聲,把自己變不見;把浴缸中的水變成「香草泡沬浴」……只是魔法不佳的她們狀況連連,不是泡沬太多、浴室氾濫成災,就是隱身術失靈,把自己變不見了! 米拉、露西、莎莉及約約,一同參加班級旅行,同樣地,喜歡展現魔法的她們,也在這兒胡亂施用魔法,搞得天下大亂。魔法雖然能幫助她們做很多事——但遇到愛情,也效力全失。除了愛情不順利外,她們惡作劇似地玩弄魔法,也引來了黑暗魔法界的注意……致命的危機正朝她們步步逼進!
雪地裡的短褲俠
不但敢駕駛消防車上山救同學,還能對抗大灰熊、和鬼魂對話、為女駕駛「接生」……。 短褲俠們精彩又刺激的冒險故事,緊揪著每個讀者的心! 那天冬天,斯尼克斯他們和同學正在體育館裡上籃球課,卻忽然停電了,等了許久,電力始終沒有恢復,後來才發現,原來當他們還在體育館做暖身操時,學校因颶風來襲,撤離所有師生,卻忘了他們這群在地下體育館上課的人。天氣越來越冷,斯尼克斯等四人,決定穿著體育短褲和T恤衝到山下討救兵(就這是「短褲俠」的由來),但山下的居民們卻以為他們死了,出現在面前的是幽靈,沒有人敢理他們…… 這天,他們四人搭火車前往多倫多,一上車,發現車廂幾乎全滿了,其實還有很多位置,只是大多數乘客的旁邊都跟著自己的靈魂。他們馬上意識到這輛火車快出事了。他們緊急拉下緊急煞車來阻止車子前進,卻沒用。火車越開越快…… 全書共分為四個故事,分別述四個男孩如何對抗漫天風雪,成為救人英雄;如何與跑進屋裡的大灰熊奮戰;如何與鬼魂對話,拯救快出軌火車上的所有乘客;如何幫助被困在雪堆中的女駕駛「接生」……本書描述四名加拿大男孩的英勇事蹟,充滿冒險與想像力!
小女巫1:初試身手
五個擁有非凡能力的女孩與她們的冒險故事,結合寫實與幻想,驚險中帶著趣味,緊緊抓住年輕讀者的心。雙胞胎米拉和露西在12歲的生日派對上,莫名其妙的將檸檬汽水變成可樂,這才發現她們能夠施展魔法。雖然她們不成熟的法術讓人心驚膽跳,卻也覺得自己很,因為她們可以讓自己隨意消失、可以閱讀別人的想法、可以穿牆而過。她們很快便發現,可以靠魔法做許多事;擁有這樣的魔法力量,還能有什麼事情辦不到呢?然而,就在雙胞胎姊妹和朋友們一起試驗她們的新本領時,卻發現了一個犯法的陰謀:一個盜竊集團居然在學校裡胡作非為!究竟誰在幕後策劃?小女巫姊妹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變身情人
有一天,馬文醒來後,發現自己竟然變成歷史老師;然後,他又變身成自己的女同學、變身成自己暗戀的對象,而且還不斷地在變身中……救命啊!他要如何才能回到他原來的身體?馬文過著百般無聊的青春生活,每天上學、放學,偶爾和父母對抗一下,和死黨無意義的打屁、閒聊,暗戀那個可愛的女同學,想著自己的初吻,還有充滿遐想的一切,但是,這一切即將改變……有一天,當他醒來時,卻發現自己的靈魂在歷史老師的身體裡─喔,原來長相老實的歷史老師是個劈腿大王─,隔個幾天,他又轉到別人的身體裡,這次是暗戀已久、可愛到不行的薇薇安,救命呀!這到底怎麼回事,他的靈魂在不同的人體中竄來竄去,他要怎樣才能回到自己的身體?
花的智慧
《青鳥》作者諾貝爾獎得主梅特林克的自然文學鉅作--花的美不只是它的外型,它的求生精神更勝一籌 在這本書中,作者舖陳了他對花的觀察與想法。他說,花朵有一個宿命的、無法掙脫的枷鎖,那就是它從出生到死亡都無法移動的命運。於是,整株植物完全都致力於一個相同的目標:往上發展以逃脫下面黑暗的命運,拋棄沉重陰森的法則,打破封閉的空間,發明或是號召一雙羽翼,好逃得越遠越好,戰勝命運的枷鎖,探向另一個生氣蓬勃的國度…。 作者在書中描述了花朵植物為了生存、繁衍、擴展地盤等等、讓自己的族類能繼續生存下去的目的,而想出了許多連人類都自嘆不如的方法,他在書中以多種植物為例,分章說明它們的種子如何發展出各種飛翔、飛彈、撒佈等方式,讓自己可以遠離被禁錮住的母株本身;果實及花朵又如何變得香甜可口以吸引昆蟲、鳥類為它們傳粉與分佈種子……這些過程所展現出來的驚人本領,充分表現了花朵的知性之美。
愛情俘虜
夏綠蒂死了,我住進她的房子。 大房間掛著塑膠玫瑰花,浴帽發出濃濃刺鼻的味道,杯盤沒有一樣相同,她想生五個孩子,想每年環遊世界……我不認識她,但在死亡的當下,她的靈魂撞進我的生活。 我從夏綠蒂的窗口看見艾伯特,從浴室的排水孔聽見他的笑聲,貼在廚房的牆上聽見他的呼吸,他每天彈相同的曲子,對我說愛慾的故事,但從不對我說關於他自己。 我決定相信艾伯特,但做了一個疼痛的夢,我被啜泣吵醒,才發現那是自己的哭聲,在扭曲和撕裂之間,曾經讓我誤解,讓我擁抱,讓我注視,讓我帶著笑容說話的他,消失了…… 德國新生代女作家翹楚茱莉亞˙法藍克,以冷靜細膩之筆,風格率直刻劃三角關係的情慾和死亡。大膽挑戰愛情與人性的界線。
沒有記憶的城市
紐約擁有全世界,卻是一座沒有記憶的城市,她的文學經歷是一場變化多端、扣人心弦的探險。在所有的市區散步,從曼哈頓南端至布朗士區,從布魯克林區到皇后區,這是一本細說著從前以迄當下的城市與文學導覽。拜電影、歌曲、小說、電視以及其他圖像之賜,很多人以為他認識紐約;然而,這樣的一座典型城市其實並不存在。如同她變化萬千的形象,從愛麗絲島到布朗士區,也都屬於人們心目中紐約的一部分;真實的與虛構的城市於是再也無法分離。本書作者莎賓娜.薛爾(Sabine Scholl)在紐約每一個城區漫步(遠至曼哈頓島),尋思著這個話題,跟隨愛倫.坡、梅爾維爾、惠特曼、愛迪絲.華頓、桃樂絲.派克以及童妮.摩里森、披頭四、鮑德溫、奧斯特等人的足跡,展開一場沒有止盡的發現之旅,造訪他們工作與居住過的地方,聚點、酒館及圖書館,繪出文學城市紐約一幅多樣貌且生動的畫來。 上百個19至20世紀美國傑出的人文心靈在這裡生活,他們或者生於斯長於斯,或者是戰後從歐洲流亡而來,或者是從南方移來的黑人,或者是拉丁美洲移民,或者來自亞洲。或者愉悅、創傷、希望、絕望。是一個榮耀的城市也是一個充滿傷痕的城市。
人皮面具
人皮面具好比孟克的油畫《吸血鬼》,「孟克的作品,總像是在發燒、咳血,哪天沒了熱度,他就有極其深沉的安詳,儘管是病態的。」 -啞弦 以父、子兩人作為敘述主體,在轉換人稱的同時,將兩種相似又相區別的角度呈現出來,兼以電影的慣用手法,將敘述貫穿在時常切換的場景中。本書想像大膽且意趣非凡。 小說的主人公「我的父親」陳森林(伍木),是殯儀館的化妝師,因為妻子的背叛,開始製作人皮面具。因為人皮面具,他迷戀少女的皮膚,就像迷戀著一種美的誕生;為了製作更加完美的人皮面具,伍木開始從現實生活中殺害美麗的女人,剝下她皮膚,製作人皮面具。嗜殺使他不可自拔,過著狂躁的人生。 英俊青年「我」(陳B)因為一次火災,臉部嚴重灼偒,醜陋無比,戴上了父親製作的人皮面具,那張臉永遠停止了衰老,「我」從此開始過著一種虛飾的生活。
悲傷動物
「我相信,這是近年來最美的愛情小說之一。………一本深具感染力、高度情慾的小說。」《明鏡週刊》,馬瑟爾‧賴西-拉尼奇 我忘了所有的情慾,忘了所有的溫柔和欲求,所有可能導致我對法蘭茨獨一無二的愛產生疑問的一切,都被我從記憶中抹滅,好像我從來沒經歷過那些事一樣。 莫妮卡‧瑪儂的小說《悲傷動物》裡的敘述者,回憶著她最後的愛人。1990年夏天,在她已不年輕,也還沒年老的時候,她遇見他。一個出身東柏林的古生物學家和一個來自烏爾姆的昆蟲學者,在柏林自然博物館的腕龍骨骸下相遇,展開了一段愛情。對她來說,在獨裁政權的結束和柏林圍牆的傾毀後,過去的生活規律證明並無意義,如此,她和這位已婚同事的關係變成迷亂的激情,她無法放棄,也沒有顧忌。在兩德統一的紛擾和柏林城市的混亂裡,動蕩的生活和信仰中,她祈求這段愛情成為最後無秩序的力量,沒有任何規律的羈絆,只有自我世界的法則。生命中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愛情……當法蘭茨用柔和的聲音說,「一隻美麗的動物」,我便深深明白法蘭茨是我遲來的年少之愛……我了解是我那種恐龍天性讓我如此去愛,原始的、蔑視任何文明規範的,而且沒有任何東西,任何語言,能反對我對他的愛……
奧利佛與小推的奇妙之旅
一八五六年五月,當一頭小獵犬在蘇格蘭灰塵滾滾的路上對孤兒奧利佛說上話時,春天才剛開始。奧利佛逃離了他厭惡的孤兒院,想前往倫敦闖蕩,在碼頭時,不小心救出了會講話的小獵犬。這頭小獵犬名叫小推,和一名叫做狄更斯的好友兼創作顧問,兩人一起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但這個秘密卻被狄更斯的死對頭發現,於是就綁走了小推,想據為己有,並藉以贏得文名。牠是這樣說的。不久後,這兩個不搭調的人與狗便踏上了一段奇妙的冒險,穿過整個英國,經過頹圮的教堂和古堡,穿過被人遺忘的洞窟和陰暗的森林。一名瘋狂的作家和一位神秘的白衣女子緊緊跟著他們……
搞怪少年盧基
為了追求自我,盧基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他穿著白西裝配破短褲,長靴搭紅白長襪套,背著旅行大背包,騎著「阿公牌」腳踏車。他的改變讓同學為之瘋狂,卻讓老師搖頭嘆氣…… 中學三年級的暑假,盧基因為英語成績不佳,所以被父母送到英國參加英語夏令營,從英國回來後,盧基完全變了個人,紅棕色的捲髮用橡皮筋紮起來、鼻樑上架著一付夾鼻眼鏡,身穿飯店服務生的白色西裝,配及膝破牛仔褲,小腿上裹著紅白相間的襪套,背著巨大的旅行背包上學,還騎著「阿公牌」腳踏車!而且他還想勇敢做自己、說真話。 於是他成了學校的風雲人物,還因此被同學選為班長,帶頭挑戰學校的種種不合理要求。於是他和外號「陽傘」的導師不斷發生衝突,也在學校引起許多紛爭。作者透過書中故事強調父母、學校及社會對孩子成長產生的影響,讓人們思考:應該如何理解、鼓勵他們;如何改善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為孩子塑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適讀年齡:12歲以上
底層的珍珠
赫拉巴爾49歲時,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書 十二個故事,宛如深夜時坐上夜行列車,隔壁的乘客無止境地絮語:親人、街坊鄰居的閒聊,以及小鎮上的人們。他們的對話有種溫潤的色澤,聽著聽著會不知不覺安心地睡著,彷彿置身溫暖且昏黃的童年,餐桌上懸著燈泡,母親正在上菜。 一個單純到美好的世界。在其中生活的人們如此樸實,貼近某種對生命原始的想像。鋼鐵廠工人、廢紙回收站職工、保險員、教堂看門人……有人享受急馳在路上的樂趣,激憤時想拿槍殺了自己;有人老去了還舔食著生命歡愉的原味;有人會為了難以表達的情緒,而突然撕裂襯衣,將心胸裸露——他們的七情六欲,是爽朗的天雨初晴。 這些是赫拉巴爾深深愛著的人們。他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用鑽石鐫刻的哲學家所思考的東西,看到了隱藏在人性深處的珍珠。他以獨樹一幟的「語流」,呈現了他們獨特的美。這是赫拉巴爾專屬的語言,也是捷克底層生活發出的微光。本書是赫拉巴爾在近五十歲時出版的處女作,一問世即引起極大的迴響。
沒有肚臍的小孩(平裝)
「所有」的外面有一個地方,叫「蘇哈地」。在那沒有生老病死,時間也沒有止境,在那住了一對雙胞胎,莉克和拉克和。他們不是經由人類受孕懷胎方式誕生的,所以沒有父母,也沒有肚臍。這兩個小孩終日無憂無慮,玩一次捉迷藏可以一躲就是幾年,然而日子久了,便覺得有些無聊。因此,莉克和拉克便乘著具有神奇魔力的水晶球前往地球。他們的任務就是告訴地球人關於這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傳奇故事,一個很大的故事。在挪威西岸登陸後,他們倆見識了種種的新奇事物,還遇到一對姊弟。四個小孩結為好友後,便一同乘著水晶球到處冒險,在世界各地來去自如,甚至走回時光隧道,嚇壞了許多地球人。最後,莉克和拉克面臨的重大抉擇,他們會選擇回到蘇哈地重享永恆得生命,或是留在地球當凡人、親身體驗生命的喜怒哀樂?
飛過星空的聲音
少年並不想去冒險,但是青春總是難以逆料少年盧本對冒險沒興趣。他的人生志向就是窩在草地上的凹洞裡,看著天空,胡思亂想,想累了就睡……這麼單純的願望卻莫名其妙被搞砸----他的家庭教師偏要杵在他練標槍的地方,還好巧不巧被標槍刺中……倒楣的盧本只好拔腿就跑,逃亡到美國找他那大富翁的外曾叔公,結果卻被盲眼老太太當成導盲犬硬牽回家,好不容易落跑後,辛苦攢來的逃亡費又被騙走,盧本只好侍候起對他毛手毛腳的男爵和自稱有預言能力的女王……他真的能到達目的地美國嗎?聽說那是一個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的地方,甚至永遠都不用長大……心不在焉的少年,超現實的人物,荒謬的劇情,盧本引人發噱的倒楣遭遇裡,隱藏著對人生的大哉問。蘇珊娜‧塔瑪洛讓她筆下的少年站在邊緣,踩著歡快卻又踉蹌的步伐,他下一步可能跌落谷底,可能飛向天際。年輕的夢想或許終究會墜落,但是對命運的挑戰和反叛,是一種年輕專屬的鏗鏘。
不流血
‧一個不知道發生在何時何地的故事,只知道是個烽火的年代,遠方傳來槍聲,空氣裡有血的氣味。三個男人千里迢迢,趕著夜路,前來闔上孩子的眼睛,射下天空飛翔的小鳥。小女孩尼娜躲在地洞裡,隔壁是被屠殺的父兄,殺父仇人蒂托搜索著活口,掀開地洞的門。他看到小女孩綣縮成圓,像一枚小海螺那樣完美。這裡是風暴眼,溫暖,明亮。他於是關上地洞的門,讓外面的世界兀自狂風烈烈。 這是一個愛與寬恕的故事。故事很短,因為愛很難表達,而寬恕則是人類難以貼近的感受。尤其當世界很冷,很暗,偶爾還旋起暴風。但無論如何,世界的某處總會有間燈光朦朧的咖啡館,讓相隔五十年的尼娜和蒂托再見上一面…… 亞歷山卓‧巴瑞科筆下的世界,時而是快速跳換的特寫,時而是遠鏡頭拍攝的浮生風景,裡頭的配樂有時喧囂,有時靜默。要靜靜凝視,要側耳傾聽。因為黑暗中隱隱有個聲音在說:沒有恨。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一個無名小卒的故事,也是一部捷克的歷史一個大半輩子都待在旅館飯店的服務生,他服務過貴族、商人、詩人和將軍,他看過富人在旅館包廂裡徹夜飲酒,縱情男女;他看過窮人的手掌撲在泥地裡,摸索著滾落的銅板。二次大戰前後的捷克,局勢詭譎,然而,侍候過公卿將相、皇帝總統的他,卻能從過往行人的表情,準確預知世界的情勢;從車站鏡子裡的一瞥,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未來。世界在他眼中宛如萬花筒,戰後捷克的變遷是瞬息即變的風景:不可思議的事紛紛成為事實,再紛紛離析成空——他的人生,是這吉光片羽裡的一枚碎片。他觀看著自己離奇的一生,同時也見證了捷克的歷史。最後的最後,他到偏遠的鄉間去修一條永遠修不完的路,在荒涼的雪地裡服侍著羊馬犬貓,書寫起他精采荒謬的人生。他平靜的凝視著,看自己如何遠遠地離開了自己,最後又回到了原地。赫拉巴爾以說書的方式,快筆勾勒出捷克底層的生活。一幕幕看似滑稽突梯的鬧劇背後,是讓人流不出淚的悲哀。故事告結,說書人靜默,世界彷彿停格在萬物埋雪的寂靜裡,因為生命中,也有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是赫拉巴爾在創作上的一個重大轉折。它不是作者慣用的中魔式的滔滔不絕,而是用說書的形式,以一長串連貫的故事描繪一個小人物的人生。赫拉巴爾完全沉浸在一種仿造回憶的虛構世界之中,以十八天的神速、一氣呵成寫出這部離奇而又現實、誇張而又平凡、平靜而又撼人的小說,且原稿未改動過一個字,但讀者爭相傳抄閱讀,過了二十年之後才得以正式出版。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十年典藏版)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嘉.朵卡萩成名作 1997年波蘭尼刻文學獎、2003年7月誠品選書、2003年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 & 太古是個地方,它位於宇宙的中心。倘若步子邁得快,從北至南走過太古,大概需要一個鐘頭的時間,從東至西需要的時間也一樣。但是,倘若有人邁著徐緩的步子,仔細觀察沿途所有的事物,並且動腦筋思考。以這樣的速度繞著太古走一圈,此人就得花費一整天的時間。從清晨到傍晚。 & 太古的四方邊界由四位天使長守護:北面拉菲爾,南面加百列,西邊米迦勒,東邊烏列爾。太古的四方邊界有道看不見,且無法逾越的牆——自以為離開太古的人會在牆前睏夢,他們醒來後便返身回家,將夢當成了回憶。 & 但魯塔看得見太古的隱形邊界,她是以身體餵養太古眾多男人的麥穗兒,和化身為人的歐白芷樹,在夏夜交歡生下的女兒。魯塔從父母那傳承了和自然界溝通的能力,聽到菌絲體的心跳。 & 居住在太古村的人們慾望本真,靈魂散發洪荒時代原始的氣息,愛和恨同樣強烈。魯塔的丈夫伊齊多爾用他孤寂而蒙眛的一生愛著魯塔,但她以長久的折磨回報他的愛。當魯塔離該開太古,前往遙遠的溫暖南方,伊齊多爾要如何越過邊界追尋她? &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藉著八十四則時間的小章節,斷裂又連貫的呈現出一個虛構村落長達八十年的人事變遷。奧爾嘉.朵卡萩輕盈,詩意,充滿神話意味的書寫宛如一個亙古大夢,夢中是人類對生命、愛情,和時間的記憶。
6封布拉格地鐵的情書
‧ 2000年12月,在布拉格地鐵站的廣告看板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封情書;有個男子奧立佛寫了這些公開的信給他的前任女友羅拉(Laura),對她念念不忘。故事就此展開,奧立佛的情書,是羅拉既甜蜜又無奈的負擔。 ‧ 羅拉21歲,與她母親和她朋友英格麗(Ingrid)老是為男人的問題苦惱,不過三人的煩惱不一樣。羅拉苦惱著:完美的男人在哪裡。英格麗的問題是:男人只想跟她上床。羅拉的母親說:捷克沒有好男人,所以她要到美國去找。 ‧ 從這三個女人的愛情生活,看見捷克社會的變化。捷克女人希望遇到好男人,一如捷克人民期待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理想的社會就像理想的愛情,歷史像是已經分手的情人,成為暈了光邊的金黃回憶。但是,假如沒有了回憶,今日的捷克人該拿什麼當作參考,建立新生活? ‧ 愛情一直在那裡--在分手與重逢之間,在追求的行動之中。本書是一個節奏明快、對話鮮活的現代捷克愛情小說,在輕盈的愛情故事裡反省人生。
反符碼-哈維爾圖像詩集
這本詩集取名為《反符碼》,符碼指那種早年在郵電局專門用來拍發電報的替代文字的電碼。「反符碼」,本身暗含了反制式、反規範、反單一、反無個性的多重意義。圖像詩試著將文字在紙面上的視覺效果推到極限,並期望超越文字的限制,產生畫面意象的努力,對於詩人構成了很多的誘惑和挑戰。
盲目
《盲目》一書是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在1995年發表的重要作品。以卡夫卡式筆調敘述人們突如其來淪入荒謬的失明境地,是一部極富哲理意涵之作。 對這部幫他戴上桂冠的傑作,薩拉馬戈如是說,「盲目並非真的盲目,這是對理性的盲目。我們都是理性的人,但是沒有理性的行為。」 一個開車者在繁忙的路口突然眼盲而無法動彈。一個「錯誤」的好心人開車送他回家,卻成了第二個犧牲品。眼科醫生成了第三個……。疾病蔓延開來,城市一片混亂。於是,當局下令將所有的盲者都趕進一間精神病院,派武裝士兵把守,並開始開槍。此時,罪惡的因子也在倖存的盲者中萌芽,口糧被偷走,婦女遭強姦。所有的一切都落入醫生太太眼中,她為了照顧失明的丈夫,而偽稱自己也是瞎子。 結局和最終周圍的騷亂一樣離奇而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