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就是戰鬥
《藝術就是戰鬥》這本書以梵谷為中心,刻畫出他與最敬愛的畫家米勒,和最渴望的友情高更,三位藝術家動人深刻的藝術生涯;這是一本值得和少年一起探索人生,思考人性,發現生命意義與自我價值的書,它不只是對藝術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對生命的啟示。 & 透過書中藝術鑑賞的許多策略,可以讓親子、師生共同參與,一起思考與發現藝術的奧祕。 & 為什麼藝術就是戰鬥? & 藝術家們為了什麼而奮鬥? & 從米勒、梵谷到高更,他們之間有什麼感人又深刻的故事?在那艱困的時代中,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三位藝術家將他們的生命奉獻給藝術,藉著作品帶給我們震撼與感動! & 《藝術就是戰鬥》這本書以梵谷為中心,刻畫出他與最敬愛的畫家米勒,和最渴望的友情高更,三位藝術家動人深刻的藝術生涯;這是一本值得和少年一起探索人生,思考人性,發現生命意義與自我價值的書,它不只是對藝術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對生命的啟示。透過書中藝術鑑賞的許多策略,可以讓親子、師生共同參與,一起思考與發現藝術的奧祕。 & 本書從藝術家們的生平和作品為出發點,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從中了解其作品所散發的光輝和代表意義,加上實地操作的方式來模擬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得到共鳴。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探索藝術的奧祕!
書畫與禪畫與易
齊白石:「要我行我道,下筆要我有我法。」 真正有價值的知,是經過自己「行證」而後知的知。 & 自古中國書道與個人修養、素養、涵養即有密切關係,儒釋禪道也常出現在中國書畫家的作品與思想中,本書上半部為畫書藝術與禪的持修方法的理論與實修境界,探討精神與物質的相互轉化如最高的創作境界由內在精神昇華後的空無而來。下半部為作者提出思維觀點,試論國畫藝術之「境界」與易經之「太極」兩者之間的共同義理。 & 本書特色 & 從禪學思想與實修,思索中國傳統書道、畫道的內在修養與創作之間的關聯與必然。自易經「無」「有」、「黑」「白」、「內」「外」、「陰」「陽」的相對與二元,探討水墨、紙筆、書法、繪畫的思想與創作的哲理。提出中國書畫的道法天地與內在精神的論述。 &
鄉土采風水墨(水墨類)
個人的藝術風格不僅編織著藝術界的結構脈絡,更是決定整體社會文化網絡的元素,牽動著人類文化的衍傳、再製與更迭。因為,每一位藝術家的抉擇與耕耘,所以,共同譜成台灣本土藝術的特質與風采。 本書所探討的藝術家,其出生年齡層自一九二五至一九五一年,橫跨廿六年的間隔,目前都活躍於國內的畫壇,也都具備其鮮明的個人風格。其中,有較專注於人物表現的李奇茂與梁秀中,有較專注於自然風景表現的蔡茂松、王友俊、羅振賢、蔡友與林昌德,另有較專注於花卉、翎毛或畜獸的戴武光與涂璨琳,花卉蔬果與自然風景表現的蘇峰男,以及涉獵各類題材的鄭善禧與李轂摩。彼此之間,有些有雷同的師承與專業訓練,但有不同的體會,或是有不同的師承與專業訓練,但卻有著雷同的體會。依筆者的詮釋,簡要來說,李奇茂的畫作是豪邁寫意、鄭善禧是永育群生、梁秀中是靈秀麗脂、李轂摩是詩情畫意、蘇峰男是凌雲有志、戴武光是逸筆鄉趣、蔡茂松是優美自然、王友俊是渾厚浩瀚、羅振賢是水濂生花、涂璨琳是疏朗俊俏、蔡友是瀟灑飄逸,以及林昌德是溫文儒雅。雖然,他們在題材的專注上有所不同,或在形式的結構上有所差異,或在筆墨的運用上有其個別的特殊性,但就整體而言,都可以看出其對於台灣本土的自然、社會與人文的關懷、體驗或領會,是主觀的情思與客觀物象間的交融,這些藝術家們,普遍上較執著於中國水墨特質與人文情思的掌握,正因為如此,他們營造了台灣鄉土的水墨畫面,也開拓了傳統水墨畫革新的無窮可能性。 從五○年代至今,藝術與文化的思潮或因政治與社會環境轉變的影響,或因科技新知的衝激,藝術創作的實驗與辯證未曾或歇,當後現代藝術強調地區性脈絡與觀者解讀的重要性時,每位藝術家個人的藝術實踐便具有其一定的意義,其價值則有賴觀者的詮釋與建構。
寫景造境水墨(水墨類)
台灣水墨畫在近五十餘年來的發展過程之中,承續著中國傳統水墨畫精神者甚多。期間,直接受到傳統繪畫精神影響,又受到近代西潮衝擊而產生的巨大變革,首推清代末年開始出現對於西方寫實主義反省之契機。當時所謂中國、日本畫壇所面對的西方寫實主義並非是單純對象模寫,而是經歷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印象派、象徵主義之不斷變化的西方繪畫,特別是相較於經過文人繪畫的「意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倪雲林論山水)的表達形式之後,中國水墨畫趨向於簡練與樸素的形質。 然而,時人認為東方之孱弱國勢乃因精神物質文明之衰弱,而非精神受到束縛。於是,畫家們對於那種不經反省而忽視自然的文人畫末流產生排拒,逐漸步上對於自然描寫的重視。他們也知道自然並非只是死的自然之呈現,而必須是有情感的,類似宋代繪畫那種注意對象描寫的自然。宋代繪畫於是被推為中國繪畫的典型,然而,表現對象並非捕捉其常形,而是「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蘇東坡〈淨因院畫記〉)。北宋繪畫的動人之處,即在中國繪畫發展裡面那種不捨自然,卻又追求言語所難表達的畫外意,也就是那種試圖掙脫自然拘束的畫家創造自然的自主性。 台灣近數十年來的水墨發展之中,強調回歸自然精神的掌握卻又直訴心靈與自然交感那樣的另創嶄新世界的畫家不少。本書僅舉出具有特殊面目而卓然成家的數位活躍於不同領域的畫家,他們分別是夏一夫、胡念祖、歐豪年、何懷碩、江明賢、張伸熙、劉昌漢、黃才松、林章湖等人。這些畫家們固然創作理念不同,然而共同趨勢在於表現出東方獨特的審美品味,能入自然而又能出於自然,使心靈呈現出景致獨造的表象與內在的密切關聯,承續於傳統卻又具有時代的感受。
唯美義大師圖鑑
唯美主義源起19世紀的歐洲,採用選擇性和極端方式為藝術世界提供許多「致命的美人」(fatal women)和絕美的圖像。在這場著名的「唯美主義運動」中,不但第一次確立了「美」獨立價值,至此也影響20世紀的美學運動諸如裝飾藝術,更重要的是湧現了一批執著於古典美的大師,如描繪神性之美的伯恩‧瓊斯,試圖以美改造社會並成為現代裝飾藝術鼻祖的威廉姆‧莫里斯,波西米亞生活方式的實踐者且將自然發揮到極致的羅塞蒂,為頹廢藝術奠基的比亞茲萊等等。這些藝術大師們不但為後來的藝術家確立了現代藝術活動的形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一直左右著人們對美的認識和理解。本書精美的繪畫圖片跟編排,以及作者生動的解說,更展現了唯美主義其全面真實的風貌。* 全面網羅32位大師不同時期和風格的作品。* 221幅經典名畫給你目不暇給的超視覺享受。* 藝術博士專業眼光精準評析畫家的創作背景。* 生動言詞活現名畫的來龍去脈和學術價值。* 依照畫家姓名排列,易於快速查詢和閱讀。
古典主義與巴洛克藝術
本書旨在呈現儘管這兩股有很多差異的趨勢,不管是為了宣揚君主權力而服務,還是為了宣揚教會榮耀而效力,卻具有同樣明顯的表現願望。而最後在18世紀下半葉掀起新古典主義的回潮,以及向古代回歸的復古風。這些現象在最後則成了一股主流。本書的章節安排是按年代編排的——從貝尼尼一直到大衛,中間講述卡拉瓦喬、普桑、林布蘭、委拉斯蓋茲、維梅爾和根茲巴羅。同時又是主題性的,旨在揭示這一時期的特點:每種藝術風格趨向同時得到表現,有時顯得相互補充,有時又相互衝擊,反映出那個時代的不確定性。
解放年代:現代派 3 傑
精選畢卡索、馬諦斯、康丁斯基3位現代派大師的經典畫作,以細膩的筆觸,詳細的名作細節畫面特寫與分析,完整呈現巨匠與名畫,讓您同時感受視覺、閱讀、與知識的樂趣,輕輕鬆鬆翱翔大師筆下的藝術天地。
黃金印時代象派 3 傑 ( 書 +CD)
一幅好畫本身就是一首詩,一曲樂章,他不但有組織,而且有韻津,當藝術與音樂發生奇遇,一場盛大的饗宴就此展開現在你有機會同時感受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極緻之美,隨歌閱讀,瀏覽印象派大師人生路上的風景,讓記憶與感動豐富你的生活。你有多就沒有被感動過了,就讓印象派大師與凱瑟琳喚醒你沉睡的美感與知覺。
輝煌時代文藝復興3傑(書 +CD)
文藝復興三傑不管是畫風,性格或是一生際遇都有著截然不同的迥異之處。跟長壽,卻終生壓抑的米開朗基羅,或是跟興趣廣泛,卻總是實驗失敗,半途而挫的達文西相比,拉斐爾的人生雖然短暫,卻可說是極盡幸福完美,性格影響人生,在這三大家的生命際遇上獲得最好的印證。
背景原畫EAZY學校篇
內容包括學校外觀、玄關、教室、走廊、樓梯、鞋櫃、出入口、教職員室、保健室、體育館、游泳池、腳踏車停車場。 小東西包括:桌子、椅子、床、鋼琴、畫架、球框、藍球框、足球、電腦、各種球類、男女腳踏車。
法國繪畫史
法國的繪畫史,從楓丹白露的法蘭西斯一世的宮廷,創造出艷美華麗的世界以來,直到二十世紀的今天,持續了連綿不絕的豐富的創作活動。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 長──法國美術史權威高階秀爾的這本名著「法國繪畫史」,詳細敘述了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末的四百年間,法蘭西特質最豐碩、最璀璨的時代之繪畫發展史。從 近代統一國家的開始整備成形的楓丹白露派,到普桑、華鐸、大衛、德拉克洛瓦,到印象派諸大家,令人難忘的無數名作,凝縮著明晰的合理性與細膩的感覺性,反 映出人類存在的全體相貌。這本高階秀爾的「法國繪畫史」脈絡清晰,易於閱讀,帶領我們一同探索美妙的法國繪畫歷史之旅。
如何引導觀畫者的視線
引導觀畫者的視線 以當前多元化現代人之觀感及思維方式,從美術欣賞的要件素材知識技法與專業辭彙,深入淺出,分享優美創作的快感期能誘發美感的共鳴。書中遣詞通暢圖文並茂,為此他還廣蒐商借用於文詞的他人原作解說引證,尤其章節篇序異於坊間譯本,是他親身體驗長期研究觀察所得之精髓,在最後一章甚至以劍道心訣的方式來說明。 因為愛美是與生俱來,求美是現代人的企望,所以學校美育的主旨在於培育更多的”知美”鑒賞家、欣賞家,筆者長久以來經常接觸到許多愛美的大眾朋友,他們苦於不能欣賞眼前的一幅畫作,所以作者相當的用心帶領讀書進入這個充滿美的世界 作者簡介 陳立德 屏東縣人,曾得獎於紐約蘇荷區羚羊畫廊、美國粉彩畫學會,休士噸水彩畫會,亞特蘭大國際賽,著作有”粉彩畫入門”。
德國現代兒童美術教學
這本書是德國最近出版有關兒童美術教學的專門性指導書籍,也是著名美育家布克哈特先生特別為沒有受過專業美術教育的教師們而寫的,以導入的性質,對美術教學作一明確的詮釋與指示。本書附有四十五個美術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實例與課題,大體上依照發展的順序編寫,對從事兒童美術教學者具有極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