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旗手:大衛
新古典主義旗手 大衛是法國大革命時代的發言人,他在大革命與帝國時期支配法國藝術,致力於大革命之政治與藝術的罕有的結合。 法國大革命促進對歷史的興趣及英雄題材的畫,法國革命者喜歡把自己看做再生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繪畫也反映出對羅馬宏偉的愛好。這種新古典主義風格最重要的畫家就是大衛。大衛喜歡描繪的題材,是古代的傳說歷史,使用和古代精神符合的技巧表現出來。他極注重古代藝術的形式節奏,即使表現一種強烈情感,也用了極冷靜與均整的手法,素描精確,輪廓秀美,但卻充滿閒靜與孤冷的情調。大衛最著名的繪畫有(拿破崙的加冕禮)、(荷拉斯兄弟的誓言),本書收錄大衛一生代表作及藝術生涯概述,讀者可從中體會他的新古典主義美學所強調的高貴的單
英國風景畫大師:康斯塔伯
英國風景畫大師--康斯塔伯,在美術史上算是個相當特殊的舉家,從不屬任何畫派,也不遵照任何既定的法則去創作,自始至終都堅持風景畫需直接從大自然擷取靈感。康斯塔伯生於英國沙福克郡,他的父親擁有兩座磨坊。康斯塔伯從小在史鐸河畔度過快樂無憂的童年,影響他日後創作題材多是自然的鄉村風光:如(戴德罕谷地)、(平津磨坊)、(運乾草的馬車)等,明亮乾淨的色彩,自然不造作的構圖,使面充滿了音樂般的悠閒適意。康斯塔伯走入自然本身創作的質樸表現,終為美術史上的風景畫發展,寫下精彩的一頁。本書收錄康斯塔伯的一生作品精選,搭配簡潔的文字介紹,並特別規畫「素描與水彩作品欣賞」,使讀者能以輕鬆的心情去體會康斯塔伯悠遊自在、詩意盎然的自然世界。
寫實主義大師:庫爾貝
庫爾貝是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繪畫運動的領袖人物。他發表了著名的「寫實主義宣言」,積極主張如實地表現現實,反對因襲模仿。庫爾貝創作全盛時期正值法國 革命期間,社會進步思想活躍,他觀察社會生活,直接面向人民,畫了很多來自現實生活的作品。其一生創作豐富,本書精選其代表作200多幅,並有詳細評傳, 提供讀者瞭解庫爾貝寫實名畫的全貌。
荷蘭黃金世紀大師:維梅爾
維梅爾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典範。他從平凡的日常景象中尋找繪畫題材,風格精確寫實,畫中情感含蓄優美,流露出令人感動的寧靜氣氛。代表作〈倒牛 奶的廚娘〉,畫面以藍黃為基調,表現寬廣彩度;桌上的靜物與窗外射入的柔光搭配得恰到好處;除壺口流出的牛奶外,整個畫面呈現平靜與和諧。維梅爾繪畫的特 質即:理性與感性交互對唱的和諧性。
浪漫主義的靈魂: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是19世紀法國最偉大的浪漫派集大成者。其畫作中豐富的色彩與動感,流露出豐沛情感與生命力。而摩洛哥之旅,更讓他沈醉於北非迷人的風光和神秘的東方世界中,影響他一生創作取向。德拉克洛瓦是位多才多藝又多產的畫家,透過本書,您可深入體會他如何運用豐富的想像與白熱的情感,創作出一幅幅動人心弦的經典畫作。
西班牙偉大畫家:哥雅
哥雅與維拉斯蓋茲、牟利羅並稱為西班牙三大家。在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裡,特闢哥雅專室,其中陳列有最著名的油畫(裸體瑪哈)與(著衣瑪哈),以及(一八○八五月三日)等驚心動魄的傑作,每天吸引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 哥雅是十八世紀南歐美術史上大師,他將戰爭的血腥和野蠻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我們稱他的作品是革命與動亂的畫布,為時代留下見證。 他曾被聘為西班牙皇家宮廷畫家,留下無數令人印象深刻肖像畫。在描繪政治事件作品外,也作了奇異諷刺性的幽默繪畫。本書蒐集哥維一生代表作,配合簡潔的生平敘述,可清楚看出這位大師堅毅而憂鬱氣質所創造出來的偉大藝術風格。
蒙馬特傳奇大師:羅特列克
羅特列克是19世紀末葉活躍巴黎的傳奇畫家。他定居蒙馬特後,沈浸在巴黎繁華如夢的生活中,描繪酒館、夜總會等聲色場所,有讚美有嘲諷,反映其複雜矛盾的 心理狀態。羅特列克受獨立沙龍前衛畫家朋友影響,畫風脫離印象派保守風格,辛辣的諷刺、大膽的構圖及強烈色彩,使他在海報版畫上聲名鵲起。從本書,彷彿又 看到蒙馬特聲光幻影夜生活的傳說。
神祕的光線大師:拉圖爾
神祕的光線大師 喬治.德.拉圖爾,十七世紀美術史上一位擅長描繪光線與陰影的大師,他的繪畫作品充滿神祕,曾贏得法王路易十三鍾愛。在他逝世後,曾後世界遺忘長達三世紀之久,直到二十世紀才又被發掘出來。拉圖爾的作品構圖嚴謹,以極端寫實的手法描繪光與影的變化,畫風受到卡拉瓦喬的影響,但卻又能有其個邁的獨特風格。 拉圖爾以年老樂師為題的一系列畫作及著名的(作弊者)、(女命相人),展現出其細膩的筆觸和敏銳的觀察力,充分將畫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傳達出來。晚期傑作如(懺悔的馬德琳)、(伊琳為聖賽巴斯汀療傷)等系列,更成熟掌握燃燒著蠟燭的夜光表現,流露出一股神祕動人的氣氛,整個畫面深具一種崇高的精神性。
大師的心靈(畫家論)
畫 自從近代中國書畫家的作品在國際藝術拍公司列為拍品,漸漸有了國際市場,中外收藏中國近代書畫的熱潮。我在本書<緒說>中說,如果不是外國美術博物館與拍公司的重視,中國近代書畫的價值與價格不要說與西方近代繪畫作品有天壤之別,就連與中國明清的瓷器工藝來比,也不能相提並論。這是很值得深省的事。 《懷碩三論》是藝術家、評論家何懷碩先生三十多年來所寫的文字精華大整合。包括他去出版十本書中最重要文章精選、修訂以及近十年來所寫未出版的新著。 三論是《人生論》、《藝術論(上、下卷)》、《畫家論》共四冊。分別為《孤獨的滋味》、《創造的狂狷》、《苦澀的美感(新版)》、《大師的心靈》,涵蓋了他人生、思想、心靈活動的全領域。 而對於與他神交的讀者朋友以及後來者,這四本書的編輯出版也隱含了他對他們的感激與期待。 作者簡介 何懷碩 一九四一年生,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藝術碩士。先後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現任國立藝術學院教授。出版著作《苦澀的美感》等共十冊,繪畫創作出版有《何懷碩畫集》等五冊。
抽象派繪畫
抽象派繪畫 以前的繪畫都有形象,忽然不畫形象,觀眾找不到東西,要看什麼?抽象派繪畫反對用寫實的造形語言,描繪客觀的物質世界,表現人們的精神面貌,主張用抽象語言表現「純精神世界」。 西方美術理論家推崇俄國的康丁斯基為抽象派繪畫鼻祖,說他賦予了解藝術以「新的生命」,是「現代的喬扥」。對抽象派理論與觀念,有重大影響荷蘭畫家蒙德利安,他以線條和色塊組合成抽象畫面,他從惟心主義哲學中尋求理論根據,追求神與人統一世界。 抽象派是二十世紀繪畫運動主流,這種屬於純粹抽象的繪畫,反對自然主義。抽象派繪畫憑主觀與想像,不重具體的形象。它跟過往的繪畫可以在畫面上看到自然景物不同,現在看到的是已不是具體形象而是可以讓欣賞者擁有自由幻想空間的畫面。
巴黎派繪畫
巴黎派繪畫 1870年代的蒙馬特仍舊殘留有村莊田園的風趣。在不高丘陵上依然有最後的風車緩緩的轉動著。在樸素的旅館房間裡,人們悠閒的喝著酒,聽那古老教堂的鐘聲。到了夏天,依然可看到家家戶戶擺出競相鬥豔、盛開的風鈴花。 直到1910年左右,住在這裡的人,除了藝術家以外,便是賣菜的行商、洗衣店老闆、修復繪畫的職工而已。那時在這裡,無論是生活上或繪畫製作上,都洋溢著無法獲取的自由氣息。 1920到1930年代巴黎「異鄉人」畫家,他們來自義大利、俄國和歐洲國家,他們有藝術才華,嚮往巴黎世界繪畫之都大環境,離鄉背井。在巴黎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對現實世界炎涼的體驗和憤世嫉俗的情緒,鮮明體現在畫面上,注重變形之美,色彩畫面充滿淡淡的悲愁。 代表作家有莫迪李安尼、夏卡爾、羅蘭珊、奇斯靈、凡.唐更....等人,這是在異國天空下,在繪畫之都製造淒涼動人畫面。遠走他鄉畫家是流浪者的悲歌還是歡樂頌?
華麗野獸派大師:馬諦斯
馬諦斯與畢卡索同為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的巨擘,而野獸派更是迎向二十世紀繪畫的大革命。以馬諦斯為首的野獸派畫家,利用紅、藍、黃、綠等純色,表達簡約物象的自然本質,描繪內在真摯的感情與裝飾效果,創作出令人驚艷,極度自由、奔放、華麗、平衡的作品。 馬諦斯在現代藝術的領域探險,其繪畫技巧立於新印象主義,而後建立形色簡約、愉悅和諧的野獸畫風。奇特的色彩在調色盤中熱情飛舞,耀眼跳動的畫面、恣意 而明朗的畫風,創造出野獸派的伊甸園。他亦獨創彩紙剪貼的繪畫藝術,並將繪畫語言運用於雕刻技巧,讓觀者的視覺自由飽覽藝術的想像空間。 本書詳列其一生作品的主題分期,足以透視馬諦斯傳奇絢麗的藝術生涯與繪畫風格。馬諦斯表現在現代繪畫的大膽作風及華麗浪漫的藝術成就,如同燦爛的火苗熊熊照亮了現代藝術的殿堂。
立體派繪畫大師:勃拉克
立體派繪畫大師勃拉克 勃拉克與畢卡索是立體派藝術的兩位先驅代表人物。他們曾攜手作畫,共同為自然界的視覺形式,尋求新的定義,獨特的理論與傑出革新的畫作,在現代藝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勃拉克的畫作中,形體的表現是一大重點,色彩居次要地位。如何將物體單純化,以純粹形式表現,是他追求藝術的真義。勃拉克對雕塑素材有天生的敏銳的感受,他將大理石、木頭等天生質感、肌理紋路帶入畫面中,成功地為繪畫開創了一個新的世界。如此技巧上的革新,引領出貼裱畫藝術,超越單純,形成無限。 勃拉克的藝術與野獸派、立體派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而賽尚對他的影響以及他與畢卡索的友情,也是他藝術生涯的重點。本書詳細介紹勃拉克的藝術,並分析說明他曾經發表的言論,配合勃拉克精采的畫作,提供您深入了解勃拉克藝術的捷徑。
超越印象派大師:竇加
一生孤獨,不善與人交往的竇加,是矛盾、冷漠與遁隱的組合。在他的藝術世界中,沒有雷諾瓦所強調的享樂與隨和,也沒梵谷的可憐或自我毀滅。他以冷淡而敏銳的觀察,描繪出人物動作的瞬間印象,顯現出即興、鮮活的魅力。 從東方藝術及攝影技巧中,竇加學會如何突然的在畫面上切掉人物,如何表現不對稱的效果,營造瞬間的動感。竇加運用他喜愛的粉彩,以多層、厚塗的技巧,描 繪舞台布景的豐富層次及舞者透明優雅的舞衣。人物、燈光、背景皆能各得其所,發揮極致的色彩效果。本書將竇加藝術生涯的階段及特色,以生動的文字配合精彩 畫作,完整地呈現出來。無論是「賽馬場」、「芭蕾舞」、「洗衣婦」、「浴女」系列畫作或是雕塑,都傳達出一種旁觀者的覺醒,一種冷眼看人生。讓我們進入竇 加的繪畫世界中,體會他苦樂參半人生真諦。
幾何抽象畫大師:蒙德利安
二十世紀幾何抽象藝術大師蒙德利安是荷蘭三大畫家之一。在經歷了荷蘭畫派、印象主義及表現主義的洗禮後,於一九一七年創立風格派。發展出他獨特的構圖理念,將繪畫的基本元素,結合幾何圖形的排列,建立其獨樹一幟的新造型主義藝術。 在蒙德利安的幾何畫作中,多變的自然景象被帶領到有限的造型表現。直線與顏色組合成大大小小不同的方格,產生富有節奏的畫面。單純的造型結構,詮釋出主題的活力與律動,引導我們突破舊有形象的桎梏,釋放我們的視覺,去發現生活真實的本質。 本書將蒙德利安的藝術歷程及新造型主義的繪畫理念,分析說明,深入淺出的文字配合蒙德利安的精采畫作,帶領讀者共享那繪畫為主導的新世界觀,體會蒙德利安如何在自然與精神;物質與意識間尋求平衡,架構他自由解放的烏托邦。
現代藝術魔術師:畢卡索
風格獨創且繽紛多變的畢卡索,以他絢爛的彩筆,創作出一幅幅影響深遠的巨作。近百年來的西方藝術,凡是重要的潮流,恐怕除了野獸主義之外,沒有一支不是肇端於他,或被他吸引而善加利用的。他的創作論是多元化的,熔古今於一爐。他一系列的人物畫,突破傳統形象,將他對畫中人物的觀感表露無遺,彷彿是其生命中各階段情感的註解。透過書中精采的圖文介紹,更有助於讀者了解畢卡索非凡的一生及藝術。
美國寫實派大師:魏斯
魏斯是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描繪美國鄉間風土人物的畫作,精緻逼真的寫實風格,表現了人與大自然的交流與調和;樸實的題材,引發人們懷念鄉土與自然的情思。他善於以生活片斷,化作令人感動的畫面。畫中描繪的孤屋、老人和鳥獸,含有靜寂與淡淡的哀愁,洋溢著動人肺腑的詩意,表現出「從生活上最平凡的家常裡,追求最大的快樂與啟發」。
拉飛爾前派
拉飛爾前派 「拉飛爾前派」是興起於19世紀中期英國畫壇一個畫派。目前是新新人類的最愛。但「拉飛爾前派」壽命極短,事隔一世紀,新女性意識抬頭,新新人類、雅痞出現,他們對英國維多利亞王朝末期,處於社會道德與個人情感夾縫中的苦惱女性,那種半睜半閉的倦眼意味著冥想,像精神被扭曲般病態的恍惚之美,她們是為愛煩惱?還是自我苦痛?有人稱她為「守護天使」,也叫「宿命之女」。 引發拉飛爾前派的17、18世紀英國特有人物,風景畫,以及拉飛爾前派後期的唯美主義,以前大家都說它「俗」,現在怎麼說是雅呢? 17、18世紀的英國繪畫還是默默無聞時,附近的義大利、德國、尼德蘭、西班牙的繪畫已是輝煌燦爛的年代,英王查理一世為了畫像,請來凡.代克聘為宮廷畫師,魯本斯也停留英倫數個月,他們為英國宮廷和朝臣貴婦,留下不少美好的畫像。凡.代克不是英國人,卻留下這麼多英國皇室大大小小畫像,就是這個道理。
俄羅斯寫實派大師:列賓
俄羅斯寫實主義繪畫大師列賓與法國繪畫巨匠莫內,同為19世紀後期歐洲美術史上,引人注目的重量級人物,影響力延伸至20世紀。列賓的繪畫,在表現社會各 階層人民生活和心理刻劃等內容上,被公認為批判現實主義的泰斗。畫作有深刻的情感與強烈的意識,令人感動。本書圖文並茂,是難得一見介紹列賓大師的中文著 作。
樸素藝術的旗手:盧梭
由素人畫家躍居為近代樸素繪畫大師的盧梭,是位自學成功的典型畫家。他筆下原始神秘的森林景致,隱含著無限的生命,吐露著幻想的芬芳,單純生動而富有詩 意。在本書中輯錄盧梭畢生精彩畫作,無論是叢林風景或是肖像畫,都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想法。獨特的風格使他作為樸素派的先驅人物,在美術史上也佔有重要的一 章。